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2:5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核心素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2-0091-05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ore makings of
excell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HE Jin-p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 Core makings a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abilities to handle education process complexity and unpredictable problems,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specialized basic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nd innova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to plan core makings as the top-level design of excellence cultivation action, to cultiv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ho are provided with good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ability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le to play a leading role and produce a demonstration effect, through such practical exploration as course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in-depth fusion, as well as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o as to boost the study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ore making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enhanc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excell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core making
在知R呈现方式和教育的本质未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首要因素取决于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近年来,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改革研究持续深入,培养质量得到阶段性提高,但也存在教师培养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教学理解能力培养不足、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降、教学方法实践创新能力不够、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2014年9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标志着教师教育阶段性发展理论的深入,为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何谓卓越?教育改革赋予卓越的内涵是什么呢?核心素养又如何进入教师教育视野,并实现与卓越教师培养有机衔接呢?核心素养教育又如何支撑卓越教师培养呢?目前在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对卓越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更没有一个具体的可参考的相关文件[1]。关于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研究国内更是鲜有。
早在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提出了“身心兼修,魂魄并铸”[2]育人理念,并在科学化与时代性的背景下提出了运动技术规范与教学技能扎实的人才培养规格。2015年东北师范大学围绕何谓“卓越”、如何“卓越”等核心命题,实施了“可持续发展、协同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和综合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本研究依托《“尚武强身、崇德修身”下卓越体育教师创新模式》课题,围绕修订课程计划、优化教学过程和构建实践平台等内容进行探索。
1 卓越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
卓越体育教师是指优秀杰出的体育教师,其具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教以致道”的境界,为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提供教育变革背景支持和理想信念,反映了体育教师教育主动适应教育变革的一种理想追求;相对学科而言的,特指对原有领域的知识体系突破与超越,与同行相比具有“出于其类,拔乎其萃”涵义。
“核心素养”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特指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关键能力[3]。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4]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而对体育教师来说,就是对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深刻、透彻和前沿的程度,反映对原有方法体系的突破与超越能力。核心素养考量着体育教师是否卓越。
核心素养是评价卓越体育教师的可操作、可观察的指标体系,是对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它丰富与完善素质教育命题,具有可理解、可操作、可观察和可评估等特点[5]。因此,将核心素养作为卓越教师培养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是深厚体育专业知识与学科理解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若从三维视角来说明,那么核心素养(CQ)=长(L)×宽(W)×高(H),L代表运动技能精湛、W代表理论基础深厚、H代表高度社会责任感,卓越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就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深厚和运动技能精湛3个维度的综合反映。
1.1 高度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理念、教育情感、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等的综合体现。在学校体育领域,近十几年来有关课程与教学的顶层设计及相关改革并没有带来实际效果,面对长期令人担忧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强调体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课程实施安全问题困扰,强化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面对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培养乐于教学、乐于奉献的精神,才可能破除学校体育改革的瓶颈。
1.2 理论基础深厚
理论基础是否深厚制约教学理解能力,决定卓越的教育智慧培养。学者柳海民[6]提出卓越教师理想规格,即在知识结构上,通识性知识“要博”、本体性知识“要精”、条件性知识“要美”、实践性知识“要用”。对于卓越体育教师而言,包含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性知识“要博”、运动人体科学本体知识“要精”,体育课程、教学与训练条件性知识“要美”、体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实践知识“要用”,这些核心素养教育将直接决定教师能否“会教”、“教会”、“教好”和“教透”的能力。
1.3 \动技能精湛
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师的身体符号,其对运动肢体支配和控制的熟练程度和智慧程度表达了高超技术的内涵,制约教学风格和艺术。对于卓越体育教师而言,精湛运动技能包括运动竞赛、运动训练与管理、技战术创新等核心素养。作为卓越体育教师只知运动技术规范和相应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从运动技术角度,只会讲解、示范、纠错技术的体育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运动技能学习中动作速度、速率、力量、轨迹、节奏及其实战能力,已经成为卓越体育教师内在的、刚性的需求。
2 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2.1 学科理解能力培养的路径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精湛运动技能是促进学科理解能力高低的关键要素,是决定卓越与否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素养,课程设置必须首先为精湛运动技能培养提供保障。课程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实现分类指导的基本条件,“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7]。当前体育教师教育质量问题“不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课程设计问题”[8]。
1)强化运动技能课程核心地位。
2002年修订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计划“重理论、轻技能”倾向,导致运动术科教学课时被大幅度压缩和学生运动技能下降。以专业主干课的田径、体操为例,由两年4个学期的12学分240学时压缩到1年两个学期的6学分72学时(2002年后每学分为18学时),专选课时由2年4学期14学分压缩到3个学期分。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课程计划修订。运动术科突出专业基础课程中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等课程价值和地位,恢复两年12学分的课程计划安排,并通过“零学分”设置课余运动俱乐部,弥补运动技能强化过程中训练时间不足问题。
2)制定运动技能等级考核标准。
运动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是实现卓越教师培养的第一步,是“教师教育的根基,具有激励、鉴定识别及专业认证功能”[9]。通过制定体育学院本科生运动技能等级考核标准,强化运动技能等级考核,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内容加强对技术动作关键与风格考核,主要指标包括技术动作规格中的速率与速度、负荷强度与动作准确性、动作美感与节奏性,动作协调性与力量性,包含比赛作风等。
3)强化身体素质训练。
2013年学院针对男生体型偏胖、女生偏瘦、运动能力普遍下降等问题,开展“强化身体素质,提高育人本领”专项活动;制定《身体素质达标毕业考核标准》,并纳入《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之中,规定“每学期末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毕业生需要通过合格标准6次以上,方可有资格申请教育实习和毕业申请;其次为强化体能,学院要求教学日历把“课课练”作为教学督导的常态指标,并配备相应体能教练指导课课练。同时设立年度学院“最强身体奖”,激发学生参与身体素质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创建竞赛平台,延展运动技能。
首先,组织制定《运动项目术科考试比赛结业制度》,通过“体育赛事周周制”营造氛围,制定“教学比赛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相关办法,通过比赛带动训练,通过训练提高技能;每学期初公布田径室内赛,武术教学赛,足、篮、排球赛,体操表演赛等赛事;完善各形式运动竞赛机制,以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体操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教学比赛的牵引作用,提高运动技术和实战能力。其次,加强课内课外的互动,通过举办专业教学比赛、教师技能比赛、模拟课堂教学与训练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与运动技能相关的竞赛能力、训练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再次,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活动,将学生运动技能培养拓展延伸到课堂之外,强化竞赛组织和训练指导能力。
2.2 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教学创新能力是对原有学科知识、方法和手段的突破与超越,依托教学过程优化实现课内外深度融合。本研究以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翻转”和“勤动”为目标的教学路径构建,提高学生处理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况的能力。“转”是指转变教学方式、转变课堂类型、转变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课上“满堂灌”,课后“一片空白”教学方式;“动”是课前动脑、课中动手和课后动心,创设“第二课堂”,强化实践学习和互动学习。
1)基础理论课程网络化教学方式。
以信息技术推动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整合课程资源,加强Bb(back propagation,反向传播)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建设,弱化课堂讲授,把体育基础理论中的概念、方法、规律、原理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素材加以展示,引发学生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创设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环境,实现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的课前阅读、课中讨论和课后思考的全覆盖。通过网络实现课外学习的跟踪指导,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Bb网络教学辅助平台设立课程“问题导出、目标与关键词、PPT课件,价值主张和启示、课外阅读、课程视频、互动空间、共享资源和知识测验”等栏目,“问题导出”实现课前的“动脑式”预习,课堂以问题分析和前沿讨论为主,课后思考有热点空间、互动空间和测验空间,拓展课外学习资源,有效延伸课堂学习。
2)问题引领的小班化直观教学方式。
以问题导出方式设置常识性、现实性的训练与教学专题来探究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建立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的直观教学实验室,班级人数限于20人以内,保证师生互动频度与深度,便于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强化运动解剖学、\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核心课程的实验课时比例,优化实验课的直观教学和体验教学,实现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1∶1配置,强化基础理论实验教学。
3)运动技能体验式教学方式。
转变以往技术学习从完整到分解、从示范到讲解、从原地模仿到行进间重复练习的灌输式教学,通过APP平台和便携式Ipad创设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和启发性情景,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内省。如田径跨栏教学中以“假如我是刘翔”为主题,分析8步改为7步上栏技术的区别,并设置以下课前问题:一是搜集信息,8步改成7步的动因和原理是什么?二是讨论和实践,课堂上学生实践操作7步上栏与8步上栏的区别?三是课后思考,刘翔体能状况是否适合7步上栏?7步上栏技术在同水平的国际优势在哪?刘翔的跟腱断裂与7步上栏是否有关系?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跨栏学习的体验之旅。
4)学位论文的问题发现研究方式。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及指导意见》,突出核心素养中的问题意识培养:一是延长论文撰写时间至3个学期,学生在第6学期模拟教学后进行师生互选和开题报告,以问题发现为切入点,带着问题在第7学期的教育实习中进行实践研究。第8学期进行论文撰写与答辩。二是论文选题侧重于体育学科中课程与教学、训练与科研、竞赛与组织等领域有争议实践问题。研究内容避免大而泛,应具有问题性、时代感、创新性和可行性。三是论文研究方法侧重于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式的实验研究,减少或回避演绎式的文献研究,强调对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行质性分析与定量统计,以体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高度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
1)“半军事化”学生管理与“阳光”教学管理联动机制。
学院建立教务委员会与学生工作组联动机制,倡导以军人风貌风纪规范学生,以军人精神教育学生,以军人作风感染学生;以专业课堂学习与“第二课堂”相联动,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联动实现“以体育德”;专业比赛与课外活动相联动,实现“以体育智”,加强学风、考风与教风的有机结合。一是制定《教务委员会委员轮流值班制度》,监督与指导体育学院本科学生早操训练与日常教学。营造富有青春气息、充满激情、钟情教育、大胆探索、孜孜以求的“阳光”学习环境,打造勤奋向上的学风;以“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创建安静的无手机课堂”活动为切入点,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二是实施“三规”教育,即规则、规范与规划。通过队列队形训练、集体操练八极拳、每周升国旗仪式和咏读《弟子规》等早操活动,培养学生服从、责任、荣誉的意识,强化行为规范;营造“阳光”考试环境,设置“阳光”考场,创造公平、公正的考风。三是制定《体育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发挥专业教师在本科生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为学生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进程”提供建议,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2)创建“1+1”城乡一体化式教育实习模式。
基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反差环境,探索有益于学生责任感教育实习模式。2014年实行本科生“1+1”城乡一体化体验式教育实习活动,即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和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各实习1个月,就是让学生认识国情,激发学生投身教育热情,淬炼高尚教育情怀,促进教育情感的生成。
3)强化正能量,内化社会责任感。
通过周末影院播放例如永不放弃的《卡特教练》、毕生支教的校友《冯志远》等励志型电影,营建校园教学文化传播正能量,把学习成绩、励志成才与报效祖国紧密相连,把每学期设在田径馆的阳光考试模式与诚信教育相结合,把年度教学比赛与集体荣誉感培养、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与民族自豪感相结合,使社会责任感培养落到实处。
2.4 实践探索的启示
1)丰富教育内涵,强化社会责任。
在以自我主义为中心的西方教育理念,“大写的自我”的社会关系忽视了个体的责任,导致“断根教育”[10],因此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中强调教育应该具有神圣性,而所谓神圣性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和崇敬感”[11]。
对体育教师而言,社会责任感首先是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一种担当,表现为在精神与意志、身体与心灵之间创设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实现体育对人的“至善”影响。其次,社会责任感是卓越为师的教育情感使然。教育情感是确保教师长期投身教育事业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是保持教育热情的源泉[12]。从2013―2016年的4届本科学生为期10周的反差性教育实习活动可以看到:学生从了解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和面貌的巨大落差中,感悟到了体育教师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感受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有“了解疾苦、懂得奋斗、学会珍惜、勇于担当”的教师品质,再次,教师教育要培养学生善于担当的体育智慧、勇于担当的体育情怀,要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渗透体育对人的精神和人格教育价值,突破体育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唯生理性改造功能的狭隘化认识和理解,丰富体育的教育内涵。
2)转变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理解。
必须转变以往的记忆性教学方式,减少记忆性概念和理论内容的课堂讲授,转向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导向,通过增设问题设置、课前搜集、课堂讨论、课后整理等教学环节促进知识转化,强化教学理解能力培养。
教学理解能力包括对职业理解、学生理解、学科理解、课堂理解等4种能力。职业理解能力要求掌握从教必需的体育教学知识,具备体育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和研究能力。学生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地位和人格,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科学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准确掌握学生身体状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学科理解能力要求熟悉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发展前沿和学科思想,对运动项目的本质有准确把握,精通体育项目技战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课堂理解能力要求了解教师、学生、内容、方法、环境等课堂构成的基本要素,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准确把握各要素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育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自觉反思体育教学问题,不断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在动力。
3)监控身体素质,强化技能训练。
作为一名卓越体育教师,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高超、精湛运动技能的前提。一是体格训练。身体健壮、肌肉结实、姿态端庄、形体匀称、体重适宜是身为人的基本要求,要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各项指标,尤其是男生体重、身体维度的变化;二是强化身体素质训练,保持专项体能的良好状态。运动技能作为身体认知的高级表达形式,承载着运动文化与智慧。高超、精湛的运动技能是卓越体育教师的“护身符”,高超、精湛的运动技能才能实现课堂“超越”。因此必须加强课程中体能训练的强度和频度,注重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专项运动的体能训练,为培养精湛、高超的运动技能学习做好身体准备。
4)突出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创新。
根据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动性”学习特点,创设多种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方式,形成实践中、互动中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质疑辩论等课内外深度融合学习方式。以实操性能力为本位教学模式的构建,有效解决了基础理论课程边缘化问题;要延伸专业教学过程链的长度,延展专业教学空间延展,提高了学生的教学理解能力和学生专业体育与健康科学指导能力;拓展直观教学范围,促进体育科学研究兴趣,培养本科生科研思维。
5)完善教研制度,强化互动交流。
明确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保证卓越培养的中心地位,恢复集体备课制度,推出“教研活动例会制”“公开课程轮流制”“教研立项奖励制”等制度,弱化对教师的各种教学检查、考核“监控”,强化教师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与指导。发挥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通过教授展示课、副教授公开课和讲师观摩课等形式,强化教师间的教学对话与信息互动,为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和不足,做到及时改进。
6)建立主讲制度,强化骨干作用。
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教学,增配教学骨干教师,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提高教学创新能力;优配传统、优势和特色项目训练方面的骨干教练员,专业教师必须拥有国家级健将运动水平或运动训练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课程讲授必须由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并由主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讨论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和阶段性考评内容,并组织和监督授课。
总之,卓越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教育是多主体、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不是一所大学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各方共同探索、共担责任和协同培养;同时,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基础知识、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等概念之间的界限。核心素养形成,绝不能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改革来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水平,而要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机理性探问与反思习惯;不能依赖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机械化记忆与表面化理解,而要内化为对身体运动的人文悟性与思维方式,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自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巍. 探讨卓越教师的标准及其培养路径[J]. 科教文汇,2015(1):21.
[2] 何劲鹏,姜立嘉.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J]. 体育学刊,2010,17(2):50.
[3]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2016,345(4):11.
[4] 史宁中. 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 中小学管理,2016(2):21.
[5] 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11.
[6] 柳海民,谢桂新. 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2011(11):98.
[7] 菲利普・泰勒. 课程研究导论[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1.
[8] 余文森. 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9] 赵进. “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0,17(6):59.
【摘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 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
【关键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在体育教学中
【本页关键词】 职称论文投稿、职称、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正文】
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在体育教学中,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 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达到“启其所感, 导其所难”的目的。也为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 在学习“挺身式跳远”一节时, 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 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通达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 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 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 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的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 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 存在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四、利用电教手段,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陶冶情操从美学角度讲, 体育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有着强烈的美感和价值, 像韵律体操、各种运动技能技巧、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课的学习都需要教师自身示范动作, 作为媒介来塑造美的形象。然而体育教学内容之多, 而且技能之大, 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难以样样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电教手段, 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能技巧, 可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欣赏及评价。如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 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学习, 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美的价值。如果通过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让学生观看艺术体操录像, 同时加上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 学生们就逐渐领悟了其中美的内蕴, 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他们的动作也显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赏韵味了。
五、通过体育比赛观看, 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欣赏水平观看体育比赛,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美的欣赏, 运动美的欣赏包括动作美的欣赏、技术美欣赏、战术美欣赏、风格美的欣赏, 风格美又包括思想风格美和技术风格美, 同时还可以感受到身体美的欣赏, 体育运动能塑造健美的人体, 而健美的人体又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身体美又包括健康美、强壮美、体态美、体型美、素质美、风度美。通过观看世界大型体育比赛不但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同时可以提高体育欣赏水平, 了解到自己感兴趣项目的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战术的产生和运用。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有更好地牵引作用。六、结束语综上所述,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诸多不利因素,处理室内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从而合理使用电教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优化教学环境。同时, 对每位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 都要不断学习,科学的电教手段, 从而使体育教学能有更为广阔发展前景。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应该在这方面投入适当的资金, 为体育电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1前言
体育的价值和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实践,以及国家体育政策的不断出台,现已广泛深入人心,并推动了群众性健身体育运动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社会成效与教育成效。但根据笔者长达两年的调研和课堂跟踪结果看,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时代竞争力,无法紧跟时代要求和学生学习诉求;二是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缺乏主动提升和探索的动力,教师知识更新速率慢,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多变,不利于课堂氛围的调动;三是教学评价指标较为单一,缺乏多维、动态性思想,难以实时监测教师、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情况,不利于学生体质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等体育综合素养培养成效的落实和教师教学成效的监督与改进。基于以上目的和诉求,我校体育教学组在“基于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及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对学习评价研究和学生体育有效学习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基础上,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检索、课堂观察等多种形式对高校体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认知,特根据当前学情变化和社会对人才体育素养的需求,本校体育科研小组创造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机制,并根据多年来的一线体育教学经验着手设计了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应用于大一新生体育教学活动中,经过一学年的干预性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很好地契合了教学需要,且推动了我校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故笔者认为该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的建设是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研价值,本课题特以“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为课题,从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入手进行解析,并就实验结果为现实教学科研基础,着手探索“动态教学成效监测”的评价指标,为促进和提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和落实人才培养成效做出一定的贡献。
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解析
2.1落实体育教学根本宗旨,践行身体素养、运动技能和体育素养多维一体的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迫切任务。虽然我国从2002年就已开设启动多轮教学改革探索工作,特别是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等顶层设计上具有了极大的进步,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业已认识到“体育情感状态”与“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进行结合处理的价值,从一维的对学生体育成绩关注到关注学生体育情感培养、心理健康及体育理念、体育习惯的培养等多维体育教学目标,这是十分可喜的转变。但目前就笔者对全国180所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与评价的调研结果看,87.3%的高校体育评价体系跟不上新课改的发展诉求,62.1%的高校仍然以传统的“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评价,出现了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狭窄和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不良结果。因此,这种被动、效率低下、能动性差的教学评价指标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评价概念,目的在于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展需要为“动态”指标设计的根本衡量标准,以学生在多阶段的体育技能、身体素养、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理念、体育习惯获得4个维度作为学习成效体系评价的标准来衡量师生的教育学的成效。这种“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首先是利于落实当前新教改下的体育教学根本宗旨,践行身体素养、运动技能和体育素养多维一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教研探索意义。
2.2明确教学主体顺序,落实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推动教师教法、教学手段和思想彻底改革
虽然高校体育新课改已经启动多年,为提高人才体育素养培养成效,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对于学科教育教学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但体育学科的教学成效却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效率较低,效果并不算明显。难以形成革命性的跨越式改革,主要就在于我们的评价指标探究上的单一和静态设计缺陷。笔者提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评价思想和概念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能明确学生体育能力和整体体育素养教学之间的关系及教学主体顺序。体育教学真正从体育教师主导落实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上。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处于教师绝对主导地位,虽然在新教改大环境下,部分院校就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但就整体的教学成效来看,高校体育教学现有的评价体系仅对学生的体能测试做了要求,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效、教育成果评价却走向了靠论文、科研成果支撑,竞赛成绩为主导的严重脱离实际教学的教学成效评价极端。导致并没有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和实现差异性分层性教学,并不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动态,学校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成效动态,很难做到教学监督和及时的教学指导。
2.3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体育自信心,利于落实体育素养、体质健康等培养目的
笔者设计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的评价思想和概念的设计就是基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高达76.35%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体育活动参与动力缺乏和体育自信心建设机制缺失的教育现象和现实基础上。这种“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第一次真正从教师、学生、教法、教学手段、学习成效等多维角度进行考核和监督的一种教学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体质测试成绩和教师科研成效的一维评价标准带来的弊端和僵化,使体育课堂真正回归学生和教师之间单纯的“教与学”活动,具有教学能力和热情的教师可放下并不擅长的科研负担,将更多精力和精神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教学手段的学习上,真正关心学生的学情、体育学习的情感动态和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帮助其实现突破,达到提升体育兴趣和提升体育活动参与的动力。而“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是真正面向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成效和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该评价指标第一次真正从源头上认识到学生作为体育教学主体地位的价值和体育课程开展的意义,能够处处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设计。以我校大一网球教学为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初入学身体素质检测结果P>0.05,无明显差异,但在试行“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教学后,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在网球发球技术方面监测结果为P<0.01特别是正手底线击球和反手底线击球方面差异更大,这能充分表明,“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评价体系更能提高学生在网球基本技术学习上的动力和扩大教学优势,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方面价值更大,因此该种评价机制明显优于传统评价方式。
3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之我见
3.1从人才培养成效管理思想导向建设上,变“以管理为导向”为以“能力素养”为导向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在新教改和素质教育改革就体育教学成效和体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教研与探索,但从最终的人才培养成效结果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体育学科发展的最终评价标准的教学评价设计体系仍然是功利化、科研化为导向,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思想仍脱离社会和学生成长需求,以管理为导向的体育学习评价和以体质测试成绩、竞赛为目的的学生分类、选拔策略以及以论文、科研能力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英语等注重知识性、应用性的学科来说是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注重运动技能、体育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教学学科来说并不适用。过去这种只注重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方法,容易误导学生过于重视某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养成急功近利的思想,高达72%的学生存在突击性锻炼的思想习惯,日常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更忽略了未来人才发展所必需的体质基础、自主体育锻炼能力、思辨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不强、特别是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等限制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利局面。而并不擅长科研的体育教师在科研的重压下苦不堪言,出现惰性教学和厌教等不良现象,要落实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首先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成效管理思想上下功夫,必须改变当前“以管理为导向”为以“能力素养”为导向,真正落实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目标和扭转教师功利性、重科研性教学的不良思想。
3.2评价核心需强调发展性,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素养发展、课程发展及教学能力发展
随着社会的分工与合作的不断细化与深化,当前高校学生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力、思辨力、协作能力和抗压力等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随着研究界对体育课程开展价值的不断深化研究,普遍认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目的并非只是停留在通过体育技能教授达到强身健体的浅表层目的,而是通过集体性、对抗性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与协作、锻炼良好的意志力和美好的情感,在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从人才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强调成绩的评价机制是不利于人才的自主性、全面性发展的,当今的评价机制必须要面向社会和未来。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评价机制的核心构成。本课题组提出的“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的评价核心就是变成绩为核心为以“发展性”为核心,真正落实以学生的未来、社会属性为导向,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素养发展、课程发展及教学能力发展。
3.3落实每堂课教学成效评价,促使体育教学回归教学的本质,切实保证学生素养培养成效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通过文献理论研究法 、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侧重应用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公共关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问卷调查是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2013级体育新闻专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于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情况的意见,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体育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学生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共发放63份,回收6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95.2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如下:学生认为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该课程教学应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一般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实训学习这三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课程教学形式的次数安排中讲授过多 ,实训过少;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公共关系兴趣的作用一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较大。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院相关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得出一些结果:学生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应该引领学生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改革教学观念
体育公共关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针对本课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比较、分析,使得出的经验更加科学,更具实践意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配合进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第二,教学内容混杂。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学院现有的体育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将实训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上岗就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上手工作 ,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从而形成符合专业和行业特点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新模式。侧重应用研究,深入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1.开展教育改革的意义
以少年军校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努力进行德育新模式改革,使学校的德育特色得以巩固与升华,同时对其他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提高在生活中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学生们的思想品质与道德修养,对于建立三观与强化明辨是非能力起到关键作用,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所在。核心素养在学生成长阶段,既可以培养学习素养,又可以更好地对情感和三观的建立提供帮助,促进个人成长并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2.开展教育改革的目的
2.1强化改革理念
强化对立德树人理念、核心素养内涵的宣传和学习,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认识,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思维方式。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生活中,借助少年军校这个载体,充分运用“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理念,强化学生的基本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启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逐渐成长为学习勤奋、意志坚强、个性鲜明的学生。
2.2开展教育改革实践
推进小学教师在具体学科教学中融合“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理念,真正将提高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和素质能力目标落实到具体教学实践。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多方面开展活动,努力将单向的“满堂灌”模式改变为多层面、双向的互动模式。各类特色学校应砥砺自身教育的特色,努力改变过去传统的德育模式,少年军校可以邀请部队教官讲解国防知识、解放军建军史等,开展国防知识图片展,定期举行军校体验活动。同时也融入具体学科教学中,如在体育课中增加军事体育游戏;在音乐课中增加爱国爱军歌曲学习等。
3.研究过程
3.1界定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查阅有关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研究的书籍、论文、资料及文献,界定立德树人的本质和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学生阶段提高学校立德树人水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总结推进开展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作用。确认人的需要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3.2调查分析“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现状
搜集少年军校有关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制度、文件等,分析本校在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培育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办法,明确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学科教学小组、教师等在指导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指出影响学校德育效果和核心素养培育效果的各种制约因素,方便完善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3.3创新完善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通过前期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结合对本校教学改革现状的实践调查,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创新完善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方案。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鼓励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
4.基于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
4.1加强课程内容融合
我校的艺术科组的老师通过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感悟,对课程进行了提升改革,整合合唱队、舞蹈队、行进打击乐队,成立了少年军校艺术团,把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少年军校的课程相融合,在军校的步操基础上加入音乐艺术。教师们在训练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训练的意识,以生为本,学生自己记录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把训练日记本变成了训练字典,在动作不到位的时候找出问题根源,然后通过合作学习、主题式学习解决问题。以上措施极大地发扬了军校砥砺精神,丰厚了军校文化底蕴,提升了军校育人品质,引导学生树立了拼搏、奋进、团结、进取的思想。
4.2以素质培养为核心
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除此之外,还着力以少年军校为切入点,开发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促进少年军校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4.3以学生为中心
[作者简介]王军红(1971- ),男,河南安阳人,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98-02
一、人文体育下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为中心、以人性为基础、以揭示人类本然的生存意义为核心,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和平衡发展的思想观。人文精神非常注重人文文化的作用,重视人的价值,强调每个个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谓人文体育,指的是在体育教与学的活动中渗透和融入人文精神,并以体育作为载体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实践手段,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人文精神的思维则被称为人文体育观。人文体育观的形成和确立,使人们能在更加深刻的层面上认识到体育所蕴含的人性光辉。当代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人文体育观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而,人文体育教育成为当前各个学校构建人文校园、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推动人文体育教育的实践,高校体育师资的人文主义建设就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教师的人文素质得到综合提升,才能够保证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人文体育教育的主体精神,达到以人文为本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逐步走进更加人性化的科学发展轨道。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一个独立感、主体感、自主感强的青年群体,他们情感复杂而敏感,思维活动灵活丰富,活泼且富有活力,他们这些特质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顾及整体教学效果,又必须能把握好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特征,既注重整体化,又不能忽略差异化。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既有共同点,也有其各自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外在条件,人本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针对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差异性展开对话,因此,实施人文主义体育教学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人文素质和浓厚的人本主义情怀。除了具备必须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还应当具备创造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这五种必要能力,如此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人文体育的根本目标。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情况与问题
(一)教育理念滞后,教法单一
人文体育的核心就是突出个人的价值和独立性,每一个青年学生都应当在体育课中最大限度地凸显自我,彰显价值,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传授、教师示范、学生学习的形式上,体育教师长期以来对体育的人文观缺乏深刻的认识,指导思想不明,轻视学生的长远发展的培养和个性特征的发挥。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单一,因此教学方式难见起色,在自我提高方面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积极主动性和自我提高的愿望。从教学和训练的方式方法上看,思维上的定式使得他们容易沿袭传统教学的套路,简单粗暴,方法陈旧,思维逻辑性和系统性不严密,创造性思维不足,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和日常问题时常以封闭式、习惯式的模式处理。
(二)专业水平不精,知识面窄
人文体育从客观上要求作为教师,应当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水准,俗话说“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人一碗水”,只有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有着居高临下的把握能力,教学才能够同时具有专业高度和专业广度,此外,知识面的宽广与否同样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一名体育教师能够在教育理论、运动生理生化、心理等都有所涉猎研究,那么这名教师对体育运动的看法就会更加深刻,教学方法自然更加多元丰富。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对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和运动理论方面了解不多,从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报告中可见,技术性描述、简单的方法变化是当前学术文章的主要选题方向,缺乏新鲜的思想和理论,这严重制约了人文体育的顺利构建。
(三)创造力不足,科研水平不高
目前,具有创造力,善于进行特色化教学和训练并获得相应成效的教师明显不足,大学体育课长期处于创新匮乏的停滞状态,多数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创新动力不强,创新能力也相应较弱,真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深入钻研、认真思考并能发现问题和及时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师仍然相对匮乏。此外,单一的日常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不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得高校体育教师大都满足于某项任务目标,缺乏自主动力,而通过研究与思考形成文字的就更加稀少,写论文是为评职称所用这种现象也十分普遍。科研能力的薄弱和创造力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并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体育教育和训练的效果以及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人文体育观下的体育师资建设
(一)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体育教师综合能力
高校是体育师资建设的“母体”,高校自身体制的完善和创新能力决定和影响着体育师资队伍水平。因此,高校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作为个体的体育教师改变现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根本动力所在,要想尽快走出当前的体育教学误区,由传统模式转向人文模式,就要求高校的管理层更新观念,通过各种形式向体育教师渗透人文体育的基本理念和人本教育的基本观念,使体育教师改变过去“灌、填、塞”的教学现象,逐渐形成“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时,能够积极诱导学生,让学生深刻了解使用这些方法的依据,掌握其技能的精髓,并能正确与灵活地运用,甚至能够自主创造出各种新的方法。
(二)加强体育教师人文素质,优化人才结构
高校体育师资的人文主义建设是推进人文高校和人文体育的重要手段,这就对高校体育师资的人文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实施培养和继续教育计划,逐步优化人才结构,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才引进双向提升,造就一支教学素质过硬、交流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和创造力强的人才队伍。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以人文为本的精神,实现由过程管理模式转变为目标管理模式,由被动反应的操作模式转变为主动开发的策略模式,由静态管理模式转变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模式,由资本投入的建设模式转变为人才潜能的开发模式。注重高校体育师资的长远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在多个层次上构建师资培养计划,面向国内国际,选派更多的体育教师到竞技运动研究机构、科研所、省专业队、国内外大学学习,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校内学习交流和培训,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全国性和世界性的体育科研会议和学术会议。
(三)尊重教师主体地位,鼓励个性化发展
人文体育的核心就是尊重作为人的身体和精神之协调发展,体育本身就是对主体性的弘扬和发展,因此,作为体育教育者的教师自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体育项目和专业,具备各自不同的特征,无论是心理特征还是生理体征都有其独特性,所以体育教学的风格、特色、方法和手段各有千秋。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多元社会,尤其强调个性突出和独具特色的创新精神,体育运动从本质上是人类对自由的向往和体现,这恰恰为体育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他们一方面可以结束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将教学置于情景交融之中,对学生进行身心的统一塑造;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创造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充分发挥青年人所应有的朝气和创造力。因此,在师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尤其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在大纲以外的权力,满足体育教师为学生创造空间和情境的需要,充分鼓励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学科特点,这就要求管理者既要把握好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大方向,同时也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的个性发展。
(四)建立人性化激励机制,效率公平兼顾
构建人性化的教师激励机制从本质上就是要求管理者用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充分分析和判断教师合理意愿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一套有针对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激励系统,以全面调动教师的自主工作热情,从而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高校发展的共赢。一套合理的人性化激励机制应基本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建立一套公平的竞争模式,让教研室的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最大化地发挥个人能力。第二,建立规范化和人性化双轨的考核评价机制,该制度要求既保证其考核办法和手段的规范性,又能够照顾到不同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和具体情况,具备规范的弹性特征。第三,建立公平高效的分配机制和激励方式。在引进教师和培养教师两个环节上做到公开、公平;定期考核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既要顾及公平合理,又要兼顾效率,应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效果、教学竞赛情况、多元评价、科研能力、教书育人等多个维度上实施综合考评,不可偏颇;分配水平既要拉开一定的合理差距,又要兼顾公平,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津贴和科研奖励的作用,让具备不同能力和素质的教师都能够得到激励。
(五)加强团队建设,提升科研水平
加强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建设首要的目标就是尽快确定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在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中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严格实施和执行充实学校师资的“校内特聘教授”“学术带头人”“优秀师资人才梯队”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政策。鼓励和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支持计划,通过各种资金支持和实习培养使青年体育教师尽快成长并逐步形成人才梯队。加强学科带头人、知名学者和教授的支持和培养力度,通过政策倾斜和奖励激励机制,为体育教师进入国内外学术组织、学术团体、学术机构和参加学术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为出版学术论文和专著创造良好的条件,扩大体育教师在社会上、学术界的影响。加强对体育教师在研究资金和方向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引导他们按照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个人专长,形成自己相对稳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鼓励和帮助他们建立研究团队和申报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
人文体育的核心精神就是以体育为载体,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高校体育师资力量建设的核心正是作为体育教师的人,所以其核心就是在于人文素养的提升,无论教学工作、训练活动、学校体育赛事、学校体育科研等,其落脚点都反映在作为体育教师的“人”身上。学校应当在充分尊重体育教师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制度,将教员从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鼓励体育教师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体育是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进人的身体发展、满足人的精神追求、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学要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做到体育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锻炼兴趣服务。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对体育人文价值认识的不足以及实践中对学生的体育人文价值培养的缺乏,都最终导致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视了学生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领会,这无益于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和保持。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终身体育意识淡薄,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认识不够等体育人文精神缺失问题。高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授课是运动技术技能的灌输,考试是测量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程度的手段,对体育的理解限制在狭隘空间中,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练掌握技能的机器。由于旧的体育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育意识的开发,许多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常常是零散和混乱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学生考虑如何通过广泛地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各种运动能力,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体育对人本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忽视了在人的本质层面上的精神养成和人格修养。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体育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只有深刻领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高价值和理念,才能够科学、有效、真正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当中,并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终身受益。
二、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体育思想培养
1.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灌输
有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多为技术性、技艺性课程,教学目标多确定在技术层次,偏重运动成绩和结果,在课程的设置上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贯彻这一任务的前提,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同时,在学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多为技术、技能类的内容,偏重运动成绩与结果,较少考虑人文知识的含量。而课程是关乎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的根本,是联系教师与学生完成教学的桥梁。所以,要加强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必须对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课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2.课程设置个性化与多样化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设置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健康素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2002年我国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没做任何的规定,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自主构建大学体育课程,发挥本校风格和特色,来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模式。转贴于 在人文体育观的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项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个性化地设置课程。随着高校体育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成为大多数高校首选的教学模式之一。开放式模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和自觉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因为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项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体的学习中。其次,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多样化地设置课程。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提高班,使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可以调动、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规范着自身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氛围、环境的塑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人文体育思想的习得并非全是在课堂或者考试中的识记过程,而是在缤纷多彩的体育课余活动中对人文体育思想的领悟。这需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从多角度出发,开展众多运动项目,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针对贯彻人文体育思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适宜于发展学生人文体育思想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
三、结束语
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发生的最大转变是从生物体育观逐渐转向人文体育观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健身性、休闲娱乐性,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休闲的现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养学生主体的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能够适应日益多样化、全球化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蔡珺,王东.论人文体育观的确立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学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1).
[3] 赵克.现代体育思想奥林匹克主义与中国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4] 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二、选择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教学方法
一是提倡“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二是积极开展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促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融合,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与学生内科学学习密切相关的专题讲座,拓展视野,提升专业素质;四是加强临床实训,利用附属医院优势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接触临床,培养职业素养。
三、改革考试制度
体育教师针对自身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并将其转变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这种能力称为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教师的个体科研工作能力作为衡量其综合教学水平的参考指标,对现阶段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我国自1978年以来,对学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过程中体育科研的主力军主要以专业体育院校的教师为主,而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教师在体育科研中所占比例较小。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活动的实践者,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而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的教育水平对全国体育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并且对我国更好的开展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培养青少年儿童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对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其个体科研能力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实现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提升。
1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
通过在电子期刊网(中国知网)上进行高级检索,以“体育”为主题进行跨库检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2010-2015年中的科研情况进行整理(见表1)。搜索来源主要以期刊、国内会议、专利、特色期刊、国际会议、年鉴和学术期刊7种类型为主。
从表1数据可以了解到,搜索文章总计298926篇,中小学体育教师发表的文章43440篇,占搜索到的全部体育类相关文献中的14.53%。其中年鉴和专利所占比例最小,而发表在期刊、特色期刊以及学术辑刊上的论文分别占总体比例的9.87%、39.1%和13%。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近五年所参加的科研会议上发表的科研论文为566篇,占近五年体育主题会议的9.65%。以上数据直观的显示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的科研成果的发表状态,而科研成果的发表是衡量科研工作能力高低的方法之一,科研论文是否发表在核心刊物,是对其科研能力及论文质量高低的另一个评判标准。从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中遴选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发表的论文(见表2),以便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情况,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体育教师的个体科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期刊主要参照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2015)中的体育学学科标准进行遴选。
由表2数据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内在体育学科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总计55篇,占其总体比例的0.85%。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所数量最多,发表13篇;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数量最少,发表0篇。
结合表1和表2数据进一步分析可知,中小学体育教师近五年来在期刊及特色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分别占近五年期刊数总体比例的9.87%和39.1%,而在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却只占各类期刊总体比例的0.13%,从中可以了解到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但是论文级别整体较低,论文质量及所作科研的可借鉴价值不是很高,间接说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科研能力不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着自身的科学探究创新能力,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我国体育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因此,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
2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的原因
2.1内在因素
2.1.1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占有量导致的科研能不足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欠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从体育教师自身而言,多数人认为,体育实践重于理论,导致自己在获取理论知识时产生心理上的倦怠,而这种倦怠,直接导致科研能力的不足。另外,大多数教师是高水平的退役运动员或各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之前的训练和在校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相对的也就造成了体育从事者在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上的精力不均,造成理论知识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体育训练的时间较早,并且技能训练占据了其大部分的时间,中学教育系统性的培养遭到破坏,导致其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知识较为贫乏。造成了运动员或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相对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导致其在工作中不能真正的做到以理论知识促进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或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体育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体育工作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体育教师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也是导致其科研能力欠缺的因素之一,即使能够发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却不能将其上升为理论研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体育教师群体在科研工作中的一种缺憾。
2.1.2对体育学科传统的思维定势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降低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大量的示范动作,对于技能的掌握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传统观念认知看来,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方法主要以体育教师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为标准,理论水平掌握程度的多少则被看作是无关紧要。现阶段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依然持有“体育以技能为核心”的观念,认为理论知识水准的高超远不如技能动作水平的高超受人认可。因此,体育学科一直处于技能占主导地位的状态,体育学科中的理论发展也较为缓慢。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参与者中的一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指导下,导致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较低,科研意识淡薄,对待科研的态度始终呈现片面性、曲解性,不能正确地认识科研工作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造成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与科研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自己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体育教学而不是体育科研。这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升个体科研能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出于对体育学科的传统思维定势导致体育教师较少的去考虑改变现状,反复执行较为低下的工作。而科研工作在外界认知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声望,或者只有社会的主流学科才有资格开展的一项工作,因此外界对体育和科研二者认知的差距给体育教师造成的压力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望“研”却步。
2.1.3对体育学科地位的认识偏差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出于人们对体育教师存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认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升学压力下过度追求升学率,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学科一度被列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副科”,学科地位低下。因此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不论是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职业声望还是在社会中的大众认同感都比其他学科教师要低。学科地位低下间接造成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体育学科地位低下则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自我认同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消极怠工。体育教师受学科地位低下的影响,在对待课堂教学、在职继续教育、体育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上积极性大大降低,造成以体育教师和学生为主的课堂群体对体育学科未能树立正确的认识,平时忽略对体育科研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关注与了解甚少,个体科研敏感度和科研工作能力降低。
2.2外在因素
2.2.1体育信息实时传输性差
在体育信息建设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远比对软件开发和体育信息收集整合的投资建设要大。从而导致硬件设施建设充足,软件开发却相对缺少,造成体育信息传输的衔接性大大降低,信息的收集整合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对体育教师的需求。我国现阶段中小学体育在体育信息传输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的实效性落后,由于缺乏对体育前沿信息实时动态的掌握与了解,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存在着严重脱轨,只能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此外,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开展的交流活动也比较少,造成体育信息的流通性较差,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几乎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体育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几乎不能有效涵盖欠发达地区,造成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缺乏对最新体育动态的了解,无法对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展开。
2.2.2科研氛围差科研氛围对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影响,体育教师群体普遍受“重技能,轻理论”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体育教师对体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体育科研工作的开展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学校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系统的科研培训造成其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结构改善不明显,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能用正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无法科学转换成理论指导,做出的科研成果没有很大的可供参考价值。而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他们虽有着强烈的科研意识,对科研工作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有着深刻认识,但由于缺少可供利用的体育设施、科研资料查阅整合较为困难以及科研工作缺乏科学的纠正指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制约了青年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另外,“同工不同酬”是目前存在于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教育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课程任务繁重并且还要组织课间活动、课间操等课余锻炼,科研工作的开展受到时间限制、薪资待遇低以及科研经费缺少等方面的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工作不仅受到人文设施环境影响,还受到工作待遇环境的影响,这些对科研工作的进行具有较大的阻碍。
2.2.3科研评价机制不科学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作为对其教学综合评价的指标之一,对体育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具有相对的推进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教师评审工作中依旧存有评审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不负责,过分注重职称评审的外在工作,对评审的内在工作关注较少,导致体育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时只注重论文数量的发表,曲解科研工作的意义,造成体育教师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上缺乏主动积极性,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科研工作,发表的科研论文缺少可借鉴价值,不能更好的深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工作。此外,青年体育教师在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起来的科研习惯使其成为体育科研工作大军中的新鲜血液,而在学校教育的评职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资历一直作为评审的一个重要标准,评职制度的“论资排辈”压抑了青年体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导致其在科研工作上很难做出成绩。由于体育教师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下,将只是当作工作晋升的工具之一,从根本上扭曲了教师对体育科研的认识,从而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论文质量较低、可鉴性较差、科研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的产生。
3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
3.1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
体育学科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所保留的传统认知,不断加强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实现理论指导技能,技能丰富理论的同步提升。体育教师注重自身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并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认知。使体育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传统认知,真正做到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能同步提升。此外,体育并不是单一的技能指导型学科,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牵涉到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体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对体育科研的自信。体育教师还应多关注一些高质量的核心论文期刊,将其理论和教学实践能高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体育科学理论来高效指引体育教学,改变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所存在的定势思维,加强对体育科研的认识,平衡体育教学中技能和理论二者的关系,使体育教师逐渐变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3.2提升中小学体育学科地位,加强对体育的重视
提升体育学科地位使体育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为提升体育学科现有地位,我国对现有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体育地位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切实执行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学校体育政策,将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到学校教育以及体育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对所制定的制度措施进行不断的监督和反馈,及时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工作的科学合理性,真正做到行之有效的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不仅要求有制度政策的保障,教师还应该做好学校日常体育工作,充分运用学校的已有资源提升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此外,像日本的应试教育也很严重,但是学校体育工作并没有得到松懈,我们完全可以向国外学习他们较为成功的经验,指引现阶段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3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信息的有效传输需要体育教师之间不定期的进行交流合作,以此达到对体育信息的有效整合。这种交流活动不应该仅限于本校体育教师的交流,也不是某个学校和某几个学校的单独行为,而应该是一种有相关部门牵线,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活动。本校内的交流活动可以在各个学科间共同展开,从而开阔体育教师的视野,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动力。此外校与校间,市与市间,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的交流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样广泛的交流活动,教师之间可以互动有无,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交流活动的形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面对面式大家坐在同一间房间里的交流,而应该是多种渠道的。例如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这种形式,不但省时省力,更提高了交流的效率。通过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使体育信息的传输渠道更为宽广,有效把握科研信息的实时动态,提升体育教师的科研动力。
3.4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其应有的薪资待遇并给与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缓解因参与学校日常管理而带来的工作压力,重视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师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科研工作中。除了对体育科研的物质支持外还应对体育教师进行不间断的在职继续教育科研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时更新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做到理论与技能的良性成长。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设施进行一定的投资修建,使体育教师可以具备良好的场地进行教学,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理论指引技能,以技能转变理论,真正做到理论和技能的相辅相成。而对于刚就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则应该多鼓励他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积累科研资料。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组织优秀教师成立学科科研小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及时的纠正指引,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3.5建立科学的评审制度,端正体育教师教学态度
2.分析与讨论
2.1 学制设计
2005年我国首次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对在职体育专业工作人员,学制一般为2年。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招生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制依然是以2年制为主。很显然,生源入学前的知识、经验、能力等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应届本科毕业生明显缺乏体育实践工作经验,发现和认识体育实践中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出现跨学科、专业报考和调剂的现象日益明显,他们中有不少是非体育学种类的本科专业学生,诸如英语、计算机、法律等种类的专业,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关于这类考生的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及体育运动实践经历显然存在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在面对应届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和跨专业报考或调剂的非体育专业背景的本科生,2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培养能否顺利达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实践越发感到压力的存在。
2.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很明显,在2年制培养的时间条件下,相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不超过1年时间内,要完成10余门学位必修课程和数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及其他教学要求,再加上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其难度远远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期培养的难度。这当然也偏离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从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执行的情况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主,通常安排在第3学期。实习时数缩水(尤其对于应届本科生),课程学习折扣,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2.3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却没那么简单。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论文选题
科学研究提倡学科交叉与借鉴,相互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手段与方法,进而拓展本学科研究的思路,开展创造性研究,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然而,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学术论文而言,还应当满足学位申请的特殊要件,即证明其提交的学术(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和学位层次的学术水平的要求。从学理上看,学位论文的选题允许跨学科或交叉,但必须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核心要素,即是研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的内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领域)选题的现象日渐频繁,呈现“随意性”特征。比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领域内选题,运动训练专业领域的专业型研究生在社会体育指导领域里选题等。在学位论文答辩时,很难就其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科学、准确的判定。
出现上述选题“偏离”主修学科、专业(领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跨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是个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跨学科、专业的考生总是烙着其原来所主修学科、专业背景的印迹,由于缺乏对现修学科、专业的深入了解,不得已而选择了二者的“交叉领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叉选题都是恰到好处的,即能够准确地把握攻读学位的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或实践问题。其次,导师的学历背景和研究兴趣也是个重要原因。导师的学历背景是先决的和稳定的,然而,导师的研究兴趣可能是多样的、动态的,有时,其所获得导师资格的学科、专业(领域)与本人最具优势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并不一致。学生随导师选题又是个常见的培养模式。
2.3.2 论文价值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如何甄别学术型与专业型论文,仅仅查看“教研[2009]1号”文件是不够的。其难点在于对专业学位论文各类形式判定标准的把握上。比如“典型案例分析”的论文形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符合要求的,有无便于操作的标准或规范来观测等。现实中,为了避免“麻烦”,通常是参照学术型论文的格式选题开展研究,适当地“降低”一点要求,完成论文答辩。这样以来,就印证了社会上流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水平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说法。这与国家设置专业学位时提出的“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相违背,也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2.4 导师遴选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此,导师的遴选至关重要。导师的遴选一般是由招生单位审批的,通常一名导师只能允许在一个二级学科、专业内取得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和一个专业领域取得招收专业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遴选条件因所在单位不同而不同,但在考查候选人是否具备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资格的专业特质上应当是一致的,只是量的增减。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上,存在突出的两个问题。
2.4.1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是导师遴选的基本前提,突出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遴选的关键。这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领域设计和培养特点密切关联。然而,在导师遴选实践中,过分强调候选人的学术经历和水平,而明显忽视其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的考查的现象却十分明显,这在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中表现的尤为普遍。比如,有的候选人,科研水平较高,承担了不少课题,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却不能承担任何一门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教学,被批准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如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领域)。这很显然,不利于研究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2.4.2 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问题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4个专业领域。其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竞赛组织与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或联系密切,各有侧重,这也反映了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否允许在两个不同领域同时参与导师资格遴选的问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把握标准不一。不少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一般只允许在一个专业领域取得导师资格(与其他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保持一致)。这一做法,并不利于导师队伍建设,有悖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当然,允许交叉是有条件的,必须提供可证明的成果资料和经历要件,应当从难掌握。
3.对策与建议
3.1 合理设置专业学位修业年限与实践教学要求
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建议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制设置为2~3年。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应届生必须是修学3年,且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往届生可为2年,且应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应、往届考取的研究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完成各项学业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具有一定体育实践工作经验的研究生的学习成本。对于往届生的界定是必须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含管理)一年或以上。对于跨体育学科考取的研究生应当按3年制培养。
3.2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范性
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进一步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是围绕所学专业领域进行。鼓励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但必须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属性或应用价值。
3.3 加强专业学位导师资格遴选的规范性
鼓励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逐步形成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在设计遴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时,除了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学术条件外,强调必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
3.4 开展教研交流,不断总结经验
建议由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学位授权单位承办,定期召开以体育硕士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及时研讨和总结培养单位在体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现的实际问题;实现经验共享,互通有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于文化愿景的实践探索
校园文化布局概括为一个理念、两项特色、主题。一个理念就是“闳约深美、润泽东风”;两项特色就是“快乐英语、科幻空间”;主题就是校园“三大宝”主题系列、新课程理念主题系列、学校管理文化主题系列、虚拟博物馆文化主题系列、全员班主任管理主题系列、德育活动主题系列、班级文化主题系列、文化长廊主题系列。让校园的时空充盈着文化,让每个角落都是一首“无声的歌”,让每个文化符号润泽师生的心灵。
二、基于课程的实践探索
“美润教育”课程的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价值是“立德树人”。课程是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美润教育”特色课程是实施“美润教育”的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校本活动课程。课程体系包括三大模块:一是基于“美润教育”主题的班会认知活动,二是基于“美润教育”主题的团队体验活动,三是基于“美润教育”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基于活动的实践探索
在“美润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形成了“美润教育”系列活动:美润德育主题活动、美润阅读主题活动、美润社团主题活动、美润综合实践主题 活动。
1.“美润德育”主题活动
一是“以美润德”,培养品德高尚的淳美学生。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东风大讲堂等形式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谦谦君子。重视仪式教育,重点打造初一年级学生的入学仪式、初二年级学生的入团仪式、初三年级学生的中考誓师仪式,规范学生的行为,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富有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向学生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瑰丽多姿,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学生在欣赏美、学习美、展示美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品德高尚的淳美之人。
二是“以美育才”,培养多才多艺的臻美学生。通过开设社团艺术活动、校园艺术节文艺节目评选活动、岭南文化传承艺术讲座暨学生现场书画活动、艺术节闭幕式暨迎中考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以诗情文韵、墨香书韵、琴音画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展示美的能力,塑造多才多艺的臻美学生。
三是“以美健体”,培养健康阳光的健美学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冬季长跑活动”,丰富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开设羽毛球、足球、篮球、田径、舞蹈等社团活动,加强体艺结合,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对力量美、技巧美的感受。作为区幸福教育实验学校,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润物无声的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体验青春美、享受健康美的过程中颐养心灵美,培养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健美学生。
四是“以美感人”,培养和谐尚美的美润学生。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在校园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建设,开展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整个校园环境优美。如小广场的雕塑《翔》和石雕的动静结合,寓意东风学子畅漾在知识的海洋里,乘着东风展翅翱翔;挂于教学楼走廊及楼梯壁上的学生书画错落有致,课室内的图书角充满书香气色,让每一位师生美润心田。学校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美育培训,家长的率先垂范,对子女的成长起到表率作用。学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美育合力,使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始终都浸润在美的氛围中和美的环境里,逐渐成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润学生。
2. “美润阅读”主题活动
一是“美润阅读”启慧怡情。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将读书活动当做常规工作抓好抓牢。近年来,语文科组也致力于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顺利完成了区级课题《初中课外阅读课程化案例研究》和广东省教育学会小课题《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课外阅读中的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多篇的研究论文获区级、市级奖项,其中《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课外阅读中的应用》获广东省教育学会小课题研究二等奖。
二是“美润阅读”傅采长才。年级班级围绕“阅读・悦读”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我读书,我快乐”等活动,并围绕“聆听智者的教诲”的主题指导学生阅读《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语文科组还将课外阅读课程化,常规化,将名著导读纳入课堂教学,如《名著导读》《察言观行识好汉・名著导读》《阅读成果展示课》等区级公开课赢得同行一致好评。以经典名著阅读为主,美文名篇阅读为辅的美润阅读为学生生活增添诗意,为学生生命增添钙质,使之灵魂更丰盈,精神更强健。
3. “美润社团”主题活动
一是“美润引领”,社团活动课程丰富。学校教导处设计异彩纷呈社团活动招募海报,初一初二级全体老师参与社团活动课程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需要在微信选课平台上报名。
二是“美润主导”,社团活动形式多样。运动场上跑跳投拦,音乐室里吹弹唱舞,学科培养讲练研讨,综合实践亲力亲为,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学生灵性在活动中迸发。
三是“美润展示”,社团活动成果丰硕。学校艺术节上体艺类社团精彩呈现,学校羽毛球队篮球队在区市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合唱队舞蹈队在区市比赛中均夺桂冠。综合实践类社团在省市区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中均获佳绩。
四是“美润延伸”,社团活动拓展生活。学校鼓励社团活动“走出去,引进来”,支持社团活动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如风之声小记者社团对番禺好人进行走访调查;创造机会请专家入场,如专家讲座粤曲文化、摄影文化、旗袍文化、番禺祠堂文化等,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