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8:1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机械化养护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新时期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保证高速公路在运转过程中的重要的保证,是保持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高速公路的管理要求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可以减少公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达到节约成本,统筹兼顾的目的。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导致公路环境以及各种人员配备上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好路率,充分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社会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是公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的一环。
同时,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在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更加突出的今天,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二、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属于管养一体型, 进一步细分为: 行政事业型、企业化管理, 事企结合以及“一路一公司”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在高速公路发展初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其优势是, 拥有属于自己的养护队伍, 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集中养护维修, 提高了高速公路抵抗风险的能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这些管理体制所显现的弊端也愈来愈多, 主要表现在:
1、养护管理体制不能适当发展需要。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沿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公路站作为交通局的下设机构,既是公路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这种“政事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极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则致使监督失去严肃有效性,造成公路养护高投入、低产出,养护质量差路况不稳定,生产与管理责任不清发生养护质量问题责任很难追究;同时养护经费的来源、拨付及使用方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经营性要求。
2、管理方式陈旧,效益低下。现行的公路养护方式大多以道班为单位经费按人头分配,道班对辖区的公路实施全面的养护和管理这样导致协作水平不高,劳动效率低下。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的人员,而另一方面却无法解决剩余职员的安置问题,形成了人事用工的“两难”局面;在工资分配上,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员工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故劳动生产率低下。
3、养护信息化、机械化水平低。由于资金不足,造成养护作业信息化、机械化程度低设备更新缺乏必要的资金积累,无法实现机械设备的保值、增值,又由于公路养护部门是事业单位,养护机械属非经营性资产,致使养护机械用于对外开展经营创收受到限制,机械设备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三、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策略
1、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以它自身的优点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各种机器设备的完善,已经是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应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配备必要的路面、桥梁技术数据采集检测仪器,积极参与高速公路管理经验交流,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使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养护机械化是高速公路养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逐步配备节能、高效、低污染、低噪音、大功率、多用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快捷的要求。
2、严格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指定在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限定和规范的作用,在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中,要加强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具体到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对各个环节所中人员及机器设备的要求和规范性应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制定了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其规定严格执行,讲原则不讲关系,讲纪律不讲情面,讲实效不搞漂浮,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才会有条不紊、严而有序的开展。
3、提高养护职工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有针对性的对桥梁养护、路面维修和隧道养护等技术人员进行严格、专业的培训,加强养护技术人员的学习,增加专业技术知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的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队伍。一支好的队伍,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而且需要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这就需要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使员工能够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更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期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和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养护管理体制的不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护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精干合理的高速公路养护体制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培育规范的养护作业市场,是高速公路养护事业的最终发展方向。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还处于体制转变的起步阶段,在探索市场化的过程中,要树立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养护事业发展的观念,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积极主动地推进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形成统一、高效、有序竞争的高速公路养护体制。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rough the strengthe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mprove HaoLuLv,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ad of the biggest benefit stock asset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transportation.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分析了加强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上存在的弊端,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同时,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交通是资源占用和能源消耗都比较大的行业。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将更加突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资金、土地的约束尤为突出。在一定意义上,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2 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弊端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公路管理体制深层次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因此,我国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举步维艰,养护管理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重建轻养现象十分严重。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严重影响养护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制约着养护质量的提高和养护规模的扩大。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养路与养人的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对养护管理效益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它只带来社会效益,不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养护资金投入信心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加之养护队伍过于庞大臃肿,消耗大量资金,使公路不能按需养护。
(3)养路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时期,养路员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社会群体,养路员工历来与苦、脏、累划等号,在社会上处于边缘人群,因而招来的工人相对条件比较低,文化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力气就行。由此,造成养路员工接受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有一定的困难,也因此制约了公路的养护水平。
(4)养护机械设备陈旧(缺乏)。由于公路养护经费预算安排增长幅度不大、小修保养费仍比较紧张等原因,致使公路养护机械配备与使用状况较差,影响了公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对大、先进、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机械设备的成套系列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处存较低的层次。
3 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对策
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 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保障作用。因此,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分析我国现有公路养护与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 和一系列管理规则、秩序及规范所构成的制度体系。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
(2)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 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 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普通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047-01
1沥青砼路面施工选择机械的一般原则
选择施工机械的目的在于挑选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使用上安全可靠的最好装备,以形成专业的或综合的机械化施工队伍,保证工程任务的完成。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依据是:工程量、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条件、现有机械的技术状况和新机械的供应情况等。选择施工机械时应注意遵循下列原则。
1)机械应适合工作的性质,适合施工对象的特点、规模、场地大小和运输远近等施工条件,能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率。所选机械的生产能力。应满足施工强度的要求,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2)机械在技术上应是先进的,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即结构上先进、生产率高、性能可靠、易于检修、驾驶安全、环保性好等,并具有很好的机动性。
3)机械的购置和运转费用要少,能源消耗要低,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生产率高,单位产品费用低的机械。
4)选择机械时,应在容易获得的一般通用机械与专用机械之间进行比较。通用机械的适应性广,利用率高。专用机械一般只是为某一施工过程或工序而设计的,因此,当施工条件符合机械设计条件时,可获得很高的生产率和良好的工程质量。
5)根据作业内容选择。路面工程作业内容一般包括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每种作业都由相应的施工机械来完成。具体选择时,首先选定作业的主要机械,根据其生产能力、工作参数及施工条件选择辅助机械,以保证工程连续均衡地开展。
6)根据运距选择。根据运距选择机械,主要针对铲土运输机械而言,根据施工现场条件,不同的铲土运输机械有其各自的经济运距。据另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选择机械的因素之一,在冬季、雨季施工时,应特别加以考虑。选择施工机械时,要通盘考虑以上所有因素,结合施工企业本身经济实力和长期发展战略,合理地确定施工所用的机械。
7)选用能使操作人员舒适和安全工作的机械。具有操作方便、仪表齐全、能防震防噪音和空调的机械,能使驾驶人员精力充沛地工作,从而提高机械的生产率。
2机械化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机械化施工的连续性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混合料运输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合理配合是一个关键,而面层的质量又与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和沥青混凝土摊铺设备的合理选配密切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机群的生产率。故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的第一主导机械是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第二主导机械是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原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石灰,石灰质量应达到III级以上,并在使用前7~10d集中消解,消解的用水量控制在500~800kg/t沙范围内,消解后的石灰以不扬灰亦不结团为原则。用前宜过10mm的方孔筛。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摊铺厚度是由熨平板初始工作仰角保证的,因此首先应调整工作仰角。初步确定铺层厚度后,还要在开铺后立即用深度测量仪检验实际厚度,必要时再次转动厚度调节器调整。每调整一次,应在5m范围内作多点厚度检验,取平均值并与设计值比较。一次调整后,在测定均值之前,不得作任何调整。选择摊铺速度时,首先要考虑混合料的供应能力,此能力包括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车辆的运输能力。供料能力应能配合摊铺机在某种速度下连续摊铺,以保证铺出高质量的面层。
3)拌和过程。摊铺时,比例最小的石灰如果摊铺不均匀,那么不管用多好的拌和机械都不能使石灰粉煤灰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拌和时路拌机行驶速度要均匀,并应有现场人员控制拌和深度,严禁出现素土夹层。路拌机粉碎拌和至少两遍以上,并随时检查拌和的均匀性,混合料中土块粒径必须小于15mm,为提高粉碎效果,每次粉碎拌和后应采用压路机静压后再进行下一次粉碎拌和,拌和均匀的标准是:混合料均匀一致,没有灰条、灰团,没有明显粗料“窝”和细料“带”。
4)整型。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用平地机整平和整型,检查二灰土的顶标高、横坡度、宽度等,平整时,二灰土可以抛高Icm,由平地机刮送往前推移,随着二灰土多余料的增加,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装载机运送,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杜绝了薄层贴补,避免形成软弱薄壳层,二是减慢了二灰土表面的水分蒸发。横坡度检查要检查3点,即同一横断面二灰土中线、边线及中间点高程,避免横坡度不准。
5)压实控制。可以优选压路机。冲击式压路机是一种冲击和揉搓作用相结合的压实方法。可代替强夯、振动和振荡压实,广泛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坝等场地原土,补强,检测压实。冲击式压实机的巨大冲击力作用于石方填层,极强的冲击波能大大提高石方颗粒之间的嵌锁紧密程度,减少路堤沉降变形和沉降差异。能实现高效填方压实。必须控制好压实速度和遍数,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是直接对工程质量有重大的影响。一般在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外侧后中间的碾压方法。碾压速度控制在1.5~2.5km/h,碾压遍数控制在4~6遍。路基碾压前应确定和调整好作业参数,并按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步骤进行:① 初压:对铺筑层最初的1~2遍的碾压作业称为初压。路基初压一般可采用重型履带式拖拉机进行碾压,也可选用中型压路机进行静力压实,其碾压速度应不超过1.5km/h~2km/h。初压后,应用平地机对铺筑层进行整平。② 复压:在初压的基础上连续进行的压实。增加压路机的配重或调节轮胎式压路机的气压,使之单位线载荷和平均接地比压达到最佳状况;调节振动压路机的振频和振幅,都可充分发挥压路机的压实功能,提高压实效果。③ 终压:在竣工前对铺筑层进行的最后1~2遍碾压作业称为终压。分层修筑路基时,只在最后一层实施终压。终压的目的是使压实层表面达到平整度要求。
6)压实度的检测。由于本标段路基填料均为土质路基,土的实际干容重测定方法采用环刀法。现场取样时,按规范规定每2000m2自检频率≥8处。立即称重记录,测定土体的湿容重。然后做含水量试验,将该环刀表土挖除,取中间部位土样5~15g,称重记录,加入酒精,燃烧3次后冷却,称重记录,然后计算出干容重。计算公式如下:
γ=m/v
γd=γ/〔1+w(%)〕
式中:γ――湿土密度,g/cm3;
m――湿土质量,g;
v――环刀体积,cm3;
w――含水量,%;
γd――干密度(精确0.01),g/cm3。
现场检测发现当密实度不合格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解决处理,至碾压结果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抽验合格后,继续填筑第二层,依次类推,直到达到路基标高。
3结语
论文根据我国沥青砼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前景,结合目前关于公路机械化施工、机械合理选型和配套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机械化施工机群实时优化配置的设想,旨在可应用于施工管理上,对加速我国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农机化为农业发展中一重要内容,农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问题,从农业角度上来看,机械化为农业发展的基础。现在,国内机械化虽然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可是农机的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依旧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着一些距离。笔者探究了如何应用农机推广来提高农机化的发展,详细情况见下文。
1农机推广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现在我国农机化程度越来越强,对农业实际生产量以及人力和物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农业生产人员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没有非常强的机械化意识,并且在农机化方面也没有较高的认识程度。所以,在推广农机时,就应该对农民进行培养,让他们提升对农机化认识水平,进而使机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更具利用效率。
2现在推广农机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推广体系
推广农机工作中。因为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致使农机推广无法顺利展开。有一部分机械设备在实际作业时,会发生一些故障,而农民却没有良好的操作与维修技术,再加上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使农机推广工作未被广大农户所认可。
2.2没有充足的推广经费
推广农机时,经常会因为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导致推广不能真正落实,这对于农机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所以,想要顺利地进行农机推广,就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投入推广资金,以促进农机化的稳定发展。
2.3没有多样化的推广方式
现在垦区农机化发展非常迅速,但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形式还非常单一,致使农机的真实效果没有被发挥出来。推广农机时,就是使众多机械设备都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进而加快农机化的发展速度。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没有较强的创新改革意识,更不会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阻碍农机化向前发展的脚步。
2.4推广人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含量
推广农机设备的过程中,因为众多农民没有亲自接触过这些农业机械。所以,自身对于农业机械是否使用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再加上农机推广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因而不能准确进行机械介绍,使得农机演示过程也非常的模糊且简单。这样就会导致广大农户对新农机很难接受,阻碍了新农机的宣传。此外,推广人员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还会导致信息落后迟延的情况发生,最后获得到的推广效果自然不会十分理想
3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实施的新方法
3.1完善推广方式和规范推广行为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在有关部门得到顺利推广,提高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农民中进行宣传,利用法律制约和农民的监督职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完善推广。并落实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规范具体的机械技术推广措施,在系统的试验、培训、技术服务的工作中,凸显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最大使用价值。
3.2借助农机补贴政策扶持发展农机大户
在农民土地种植中,要对田地实施补贴,还对购买机械的农机大户进行补贴扶持。从而提高农民利用机械技术的积极性,并在购买机械的同时免费提供技术的培训和前期的技术服务工作。另外,在农机的购买中要增加质量保护管理和合同的建立,利用延长质量保证的年限等,让农民能够安心的使用农业机械。
3.3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宣传
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由于农民们的科技信息渠道较少,不会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对相关的机械技术查询,导致农民们的信息一直处于较闭塞的状态。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建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宣传队伍,定期宣传目前的机械技术,并利用图像、数据等信息让农民们进行全面的认识。
3.4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
由于工作人员的时间限制,不能够对各处所有的农民进行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在推广工作中,可以对所在区域的农民选举先进分子,培训相关操作技术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先进分子的技术传播,快速的推广机械操作技术。帮助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推广方法、原则及程序进行改进完善,本质上就是科学管理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及农机工程技术三者的统一。学科的统一性因提升科技的整体能力而得到充分发挥。
3.5建设示范基地促进先进新机具与新技术推广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rban green construction has been taken a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o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s, gree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 step further speed up.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greening for government and people have consensus. But the city greening exists generally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ght management phenomenon, fully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virescence maintenance, to do a virescence maintenance work has become a city virescence work of the moment.
Keywords: landscape; Maintenanc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营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1 绿化养护滞后的主要因素
1.1 没有真正意识到绿化养护的重要性
一个绿化工程是否美观,能否满足大众需要,在方案的设计和管理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后期养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绿化工程的成功,有70%都是靠养护。如果养护工作出现问题,方案设计者的思想和意图就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园林绿化的人文意义、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就不能全面体现,进行园林建设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1.2 绿化的养护经费有限
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护经费的不足,经费的缺失,使得绿化养护装备和技术得不到改善,绿化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因为一些政府部门和人对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财政方面也不宽裕,使得城市绿化的养护工作经费得不到好的解决,直接导致了绿化的护理工作不能有效完成、绿地景观效果也在直线下降。
1.3 缺乏先进的养护技术,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现行的一些养护方法和措施,方法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设备比较落后,养护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业务素质较低,养护没有先进的技术,养护的效果差、效率低。
2目前绿化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对绿化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一个绿化工程完工后,是否能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满意率,种植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发挥,园林绿化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
2.2养护人员对修剪造型知识欠缺,养护工作缺乏创新,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现在采取的一些养护措施,方法比较简单,冬季该修剪的树木修剪少,修剪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技术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养护效率较低,个别树木长势造型不好,景观效果较差。
2.3小区居民环境意识差,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居民对待花草不爱惜,任小孩子进入践踏、玩耍,个别养狗的居民把狗随意放进去拉屎拉尿,所以保护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3 搞好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措施
3.1落实“三位一体”养护制度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提高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建立业务强、技术好的养护专职队伍,并加强培训学习,增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使养护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3.2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
园林绿化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按照生态学和美学的原理进行配置,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植物季相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措施和养护劳动力的投入量。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栽植,成活率才比较高,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施工时,必须对园林植物的选苗、起苗、包装、运输、栽植等做到精心挑选和安排。
3.3完善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环节
养护工作需要有完备的技术规范、管理标准,要抓好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制定完整、详细的养护管理措施。对养护措施好、管理突出的绿地要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对管理不到位、养护水平差的绿地也要及时查找原因。
3.3.1灌溉、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及开花特性进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节,每天的淋水量要稍大于该种类规格的蒸发量,使其含水量保持在:砂土为3%~6%;砂壤土为6%~12%;壤土为12%~23%;粘土为21%~23%。需水量大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为4.5%~6%;砂壤土为9%~12%;壤土为18%~23%;粘土为22%~23%。需水少且不耐涝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为3%~4.5%;砂壤土为6%~9%;壤土为10%~18%;粘土为21%~22%。
3.3.2补植、改植及时清理死苗。7天内补植回原来的种类并力求规格与原来植株接近,以保证优良的景观效果。补植需按照种植规范进行,施足基肥,加强淋水等保养措施,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对已呈老化或明显与周围绿化环境不协调的树木或花卉应及时进行改植。
3.3.3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采取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用化学方法防治时,喷药一般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用量及对环境的影响,要符合环保的要求和标准。
3.3.4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园林现代化的方向。运用现代技术,广泛使用机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园林绿化养护可以根据养护需求编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对某些工种属于手工艺性质的劳动,不可用机械代替,必须保持手工操作特色。所以,既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保证园艺质量。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的绿化已经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虽然政府在城市绿化上的步伐不断加快、投入也不断增多,但是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已经成为阻挡城市绿化进步的主要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养护对绿化的重要性,来使城市绿化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黄晓栾.园林绿地与建筑小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一、我省农村公路养护情况概述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全省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牧民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重要载体,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管理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等,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健康。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确保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如果农村缺养、失养,路况必然会很快下降,道路通行就必然受阻。所以在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养护工作。在整个农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路面养护是农村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路面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关系着行车是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因此,路面养护质量是农村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我省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改革,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精简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农村公路养护队伍,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水平,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提高资金效率,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最终实现公路管理与养护生产分离,积极培育和发展公平竞争,形成规范有序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决策、养护投资机制的科学化,养护管理机制的现代化。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农村公路养护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农村公路养护在整个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目前仍然带有很大的计划经济的特点,与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造成养护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
多年来,农村公路一直采取州(地、市)交通局、县交通局、养护队,即集路政、养护、施工管理为一体的三级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近年来养护管理改革主要为养护体制的改革,重点在精简机构、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改革人事、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养护生产方式,培育养护市场化机制;小修保养实行总额控制和定额计量管理;承包方式有民营承包、内部承包,合同管理等。有的交通局成立了专业养护公司,实现了比较完善的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部分市交通局推广采用了公路管理系统,进行路面与桥梁的养护管理决策,但大都不够完善,因素之一是检测手段技术的落后,而技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工作量太大,缺乏专门的快速检测设备与养护管理技术人员。
二、农村大中修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决策全面实现预防性养护
要采用先进的公路检测设备,及时掌握可靠的技术检测基础数据。采用先进的公路管理系统,实现养护时机合理、养护决策科学化,投资效益最优。
1、实现养护合理时机科学决策。目前大中修养护管理项目决策程序是当年5月底前报送下年度计划养护工程项目调查报告→市、县交通局审查批复→施工图设计→当年10月前设计文件上报市、县交通局→市、县交通局按规定程序下达计划文件。这种程序确定方案前置,往往会发生审批后路面突然急剧破坏而使计划明显滞后的情况,无法实现及时养护。这是以人为经验型为主进行养护时机决策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要实现养护合理时机科学决策,抓住最佳时机进行养护。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
2、实现养护投资的科学化决策。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目前每年养护资金,只能维持正常的养护,大都没能实现预防性养护,有的甚至造成失养。今后要进行养护投资的科学化决策,实现预防性养护。延长大、中修时间,使道路设计期内养护费用最低。
3、编制农村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借鉴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利用先进的公路管理系统,根据公路等级、路面等级、建设时间、交通量预测、养护水平、养护质量要求、公路性能变化规律、新建路网规划,以及养护投资等综合情况,编制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中、长期规划,实现公路的全面预防性养护,使养护投资总体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二)充分发挥养护资金投入效能
由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严重短缺,导致养路经费的人不敷出,公路超期服役问题比较严重。要强化养护资金管理,实行养护投资定额管理,提高资金投入效益。通过养护费用定额包干使用,结合养护质量目标考核,来解决目前养护费用管理中的养护成本高、个别地方平调和无偿借用养路资金,以及养护费用会计监督弱化等问题。
(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养路费由各级财政资金和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构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县级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按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的养护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养护管理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长效养护管理机制,避免短期行为,使养护质量管理规范,管理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质量保证体系更加健全,建立质量事故和质量问题的处理机制,落实养护工程质量问责制,强化养护质量,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同时要求公路养护技术设备更先进,积极倡导机械化,专业化养护,加大设备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要将小修、中修和大修结合起来,明确养护年限目标,完善合同管理,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产生长期效益,形成养护的良性循环。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
(五)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
1、公路管理机构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逐步剥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中的养护工程单位,将直接从事大中修等养护工程的人员和相关资产进行重组,成立公路养护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公路养护权。论文大全,农村公路养护。公路养护公司实行自负盈亏,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
2、农村公路的大中修等养护工程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鼓励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跨地区参与公路养护工程竞争。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全面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养护工程费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养护定额和养护工程量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拨付,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等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农村公路,可实行干线支线搭配,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
3、广泛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手段 ,养护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要使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手段,对养护情况进行及时而科学的检测,以全面准确地掌握养护质量状况,并科学分析预测公路性能变化规律,为养护管理、养护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三、结语
农村公路养护在保障路网畅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大中修工程,工程量大、占用资金多,在农村公路养护中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通过对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的研究,提出适合新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机制。新体制将充分借鉴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最新养护技术,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手段,改变现有公路大中修工程的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使用养护资金、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达到路况良好,路容路貌美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引言
水利工程对于我国水资源开发、水资源保护以及水利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利工程与部分建筑工程相比其存在有施工量大、施工环境相对复杂的特点,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到机械化施工方法,利用大型机械对水利土方工程施工,能够有效地提高土方工程施工效益,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水利土方工程及其机械化施工原则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水利工程中的防洪施工、水电施工、工程水土保持、土方垃圾处理等环节。而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其不仅要考虑土木建筑工程施工层面,同时也要考虑水利建设层面,在水环境中建设的土方工程,工程施工环境更为复杂。水利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原则包括:1)水利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环保施工、绿色施工是当前工程施工的主题,是环境保护和工程施工的双赢做法。而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采用机械化施工,不仅会对地区内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环境中的生态和谐。所以,在实际的机械化施工中,使用工程机械、选择工程机械应该尽量减少对工程环境的破坏。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应该遵循便利性原则。水利土方工程施工量较大,使用到的工程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比较多,所以,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水工能够合理地进行,在当前工程施工中,应该注重遵循方便性原则。在选择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方便使用、运输便捷、机动灵活的工程施工,保证机械化施工现场管理中,能够做好合理的调配管理,保证施工正常使用。另外,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尽量选择现代自动化控制设备,按照施工量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
3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3.1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相关问题
水利土方施工中,采用机械化施工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水利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中,还存在有机械化调配问题,影响了机械化施工的具体进行。一方面,在实际的水利土方机械化施工中,还存在有机械设备选择不合理问题。当前机械化施工背景下,不同施工环境和施工量情况应该选择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而水利土方机械化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的选择方式存在难点,部分单位施工中不能合理地安排设备租赁和设备采购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土方机械化设备的选择效益。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机械化设备使用应该保证工程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缺乏合理的管控,设备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正规,设备缺乏合理的保养,也造成了设备损坏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具体实施。
3.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环保问题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还存在一定的环保问题。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是在水利环境基础之上实施水利建设,在其实施中要对水体环境、水体土方、区域内水土进行挖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另外,在大型机械化设备投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噪声污染,影响施工中的生态环境。
4水利土方工程机械施工的管理控制策略
4.1具体施工案例
本工程为安徽省蚌埠市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工程,该项目于2014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要求在堤防加固工程中,将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和塌荆段堤防防洪加固为20a一遇工程施工,堤防等级为3级,其中,延伸堤苏家岗桥至姚圩段堤防为4级。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土方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加固堤防31.573km,护坡22.185km,防汛道路18.658km,穿堤建筑物8座。其中,黄苏段加固堤防21.15km,含新建堤防7.855km,铲除老堤8.283km、天河封闭堤加固堤段长8.5km,其中,加培土堤段8.18km,塌荆段加固堤段长3.534km,其中,堤内增加盖重1.06km,劈裂灌浆1.51km。以下是对本加固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管理进行的总结。
4.2工程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
水利土方机械化施工过程中,水利土方施工机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水利土方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对施工机械设备选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水利土方施工能够良好地进行。合理选择水利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工程机械化施工前机械化施工管理者应该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准确的分析,根据工程施工量、工程施工环境、工程施工方案细节内容合理地设计工程机械选购方案,保证工程机械选择的合理性。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机械化设备选择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施工设备的采购环节。在当前机械化施工中,土方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分为直接购买方式以及租赁方式2种,在其选择的过程中,机械化施工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工期、施工具体需求计算直接购买方式以及租赁方式的工程效益,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机械化设备采购更加合理。另外,在具体实施采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设备的性能检测和质量检测,保证选择的工程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1]。在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通过合理的工程机械设备选择,保证工程施工设备实施能够更加高效,从而保证工程施工更加合理。
4.3工程施工机械化施工的合理控制调配
水利土方工程施工中,做好机械化设备的合理调配,应该建立机械化设备的使用调配制度,根据调配使用制度合理地使用工程机械化设备,保证施工更有秩序。如在制度内应该合理地分配好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养护时间以及维修时间,并按照施工现场规划好机械和设备的摆放区域,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2]。水利土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施工,应该注重机械设备人员培训。在实际的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员应该对工程机械设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机械化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化设备使用人员的合理调配,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具备专业的机械设备使用技术和经验,保证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更加高效。
4.4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环境保护控制
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当前绿色环保施工的理念,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化施工的环保控制。一方面,在机械化施工中应该对机械化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另外一方面,在机械设备施工后,施工单位应该做好生态资源恢复建设,保证施工合理地进行[3]。
公路养护是在公路建设后国家或地区对其进行的一系列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以此来发挥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公路养护管理是对公路养护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安排。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严重制约了公路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等性能的充分发挥,是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探索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推动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1.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公路养护管理是对公路养护工作系统规划和安排,是当前公路管理的重心,对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公路养护管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首先,公路养护管理能够美化行车环境。通过对公路路况信息以及运营状况的实际调查,管理者能够合理安排公路养护的工作内容并统筹规划,创建顺畅、安全、美丽的行车环境。
其次,公路养护管理能够提高行车安全。管理者通过对各类交通事故的分析,发现道路存在的隐患,及时维修和调整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确保人们的行车安全。此外,管理者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对即将到来的影响交通顺畅的自然灾害及时防范,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第三,公路养护管理能够延长公路寿命。公路养护管理能够及时、细致地发现公路隐患、配套设施的病害和损坏以及道路设计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道路问题,并给予及时修复,能最大限期地延缓公路大修周期,提高公路及其设施的使用寿命,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第四,公路养护管理能够推动交通发展。目前,随着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道路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各地区政府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来缓解这一问题,如北京采取限行制度。而公路养护管理能够从源头发现并改变这一现状,如对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转换频率的调整,对道路的拓宽等等。因此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能够提升公路的使用质量从而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
2.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公路养护不同于公路建设,具有更为复杂和多变的特点。公路养护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经常性和及时性。公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之一,工作人员必须确保道路的完整和安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公路上面的行车状况,及时修复道路毁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养护管理实施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公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之一,同时又兼具收费的特性,因此,其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公路良好的使用性能以及优秀的服务水平。同时,公路养护应根据法律与法规的要求进行强制性的养护。
第三,高成本性和高科技性。公路建造的地形特点,决定了养护工作需要借助各种高科技设施。如对公路的维修需要借助各种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路况的监控需要借助高清的监控设备和系统的通信网络覆盖。同时,养护工作人员还要求具备操纵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此外,随时突发的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要求养护人员具有高的应变处理能力与机动能力,能够迅速补救、修复公路的损坏。
3.公路养护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公路建设发展的突飞猛进,传统的经验型养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公路发展状况,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僵硬。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大多采取事业型的管理体制,没有对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等各种类型的公路养护进行区分管理,不符合我国公路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而且我国公路养护经费仍采用国家拨款的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公路养护工作的及时性,使得一些道路隐患不能得到及时修护。
二是公路养护运行机制落后。我国现有的公路建设存在严重的“重建轻养”的思想,对公路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我国公路养护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对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低。这种养护机制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对养护工作的监管不严,对养护事故的责任区分不明确,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对养护资金的投入不足,对现代化的公路运营模式认识不到位等等。
三是公路养护定额与规范缺乏。目前,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建设明显落后于公路的发展状况。对于公路养护管理,国家以及各地方都缺乏统一的养护定额和技术规范,这就使得公路养护工作随意性大,养护支出不明确,缺乏考量标准。对公路养护质量的考核没有一个有效的符合现状的标准,仍然沿用一般公路养护的“好路率”指标,满足不了公路全方位养护的客观要求。
四是公路养护科技含量低。我国大多数公路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工作模式,对养护机械的配备率较低。尽管在一些发达地区,斥巨资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高科技公路养护设备,但是养护人员缺乏对这些大功率综合性的养护机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公路养护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对这些高科技机械适应能力差,不能完全发挥机械性能,使得这些设备的使用率低下,甚至出现闲置设备的浪费现象。
4.公路养护问题的解决对策探析
第一,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制度是规范各项工作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一套好的规章制度能够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互相推诿、消极应付等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公路养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公路养护制度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各项工作及岗位的步骤,便于操作执行。
第二,提高公路养护的机械化应用。
传统公路养护工作靠人力维修,管理凭经验的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在机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可采取雇佣车辆方式解决,以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最终达到“路面坑槽修补不过夜,防撞护栏维修不过天”的养护效率,使公路封路率降为“零”。
第三,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技术。
先进适用的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能够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优化公路养护的效果。如何提高公路养护的管理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化,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依据;利用高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的转变;引进推广国外公路养护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叶慧海,秦晓春.公路运输环境安全评价与对策的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
一、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收费管理不科学。如收费管理系统有待改进;假冒免征车辆多;改装现象严重等;②路政管理不合理。如:设备陈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过程中执法冲突情况多等;③养护维修管理不及时。如:机械化程度低;养护设备不足,专业化度很低;时效性不强等。④交通安全管理不落实。如:不能严格控制故障车辆上路;特殊气候环境条件下保障工作力度不够等。
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遵循的原则
第一、依法依规,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法制化。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公路管理的责任,调整社会关系,强化行业管理。
第二、科学发展,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科学化。必须正确处理建设、养护和管理三者的关系。
第三、统一集中,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服务高效的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第四、和谐服务,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效化。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强化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
三、还贷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高速公路的收费管理
第一、降低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管理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费标准至少可以降低一半,且不会影响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回报,不会延长收费年限,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就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第二、适当调整收费标准。要合理地确定收费标准影响系数,保证高速公路上有合理的交通量,同时要合理地确定收费车型换算系数,使高速公路上各车型的比例合理。
(二)优化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
第一、适应形势发展需求,不断创新路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根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当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路政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路政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网络平台和先进工具为依托,打造路政管理办公现代化。建立可移动路政执法办公平台,实现现场办案结算,及时对路政管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对路情、路况实施远程监控和动态管理。
第三、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路政执法人员要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树立公路行业良好风气作为“形象工程”来抓。
(三)优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管理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今后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解决区域协作问题,可以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各自有所侧重,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二、促进养护队伍更加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四)优化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第一、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1、加强安全服务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安全服务区的服务功能,为司乘人员提供休息、停车和车辆加油、加水、车辆急救及维修等业务。2、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针对高速公路实际状况,建立经常性的交通安全设施巡查、排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第二、健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由政府牵头,公安交警、消防、环保、卫生、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参加的交通事故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形成协作配合、信息共享、职能互补、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三、切实加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把驾驶人、高速公路沿线村镇、学校、单位作为宣传的重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优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管理
就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状况来看,若需要创建服务区品牌模式,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特色,笔者有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有规划、有步骤的加大服务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服务区在运营后应统筹规划环保工作的实施,建议逐步实施分类化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污物处理系统、庭院绿化成“林”成“荫”、服务区亮化、闲置土地开发、新经营项目的扩展等。
第二、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发展服务区各类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服务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一个服务区发展到高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复杂性、社会性。因此,服务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
第三、服务区的发展应根据车流量的发展,扩大其服务功能。建议充分利用经济合同的约束力来管理经营活动,将对经营活动的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监管交与相应部门或接受相应行政部门的委托或授权,以达到有力控制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行为。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优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必须从收费管理、路政管理、养护维修管理、环保绿化管理、服务区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对个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成效。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连贯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企业的资质由机械设备数量决定
国家规定相关施工企业应该按照自身拥有的净资产、注册资本等资质条件进行资质申办,通过审查合格拿到等级资质证书以后,才可以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施工活动。另外,只有按照一定标准投入了设备才能获得资质书,只有获得了相应的资质书才可以从事具体的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资质书上的承办范围购置相应的机械设备。比方说一级的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应该只有拥有160t/h以上的沥青混凝土以及设备,拥有68台大型设备,才能得到施工总承包的相关资质,才可以承揽更大的工程。
(二)招投标的先决条件在于施工机械设备投入
我国在颁发了《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文》,对拟投入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表进行了制定,其中主要包括机械名称、额定功率等要素。公路施工机械按照该文件来说已经成为工程竞标的重要施工手段,同时公路施工机械在工程竞标过程中也是重要的物质手段,在工程投标中成为重要的先决性条件。
(三)施工企业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施工机械设备数量上
一个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上,公路施工机械在施工企业中属于一种固定资产,可以反映出单位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只有形成了经营上的良性循环,才可以在机械设备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多一分中标的胜算,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快,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所以,在公路施工中我们应该重视机械的重要作用,在施工中不断提高机械管理的重要地位,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使机械设备的更新力度得到不断加大,同时不断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力度。
二、公路工程机械的管理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机械化的公路施工大道,引进了很多高科技设备和机械,但是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在使用和利用机械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极其容易损害机械设备,增加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管理设备不够完善
在公路建设招标成功之后会有一段准备时间,投标成功的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准备和设计。这一过程的准备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对后期的施工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公路建筑企业的机械化处于刚刚发展时期,很多设备都不完善,并且受到了技术的限制和影响,容易造成机械和施工进程的断层,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工程施工和质量。并且,由于受到了资金或者运输和技术的限制,很多大型设备无法及时的配置到公路施工现场,跟其他的施工机械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就造成了机械管理的困难。
(二)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所谓的制度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是指建筑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之后的执行力不强,造成了管理和控制漏洞。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对公路工程中的机械设备相当重视,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原则和标准,对公路施工中的机械操作和养护都有很多严格的规定,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了很多问题,导致最终的管理不够完善。一些施工单位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完全无视了国家的机械操作规范以及原则,造成了机械使用中的磨损和破坏。
(三)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管理设备在使用中受到的严重损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在实际工作当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机械的管理和养护。为了保证工期对工程建设设备进行超强度和超负荷的使用,造成了机械的磨损。另外,机械设备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容易被忽视,机械维修人员不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维修,长时间的积累便会影响到整体的运行。还有一个要点是相关部门不愿意花费太多的资金进行机械维修,在出现问题之后仍然进行强制性的工作,这样不仅会大大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更是会让工程建设留有一些安全隐患。
(四)旧机械装备落后,新机械盲目购置
由于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施工单位现有的工程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机械设备的整体技术状态已经进入老化阶段,大多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一此大型项目的投标和施工组织上面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适应当前形势,施工单位需要适当引进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有此企业没有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没能科学制定机械设备发展规划和购置方案,导致所购置设备不能满足项目的施工要求,成为“废物”。
三、提高机械管理工作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挑选适宜的施工机械
优良的机械设备能够推进工程的建设,降低机械管理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坚持配置经济化的原则,根据现场的情况以及工程的规模来选择合适的机械。机械型号和机械数量都是影响机械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只有这样施工进度才能得到保证。遇到工程量较小的情况,为了解决成本,可以选用那些性能好的小机械工作,这并不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相反的情况下,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适用于大型工程,具体的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除此之外,施工机械的配置工作也是不能忽视的重点,要坚持优化配置的原则,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二)建立健全机械管理体制
良好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减少机械设备管理的压力,所以,明确机械管理流程是公路机械管理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建立一套完整的机械管理体制,需要将管理效率与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明确每个人的责任,防止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同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企业管理与群众管理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工作人员认真管理机械的保障措施,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只有将管理体制落到实处,机械管理工作才能更深入,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为公路工程服务,这样,不仅提高了机械化水平,还间接提高了公路质量。
(三)做好机械自身的安全修护工作
首先是一定要保证机械各个部位的正常使用,有缺陷或者问题的装置必须丢弃,不得心存侥幸的继续使用。同时,严禁非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机械的拆装工作,以免破坏了机械的内部构造,造成安全隐患;然后在是施工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注意以及工作后检查的原则,做好预防、发现和处理工作;最后是施工单位需要在机械设备的周围设置比较醒目的安全提示牌,以免发生操作人员误打误撞破坏设备或者造成安全事故。
(四)强化对机械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机械设备的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机械的技术含量也增加了,这对机械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转变自身的思想, 掌握更加全面的操作技术,要具备一定的维修能力。 这样看来,公路建设企业必须加强对机械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公路建设培养出先进、优秀的人才,进而降低公路机械管理的成本以及提高机械技术水平。 公路企业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交流大会, 让工作人员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丰富自身知识,为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五)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机械管理人员要重视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机械设备的巡视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机械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及时保养和维修机械设备,分类保管机械设备,重视机械设备的防水防晒管理,确保机械设备在完好的状态下工作,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部门一定要提高公路施工机械的管理和养护水平,延长公路工程当中的机械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保证公路施工的机械化和科技化。
参考文献:
一、筑路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概述
(一)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公路系统改革的深入与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都促使公路施工不断向着高技术、高质量、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在公路施工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高效的设备管理实现建设目标和经济效益,就成为了现代筑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承包和完成工程任务的物质基础,工程机械设备的数量、质量、先进程度都是企业高效、安全、优质、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保障,然而就目前的设备管理现状而言,其水平仍未完全满足现代施工的要求,因此,提高工程机械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及企业效益的实现,就成为了筑路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制不完善与管理观念的误区。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使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意识始终跟不上施工管理与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机械设备管理缺乏统一的调配、指挥制度,机械管理人员的队伍也不够专业、稳定,甚至仅靠其他部门人员兼职负责,致使生产设备不配套,特殊设备不到位,设备的档案管理分散、混乱,常造成设备损毁丢失、企业资产流失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重施工轻养护”的思想导致项目部为缩短个别项目的工期,使设备长时间、超负荷,甚至带病运行,直接影响了设备性能的发挥及其使用寿命,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长期效益的实现。
生产施工与设备管理脱节。由于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部工作参与较少,而项目部的生产管理者则多为路桥技术人员,对机械的施工方法、保养知识及设备施工管理等知之甚少,生产与管理双方的交流机会也不多,因此现场操作管理水平必然会受到影响,一些较先进、特殊的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为生产服务。
设备利用效率差,失修情况严重。各自为政的各施工部门因缺乏统筹安排而无法实现协调合作,工程建设阶段设备资源不足与非建设阶段设备闲置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短缺和挤压都导致了设备投资效益的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企业对人才培养过度专注于路桥建设方面,忽视了对工程机械人才的选拔培训以及专业机械保养管理队伍的建设,导致项目结束后常留有大量需要修理、更新的设备,对企业造成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极大浪费。
二、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
(一)以企业长期效益为着眼点,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建设
完善机制建设首先需要企业管理者与设备负责人一道,深化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培养高素质的机械管理人才开始,建设一支现代化、具有专业技能和先进管理理念的设备管理队伍,确保施工使用的需要。
其次,应针对筑路工程点多、线长、面广,部门复杂,流动作业频繁等特点建立统一的设备调配、核算中心,结合设备管理目标进行采购、租赁,并监督指导项目部的机械管理工作。机械管理部门应根据工期负责对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以保证机械以最高效率来完成生产,应根据企业设备状况和各施工项目对设备的要求,对机械设备实行集中管理,计算调遣费用和租赁费用,优选机械施工方案。施工期间,应定期地对机械进行养护,冬休期间设备应统一存放,由专人负责看管,并进行彻底的保养和修理。
此外,完备的设备档案管理也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设备情况,及时总结施工经验。档案管理应对设备统一分类编号,妥善保管和准确记录,并应用计算机软件等管理辅助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以便其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二)全面、高效管理的实现
除人员、档案的管理外,要实现设备全面、高效的管理,还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日常保养管理、维修管理以及备件管理等环节的监管力度。施工中,应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机械操作人员每天强保机械设备的权力,施工组织者也应从企业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避免过度使用设备的短视行为。设备的保养可由日常维护和巡检两个方面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人员完成,巡检的工作则由修理人员负责。项目部应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经济上的奖惩。在维修方面,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应组织专人维修、并作维修记录,以提高维修质量。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项目则应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外修。
此外,还应做好设备易损件、专用件的储备工作,其余大部分零配件也应选择质量、信誉俱佳的配件生产单位,以保证施工使用的需要。
(三)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在机械设备大型化、精密化、高附加值的背景下,设备的价格一般都在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以上。这种情况下,单靠企业自身确实力不从心。因此,必须转换经营机制,通过职工集资入股、债转股、合资等各种融资渠道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设备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对闲置的机械设备,则可通过租赁方式把各类机械设备有偿租给其他单位使用,并用租金这个经济杠杆来调动租赁双方爱护设备的积极性,使机械设备的忙闲得到调剂,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有效地实现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筑路、养路总需求的不断增大使道路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而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就成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实现长期效益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障。设备管理人员应认识到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方法,不断加强工程机械专业素质的知识储备与实践,力争对设备资源做到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及时养护,提高其利用效率,以最终实现其对企业发展及基础建设事业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