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5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教高级教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已知结论的论证是计算机传统实践教学所强调的教学重点,期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多学科实践技能都能够得到培养,但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应用型人才,因此,计算机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除此以外,笔者所了解到的验证性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具体项目都稍显陈旧,而这些实践课程大多安排在理论课程教学之后,这种教学安排让人感觉到实践教学只是理论知识教学的一种附属和辅助,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自然对计算机学科的知识学习失去兴趣。
1.2教学方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学生们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完全遵循教师和教材的教学指导来进行操作,长此以往,会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极为狭隘,社会工作实践时习惯按部就班,创新创造能力就此被扼杀。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性和综合性的缺失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也被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课堂之中。许多实践教材中不仅直接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数据表格,甚至还将实践操作步骤一步步地列在教科书上,如此“细致”的实践教学让其失去了教学意义,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较小。
1.3教学考核管理的不完善
对于计算机实践课程的考核制度的管理而言,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且教学考核管理的制度也不够完善,这样就会对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估工作造成困扰,无法激发并调动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导致整个课程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2提高计算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的看法和建议
2.1实践课程的合理安排
全国各所高校在大一就设置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一学期的学时数在48节左右,教师可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学时数分为28和20。除了这两大教学板块以外,还应设立一门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时间为1周左右。对于大二、三年级的学生,依据其专业课程及相关工作的需求,可分别开设FOR-TRAN、VB、VFP、MATLAB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课时数从48到63不等,课堂理论教学的课时数为28到31,实践教学课时为20到32。除了理论性知识的教授,可结合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类别设置了与之对应的实践课程,像VFP实践课程和VB实践课程都是比较典型的,实践课程的时间大约为1至2周,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用打下基础。
2.2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备知识内容为主,延伸知识则以自学为主,教师从旁辅导。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office办公系统软件操作技能的掌握,字、图、表、库、网的初步使用和网络的简单应用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该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有更为详尽的了解,并能够掌握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础的操作技能。(2)以典型教学案例为主线,采用讲授与演示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文档编辑中图片插入为例,这一动作行为的完成其实有很多种渠道,笔者在讲授这一实践内容时,采取了边演示边讲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不会像传统理论教学那样感觉到知识实践学习的乏味,演示教学还针对不同情况介绍了不同方法的应用,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亲自操作来判断选择哪一种方法更为快捷、方便,有钻研精神的学生还可以结合几种操作方法来“实验”,看看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当实践内容涉及的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阅操作说明的行为,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的学习状况。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同时还起到了培养其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分析设计的自学能力也得到培养提升。
由于一些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高职院校在社会地位、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方面,与普通高校都无法相提并论,高职院校的发展困难重重,教师的待遇不高。一方面由于国家投入不足,教育经费水平较低,导致教师的物质待遇较差。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9%,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低;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办高职院校隶属于教育局、教育厅,高职院校人事任免权基本掌握在上级手中,高职院校领导大部分是空降,导致院校领导级别意识强,工作中做派严重,甚至存在“外行人管内行人”现象,不能真正实现“教授治学,专家治学”,高职院校教师没有主人公的责任感,教师的权利待遇差,导致一些教师心理失衡,情绪失落,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高职院校教师存在职业自卑感。
许多家长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儒家传统文化影响,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又脏又累的蓝领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考上普通本科院校,宁愿让孩子复读或者读二级学院(俗称的本三)也不愿意让孩子就读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在整体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招生工作日益白热化。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招到学生,不断降低录取门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越来越差。渐渐恶性循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卑,有的甚至在人前都不好意思介绍自己的单位。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无疑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高职院校教师社会兼职多,分散教学精力。
高职院校教师物质待遇和权利待遇得不到保障,教师职业认同度又不高。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高职教师开始从事第二职业,进行社会兼职。高职院校教师不用坐班,时间灵活。学校对教师从事兼职缺乏约束,高职院校教师在兼职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必然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学校因素
1.高职院校根据市场调整专业,需要“双师型”教师,教师面临的压力空前增大。
一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依据市场不断调整专业,要淘汰一些招生不景气的夕阳专业,设立招生火、社会热门专业,但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不能及时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这就意味着许多教师要进行“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进修,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进入一个全新的专业领域。这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几乎是重新开始,需要边学习,边积累,边教学,因此会感到十分辛苦。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以职业为导向。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讲课技能,还要花时间去做科研,更要有实践工作经验,要定期下企业进行锻炼,接收来自行业领域的最新知识。他们既要教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又要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产教结合,把课堂搬到宾馆、车间第一线,指导学生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教师承受的来自学校和学生的压力空前增大,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学校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使教师过分关注科研工作,对本职教学工作不重视。
具体表现在:①职称评定方面,对教师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过分关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中,过分关注教师科研方面的成果。在职称考核量化中,常常以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主持或参与的课题数量、级别等为量化标准,虽然教学成绩也是评定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教学质量难以评估,在实际的操作中,这方面往往被忽视。这样的职称评定标准,严重挫伤了许多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的收入与职称高低紧密相关,职称评定又与科研成果紧密相关,因此教师的收入主要由科研成果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影响其收入水平,因此很多教师也就失去了搞好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②我国高职院校一部分由发展不景气的本科院校转制而来,就一部分由中专院校升级而来,还有一部分是由几个高职院校合并而来,教师来源多,思想不易统一。教师的思想长期以来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在市场经济大潮重,以个人为中心的名利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侵蚀,教师的思想领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社会兼职缺乏约束和引导,校内教学也缺乏评估,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兼职上花费大量时间,对本职工作敷衍,效率低。
3.学校教学评估制度不健全,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不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教学质量难以评价,加上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上缺乏健全的评估制度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未建立起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只是从教学工作数量上对教师的教学有要求,教师的教学缺乏有力和有效的监管与评价,教师在教学上产生“教好教坏一个样”的思想。而且一些学校不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提高,没有鼓励教师进修的计划,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缓慢。教师感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不被重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欲望逐渐消磨殆尽,教学积极性下降。
三、学生因素
1.生源素质差,教师教学有难度。
虽然教育部在今年4月份特别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基本沿袭着普通高校的招生模式,招生对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在招生过程中,高职被作为专科二批,放到了高考录取的最后。高职成了专科第一批落榜者的“收容站”,成了部分学生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尤其是在整体生源数量下降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日益白热化。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招到学生,不断降低录取门槛,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越来越差。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差是以后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学生厌学,对专业没有兴趣,知识衔接不上,给高职教师带来了教学的难度。“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得不到学生的回应与共鸣,失落感增强,教学的积极性严重下降。
2.学生就业难,学生情绪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无形地受到了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压力的影响,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激烈竞争。学生就业难,使学生感到前途暗淡,学习更加缺乏动力和积极性,部分学生对上课带有情绪,认为学什么都没用,老师教什么也没用。教师的授课情绪受到影响,教学积极性下降。
四、个人因素
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同感低,影响教学积极性。
教师教学积极性首先来源于教师自身对教学的热爱,来源于其对教师这一行业的职业认同感。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像中学教师那样有成就感,也不像普通本科院校教师那样有心理优越感。面对各种思潮的侵蚀,一些教师不能明确自己职业的特殊性,角色意识不强,甚至有一部分的高职院校教师已经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和激情,“敬业奉公”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一种内在精神需要,“教书育人”仅仅成了他们的一种谋生手段。教师由于职业认同淡化,丧失工作热情和教学积极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高职院校教师个人性格差异,无法有效自我调节。
近年来,高职教育承受着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产生着很大的变化。有些高职院校教师对自我认识不客观,角色定位不准确。再加上有些教师本身具有负面的性格特征,如怯懦、自卑等,面对这些变化,心理上充满着压力和挫折感,往往不能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应对,无法有效地自我调节,难免影响到个人的教学积极性。
1.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新理念和课堂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新理念是指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符合职业教育学生特点和符合企业社会用人需求的教学新理念。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能千人一面,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性,而不是只注重受教育者的共性;第二,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的“教书匠”型的教师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做学习者、研究者、设计者和指导者;第三,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由重视传递知识技能转变为重视发展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2.职业导向的教学程序设计理论和实践课教学能力
职业导向的教学程序设计理论是指校内实践课教学程序设计需要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教学质量评价过程。教师不仅要懂得实践课教学程序设计的理论,还需要遵循这个理论并具备熟练掌握设计教学过程、监控和指导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教学结果的能力。
3.行动导向的学习理论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学习理论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模式。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有机会自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自觉评定自己的学习成绩。对教师而言,必须在研究教学方向、内容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的基础上,分析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不能仅停留在“教书匠”的教学角色上。
4.元认知理论和教学反思能力
元认知理论认为,计划和反思能力是一种智慧。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设计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同时,教师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反思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制定学习计划—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发现学习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弥补学习差距”的元认知思维程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元认知智慧、形成元认知思维品质。
5.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新任教师首先要有专业成长的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有计划地确定发展目标,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阶段,激发自身职业成长的动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并逐渐成长为一个骨干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甚至教学带头人,从而为高职教育发展作出更大、更有成效的贡献。
(二)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是职业教育的“改革者”和“研究者”,针对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考虑前沿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具体内容包括:
1.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从跨界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正是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跨界本质的表述。跨界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指导教师应了解职业教育的规律,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开发课程资源。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基本要求:一是校企合作办学必须关注现代企业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二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工作规律与学习规律的融合;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关注职业与职业成长规律以及教育与教育认知规律的融合。
2.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编写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的能力
职业教育的教学不同于普通教育,有职业教育自身的教育教学规律。教师在编写教材、设计教学和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了解并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这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还要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编写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职工职业成长规律和指导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适合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未来职工和社会公民。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成为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师应熟悉和了解职工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律,并深入浅出地告知学生,让学生对未来职业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企业职工的职业成长规律,不断提高指导学生企业实习、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设计和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发展中的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大批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教研、科研能力,并愿意为高职教育研究奉献时间和精力的教师。这对骨干教师和广大中青年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青年教师学习和掌握高职教育研究方法,并在教学研究、高职教育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不断丰富和发展高职教育理论,不断指导和促进高职教育实践,推动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教师多层次继续教育培训途径
(一)新任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途径
1.自我教育
由于高职教育教师集中培训的内容很广泛,缺少对教师个人发展需求的针对性,因此,自我教育不失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一种查漏补缺和自我提升的重要培训途径。学校和各级教育机构需要为教师自我教育提供条件和帮助,如必要的图书、音像资料、必要的网络平台、教师智能办公系统、校园精品课平台、特色专业建设平台等。
2.教师合作学习
教师合作小组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多角度、多类型的。首先是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与同事共同阅读专业理论材料,共同探讨其中的疑问和难点;其次是课堂教学方法研究,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的方式,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共同发展进步;再次是关于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设计的探讨。此外,还包括学生评价的设计和对课堂教学反思的交流等。教师合作小组学习的形式可以是随机探讨、共同研究、听课评课、老教师的“传帮带”、校内外课改专家指导等。
3.各类教学能力竞赛
教学能力竞赛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从层次上看,教学能力竞赛包括本系本专业内部竞赛、校级比赛、省级比赛、国家级竞赛甚至国际大赛;从内容上说,教学能力竞赛分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校内实训课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课件比赛、微课教学比赛、网络教学基本功大赛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生技能大赛等。
4.微课教学技能训练
微课教学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利用5-10分钟时间,单独训练和熟练运用一种教学技能,比如,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设计情景技能、讲解概念原理的技能、结课的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等。这是新教师教学技能入门的高效的培训途径。
(二)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途径
1.基于特色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骨干教师校本培训途径
地方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首先应建设一个或几个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中青年教师在参与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更加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规律,进一步明确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明确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目标和方向,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储备优良师资、奠定坚实基础。
2.依托校企合作项目的高职教师“双向能力”校本培训途径
依托校企合作项目的校本培训主要指高职院校教师在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企业服务能力。这种培训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时间自由,培训便利,教师不出校门就可以参加专业实践能力培训。
3.基于高职教育科研项目的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途径
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基于高职教育科研项目的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途径主要有:第一,专家培训与教育教学研究相结合;第二,课题项目与培训研究相结合,课题项目交流可以改变过去单向传授的培训方式,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第三,现场诊断,现场培训。特别是对于横向合作课题,企业科研人员与院校课题参与者相互合作,实地考察,理性分析,面对面交流,不仅有利于提高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更有利于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推动教师自身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效的提高。
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高校教育。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着毕业生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高校的教师教学能力更是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公信度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前途。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事在必行。本文从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面入手,分析其实质,并结合实践,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当前高校院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调控能力有待提高。一是理解和处理教材、筛选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进行科学策划的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师生互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调动学生主动性有待提高。五是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对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二)对专业能力的理解不深入,学习能力弱。现代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很多职校教师对于深入的专业知识此认识很模糊。对于新技术和新技能的掌握要能体现出再学习的时代要求。
(三)同专业教师学习机会少、培训收获少。教师的学习,一是本校教研组内活动;二是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组织的师资培训。教研组作为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应经常开展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看,教研室有其局限性,因为每位教师上的课程不一样,讨论也只能讨论共性的学生问题,对于专业。一直以来,学校每年花费很大的财力选送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但是,毕竟名额有限,只能惠及部分教师。除了培训机会少之外,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也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思想上把学生当成活生生,有血肉有感情的人。从地位上仍就是领航者,在学术讨论中,可以做到民主。在学术研究中,把学生当研究者参与者。
二、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途径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思想,参与教学改革。教师们习惯的传统教学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缺乏自主性及个人长期规划。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从实践者转化为反思者或反思探究者,才能应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
(二)强化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提高师生操作技能。一是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重新认识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需要,注重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三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可以通过校校合作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厂校联合,建立数量充足,专业对口,互利双赢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四是改进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同时促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由学院本专业优秀实训教师带领,进行学习和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五是鼓励教师进企业锻炼,增强实践操作本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在职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锻炼,是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到一线参加工作,面对市场需求,才能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带领学生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
(三)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学校应鼓励师生参加各种教学和技能竞赛。教师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对自身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作用。
三、关于教学的和分数的思考
(一)关于教和学的思考。我们读了这么多年书,上了这些年的学,教了什么?记得上小学的时候,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据我所知,世界上目前可产一万多种芯片,而我国目前只能生产三百多种。现在一天到晚做数理化,最后又究竟做出了什么?我们偌大一个中国,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各行各业,能拿出手的东西有多少?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上课要认真听讲,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对我们学生的教育内容就是课本,学生的学习就是做作业,衡量各级教育的主要标准就是考试。课本上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全部,因为考试的标准也就是看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掌握的情况。 最后我们不敢独立思考;不会创造性的思考,最好的学生也就好像书呆子很多。不要怪我们没有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早就给千方百计的掐掉了。九年的教育答案都标准化了,谈和创新。我们的教育严格来说,并不是教育,教育是有灵魂的。教会学生会独立思考,而这些我们具备吗?
1.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在各专业学科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学术成果,并据此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及著作,如何对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是当下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本人日常工作经历,并走访了各级各类高校相关管理工作人员、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收集了大量需求信息,随后进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程序编码,最终形成了本系统原形产品,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教职工所撰写的论文及著作基本信息查询,包括:第一作者姓名、第二作者姓名、第三作者姓名、论文(著作)名称、ISBN(ISSN)、出版社名(期刊名称)、成果类别、获奖情况、总页码、封面彩图、封底彩图、总字数,本人所完成的字数等信息;2、根据论文及著作成果影响程度和类别,以及本人完成的字数来计算科研积分及工作量折算;3、存储论文及著作的的目录,封面、封底图片,以备日后查询;4、与现有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系统无缝集成,以便汇总教师总的工作量及绩效津贴。图1反映了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主要工作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教师操作部分使用B/S模式,采用Windows2003server+IIS+.net+MSSQLServer2005平台,使用C#.net进行编程;管理工作人员操作部分采用C/S模式,使用C#.net进行编程。
1.2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由于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中涉及到的用户权限和业务一般相对复杂,因此在进行数据库系统设计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理论和设计规则,同时兼顾硬件系统性能指标等客观条件,适当容忍较低程度的数据冗余。由于要储存论文及著作的封面、封底的图片,故涉及到大量图像采集和存储,对系统的存储功能要求较高,要求采用大容量存储技术,对所有用户所提交的各种文档采用二进制流文件格式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避免了占用服务器中的大量存储资源,根据需要,在数据库中设计若干个数据表,其中论文及著作表(CEC_AUTHORS)主要存储教职工的论文及著作数据,该表是整个系统的主数据表,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著作编号为主键,封面、封底字段的数据类型设置为image数据类型。同时,为降低系统运行中出现“脏”数据的几率,在数据库系统别设计了以论文及著作表为中心的数据库关系图,以保证数据库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图3所示。
2基于绩效管理制度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实现及性能分析
本系统的后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搭建,在B/S部分采用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三层结构设计模式,即模型-视图-控制器三层,用以实现程序代码、业务逻辑以及数据显示的分离,下面谈谈对系统的实现和性能分析。
2.1系统实现
在此,笔者以本系统中位于Model层中的数据访问类的实现和View层功能的实现为例,简要叙述基于.NETFramework3.5的高校教师论文及著作管理系统的B/S部分的实现过程。由于篇幅有限,在此简单罗列部分关键代码,希望能抛砖引玉,在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开发环境下,实现数据访问公共类的简要代码如下。在B/S部分,系统中的用户登录模块负责接受来自UI层的用户号、用户密码、用户身份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控制层,控制层根据不同用户身份数据,返回相应的不同数据给用户,从而在View层中显示不同的内容,图4和图5展示了根据不同用户身份返回不同的View内容。在C/S部分,管理员对论文及著作成果信息进行逐一分类、汇总核实,然后根据教职工通过B/S客户端提交的信息对各成果取得人进行统一入库归档,如图6所示,其中作者单位和姓名是根据教职工提供的作者教师号自动生成,无需管理人员手动输入。
2.2系统性能分析
本系统采用基于.NETFramework3.5开发平台,该软件项目充分利用AJAX技术创建更有效、更具交互性、高度个性化界面,在B/S部分的Web系统中大量运用母板技术,使整个系统界面统一规范,外观友好,设计合理,用户操作起来非常方便。服务器采用WindowsServer2010操作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数据库系统状态良好,数据准确,同时为方便管理、整合各种数据,便于用户检索数据信息,在设计本系统后台数据库时,采用了大容量存储技术,合理、恰当地利用了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等技术,优化服务器配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使其满足海量数据的并发访问和存储的需要。
建立稳定的能够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首先应调查在本地区有哪些学校可以接纳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接下来选择一至两所学校,作为自己的对口实习基地,在建立实习基地时,双方学校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习学校应该为实习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班级和课程,营造一个有利于实习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大环境,而地方高校也应该充分做好每一届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从实习生的人数、性别、专业等方面周全考虑,加强管理和督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实习生的安全,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合理的前提下让实习生为实习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寻找到值得信任、合作愉快的实习学校之后,地方高校应尽可能与对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可以签订相关的实习协议,开展正式的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并通过教育实习以外的一些活动,如教育见习、专业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节假日期间的交流活动等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让实习基地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这充分证明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也说明之前短短6周的时间远远不足。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教育实习是一项观摩性、模仿性、反思性较强的活动,充足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实习效果的保障。除了实习周数适当增加外,地方高校还应考虑其他的教学任务,如其他类型的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工作,尽可能不要相互冲突。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应对班主任实习工作给予同样的重视,同时可以鼓励实习生进行分散实习,一方面可以减轻实习基地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为实习生毕业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扩充实习专业,拓展实习课程
教育实习本应寻找专业对口的班级和课程来展开,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实习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是,面对目前实习生人数多而对口专业班级少的现状,适当地扩充实习专业,拓展实习课程,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以笔者调查的某高校旅游专业教育实习为例,2012届实习生共有53人,全部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而实习学校在校的旅游专业仅有2个班,共有8门课程可以提供给实习生,僧多粥少,如果坚持专业对口,教育实习是无法顺利开展的。事实上,不同专业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其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相通的,而且相近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的“形体与美容”、“礼仪与形象训练”、“普通话”课程,在会计专业开设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关礼仪”课程,同样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可将实习生分散到相近专业和相关课程里进行实习,在减轻了对口专业班级的压力之下,同样能够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的效果。
加大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1.1重视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多,长期以来大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均是在平时的使用中自学获取的。因此,很多学生认为“上计算机课用处不大”或“自己学也能学会”,从而产生了对计算机课不重视的心理。而作为校方,特别是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院系,往往把对学生的考核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考评中,忽略了所谓“与专业课联系不大”的计算机教学。这成为阻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1.2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科学发展脱节
计算机技术属于当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更新换代快,而由于许多高校长期沿用一套教学方案,多年不作大规模改动,因而使得计算机课堂上所传授的部分内容不能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例如讲解常用的office的使用时,许多学校机房仍在使用OFFICE2003版本而不更新,导致许多先进的操作技巧无法向学生传授,不利于学生操作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悉,因此对教师传授的“过时的”知识点十分敏感,不免因此对计算机课产生厌倦,而这种不满情绪无疑对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2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建议
2.1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师思路的更新,同时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现象,为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采取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将重实践、重创新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例如,部分高校在计算机课堂中尝试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即在完成了必备理论知识教学环节之后,由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相关案例,并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并利用所学知识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山西省某高校计算机课堂上教师提出的“让我的大学生活动起来”主题案例为例,教师在完成Flash软件教学后,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动画短片,展示自己的大学生活。学生通过自主配色、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得自身对Flash的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同时亦提升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2.2提升教师薪资待遇,定期开展教学培训
为将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引入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团队之中,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各高校教师薪资经费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待遇,使高校教师成为越来越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理想就业选择。同时,对于已有的教学队伍,各高校应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不断提升其教学水平。
2.创新能力设计的生存价值在于创新,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仅凭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在高校室内设计教育中,仍然采用创新设计课程的方式来进行创新方法的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创新设计方法、储备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的实训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3.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是指将设计思想转化为设计作品的能力,主要包括设计表现技能与设计实现技能。设计表现技能是指设计师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由于计算机设计具有制图速度快、效果图更真实的优势,因此,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由于设计的实现需要利用装饰材料通过相应的施工工艺体现出来,实践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而目前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学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各高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
二、构建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型课程体系
构建何种课程体系取决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随着社会对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点就落在了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上。
1.实践型课程体系的教育新观念
(1)时效性。室内设计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因此,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十分重要,必须是在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之后,所确定的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只有课程体系具有时效性才能保证培养的室内设计人才具有社会适应性。
(2)整体性。由于室内设计包含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关系,而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课程与课程互相渗透、互为支撑。因此,实践型课程体系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思想,课程体系要以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补充和整合。
(3)应用性。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不同于传统课程体系只着眼于知识的储备与系统化,轻视实际应用,实践型课程体系的重心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主动性。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手段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5)开放性。室内设计专业在课程内容上必须以开放的姿态紧跟设计前沿的发展,并以此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必要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生产经验和工程案例。
2.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实现课程体系设置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及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选择都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课程标准以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学生能力为依据,对课程实施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改革。使新的课程标准更符合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为实现实践型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2)课程环境。课程环境是课程实施的必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质量。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实现需要大量应用性课程资源的支撑,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环境,只有在真实环境下参与实训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学团队。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践型课程体系实施的必要保证。高校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行业的相关专家和优秀设计师走进校园和课堂,以授课、座谈、讲演等多种形式与学校师生进行进行交流,以作为专任教师教学的必要补充。
三、多维视野下室内设计教学内容改革
1.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艺术渗透室内设计与艺术特别是美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美学的追求越来越强,这一转变使室内艺术设计逐步回归其艺术范畴。因此,我们在室内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该适应这一变化,要注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室内设计与科学技术室内设计作为建筑装饰的一个分支不仅需要绘图能力和设计表达,同时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工程性质,因此在施工中还需要应用相当数量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由于室内设计专业都设在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教学中科学技术知识的比重严重偏低,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专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进行室内设计材料与施工部分课程的内容改革。
3.加强室内设计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既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形式,也必将给室内设计带来重大变革。室内设计已经从手绘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并已经成为室内设计师的基本技能要求。目前,各高校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硬件上投入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软硬件投入,进一步加大相关内容的教学。
4.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淳朴生活的艺术体现,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审美表达,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使许多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精神内涵。从艺术表达思想的角度来看,民间艺术与室内设计有着许多共性,所以,传统文化不仅是室内设计的不竭源泉,而且是改变我国目前室内设计西方化倾向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艺术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四、室内设计教学方法改进的几个着眼点
1.创设多元化教学环境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多元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利用网络平台辅助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无疑是教学环境多元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个别大学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的建设试点,网站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供师生使用,使师生交流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在课余的任何时间都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同时可以考虑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网站下设置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向学生提供资源下载、作业提交、讨论社区等服务功能。
2.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优点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挑选一些类似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解答,进而引导学生领会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室内设计专业这一侧重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来说,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就显得更为适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引而不发”,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的设计知识来解决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
3.加大实训力度,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任何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反过来,学习这些理论和技术也离不开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学习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保证理论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实训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正是实训教学乃至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当前高校教师薪酬结构现状
笔者长期在高校和教育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据调查了解,多数高校教师现行的薪酬制度,基本上是按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的模式分配的,其中的工资分配参照了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的.‘双结构”形式,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津贴、补贴、奖金是作为工资重要补充部分而存在的,充当着调剂和平衡工资水平的角色。目前,薪酬的分配依据主要是以考核工作量为主,兼顾考核出勤率,以此决定薪酬是否应全额分配。其结构不能体现高校教师劳动的独特性,故需进行合理化调整。
二、高校教师岗位劳动特点
(一)岗位要求素质高,有相应的专业特长。高校教师的岗位大多要求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同时由于受教育对象—大学生—水平较高,因此,对他们大多都提出了应具有较高个人素质的要求。
〔二)劳动者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高校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的教学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三)对劳动的结果有较强的成就动机。高校教师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学校有所贡献。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教师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四)劳动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在传授专业知识、从事科研活动当中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
三、高校教师薪酬设计的逻辑基础及原则
任何一种薪酬设计逻辑,都是从其岗位工作特点开始的,也就只能有限地解释薪酬问题。据公开发表的文献统计表明,有关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方面的研究迄今尚未全面和深入。笔者认为,高校教师薪酬设计要从其特殊的劳动岗位出发,并基于以下两种逻辑:一是委托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委托人依据产出设计薪酬。但是,一些文献研究证实,薪酬与产出的相关性很小。Tosi等学者发现,只有5%的CEO薪酬可用绩效因素来解释。Jensen和Murphy检验了美国430家企业CEO的报酬对绩效的敏感度,发现相关很小。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现实中,许多公司并不按照经济人薪酬设计逻辑进行薪酬设计。二是心理学理论,这与委托理论相反。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是异质的,不同人的需求有差异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也有差异性,人的价值观、人格、认知能力、工作技能等也不相同,人的智力水平与工作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心理学理论还认为,人既非完全自利又非完全理性。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会认为采取集体主义行为比采取自利行为对他有更高的效用,即使他的利益和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他也将重视与委托人合作而不是背离。人会基于个人与组织间相同的价值观和亲和愿望而依附于该组织,与关注金钱的绝对价值的经济学家相反,心理学家认为金钱数额是工作成就的信号,表明了个人的绩效与其他人相比处于何种地位。基于这些假设的薪酬制度被称为社会人薪酬。委托理论研究薪酬时基于一个假设,就是委托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信任。不信任的存在反过来又助长了潜在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所以这种行为难以通过监督来杜绝。如果人在第一期行为中就隐瞒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产出水平,那么委托人也就难以通过产出来测量人的努力水平。如果多个人通过串谋降低平均绝对产出,而不降低相对产出的排名,那么相对产出薪酬就失去度量努力水平的效用。由此可见,两种理论皆有优劣。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教师,既是一个经济人,考虑自身的劳动价值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也是一个社会人,考虑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实现。因此,教师薪酬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教师人格的双重性。
基于以上逻辑,教师薪酬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岗位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②以岗定薪,岗变薪变。③对学校急需的重要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对重点岗位的特殊人才、学科带头人、学术人才和短缺人员,可以打破聘用常规,在平等协商的原则下订立岗位职责、目标要求和薪酬待遇明确的聘用合同,通过适当提高待遇实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才为我用的目的。④对岗位采用其他灵活的薪酬分配方式。如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即在保证完成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损害学校经济技术利益和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批准后可兼职兼薪、多岗多薪。
四、建立符合教师岗位特点的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123-02
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总是给理论研究提出新的课题。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下,在人们对一个更加公正、高效、客观的教师评价体系鼎力构建与期待中,各地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新的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正是一种基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绩效、开掘教师的潜能、整合师资进而使高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教师绩效管理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一、当前高校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绩效的基本含义就是指一个组织的成员完成某种任务及完成该项任务的效率与效能,是效率与效益的总和。在高校,效率可包括教学效率和科研管理效率等,效益则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工作或管理的结果和价值。{1}教师绩效评价是指高校用来衡量和评鉴教师某一时段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质量,进而协助教师成长的一个过程,亦即对教师角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进行评价的活动。这种评价活动应在正确的教师评价理念和原则指导下,根据学校规定的任务和目标,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但现有的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2}
首先,绩效管理的考核标准不够明确。德鲁克在管理学的奠基之作《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高校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绩效,目前,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应着力于鼓励先进教师,奖励优秀教学人才,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快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当前高校教师绩效考评还没有制定一个比较客观的考评标准,比如仅仅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有的高校管理者对绩效管理制度的运行机理及其如何体现教师的绩效成绩不清楚,在绩效考核的时间、方法、目的、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使绩效考核难以实行。
其次,绩效管理的考核手段不够科学。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中指标的设定在整个管理体系中意义重大,它将牵引着全体教师围绕着指标体系运转。指标设定的是否科学合理公正直接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当前各高校试图量化各岗位的工作,定量化的考核在某种程度上能避免人为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公平。但教学、科研如果仅仅追求数量,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应该警觉的是目前普遍实行的学生评课制度,虽然弥补了绩效考核中非量化性的因素。但学生在给教师打分时不一定公平合理,情绪化及功利性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教师的综合评价,进而失去了科学的公正性,可能会导致教师去讨好学生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化现象产生。
再次,缺乏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为鼓励教师努力工作,以更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往往实行“奖惩性评价”,即达到目标要求者予以奖励,达不到目标要求者则予以一定的惩罚。{3}而绩效考核结果通常在考核以后就直接交给人事部门保管,教师很少知道自己的考核结果,即使知道考核结果,由于相关主管领导或人事部门并没有就相关考核结果及时与被考核者沟通,导致了诸多体制转轨中隐蔽性问题的发生。教师有时并不能通过考核后的沟通知道自己在工作上的优势与不足,当然也就不可能进行分析总结。甚至有些教师会对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在工作上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工作的效果。
二、高校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
绩效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能够激励教师不断地追求卓越,走向自我完善。“制定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全面评价一个人,而是根据学校和国家的需要,为了在某些方向上给教师一个明确的指导,引导教师把个人的自觉期望纳入到学校或国家的大目标中来”。{4}绩效管理是一项全新的管理手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既定的方法,它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力求使高校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用现代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完善教师绩效管理体系。首先,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科学的考核体系建设需要深入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类型分门别类地制定考核分支体系。高校教师的工作因岗位、专业的不同而产生一定差别,从事应用型专业的教师或科研人员相对容易出成果,而基础学科的教师就相对难一些,分类考核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考核指标作更细的分类,从而提高考核的科学度。学校与教师签订岗位聘任合同后,将对岗位职责进行详细说明,岗位聘任制对教师起着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根据岗位聘任合同,不同岗位设定不同薪酬,真正打破高校薪酬制度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其次,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教师绩效考核工资的重要依据。高校要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薪酬挂钩。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对于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师给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考核教师对高校的价值贡献时,综合考虑,起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绩效考核作用。再次,健全福利制度,激发教师潜能。福利是教师收入的间接组成部分,福利在某种意义上对于教师更具价值。要按照法定福利和校定福利来支付。法定福利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向教师提供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政府明文规定的福利制度,而校定福利则是高校根据自身情况设置的福利。福利内容可包括购房资助、购车资助、节日奖金、旅游资助等。
第二,建立有效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和积极的沟通交流系统。首先,建立有效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管理者应把绩效评估看作“是一种师资管理过程,既是师资规划、作用、培养、晋升等的补充,又是对这些管理过程的检查”{5}。绩效考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绩效反馈。绩效考评结果正确会促进教师的信心和对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视,使教师自觉地朝绩效提高方向发展,反之就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高校要在教师提职晋升、薪酬调整、岗位调配、激励、培训、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过程中充分运用绩效考评的结果,形成良性循环的用人机制。在教师的使用上,建立科学的晋升机制,营造人尽其才的氛围。在做好竞聘上岗和严格岗位绩效考评的基础上,推行薪酬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彻底打破平均主义的薪酬体制。要在薪酬分配问题上切实体现绩优者薪酬也优厚。应根据年度绩效考评的不同档次,在不同职称的分配系数基础上,再加上不同的权数,按贡献大小、绩效好坏来确定每个教师的实际经济待遇,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鼓励冒尖和创新,以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建立积极的绩效沟通系统。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使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绩效沟通尤为重要。为提高管理绩效,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绩效沟通网络,使被考核人员、制定战略的高层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他的行政部门之间实现全方位的沟通。无论是在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前,还是制定实施过程中,包括实施结束后,都要通过绩效沟通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让广大教师参与到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使大家清楚地知道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是在大家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完成的。进而达到互通有无,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心情舒畅,沟通及时的目的。
总之,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阵地,只有充分遵循高校管理的规律,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方能真正达到提高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新的绩效管理体制的运行过程,应以绩效沟通为绩效管理的核心,以激励机制为手段,实施持续改进的绩效问责,以期使高校绩效管理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达到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目的,从而为全社会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四有人才。
注释:
{1}陈达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高校绩效改革[J].教育与管理,2006,(2):25-28
{2}庞鹤峰.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初探[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06):32-37
{3}黄骏.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J].教育探索,2003(10):93-95
1.有形的和无形的。所谓有形的,就是有一个新闻实体,能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谓无形的,就是除实习主体的学生之外,别人看不到这个实体,而他又实实在在地可以进行新闻实践活动,比如网络。有形和无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或教育机构的可监控与不可监控。对学生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新闻实践的重要场所,而对学校来说只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在我看来,有形的基地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佳环境,因为那里的专业氛围与工作模式,需要我们毕业生去适应和了解,以便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可以应对自如。而无形的基地则应该贯穿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成为其实践专业课程内容的场所和有效手段。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4.创,就是创作。从媒体的角度说,就是采编新闻作品。而从广播电视这一角度说,除采编新闻作品,还包括创作专题节目。而后者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困难。采编节目需要通过播出求得反馈,这在高校也不可能。专题节目的采编与制作,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程序与设备,这在高校也不具备,软硬件都不够。这就必须与媒体配合运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来完成创作。但这样心甘情愿与高校合作的媒体,目前也不多见。在这种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创作,高校只有通过实习基地来实现。一般来说,基地如能允许你进行研发,同样也不会拒绝你与他合作节目。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媒体必须有相应的栏目来支撑这一工作,如果不能与栏目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创作出的作品不能在相应的栏目中播出),我想无论是广播电台还是电视台,都不会拿出过多的人力物力来合作,因为电子媒体专题节目的创作成本太大。所以,高校教师即使将基地当成创作室,也要充分理解媒体的苦衷与特点,否则策划得再好,也可能前功尽弃。这是必须要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