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5:11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1

1观念先行是高校就业市场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就业观念的滞后。

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那么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上,高校就业工作都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从大学生就业计划分配时代到市场导向的今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共识。有先行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人员开拓市场、走访市场,努力尝试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到今天已能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构建,而一些高校至今仍然未曾打破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惯例”。作为发展中事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就业市场建设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就业部门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2推动就业市场的专门化建设,实现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级市场阶段,现存的矛盾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对接。根源在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运行模式是以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决定了高校的市场触角短,市场反馈不灵,或反馈错误。对于市场的产业结构瞬息万变的调整和变化应接不暇,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需求数量等并不清楚,盲目调整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现象,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不就业。

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自发性、自由性和散在性。没有专门化的市场体系,缺乏统一的市场预测和规划,缺乏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基本估计,只管招生不管分配,只管培养不管使用。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市场信息,培养和生产的市场指向不明,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开发无形市场,加强特色市场建设。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通过专门化培养、专门化配置满足专门化需求。实现市场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3努力将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就业市场建设,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开拓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工作毕竟已经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职业辅导需要专业理论支撑,市场开发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市场开发素质的人员来担任,而这对于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更是增加了难度。

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但就业专职人员并没有随之而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还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配足,从而使就业指导教师长期处于忙于事务工作之中。

虽然从1999年我国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目前各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还很少。

在就业政策法规的把握,就业程序处理,毕业生心理指导和咨询,就业知识结构,个性化咨询等就业指导工作方面,他们还难以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高效的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向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加快建设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拓展质量管理功能,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质量管理系统内外互动的和谐局面,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

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合理地就业。

各级政府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学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雏形,在毕业生资源的信息统计、,供需信息收集、交流,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离成熟和完善还有相当的距离。就当前情况来看,每年各地组织的一些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信息交流会和双向选择会,虽然参加的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很多,但签约率很低。为此,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主要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校际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省市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市场以及由国家设立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相互补充。在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各层次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扶持重点人才信息报刊,并据此沟通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供求信息。

4.2完善人才市场机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配置毕业生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现阶段,不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还是高教体制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的推动作用,要求大力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就业氛围。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2

1.政治条件:政治合格,思想道德纯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志愿从事军队院校教育事业,无学术道德问题,入伍态度端正,符合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

2.学业条件:必须是参加全国普通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统一招生考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博士毕业生,必须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成绩总评良好以上。重点接收进入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且第一学历为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委培毕业生、被作留级处理或中途休学超过半年(不含应征入伍)的毕业生均不接收。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中共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优先接收CSSCI论文高产作者、“985工程”高校保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者等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表现的毕业生。

3.性别及年龄要求:仅接收男性,年龄不超过34周岁(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和曾服现役的毕业生,年龄可放宽1岁。

4.身体条件: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其中,身高在1.62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3,肝功能化验正常,等等。

5.能力要求:专业理论功底扎实,学识渊博,外语水平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学院有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工作,有成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骨干的潜力。

6.除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经组织安排外,个人在8年内不得要求退出现役。

二、接收入伍计划

三、基本待遇

在首次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专业技术等级以及住房分配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同等对待。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定正营职(专业技术十级)三档、少校基本标准。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时间按照有关规定计入住房补贴年限。本人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的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分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学院报到之日起算。同时,还享受相应职级的工资以及休假、探亲、疗养、保险、医疗、家属随军、子女教育等福利,以及一定的安家补助费。

四、接收入伍程序

1. 报名。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在2013年12月10日前,将个人材料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至我部报名,或将材料发至邮箱:njzygbc@163.com。报名时须提交以下相关材料:

(1)个人简历(格式不限,但应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情况、学习工作经历、获奖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

(2)已获国家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正式发表的专业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目录及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4)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单;

(5)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6)工作设想。

2.条件初审。对有志于来我院从事国防教育事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初审结果通知毕业生。

3.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2013年12月中下旬,我院组织初审合格的毕业生试讲考核和身体心理检测。试讲的内容为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相关内容,主要考察毕业生的形象气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逻辑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及担任教员应具备的其他必备素质。身体心理检测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

4.德才表现考察。我院将于2014年1月派出考核组,到毕业生所在高校对通过试讲考核的毕业生进行德才表现考察。

5.接收录取。根据总部下达的年度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计划,组织接收录取工作,并办理参军入伍等手续。

五、联系方式

1.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山北路305号南京政治学院政治部干部处。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3

 

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高校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派出专人去建基地、搞就业,其结果仍有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要靠政府的政策调控、用人单位的岗位数额、创业岗位的自我谋取、各高校之间的联手协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定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对此,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政府就业机制的建立是根本目标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取消了毕业生分配计划,实行双向选择,但就其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中他们是弱势群体,在就业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加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调控机制,造成用人单位是强势一方。尤其是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工作性质较好的用人单位,全国毕业生蜂拥而入,致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出的价码很高且条件较苛刻,使前去求职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很大,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而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又无人前往,造成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无人去找,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靠政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就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人才层次的调控机制。所谓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知识有深浅,技能有好差,研究能力有大小,这就决定了人才具有高、中、低之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等级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配备的原则。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不计用人成本,有博士不要硕士,有硕士不要学士,有本科不要专科,明明是技术型的却要研究型的,是中低级岗位的却要招高级的,这反映出无序的人才市场需要管理,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要承担起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调控,进行人才使用的合理布局,加大人才使用的监管力度,分层次、凭专业、按需要就业,将人事管理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对人才层次、专业状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既能保证各层面人才的顺利就业,又能避免人才的极大浪费。 

2.人才流向的调控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区域经济状况不平衡且逐渐拉大的现象。客观上讲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用人基数较大,毕业生纷纷奔往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适度量,当饱和后就不能再容纳了,越是发达地区人才的聚集量越大,造成人才难就业,发展的空间也小,而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相对不足,这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由于条件较差,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高校毕业生主动前往的较少。这就要靠政府对人才的流向进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控,利用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像干部支援边疆建设那样,靠政府行为,靠诱人的待遇,靠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政策调控,让毕业生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作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性腾飞。 

3.人才需求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各级人才需求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高校招生时有计划也有序,毕业生就业时无计划更无序,这种不对称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后期其困难更大、社会影响更广泛。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监管力度,按照人才适用的原则,对就业岗位、等级进行审定,是否符合本届各类人才总额比例的要求,使岗位与计划统一起来,市场与需求统一起来。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机制的形成是有效途径 

 

作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且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学生的创业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毕业生自主创业外在机制的形成。大学生从校门迈入社会,可以说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为毕业生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要鼓动毕业生去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舆论导向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去实践自主创业,并在创业的路径上给予引导。自主创业是我国就业形式的一种,而且是有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受到社会尊重的、能尽快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就业形式。(2)政策支持:我国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还要从行业、资金、税收、社会环境、人才使用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既是实现自主就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更是通过这种途径去发现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社会环境:指全社会都应去关心、支持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开绿灯、除障碍,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应有责任。(4)创业前景:政府要对毕业生的创业立项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示范,也是一个培养过程,让他们在经济大潮中得到锻炼,体察人生,在创业中规范自我,实现价值。即使他们创业受阻,只要他们有所创新,政府仍可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位置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2.毕业生自主创业内在机制的动因。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有一定内在条件的,这种内在机制的动因是需要个人去把握的,也是因人而宜的。 

(1)胆识: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既要有胆识,又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定性,不是盲目的、赶潮的,而是理性的、可行的。(2)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有创业思想,创业协调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高校毕业生与无专业知识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与自主创业的关系,专业思想与创新立业的关系,专业技能与创业起步的关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业思想,才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条件。(3)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主创业的综合能力。自主创业者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管理、协调、创新等能力。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自主创业内在动因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的综合指标,培养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尺。(4)条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具备上述动因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自主创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无论是何种行业,起步阶段的经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具备这个条件,就是争取社会、政府的支持,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经济作保障,否则,自主创业将是一句空话。 

3.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认同机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外在、内在机制之外,还要有认同机制作保障。 

(1)观念认同:自主创业或叫自谋职业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取决于多种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因素。由国家统包到自主就业落差很大,不进行观念更新、与时惧进,没有勇于创新、开拓之举,很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自我认同:高校毕业生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的环境状况,市场经济的推进规律,自身具备的现有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若认定自己走创业之路,就要在创业的道路上定好位、谱好曲,在自主创业的探索中创就业之轨迹,现人生之价值,报国家之培养。(3)家庭认同:每个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呈现多样化。父母、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很关注,对就业形式的认同在发生着变化,对坐机关当干部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有胆识、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家庭支持率在上升,走自主创业路的毕业生在创业初期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至关重要。(4)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石。首先大学生是个有知识有智慧的特殊群体,每个社会成员对(下转第105页)(上接第48页)他们有一定的信任度,加之政府的政策倾斜,个体具有的特潜性,社会成员对他们的自主创业比较看好。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社会的支持、认同。再次大学生应抓住自主创业之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按政策有原则讲诚信,在创业大道上摔打磨练、锻炼成才。

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要政策支持、社会关注,政府在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就业之时,应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建立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 

(1)政策激励:政府应不断完善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创业初期的津贴补助,政策、经费支持。鼓励毕业生去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在实现了自主创业的同时,为更多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榜样效应: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太少,未形成气候,需加大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让毕业生了解到自主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不是无奈之举。多做自主创业成功之例、成功人士的宣传鼓动工作,用榜样效应去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主创业,充分准备自主创业,积极实践自主创业。(3)成就感召: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生实现价值、创造成就的一种较好形式。宣传媒体应发挥职能作用,对自主创业做出成就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报道,以毕业生创造的成就去感召新一代毕业生走创业之路,去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4)社会效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检验归结在社会效益上,社会效益突出的创业者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与地位,给予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能看到光明的前景和辉煌的人生之旅,使他们在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去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 

三、高校联手机制的圈定是重要手段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一把手工程。每所高校都建立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机制。但高校联手机制的发挥至今仍很薄弱,若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联起手来,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将是事半功倍的就业机制。 

1.高校专业连锁机制。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有很多院校是相同的,若某区域高校的相同专业实现在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上互补,教育、设备、资源共享,将该专业实行连锁机制。当某用人单位需要某专业的毕业生,都随时有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更便捷的是用人单位只要找到一所高校,就能了解到某区域各高校某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对某区域的所有高校来说,既省时、省事、省人力、省经费,又能起到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效果。 

2.高校层次对接机制。区域高校都有本、专科之分,以本科院校为龙头,把本专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层次上对接起来。用人单位需要本专科毕业生是有一定计划比例的,本专科院校可互相推荐毕业生,以形成用人层次上的对接,实现某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之特色。 

3.高校区域联手机制。某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设立有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高校,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很大,人力、财力很有限,若区域各高校实行联手机制,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享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4.高校人力资源联动机制。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各高校从事就业人员有限,若某区域高校将从事就业工作人员实行联动机制,及时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信息上的互通,形势上的共研,做法上的互帮,就能形成一人做活一片,一事共振一方。 

 

四、校企联合机制的扩大是发展之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对就业性质、条件的要求是当务之急,从第一线做起,在基层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那么,校企联合是实现毕业生完全就业的发展之路。 

1.校企沟通:各高校要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管理及用人理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知识,乃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校方应积极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调整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吃苦、讲原则、讲诚信、有开拓精神,校企双方在育人与用人的通道上,进行深入的了解,互信的沟通,以便于培养出的毕业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2.校企联办:高校与企业联办的形式适应于当前的大众化教育。企业将用人计划、培养目标、动手能力、生产管理程序提供给校方,高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情况落实招生计划,再进行基础、应用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最后一年的实习交给企业,主要是生产实习、岗位培训、管理程序与研发能力的熟悉等。毕业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就业。 

3.校企订购:所谓定单式教育。企业根据需要与校方联系,订购所需的专业、人数,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向校方提出培养的目标、模式,加强对校方培养过程中的监督,可随时修订教学计划,校方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订购合作的相关事宜,向企业批量输送毕业生,这种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好形式。 

4.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用人需要与某高校有长期稳定的用人、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其特点是高校设置有企业所需要的长线专业,培养层次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吻合,该高校的毕业生在企业有较高的满意度,企业可根据需要在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实行双向选择。高校可每年输送部分毕业生去企业就业,高校与企业之间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诗锋.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j].世纪桥,2009(17).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4)01-0067-13

一、引言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2010年将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的15%”的目标,开启了高校扩招的政策大门。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上述目标在2002年便得以实现,标志着中国提早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尽管发展迅速,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姚先国等人的研究表明,2008年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占整体劳动力比例仅为6.91%,低于人均GDP相似水平的古巴(15%)、伊朗(19%)、菲律宾(28%)和秘鲁(39%),甚至低于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巴基斯坦(25%)。面对任重而道远的发展现状,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10年“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从9.9%提高到20%”的长期目标。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却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刚刚进^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遭遇了“起薪低”的困窘局面,低技术劳动者的工资却随着“民工荒”的到来水涨船高,“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各地“高考弃考”现象频频发生,高校扩招备受非议。教育部最新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99万人,“最难就业年”又一次把扩招政策推上风口浪尖。

扩招是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工资的损失,影响程度有多大?为了更科学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严谨规范的实证分析。“控制一干预”(Control-Treatment)的思想把高校扩招视为一次“自然试验”,本文通过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猛增这一外生性冲击事件,利用扩招前后一段时期的微观调查数据,采取前后比较(Before-After)、双差分(DID)和三差分(DDD)方法,考察不同年龄层毕业生工资的变化,剖析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

二、文献综述

高校扩招政策对就业者工资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等教育回报率的估计上,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大学的教育回报率远高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回报率。然而,关于扩招前后高等教育回报率的变动趋势,学者们却存在分歧。何亦名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发现高等教育回报率在1993~2000年增长较快,在2000~2004年增长缓慢,在2004~2006年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由此认为高校扩招对高等教育回报率产生了明显的压缩效应。姚先国等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发现扩招带来的大学生供给冲击虽减缓了教育回报率的上涨速度,但并未改变城镇劳动者的高等教育回报率的上升态势,高等教育依然具有人力资本的投资优势。

从实证角度直接考察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影响的研究较少,与本文最相关的是吴要武和赵泉的文章。他们的研究表明,扩招虽然导致本科新毕业生的小时工资下降,但考虑高中毕业生群体的相对变化后,扩招并未对本科毕业生的小时工资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本文在两位作者的研究框架上加以改进:首先,使用了跨度更长的连续时间调查样本,不仅能够观察扩招前后新毕业生工资的变化情况,还能观察扩招干预效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其次,加入了一些新的控制变量,既能消除其他因素对于估计扩招干预效应的干扰,还能观察毕业生工作性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存量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影响。

邢春冰和李实的文章虽未涉及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变化,但考察了扩招政策对高中毕业生升学机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提出扩招政策提高了东部地区和城镇家庭的升学概率,但使少数民族女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受益较少,并且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能力,带来大学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韩军等人使用了与本文相同的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和三次差分模型考察了1992年“南方讲话”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工资分布的影响,虽未讨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但其分析方法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此外,杜福尔(Dufol)和孟昕等人关于教育制度变迁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同样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三、数据和变量

本文使用的微观数据是城镇住户调查(Urban Household Survey)数据,该调查是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组织,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城镇区域内所有住户,城镇住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及抽中城市的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按照统计局制定的统一方案实施调查。调查涵盖了全国226个大、中、小城市和县城。本文使用的数据涉及北京、辽宁、浙江、四川、广东以及陕西六个省市。能够较有代表性地反映出中国地区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微观数据中的个体样本与其所在地级市的宏观特征相匹配,以此控制宏观环境对就业者年工资的影响。宏观数据来自1998~2009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四川省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和《陕西省统计年鉴》。

为了更好地揭示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前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本文选取了1998~2009年连续12年的调查数据,并根据研究需要对微观数据进行了处理。首先,本文关注的是就业者的工资变化,按照张俊森等人的处理方法,样本剔除了无法参加劳动的在校学生、待升学者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并排除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雇主、自我雇佣者、学生、家务劳动者以及离退休者等非就业人员。其次,高校扩招政策的主要影响对象是高等教育的选择者,因此,样本只保留中断学业的高中毕业生和继续深造的大学毕业生,并将年龄限定在21~40岁。最后,工资是检验扩招干预效应的关键变量,本文采用的年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与劳动相关的收入这四个主要部分,为了消除地区物价的差异,此处的工资均通过各年各省城镇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平减,换算成以1998年为不变价格的实际工资。

为了研究扩招政策对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需要对政策的“干预组”和“控制组”进行设定。本文认为高校扩招开始实施的1999年及以后进入大学的毕业生,切实受到了扩招政策的影响,故将其定义为“新毕业生”.而把不受扩招影响的组群定义为“老毕业生”。

由于缺乏个体人学时间的数据,无法直接判断毕业生是否在扩招政策实施后进人大学,可行的替代方法是通过我国的教育制度对个体的入学年龄进行合理推断:普通人读小学的年龄多为6~8岁,如果顺利完成相应学业应在18~22岁进人大学,经过3年或4年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因此,大专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的年龄应分别为21~23岁和22~24岁。本文结合经验判断和以往的研究,把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称为“大学毕业生”。其中,21~24岁组作为政策干预组,定义为“大学新毕业生”,该群体在扩招后持续受到政策的影响。在整个样本期间都不会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的是31~40岁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干预效应的控制组,定义为“大学老毕业生”②。值得注意的是,与21~24岁组邻近的25~30岁组会在样本期末的个别年份受到扩招影响,并不适合作为干预组。

扩招对毕业生的干预效应体现在扩招前后毕业生工资的变化上,图1显示,1998-2009年毕业生工资具有强劲的增长趋势,但各个年龄组的变化形态不尽相同。31~40岁“大学老毕业生”的年平均工资最高,且上升动力充足,扩招后(2003~2009年)该群体工资的年平均增速为13.6%,超过扩招前的8.O%,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市场的完善,具有高等学历和丰富经验的毕业生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相比之下,21~24岁“大学新毕业生”年平均工资的增长势头较弱,在扩招初期(2003~2005年)该群体工资的年平均增速为7.6%,并且与“老毕业生”的工资差距逐年拉大,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否来自于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就需要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加以考察。尽管受到扩招影响,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仍明显高于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依然具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扩招前大学新毕业生与高中新毕业生工资比维持在1.2~1.3之间,但到2005年工资比则缩减为1.1,反映出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工资的差距继续扩大,扩招政策的持续效应也有待模型的考证。

四、实证模型框架

1.模型的设定与扩展

高校扩招政策带来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迅速增加,本文意图从工资回报的角度,观察劳动力市场的剧烈变化对扩招后进入大学的毕业生所造成的影响。根据韩军等人的研究,混合后的连续年份调查数据不仅能支持差分模型对干预效应的估计,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时间的固定效应,提高干预效应的准确度。本文将调查年份和人口年龄视为外生变量,建立观测对象为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双差分基础模型:

其中,ln(Wikt)为毕业生i的对数工资。newk表示依据年龄k所设定的毕业生组,其中在扩招后进人大学的“新毕业生”赋值为1,未受扩招影响的“老毕业生”赋值为0。policy,表示依据调查年份t所设定的“扩招前与后”,以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2003年为分界点,2003年及以后年份定义为“扩招后”,赋值为1,扩招前年份赋值为0。newk。*policy。表示“新毕业生”和“扩招后”两个指示性变量的交互项,交互项系数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干预效应。Xit为毕业生i的基本特征,包括个体是否为受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以及个体的性别、工作经验、工作经验的平方及其所处省市的虚拟变量。Yt表示1998~2009年连续调查时间的虚拟变量,反映了时间的固定效应。

在观测对象中引入高中毕业生群体,可以观察扩招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相对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变化。由于扩招前和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不可观测特征上具有相似性(通常考上大学的都是每个年龄组中聪明努力、身心健康、家庭条件较好的群体),差分估计可以把同方向的选择性偏差消除或减弱。因此,将双差分方法改进为三次差分方法更能有效地反映扩招的干预效应,扩展模型如下: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了大学生的指示变量colleget,个体t为大专或本科毕业生的赋值为1,高中毕业生赋值为O。“大学”、“新毕业生”和“扩招后”这三个指示变量两两交互,反映了指示变量的偏干预效应。三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β4,反映了高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

除了扩招带来的大学劳动力供给冲击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动也会影响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因而需要在模型中添加其他控制变量,以提高估计准确度。额外控制变量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表征个体工作性质的变量,包括个体所从事的职业、所处行业以及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这些变量直接反映了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毕业生的工资息息相关,可以作为控制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解释变量;第二组是表征城市经济发展情况的变量,包括本科或大专毕业生占比、非农业人口占比、对数人均GDP、第二产业GDP占比、第三产业GDP占比、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和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比值。上述指标与微观个体所在地级市相匹配,从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投资情况五个方面,考虑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劳动力流动不畅的现实情况,从宏观上反映了毕业生所处的地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

2.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为了准确判断扩招影响的年龄区间,本文根据所使用微观数据的特征,在吴要武和赵泉对新毕业生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的识别方法上加以改进,检验了扩招初期毕业生年龄与年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识别方法假设,同一时期内个体年龄越大受扩招政策的影响就越小,与控制组之间的工资差异也将逐步消失。本文将识别方法的样本范围限于1998~2005年,有两个原因:第一,在扩招初期就受到影响的年龄组在未来往往比其他组群更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可以保证干预组年龄设定的有效性;第二,样本期末受扩招影响的毕业生的年龄跨度越来越大,如果都进人干预组,将难以控制组内异质性问题。本文将31~40岁组设定为控制组,因为在样本期内该组毕业生通常在扩招前就进人大学,理论上不会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

表1和表2分别报告了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估计的干预效应。表1中的干预效应指的是“年龄”和“扩招后”这两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左右两边窗格的样本范围分别为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生。可以发现,在扩招初期,扩招政策对22~24岁组本科毕业生的影响非常显著,对2l一23岁组大专毕业生的干预效应也十分明显。随着个体年龄的上升。扩招的干预效应迅速递减,不仅远低于24岁以前的年轻组群且在统计上不再显著,这与识别方法的假设基本符合。表2中左右两边窗格的观测样本分别为“高中、大专和本科毕业生”与“高中和本科毕业生”,左窗格中的扩招干预效应表示为“年龄”、“扩招后”和“大学(大专和本科)”三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右窗格中的扩招干预效应则由“年龄”、“扩招后”和“本科”三个变量的交互项系数所反映。加入高中毕业生作为附加控制组,三次差分模型和双差分模型估计的干预效应较为一致,扩招政策对21~24岁组大学毕业生和22~24岁组本科毕业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显著性,而对较大年龄组群的干预效应则迅速下降并接近于0,且不显著。从两表的检验结果可见,在三次差分基础模型及其两种扩展形式下,扩招的干预效应大体一致,识别策略的结果比较可信,并符合预判:扩招显著影响了干预组(22~24岁组的本科毕业生和21~23岁组大专毕业)的工资水平,但对非干预群体的工资变化则几乎没有影响。

五、实证分析结果

1.扩招效应的双差分结果

根据上面的识别检验,本科毕业生样本中的新毕业生样本中的干预组为22~24岁组,大专新毕业生样本中的干预组为21~23岁组,老毕业生(控制组)均为31~40岁组。双重差分结果报告在表3中。

左侧窗格记录了本科毕业生的双差分结果。可以看到,本科新毕业生的年工资比老毕业生低15.5%,同时扩招后本科新毕业生的年工资下降了13.5%。当模型加入表征工作状态的控制变量后,干预效应系数变为-O.160,说明扩招后本科新毕业生在职业、行业和企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工资上遭受了损失。当模型进一步加入表征个体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控制变量后,干预效应系数回升到-O.136,说明本科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可能因所在城市的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及投资情况的差异被高估;换言之,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激增使得工作竞争更为剧烈,一些新毕业生被挤出发达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而城市间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扩招前后新老毕业生工资水平的差异。

右侧窗格提供了大专毕业生的双差分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大专新毕业生与老毕业生的工资差距并不明显,可以理解为:相比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集中的岗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不太高,因此,新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大专毕业生遭受的工资损失较低。扩招政策使大专新毕业生的年工资下降了15.6%,其工资损失高于本科新毕业生,说明该群体在劳动力市场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加入表示工作状态和城市情况的控制变量后,扩招对大专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下降为0.145,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扩招后本科毕业生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大专毕业生由于学历劣势在工作和地区的选择上竞争不过本科毕业生,因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工资损失。

扩招政策造成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下降,可以解释为:大学毕业生在扩招后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高等学历的信号作用有所减弱,用人单位难以通过大学文凭对劳动者的生产率进行有效鉴别,因此,倾向于低薪聘用初入职场的新毕业生以便降低“误判”的损失。

模型中控制变量的系数也反映了一些有趣的事实:①城市发展情况方面:首先,本科毕业生所占比例对本科就业者的年工资有显著正影响,体现了地区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对高学历劳动力回报的促进作用,但大专毕业生所占比例的提高却降低了该群体的工资回报,说明大专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效应超过了聚集效应。其次,从产业结构来看,二、三产业GDP占比对本科毕业生工资增长的正效应均强于大专毕业生,说明向第二、三产业倾斜能更有效地促进本科毕业生工资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本科还是大专毕业生,第二产业GDP占比的系数均大于第三产业GDP占比的系数,说明现阶段第三产业对大学生工资的回报还未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最后,非农人口占比的显著正效应说明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工资的上升,而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人均GDP指标更突显了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工资的推动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也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工资的上涨。②工作性质方面,股份制或外资企业给予本科毕业生更高的工资,而大专毕业生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回报最高,本应在就业机会上有较大贡献的个体及私营企业在毕业生工资上并无竞争力。③个体特征方面,工作经验对本科毕业生工资的正向影响更强,而大专女性毕业生所遭受的工资歧视更大。

2.扩招效应的三次差分结果

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高中毕业生一般面临着结束学业参加工作和考取大学继续深造这两种选择。邢春冰和李实的研究证实,大专这个选项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毕业生在结束学业和上大学之间的选择,这表明扩招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结构调整。因此,本文将本科和大专毕业生合并为“大学毕业生”,观察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这两类群体年工资的相对变化。

前面的实证结果发现,在本科或大专毕业生群体中,扩招使新毕业生遭受了工资损失。这里将运用三次差分的方法进行考察:相对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中毕业生而言,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有何特点。根据证伪检验的结果,三次差分框架下的干预组为21~24岁组大学新毕业生,控制组为31~40岁组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群体作为附加控制组。主要变量的实证结果报告体现在表4中。

从变量的系数来看,与二重差分的实证结果不同,新毕业生的系数转而为正,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合理的解释是:随着高中毕业生群体的加人,样本的教育程度下降,由于教育层次越低越容易从事低技术工作,而这类工作更倾向于年轻力壮的劳动者。与此同时,“新毕业生”与“大学”的交互项却呈现显著负效应,这一实证结果与“大学生起薪低”的现实相符。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仍然具有明显的工资优势,相比高中毕业生,扩招前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高出18.3%,这一系数在扩招后又提高了4.8%,但扩招后年轻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比扩招前仍然降低了9.5%。结合双差分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考虑高中毕业生群体的相对变化后,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由-0.135(本科)和-0.156(大专)变为-O.082(本科和大专),负效应显著减少。

在模型中控制了工作性质和城市发展情况的变量后,几个系数的变化值得注意: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降为-0.095,但大学学历对于工资的正效应提高到21.0%,这一效应在扩招后进一步上升了7.3%。可见,尽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有所强化,但在工作和城市的选择上大学毕业生仍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接受高等教育在扩招后依然是一种有效率的人力资本投资。

3.扩招效应的变化

随着2003年扩招后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效应持续延伸。一方面,大学新毕业生在各年的工资表现并不相同,扩招对于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有何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对于受扩招影响的其他年龄组大学毕业生,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有何不同?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扩招效应在各年的变化.本文利用三次差分模型估计了2003~2009年各年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结果显示在表5中。在进一步控制了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和所在城市发展情况两类变量后,可以发现:①大学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的工资高出19.5%,但大学新毕业生遭受了8.9%的工资损失;②扩招后大学教育的相对回报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从2003年的8.2%提高到2005年的11.2%后有所下降,2009年仅为1.6%且在统计上不显著;③大学新毕业生工资变化从2003年的~10.5%下降到2005年的-19.7%,说明扩招初期大学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释放出来的,这一实证结果与2005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相吻合。此后,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逐渐好转,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扩招政策具有连贯性,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都能预见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增多这一结果并调整自身行为(例如调整初始工资、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等),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会逐步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消化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冲击的能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然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新毕业生的工资在2009年下降了10.8%,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更新的数据进行后续研究。

由于新毕业生的工资通常是初始工资,容易受到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冲击的影响,因此,将差分模型的干预组设定为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毕业生”,虽然能够灵敏地反映扩招政策的干预效应,但也可能降低差分结果的外部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观察扩招对其他年龄组工资的干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本科毕业生普遍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此类工作的工资更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所以本文将考察范围限定于本科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的混合样本。沿用本科毕业生样本的双重差分方法,设定干预组为22~24岁组新毕业生,控制组为31~40岁组老毕业生,政策干预时间为2003年。受限于样本的时间跨度,定义25~27岁组为“人为干预组”(artificial treatment),控制组同为31~40岁组。在样本期内,25~27岁组同样受到扩招政策的影响,只不过政策的“人为干预”时间为2006年。如果调查数据服从随机抽样条件,2006年25~27岁组的特征应与2003年22~24岁组较为相似,因此,扩招过程中两类群体工资的不同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策对不同年龄组干预效应的差异。

三次差分的对比结果报告在表6中,加入表示工作特征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控制变量后,系数方向一致,结果较为稳健。从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到:①22~24岁组和25―27岁组的扩招干预效应分别为-0.117和-0.107,表明随着新毕业生年龄的增长,高校扩招对本科就业者工资的影响逐渐下降,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干扰,这种下降趋势应该会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段时间后,本科新毕业生的真实生产率会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决定未来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大学文凭信号作用的削弱对初始工资的不利影响逐渐消除,换言之,扩招对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将逐步降低。②本科毕业生的工资显著高于高中毕业生,注意到25~27岁组本科毕业生的工资优势更为突出,比高中毕业生的工资高出38.8%,同时本科新毕业生的工资损失也小于22~24岁组,说明在22~27岁组年轻就业者中本科学历的工资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强。③两个年龄组新毕业生的系数有所不同,假定本科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分别集中于高技术岗位和低技术岗位,22~24岁组在低技术岗位的年龄优势效应略超过高技术岗位上的劣势,因此,新毕业生的系数不显著为正,但25~27岁组在低技术岗位上的年龄优势已不再明显,此时新毕业生系数为-0.092。④22~24岁组系数的显著性均高于25~27岁组,合理的解释是,25~27岁组的扩招“人为干预”时间为2006年,较短的样本期和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统计显著性。

六、结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人们质疑扩招政策的关键证据,尤其是“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的现象更是令人怀疑高等教育的必要性。本文在“控制一干预”的框架下考察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的干预效应,我们发现:受到扩招影响的大学新毕业生确实遭受了工资损失,但考虑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变化,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明显缩小,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回报依然显著高于高中毕业生,说明“上大学”仍是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逐渐下降,受扩招影响的较年长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损失低于年轻大学毕业生。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受扩招影响的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劳动生产率将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可以弥补大学文凭信号的削弱对初始工资的不利影响,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也在逐步吸纳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扩招政策短期内对大学新毕业生工资造成的不利影响,会在中长期显著降低。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4.018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4-036-03 收稿日期:2012-03-20

近年来,在高校扩招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高职院校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一些本科院校凭借其教学资源和市场等优势,也争相开办高职类专业,高职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目前,受整体就业状况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低和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一些办学规模小、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院校,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处境更加艰难。为进一步了解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笔者引入SWOT分析理论,从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的宏观层面与高职院校和毕业生本人的微观层面来分析影响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得出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以及社会其他就业群体相比,具有的就业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而提出促进地方高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具体策略。

一、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SWOT分析

相对于本科毕业生以及社会其他就业群体,当前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具有其特有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受国家相关政策和就业市场的影响,高职毕业生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分析

高职毕业生是否具有优势,取决于他们满足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程度,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价值取向及对其的认可度。概括起来,这种优势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1)就业观念层面的比较优势。与众多“眼高手低”的本科生相比,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慢慢接受了从基层工作做起这一就业观念,就业期望有所降低。这种理性的就业观,使得他们的就业空间更为广阔,就业层次更为丰富,从而就业率能在一定程度上高过本科毕业生。(2)专业技能层面的竞争优势。高职毕业生虽然理论素养和基础知识较本科生薄弱,但技术应用能力较强,能较快地适应工作。特别是汽车、电子、计算机、维修等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高职毕业生不再需要用人单位过多的培养就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这方面,他们比本科生略胜一筹。(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市场优势。高职教育以培养能胜任生产、服务行业基层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具体目标,重在求实求用,动手能力强,工作见成效,因此,越来越多有眼光的企业瞄准了高职毕业生这一逐渐走俏的人才资源,也愿意与高职院校实行人才对接,甚至建立“订单式”的培养方式。■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劣势分析

(1)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许多用人单位将本单位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与人才素质结合起来,要求毕业生不仅要基础扎实、技能过硬,而且要理论素养好。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这一点正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所缺乏的。

(2)高职学历和文凭的社会认同度低。我国的高职教育曾一度被社会戏称为普通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和中等教育的“发酵馒头”。■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尚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错位认识导致了对高职人才和高职学历的信任度不高,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受阻。(3)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目前,就业指导工作还没有引起高职院校的足够重视,其中不少院校至今仍未成立就业指导机构,甚至仍未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中。由于对社会接触甚少,许多高职毕业生对进入职业角色深感准备不足。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机会分析

(1)政府对职业教育和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在中央的政策领导下,各级政府利用社会就业服务体系,或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为高职毕业生在本地或异地就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便利条件。支持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扩大消化增量毕业生的空间和渠道。实施有关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或贴息补贴,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职业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预测:未来50年,为解决各类技术人才的短缺问题,中国平均每年需要提供2亿~3亿人次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急剧扩大的专业技术人才供需缺口无疑折射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3)就业市场的逐步规范提供了良好就业环境。目前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三大人才市场: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营中介机构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挑战分析

(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尤其是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争夺更甚,它促使用人单位在择人标准上向“经验型”和“能力型”人才倾斜。企业这种“快餐型”的用人方式无疑削弱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另外,不少用人单位仍以学历和文凭为标准衡量人才,按照学历文凭高低而非职业技能来确定人们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这种只重学历文凭、不重素质技能的“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2)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趋增长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却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低和就业难的现象。由“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这两种现象相比较不难得出结论:不是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不大,而是高职院校供给的人才在结构、类型、就业取向等方面与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

(五)促进地方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它涉及的内容上至国家大政方针,下至学校教育目标以及毕业生个体心理。因此,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校问题,而应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以及学生个体等多层面去思考。

1.政府层面。

(1)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己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实践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作为各级政府,最大的实事就是解决高职院校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实行“平等对待、适度优惠”的政策。(2)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做一个市场规则创制者和市场有效运行的服务者。一是要完善就业准入制度,促使高职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接轨;二是要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正确的信息导向,增加高职毕业生就业机会。(3)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政府不仅要引导和鼓励高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破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而且要引导校企合作,拓宽就业范围,将实行“订单模式”作为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良策。

2.用人单位层面。

(1)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企业要改善用人观念和择人标准,改变一味的高学历崇拜,弱化名牌大学的效应,从追求“学历”走向追求“能力”。同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岗位需要聘用实用型人才,遏制人才高消费之风。(2)创造非正规就业的机会。高校毕业生的非正规就业是指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就业市场规范就业的方式而获得报酬,典型的特征是其档案和户口没有在供职单位进行保管,而是由学校或人事部门保管。■非正规就业一般采取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流动工、短期合同工、家庭工以及弹性工作时间等各种灵活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模式,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一条途径。(3)进行预见性的人才储备。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人才争夺态势下,采取观望和“应急式招聘”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的活力和生产效率,而且对于企业有潜力的员工和毕业生来说都是一种打击。在人才供应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有预见性的人才储备,使企业人才需求与市场人才供给形成良性循环。

3.高职院校层面。

(1)构建与市场对接的办学模式。“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高职教育要服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这是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一个必然趋势。作为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置宜地探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2)完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贴近就业市场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并且,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时,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与实训课程的比例。(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高职院校应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面向所有学生,面向高职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同时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4.高职毕业生层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职毕业生应当认清形势,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使就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立足现实,摒弃“一业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立足一线,艰苦奋斗”的新的就业观,从基层中小单位干起,务实设计自己职业生涯。(2)加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是认识自我,对自身的了解。要精明地盘点手头的资源,如信息资源、专业知识资源、专业技能资源等;二是认识社会。加强对行业、市场的了解、竞争力的了解,做到有的放矢。(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高职毕业生应当重视高等教育人才所必须的人文素养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体现人才发展后劲,为终身就业打下基础;具有遵纪守法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交流沟通,具有诚信的品质,对企业忠实的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此外,高职毕业生应多参加社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增强实际工作能力,要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市场,以弥补缺乏经验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高职生就业率超“大本”“订单培养”为走俏主因[EB/OL].news.省略/edu/2007-06/11/content_ 6226728.htm

[2] 朱振国.让高职人才得到利会认同―访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克敏教授[EB/OL].光明网,省略/0lgmrb/2008-06/20/content 45804.htm.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6

一、问题的提出

1999年,国家首次大幅提高了高校的扩招率,这一幅度甚至高达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高校扩招初期,人们曾欢呼中国高等教育从此前的“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模式”。

随着时间的逐步推进,扩招人群走出高校走向社会的同时,无疑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逐年加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对高校毕业生初次统计就业率,2003年为70%,有213万学生毕业,60多万人没有确定工作;2004年73%,毕业生280万,有75.6万人没有确定;2005年74.5%,毕业生338万,有87.1万人没有确定;2006年76%,毕业生413万,有99.12万人没有确定;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持续增长,全国达到611万人左右。近几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率都在10%以上,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虽然就业率连续数年呈上升趋势,但是初次就业率按照人数计算比较,没有确定工作的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增多,而不是随着就业率提高人数下降。初次就业率的统计和分析,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扩展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金融业、服务业和就业市场等均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这场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大学生面临就业“严冬”的困境,从而使得国内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探讨达至新的高峰,也引发了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高校扩招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的全面反思,其中,我认为完善高等教育政策是缓解就业压力的突破口。

二、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1.就业观念导致的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许多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和价值估价过高,择业期望值过高,以精英人才自居,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争抢大中城市有限的就业岗位,眼光仅停留于发达地区高薪部门,部分大学生眼光只盯着公务员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少愿意到急需人才的欠发达地区,因而加剧了就业困难。2.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整体供需关系失衡,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3.由于各种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方面不够完善致使人才流动不顺畅,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用工制度方面存在不合理因素即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职称和社会福利不完善等,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就业。

以上的原因更多的是从外部来分析的,我认为有能力的人任何时候都有市场,而如今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高等教育政策不完善造成的。首先,高校扩招政策放宽了高等教育的大门,高校扩招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人与人之间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被各国的教育发展经历证明是正义的举措,教育公平更是被称为“底线公平”。但是,高校扩招以来,虽然获得高等学位的人数增多了,但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却不见增多。虽然学校增多了,但是专业性院校较少,杂而不专是多数高校的通病,硕士点、博士点增多了,但资格认证却松懈了,以致出现了批量化生产。

其次,高等教育质量不过关,高校扩招政策只涉及“量”的问题,更为核心的是高等教育的“质”,这就需要高等教育的质量政策给予保证。在计划经济下,大学生按照国家统一分配的方式就业,而如今却实行市场导向、自主就业,传统的“重学轻术”的思想已经不再适应社会需要,闭门造车只会使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离市场需求更为遥远。因此,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最后,高等教育就业服务不到位,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并不充分了解,因此,没有适当的职业匹配服务体系,必然会导致市场效率的损失。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损失主要源于信息不对称或信息运用得不充分。我国高校大多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服务对象往往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对于未毕业的在校生关注较少,更没有对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三、完善高等教育政策

上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政策不完善,所以,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政策的支持和完善:高校扩招政策是入口,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加工过程,就业服务政策则是出口,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高校扩招政策的完善

高校扩招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人与人之间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那么,高校扩招政策的正义性毋庸置疑。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让正义的政策取得好的结果,对此我们必须完善扩招政策。首先,有必要成立专门小组,对各大院校(包括高职、高专)的招生资格进行一次彻底检验,将不符合招生资格的专业立即撤除,达不到招生资格的院校立即停止招生、进行整顿,整顿后仍旧不符合规范的应对其作出永久取消招生资格的决定。其次,重新设定各大高校的等级评定标准,明确扩招的重点院校。目前,高校的排名主要根据博士、教授、院士等的人数,以及硕士点、博士点的多少来确定,从而变相助长了“人才高消费”现象,而“人才高消费”又导致大众对于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的盲目追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校的科研能力、科研领域、师资力量、社会贡献度等综合指标来评定高校,对于高端的学术研究型大学则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严划定;高职、高专类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一类人才正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所缺乏的,应鼓励其发展,当然这类院校的发展也要在具备招生资格的前提下进行。最后,对于处在中间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院校,则应在把握好总量关的同时,鼓励其不必执著于升格为研究型大学。

(二)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完善

在扩招的基础上,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市场作为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已经被各国所认同,中国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走市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真正的出路。高等教育市场化即要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的运行具备市场的特征,即竞争、选择、价格等,但是,市场化并不意味着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本文的高等教育市场化主要是针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的。要使高等教育更加具有竞争性和广泛的社会适应性,首先,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面向市场需求,而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专业往往是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和市场调研的,有的只是盲目地跟从发达国家的一些学科专业设置,殊不知,各国国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人才需求的不同,而且在开设了新专业以后,主要是依据其就业率来决定是否继续开设,而我国就业率计算本身的不科学则使得新专业开设的基础依据丧失。因此,在开设新专业以前,须对我国的国情、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充分论证,以保证培养的学生有就业市场,这项工作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一个专门调研小组,专门进行学科专业的市场调研,以抑制一些产能过剩专业,鼓励设立较大市场需求的专业。

其次,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基地仍是以学校为主,和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的较少,这也是至今我国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从国家层面看,教育事业是为了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从个人层面讲,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必须将高校和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也不只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事情,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允许有条件的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办学,这一合作办学的形式不只是局限于资金方面的合作,还有科研方面的合作,甚至可以考虑采取高校和企业联合发证的方式,即企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一个评定标准,学生只有符合其标准才能毕业,即获得企业颁发的实践能力证书,否则只能获得由教育部门颁发的证书,这样做的前提是需要在就业市场上明确企业证书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还可以明确规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须有一年时间去实习,以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然这就需要高校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学生自主实习也可以,但前提是实习的单位需要获得学校的资格认证。

(三)高校就业服务政策的完善

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并不充分了解,加上我国就业市场还不完善的前提下,不能只依赖就业市场给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高校需要主动服务,利用网络、报纸、快讯等多种形式及时传递就业信息给每一位终端用户,这里的终端用户不只是应届毕业生,还包括在校毕业大学生。其次,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就业培训,强化其职业发展意识,较早地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有针对性地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同时,有必要对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至少是毕业三年以内)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建立起专有数据库来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就业,而所有这些就业信息又将反馈给学校,以便其指导专业设置,更好地把握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

四、小结与思考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变化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它们是由从国家统一分配到逐步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再到如今的市场主导,这是一个政府与市场相互博弈的漫长过程。对此,高校的角色也要开始逐渐转变,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各项服务,有必要完善高等教育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是人才市场的重要资源,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更是高校工作重中之重,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时候,大学生就业也正在经历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政府或高校必须制定完善的高等教育政策,严把质量关,把合格的人才推向人才市场,使就业市场体系真正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是,市场并不能解决人才就业的所有问题,像如何解决公平竞争、公正选择等问题,还需要政府或高校的强力介入。因此,政府或高校制定完善的高等教育政策,需要在协调这两方面找到一个相应的平衡点,并合理引导,才能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无阻,从而解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海利.高等教育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钱云芳.论高等教育政策的完善[J].教育研究,2009.

[3]陈宇辉.关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变的思考[J].2010,2.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7

一、构建立体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在就业指导中,应该重视低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致力于构建全程化、个性化、多元化、信息化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面向学生推出职业测评、备战职场网络系列课程、生涯图书室、择业先锋夏令营以及职业启航系列讲座。

(1)提升整体素质,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人员应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保持在专业领域的不断进步。多参加相关培训、通过职业认证,并不断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就业指导具体实践中,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往专业化的道路上发展。

(2)完善课程体系,提升业务水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普及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途径。就业指导人员应不断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探索,努力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形成一套完善、新颖的课程体系,采用体验为主,理论为辅的经验式授课模式。结合体验式授课教学模式的特点,注重操作性。

(3)丰富服务内容,推出个性化咨询特色服务项目。为了全方位地服务同学可尝试个性化咨询服务,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解决学生在生涯规划与职业选择、求职心态、就业政策与流程、简历制作与面试四个方面遇到的问题。生涯规划咨询使学生走出迷惘,对前途和未来有了更理性和清醒的认识,并开始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求职心态调适,帮助学生缓解了焦虑心态,提升求职的主动性;提供就业政策与流程咨询及时解决学生在政策和流程上的困惑,使就业过程更加畅通;提供简历与面试咨询针对学生个人特点提供指导和建议,有效提高简历及面试的成功率。

二、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架构

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和质量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内在要求,秉着凝炼特色的原则,继续精心培育和打造具有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以学校就业市场为主体,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并行的就业市场模式。在继续完善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并行的就业市场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服务。就业指导人员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积极探讨如何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并举办职业导航系列讲座。为了更系统地向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开设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对毕业生进行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举办职业导航系列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涉及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用人单位的择人之道、求职心理调适等。职业导航系列讲座活动作为公共必修课的补充,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2)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更好地服务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以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目标,可联合人才网,在各相关部门、学院的积极配合下,精心组织“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招聘需求覆盖所有专业。

三、结合专业特色,就业工作出亮点

(1)开展各具特色的辅导活动,周到细致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各学院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召开“就业动员大会”;并结合专业特点、单位需求、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了解每个毕业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尽量帮助毕业生达成他们的就业愿望,引导毕业生准确定位。

(2)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专门建立就业网站——对学生在就业手续办理、就业单位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指导。在学院的就业论坛上,设立学生交流的板块,供大家交流找工作的心得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提供有效就业指导服务。

(3)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开放和合作发展的理念来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建立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等形式,向用人单位宣传专业特色,有组织地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为专业创造品牌。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社,2005

[2]李富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212-02

一、引言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高校通过向社会输送各类型的人才来展示其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同时,地方高校的发展也依赖并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1]。因此,本文通过对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与当地GDP的关联度的估算,来说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是灰色系统分析方法中的一种。基本上灰色关联分析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形势的分析。

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的概念,意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简言之,灰色关联分析的意义是指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两个因素变化的态势是一致的,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反之,则两者关联较小。

三、实证分析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13》和《泰州市统计年鉴2013》数据资料,我们选取2001年至2012年本专科招生数、本专科在校生数、本专科毕业生数三项指标来代表该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指标。2001年至2012年泰州市此三项指标的演化历程如图1所示。

选取2001年至2012年该城市培养的大学生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作为地方高校对地区经济贡献的贡献指标,得到2001年至2012年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与当地GDP之间的演化历程如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泰州市本专科招生数、本专科在校生数、本专科毕业生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由图2可以看到,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与当地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下面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进行定量的分析。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得到江苏省和泰州市本专科毕业生数、本专科在校生数、本专科招生数与国民经济各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如表1所示。

可以看到当前泰州市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国民经济指标的关联程度均大于0.5,但均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说明泰州市的高等教育正逐渐融入泰州市地区经济发展,但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公共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集聚效应,打造高等教育区域中心。高校应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集中力量,凝练特色,促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2]。

下面,我们继续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计算当地就业毕业生数量与GDP关系的灰色关联度,如表2和图3所示。

当地就业毕业生数量与GDP关联度为0.6926,表明GDP与当地就业毕业生数量有较强的关系。首先,政府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吸引大学生留在地方,这是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就业观的保障。其次,高校可以通过宣传优秀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引导学生做好服务地方经济的规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等,这是培养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就业观的基础。

四、主要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当地就业毕业生数量与GDP联系相对紧密,毕业生对地方的经济发展有一定贡献,因此需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但是目前许多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4],在认识上或行动上常常出现一些偏差。为此,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大学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创造就业条件,今后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予以大学毕业生平等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以稳定住房、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为标准,把各种不合理制度剥离出去;其次,建立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再次,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在内的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同时,应该多组织活动让学生参加课外认知实习,增长社会工作经验,让社会更加认可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刘伟洁.地方高校毕业生对地方经济影响的关联分析[J].内江科技,2011,(10):153.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9

一、“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概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1]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国际上承认的大众化阶段。[2]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大学毕业生市场供给量迅速攀升。以安徽某医科大学(以下统称该校)近十年统招本科毕业生为例,2004年扩招后到2010年的7年间,[3]年平均本科毕业生1549人,比2001-2003年的743人平均增长了14.98%,毕业生人数最多(1805人)的2008年与(1098人)的2003年相比增长了67.6%(见表1)。大规模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丰富人力资源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就业促进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难题。特别是2003年后在全国面临“就业难”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心城市地区就业岗位趋于饱和、沿海省份大城市就业壁垒尚未破解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期望难以实现。2004年,扩招后第一届医学本科生进入市场,去往市及市级以上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3年的54.8%下降为2010年的36.1%,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学生由2002年的5.29%上升到2010年的10.02%。

近年来,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央和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促进)政策,积极发挥政策的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引导大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就业。以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为例,从2005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计划、三支一扶项目、预征入伍、选调生等,大力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医疗人才建设”政策,对基层医疗建设提出一系列促进措施,也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回到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构建了政策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国家还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下统称《就业促进法》),在认真总结我国促进就业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法的基本思路,诸如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就业促进的方针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以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注重解决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就业促进工作中存在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秩序不规范、职业教育培训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就业促进法》为消除就业歧视,保护大学生就业平等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4]

本文研究对象和统计样本采自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01-2010年安徽省教育厅派遣数据库有效数据(以下简称派遣数据),时间结点为每年8月31日,毕业生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口腔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药学、护理学等17个医药类本科专业。本文操作性定义包括:(1)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遵循政府统一统计标准,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已经签约并核发派遣证的毕业生,也包括研究生录取率;[5](2)毕业生就业地域分为本省和其它各省(市);(3)毕业生就业层次分为省(市)、地级市、县级、县以下四类。(四)毕业生就业行业,按照派遣数据库分类,分为医疗卫生单位,国有、外资、其他企业、部队,城镇社区、国家项目,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单位,其他事业、科研设计单位五类。

二、2001-2010年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实证分析

(一)初次就业率:维持平稳运行

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提出的工作分层理论认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高校毕业生将主要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因此,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相对机会减少。[6]

2004年以来,该校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1.30%(见表1),而该校扩招前三年(2001-2003年)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0%,待就业率为14.0%。说明扩招后初次就业率不仅保持稳定而且略有上升。而且,这一数字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虽然该校平均待就业率为9.70%,但是根据毕业生离校前“一对一”谈话,待就业毕业生中有5%主动选择不就业,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研究生考试,其他约5%学生基本属于选择性待失业。[8]由于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至为每年8月31日,在9至12月待就业的毕业生仍会继续积极参加各类考试、招聘活动。截止每年年底,从年终就业率统计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

(二)职业和升学倾向:签约率略有下降,考研率有所上升

由于初次就业率包括签约派遣率和考研率,从进入劳动力市场看签约率更能代表毕业生职业获得情况。扩招前该校平均签约率为75.3%,扩招后为70.55%,下降4.75%。工作分层理论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已经逐渐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在职业选择过程中会主动考虑职业理想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差异,并积极向市场需求看齐。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校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节节攀升(见图1)。这是因为地市级以上医疗及科研机构对学历层次提出更高要求。市场需求促成报考研究生比例的居高不下,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考取研究生意味着提升工作找寻的竞争力,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工作。

图1: 2001-2010年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统计图

(三)就业流动:市场机制和就业促进政策发挥成效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户籍、地区、行业等体制性分割,不同地区,意味着在劳动保障、发展机会、工资水平、教育、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因此,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及市级单位成为毕业生理想就业区域。调查表明,扩招前的2001-2003年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平均率占签约人数的28.29%,扩招后7年的平均水平上升到40.11%(见表2),外省签约率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图2)。其中东南部及沿海地区旺盛的人才市场吸引近30%的毕业生,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见图3)。

总之,该校毕业生就业流动总体上呈现如下特点:一方面,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以显现,省外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东南沿海地区就业比例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在省市一级单位就业人数减少,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干预下,面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就业的平稳上升,去县城、西部地区的均有小幅度的上涨,表明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调整期望值,就业重心正在逐步下移(图4)。

(四)职业定位:行业依赖与多元化就业结构并存

2010年该校毕业生由2001年的4个专业发展到17个专业,专业方向由医学单科型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发展到医学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新增法学(医事法方向)、药品营销、医药信息与计算机应用、医疗保险等复合型专业。2001-2003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一直维持在50%以上,表明作为医学院校这种单科型高校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2010年毕业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降至41.75%,排除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和研究生录取率提高因素,因为学校专业设置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在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就业的比例在下降,三资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的人数在逐年小幅提升。(见表3)

转贴于

三、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执行绩效

根据上述2001-2010年以该校为代表的医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分析,不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已经能够主动回应市场需求,就业去向趋于理性。显然,这一变化趋势背后是政府就业促进政策“推手”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随着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政策效应充分释放,不断激活人力资源市场,市场的积极作用逐渐凸显,信息更加公开,操作更加规范,学生更容易掌握市场信号,并做出积极回应。该校毕业生省外就业人数的增加即说明了这一点。2001年后,安徽省教育厅取消对医学类专业出省就业限制,作为省属重点大学,主要面向省内培养服务本省、服务基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而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灵活的录用制度,较高的薪酬标准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强吸引力,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省内专业技术人才的供给。

其次,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大大缓解了扩招以后带来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为扩招后大学生去往市级医疗单位就业的逐步减少,去往县级单位就业的小幅上扬,参加政府促进就业项目,前往西部、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抬升,反映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心在下降,他们的期望值在逐步降低、对市场需求信号给予理性的回应。

再次,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说明研究生扩招政策也为本科毕业生升学带来机遇。根据该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调查:2004年34.5%的本科毕业生已经报考研究生,2005和2006年报考比例达到48.1%和44.5%;而不报考的比例则从2004年的19.2%下降到2006年的13.8%,[9]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中报考研究生仍然会保持较高比例。继续攻读硕士考研究生作为延缓就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会提高职业找寻的预期。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各项政策效应初步呈现积极变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说明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预期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用人需求总量的减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将进一步减少,全国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不利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提升和就业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

其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动机上成就欲望和发展动机需要占主导。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需要动机理论[10],激发人的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维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社会福利和职业安全等;另一类为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责任、发展等因素。从就业层次和区域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中首要需求已经不是经济收入等维持因素,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个人的兴趣爱好等成就性激励因素成为主导需要,反映出大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较高的成就欲望。必须承认,在高等教育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上大学已经成为一笔很高的投资,对高投入高回报的期望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需要学校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大力开拓就业基地,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教育主管部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重视大学生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充分考虑毕业生需要动机的激励因素。

其二,预计就业期望值较高态势仍将维持。统计数据显示,去往县、县以下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涨幅较小,无论是在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的层次上,大学生都表现出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强烈偏好,而中心城市对本科生的需求趋于饱和,市级以上单位对本科生的需求在逐步减少。巨大反差说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需要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基层和西部地区自身能提供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待遇与大学生的期望有很大差距,可以预见,较高就业期望值短时间不易改变。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多项公共就业服务,创造城乡公平就业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去。

其三,寻求高质量就业,升学不是唯一出路。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竞争加大,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前景不乐观的人数持续增多,许多大学生将解决就业的途径落在继续攻读研究生上。但是,攻读研究生不是高质量就业的唯一途径,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另外,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对本科生就业的“挤占效应”将会逐渐显现,本科生竞争优势岗位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因此,如何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把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结合起来是我们教育者的新课题。

其四,就业促进政策的负效应逐步凸显。从博弈论角度来看,公共政策实际上是一个由政策部门与利益相关的当事人进行的重复博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部效应,使某些并不享受该项公共政策权益的社会成员也可能利用公共政策最优化其自身的利益,因之,某些社会成员会因为公共政策的外部效应而受到损失。[11]如在“西部计划”实施之初,有关部门承诺在考研、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优惠政策,但国家尚未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学者担忧,倘若志愿者服务期满时,该方案仍未确定,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志愿者将承担因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12]

总之,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供给,进一步引导毕业生合理流动。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流动,特别是自觉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政府仍需要未雨绸缪,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从宏观政策上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同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资助和补偿政策,提高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4.

[2]顾明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1): 18-19.

[3]我国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医学本科的学制为5年,2004年为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文章将2004年以后作为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与2001-2003年情况进行比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说明[M].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5.

[5]有学者提出不同统计口径,参见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4):25-30.

[6] Cain,G.The challenge of 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ry to Orthodax Theory : A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76, No3.

[7]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的近几年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0-88%,近年来全国初次就业率水平80%。引自:2005--2008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年鉴[A].安徽省教育厅,2009.

[8]选择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参见:郭飞.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N].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1日,第九版.

[9]潘莉莉.医科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变化趋势分析 [J].中国大学生就业(社会科学版),2006(24):59-61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1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从“精英式高等教育”时期绝对的卖方市场,走向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相~-,j-的买方市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各大中专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因而迅速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否建设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1=作,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卜分关心的大事,也是各大中专院校千方百计要解决的难题。吉林地区大巾专院校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自2004年起,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成功地联合举办_『两届“吉林省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开创了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T作整体合作的先河,构建起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区域性人才市场。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整合,扩大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含量,提升了相关院校的整体就业水平。

一、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必要性

当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就吉林地区各院校而言,毕业生面I临的就业形势和情况都有所不同,有些专业甚至差距还很大。针埘这种情况,吉林地区各院校都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毕业,主整体就业工作而青,吉林地区各院校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还处于分散状态,院校之间缺乏横向与纵向的联合,现实表现为各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小、人才层次单一、专业含量较少、结构不尽合理,相关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优势得不到充分展现,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吉林地区各院校联合起来创建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这样做,既可为各个院校营销毕业生提供现实平台,也方便了用人单位选聘人才;既有利于吸引用人单位充实就业市场,又有利于区域性人才品牌、市场品牌的形成,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对社会的贡献率,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关键

大中专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高素质人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人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人才市场的普遍特征。大中专院校要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必须掌握社会的发展态势及其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并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结构等基本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判断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方面,只能做到宏观上的掌握,使得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机性和被动性。加之有的院校存在的“各自为政”的保护主义思想,担心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人为地封闭就业市场,以致毕业生整体就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相~-,j-而言,政府职能部门对具体就业岗位的了解比学校深入得多,日常工作中与用人单位的接触比学校密切得多,所掌握的就业信息与渠道也l:l-.q:校丰富得多。因此,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才能真正建设好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市场。所以说,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是建设好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关键。

吉林地区区域性大中专毕业生人才r}『场在酝酿与构建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厅及吉林市政府、长春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厅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吉林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好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才市场对缓解政府就业工作压力、拉动地方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意义,在建设好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人才市场方面,给予了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吉林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人才市场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在市场信息、市场秩序、市场安全和交通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确保洽谈会顺利地进行;吉林、长春两市政府人事部门着眼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对全市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的人。需求调研,并下发文件,积极组织用人单位进入市场。在社会各方而的帮助和支持下,由“政府搭台、各相关院校联办、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唱戏~’的吉林地区区域性人才市场最终得以形成。

三、良好的校际合作是建立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

作为毕业生区域性就业市场的建设主体,吉林地区各相关院校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校际合作是建立区域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基础。市场建设期间,吉林地区10余所大中专院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校领导、就业负责同志和吉林市人事局的相关领导多次研讨整合毕业生资源、打造区域性毕业生品牌市场等问题。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大家达成了共识,即在独立建设好各个院校自身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同时,更要通力合作,依托各院校就业工作的良好基础及区域性毕业生人才市场专业性和多层次性相结合的巨大优势,共同开发好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市场。各院校先后组织人力,到用人单位比较集中的省、市,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面对面的沟通;各院校还积极提供自己掌握的就业信息,经过汇总整理后,向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发m邀请函。在地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召开之前,及时举行新闻会,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将吉林地区区域性毕业生人才市场的建设信息传送到全国各地,广泛地向用人单位宣传吉林地区大中专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毕业生资源情况,极大地吸引了用人单位的注意力。吉林地区各大中专院校的良好校际合作,为吉林地区区域性人才市场的成功创建和有效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高校牵头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区域性就业市场的保证

任何一种好的思想都需要实践的检验,都需要通过具体操作者的正确运作才1能得以实现。从这一点上讲,发挥好高校的牵头作用是建立区域性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保证。

市政专业毕业论文例11

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各高校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学科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派出专人去建基地、搞就业,其结果仍有部分毕业生难以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要靠政府的政策调控、用人单位的岗位数额、创业岗位的自我谋取、各高校之间的联手协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才能在现有市场条件下建立起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具有我国特定阶段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对此,我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机制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政府就业机制的建立是根本目标

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取消了毕业生分配计划,实行双向选择,但就其毕业生而言,在就业市场中他们是弱势群体,在就业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加之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调控机制,造成用人单位是强势一方。尤其是区域经济较发达的、工作性质较好的用人单位,全国毕业生蜂拥而入,致使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出的价码很高且条件较苛刻,使前去求职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很大,毕业生认为工作难找。而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又无人前往,造成有人找不到工作,有工作无人去找,改变这种局面只有靠政府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就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人才层次的调控机制。所谓人才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员。知识有深浅,技能有好差,研究能力有大小,这就决定了人才具有高、中、低之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需要什么等级的人才是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也是市场经济资源配备的原则。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相互攀比,不计用人成本,有博士不要硕士,有硕士不要学士,有本科不要专科,明明是技术型的却要研究型的,是中低级岗位的却要招高级的,这反映出无序的人才市场需要管理,各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要承担起这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实行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调控,进行人才使用的合理布局,加大人才使用的监管力度,分层次、凭专业、按需要就业,将人事管理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对人才层次、专业状况与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控,既能保证各层面人才的顺利就业,又能避免人才的极大浪费。

2.人才流向的调控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区域经济状况不平衡且逐渐拉大的现象。客观上讲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用人基数较大,毕业生纷纷奔往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个适度量,当饱和后就不能再容纳了,越是发达地区人才的聚集量越大,造成人才难就业,发展的空间也小,而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相对不足,这应该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由于条件较差,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高校毕业生主动前往的较少。这就要靠政府对人才的流向进行有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控,利用政策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像干部支援边疆建设那样,靠政府行为,靠诱人的待遇,靠广阔的事业发展空间,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政策调控,让毕业生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作贡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性腾飞。

3.人才需求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各级人才需求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高校招生时有计划也有序,毕业生就业时无计划更无序,这种不对称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后期其困难更大、社会影响更广泛。我们认为: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市场需求的监管力度,按照人才适用的原则,对就业岗位、等级进行审定,是否符合本届各类人才总额比例的要求,使岗位与计划统一起来,市场与需求统一起来。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机制的形成是有效途径

作为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创新能力,且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大学生的创业已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1.毕业生自主创业外在机制的形成。大学生从校门迈入社会,可以说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为毕业生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

(1)舆

论导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要鼓动毕业生去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舆论导向的宣传,鼓励毕业生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去实践自主创业,并在创业的路径上给予引导。自主创业是我国就业形式的一种,而且是有创新的、国家政策支持的、受到社会尊重的、能尽快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自我主导的就业形式。(2)政策支持:我国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还要从行业、资金、税收、社会环境、人才使用等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既是实现自主就业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更是通过这种途径去发现培养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3)社会环境:指全社会都应去关心、支持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开绿灯、除障碍,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应有责任。(4)创业前景:政府要对毕业生的创业立项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示范,也是一个培养过程,让他们在经济大潮中得到锻炼,体察人生,在创业中规范自我,实现价值。即使他们创业受阻,只要他们有所创新,政府仍可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位置继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

2.毕业生自主创业内在机制的动因。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有一定内在条件的,这种内在机制的动因是需要个人去把握的,也是因人而宜的。

(1)胆识: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风险,既要有胆识,又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定性,不是盲目的、赶潮的,而是理性的、可行的。(2)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要有创业思想,创业协调能力,更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高校毕业生与无专业知识的创业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与自主创业的关系,专业思想与创新立业的关系,专业技能与创业起步的关系。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创业思想,才具有自主创业的基本条件。(3)能力:这种能力是自主创业的综合能力。自主创业者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管理、协调、创新等能力。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自主创业内在动因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的综合指标,培养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尺。(4)条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具备上述动因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自主创业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支撑,无论是何种行业,起步阶段的经济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决定了不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具备这个条件,就是争取社会、政府的支持,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经济作保障,否则,自主创业将是一句空话。

3.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认同机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外在、内在机制之外,还要有认同机制作保障。

(1)观念认同:自主创业或叫自谋职业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取决于多种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首要因素。由国家统包到自主就业落差很大,不进行观念更新、与时惧进,没有勇于创新、开拓之举,很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自我认同:高校毕业生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社会的环境状况,市场经济的推进规律,自身具备的现有条件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若认定自己走创业之路,就要在创业的道路上定好位、谱好曲,在自主创业的探索中创就业之轨迹,现人生之价值,报国家之培养。(3)家庭认同:每个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呈现多样化。父母、家庭对子女的就业很关注,对就业形式的认同在发生着变化,对坐机关当干部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有胆识、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家庭支持率在上升,走自主创业路的毕业生在创业初期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同至关重要。(4)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基石。首先大学生是个有知识有智慧的特殊群体,每个社会成员对(下转第105页)(上接第48页)他们有一定的信任度,加之政府的政策倾斜,个体具有的特潜性,社会成员对他们的自主创业比较看好。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更需要社会的支持、认同。再次大学生应抓住自主创业之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按政策有原则讲诚信,在创业大道上摔打磨练、锻炼成才。

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需要政策支持、社会关注,政府在无法彻底解决他们的就业之时,应充分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建立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机制。

(1)政策激励:政府应不断完善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创业初期的津贴补助,政策、经费支持。鼓励毕业生去自主创业,鼓励他们在实现了自主创业的同时,为更多的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2)榜样效应: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太少,未形成气候,需加大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让毕业生了解到自主创业是一种积极的就业形式,不是无奈之举。多做自主创业成功之例、成功人士的宣传鼓动工作,用榜样效应去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主创业,充分准备自主创业,积极实践自主创业。(3)成就感召:毕业生

自主创业既是就业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生实现价值、创造成就的一种较好形式。宣传媒体应发挥职能作用,对自主创业做出成就的毕业生进行跟踪报道,以毕业生创造的成就去感召新一代毕业生走创业之路,去践行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4)社会效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检验归结在社会效益上,社会效益突出的创业者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与地位,给予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能看到光明的前景和辉煌的人生之旅,使他们在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去回报社会,去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

三、高校联手机制的圈定是重要手段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各高校的中心工作,一把手工程。每所高校都建立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机制。但高校联手机制的发挥至今仍很薄弱,若各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联起手来,形成合力,互帮互助,将是事半功倍的就业机制。

1.高校专业连锁机制。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有很多院校是相同的,若某区域高校的相同专业实现在结构调整和学科建设上互补,教育、设备、资源共享,将该专业实行连锁机制。当某用人单位需要某专业的毕业生,都随时有毕业生推荐给用人单位,更便捷的是用人单位只要找到一所高校,就能了解到某区域各高校某专业的毕业生情况。对某区域的所有高校来说,既省时、省事、省人力、省经费,又能起到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的效果。

2.高校层次对接机制。区域高校都有本、专科之分,以本科院校为龙头,把本专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层次上对接起来。用人单位需要本专科毕业生是有一定计划比例的,本专科院校可互相推荐毕业生,以形成用人层次上的对接,实现某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之特色。

3.高校区域联手机制。某区域的中心城市都设立有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高校,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很大,人力、财力很有限,若区域各高校实行联手机制,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资源优势,共同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共享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4.高校人力资源联动机制。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各高校从事就业人员有限,若某区域高校将从事就业工作人员实行联动机制,及时进行工作上的交流,信息上的互通,形势上的共研,做法上的互帮,就能形成一人做活一片,一事共振一方。

四、校企联合机制的扩大是发展之路

高校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降低对就业性质、条件的要求是当务之急,从第一线做起,在基层积累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那么,校企联合是实现毕业生完全就业的发展之路。

1.校企沟通:各高校要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在实习中了解企业的管理及用人理念,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专业知识,乃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校方应积极去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调整知识结构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吃苦、讲原则、讲诚信、有开拓精神,校企双方在育人与用人的通道上,进行深入的了解,互信的沟通,以便于培养出的毕业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2.校企联办:高校与企业联办的形式适应于当前的大众化教育。企业将用人计划、培养目标、动手能力、生产管理程序提供给校方,高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情况落实招生计划,再进行基础、应用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最后一年的实习交给企业,主要是生产实习、岗位培训、管理程序与研发能力的熟悉等。毕业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就业。

3.校企订购:所谓定单式教育。企业根据需要与校方联系,订购所需的专业、人数,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向校方提出培养的目标、模式,加强对校方培养过程中的监督,可随时修订教学计划,校方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订购合作的相关事宜,向企业批量输送毕业生,这种方式是毕业生就业的好形式。

4.校企合作:这种合作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用人需要与某高校有长期稳定的用人、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其特点是高校设置有企业所需要的长线专业,培养层次与企业的用人要求吻合,该高校的毕业生在企业有较高的满意度,企业可根据需要在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实行双向选择。高校可每年输送部分毕业生去企业就业,高校与企业之间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林诗锋.构建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j].世纪桥,2009(17).

[2]王俊岭,李德海.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设[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8).

[3]张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