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程管理软件论文

工程管理软件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5: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管理软件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程管理软件论文

篇1

2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所指的就是开发出现的新软件进行检验,来确保这些软件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该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对软件产品进行审查、对一些工具、设备进行审查,以及对软件开发技术的审查评审,最后根据审查所得出的数据做成报告。具本人多年的研究经验,软件工程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

①成立软件工程质量审查小组;

②合理规划小组审查活动;

③不断优化小组工作内容,避免小组在审查过程中出现漏洞。

(2)不断强化软件工程质量的管理程序工作的开展。我们知道,通过有效的软件管理,可以有效的实现软件工程的工业化、软件开发、生产的规模化,所以可以说科学、完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是软件工程发展的强有力后盾。本文经过研究,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对软件工程产品的质量需求加以构建。其中产品的质量需求应当满足全部客户的不同要求与条件,且将这些要求与条件转变成实际的标准,并加以介绍;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客户的要求进行密切的观察,一旦这些要求发生改变,那么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对软件工程加以补充,进而使软件设计更加的完善。

②制定一套软件产品开发与维护的有效方式。

(3)不断加强对软件开发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人是软件工程开发、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开展的主体,所以不断加强软件开发队伍、软件工程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对于提高软件工程质量标准至关重要。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聘请优秀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积极学习国内外高效的管理经验,降低甚至是避免软件管理问题的发生。第二,定期组织有关软件开发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并积极号召广大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以便使其能够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与管理知识,且进行考核,以保证培训的效果与质量,进而真正实现提升员工素质与技能的目的。

篇2

2软件工程的管理方法

2.1构建软件工程管理体系

构建合理的软件工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构建人才体系。在软件工程管理中,人才对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才是做好软件工程管理的前提。第二,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中的积极性,确保项目中所有目标能够得到落实,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第三,在人才的管理中切记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管理,而不是控制[5]。

2.2加强风险管理和进度管理

对于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进度管理,我们也应当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第一,构建风险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软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处理。第二,提高项目中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确保风险管理人员能够对风险有一清楚的认识,并且能够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析,针对风险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在风险管理中风险管理人员应当将风险报告提交给项目经理,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阻止风险出现,确保企业的顺利发展[6]。

2.3加强对项目团队的管理

首先,应当增加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整个团队中的人员都具有沟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其次,对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合理地将责任分配到每个工作人员,保证工作开展后一切都能顺利地进行。最后,调动项目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注重性,使团队中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完全投入到工作之中,提升团队工作能力,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做好软件工程管理工作。

2.4对软件工程进行监督

软件工程监督是软件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工程监督指的是对项目所自制定的目标进行实时监测,软件工程监督要贯穿整个项目,其目的在于对软件开发的流程进行规范。软件工程监督,可以使开发过程中的成本、进度、质量实现透明化。在对软件监督过程中软件需要完成以下任务。由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要对监督数据进行总结,并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CMM标准应用于软件工程管理之中,CMM标准的引用可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中的成本以及风险,缩短开发时间,提高软件质量,总之将CMM标准运用到软件工程管理之中,能够确保用户得到理想的软件产品。

篇3

1经营决策阶段的成本及其控制

经营决策阶段成本是指公司经营方向的选择,这是成本管理的第一个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不过对于大多数IT软件业公司而言,这个阶段往往是最大的问题之所在,有时经常凭一个觉得是灵感的想法或者对市场初步的直观层面的调研就进行的决策。而这样的结果是往往没有摸透市场的真实情况,轻率上马项目,造成方向性错误,以至于导致企业的危机。

该阶段的成本控制,关键在于经营决策前科学而深入的市场调研及准确分析,目前很多中小型IT软件企业,其经营部的职员大多都并不是社会调查专业的,因而他们做市场调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不太科学,如在样本选取及抽样过程不合理,没有按照严格的社会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甚至问卷设计都存在倾向性导致调查数据信度偏低。此外,大量的公司自我宣传的各种形式的软文和竞争对手有意的攻击性文章夹杂在其中,并不是很容易的进行分辨,更何况数据的随意性,来源的不可追溯性各种情况,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2需求整理及分析确认阶段的成本及其控制

需求整理指市场经营人员根据高管对于市场方向的决策,而提出的具体的产品或者项目的原始需求,需求分析是指技术员对市场部门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其可实现性以及实现难度,大致工时等,提交相关需求分析报告,最后市场经营部门进行确认这个阶段。

该阶段的成本控制,首先需要搞清这种沟通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往往并不是技术语言和市场语言的差异,或者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思维定势的差异,而在于两者缺乏确定的科学的流程和在交流之前的准备以及相关概念约定俗成的定义造成的问题,同时还由于沟通和确认环节由于其特殊性,经常难以被有效的纳入进度管理程序流程当中。而提高该阶段的成本控制效率,必须逐一针对性的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清晰的确定并严格执行市场和技术沟通的流程,尤其是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控制点,也就是双方交付给对方的关键交付物,一定要有清晰的共同确认的模板,同时每次沟通前必须对于一些概念有着清晰的界定,然后公布这些信息,并在沟通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每次沟通前要沟通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沟通结束后要交付哪些文档让双方进行确认等,同时一定要通过线上或者线下的管理模式,讲所有沟通环节全盘把握,并纳入进度管理。

3规划阶段成本及其控制

规划阶段成本是指在需求已经得到确认后,进入技术规划阶段的相关成本控制,该阶段有些软件开发公司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对于规划予以过度的期望和过于沉重的内涵,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这个规划实际上包含着技术规划和非技术规划两个部分,因为对这两个部分的混淆,导致一些技术层面和市场层面的东西不必要的纠缠在一起,并且直接导致项目进度的拖欠,而且会导致由于非技术规划的不清晰,直接影响技术规划层面的实施。

该阶段的成本控制,必须清晰的区分非技术规划和技术规划,尤其在公司内部技术部门和市场经营部门之间的职责,需要设立一个在提出需求到技术规划之间过渡的位置,即对于需求具体细节的整理,要对于交付物有着清晰的确定,尤其是在不同时期交付不同的关键文档,如除了上面说的那六个文档外,技术部项目组长在需求分析的时候,还应该明确提交功能模块分析,开发代价,功能流程图,功能关联性图,可维护性及可拓展性分析等六个文档,此外在项目开发规划阶段,还要对于控制点的一些要素进行详细的规划用来提交给市场部门,如详细页面元素,页面元素价值度分析,表现形式,页面结构,页面效果等。

4开发阶段的成本及其控制

开发阶段的成本指需求确定并且规划清晰后的具体开发过程的成本管理问题,该阶段相对其他阶段来说比较清晰,但这里笔者认为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使得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它是指公司第一线技术人员的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的状态,包含几个层次,(1)全部时间利用,(2)最大效率利用,(3)最大潜力激励利用,这三步需要逐步递进实现。这个需要一种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公平公正的价值认定模式和绩效制度,从而一方面促进员工本身的发展,一方面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

该阶段的成本控制,可以引入最大可控制成本的概念,这里是指人力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后所能控制的成本,是公司在一定投入前提下,最大的可能的减少因管理导致人力发挥不足够而造成的成本,该成本为人力资源的极致成本,无法再进一步降低,此成本状态下的仍然出现效益不佳情况,则可说明在经营定位和经营方向上的问题,而非内部问题。促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度和发挥度,在此基础上的成本,为最大可控制成本,以上可以通过内部的管理系统来很好的实现。5需求变更成本及其控制

需求变更成本指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市场部门的需求改变导致的成本增加而实施的控制,对于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需求的频繁变更就成本控制而言是致命的,很多项目由于需求的变更而导致破产。

该阶段的成本控制,最关键的是要对于需求变更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从需求变更的开始,对于整个变更的每个具体的步骤进行跟踪,并且严格核算每次变更所需要的工作时,从而做好评估。同时,务必要明晰需求变更的必要性和风险性,以及所带来的实际成本的增加,所以需求要尽量经过详细的论证。

篇4

软件工程自动化技术主要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来进行,编程人员在可编程控制器内部的闪存上进行反复擦写代码调试,通过软件代码烧写硬件芯片的方式将控制器电路的逻辑进行分门别类地控制,使得各个电路逻辑可以发挥其对应的作用,将内部一系列复杂的运算操作变得直观而简单。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由内部存储器来完成运算过程,例如计时与计数等操作,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来让机器进行人机交互等。这一系列自动化过程以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工商业的便捷与高效操作,对于人类生活领域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主要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方面,例如机床的自动化加工生产,通过已完成的软件工程项目控制机器芯片,由芯片发出操作指令,可以完全实现机床零件的生产和加工的自动化过程。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界越来越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也受到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开发的芯片指令模拟人类的行为模式来使得机器进行仿真工作,极大地解放了人力物力,使得计算机数据库的利用效率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1.2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的开发

软件工程师应当对所需开发的软件本身以及计算机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深度。首先,软件工程师要明确相应用户的需求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来满足这些需求,这个过程主要考虑以下问题:①准备做什么?即软件工程项目的功能是什么?②I/O分别需要哪些数据?如何处理?③用什么样的平台来进行开发?这些问题将和用户进行共同协商,最后由开发者的团队以及厂商共同拟定所开发软件的规格参数。软件工程项目的系统设计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硬件方面,需明确整个开发与维护环境的硬件框架,包括机房的大小、机箱的配置、服务器的架设、电缆与通信设施的完整性、控制台的规格等;软件方面,需要把待烧写芯片的程序规模、程序处理规格、操作系统规格、I/O数据信号的定义、I/O来源与接口等条件明确清楚。除此之外,还需要定制计算机处理程序的算法,规定程序与硬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处理的时钟周期,软硬件的可扩充性等。所有有关程序方面、接口方面、硬件方面、数据库方面的各种条件参数都要在系统设计的初级阶段规划好,软件工程项目的设计就像一个金字塔,而地基就是这些条件参数,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行。

2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管理

2.1数据管理

软件工程项目的自动化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自动化操作设备各项指数进行严格的校验,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对设备数据进行抽样采集与处理,通过人工的校验计算或者其他可用的软件工具来对数据进行比对与调试,调试后根据结果来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有误。经过一系列校验之后若确定了设备可以正常运行,则将本次校验过程与数据记录在数据库中,然后开始启动设备使其开始运转。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运行中产生的数据非常重要,这些数据对于整个系统的扩展与改进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需要做到实时的、多重的备份,避免一台存储设备故障后造成不可避免的数据丢失,可以使用类似企业内部的具有云存储功能的软件进行备份。云存储具有如下优点:①可扩展性。云存储往往具有无限扩展能力。按照目前的云存储技术来说,存储空间已经彻底不是瓶颈了,企业及个人不再需要担心空间不足而增加投资;②效率高。云存储的存储技术是非常先进的,比如多重备份、压缩备份、加密备份、重复数据筛选、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存储、数据优化等,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各种高效的存储方案;③可恢复性高。本地磁盘中的数据被误删之后,恢复工作往往非常耗时。从云存储中的数据恢复则非常快捷,只需找到删除时间点然后通过广域网进行传输即可,既省去了本地设备控件,又节约了时间;④可复用性。建立本地磁盘存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一旦出现灾难性事故,则所有数据不可避免遭受损坏。对于无力负担灾难恢复或者想降低成本的企业来说,通过云存储离线备份将是最佳选择。

2.2环境与设备管理

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运行过程中,环境因素对硬件设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尘土、烟雾以及磁场干扰,尽量消除噪音以及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等等。在软件工程项目的扩展过程中,需要对第三方硬件设备进行仔细的考察,确定其是否能够和当前的系统以及项目兼容,并且应用了第三方硬件之后应当在一定时间内记录数据变化,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要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汇报。若有必要将硬件设备进行调整更换,也必须在经过了严密的数据与逻辑分析之后,确定所需要更换的设备可行,向有关职能部门汇报后进行更换。除此之外,企业员工还应当遵循如下规定:①每个人对所分配的设备必须爱护与定期维护;②每个人只能使用本部门的设备,未经同意禁止跨部门使用;③所有设备未经授权时,不得自行拆、改、换任何配件;④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加入外来设备。

2.3软件测试管理

软件测试管理是软件工程项目的结晶,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软件测试管理不仅仅能够拣选系统中出现的漏洞与错误,更是体现了在经过各种技术方法测试之后,对于软件工程项目质量提高的信心所在。但是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开发者无法预先知道所开发的软件中有多少漏洞和错误存在,所以即便经过了测试阶段,依然不能保证软件中不再存在问题。不过,在通过了数次的软件测试之后,可以对软件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定性地评估,将出现错误的几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尤其对于医疗监控、航空航天系统来说,软件测试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测试相对于传统测试来说具有很多优势。自动化测试由一套逻辑缜密的测试标准组成,具有一套完整的自我测试过程,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个人习惯性思维所造成的疏忽,也可以减少传统测试中重复工作所带来的误差。同时,自动化测试是具有缜密逻辑的一套测试步骤,能够追踪到错误信息出现的时间与位置,并且进行场景再现。由此可见,自动化测试将给测试人员带来很大的方便,所以自动化测试也成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与确保测试成功率的重点研究对象。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有CMM模型、TMM模型等。

2.4安全管理

通常情况下,企业或公司内部所进行的软件工程项目自动化开发的数据都是属于该公司的内部保密数据,所以从开发人员到管理维护人员来说人人都必须遵守公司的内部保密规章制度,在未取得权限之前不得向外界任何关于保密数据的信息。在保密措施方面,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中使用暗码,阻止不相干人员接触到核心数据,并且这种暗码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很难被破解的;含有保密数据信息的工作间须安装监控摄像头,随时记录各个员工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计算机内部安装记录软件,使其保留每个员工的操作记录;含有敏感数据的计算机不得连接公共网络,需做到只连接内网或彻底断网运行。各种保密措施应用到位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杜绝因个人原因而导致的敏感信息外泄的可能性。例如国内著名的奇瑞汽车集团,其内网安全体现在“4个管理”上,即为外设安全管理、核心数据管理、互联网应用管理与应用程序管理。这4个管理关系着奇瑞内部员工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有效阻止内部敏感数据信息泄露。数据信息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风险。通常来说,存储介质必须符合以下规定:包含敏感信息的移动设备必须由专人保管与看守;删除存储介质上的敏感信息后,必须对存储介质进行彻底格式化并且在存储区域填入无用信息对存储区域进行覆盖;存储媒介出入库的情况必须通过安全系统授权并保留记录;对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应采取对应安全级别的加密技术(对称加密与不对称加密等);敏感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必须使用数字签名,这样可以使信息具备不可否认性。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系统中计算机密码的安全性,密码安全应当遵循如下原则:采用大脑记忆密码,不得在书面媒介上出现密码,更不能出现在电子邮件中;不采用缺省密码;密码由专人设置记忆,不与其他人分享;若密码泄露,必须第一时间修改;密码强度要足够高;强制指定密码的有效期;禁止交互式登录;每周检查一次口令强度。

篇5

一、引言

软件工程管理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首先是人的传统观念,工程管理不为人们所重视;另一方面软件工程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软件工程管理的问题也是刚被提出的。同时,由于软件产品的特殊性,使软件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学科。因此.对软件工程管理,人们还缺乏经验和技术。但事实证明,由管理失误造成的后果要比程序错误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很少有软件项目的实施进程能准确地符合预定目标、进度和预算的,这也就足以说明软件工程管理的重要。

二、软件工租,理的内容

目前软件生产自动化程度很低,在开发过程中人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软件工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我们可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分析软件下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它包括对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文档资料等方而的管理。

(一)开发人员

软件开发人员一般分为:项目负责人、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资料员和其他辅助人员.根据项目的规模人小,有可能一人身兼数职,但职责必须明确。不同职责的人,要求的素质不同。如项目负责人需要有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和对重大问题能做出决策的能力;系统分析员则要有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程序员需要有熟练的编程能力等。人员要少而精,选人要慎重。软件生命期各个价段的活动有分工又互相联系。因此,要求选择各类人员既能胜任工作,又要能相互很好地配合.没有一个和谐的工作气氛很难完成个复杂的软件项目。

(二)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不等于开发人员的简单集合。这里的组织机构要求:好的组织结构、合理的人员分工和有效的通讯。软件开发的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模式。下面简单介绍三种组织机构。

1.主程序员组织机。IBM公司提出的主程序员组是软件系统结构化思想在组织上的体现。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组的协调和统一。一位高级工程师(主程序员)主持计划、协调和复审组的全部技术活动。技术人员(一般25人)负责分析和开发活动,一位后援工程师支持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并且在该项目继续进行时,可以代替高级工程师工作,以减少可能的损失.

2.专家组。专家组强调每个人的才能,把每个人都看作是某一方面的专家,由这些专家组成一个开发机构。这种组织结构虽然能发挥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往往有可能出现协调上的困难,选择这种方式要慎重.

3.民主组织.民主组织由从事各方面工作的人员轮流担任组长。很显然,这种组织结构对调动积极性和个人的创造性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是由于过多地进行组长信息“转移”不符合软件工程化的方向。

(三)用户

我们是为用户开发软件的,在开发过程中自始至终必须得到用户的密切合作和支持。作为项目负责人,要特别注意与用户保持联系,掌握用户的心理和动态.防止来自用户的各种干找和阻力。

1.用户不积极,不配合。这种表现通常来自对采用先进技术持怀疑态度的用户,他们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会在行动上表现为消极、漠不关心。在需求阶段,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很重要,通过他们中的业务骨千,才能真正了解到用户的要求。要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使用计算机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他们掌握新的技术和方法去取代某些可能过时的或淘汰的专长。

2.用户求快求全.这种表现来自对使用计算机持积极态度的人.他们中一部分人希望一个早上就能用上计算机,并且全能用上计算机。要他们认识到;开发一个软件项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软件工程不是靠人海战术就能加快的工期。另外,即使计算机能够处理的事情,系统也不能下于包罗万象,贪大求全。要根据现有的条件量力而行。如果系统大而全,必然会很复杂,开发时间就拖得很长,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个系统的失败或性能太差.

3.用户需求变化.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修改以前提出的要求。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不希望有这种变化。但实际上,不允许用户提出变动的要求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方面每个人对新事物有一个认识过程,不可能一下子提出全面的、准确的要求:另一方而还要考虑到与用户的关系。对来自用户的这种变化要正确对待:要向用户解释软件工程的规律,并在可能的条件下部分或有条件地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例如: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软件的设计口标已经确定,这时用户要求的重大变化要导致设计目标的变化,特别是到软件开发的后期,一般不可能满足这种变化的要求。要向用户解释清楚工程的内在规律,但对用户提出的如性能等局部方而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就要加以考虑。

4控制。人员控制是对开发组织内部人员控制。就是要保证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人员的频繁更换或流动将会大大增加软件出错误的机会。至少要保证软件项目每一期工程或软件生命期每一阶段中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同时注意发挥每个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费控制要编制详细的经费预算。并在各阶段进行经费的核算。在经费上失去控制,软件项目就没有经济保证。质量控制与各阶段的复审在意义和作用上是一致的,在此不再叙述。

篇6

1.1计算机软件技术能实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计算机软件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广泛,尤其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其需要经历的时间比较长,所需要的信息量比较大。而对工程造价方法的有效控制,能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应用效益。通过将计算机技术和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以转变传统的工程造价操作模式与方法,从而实现对现代工程造价的规范化、现代化及科学化的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质量及效益。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所要面临的调整力度比较大。由于目前的社会主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转换经营方式,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应变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对工程项目建筑中的导向模块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等版块进行科学、合理、协调控制,通过确定合同价,以确保对当前竣工结算模块的更新与优化,以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确保管理环节的科学开展。通过实行计算机软件技术,能有效实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使造价管理更加规范化及高效化。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2计算机软件技术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目前,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对计算机软件的广泛应用,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也是时代的发展需求。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工程控制量、竞争费用及放开价等模块的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整体管理体系,以积极优化定价权,从而满足施工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相关人员就要对各种材料的品种及价格等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获取先进的信息,以确保加工与处理模块等方面的协调,从而满足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量非常多,工作强度比较大,且其应用效益也非常低下,容易导致各种工作差错的出现。通过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能有效实现对工程量的合理控制,并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有效降低造价管理工作中差错问题的发生率。不仅能有效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益与质量。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化

2.1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促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化

目前,现代软件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在工程量计算软件的应用,其是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之一。在图形法中,要求专业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识图能力,在计算机软件操作下必须要对图纸的构件、尺寸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实现软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通过对工程量进行有效的计算,以更好地计算出工程量清单,从而满足对工程图纸进行合理扫描的作用与确保光栅文件的有效应用。因此,必须对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机软件处理模块的优化。通过应用模式识别技术,能更加有效分析其构件类型及其几何参数,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因此,设计单位应加强对CAD文件的应用,以实现在CAD环境模块下的模式识别工作,确保CAD软件的合理应用,从而配合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造价环节。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CAD软件可直接加入构件参数属性,并对各种构件对象进行定义,在设计结构与建筑时,应使用对象设计建筑物,并非直接采用线条作图。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工程造价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要加强对该软件功能的重视。该软件其实也是一个套价软件,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准确的计算,以促进其工程领域的有效开发。通过优化各种造价模块,不仅能确保造价软件的正常使用,还能有效满足工程量清单的各项工作需求,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的综合效益。另外,通过进行工程造价计算软件的应用,以找出定额子目,并于造价软件中输入,选择预设好的取费表模板,并进行计算汇总,能再短时间生成用户所需要的报表。其中,计价、汇总、分析及显示等几个步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的效率,可以减轻造价人员的工作强度,使造价人员能将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投入到更加关键的事务中去,从而大大提升概预算的效率及质量。

2.2企业内外信息网络化模块的优化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块必须要基于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因此就需要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建设体系为保障,以确保企业内外信息网络化模块的优化。如服务器、浏览器等模块等协调,以确保数据库的有效开展及利用,通过优化数据库开发技术,能有效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软件网络化。基于网络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从而实现对投资项目评价、设计概算、建筑辅助设计、施工图预算等软件、建筑业的价格信息网与企业内部信息资料库之间建立无缝连接的通道,从而实现数据信息在项目评估、工程设计及造价管理等环节中的有效、低成本转移与共享。因此,在现代工程造价工作模块中,对信息处理集成化与智能化等模块进行合理协调是非常关键的,能有效满足当前信息处理的需求,如对定额编制、投标报价及施工管理等模块的协调,通过完善数据收集体系,以保证造价指标系统及工程设计等模块的有效协调,从而实现CAD和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更加有效地开展CAD系统绘图模块,其管理模块活动图如图2所示。因此,可通过CAD软件将工程量准确计算出来,再利用局域网将工程量传递至工程造价应用软件中,再根据结构部位与尺寸,在价格信息资源库中实现对数据的自动提取及计算。因此,不仅能有效保证设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还能有效提升招标投标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集成化与系统性的计算机技术造价软件,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2.3产品专业化与接口标准化等模块的优化

通过优化产品专业化与接口标准化等模块,能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的应用效益。这就要求要对当前我国的工程造价水平及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先进的造价软件,以确保公司自身软件的有效设计。由于工程造价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无需强调对造价工程各方面的强大,只需在某个具体造价功能中做强做大即可。因此,通过实现各造价软件之间的数据接口标准化,更能有效提升工程造价软件的兼容性,以优化造价软件体系,从而提升造价软件的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提升造价软件的整体应用水平。另外,还需加强对相关人员对该模块的重视,以做好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工作,从而提升其综合效益。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如图3所示。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非常关键,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支撑之一,同时也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趋势。

2.4基于Internet的造价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可以在Internet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建设造价信息服务的综合网站。建筑工程内部可通过浏览信息网站以获取最新的材料价格信息。通过建立造价信息综合网站,能有效实现工程造价信息实现更新的目的。基于Internet网络,建筑工程内部能更准确、全面及方便地收集来自全国各地供应商的报价,并为工程造价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与使用。

篇7

一是开发人员。通过分析软件开发人员往往能够划分成为资料员、高级程序员、项目负责人、初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以及别的辅助人员,按照项目规模存在着一定的可能就是一个人身兼数职,可是必须要明确相应的职责。人们拥有的职责不同,那么就会存在不同素质要求。比如项目负责人就必须具备判断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决策重大问题能力;程序员具备的能力为熟练编程能力;系统分析员则是必须存在社交活动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从人员上确立的原则就是少而精,应该慎重的进行人员的选择。处于软件生命周期当中的所有阶段活动不仅是存在着相互联系,而且还会进行一定的分工。那么这就必须要选择出各种类型的人员可以从事这项工作,还能够相互之间有效的配合,要想将复杂软件项目完成,这就必须借助于一个和谐工作环境。

二是组织机构。这并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简单集合开发人员,组织机构必须存在有效通讯、合理人员分工、良好组织机构,从采用的组织机构上进行分析,软件开发其模式并不固定,以下则是对于三种组织机构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种就是IBM公司提出来的主程序组。这也是组织上面体现结构化软件系统,其目的就是确保全组统一协调,一位高级工程师则是必须主持协调、计划、复审组的所有技术活动。技术人员就是要负责开发与分析获得,一位后援工程师为高级工程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另外还能够在继续实施这一项目过程当中将高级工程师工作代替,以便能够将可能损失减少;第二种就是专家组。这种模式则是将所有人的才能充分强调,并且还将所有的人都当成是各个方面专家,并且要让这些专家组成开发机构,这样的组织结构即便能够将全部工作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可是还是存在着可能造成困难在协调过程,因此必须要慎重选择这样的方式;第三种就是民主组织。民主组织就是组长则是让各个人员轮流担任,这样的方式能够将个人创造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可是过多实施组长信息转移导致与软件工程化方向不符。

三是用户。为了有效的实施相应的用户开发软件,往往在实施软件开发过程当中必须时刻借助于用户密切支持与合作。从项目负责人的角度进行分析,应该时刻保持和用户之间的联系,以便能够对用户动态与心理进行掌握,预防出现用户的诸多阻力与干扰。第一就是用户不积极予以配合。往往这样就是体现出借助先进技术存在怀疑态度的用户,从行动层面上所显示出来的心理抵触情绪则是漠不关心与消极,这一层面人做好他们的工作在需求阶段显得极其重要,借助于相应的业务骨干才能够将用户要求真正了解。必须要让这一部门用户意识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就是发展与应用计算机,借助于计算机就可以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以便可以将新的方法与技术掌握还对已经淘汰或者过时的专长进行取代;第二就是用户要求全与快。这样的表现就是来自保持积极乐观态度对使用计算机的人,这一层面人当中有小部分急切的需要进行计算机的使用。必须要让这一部分人清醒的意识到,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对不是能够一蹴而就,并不是借助人海战术就可以加快软件工程开发。除此之外,即便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事情,系统并不能够贪大求全而包罗万象,最为实际的做法就是按照现有条件量力而行。当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不仅大而且全,那么就会导致出现比较复杂的系统,拖的开发时间也显得比较长,针对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出现失败系统或者拥有比较差的性能。第三是变化的用户需求。由于用户在开发软件的过程当中,往往存在着可能性就是会持续不断提出相应的新要求与将之前的要求进行修改。基于软件工程这一层面上进行分析,绝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变化。可是从现实过程来看,绝对不可能不允许用户提出变动要求。这主要是由于所有的人认识新事物都会面临一个过程,要想一下就提出准确全面的要求可能性不大,另外就是还应该要将和用户关系进行考虑。必须要正确对待用户的这样的变化,将软件工程规律解释给用户,还应该立足于可能条件下有条件或者部分的将用户合理要求满足。

四是控制。控制人员这也就是控制开发组织其内部的人员,要想做到这点,就应该要对开发人员的稳定性与积极性提供必要的保证。频繁流动或者更换人员势必会让软件出错机会极大增强。应该要对软件项目全部工程或者全部生命周期阶段相对的人员稳定性提供必要的保证,还应该核算各个阶段经费。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经费,这就会导致软件项目并不存在相应的经济保证。第五是文档资料。开发过程的各种活动后都要反映在文档资料上。每一个阶段的文档资料是以后各阶段工作的基础,又是对前面各阶段工作的复审。软件工程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文档资料管理来实现的。因此,要把开发过程中的初步设计、中间过程、最后结果等建立成一套完整的文档资料。文档标准化是文档管理的重要方面。

篇8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应用,计算机开始在各领域中得到应用,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最近几年,很多企业和工厂都开始借助科学技术,采用智能化的生产,所谓智能化就是利用计算机来控制整个生产的流程,而非人工化,这一应用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益。但是这一功能的实现还得借助软件的支持,所以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为了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就必须加强软件工程的管理,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但是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没有得到一定的重视,所以很多问题都还有待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工作,是当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计算机软件工程概述

1.1软件工程的定义

软件工程是一种开发软件工程学科的方法,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来进行开发的,软件工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质量、节约成本和改良方法。软件开发所根据的原理不同,开发出的软件的运用就会不同,比如运用数学原理开发的软件主要用于模型的构建及算法;运用管理科学开发的软件主要用于资源、计划及成本管理等。软件工程目标在于: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应性强、容易修改及维护、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的软件产品[1]。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改善有一定意义,同时也提高整体开发的效率。

1.2计算机软件的功能

计算机主要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的,所以在对计算机进行研发的时候应该把硬件因素考虑在内,同时又要注重软件工程方面的投入。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两种软件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系统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对计算机运行过程进行监控、维护和管理,比如常见的计算就操作系统和病毒查杀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是比较实际的,比如常见的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等[1]。计算机软件功能的应用主要是指导计算机有效运作,让用户更加方便地操作。

2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2.1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的管理不是简单的开发人员的集合,而是强调的整体的组织。在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好的管理应该是人员分配明确,信息传递快速。但是在实际的组织机构管理中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因为不同工程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2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主体部分,很多工作都是围绕工作人员来开展的,比如项目的实施、软件程序的编写、资料的查找等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岗位来分担和完成这些工作[2]。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应该合理分配工作,结合工程项目的规模或者性质,对软件开发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对员工合理分配工作的同时,还要求他们注重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计算机软件项目。

2.3用户管理

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目的就是方便用户,供用户使用,所以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掌握用户的最基本信息,了解他们的需求,确保开发出的软件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用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2.4档案资料管理

计算机的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开发阶段的各个流程是需要记录到档案中的,以便于下一个阶段工作的参考,为软件开发的后期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水平。

3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措施

3.1构建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构建

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体系首先应该构建人才体系,人才体系的构建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同时也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培训,让他们跟进社会的脚步,了解最新的软件工程信息,把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到一起,促进计算机软件开发水平的提高;再次应该建立规范的制度,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与进度管理

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风险管理和进度管理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比较重要的点,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具备专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且根据对风险的分析,制定一定的方法,在整个计算机软件的工作过程中融入风险管理,考虑所有造成可能造成风险的因素,把风险降到最低。风险管理的手段是多样性的,可以采取规避、转移和减缓的手段。另外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进度管理也是具备重要意义的,一方面提高了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控制了开发的成本。根据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进度管理的工作表,根据工作表确保工作有序地开展[2]。

3.3强化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合作团队的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离不开团队,所以加强团队的管理对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团队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加强整个团队的联系,让团队工作开展起来更协调;其次根据各岗位合理进行分工,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责任;最后调动整个团队的工作积极性,让每个人都付出最大的努力,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建设做出贡献,大家一起做好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

4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

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让传统的手工任务逐渐朝着机械化转变,借助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去完成任务是非常简单便捷的,应用软件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实际的生活中,计算机软件功能丰富,并且效率很高,它的运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各企业的办公软件使用中,可以让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共享,保证各种信息的顺利传达,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另外计算机软件在校园中的应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软件在教学过程的运用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保证了校园内各种工作的有序开展比如学籍的管理、档案的管理和收费的管理等等;计算机软件在公共场合的运用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大型的医院或者银行都会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预约登记,方便了广大用户,也节省了医院和银行的人力成本[3]。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为了让计算机软件开发更加辉煌和灿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发展。

5结语

现代社会是充满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为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运用了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主要包括日常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等,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共享。总的来说,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寻求更多的创新意识,选择有效的措施来确保计算机软件工程的顺利发展。

作者:吴丽娜 单位: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的影响并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它的稳定与发展更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持,更多的创新技术的交流与模拟演练,办公场所的计算机信息化,快捷有效的智能应急处理措施,动态的监督管理以及生产工具的电子机械化等等,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工程安全的保障措施改善,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得企业更加能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国内建筑企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存在明显的局限和不足,相对于国外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较早并且成功的经验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 信息网络化技术在建筑企业工程管理领域的作用

信息网路化技术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与网络智能化是指从建筑企业规划、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逐步提高建筑业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使信息对建筑业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建筑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信息网路化技术现代化工程管理,首先缩短了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时间,提高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效率。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微观决策宏观化,宏观决策微观化,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结构的改革。

2 我国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现状

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在信息化的道路上有快有慢、程度不同,从目前来看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的计算机自动化,利用包括投标、预算现场管理等各类单项工具式软件,网络信息的宣传与浏览,大型构件安装等自动调控技术,但是总的来说,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方案单一,没有制定一个统一模式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视程度不高,推广化力度不够,无统一的指导部门和中介。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薄弱,装备落后及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许多硬件设施跟不上,造成管理还依旧传统模式,不能较好的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2.2 应用专业软件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财务、预算软件上,且以单机版为主,没能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2.3 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

2.4 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包括Internet普及率及上网速率、电子商务、安全机制、法律环境等还有待于提高。

3 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更好的运用与发展

3.1 硬件方面

3.1.1 重视认识,加大资金和装备的投入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应从深度和思想认识上重视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项目部技术人员,结构也不尽合理。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建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还未建立,许多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较低。 因此企业应该着重做好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培训工作。

3.1.2 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加快相关软件的推广运用,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

3.2 软件方面

3.2.1 加快国产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我国的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管理软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严重的建筑行业,就更需要加快有关信息软件和系统的开发。比如市政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很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地质情况、施工时间限制、噪音和环保要求等限制,而这些限制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资金预算等,如果单纯利用国外软件,往往难以调整这些未知的参数,并且价格一般都十分昂贵。因此,应加快开发适应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的建筑管理软件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并且在软件和系统的研发过程中,应该重视软件和系统的可操作性,降低操作难度,便于信息系统在不同规模的建筑企业中的普及应用。

3.2.2 研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支撑企业的集约化管理和持续发展,初步建立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层面的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和项目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集中管控能力。通过 ERP 建立新的经营思维,将建造过程所流通的各种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人力、机具、信息甚至财务交易等相关业务组成完整的网络,将其运作变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将规划、设计、概算、发包、采购、建造、验收、结算等归结成一连串能够随时互动的经营功能,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迅速掌握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和资源运用速度和情况,从而提高建造速度、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结语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大都采用集团化运作,多元化的工程项目管理将对企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有大量的需求,信息网络化在我国建筑行业应当大有作为。

信息网络化是传统建筑企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建设系统的共识,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全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推进措施的实施,未来几年我国建筑业信息化与网络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会有大的提高,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界的挑战,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治国. 建筑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6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2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LEI Xiaoli, LI Shumin, YANG Lichun

(Chongqing Nanfang Transators College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25)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very strong practical profession, therefor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udent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buil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made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and views.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 从专业定位角度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置的一个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经济管理、土木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与土木工程两个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同时还要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工作。对于工程管理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复合型专业,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

1.2 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方向角度分析

通常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咨询事务所、建设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工作,无论学生工作选择的是哪一个方向,从事的工作都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过程进行管理,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据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弱,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知识只停留在书本层面。而如今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企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务成本去培养人才,加上人力资源流动频繁,最终导致企业只愿更多地招聘有工作经验、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给高校在学生培养上提出了挑战,学校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

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从以上分析来看,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不仅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体现,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而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利用工程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某个环节进行管理,这种能力是基于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这四个知识平台构建的。

2.1 专业实习

实习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途径和手段。通过现场的实习,学生亲自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实习教学应该是根据理论教学的进程分层次地进行,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再到毕业实习。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或刚开始专业课学习时进行的。认知实习可以通过到相关企业或施工现场参观实习和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知实习,可以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管理的技术、方法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在施工现场参观实习,使学生对房屋建筑的构造、功能及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一般房屋建筑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增加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再盲目,而是更加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在学习完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合作关系企业进行实习。生产实习主要工程施工实习、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工程测量一般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学生根据实习内容和实习步骤来进行工程测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其他方面的生产实习应该在大三开学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生产实习要制定详细的实习的内容和步骤,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每一个实习内容结束,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同时,可以请企业的工作人员为学生对每一个实习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实习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总的实习报告。通过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不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对典型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以及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等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学习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上的实习,一般是在第八学期的前四周进行。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综合运用,通过参与工程实务操作,掌握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及流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过渡。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原始材料和数据,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毕业实习一般是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鼓励学生到签约单位实习,根据毕业实习的任务书和指导书来进行实习,最终交实习报告。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针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环节,一般是在课程教学过程的最后几周进行。课程设计题目和所需资料应该来自实际工程项目,并且设置完善的课程设计指导书,配备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比如,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与编制、房地产估价、 房地产营销策划、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索赔、Photoshop和建筑画等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根据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3 实验环节

从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习环节来看,学生主要是在建筑工地实习,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的熟悉,也就是说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的熟悉,而很少接触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比如,对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的融资、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招投标过程、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等方面的实践是非常少的,不能体现出对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从而也偏离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实习的时间和条件都很有限,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熟悉和掌握。因此,学院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设计各个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直观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模拟或实物情景,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快速而全面地掌握工程管理实务的各个方面。当然,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验教学获得的认知,还需要通过实习环节加以验证。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技术类实验室和管理类实验室。技术类实验室主要是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和工程结构实验室、制图实验室;管理类实验室主要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和沙盘实验、工程招投标模拟系统实验、工程造价软件实验、合同管理和索赔实验、工程项目融资实验等。

2.4 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没有固定的方式和时间安排,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身能力和未来规划等选择的课外实践活动。学院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来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对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行业发展有更多的了解;学院可以经常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比如建筑建模比赛、室内外装饰设计比赛、房地产营销策划比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比赛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到企业兼职和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在大三、大四时,学生可以参加五大员的培训并参加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从业资格。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实践是更为重要的实践环节。

2.5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和其他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提升的重要方式。关于毕业论文写作,每个学生都配备有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论文的选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具有写作价值的题目,通过查找资料和工程调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写作。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对多门专业课程综合运用的能力的环节,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设计内容。比如,对于国际工程管理方向主要是进行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和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对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方向主要是进行房地产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和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的编制;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方向进行室内外装饰设计方案和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对于工程造价的方向主要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和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编制。

3 结语

工程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因此,实践教学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在一些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很薄弱。笔者认为,学校除了要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之外,重要的是应该有一个清晰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郭静,陈远祥.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

篇11

前言

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己经为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同样重要,它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工程技术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建筑工程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落后,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和信息技术普及率不高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1.信息技术基础较薄弱

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基础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筑行业应用计算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单机板软件为主,使用单机操作,没有形成网络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二是目前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未能实现网上材料采购,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等;三是施工管理仍然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化,随意性大,跟不上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2.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管理水平低,管理手段陈旧和落后,大多数工程管理混乱,管理模式单一,孤立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某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施工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而施工信息技术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信息技术的优化,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未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

3.信息技术软件不成熟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普及时间较短,建筑工程信息软件现在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软件又不一定适合国内的单位,尤其是国内外单位组织结构的不同,因而软件所运用的范围相应也不同,汉化的软件只不过是将外语翻译成汉语,而在有效维护方面仍存在困难,不仅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而且维护代价较高,国外软件大部分的价格都很昂贵,一般的建筑单位难以接受。因此,现在大多数工程项目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只是部分企业小规模的采用了信息技术,这严重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4.信息技术普及率不高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由于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认为能够上网和接发邮件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化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等功能没有概念。我国现有施工企业,企业素质差别很大,企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受到丰富的信息来源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较为深刻,而位于经济欠发达或偏远地区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则对于信息化的认识相对偏弱。

转贴于

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为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可以从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加大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和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的内容较多,数据量大,涉及的国家地区较多,信息庞杂,作为信息化系统,应该把这些数据纳入其中,并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统一,完善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同时,由于工程项目的环节众多,包括进度计划、资金规划、质量安全、物质调配、设计变更等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包含所有这些不可或缺的要素,并考虑到不同环节对系统的影响。而且,管理系统也应该突破某些局限性,将不同的环节有机结合,调节不同环节的关系,形成全方位的管理系统。

2.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就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只有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将项目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化,才能将企业实现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要考虑到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安全、目标等各环节,并能有效控制。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需要将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先进的集约型管理进行转变,并以企业本身的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管理水平。

3.加大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

加大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的软件开发,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来控制进度,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不但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也高;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基坑设计与计算、建筑施工模板设计、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

4.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

信息化施工管理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信息存储自动化、信息交换网络化、信息检索工具化、信息技术集成化、信息利用科学化、信息管理系统化。所以,企业应根据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规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实施,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三、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需要信息化管理,社会也在积极推进相应的信息化应用。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与其说是技术的变革,不如说是管理模式的转变,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应该以此为契机,着眼于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战略,通过信息化的逐步推广应用,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真正使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相结合,加快推进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科学。

参考文献:

[1]赵新月.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几个问题[J].才智. 2011,(21).

[2]王晓飞,许晓阳.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