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2: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质量检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橡胶类的这些支座常见的病害就是如橡胶由于老化造成的开裂、钢板由于工艺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往往会外露造成缺陷,橡胶的粘接存在问题后会出现脱胶现象、局部地方由于受力不均会出现脱空的病害、不均匀的受力会发生剪切变形病害、橡胶体发生鼓包并导致开裂等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原材料本身质量问题以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不够严谨或者未按规范进行施工造成的,安装过程中没有精细操作,测量工作不够认真梁板安装时侧滑造成支座剪切破坏等等;这些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安装支座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把支座非常稳固的进行安装,以至于安装梁板的时候造成支座随意被拖动使得支座的方向位置不准不能使支座均匀受力等等这些原因造成的。下面就对常见的病害原因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1支座开裂、钢板外露;支座开裂和钢板外露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特征就是橡胶支座表面形成龟裂裂纹,以及由于橡胶龟裂或支座制作不佳使板式橡胶支座内部的钢板外露。这两个问题主要与支座本身质量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进行质量检查过程中就要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对这种情况要记录并进行拍摄,反馈给桥梁建设相关方,或者在检测报告编写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2支座脱空:当板式橡胶支座在桥梁底面和支座的支承垫石顶面由于施工或安装过程中出现的缝隙,这个缝隙的尺寸如果大于相应边长的25%的时候,我们就认为支座脱空,这个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和常见的病害。这种病害的发展容易造成橡胶老化。我们通过检查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支座底面标高控制不当造成脱空;二、上部梁板自身预制过程中出现问题,特别是斜交的梁板控制更是比较困难。三、一般都有支座垫石,如果垫石强度过低,而支座面积较小造成受压后垫石破碎,这样很容易引起脱空;3支座变形过大;在上部梁板的作用下对支座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由于这种力的作用下会使得支座表面产生压缩,由此就会产生变形,同时由于力的作用会使得支座产生一个剪切变形,由此就会使得这个支座出现了较大的变形;支座变形过大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支座本身质量造成的,另一种就是安装过程中没有严格按要求施工造成的。由于安装过程中未能使支座的各个部分均匀受力而造成的脱空会使的局部各别的支座的变形加大加上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影响和汽车等活荷载效应的影响下加大了变形,这种情况发生在桥梁设计纵坡过大的时候是最为普遍的。4偏位问题:偏位问题是众多桥梁在安装过程别是在支座的病害问题中已经相当的普遍了,偏位问题在纵横向方向都会出现,是桥梁支座病害的头号大敌。人为的原因就是测量的过程放样不准,许多施工人员有个误区,总觉得这些部位对桥梁的质量不太重要,所以随意性很强,这样就会导致偏位的发生。
2 检测仪器
检测部门应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及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并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数量满足工作需要。同时将所有仪器设备统一建立档案并按照规定程序对仪器进行管理。检测部门应密切留意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定期对所有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并请专业人员进行修理,应经确认恢复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仪器要每年经过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才能进行使用,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两次计量检定中间我们通常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3 检测用品
检测用品包括检测用的耗材、试剂和药品,检测用品的质量严重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是要对提供检测用品的供货商进行严格考察和把关,建立诚信商家档案。对购置回来的检测用品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才允许使用。二是定期对试剂和药品进行排查,对于临期的试剂和药品进行标注尽快使用,对于过期的试剂和药品立即丢弃。三是检测部门同时应该对标准物质建立档案,每种标准物质都有相应的标准物质证书以保证可溯源性;购置到货的标准物质应进行验收,并根据其性质妥善存放,在有效使用期内定期进行期间核查。
4 水产品检测方法
检测部门应优先采取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并定期跟踪方法的有效性,确保使用的标准现行有效。首次采用的标准方法,在用于检测前应对方法的技术要素进行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如果发现标准方法叙述不详(此步骤会影响检测结果),应立即将详细的操作步骤提交书面材料,经审核批准后使用。
5 水产品检测环境
由于检测部门经常要接触一些有毒的药品和试剂,所进行的检测试验也会产生一些危害身体的有毒气体和废弃物,所以检测部门必须具备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基本防护设施,以确保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配备处理紧急事故的装置、器材和物品,如消防器材、防护用具、急救箱等。检测室应有足够的面积将检测区与非检测区进行区分,检测区应明确标识并进行有效隔离。仪器室的环境条件应满足仪器正常工作需要,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实验室应进行温、湿度记录。每一个检测室都应该设立安全卫生责任人,负责责任区域内环境条件和卫生情况的监管和记录。
6 水产品检测过程
检测过程包括抽样、样品处置、测试、数据记录、结果报告等。水产品的抽样应严格按照《SC/T3016-2004水产品抽样方法》规定执行,参与抽样的人员应掌握抽样的理论和方案,并在抽样过程中做好记录。收样人应认真检查样品的包装和状态,样品应编号登记,加贴唯一性标识,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处置。样品在接收、制备和测试的各个过程中应始终确保样品的原始特性、未受污染、变质或混淆。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中的计算公式应正确理解,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并及时进行检测数据的记录。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要撰写检测结果报告,内容应包括必需的全部信息和客户的委托合同上列明的要求。文件管理员应将检测报告与相关原始记录归档保存,报告中的每一结果都应附有经过校对的原始记录。
1.2环境温度与湿度。建筑材料的性能受有很多因素影响,例如湿度以及温度,为了使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在标准中对于材料测试时的环境条件以及养护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必须严格的遵守这些相关的规定。
1.3数据处理。在进行试验检测时,对于不同的材料,要对其试验的结果数据进行取舍,为了避免试件在试验结果上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并导致试验结果与标准存在严重的差异性,我们就要在试验中要特别注意,试验结果的数据时常会出现高于或低于预期的结果,而同一组试件中数据也有相差悬殊的情况出现,每种材料的取舍方法都有明确的标准,因此绝对不能只将数据的结果进行简单的相加来计算。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并且查明真实的原因,及时做到重复实验,这样才会避免同一试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出。
2目前在建筑材料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检测的情况来看,受到竞争压力的影响,一部分的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往往在材料检测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之检测工作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从而导致了材料检测结果失真,检测合格的产品,实际上根本没有达到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下面就具体分析以下存在于材料检测中的诸多问题。
2.1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公司涌现出来,在众多的公司中,有些公司实力雄厚,有些公司在经济实力以及人力资源方面就会相对较差,也就是说我国建筑行业中企业实力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导致了建筑材料问题丛生。一部分企业在材料质量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够透彻,检测工作是浮于表面;有一部分公司目光短浅,为了谋取眼前利益,以次充好;还有一部分企业甚至对于质量检测不闻不问,毫不在意。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隐患,影响工作质量。
2.2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建筑工地在需要建筑材料的时候,将收取到的材料根据批次取样然后送检,这种做法大大的延长了建筑材料的堆放时间,而且企业对于材料的验收也是十分的不方便。检测现场和施工现场又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场地,而且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的取样一般都是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和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来完成,而检测单位的人员只在检测场地对样品进行检测,而且只对送来的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这就导致了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实际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3因为我国目前有很多的建筑公司都是股份制公司或者是私人进行承包的。为了能够得到更大的利润同行之间的竞争更是“不择手段”,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了市场的“乱、假、缺、低”等现象。
3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其具体的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3.1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就必须要经过全面的检测核对,工作人员要将设计图纸、文件以及各种合同进行全面整理、分析和了解,从而为检测工作提供依据。然后就是需要进一步了解材料的规格、强度以及等级品种等,选购材料时,就能够充分的保证材料的价格和质量以及供货的及时性,能够有效的选择优秀的供货厂家,这样既能提高工程的质量,又能很好的控制工程的造价成本,对于材料进场前的质量控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2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材料在进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关键,对于每一种进场的材料,检测人员都应该从品种、规格、强度、型号等全方面入手,要将这些数据信息与施工设计要求一一对比、核实,从而判断两者是否完全一致。只要是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不管是原材料、部件、还是半成品,都需要产看生产编号、规格以及质量合格证书等,同时还应该具备质量保证材料,合格证上要标明日期、公章以及批次等,发现标识标注不清的材料要进行重抽检或者要求厂家退货。
2公路的承载力检测技术
公路承载力指的是在对公路的结构层没有任何破坏的情况下,公路所能承受的最大载重。公路的承载力检测是对公路的等级进行评定和投资决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依据,对公路的使用寿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公路承载力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静态检测与动态检测是对路面的承载力进行检测的两种方式。当前,在对公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普遍都运用动态检测技术,要将应用理论、软件开发、检测手段以及评定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起步较晚,所以,当前主要运用静态贝克曼梁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式的效果较低,存在明显的误差,同时,也不能跟当前国际所通用的检测软件以及路面材料的特性计算方式进行结合。在国际上,当前受到广泛运用的就是落锤式弯沉仪,但是对其的研究尚不完善。对我国而言,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我国的路面承载力的检测技术规范以及评定规程进行构建和完善,并对这种较为成熟的落锤式弯沉仪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进行实验来对其进行测试,分析行业数据,以此来对行业的标准进行建立,使我国完整的公路承载力检测体系能够快速的形成,以此来促进我国公路的承载力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
3路面的车辙检测技术
路面的车辙指的是车辆通过后在路面上所留下的车瘾,这对路面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对路面的平整度就有较大的影响。在国际中,路面的车辙检测技术较为成熟,主要运用非接触式距离传感器来自动且快速的对横梁与车辙高度以及行驶中心线的实际距离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此数据来对车辙深度进行计算。车载式车辙自动检测仪是当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仪器,能够快速、连续的进行检测,同时,操作起来十分的安全,误差也较小,而且对车辆的正常通行不造成任何影响。在国内,对路面车辙的检测技术还停留在人工检测的阶段,人工检测技术的手段较为落后、效率低、工作量巨大,这也就是说检测的结果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也较差,存在较大的误差。路面的车辙检测技术重点就是选择距离传感器,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传感器的精度、分辨率、价格等。
2铁路工程质量检测方法中基桩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2.1桥梁基桩之所以要对铁路桥梁基桩质量进行检测,主要是为了检验基桩上的混凝土是否完整。铁路桥梁基桩工程质量检测细,从中可知钻芯法通过对混凝土的直接检测,能够判定存在疑问的基桩。例如,某铁路桥梁工程的365桩长为55m、桩径为1.4m、C30,,412桩长为55m、桩径为1.2m、C30。若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365桩与412桩进行检测,则可能会因波速与桩底清晰度而导致测试判断出现失误,从而使得缺陷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将声波透射法运用其中并结合钻芯法,则会减少或消除误判、提高检测效果,从而为桩体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随着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在工程质量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弊端也日益明显。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最大的问题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测试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从而使得其存在一些隐患,提高了工程的风险性。而声波透射法虽然弥补了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局限性与缺陷,但是其能够检测基桩完整性是有前提限制的。测点的声学参数概率分布是近似为正态的分布即是声波透射法能够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前提。因此,目前我国铁路桥梁基桩方面的质量检测的问题依然存在,相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2.2地基处理桩目前,铁路工程建设在地基处理方面通常是采用地基处理桩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的。地基处理桩的桩型被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桩型主要有预制桩、碎石桩、PHC桩以及CFG桩等。当前,一般是采用抽检方式对桩身的承载力与质量进行检测,且不同的桩型其检测的方案也大不相同。其具体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与载荷试验检测的方法,来对预制桩等类型的地基处理桩桩身的承压能力与完整程度进行检测;另一种是通过采用钻芯法和载荷试验检测的方法,来对粉喷桩等类型的地基处理桩桩身的承载能力与完整性进行检测。其中,前一种情况虽然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因受接桩部分的影响而使得检测出现误差,达不到检测要求。因此,应采用载荷试验法或高应变法对有问题的桩体进行验证。
2.3路基填筑当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路基填筑方面已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能够全方位的对路基填筑进行检测,其中检测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路基填筑的施工阶段和竣工后的质量检测评价方面。目前,铁路工程中路基填筑的质量检测存在一个误区,即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对路基检测的滞后,这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对压实效果的反映程度。由于路基试验开展时间受现行规范的规定,若要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强化对路基填筑质量的控制,则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和现场试验检测人员进行协调,并共同完成试验工作。
2.4隧道及挡土墙目前,我国铁道工程中对隧道及挡土墙质量检测的技术并不成熟,其采用的是检测方法主要是借助地质雷达技术来对其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即局部检测与整体检测。当前,铁道工程中隧道质量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竣工验收、既有线隧道质量评估以及阶段性检测等。由于其他部分的检测条件还不够成熟,从而严重影响了检测信息的准确度与有效性。同时,对挡土墙工程质量的检测也因此而使得检测效果并不理想。
3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是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其主要是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在铁道工程中,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是一项新技术,它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质雷达检测方法不仅测试的速度更快,而且检测的结果更为准确。虽然如此,但是在铁道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往往被现场检测人员忽视,从而使得检测的效果并不理想。当前,铁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里程的标记、雷达波速的标定以及缺陷中空洞的准确定位等。下面来分别对里程的标定问题与空洞定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3.1里程的标定问题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对铁路工程质量进行检测时,因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无法确保天线一直是呈直线工作状态而使得其不能保证里程数的准确性,从而导致检测的效果不佳。所以,现场检验人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里程数的准确性。
3.2空洞定位问题为了确保铁道工程中隧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一般会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来对其进行检测。由于当在检测线附近存在空洞等缺陷时,会使得地质雷达图像上出现相应反应的不准确,从而严重影响检测的效果。因此,现场检验人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来确保空洞定位的准确性。
目前,主要采用仪器分析法、酶抑制法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其中酶抑制法操作更加简便,主要使用的仪器包括测试仪、测试盒、测试纸等。在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物时,应利用系统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一百五十种农药残留物,同时应采用苄嘧磺隆等七种农药单残留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1.2检测生物毒素、病原体
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是指贝类、藻类、真菌类等霉素,一般会采用ELISA试剂盒的检验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病原体主要是指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及猪水泡病毒等病毒,一般采用随机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
1.3微生物致病菌的检测
微生物致病菌有很多种种类,不同的食品中,需要检测的微生物致病菌也会有所差异,目前,在食品中较为常见的是溶血性链球菌、志贺氏菌、沙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因此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
1.4重金属的检测
铬、镉、汞、铅、类金属砷等重金属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是食品中较为常见,这些重金属如果残留在食品中,会直接损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可以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光谱法、比浊法、电化学分析法、斑点比较法、光度法、色谱法等多种检测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性重金属。虽然重金属检测的方法多样,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重金属,应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当然每一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也有很大差异。比如铅,如果采用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检测方法,则对对应的检出限是5;如果采用单扫描极谱法进行检测,则为0.085。因此,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不同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及其检出限。
二、食品加工过程质量检测控制的要点分析
2.1检测食品深加工过程中的使用要素量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在整个食品深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食品质量不合格事件中有49%左右是由于要素使用量不当所致,基本上比重占到一半,可见要素使用量违规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深加工过程中关于要素使用量的质量检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营养性添加剂添加量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主要见于中老年奶粉、婴幼儿奶粉中没有添加足量的微量元素,或者是添加剂中掺杂了其他物质,导致纯度不够。②添加剂添加过量。其中添加剂主要指甜味剂、着色剂等,这主要是食品生产者为了使食品最终性状比较理想而为之。③防腐剂添加过量。这种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是为了能够使食品维持原滋原味,有较长的保质期。
添加添加剂在食品深加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是非常复杂、隐蔽的环节,因为食品的添加剂有很多种种类,而添加的方式比较隐蔽,加入的量也不会很多,因此很难识别食品中的添加剂。而且,很多加工车间由于企业、卫生需要等需要保密,有的添加剂会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合添加。这些问题都大大增加了食品加工中添加剂的检测难度。其实,究根结底是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所致,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没有营造一个诚信、健康的行业运营环境,很多食品企业为了一己私欲常常会做出一些不正当行为。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尽快出台一套完善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食品质量管理的法制化,严惩一切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人以及责任企业,清扫食品市场,维持正常的运营秩序和环境。
2.2检测食品深加工过程中的人员环境卫生
本方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按模型推算受检测桩基的长细比、瞬间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均宜大于5,设计桩身截面宜符合模型的基本规则[1]。该方法在对桩体进行检测时只能定性的对桩身缺陷程度进行判断,难于进行定量判断缺陷性质。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在工程实际中,只凭反射波法获得的测试信号很难区分桩体中出现的各类型缺陷。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基础理论的发展,Smith于1960年建立了离散质量—弹簧模拟模型,组成锤—桩—土组成的打桩系统,利用数学差分法、数值法求解一维波动方程来模拟分析动力打桩过程,建立了目前高应变动力检测数值方法的雏形,为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1965年美国Case技术学院G.C.Goble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以行波理论为依据,提出了一套桩的动力测试和分析的新方法,也就是俗称的Case法。Case法从行波理论出发,推导出一系列简便的分析计算公式,并改善了相应的测试仪器,形成了一套通过监测现场打桩过程实时分析计算桩的承载力、打桩系统的效率、桩身应力、桩身质量的方法[3]。该方法具有实时分析功能强,公式简洁明了等优点,但在推导过程中很多对桩—土力学模型作出的桩—土体系假定与实际的力学性状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基本假定的逻辑不够严谨,在后期的理论发展中该方法又被称为一维波动方程的准封闭解或半解析解。1974年,高勃尔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以Case法实测波形曲线为边界条件,采用史密斯法的桩—土力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一维波动方程反演分析法———波动方程实测曲线拟合法,并正式提出了命名为“Capwap”的计算程序。以后,又对桩的计算模型作了改进,采用连续杆件模型代替原来的离散质—弹模型,并对土模型作了细化,以使土模型更接近土的实际状态,这就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Capwap”程序[4]。
Case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在国内工程界应用较为广泛,该方法是通过在桩上部距离桩顶1米左右距离范围内在桩身两侧对称安装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适时测得该处运动速度的时程曲线和桩身横截面的应力变化,对测试结果采用相应的数理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检测中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传感器在桩身的粘接方法以及反射波激振锤的选择使用等都可以对测试结果和结果的可靠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参数设置中分析手段和采样间隔,都会对测试质量的高低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导致对成桩后桩体质量的合格性判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1.2传感器与安装类型
传感器对于反射波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安装传感器要求位于激振点附近,能接收到很强的激振信号并且不畸变的接收下来。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要求能够具有足够宽的量程范围和动态范围,同时传感器还必须具有充足的灵敏度,还需要有良好的阻尼特性。
目前在工程界,经常采用的安装传感器有很多,例如:黄油粘结性传感器、橡皮粘结性传感器、石膏粘结性传感器以及手扶式传感器等。传感器作用的发挥除了自身性能特点外,与安装方法有很重要的关系,其好坏主要在于采集信号会产生不同的频带范围,实测波形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安装不牢,会给波形分析带来较大的困难甚至错误判断等等。
1.3振源频率的选择
经过多次实验,低频振源可在其过程中消除不合理振荡,衰减较为缓慢,且波速也较低,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对于检测灌注桩深部缺陷和大长桩成桩质量效果较好;而高频振源在土体等传播媒介的系统阻尼作用下,很快发生衰减,导致穿透力弱,因此在判定浅部缺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滤波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对不同桩体而言不同的振频锤所产生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结合理论采用最合适的振源,才能取得最佳测试效果。
对于激振,只有足够能量才能使桩直接产生信号反映。如果激振的能量过大,容易使桩周土阻力被激发,产生土阻力反射波。实践发现,对大直径及长桩用低频激振锤,短桩宜用小锤激振。激振技术是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重要环节。提高激振脉冲波的频率,可提高分辨率,但容易衰减的高频波对长桩不易获得桩底反射。故有时用低频脉冲波(如大锤敲击)获取桩身深部缺陷或桩底反射,再用高频脉冲波(如小锤敲击)检测桩身浅部缺陷。
1.4参数设置与判断
按采样定律,2fmax·N=fs(N为分析长度),采样频率fs(即1/Δt)相对信号频率的上限值fmax应高,因此就时域而言,Δt越小,采样频率越高,越能提高时域信号精度,但此结果会使信号频率相应降低,分辨率随之降低。反之增加采样长度,就会降低采样频率,其结果就是可以相应减少信号损失,提高频率精度,但同时也会导致频率混叠情况增加,从而会降低分析精度。
因此,应正确选用采样间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以确保不同工程桩的测试精度。同时为较准确地判断灌注桩的深部缺陷和浅部缺陷,对不同桩而言其采样时间的选择应是不一样的,即便对于同一桩,在实践中也应采用不同的Δt来对各部位进行相应的判断。
另外,由于振源使用不同,传感器性能不同及所设定的采样时间不一样等原因,会产生造成一定假频信号的侵入,因而在测试分析过程中应使用合理的低通滤波,来有效防止高频干扰信号被采样后当作有用信息来错误采用。通常对以桩底反射为直接目的或大于20m的长桩,滤波参数适当取低(小于或等于800Hz),而对以长桩中的浅部缺陷为直接目的或小于20m的短桩,滤波参数适当取高(大于或等于2400Hz)。
2灌注桩质量检测实例
(1)完整性桩体
20#工程桩的桩身长为6.30m,通过反射波法测得的实测曲线波形规则、波列清晰,且其桩底波纹明显可辨,桩底反射波初至与入射波初至同相位,桩底纵波波速为3716m/s,反射时间为3.39ms。在施工现场对桩体进行钻心法检查,所取芯样砼芯呈柱状,断口吻合,胶结好、骨料分布均匀,且连续完整,表面光滑,查其桩底无沉渣现象,底部与持力层界面清晰。通过抗压实验,砼抗压强度在34.9~48.9之间,检查结果此桩为完整桩桩体。因此,钻芯检测结果与反射波检测结果一致。
(2)离析性桩体
27#现场所测桩体,桩身长6.70m,反射波所得实测曲线与完整性桩体并不相同,反射时间为1.41ms,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在桩身某一位置波形发生非常明显的反射。按桩底反射到达时间为4.53ms,可得到该桩实测缺陷位置在距离桩顶2.1m位置处。而该桩实测波速与本工程完整桩平均波速3700m/s相比,已降低了700m/s左右,故认为该桩身存在严重离析。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桩体进行钻芯取样,得到上部0~2.30m段砼芯样,其呈柱状及短柱状,连续完整,断口吻合,表面光滑,骨料分布较为均匀。而所取芯样在中部2.40~5.80m段砼则表现为较松散,胶结较差或无胶结现象。对所取芯样的中部较完整柱状体进行抗压实验,最大砼抗压强度为14.1MPa。钻芯结果与反射波检测法基本吻合。(3)断裂桩根据施工记录,该桩在施工过程中灌注设备出现故障,停留一段时间后再续灌,由于出现故障后未及时处理,造成断桩。经现场开挖至4.0m处,桩身夹有较厚泥浆,混凝土上、下段不能连接。开挖结果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2结果
剔除由于数据缺失影响统计分析的检测个案后,有效检测个案共251例(通道)。10mL/h和60mL/h的流速测试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可见流速为10mL/h的合格率为64.9%,60mL/h的合格率为93.2%。表3所示为平均流速接近或大于流速设定值两倍的流速测试原始记录。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低阻塞压力和高阻塞压力报警统计分布图,结果表明低阻塞压力分布的合格率为38.4%,低于和高于合格范围的占比分别为50%和11.6%。高阻塞压力分布的合格率为13.4%,低于和高于合格范围的占比分别为84.3%和2.3%。高低阻塞压力均合格的仪器仅有29台。
3讨论
由表1可见10mL/h流速相对误差小于-5%的微量注射泵占30.3%,由表2可见60mL/h流速相对误差小于-5%的微量注射泵占4.8%。由于10mL/h和60mL/h流速测试的累积流量分别为5mL和10mL,可见增加测试的累积流量可以显著改善流速测试结果。推头和滑杆中存在粘稠液体或金属滑杆生锈,或者推头松动造成推头和滑道之间摩擦力增大,均会导致测量流速偏低。喷除锈清洁剂清洗后微量注射泵流速精度合格。
表3中序号1和2的60mL/h流速误差在±5%内,而10mL/h流速明显大于流速设定值的两倍,且10mL/h流速测试的累积流量大于设定值5mL的两倍,这里的测试误差主要是由10mL/h测试中测试人员人为推动推头造成的,重新测试发现流速测试合格。序号3-6流速均接近设定值的两倍,且有部分数据缺失(表3中用“0”表示),这里的数据缺失是由于完成一项流速测试发现流速误差过大因而未对另一项流速进行测试,属于测试人员的主观行为。虽然10mL/h和60mL/h测试结果中各有一组数据缺失,不会影响10mL/h和60mL/h的流速测试结果中相对误差的一致性,但会影响两组流速的合格率。考虑这两组缺失数据的影响,流速为10mL/h和60mL/h的合格率分别应该修正为64.5%和92.8%。如表3序号3-6所示,共有四台(占比1.59%)微量注射泵流速接近设定值的两倍,检查发现内部芯片引脚短路,更换芯片后微量注射泵工作正常。
2传统机电生产工业中的质量检测
本文我们主要讲解机电生产工业产品的质量检测问题。传统的机电生产工业中的质量检测方式主要有:
2.1批批检验方式
根据以前的商检法规定,我国各地方的检测局对机电生产工业产品的检验应该采取批批检验的方式,也就是指对每一批机电生产工业产品都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合格了才可以获得相应的检验证书,以此证明这批货物的合格性,才可以投人到机电生产工业的工作中。这种检验方式有好处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它的好处在于可以直接的决定一批货物的合格与否,从而确保一批机电生产工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工作量大,工作效率太低,因为这种检验方式要求一批货物要想发行,工作人员需要往返检测局两次,质量检测结果以及检验证书一般需要好几天才可以得到,这就大大浪费了工作时间。现在,这种检验方式只存在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出口产品不多的地区。
2.2抽批检验方式
因为批批检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质量检测局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来改变当前的状况,并且提出了新的检验方式:抽批检验方式。质量检测局应该对出口的机电生产工业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检验方式,对商品实施检验。以此为基础,全国各地的质量检测局都开始了抽批检验的方式,并且探索出抽批检验方式下的形式实验模式、过程监控模式等,这些的核心思想都在于对机电生产工业产品只进行抽批检验,而对未抽中的产品采用直接放行。抽批检验方式也是以质量检测体系来保证机电生产工业产品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国北京、浙江沿海以及广东沿海等地的质量检测局都在探索并且应用这种检验方式,抽批检验的方式适用于风险低、有着一定出口数量的企业。
3当今机电生产工业中质量检测路径存在的不足
当今社会,我国所采用的质量检验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工作人员去往质量检测局的次数多、手续麻烦、流程复杂,并不能满足当今国际贸易的要求,而且可能会滋生腐败,给机电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负担。批批检验方式把重点放在了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的质量安全问题,抽批检验方式只注重末端质量,这种做法对企业的发展是没有利益的,保证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程度的损伤。
除了批批检验以及抽批检验方式之外,当今使用最多的电子监管系统的核心功能是机电生产企业出口产品生产的监督管理系统。合理地选择监控项目和参数,通过数据监控以及对在线数据的采集,完成机电生产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检测是指在机电生产工业的信息系统加人质量检测局的数据采集系统,使得企业的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同时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传送给质量检测局,从而对机电生产工业产品进行随时的检测以掌握质量安全状况。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质量检测局的人并不在企业现场,企业可以修改录人的数据。
4机电生产工业中质量检测路径的优化
要想使得我国机电生产工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潮流,就应该优化机电生产工业中质量检测的路径。解决目前机电生产工业中质量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抽批检验模式开始突破,这样做会更加符合国际的合格评定模式。因为批批检验方式的效率极低,工作量太大,而抽批检验的方式可以兼顾智联检测的效率和成果。如何对抽批检验的方式进行改革,是我们所要面对的难题。抽批检验方式的改革应该建立在对机电生产工业企业的信用之上,按照国家质量检测局的规定,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始进行改革:
4.1对实施过程中的检验
在机电生产工业产品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建立文件档案,这样就可以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出综合的评价,企业建立的文件档案,意味着企业质量体系档案的建立,可以对企业质量体系有着全面的掌握。
4.2对质量体系的审核
对机电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的审核,就是指质量检测局派人去机电生产企业内部,进行现场的检查以及审核,这样可以保证机电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的完整性。
4.3对过程进行日常监管的检验
对不同的机电生产企业的检测周期应该是不同的,对于出口频繁的企业可以频繁的检验,对于出口少的企业可以采用一季度为周期进行日常的监管,每一次的检测都应该做好良好的记录。
二、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检测的作用
1.食品生产中的热工计量设备
培养箱:作为在食品的生产环节中用于培养生产所需微生物的设备,能够起到控制微生物生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的功能。º高压蒸汽灭菌锅:该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灭菌环节。»干燥箱:此设备在食品生产中的用途最为广泛,可以用于烘焙、灭菌和烘干等环节,干燥箱通常具备数显设定的功能,可以精确调节工作参数,同时还具备测量箱内温度的功能,在温度超标时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启动自我保护功能。以上列举的主要设备都是以温度、压力以及湿度等参数为对象,贯穿了热工计量这一概念。
2.热工计量对食品质量的保证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食品质量对灭菌效果有很高的要求,灭菌时如果温度过低,就无法起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使食物过早腐败变质;如果温度过高,又会损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温度以外,灭菌过程中的气压和时间等一系列热工计量的参数也需要有精确的设定,只有同时将这些参数控制到优化数值时,灭菌工作才曾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3.热工计量在食品包装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条件水平有了巨大的改善,人们对商品的外观也有了许多更高的要求,早些年街头常见的散装散卖的各种商品现在大多已经被定量包装的产品所替代,定量包装已经成为目前乃至今后的商品包装的主要形式。在食品中,定量包装的模式也日渐增多,尤其是小吃的包装。但是定量包装的商品在毛重和净含量之间普遍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消费者对商品净含量缺乏准确掌握,因此对消费者维护自身利益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热工计量在食品的包装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
4.热工计量与食品储存
食品的存储是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到食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选择最优化的食品储存方式以保留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保证食品不腐败就需要用到热工计量的技术。大多数微生物在常温下较活跃,在低温环境下的生长和繁殖就会受到遏制,甚至死亡。温度作为热工计量的主要参数,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温度来遏制食品当中的细菌生长,避免食品受到微生物污染。用于食品储藏的冻库必须精确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温度过高会使食物变质,这对企业的热工计量有较高的要求。
5.热工计量与食品运输
食品运输与食品存储同样重要。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没有控制好温度,就会导致食品中细菌大量繁殖,致使食品腐败变质,不但会使企业利润受到亏损,还可能造成消费者受害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热工计量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热工计量的设备来控制运输过程中食品存放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进一步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还能维护食品生产企业的利益。
三、热工计量的使用建议
1.专门性设备和技术的完善
热工计量离不开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支撑,唯有完善的设备和技术的相互结合,才能奠定优质检测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计量装置(用以测定标的所需的各种计量器及相关的辅助设备);计量器具(计量基准器、计量标准器具、工作用计量器具等),确保计量的全面性。技术方面包含:评定计量性能和质量的检定;计量器示值误差的校准;计量数据与相关标准的比对。除此以外还有检测文件的制作、信息传递、计量认证等一系列工作技能。
2.实现检测和监督管理的综合
食品的检测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应当属于生产管理的中间环节。因此,检测环节与生产、销售环节之间必须形成良哇的互动,以检测为基点实现对食品市场的综合监管。质监部门通过采用和推广热工计量,确保官方检测与企业检测适用的是同一技术体系,并建立起快速应急指导机制,一方面企业的日常检测数据能够及时地反馈到主管部门,便于监督;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通过检测结果及时地对企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多方面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2.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在建筑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建筑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就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1)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矿物掺和料以及化学外加剂等组成的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如果使用不合格、不达标的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也不会好,因此保证原材料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的是混凝土制作中所使用的水,必须避免使用被污染的水或矿质含量过高的水,否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2)混凝土的制作技术及方案:不正确的混凝土制作技术及方案也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例如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如果砂子的含量超标,就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够[1]。(3)制作混凝土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性能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当搅拌机无法进行连续不断的运转时,就会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时间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质量。(4)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平整性、运输时间以及运输期间的质量维护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运输工程中必须做好运输防护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5)混凝土制作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混凝土的制作要靠专业的制作人员来完成,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需要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作保证。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建筑混凝土各个环节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另外,这些专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来及时发现问题,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只用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近几年,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了多种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可采用超声波法对混凝土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其主要包括混凝土均匀性和混凝土结合面质量两方面的检测。对混凝土均匀性的检测是通过超声波在不均匀混凝土中的速度差异来实现检测,即在某选定区域内均匀地布置若干检测点,一般检测点间的距离为20~50厘米,在测定每一个检测点的声速后,根据这些声速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偏差系数就可以判断各部位均匀性的优劣。而对于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检测,则是在选定的间距为10~30厘米的测点位置进行声时、波幅和频率的检测,再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异常值判断来确定结合面的异常情况。
3.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目前有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和射钉法等多种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1)回弹法:是指通过回弹仪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再根据硬度来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回弹法检测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但其缺点是较易受设备、环境以及结构物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很难检测出混凝土内部结构的质量缺陷[2],因此回弹法只适用于混凝土表面强度的检测。(2)超声波法:是一种既方便又灵敏的检测方法,其可以采用“斜测”和“对测”两种方式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气泡以及泥浆的外漏。(3)超声回弹综合法:该方法是将“超声”与“回弹”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方法,其结合了这两者的优点,可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混凝土的强度。其中的超声波法可同时反映材料的弹性性质和内部构造的部分信息;回弹法可同时反映材料表面的弹性性质和塑性性质。但应用该方法时必须解决混凝土表面的悬浮木块问题,否则会给混凝土强度带来不良影响。(4)钻芯法:该方法是先通过专用仪器设备对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再对取样的钻芯进行加工,最后通过抗压试验测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钻芯法优点是可直接测出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抗压强度,但缺点是试验期间较长,一般为一周左右,因此不适合要求迅速检测质量的工程[3]。另外要注意,在进行钻芯取样时,钻芯点要选择在没有钢筋或预埋件的部位,并且芯样要及时分析。(5)射钉法:该方法是先将一特制钢钉射入混凝土,再通过试验建立射钉外露长度与混凝土强度两者的关系曲线,进而推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射钉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较快等优点,但缺点是会对混凝土表层造成一定损害,而且在一些特殊的部位不能使用射钉法进行检测,比如内部有钢筋或表层有较大石子的部位。
3.3混凝土裂缝检测
对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也是采用基于超声波的检测方法。当裂缝为深度小于50厘米的浅裂缝时,采用跨缝测点和不跨缝测点同时检测的方式,利用测点间声值的差异就可计算出浅裂缝的深度。而对于深度大于50厘米的深裂缝,则要采用钻孔平测法来进行检测,即在裂缝的两侧分别钻孔,孔深不能小于预计裂缝深度70厘米,然后将换能器从两个钻孔中同步同高度的向空中移动,并逐点读取声时值、波幅以及换能器的深度,当声时值和波幅基本稳定时,换能器的深度即为裂缝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