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4:0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动漫专业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117-02
[作者简介]刘明(1979―),男,湖南邵阳人,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动画艺术和数码艺术理论与实践。
随着我国动漫专业技术水平的发展与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对于动漫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往动漫公司往往只看重求职者的专业技术水平,而新时期的动漫从业者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艺术素养和文字功底与理论水平,只有专业技术水平与艺术素养兼备的动漫人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动漫产业发展的要求。
高校动漫专业大四期间的“毕业论文”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理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动漫专业的“毕业论文”是一门既能体现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又能反映出学生文字功底、综合艺术素养的课程,在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反映出学生大学期间所学,是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的检阅。如果能在此期间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从近年来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发现,由于毕业生忙于找工作,没有潜心进行论文写作,写作过程中未做到大量阅读,毕业论文选题针对性不强,研究的技术路线模糊,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远未收到应有的学习成效。由于找工作,学生四处奔走也造成毕业论文管理困难,最终造成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提前毕业论文开题时间,避开学生就业高峰期,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加强论文管理,做好开题前的论文指导工作,准确定位论文研究方向,为毕业论文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适当调整毕业论文时间
根据调查,全国多数高校动漫专业开设“毕业论文”课程时间都在大四,在此阶段,学生多为了工作、考研、考公务员而分心,很难沉下心来写论文,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毕业论文存在质量泡沫的问题。
动漫专业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含量都较高的学科,为了避免论文成为纯粹的理论空谈,毕业论文多采取设计报告的形式,即毕业论文的内容与毕业设计紧密联系,动画专业的毕业设计以动画短片为主,为了保证工作量,动画短片时长通常在3分钟左右。完成3分钟时长的动画短片,从剧本编写到后期输出成果,至少需要3个月~5个月的时间,这样一来势必造成毕业论文时间延长,大四下学期又为毕业生就业季,此时的学生多为工作四处奔走,很难再安下心来写毕业论文。
因此,应适当调整动漫专业“毕业论文”课程开设的时间以错开学生就业季,为学生静心撰写毕业论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时间上来说,大三下学期为一个较为合适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学生已经打下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大学主干课程也已经基本修完,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素养,对于动漫设计制作流程也已经基本掌握了,可以引导学生开始论文选题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三与大四之间有一个暑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开展毕业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撰写工作,这将为毕业论文乃至毕业设计的开展赢得宝贵的时间,避免学生进入大四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毕业相关事项影响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二、重视做好论文开题工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前期的开题报告工作对于毕业论文最终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符合专业要求、切合学生兴趣的选题可以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动漫专业学生属于艺术设计学科,艺术设计学科新生入学前需要加试美术,文化分数相比其他非艺术专业学生要低,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但文字功力与文化水平却相形见绌。在开始选题时往往比较被动,有些有想法的也没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清楚,此时导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开题工作,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优秀论文来逐渐了解毕业论文要求,通过前期开题报告会使学生对选题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动漫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避免论文成为纯粹的理论空谈,动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般来说都是设计报告,即论文选题与毕业设计内容保持一致,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为动画短片,也有部分学生选择漫画、原画等。如果只是漫画或是原画,选题就简单得多,与漫画、原画题材名称保持一致即可,倘若毕业设计是动画短片创作,选题就要分得更为细致。由于动画短片创作工作量相对较大,分组时往往由2~3个学生组成,所以在论文选题时,要结合每位学生自己负责的部分来进行。动画短片创作主要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部分,在每个不同的环节,内容又会更细。前期包括文字、分镜头剧本、场景与人物设计,中期根据短片形式的不同分为二维原动画、上色、三维建模、材质灯光、渲染,后期又包含特效与剪辑输出。所以毕业设计选择动画短片的学生在做论文选题时要避免论文出现研究重点与设计内容不符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论文体现一定的研究深度。
三、加强毕业论文管理
要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毕业论文的管理主要包括毕业论文的监督检查制度与毕业答辩的程序。
当前动漫专业毕业论文监督检查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导致导师与学生间信息沟通不畅,给论文监督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毕业论文的整个指导过程中,导师经常需要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论文写作,必要时导师与所带学生还要以会议的形式讲解相关论文要求,学生不在校使得这些必要的指导沟通工作难以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论文监督过程中借助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沟通交换信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QQ群的方式将所指导学生加入其中,在群共享中上传相关论文写作要求与参考范文等文件,供学生下载学习。通过QQ群的文字输入功能,教师还可以和大家实时进行交流讨论,QQ的文件传输功能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学生的论文发送给导师批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在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检查非常必要,可以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因此导师可以制定一套论文检查制度,在某个时间段应该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例如在寒假期间应该基本完成论文的初稿,三月份完成修改稿,四月份要基本定稿,五月份要完成论文的装订胶装工作,具体的时间要求会为论文的顺利完成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严格的毕业答辩程序是毕业论文的试金石。在具体的答辩环节中,要求学生清晰严谨的阐述论文观点与写作思路、论文结构以及写作心得等,并且要结合毕业设计来进行论述。在开始论文答辩前,还应该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导师组依据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给出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不通过的学生将需要进行二次答辩,这样的举措会给学生一种紧迫感,避免学生浑水摸鱼。
实践证明,通过加强论文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毕业论文完成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真正地潜心研究,总结四年所学,进一步提升专业与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一)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各大院校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匆匆上马,在多种条件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办学,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无明确的市场定位。人才培养同质化,定位的不明确,造就了一大批中低素质动画专业人才。毕业生无法直接为企业所用,大多数院校在现有的一些专业中,加入有关动画的课程,并冠以动画之名,“动画专业”由此建立而成。建专业之初并未考虑周全,也没有实际深入的市场调研,以为会用电脑,让卡通图形动起来就是动画,缺乏对动画制作各环节的全局认识。动画制作是一个流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偏重于策划创意,中后期偏重于技术制作,学校到底需培养何种特色人才,是创意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这是一个急需给予明确定位的问题,要求在办学时,结合市场需求,并结合学校本身优势和特色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二)生源无针对性
众所周知,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就是所谓的高考美术生,其普遍特点就是文化功底差,或有一定美术功底,或在高考前花二三个月临时学习,进行应试。所谓的美术功底也就是画些传统意义上的素描、色彩,并未对动画有针对性的练习。而动画专业有其特殊性,光会画些素描、色彩远远不够,需要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及一定的创意思维能力,专业素质太差,光靠大学四年的学习是很难有所突破和成就的。另外,生源缺乏对动画的正确认识和对动画制作的热情,很多学生都说非常喜欢动画,其实是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这和制做动画完全是两回事,看动画是一种享受,而做动画是个苦差事,如没有对制作动画的浓厚兴趣,也很难在动画行业坚持到底。
(三)师资不足
由于动画专业建立的匆忙,随之带来的又一问题,是师资的缺乏。很多院校的动画教师或是动画本科毕业生,资历尚浅,或是设计专业类教师通过一些动画培训,缺乏实践,或是动画公司进入的实践者,对如何教学及动画理论认识不足,会做不会教。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培养出的动画人才实际能力存在缺陷。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在原有的美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中加入动画理论、动画软件等课程,院校间课程的设置,相互借用,生搬硬套,不成体系。学生很多时间都浪费在学习跟动画制作规律、特点毫不相干的课程上,占用了大量原本就不多的宝贵时间,所学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脱离实践
动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大多是理论教学,没有接触到产业化制作,没有融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虽然也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但仅仅流于表面,并未真正落实,其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学生在社会进行学习,一般动画公司或制片厂会拒绝,一方面学生什么都不会,无法帮助企业获利,另一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商业机密,企业也不希望学生来实践,甚至是参观。因此,应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使企业能够提供实践机会,配合学校共同承担对自己所需的动画人才的培养,以避免供需失衡的恶性循环。
动画人才分层培养模式构建
动画人才分层培养模式符合动画发展自身规律,也是动画专业教育的必然趋势。动画产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动画人才结构,根据动画片制作流程与人员构成,把人才分为动画创意人才和动画应用人才。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一、二年级不分具体专业方向,动画的基础课及专业课均需掌握,在这两年中,让学生认识动画、深入感知动画,并根据个人自身特长及兴趣,选择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钻研。通过学生不同的选择,在后两年的动画教育中采用分层培养方式,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侧重点,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通过分层培养模式,组织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从而适应市场对人才的不同需求。
(一)动画专业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
课 题 名 称 依托地方产业,建设面向
区域经济的中职动漫专业的研究
课 题 负 责人 林 妙 清
负责人所在单位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1年11月17日
、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依托地方产业,建设面向区域经济的中职动漫专业的研究
负责人
姓名
林 妙 清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67年11月
行政
职务
专业部主任
专业
职务
中学一级教师
学历
本科
研究专长
专业部
专业教育
教学管理
工作单位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办公电话
0754-86983320
邮箱地址
ywlmq3351@126.com
手机号码
13715933351
通讯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广益街道环翠路中段北侧
邮政编码
515800
主
要
参
加
者
姓 名
性
别
出 生
年 月
职
务
学
历
学
位
工 作 单 位
林萌
男
1959.04
高级
本科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李小澄
男
1956.04
高级
研究生
硕士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陈勃
男
1972.01
高级
技师
本科
学士
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
有限公司
林思盛
男
1964.02
中一
专科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陈郁青
女
1982.01
讲师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许惠迎
女
1976.10
讲师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谢秀瑜
女
1987.06
助讲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卢焕庭
男
1980.12
中一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陈毓青
女
1987.09
助讲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林广坤
男
1984.04
助讲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周帆
女
1982.02
助讲
本科
学士
澄海职业技术学校
预期的主要成果
B、C、E
A、专著 B、论文 C、研究报告 D、工具书 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学校教科研课题经费和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
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专项基金约50万元
预期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明确提出:
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订地方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
——党和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决策,是本课题构建的理论依据。本课题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本校所在的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玩具礼品产业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产品70%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玩具出口量近二成,是国家科技部批准建成的“国家火炬计划汕头澄海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是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指定生产基地”,“广东省动漫(玩具)创意产业集群”,“广东省玩具礼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是全国闻名的首个国家级玩具礼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近年来,澄海区坚持把动漫文化产业作为玩具礼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将动漫创意元素注入玩具产品,推动传统玩具业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具有澄海特色的动漫玩具创意产业,精心构筑动漫玩具发展服务平台,致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涌现了奥飞、骅威、群兴、小白龙、全宇、凯利达、实丰等20多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造型设计、原料供应、模具加工、零件制造、装配成型等专业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
动漫市场及其衍生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引起各大企业和商家的关注和大量的投入,但是动漫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动漫产业的专业人才,动漫原创能力不足,导致产业链不完整,品牌知名度低。本课题的研究,着重通过专业技术教育与综合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而企业十分关注和支持动漫专业人才的的教育培养,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我校提供了发展动漫玩具的首期教育基金10万元。
——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相关企业的关注和支持,是本课题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是本课题实施的重要动因,也凸显了本课题的实践价值。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
(一)构建校企合作、面向区域经济需要的办学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下,汕头市澄海区致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动漫及其衍生行业逐渐向高端发展,对动漫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职业技术学校要寻求发展和突破,需要改变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区域经济需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构建新的办学模式。
广东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玩具行业知名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5家上市玩具公司之一。公司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与益智娱乐一体的玩具系列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和市场营销,通过产品创意设计与动漫影视传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形成了公司主导产品在品质和品牌方面的领先优势,是中国玩具行业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出口免验”证书的玩具企业。
我校将与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由企业派技工和师傅参与学校专业教学和培训,进入动漫实训课堂,指导学生的实训课程。同时,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并参与企业动漫玩具产品的生产流程,适应企业对动漫行业人员的生产技能、操作管理、工作节奏的要求,并尽可能参与企业生产、开发新产品,加快培养切合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开发适应地域经济发展的动漫产业特色课程
本课题拟根据地方动漫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完善中职动漫专业培养标准,制订适应市场需求、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完善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动漫产业特色课程。拟开发以下课程:
1.雕塑与动漫玩具工艺造型课程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以动漫、影视主题玩具、游戏周边产品等,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是动漫产品中重要的盈利部分。当前,企业急需专业的动漫手办模型制作人才,因而,我们拟开设跟手办模型制作相应的雕塑与动漫造型课程。
我们拟坚持打好扎实的造型能力基础,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雕塑制作流程和熟练操作方法后,着重训练学生能够迅速抓住市场动漫形象的造型特点和变化,以最高效、最快捷的方式制作出动漫造型手办,以适应动漫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
2.布绒动漫玩具工艺制作课程
布绒玩具在玩具礼品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将布绒玩具工艺制作跟动漫产品相结合,制作成布绒动漫玩具,已经成为工艺玩具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相关技能型人才也势必成为澄海区地方动漫玩具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我校在2011年4月与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尝试以中国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会徽“狮头鹅”的卡通形象作为原形,运用布绒玩具工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出动漫形象“鹅之祥语”,参加首届澄海动漫节COSPLAY比赛,荣获“最佳表演奖”。我们将总结借鉴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调整课程设置,将动漫与布绒玩具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开发新的课程——布绒动漫玩具工艺制作,以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3.动漫玩具英语课程
汕头澄海玩具市场已经国际化,其玩具礼品70%的产品出口,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动漫玩具所占比例的增长,企业对于动漫专业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
我们拟基于中职动漫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专业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独具特色的动漫玩具英语课程,设置以下几个板块:①动漫专业英语基础知识;②动漫玩具历史文化知识;③动漫商务口语;④玩博会动漫专业交际英语。
(三)建设“学研产”一体的动漫产业实训基地
我们拟根据动漫玩具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建立学校动漫玩具实训基地,将其建成动漫玩具“学研产”一体的基地。
学校动漫玩具实训基地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合资,由学校提供场地,由企业投入资金、提供并安排各种设备。实训基地主权归学校所有,引入市场运作机制,组建成相对独立的实体。实体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由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和企业商定,实行更灵活的管理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努力,将实训基地也办成动漫及其衍生产品研发基地,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实体融入市场,开拓发展空间,争取更大的收益。
通过建设学校动漫玩具实训基地,我们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让学生有条件直接参与动漫玩具的市场研发、设计和生产,在最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历练,努力培养一批原画设计师、玩具开发设计师、手办设计师、影视广告设计师、插画设计师、游戏开发人员、网页动画设计师专业人才,一毕业就能够投入到动漫产业的开发和生产中去。
除了校内实训基地,我们还将继续建设若干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工学结合。如,我校将以中国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为工学结合的一个校外实训基地,由玩博会派出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我校师生参与玩博会的策划、服务、表演等工作,如动漫角色扮演、礼仪接待、英语翻译等,通过岗位零距离教学,教学做合一,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对课题实施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我校在汕头市教育系统率先开办动漫设计专业,现在已初步成为规模化的培养动漫设计人才的学校。我校具备优越的动漫设计专业办学条件,建有现代化、高标准的综合教学楼、独立的综合实训大楼,配置功能完善的各种实习实训专用场室,如动漫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专业计算机机房等,均能够同时容纳100名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此外,我们得到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了若干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教育的平台。
我校师资精良,配备专业专职教师16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高级技师2名,双师型专业教师16名人,均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外聘兼职专业教师5名,均为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澄海玩具协会为我们提供了专业技术的指导和支持。
几年来,我校为本地动漫产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就业率高达98%,不少毕业生成了企业手板制作等专业的技术骨干。近两年来,我校动漫专业师生自行设计制作角色造型、服饰道具,在近两届中国澄海国际玩具礼品博览会和第23届广州国际玩具及模型展览会上,表演动漫角色真人秀,还参加首届澄海动漫节卡通形象制作与表演。参与社会动漫玩具相关活动的成功展示,赢得社会和动漫、玩具行业人士的广泛赞誉,显示了我校动漫专业的特色和实力。
本课题实验所需经费,除学校教科研课题经费外,骅威玩具工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发展动漫玩具教育的首期基金10万元,广东永骏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也将提供后续的支持。
综上所述,本课题具备足够的实施设计和保障条件。
三、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1.11-
2012.12
建立校本实训培训基地
论文
实训基地
林妙清
2
2011.12-
2013.6
与玩博会组委会联合办学
作品、论文
实训基地
林妙清
3
2012.1-
2013.6
与骅威玩具工艺股份
有限公司合作办学
产品、论文
实训基地
林妙清
动漫角色扮演服饰、
道具制作
COSPLAY服饰道具论文
周帆、谢秀瑜
4
2012.1-
2013.12
雕塑与动漫玩具
工艺造型课程
讲义
陈郁青、林广坤
动漫英语
讲义、论文
许惠迎、陈郁青
布绒动漫玩具工艺制作
讲义
林思盛、卢焕庭、陈郁青、林广坤
动漫专业实用写作
教材
林妙清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13.6
建立三个动漫专业产业研发基地、开发动漫及衍生品
产品、论文
实训基地
林妙清
2
2013.12
编印专业课程讲义、教材四份
讲义、教材
林妙清
3
2013.12
动漫专业学生成果展
就业报告
作品展
林妙清
林思盛、陈郁青
4
2013.12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195-02
走过令人鼓舞的2010年,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1年。过去的一年,国产电视动画产量超过22万分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伴随着从动画数量大国走向动画质量强国的目标迈进,动漫产业界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展望明天,需要把握昨天。本报告依据期刊论文和著作等文献,描述动漫产业研究2010年度的总体面貌。
一、动画产业现状
孙立军《盘点2009年的中国动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第1期),回顾2009年中国动画的五喜五忧。五喜:数量质量超过历年;政府关注和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国家广电总局设立了20家影视动画产业基地和8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网络游戏产业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完备动画播映体系,初步形成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影视优秀创作人才频频涌现。五忧:在浮躁的环境下无法诞生精品;垄断现象存在;动画电视高端人才严重匮乏;一些投资人盲目投资,创作人盲目跟风模仿;资源分配不科学,产业链的不平衡。邵奇《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当代电影》第6期),分析了问题,如动画产业集群的缺乏,动画产业链没有形成,动画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限,动画企业的创新力有待提高和动画企业的人才瓶颈问题。提出发展策略有:完善政策体系、调整扶持方向、强化市场意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动画产业链、扩大动画目标市场、拓展动画企业的融资渠道、引进电影高端人才、启动动画市场。窦利霞《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经贸导刊》第9期),也较好地总结了动画产业现状。
在民营动画产业发展问题,汪振城《论播映渠道对中国民营动画产业发展的限制》(《当代电影》第6期),谈到中国动画播映渠道单一,过分依赖电视媒体,国内电视存在频道资源和内容资源不对等、播出机制不合理、渠道不畅、优质渠道少、制播分离不彻底等问题,限制了不能控制播映渠道的民营公司的发展。
各地动漫产业的发展。王田《贵州动漫产业正破茧化蝶》(《理论与当代》第5期)、岳莹《黑龙江省动漫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大众文艺》第7期)、曾耀农《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湖南为例》(《重庆社会科学》第1期)等介绍了相关情况。李兰芳《营造中国“大动漫”时代――天津神界漫画公司陈维东创业纪实》(《中国高新区》第4期),报道了天津神界漫画公司的创业故事。
何坦夜《解读杭州动漫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该书采用动漫文化理论与城市文化产业个案的视角,诠释了杭州动漫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历史源流、功能特点、运行方式、发展方向和内在要素。
二、动画产业模式策略
郭蔓蔓《中国动画卫星频道运营模式探析》(《现代传播》第6期),对中国动画频道运营模式提出建议: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谨慎面对动画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真正做到差异化经营,创立特有的频道运营模式;动画频道运营应考虑社会责任感。沈玉燕、钱言《浙江动漫产业差异化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研究》(《商业时代》第8期),通过提炼两家动漫公司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构建具有差异化特色的浙江动漫产业商业模式。玄机科技商业模式是:立足产品精良的制作;注重产品品牌塑造和形象授权;大力提升动漫衍生产品价值等。辉煌时代商业模式是:善用专业化的营销方式,积极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依托专业B2C运营平台,巩固现有赢利模式。盘剑、方明星《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杭州模式”》(《当代电影》第12期),解析了“杭州模式”,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思路和理论参照。何建平《深港两地动漫产业合作模式探讨》(《当代电影》第10期),肯定了深圳香港动漫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政府、业界、学界和辅市场主体四个方面对具体的动漫产业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饶黎《产业链开发: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路径》(《视听界》第1期),提出的对策有:完善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品牌建设;形成“产学研”动画教育格局。杨然《动漫衍生产品的创意与开发》(《青年记者》10月中刊),提出动漫衍生产品研发思路是:动漫原型的完善、动漫原型与衍生产品的契合,并注重产品推广和市场反馈。
齐骥《动画行销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从文化产业市场规律和动画创作艺术规律的视角建构动画行销体系,对中国动画市场的现实格局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对世界动画市场的行销方式进行了应用性解读,对动画产业发展与动画市场建设提出了研究框架。
潘瑞芳等《动漫产业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为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基金项目。该书在学理上理清动漫产业相关的内在逻辑,借鉴动漫强国的经验来探讨,有助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之路。潘瑞芳主编《泛动漫创意与人才培养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是论文合集,立足数字艺术与技术创意人才培养,从艺术、技术融合等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培养理念及营造的环境。
《穿越与跨界――浙江电视艺术高峰论坛、中国动漫产业与艺术研讨会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收录27篇论文。该书把动漫研究分为艺术研究和产业研究两大类,艺术研究主要探讨动漫艺术的创作,产业研究主要探讨动漫的生产机制。该次研讨会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中国动漫艺术研究;中外动漫比较研究;动漫产业发展研究;动漫人才培养、受众和媒介研究。
三、动画品牌形象
胡瑞庭《动漫品牌的塑造与全产业链营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7期),认为品牌塑造决定经营成败与优劣,塑造动画核心品牌需要抓住以下核心要素:上乘的核心价值理念;妙趣横生、充满矛盾冲突、不失细腻情感的故事与情节;显著特征的“品牌人物”塑造;服化道、音舞美、声光电;打造与核心品牌的内外在特质相一致的子品牌或识别系统。朱矛量《浅谈国产动画片之嬗变及动漫产业发展中的品牌塑造》(《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5期),提出动漫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文化品牌,国产动画品牌必须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肖文婷《影视广告中的动画对提升品牌形象的价值体现》(《包装工程》第5期),提出了动画为影视广告注入了活力,使其成为影视广告中品牌形象价值持续提升的基础。
李儒奇、蔡大明《动漫中的“金蛋”》(中国经济出版社),是动漫衍生产品授权/卡通品牌授权的普及性读物。作者的目的是借动漫这个“金蛋”,生出自己的“金鸡”,这样将有助于动漫的市场化和中国的内需型经济的发展。
四、国外动画产业经验
美国动漫产业经验。褚晓文《浅析好莱坞动画产业对中国内地动画产业的影响》(《中国出版》8月上刊),总结了好莱坞动画产业的特点:坐拥美国文化的强势地位;拥有一大批专业而成熟的制作公司;拥有成熟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技术;好莱坞形成了独有的品牌大军;好莱坞动画电影拥有较高的票房;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条。内地动画产业劣势:产业链仍不完善;文化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缺乏较高动画技术支持;缺乏市场推广能力。宋磊《“动态漫画”:美国漫画的新潮流》(《出版参考》5月上刊),谈到动态漫画是在原有漫画图片的基础上的类似动画视频的短片以及动态漫画的优势和劣势、发展前景。
日韩动漫产业经验。魏婷《日韩动漫贸易政策及其借鉴》(《商业研究》第6期),认为中国应实施战略性的动漫产品国际贸易政策;引导鼓励多方合作;培养和引进人才,促进人才对外交流;给国外提供免费午餐。卜彦芳、陈元元《以动养动:日本动漫企业运营模式探析――以虫制作公司和吉卜力工作室为例》(《现代传播》第9期),总结了日本动漫企业“以动养动”运营模式的优点:资金链前置,降低风险,保证动画质量;市场化程度高,有效的筛选机制。
在他山之石的启发下,国产动画进行走出去的思考和行动。李三强《中国动画如何才能“走出去”〈三国演义〉动画版给我们的启示》(《中国电视》第1期),阐述了中国动画走出去的必然性和迫切性及在动画人才的选择、竞争策略的使用、挖掘优质资源、凸显自己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向宇《试论国产电视动画的海外营销》(《当代电影》第6期),认为国产电视动画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制作质量、美学风格,具备海外发行的可能性,在海外营销中需要注意在制作前应考虑营销、选择题材和风格、发行渠道的选择和建设、采取样本预售的策略。
五、动漫科研课题
一、前言
动漫设计专业是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型专业,同时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但由于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本专业的就业认识不足,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些偏差。使得动漫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动漫专业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笔者就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动漫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动漫专业的教学还是沿用十九世纪时期俄罗斯的美术教育思想,从我国现在的基础美术教学到专业美院,都是十九世纪的产物。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根据对动漫专业学生培养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似乎全国所有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到底改掉些什么,革掉些什么最为合适,大家也都在讨论,实践,验证。
我们艺术设计分院对动漫专业也积极响应学院教学改革的号召。请了些校外的用人单位进行咨询 双师型教师探讨 企业走访调查等,对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以说现已取得初步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之前的动漫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的“设计素描”后来改成“动漫造型”,但教材依然是〈〈设计素描〉〉,教学内容依旧是设计素描的内容。和其他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没有什么两样。这种换汤不换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我一直以来担任着动漫设计的基础教学工作。关于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的教学改革有着相应的体验,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几乎是所有学科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艺术设计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安排,无不遵从这一原则而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暑假在昆明一些公司走访调查期间,我发现一个特殊的人。一个高中没有毕业从未经过高等学府“正规训练”的竟然是设计总监,他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基础学习,诸如素描、色彩、构成等,也没有多少艺术设计理论指导他们的实践,他只是在“做中学”,“学中做”,即走实践在先这样一条路。
据我的了解,从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课程的设置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基础后专业。把3年的学习分成“三大块”即以素描,色彩、构成为主的基础块以及设计软件教学、电脑辅助设计等适用于不同专业需要的专业基础块和专业块。大多数学校说改革也只是压缩了美术基础课,加了些软件课,或者就是把课程的名字换了和专业的名字更接近些。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新生入学的第一年为基础年,“高楼万丈平地起”、“基础好,专业才会好”,因此学生不敢怠慢。第二年为专业基础年,“循序渐进”,基础向专业“平稳过渡”,但感觉“不疼不痒”,仍不知自己专业为何物。到了第三年才是专业年,学生从大学三年级才开始真正接触到专业,而第三年的第二学期学生面临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问题,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有半年,而且今年07级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现象,大三一开学就有学生申请“半工半读”,那他们是不是学的很好了,可以工作了?据我了解07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马同学也选择了“半工半读”,工作是移动3G业务的推销员。也就是她的专业课就没有学或者只学了一个多月。这显然是不够的。其结果是学生到社会上觉得自己竟然是那么没用,感觉十分心虚或恐慌,觉得过去在学校里学的是些无关痛痒的课程,过去对基础的学习与理解上也有一定的误区,有―种“上当”的感觉,“悔不当初早些接触专业,参与实践”。这样的毕业生给用人单位的印象是既不能,也不专,无奈之下,由用人单位“回炉再炼”,或者是“转业”。于是用人单位大发感慨:“我们公司培养一个设计人员只要3~4个月时间便可搞掂,而大学用3~4年还搞不定。”当然,此话有失偏颇,但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仍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目无市场和社会,铁板一块,四平八稳地按照所谓的教学规律去闭门教学,那么最终的失败或者说没有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必然的。
三、高等职业教育动漫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先上专业课再上基础课第一年先把动漫设计专业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学会。入学就开始实习让学生先了解本专业是做什么的,要怎么做,要掌握些什么样的技能,让学生心里有个底,也有一个奋斗目标,不是那么太茫然。第二年学艺术修养及动漫设计综合训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才能有更多体会。
(二)要引进竞争机制,注重引入年轻专业对口与在企业一线的动漫设计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动漫设计专业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就可以使动漫设计的教学具有活力,开拓动漫设计教学的新思维,增加新观点。把更多的动漫设计教学新观念引入高等职业院校。这样就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动漫设计专业教学避免认识上的误差。
(三)建立学院自己的动漫设计工作室,引进校企合作单位。让学生更早更好的接触了解动漫设计,同时也能更方便更直接的进行实际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
四、结束语
动漫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动漫设计专业在学院开设的时间较短,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因为是新兴产业,也有很多机遇可供探索的路子也比较多。只要很好的抓住机遇,解决存在的问题。就能使动漫专业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1.中国动漫产业现状
1.1市场需求
动漫产业是本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之一,广义上的动漫产业涵盖了动画、漫画、游戏、玩具制造业、出版业等诸多方面。
近些年来中国动画发展迅速、规模、质量得到空前提升,全社会都开始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办公场所、人才引进和培养、税收及财政扶持、产业扶持政策等多个具体方面,国家给予了动漫产业充分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中国13亿人口当中,就有3亿多是14岁以下的儿童,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动漫产业消费群体,可见我国的动画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市场。
1.2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国内广大高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为动画产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国内高校只有北京电影学院设有动画专业,但是随着国内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高校相继设立动漫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至08年已有近447家高校设立了动画类专业,相关在校学生46.6万人动漫形象,高校动画教育已经成了培养动画专业人才的主要基地。
1.3面临的困境
国产动画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不成熟,仍处于幼稚期,作品的总体数量虽大,但是优秀作品少,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无法与动漫强国:美国、日本的动漫作品相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多数国产动画作品中的动漫角色内涵塑造不够成功,缺乏立体感,从而导致整个故事作品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纵观我国整个动漫产业,存在着原创能力不足、商业运营模式尚未成型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动漫产业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原创动漫形象提升动漫产业的品牌价值,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模式。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市场上的动漫周边产品由于缺少版权、专利的保护,我国动漫形象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盗版产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各种盗版产品泛滥成灾,动漫企业和授权商的商业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动画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发展还不成熟,行业内缺少有成功作品经验的导演、编剧、策划人员,对于卡通形象内涵的创作、把握能力比较薄弱,对动漫角色在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重视不足。在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中,角色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故事是为表现角色而存在的。
动漫投资方和经营方对动画项目的市场运作方式和商业利润关注较多,对作品本身的前期准备和风险评估往往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量高质低的局面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动漫作品充斥市场,对中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卡通角色造型的要求
2.1造型
动漫形象的好坏,并不单纯指外形是否好看。复杂的形象不利于动画的生产制作,动漫角色设计在于对视觉元素的概括提炼,减少不必要的线条与细节,使造型尽量简化、概括。造型的统一性动漫形象,简洁性、符号性、独特性、都是动画角色造型必须遵循的创作原理。
2.2动作语言
动作设计是动画表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下的人物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语言和动作设计是最能突显角色性格的因素之一,个性化的造型必须配以个性化的动作才可以完整的塑造出一个鲜活的动画角色。
2.3艺术风格
通常将动画角色造型的风格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写意风格、写实风格、抽象风格,不同的造型风格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审美体验。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运用夸张、变形和简化的动画造型手法,进而塑造出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
3.国产动画角色内涵设计的不足
当代国产动画,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动画角色的塑造上的失当,普遍缺乏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韵味,也就是卡通形象与生命意识之间的互动,由内而外的精神气韵,是沟通一个故事的意念,它让人们在一个生动的人物造型之外无声无息的嗅到它的存在。但是在国产动画中我们却很难看到这些中国。
和其它类型的影片一样,动画片要求有新颖的创意,独到的情节,尤其要把握好作为观众主体的儿童心理,在人物的设置上,定要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动画片的责任就在于叙述出不同环境下人性变化的过程,比如说,迪斯尼里那只暴躁、乖僻、运道不佳、常大发脾气的唐老鸭。这种变化不应通过偶然性吸引观众 ,而应通过必然性解释人性。
电影是生活的精华而非生活的复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摒弃平庸的精彩,得到一个简洁紧凑的好故事,这一点国产动画远未达到我们的期望。迪斯尼几十年动画制作经验已使他们熟谙故事的秘诀,任何一个有语言的人物都不是可有可无,抽掉任何一个都会造成故事的松动。
我们的动画片制作者往往低估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孩子对世界的领悟力和理解力。然而,诚如梁实秋先生所言,“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 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儿童对故事的敏锐的洞察和灼见是常常让专业人士措手不及、望而生畏的。
显而易见,中国动画片的人物形象在精神气韵、性格发展、语言刻画及次要人物群的塑造上都有待改进,以便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艺术产生于禁忌的边缘, 中国的动画片人正是囿于禁忌而未有对现存规范的超越,比如对寓教于乐的理解,对技术手段和内容本质的融合,一切似乎都只是在极力商业化的喧嚣下有所触动动漫形象,但艺术手法和商业运作尚停留在机械地模仿上 。
昔日辉煌已成历史,如今的国产商业动画大制作渐多,却没有大的突破,其病因正是目前国产动画片的通病:现代气息在艺术精神中的普遍缺乏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粗枝大叶。
4.高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想要培养出合格动画创作人才,在知识结构的设置上至少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美术基础、电影语言、动画规律及设计运动和电脑软件应用能力。而全国设有动画专业的各院校中,有能力完成上述四个方面教学任务的院校只是少数。而能够全方位、针对性地培养动画片编剧、导演、原动画绘制人员、分镜头、设计稿绘制人员的院校则更少。
如今大多数院校的动画专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动画专业,而只是涉及网络、影视广告、三维设计方面的数码设计专业或数码影视制作专业而已。
以基本原理讲授,软件操作,手工绘画为主,编剧理论基本处于次要地位。对动漫作品中角色塑造关注较少,缺乏科学的教育体系,尤其是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的严重不合理性造成了动画专业人才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困境。
5.结语
动画产业的发展建设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企业应用务实的态度对待一个动画项目的发展,花更多的时间去把基础做牢固,更多的从观众视角去考虑问题,努力提升中国动画的整体制作水平。高校的专业教学不能仅以学生作品软件操作程度,作品的画面效果来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应当转变思维,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价值观,认真审视动漫角色内涵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昌柱.动漫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涛.动漫卡通电视频道与动漫产业的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3).
[3]吴宜阗.我国动漫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
[4]孙立军.高校动漫专业课程开发与与教育技术改革[M].北京 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动漫专业人才,是动漫教育的行业特点和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上采取这种模式走在前列的主要有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对这一培养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就日本模式和欧美模式作一番梳理。
1、日本模式
日本在动漫教育方面拥有将学校、市场和政策等三方面有机联合的较完善模式。日本模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1)传统的“工作室”制度;(2)自主服务于“产、学、研”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
首先,日本传统的动漫教育采取“工作室”制度有点类似于我国传统作坊的“学徒”模式,师傅带徒弟在实践中学习。日本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动漫专业之前要通过人学考试,考试科目以美术基础为主,进入大学后学习课程也主要以提高美术和文化素养为主。之后,动漫专业学生很快就会被安排进动画工作室进行实战式历练。在日本的动漫工作室,特别强调学生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其次,较强的服务产业意识和知识产权开发意识。wwW.lw881.com一方面,日本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将传统的动漫技能教育上升到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层面,纷纷在研究生院开设动漫方向的研究生教育,专门从事动漫文化、动漫产业、动漫技术、动漫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研发。如东京艺术大学是日本国立大学中第一个在研究生院设立动漫专业的院校,动漫专业隶属于研究生院的影像研究科,设三维动漫、二维动漫、故事构成等方向,仅招收16名学生。大阪电气通讯大学则是日本第一个在研究生院设立动漫专业的非国立大学。亚细亚大学还新开设了“市场文化课”,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专门人才。如今,日本院校在服务动漫企业、社会服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2、欧美模式
欧美模式包括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等国家。这些地区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相似,其中以加拿大为强。加拿大60年代就已经在全球首家培养动漫人才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欧美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条路径来实施的:(1)校企联动,共同制定教学大纲;(2)实行工作室制度,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3)技术与创意并重。
首先来看校企联动,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欧美在制定动漫人才的培养要求时重点考虑是否和行业标淮相一致。如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动漫绘画专业的主要科目即是由业界人士参与编纂,为的是使课程在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行业的需要。再如加拿大有个“行业部落委员会”,院校完全根据“行业部落委员会”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纲要。
其次,实行工作室制度,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欧美的动漫教学除了课堂教学模拟真实的专业工作环境布置外,学生在一定的阶段还会被安排进企业的工作室实习或参加实际项目的练习。与日本小作坊式的工作室培养模式相比,北美的动漫教育更具有社会化大生产的气息。加拿大的谢尔丹学院在工作室教育模式中,完全按照好莱坞动漫生产的模式组织教学,连实验室布置都尽力摹仿好莱坞动漫工作室的格局、氛围。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欧美工作室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开发。在工作室中,学生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设计自己的工作空间。
再次,技术与创意并重。欧美的动漫教育在长期与企业合作培养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如果学生只注重掌握maya等软件技术,而不去学习基本的文化素养,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动画师。因此,北美动漫教育还注重在日常教学工作细节中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意潜能。除了工作室尽量尊重学生的创意进行布置外,学校还设有专门的创意训练课程,老师会把平时看起来不可能联系起来的东西联系起来,创造一个有创意的环境启发学生去联想。
3、国际动漫人才“产、学、研”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日本在长期的动漫人才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动画制作历史悠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曾风靡一时,我国动漫受众多为孩子,而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动漫早已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当我们开始认识到动漫是一个产业的时候,欧、美、日、韩的动漫已经大规模地进到我们的市场当中。所以当我们的动漫行业开始起步的时候,既有借鉴又有压力。
(一)国内和国外动漫产业差距
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在业内人士交流过程中,谈到国内和国际先进国家差距问题时,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动漫游戏产业不缺资源,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但缺原创,缺产业,缺产业链,缺品牌,缺精品,缺大师。一些业内人士更多的体会是,搞动漫游戏产业一定要追求原创,一定要追求品牌,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定位。我国和动漫国际大国,比如美国、日本、韩国相比,我们的产品品质不高,产品不够丰富,产生世界影响力的作品还不多。特别是我们的产业效益不高,产业链比较短。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动漫市场的直接消费群体约有5亿人之多,蕴含极大的潜力。但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盗版、原创培育机制不全、评价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二)国内原创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
动漫产品其实可以涵盖包括漫画、动画、游戏及其他衍生产品,这些衍生品之间能够实现互为转化,形成上下衔接的多元化产品。也就是说,原创动漫作品的跨界开发,可以衍生出数额巨大的消费点。比如美国一部投资4500万美元的《狮子王》,其衍生产品收入就高达 20 亿美元。但我国目前大多数动漫制作商和生产商一般只是靠发行来赚钱,动漫作品的盈利空间极为有限。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香港“红筹之父”梁伯韬旗下意马国际以8亿多港元收购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衍生品版权管理方动漫火车集团,成为香港公司对内地动漫企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笔并购交易。巴啦啦小魔仙,洛克王国等衍生产品也都在积极发展中。2012年中,腾讯游戏又基于旗下泛娱乐实体平台——腾讯动漫发行平台,与集英社和万代游戏达成战略合作,不仅引进11 部经典漫画的电子版权,同时也将经典漫画之一《火影忍着》改编为网络游戏《火影忍着Online 》。
二、国内高等院校动漫周边设计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从2010年到2012年,动画专业已经三年被亮了红牌。是因为该专业存在就业危机。但事实上,行业内外总是在讨论动漫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已经超过1200所,动漫相关专业达到1877个。当前无论是高校还是从事动画方向的人都难以摆脱对技术操作能力过分追求的怪圈。动漫人才的培养已经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瓶颈”期。而相继而来的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繁荣,值得我们关注。
(一)国内高校动画周边设计专业开设情况
上海设计学院院长吴小华在接受中国文化报采访时认为“除了动漫衍生品开发过于滞后之外,目前动漫衍生品开发缺乏的专业团队,也是动漫衍生品市场不尽如人意的一个原因。动漫衍生品的设计迫切需要专业人才,而目前国内市场上从事动漫衍生品设计的,多半是从其他设计行业转行而来。动漫衍生品缺乏专业化的设计团队。据我了解到国内除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等少数院校开设动漫产品设计方向相关课程外,几乎很少开设动漫衍生品设计的专业课程,致使动漫衍生品产业链比较单一。纵观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大部分动画专业院校对衍生品设计不够重视,对它的发展潜力认识还不到位,从而使动画衍生品开发领域的人才缺口问题更加突出。
(二)我院动漫周边设计课程教学
动漫周边产品的成功,首先在于外在形态,也就是动漫形象是否让大众欢迎。这不仅考验设计者的基本美术功力,同时要考验设计者对动漫产品美学原则的了解。本门课程是在学生大三时开设的,他们已经掌握了设计基础相关理论知识、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二维/三维设计软件。完全能够准确的做好动漫形象的表达工作。除此之外,本课程还要围绕周边设计流程讲解包括卡通玩具的造型设计、玩具材料及工艺学、玩具造型及结构设计、玩具模型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点。我院动漫周边产品设计工作室,着眼于动漫周边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营造一种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高校开设动漫衍生品设计工作室,同时吸引其他设计公司参与到动漫衍生品设计,推动动漫衍生品的设计和品牌推广。”
同时,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战教学,在“交融式”校企合作机制下,教师深入到校企合作基地,深入了解现代企业生产过程,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针对现场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明显提高,充分弥补教师队伍的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直接体验企业现代化大生产,顶岗实习或参与企业研发工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成果涵盖了动漫衍生产品设计;单幅和多格漫画、插画图书;设计开发动画电视剧、动画音像制品等。我院技术成功案例包括将动画元素和雕塑相结合,历经两年研发的《动画基础造型》卡通模型教具,有效填补了国内动画专业基础教学用具的空白。还有将动画设计原理和动画检验仪器功能结合,自主研发《动画专业可视化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填补了动画专业教学软件的空白。
小结:
2012年的7月份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广电等10个部委下发“十二五”时期动漫发展规划,与“十一五”相比,主要希望围绕动漫品牌来做产业。同年11月文化部又下发一个文件,是关于国家动漫品牌建设与保护。可见国家对动漫周边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高校动漫专业开设相关课程。这样能够保证从事动漫周边设计者,在系统完善地对衍生产品进行策划、设计、运营的同时,时刻注意把握市场的新动向,设计出即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又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罗文茜:《动漫“新大陆”——国内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现状及高校动漫教育面临的挑战》,装饰,总第179期。
1.1深化教育理念,从精英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合推行精英教育,也无法拷贝过去选拔“精英”标准和素质。另外,具有优秀教学资源的专业美院如果还抱着精英教育的理念不放,客观上是对教育发展动力的本源———社会需求的漠视。正确理解精英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美院扩大办学规模绝不是权益之计,而是历史给予的新的发展平台。大学的责任是为学生营造成长的环境、条件和氛围,使他们有能力成为日后社会拼搏竞争的成功者。大学教师的责任是以精英的标准鞭策自己,以自身的实践、能力、成就和人格影响,带动、陪伴学生成长并帮助他们日后的成功。
1.2科学规划主体教学与实验教学,优化师资结构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教学建设已在国外成功运作多年,在我国也有成功案例,该模式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科学地规划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有助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建设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实验室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艺术院校应从科学配置教学机构和师资队伍管理工作抓起,优化课程结构、重视师资结构和梯队建设,在教学管理方面,注重基础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行发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除了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外,还要将设计市场化理念贯穿其中,承担起艺术设计衍生品的深度研发;在人员配置上安排资深教授授课,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在低年级教学中就贯穿实验室教学理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室教学是工作室教学的延伸,并以高水平师资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由注重产学研结合,具备高水平实验教学经验的团队组成。
1.3打破地域限制,引进优秀企业,深化校企合作,解决实验室建设的发展问题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强、创造性高的专业,艺术院校可以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吸引企业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同时工作室、实验室需要提升内化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扎实的设计技能以及美学理论和文化素养的水平,谋求校企之间更高层次的合作。实验室应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学术论坛、社会实践,形成立体化培养,并通过实践增加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活性。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参与实际项目运作,为企业创收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能力。企业为实验室投资设备,提供资金、项目,能为培养优质人才做铺垫。
1.4推广优秀的实验室案例,创造“百花齐放,轻重分明”的局面面对多数艺术院校内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可以选择性地将有成功经验的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推广到其他专业,使整个学校里的实验室教学既有重点,又不单一,形成“百花齐放,轻重分明”的局面。这种教学交流是彼此作用的。图1—图3是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部分实验室照片。
2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办学实践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2002年开始在黄海之滨进行校区建设,并于2011年成功举行了首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其学科建设宗旨是遵循国际先进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倡导高素质、综合型、点面兼顾的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条块式学科分布结构,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技能和创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学校所推行的低年级打通基础,高年级进入工作室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在对专业理解和兴趣点相对成熟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专业发展方向。
2.1校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大连校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包括艺术设计和动画2个专业,由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筹建)、传媒动画设计学院(筹建)40个工作室构成实施教学的终端平台。第一学年(专业基础A段)2个专业平台相互打通,共同教学。第一学期的教学单位是基础教学部的相关工作室/实验室,课程内容是素描、色彩、综合材料、摄影、数码图像编辑。教学目的是发挥专业美术院校的特点和优势,打通造型艺术与艺术设计学科、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之间的传统壁垒,注重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和专业兴趣的提高。课程架构为各门课程平行展开,学生分批、分阶段、不同步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第二学期前段课程内容和架构与上学期相同,但教学要求有层次上的递进。教学目的是,为形成学生创意性思维模式及培养跨学科造型能力提供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本专业的高端课程、师资等信息,为第二学年选择进入专业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做准备。第二学年(专业基础B段)学生在各自专业框架内经双向选择进入艺术设计和动画设计所属的专业设计工作室,工作室主任教师将根据校区教务管理委员会的要求组织教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逐步偏重与本专业高年级设计课程相关联的基础知识。
第三学年(专业设计C段)的专业设计工作室教学是校区课程体系的核心部分。工作室的主任教师依据其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实践的业绩和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组织工作室的教师队伍,制订教学计划,确立教学、科研方向及目标。引导学生在专业设计课程及实践中应用和深化,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力争取得阶段性的实践成果(如参展、参赛、项目应用及获奖等)。第四学年(专业设计D段)专业设计工作室将在第一学期末举办教学成果展和总结汇报,由校区教授委员会与主任教师共同审定学生进入工作室以来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方向和内容。第二学期是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阶段,各设计工作室主任将按照教授委员会确定的方向和计划,带领教学团队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组织毕业展览和论文答辩工作。鲁美大连校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坚持东西方艺术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设置里,除专业课程还有文化课、体育课,使学生获得艺术理论、语言、文学、哲学等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艺术设计创新人才。
2.2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
鲁美大连院校区打破传统院系管理体制,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基础部+工作室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的工作室与实验室是复合的。见图4、图5、图6。工作室设置顺应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紧缺的现状。实施教学的终端平台由平面、多媒体及展示艺术设计教学部、动画及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部、装饰及陶瓷艺术设计教学部、专业基础部、公共基础部的40个工作室构成。平面、多媒体及展示艺术设计教学部即下属的工作室包括:广告及视觉信息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包装设计、展示设计、手绘表现与空间设计、产品与会展、书籍设计、插图设计、影像艺术与设计。动画及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部下属的工作室包括:平面动画、虚拟立体动画、材料动画、多媒体/游戏动画、卡通读物、动漫文化创意产品、综合媒介与互动艺术。装饰及陶瓷艺术设计教学部下属工作室包括:玻璃、金工、织造、漆艺、塑形、网印制像、综合材料、家具与环境设计以及两个陶艺工作室。当代艺术、公共艺术、新媒体艺术、信息设计等交叉学科方向的专业工作室目前已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大连校区的工作室体制与习惯认为的大师工作室或专家工作室完全不同,它是与扩招后的学生规模相对应的,是校区4千多学生教学管理的终端平台,其运营水平决定校区的经济效益、未来生源和发展模式。而其规模化的智力资源、科研实力、创造成果及其社会影响是对其教学水平的充实及放大,使其吸纳更多的社会项目、资金、设备及与之适应的管理方式进入。而在大连校区工作室体制中核心内容之一是使整个实验室体系形成艺术类之间多专业交叉发展的实验教学格局,并促使实验室的教学符合艺术类教育和人才培养特点,充分体现了弹性、灵活的特征。
2.3创办大连金州新区鲁美艺博产业基地
作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艺术学府,尤其是作为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领军者,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具备深厚的艺术文化传统积淀、优越的周边生态环境、高品位的设计和建设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体系、极具特色的专业和工作室设置等优势资源。为了加速大学教学科研成功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学校正在努力建设大连金州新区鲁美创意产业基地,见图7。
2.3.1项目主题
鲁迅美术学院具有悠久历史(延安—哈尔滨—齐齐哈尔—沈阳—大连),为传承延安鲁艺精神,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以建立“延安鲁艺在东北”主题展馆为契机,创建代表先进文化的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以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创意人才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集群;创建集艺术教育、文化产业、旅游资源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3.2鲁美艺博产业基地4大板块
(1)校园教学旅游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文化品位的提升,著名大学的校园旅游成为热点已在国内外造就了众多成功的范例。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建筑及规划设计是经国际招标产生的德国奥尔•韦伯建筑事务所的方案,该方案根据金石滩地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花园中的城市”的规划理念。目前校园区的建筑、道路、水体、绿化、公共艺术等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并日臻完善,将成为新兴的校园教学旅游风景区。
(2)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暨金州新区创意大厦。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是学院与大连市政府在金石滩共同投资建设的地标型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展馆之一。现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校区计划把博物馆其中两层作为金州新区创意大厦使用。鲁迅美术学院将以重量级艺术展览、国内外学术交流及人才资源带动创意大厦的蓬勃发展,建成以动漫创意产业、当代文化艺术、新兴信息多媒体交互设计研发为核心的产业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和多媒体交互设计与高端技术研发产业集群。同时,校企合作还将促进建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孵化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金州新区创意大厦的建成,将加速大学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使大连金州新区快速跻身全国动漫产业前列,使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走在国际艺术设计教育的前沿。
(3)艺术文化长廊。依据国外设计师的理念,在鲁美大连校区的规划建设中没有校门和围墙,这与国内高校的管理模式存在矛盾,尤其安全问题无法回避。校区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企业投资,现已在校区周围建成艺术文化长廊。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审批后,学院计划将其统一规划为以画廊、书店、美术用品及鲁美师生作品及衍生产品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商业街,为金石滩旅游文化的品味提升填上浓重的一笔。
(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鲁迅美术学院校区大连利用紧邻博物馆、地貌优美的20万平方米校园预留区域,以政府扶持文化产业为推力,发挥校区自身专业优势,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纽带,打造有特色、有示范性、有辐射力的中国最大动漫游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基地。规划设计建设由动漫雕塑广场(鲁迅美术学院动画与媒体学院奖永久会址)、动漫游博物馆区、动漫游体验学习区、动漫游文化创意区、动漫游餐饮休闲区、动漫游特种影视区、动漫游演艺演播区、动漫游酒店区等区域组成的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现代主题乐园。该项目同时包括:陶瓷、玻璃、髤漆、金属、染织、服装、家具、木艺、平面设计、多媒体、公共艺术、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艺术摄影等学科领域和若干个艺术家工作室。
艺术家工作室将由著名艺术家和美术学院的师生常年在此进行教学实践和艺术创作,作品可直接在园区的景点进行展览和销售。游客也有机会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由此形成完整的艺术观光、创意体验、工艺参与相融合的园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还将联合周边院校,组成文化创意产业群,全面建成中国最大的动漫游文化创意产学研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37-03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张保红(1968-),女,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广州大学美术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广东 广州/5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编号:09B075)阶段性成果。
我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展至今,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以中职为起点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如何根据地区行业需要,构建和实施动漫专业新的人才培养课程,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一、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背景
广州市在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第四个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据统计,至2011年,广州市从事电影电视动画、动画广告、网络动画、游戏制作的企业已超过100家,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知名企业与自主品牌,初步形成了以动漫创作及表演、网络游戏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生产为主要环节的产业链,对动漫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前后,广州市的中职学校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课程的构建在进一步的完善中。2010年我校的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经广州市教育局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近几年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二、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论源自于德国,课程理论强调“让学生有机会经历完整工作过程、获得与实际工作过程有着紧密联系的带有经验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其课程特征为:符合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实现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技术思维方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强职业认同。可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能够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是实现人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三、 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根据动漫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立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
在200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制定中职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指导下,我们走访了多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和发展阶段的动漫企业开展校企共建课程的合作关系,通过对行业发展动态、动漫制作流程、职业岗位设置及职责、企业用工需求及要求等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将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初步定位为: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审美能力和手绘能力;熟悉动漫制作流程和动画规律;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掌握初步的动漫制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能力的初、中级二维动漫制作人才。
(二)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构建动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根据课程构建的方法和步骤,召开了动漫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了来自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广州三圆动画公司、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优一动画有限公司、网易公司等十三家动漫及其相关企业,涵盖动画公司、数码科技公司、网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和报业集团等企业的十八位行业实践专家参加访谈会。这些实践专家从业在三年以上,分别担任了所在公司的创作总监、导演、网络动画设计师、原画师 、动画师、三维动画师、插画师等,其中有中职学习经历的多人。参加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还有本校全体动漫专业教师及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约六十人。在课程专家的主持下,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通过行业实践专家叙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归纳出职业的发展阶段;通过对各阶段的重要的工作任务分析,总结出对从业人职业成长中起关键作用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动漫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分析,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基本的内容框架。
前期的企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功举办,给动漫专业课程方案的构建提供了依据。随后,动漫专业教师深入动漫相关企业进行二次调研,对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出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教学化处理,逐步形成了以二维动画为方向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探究
(三)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构建动漫专业课程模块
根据动漫行业的能力要求和的工作过程要求,将动漫专业课程分成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三大部分。专业一般课程有:绘画基础(包含素描、速写、色彩、构成基础)、漫画基础、 Photoshop 等三门课,约612学时,解决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认识及技巧,培养动漫专业基础造型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动画概述(含编剧)、动画角色设计与制作、动画场景设计与制作、动画分镜头绘制、 Flash二维动画制作和后期制作等七门课,约864学时,培养动漫制作的职业能力,获得上岗须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有:插画设计、动画短片制作、3d制作、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五门课,每门课约108学时,拟培养动漫相关工作领域所涉及的工作能力。形成了专业一般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顺序。其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顺序参考二维动画项目须经历的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排序,即: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绘制原动画制作二维动画制作后期制作。动漫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学科性专业知识的纵向完整体系的框架,形成了基本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结构。
(四)根据行动导向原则,实施课程教学与过程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施,即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是系统化的完成动漫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学校学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培养良好的工作素质。为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学校配合建设了以动漫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课程的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强调核心课程间的衔接。教学组织以个人或工作小组为单位,以完成简单到复杂的二维动画项目为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个人或工作小组划分,以一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协同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形式,照顾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动漫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和引进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核心内容形成学习任务。校内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顺序进行整合教学,如制作《行为规范》《防腐倡廉》动画短片、改编幽默故事制作动画短片等项目,力求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一致,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来自于企业的真实工作项目则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引进公司游戏制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与培训,由企业教师任教,学校教师辅助教学,共同承担学生的实训项目指导等工作,如参与制做某些游戏开发公司动画游戏中的动作制作等。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主要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学习活动, 强调建立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工作体验。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专业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实施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空间随之调整 ,重点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要做到有序、有效地实施教学。
四、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实施的效果
(一)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明确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强调初、中级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造型能力――制作能力――拓展能力”的能力培养结构链。在专业课程结构上,体现了职业成长规律,强调了动漫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在教学实施中,学习过程就是模拟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增强了学习目的性,提高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构建与实施的效果在教与学方面逐步得到体现
1.促进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
动漫专业的专任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参与了由国家、省、市各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动漫相关企业共同组织的师资培训、座谈、调研,定期派出专业教师到动漫企业实践,学校聘请动漫企业专家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通过再学习与培训逐步提高整体师资力量。近三年,由本校专业教师担任主编并编写的动漫专业教材二本,其中由北京科学出版社的《运动规律与动作实现案例教程》被教育部认定为为中等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手绘漫画基础》是广东省教育厅推荐使用的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动漫专业课题5项,其中三项已结题;撰写或发表动漫专业教学论文六篇次;教师个人参加国家、省、市级的论文评比、说课比赛等约有十余人次获奖。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近三年经历了学习领域课程学习的动漫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近50人次获奖个人一二三等奖;连续获得广州市中职学校动漫设计与制作技能比赛团体一等奖或二等奖。部分优秀学生开始承接企业或私人动画制作项目,如场景制作、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婚礼动画制作等。部分学生在校制作的动画作品选入公开发行的动漫专业教材光盘。毕业后成功应聘动画公司或相关企业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如吴佳彬、杨婉倩等十余名学生分别被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星梦动漫设计有限公司、甜柠婚礼动漫公司或相关企业录用,李丽贤、张迪等数十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在中职阶段的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初步打好了就业和升学的基础。
五、中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构建的反思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建立并完善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上还有拓展的空间。
2.中职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水平有别于高职和本科阶段的学生,中职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要针对职业岗位相应有所侧重,提高在某些基础岗位的竞争力。
3.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改变以往在教学安排上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
参考文献:
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是指动漫市场策划运作、编创故事、编剧、导演、形象设计、场景设计、连环漫画创作、配音配乐创作等创造性能力。
随着动漫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我国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所培养的人才仍以动漫制作技术为主,并没有实施原创能力培育,其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动漫企业的要求,影响着我国动漫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培育动漫专业人才,一定要千方百计在原创能力培养上下工夫,探索构建我国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培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催生一批批国内外动漫市场需要的具有原创能力的人才。这对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原创人才培养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一、高职动漫专业人才缺乏原创能力培育的现状
高职动漫专业人才缺乏原创能力培育,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陈旧和未对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整合两个方面,具体现状是:
(一)缺乏对原创能力培育的认识
动漫最重原创,原创最重创意,动漫专业各环节人才培养,都应当把创意能力培养放在首位。但许多高职院校总认为原创能力是由普通高校研究生层次教育培养的,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只能是技术人才培养。实际上,我国不缺动漫制作人才,好莱坞许多动画大片部分制作工序是在中国完成的。优秀的动画片最主要的是创意好的故事和情节,离开丰富的创意,只靠技术加工技能是难以制作出优秀动画片的。大量优秀作品表明,原创能力并不是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制作技术人才多并不意味着会有丰富的创意,创意能力在专门训练引导和反复实践中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而许多高职的动漫人才培养,将原创能力培养视做高不可攀,甚至不做任何尝试,依然只重视制作技术的掌握,不安排创意能力的学习、实训和实践教学活动。
(二)忽视文化资源的学习、开发和利用
动漫业的产品是创意者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创造并赋予新的展示的结果。当前从全球看,知识经济的发展,其主导驱动要素,正在由“知识”向“文化”演进。动漫作品的创意,更多的不是来自科技,而是来自文化。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构成了动漫作品的新奇特征和无穷魅力。文化资源具有无偿占用性,自己的文化资源不去发掘利用,别人就会发掘利用。如美国动画大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就是利用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意,加上好莱坞的高新技术和完善的运营机制,使两部动画大片大获成功。因此,创意经济类人才除了要有熟练的艺术设计等技术技能和制作能力,更要有对文化资源的发掘、转化和利用能力。而当前高职动漫人才缺乏文化资源发掘利用能力培养,包括文化精神、先进文化、文化元素及文化传播与接受模式等内容的教育。其结果是培养出的人才不知如何对文化资源进行学习、发掘与整合,因此不为企业和市场所需要,从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三)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构成了改革障碍
主要表现有三:一是现有的文化基础课缺乏创造教育内容而不能满足原创能力培育需要,但受传统观念与习惯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未作改进,仍按部就班地套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模块,没有实施原创能力培育所需要的人文素质修养和创意能力培育;二是培养原创能力要开设新课程,但一些高职院校受学科体系影响较深,使这些新课程因不能与学科对应,使师资、教材没有着落;三是认为高职只是培养技术操作型人才,人文素质和创意能力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从根本上拒绝了高职学生原创能力培育。
(四)不重视相应的教学资源整合
由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长期缺乏创造创新教育,造成这方面师资、教材、教法的匮乏。许多院校面对原创能力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却并没有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去重组教学资源。
1.未整合出新的师资、教材和教法。如对原创能力训练与实践、文化资源利用与转化、故事创作技巧等重要课程缺乏师资与教材的状况,没有在教学管理上及时建立制度和机制,鼓励并组织教职工积极整合出新师资、新内容和新教法来,去满足原创能力培育的需要。
2.未按动漫产业链培养人才。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的人才,从事不同工作,发挥着不同作用,却都需要创意,创造不同的价值,不能认为原创仅在产业链的高端。但一些高职院校动漫产业类人才培养,从所开设的专业、课程看,只重视制作环节人才的培养,没有给予动漫产业链中各环节人才培养的兼顾与协调,缺乏对内容、中介、经营、管理等产业链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着动漫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备、延伸与提升。
二、高职院校培育原创能力的条件分析
(一)高职培育缺乏原创能力培育的问题成因
以上问题的成因,从根本上讲,是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忽视创造创新教育所致。当前主要问题是大多动漫企业、高职院校缺乏原创能力培育所需的师资与教材,这也说明要实施原创能力培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二)高职院校培育原创能力的优势
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职院校在培养动漫人才原创能力方面应先行一步,走在前头。这是因为高职教育在培育原创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
1.生源优势。高职教育属就业前教育,学生学习是为了就业而不是为了升学。因此,高职生与本科生、研究生比,受升学考试形成的应试思维而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弊端较小,且年龄也较轻。这些特点是原创能力培育的相对优势。若从第一学期开始培养原创能力,培养效果会更好。
2.实践教学优势。原创能力培育离不开实践沃土。高职教育的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其基本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动手能力培养,为原创能力培育提供了更好的实践条件。
3.教学改革优势。多年来,在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最大,效果更好。因此,高职院校有更多的改革经验,对改革的深化有更强的承受力。
三、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育的途径
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原创能力培育,要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下,以形式多样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具体有:
(一)制定原创能力培育的目标规划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制定实施以下目标规划:(1)构建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养体系,包括新的教学内容与新的教学方法,实施相应的教学管理改革,在3~5年内取得明显实效。(2)培养师资。为培养出一支能实施培养原创能力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制定较详尽的目标规划。这些师资能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能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原创实践活动。尽快培养出几名能实施原创能力培育的骨干教师。(3)快出“高徒”。在未来3~5年内,能培育出几位有出色的原创能力表现的学生,其作品得到一定的社会认可或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4)建好培养基地。构建适合我国高职动漫人才原创能力培育、校企合作、内容与方法形成体系的原创人才培养基地。
(二)更新教学内容
应研发出简明实用、实践性强、针对性强的培养原创能力的教学内容,形成新教材、新课程。主要有:(1)原创能力训练。包括创造性思维训练、水平思考训练、创新人格修养锻炼、创新社会技能训练等内容。(2)人文素质培育。不是人文知识认知,而是人文精神的研讨领会与讲求体验,产生对生活热爱及高尚情操追求的情感,进而融入作品创作中去。主要是从文、史、哲、艺方面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思考与修养实践。(3)故事编创技巧与实践。对故事编织技巧、剧情结构、编剧、立意设计、角色个性、表现特征、剧情发展脉络、剧情发展创意、信息技术与剧情内容整合、新奇巧效果的创造技巧等进行学习与实践。(4)创意设计。包括角色个性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及场景氛围设计。对这些新内容,许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并未开设或建设力量十分薄弱。因此,对这些内容可采取校际合作的办法,合作编写新教材,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协作开设新的教学内容。
(三)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要创建适合原创能力培育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专业和所处产业链不同环节进行选用。(1)工作室制。直接面向市场提供服务,由“双师”结构师资带领学生实施创作活动的运营。适用于以漫画、图形图像设计、小型广告创作等原创型业务市场服务。(2)梦工厂制。强调动画设计制作各环节、全过程的人才培养,重在市场策划选题、编故事脚本、编剧、导演、角色设计等能力培养。(3)企业项岗创作。由于学生接受了原创能力训练,校企合作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不仅顶岗制作,还可参与创作或顶岗创作,进行真实的创作实践。(4)自主创业。面向市场建立个人或团队设计室,可在第二学年开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实施,工学交融,面向市场进行创作实践。(5)组织或参加创作圈。对某一创作项目在国内外组织人员参与创作,学校可组织师生参加其创作活动。(6)市场策划团队。学校组织或政策支持师生面向市场提供有关某些文化活动或文化产品的选题、策划、运作或制作的系列创作活动。(7)师徒合作制。以内容、文化艺术品原创为主的师徒合作进行创作。
转贴于
(四)制度与机制建设
1.竞赛制度。学生经学习训练,掌握了创意技巧和一定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坚持开展故事创作、漫画创作、角色形象设计创作等竞赛活动,进而进入各种工学结合下的原创实践,这是原创能力培育的一条重要路径。竞赛可根据不同项目分为月赛、学期赛、年度大赛等。各种竞赛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旨在激励原创能力益进和发现人才。
2.激励制度。建立激励、奖励制度,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奖励形式应丰富多样,如有积分、立功、授奖、遴选拔尖师生进修或出国考察学习及深造等。
3.订立创新文化言行规范。以制度形式,制定利于师生原创能力发展的言行规范,师生员工共同遵守。如宽容创意、容忍失败,鼓励创造性思考、增进集体创造性协作等内容。
4.办好校园原创作品刊物。办校内专刊,遴选竞赛中的优秀原创作品及时刊登发表和推荐正式刊物发表,以资鼓励和促进学生原创能力的提高。
5.长期坚持原创能力实训。长期坚持组织原创活动,可有效培育出学生的创意掌控能力,以发展原创能力。因此,坚持原创活动及其竞赛要有层次和递进的要求。如对漫画创作实践要坚持:第一学期前六周每天做一幅主题漫画,次六周每天创作两幅连环漫画,再六周每天创作四幅连环漫画。以此类推,各学期每段时间坚持创作漫画的篇幅递增,真至每周能坚持画数百幅连环画。如此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把自己所认识的思想、文化知识、人物、事件等用漫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有效促进原创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五)师资及骨干力量培养
培育原创能力的师资不仅指校企的任课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还包括学生管理干部和班主任教师。培育原创能力的骨干力量不仅指教师,还应包括原创能力发展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因为他们确能起到学生群体原创能力培育的先锋带头作用和榜样作用。
1.创新能力课程教学师资建设。在现有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创新课程师资,以培训和自修结合,掌握相应教学业务,担任创造思维、创造技法及水平思考训练等课程教学。
2.指导校园活动的师资队伍培养。课余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应看做是培育学生原创能力的实践活动。学生工作干部及班主任教师,应结合活动主题,对学生提出“创造性开展”的要求:应用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使活动有新意、有创意。为此,学生工作干部和班主任教师都应通过学习培训掌握一定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以利于引导学生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
3.能指导原创能力发挥的企业师资培养。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应选聘有创新实践的企业人士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参与企业创新活动,融入企业创新文化氛围进行熏陶。这就要通过校企共同制定相关制度,提出有关学生原创能力实践锻炼的要求和组织指导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原创实践指导的师资队伍。
4.学生原创活动骨干培养。对原创能力学习体验表现较好者,压给原创担子,培育引导他们出作品、出能力、出人才。同时,以这些学生为骨干,成立相应的创作小组,开展经常性的创作活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开展原创能力培养锻炼。
(六)适合原创能力培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培育原创能力要下大气力进行创新文化建设。最富成效的创新文化氛围建设,莫过于师生员工人人掌握运用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人人参与创新活动了。因此,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开展下列活动:
1.普及团队创造性思考规则。师生员工都能学会运用一些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思考帽法等。遇开会讨论问题需要创意时,都懂得遵守其“推迟评判”“鼓励赏识他人意见”“无唯一答案”“欢迎离奇设想”“整合他人观念”“民主”“开放”“重视每个人的意见”等团队创造性思考时所应遵守的规则,并对此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