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3: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俗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现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民俗学的结缘
审视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与民俗文化的结缘是作家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屈辱的民族历史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西风东渐也逐渐唤醒了民族的自觉意识。当以科学和民主为主体精神的“五四”时代思潮风起云涌般席卷中国大地时,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理论倡导者和创作者在关注乡土社会和人生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射到色彩斑斓的民俗文化上。乡土作家们将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和表现中心,展现了“古老中国”广大民众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变迁。在这个前提下,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们走出了两条路径,一是由鲁迅开拓的“启蒙主义”路径:站在启蒙文化的思想高度,以现性重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表现“人”和人的精神面貌,透视民俗背后历史积淀的滞重和国民精神的愚弱,以期改良人性,重铸国人灵魂;另一路径是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文化认同”路径:站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既肯定原始文化的价值,又对本民族不无缺憾的历史文化积淀有所偏爱,希图在“固有之血脉”和并存的“历史惰性”之间找到一条重建民族文化之路。两条路径虽然使作品的审美风格迥异,但精神内涵是相通的:均指向国民性的改造与重构。
三、现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民俗学的密切关系
1.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具有共通的审美品性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事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构成。民俗文化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本身就极富审美性。民俗文化中的“民”与“俗”往往成为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而唯其文学对民俗的描写最为传神。因为文学是人学,文学描写中的风土人情正体现“民”与“俗”的辩证关系,并将“民”嵌入“俗”中,成为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共通的审美性,世界各国的民俗学研究,几乎都是从民间文学研究起步的。在相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基于现代乡土小说作家自觉的民俗审美意识和共通的审美品性,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呈现了鲜明的“文学化”倾向。
2.现代民俗学研究者的作家身份在现代文学与现代民俗学共同起步的阶段,很多作家一开始就成为民俗学的传播者和研究者。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民俗周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数年来民俗工作的小结帐》中谈道:“……赵景深、郑振铎、傅彦长、张若尔诸君,对民俗学,都颇有相当的注意,虽然只限于民间文学和艺术方面。”一些现代作家以浓厚的兴趣开展了对民俗广泛、深入的研究,像周作人的《自己的园地》、赵景深的《民间故事丛话》、《民间故事研究》、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郑振铎的《孟姜女》、《敦煌的俗文学》、台静农的《淮南民歌》等。对民俗学的深入研究,又有力促进了现代作家们对文学语言形式的变革及文学表现内容的拓展。鲁迅前期的一些著名小说,如《孔乙己》、《药》、《风波》、《阿Q正传》、《社戏》、《祝福》等,涉及众多民俗事象,是现代作家对民俗的清理与文学创作紧密联系的最佳体现。
3.文学期刊对现代民俗学的介绍文学期刊参与对现代民俗学的介绍与传播,也为现代作家民俗文化视野的形成、创作视界的拓展提供了积极帮助。例如,《青年杂志》曾与《民俗》杂志合作开展风俗调查,并开辟“社会调查”专栏;《小说林》、《新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月报》等都辟出一定的版面介绍民俗学;《野草》杂志推出了叶德均的“风俗专号”;《语丝》刊发了大量的民俗学文章。《现代评论》也十分关注民俗学发展的动向,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的演变》就发表在他主持的《现代评论》上。
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认同危机的问题开始出现,外国著名学者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危机是对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产生最大阻力的因素。任何人,只在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中生活,民族文化就要适应这种政治生活框架。所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就会对国家认同的意识产生影响,相同的文化归属会使不同的民族互相认同,从而构成一个团结的国家。实现文化认同教育就要让所有人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而民族文化就是一种将民族性和地域性集为一体的文化,并具有独特的个性,民俗文化中风尚习俗的表现就是为了维护其价值的连续性,并对各民族的文化观念进行积淀。学生时期正是培养价值观的初始阶段,在这个时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最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并对其终身群体归属感产生积极的作用。
2、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各民族和各国之间产生文化认同的基础。我国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历经分合之后不断进行碰撞、渗透和交融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后形成的。我国各族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俗文化的交融碰撞,例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侗族人民的鼓楼建造就是借鉴汉族的建筑风格、壮族向汉族学习织锦机技术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不同的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会对不同的文化形成包容意识,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会对其音乐思维能力的发散性有极大的帮助。
3、学前教育专业民俗文化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都及其重视教育,总结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并在一代代人民中传承下来。一些健康知识和教育方法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对现在的学生健康都极具指导意义。另外,各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娱乐活动,如唱歌、跳舞和竞技游戏等,不仅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让他们的身心在音乐中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中不仅需要提升学生们的素质,而且这也是教育的要求,从开展学专业素质教学不断达到学生们的能力的提升。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从这三点也正好印证了当前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三个重要教育目标。所以自古就有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将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能够获得非常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教育过程中脱离了素质教育,那么教育的就显得很大的不足,仅仅是对学生们进行专业知识教授,这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因此素质教育在对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2素质教育体现了当前高等教育的变革
素质教育重在对学生们的身心培养,促使学生们能够拥有自己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们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得到全面的提升。素质教育并不会否认知识传授,但是却强调了专业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性,改变以前重技术,轻素质能力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知识传授中渗透素质教育,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想能力培养并重。
1.3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对于学生们的素质要求主要包含了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这些都是当前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所产生的新要求。那么加强素质教育的主要从这些素质要求着手,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能力融入到实际的教育之中,切实有效的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生们的学习教育之中。
2民航专业加强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2.1加强素质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民航飞行技术专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现在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面向综合型,因此民航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走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路线。那么素质教育则在民航飞行专业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够促使民航飞行专业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复合型要求。
2.2素质教育是民航飞行人才创新性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培育出进行探索和突破的学生。那么当前民航飞行专业对于人才的创新性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知识融入到实际的学习之中,将素质提升融入到知识的吸收之中,切实有效的将知识与素质提升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是当前教育的新目标。人文素质不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理念,而且还能够影响到人们对于价值的追求,对于创造力的提升。
3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对策
3.1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
针对民航飞行技术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树立起足够的素质教育观念,在专业教育中老师要克服以前灌输式教育,而要在课堂上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明确素质教育在民航飞行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们树立起素质教育理念,使得学生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将专业与思想品质提升想结合,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们的身心良好发展。
3.2探究民航飞行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拥有积极的讲授心态,这样可以从意识上感染学生,促使知识学习上的共鸣。教学过程中要富有激情,激发来自内心深处的教学培养热情,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具有深邃的辨证、严谨的思维、精彩的表达方式来提升学生们在学习中拥有更高的热情,使得学生们能够产生更加巨大的学习动力。
3.3提升教学方法开展多模式教学
民航飞行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模式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对学生开展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互动式和启发式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联想方法进行学习,不断从培养创造性思维上加强对学生们的素质教育。
3.4教育过程中知识讲解与案例相结合
教育过程中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解有利于将学生们想象力的提升,通过典型的案例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形象的实例进行讲解。通过对事故案例的讲解,使得学生们注重到人为因素在飞行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他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点评,老师给予学生们鲜活的事实案例讲解,使得学员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素质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研究视角方面,研究者应从多样化文化交流、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对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新疆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地带,同时又是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与中原文明交流碰撞融合之地;从多样化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考察新疆世居民间文学更能揭示其本质特征。以“阿凡提故事”为例,我们应从历史地理学派的角度考辨其源流和流布范围,在此基础上考察某类故事类型、母题的功能是如何在多样化文化交流视野中变化和形成的,并进一步考察这种变异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这一视角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新疆移民民间文学的研究,特别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移民民间文学,从那些老军垦人的传说、故事文本中,文化和精神的内在张力更能体现新疆多样化文化交流和文明碰撞的特征。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我们对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更应该从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角度来理解、阐释这些文本。以《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为例,乌古斯是维吾尔族的神话英雄,我们能从这一神话文本中局部复原维吾尔族先民某些政治、社会、文化、习俗的历史,为我们理解当代维吾尔族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但这还远远不够,在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中也有乌古斯神话传说的流传,厘清乌古斯神话传说在几个民族中流传、演变、融合的情况,对我们重新认识多民族历史融合的情状具有重要意义。此类文本在新疆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我们从多样化文化生态背景中、在多民族交流融合视野下考察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应是新疆民间文学工作者的重要学术课题。
(二)研究方法方面,应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深入阐释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并综合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阐释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的诸方面问题。以新疆天池西王母传说故事研究为例,应该充分利用新近的历史考古学的报告,结合丰富的民俗学材料,在多样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从宗教文化交流与移民信仰变迁等多学科的方法和角度来进行综合的考量,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联系青海湟源、甘肃泾川等地西王母传说故事的流传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研究。
健康素养教育的途径体现了教育的正式化与合法化程度,也体现了健康素养教育内容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水平。调查显示,64.5%的农民工认为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收音机等大众媒体,22.1%的农民工认为家人和朋友是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19.0%的农民工认为雇主和所在单位是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8.4%的农民工认为文章报刊是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与农民工所希望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途径有较大出入,45.2%的农民工希望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政府医疗机构,32.6%的农民工希望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收音机等大众媒体,12.8%的农民工希望雇主和所在单位是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9.4%的农民工希望文章报刊是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健康素养教育的频次体现着教育的制度化程度。从受教育的频次角度看,79.9%的农民工是“偶然”获得健康素养知识,2.7%的农民工“从不”接受健康素养教育,只有17.4%的农民工表示经常接受健康素养教育。说明农民工的健康素养教育还停留在不经意、偶然水平,健康素养教育只是在“偶然”中获得,健康素养教育没有制度化的保障。然而农民工希望“经常”接受健康素养教育的比例是30.2%,表达了农民工对于健康素养教育制度化的倾向,但是希望“偶然”接受教育的比例高达68.7%,也有1.1%的农民工“从不”希望接受健康素养教育。
从健康素养知识类型的角度看,92.3%的农民工健康素养知识是“零散”的,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然而农民工的希望接受“系统全面”健康素养教育的比例达34.9%,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民工有接受系统、完整的健康素养教育的渴望,但希望获得“零散”健康素养教育的农民工也高达42.3%,说明了一部分农民工对于健康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健康素养教育经费方面,有94.6%的农民工认为目前的健康素养教育不收费,同样希望未来的健康素养教育也不收费。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从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乃至唐宋元明清文学,这些文学历史的脉络基本不变,教学的内容无非是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等内容。相对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若要讲出新意和变化,只能依赖于评价视角的转换和改变。而民俗文化因素的渗透与运用就是一种新的评价视角和教学思路,不仅能揭示出古代文学的内在文化含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民风民俗视角切入教学,才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从真实的文化氛围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得到真知和教育。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繁杂,需要教师结合古代文学授课内容加以整理和挖掘,再配以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全方位展示。1.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揭示讲授者能否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素进行准确还原和揭示,首先关系到对作品的正确解读。尤其对于古代诗歌来讲,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往往不着痕迹,讲授者若昧于当时的风俗民情,难免有郢书燕说之失。如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名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讲授者若不了解“星桥”为古代元宵节期间令人观赏的灯的名称,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被灯装饰的河桥,其实星桥即是一种灯的名称。《云南府志》云:“元宵赏灯张乐,列星桥火树于道。次夕长幼挟游,爆竹插香于其处,相传以为祛病。”《宛平县志》也云:“元宵前后,金吾弛禁,赏灯夜饮,火树银花,星桥铁锁,殆古之遗风云。”可知这两句就是描写元宵节灯火的盛况,与真正的河桥无关。由此看来,古代文学教学应关注民俗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讲授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对古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和揭示还关系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古代送别诗词中“杨柳”意象的解读和分析,讲授者通常也会提及古人因“柳”“留”谐音而折柳赠别这一风俗习惯并解读出该意象所蕴含的留念、惜别涵义,但仅仅停留在此就忽略了“杨柳”意象的其他文化内涵,从而也失去了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理解的机会。笔者并不满足于“折柳赠别”这一民俗行为的介绍,而是通过引用各种文献资料进一步挖掘这一意象的深层文化内涵。如贾思勰《齐民要术》有记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谈到“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至毒”;体现佛教教义的《灌顶经》中述及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佛以柳枝沾水救助众生。受此影响,中国民间称柳树为“鬼怖木”,认为它有驱邪保平安的功能。尤其在唐代,围绕“柳”展开的民俗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如在门首屋檐插挂柳枝,头上身上佩戴柳枝以及折柳枝送别等等。正是民间社会赋予“杨柳”的特殊文化功能及各种与杨柳相关的民俗活动,使这一意象不仅蕴含留念、惜别的含义,更蕴含着“驱凶求吉”的文化含义,积淀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成为送别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大意象。再如讲解李白《子夜吴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或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可以适时地对诗句中的“捣衣”民俗进行还原:“捣衣”既不是捶衣,也不是缝衣,更不是洗衣,而是古代的一种生产民俗,具体来讲就是衣服缝制前的一种特殊劳作,把衣料放置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之平软便于缝制。[3]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其画面展现的唐代妇女捣衣情景和捣衣工具形制会让学生对捣衣民俗有更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捣衣多是民间女子为征人备置寒衣,常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息息相关。战争越频繁,征夫越多,需为征夫制作寒衣而“捣衣”的现象越普遍,从而出现诗句中描写的“万户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的典型情景。在此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深刻理解作品所隐含的征人思妇的思念之情、盼归愿望以及对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厌恶的复杂情感内涵。总而言之,这种对作品中民俗文化因素的还原与揭示,不仅能有效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开拓知识视野,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阐释文学现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2.从民俗文化视角对古代文学史相关问题的阐释解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除了历代重要作家作品的解读外,还包括各个时期文体样式、文学思潮、重要流派、文学传播及接受等相关问题的阐释与分析,这是文学史部分的重要内容。许多讲授者在讲授文学观点时容易流于单调、教条,使之枯燥、空洞,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如果能从民俗文化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和解读,讲授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讲解元杂剧这一文体时,都会提到其情节结构的大团圆模式,但多数讲授者在此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深层原因和蕴含的文化意蕴,学生也只是机械性地记住了这个观点而已,对此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倘若对大团圆模式的成因能从中华民族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讲究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等角度进行阐释解读,讲授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4]这样从民俗文化视角所做的阐释和解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文学史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视野,实现学习广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也不无意义。
二、实践教学中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
一直以来,古代文学课程偏于理论教学,疏于实践教学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在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也尝试从民俗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注重民俗文化因素的应用,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更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1.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众所周知,兴趣既是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又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故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常常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常常采用这一形式,只是如何运用该形式并取得相应成效需要教师提供视角和思路并精心组织。长期以来,笔者从民俗文化视角切入,围绕“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关系”之思路,有组织、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了相关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有组织”指的是在笔者带领和指导下利用qq群成立“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群,学生自愿加入,建立兴趣小组;“有目的”指的是群中话题讨论和活动开展都是围绕“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相关问题进行,如让群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民俗文献、民俗图片等古代民俗资料或描写反映民俗文化生活的古代文学作品;“有秩序”是从收集整理到分享再到问题讨论,有条不紊进行。时至今日,在qq群空间已经了兴趣小组所收集整理的与古代文学作品相关的农业生产、日常饮食、文房四宝、工艺器用、花卉草木、岁时节日、游艺娱乐、巫卜信仰等古代民俗资料和民俗图片,以及古代民俗诗词若干首。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拓展古代文学的学习空间以及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实践能力也不无意义。2.进行科研活动训练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不仅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活动,进行科研训练已成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鉴于此,笔者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训练,可以说是上一阶段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在经历了一系列“古代文学与民俗文化”兴趣小组活动之后,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必然会对相关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时笔者就会围绕他们提出的问题与之商讨选题,提炼角度,开展研究,并进行论文写作。经过这些科研活动的训练之后,学生已先后写出《唐诗中的冬至节民俗描写》《唐代婚恋民俗诗代表作品举隅》《古代节令民俗诗词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等选题较小而不乏新颖、且适合本科生写作的小论文。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学生真实参与体验的科研活动训练,再没有其他活动形式能比这种真刀实枪的训练过程带给学生的获益大。
二、将学生分组、采用随堂口头展示的方式进行考核
将期末的终结性考核,即常见的期终论文考核形式,变成平时考核的分组随堂口头展示(共70分)。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什么叫做随堂口头展示呢?
第一,将全班60名学生分成六组,每组十人。
第二,时间:每节课开始的前10分钟学生展示,后40分钟教师补充本节课的相关知识。
第三,根据课程进度、密切结合本课程内容制定相关话题,并由任课教师提前指定每组的话题:第一组:人生礼仪民俗;第二组:中国传统节日;第三组:中国传统饮食;第四组:服饰民俗;第五组:中国民间艺术;第六组:中国居住民俗。
第四,每组随堂口头展示。本门课程计划17周完成,每组的随堂口头展示设计在中间六周进行。
第五,责任分工。每组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联系本组学生,组织分工合作,大家课下提前准备,共同完成本次展示;每组包括主讲一名或数名,负责向全班同学展示该组话题,相关材料收集整理人员数名,PPT制作一名或数名,现场记录一名。
第六,展示方式:每组按照组别顺序,在课堂上结合指定话题,通过PPT、口头描述、视频辅助等方式向任课教师及全班学生讲述民俗的相关知识点,其中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评论,或者提出一些疑问,由任课教师进行解答。
第七,以随堂口头展示的方式作为期末成绩的理论基础。首先,本门课程共16节。教师在课程前半段对内容进行了一个整体的、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了解;其次,随堂展示放在中间6节。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学习借鉴前面几组的作业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展示;再次,选择本门课程中最有趣也最联系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最后,都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
三、制定口头展示的评价标准
1.基础分70分。
评价分两项:内容50分。根据整个内容的合理性,由任课教师评定;表达效果20分。根据主讲表达效果是否流畅,由任课教师评定。
2.加分项。
分两种:一种是投票。内容展示完成后,由全班同学投票,票数最高的一组,可以在本组前两项的评分基础上,全组成员每人加5分;另一种是主讲和组长,这两人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比其他同学付出了更多劳动,理应酌情加分,可以在前两项的基础上加5分。
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向学生展现中国结和纸风车图片,要求学生抽象出其中的数学元素,并由此探索这些数学元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与前一种将文化素材作为验证勾股定理的载体不同,这里将其后置到定理学习之后作为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这种用法的价值除了具有前述“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文化浸润式的学习”等两个方面之外,还有以下意义.首先,为了知识的巩固与活化.学生在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除了常规的练习之外,事实上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迁移到类似的但又不那么封闭与明确的情境之中.后者不仅在于巩固知识,同时也使知识得到活化.因为,无论是中国结还是纸风车,都需要学生作一定程度的数学化,并将不熟悉的问题化归为刚刚学习的勾股定理相关的问题,显然这就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了.其次,从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还期待培养学生“生活数学化”的能力.关于数学价值,不同的人也许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显见的是,在数学上研究越深入的人越能认识到数学的内在价值.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数学的价值有时是非常内隐的,甚至很难为人所感知的.如果在教学中不去挖掘数学的内在价值,有时就会产生误导,甚至会认为数学只是用于计算.也正因如此,我们强调这些文化素材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应用,就是希望所培养的学生能逐渐拥有用数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拥有用数学更好地组织生活的能力.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钟敬文先生就在《答编辑部》一文中,对民俗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古典文学其“单一的研究方向,多少造成了研究者视野的狭窄和思维模式的僵化,满足于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平面的图解,自然也就不可能从更高的审视高度上,对民俗学以及其他人文科学诸如: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及心理学等学科有所借鉴、有所取资,对古典文学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了。”1
本文试图对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剖析,理清文学与民俗的互动关系。
一、文学记载民俗
王国维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而但凡一代文学之兴起,往往亦有其民俗根源。以《诗经》为例, 这本古代百科全书记载了相当丰富的民俗事象,包括农业生产习俗,如《豳风・七月》、《周颂・载芟》等,反映了周人按节气进行农耕、开垦荒地、播种百谷、秋天收割以及祭祀土地、谷神的热烈场面。另外还反映了民间及贵族的宴会习俗,如《小雅・鹿鸣》描写了欢聚宴饮、热闹祥和的场面;《小雅・吉日》是写狩猎之后的宴饮;《小雅・楚茨》是写祭祖后的宴饮。这些也都是我们研究当时宴饮习俗的非常珍贵的民俗资料,它们再现了周人当时的生活。
不仅仅是《诗经》如此,每一代的文学都是民俗的载体,而且越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越是贴近生活,这是因为读者从其中读到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随着文学形式的日趋自由,更适宜于反映生活场景、民俗事象。唐诗、宋词、元曲、小说,保存了大量的民俗,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就不赘述了。
二、民俗事象向民俗意象的转变
如果说文学作品中记载了大量民俗,是指文献资料层面上的话,那么民俗作为文学作品的素材,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这恐怕就是作品创作中始料未及的了,当然,这种情况包括作者有意识为之和无意识的利用。从民俗事象到民俗意象的转变,就说明了这一点。月亮、黄昏、雨、钟声、高楼、船、烛、柳、桥等都是富有蕴藉的民俗意象,因为这些事象由于中国人特有的民俗心理而在文学作品中转变成意象,传达出特定的文化内涵,蕴含了人的精神密码,有时候,一些意象就成了文学写作中的“民俗”,是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例如传统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所言者月,所寓者心”,“同是一轮明月,在李白笔下是‘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月亮象征着雄心勃勃,生命盎然的盛唐气度;而在杜甫那里则是‘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显得那么苍老而疲惫。”3从这些文学作品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文人丰富而复杂的月亮意象心理。他们对月亮情有独钟,这是共同的民俗大环境所促成的,但是又由于各人的成长经历、生活遭际、性格造就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还是有着千差万别的具体民俗心理,这在这些诗人的诗词中就反映了出来。
三、民俗氛围中的文学创作
所谓在民俗氛围中进行文学创作,一种是指处于某种民俗大环境中,耳濡目染了之后心有所触,或曰产生共鸣,进行文学创作,如沈从文所写的湘西题材、鲁迅所写的鲁镇百态;另一种是指作者处于某些特定的民俗场景,如节日、异乡产生的民俗心理场景等等。这里要具体谈的是第二种情况,就是某些特定的民俗场景。首先最明显的是节日中的文学创作。节日是民俗,中国的各种节日本身已经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情感,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历史上有名的例子或许莫过于魏晋时期的上巳节和《兰亭集序》,这一千古名篇就是在上巳节这一民俗氛围中写就的。王羲之记载此聚会的《临河叙》在简洁地描写山水风光的同时,强调“修禊事”形式下的实际内容乃“娱目骋怀”与“畅叙幽情”。名士们在会稽的明山秀水中“一觞一咏”,各述其志,各抒其情。羲之“咏彼舞雩”、“虽无啸与歌, 咏言有余馨”。这种民俗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令今人看来,仍欣羡不已。
饮食方面,节俗与文学的结合也十分紧密。如《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也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如开篇《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时逢中秋佳节,乡绅甄士隐邀请贾雨村赏月,“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4自感怀才不遇的贾雨村处于“中秋节”这一催动心绪的民俗场景中,惟有以诗表达心中的郁结和情感,这时他的创作必然是真情的流露。而在《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曹雪芹就写出了大观园的儿女们在中秋期间,在桂花、螃蟹、的烘托下,佳节气氛浓郁,人的诗情也大增。这一回,林妹妹夺得魁首,而薛宝钗在诗中只得末名,这样就将两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含蓄地表达出来。然而,《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的中秋节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种“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纵然是中秋佳节,但是贾府的败落、身世的飘零,勾引出黛玉心底深处的悲凉,这时的中秋节里伤怀的元素和她的人生遭际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悲凉。三次中秋节的描写,同样的节日,不同的心境和社会环境,会促使人创作出不同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也同时丰富了节日本身的内涵。
四、文学创作促进了民俗的巩固和传承
民俗的传承特点之一是集体无意识,经典的文学作品则能使民俗得到巩固和强调。对于上巳节,或许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但是说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就是耳熟能详了。兰亭雅集,名义上是行修禊之礼,实际上更是借此机会游山赏水,赋诗抒情。由此可见,晋人的这种活动已经将上巳的民间习俗雅化,使之除了游乐的性质之外,带有了文化提高的意味。又如中秋节,历来都有举不胜举的诗词流传,但是正是通过这些诗词,使得中秋节的中心含义不断得到强调,月亮的意象内涵得以丰富。民间文学更是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无论是传说、歌谣还是俗语、谚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源,老百姓在口耳相传中某一民俗不断得到心理巩固和加强,当然也会发生变异,这也是民俗传承中的正常现象。
五、结语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是交织的、流动的,民俗是文学保持生命活力的源头活水。的《白话文学史》说文言文是一种“死”的文学,就我的理解而言,所谓的“死文学”,其实就是一种脱离了生活的、没有生命力的文学,只有那些贴近日常生活的、反映日常生活的,才是自然的、活泼的、生机盎然的文学,另一方面,文学也与民俗的巩固、传承、变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精神原型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我们都知道,针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学习者达到用汉语流畅地进行口语交际而民俗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又是紧密联系的民俗词的使用更是无处不在能否对民俗词进行恰当运用,往往可以考察一个外国人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大部分留学生都是以在华生活为大背景来进行汉语学习的,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肯定避免不了利用民俗词来进行交流沟通而且,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肯定会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他们不仅单单只想学会汉语,更想融入到文化氛围中去这样不仅要要求学生会用汉语进行交际,更要注意汉语使用的得体性既要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更要知道那些话是忌讳的,避免提及的例如总把狗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中国,这样在某种程度就是表示对一个人的侮辱如果不理解狗这个字在中国民俗中的含义,那么肯定会对交际造成影响,甚至产生误解。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词的教学缺陷
1、教学缺乏系统性
对外汉语教学在近几年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其教学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教学内容还处于较为无序的状态虽然文化教学逐渐被大家所重视但针对于文化教学的内容编排,想关研究还是有所欠缺民俗词到底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民俗词的分类教学,以及教学的先后顺序,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为民俗词语的类别很多,涉及到的文化内容也丰富多彩,这样就难成体系而对于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起来就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交流起来也会形成一定的障碍。
2、民俗教学不够重视
很对学者都认为,刚开始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不需要对文化进行过多的了解,至于民俗,更是无需提及,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如果一开始就是很机械地去接触一门语言只通过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法,时间长了,肯定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还会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况且,大部分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都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有关知识才决定要学习的有关于民俗方面的内容往往是留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僵化
刚才说过,民俗涉及到方方面面,其内容自然而然也是丰富多彩的相对应的民俗词的种类也是比较繁多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以及教学词汇的难易度而不能僵硬地去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留学生,民俗词汇的教学也相应地要有侧重点比如说针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可能连汉语中的基本词汇都没有完全掌握,这时的民俗教学就不能涉及太多的过于深奥的民俗词汇但还是要适当地让学生们去接触,培养其对于以后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留学生,他们大部分对汉语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这时的民俗教学就不能还是简单地停留在表面,进行一些表象词汇的教学,而要带着学习者一起逐步地去深入了解民俗词汇的来源及其背后蕴含的一些故事和文化,让学习者学会自己去体会。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词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阶段
教学内容要精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对于民俗词汇学习的反馈,然后根据反馈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对于某个部分或者是某个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应该考虑一下教学内容是否恰当相反,如果某些内容特别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促使学习者有很强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就可以相应地多介绍一些当然,一定是要在不违反教学原则以及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的。
(二)学生特点
考虑学习者文化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学习者自然成长的文化背景也有所差异,每种文化都有共通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当遇到共通的文化民俗内容时,可能会对学习者提供有利的帮助,但如果遇到相互冲突的地方,随之也可能会对学习者相关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充分了解哪些内容与哪些国家的哪些风俗习惯相违背,要充分顾忌到学生的感受,并且给予合理的解释让学习者可以接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因为我没去过敦煌,没见过飞天壁画,为了给学生讲明白什么是飞天,赶紧的在网上查资料、找图片,翻阅书籍杂志,终于弄清楚了: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带学生“游览”过敦煌之后,让学生讲讲歌曲中一直重复演唱的“学那张骞出西域,丝绸之路情意长。”由于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于是他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看她们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事情经过了解的还是不错的,接下来谈谈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国的丝绸、精美的手工艺品、漆器、铜器、玉器等传列西方,而西域的诸如良马、骆驼、驼鸟、狮子等动物;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萝卜、葡萄、大蒜、石榴、苜蓿等各种土产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普及的差不多了,赶紧趁热打铁普及一下音乐知识,我把这首作品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歌曲主要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面对烈日风沙,不怕艰难困苦,与大自然抗争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把骆驼在沙漠里行进的那种坚韧步履与神态和它倔强的性格烘托出来,歌曲情景交融,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通过演唱,歌曲的主题思想被表现得淋沥尽致,把主人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了。歌曲采用A+B+C+A曲式结构,结构规整、严谨。这首合唱曲共分四段,开始以两个声部中速缓慢的向前推进,两声部用哼鸣来演唱,气息低沉、微弱,仿佛再现远方隐隐可见的骆队,随后旋律开始由低到高,力度由弱到中强,此时音乐给我们的场景是由依稀可见到完全清晰的变化过程,使音乐产生朦胧、遥远的艺术效果,让听众感受到骆队从远古蜿蜒而来的诗情画意。作品采用在合唱声部之间一长一短,一进一退的作曲手法,使两个声部交替有序,相互映衬。其中,抒展而悠长的高声部旋律用来表现主人饱满、激昂、向上的生活热情;而节奏明快的低声部旋律采用与之相反的切分节奏,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音乐效果;并且节奏鲜明的低声部切分音准确地表现出骆驼在沙漠中行进时坚韧不拔的姿态。歌曲的音乐旋律和曲调优美动听,形成气氛热烈而稳健、意境深刻而美丽的音效氛围。这种氛围使听众仿佛感受到蔚蓝的天空下连绵无尽的沙丘,没有鸟叫,没有骚动,浩瀚的沙海一片寂静,只有清脆的驼铃在风中回响,天空中白云朵朵,烈日发出白光,远处是茫茫黄沙承载着,被蒸发的热浪,大地上黄沙漫漫中一群驼队由远及近从大漠边走来,一点一点的向我走近,驼队中骆驼们迈着坚强有力硕壮的腿昂首挺胸行进在黄沙上,宽大厚重的脚掌踏在柔软的黄沙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驼铃声响彻耳畔,划破长空,打破沉寂……。驼队的主人们走在这金色的大道上,时隐时现,使这幅美丽的画面更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第二段音乐通过变化拍子强弱规律,将第一、二小节进行了f、p的处理,把原来4/4拍的f、p、mf、p,处理成p、f、p、p来演唱,尤其是前2拍的“la”运用了上滑音的唱法,再加上旋律出现的8度大跳,使音乐在力度、强、弱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大的对比,对比产生了进一步的音乐张力和音乐动感。形象地描绘了骆驼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时的动态、神态。随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歌曲的第三段音乐进行了新的变化,先是将速度进行加快,由于速度的变化整个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都变得激动、欢快、热烈、激昂了。高声部以一个具有呼唤性的“哎”起唱,像是人们看到了曙光,极大地烘托了音乐的气氛。音乐旋律变得明快、悠扬、热烈、奔放,似乎对一切充满了信心,充分表达了人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和情绪激昂的心境,展示了人们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满怀激情取得最后胜利的喜悦心情。歌曲还将听众置入无数美轮美奂的飞天造型中,思绪随着舞动的飞天穿越时空,飞散的花雨化作一串一串律动的音符渗入心田!同时在历史上张赛不畏艰难险阻、不惧豺狼虎豹出使西域,勇走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为在旋律上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低声部采用了铿锵而有力的切分节奏,鼓点似的切分音,形象地描绘出骆队坚韧不拔坚的前行的生动画面,在这漫长而崎岖的征途上一路风尘仆仆,脚步是那么雄健、浑厚。此时音乐达到了全曲的,绽放出一种形神兼备的音乐形象和完美的艺术效果,伴随着凌空飘曳的衣裙,漫天飞舞的彩带,一副绚丽多姿、千变万化音乐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尾声时,音乐速度从新回到歌曲开始部分。“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驼铃声渐行渐远了,蜿蜒的队伍走过沙碛,身影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上,留下一片安谧。此情此景采取音乐从强到渐弱的处理方式,使音乐旋律由清晰逐渐变化为朦胧而遥远。这种产生结尾与开头的音乐形成对比鲜明的效果,使得歌曲前后相互照应,前面的音乐由弱到渐强,旋律从朦胧到清晰,给听众展现骆队从遥远的地方慢慢地走来的情景,而最后的音乐则是由强到渐弱,旋律从清晰到朦胧,展现出骆驼商队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地消失在天际,朝着远方的目标———敦煌继续前行的倔强背影。从《敦煌的故事》这首合唱歌曲中让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中国古代文明横亘千年的汉唐盛世的繁荣古道———丝绸之路的神秘和敦煌的美妙,使我和学生从音乐的奏鸣声对敦煌、对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产生遐想,被这首歌曲的音乐成功处理所感染,充分体现出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自己只有在对歌曲充分分析和理解后,才能准确地处理和表达,而歌曲的分析、处理是手段,表达才是目的,没有准确的分析,就不会有真挚情感的表达。作曲家运用不同的音乐处理手法,表达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使歌曲情景交融,把人物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来,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这种作品的表达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让氛围在音乐包裹中,使人们有所感悟、有所遐想,这也正是一首好作品艺术价值的体现。
作者:王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