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整体护理论文

整体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4: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整体护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整体护理论文

篇1

2护理

2.1采血前护理献血环境尽可能做到使无偿捐献者感到安全、舒适、方便。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态度和蔼,并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认真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仔细核对体检表,根据其献血经历、体重、身高、血比积、血小板计数等决定能否捐献血小板及捐献量。对害怕捐献者要关心他们的感受,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并询问是否休息好,有无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集药品的情况。同时告之不能空腹献血,对女性献血者主要询问是否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嘱咐其要避开这些特殊时期。

做好采集前的一切物品准备工作,认真检查耗材,查看其有效期,有无渗漏;生理盐水、抗凝剂有无浑浊。进行耗材安装,做到准确到位。

2.2采集中护理再次核对献血体检表,根据献血者的体质及血小板计算、血比积、身高体重等情况,征得本人同意,决定采集一个或两个单位。在采集前常规给献血者服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做好静脉的选择,要选择粗大饱满有弹性的静脉进行穿刺。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按采血键采集。对第一次捐献血小板者,我们采血护士要多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介绍我们整个机采血小板的工作流程。随时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同时和他们谈论开心的话题,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使献血者的心理放松,轻松愉快完成捐献。在采集过程中,如遇机器报警,要及时妥善处理。并向献血者解释清楚对身体无任何影响。解除他们的疑虑,消除他们紧张情绪。

2.3采血后护理血小板采集完成后,指导献血者用三手指并压针眼的准确位置,力度适宜,时间不少于十分钟,嘱其稍作休息,并注意观察捐献者的面色和情绪,询问是否口渴饥饿,若需要,及时送上牛奶、饼干等食品。待其休息半小时后再离开,以避免性晕厥及献血迟缓反应的发生。

2.4献血反应的处理

2.4.1轻度反应处理在采集过程中,如出现轻微心慌、头晕症状时应采取平卧位,双腿屈曲,嘱咐献血者做深而慢的呼吸并全身放松,闭目休息10分钟后症状即可消失。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立即终止采血,按回输键回输。平卧位,双腿屈曲,并按压人中、内关穴位,症状缓解后给予饮料。

2.4.2中、重度反应的处理若出现晕厥、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反应,立即停止采血,给予回输,采取头低脚高位,双腿屈曲,协助医师进行急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舌咬伤,待其清醒恢复后才能在同事或家人的陪同下回家休息。并做好解释工作。

2.4.3低钙反应的处理低钙反应的原因是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每个循环回输血液中混入了8.33%—12.50%的ACD—B血液保存液,回输速度为80至90ml/min。由于回输速度快,进入体内的枸橼酸、枸橼酸钠来不及经肝脏解毒[1],使血液中的钙离子快速降低,当血钙降至正常值以下时就会发生低钙反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采血前给捐献血小板者口服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在采集过程中再次口服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同时饮用牛奶250毫升。并随时观察口唇发麻症状,若出现口唇发麻症状,则适当降低回输速度,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低钙抽搐现象;但若出现严重的低钙反应,则应停止回输,保护好献血者,防止舌咬伤和肢体受伤;从另外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毫升,切不要在采集血小板的管路中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以免管路中出现凝血块,给献血者身体造成危害。经过上述处理,献血者很快就恢复正常,视其情况,并征求其意见是否继续或者终止献血。

3献血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3.1告知献血者献血后,当天避免做剧烈活动,穿刺部位针眼24小时内避免被水浸湿,保护好针眼处,避免感染。若针眼处有血肿发生,则在24小时内采取冷敷,24小时后采取热敷,手臂不要负重等措施即可。

3.2告诉献血者捐献当天适当休息,多饮水,不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有利于血容量恢复。

3.3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中来,并带动身边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篇2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实质是中医护理理念。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温疫论》等中,多方面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的天人合一的辩证整体护理的作用。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的基本特点首先是整体观。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功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是辨证论治。传统护理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辩证施护。再次是“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色彩。儒道释养生护理理念把人生命看作是天人和谐的社会的、自然的、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总结了中医学中整体辩证施护的特色,形成中医护理学治疗和护理不分、预防与护理不分、养生与护理不分的特点。中国传统护理把人看成社会的人、道德的(精神存在)人、自然的人、整体的人,强调辩证协调护理,对构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实质上现代护理理念以整体人为核心,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与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辩证和谐的养生观是相通的。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必要性

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掀开了现代护理学的历史。中国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后,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理念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自成体系的先进护理理念。

在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时期,医学领域内形成了技术至上、技术万能的观念,未能对人的心里、精神和价值、尊严给与充分的关注。

二十世纪60年代受西方人本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甚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活动更注重人的整体性、自主性、权益性及价值意义。目前,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趋势是注重护理技术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整体人的辩证和谐的生命价值。

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应融合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的辩证和谐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现代护理理念中的人性、人道、人权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把病人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等各种需要的整体的人,在维护人的健康权力和人性的完善中构建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护理理念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人文思想基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要求更加注重对生命的内在质量的关怀和人格尊严的完善,使护理理念中的人性化护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成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认识和尊重,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将会更加珍爱和敬畏生命;更加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注重从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提高人性化护理服务水平,最终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主要内容

以人为本观。“以人为本”是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发展方向就是要重新认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强人性化服务。

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观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科学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充分展示护理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护士自身价值的原则。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辩证施护观。辩证施护观是根据每一护理对象的不同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同护理。因人施护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心理和精神状态、文化背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因时制宜护理是根据四时气候,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因地制宜护理是根据环境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依法施护观。整体护理是程序护理、规范护理、责任与权利护理,也就是法治护理。依法施护观就是护士依法办事,依法护理,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保证病人生命和健康权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的利益不受侵犯。

和谐施护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施护观要求医学、药学、护理学和谐发展;临床、社区、家庭护理和谐发展;传统护理和西方现代护理融合发展;技术护理和人性关怀协调发展;医护患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道施护观。人道施护观就是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强调尊重个体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关心人的幸福。它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护理。人道主义精神应贯穿人生的生老病死四大环节,包括临终关怀护理。

循证施护观。循证护理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它是一种“遵循证据的护理”,将不可避免地取代经验护理,从而有效推进护理专业独立健康发展。

理念创新观。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护理理念的要求,理念创新的任务较重,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之风,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大胆吸收、融合和借鉴中西方人文护理理念的合理因素,适时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护理理念,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实施整体护理是护理改革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内在动力,辩证施护是科学方法,依法施护是制度保障,和谐施护是必要条件,人道施护是道德要求,循证施护是技术要求,理念创新是先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

篇3

2护理

2.1采血前护理献血环境尽可能做到使无偿捐献者感到安全、舒适、方便。工作人员要衣帽整洁,态度和蔼,并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认真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仔细核对体检表,根据其献血经历、体重、身高、血比积、血小板计数等决定能否捐献血小板及捐献量。对害怕捐献者要关心他们的感受,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并询问是否休息好,有无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集药品的情况。同时告之不能空腹献血,对女性献血者主要询问是否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嘱咐其要避开这些特殊时期。

做好采集前的一切物品准备工作,认真检查耗材,查看其有效期,有无渗漏;生理盐水、抗凝剂有无浑浊。进行耗材安装,做到准确到位。

2.2采集中护理再次核对献血体检表,根据献血者的体质及血小板计算、血比积、身高体重等情况,征得本人同意,决定采集一个或两个单位。在采集前常规给献血者服用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做好静脉的选择,要选择粗大饱满有弹性的静脉进行穿刺。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后,按采血键采集。对第一次捐献血小板者,我们采血护士要多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介绍我们整个机采血小板的工作流程。随时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同时和他们谈论开心的话题,营造良好的献血氛围。使献血者的心理放松,轻松愉快完成捐献。在采集过程中,如遇机器报警,要及时妥善处理。并向献血者解释清楚对身体无任何影响。解除他们的疑虑,消除他们紧张情绪。

2.3采血后护理血小板采集完成后,指导献血者用三手指并压针眼的准确位置,力度适宜,时间不少于十分钟,嘱其稍作休息,并注意观察捐献者的面色和情绪,询问是否口渴饥饿,若需要,及时送上牛奶、饼干等食品。待其休息半小时后再离开,以避免性晕厥及献血迟缓反应的发生。

2.4献血反应的处理

2.4.1轻度反应处理在采集过程中,如出现轻微心慌、头晕症状时应采取平卧位,双腿屈曲,嘱咐献血者做深而慢的呼吸并全身放松,闭目休息10分钟后症状即可消失。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立即终止采血,按回输键回输。平卧位,双腿屈曲,并按压人中、内关穴位,症状缓解后给予饮料。

2.4.2中、重度反应的处理若出现晕厥、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反应,立即停止采血,给予回输,采取头低脚高位,双腿屈曲,协助医师进行急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舌咬伤,待其清醒恢复后才能在同事或家人的陪同下回家休息。并做好解释工作。

2.4.3低钙反应的处理低钙反应的原因是在血小板采集过程中,每个循环回输血液中混入了8.33%—12.50%的ACD—B血液保存液,回输速度为80至90ml/min。由于回输速度快,进入体内的枸橼酸、枸橼酸钠来不及经肝脏解毒[1],使血液中的钙离子快速降低,当血钙降至正常值以下时就会发生低钙反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采血前给捐献血小板者口服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在采集过程中再次口服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毫升,同时饮用牛奶250毫升。并随时观察口唇发麻症状,若出现口唇发麻症状,则适当降低回输速度,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低钙抽搐现象;但若出现严重的低钙反应,则应停止回输,保护好献血者,防止舌咬伤和肢体受伤;从另外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毫升,切不要在采集血小板的管路中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以免管路中出现凝血块,给献血者身体造成危害。经过上述处理,献血者很快就恢复正常,视其情况,并征求其意见是否继续或者终止献血。

3献血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3.1告知献血者献血后,当天避免做剧烈活动,穿刺部位针眼24小时内避免被水浸湿,保护好针眼处,避免感染。若针眼处有血肿发生,则在24小时内采取冷敷,24小时后采取热敷,手臂不要负重等措施即可。

3.2告诉献血者捐献当天适当休息,多饮水,不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有利于血容量恢复。

3.3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中来,并带动身边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勇气。

参考文献

篇4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环境、饮食、心理、术后康复等方面。试验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步骤,制定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术前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访视频率,多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诉求,建立信任关系;针对不同患者的文化知识背景,将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向患者进行讲解;针对患者术前出现的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负面情绪。②术前准备。核查患者术前用药情况,帮助医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是否进食进水;根据患者手术范围做好术前皮肤的清洁消毒;开始手术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保障麻醉、输血、补充电解质和给药需要,严密监控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③术中护理。保持手术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做好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严格保持手术室无菌;根据患者情况时刻调整输液和输血速度;辅助麻醉师和手术医师的工作;保证手术器械无菌,保证术野清洁、清晰。④术后护理。防止引流管脱落,保持引流管畅通;帮助患者保持正确,防止切口破裂或者发生感染;给予饮食指导,术后早期应禁食,严禁禁食易致腹胀的食物,以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宜;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和进行功能康复训练。⑤出院指导。建立患者院外护理档案,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复诊时间,定时进行随访以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和了解患者预后。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48例(占70.59%),满意17例(占25.00%),一般2例(占2.94%),不满意1例(占1.47%),整体满意度为95.59%;对照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36例(占52.94%),满意21例(占30.88%),一般7例(占10.29%),不满意4例(占5.89%),整体满意度为83.82%。试验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5

1 营造人文氛围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文关怀是人的本质的需求,那么什么是人文关怀呢?通俗地讲,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利。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过程中,将人文关怀参与到以人为主体的护理活动中,使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

1.1 营造舒心的住院环境 建立花园式的住院部:在病房大楼周围建造了喷泉、亭台供患者散步、锻炼。建立宾馆式的病房、开放式的护士站,便于护患之间面对面的沟通,病房内设有微波炉、冰箱、电视机、电话、沙发、浴室等,解除患者的不便,根据患者的喜好在病房内可摆上自带的鲜花或其他植物。设立病房便民角,备有针线包、老花镜、纸、信封、笔等,供患者随时取用。

1.2 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 实行首问负责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简化工作流程,为新入院患者送上第1瓶水、落实第1碗饭、协助第1次检查、指导第1次用药、做好第1次入院宣教。详细介绍床位医师及护士、病区环境、同室病友,为出院患者办好出院结账手续,联系交通工具,护送患者上车等。

2 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服务

我院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制定了“五心服务”:接待患者热心、护理工作细心、解释工作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整体护理专心。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满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专科业务、操作技能水平及语言沟通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1 推行心理护理 制定心理护理路径,培养专门的心理管理人才,启用专职心理管理护士,在整体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面对面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疾病的康复。

2.2 加强健康教育 为使患者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我院各病区均制定了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计划,除由专职的健康教育护士定时进行健康教育外,各位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为患者提供及时、适时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指导,掌握促进康复的知识及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

2.3 延伸护理服务 笔者目前的护理服务已不仅是局限在医院内的患者,而早已不断向外延伸,扩展至家庭、社区至整个社会。我院适应新形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护理服务,如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家庭访视、与街道、居委会挂钩进行定期社区服务,为大型企业的职工义诊等。

3 强化人文知识的学习

篇6

随着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我院普外科病房于2000年7月开展了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以借此来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病房的护士编制

在护理部及科主任的支持下,本病房共有在编护士19名。其中主管护士1名,护师6名,护士13名。大学本科生1名,大专学历者5名,大专在读者3名。

2查房的组织形式

2.1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护师以上查房,每季度一次

由护理部定期组织副主任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进行高级的护理查房,起着指导和示范的作用.这种查房每三月进行一次,要求全院所有护士长参加.而护理部对三级护理查房则起着行政监督以及检查落实的作用.

2.2护士长查房,每两周一次

亦称中级查房.护士长根据病区专科特点或护理薄弱环节,有倾向性地选择病例.这种查房每两周一次,必要时可增次数.全病区半数以上护士参加.有时还要求护理部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2.3病区主管护士初级查房,每日一次

本病区病员总数50人,分两组.每组各设一名主管护士,其余均为分管护士.主管护士负责统筹安排本组的护理事务.上午对每一位病员进行评估后,开出护嘱,具体由分管护士执行.下午在完成各项常规护理工作后,主管护士带领分管护士对本组所有病员进行护理查房.

3护理查房内容

3.1全体病员的整体护理质量

由分管护士口头熟练汇报病人九知道,提出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依据)和护理措施(包括措施落实情况).主管护士根据病情分析护理问题是否恰当正确,护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当场反馈护理效果。

3.2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

要求分管护士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掌握操作的目的步骤,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变措施.如护理体检历来是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不为临床护士所重视,临床护士往往有抄袭医生体检记录的倾向.为了强化护理体检意识和统一规范程序,我们在三级护理查房中加入了护理体检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3.3有关疾病和手术前后以及出院康复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护士的基本职责之一[2]。我们要求分管护士在查房前完成各种宣教工作。护理查房时请病人复述有关疾病和手术前后以及出院康复的健康教育知识,或者演示床上翻身活动及咳嗽咳痰的正确方法等等.以检查临床健康教育的实效,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4.特色和创新

4.1打破了查房前通知病区护士分头准备资料的惯例.要求做到"平时和查房一个样",病人九知道了然于胸,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本病区99%的护士表示“三级护理查房是压力,更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巨大动力”。

4.2实现“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士"式的新型三级护理查房.三者各司其职,重点各有偏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级护士技术职称的作用。

4.3使临床护理工作更趋于系统化,明显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护士通过当天“评估-->下诊断-->上措施-->反馈"的方式,使琐碎的临床工作变得有计划性,做到忙而不乱,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本病区连续11个月未发生护理差错。

4.4将病人作为整体护理效果的反馈点,纠正了护理措施仅仅停留在书写的缺陷,有力地纠正了整体护理在具体运作中出现的不足。

5.体会

5.1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三级护理查房对整体护理工作是一个集体评价和总结提高的过程.从如何得出护理问题-->如何制定护理计划-->如何将护理措施落到实处等方面展开讨论.注重护理计划的动态性对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2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

三级护理查房可促使护士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基础理论的学习,丰富了专业知识[1].另外在三级护理查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有关整体护理的正确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勤思考”,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标准护理计划.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

5.3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

三级护理查房尤其是主管护士的初级查房,将护患双相沟通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以工作职责的形式明文规定下来。并且以病人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沟通效果的唯一标准.满足了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使健康教育形式由单相转向双相。有效地纠正了临床“重操作轻沟通"“只有沟通形式,没有沟通实效”的不良风气,融洽了护患关系,满意率由原来的92%升高到99.5%。

综上所述,开展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促进了护理计划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了护士的临床专业水平,提高了病人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篇7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篇8

1情志护理

骨折后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志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病情加重,并引起并发症。护士应根据不同的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耐心做出合适的解释,如告知此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从而解除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必要时介绍同种疾病治愈出院的病例,以此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情志舒畅的接受治疗。对于伤肢肿胀,经过反复的手法复位效果不佳者,或对骨牵引治疗疑心重重,担心伤肢残废的患者,护士的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士应详细说明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及骨牵引的重要性,告知过分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佳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2病情观察

骨折的患者由于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此时应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以减轻和避免肢体肿胀,严密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度等情况,随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如肿胀明显,可用中药外洗,以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如出现肢端剧痛,发绀或苍白,皮温下降,感觉减退,肌肉无力,不能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等情况,都视为缺血的表现,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皮肤护理

骨折的患者,患肢制动而长期卧床,局部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褥疮。应保持床整、清洁、干燥,定时检查受压部位,观察皮肤颜色及血运情况,每2h按摩受压部位1次,并擦红花酒精或用红外线照射,每次5~10min,在骶尾部或足跟部垫气圈或气垫。

4饮食护理

骨折的患者,由于失血耗气,中焦运化处于滞化状态,故应禁食生冷辛辣之品,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骨折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瘀血内停,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不可急于服用营养品,应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面食等,忌食酸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应给予续筋接骨、调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排骨汤、鱼类、动物肝肾、胡萝卜、瘦肉、豆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促进骨折愈合。

5预防并发症

篇9

1.1.1确定访视时间、对象根据手术通知单在术前1d的上午或下午(避开午休时间)由担任此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首先要仔细查阅病历全面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病情、术前诊断、拟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根据病情的轻重、麻醉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2],使得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并给予配合。

1.1.2访视内容巡回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前首先要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介绍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人员,并介绍手术对病情转变的重要性及手术的安全性,详细说明术前的注意事项及术中的相关情况:①术前1d洗澡更衣,成人术前6~8h禁食,术前4h禁水,小儿术前4h禁奶制品,术前2h禁水,并说明禁食、禁饮的目的是防止麻醉后引起呕吐导致误吸;②术晨洗漱但不可饮水,不可戴手表、首饰等金属物品,目的是防止术中用电刀时烫伤皮肤,取下假牙并不要带任何物品进入手术室;③保证睡眠,避免着凉,如有发烧或月经来潮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④因手术需要将实施导尿或灌肠以及插胃管等特殊操作;⑤各种手术的配合及麻醉的配合;⑥不化妆、不涂口红,以免影响病情的观察,头部手术需剃发等;⑦术晨排空大小便,更换病号服,卧床静候;⑧手术间各手术仪器会发出声响,请不要紧张。总之,通过术前访视使得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及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2],以确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2术中关怀

1.2.1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使患者一进入手术室便有亲切感和安全感。同时询问术前针的执行情况,禁食禁饮的执行情况,通过简单交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1.2.2进入手术间后,告知患者手术床较窄,不可随意翻身,以免坠床。同时安抚患者,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在每项操作前均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顾虑,体现“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1.2.3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时巡回护士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同时解释术后的不适感属于正常情况,并做好心理护理。

1.3术后随访

1.3.1在术后第2天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患者,告知下床活动的时间,同时该注意的问题,如排气后方可进食,有些手术术后需取半卧位等。

1.3.2术后第3~4天巡回护士再次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手术的满意度,对有疑议的患者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

2讨论

整体护理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方法进行了转变,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与患者直接接触并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将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促进护患和谐,改善护患关系,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术中的人文关怀消除患者的紧张,让患者得到安全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的随访让患者得到术后指导,通过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也让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加完善。同时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面对面跟患者直接交流沟通,可促使她们不断学习以便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也增强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应变沟通能力,使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篇10

1.1心理方面护理患者得知自己患有白血病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因家庭背景、年龄、职业、文化高低及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会产生恐惧、忧郁、伤悲、思虑过度等情绪,少数患者会产生放弃治疗的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出现消极情绪的患者特别的关注,认真聆听患者所倾诉的恐惧心理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对患者讲解化疗治疗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疗效,同时产生一些副作用是很常见的,建立好医护人员和患者沟通的平台,创建好医患关系,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消极情绪,使患者拥有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化疗治疗,这样使患者对待治疗有更好的依从性。

1.2深静脉留置方面的护理首先由麻醉师对患者锁骨下静脉或者是颈内静脉行穿刺术,并留置管口,待患者转回病房由此处采取化疗治疗。在行穿刺术留管口之前,使患者处于无菌环境并对施术位置实施无菌消毒处置,避免医源性的病菌感染患者,在输注化疗药物之前需时常输注肝素生理盐水混合液以保持通路畅通。在滴注化疗药物之后亦需要滴注肝素生理盐水混合液来降低化疗药物刺激血管,减少发生静脉炎及局部渗漏的风险。

1.3肠道和饮食方面的护理肠道对化疗等药物的敏感程度比较高,因此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常伴有腹泻、食欲大大下降、腹痛和恶心呕吐等一些副作用。医护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的胃肠情况,应当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在食物的选择上尽量选取维生素含量高,容易吸收,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要食用硬度比较高、不易消化和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大量饮水可以缓解药物刺激胃肠道,同时还可以加快毒素的代谢。当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的临床表现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处置,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如中药穴位贴敷、点穴按压、针灸等,中药穴位贴敷、点穴按压和针灸胃俞、脾俞、中院等穴位[5],通过穴位刺激的作用和中药制剂的药物作用和能够有效缓解便秘、胃肠道症状等。可以服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止吐剂或者是止泻剂来缓解胃肠的不适。

1.4骨髓抑制方面的护理大多数的化疗药物都会引起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即骨髓抑制,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时刻关注患者这种临床表现,其特点为患者血中的血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当患者的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应暂停对患者实施化疗,应将患者进行隔离,防止患者被致病菌感染引起其他病变。

1.5其他不适症状的护理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患者可能出现失眠、疼痛、脱发、下肢肿胀等不适症状,我科室应用耳穴疗法、湿敷、中药泡洗等中医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缓解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后遗症、下肢肿胀、肿瘤疼痛[6],治疗便秘,改善睡眠。

2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心理抑郁水平。依从性的评定[7]:①完全依从:能够严格执行医嘱,配合检查和准时服药,化疗疗程>6次。②部分依从:能够执行部分医嘱,化疗的次数相对减少;不能及时化疗,化疗疗程≥4次。③不依从:患者不执行医嘱,化疗疗程<4次。

3研究结果

3.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整体试验组患者的完全依从性(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整体试验组患者的不依从性(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试验组治疗后SDS评分(43.6±9.2)分及SAS评分(43.1±9.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9±8.9)及(52.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两组患者护理后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低于传统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讨论

白血病是指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性引起的病变,被克隆复制的白血病细胞会出现生成大量增加,分化功能异常,凋亡障碍,阻滞于细胞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在骨髓干细胞及其他造血细胞和组织中,白血病细胞迅速增殖聚集,损伤正常组织器官,使造血功能失常,可将其归纳为中医学的“痕病”“虚劳”“微积”“虚损”“急劳”“血虚”“亡血”和“血枯”的范围之内[8]。近几年来患白血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使人体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现阶段,化疗又称为联合化学治疗,在临床上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诊疗手段,它可以使患者的CR+PR(缓解率)升高,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存活时间增加。新型抗白血病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化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还可以使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降低。化疗药物在阻碍和消灭白血病细胞的过程中也会损伤机体健康的组织细胞,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正常身体机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如药物刺激胃肠道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使其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这种现象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更为突出,使治疗效果和预后受到严重的影响[9]。患者对疾病会产生比较消极和偏激的情绪,有的内科医生不能很好判断患者的这种情绪,导致误诊的发生,因此不能在心理健康方面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疗效达不到预期水平。

篇11

随着医学从单纯医学模式到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由单元化护理向多元化护理发展,注意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全过程整体护理模式。外阴癌在我国较少见,约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5%左右,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1],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手术范围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绝大多数伤口不能一期愈合,伤口愈合后使外阴严重变形,对性生活或心理影响较大[2]。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20例外阴癌患者术后实施了整理护理,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来自我院妇科,年龄45~69岁,平均53岁。

1.2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外阴广泛切除加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2护理评估及诊断

对外阴癌患者术前、术中、术后3个时段进行评估。拟定的护理诊断如下。

2.1角色紊乱确诊初期,一个健康的人对自己成为患者感到突然,针对其否认行为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尽快转变角色,使患者正视疾病,重视疾病,从而配合治疗。

2.2焦虑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术前患者由于环境、角色、情绪处于调整状态,加之对手术的信息不了解,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3]。当反应过于强烈时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2.3恐惧由于躯体疾病导致患者心灵上的脆弱和隐痛,常造成患者情绪不稳定,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将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使病情恶化。

2.4知识缺乏20例患者都来自农村,文化层次低、医学知识缺乏,对手术感到羞愧和恐惧,害怕失去女性特征及性生活能力,心理压力很大。

3护理措施及目标

针对患者的护理诊断,采取了以下整体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措施及目标

3.1.1心理干预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心理护理,除了进行常规的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外,还采用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运用支持、疏导、保证等心理护理方法,解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医务人员不回避性生活问题,给患者讲解外阴切除只是部分性感带丧失。通过与配偶的交谈对他所顾虑的问题进行解释,并要求其配偶积极照顾患者,对患者给予鼓励、支持,使其明白患者不仅是日常生活需要照料,性的需要对健康也十分重要。护士主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各方面知识,鼓励夫妻双方坦诚相待,为将来达到性生活和谐共同努力。

3.1.2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常规检查。进行外阴及阴道冲洗,及时清除肿瘤表面破溃处的分泌物;术前1周进低渣饮食,术前3日进无渣饮食;术前晚保证睡眠;手术前夜及当日晨肥皂水清洁灌肠;术区皮肤准备(上至脐水平,下至膝关节),防止皮肤刮伤。参加术前讨论,熟悉该手术的操作规程和要求,了解患者病情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1.3术前训练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因术后外阴及双侧腹股沟创面大,患者约1周时间不能下床,需训练患者习惯床上用便盆进行大小便。

3.1.4情感交流传统的手术室护士身处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很少与患者接触,加上因无菌技术的需要,戴上口罩、帽子,将面部遮得严严实实,无形之下增加了患者与护士的距离,增加了患者的恐惧感,开展整体护理后,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通过交谈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工作人员的陌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术中护理措施及目标创造清洁舒适的手术环境:一般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均有一种陌生而恐惧的感觉,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看到一个优雅、整洁、温馨的环境,通过感知能改善自身的生理功能,有利于生命力的发挥,并对手术成功增添了信心[4]。规定由术前访视的护士接患者,以减轻患者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注意患者血压的变化。

3.3术后护理措施及目标

3.3.1一般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尤其是创面有无渗血,尿管、引流管是否通畅。

3.3.2伤口护理腹股沟伤口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伤口裂开,感染坏死,致使切口延期愈合,发生率在50%以上。术后当日双侧腹股沟切口分别用1kg砂袋压迫12h,以防出血,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日5%碘伏清洗伤口,每日用热辐射烤灯距创面30cm照射5min,以保持创面干燥及促进伤口愈合。会阴伤口呈环形,内放2根橡皮引流条,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无菌敷料干燥。局部组织红肿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为预防阴道粘连,阴道内放置碘仿纱条,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及时清除分泌物,尤其是尿管周围,臀部垫清洁中单,有污染及时更换。本组无一例伤口感染。

3.3.3皮肤护理患者术后需平卧1周,卧床2周,故应做预防压疮护理,协助患者两腿屈曲,用软枕放在膝部下,以减轻伤口张力,防止活动时过度牵拉引起出血,根据病情及年龄,必要时用气垫床。经过上述的护理,20例患者无一例出现压疮。

3.3.4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患者因手术切除大量组织,易致切口瘢痕或挛缩引起阴道口狭窄。因此,术后7~10天后尽可能行功能锻炼,如双腿合拢、分开、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每日2次,每次10~20min左右,动作轻、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根据年龄及病情不同指导患者行外阴肌肉锻炼(即屏气收缩尿道、直肠和阴道括约肌,然后放松)。通过上述积极有效的治疗,出院后我们对以上20例患者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在经过积极的康复锻炼后,双下肢活动均不受影响,15例患者认为手术后的性生活没有受到影响,4例患者因为狭窄的阴道口,恢复早期性生活不能正常进行,但经过对症处理后,感到基本满意。1例患者因丧偶,对性生活无法评估。

4效果评价

通过实施整体护理增加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使其配合顺利完成手术,如期康复出院,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彭素蓉.52例外阴癌临床分析.江苏医药,1998,24(1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