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5:4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审计体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目前,大多数院校审计专业的实训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课程实训教学安排上没有系统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衔接性,致使实训内容之间存在重复和缺漏的现象;同时实训课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实训资料简单过时,与现代审计技术极不配套。这些都与审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市场需求不相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2校内实训教学内容较少
审计专业对审计技能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各高校校内实训都存在实训内容少的问题。目前校内实训主要有手工审计模拟实训和审计软件模拟实训两种方式,其中手工模拟实训需要大量的企业真实账证及报表等作为实训资料,而学校能够取得的实训资料通常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至两套会计业务,会计期间也较短,一般仅为一个月。而企业真实会计业务往往复杂得多,舞弊手段也千变万化。而在审计软件模拟实训中,教师往往只对软件功能进行介绍,重视学生对软件的操作,忽视运用软件进行审计的教学。学校实训教学内容少,主要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首先,审计实训资料的获取具有一定难度。审计资料一般需要企业一个会计年度的全部财务资料,但企业往往出于保护商业秘密等原因,不愿为学校提供完整的财务资料。从企业获取的财务资料还要经过老师的筛选、补充,要保证资料连续、相关以及数据的勾稽关系,难度很大。其次,高校实训教学研究及开发能力不足。实训过程中收集审计资料要通过审计软件平台提供给学生操作,需要建立数据模型。而当前的审计教师实践经验普通不足,很难为审计实训教学提出有力的教学研究、开发和实施的技术支持。最后,高校的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普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高校对审计专业实训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起步软晚,要改善实训教学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较高。
1.3校外审计实训效果甚微
到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训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审计工作环境,掌握审计理论和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将审计校外实训列入教学计划,并且制定了相关实施制度和考核方案。但从效果上看,审计专业的校外实训与预期普通相差甚远,多数只是流于形式。主要由于学生对校外实训不重视,不能真正参与实习单位实际操作。加之校外实训基地一般较为分散,指导老师很难系统地指导和参与整实习过程。部分实习单位出于项目保密原因或者项目规模大、时间长,以及学生自身能力能的原因,不愿将学生安排到主要业务岗位,使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审计操作,无法了解审计过程,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还有部分实习单位规模过小,相关资料不全,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目的。配合相对较好的实习单位,也只是为学生提供岗位和资料,不给予必要的指导,致使实习效果不容乐观。
1.4教师的实训能力欠缺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与理论教学不同,教训教学要求老师即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精通审计实务、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又要有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审计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多数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没有从事过审计工作,不熟悉审计工作的实际运作,又缺乏必要的调研,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很难真正指导学生,不能深入分析、挖掘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审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导致审计专业实训教学效果欠佳,达不到预期目标。总体上看,真正具备一套完整的现代审计理论体系并具有实践经验的审计教师还十分缺乏。
2审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优化
审计专业实训教学要始终体现审计活动的特点,将实训教学和审计实践联系起来,实现实训体系的仿真性优化。
2.1构建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
学校应根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制定审计专业实训课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以“即巩固理论知识,又增加实际能力”为基本原则,建立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课程的衔接性和系统性,注重前沿审计技术的吸收和运用,将综合案例分析、各课程的同步实训与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基地实训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从知识结构到实践能力全面合格的审计人员。实训中增加设计性内容,增加仿真内容比重。在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中,应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深度方面,除了基本审计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处理,如资产评估、风险的评价和控制等等;广度方面,不仅局限于审计专业知识,还应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法、企业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针对实际状况的设计性实训教学内容,例如,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模拟审计,让学生亲自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最终完成审计报告;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优化方案;对具体企业,根据实际管理和财务状况确定内部审计重点,执行内部审计等。这些研究性实训内容的加入,使教学内容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实际审计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认为实训只是简单的验证性练习的错误观点,同时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亲身参加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去体会真实审计环境。适当加大实训学时的比重,但是不可过多的强调实践学时而忽略理论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训课程的考核,提高学生对仿真实训课的重视程度。考核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审计过程的理解和处理过程是否合理、正确。
2.2改善校内、外仿真实践环境
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审计仿真实验室进行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当务之急。仿真实训过程可以简单再现的真实场景,这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有很多软件供应商和高校联合,共建实验室。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无论从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还是关于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企业都可以使高校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另外,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也是解决实训内容缺乏的渠道之一。校内实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仿真的结果毕竟与现实的复杂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因此,在仿真实训结束后,深入事务所和企业进行校外实训还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校外实训环节,可以进一步巩固仿真实验的效果,同时在校外实训中也可以更好理解实际审计过程。同时在实训中可以请企业相关人员向学生介绍实际操作各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亦可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的方式增加感性认识。在校外实训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要与实习单位充分沟通,使实训落到实处。
1、内部审计的涵义。审计就是以经济监督的身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监督,审计也就变异了,国家审计是这样,内部审计是这样,民间审计也是这样。评价也好,鉴证也好,它们都是为监督而工作,其本质是监督。正如内部审计师协会所定义的那样,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所建立的独立的评价功能,它检查并评价组织的活动,且以之作为对组织提供的一项劳务”。
2、公司治理的涵义还没有我国自己的研究成果,许多学者将公司治理视为一个知识体系,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包含四个方面:①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关系合同;②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责、权、利,特别是对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配置;③公司治理的起因是产权分离,是一种协调投资者和经营者关系的机制;④公司治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了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就相当于企业有了较强的免疫系统,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公司治理结构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公司治理结构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利害关系人的正式的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从而有助于公司实现其目标,这一点与内部审计职能类似。
2、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健全完善的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监督与评价机制,自然也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利制衡机制并促使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在成功的公司治理过程中审计功不可没,内部审计的发展与公司治理的完善处于良好的互动循环中。
三、亟需解决的影响我国内部审计作用有效发挥的突出问题
1、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公司治理的要求差距很大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师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参差不齐,仅仅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核,缺乏与职业相适应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内审人员大多为大中专学历,本科学历较少,大多数内审人员受专业和审计经验限制,仅能从事财务收支审计,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全局的审计能力。
2、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严重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低下和独立性差
在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中,仍有许多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这说明设立审计委员会未成为强制规定时,上市公司决策层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缺乏建立审计委员会的环境基础。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必然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审计机构的设置基本上平行或低于其他部门,不能有效地对财务部门、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进行监督,也必然导致审计机构地位不高、独立性较差和内部审计人员涣散。
3、内部审计还处在传统的“查错防弊”的阶段,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
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其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我国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范围仍仅限于传统的经济监督审计,无法涉及公司经济管理活动,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内部审计部门无权对本公司财务进行审计,无法对本公司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
四、加强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的几点建议
1、应在公司内部真正建立并有效运行权利制衡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促使者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目标与利益。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人如何激励约束人,使其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2、应在公司内部真正建立并有效运行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反馈及时顺畅,防止、发现及纠正错弊,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效的内部审计还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
3、应将内部审计与财务核查结合起来,以形成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制。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整体建立并有效运行公司治理的监控与评价机制,完善各项监控及评价措施并实现系统的有效整合,从而在内部各种机制之间形成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4、企业内部市场化是管理制度创新的产物,它围绕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将企业行为由总体转向个体、内部交易由计划转向市场、经营管理制度由静态转向动态,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需要。内部审计由原先的事后审计转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以维护企业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经营效益。关口前移,改变事后控制的被动局面。
5、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内部审计要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具备独立性可以说仅具备了必要条件,还必须具备充分条件——职业胜任能力。我们应努力将高素质、跨专业的人才引入内部审计队伍。
参考文献:
2会计工作在企业基本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2.1对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认识不到位
由于现在有一部分企业对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认识的不到位,导致一些企业基本建设的项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问题。企业基本建设会计简单地认为只要按照上级领导的安排进行建设工作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没有站到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总体背景的下考虑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边设计、边勘探、边施工”的“三边”企业基本建设项目工程的出现,这样的工程必然不能满足规定其所应达到的质量水平。而且企业对施工队伍是否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的合格的资质证书也不是很关系,有些施工队伍根本就没有施工资质就与企业签订了施工合同,从而导致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在对企业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工程结算以及收款的时候,没有让施工单位对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签收以及核算,而是由施工包工头自己来处理这项内容。
2.2工程造价指标存在不足之处,基本建设的预算缺乏科学性
工程造价指标在工程性价比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这项指标也为相关部门在评估工程的质量水平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工程造价中的部分指标在制定的时候没有站在实践的基础上,而仅仅是以理论要求来制定,所以在实际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有些工程造价的指标并不能符合企业的真正要求和规定,致使在工程造价中的部分内容出现了问题,也给工程造价总体的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而且在部分企业的基本建设中,会计人员对资金的预算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如:会计人员在进行预算时,没有深入地勘测和了解基建项目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能够去全方位的探索与分析资金在企业基本建设中如何使用与管理的问题,所以就没能体现出会计预算工作所应具备的科学性,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水平,同时也阻碍了基本建设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2.3核算手续以及项目成本核算不完整
企业基本建设的会计审计中的一些签字文件存在着核算手续不完整以及缺乏明确的负责人和支出说明的状况,而且有时在基建项目后期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不能找到体现资金使用状况的重要数据源,因此导致了企业资金的大量流失和浪费。而且核算手续的不完整,也导致了企业会计制度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致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制度化与规范化的缺失。项目成本核算是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性价比进行分析的工作,但是有些企业的项目成本核算并不完整,从而导致会计无法全面地进行项目成本的核算,导致项目成本核算与企业的预算资金无法一致。
2.4基本建设财务处理不合乎规范要求
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建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部分企业的基本建设财务的处理不合乎规范要求,导致了财务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的缺失,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大大地降低。
2.5基本建设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是基建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基建会计工作中的关键性因素,更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能否提高。但是许多企业在进行基建项目时,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从而对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部分会计人员对基建会计工作认识不够,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也没有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所以会计人员比较低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建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高企业基建会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3.1提高企业会计对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认识度
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处理多余和闲置的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定期考核固定资产的完整率和利用率,对固定资产的购进、出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等都应办理有关手续等都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内容。所以企业会计在进行企业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药提高对国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认识度,确保建设项目在合法地进行。
3.2让项目核算手续与成本核算更完善
严格要求在基建中的核算手续完善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等内容,使基建项目中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更加健全,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3.3提高基建项目预算的科学性
建立科学的基本建设预算体系包含:严格资金审核拨付,强化资金使用调度;完善动态的监督管理机制,实施财务总监委派制;完善项目基础数据的收集与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增强项目预算过程评审。
3.4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让企业基建工程顺利的开展,会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本职工作的正确认识,带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要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还要定期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适应时展对自己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是一门从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技术。如今,大城市的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由于施工场地的道路、地下管道等因素影响而造成对地基的破坏,导致地基施工中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如何解决岩土工程地基安全问题成为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就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论述。
1 基坑支护的重要性
在对岩土工程中的基坑进行开挖时,支护做得不好就很可能发生基坑塌方的事故,所以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必须对基坑做好相关的支护措施。建筑基坑支护设计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高层建筑的建立深基坑支护技术也越来越进步,并且技术工艺等不断更新,让深基坑开挖以及相关的支护技术在设计经验上,可以说越来越成熟。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难题存在。
2 深基坑支护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土体的取样不符合实际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必须对土层进行取样分析,取得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随机钻探取样,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完全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2.2 基坑开挖未考虑空间效应
工程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说明深基坑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的深基坑则差别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3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设计。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土的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物理力学参数是可变值,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就十分困难。因为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选择问题的复杂可变性,目前仍旧采用的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计算出的结果,就很难准确反映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0°,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就不同;原土体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4 支护结构计算脱离实际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坑壁土体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在支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3 解决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的措施
3.1 创新深基坑支护设计理念
近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 “结构荷载法 ”,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2 坚持科学的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费用。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它可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3 掌握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 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3.4 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在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成功应用后,双排桩、土钉、组合拱帷幕、旋喷土锚等新的支护结构型式也相继问世。但是,这些支护结构型式的计算模型如何建立、设计方法如何趋于科学,仍是当前新型支护结构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些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当务之急。
4 结语
总之,深基坑支护技术不仅关系着建筑施工的质量,更严重影响着建筑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失事,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作为建筑地基的基础以及对地下室工程有重要作用的基坑支护也受到更多的重视。只有对基坑设计好,才会保障整个施工安全进行,防止基坑塌方发生,以保证和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审计服务以外的多种服务的总称。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其内容会随着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拓而逐渐丰富。因此,对于非审计服务的范围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我们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财务报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曾经一直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主要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审计市场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服务品种已经不仅仅限于财务报表审计了。同时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会计师事物所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使得传统的审计服务进入微利时代,于是会计事物所采取新的策略,发展非审计业务,为客户创造价值。非审计服务收入的增加,加深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客户的财务依存度。至此,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是否有影响尚无定论,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就此再作小议。
一、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的相互促进
现代非审计服务的产生是审计服务的一个自然衍生和拓展。非审计服务的出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的应用,以及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使很多企业面临生产经营过程的日益复杂;所以实施有效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有赖于多方专家的合理分工和集体合作。非审计服务的开展,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吸引并留住各类专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时可以充分利用本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的工作,有利于降低对外部专家工作的倚赖性,同时能丰富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制定和运用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因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受到广大的企业经营者们的欢迎。
(二)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膨胀和传播。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地获取信息或将信息向外成为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由专业的人员对某些信息进行验证并提供合理的保证,对于信息的方和收集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它可以增加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它减少了信息搜寻者的信息成本。鉴证正是为了满足这类需求而出现的。
另外,从注册会计师所处的环境来看,提供非审计服务又是一件必然的事情:首先,审计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对审计服务的监管也趋于严厉,造成了审计服务利润率的下降,同时使审计风险上升,这促使注册会计师不断寻求扩展执业的领域,而非审计服务的利润高,风险较小,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成为很多会计公司的发展策略;其次,长期从事审计使得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关的法规较为熟悉,并且由于接触了大量的客户,可以从不同企业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可以向企业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这也是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一个优势。
而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商业计划和管理运作,这实质上会加强审计的有效性,对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2002年安然事件、世通(WorldCom)事件以及随后安达信的倒闭,再以后,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务所也相继被曝光舞弊,审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安然事件中负责安然公司审计工作的原“五大”之一——安达信,就是兼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咨询服务的收入甚至高于审计收入,并且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如首席财务官等都曾经是安达信的前雇员。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这些因素导致安达信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非审计服务的提供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一直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部分学者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看法是: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向同一个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会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该审计客户的经济依赖性,注册会计师会回避发表对自己不利的审计意见(但是非审计服务也可能造成客户对注册会计师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其对审计独立性的不利影响);另一部分学者及业内人士则认为,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由于合伙制的事物所组织形式和沉重的民事责任条款等,使得注册会计师承担着相当严格的法律责任,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不但不会影响审计独立性,反而由于在非审计服务提供过程中得以深入了解审计客户的实际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由此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将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Antle等,1997;Pitt和Birenbaum,1997)。也有学者认为,非审计服务的提供将有利于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声誉资本投资,进而提升审计质量。
以上考虑的是实质上的独立,莫茨和夏拉夫在其著名的《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曾经论及管理咨询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当注册会计师参与了管理咨询,有关的委托人就会对他们的独立性抱有重大的怀疑。”也就是说非审计服务对形式上的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而言之,审计独立性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状态,外界难以评价,因此同时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解决独立性问题时,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非审计服务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的利益。因此完全禁止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并不是最理想的措施。制定有效的独立性监管措施,应当是对这一领域进行规范和引导的一个可取的作法。
三、现时代非审计服务走向
在经历21世纪初期的会计舞弊案件频繁后,监管机构认为有必要对会计公司(事务所)同时向客户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作出一定的限制。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禁止注册会计师向上市公司客户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和审计服务,在安然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Actof2002),禁止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大部分类型的非审计服务。在我国,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漏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漏》中则是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按照财务审计费用和财务审计以外的其他费用进行披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对同时审计和非审计服务这一做法的监管,近年来很多会计公司纷纷将非审计业务拆分,安永于2000年5月以124亿美元的价格将管理咨询业务卖给了法国的凯捷集团,组建了IT咨询公司捷安永;毕马威也于2000年成立了独立的管理咨询公司,并于20001年上市;普华永道也将管理咨询业务卖给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经过了IBM公司的经营,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
四、我国非审计服务市场的发展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具有百余年的民间审计历史相比,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服务品种单一,审计服务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少量的非审计服务中大部分也都是传统的服务,比如验资、资产评估等。鉴于这种原因,我国并没有明确出台准则禁止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我国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结构层次低,审计业务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现象,资源浪费,这些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审计市场风险较高、竞争激烈、人才短缺,非审计服务在这时正是展露光芒、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开展非审计服务能够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缓和竞争、规避风险、吸引人才,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真正驶入良性的发展轨道。相反,如果我们采取限制或者禁止的策略,其结果将会使我国的审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执业风险也会随之加大,而事务所自身参与竞争的能力则会受到消弱,人才也将会大量流失。因此,限制或者禁止的策略对于本就弱小的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无异于“雪上加霜”,限制或者禁止非审计服务与其说是要提高审计独立性,倒不如说是要限制或者禁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是要扼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本就脆弱的生命。所以与全球“禁非”热潮相比,我们是“逆流而上”的策略,是要鼓励和引导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发展非审计服务的策略。但这里需要强调得是,鼓励与引导并不是意味着任其自然发展。任其发展,中国的“安然”迟早会出现,中国的股市崩溃甚至经济崩溃也并非危言耸听之辞。
在鼓励和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同时,适当的规范与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在提供非审计服务必须确保审计独立性,对于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审计客户,审计和咨询应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鉴于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主要以审计业务为主,管理咨询还属于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因此事务所在发展管理咨询业务时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冒进,以防资源分配失衡,既没有发展好管理咨询业务,又失去了审计业务方面的竞争力;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妥善处理好从事审计与从事管理咨询的员工及合伙人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免产生内部矛盾;另外应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由于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可能会增大审计风险,甚至导致审计失败,因此事务所应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选派可以胜任两项服务的审计师,且执行严格的三级复核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的审计失误。事务所亦可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如在风险导向型审计中加大对业务风险估计,或是相应地提取更多的风险基金或投保责任险。
参考文献
[1]张为国、邱呈芳.《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新会计准则的正式实施,标志了我国在会计审计工作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新准则的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我们需要关注问题和不足出现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公允价值存在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在进行计量工作时,计量属性是计量完成的关键因素。公允价值是应用范围最广,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计量属性。2006年,国家了新的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正式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起点比较高、适用范围广、具有多种创新,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我国现使用的新会计准则主要包含:基本、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基本准则是其他准则的纲领和准则;具体准则是具体进行的会计办法;应用指南在操作层面上进行了规范。首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可以有效地保持经济市场的秩序,还能对政策进行落实,确保社会利益得到保障,以及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完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其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可以促进市场进行规范的发展,还能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公允价值和会计审计间的关系
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式,有着其特有的复杂性质和特殊性质,公允价值所涉及到的情况,对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都会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使用这种计量方式还是相对比较便捷的,一旦市场价格不需要通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量,那么使用公允价值就会变得复杂,可能涉及到的风险比较多,还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致使财务报表可能出现错误,或者存在第三方有可能进行舞弊的现象发生。
三、公允价值与实务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的职责分配不合理
财务工作人员的职责分配不合理,就会导致关于财务的所有工作都不能顺利的执行。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就应对涉及到财务的相关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的人员要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思想,使企业可以顺利的开展对运营情况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整体的财务管理不恰当
企业以前的财务核算模式,往往是重视核算却轻视管理,实行这种模式和经济体制之间,虽然没有比较大的冲突,但是,最终还是会不能满足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些企业明知道如此,还是选择核算为主的管理方式。大多数的私企,出现很多的财务管理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使整体的管理工作都无法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没有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
一些企业的内审机构,只是用来发现问题和检查问题是否存在,得出结论后,并不会敦促问题发生部门去解决问题,提出了整改的建议和意见后,并不会强制要求问题整改,不能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四)不重视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币计工作每年都进行变更,并没有一套规范的管理方法,仅仅凭借审计工作者的多年经验,随意抽样并进行审计,而不是使用风险审计这种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审计方法。导致了审计结果缺乏科学性,同时还大大的增加了审计成本与时间,从而致使了审计效率偏低。所以,要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上,进行科学性的选择。
(五)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不够
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力度都比较弱,致使监督的工作时间过长,没有达到审计监督的作用,使企业的运营遭受风险的几率变大。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再加上各方面的素养水平低,不能胜任内审工作;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明确,无法对内审人员的资格进行考核,导致了内审工作随意性太大。
(六)内部审计未能发挥作用
就目前来看,许多企业只是在总部设立了审计部门,建立了一种垂直的内审机构,在下面的子公司没有组建审计部门。这种管理方式固然可以做到,全面的监督子公司和各个部门,但是,这种报告形式的监督,在反映问题上,就有可能出现大事化小和避重就轻的现象出现,致使问题报告不够真实,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去反映问题。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在强制的约束下才建立的,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用。一些企业的审计人员对内审工作不了解,从字面意思上理解,认为内审是对审计人员的监督,抱有抵触情绪,不配合内审工作。
四、针对所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所需的各种制度
1.对凭证进行审核。企业进行收支款项的业务处理以及账务处理之前,都要对所有凭证进行审核,凭证审核正确无误后,再开始工作。审核的主要内容就是,查看凭证的真假以及合法性。还要对所有相关证件进行审查,查看证件的审批过程是否完全。2.对岗位进行职责明确。对每个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还要建立与此相应的奖惩机制,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改变员工的工作方式,从原先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去做自己份内的工作。3.推行预算制度。员工应该所有的工作,都提前的进行预算,并把预算结果上交到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根据预算进行预算资金的下发。集中核算机构,要对管理部门所下发的预算金,进行管理和核算。
(二)改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好会计核算重心以后,应该实行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还要对老的管理进行整顿,来保证以后的工作都可以顺利的开展,把财务工作的重点从核算转变成管理,这样可以确保财务转型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
(三)对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和培训
要想能够有效的、快速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就必须要有一个,由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审计队伍。对于现有的审计工作人员来说,对审计方面的知识要熟练的掌握,方便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相关的知识。但是对新招收的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质量,最好能够招收那些责任心强、专业能力高、事业心重、思想觉悟高的人员。此外,定期的要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可以了解和认识新出现的审计知识,并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促使他们可以从容的面对审计工作。综上,我国在近些年所进行的财政改革中,所提出的公允价值,是最重要的改革。因为,公允价值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被社会很快的认可,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持续完善,公允价值对企业的财政管理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所以,财务工作人员对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式的有关知识要深入的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进行会计审计的工作,才能规避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曾干鲜.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问题分析[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26(10):128-128.
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经济管理活动中纸质会计、统计及相关资料的审计,它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事后查错纠弊,不断促使企业内控更加完善,从而加强企业目标管理。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审计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获取方式也由传统的人工方式获取向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转变,人工方式获取审计数据和信息常用的纸质文件等逐渐被磁盘或光盘取代,使信息和传递与交流更加便利、快捷,实现了资源共享。审计的技术手段与信息的存储载体都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职能也不再局限于对企业经济活动事后的查错纠弊和监督并重,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能够获取更多的企业信息,并通过分析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为企业高层提出更多合理的建议,从根源上预防、杜绝错弊现象的发生,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信息化环境增加了审计风险
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由传统的人工方式向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生成转变,这就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适应了信息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存储这些数据的介质为计算机磁盘,数据很容易被修改,而人们往往过分相信计算机输出的数据,忽视了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数据输入错漏、作弊不留痕迹、不易按步骤追查等问题,这就增大了数据风险。而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集成的企业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企业数据集中,如果对这种灵活性缺乏有效的控制,这就很容易导致企业风险的高度集中。虽然大部分企业对数据都有备份,但通常保管并不完善,系统的恢复控制差,一旦信息系统遭到攻击,控制或改变了企业重要参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三)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环境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理论与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在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传统的审计监督,还要渗透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仅要熟悉审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熟练掌握信息系统使用平台及网络环境等。内审人员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理念与审计方法,已不能适应信息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即便有着扎实的审计工作理论知识与技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很难将审计工作与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打造一批掌握扎实的审计专业理论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已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环境下加强企业内部审计措施
(一)企业要提高重视,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能够及时预防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信息化进程中,企业内部审计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促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务,因此企业高层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给予支持。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加大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养,提高人员素质,促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二)强化内部审计,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强化内部审计,全面掌握内部控制运行状况,确定审计重点及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控制审计资源,适应信息经济发展的要求,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以及信息化运用的方式和程度,开发适合本企业的审计办公及现场实施软件。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将审计关键控制点植入信息技术控制系统,使现有的管理、业务以及财务等系统得到融合,实现审计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审计人员可以依托计算机系统实施审计监控,提高审计的针对性和规范性。随着各种适应性及操作性较强的辅助审计软件的推广和应用,审计部门借用辅助软件及其他数据分析工具,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整体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存在风险较大的环节,减少审计的盲目性,这样就缩短了审计现场工作时间,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1、深基坑工程的发展趋势
(1)基坑向着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周边环境更加复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难度愈来愈大。因此,从工期和造价的角度看两墙合一的逆作法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但逆作法施工受桩承载力的限制很大,采用逆作法时不能采用一柱一桩,而是一柱多桩,增加了成本和施工难度。如何提高单桩承载力,降低沉降,减少中柱桩(中间支承柱),达到一柱一桩,使上部结构施工速度可以放开限制,从而加快进度,缩短总工期,这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2)土钉支护方案的大量实施,使得喷射混凝土技术得以充分运用和发展。为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以及保护环境的需要,湿式喷射混凝土将逐步取代干式喷射混凝土。
(3)目前,在有支护的深基坑工程中,基坑开挖大多以人工挖土为主,效率不高,今后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小型、灵活、专用的地下挖土机械,以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时间效应的影响。
(4)为了减少基坑变形,通过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控制变形将逐步被推广,另外采用深层搅拌或注浆技术对基坑底部或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也将成为控制变形的有效手段被推广。
(5)为减小基坑工程带来的环境效应(如因降水引起的地面附加沉降),或出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需要,有时基坑采用帷幕型式进行支护。除地下连续墙外,一般采用旋喷桩或深层搅拌桩等工法构筑成止水帷幕。目前,还有将水利工程中防渗墙的工法引入到基坑工程中的趋势。
(6)在软土地区,为避免基坑底部隆起,造成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加大和邻近建(构)筑物下沉,可采用深层搅拌桩或注浆技术对基坑底部土体进行加固,即提高支护结构被动区土体的强度的方法。
2、深基坑支护存在的常见问题
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虽己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或提高,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过程中常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常见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很长一段时间,而不得不采取二次回填或搭设架子来完成支护施工,一般来说,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组织管理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高,工序较多且复杂,施工组织和管理都较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大型工程均是由专业施工队来分别完成土方和挡土支护工作,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期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完成支护工作,以致使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因支护施工无操作平成钻孔、注浆、布网和喷射砼等工作,而不得不用土方回填或搭设架子来设置操作平台来完成施工。这样不但难于保证进度,也难于保证工程质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留下质量隐患。
(2)边坡修理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
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一般深基础在开挖时均使用机械开挖、人工简单修坡后即开始挡土支护的砼初喷工序;而在实际开挖时,由于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技术交底不充分,分层分段开挖高度不一,挖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平整度,顺直度极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不可能深度挖掘,只能就机挖表面作平整度修整,在没有严格检查验收就开始初喷砼,故出现挡土支护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
(3)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所用土钉或锚杆钻孔直般为100―150的钻杆成孔,孔深少则五、六米,深则十几米,甚至二十多米,钻孔所穿过的土层质量也各不相同,钻孔如果不认真研究土体情况,往往造成出渣不尽,残渣沉积而影响注浆,有的甚至成孔困难、孔洞坍塌,无法插筋和注浆。再者注浆时配料随意性大、注浆管不插到位、注浆压力不够等而造成注浆长度不足、充盈度不够,而使土钉或锚杆的抗拔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甚至要做再次处理。
(4)喷射硷厚度不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目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喷射砼常用的是干拌法喷射砼设备,其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体积小,输送距离长,速凝剂可在进入喷射机前加入,操作方便,可连续喷射施工。虽然干喷法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但由于操作手的水平不同,操作方法和检查控制等手段不全,混凝土回弹严重,再加上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配料不准、养护不到位等因素,往往造成喷后砼的厚度不够、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5)施工过程与设计的差异太大
深层搅拌桩的水泥掺量常常不足,影响水泥土的支护强度。我们发现在同样做法的支护,发生水泥土裂缝,有时不是在受力最大的地段,检查下来,往往是强度不足,地面施工堆载在局部位置往往要大大高于设计允许荷载。施工质量与偷工减料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基坑挖土是支护受力与变形显著增加的过程,设计中常常对挖土程序有所要求来减少支护变形,并进行图纸交底,而实际施工中土方老板往往不管这些框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
(6)设计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深基坑支护由于其土压力与传统理论的挡土墙土压力有所不同,在目前没有完善的土压力理论指导下,通常仍沿用传统理论计算,因此有误差是正常的,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在传统理论土压力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经验修正可以达到实用要求。问题是对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脱离实际工程情况,往往会造成过量变形的后果。如某些设计、不考虑地质条件、地面荷载的差异,照搬照套相同坑深的支护设计。必须根据实际地面可能发生的荷载,包括建筑堆载、载重汽车、临时设施和附近住宅建筑等的影响,比较正确地估计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力。
(7)工程监理不到位
按规定高层建筑、重大市政等的深基坑是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大多数事故工程都没有按规定实施工程监理,或者虽有监理而工作不到位,只管场内工程,不管场外影响,实行包括设计在内的全过程监理的就更少。客观地说深基坑工程监理要求监理人员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在现阶段主要就只是监控支护结构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而对于设计监理与对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监控尚有一定差距,有待完善与提高。
(8)施工监测不重视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企业绩效管理实感应用
1992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卡普兰(RobertS•Kaplan)教授和波士顿资讯公司的咨询顾问诺顿(DavidP•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平衡记分卡――驱动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兼顾长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外部和内部绩效”的新型绩效衡量方法,这就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之一——平衡记分卡(简称BSC)。如今,在经历了十余年的竞争环境和管理实践的巨大变革之后,BSC仍然保持着创新的活力,并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得到了应用。截止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70%以上的使用了平衡记分卡,并取得了成功。其中著名的例子有美孚石油,可口可乐公司。我国企业也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尝试实践平衡记分卡。
一、平衡记分卡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卡普兰和波士顿指出“传统的财务业绩考核方法在工业时代备受欢迎,但是今天有些落后了。”纯粹由财务指标构成的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工业经济时代曾经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那个时代,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主要依赖于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利润;实物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它引导其他类型资产的配置,资本回报率等综合性财务衡量指标,既能引导公司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又能监督各经营部门使用资金和实物资产,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所以,在当时财务指标体系能够较综合、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状况,符合经营者决策和管理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逐步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部经营条件和外部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所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充满变化的操作环境:同类产品商家之间的激烈竞争、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产业链上下游的新型关系都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实物资产对于公司的相对重要性已经远远降低,它们仅仅是公司经营的必要条件,诸如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公司成功的充分条件。而此时,传统的财务衡量方法无法评价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需要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去评价其拥有的无形资产,平衡记分卡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二、平衡记分卡的原理及结构
平衡记分卡最初是以一种绩效评价工具出现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在管理和实施战略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创新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无疑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冲锋陷阵的关键资源。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企业的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议题。而平衡记分卡在开发企业无形资产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组织战略从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流程(Internalprocess)、学习与成长(Learing&growth)四个维度定义企业组织的绩效目标;每个维度又包括战略目标、绩效指标、测量指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方案。平衡记分卡保留了传统上衡量过去绩效的财务指标,同时兼顾了促成财务目标的绩效因素的衡量;在支持企业追求业绩之余,也监督企业的行为、兼顾了学习与成长,并且通过一连串的由组织战略驱动的互为因果关系的关键绩效指标(简称KPI),把产出和绩效驱动因素联系起来,把复杂、笼统的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关键流程。它的四个方面的评价维度使一系列的平衡得以建立,这就是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与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硬的客观目标和软的主观目标的平衡等多个方面。
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在1996年发表了一本名为《平衡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系统》(TheBalancedScorecard:TranslatingStrategyIntoAction)的书,书中强调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管理系统。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财务指标作为这个管理系统中的结果性指标(即滞后性指标),是由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这三个方面的过程性指标(又称驱动性指标)推动达成的。任何经济时代,企业追求资产回报最大化的本质没有改变,财务目标作为企业的最终目标的地位就不会改变。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单纯的关注财务指标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长远战略,但是,不是所有的长期战略都能很快产生短期的财务盈利的,而是通过各方面的过程性指标在因果关系的驱动下完成的。因此,在强调财务性指标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样关注非财务性指标的平衡发展,从而形成一种多维的战略管理系统。下面我们就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方面维度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其组成结构。
财务维度:其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让企业管理者明确他们的努力是否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财务方面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不同的企业,财务考核指标因其所处企业生命周期、市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客户维度:其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通过顾客的眼睛来看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从时间(交货周期)、质量、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关注市场份额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客户方面体现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映。
内部流程维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擅长什么?”这一类问题,报告企业内部效率,关注能提升企业经营水平的关键流程,特别是对顾客满意度有重要影响的企业过程。内部过程是企业改善其经营业绩的重点。
学习和成长维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在进步吗?”这一类问题,将注意力引向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涉及人员、信息系统和市场创新等问题。它是平衡记分卡其他三个方面宏大目标的基础,是驱使其获得卓越成果的动力。
三、平衡记分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的问题
以战略为逻辑起点和核心的平衡记分卡有利于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帮助企业明确战略方向、监督和管理战略实施,最终实现战略目标。我国企业很早就在尝试着实践平衡记分卡,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中外运—敦豪公司和万科房地产公司。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企业实施平衡记分卡的效果不显著,甚至失败了。研究发现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平衡记分卡价值的认识不足
在很多企业里平衡记分卡仅仅被当作是一种绩效考核的工具,或者是绩效管理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战略管理的工具。所以,制定实施平衡记分卡大多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而不是公司的最高层。平衡记分卡的指标是一系列内部逻辑相关的评价公司各个方面绩效的指标,它的逻辑起点是公司战略。因为公司战略是最高层制定的,只有公司的高层才能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下达指令。所以,如果让人力资源部门去制定和执行平衡记分卡,由于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的战略的理解较公司高层要大打折扣,同时也难以正确的选择评价指标,所以,由人力资源部门实施平衡记分卡,其结果可能偏离企业的战略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企业的远景、目标和战略不清晰
许多企业缺乏符合组织发展的战略,战略目标不清晰,或者战略目标的指定缺乏依据,脱离企业实际。当企业没有战略目标或者战略目标不清晰时,就没有办法根据战略目标来进行指标分解,此时应用平衡记分卡,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脱离企业实际,经验式的战略本来就是不能实现的,围绕这样的战略应用平衡记分卡,效果可想而知。
3.非财务性指标难以量化
卡普兰和诺顿在他们的文章中指出“Ifyoucan’tmeasureit,youcan’tmanageit.”(若您无法衡量企业经营绩效,您便无法有效管理企业)在企业管理中,没有计量就没有真正的管理。因为只有通过计量才能有效实施控制并克服业绩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使其在客观公正的状态下进行。在平衡记分卡中,客户、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方面的指标大多为非财务的指标,指标计量属性的选择、计量标准的确定大多依据统计的方法,信息收集处理的成本较高,此外有些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如员工受激励程度、客户满意程度等一般不容易量化。
4.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不支持平衡记分卡的应用
在使用平衡记分卡的一些组织中,其组织架构存在问题。如权责不清,沟通不畅,定位不准,甚至部门之间职责重叠或出现“真空”地带。在权责不清,定位不准的情况下,要想为一个部门设定指标并去评价这些指标的实现情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另外,还有的企业业务流程存在问题,比如流程管理部门具备的功能不完全,管理脱节等。前面已经提到,平衡记分卡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不同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前后指标的逻辑连贯性。流程不连贯,无疑会加大平衡记分卡的实施难度。
5.企业内部对平衡记分卡的宣传、沟通和培训不够
很多企业之所以不能使较好的使用平衡记分卡,是因为对平衡记分卡的认识不充分。平衡记分卡是实施战略的工具,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并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通过对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在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有效的宣传、沟通和培训才能让他们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平衡记分卡的重要性。由于平衡记分卡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执行业绩的评价,因此不同组织层次和部门也不能单纯的只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平衡记分卡,这样容易造成理解片面、观点狭义,甚至在执行时产生纠纷。
平衡记分卡的应用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不同的企业面临不同的竞争环境,需要不同的战略,进而设定不同的目标。每个企业在运用平衡记分卡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指标体系。正如卡普兰和诺顿所言,“平衡记分卡不是一块适用于所有企业或整个行业的模板。不同的市场地位、产品战略和竞争环境,要求有不同的平衡记分卡。各单位应当设计出各有特点的平衡记分卡,以便使之与自己的使命、战略、技术和文化相符。”我们要在探索平衡记分卡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它,才能使它更好地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华琦.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企业天地,2006,(12).
[2]丁俊.我国企业应用平衡记分卡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林绚晖.平衡记分卡理论及其发展进程.现代管理科学,2007,(10).
[4]张传贵.全新的战略性管理系统——平衡记分卡.现代企业教育,2003,(7).
[5]刘文清.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天津大学,2004.
2.结果
2.1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对实验班的班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发放61份,实际收回61份,收回率为100%。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PBL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有助于神经系统解剖学教学。
2.2成绩比较及分析
在简答题、论述题和总成绩的得分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的得分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965、0.602、0.448)。实验班中,总成绩不及格者仅占9.84%(6/61),总成绩优秀者(≥80分)占4.92%(3/61)。而在对照班中,总成绩不及格者占29.03%(18/62),总成绩优秀者(≥80分)占0.00%(0/62)。
3.讨论
通过对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部分班级的系统解剖学的神经系统部分采用PBL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法表明,PBL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因此我们认为在神经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PBL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法具有积极意义。
3.1PBL教学法的优点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启发式、自学式和交互讨论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的发言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言,互相提问,除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学过程中,不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作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也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查阅各种文献、书籍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精心挑选有讨论价值的病案,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对日后的教学工作有借鉴作用,同时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也得到提高。
商品住宅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善居住环境、投资、消费的热点。在提倡和谐社会和品质生活的今天,也成为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目前,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日趋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商品住宅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商品住宅在交付使用中反映出的各种质量问题,让人们对品质住宅产生怀疑。住宅渗漏因影响住宅部分使用功能和观感,成为工程维修和投诉较多的质量问题之一。
本文对一个22万m2住宅小区交付使用后五年内的反映的住宅渗漏进行汇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这些渗漏的方法。
1工程概况
锦昌文华小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金华路和大浒路的交叉口,毗邻城市主动脉上塘高架快速路,总建筑面积约22万m2,1300多户约4000人居住的大型住宅小区,工程分二期开发建设,2006年第一批交付使用。
2小区住宅各种渗漏问题
2.1外墙面渗漏,主要表现在墙体大面、外墙与各种突出外墙面装饰构件如花岩装饰线条的交接处。
2.2屋面、屋面与墙面交接处,突出屋面的烟道、排气道、管道周边。
2.3铝合金门窗框周边,从和铝合金窗框接触墙侧和窗框底边渗入。
2.4厨房、卫生间内的排汽道、烟道、管道周边,阳台翻梁侧边及阳台的雨落水管周边。
2.5覆土地下室各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地下室和主楼间连通的沉降缝,地下室排风机房和主楼间的连通口,以及各种管线穿越地下室外墙处,地下室专业配电房电缆沟槽处。
2.6室外地面高于室内地面的房间,如临街商铺室内地面往往和市政马路平齐,而小区内为了整体的景观效果,往往土方堆坡较高,超过室内地坪。
3小区住宅渗漏原因分析
很复杂,是多方面的。有设计、施工工艺和现场管理方面的原因,也跟现有材料有一定的关系。下面针对上述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
3.1现阶段商品住宅外墙装饰材料一般为涂料、面砖和石材,档次规格高的采用铝板幕墙做法。现仅对用常见装饰材料的外墙渗漏进行分析。从工程实践来看,外墙渗漏肯定有雨水渗入的途径,如外墙面砖存在勾缝不密实,面砖铺贴底糙存有裂缝等不密实的情况,雨水顺着缝隙渗入,涂料墙面渗漏的原因也和面砖差不多。外墙与突出墙面装饰线条交接处的渗漏主要是该部位结节没有处理好。如锦昌文华项目一期工程底层裙房外墙采用湿贴花岗岩加干挂花岗岩装饰线条,裙房以上外墙大面为面砖,局部窗套及外立面腰线为涂料。从住宅交付后报修投诉来看,反映干挂花岗岩大线条和面砖交接处渗漏较多,经多次维修花岗岩和石材胶缝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分析原因为面砖先施工,花岗岩压住面砖或和面砖平齐,经打胶暂时可以保证不漏,但热胀冷缩会使起密封作用的胶封开裂,或者大线条以上面砖勾缝不好,就会在花岗岩干挂腔体内存水,而线条以下共花岗岩墙面为湿贴,该部分水为无法直排出,只好沿湿贴灌浆的花岗岩基层渗入墙体。如遇砌体是多孔砖或加气块,水就会从室内渗出,业主室内已装修完成的乳胶漆或木制品装饰面层就会起皮或发霉,如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