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9 16:54: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

篇1

1 依托教材,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教材中不但有壮烈的篇章《天鹅的故事》、优美的诗歌《老师,您好》、有趣的童话《会走路的树》、以及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选取的不同体裁、题材、风格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一定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执着地表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富有积极的思想性、质朴的美感性、丰富的情意性。充分发挥语文的这些特点,把德育不露痕迹地渗透进去,“润物细无声”,是语文学科独具有先天的优势。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围绕着字、词、句、段、篇以及听、说、读、写等的系列语言实践中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我抓住“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词语,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撞击冰面。抓住省略号这一空白,让学生体会老天鹅是一次次反反复复的撞击冰面,每次撞击冰面之后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来体会老天鹅遍体鳞伤,甚至会失去宝贵的生命,它却还一次次的撞向冰面。在品读中,我以“假如你就站在湖边,看着老天鹅,和老天鹅交谈,你能想象着老天鹅的话吗?”让学生体会老天鹅一次比一次艰难却仍然坚决,让学生在读中感动,在读中理解情感,感受情感,体验情感,表达情感。进而引导他们讨论:假如老天鹅为了破冰而牺牲了,它值得吗?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由外而内,由此及彼,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学生的道德情感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

2 讲求方法, 促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受到品德熏陶

把握了语文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在课堂实施中,还得选好渗透德育的方法,这是能否有效渗透德育的关键。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因文而异,选择适当的方法。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九色鹿》等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情境性,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体会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行。从而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也有一些课文,如:《三亚落日》、《烟台的海》等,这些课文大多描绘和赞美了祖国秀丽的自然景观。课文中描写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树木等景物,已经融进了作者赞美之情,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而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课文中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情感,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熏陶感染,会情不自禁的赞叹祖国之美。这类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感,获得感悟。再比如《山谷中的谜底》、《跟踪台风的卫星》等这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收、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西,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

篇2

德育工作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此阶段,凭借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其成为渗透德育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抓住学生的成长特性,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篇目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经典之作。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思想认识上较低年级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依托教材的内容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书籍、视频资料等等,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根据学生的成长特性,一点点渗透德育。如,在五年级下册中的《七律 》中,可以加入历史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的故事,对比今日的幸福生活,增加对祖国的热爱和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二、依托教材内容的广泛性,渗透德育

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内容的深度也会相应地提高。因为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存在决定了其特殊性。将教材作为德育渗透的主要渠道,除了一些历史故事、爱国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外,还有更广泛的范围。如《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这些讲述的是祖国壮丽的山河;《秦兵马俑》则表现的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结晶;《负荆请罪》《司马迁》则讲述的是历史典故的由来。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优良教材,内容涉及祖国山水、历史文化等等,从这些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相关活动的拓展,渗透德育

德育渗透也不是一时之功,需要漫长的积累和沉淀。除了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外组织一些演讲、故事比赛,或者续写、改编等等,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思想上渗透德育,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积极努力地向榜样学习,真实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开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龙菁.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成功:教育,2011,44(22):101-102.

篇3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思想,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德育渗透方法。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资源、表演课本剧等创设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地教育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体现文道统一的原则。如讲《小猫钓鱼》时,通过分角色表演小猫、老猫、蝴蝶、蜻蜓和麻雀等小动物,使学生能深刻地体会到小猫钓鱼是这样的三心二意,最后的结果是一条鱼也钓不到,由此使学生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又如《乌鸦喝水》一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将石子放入瓶中,瓶中的水会慢慢升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是一只聪明的乌鸦,要学习它遇到困难勤于思考的精神。一些写景文章更适合运用有形、有声的画面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文章的描写很优美,但学生并未真正到过桂林,为了更好地激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就可以先出示中国地图,了解桂林在祖国的位置,在结合课文朗读,观看漓江水的录像,以图画再现情境,使学生在有形、有声的画面中直接感受漓江水的风光之美,仿佛身临其境,不但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漓江水的特点,更能动之以情,感受祖国河山的秀美。

二、在对比教学中渗透德育

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如,高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些幻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学完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穷人的生活。教师这时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课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又如,《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为妈妈做事,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每天向妈妈索取做事的报酬,当他在餐桌旁看到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总额为零时,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在教学本课后,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回家后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或者让爸爸妈妈讲一个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对比,知道了爱是无价的,要时刻能够回报父母,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扩大学生视野,提高思想觉悟。市面上的书有良莠之分,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04-01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1 挖掘情感,以情动人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学习。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性强,学生的个人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等,无不影响着语文的学习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做“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我想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十分重要的。

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把握好节奏,达到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那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3 通过朗读,渲染情感

3.1 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3.2 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亲切,感情真实,通过反复朗读,以至达到可背诵的程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各段写法类似,均由话别引出发生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教学时应凭借朗读理解其意,感知其情。在朗读描写大娘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送吃的这一部分时,对描写大娘动作的词要求重音朗读,辅以缓急恰当的语气,读出朝鲜大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心挂念志愿军战士的慈母之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情感基调,加强感情朗读,以达到升华情感体验之目的。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其情调,明确其情理,激扬其情怀。

4 创设情境,以境生情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指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法。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动人的人类生活。对描摹祖国壮丽山川、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起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对以动、植物为表现对象的课文,要化静为动,注情于物,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不管阅读哪类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摆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情境创设有以下几类:

4.1 模拟真实情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是无法得到再现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利用一些艺术的手段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所期望的情感。观摩一位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教师身着灰色西装,深情悲哀而又庄重。这样,万年青、白花、哀乐、服饰、神情,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悲伤的情境。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

篇5

二、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的难点

(一)德育观念狭隘

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将德育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化为一谈,缺乏对德育教育全面深刻的认识,把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任务全部寄托于思想政治这一门学科的教育上,这是与德育教育的发展目标相悖的。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本学科渗透德育教学的难度太大,或者德育教学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教学,与学生的升学就业并没有太大关系。很多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只是出于一种应付心理,敷衍了事,并没有将德育落到实处。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是课外的事,不应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导致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分离的现象。片面的德育观念制约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目标的实现,使得学科的德育教学效果不佳。

(二)德育方法单一

如果将讲台视为舞台,教师作为表演者,学生为观众,那么道德教育也可视为一种艺术。教师的艺术表达的方式和手段决定着其表演的效果,也就是观众的反应和态度。将德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即所谓的德育渗透,教育家窦桂梅表示学科渗透是实现德育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实际的学科教学中,不少学校、教师在进行某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着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方式和手段也不能幸免地简单而粗糙。比如不少教师在学科德育教学中采取的是“德育灌输”和“穿靴戴帽”式的德育方法,在这样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仅是将德育视为一项额外的任务,完成了就好,至于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能够接受、德育效果如何并不在教师考虑的范围之内。在如此生硬和简陋的德育方法之下,学科渗透只是表面的,对学生的德育效果自然不佳。

(三)德育内容残损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对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思想政治课是学生获得道德知识的主要来源,承担着主要的德育任务。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利用理论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学,逐渐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然而,在其他学科的德育中,由于德育内容是零散地分布在学科课程内容中的,导致学生很难对学科中的德育内容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同时也给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带来阻碍,学科渗透缺乏清楚的目标和明确的内容,甚至有时出现重复渗透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

三、学科渗透在现代学校德育教学中实施的途径

(一)树立全面正确的德育观

要想有效实现学科教育渗透德育的目的,首先要端正教育者即教师的教学态度,施教的一方对德育要正确和全面地认识。其一,就学校方面而言,学校必须树立好大方向上的教育观念,明确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原则;其二,就教师方面而言,学科教师要能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育相渗透,清醒认识德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人,还要育人。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不能算是完整的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表示,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才是教学的最核心的目的。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德育观念狭隘、片面的问题,建议树立全面科学的德育观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同时将自己视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首先教师必须要清楚认知到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教学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但是也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德育的全部。德育的内容远不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德育不仅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让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观念。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摒弃这种政治化的德育观念。同时每位教育工作者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并不是某一门学科教师或者某些学科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教育教人、育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特点的时间和空间内。虽然政治课是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化的一部分,但是如上文所言,政治课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德育教育内容,而剩下的德育教育内容则需要通过其他的学科来补充,因此其他学科以及其他教师同样有德育职责。

(二)改进学科德育教学方法

实际的教学效果表明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由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延伸出来的学科德育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中也是难以生存的,因此必须改变当前学科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坚持将课堂作为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比如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教学、生物化学课的实验教学、语文课的人文情感体验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的熏陶。此外,鉴于上文所建议的树立全体德育的观念,承继其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同时将课堂之外的校园、社会、家庭都纳入德育教学实施的范围内。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以及各种服务性工作的领域之中,切实贯彻正确的德育理念,从书本中、学生管理中以及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构建全方面、立体化的德育体系,促进德育的落实与发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考察机制,对学校工作人员的德育进行科学系统地考核,进一步实现学科渗透德育的目标。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258-01

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 体、 美的和谐发展。 ”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过程, 特别是语文教学, 都与审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完善自我, 在心理、 思想等方面得到升华, 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观察画面,感受意境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图文并茂的课文,如《万里长城》,《桂林山水》等,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使学生装如临其境,感受意境美,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大有帮助的,如《桂林山水》,指导学生边读边观察,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感,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二、熏陶感染, 体悟情感美

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 “渗透” 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体味感悟是关键, 是核心。体验是主客体的沟通, 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体验, 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叶圣陶先生说: “最要紧的在多比较、 多归纳、多描述、多体会, 一字一句不放过,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这样, 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 有的借景抒情; 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因此, 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 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 获得启迪和教益。采用多种方式启发体味, 引导学生感情体验, 并进一步扩展情思, 是培养审美理解力的好方法。

三、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去感受一下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一朵洁白的荷花。音乐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意境之中。

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篇7

实践性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实践、思维实践、情感实践和行为实践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实践指的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训练,思维实践指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充分发挥创造力的思维训练,情感实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因素,将自身情感与教材、生活内容相结合。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对意境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情感训练,行为实践指的是学生通过写字教学、朗读教学、说话教学等多种实践活动运用语文知识,并通过演课本剧、参观访问、读课外书等途径来丰富、应用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学习新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实践性教学的途径

1.创设实践性的情境。创设情境是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创设情境。例如在《草原》教学中,学生对西部高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个关于西部高原的主题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愿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拓宽他们的生活阅历。在老师的号召下,许多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书籍,或是自主查找资料,收集了许多西部高原相关的知识,得到了很多课文中所没有的收获,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学习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

2.组织多种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掌握汉语为基本目的。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为最终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汉语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了“弘扬汉语言文化”的活动,由学生们自主参与小组活动,有的学生与父母组成一个小组,有的学生与其他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广告语、看广告牌、寻找错误用语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将收集的广告语分成最喜欢的、最有创意的、最感人的等类别,针对错误用语探讨了相关文字的准确含义和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作广告语,使用收集到的错误用语进行正确的造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笔者结合《七根火柴》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课题进行实践,体会时期战士之间的情谊和舍己救人等崇高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实践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创新实践活动。小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语文教育有着无限的创造空间,教师应积极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的热点问题,紧跟时展步伐。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理念,笔者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延伸,号召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自发参访了居民小区的年长者、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员,有的学生去图书馆收集了关于家乡环保情况的资料。还有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了保护环境的标语,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环保必须从自己、从现在做起。许多学生共同组织、参与了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手抄报、“我爱我的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不仅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充分发挥了小主人翁的作用,为环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实践性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渗透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需要使实践活动科学、合理,真正发挥出实践性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多方面能力。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语言实践、思维实践、情感实践和行为实践中,教师需要在做好引导者的同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作用。

篇8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礼仪传统,不过,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礼”有些缺失。那么“礼”的缺失,有没有一条补救的途径?我认为有,那就是把“礼”教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要把“礼”的认识深入学生的潜意识里、思想的骨髓里、学校的考核里。语文课的教学能承担这一任务,把“礼”的教育融入语文课的教学里,能恰好融合这几个点。

一、适当改变语文课内容,适当融入“礼”教内容

我们小学语文课文,有很多是吸引学生关注的,关乎学生生活的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为把“礼”的内容融入课文里,在保留现有守礼的篇目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古人、今人、国内外名人守“礼”的故事。

二、适当改变语文考试内容,适当融入“礼”的试题

要想让“礼”的教育植入学生大脑,融入学生思想,就得加强考核。运用智育的优势,加强德育的内容。由于“礼”的内容简单实用,试题也就简单,学生回答起来容易,得分也相对容易。

三、适当改变学校语文考核形式,适当融入“礼”的成绩考核项目

我们语文考试的项目中,可以增加一个考试项目:就是关于“礼”的问答或选择。就是不单列项目,也可以把“礼”的内容融入阅读、诗歌背诵、作文以及选择题的题干中。

四、改变学科教研内容,把语文课中“礼”的篇目教学作为教学研究对象

在每一个学校中,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都是很强大的,小学教师几乎一半是语文教师,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师资,开展“礼”的教研活动,确保学生接受“礼”的教育。

五、改变语文课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增加“礼”为内容的作文题目

在语文课中渗透“礼”的教育,还可以利用语文知识性的特点,以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这种形式来渗透,把“礼”的教育当成作业来让学生完成,这样不仅有效,而且会迎合家长和社会的心态。

六、语文活动课也可以加入“礼”的教学内容

篇9

很多的教师认为在教学时只要让学生背背生字词,引导他们阅读文章就足够了,这种认识是比较肤浅的。其实语文的教学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德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德育培养要从小开始,要从小学生就开始进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同德育结合起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德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从小就受到德育的熏陶。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让学生课前预习,得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道理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明确学习目标,不至于教师讲课的时候自己还在云里雾里,跟不上教师的脚步,这是学生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那么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小学生之所以要进行预习,就是为了能够让他们在自己独立阅读时得出一些结论,这样有利于他们德育观念的形成,教师在教学时更容易引入德育的话题。比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在前一节课就布置任务,告诉学生课下要预习这篇课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查阅一些有关鸟的图片,感受自然的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后预习这篇课文,认真阅读关于鸟的这篇课文。学生在阅读时就能够感受到鸟给天空和自然带来的活力。同时感受到,如果没有鸟的话,课文中的那棵大榕树一定会非常寂寞,就像巴金老先生第一天和朋友见到的那样,湖面没有活力,榕树旁边也一片静谧,丝毫没有生命力与活力。但是有了鸟之后,整个湖面和榕树以及天空都变得与众不同,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观赏的愉悦,还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出自然中的生命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爱护这些小动物,让他们更好地装扮我们的自然。这样通过预习,小学生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些道德观念,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通过学生得出的这些结论把主题更加深化,让学生在德育观念上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如果学生在学习时还像以往一样等着教师引导自己阅读,他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出这些结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所以教师只能教一些简单的德育观念,学生的印象也不会很深刻。学生提前预习了之后,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更有利于教师自然地引入这个话题。通过学生课前对于鸟的了解,能够让他们对这种小动物更加喜爱,教师在上课时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听,体悟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道理之后,自己的印象和感触也会更加深刻,他们的德育观念就会根深蒂固。所以让学生进行预习,并得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道理,这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的第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走好,因为这是之后教学的基础,必须打稳根基。

二、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一些德育观念

学生课前预习之后,教师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教学。还是拿《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为例,小学生虽然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对于这篇课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但是他们所得出的一些道德观念还是比较浅显的,并没有认为自己应该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句句阅读,在读到“……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在读这些关于描写鸟的天堂的画面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放映一些鸟的图片,让学生能够仿佛身临其境,然后再让他们看一些关于我们人类捕杀鸟的图片,学生在看到这些对比之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人类太残忍了,鸟类是对我们有益的动物,我们不应该杀害他们”;也有的学生会说,“自然才是鸟类的天堂,我们不应该禁锢这些鸟类”。这样学生就有了具体的想法,懂得自己在道德面前应该如何做,然后教师有意识地告诉学生,我们之所以捕杀鸟类是因为捕杀他们对我们来说有利可图,而且有的人捕获鸟是因为自己实在太喜欢鸟了,希望它们能和自己在一起。学生就会开始反对教师“即使有利可图也不能杀害他们”“喜欢他们为什么要禁锢他们”等等的说法。教师就可以趁机问学生,“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就会自然地说出要保护鸟类,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能杀害一些生命。这样学生在这篇课文中所学到的道德观念就不仅仅是第一步所学到的那么浅显,他们能够有具体的方法来实施这些观念,是很大的进步。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视。如果德育教育做得不好,学生就无法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文君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镇耿家小学

篇10

中图分类号:G9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87-0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人民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我作为一位在基层工作了许多年的语文教师,结合新形势对于语文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也有自己的一番认识,于此特撰文指出,用以和广大同人进行取长补短!

1.应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小学语文课尤须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构造好坚实的科学文化的基础。

2.在语文课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也便于为其它学科教育打好基础

应该肯定,我们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不少可靠的成绩。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至高无尚,使基础教育仍陷入难以自拔的误区。目前,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班、重点学生的塔尖久攻不下。这些学校只是供少数英才,大款和特权阶层用高分、金钱、乃至手中的权力去择校而设。学校在升学率指挥棒左右下,全力以赴为升学考试组织安排教学、教师、资金和奖金。凡是与应试无关的其它活动则一律禁止,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三年的课讲二年。每天撂在学生面前的是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数也数不尽,做也做不完的模拟考试题,这些题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消化吸收,而是指令性地按着现成答案去死记硬背。即使有的学生背会满脑子答案,暂时赢得了高分,考上了高一级的学校,而实际上,他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非但没有提高相反却在整体素质上下降了、滑坡了。为了弥补这一根基的不足,在这些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之后,学校不得不用大量时间去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不这样补救,势必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如高考升入大学的一些学生,不得不重新开设听力课、说读课、书法课等来补救小学时期语文课因应试教育而留下的听说读写素质的先天不足。也因为语文程度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这些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所有各门课程中,加强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它是决定整体素质教育提高的基础。

3.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从教的角度看必须把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放在首位。道理极其明白:在语文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这种主导作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只有把语文教师自身的全面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带动与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3.2 从学的角度看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线,通过主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乐于接受教师施以语文素质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古人所讲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3 教学相长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相长这种目标,就必须要准确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3.3.1 师生互动的原则。要建立主体性原则、平等对话原则、尊重差异原则和反馈性原则。其次要组建利于协作互动的学习小组。

3.3.2 合作学习原则。在合作学习中,采用异质分组、确定小组规模、小组成员角色的分配和座位编排方式构建科学小组。

3.3.3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善于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感,要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还要善于控制自身的消极情绪,要始终热情、饱满、积极地面对学生,成为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

4.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知识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57-01

一、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情感美和艺术美

阅读是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和前提,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要注重反复阅读,在阅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用朗读方式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昧,赏析体味文本中的艺术美感。在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交流中感悟文本的文学之美:作者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春草图”描绘的春草是“偷偷地”钻,映人我们眼帘的是“嫩嫩的,绿绿的”。给我们的感觉是“软绵绵”的。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样在一个大的青青原野上,动静结合,富有艺术美感。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经验、阅历,年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见仁见智产生不同的心灵感受和情感认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即使学生认识存在偏颇,教师也只能引导,不能用标准答案去评价。窒息学生的多向性思维能力,保护学生的阅读激情,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要关注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注重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所以教师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之美,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在读中品味、感悟、欣赏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揣摩语言,感悟理解课文,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深层含义,精神实质和感彩。品味语言中细腻的感彩。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先整体构思,然后再由字词句联缀成篇。理解文章的顺序则是从整体到局部。所以整体阅读显得十分必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阅读,阅读文章时整体把握从内容到形式等主要方面。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整体理解文中的意境,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

二、特别加强朗读,诱发通感,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自觉朗读的良好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的遍数多了,自然就理解它的含义了,正所谓熟能生巧。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要加强指导和培养,使学生明白:朗读时要立足于体会课文思想感情;读的时候要思索品味进入课文,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作者,沉浸于作者创造的形象意境,真正把握课文内涵;要让学生用规范的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来朗读课文,朗读的时候语音不必太高,字音力求准确。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诗歌和散文的教学。可以教师读,读的时候配上合适的音乐。音乐本身即是一种美,是听觉的艺术,在课堂上用以辅助教学,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教授《春》时,教师在范读的进修,可以放萨克斯的《茉莉花》,曲调优美、舒缓和上教师的抑扬顿挫的范读,学生一定会心旷神怡,进入到一种美妙的境界中去。也可以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品,听别人读可以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怡情怡性。

三、分角色排演,让学生创造形象美

这个活动老师亦可参加,也可以学生独立完成。就像演一幕话剧。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能更深入地体味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和陶治情操。如《皇帝的新装》,分别由学生扮演皇帝、大臣、骗子、孩子等,语言、表情和动作可以夸张处理,既能增加强烈的讽刺效果,又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在表演中有一种创造美的享受。

四、透过直观,引发直觉思维,在思维中理解美

语文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描绘,许多不是自然的复现,而是作者意象的凝聚,因而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美进行鉴赏时,应注意欣赏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如《荷花淀》中的景物描写,就不纯是景物的表象,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教学中就应让学生识得其中的情与理。可以这样启发:月光下的荷花淀,风景如诗、如画,这是什么美?(自然美)在这美丽的背景下,水生夫妻恩爱难舍,这又是什么美?(人情美)这样美丽的家园,美好的生活,面临外敌不侵,怎么办?这么一引导,学生对水生嫂内心的感受以及水生们表现出的英勇无畏,非常容易理解,并且充分感受到情、景、意交融的美。再如:朱自清的《春》写得很美,但学生学这篇文章时正值秋天,则难以产生直观效应,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秋的成熟,发现自然界不同形态的美,领悟春华秋实的自然哲理,联想耕耘收获的人生价值,这样,教学中美的整体性都体现出来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美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