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绿色消费课程论文

绿色消费课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2:4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绿色消费课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绿色消费课程论文

篇1

二、工作目标

依照《生态市建设责任任务》的工作要求,区的创建目标是:到年,争取“绿色学校”的比例≥80%,“绿色社区”的比例≥50%。

区共有16所小学,幼儿园8所,目前已有2所小学建成“绿色学校”:实验学校和善耕中心小学。计划在年底前再创市级或区级“绿色学校”(小学)4所,(幼儿园)3所,到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目标。

区现有社区48个,已建成“绿色社区”三个:路街道拙政园社区(省级)、街道社区(市级)、街道通和社区(市级)。计划到年底前再创市级或区级“绿色社区”9个,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创建目标。

对照该项目标,区各学校、各社区围绕创建生态市的中心工作,要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完善创建的各项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开展各项创建活动。

三、主要任务及考核要求

1、绿色社区

创“绿色社区”共有八项任务:

(1)烟尘:

社区内无燃煤锅炉且使用清洁燃料,烟气黑度、烟尘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居民使用清洁能源率大于90%,烟尘年投诉不超过3次。

(2)噪声:

社区内企事业的噪声排放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社区内无小五金加工场;

小区内机动车禁鸣;

年投诉少于5次。

(3)环境卫生

社区内机动车及人行道清洁,路面平整;

建筑外墙、院落围墙清洁美观,无乱写乱画乱贴现象;

生活垃圾袋装化,垃圾分类收集,日产日清;

无饲养家禽和无证宠物;

饮食流动摊点清洁、规范,无占道排档。

(4)环境面貌

社区内各种车辆有序停放;

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区域河道保洁,无漂浮物,水体无黑臭现象。

(5)绿化美化

新建社区(年以后建成的)绿化覆盖率大于35%,改、扩建社区绿化覆盖率大于30%;

区域内四季有绿,新建工程经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验收合格;

地面绿化、硬化,无土地。

(6)“三产”管理

“三产”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炉灶使用清洁能源,油烟治理达标,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放;

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批发、销售经营和使用点;

年投诉少于5次。

(7)施工管理

建筑工地围拦施工;施工车辆及时清洗;易污染的材料封闭运输、堆放;工地炊事使用清洁燃料。

(8)环境宣传教育

宣传:社区内环境宣传氛围浓厚,有专门的宣传橱窗,有环保公约,组织一定规模的宣传活动;

教育: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不定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有环保书报阅览;

建立一支环保绿色志愿者队伍;

倡导绿色消费,培育一批节水、节能和绿色消费的示范家庭和单位。

2、绿色学校

创“绿色学校”共有五项任务:

(1)组织管理

成立“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绿色学校”的创建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创建有计划、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和总结;

中层以上领导、环境教育骨干教师参加环保培训,校内开展环保讲座和教研活动;

创建活动中做的各种档案资料齐全,分类整理。

(2)学科渗透

各学科的环保渗透教育:学科有计划、教学有教案、活动有记录、检测有成效。

(3)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

每学期学校和班级有专项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教学、班队活动结合,师生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教育的资源,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4)校园环境管理

营造绿色校园,能绿则绿,护绿保绿,花木有植物标牌;水塘水不低于四类水,无焚烧树叶和垃圾现象;

办公、学习、生活场所整洁、卫生;

垃圾分类投放及处置,对有毒有害废物妥善处理;

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有计划、有目标、有运行措施;

学校自身的污染能有效控制,校办企业、学校设施及施工现场不产生污染。

(5)教育绩效

通过师生问卷测试、校园观察和走访社区,了解学校师生对创建的认识,环境意识的提高及环保活动的参与度;

通过巡视校园、师生生活区、座谈会等了解学生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参与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

学校教师、学生在参加省、市及区级各类环保活动中的获奖论文、教案、作品、书画等,学校或教师获得省或市、区级的表彰等。

(6)附加分

学校在评定年限内获得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教师获得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论文、教案在国家级或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环境活动中获奖。

3、绿色幼儿园

创“绿色幼儿园”共有四项任务:

(1)环境建设

园内环境优美,绿化率高,有环境教育园地;

园内教室整洁,厕所干净,饭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垃圾分类处置,无师生人身伤害事故隐患;

通过观察下水道、烟囱、垃圾池,检查是否有园内自身产生的污染;

有园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的管理目标、计划和措施。

(2)组织管理

建立环境管理领导小组,创建有计划、措施和总结;

大、中班的环境教育有教学计划、措施和总结;

环境教育活动的各类资料齐全。

(3)教育过程

领导、教师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及幼儿园培训的计划、材料等;

通过查阅教师教案,了解幼儿园在一日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情况;

充分利用园内、社区、大自然的环境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环境,培养儿童对优美环境的体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学期大、中班中至少有一期环境教育专题活动。

(4)教育效果

通过对教师问卷测试、幼儿提问,了解师生对环保理念的认知程度;

通过查阅幼儿行为记录、座谈等了解幼儿的环境行为;

幼儿园、教师有环境教育的经验、论文获奖。

(5)加分

幼儿园在评定年限内获得区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教师获得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教师的论文、教案在市环境教育评比中获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四、实施步骤

1、绿色社区:

(1)编制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

(2)成立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

(3)建立创绿色社区组织网络;

(4)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阵地,调动党员、干部带头,社区活动积极分子参加,营造创建的氛围;

(5)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环保监督岗,对社区街巷、河道、绿地等社区公共环境进行监督;

(6)制定环保绿色社区公约,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7)社区有固定的环境宣传橱窗,定期开展社区环保宣传教育活动,重大节日如“六五”组织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活动有记录、照片;

(8)培育一批倡导节水、节能和绿色消费的示范家庭和单位;

(9)小区环境整洁,绿化覆盖率高,垃圾分类收集,电池有回收箱,污水管网到户;

(10)小区清洁能源利用率高,无烟尘污染;

(11)小区河道清洁,无漂浮物和黑臭,有专人负责保洁;

(12)三产项目符合环保要求,油烟、噪声达到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13)社区创建的目标、计划、活动记录、照片、台帐、汇报总结等资料齐全;

2、绿色学校

(1)成立“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把创“绿色学校”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

(3)编制专项的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4)各年级各学科把环境教育的内容编入教学年度计划中,订出不同年级阶段的环境渗透教育要求,环境教育有方案、教学有教案、学生有收获;

(5)利用班会、晨会、少先队活动等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6)结合“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特别是“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7)结合学校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开展有本校特色的环境教育活动;

(8)校园环境优美、整洁,绿化率高,有环境教育的专栏,学生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规范;

(9)环境教育的资料齐全,计划、方案、教案、论文、总结及获奖作品等,充分体现学校环境教育的成效。

五、实施计划

年11月前,申报一批“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创建“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是创建生态市的细胞工程,更是为群众办实事,为国家培养新一代环保接班人的大事,各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将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把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创建各项措施,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区环保局全面负责创建“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区教育文体局负责辖区小学及所属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各街道负责辖区内社区和街道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区妇联负责所属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篇2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 绿色营销

Key word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green marketing

作者简介: 李昌凰,男,(1963.10-)湖北江陵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县委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和营销管理。曾承担1项省级重点课题,1 项省级规划课题和1项校级学科课程研究项目。在《生产力研究》、《学术论坛》等核心期刊和《经济日报》、《沿海企业与科技》等报刊杂志上发展论文50多篇,主编《经济写作》教材一部。

张雅婷,女,出生于1986年1月10日,湖北十堰人,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专业企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

裴,女,出生于1985年11月27日,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大学08级管理学院研究生,专业企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

良好的企业绿色营销伦理通过种种途径对企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当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更激烈的全球化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时,唯有伦理优势才是持久的、无限的,因此,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以绿色营销伦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将这种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战略融合在一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提高企业人力资本

(1)赢得高素质人才的青睐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要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仅有物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人的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培养,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才在选择工作去向上非常慎重,他们不再仅仅关注薪水、职位、发展机会等,他们更关注未来雇主的社会形象。中国学者周祖城博士在研究调查中发现,88.92的人愿意在讲道德的企业里工作。

(2)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

员工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工作效率,绿色营销伦理提倡员工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一个讲绿色营销伦理的企业能提供一个和睦、融洽、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们感到心情舒畅,这种心情常常转化为努力而卓有成效的劳动。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发动人去工作,人的才能和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在竞争中就会取得优势。也造就了这些企业的成功之路。

(3)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

这种激励力量来自于超越自身利益的企业使命和目的,来自于伦理领导,来自于对员工的尊重和关心。一个具有绿色营销伦理优势的企业会提出远大的目标,在全体员工中确立起一种追求共同“善”的价值目标和价值信念――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工作。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了,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双赢

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合作活动中要双赢,就是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来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合乎伦理地对待他们会取得什么结果呢?

(1)政府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国家发改委此前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要达到16% 。目前这一比 例尚不足1% 。规划把“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一项原则确定下来。

目前,我国已出台4大类30 余项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如果一个企业能合乎绿色营销伦理地进行活动,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2)顾客忠诚

在当今世界,社会媒体对企业越来越关注,消费者的道德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在采取购买行为之前不仅仅依靠产品的价格、功能和质量等传统参数来选择消费品,产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生产,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声誉如何等等都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调查表明,当企业管理层把主要精力放在关注企业利润的时候,消费者已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环境、社会、企业行为等道德性问题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道德声誉有利于吸引顾客并造就顾客忠诚。

(3)供应商合作

资金、原材料、零部件供应者愿意与信得过的企业打交道。因为与这些企业做生意风险低、效率高,作为一种回报,供应商愿意以比一般公司低的价格供应质量可靠的货源,并及时送达。银行对信誉好的企业往往会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怎样赢得供应者的信任?诚实守信、互惠互利是赢得信任的基础。

(4)公众赞誉

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企业都在抓品种、质量、成本,结果在这些方面差异并不大,这时候靠什么把自己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呢?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个有着绿色营销伦理优势的企业会一开始就为他人着想,即使出了问题,也会及时补救。始终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赢得良好的公众口碑。

(5)投资者青睐

从古至今,人们通常都愿意把钱借给信誉好的人。富兰克林指出,“信誉就是金钱”,这一原理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无论是旧时的钱庄还是现时的银行都愿意把钱借贷给信誉好的企业,而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些借贷资金,壮大自身的资金实力,进一步改善经营状况,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赢得竞争优势。

三、塑造企业信誉

(1)信誉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现代市场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已不再注重广告上和产品的标签上吹得神乎其神的功能和效用,而是注重商品的牌子、内在质量和方便周到的售后服务。也就是说,买方看准的是市场,是产品。哪种品牌信誉高,哪家商店货真价实,售后服务好就买哪家的商品,正是在市场价值规律的支配下,推动了现代市场竞争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向高层次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社会责任的竞争。因此,谁讲绿色营销伦理,向社会提供信誉产品和诚信服务,谁就会赢得顾客,赢得市场,顾客相信企业的产品(服务)并购买该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就是在向该企业“送钱”。反之,被市场所淘汰。

(2)信誉能给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

长期的、连续的伦理经营最终会形成企业的信誉。换句话说,企业信誉的价值等于未来收入流的贴现值,包含在企业名字中,买卖企业,实际上是买卖企业的信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继承法中,把体现商业信誉的字号,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列入可继承的遗产范围。因为它可以给个体商人和企业带来巨款做广告所不能达到的长远经济效益。

(3)信誉能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品牌是信誉的外在表现,信誉是铸就品牌的基石。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品牌的内涵就是公司精神,大凡名牌产品都是“伦理实体”。产品质量除了决定于科技含量、工艺水平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其中的绿色营销伦理含量。

央视《新闻 30 分》将南京冠生园使用陈年馅做月饼的情况曝光后,使南京冠生园的商品声誉一落千丈,企业形象几乎降到冰点。时隔半年,企业生产难以为继,申请破产。

四、化解外部危机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危机。危机是一种深层威胁。如果企业内部具备了责任意识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企业就能够迅速、一致地解决出现的困难和“紧急状况”,有效地预防人为产生的危机和解决或缓解非人为产生的危机。

(1)绿色营销伦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营销的本质是创造并管理需求。需求有两个维度,一个是需求量的大小,一个是需求的层次。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绿色营销伦理既能扩大社会的需求总量,又能从总体提高全社会的需求层次,对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重大作用,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巨大最动作用,。绿色营销伦理更要求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可持续增长的科学发展观,妥善处理资源利用的问题,更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 谭教千 陈建新.论企业管理道德与竞争优势[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3期

[2] 刘胜良.基于伦理视角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6年

[3] 张浩.企业营销道德研究[D]:[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6年

篇3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篇4

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2.科技素养 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互联网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使我们能真正做到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应系统,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学的进展,产生了大批新型纤维;莱卡的广泛运用,使穿衣中长期困扰人们的舒适与合体的矛盾得以解决;tencle、彩色棉、新型醋酸纤维面料、绿色聚乳酸纤维面料等新型纤维面料,既具有天然纤维的风格,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性能,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得服装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赋予面料以新的风格和内涵,丰富了表现力,使服装呈现出新的视觉冲击,散发出新的魅力;随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进展,不久将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纤维和面料。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鉴于工业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对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及生物化学和环保科学的发展,导致了人们以“绿色”为美,形成了当今的“绿色文化”潮。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还将影响到思想、文化和美学等诸方面的问题。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论文参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论文参考。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论文参考。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06C596)

参考文献:

[1]袁杰英.中国服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于 君.女性与文化[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18-02

随着全球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逐渐被们所认识。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正是这种紧迫感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低碳[1]。低碳旨在倡导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绿色文明是继黄色文明(农业文明)、黑色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为了能够持续满足人们的幸福感,持续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所追求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明。绿色文明包括绿色生产、生活、工作和消费方式,绿色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的双赢式发展。

低碳生活和绿色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努力,是为了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尝试和自救。为了倡导低碳生活,推行绿色文明,笔者在全校开设了《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全校公选课,以增强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养成日常低碳环保的行为。选修该课程的大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且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在150人以上。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学生数量的庞大,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如何让学生接受简单易懂的低碳生活常识等,成为该课程教学的一个难点和挑战。为此,笔者向学校申请并获得了《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课题。在该课题的支持下,通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优化,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满意。

一、精选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低碳经济概论》(孙桂娟等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1版)、《生态文明与绿色生产》(卞文娟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版)和《低碳知识与低碳广东》(梁桂全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几本教学参考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为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低碳知识,笔者精选了相关授课内容:低碳经济、低碳广东、环境问题、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低碳经济与能源、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低碳农村、低碳校园、低碳城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绿色农业等。从低碳的定义、由来,低碳生活的注意细节、广东低碳领域的具体进展情况、绿色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讲授相关低碳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能学习到很多低碳生活小常识,增强了低碳意识和日常环保行为。

二、课堂教学改革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省时、激发兴趣等特征,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可有效解决现代教学内容丰富和课时缺乏的矛盾。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补充最新的教学素材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在各类学校已被广泛采用[2]。例如讲解低碳饮食时,笔者选用佛山电视台的视频,通过播放素食的好处、年轻人对素食的理解与尝试、素食饭店的盛行等,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日常生活中鱼类、肉类等荤食的高碳排放及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加强日常生活中对低碳饮食的理解与宣传。同时,笔者也大量播放其他类型的低碳生活视频、动画、公益广告等,不断强化学生的低碳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低碳的教学资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可以把一些问题讨论的非常清楚透彻。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笔者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然后全班同学课堂集体讨论。如讲述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低碳常识时,笔者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几分钟,然后让比较活跃的同学发言,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或质疑。同学们的低碳生活常识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洗餐具,甚至洗头发;在室外空气潮湿时将废旧报纸铺地板上吸潮;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出门自带喝水杯,不用或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饭盒;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少用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变废为宝;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衣服尽量手洗,少用洗衣机、脱水机;用节能灯替换普通白炽灯;不开或少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少开启计算机程序,尽量节电。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到一定温度关闭空调。

学生通过几次这样的讨论活动,对日常低碳细节能领会的非常透彻。此外,笔者在课堂上也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低碳生活经验:如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坚持爬楼梯进课室、坚持关闭不必要的灯等。笔者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学到知识,课堂气氛也轻松愉快。

三、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试大多是依据期末考试学生获得的分数来给出学生成绩,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平时不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搞突击的不良学习风气。为此,我校特意改革了传统考试模式,现在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结合本课程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的方式,最终合理地给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平时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回答问题、积极给老师提供教学视频、图片的同学,教师及时登记这些学生的名字,提高他们的平时成绩。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不采用统一出试卷让学生笔试的考试形式,而是采用期末撰写课程论文的新型考试形式。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笔者要求学生的期末课程论文尽量手写(尽量选用废纸的背面),或双面书写,此举得到所有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都觉得通过用废纸撰写课程论文,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低碳生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通过对《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收获了很多低碳生活常识与低碳注意事项,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对该课程也给予了非常高的教学评价与评分。当然,由于选课同学专业背景的差异,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随着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诸多选课同学的献计献策和任课老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必将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桂娟,殷晓彦,孙相云,杨锐,孙少叶,王莹.低碳经济概论(第一版)[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篇6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篇7

Abstract: From reform research contents, goal, problem 3 solved to wait of course describe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reform is made.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the reform is practised; achievement

中国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设立较晚,属于发展中的学科。然而,“国以民为先,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饮食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食品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和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成为全国第二大行业。山西是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正经历着从“黑色经济”为主向“绿色经济”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在“绿色经济”中,“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其中关键一项,食品工业作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行业。但是由于食品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山西师范大学于1989年成立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2000年转为食品科学专业,属于学校“十一五”重点扶持学科,这在全省高校办学历史上仅次于山西农业大学。而且在学校办学历史中,本专业曾多次获奖。2004年,“高纤维食品的制作技术”、“汉硒营养挂面的制作”分获发明制作类三等奖、优秀奖;2005年,“高活力阿尔法-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研究”获山西省首届“新晋挑战杯”新东方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铜匠、山西师范大学第三届“挑战杯”青年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006年,“挑战杯”作品“糯玉米发酵酸奶的研制”获校一等奖;“不同方法对苦荞类黄酮提纯得率的影响分析”于《食品科学》发表,并获校二等奖;“绿色食品增白剂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获校优秀奖。同年,中国蛋品科技大会论文集收录了“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鸡蛋营养苦荞面条的研制”、“醪糟苦荞鸡蛋糕的研制”、“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等6篇“挑战杯”论文。其中,“奶酪片的生产研究工艺”获优秀论文奖;“低脂全蛋使劲沙拉酱的研制”获优秀论文奖,并在《中国家禽》发表。17年来,经过专科、本科的多层次办学,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生源数量,可以保障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自2007年起,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个人魅力的优秀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1 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构建了一个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高起点、高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按不同年级分别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实基础准备阶段形成的各种计划、制度及措施。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综合大实习、第二课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1)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改革与创新。大一年级要重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和专业认识问题。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为普及心理知识的主要渠道,以专职教师为专业形象的主要体现者,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专业咨询热线”,大一新生还可通过参加各种相关协会来解决自己心理健康问题,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2)设立第二课堂设立第二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大二年级以“第二课堂”为主要活动平台,学院组织学生按兴趣参加相关专业协会,各开放实验室按规定向学生开放,重点满足学生进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杯、发明制作等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学生可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完善个人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三年级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主线,师生双向选择,参加有关的科研活动,开展导师“寄读”活动,以校园网络媒体为中介,跨专业选修课程。

(4)综合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综合大实习的指导老师,利用食品工艺室先进的成套设备进行典型食品的生产示范。实习项目包括面包、饼干、饮料、果酒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通过典型食品生产示范,不但解决了专业课实验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相关食品生产的实用技术。

(5)加强毕业实习管理,规范论文设计程序。大四年纪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自选主题,完成现场实践性解决生产工艺问题的考核和相关专业选修课的成绩考核。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2 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构建应用型能力考核体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实验人员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来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为学习态度、基本技能、实践成果等,努力经过4个轮次本科大学生的培养,建立完整食品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3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体系

根据学校已有的教师管理条例,补充完善“双师型”要求级待遇,完善教师岗位考评、任聘、考核制度,确立以实践性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体制。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由学生和院教学督导组来进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责任心和改革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打分,督导组对指导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实验人员的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主任来进行,指导教师对实验人员能否及时、全面的提供易损仪器、消耗材料和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好坏等进行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人员的出勤、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给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影响其各个实践环节的成绩,进而影响其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次。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相挂钩。实践证明,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 4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体系。

5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构建应用型教学管理体系

篇8

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中突出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二、思维方法

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遵循“个别一般个别”的程序,探求新知以“个别一般”为主,坚持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让学生在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中,拥有获得新知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多设计讨论、辩论、演讲、调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四、实施程序及要求

本模式由搜集信息、导入新知、探究新知、集结观点、运用实践、加深拓展等六个环节构成。下面以《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把新授课的实施程序及要求作一说明。

(一)信息搜集

此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准备。由于新课程中,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要树立以课标为中心的思想,广泛收集各种教学信息,为落实课标服务。为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研究所学教材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把教材、教参等相关教育资源分析透、把握准。研究教材能否落实好课标,若不能,还需搜集其他信息,为落实课标要求服务。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及主要教学方法,设计出易操作、高效益的具体教学活动程序。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先看课标要求如下:

我们把这一标准与教材内容对比会发现:教材中描述了四种消费心理,课标要求是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这种差别告诉我们对消费心理不能固守在教材中的四种。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把学生中实际存在的如:爱美心理、安全心理等列入教学活动的范围,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消费心理具有多样性。

(二)导入新知

此环节要巧设新颖的开头导语,来激发学习兴趣,其具体方法多样,在新课程实施中要尽量多采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选取典型生动的事例导入,会让学生感到知识与生活贴近,能更好地增强学习兴趣,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的导入,就可以中学生当今典型的求异爱美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导入,既引发兴趣,又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本框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

(三)探究新知

此环节是落实课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灵活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新型师生观,倡树教学民主,积极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促进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如《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先把学生分成两组,对每一种消费心理,消费原则进行逐一讨论,让学生充分利用在生活中的获得的体验,对同一消费现象发表不同看法,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实现在价值中突出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四)集结观点

经过一系列的新知探究活动,学生在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中,必然获得一定结论,即得到了正确的价值标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需及时归纳梳理,以使学生今后准确规范地使用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新知探究结束后,可以以图表或提纲的形式整理本框主要观点。

如:《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观点集结如下:

1、消费心理面面观

2、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运用实践

精心设计适量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要多样,倡导开放的综合的题型,既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着眼发展能力的培养。选题要贴近社会生活,突出联系实际,富有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可运用下题。

最近,雷晓燕一家正在闹矛盾。雷晓燕的爸爸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拥有上千万资产。爷爷从乡下来城里后,爸爸花一千多元到酒店为爷爷义不容辞接风洗尘,又花几千元为爷爷购置生活用品。爷爷非常生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晓燕正在上高中,好好的衣服说不穿就不穿了,说买就买,要那么多新衣服干什么?一到周末就下馆子,一出手就是几百元;春节快到了,父母又计划着贷款买车,开私家车去海南旅游过春节,这要花多少钱?这不是把子孙的钱都花了吗?爷爷大骂爸爸是“败家子”。

你赞成谁的消费行为?请说明理由。

(六)加深拓展

此环节作为课下作业安排,以丰富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锻炼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如:《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可这样安排:

篇9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而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指出“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说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创业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和生活有计划性、创造性、超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笔者认为,政治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图片或网络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地方乡土资源,开发地方资源中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一方面强化、巩固政治课堂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得到升华,探索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之路,从而使政治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认识乡土资源价值,明确政治研究性学习目标

要使政治教学与时代同步,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固有模式。《关于福建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管理的意见(试行)》中指出:“地方课程的内容以地方区域性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为主,既要体现地方的传统、特色,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时代性、地方性、实效性的原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资源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以政治学科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植根地方乡土资源,确定政治研究性学习方向

中学政治研究性学习,实际是一种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确定研究方向为首义。虽然,各地区、各学校在内外条件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不同程度上都会具有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漳州市,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是福建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国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是闽南商贸重镇和富有亚热带风光的海岸地区。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靖土楼等景点。。漳州有着我们政治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利用好漳州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探究地方乡土资源,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

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现、提出研究问题――提出设想和方案――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进行相关拓展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激活已储知识――学习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用文字或书面表达进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政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操作过程为:

1.精选内容,确立研究主题。政治研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性、实践性,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管理与监督。研究主题的确立非常重要,在积淀丰厚的乡土资源中,应选择与确定那些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又能反映社会、地方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理想和培养宗旨的资源,确定主题。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开展过的研究性学习主题有《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漳州户外广告状况的思》、《漳州市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研究》、《漳州市“摩的”市场现状调查》、《漳州市婚礼习俗的继承与发展研究》、《漳州拖鞋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漳州市消费品过度包装调查研究》、《漳州市民理财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漳州大型超市满意度调查与研究》、《漳州九龙江水资源状况调查与研究》等课题。

2.上报课题,制订目标。选定课题后,师生密切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规划是课题实施的保障。设计目标前,教师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和《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选择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资料,并作专题讲座,营造有关问题情境,接着,让学生围绕主题从兴趣和爱好出发,成立研究小组,推选组织和研究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要求能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现状与基础、实施方案、活动安排、评价方式、成果交流等方面撰写课题方案,这样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规范和有序。

3.实践考察,活动实施。课题方案确定后,教师应带领有关课题组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与课题相关的乡镇、街道、工厂、社区、历史名胜古迹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如《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实地参观乘坐漳州市公交车,漳州至天宝,漳州至南靖,漳州至龙海等线路的车辆,同时对乘客、司机和服务员进行采访、问卷调查等,详细记载了活动经过,收集到大量信息。《漳州九龙江水资源状况调查与研究》课题小组在老师的带队下,从加塘溪的源头开始沿溪而下进行实地考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不同溪段溪水质量的变化,溪两岸的污染源、污染物,溪水受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同时采访岸边耕作的农民、路过的行人等,在附近居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记载了活动记录,并在电脑之中储存有关资料。这一过程,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是活动能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4.筛选信息,整合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后,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主持下,交流、分析有关信息资料,拓展相关研究,整合部分材料,写成结题报告,如《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包括:(一)公交车上存在的不文明问题及分析,分别从乘客、司机、服务员的不文明举止及公交车上的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剖析;(二)我们的思考及建议,从社会各方面说明如何加强公交车上的文明建设,提出了构建文明车厢的构想。《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与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为主题的结题报告,分别从舆论宣传、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市民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独特见解。

5.交流评比,深化成果。在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之后,教师应把学生的主要探究成果融汇总结,参加学校的成果展示评比;同时,本人还结合漳州市级各类小论文评比,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送去参赛,近六年来有三四十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如《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低碳生活》获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高中组一等奖;《生财有道,理财有法》、《构建和谐车厢――漳州公交车上文明状况的调查报告》、《文化生活,和谐消费漳州市民文化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美德贵在坚持文明重在行动――漳州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报告》均获漳州市政治小论文评选高中组一等奖;《飘落花瓶的诉说――交通安全的警示》、《“摩的”取缔与否――漳州市“摩的”市场现状的思考》、《贴出文明,秀出精彩》、《遏制过度包装,倡导简约生活--漳州市消费品过度包装调查报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获二等奖等。这些都大大得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同时教师本人也结合自身在做的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开发工作,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加以整合、推广。二年多来,笔者结合主持《乡土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建设》这一省级教研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现实背景中主动对漳州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研究,使我校的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步构建起了以漳州乡土资源文化为研究内容的的特色之路,形成了有地方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体系。开发出了《政治小论文写作与鉴赏》、《漳州民俗风情》、《漳州旅游》等校本教材,大大丰富了地方的课程资源,同时这些教材对指导学生进一步参与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课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和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政治研究性学习,确实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实践机会。在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挥教师科学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就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大纲》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10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重视教学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效果,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以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的课程模块。而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堂教学应设计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因此,新课改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行的教材,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托,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把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活化课标教学。

1,新课程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含义

首先,“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中学生在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呈现新情况、新特点。另外,由于高考升学压力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不同问题,家庭经济条件有贫富之分。因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德育理论,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关L经济贫困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贴近生活”是指教学内容要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教学实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当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讲的基本观点,讲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讲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讲学生身边的人与事。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具体的,具有指导作用。

最后,“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在课程内容生活化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细心发现,挖掘生活素材,一定要对生活素材进行认真筛选,力求内容丰富,品位高雅,引领学生在这种生活背景中进行体验,使学生能自主获取自身发展的资源和力量。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透析事物本原,领悟生活真谛。

2如何将生活化素材引进高中思想政治课

一是挖掘、整合生活素材,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新教材体系在编写上以生活为主线,删除了繁、难、偏、旧的东西,增加了生活实际和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和时效性。通俗易懂,内容形象生动。课程知识生活化,客观上,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然而,生活是经常变化、发展的,有些教材内容中的生活事例,离学生现在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如果教学中,不适当加以改变、整合,不仅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例如:在讲《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和创新)时,结合广东实际,以凉茶为例,它是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要求自己说一说。在课堂教学时,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代替教材中的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的事例,更易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更易理解教材的理论观点。

二是筛选生活素材,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素材是构建学生与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课程知识是前人从客观实际中概括出来的抽象概念、原理、观点等,它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距离太远,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在教学中,就要使课程内容体现出生活时代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去寻找知识原形,使生活情境成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文本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促使其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一课时中,我受到《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在生活中感悟到抽象的道理。

三是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课程内容要在知识、思想上、心理上与学生的经验储备、个性特点和思维水平相适应。因而,只有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才有利于引导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才有利于学生道德内化,帮助学生化知为行。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筛选生活事例,不注意贴近学生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材料;而用成年人的生活来取代学生的生活,这样,无法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生活体验,也难以使课程知识内化。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让班上的六个学生排演了一个小品,他们中的小张同学过生日,他们五个准备怎么庆祝他的生日。这五个同学有的说要送给他一个90元钱的大蛋糕,有的准备送给他一支钢笔,小张本人也表示要花上个四五百块钱好好请他的这几个小伙伴。表演完后,我让班上的其他同学对他们各自的做法发表一下意见,同学们踊跃发言,指出他们各自消费行为的合理之处和不当之处,然后我及时地将课本上本节的知识点拨出来。这时既让学生深人地理解了知识,又让6位同学得到了感悟: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达到了言传身教和结果。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亲切感,且接近了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

四是创设多元、个性化的生活情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化是今天时展特征。人们的生活也随着时展而日益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人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多彩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课程内容回归学生多元化的生活中去,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格学校内这一狭隘的范围。通过多元化的学习、体验,能促使学生学习进步、努力发展,还能促使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完善,兴趣多样;能在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如果教学内容创设的生活情境局限,或割裂和肢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生活,这既难于使学生学习生活有滋有味,兴趣素然,又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发动学生走出校门,进人工厂、农村、市场、机关单位等进行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定期邀请专家作报告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生活,开拓了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1

一、国际贸易的“绿色化”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我国也加快了经济的“绿色化”进程。在某种意义上说,WTO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形态。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工业化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提出来的崭新发展观。WTO准则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有效保护的协调,所以,有人把WTO之下的国际经济和贸易称之为“绿色经济”、“绿色贸易”,而绿色经济和绿色贸易必将促使各国把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加强环境资源立法,把经济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在世界市场上,绿色产品走俏,绿色战略盛行,绿色革命方兴未艾。据调查,84%的荷兰人、90%的德国人、89%的美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85%的瑞典人愿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80%的加拿大人愿付出多于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利的产品,77%的日本人只挑选和购买有环保标志的产品。据美国商务部称:目前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已经有5000亿美元。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占了全球环保市场85%的市场份额,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进步,其环保产业的发展将快速增长,亚洲将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绿色消费市场的兴起和扩大,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认识到环保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当今,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环保技术、设备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环保产品与技术的出口1995年是142亿美元,1999年已增长到213亿美元,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绿色食品的贸易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欧洲几个国家相继发生了口蹄疫和疯牛病后,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日益青睐,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如今,有机食品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1998年,美、日、德等10国类似我国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的贸易额达到了10亿美元,而1999年的贸易额猛增到200亿美元。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其世界市场的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来,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投入,绿色生产、绿色产业的发展引人注目,但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虽然这些年来在环境治理上加大环保投入的力度,但还是政府在唱主角,政府包揽环境保护事务的格局已显现了其局限性;目前我国大部分还处于对生活质量需求并不很高的阶段,人们对绿色食品标志、环境标志产品的印象还不深;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还停留在治理环境污染的阶段,涉及预防污染特别是发展绿色产品方面的法律法规未形成系统;我国与世界绿色技术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绿色技术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使用后废弃回收的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技术遍及生物、材料等所有高科技领域。发达国家对绿色技术的研发高度重视。如美国白宫设有多部门的绿色技术工作小组,鉴于绿色技术多部门的特点,由美国环保署牵头专门制定了一个计划,在政府多部门之间建立联系。美国对环保生物技术的投资占到整个生物技术研发的50%以上。

二、适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化”趋势,构建我校有特色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在发展绿色经济上我国起步虽晚,但起点高。我国政府近几年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绿色战略的工作,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世人瞩目。我们要将抓住我国入世后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挑战变为获取入世后更大发展的机遇,全面大力推动我国绿色化的进程。

在这种背景下,培养适应国际贸易的“绿色化”人才已成为一种当务之急。作为林业院校应该抓住机遇从众多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者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林业院校培养国际贸易人才虽然存在培养特色不明确、培养主体单一、教学管理体系不成熟等问题,但它也具有一些相对优势。如我校就有很强的林产品教学与实践方面的专业资源;学校已形成有效的全校资源共享的机制等,这些都为我校有特色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在有特色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构建中。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如我校可以确定为有绿色环保和生态经济头脑的通用型的外贸人才;然后,制订具体的阶段培养方案,通过课程的设置、建立激励机制、到有关政府、外贸企业、农林类企业实习、对培养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在全校形成外贸人才培养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达到一种高度资源共享的目的。有特色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路径必须创新。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模式不能套用以往那种象牙塔般、封闭式的方案,而应凸现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国际化和绿色生态化特征,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开放度。为此,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要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面向校外和国外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具体创新路径包括:依托我校在资源与环境、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优势力量大力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绿色生态”观念;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开放性;有选择地从国内外高校、实业界、政府管理界引进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构成,扩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从业经验的累积;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开放性,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丰富教学载体,增强趣味性、设性性、互动性,增加信息量,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和手段的复合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校的晶博国际学院的开办,走国际化联合办学之路;从湖南大学、长沙海关、南华物流公司聘请学者、官员、经理来讲课;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的建立等都是我校在培养路径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

2.培养主体要做到高度协调。由于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到高校、政府机关、涉外企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在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上,更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鉴于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公益性作用,新型培养模式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协调以及经费上的支持。此外,政府扶持也是保证高校和校外企业长期合作的基础。在学校内部,学校决策层和管理层要从宣传、资源调拨、科研人才、经费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各二级学院要在诸如交叉性学科书籍的编写、课程交互教学、教学实践基地的资源共享等很多方面相互配合,协调行动。我校已经积极联系几十家单位作为实习单位;二级学院已经编写了《林产品贸易》、《国际家具市场》、《生态经济》等书籍作为交叉性选修课,效果相当好。这些工作都有赖于各个单位和部门的高度协调行动。又如运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大融通”式人才培养手段,强调其他专业为外贸人才培养服务以及外贸人才培养同样要为其他各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