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影像传播论文

影像传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4: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影像传播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影像传播论文

篇1

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在互联网垂直细分的趋势下,随着多元化档案信息受众群体的出现,传统档案门户网站已不能充分满足不同档案信息受众的特定需求。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只针对档案专业(或档案学科、或档案服务)的某一方面、为受众提供个性化且内容较为深入的档案网站逐步增多,我们将这类网站称之为“档案垂直网站”。

“档案垂直网站”与“档案门户网站”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区别表现在网站的定位和栏目的设置上。为了更好地说清问题,本文所说的“档案门户网站”不含各级政府档案部门创立的档案官方网站(这类网站由其创办性的性质决定了其一般定位于门户网站),同时,本文所指的“档案垂直网站”也不含学界同仁开办的档案类博客。这里只通过对档案学术机构、传统档案媒体、档案从业者和档案学术界同仁个人创办的档案网站为例对比“档案垂直网站”与“档案门户网站”的区别,以阐述档案垂直网站的特点。

以“档案界”、“中国档案网”、“中国档案学术网”和“中国档案咨询网”为代表的档案门户网站包含的档案相关信息丰富多样,从资讯门户到档案社区、从文案工具到档案学界、从档案文化到档案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档案新闻和档案产品信息,覆盖档案领域的资讯、理论、史料、博客、论坛等,与档案领域有关的内容几乎都有所罗列,信息覆盖广泛。档案垂直网站以档案领域的一个方面的工作或一个专题作为切入点和关注点,力求在档案专业某个方向做到专业和深入。这类网站的共同特点是服务特定受众,对相关档案信息或知识进行分众传播

我国档案垂直网站介绍

档案垂直网站定位于服务某一特定档案领域内的受众群体,其信息指向性强并富有深度。表一为我国大陆境内具有明显垂直网站特点的档案网站:

档案垂直网站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1满足档案受众特定需求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档案受众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其寻求的档案信息更加趋向专业化和个性化。性特色的信息难以充分满足不同档案受众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档案垂直网站出现。例如,定位于学术研究的档案垂直网站,课题成果、理论研究、科研项目申报等信息会成为网站的特色。对于查询档案科研信息的用户,档案学术网站浓厚的科研色彩、专业具体的信息内容较之档案门户网站,更能满足这一领域受众的特定需求。

2注重档案信息的传播深度

即使传播某一领域的档案信息,档案门户网站关注的也是其综合概况。档案垂直网站则能带给受众更为专业和精准的信息,避免所传递信息流于表面,注重加强其传播深度。以“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网站为例,这是国内唯一以“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为学术取向的开放式学术平台,利用湖北大学档案学科师资力量,吸收国内外关注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加盟,开展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知识转化、技术实现等企业档案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该网站成功地为档案专业应用研究与企业档案部门建立了对话平台,促进了企业档案管理的研究深度,有力强化了以档案为核心载体的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

3有效开发特定的档案信息资源

数字资源正逐渐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形式,这有利于打破传统档案信息传播环境下档案用户被动利用档案信息的状况,有效发挥受众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家庭档案网”为例,该网站的创立理念和内容形式转变了人们对家庭档案的传统看法,使原本存在于民间的家庭档案得以系统化的整理和保存,并为每个家庭档案的建档者及其爱好者提供服务。档案垂直网站可以通过为其受众提供丰富且实用的档案信息及档案信息服务,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为高效。

4有力促进档案文化传播

档案,具有文化属性及文化价值,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还具备传播文化的功能,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档案垂直网站文化传播功能的强化,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层次、程度及效果,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化,表现为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挖掘。一些网站中经常出现的“珍档史料”、“地方风情”等栏目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底蕴,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史料价值可作为编史修志的基础,不仅有益于地方史的研究,更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5提升档案网站服务水平

各档案管理主体及档案信息传播主体最应强化的意识应是档案信息服务意识。有关档案管理、档案教育、家庭档案等领域的档案垂直网站,通过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挖掘、深度传播,可以实现分众化的档案信息传播;可以强化精品意识,以其个性化服务取胜;可有效克服档案门户网站信息同质化、不深入的不足。以受众为中心,开展档案信息传播的档案垂直网站可于无形之中提升档案网站的服务水平。

档案垂直网站的发展策略

我国档案垂直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并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赖于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关注业内,提供及时深入的档案信息

档案垂直网站要以自身关注的角度和信息的深度取胜。避免网站运营模式的同质化、深度挖掘某一领域内的深层信息、为目标受众提供及时而适用的档案信息,是档案垂直网站努力的方向。具体到实践层面,及时关注档案学科发展动态、学科研究的趋势、为特定用户提供专业服务,才能受到受众的青睐。

2关注受众,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需求

篇2

一、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他打破了传统语言研究的方法,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言语活动、语言、言语的区分。他认为言语是个人的东西,属于个人领域;而语言是社会集团约定成俗的规则,属于社会领域。语言相对于某个特定的时期和集团来说,是固定不变的;而言语是变化的。语言和言语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本文由收集整理,语言是言语的产物和工具。二是语言的内在成分和外在成分的区分。他用象棋做比喻,形象生动的解释了两者的区别。他认为象棋比较容易区别什么是外在的,什么是内在的:这种游戏从波斯传到欧洲,这是外在的;而涉及到游戏的体系和规则,则是内在的。其三是共时和历时的区分。他认为和静态相联系的是共时性的,和动态、演变相关的是历时性的。他把言语放在一种共时性的、静态环境中进行研究,而对那些演变的、动态的因素(比如:历史的、社会、交往因素)则不予考虑。其四是语言的静态是一个符号体系学说,这是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部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是里程碑式的,对人类进行语言方面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巴赫金的话语理论

巴赫金思想的睿智、见识的深邃、涉猎的广博无人不知。作为话语理论首屈一指的先驱,巴赫金的对话学说、“超语言学”理论、意识形态话语观等一套话语理论,为解析各种传播活动提供了朴实而新颖的视角,对学界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他从文学入手来建构自己的话语理论,交往与对话是巴赫金思想的精华。所谓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他认为对话不单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思想、文化内部的交流。“一个声音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存在于对话之中。“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止之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新闻是一种多重多角关系的对话,他们之间绘声绘色的生动对话,形成了多彩的新闻,构成了一种话语权力。

意识形态符号论作为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又一个重要的建树,对学术界和当今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意识形态符号论”突出语言社会性、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支配作用。他认为,对话存在于某个具体语境中,也就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之中。每个字、每个词都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巴赫金认为意识形态的制约大于符号的制约。我国新闻传媒作为,汇集了不同阶级、政党、派别、政权等声音,成为了一个实质性的舆论阵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所有的意见和想法汇集成为“意识形态充盈物”。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意识形态符号论”构成了“超语言学”的基础。话语问题是超语言学的核心。他说:“我们的分析,可以归之为超语言学;这

里的超语言学研究是活的语言中超出语言学范围的那些方面。”“活的语言”是针对索绪尔“死语言”而提出来的,它突破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具有进步意义。

篇3

一、文化和文化传播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就象钱钟书老先生说的那样:“文化到底是什么?本来还清楚呢,你一问倒糊涂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这说明,在每一个学者心日当中,都有一个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化定义。我国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主要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大维度。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总之,不论是“广义文化”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成果。

文化不仅需要创造,还需要传播。任何文化的发明创造,都凝结着人类巨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为私有财产藏匿起来,那它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化的价值,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要创造文化,还需要传播,让更多的人分享它,实现它的价值。即文化是传播的产物,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由此可见,文化与传播是互动的、一体的。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传播指的是文化从一社会到另一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实现文化的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是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使人们接受的过程。

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文化传播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和行为。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语言是人类早期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相互理解的主要方式;然后是书籍;接着是广播、电话、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二、文化传播与德育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说来,德育是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文化的社会活动。文化传播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阔了德育工作的视野,增强了德育的感染力,推动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文化传播开阔了德育的新视野

鲁洁老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自觉地在文化层面上来思考道德教育问题,这实际上限制了我们对道德教育的全面认识与理解。我们应该把包括德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把它放入文化学的视野加以审视和剖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拓宽了我们对于教育包括德育现象理论认识,使我们得以更为充分地把握其内在规律,更加自觉地全面发挥它的功能。

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传播交往空间,内容极为丰富,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可以这样说,人们通过这些文化传播方式获取知识,了解国际社会动态,发表议论,交流思想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已成为人们开拓新视野的主要工具。第一、它们使信息实现了跨时空、跨国家、跨民族的大交流,它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利于人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文化扩散到世界各地,从而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第二、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更有利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第三、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科技含量较高,它使人们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激活人们的创新意识。

随着文化传播的发展,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使用,让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采取新的对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点,使我们德育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二)文化传播开辟了德育的新渠道

篇4

关键词:3G技术;人际传播;影响

3G(3rdGeneration),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2009年1月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3G牌照,标志着移动通信市场的3G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在中国拉开帷幕。它是将无线通信、互联网等和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这是2009年至今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往往改变一个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往往也是媒体产生变革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几百年来人类传播领域的变化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印刷术的推广使报纸由少数人的消遣成为大众传媒;电报的出现让通讯社得以产生并发展到今天;无线广播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受众由读者变成了听众,广播也因此成为了它那个时代影响力最大的大众传媒;近十多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而且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而现在3G业务的风靡全球,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人际传播,进一步分析人际传播媒介变化对人际传播造成的影响。

这里将沿着马克·波斯特思考媒介与文化论题的思路,讨论3G技术应用在人际传播方面所带来的信息存储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交换构型的改变。对此,一个可行的方式是从过程的角度考察人际传播,并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认知过程和行动过程。对认知过程的考察有助于理解交流双方如何用3G手机来传输信息,传输了什么样的信息,又对彼此的关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对认知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综合考察则有助于理解依靠3G手机所建立的交流构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络相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而闻名于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通信的通信系统“由于其诸多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全世界电信行业工作者及信息社会越来越具吸引力”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导技术,近来发展迅速,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个技术标准中,最具竞争力而迅速的发展。相比于2G、2.5G等通信技术,3G通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智能化、多媒体化趋势明显

由于3G网络能够提供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和下载业务等,因此,对3G终端而言,需要对其配备更大、更清晰和3D显示效果更逼真的显示屏,以便用户更好地欣赏移动多媒体业务要配备像素更高的摄像头以拍摄更清晰的图像,以增强图片的感观效果;要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来储蓄下载而来的更多图片和音视频文件等。总之,以数据业务功能强大为特征的3G业务对其终端的要求将日益苛刻,3G要真正实现所预期的业务发展效果,加强3G终端的研发将一直成为3G发展阶段的重要主题之一。

(2)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

多种3G技术体制并存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初期,第二代移动通信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未来的移动终端必将是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的局面。目前市场上已有GSM/WCDMA、GSM/cdma2000、cdma20001X/1XEV-D0双模终端;随着TD——SCDMA标准的正式商用,未来支持TD-SCDMA网络和其他网络的双模手机或多模手机也可能会出现。对3G终端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3G的技术特性,决定了3G网络能够提供更为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业务,这就要求3G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增强。不仅要支持现有话音业务、短信业务、窄带数据业务等,同时应支持以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为代表的宽带通信业务等。

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互式业务,包括网络电话、移动银行、可视电话和可视会议等;(2)点对点业务,包括多媒体短信、电子邮件、WEB、远程医院等;(3)单向信息业务,包括数字报纸、出版、远程教育、视频购物、移动音频播放器、移动视频播放器、视频点播和卡拉OK等;(4)多点广播业务,包括信息递送、GPS汽车导航、移动收音机和手机电视等。从中可以看出,3G不仅给手机带来新的人际传播方式如可视电话、多媒体短信和电子邮件等,还同时使手机拥有了手机电视、数字报纸、出版和信息递送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篇5

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媒介的传播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文化需要媒体进行传播,因此媒体的发展与优化使得文化的传播路径也得到优化。媒体技术自身将新型的媒体文化体系构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在构成社会惯例的同时,也向工业系统伸展,不但如此,还能够在媒体传播中促成新的民俗和礼节形成。进入新世纪,全新的媒体时代到来,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构成的同时,还重塑了另一种文化形态。因此,进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的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媒体展现出来的传播技术的文化特性

1、新媒体技术受到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

在人类生存和斗争中应运而生且浓缩着人类精华所在的文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性的存有物,而是作为永恒具备创造力的母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存在。所以应当在一定的文化或者社会背景中来考虑传播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要重视主导整个社会的权利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即技术的创造取决于社会主导阶级,这种技术并非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技术,却是有利于主导阶层来获取利益和价值的技术。这也就说明了技术出现是受到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在科技用语言表达之时,已经贴上了文化的标签。

2、新媒体技术包含在文化环境当中

李克特以及拉普等人将技术视为一种文化过程或者现象;法国的路易多洛则认为文化中应当包含技术;卡西勒尔则指出文化中的一部分就包含着技术。在后工业时期,文化服务和技术服务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与其说社会文化是由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推动,不如说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自身就是文化的代表,这是因为变革的本身就是意味着文化的变革。就此而言,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技术文化”这一角色,与社会文明节奏相匹配。

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1、新媒体优化了文化传播系统

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播路径和平台组成是由新媒体技术而得到拓展。在《多种声音・一种世界》一书中提到,人类从开始只是用身体的手势、姿势和声音来传输信息到后来发展到一系列的舞蹈、音乐、火光、图形、图画等进行传输信息,是孕育在文化中,文化传播进步的结果。从而得出到了新媒体发展时代,如果没有成像幻影、现实虚拟、触屏、舞台多媒体、手机、网络、无线WLAN等传输媒体设备,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那么就没有人类文化的传播,也没有历史的进步,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已经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服务。特别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融合将文化传播的路径变得越发广泛,通过多方式、多路径、多通道的传播,使得信息传输的效率越来越高,这也就将信息中涵盖的文化全方位、及时的传送给目标群体。

2、新媒体塑造了多样化的文化形态

依据“媒介即讯息”的论点来说,新的媒体形状本身就诠释了一种文化。所以传播文化的新媒体,其实就是在创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形态,特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化通过媒体技术重塑后,需要人们从新来审查、定义、接纳和了解这一文化。比如上海世博会上日本会馆,有一面巨大的未来“生活墙”矗立在“未来”主题区中。该墙体是利用了传感、触屏、无线网络三项技术而形成,在实现“墙”与人交互的同时,还将十年后的人们出行、居家、信息交流等新模式展现出来,主要诠释了人们的环境和生活的变化均是由先进的科技而带来。同时设计的墙面,也是用较为形象、生动的人与“墙”的交互模式,极易让人们了解并且深入的感知其中的文化元素。另外将3D技术和虚拟影像运用到表演艺术中,能够使传统和现代文化高度融合,其参与度和包容度也大大提高。

3、新媒体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力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新文化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例如游戏产业在韩国的形成、音乐无线产业在英国形成,动画产业在日本。我国在2005年起就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帷幕拉开,各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聚集而形成群居性模式,特别是在珠三角、长江三角区、北京、川陕等大型创意文化产业群已经形成,同时还包含了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的创意文化园区。

我国的文创产业看似发展迅速,不过与发达国家的文创产业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例如主要表现在没有足够的向导性和创新性,没有优化资源配置,乱建、重复性建设颇为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要归于有关政策和配套设备的配合和跟进上,而新媒体技术恰当的运用,将其传播和载体功能发挥出来,就能够将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1)加大多媒体开发力度,激活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比如在2004年刘三姐这个民间故事使用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包装,形成《创意・刘三姐》重登舞台这个实例中,演出时是将绿水、青山、景色、歌声、乐器、服装、舞蹈等各种类型的文化元素与“大舞台、全景式、总调控”这种大舞台不可缺少的情景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奇特的创作思路和令人感慨的视觉效果,受到一大批观众和游客的好评。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已经获取门票收入接近八千万,同时有110万受众群体,这不但拉动了阳朔的旅游业而且还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不夸张的说,该项目则是将民族艺术性、增长产业性、综合效益型和资源唯一性相融合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又比如上海马戏城“era-时空之旅”媒体梦想剧,不惜重金将充满梦幻、新奇的神话效果打造出来,并且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大型水幕、多媒体技术等高含金量的技术措施,使得受众者能够“经历”到时空穿梭的美妙旅程,因此不但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说明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不过这一灵魂也需要凭借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才能够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一文化创意。

(2)合理配置新媒体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智能化的新媒体也使我们所在的城市变得智能起来,与此同时智能文化应运而生。例如通过现实虚拟、触屏和合成这三项技术能够实现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对接,给人们未曾有过的文化感受;另外在文化旅游、会展、文化设备服务和文物保护等行业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语言表现形式,能够促使其行业的更新换代。根据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性、交流形式和工作特点,将不同且适合人们的新媒体安设其中,能够将新媒体便捷灵活的特点全方位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中新媒体的合理配置;例如推广手机支付、手机地图等功能并且人们展开实践,以及与其他终端客户持续的开展增值服务等,使人们凭借移动平台有了生活和消费的可能,这是基于虚拟空间的新媒体合理配置,而这样的配置必然会促进文化传播,使文化传播实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采取这些新媒体传播手段,能够有效的p少文化公司的创业和运行费用,并且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达到了文化产业健康运转的目的。

三、结语

新媒体统一于文化之中,又是文化传播的驱动力和适配器,因此国家不但重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且还大力支持影视、印刷、网络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媒体产业应当抓住机遇,促成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大力融合,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力大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

[2] 龙伟.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40-141.

篇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9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各种科学技术在新闻媒体当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大大提升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1新媒体的含义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建立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的融合进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体的形式十分的广泛,包括触摸媒体、数字报纸以及数字杂志等等,@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以及地域现实,用户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地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每一位用户在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内,都可以了解到全球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实现跨时空的高速传播,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2.1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迅速的交流,这就使得新媒体逐渐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作用的发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匿名性,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新媒体当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改变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角色束缚,在信息的传递当中获得更为高度的自由,在促进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2.2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

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对文化传播力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与手口相传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从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就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市场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

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还能够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力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来看,在进行新媒体的研发当中,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一直是设计者十分关注的内容,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它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提升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效率,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当中的途径

3.1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

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新媒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而通过强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为文化内容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支持。

3.2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

在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努力的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文化传播当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智能化优势。因此,必须要对新媒体的载体进行不断的优化,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中丰富的资源,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初次之外,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为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的推动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引领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借助新媒体的作用,能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同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影响与提升有了更为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丰富的途径,这就使得文化传播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增强,新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发挥。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张琰.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篇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沃尔特・李普曼(1889 9.23―1974.12.14)是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政论家,也是新闻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大陆对李普曼新闻思想的了解是从1982年施拉姆的推介之后才开始的。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准确。李普曼对中国新闻学术界产生影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新闻学术界即对李普曼有关新闻理论多有称引,且称引范围也不以《公众舆论》(《Puplic Opinion》)为限(注:1989年出版的由林珊翻译的《Puplic Opinion》中文书名为《舆论学》)。笔者现对掌握的一些资料略作排比,以初步勾稽李普曼新闻思想在中国早期传播与影响的面貌。

《公众舆论》是李普曼的代表性新闻理论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李普曼在书中提出的“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的两个重要概念,比较早地论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1982年,美国传播学教授韦尔伯・施拉姆来华讲授新闻传播学时,曾把李普曼奉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把《公众舆论》列为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作品,当年罗纳德・斯蒂尔的《李普曼传》即由于滨等人翻译在新华出版社出版。

中国新闻界对李普曼的最早接触和了解确实是从《公众舆论》开始的,但时间却可上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9年,汪英宾《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一文中,就称引了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中“刻板成见”的相关观点。

汪英宾(1897~1971),别名省齐,安徽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中国现代著名新闻理论家、新闻教育家。1920年9月起,在申报馆担任协理。曾由申报馆派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修,1924年5月在美国用英文出版《中国本土报纸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论文,获硕士学位。1924年秋末冬初,与戈公振创办上海南方大学报学系与报学专修科,任系主任。1925~1929年间,还兼任光华大学、沪江大学商学院报学系教授。一度为上海联合广告公司董事。1932~1935年先后担任《时事新报》编辑主任、总经理。1947年重返新闻界,任上海《大公报》设计委员。1950年担任圣约翰大学新闻系教授。1952年9月至1959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著有《美国新闻事业》、《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等。他的《中国本土报纸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记述“中国新闻史”的著作。

《中国报业应有之觉悟》据作者自述,其写作缘起是“环视报界之现状,有滋堪浩叹者,兹逐一讨论,期有一度之觉悟,得共谋改良之方法”、在该文的第二部分“当觉悟报业之各种问题”之“编辑问题”的“新闻采集”中,作者有如下引论:

我国报界对于采集新闻尚少根本之了解,故不惮麻烦,以采集新闻之根本意义,略加申述。在美人立浦门WalterLippmann著Puplic Opinion有曰,‘人类之脑筋,非似照片之收吸印象而已,其运用也往往创造,印象入脑中后复变淡之,或与他种印象相并,必经一番磨炼而后成各人之思想,盖一印象决不能久居浮面者,天生之诗情往往运用之使成个人之表现,’(譬如罗素本是人名,然用之既久,人皆以之为一种哲学。又如武力统一为一种主义,用之既久则人皆以之代吴佩孚。)又曰,‘公众时事可于演说或报章中表现之,惟表现之时事,宜抽象于初胚,凡事物之不能见者,必难引起知之之兴趣,且公众之事闻,个人所悟到者,往往微细而不能及大要。‘故公共新闻,将成一种干燥无人愿知之者,惟具美术家描写技能者,始能以常人所不能见者,做成活动印象,使常人皆能引以为有兴味。新闻界当觉悟采集新闻之真义,进而以抽象于初胚之功夫,言人之不能言,见人之不能见,而后事半功倍矣。

汪英宾所引述的话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象之间的主要连接物。这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国内对李普曼《公众舆论》有关理论观点的最早介绍。

1937年5月。北平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举办第六届新闻学讨论会,围绕“今日中国报界的使命”论题,诸多报界名流到会演讲。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梁士纯教授为此在《大公报》“新闻教育特刊”发表了“今日中国报界的使命”一文,该文开宗明义再次引用了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书:“列浦曼氏在他的名著《舆论》Puplic Opinion一书中,把正确的消息和公正舆论所包含的这种障碍,详加论列。属于内部的有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形态蒙蔽着,使我们不容易领会一种真实情境。属于外界的,有言论的困难,交通的阻碍,当局的检查和统制,社会特殊势力的影响等等,都足以蒙蔽一般人的耳日,使他们不能得到真实的报告。至于所谓公正的舆论,更是一件难得的事,需要正确的消息来做基础。如果消息不正确,我们何由发挥公正的舆论呢?此外,一个人的意见往往被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利害所支配。因此种种原因公正的舆论真是一件不易得的东西。”

汪英宾与梁士纯当时都是新闻学系的教授,他们对《舆论学》一书的先后引用,从一个侧面说明李普曼该书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只是由于后来中美文化学术交流较长时间内的中断,人们仿佛遗忘了中美新闻传播学术交流过程中曾经存在过的这一具有意义的历史片段。

刘豁轩1939年3月在燕京大学“杂行会”一次以《怎么样看报》中,在论证“战争爆发后,第一个受伤的是真实”这个观点时,引述了李普曼一段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论述:

力普曼(Walter Lippmann)默尔(ChstlesMerz)曾对近代史上,一件大事的各种报纸记录加以研究,这件事就是一九一七年三月至一九二年三月的俄国革命,他们在那篇研究报告的序论中说:‘大家都承认,没有真实的新闻,便不会有健全的舆论。但是在今日,对于一个争论的事件,是否能够得到正确的记录?对此,今日有一种很广泛而且日益增长的怀疑。在指摘当局腐政的时候,我们怀疑其中有不自觉的偏见。我们又怀疑某种新闻被染上了颜色,或者被搀入毒素,对于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需要证据,以下我们所研究的便是证据之一。’著者自称他们的工作是‘新闻的试金石’。这篇文章在一九二年八月四日出版的《新共和》上占了四十二页的篇幅,这是对于现代战争时新闻可靠性的第一次不信任的有力表示。

这是指“《纽约世界报》社论版的李普曼和查尔斯・梅尔茨出版的一份专题报告,题为《对新闻的检验》(“A Testfor

the News”),作为1920年8月4日出版的《想共和》的附录,文中列举了美联社和《纽约时报》自1917年到1920年间对俄国事件报道的失实”一事。李普曼通过这个调查,以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揭示了媒体报道受到意识形态影响而损害新闻真实性的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所谓完全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几乎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新闻报道都会受到传播者主观倾向的左右与控制。李普曼的调查旨在抨击当时美国一些新闻媒体不尊重事实,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炮制新闻报道的不良行径。这一调查报告的结论因其材料翔实、论证充分、结论无可辩驳而备受人们称道,至今仍为人们常常提及和引用。

20世纪40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集中和垄断趋势日益加剧。出于对媒体所有者人数越来越少的担心,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后来以哈钦斯委员会闻名的研究班子,其成员包括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等十多名一流学者。这个委员会先后九易其稿,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该报告中就新闻界的角色提出了一些至今越来越受到肯定的重要建议。《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出版以后,虽然当时在美国学术界并没有获得一致好评,甚至其所提出的建议也受到了为数不菲的媒体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抵制,但李普曼还是独具慧眼,在该书问世之时,就撰写了《评批评者》一文,对之进行评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央日报》1947年5月17日《报学》第20期,《中央日报》编辑武月卿即将李普曼的《评批评者》翻译过来,反映速度之迅捷和学术眼光之敏锐都令人惊叹不已。

武月卿,1941年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第10期毕业,后在《中央日报》工作,曾任《报学》双周刊的编辑,1949年赴台湾,任《中央日报・妇女与家庭》周刊主编,与林海音并称为50年代台湾文坛的“副刊双姝”,知名散文作家,著述颇丰。《中央日报》刊登《评批评者》时,文前有一“译者志”,对哈钦斯委员会作了简括介绍:“美国新闻自由调查委员会于一九四三年应报业巨子鲁斯之建议而组成,旋即开始工作,得到二百八十三人之证明,举行会议凡十七次,每次会议历时月二三日结果证明美国报业子偶目前虽无危机,然危机已潜在。该委员会已出版或即将出版之书籍达七种,并于三月廿六日发表长达二万五千字之总报告书:‘自由负责之报纸’,对报界提出建议十三条,此对付妨碍发表社会所需要新闻之自由,并作互相批评于砥砺,李普曼此文即就该报之建议,加以论评。”文章署名为“李普曼作,武月卿译”,对李普曼名字的翻译已经与现在通行的译名保持一致。李普曼这篇评述性的文章,确实提出了新闻领域中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

目前事实上并没有人经常郑重的批评报纸,一本有关于苏联的书籍,出版后立到就有人作出书评;但是有关于莫斯科会议的报道与评论,一般而论,都没有人加以批评,若果鲁斯不承认仅有这种有来无往的批评存在的不合理――无人批评的报纸却批评其他组织与活动,那他决不会维持调查工作的经济费用:这种情形对报纸并无好处,更不保险。报纸能得到经常的批评,报纸自由才有基本的安全保障,报纸本身所主张的原则的利益均将因而失却。

因此,问题在监督监督者为谁,考查考查者为谁?巡查警察者为谁的问题。笔者猜想,委员会对于这一层也并不清楚,据称:“吾人建议报界人士作积极的互相批评。”在这一方面,他们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劝告,然而他们错过了,他们并不讨论公众问题的辩论,因为这一方面也是够了,他们所讨论的是报人批评的问题。

我们大家都会受益惑,有时不免有纵容的事,但是一般而论,时常保持缄默,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律师,医生、演员、教授之所以鲜有公开声言律师辩护不行、医生诊断不内行、演员表演蹩脚,教授授课沉闷,就是这个原因。新闻从业人员和其他技术于职业一般无二,他们也有同业的关系:新闻从业人员不能闭门独处,他们彼此要见面,聚会,要共同工作,倘若彼此作剧烈的公开批评,结果势必不能相容。我可以说,我自己曾经作过这样的尝试,也曾使人对我自己作过尝试,我所得到的结论是所得不偿所失;因为有此而引起的不情远过于所得到的公益。

报纸相互间实无法作公开的批评,因此,公正的批评应发自胡琼士君一类的旁观者,因为要作公正的批评,有撇开私人关系的必要。世界报老编者柯白说过,剧评者不应该于演员交往,尤其是女演员,政治评论者如果于政治家常常见面,结果本身也成了政治家,金融评论者也一样成了金融家。

篇8

中图分类号:G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77—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明确提出“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目标,那么我们国家能否利用凸显民族文化的影视,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文化提供更具生命力的新价值导向,是影视文化发展中面对的重要课题。

文化软实力( soft power)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部长助理约瑟夫? 奈在1990年3月发表的文章《衰落的误导喻》中提出。也把“软实力”明确定义为“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P11)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这些实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体现出来。

一、网络环境成为传播影视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

我国首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指出,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建构与传播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全新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而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达到3。25亿,使用率提升至63。4%,远远大于通过影院、电视和购买光盘观看的受众人群。今天的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通过视听网站点播下载电影和电视剧,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随时随地收看。

以网络为传播平台,影视文化的传播方式更为多元化。借助高新科技的互联网平台和手机平台,影像资源大大丰富的同时,上传和下载的过程却显得简单而方便,影视的传播形式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影院和电视台模式,逐步向立体化、多元化的传播方向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为双向互动、即时传播和差异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消费需求。[2]网络环境下的影视文化传播不仅改变了传统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而且促进了新的文化群落的形成,推动着多元文化的向前发展。

二、影视文化体现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

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典型特征,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征,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魅力和思想源泉,为中国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不竭动力。

(1)影视产业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借助视觉影像、声音和色彩等影视语言,表现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比如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因其色调强烈,形象突出,引来游人驻足观看,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的扩散传播,在网上也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30秒长度的电视宣传片,以“中国人”概念打造中国形象,选择的都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姚明、袁隆平、杨利伟等涵盖国内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宣传片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红为主色调,画面大气磅礴,音乐浑厚激扬,通过时代广场的电子屏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各个频道进行播放,借助国际主流媒体影响力来客观展示中国形象,更加自信、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软实力”,争夺国际话语权。

(2)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符号与文化象征的影视艺术,已经成为体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影视文化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影视传播途径,让世界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国家的朝气与力量,使影视成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P11~12)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所展示出的中国传统建筑,古典的中式婚礼,写意的翠竹山水等都是华夏民族典型的文化符号;十八般武艺的武打设计,配以大鼓小鼓密集的鼓点,让观众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中国风”,通过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博大的文化内涵。

(3)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融进影视作品,能强化作品在世界影视范围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影视作品兼收并蓄世界各地文化的有益成分,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的聚合传播,将有利于影视艺术在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不断更新自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获取更多观众的青睐。

三、影视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1)美国的影视作品通过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影像来传播其文化价值观

篇9

所谓微博,也称即时博客,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建立在Web2.0基础上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AP、手机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并即时分享信息。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便捷、传播密度紧、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裂变传播。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早在2006年3月,blogg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最先推出了Twitter,它一经推出就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Twitter在牛津字典里的意思是“激动地或紧张地唧唧喳喳地说话”。口语化的说法就是“唠叨”或“碎碎念”。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迅速影响到国内。

校内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就迅速抓住了这一机遇,他在2007年5月在国内创建了饭否网,借鉴了Twitter的运作模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为广大网民提供类似于Twitter这种网络产品的微型博客服务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IM软件(包括QQ、MSN、Google Talk)和上百种API应用在自己的饭否页面上消息(限定140字以内)或上传图片。用户间通过互相关注、私信、或@对话等方式互动。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并迅速成长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新浪微博一经推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微博,比如垂直门户微博、电子商务微博、独立微博客、综合门户网站微博、SNS微博等博客网站也应运而生,就连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也分别在各类电视节目和短信服务平台中开辟了微博服务通道。由于博客这个新媒体所具有的快速高效的传播特点,使我国现有的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加入了微博这支强心剂,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目前,微博网站还在成长和扩张之中,将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微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我国微博将向工具化、细分化、移动化和开放化等方向发展。以微博的发展情况来看,微博的私人化、个性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便捷性、原创性、即时性的特点更突出。与社交网站相比,微博更像是新闻媒体。

微博的媒体特征分析

微博具有自媒体特性。自媒体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有别,它是由普通百姓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把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理念。微博的自媒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平民化、个性化、圈群化、自主传播、即时分享的特性上。

第一,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互动交流、内容共享,同时可以提供“最新资讯”的信息个性化服务,也基本满足了人们媒体个性化的需求。微博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简短、快捷的即时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信息和传播的速度加快。

第二,微博的带有自媒体的性质。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是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等。用户将微博作为一个及时信息的交流平台,除了自身信息以外,还会转发和评论他人的信息。在内容的选择上,用户倾向于关注即时信息、热门信息,并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发,实际上形成了以微博用户为中心的自媒体。微博的自媒体性使得其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具备便利性。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备受人们关注,而且在短时间内准确消息无法快速传播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大量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所以微博既是突发性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绝佳工具,同时又因其公开性,又是辟谣的好平台。

微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现在是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主流地位不可替代,但其受冲击最大的是外在形式,主要包括介质、传播手段和内容的呈现节奏。作为社会性媒体,微博具有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深入等特点,其裂变式传播的特性使其影响力剧增。方舟子遇袭、唐骏学历门、闽籍船长冲绳获释回国等热门消息,都是在微博首发之后传播开来的。微博迅速快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其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就是这样的优越性,使得突发事件在发生时能够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快速得以解决。

微博易制造新闻热点和形成舆论环境。微博在信息、评论、转发等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和建设。由于传播的快速便捷和错综复杂的粉丝网,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舆论环境也快速形成。当发生影响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时,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围观,在大家的讨论围观下,微博能够快速建立信息库,起到搜集信息、整理观点、寻找有价值意见的作用。微博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从大家讨论话题的密集度、转载度、热门度等方面我们却可以发现新闻点,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聚合多个微博信息之后,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新闻报道。特别是名人和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形成微博舆论热点。新浪微博“郭美美炫富”事件,网络舆论更是引发了一场公共道德的大讨论,一度成为新闻热点。这也表明微博不仅在新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微博的新闻价值特征及新闻性拓展

以前沉默的大众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拿起自己手中的手机参与其中,也可以坐在电脑前敲击手中的键盘参与进来,这样使得微博传播个体既可以是现场新闻者,也可以是新闻参与者或评论者。微博传播的新特点是:互动深化的受众参与,充实细化的新闻内容,即时泛化的新闻传播。这样的特点已经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文体和传播路径,“内容为王”的理念得到了张扬,大众传播的价值在分享中得以全面体现。2009年9月,新浪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以名人微博抢占先机。随后各级传媒在当年全国两会前夕也纷纷推出微博,新闻人的敏锐显露无遗。

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非随时随地发生,有价值的观点却可以随时随地产生。所谓有价值,就是公众的广泛关注度,就是具备5W新闻要素。微博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和评论,提高新闻事件的价值,即提高新闻事件的关注度。难能可贵的是,微博的观点表达,在其人际关系网和因共同兴趣形成的粉丝群的传播网络中,观点产生交锋,信息产生裂变,影响巨大。虽然微博作者不是政府新闻发言人,也不一定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但在“围观即表态,转发即参与”的网络互动中,微博可以聚合成强大的舆论力量。[1]

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有助于为传统媒体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在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社会性媒体流行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信息源明显扩大,从社会性媒体获取的信息时常成为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过去,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报道相对被动和滞后。微博有其天然优势:微博用户人人都是信息源。所以,微博只需要用户下载一个程序,获得一个用户号,就可以在朋友之间传递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和线索,显然微博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快捷、安全、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

从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来看,最先知道这个新闻线索的人不一定是新闻媒体,可能是参与其中的人,也可能是现场的观望者。现场的观望者或者参与其中的人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将这一新闻事件播报出来,这有效降低了新闻事件的播报门槛,人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或线人,而且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这种新闻方式是公民参与最大化的最好诠释。名人微博也是新闻媒体获取相关最新资讯的宠儿,传统媒体恰恰利用了名人微博的资源信息的隐藏性,深入发掘其隐藏的有价值的新闻进行相关的后续深度追踪报道。

微博有助于传统媒体创新采编方法。传统的采编方式是在一个精心准备的采访地点对被采访对象的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并离开采访对象后写作成稿。写作的过程完全凭借采访记录和大脑记忆,写作成稿后不能及时调整或改变。微博用户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现场写作、现场编辑、现场,而且在微博内容上网后,可以及时查阅,不会担心内容被篡改。若发现失误,作者可以删除或转发更正,事件当事人也可以转发或发表不同意见,而且微博采访的对象也不会紧张,他可以在没有录音笔等传统录音设备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微博用户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微博新闻的要求,要强化新闻信息者的自律行为,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公正和公平;其次,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强化新闻写作能力,保证在140字之内能够把意思表达清楚;再次,要加强对技术和信息编排的驾驭能力,能够及时与用户进行信息分享和互动。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传统媒体开设微博。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微博联姻是明智的选择。选择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微博网络平台,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信誉。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政府新闻网站、媒体网站等纷纷入驻新浪微博。例如,《新周刊》原是一本比较普通的平面媒体,现在却是新浪微博里最火的杂志,开博一年来,已有近百万名粉丝,其品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另外还有《东莞时报》,它本是一家地方性报纸,自开通微博之后,由于数次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视角新锐、版面新颖,引起全球各地微博客的关注,大大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发行量。[2]

传统媒体改变传播方式。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人际传播活动,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方式。微博通过用户对信息的关注、转发或回复功能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3]其不受人为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具有自发性和非强制性,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和主动接收的传播活动,充分体现了双方在传播活动中地位的平等。《新周刊》、《创业家》等杂志就是利用微博与读者、观众良好互动的特点,把微博互动结果和观点呈现在杂志上。这种与观众互动的方式既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也宣传了媒体。

综上所述,微博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应用,革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融合和媒体的转型。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社会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微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前景。当然,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它应该利用好自身的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自己的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在坚持媒体专业性和继承发扬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利用微博这个信息平台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主流地位,在传播策略和传播手段上与时俱进。(来源:《新闻爱好者》杂志 文/高涵 编选:)

参考文献

篇10

一前人对李白诗歌风格形成原因的认识

李白在世时已名闻宇宙,以匹夫而动九重,诗名之盛远非时人可比,“千载独步,唯公一人”。论及李白诗歌风格,千载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将其风格概括为一个“奇”字;元镇说李白的风格是“壮浪纵志,摆去拘束”,沧浪诗话》贝组谓“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将其归于飘逸一类;王世贞《艺苑厄言》卷四云:“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现在一般文学史和研究者多以“飘逸”总括之。至今一些有影响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仍然采用“飘逸”之说概括李白的诗风。

其实,李白的风格有其多样性。朱熹说曾说“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的”。如“抒发性灵,寄托规讽”的五十九首古风就不都是“飘逸”的,恐怕是以古朴厚实为主。这一点不但从前人“指事深切,言情笃挚”的评论见出消息,而且从“自以迄太白,皆一线相承”的赞誉亦能悟出道理。又如李白140多首乐府诗,有人跟老杜对照,认为“工部缓,供奉深”,像《梁甫吟》、《行路难》、《将进酒》等名篇,多以哀怨骚人的笔触极尽感士不遇之苦,实在看不出“飘逸”来。及至律诗、绝句,李白写得各具特色,要以“飘逸”概夕.寒难特合。

对于李白诗歌风格的成因,也有不同的看法。如杜甫就说“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认为是学习庚信、鲍照的结果;《河岳英灵集》评李诗云:“李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将诗歌风格归结为人格的反映;同是李白朋友的另一位诗人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对李诗的风格和形成原因作了更为详尽的分析和描述,诗云:“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余爱此两句。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一作“波动巨鳌没,”),斯言亦好在。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任华以“奔逸”和“既俊且逸”来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并从人格与风格的紧密联系来加以说明,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受山川自然之气长期陶冶的结果,宋人孙觑在《送删定侄归南安序》中也说:“李太白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一泉之劳,一山之阻,神林鬼家,姐魅之穴,猿杭所家,鱼龙所宫,往往游焉。故其为诗,疏宕有奇气。”

元和十二年,范传正为李白新墓作碑铭,对李白的性情抱负、人格气度以及诗歌风格作了详尽的描述分析,范《碑》云:“(白)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瑰奇宏廓,拔俗无类。将李诗风格的阐释建立在分析诗人性情抱负和人格气度的基础上,却又打上“宿命论”的烙印。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说得更干脆:“先生得天地秀气耶!不然,何异于常之人耶!……故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聚,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完全将李白诗歌风格成因神秘化了。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后人对李白的再认识,如《文献通考》引宋祁语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欧阳修(太白戏圣俞》诗云:“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徐积(李太白杂言》云:“至于开元间,忽生李诗仙。是时五星中,一星不在天。”这种神秘化的倾向必然导致对李诗风格的现实基础的忽视,陷于不可知论的泥潭。

星宿论固然不可信,将诗风归于山川自然之气长期陶冶的结果亦似是而非,而完全归于诗人个性的反映,虽能解释部分诗歌,却无助于对李白诗风的整体认识。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分析比之对其他唐人诗风的分析要更困难一些,这首先是因为李白的诗歌不依常理,不守常规,率性而作,“但贵乎适其所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严羽在仔细研究过李白诗集后发出感叹:“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其次在于李白创作动机的多样化,一方面“我欲攀龙见明主”,“为君谈笑净胡沙”,幻想功成业就图阁渔隐,另一方面却是“向君发皓齿,顾我莫相违”,“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低声下气以求馈赠。近乎完美的仕进理想和近乎绝望的仕途现实,使诗人的创作动机更加复杂化。第三就是李白为了使自己“以匹夫而动九重”,已认识到了传播的社会力量。《独异记》载:子昂初人京,不为人知。有贾胡琴者,值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顾左右以千婚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毅,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时武枚宜为建安王,辟为书记。假如这件事可信的话,小陈子昂4O多岁又是同乡的李白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初出川时,李白以诗投渴名流,“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喜爱题壁的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崔颇的题诗后搁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颇题诗在上头”,说明李白已经有了很强的传播意识:宁愿罢笔也不甘居人后。“滴仙”之名是贺知章在李白初人长安时当面奉送的,他竟终生以此自称:“青莲居士滴仙人”,“大隐金门是滴仙”,更以早年与司马承祯相交往时说的客套话“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相佐证,这个他在世时叫得很响,死后无人敢膺的绰号,虽缘于关诗人贺知章所赠,但更重要的是看重它的传播效果。可见李白也是自觉地重视民间这种口头传播的力量的,并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恰当地考虑到了传播的因素,因而对其诗风也产生了影响。如果我们对李白的诗歌作些分析,会发现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传播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传唱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唐诗的传播方式粗略分为语言传播方式和文字传播方式两大类。这两类可以称作是诗歌的传统传播方式。在文字出现以前,口耳相传是诗歌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台湾朱传誉先生曾论道:“口头传播是最早的传播方式之一,韵文则是为了便于口传的最早的传播技术”。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卷九十《新乐府辞》序中说:“有因歌而造声者,若清商,吴声诸曲,始皆徒歌,既而披之管弦是也。有有声有辞者,若郊庙,相和,饶歌,横吹等曲是也。”这说明文人创作乐府诗时就已考虑到了传唱(传播)的对象和特点。到了唐朝,能否人乐歌唱更是造就诗歌流传的标志性手段。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就反映了当时诗歌被伶工配曲演唱的情况,而诗歌也就凭借乐曲广为流传。所以胡震亨干脆说“古人诗即是乐”。在这里,诗歌的传唱对象有两种,一是民间和社会底层,一是宫廷和上层社会,李白所创作的针对不同对象而传唱的诗歌正好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前者如《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这是李初次出川时买舟东下的作品,一般认为是他学习古今乐府民歌的产物,而使诗风为之一变。刘禹锡《竹枝词》序称巴渝民歌“其卒章激舒如吴声,虽枪拧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说明巴渝一带的民歌风格是以“淇澳艳音”为主,而巴渝一带的民歌传唱者和传唱对象都是“下里巴人”,正是这一阶层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要求决定了这类民歌的内容和风格。杜甫写过“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能够使人“饱闻”,可见其数量不在少数,说明有不少的文人创作的诗歌进人了民间传唱领域。李白学习古乐府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注意到了民歌的传播对象,决定了该类型诗的风格特点:语言直率,真情毕露,喜用夸张,极少用典,诗思宛转,性情泼辣,这些都是因诗歌的传播对象而决定的。胡震亨《李诗通》卷四说:“太白往来襄汉金陵,悉其人情土俗,因采而演之为长什。一从长干下巴峡,一从江夏下扬州,以近乎行贾者之程,而言其家人失身误嫁之恨、盼归望远之伤。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李白是个极爱用典的诗人,有时竟达到句句用典的程度,但在这些诗中极少用典,无不用极为朴素平易的语言来表达一种单纯、真挚的感情或一种莫可捉摸的情趣,这首诗朴素明快,清新自然,全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闪烁出晶莹耀眼的民间文学的光芒。它的风格不是豪放飘逸,而是朴素自然。它的感情基调也不是优郁和愤怒,而是诚挚天真。故朱谏《李诗辨疑》批评说:“辞气粗鄙,皆鄙人之语”,而认为“俱非李作”。他没有看到李白有时为了传播对象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不同的诗歌风格。同类型的还有《长干行》、《乌栖曲》、《越女词》、《长相思》、《杨叛儿》等。

后者如《清平调三章》。任半塘云:“《清平调》是唐代曲牌名,前所未有。有声无辞,李白三章乃倚声而成。”可见《清平调》应写什么内容、什么风格并没有规定。其时唐玄宗正“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因而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李白填之。李白的《清平调》正是考虑了特殊的传播环境,特定的传播对象,加上特定的描写内容,从而形成了该诗的风格特点,叶燮认为“平平宫艳体耳”,此论虽偏激,然该诗写得艳丽旖旎,艳而不俗,风神韵清,实是承宫艳体而来,由于李白强烈的出名欲望和出众的才华,使该诗“运笔空灵跳脱”。明陈继儒《唐诗三集合编》评云:“三诗俱戛金石,此篇尤胜,字字得沉香亭真境”,说的就是该诗艳而能清,乐而不。现存《宫中和乐词》八首、《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清听新莺百琳歌》、《春日行》、《阳春歌》等,内容虽无可取,从形式上看都是属对工切的五律,风格上承宫艳体,词丽句清,气象氰氛,少于用典,不涉粗犷,可见李白的“狂介”气质和“瓢逸”诗风都没有得到反映,而是因为传播要素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诗风。

三题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

题赠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种通讯方式,通常是向特定的读者寄赠诗歌,或言志咏怀,吐诉衷情;或写物记事,传递信息;或含怨托讽,寻求帮助。这是种最基本的传播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表现形式,正如威尔伯·施拉姆等言:“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因此,“要了解人类的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关系的”。李白题赠诗的对象有两种类型:身处魏阂的官吏和寄身湖海的布衣。前者包括藩王、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判官、都史、司户、司士、参军、明府、少府、赞府、录事、主簿等。在赠给太守、长史一级的地方大员中,经常称赞对方是招贤纳士的战国某公子,而以寄食门下的某客自居,如《赠宣城赵太守悦》、《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博平郑太守见访赠别》、《江上赠窦太史》等;甚至在区区县承面前也唱出“长铁当来乎”,如《于五松山赠常赞府》;在赠给县宰一级的父母官的诗中,也是经常恭维对方的政绩,如《赠清漳明府侄幸》、《赠范金乡》、《赠从孙义兴宰铭》、《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或投其所好,把对方比作当彭泽令的陶潜,如《赠临明县令皓弟》、《赠崔秋浦》、《戏赠郑漂阳》、《赠间邱宿松》、《别中都明府兄》等。李白写作此类诗的目的或求干渴,或求依托,或求布施,诗风奇峭,语势峻急,格局宏大,惯用事典,色彩明丽。如《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云:“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眠蜀,壮志吞咸京。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全诗格局宏大,气势雄深,开放得体,精严浑成,为此类诗歌风格的主要特征。

后者主要是寄赠亲人、诗友、隐朋、居士、同僚,他们和李白一样或奔走仕途,辗转呼嚎;或隐居山林,希冀仕进,或寄身幕府,干渴求生。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赠孟浩然》、《金陵酒肆留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汪伦》、《哭宜城善酿纪史》、《宿五松山下荀姐家》、《下终南山过解斯山人宿置酒》,这类诗的寄赠对象因大多是仕途失意或身为布衣,李白和他们的交往也就缺少了功利心理,不必披上“仙风道骨”的鹤堆,诗中感情真挚,诗也写得深情绵邀,情致悠长,色彩明快清丽,行文平易浅切,俊快流畅,不事用典,归于婉约一路。李白最爱使用的风、月、心等意象大都出现在这一类诗歌中。

即使有时李白诗歌所题咏的意象相同,但由于题赠对象不同,也会导致诗歌风格的差异。《上李琶》是早年干渴李琶之诗,写得极度狂妄自负,可谓俊逸潇洒;而临终诗《临路歌》虽气局宏大,但气挚跌宕,两诗虽都以大鹏自比,然词气有飞扬跋雇与黯然神伤之别,就是因为前者是写给李琶看的,后者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南陵别儿童人京》和《寄东鲁二稚子》都是写给儿女辈看的。前者写其奉诏人京时的狂喜心情,诗歌写得悠肆,痛快淋漓,喜怒哀乐跃然纸上。而八年后写的却是沉挚顿挫,一唱三叹,关键原因就在于读者对象不同了,虽同是寄语儿女,但前者的真正读者是弃自己而去的妻子刘氏,而后者的读者却肯定是儿女自己了。同是闻笛,《春夜洛城闻笛》“风调清华,作法工致”,感情直露无遗,因其在少年时,涉世未深,又当青年,更重要的是此时只有自己一人,可以无所顾虑地吐露心声;而《与史郎中饮黄鹤楼上吹笛》则写得隐晦,“思清填密,齐梁余风犹在”,因为此时是两人闻笛。《梦游天姥吟留别》,留别的对象是东鲁诸公,所以他在诗中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誓言,而在《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中向一个县尉乞怜而求推荐拨摧。如果说这还是青年时的僧懂无知,晚年在《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表现出少有的舒畅心情,其原因是在“卷身编篷下,冥机四十年”,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因而在永王幕府写了不少风格明快的短诗,《永王东巡歌》中极尽称颂之词,组诗节奏明快,慷慨激昂,如风行水上。永王势败后,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却说自己是“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滴夜郎天。”全不念永王对他的“三顾之恩”了,对韦良宰吹捧得几近肉麻,“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他“识度甚浅‑,明朱谏《李诗选注》论曰:“白虽有文章而疏于义理之学,故于利害之际,处之不当,以致自累也。孰谓白果有助于永王哉?大概说的就是这类诗歌吧。

四题壁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

如果说口头传播是声情并茂的、动态的传播方式,那么题壁是便于观览的、静态的传播行为。题壁主要是指题写于公共场所的释亭、释馆、庙宇、寺观、山崖、酒楼、饭肆,它以稳定的自然存在物作为媒体,其传播对象是不特定的,而辐射范围在当时来说又是最为广泛的。台湾学者罗宗涛先生认为唐人题壁诗“在于它是公开发表,便于传播。所以题壁诗少用典故,倾向于明白易晓”,题壁诗人的共同点,“就是都想藉题壁达到传播的目的”。这也说明,唐诗的题写行为,主要属于大众传播方式,也是一种较为广泛、较为直接的方式。最早所见的题壁诗大概是陶弘景的《题所居壁》。唐代题壁诗蔚为大观,刘洪生编《唐代题壁诗》,收诗人324位的诗作841首,其中录李白题壁诗十首,在唐人中不算多的,但远非其全貌,如《金陵白下亭留别》、《自巴东舟行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人彭兹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醉题王汉阳厅》、《题随州紫阳先生壁》、《题江夏修静寺》、《题许宣平庵壁》,该书均未录。该类诗大多写其慕仙学道、羡隐求友的志趣,诗歌意境空檬清旷,想象瑰奇,可谓“飘逸”之风的典型反映。唐代南北一统,交通发达,文士漫游成风,题壁传播媒介多处于人员往来较为频繁的名胜古迹区,便利于受众观览传播。李白从小就想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仙风道骨式的人物,“长庚人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余昔于江陵,见吴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以求“终南捷径”而人仕途,题壁求誉,制造舆论,当然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篇11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创造名牌产品有着重要价值。文化和关系构成品牌的底蕴和目标,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的认定其实也就是一个对该商品所有信息处理的过程。是一条联系着商家、商品和消费者的纽带。品牌包装作为产品是否可以畅销的第一保障,品牌包装的设计者必须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应该及时把产品的信息反映给消费者,并做到有效引导消费者消费和使用。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产品的需求早已不是某个产品本身的使用功能, 而消费者更多的失去追求购买其商品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这就促使企业不断地去创新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途径,大胆的超常规的设计品牌的包装,在包装上增加投资。品牌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同,现如今企业之间的较量就是产品质量的较量和企业品牌的较量。可是,如果一个企业想要自己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加盟是其必要的手段,选择一个有市场占有率的且口碑的好的品牌包装自己的产品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要包装自己的传品来塑造自己的产品形象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包装会给消费者购买商品带来一种简单直观的印象,可以帮消费者进一步选择商品。不管是包装的原始功能还是在消费者心理所起到的功能都会体现在包装的设计上。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需求以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时的消费者卖商品的同时购买的还是自己的心情、满足感或者自己的自信等等。从我们身边说起,平时我们都喜欢买外国产品,比如, 日韩的电子产品、化妆产品和欧美的服装、香水等,并且愿意出很高的价格。这就是除了他们产品本身的质量之外就是这些产品的包装都做的精细、完美让人觉得有档次,这就是满足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但是国内的产品并不是质量不及,关键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包装对产品销售的作用和影响,才形成现在这种崇洋媚外的想象。

产品生产的最后就是包装,产品的包装除了保护商品、方便运输的基本作用外,还具有强有力的营销作用,高品质的包装不但能为消费者购买提供便利,而且能为市场促销者创造业绩财富。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包装可以使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保持安全和完整,这也是包装最原始的功能之一。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从生产地走到销售市场的过程中,都会经历转移和堆放储存的环节,只是所经历的次数不尽一样而已。因此包装既可以保证商品在流通中不被损坏,数量不被减少,也可使商品保持清洁刘伟消费者一个好印象以便于销售。

2、在产品从生产到包装后变成商品进入市场销售后,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是商品的包装而不是商品质量本身。第一印象能否吸引消费者是成功销售的关键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产品的包装,所以说产品就是一个无声的营销员。

3、每个企业的包装都会因为自己产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包装,这样不但可方便消费者区分而且也会形成自己的特点。通过对产品的不同包装,产品可以不同于同种性质企业的类似商品形成自己的标志,不被一些不法商人模仿和伪造,这不仅可以维护自己企业的名誉也可以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受益。

4、包装可以增加收入节约开支。因为在整个商品转移环节中,恰当的包装可以使商品的不被损坏,报纸商品原样有效防止商品的变质等,从而节约了开支,保证商品可以正常进行销售也增加了商品所带来的收入。在销售过程中,恰当完美的包装还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销量。

5、在现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营销已经成为商品销售中重要的环节,超市的诞生与发展对包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消费者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到,在消费中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商品,这时的包装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客户消费并可以指导其使用产品。高品质的包装还可以给消费者好印象,在其心理上占优势,刺激其的购买欲,这时的包装则起到的是营销的角色,不但美观还节省了劳力。

6、提供了创新机会给市场的创新者。包装的创新是企业产品销售的重要保证,市场竞争激烈,竞争者都会竭尽全力创新自己的包装促使产品的销售量,同时也给市场的带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