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教师晋级论文

小学教师晋级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2: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教师晋级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教师晋级论文

篇1

新时代的到来,给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此,我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发现了一定的问题,要想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以下就是我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学体育这门学科的不重视。

在老一辈心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观点根深蒂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以至于学校对体育这门学科极不重视,使小学体育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

我所说的不重视不仅是学校的不重视,更是家长的不重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家长从小就让孩子好好学习,紧抓语数外的教育,而忘记了体育这门副科的重要性。

(二)经费投入不足,体育设施缺失。

长期以来,学校对体育投入的经费一直不足,体育设施也非常短缺,特别是一些山区学校,体育设备严重缺乏,甚至连好的教学场地都没有,学生们只能在空地上,街道里进行体育教学,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没有体育教育器材,对于学生们的兴趣也有很大影响,从小就在学生们心里树立了不好的观念,认为体育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三)体育老师自身素质低下,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个别村办小学,一般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都是其他科的老师兼职,或者一些退伍的人来教学。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体育教学的改革,老师没有及时的提高自身素质,没有改变那种保守的落后的死板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可能进行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大部分体育老师的备课都只是形式,上课则是自由式,丝毫没有组织性纪律性,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学方式保守,教学方式单一。

小学体育老师中专职的很少,大部分体育老师都是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新颖的教学技能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多数的体育课都当成了个人行为,仅仅只是跑两圈,做一些简单的广播体操,对老师对学生都特别乏味。在这个新时代下,这样的体育课应该有很大的改进。

二、解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措施

停留在以上现状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真是让人担忧。小学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体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重要意义。所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势在必得。针对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特提出以下策略及解决办法。

(一)提高对小学体育的重视。

我国教育要想实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学校对于体育这一科要大大提高重视,不能片面的注重学校升学率,更应该意识到体育对于学生体质的重要性,对培养国家未来全面性人才的重要性。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应从战略性的角度认识到少年身体健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学生家长方面也要做好工作,要让学生的家长也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在紧抓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身体素质,不能一味的让孩子坐在书桌前苦读书,更应该加强孩子的身体健康锻炼。

(二)加强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制定完善的器材维修制度,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好的硬件设施。

(三)引进好的教师资源。

学校方面要对于小学体育老师的挑选提高门槛,老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使用有创新性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入丰富多彩、吸引人心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心和积极性。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老师的自身素质以及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挑选出一批优秀的体育老师,才能教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四)全面改革体育教学方式。

在小学生的这个时期,学生们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我们要充分把"玩"和"学"结合在一起,把游戏带到课堂上,活跃课堂氛围,在玩乐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比如在体育课中提出小组合作的形式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体育老师,更要用高尚的情操、广阔的知识、健美的体魄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巧、树立终生运动的思想,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在在我国的教育中扮演的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体育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毕竟习惯要从小养成,在小学的时候就要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中开发他们的智力,形成一个活泼开朗的个人性格,以及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将在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以后步入社会的工作生活,都会有积极影响,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新时期下对教育的重视更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小学生体育教育,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基础、与身体素质最直接相关的学科,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与素质提升。这种情况下,我们每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都必须紧跟时代召唤,把握新课标下的节奏,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来为全国推进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小学生群体,不仅是我国未来音乐发展的主心骨,还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所以要以学校课堂主要传播基地,教师要具有丰富音乐储备与较高的艺术涵养,还得附有传承理念,以生动活泼的上课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把对于学生有吸引力的歌曲以优美的歌声唱给他们听,一词一句的教学,并把他们的歌声录下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与进步,这有利于学生音色的提高,学习正确的歌唱方式,为合唱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

2、多交流、多感受

合唱是个体合作的综合作用,为了合唱效果最终呈现为优美动听的效果,因此需要教育者们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在合唱中合适他们的位置,谁可以担当主唱、主旋、副歌伴唱等,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大家知道,好的合唱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大家的作用,什么时候该配合,什么时候该突出,是需要大家共力的。所以要多和学生交流,多问他们的想法与意见,站在他们的角度寻找合适的表达方式。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小学音乐课程班级合唱教学实践中,坚持“老师为导,学生为主”的教育方向,让学生感知艺术之美,通过班级合唱活动培养正确的三观,体会到不同层次的情绪情感,养成较高的审美素养,最终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征鹰.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 才智. 2016(32)

[2]袁英. 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24)

篇2

关键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Key words: medical;humanities;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7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86-02

0 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观点近年来已得到了各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各校纷纷采取措施,使医学生的人文类课程种类数量显著增加。然而从当前的实施效果来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仍然不太明显,医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为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倍受各方重视的情况下仍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改进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本文试图从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思路。

1 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特点及问题

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存在着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对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影响。

1.1 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为教育重心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需要传授必要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人文思想发展的过程,了解它的内涵。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围绕着这一思路而展开的,采取的是一种注重知识传授的理论课教育模式。教师们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按照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的讲法,向医学生们介绍和讲授各种不同人文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等等。

这样的教育方法固然可以开拓医学生的视野、了解更多的学科领域,但是人文素质教育若仅仅以此为重心是有失偏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绝不在于要求医学生们去掌握多少人文学科的知识,成为一个全才、通才,而是在于要求他们通过学习,树立和强化人文信念、人文精神。而这与一般的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尽相同的。关于这一点,台湾学者龙应台说得很明了:“你有中国文学、英美文学的博士学位,不代表你有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跟人文知识,是两件不同的东西。……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深刻的认识和对人类终极关怀。这两种东西跟你学哪一行不见得有什么关系。你可能是一个物理学家,但你可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你可以是一个文学博士,但你一点素养都没有。” 可见,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人文知识的传授绝不等同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以人文知识的传授为重心的教学会使得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发生偏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只停留和局限于人文知识层面的介绍,仍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

1.2 以开设人文课程的种类数量为强化方向 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偏重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往往把“人文知识多”等同于“人文教育力度大”。在教学安排上,这种思路就体现为特别强调开设人文课程的种类数量,希望通过课程种类的增加来达到强化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一定种类的课程是必须的。然而我国现有的医学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学时瓶颈却会直接制约这种依赖课程种类数量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众所周知,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另一类是欧洲和亚洲各国采用的本科式教育模式。我国采取的是本科式教育模式。该模式包括了基础、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两大部分,要求医学生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吸收和消化这些知识和技能,因此,我国医学生学习负担显著重于其他学科学生的事实尽人皆知。于是在实践中,为了在现有的极为紧张的学时空间中容纳更多种类的人文课程,通常不得不采取压缩每门人文课程学时数、或者挤占学生自习和休息时间等变通手段,在大量增加人文课程种类的同时,较少增加人文课程的总学时,回避学时上的矛盾。

这种做法虽达到了表面上的目的,然而却带来了潜在中的问题:教学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系统的知识传授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保证,缩了水的课程肯定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不仅如此,学生自习时间的缩短也必将影响其吸收消化各科教学内容,使学生疲于应付,对知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违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

1.3 与医学专业教育缺乏足够联系 当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完全由文科专业的教师负责,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的原因,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很难与医学专业教育发生联系。由于文理分科,医学生通常从高中起就对文史哲少有关注,素养不足,大学阶段的人文课程往往给医学生带来一种陌生的感觉,虽然这有利于开阔医学生的眼界,但也带来了一个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当今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医学生亦不可能不受影响,这也充分体现在其对待人文类课程的态度上。他们受社会流行认知的影响,认为专业教育可赋予他们一技之长,使他们拥有立身之本,而认为人文教育离自己的切身利益太远,并不实用,可有可无。他们对那些与医学专业无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远未达到起码的重视程度,把专业课和人文课程定位为“正课”与“副课”关系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先验的定位,使得医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内在驱动力,在相当程度上也阻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2 改进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路

针对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思路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2.1 梳理好人文知识传授与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 人文精神常常可以通过一定的人文知识来体现,但人文知识不等就是人文精神。那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究竟是什么呢?尽管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种多样,但从众多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共识。即人是一切的根本,一切应以人为中心;人的生命、思想、理想应当受到关爱和尊重;人的权利应当得到保障和施实。

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绝不等于开设几门人文类课程,也绝不可能仅仅属于那几个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员的工作,它应该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不要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停留和局限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进一步潜移默化的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人、关爱生命、尊重人的权利等观念。这要求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地、高明地、自觉地处理知识传授与培育人文精神的关系。大学之为大学,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在于学术,在于文化。人文追求,应当成为所有大学的最高理念,并体现在学校办学的一切方面。

2.2 结合好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全方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关键要处理好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结合问题。如果人文素质教育没有突出医学性,就会使医学生产生强烈的距离感,使他们难以感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其个人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真正价值,走向其自以为是的实用主义道路。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医学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在所有的科学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因此,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许多内容和环节都能够并且应该嵌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比如,在学习尸体解剖时,组织学生向遗体捐献者致敬;在治疗时,教导学生如何尽量考虑减少病人的痛苦;在手术中,指导学生如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机体的损伤;制定治疗方案时,设法为病人节省费用使病人能够看得起病,如此等等,既是医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同时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中更为感性、更为直观的体现。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教育之中,不仅不需要额外增加大量专门的人文教育学时,缓解了学时矛盾,而且由于其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往往比专门的人文教育课程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

2.3 利用好现有思政类课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在军校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要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全方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平台。思想政治课与人文素质教育同属于文科性质,体系相近、原理相通。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不能将这两者混淆,相互取代。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灌输和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而人文素质教育关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具有普世性。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这些差异背后,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着大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之处,这就是它们在教学上的有机结合点。只要 准确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就能有效的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进一步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拓展军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力度和范围。

比如《思想品德与法学》课中的法律内容,既可以将它当作一门纯粹的专业知识课来教,但同时也完全可以当作一门维护公平、主持正义、维护病人和医生的利益的课程来教。这两者的人文精神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又如《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是一门饱含人文精神的课。教学中,如果我们暂时抛开传统的宏大叙事的手法,花点时间去探讨一下那些仁人志士个人的青春选择和人生道路,发掘出他们背后闪耀的人性光芒,这时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就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思想政治课本就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这就决定了它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太多的可结合之处。只要能够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准确把握好他们的基本结合点,必然能够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同时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柴子文.人文素养不等于人文知识[N].南方周末,2005-06-30.

篇3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价值的偏离

教师职称评定的价值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变味”了。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职称评定不光与其利益挂钩,更是教师在一所学校地位的体现。现实中,教师高级职称指标比较少,论资排辈熬年限、职称评定限指标、职评考核重材料造成了人们对职称评定激励作用的质疑。职称评定矛盾过于集中,部分教师一旦职称到手,再无进取心,工作也没有动力了。教师评定职称需要参加各种考试并交付相关的报名费,这个费用对教师来说是不小的开支。教师职称评定的过程是一体化的,并有严格的评定过程和监督措施,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为什么教师职称评定的价值会产生偏离?笔者认为,是教师之间的利益博弈所导致的。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的滞后性

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发出了质疑的声音:谁来评定?怎么评定?目前这些方面都比较含糊,导致职称评定过程的不公平现象屡屡发生。因此,应该有个比较正规的权威组织全面评定教师,包括静态的资料评审和动态的实地考察。评审方法要科学,建立教师评审电子档案,审核的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由政府授权的社会中介组织按评审的程序进行,实行公开评审,结果采取公告的形式。“在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我们尽力避免一刀切,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1]对参评教师的评议应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片面性

我们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应该是全方位的扫描。教师职称评定应该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效果的综合评定。在正确处理论文和职称评定的关系基础上,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应该以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学生管理能力为主,许多音、体、美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往往得不到同等对待,职称评定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如“硬件(学历、教龄、工资、论文)考虑得多,考虑软件(工作表现、教学效果、工作实绩)少”[2]。学校应优先推荐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晋升职称,完善评定标准,把师德作为评聘教师职称的首要条件。同时,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绩和实践经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评审中推行全员答辩、讲课说课、专家评议等多种评定方式,将面试答辩、讲课说课综合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因素。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常常这样形容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社会赋予了教师群体崇高的精神符号特征,但却往往无法在社会地位与收入水平上给予教师更好的保障。我们要对这一关系到中小学教师切身利益以及教育未来发展的职称制度进行更多的思考。

(一)教师地位提高的社会学分析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过去,中学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系列;现在,中学和小学统一为一个系列,打破了中小学教师之间的隔阂,拓展了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实现了中小学教师之间的流动。过去,中学教师职称和小学教师职称截然分开的时候,工资待遇也相应较低,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高,小学教师评小学职称,晋升到相当于中学一级的小学高级后就基本到顶了,只能永远定格在中级职称;现在,小学教师也能评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也能评“教授”了,让很多中小学教师眼前一亮。这些政策的制定,让中小学教师都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教师的地位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工资、待遇、福利、住房、晋级等经济性因素, 也有工作环境、社会声望、威信、荣誉、尊重等非经济因素。国外社会学家休森认为,人们评价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标准主要有三个:社会声望、财富和权威。中小学教师之所以格外关注教师职称评定,是因为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每年收入将会相应增加,教师在学校的声望也会相应提高,其多年来的付出也将得到精神价值的体现。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的社会贡献大、劳动强度大,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对中小学教师劳动价值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随着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专业权威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因此,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大大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

(二)教师权益保障的社会学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但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出现了不公平和不规范现象,损害了一部分教师的利益。

在社会学家布迪厄看来,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场域构成的,社会科学真正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场域。[2]教师职称评定也是行动者进行“投资”、争夺“资本”,以实现其“利益”的竞争场域。在中小学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场域:一方面是很多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后期激励不足,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不再钻研业务,而是消极等待退休;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年教师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而参加激烈的教师职称晋升的竞争,因为教师职称的评定不光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体现,更是与教师的利益挂钩,所以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弄虚作假的现象,导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价值取向的偏离。谁来确保职称评定的公平?谁来保障教师的权益?教育主管部门要保证评定的公正与透明度,应依靠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评定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让评定不与教师实际情况脱轨,突显评价的客观性。对评定结果有异议,教师应通过合法的申诉渠道去解决;对于违法的职称评定行为,应提讼。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总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的规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小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重视教师的师德、业绩和贡献,维护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它有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均衡发展。

篇4

(二)申报理由:1师德与政治思想;2工作业绩(教学成果、主持及参与的教研课题、辅导学生获奖情况、所获市级以上的荣誉、教研方面所获荣誉、近年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报告、近年参与的培训、近年发表的论文、参与编写的教材及专著、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的培养;3教书育人;

(三)晋升以后的工作设想

二、教师晋级述职演讲范文

一、基本情况

1971年6月出生,男。199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地理学专业,本科学历,并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区大沥中学高中部任教,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在区大沥高级中学任教,2005年8月至今在第一中学任教。2000年11月,经市中学一级教师第二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地理一级教师资格。现申报中学地理高级教师资格,并作如下述职演讲。

二、申报理由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己热爱祖国。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各项学习。坚持教书育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上服从学校的布置,任劳任怨。

曾获得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区高中地理学科论文评比三等奖、区第一届高二地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老师奖、区第一中学“十大优秀班主任”区第一中学优秀班主任、区第一中学“先进工作者”区第一中学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区第一中学优质班会课评比三等奖、大沥区优秀教师和大沥区教育线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参与工作以来。

(一)教学能力及成果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较注重抓主干知识的学习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对优生,鼓励他老师指导下独立钻研,充分展现他优势。2008年高考我任教的高三(1班地理平均分为94.72比学校平均分92.39高2.33比区平均分92.37高2.35比市平均分92.07高2.652007年6月首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辅导的李明辉同学获优秀奖。2007年4月区第一届高二地理能力竞赛中,辅导的何振辉同学获二等奖、李雪仪同学和张颖欣同学获三等奖,也因此获得优秀辅导老师奖。2005年12月广东省第一届博冠杯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辅导的熊斐影同学获一等奖、周文胜同学和谢锦添同学获三等奖。

(二)教研能力及效果

目前已经结题,2005年9月起个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性评价探索与实践》校级课题研究。并且获得校级优秀课题。2006年6月起参与一中袁小雄主任主持的高中地理(选修Ⅲ)网络资源建设开发与应用研究》市级课题研究,主要负责图片、音频等素材、课件以及各种试题、练习题等,并且已经在教育网开设专题学习网站,充分实现资源共享。2006年12月论文《浅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获区2006年度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在交流会上宣读。2007年12月两篇论文《从2007年广东高考地理综合题看今后备考》和《浅谈湘教版地理Ⅰ“活动”使用》获区2007年度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在交流会上宣读。2001年12月论文《高中地理教学的图象运用》获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三)教育能力及成果

认为要塑造一个人,担任班主任期间。特别是高中生,首先要端正思想。学习效果有高有低很正常,但是思想不能落后。也就是俗话说的成才先成人”然后就是集体主义问题,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团队合作很重要。当然现在具体来说就是班风问题。个人思想问题会影响班风,班风好会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当然班风不好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例如2005~2006学年度我所带的高一(18班,从见到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强化我这些观点,结果这个班六次获得“优秀班集体”发明了一中的历史纪录。优秀班集体”可是考虑了诸多因素,并且用比较科学的量化方式评选进去。因此2006年1月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优质班会课”评比也获三等奖。同年9月,因教育工作效果突出被评为一中“十大优秀班主任”重视集体效益的同时,也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对于学习效果优秀的学生,经常私下找他聊,像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使他效果有更快速度的提高。

(四)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及效果

由于在2005年7月之前,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一直在区大沥高级中学担任史地科组长,所以培养青年教师义不容辞。1995至1998年指导黄立雄、谢桂珍老师完成他第一个教学循环;1999至2002年指导徐淑霞老师完成她第一个教学循环。2005至2006学年度我被学校聘为谢群老师的教学工作导师,今年8月她将第一次上高三。2006至2007学年度我被学校聘为陈江宁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导师。以上各位老师在协助下都迅速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成绩。

(五)参与继续教育情况

积极参与各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余。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其中有2007年12月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地理大讲堂—掌握教材改革,灵活实施教学”2007年10月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地理大讲堂—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04年7月我参与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科省级培训班”等中学地理教学系列培训课程。2003年12月经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测试,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

2004年10月我参与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考核合格。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及师德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篇5

然而,到中小学中去,发现许多教师对教科研的热情正在消退,不主动研究教学,不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反思也懒得写,同伴之间也很少交流,教科研制度、计划落实不到行动中,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浅尝辄止。许多教师将教科研活动视为负担、包袱,被动应付,消极对待,出现了“教科研倦怠症”。

一、产生“教科研倦怠症”的原因

1.教师自身原因

(1)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许多教师片面地将教科研作为评聘职称、晋级升等的手段,不愿意在解决自身教育教学问题上下苦功夫,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为了尽快实现个人目的,不惜闭门造车,花钱买论文,弄虚作假搞课题,一旦目的达到,便不再努力。

(2)进入“高原期”进取心不足。很多教师经过一段时期的教学工作,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套路,教科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难以实现新的突破,进入了“高原期”,思想上产生“惰性”,行为上产生“惯性”。这个时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相对减少,容易满足现状,造成发展动力减弱,进取心不足,对教科研也失去了兴趣。

(3)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普遍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角色要求多,而待遇相对较低。大部分教师长期在固定的环境里从事单一的工作,日复一日地机械操作,非常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职业倦怠造成教师激情缺乏,兴趣丧失,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降低,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体会不到教育的幸福,在苦恼和疲惫中勉强支撑,如此状态自然对教科研没有信心和要求,也不可能去认真研究。

(4)1作太忙,没有时间。中小学教师工作量普遍较大,整天忙碌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组织课外活动。除这些正常工作外,还要参加学习、培训、写反思等,班主任要处理班级事务、家访,许多教师还有兼职工作,一天下来身心俱疲,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搞教科研活动。

2.外部环境原因

(1)无效的教科研活动,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各地为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了大量教科研活动,请专家讲学,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比武,举办论文、课例竞赛等。教师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经费参加,但效果却难如人意。满堂灌的讲座使教师感到厌烦,学校开展的研讨、交流形式化、层次低,教师收效甚微,参与的热情受到抑制。

(2)混乱无序的环境败坏了教科研声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教师急于的心理,伪造刊物,非法组织教学竞赛等活动,以、评奖等名义,骗钱害人,败坏了教科研的声誉,严重挫伤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急功近利的心态与浮躁的教育环境,造就了大量伪论文、假课题和作秀的优质课、示范课,使真正搞教科研的教师感到寒心和失望。

(3)社会消极因素的干扰。在经济快速转型和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哲学,各种诱惑不断挑战人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底线。一些教师受到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产生信仰危机,教育信念动摇,内心世界失衡,职业理想消失,不再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自然不会重视教科研工作。

(4)分数至上的评价机制,抑制了教师热情。目前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职称评聘、评优晋级都与学生的考试分数挂钩。单纯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法,迫使教师专心钻研提高成绩的“术”,而放弃通过教科研提升质量的“道”。

二、积极应对“教科研倦怠症”

1.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观念

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师自身以及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目标。教师要正确认识教科研的意义,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功利化倾向,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研究真问题。大量事实证明,教师如果能坐稳冷板凳,用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踏踏实实地研究,专心致志地探索,一定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当成果受到上级的肯定、同行的承认、实践的验证时,评聘职称、评优晋级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2.努力提高教科研的实效性

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短期内看不到对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因此要在提高教科研的实效性上下工夫。一是要增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问题一定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是学科组教师共同关注、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而且通过研究有解决的可能性。二是增强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如,要开展一次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可提前布置老师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和经验文章,使教师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感到理论学习十分有用,这叫作“菜单式专题理论学习”。还可开展“拓展式理论学习”“问题式理论学习”“储备式理论学习”等。三是增强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对于基层教师来说,运用叙事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等方式,技术要求不高,便于操作,符合大多数基层教师的实际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能够掌控,见效也快。

3.倡导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针对教师个体,关注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关注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这种研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与复杂的技术,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普通中小学教师容易掌握,教师个体即可开展研究,便于操作、见效快,应用价值高,能有效解决教师教科研参与率不高、即使参与也大多浅尝辄止的问题。

4.建立教科研共同体

教科研需要互相协助、交流和鼓励,建立教科研共同体尤其重要。共同体成员在相同的需求和愿望下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互相鞭策,共同激发教育情怀。通过合作交流、行动研究推动教科研,实现共同进步。教师应该善于把自己融入共同体中,主动地和其他教师合作交流。如,学校内部缺乏形成共同体的条件,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共同体,进行网上交流,这种模式全国各地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5.积极主动应对“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教师成长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大部分教师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高原期”。当出现对教科研兴趣减退、专业发展停滞等类似“高原现象”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坦然面对,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克服挫折感、自卑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

主动寻找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有的教师是因为知识不足、方法欠缺;有的是因为努力不够、信心不足;有的是因为缺乏积累与反思……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积极学习与研究。广泛阅读教育著作和人文书籍,要特别重视阅读人文社科、人物传记等“非教育”类书籍,这些书籍能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拓宽思路,跳出教育看教育,换一个视角看自己,对自己、对工作形成新的认识和思路,这是突破“高原期”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汲取精神力量,凝聚教育智慧,营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抵御尘世的纷扰和灯红酒绿的诱惑。同时要鼓励自己积极投身教育科研,从简单易行的教学反思、听课评课、观摩交流人手,体会其中的收获,感受参与的乐趣,在研究中不断发现新知,实现自我突破与超越。

学校要实施民主化、人文化管理,营造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教师成长环境,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和发展自由度,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当教师有了主动发展、自我发展的愿望时,就会主动关注、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6.建立评估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导向

篇6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现状

教科研工作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我校以“科研兴校”为理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校领导的重视,校长亲自承担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了教科研中心,由专职教科研中心主任负责全校的教科研工作。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科研的气息溢满校园,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我校30名教师中本科学历18人,专科学历8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6人。我校大部分教师重视教科研工作,主动以科研促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市县级获奖论文40余篇,发表10余篇。60余篇被评为县市级教育教学成果。

(二)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施

为了探索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模式,切实发挥教育科研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们做到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负责具体实施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为教育科研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教育科研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教育科研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专题、措施,确保科研优质高效。学校为教育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保证,想方设法解决教育科研的经费。在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教育科研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把教育科研纳入校长的办学目标管理,把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与评职晋级、评优、评骨干教师结合起来,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实行“一票否决”。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

1、课题带动

将开展的教研课题作为教师培训基点,使教师在课题的选择、设计、实验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校本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将结题后的科研成果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对教师进行“过程分析、方法介绍,理论阐述,实际操作、成果推介、疑难解析”等等的培训。参加课题研究者对其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的展示。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形成浓厚的科研气氛。在课题实验中,人人参与,全体合作,充分显示了校本培训的全员性和主体性。正在研究的县级立项课题《实施小学高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XX年结题),市级课题《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培训策略研究》(XX年结题)共有18名教师参与研究。同时做好结题课题的校内推广工作。

2、讲座培训

篇7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江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也纷加入了这纷个行列当中来。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对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江西省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笔者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部分城市及农村的学校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南昌地区及上饶地区的部分城市与农村小学,发放的问卷共计2500份,农村和城市小学各125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2000份,农村、城市小学各1000份。问卷主要对调查对象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及现状、科研所缺乏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科研意识方面。

城市和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都是比较深刻的:他们普遍认为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在一定的指导下是能完成的,而且深刻的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有助于自身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的提高。就目前而言他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目的既有精神层面的需要,也有现实的需求,很多教师既为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专业水平,也是为了评职称需要。

(二)科研现状与科研能力方面。

城市小学教师比农村教师稍好。城市小学教师花在阅读教育科研资料与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明显比农村小学教师的多,而且学校内都会有计划有主题的组织相应的科研活动。在科研成果方面,城市小学教师大多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还有一部分教师参加过校级及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课题。在科研设备方面,城市小学也比农村小学好,大多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网路平台,这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农村小学的信息相对闭塞,很多年长的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上网,如何运用网路资源。

(三)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大多认为自己缺乏科研方面的知识。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务量较重,大多除了主干科目外还要从事多门副科的教学,课时量也较多,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科研上,另外在科研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文献资源的缺乏也是教严重的一个问题。城市小学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在如何选题、用何种研究方法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

(四)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愿望是迫切的,希望提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问卷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小学教师在问到“如果有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您愿意参加吗?”各有89、85的教师回答愿意。他们大多愿意从事与自己教学、班级管理当中紧密相关的研究。在调查对象中,城市小学的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比例比农村小学教师明显要高出很多,但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与学习获得教育方面的知识;城市小学教师与农村小学教师都希望获得科研过程具体操作中实实在在的指导,他们希望获得职后培训的方式也是应用性很强的模式。例如 专家指导下的专题科研、研讨式教学。

(五)目前存在于小学科研中的问题很多,概括出来主要是:首先,总体积极性不高。很多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们大多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尝试的事情,可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动起来的教师不多。其次,科研流于形式,深度不够。小学教师很多人都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很多人的科研方式都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能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并不多。最后,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表述不科学。很多小学教师科研方法单一,最后的科研成果表述也不科学,没有真正反思教学,形成独特的教育观点。

二、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既要注重职前培养,又要关注职后培养,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职后教育对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现行的职后教育中还有些不利于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地方:(一)职后培训覆盖面不高,效率较低。

我国师范教育从原先的三级模式到了现行的二级模式即师专、本科培养模式,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但江西省内的小学中还有一大批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通过自考、函授等形式获得了专科或本科学历,但很少有机会进行教育方面的系统学习和更新,客观上限制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城市学校对在校小学教师进行相应培训的机会普遍较高,会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研讨会议,但参加研讨会议的教师大多都是学校固定的优秀教师或教学骨干,其覆盖面不高。农村小学的培训相对较少,且培训流于形式,效率较低。很多农村学校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师都很难有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信息相对闭塞。

(二)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首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上还一直沿用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惯例,比较枯燥、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回答和解决小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不能引起参加培训小学教师的兴趣,培训的积极性还不够。再者,培训方式较单一,还是以培训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有小学教师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工作多年的小学老师来说,培训方式是不科学的,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交流,太多的疑惑需要解答,积累的太多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

(3)培训流于形式,缺乏考核机制。

继续教育的培训一般安排在暑假,由于天气炎热,很多教师都不愿走动,培训学校又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因此很多老师都缺席,导致培训就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用性不大。

在培训的要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小学老师没有针对其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只有统一的培训目标,没有体现层次性。

三、对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使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扩大在职小学教师的培训范围,对现有师资进行轮训,定期开设科研讲座,有序的组织教师开展实际观摩活动,增进校际交流。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及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理论动态,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进而指导他们进行校本研究。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小学教师搞科研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管理,规定职称晋级科研方面的要求,督促小学教师反思教学活动,从事科研活动,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科研量达到相应水平就可以有职称评定的破格条件。

此外,要筹备一定的科研基金,用于保证学校为教师购置足够的文献资料、音像信息资料和电教设备。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应注重实用性,使教学、班级管理与科研相结合。

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应更多样化,充分调动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应把小学教师在教学、班级管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及热点设计成培训内容,并以此开展专题研究,有条件的还可以请相关专题研究的专家进行课题指导。通过专题研究,相互探讨,小学教师就会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得到启发,逐渐走向科研。培训也可开设科研指导课程,向小学教师介绍适合他们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他们从日常的教学、班级管理中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用易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三)与当地师范院校结成帮扶对子,达到双赢效果。

师范院校有大量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可以定期派相关专家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这样可以适时的让小学教师将其成型的经验进行理论加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对于在研课题也可指定某位专家进行跟踪指导,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及时询问、答疑,以确保课题研究能如期顺利的进行。对于师范院校的教师而言,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可促进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也可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1]顾明远,梁忠义.教师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周军蓉.论新课标理念下研究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8.5.

篇8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江西省的中小学教师也纷加入了这纷个行列当中来。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对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江西省城乡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笔者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江西省部分城市及农村的学校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调查对象是南昌地区及上饶地区的部分城市与农村小学,发放的问卷共计2500份,农村和城市小学各125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2000份,农村、城市小学各1000份。问卷主要对调查对象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及现状、科研所缺乏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科研意识方面。

    城市和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都是比较深刻的:他们普遍认为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在一定的指导下是能完成的,而且深刻的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有助于自身教学能力、专业水平的提高。就目前而言他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目的既有精神层面的需要,也有现实的需求,很多教师既为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专业水平,也是为了评职称需要。

    (二)科研现状与科研能力方面。

    城市小学教师比农村教师稍好。城市小学教师花在阅读教育科研资料与参加科研活动的时间明显比农村小学教师的多,而且学校内都会有计划有主题的组织相应的科研活动。在科研成果方面,城市小学教师大多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论文,还有一部分教师参加过校级及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很大一部分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课题。在科研设备方面,城市小学也比农村小学好,大多都有自己的图书馆,网路平台,这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农村小学的信息相对闭塞,很多年长的教师甚至不知道如何上网,如何运用网路资源。

    (三)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但大多认为自己缺乏科研方面的知识。问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务量较重,大多除了主干科目外还要从事多门副科的教学,课时量也较多,没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科研上,另外在科研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文献资源的缺乏也是教严重的一个问题。城市小学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在如何选题、用何种研究方法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

    (四)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愿望是迫切的,希望提升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问卷中,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小学教师在问到“如果有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训,您愿意参加吗?”各有89、85的教师回答愿意。他们大多愿意从事与自己教学、班级管理当中紧密相关的研究。在调查对象中,城市小学的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比例比农村小学教师明显要高出很多,但大多数教师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反思与学习获得教育方面的知识;城市小学教师与农村小学教师都希望获得科研过程具体操作中实实在在的指导,他们希望获得职后培训的方式也是应用性很强的模式。例如 专家指导下的专题科研、研讨式教学。

    (五)目前存在于小学科研中的问题很多,概括出来主要是:首先,总体积极性不高。很多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他们大多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尝试的事情,可由于种种原因真正动起来的教师不多。其次,科研流于形式,深度不够。小学教师很多人都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很多人的科研方式都是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能提高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并不多。最后,科研方法、科研成果表述不科学。很多小学教师科研方法单一,最后的科研成果表述也不科学,没有真正反思教学,形成独特的教育观点。

    二、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存在的问题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既要注重职前培养,又要关注职后培养,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职后教育对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现行的职后教育中还有些不利于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地方:(一)职后培训覆盖面不高,效率较低。

    我国师范教育从原先的三级模式到了现行的二级模式即师专、本科培养模式,提高了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但江西省内的小学中还有一大批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通过自考、函授等形式获得了专科或本科学历,但很少有机会进行教育方面的系统学习和更新,客观上限制了科研能力的提高。城市学校对在校小学教师进行相应培训的机会普遍较高,会组织优秀教师参加研讨会议,但参加研讨会议的教师大多都是学校固定的优秀教师或教学骨干,其覆盖面不高。农村小学的培训相对较少,且培训流于形式,效率较低。很多农村学校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师都很难有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信息相对闭塞。

    (二)培训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首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上还一直沿用过去偏重理论知识的惯例,比较枯燥、陈旧,缺乏针对性,不能及时回答和解决小学教师在教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不能引起参加培训小学教师的兴趣,培训的积极性还不够。再者,培训方式较单一,还是以培训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有小学教师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工作多年的小学老师来说,培训方式是不科学的,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交流,太多的疑惑需要解答,积累的太多经验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

    (3)培训流于形式,缺乏考核机制。

    继续教育的培训一般安排在暑假,由于天气炎热,很多教师都不愿走动,培训学校又没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因此很多老师都缺席,导致培训就如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实用性不大。

    在培训的要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小学老师没有针对其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只有统一的培训目标,没有体现层次性。

     三、对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使继续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扩大在职小学教师的培训范围,对现有师资进行轮训,定期开设科研讲座,有序的组织教师开展实际观摩活动,增进校际交流。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及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理论动态,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进而指导他们进行校本研究。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小学教师搞科研是为了评职称需要,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管理,规定职称晋级科研方面的要求,督促小学教师反思教学活动,从事科研活动,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也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科研量达到相应水平就可以有职称评定的破格条件。

    此外,要筹备一定的科研基金,用于保证学校为教师购置足够的文献资料、音像信息资料和电教设备。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应注重实用性,使教学、班级管理与科研相结合。

    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应更多样化,充分调动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应把小学教师在教学、班级管理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及热点设计成培训内容,并以此开展专题研究,有条件的还可以请相关专题研究的专家进行课题指导。通过专题研究,相互探讨,小学教师就会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得到启发,逐渐走向科研。培训也可开设科研指导课程,向小学教师介绍适合他们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他们从日常的教学、班级管理中发现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用易掌握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三)与当地师范院校结成帮扶对子,达到双赢效果。

    师范院校有大量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可以定期派相关专家对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这样可以适时的让小学教师将其成型的经验进行理论加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学效果。对于在研课题也可指定某位专家进行跟踪指导,对于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及时询问、答疑,以确保课题研究能如期顺利的进行。对于师范院校的教师而言,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可促进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也可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1]顾明远,梁忠义.教师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周军蓉.论新课标理念下研究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8.5.

篇9

 

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很多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逐渐认识到,教育科研在解决学校教育实际问题、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理论建设等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现状及解决对策等问题展开探讨。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水平仍不够高,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观念上来看,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误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了。他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活动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认识到科研可以使教育教学理论更加完善成熟。但是,从整体而言,部分教师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存在许多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专门机构与专业人员的事。很多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只是教书匠,充其量“传道、授业、解惑”,搞教育科研只会分散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二,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学校管理人员只是把教育科研与评先进、评优秀挂钩,把科研工作的进行作为考核教师的手段之一。这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教育科研只是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提高工资的一种手段,是换取名誉的一种途径。 

误区三,不少中小学教师把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简单地理解为的数量多少。他们盲目地通过在各种期刊上来证明自己的科研能力,甚至为了增加的数量,不惜把钱花在不知名的期刊上。 

(二)学校教育科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育科研的管理方面来看,学校管理者忽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很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重视立项和结果鉴定时的管理,忽视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些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以后,科研工作就立刻进入停滞状态,申报人员将其放置一边,学校管理者也没有进行指导和管理。直至结题阶段,申报人员才开始找资料,补记录,编写研究报告,东拼西凑,整理出一套材料,拿到一个国家、省级或市级的奖状或证书就告一段落。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课题的监督、检查、成果的鉴定上。 

2.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理论指导不足。中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正是因为此,中小学教师缺少足够的时间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他们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较少或者比较肤浅,难以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掌握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理论或方法,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也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这些教育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 

(三)科研经费不足造成教师参与科研主动性不高。 

一般来说,对于各级规划的课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但是,科研经费现状是,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远远高于管理部门所给予的数量,中小学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想出成果,除了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研究成果价值偏低。 

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曾经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方法论无具体方法、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等基本问题①。 

教育研究成果价值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许多重要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有的还近乎空白;二是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功能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科研的宗旨是要改进实践。教育科研应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真正以改进教学为目的的科研活动并不多。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体水平不高,已无法适应新形势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工作要求。 

二、针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论及的各种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在教育

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想走出误区,不断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新形势下对当代中小学教师的时代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师就是把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实践与理论分析创新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小学教师向“研究型”转变离不开教育科研。 

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既不同教育专家的教育科学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应该是在研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理论的充实和创新。这样,既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专家化、专门化,又不会把教育科研工作看作教学工作之外的附加工作。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要在发展自身、发展学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育科研工作,摒弃科研是为了“晋级评优”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应付了事的工作态度。广大中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只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我们认为,从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现状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要从课题选择、评审、立项开始,到课题的检查、鉴定及奖励,整个教育科研过程需要不断完善。不能在一些教师刚开始申请课题时,学校表现很积极,整个科研过程却不闻不问,加上教师自身也很懈怠,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极为松散,科研成为空谈。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整个科研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督促,对不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的教师取消其研究资格,结题时不予上报。 

严格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师资格。有的教师平时教学工作质量不高,考核成绩较差,但数量不少,申报课题很积极。对于这种教学工作考核成绩不好的教师,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在课题申报或者验收时不应给予过高评价,必要时取消其上报资格。 

可以设立专门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同时打通科研、教学、教师培训之间的关系,使得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在申报教育科研课题时得到必要的指导,从而营造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的科研环境。 

(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培训,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科研工作。 

中小学教育科研加强理论培训是指,中小学教师要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对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或教育创新进行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的经验总结。具体说,中小学可以聘请教育理论工作者进校指导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育培训,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基本步骤,以理论武装自己。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事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此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科学素养、教育素养。 

(四)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要改变中小学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功利思想,调动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建立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通过教育科研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学教师端正进行教育科研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 

一方面,学校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来评价成果的价值,不能根据发表文章数量来评职晋级,否则会挫伤一部分真正想从事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研究结果的价值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教育科研专项基金”,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经费支持,使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时无后顾之忧,从而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科研成果价值偏低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未涉及或未作深入研究,大部分提出的研究成果仍然是口号式的,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可操作性很低,实用价值不大。事实上,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价值应该看其对本校甚至中国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是否有帮助,其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只有科研成果面向实践,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因此,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运用到学校实践中去,是判断教育科研活动是否具有价值的关键。当然,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活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一段经典的言论:“如果你想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艺术,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在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改过程中,“研究型”教师的理念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教师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一方面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已经引起了相当多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亡[j].人民教育,2007,(6):49-52. 

 

参考文献: 

篇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好坏和教师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而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又与教师素质、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职业道德。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教师的管理现状中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学教师管理中存在问题

1.现行教师管理制度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现行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繁复而苛刻,大多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从教师管理规章的内容看,其项目繁琐,且设置上多不合理。大凡各类小学在教师管理上,都会指定一套内容差不多的《教师学期(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表》。一张考核表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表现,教育观念,出劳动纪律,教学常规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竞赛辅导,教研教改,教研论文,社群活动等大项。每一个大项中还要细化出若干小项,少则几十项,多则一百多项,分别给予权重,赋予相应分值,最后以总分来论定等级。一期结束,或一年下来,按分数排队,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福利分配都以此为依据。

考核项目虽多,评分虽具体,但是仔细分析各项权重,其中的目标指向,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强化升学、竞赛成绩;二是刻意拉开差距,制造奖罚依据;三是将复杂的管理过程简单化,减少管理成本。细化的项目,多为表面科学,实际不科学的做法。例如,每一个大项的工作,管理者为了监控的方便,有意将过程分割成若干小块,设定相关数据,甚至不管这一指标对达成是否有实际作用,而这样的项目所占比率却很多。学校管理者,把对教学动态的监测简化为一个个独立的指标,以为这样分解就可以监控导向最终结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效果刚好相反。由于忽略了教师职业特点,将教学活动做机械的、繁琐的分解,人为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增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使得教师疲于应付。如果要说作用,那就是使教师时时处于小心紧张的状态之中,而使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势得到无限的强化。许多教师在工作中都难免有被人监控、为人打工的心理,因为制度本身缺乏科学性。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最终结果就必然缺少真实性,以此为依据管理教师,结果就可想而知。

2.教师管理与评价中的价值背离。在教育管理和评价活动开始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管理者往往多用一套统一的既定“标准”框架或尺度来管理教师,用这一标准的达标程度来评判教师工作质量的优劣。诚然,这些可以量化的标准或尺度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施上的可操作性,但也恰恰是这些科学的量化标准成了制约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紧箍咒”,使得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教育管理与评价中的价值背离更体现在上级部门平日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评价的内容严重不符。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者大会小会上都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锐意进取,大胆改革。要改革,就意味着有风险,就会有可能遭遇到失败。况且,有些教育改革的成果很难在短期内呈现出来,被人们认可。更为糟糕的是,当教学改革出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教师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长此以往,教师参与教改的热情便会大大减弱。最终,在具体的教师评价方案中,教师参与教改的经历只能以成功的经验或教育成果的形式体现出来,方能得到上级的认可,那些在短期内看不出的成果或失败的教育改革便“理所当然”地被打入“另册”或遭到“封杀”。这种教育管理与评价中的价值背离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参与教改工作的积极性,其直接结果就是:大家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步伐和节奏来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情形下,教师“凭着良心工作”都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哪里还谈得上创新?

3.教师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和严重的心理障碍。小学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可以说是高压的工作,因为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处在发育成长阶段的学生,是最特殊的人类群体。这个群体要求他们的教师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最让他们满意的。或者说,他们眼中的教师应该是圣人,是集科学、艺术、美德、智慧于一身的典范。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痛苦还在于不能拒绝做这样的圣人,尽管社会和他自己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还得认真去做,去取得对象的信任与爱戴。

如今,大多数教师面对现行的管理制度,心理上要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面对一批批学生,努力不懈,而后面对一次次考评,努力平衡。但是很多老师都觉得压力非常大,因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会感觉到身心疲惫。

二、小学教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确立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育人,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为确保这一工作的完成,我们必须依靠众多的教师,因此,怎么管理好这些教师是关键所在。如果在教师的管理中只是依靠一些制度和考核办法来管理的话,那么教师都是处于被动的服从,就会导致教师整体素质必然出现滑坡,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将带来教师群体的短视和狭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将从根本上丧失应有的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要时刻把教师放到管理主体的地位,使教师人人参与学校的管理,人人是管理者。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管理者和主人翁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也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2.建立人本主义的教师管理观。人本主义的管理即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树立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思想,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作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将人本主义的管理观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的教师管理中,即人本主义的教师管理,就要求学校在教师管理中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各项管理活动都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重视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的潜能和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种人本管理方式有以下特点:①强调人性需要的满足,管理以人为本,以达到和推进人性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的最终目的。②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始终通过内心激励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管理过程,在管理中达到管理主客体的和谐统一。③人本管理十分注重学校管理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要求管理者以理服人,以德待人,以身作则,管理手段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④人本管理以激励为主要方式,注重教育和内心激励,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其内化为按照学校管理要求进行自觉行动的过程。⑤人本主义管理易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素质的影响,其成败往往与这两者的修养和行为有很大关系。

3.建立教师的激励制度。激励可以有报酬激励、成就激励、机会激励等方式。在教师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激励的手段来管理教师,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使用激励制度可以体现人的能力大小差异,贡献大小差异。

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事情,但又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管理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好坏和教师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而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又与教师素质、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职业道德。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教师的管理现状中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学教师管理中存在问题

1.现行教师管理制度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现行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繁复而苛刻,大多缺少合理性和科学性。从教师管理规章的内容看,其项目繁琐,且设置上多不合理。大凡各类小学在教师管理上,都会指定一套内容差不多的《教师学期(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表》。一张考核表一般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表现,教育观念,出劳动纪律,教学常规工作,班主任工作,教学成绩,竞赛辅导,教研教改,教研论文,社群活动等大项。每一个大项中还要细化出若干小项,少则几十项,多则一百多项,分别给予权重,赋予相应分值,最后以总分来论定等级。一期结束,或一年下来,按分数排队,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福利分配都以此为依据。

考核项目虽多,评分虽具体,但是仔细分析各项权重,其中的目标指向,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强化升学、竞赛成绩;二是刻意拉开差距,制造奖罚依据;三是将复杂的管理过程简单化,减少管理成本。细化的项目,多为表面科学,实际不科学的做法。例如,每一个大项的工作,管理者为了监控的方便,有意将过程分割成若干小块,设定相关数据,甚至不管这一指标对达成是否有实际作用,而这样的项目所占比率却很多。学校管理者,把对教学动态的监测简化为一个个独立的指标,以为这样分解就可以监控导向最终结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效果刚好相反。由于忽略了教师职业特点,将教学活动做机械的、繁琐的分解,人为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增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使得教师疲于应付。如果要说作用,那就是使教师时时处于小心紧张的状态之中,而使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势得到无限的强化。许多教师在工作中都难免有被人监控、为人打工的心理,因为制度本身缺乏科学性。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的最终结果就必然缺少真实性,以此为依据管理教师,结果就可想而知。

2.教师管理与评价中的价值背离。在教育管理和评价活动开始之前,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管理者往往多用一套统一的既定“标准”框架或尺度来管理教师,用这一标准的达标程度来评判教师工作质量的优劣。诚然,这些可以量化的标准或尺度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施上的可操作性,但也恰恰是这些科学的量化标准成了制约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紧箍咒”,使得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教育管理与评价中的价值背离更体现在上级部门平日所倡导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评价的内容严重不符。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者大会小会上都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锐意进取,大胆改革。要改革,就意味着有风险,就会有可能遭遇到失败。况且,有些教育改革的成果很难在短期内呈现出来,被人们认可。更为糟糕的是,当教学改革出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教师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支持和帮助。长此以往,教师参与教改的热情便会大大减弱。最终,在具体的教师评价方案中,教师参与教改的经历只能以成功的经验或教育成果的形式体现出来,方能得到上级的认可,那些在短期内看不出的成果或失败的教育改革便“理所当然”地被打入“另册”或遭到“封杀”。这种教育管理与评价中的价值背离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参与教改工作的积极性,其直接结果就是:大家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步伐和节奏来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情形下,教师“凭着良心工作”都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哪里还谈得上创新?

3.教师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和严重的心理障碍。小学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工作,可以说是高压的工作,因为小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处在发育成长阶段的学生,是最特殊的人类群体。这个群体要求他们的教师是最好的,最优秀的,最让他们满意的。或者说,他们眼中的教师应该是圣人,是集科学、艺术、美德、智慧于一身的典范。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痛苦还在于不能拒绝做这样的圣人,尽管社会和他自己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还得认真去做,去取得对象的信任与爱戴。

如今,大多数教师面对现行的管理制度,心理上要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面对一批批学生,努力不懈,而后面对一次次考评,努力平衡。但是很多老师都觉得压力非常大,因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会感觉到身心疲惫。

二、小学教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确立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育人,为国家输送大量的人才。为确保这一工作的完成,我们必须依靠众多的教师,因此,怎么管理好这些教师是关键所在。如果在教师的管理中只是依靠一些制度和考核办法来管理的话,那么教师都是处于被动的服从,就会导致教师整体素质必然出现滑坡,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将带来教师群体的短视和狭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将从根本上丧失应有的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要时刻把教师放到管理主体的地位,使教师人人参与学校的管理,人人是管理者。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管理者和主人翁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也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2.建立人本主义的教师管理观。人本主义的管理即人本管理,是指以人为本的管理,它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树立一切活动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的思想,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作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将人本主义的管理观运用到学校教育领域的教师管理中,即人本主义的教师管理,就要求学校在教师管理中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各项管理活动都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重视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使教师的潜能和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种人本管理方式有以下特点:①强调人性需要的满足,管理以人为本,以达到和推进人性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的最终目的。②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始终通过内心激励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管理过程,在管理中达到管理主客体的和谐统一。③人本管理十分注重学校管理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要求管理者以理服人,以德待人,以身作则,管理手段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④人本管理以激励为主要方式,注重教育和内心激励,采取外部诱因进行刺激,并使其内化为按照学校管理要求进行自觉行动的过程。⑤人本主义管理易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素质的影响,其成败往往与这两者的修养和行为有很大关系。

3.建立教师的激励制度。激励可以有报酬激励、成就激励、机会激励等方式。在教师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激励的手段来管理教师,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使用激励制度可以体现人的能力大小差异,贡献大小差异。

小学教师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事情,但又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管理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