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学名著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大多都是按部就班,按照书本知识和教学大纲要求来进行的,从而导致中学生们掌握的语文知识也基本上都是很浅显的课本知识,对于课外读物掌握的很少很少,每天更多的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一种应付模式,思维仅仅限定在老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的状态,而且语文教育不仅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趣味与展现出中国深厚的语文文化魅力,反而越来越枯燥无趣,令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
三、怎样把影视欣赏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
1、影视教学策略分析
影视教学并不意味着简单得在课堂上放映影视作品给学生们观看,单纯的放映的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们积极投入到影视作品与课堂中去,但是当影视作品放映结束,下课后学生们不会在脑海中留下更多印象,除了感叹这节课真是新奇和停留在影视作品浅显表层的情节内容外,再无任何对该作品的思考与联想。这样的话即意味这种影视教学是极其失败的。所以要想将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效的和语文课堂结合起来,还需要有计划地,有策略地慢慢开展,切忌不可一蹴而就,否则势必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可以分析下影视教学走进语文课堂的策略。1)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可能突然没头没脑的来这么一句话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呢?首先,学生在潜意思里总是认为影视作品是用来轻松娱乐的东西,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学生们也能很容易的吸引进去,但影视作品总是影视作品,学生对待娱乐放松的事物向来不“走心”,通常是看过便丢了,对那本改编的名著也不会加深多少了解,更不会课后还念念不忘的对其进行展开思索与研究讨论。因此想要有效地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将名著植入学生的心中,则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向,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知道在上影视课时不仅要看到影片本身,更要看到影片的内在,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更有甚者,还要看影片的细微小处,从而引发对这部影视作品更深的思考和对原著的思索与探究。这样,影视作品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目的就达到了。2)其二,采取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进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大多是按照教科书上来讲课,这样的课堂教学十之八生都不感兴趣,再加上又是语文课,更是会令学生们昏昏欲睡,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中学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率的。3)其三,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自学训练,现在社会上大多数学校,不管是小学、中学、大学每节课课时仅为45分钟,而且中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课时都用来进行影视教学,条件的不允许使得教师们需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影视资源进行课内外的自学训练,这样形式的“作业”不仅可以解决某些条件限制的矛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这样形式的“作业”想必会很受学生的欢迎。
魏明伦说:“中国的古典文学,广义上包括的范围非常大,诗经、先秦诸子散文、楚辞、汉赋、汉史、唐诗、宋词、元曲,然后才是明清小说,再后来是现代文学。在传统时代,正统文学并不认可小说,它认可的是诗歌、文章,当然,这是传统的偏见,今天人们已经没有这种偏见了。但在另一方面,小说并不是古典文学的全部,它只是一部分,而四大名著,则是这一部分中的代表。”
其实,四大名著本身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多次改变。魏明伦说:“四大名著,不是谁选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当中有不少变化。四大名著之所以广为人知,这是电视传播所造成的。电视特别是电视剧,要求故事性很强,而四大名著恰好是叙事性文学的代表作。所以,重视传统文学,这是好事,但是首先要弄明白,传统文学要比四大名著、比小说广泛得多。”
太多的名著被我们遗忘
魏明伦说:“中国的小说传统,从早期汉魏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到隋唐传奇、宋元话本,到明清逐渐成熟,然后才是明清小说,四大名著则是其中长篇的代表作。”
作为明清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唯一的。魏明伦说:“仅就长篇而言,不亚于四大名著的还有很多,比如《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最著名的《老残游记》、陈寅恪研究的《再生缘》,甚至还有一部完全以骈体文写成的长篇小说《燕山外史》等。长篇之外,还有短篇,著名的比如《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而今,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古典文学中的许多名著却很少出现在公众瞩目的行列里。魏明伦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代,大量的传统文学其实并没有得到重视,即便是传统文化热,也多是历史、哲学层面的,而非文学层面的。”
传统不能搞成假洋鬼子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下,传统文学难免遭遇冲击,更重要的是,在小说成为正统文学之后,西方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更多地占据了主流。
魏明伦认为:“‘五・四’以后的新小说,主要的方向并不是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学,而是吸收西方小说的方法,也就是说,它不是从志人志怪、传奇、话本一路走下来的,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不管是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乃至荒诞、滑稽等,都是西方的创作方法,而非传统的。”
然而,尽管在这个西学来潮的时代,传统文学依旧没有中断。魏明伦说:“那一代的小说家,比如鲁迅、林语堂,乃至后来的老舍、钱钟书,他们首先都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然后又精通西方文学,所谓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学贯中西,都是先吃透了传统文学,又吸收西方文学。比如说《阿Q正传》,它的创作方法无疑是西方式的,传统文学中没有这么写的,但是在表达上,却有很多传统文学的影子。他们这一代人,对于传统的继承,是在骨子里的,是不露痕迹的,当然也是中西合璧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很多足以和传统文学比肩的作品,非独小说,散文、戏曲也是。他们对西方文学的引进和吸收,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
数典忘祖无法赢来尊重
传统的真正中断是当代文学时代。在近现代的中西合璧之后,传统文学逐渐失落,西方文学成为中国创作者最主要的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要摸清学生的阅读情况加以引导,而兴趣是最好的“先生”。现实教学中,高中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有被学生“边缘化”的倾向,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提前进入倦怠期,理由便是语文学习的“教与学”和高考的“考”相去甚远,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会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由自主地引进“死胡同”。原因可归咎于多层面,而在日常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语文改良的第一要务,兴趣或许可以转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为地过于强化语文的思想性与工具性,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文化特质,用无休止的“做活题做死题、一直做到高考题”的题海操练取代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用僵化的标准答案禁锢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多元思维,学生的兴趣阅读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满足于把语言当作工具,那么只要学会准确运用‘趣味’这两个字就可以说是完成任务了。但是,要体会到‘趣味’这两个字在不同人的心灵中有无限丰富的差异,就太不容易了”。孙绍振老师如是说。
教师必须力争让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学习文化问题探究的方法,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能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
课外名著阅读是坚持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提升之路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名著阅读应是为语文教学本真(“内核”)服务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兴趣越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日常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恨铁不成钢、操之过急,课外名著阅读目标定位偏高,把课外名著阅读处理得像普通课堂教学,还未读完就要求全体学生背诵名段名句,要么撰写多少字以上的心得,要么摘抄名著中的警句,让学生为完成机械式任务而刻苦“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其实,课外名著阅读是从自然阅读开始的,充满渴望与情趣的阅读,是学生心之所至、自我娱乐、乐此不疲的事。在学生刚开始课外名著阅读时,“放羊式阅读”倒不失为当前一种相对合适的办法,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神话传说,全凭学生喜欢,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是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可适当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并提出读书要求,引领学生跨进浩瀚的书海遨游。
二、引导开悟式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名著阅读,是一种与作品中人物心灵互动的过程;在社会日益复杂的今天,多读书,可以净化师生的心灵。名著阅读学习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过程,要真正提高名著阅读的“质与量”,使学生读有所感,感有所悟,悟有所用,不可忽视内化、外化这两个关键阅读环节。
历史和文学课程都有着深厚而宽广的人文教育资源,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精髓尽在其中,是一门能激发人的灵性和美感的课程。而文学名著自身则具有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丰满的情感表达等独特的艺术魅力。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并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将会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灵性和美感。
1.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1课程改革大背景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是在这史无前例的课改大背景下,历史教师纷纷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自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而这些新的教学方式都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为我们开展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提供了机会。
1.2人文教育的呼唤
十九世纪以来,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失衡,人们过于追求物质造素养的严重缺失。人文素质的危机,引起世界的普遍重视,人文教育也成为了一项世界性的课题。我国也不例外,无论是政府还是教育界现在都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文学名著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相关的素材。文学名著是文化的魂宝,是经过历史长河洗涤过的经典,它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净化心灵、塑造人格、陶冶情操,因此恰当的运用,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1.3历史教学的需要
在历史课堂中运用文学名著,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呈现形式,展示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枯燥的历史课堂多了一些活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是有必要的。
1.3.1渗透文学名著以激发兴趣
文学名著语言优美,人物刻画清晰,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故事性和叙事性。据了解中学生思维似乎是一种叙事性思维,而文学名著恰好与此思维吻合,将文学名著运用于历史教学中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也比较喜欢,因此能够提高教学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
1.3.2鉴赏文学名著以加强美育
很多文学名著写作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语言优美,情节生动,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而且具有优美的表现形式。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志趣都处于发展阶段,文学名著的优美语言,生动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将文学名著引入历史教学而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阵营。
2.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的途径
2.1导入新课时文学名著的运用
一段精彩而短小的导语,会使一堂课精妙生动、锦上添花。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譬如我们可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学生喜欢的文学名著来导入新课。
案例:《美国南北战争》片段
老师:名著《飘》大家都熟悉吧?
学生:熟悉。
老师:书中的女主人公是谁呢?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学生:郝思嘉。她生活在一个种植园家庭,生活还算平静,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
老师:恩,是这样的。思嘉生活在南方一个普通种植园家庭,过着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但一场突入其来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庄园被毁,亲人离去而思嘉也饱经生活的磨难,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女性。那么这场改变她和无数美国人生活的是什么战争呢?
学生:南北战争。
老师: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一起来学习《美国南北战争》。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以“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导入从而引出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学生一起走进《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
(2)讲授新课时文学名著的运用
讲授历史新课时运用文学名著,充分贯彻“以史导论”的教学原则,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以文学名著中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锻炼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历史必修一第13课《》片段
在讲授《》这节课时,如何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书中都是结论性的语言,学生不易理解。我曾听一名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引用了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等片段,将这部分内容讲得绘声绘影。
①“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②“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③“阿Q将手向头上一遮,不自觉的逃出门外;洋先生倒也没有追。快跑了六十多步,这才慢慢的走,于是心里便涌起了忧愁: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从此决不能望有白盔白甲的人来叫他,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投影显示)
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段话,然后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到了什么?
学生:这段话是讲的。
老师:很好,我们先看第一段说的是什么?
学生:说明后中国农村没有大的变化,阶级关系、风俗习惯照旧。
老师:这些都没有改变,那么更不可能改变是什么呢?
学生:不可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老师:从第二段话中看出了什么呢?
学生:资产阶级太软弱,他们欺软怕硬。
老师:这段话是说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导致了一部分地主官僚投机革命,他们欺软怕硬,破坏革命,使革命埋下了隐患。那么第三段话呢?请各组相互讨论,每组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学生总结:说明脱离群众,没有唤起群众、依靠群众,使得愚昧的群众根本不理解革命。官僚地主投机革命后不准下层人民起来革命,反而镇压革命。
(3)结束新课时文学名著的运用
结课即教学结束,它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环,部分知识或全部知识的讲解在这个环节中将得到归纳总结和提升,同时还要延伸拓展到新知或是将学过的知识学以致用化为技能与实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此环节,因为它是巩固环节、升华环节。我们可以用文学名著组织练习题以达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比如:“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这部作品反映了下面哪几点?①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②推动进入新阶段,③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④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
3.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想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文学名著,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3.1适度性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时,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切不可刻意和随意地运用,否则适得其反;课堂时间有限运用时要注意量,不要把一堂历史课变成一堂名著欣赏课,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有利于选择学生喜欢的熟悉的文学名著。
3.2科学性问题
一方面由于文学名著本身的不真实性,作者出于艺术加工等原因会对情节进行夸张渲染甚至编造虚构。这就要老师在运用时要明辨真伪做到恰当使用。另一方面文学名著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只是表现历史的形式,同历史教材内容有明显的区别,它毕竟是通过典型夸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在表现历史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上与教材内容存在差异,在运用时切忌误用乱用,这就要求老师特别了解文学名著和教材内容,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和名著,客观把握教材和名著,精心设计以确保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科学性。
3.3反馈性的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比如:课上要注意学生的反应及互动情况,课下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学名著的好坏、成功与否,若有问题就可以及时地改进,以使文学名著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4.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文学名著在各个教学环节的应用。用文学名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营造逼真的历史氛围。用文学名著突破重难点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用文学名著对历史课堂进行小结,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总之,文学名著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完成,希望本文能够为文学名著辅助历史教学提供帮助和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自然》杂志的回答是:要。我们不仅仅要展现出科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也要告诉公众它是怎么做错的。
12月3日,由外研社联合麦克米伦出版集团、自然出版集团共同策划编辑的《〈自然〉百年科学经典》(Nature: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丛书第一、二卷的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
这套英汉双语对照版《〈自然〉百年科学经典》共十卷。多位参与这套丛书出版的人员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希望用这套丛书告诉中国的科研人员应有的科学规范,唤醒他们的科学良知和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还要告诉公众它是怎样做错的
《自然》杂志自1869年创刊以来共发表过10万余篇论文。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期刊,《自然》报道过现代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
该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认为,科学中真正重要的发现更像海水涨潮而非海啸,他们是经过逐步积累而逐渐显露出来的。因此有时必须在两种情况之间折衷:一是需要对科研中的重点论题予以公正的评判,二是不能忽略任何为某一学科带来重大变革的工作。
这套丛书在十万余篇论文中挑选了840余篇经典文献。是否将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文章囊括其中呢?
菲利普·鲍尔认为,他们有利于理解当时这个想法是如何被接受的。比如,优生论或者通过选择性繁殖对人类基因进行改造的诸多努力等,都出现在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学说发表至少50年后。这些论调现在属于被摒弃之列,但简单地忽略他们不仅是对历史的不诚实,而且会曲解当时生物学家对达尔文的理解。
因此,选集中也收录了少数可称得上是“臭名昭著”的文章。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聚合水”事件。当时前苏联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超粘滞状态的水。虽然后来这一结果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但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各地的很多科学家们都纠结在它的研究中。
科学界也有自己的时尚
在公众的眼中,科学论文是晦涩难懂的。
菲利普·鲍尔建议公众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本经典。他说,科学研究也如同时装一样有自己的时尚和潮流,这一点在《自然》中能体现出来。
比如核物理,由于成长为一个高度技术性的学科,战后它在《自然》消失了,天文学取而代之成为《自然》杂志中物理学科的主要代表。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温超导材料被发现时,没有一期《自然》上没有讨论相关问题的论文。
而最近,物理学家们开始抱怨生物学家接管了《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赵忠尧、陈培基等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入选其中。但菲利普·坎贝尔强调,本书选篇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从国际化的视角考虑每篇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偏向与中国相关的或者是中国科学家的发现。
用百年《自然》唤醒科学良知与精神
2004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到自然集团访问,曾请教麦克米伦公司的前总裁Christopher先生一个问题:中国的科技期刊、科学论文要达到《自然》的水平还要多少年?
Christopher先生诚实地告诉邬书林:大概50年内看不到吧。
在当前的高考体制下,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极低,自文学名著进入高考卷,教师们组织教学时,依然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2011年文学名著走进江西高考卷。江西考纲规定,文学名著,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检测考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和对相关文本的理解情况。于是"文学名著"也进入了教师的视野,但教师教学时只是简单重复训练学生对名著中情节、细节、人物的形象和命运的准确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多为题海战术,内容由学生自读,基本不讲,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进入鉴赏了。课堂很单调,名著有的韵味荡然无存。2015年起,江西回归全国卷,文学名著题退出高考卷,那些文学名著也如同退出考卷的选修教材一样,基本弃荒,无人问津了。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名著成了考生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他们为了考试而读名著,一旦考试结束则把名著弃之脑后。这样的名著阅读并没有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真正的提高,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脸都肿了,怎么办?"
1.改革评价制度,巧加引导
教师和学生对阅读名著热情不高,我认为根子要追溯到政府层面。对教师、学生唯分数论英雄, 对学校只把高考上本科以上人刀喙炎魑评价学校成败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是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只重拿分,罔顾素质养成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折断这根只顾眼前考试成绩,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功利化指挥棒,素质教育的愿景可能永远只能是远景,更遑论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困境的突破。当然,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引导。而让名著阅读重回高考卷,应是一个无奈而又有效的方法。考题形式可以借助这次高考改革的春风实行多样化。让名著进入大阅读我认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然范围可以突破那选定的八部。
2.转变观念,远离功利
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始终牢记教育的宗旨,远离语文教学的功利性. 北大教授钱理群也在一次语文教学社会大讨论中呼吁:要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奠定一个'精神的底子',而这决不能仅仅依靠语文课本的学习。"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帮学生考个好分,更应是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对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现象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过于功利化的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已经使"传承优秀文化"这一高考考查目的失去了正常的方向,更与课程目标背离甚远。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充分认识到文学名著阅读的积极作用,要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使他们自觉地把学语文、用语文置于社会大课堂这个广阔背景中。要改变教学活动围绕高考知识点展开,重知识轻人文的现状,紧紧抓住文学名著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学生方面来说,要着眼自己的成长发展,不能因考费读。高考固然很重要,重要到甚至决定着自己的人生路,但良好的人文素养对自己的更好地发展也十分重要。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文学名著教学要很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通过举办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去。可以让语文成绩一向较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增强其他学生的阅读动力。一般来说,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量一定比较大。可以组织写读书笔记并且进行评比,可以组开展读书交流会,也可以先欣赏课文视频如《红楼梦》、《祝福》等,然后组织学生对某个名著章节进行改编,表演活动,还可以设立研究课题,引导学生从名著走进自己的现实生活,进行课题研究。
4.加强阅读指导
文学名著很多是大部头,而学生课业负担重,时间稀缺。鱼和熊掌要兼得,就有必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方式上,可以介绍速读、精读的方法,改掉小学时形成的指读法。评点,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鉴赏的能力大有好处。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增强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好方法。这些都不妨也介绍给他们。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当下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文明素养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一、90后大学生基础文明存在的主要问题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往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们的基础文明养成带来了较大影响。笔者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老师及家长等人群进行交流和通过对学生经常使用的人人网、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进行调查,经过了解编制调查问卷,对笔者所在院校4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学习风气有待加强。在90后大学生当中,对于学习急功近利的心态较重,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调查显示,74%的学生有过上课逃课、迟到或早退等行为。80%以上的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上课走神玩手机、吃东西、睡觉等不良行为。
(二)守纪意识和基本文明规范有待强化。根据调查,首先,在学生中还存偷窃现象,60%多的同学反映自己曾丢过水壶,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丢过手机、钱包或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其次,有70%的同学表示在学校里经常见到衣着随便、浓装艳抹的学生自由出入教室,不尊敬师长。再次,学生寝室卫生差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发生在男同学宿舍,个人卫生习惯差,寝室卫生不整理,脏乱不堪。第四,使用不文明语言已经非常普遍,有80%以上的同学使用和经常使用不文明语言,这其中网络、手机和日常交流是不文明语言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第五,90后大学生的公共道德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70%以上的同学反映身边同学公共卫生习惯差。最后,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恋爱观需要引导。谈恋爱是现在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本次调查中显示,低年级学生中有30% 左右谈恋爱,高年级的比例更高。一部分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态度自由,认为恋爱就是眼前的事,不喜欢了随时分开换人。还有一部分学生交往不得体,谈情说爱不分场合,在公共场合过分亲热。更有因与情敌大打出手而害人害己的案例发生。
二、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高校制度建设,优化学生成长环境。(1)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为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也是良好校风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和校风是校园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作为学生成长的“软环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起着引导、激励、示范和约束的作用。努力构建一个学风端正,文明诚信,团结自强,积极进取的校风,可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基础文明教育有“法”可依。要使学生遵规守纪,首先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依托,用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才能确保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落到实处。高校应积极完善制度建设,确保基础文明教育科学化、长远化、常态化。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都会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将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文件汇编成《大学生手册》,以供学生查阅,也作为学校管理学生的依据。(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掘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基本文明素养的潜在作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有渗透性的,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积极向上的、高雅的校园文化对基础文明教育有着巨大促进作用。高校应利用各种活动为载体,依托各类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充分发挥学生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基础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如开展“雷锋活动月”,寝室文化节,新生学唱校歌合唱比赛等,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升其自觉意识。
(二)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提升育人工作水平。(1)重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守信教育,引导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的特点,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首先,充分发挥“两课”、团校、党校的教育作用。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明白道理,同时围绕尊师、勤学、礼节、男女交往、仪表和法律基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基础文明的提升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其次,以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为指导,推动民族传统美德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中。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道德品格是90大学生需要学习和加强的,除了课程指导,学校还应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让学生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的结合,传承民族精神。(2)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从主观上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90后大学生是在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的生长环境相对优越,但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也很严重,加之心理发展不成熟,产生了基本文明素质缺失和恋爱观有偏差的情况。学校应充分发挥各种媒介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作用,通过心理咨询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学生工作者全部进行心理咨询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做到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因心理问题引发的违纪违法现象,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律意识对基础文明的推动作用。学生内在的动力是大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应注重学生自我认识的培养,从思想上认清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明确知识的重要性和环境带来的压力。要激发学生提升文明修养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让学生明确,针对当下自由择业的就业环境和双向选择的人才选拔模式,除了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外,更要培养自己综合能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一)时代背景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在这种大背景下,文学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推行文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名著阅读。而且,中学阶段是读书的黄金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会很强。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中学生应该开阔视野,努力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营养,充分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可以说,名著以其丰富性、深刻性、经典性成为了中学生扩大自己知识面的重要工具。
(二)名著的内涵
名著指的是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①
(三)阅读名著的作用
阅读能让我们足不出户便了解外面纷呈的世界。阅读名著有如下作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二、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
中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大多仅限于感官上的初级理解,而有了教师的讲解就能将这种初级感受上升到对生活高层次的领悟上,从而拓展了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发展空间。教师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指导由于时间等因素严重缺乏,由此导致名著阅读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时间分配不合理
中学生普遍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名著,这些所谓的“课外读物”,往往得不到师生应有的重视。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即使课程上有要求,学校、家长、学生的多重压力,也会迫使学生对名著阅读丧失兴趣,或者迫于考试压力,仅仅阅读名著的导读部分。对此,在时间分配方面,对名著的阅读应该重点放在课程不太繁重、升学压力不是很大的一、二年级。
(三)教师的功利主义心理严重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名著导读引入了语文课本,这无疑是好现象。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名著导读更多的论为了空壳。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只让学生去记忆文学名著的作者、年月、中心思想、主人公、艺术手法,而完全不管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学名著中的精神内涵,这样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因此,解开应试教育的枷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名著中,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学生读而不思,思而不写
名著阅读不仅仅要读,更重要的还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讨论、写作是对名著精神内涵的最好诠释,也是检验对名著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但是在中学名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思考和写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生没有思考之前,教师就已经将名著的中心思想以固定的模式灌输给了学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名著阅读不是吃快餐,需要我们认真地品味、细心地咀嚼。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②大量的名著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语文修养,比如阅读之后的写作就是这种提升的最直接体现。认真研究名著中的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大有裨益。
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由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精神内涵进行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③名著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其经典性、科学性、丰富性、代表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学教学中的名著阅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语文教师要为中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例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的《童年》、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国四大名著等。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
除了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之外,教师还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利于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吸收。语文教师可以把情景教学法带入到名著阅读教学中,其包括课堂游戏、影像赏析、角色模拟等。例如,在阅读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精彩环节进行角色模拟,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精彩的句子进行点评。
(四)针对性训练
在中学阶段,名著阅读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并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两个专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专题训练有助于把名著的重要作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四、小结
中学阶段让学生阅读名著,对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时,中学生也应该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从名著中汲取知识、丰富自己。
注释:
众所周知,中考语文更多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考查,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范围。文言文阅读材料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为主,现代文阅读材料以与课内材料水平相当的课外文字材料为主。这具体而明确地指出了初中语文课本在中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字与写字:认识3500个常用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写字能力的考查,强调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知识积累与运用:强调了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提出了“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的要求,去掉了“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增强语意的理解与表达”“能对语段及句子作适当的修改”“能对一组逻辑混乱的句子作恰当的排序”“能对广告语、宣传语等作简要的评价赏析”等内容。
文言文阅读:增加了“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的要求,原来的“概括文章中心”改为“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现代文阅读: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具体要求。
写作:明确提出了对各类文体的要求,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对于文章表达还提出了“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2011年学科说明要求更具体,如“根据提供的资料,设计活动的简单方案”“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等。
二、2012中考考点及应对策略
1、考点分析。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 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
数字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法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多模态的教学方法。20世纪末期,国外教育组织NewLondonGroup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概念,认为借助视频,图片,声音等不同符号的多种途径,实现特殊语境下知识的传递。语言的习得得益于外界信息和意义的氛围,多模态的文本内容呈现会刺激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英美文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家作品,启发学生领会文学知识,但这对普通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多模态教学的语篇范本——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得到了重视,虽然这并不能代替原著的阅读,但只要教师把握选材和使用的尺寸,坚持“忠于原作,旨在创新”的原则,最终能够提高鉴赏水平和扩大文化视野。
一、选择影视作品的原则上
一般来说,影视作品改编有三种:“强调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细节开放改编而整体框架风格与原著一致的框架式改编,以及以原著为素材、放开手脚大胆创造的自由式改编”。作为多模块教学形式的影视欣赏,直观有力地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社会场景和人物关系变成立体的画面,在导入部分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传统观念上,教师往往优先原汁原味的教学材料,舍弃后期改动较大的影片。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贴合原作的影视作品理应受到重视,但笔者认为,另外两种素材也是具有可用性的。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成熟独立的人格,可以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接触不同文学作品的解读。其中语言文明、发音地道纯正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都有助于学生准确的理解。如果影视作品中出现不合适的内容,教师可选择利于课程的部分视频,布置阅读文学著作与影视作品对比的作业,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如论文,影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差异和创新,加深学生对原著的印象,结合时代特征,发现其闪光点和局限性。例如,《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等文学名著,已拍摄过多年代、多版本的影视剧,基本上没有做过太多的改变,教师可直接推介给学生观看。再如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从首次电影版的《无头骑士》(1992),迪士尼动画版本(1958),到影片《睡谷》(1999),再到美剧《断头谷》系列,改动巨大,和原作毫无关联,教师可建议学生先参考相关论文,比如《评小说<睡谷的传说>与电影<断头谷>》,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故事情节上有一些改编,但与时俱进地再现了欧文原作的特点,给学生以启迪。
二、使用影视作品的方式上
大多数学生在英美文学选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晦涩难懂的生词,冗长的句子和篇幅,复杂的人物关系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而影视作品营造出的多模态语篇,精彩的台词对白,演员生动的表演,将这些都浓缩在镜头前,尤其是忠于原作的作品,全面地描绘出原书的精要,学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把握经典选段,又能掌握整本书的线索概要。很多学生还会不满足于影片,想要阅读原文,一探究竟。因此传统的文学课会组织学生观赏完整的影片,由于课程学时有限,不能过多的使用。教师可采用影视作品中的静态图片,在PPT中简单的说明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介绍作品,明确主题任务,可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自行观看,完成设置的各项任务,理解名著内容的练习,还可进行角色扮演、台词配音和戏剧表演等课外活动。另外教师选定或制作图片、音频和视频片段等多模态形式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当堂观看全部影片耗时的问题;还可剪辑简短的视频、音频片段,在授课中或课外在线平台播放。邀请爱好或擅长多媒体技术的学生,按照布置的任务单自愿地帮助制作或拍摄视频。其中忠于原作风格的可用来做课堂教学材料,旨在创新的则可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范本,供学生交流互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应有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阅读英美文学名著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英美文化的精华。传统的教学花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享受作品的过程变得枯燥难懂。学生对于教室布置的选读片段偷工减料,十分被动,甚至只为考试范围做准备。结合现状,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改编或翻拍后,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英美文学课程的单一教学模式,起到了引导、辅助和深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钫.论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理由、原则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5):63-66,76.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做了“两性”的明确界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中等职业教育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的挤压下,似乎“工具性”已成为中专语文教学的唯一标志,中专语文侧重于对文字基础、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教学,忽视了“人文性”,语文课成了为中专学校专业基础课服务的一门辅学科,语文教学成了工厂流水线上操作的工具。
一、加强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1.文学教育是心灵教育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些身兼语文教育专家的作家诸如叶圣陶、夏尊等老先生,还有朱光潜等美学家、教育家,都身体力行地提倡文学教育。鲁迅更是一位以文学为己任的改造国民精神的伟大先行者。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陶冶学生的心灵,文学经典的美妙之处,在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小说散文到诗词歌赋,学生从各种不同题材的文章主题中看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
2.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
情感是文学的本质。文学教育自身就具备独特而强大的情感功能,能从根本上提升情感力。以中专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为例:《好雪片片》,通过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具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让人备感温暖;《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刻画了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写景状物单元《我的空中楼阁》等文章激发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加强文学教育的手段
1.挖掘教材,发挥文学教育的形象感染作用
中专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比较具有文学特色,基本上属于文学范畴。各类文学作品,既给人以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又精细、含蓄、凝练,蕴涵不尽的思想内容。如果文学教育起到好的作用,掌握住形象教育的特点,做到以情感人,以文感人,就会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受到熏陶。
作为语文教师,重要的是在于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如果教师对教材领会不深,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在方法上转来转去,那是很难抓到精要之处的。抓住了文学特色,寓教于文,寓教于趣,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味道,就会有声有色。语文课有了语文味道,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文学是形象的东西,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学习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生活的兴趣,就必须倾注于感情,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受到文学的熏陶,在心灵中激起浪花,从而影响他们的智慧、情感、意志、思想、道德和信念。抓住了文学特点,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挖掘就深,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教学才会有深度和新意。也只有对文章仔细咀嚼、认真鉴赏,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才能使学生从语文课中学到一些文采,受到启迪,增强文学素养,受到艺术的熏陶。
2.旁征博引,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文学知识
语文教学有很大的综合性,必要的文学知识能使学生增强理性认识,有助于掌握知识规律。中专语文教材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种文学体裁。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文学知识掌握得很少,所学的知识也将是很肤浅的。例如,学生只知道在中专语文课上学过《诗经》《劝学》《拿来主义》《项链》等等,而对诗词古文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对鲁迅和现代作家、作品所知寥寥,不知道莫泊桑是哪国人等等,那实在是一大憾事。在诗词歌赋及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该体裁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小说、议论文等现代文体裁中,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文学常识,便于他们接触、了解国外的文学、社会、历史、现状,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如,我在讲授小说《项链》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了作者莫泊桑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以及其他的代表作,从而使学生了解到莫泊桑作品所独具的讽刺意味,作家之所以能在作品中强烈地表现出来,是因为19世纪80年代,法国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沦丧,人们唯利是图、骄奢逸,追求享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裸的金钱关系。
通过文学常识教学,学生对国外的历史及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新版中专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阅读典范,教学不能局限于分析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技巧,更应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历史、社会、现状,了解国外文化的背景,区别中外文学的差异,辨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外国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3.延伸拓展,鼓励学生汲取名著的精神食粮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高中热”的现象,中专学生生源素质下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文化知识匮乏,他们对很多事情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兴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萎靡不振、精神世界空虚。而他们到中专就读的这几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中专学校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很多学生家长甚至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读名著是看“闲书”,与其把这个时间用在看“闲书”上,还不如让孩子在实践技能上多下些工夫。殊不知,正是文学名著这些“闲书”,为他们填补了精神世界的空白,养成了终身的读书习惯起到了几乎决定性的“中介”作用。文学名著中带给人们的精神食粮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样一个迷茫与喧嚣的社会,生活在夹缝中的青少年,他们需要怎样的精神食粮?读名著!经典的名著不仅能抚慰他们躁动的心灵,引领他们找到自我,还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中专生是国家未来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承担社会责任,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而读名著、读有益的书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几乎都会设计“延伸拓展”这个环节,即根据当堂课相关的课文题材和文章作者情况,列举出一些形式和内容上比较接近的或者是同类作家的文学名著,并选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做简要介绍。同时我也借此机会提醒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多读名著,汲取名著的精神食粮,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
普及中专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刻不容缓,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常抓不懈,铸造新的中华民族之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