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园德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夯实心理咨询干预体系构建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经过几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积累,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作用,在改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创建心理实验室,自行编制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测验手册》,安装多套心理测试软件并配置多种心理学测试仪器;将心理学必修课与心理健康选修课相结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邀请校内外心理学教师、专家针对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开展系列专题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例如“悉心呵护自己的心灵”、“走进青春”、“青少年心理保健”、“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特征及对策”、“情绪与健康”、“浅析情商”等,力求使学生在掌握与自身职业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应用心理学知识调整心态,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专业心理学基础课程、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和系列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三位一体,形成了多方位、多形式、多对象的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为最终构建校园心理咨询干预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构建心理咨询干预体系,为学校德育工作保驾护航
3.1“心灵氧吧”的建立
学校于2004年创建了“心灵氧吧”工作室,组建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干预工作团队。核心成员为心理学副教授1名,心理学硕士且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名。工作室有专门的工作场所,环境布置温馨大方。“心灵氧吧”坚持每天定时开放,常年24小时开通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学生可以通过热线随时进行心理咨询预约或是及时得到心理干预。“心灵氧吧”为每位前来咨询的人员建立了心理档案。经过多年辛勤努力,“心灵氧吧”的工作流程日益规范,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已从最初的误解、排斥到接受、尊重。现如今,“心灵氧吧”面向的群体不仅是学校学生,还包括学校教师及学生家长,每年接待来访学生、教师和家长多达百余人,成功为多位学生实施了有效的心理干预,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了显著作用。全校师生已达成共识———心理咨询是校园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营养保健品”,有心理困惑就到“心灵氧吧”做“心灵充氧”。
3.2心理学书籍的推广普及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处在人生发展重要时期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心理困惑明显增多,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干预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和迫切。心理咨询从学生生活的“调味品”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心灵氧吧”的负责教师凭借多年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中的经验,编写了《心灵氧吧———高职学生心理行为障碍及解析》一书,旨在使学生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在内容陈述上,深入浅出,讲解心理学最基本的原理;在语言描述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与学生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的实例。此书于2010年7月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现已成为全校学生的科普读物,在校学生人手一册,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掌握一些简单易学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同时配合适用于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教材《心理保健———走出心理困惑》,并使用多套心理测验软件及心理功能测试仪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了显著成效。
(二)科学发展,与时俱进。这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修建红旗渠不是像夸父逐日一样一味地蛮干,而是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经过无数次勘测、考证,最终定下了施工技术和设计标准,因此,修建红旗渠是科学决策、科学发展的体现。同时,红旗渠精神又是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不是停滞的,而是不断创新向前发展的。林县人民在完成修建红旗渠这一“战太行”的伟业后,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迈着“出太行、富太行”的脚步大踏步前进,不断丰富发展着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阔步前进,不断进取。
二、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进一步加强的需要:大学生中没有信仰、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的情况很突出,需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加强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高校存在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当代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当前一些不好的摆阔、拼爹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重要任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道德观教育。红旗渠精神所倡导的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价值导向,突出对人民、国家、社会负责,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它倡导勇于拼搏、大公无私、平等有爱、团结互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学生中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弘扬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有力举措,有利于高校建立起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利于持续更新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有利于不断契合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西方庸俗、腐朽、有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在目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今天,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是误导,因此,需要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弘扬红旗区精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错误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养成自检、自省的习惯,坚决抵制腐朽的东西。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群众观的重塑。现代大学生中身为独生子女的较多,平时所受呵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行为做事时较为主观,多凭自由心性,甚至我行我素,不结合实际,冲动盲目。而红旗渠精神的本质是群众观,具体说来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科学的实践论、人民主体论。对正处于各种观念重塑期的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真正认识自我,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在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中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艰巨,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要付之于行动,要坚持发扬,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将红旗渠精神和德育教育二者形成合力,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将红旗渠精神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当代西方大学在德育教学中,非常注重环境育人的功效,我国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借鉴西方这一隐性的,不是一味说教的德育教学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校园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两手抓,突出文化氛围,注重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积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西方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能够培育他们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应用一切渠道广为宣传,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内网等传播渠道传播红旗渠故事,也可以建造红旗渠主题雕塑、红旗渠精神文化广场、文化墙体等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红旗渠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存在、处处彰显、处处影响广大学生,以红旗渠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校园文化就是指校园各种文化及其活动的总称,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分为两大种:即,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 校园的物质文化,分为设施类和环境类。
(1)设施类。校园内的各种设施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就难以得到顺利的进行,此类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环境类。这里主要是指显性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其主要包括墙报、宣传栏、教室装饰、宿舍布置、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等等,此类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真可谓“道是无声却有声”。
2. 校园的精神文化,分为认知类、娱乐类、规范类、传统类、时政类。
(1)认知类。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应采用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认知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报告会、读书活动辩论会、影视评论、知识竞赛等等。
(2)娱乐类。此类文化活动倍受学生的青睐。小学生好玩、好动、好乐是他们的天性,学校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有适当形式和健康内容的娱乐场所,让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娱乐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看影视、音乐欣赏、舞蹈、琴、棋、球类,文娱晚会、游园活动、艺术节等等。
(3)规范类。此类文化是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正常办学活动的需要,又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需要。规范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校服校徽、班级公约、《守则》、《规范》等等。
(4)作风类。此类的校园文化既是显性内容,又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心领神会的隐性内容,但却能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指导和制约学生的言行。作风类包括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等。
(5)时政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关心时局的发展,关心国内外大事,组织各种时政类的文化活动,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时政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读报活动,时政讨论会、时事知识竞赛等等。
二、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从以上校园文化的种类及作用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具有极其显著的德育功能。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认知的功能。校园文化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能力。它有强烈的感染力、渗透力,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它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认识世界,了解国情,面对现实,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具备导向的功能。健康的积极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它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精神,摧人奋进的力量。一场好电影,一场生动的报告会,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对待现实,对待别人,引发高昂热情,向文化科学进军,向文学艺术的圣殿进发。
3. 优化环境的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设施类和环境类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优化育人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4. 培养能力的功能。开展校园文化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磨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说话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竞争能力等等。
三、努力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充分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提高德育实效,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学校是一种按科学规律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特殊环境,这种特殊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优化育人环境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我校十分注意抓好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的工作,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显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一手抓隐性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1)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四化”,即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要完全达到“四化”要求,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当前,教育经费十分紧缺,我们要根据现有财力量力而行,以提高校园特殊育人环境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至少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一训:即校训;二图:即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三规:即《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四有:即有升旗设施、宣传栏、有图书阅览室、有校史展览馆;五旗:即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
(2)隐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指“三风”:即校风、学风、教风的培养。“三风”是由学校师生思想观念、行为表现、人际关系、精神面貌等所构成的整体状态,对绝大多数师生的言行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注意培养,才能形成优化的育人环境。
2. 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以创建区级“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为契机,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培育市级“乒乓球传统项目”、“书香校园”办学特色,成立各种艺术团、文社、书画院及各种兴趣小组等,精心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安排适当的地点,投入必要的资金,保证活动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快乐,受到教育,身心获得健康的成长。
3. 重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班级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密切,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发挥其德育功能,对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1)创造优美的班级文化环境。开展“美在教室”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美的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创造美的愉悦、自豪的心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达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文明的班级文化心理。主要是指同学间和睦的人际关系,奋发向上的班风,端正鲜明的班级舆论导向等。培养文明的班级文化心理,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感染力、战斗力。
(3)开展丰富的班级文化活动。班级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是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的良好形式。因此,我们对班级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实施,以便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横向联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还得加强横向联系,借以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通过横向联系还能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校园文化的横向联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1)与社会文化的横向联系。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交流过程中,学生有更好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适应社会,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今后投身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实践功能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建设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既要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又要注重间接情景的暗示。那么,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哪些强大的功能呢?
首先是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单一招生制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反差”;--改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方法存在着“反差”;--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对封闭性存在着“反差”;--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反差”;--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家长的单一要求存在着“反差”;--学校德育的不变性与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性存在着“落差”。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的德育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二、面向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改革教育内容。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三、走向社会,建立基地,变学校德育封闭式为开放式。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学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1.1有助于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在这个时期形成。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很清楚地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并且通过众多的教育实例以及理论分析,可以让青少年透彻地理解,为什么这样是对的。人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量变促成质变的过程,只有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正确的引导,才能够保证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由此,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2有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学文化的重要时期,古语有云:幼学如漆。古时有孟母三迁,可见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现代教育十分重要。德道教育工作能够结合具体事例不断教育、不断感染我们的青少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1.3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审美情趣的形成审美情趣是一个具体的自然人在长期的观察、判别、思考过程中形成的审美鉴赏能力。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十分重要,若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偏离主流审美,就很容易“变态”,进而形成不正确的、畸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人性美、社会美是道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只有正确地看美、审美、品美,才能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1.4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有人就会有群体;相反的,群体的行为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一个人。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面对整个青少年群体,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所有人的共同成长的结果就是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
2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发达,充斥各类不良信息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网络上健康信息、不良信息鱼龙混杂。而青少年时期正是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分辨不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迷恋网络,并在垃圾咨询、不良信息的影响下,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校园环境复杂,不良社会人员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校园也不例外。几乎每个学校校园中都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人群。很多青少年在社会不良人员诱导下,逐渐认同他们的做事行为准则,道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
2.3青少年思想前卫当前,九零后、零零后已经“崛起”,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八零后、七零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有所不一。很多青少年觉得道德教育工作讲述的都是老古董,“不入流”,不认同道德教育工作的内容。
2.4传统文化缺失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有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腾飞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缺失也越来越严重。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凝合剂,传统文化的缺失也是当前道德教育开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3如何加强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措施。
3.1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不能丢,要深入研究历史,要挖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正面的文化因素,摒弃文化糟粕,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只有在文化上形成高度的认同感,才能够有效地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
3.2强化道德教育师资力量道德教育工作专业性、正对性很强,需要专业的教师队伍。要加强道德教育师资力量建设,要从专业教育、培训的角度入手,着重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同时要着力于研究新时达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动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当前青少年都喜爱网络,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增长知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网络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坚决扫清不良信息,还青少年一个纯洁的网络世界。另外一方面,校园网,校园FTP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共享平台,各个院校如果能够最大程度上丰富自身的信息量,也是构建良好网络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3.4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这个十分重要。要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认同什么样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明白自己当前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来说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够有效避免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时期无所事事,让他们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有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有力执行才能够做好。
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构成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整体环境,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缺少。这三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与社会上的不良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很难通过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消除。也正是因为这样,家庭与社会往往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严重的制约。现在社会上审美意识的错位,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纵容与溺爱,让孩子养成了很多错误的习惯,例如小小年纪就开始追星、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等,有的甚至还不会尊重父母,认为父母都必须围着他(她)转才是正确的。这样发展的结果是让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渐的下降甚至是导致以后的犯罪。同时还有很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很少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而在家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般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一辈的,他们大都对孩子很溺爱,这又无形之中助长了孩子的负面思想品质。
(二)原有的德育评价机制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
在小学阶段,一个人会初步的形成对这个社会和世界的观感,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个雏形,当人长大之后,这个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他们产生严重的影响。然而很多的学校只是将分数作为了评判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的学校评三好生、优秀学生都是只看学习成绩。虽然现在的小学生中存在着很多不良的习惯,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还有着比较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环保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平等、独立、宽容等等。但是在很多时候孩子们通过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平等、独立,在家长眼中就成了不尊重长辈、桀骜不驯。这些都是因为人们还在用传统的品德标准来进行衡量而造成的。因此建立起新的品德衡量标准已经势在必行。
(三)对德育观念的漠视
有的学校在工作上虽然接受“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德育让位”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学校领导对德育的不重视,那么教师也就不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这样只能造成德育观念淡化、学生德育水平不高等不良后果。在小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排课的时候,学生的德育课程都往后排而且课时也很少,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脱节;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相脱离;德育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等等,这些都是德育观念淡化出现的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二、对改善当前学校德育管理现状的思考
(一)以校园文化为基点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的本质内容。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引导学生往好的方面进行发展。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通过良好的校园风气来最大可能的降低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负面的影响。
(二)更新德育评判标准,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德育水平
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听话、学习成绩好就是一个好学生,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衡量学生品德的好坏并不仅仅是只有这两方面,而且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民主意识只是希望与长辈进行合理的沟通,应该进行鼓励。同时在小学德育开展中,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德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特别是在小学,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而家长对小学生的德育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家长是小学生仿效较多的对象,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总之,只有教师和家长的德育水平提高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下,使学生尽量避免社会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在教育教学的目标中要凸显德育目的
一、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结合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想宣传阵地和信息交流工具,它包含教育、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众多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校园传媒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利用校园传媒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校园传媒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既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互相结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以人为本、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构建和谐的工作体系关键在于学校的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要和谐发展。一方面,构建全员合作的教育关系,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最佳教育合力,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另一方面和谐教育要融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渗透在教学、科研各个环节,实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管理相结合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机制的必要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 政治工作原则,通过将教育落实到管理中,把管理上升为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补互促,以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3、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近年来,技工院校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矛盾日益突出。如学生中的贫困问题、心理障碍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等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建立服务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一是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二是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三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和谐的教学机制
和谐的教学机制是和谐教育的中心。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要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课程是教育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物,是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水平和素质结构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与学习的基本依据,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应当实现社会化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的统一。社会化课程是指那些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个体遵守共同的社会行为和行业规范,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课程。另一方面,和谐的课程体系还应当体现科学化教育与人文化教育的统一。目前,受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愈来愈带有功利的性质,一些技工院校也纷纷调整课程设置,过分的强调实用性的技术课程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用性技术课程的不断增多,极大地削弱了有利于学生扩展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科设置,导致学生更热衷于个人就业目标的实现,放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这样的教育机制已经成为了纯粹的职业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三、构建和谐的管理机制
不论是从现实还是从理论上看,要實现教育的和谐必须从制度入手,建章立制、加强领导、优化管理,这是搞好和谐教育的制度保障。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完善与之相协调的学校管理。在强化目标管理意识的基础上要树立现代的管理理念,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明晰管理的层次和职责,提高管理的和谐程度和效率,以实现和谐教育的管理目标。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发展乃至社会声誉的决定性要素,因而学校要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工作的聚焦点应当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多元化需求。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公正与情感的交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一、大众文化产生及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大众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它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经验、感受,是当代中国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大众文化主要表现为网络文化、手机文化、消费文化、广告文化、偶像文化等,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对学生极具影响力的部分。
二、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影响
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积极影响。首先,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和领域。大众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变化万千,获得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教育的范围,使各层面学生都能真实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次,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唱的多半是社会流行的歌曲,所跳的大多是社会流行的交谊舞、街舞等,经常看的电影、电视乃至其他生活方式,也无不受到大众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使得校园文化日益告别单一色彩的限制,呈现五彩缤纷的局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文化需要,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再次,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
大众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消极影响。大众文化以各种方式,暗示、诱导和宣扬一种人生观―享乐主义,是一种低俗、庸碌和沉沦的人生观,部分学生受大众文化的影响,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和误区,不思进取,甚至心灵扭曲;大众文化不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大众文化强调的是一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导致学生不愿意去体验深沉的、含蓄的、丰厚的传统文化。现在的大学生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丧失亲切感和认同感,这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物欲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势必会削弱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动摇学校德育的价值根基;大众文化影响了高校的学风建设,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忽视了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面对大量丰富的信息,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疏于认真思考,严重影响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样的求知方式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1];大众文化的“俗”消解了校园文化的“雅”,大众文化以它的娱乐性和消遣性为主,削弱了文化的深度,大众文化的“俗”在取悦大众的同时消解了精英文化的“雅”,使得当代的大学生的审美文化完全不同于过去所流行的、以理想主义为主体的审美文化。
三、高校校园中大众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要引导大众文化朝着健康轨道发展,尽量消解其负面功能,切实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用指导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活动陶冶,使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强音,把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提高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2]。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强化道德责任意识,不断提升道德素质,构筑学生德育高地。
重视高雅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高雅艺术活动,就是要积极推动校内的高雅艺术展演活动,精心组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演出活动,给大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具有良好的人文教育成效。例如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社会实践等活动,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氛围,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学生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学生社团成为高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正确引导各类社团的发展方向,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推动社团健康发展,使社团所具有的群众性、自主性、实践性、白励性、趣味性等特点得到有效发挥,推动和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高校校园大众文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高校团干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多数高校对团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出现团干部配备不到位,专职团干部数量偏少,流动机制不畅、转岗难等问题,影响了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应重视团学工作,定期研究共青团工作,配齐配强团干部;当然团组织自身必须有所作为,以成绩求地位。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学生文化活动阵地。高校要保障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和经费投入,尽可能地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活动场地、经费等必要支持,做到有固定的办公室、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切实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让先进文化思想和活动形式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武术文化中的武德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既有中国古代先进的伦理道德,又融入了当今先进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武德精神中诸如尊师爱友,互助互学,以武会友,讲究信用,见义勇为,不逞强欺弱等品质是中华武术传统道德的体现,把武德作为共同遵循的一种言行、处事之规范信条,把习武者培养成谦恭虚心、修身正心,规范举止的人。因此,在高校中利用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断地灌输其武德思想,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伦理道德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熏陶,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伦理道德,这样势必也会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形成公正、诚实、仁爱、友爱的良好道德风尚。武术文化中的健身养生思想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当今社会要求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并进的一类人,而身体又是他们学习工作的本钱。有很多大学生因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身体承受不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而夭折,而武术要求身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从而可以起到健身的功能。并且,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以外还具备明德的作用,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性和意志品德。坚持武术练习,会让学生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使他们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压力。武术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生存,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而创新也是武术文化发展的灵魂。武术文化中的创新是通过武术动作的想象,将会使大学生思维力长期处于一种集中状态,从而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水平,这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在武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势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长期的注意力才能把动作学好,这有助于大学生思维方式向理性、逻辑方面发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深度加大,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当代校园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将武术文化中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知识的学习。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武术文化的主要支柱。例如:道家的“道生万物”观;儒家的“爱人”与“知天”;易经中的“阴阳辩证”、“天人合一”等古代经典哲学理论,这些理论的融入使习武者具有虚心谦恭、修身正心,规范举止的态度及操行。因此,将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融入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和谐。另外,武术教学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亲密程度和交流频率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够相比的。在学练的过程中,可以使同学们聚在一起共同分享学习武术的快乐,使同学之间有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这无疑为和谐校园的构建发展提供了内在保证[2]。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