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化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等心理因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往往是直接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选择恰当的媒体,再现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使学生既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又能理解课文内容。如《吃虫的植物》一文,在介绍茅膏菜时,用了“柔毛”、“粘液”、“叶片慢慢地卷起来”等词句,学生对这一有特性的植物还是停留在抽象的认知上疑团四起。我在课堂上放映了这一课的录像片,学生看清了茅膏菜的叶子是由两片半月形的叶面组成的,叶面上长着长长的柔毛,柔毛上分泌出乳白色的粘液,如胶似漆。小虫落在叶面上马上就被粘住。随着小虫的挣扎,细足上的粘液越积越多,最后动弹不得。学生通过画面,联系文中的语言文字想得很多。有的说:“茅膏菜叶面上的柔毛能起到触角的作用。小虫一触到柔毛,两片半月形的叶面便自动合拢。”有的说:“小虫为了逃命在柔毛上越是挣扎,接触到的柔毛越多,叶面合拢就越快。”有的说:“课文中写茅膏菜吃虫用了‘落、粘、卷’三个动词。这三个动作在同一个时间内发生的,所以用了‘同时’这一词,说明茅膏菜是一种奇妙的植物。”有的还说:“课文中写:小虫越是挣扎,叶片就卷得越紧。这两个越字说明了柔毛、粘液和叶子卷起的关系。”
二、缩短空间距离,使学生了解事物变化的过程,有利于语文知识的传授
知识是指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结晶。对学生来说,它是外界事物(客观事物)通过学习过程在脑中形成的认识。它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由于电教媒体具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凭借电教媒体使学生观察到平时不易看到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全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如《看月食》一文,向学生介绍了月食从初亏到月全食再到复圆的过程,并说明了月食形成的原因。在教这一课时,我先演示了三球仪,使学生懂得文中“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叫月食”这一句话的意思,初步了解太阳、地球、月亮运行的关系。由于三球仪在转动时学生不易看清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有个黑影带,所以对文中描绘的“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体会就不深,于是我运用了投影片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上述两点,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效果很好。在指导学生了解月亮的变化并学习有关比喻句时,我根据课文内容运用了拉片与复片相结合的多功能投影片。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了,记忆能力提高了。当我第二次演示时,不少学生已把第三节内容背了下来。在复述时,学生还能边演示投影片边复述具体内容,提高了操作能力。
一、声画并茂促兴趣「激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
例如《看月食》一课,在讲日食开始时月亮的变化,也就是课文的第4自然段前,我先用多媒体演示月食的变化过程,并提醒学生边看动画边注意听与课文匹配的解说。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彷佛把他们带入了变幻莫测的天体之中,强化了第一信号系统,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了深刻的表像,加速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缩短了认识事物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彩图排序促智能「转化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智能。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成为自学获得知识的前提。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灌输,而是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靠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得的。
在讲《看月食》一课时,我事先通过计算器设计了显示月亮形状及颜色变化的七张彩色图片,然后打印出来,课前发至每个学生手中。在学生经历声画并茂的初步感知后,启发他们仔细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准这段话中写月亮形状和颜色变化的词语,想一想月亮是按什么顺序变化的,把七张彩图按顺序摆放在课桌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读书也读得分外专心。在认真阅读、找准关键词的基础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摆图了,大多数同学摆得又对又快。
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提供具有典型的现象或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多种感官同时激活,进行观察、阅读、思考、操作,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分析语言文字,使学生既获得了新知,又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三、文字显示促过程「强化
布鲁纳强调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将知识结构「硬塞给学生,而是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不是让学生铭记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某些结论,而应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把七张彩色图片按顺序摆好后,我先在多媒体显示屏上打出第4自然段文字,然后请学生板演,并让他联系课文说出摆图的依据,同时在他联系课文说出摆图的依据,同时在他找出的显示月亮形状变化的词语下加点。诱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分析比较,找出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是由大到小的,并指出,正因为有些同学专心读书的同时能够认真思考,所以摆图又对又快。
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仔细读书,懂得结论的获得应以本为本,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第4段课文,既方便了板演学生,又直观地给在座的学生演示了学习过程,强化了学习过程。
四、综合运用促理解「深化
二、模拟生活语境,形成正确的语言方式
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更能鼓励、支持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带进课堂,让幼儿在参与中主动的参与对话,创设出更丰富的语言学习情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过“圣诞节”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节日,在电教媒体的帮助下,让幼儿理解圣诞节的由来,懂得使用祝福的语言给别人带来快乐,不仅要收到礼物,还要为爸爸、妈妈准备礼物,并送上祝福的语言。老师:在圣诞夜,大家想给爸爸、妈妈什么礼物呢?有什么美好的祝愿呢?这时我利用电教媒体为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礼品,幼儿会指着不同的礼物说要送给爸爸、妈妈,同时说出了自己的希望和祝福。幼儿:我想把那个厚厚的手套送给妈妈,妈妈的手每到冬天就冻裂了,我希望妈妈的手恢复到春天时的柔软,不要在扎我的脸。孩子的回答逗得大家都笑了,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一时间,每个孩子都要指着视频中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整个课堂温暖、欢快。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电教媒体将幼儿置身于一定的语境之中,使幼儿怀着美好的愿望展开讨论,在视频上的形、声、色不断的刺激下,充分发挥了各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逐步的形成了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学会文明礼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把比较抽象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抽象为形象,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自学能力等都得到增强。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电化教学就具备了这种优势,应用声、光、电、图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实物的再现,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对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5幅绘春图的描写特别优美,讲课之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春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再以特写的方式缓缓推出春花图、春草图等画面,配以舒缓轻松的春之曲,不仅有利于欣赏散文《春》,而且对理解作者赞美春天、热爱美好自然的情感大有裨益。这样,情景动画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到语文易学、易懂,达到“我要学”的效果。
2 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单纯,新欢直观的东西,对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是雾里看花。运用电教手段,将抽象的东西表现得栩栩如生,学生通过观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记忆深刻,课堂互动性也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境,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教师多讲解,所教内容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变色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细节描写和对话描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表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脱、穿大衣等几处细节变化,再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很广泛,根据多媒体技术的特性,还可以在唐诗宋词教学中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可以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唐宋诗词的欣赏能力,创设意境,展现出诗词中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3 拓宽学生视野,开发创造潜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即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内外必须阅读大量的文章,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还可以开发创造潜力。电教技术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文学习资源,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打破了学科间的局限,快速、高效的搜索功能,大量存储信息的优势,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如在进行单元主题活动课“走近苏轼”时,利用电教技术的广泛性、灵活性等让学生广泛搜集、整理与苏轼相关的材料。课前,笔者汇总学生搜集的资料,大开眼界,佩服学生的能力无限——他们搜集了苏轼的生平事迹、家庭、饮食及有关苏轼的奇闻趣事等。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放手给了学生,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师轻松了,效率提高了。
可见,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培养的学生要能在将来立足于社会,现在就一定要让他们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用第一人称描述了作者在清华园教书时夜游荷塘所见所思所想。全文内容不多,意境却特别美,这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但由于学生多生活在城镇,对荷花、对夜景了解甚少。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先放一段录像把同学们带到"荷塘月色"之中。真实而各具姿态的夜色荷塘的独特景色,动人的音乐,激情的描述,三位一体,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学们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一下子就激发起同学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是我的学生无疑!于是我的思绪匆忙驶入记忆的长河,在这张细细长长的、黑里带红的脸上搜索往日学生的点点滴滴的印记。
我搜肠刮肚,仍怎么也想不起眼前这个阳光而又硕壮的青年是谁。
老师,我是蔡小华啊!看我仍旧一脸的茫然,青年似乎要替我打破尴尬。
啊,蔡小华?!想起来了,就是那个曾经木讷无言,浑身脏兮兮谁也不愿意跟他同桌的瘦弱男孩。
那是六年前的事了。
新学期伊始,阳光灿烂的一个早晨,我按常规给新接任的班级学生重新排座位。
先按孩子个子的高矮让全体学生在走廊上排好队,然后男女插开两两排位。前五排都顺利地排下去了,轮到第六排时,就有个个子较高但黑而瘦弱的小男孩没哪个女生愿意跟他坐。
我很纳闷,仔细地打量起他来。只见他坐在指定的靠窗的座位上,两手端正地平摆着,缩着脖子,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他双唇紧闭,任由炽热的阳光照着他沁满汗珠的额头。
我挨个问原因,回答都是:他很脏。我定睛看了看他:果然,也分不清是天生的还是好几天没洗澡了,小脸、小手、连脖子都是黑乎乎的。看到大家都不愿意跟他同座,不知是由于紧张还是羞愧或是委屈,他的眼里已盈满泪水,凄哀的目光无助地投向我,好象在找救星似的。
我隐约感觉,这是一个幼小但已饱经了生命沧桑的灵魂!不要犹豫,先安排班长跟他坐吧。连班长也是极不情愿地含泪坐下。我问了他的名字叫蔡小华。
下课后,我找了原来的老师了解到这孩子的家庭状况实在令人堪忧:外地人,在我区内租房,父亲打粗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有较严重的精神障碍,不但不能正常料理家务及照顾孩子,有时犯病还要花钱,要家人照顾。因此,这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度贫困的家庭就塑造了这样一个身心困钝的孩子。
果然是一个困苦的小生命!想起今天教室里那极不和谐的一幕,我的心不禁一阵痉挛。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本该受到同情和关爱的孩子,却因为排座位的小事而倍受屈辱。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第二天早会课,我来到班上,给同学们讲一个苦孩子的家庭故事。同学们静静地听着,慢慢地进入了角色,开始对故事中的男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最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说,他穷有错吗?他苦有错吗?回答都是否定的。那假如说他现在就在我们班上,你们愿意做他的同桌吗?愿意帮助他和他的家庭吗?回答都是肯定的。
欣慰中,我隆重地推出了蔡小华,并让大家结合前一天发生的事,围绕某某,我想对你说假如我是某某某某,我想这样帮助你谈体会。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自责对小蔡的歧视,有的对小蔡的遭遇表示同情,有的为小蔡献策如何做一个自尊自立的受人尊重的小学生
接下去的事发展异乎寻常的顺利,同学们不但抢着跟蔡小华同桌,还迅速地组织了互助小组,为他捐衣物,定期到他家帮他做家务,照顾他母亲,为他补习功课渐渐地,他的身体干净了,学习进步了,精神开朗了,自信的笑容也时常洋溢在他曾经沮丧而自卑的脸上
老师,我已经考上四中的宏志班读高一了。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读我喜欢的工科!蔡小华满怀希望的一席话打断了我的回忆。
老师相信,你的愿望一定能实现!我肯定地回答。
二、目标
该模式旨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学生独立的阅读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深刻性品质,掌握自能阅读的方法。
三、结构序列
1、表意理解阶段:粗读感知模仿训练。强调教师范读与学生仿读及有要求的默读。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感,调动思维。
2、内涵理解阶段:细读生疑变式训练。要求学生在默读或朗读中不断生疑,开展讨论。用电教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3、整体理解阶段:评读概括综合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议,边议边听,边听边评。概括全文中心。用电教媒体培养思维的抽象和概括能力。
4、创新理解阶段:点读拓思引申训练。挖掘可发散思维点或在有争议处引导学生拓宽思路,产生新意。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定向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把握文章整体,深入理解内容。
“四读”和“四练”构成了阅读教学课程,故称“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模式。
四、实现条件
1、该模式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学习。2、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3、教师需事先设计有一定深度和指导意义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4借助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5、师生处于协作关系。
五、特点
1、该模式对学生的阅读明确提出了内涵、整体、创新三种较高的理解水平作为学习和教学目标,教师指向明确,学生的学习构成梯度。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将原来靠人工完成的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这样就减少了工作时间,增加了工作的准确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促进会计工作的职能转变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时间相应缩短,会计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经营管理工作,这就为会计人员的职能转变,对管理会计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规范会计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对会计工作中的数据来源、数据处理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手工处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易出错等问题,保障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四)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会计电算化的改革,使得从业人员不得不主动去学习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以适应工作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大量使用,工作强度减轻,会计人员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的知识,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来参加脱产专业培训,从而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推动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核算手段的变革,还是会计核算的方式、方法、程序、内容、理论等研究上的变革,这就对会计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加快了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会计电算化,为企业的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会计人员工作的变革加速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会计电算化改革后的会计职能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工作岗位分工更加细致,职能更加具体。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的主要工作岗位可分为: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
(一)系统设计员
1、根据核算要求和会计制度开发、制作适用于会计电算化的系统。
2、负责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会计软件的方法。
3、及时解决电算化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各种技术问题。
4、根据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具体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5、为保证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系统管理员
1、帮助系统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负责检验计算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
3、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的调用、更新和修改的审批手续。
4、检查、监督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
5、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评制度。
6、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7、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设置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口令并进行财会分工,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三)系统操作员
1、负责将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收录进计算机,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不得收录。
2、数据输出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交由数据审核员复审。
3、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正确会计数据进行记账,并打印出相关的账表。
4、每天的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
5、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加密保管。
6、严格按照系统操作的说明进行操作。
7、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故障的具体情况并立即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四)数据审核员
1、根据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账表的准确性。
2、对不真实、不规范、不合法、不完整的凭证退还,经各有关人员更正后,再进行审核。
3、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账表不予签章确认。
4、为保障本单位的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三、电算化会计队伍现状
(一)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涉及会计行业,它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电算化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技术,还要熟悉计算机、网络以及管理等的相关学科知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普遍知识结构单一,对会计学以外学科的知识认识不足,只能处理会计核算工作,无法适应会计管理等工作,这就制约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
(二)会计人员观念落后
一部分会计人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能主动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导致了在工作中不能对会计信息、决策信息进行分析;不能对单位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有的会计人员不相信会计电算化数据;有些会计人员错误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只是为了使账面比手工记账的账面美观。这些错误的认识都直接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三)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
会计人员一般都只会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有些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甚至连基本操作都不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计算机知识,他们只懂得计算机的使用,不懂得利用计算机的先进功能为财务管理服务。
(四)缺乏电算化专业人才
当前,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会计都是由过去的会计经过短期培训而来的,他们头脑中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在具体的操作上,他们一般只会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知之甚少,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职能求助于软件维护人员,而软件维护人员又对财务知识了解较少,双方缺乏较好的配合。
(五)会计电算化中的安全教育缺乏
由于部分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的知识认知较少,而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等管理和教育工作又不足,这些都导致了会计人员随意与业务无关的网络进行连接,致使计算机中毒,甚至是遭到人为破坏,机密外泄。
四、电算化会计队伍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深入培养终生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生活生产的节奏加快,知识更新速度随之加快。我国古代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警句,在当今更是适用。学习已经不再是一次受教育,终生一劳永逸的事情,终生学习理念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形势,转变思想观念,更新认识,丰富知识,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在单位中应有的作用,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积极转变观念,满足上时展的需要。
(二)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电算化会计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环境不同,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也就不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要是适应工作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最快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有利于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积极参加会计协会、专业培训机构统一组织的培训活动。
2、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员工参加远程教育培训。
3、聘请会计电算化专业讲师到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4、选派优秀会计人员和业务骨干到专业培训机构或是大专院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的脱产培训。
5、按照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业务水平,对会计人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是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按照:掌握一些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顺序逐步提升。
(三)改善会计人员的组成结构
1、知识结构要全面。会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工种,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只限于本专业,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需要做到深广结合。从业人员除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外,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把具有不同知识、不同专长的会计人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知识互补,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上达到或基本达到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2、学历、职称结构要适应时代。当前,我国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和职称的基本情况表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会计人员比例较低。这就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广泛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进入会计行列,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参加更高层次职称考试,并实行工资、待遇等与从业人员的学历、技术职称挂钩的办法,以此激励会计人员发奋进取、更新知识。
3、年龄搭配要合理。自然规律和工作的连续性,都要求工作中的会计人员组成既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会计人员,又要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年会计人员,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年龄段人员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实现年龄上的优势互补,在不断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最佳的综合效能。
(四)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
实行岗位定期轮换制是迅速普及会计电算化技术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捷径,岗位的轮换可以给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机会,真正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理念落到实处。如果长期将会计人员固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容易导致处理问题能力下降,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轮岗,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会计各岗位间的协作,克服对不同岗位工作的偏见;有利于堵塞会计电算化中的漏洞,增强会计人员的竞争与风险意识;并且也可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造就一个良好平台,使会计人员能“学一岗,会一岗;做一岗,精一岗”,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平都能得到提升,全面打造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五)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质量。会计职业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经济工种,是一个集许多方面的利益为一身的职业,掌握着一个单位最敏感的钱财事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会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而这些数据都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这些计算机会计数据高度集中,高度依赖电脑,会计人员一旦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丧失法制意识,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使其感染病毒瘫痪或遭到篡改、泄密和破坏,将给单位和本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应该做到:
“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得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教师在创设情境前,应提前主动体验,进入情境,缩小成人和儿童之间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差异,把学生感兴趣的、有趣、新奇、新鲜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如“我家的家具”、“我给爸爸妈妈设计服装”、“喜羊羊和灰太狼”……凭借想象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精心挑选美术作品给学生欣赏,让学生透过自己的视觉,通过自己的探索,去感受电脑美术作品的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电脑绘画的热情与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一个和谐的美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首先在选材上,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内容,如《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天空》、《马路一景》、《奇妙的星空》等等,比现有教材上的图画好看,而且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其次,再在创设情境上多动脑筋,尽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马路一景》时,我截取了一段马路夜景的录像片段,融声汇色,学生很感兴趣,又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了对电脑绘画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审美感知力。
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在审美感知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常常会激起学生进行美的创作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凭借儿童的新鲜感、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促使儿童去创造美。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电脑操作能力不错,但制作出的作品在色彩、布局和创意上缺乏美感的现象。如何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改变现状,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引导与启发学生美的创作灵感。
另外,教学内容还应依据学生情况,在具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适时安排具有启发性的课业。例如,在教低年级儿童时,我一般都是让他们在老师的范图上做修改,可以增添、变形等。比如我教学《家具》(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时,我画了一个冰箱、一张床、一个包,还有一个书柜,让学生模仿画两种家具,附加了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先想想自己家的家具的形状,然后再画自己家的冰箱、床或者其他家具。
我的图例:
别看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其实他们画得还真不错。有一个学生画了自己房间的一个形状像铅笔一样的衣架。他还形象地画出了笔尖的纹路,还是很有创造力的。
有的学生在我的范图上做了些小的改动,但也能看出灵气。如有个学生在我范图的基础上添加了枕头和被子,还添加了其他物品,看似简单,但却能反映出学生的创造力。
而在教高年级学生时就有所不同了。比如在学完所有的绘图工具后,还教学生使用FIREWORKS软件,来提高学生的图画质量。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所学的绘图工具,绘制电脑图画。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能绘出出人意料的作品:有的学生绘制未来世界中,人身上带有翅膀,能在空中自由翱翔;未来世界中居住的环境更美好,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清清的水,绿的草,艳艳的花儿竞相开放。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学生手下诞生了,在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驱动下,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美并创造了美,从而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创造能力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胆儿越大,年龄越大,越是不知所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少儿随年龄增长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加强,对自己的创作追求更高,同时也有教学活动中的某些不足所至,进入创作活动时,反而表现得举步为艰。为此,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极重要,应该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而且也要有相应的针对性。不可急躁,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培养创造能力。
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评价审美力
由于美感是在人感受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时发生和发展的,因此美的东西能让人产生愉悦,愿意探究、观察和欣赏,产生审美感受,发出对美的由衷赞叹。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职业经理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现教师与职业经理一体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师的接受程度、如何增加教师的酒店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和行业从业经历、如何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等等。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酒店管理专业的现状是现有专任教师26人,虽然在酒店管理学院实训基地全部挂职,但大部分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酒店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和行业从业经历,和酒店职业经理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教师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差距?职业经理的岗位标准是什么?通过哪些对策和措施可以实现教师与职业经理的一体化?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共同研究的问题。
三、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职业经理一体化的对策
1.制定酒店行业职业经理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素质要求标准。
在教学团队的组建过程中,必须聘请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制定酒店行业职业经理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素质要求标准。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刘梅梅老师具有18年的酒店从业经历,曾担任过酒店部门经理及总经理职务,具备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资格及河北省星级评定检查员资格,具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和较强的培训能力。制定的标准中明确了不同岗位的经理必须具备岗位胜任能力和素质要求,使之成为教师参考依据和努力方向。同时,制定《酒店管理学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考核办法》,在教师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进行量化考核。
2.查找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职业经理之间存在的差距。
为了寻找教师与职业经理之间存在的差距,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到合作酒店进行对标,寻找相关岗位职业经理的能力、素质标准,不断强化职业经理的管理意识和观念。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技能考核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偏重管理知识的考核,并在考核完成后,做好归纳和总结,不断明晰教师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差距,并努力弥补差距。
电化教育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具体而言,电化教育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更加迅速,直观的向学生传达信息,同时,针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管理和安排的过程。从长远来看,电化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现阶段推行电化教育的问题
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随着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于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投入。如今,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阶段,电化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设备方面,大部分城镇中小学配置了电化教育所必备的硬件设施,增添了相关的电化教育教室。教师也初步具备了电化教育的资格,掌握了电化教育技术和理论,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都为当前中小学电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理念落后。当前许多人都认为电化教育只是常规教育的“点缀”和“添加剂”,是常规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其重要性被大多数人所忽视。许多中小学教师认为,电化教育仅仅是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在他们的眼中甚至会对常规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带来阻碍。比如,部分中小学教师排斥的电化教育的理由是:影响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放松学生的学习神经。但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反哺教育使得电化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常规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进传统常规教育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电化教育的发展同专职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紧密相关。当前,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教师大多数都没有专业经验,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设备和硬件之上,忽视了基于电化教育硬件的教学研究。硬件设施。大部分的中小学都已经有一定的电化教育的硬件基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诸多多媒体和互联网设备已经慢慢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如今部分学校还有自己的校内电视教育台。但实际上,我国中小学硬件设施的配置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电化设施管理程序繁琐,使用申请程序繁杂,大大影响了电化教育设施的使用效率。管理体制落后。虽然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部分中小学为了推进电化教育的发展,纷纷成立相关的教研室,但实际上,教学研究和教学应用以及二者间人才对接的脱节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改革
1.革新观念
革新观念,解放思想,是当前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步。对此,全体中小学教育人员都应该对电化教育有一个全新的全面的认识,摒弃掉陈旧的观念,正视电化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初期推行电化教育带来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应该深入研究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否定电化教育本身。电化教学所带来的多媒体视听信息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实际的效果则是,学生注意的仅仅是声画的形式,而对于声画所传递出来的信息的接受度并不高。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排斥电化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理不甚,不仅仅不会提升教学成效,反到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但实际上,教师应当把注意力放到研究这一现象的解决方法之上。例如在为学生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剔除同教学内容不相关的内容,信息内容切忌复杂混乱,合理巧妙的在设计过程当中抓到学生的兴奋点和疲劳点,对这两个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设计。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一方面既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保持学生的持续关注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电化教育的核心,是电化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针对当前的电化教育人员的兼职化和业余化的问题,首先,学校应该提供给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的机会,严格把控电化教育上岗教师的职业资格。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提供给电化教学人员在教育的渠道,使他们快速掌握最新的电化教育的资源和技术,积极参与到电化教研,投入电化教学实践。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电化教育相关的专家讲座,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
3.加强硬件配置
电化教育是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一种教育方式,其硬件基础固然重要。面对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域发展不平等的局面,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普及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巨大的阻碍。一方面要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普及,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帮助,着力改善基础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发达地区中小学电化教育设施的合理配置。针对硬件的购置和配备,要对电化教育当中所用到的不同功能的硬件设施合理分配,力争购买的设备易用、好用、耐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对于电化教育设备的使用,学校应该加强维护质量,简化设备的取用程序,省去中间的繁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