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6 20:05: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th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Zheng Jian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8)
AbstractA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re applied disciplines tha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tudies as well as of humanities, Great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improving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deal with actual things.
Key word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practical teachingtraining of bright people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媒事业和产业和广告业呈几何级数飞跃发展,传媒事业、广告产业对于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大为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校近年来新闻传播学各个本科专业的布点也呈现“”发展的态势,国内各种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纷纷开设传媒专业、广告专业。新闻传播学是兼具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特点的应用学科,它既不同于单纯的人文学科,也不同于单纯的理工学科,特别是其本科实践教学管理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是专业办学的难点。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两个本科专业: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多年来我院在两个专业的办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管理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2006年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培训部,《现代广告》杂志社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进行了抽样摸底调查,并推出了《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报告》。报告揭示了中国广告高等教育存在五大矛盾:第一, 扩招导致学生素质下降与广告业高素质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二, 落后的教材,课程设置与身处市场经济最前端的广告业的矛盾。第三, 老师无经验,学生无实践与广告业实务性很强之间的矛盾。第四, 专业课程不专业,基础课程不扎实造成学生边缘化倾向与广告行业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矛盾。第五, 大批专业水准缺失的学生纷纷毕业与行业面临产业升级期急需复合型人才的矛盾。调查显示,现在的广告学教育教授远不能适应广告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特别是在实践教学领域需要尽快提升发展,才能满足广告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新闻学本科专业的情况同样类似,特别是一些新办新闻学专业的学校,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投入不够,师资结构有缺陷,又不能马上建立起与业界的深入关系,所培养的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很难达到当代传媒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一方面是大量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应专业的工作,一方面传媒用人单位急需的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又紧缺,形成了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隔阂。
从某种程度上看,以上问题也是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办学中面临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院在实践教学建设和管理领域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例如目前最缺少的是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业界经验的老师,例如广告媒体计划、广告设计与制作以及广告调查的老师,相对而言,各种理论性课程的老师需求较低。可见,实践性专业课程的师资不足,由此带来学生的学科结构不完整,在实际操作层面欠缺,严重制约我院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校外实习基地欠缺,长期以来,我院广告学、新闻学两个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能满足专业办学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两个行业的特殊情况有关,某一个新闻媒体或广告公司所容纳的实习生数量很有限,甚至一个内地城市所能容纳的实习生都有限,建设大量实习单位,往往会要跨区域,布点在全国范围内,这样在实践教学管理上带来很大的难度。三,在实践教学上还需要结合我校实际办学情况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二 新闻传播学院实践教学管理目标的确定
我院明确了广告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向。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我院将专业办学定位向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倾斜。
例如,目前中国需要的广告人才应该是能面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他们不但要有好的文字能力,学会写长文案,提炼;好的表现能力,学会震撼性的设计;表达能力,学会沟通;策略分析,学会思考;而且能进行企划、营销、设计、管理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够创造性地做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院明确广告学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学科知识基础,掌握广告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市场调查、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能独立从事现代广告的策划、创意和制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交叉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广告公司、担任广告管理、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制作工作,还可以在个企事业单位中承担形象塑造,公共关系等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同样,新闻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新闻与传播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熟练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和摄像等业务的能力,能够独立编写和主持传播各类新闻作品。毕业生一般可胜任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记者、编辑工作,并在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和新闻研究部门的研究工作。两个专业都应面向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主战场,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强化计算机的能力和网络传播技能,同时努力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新闻采写,创意策划与制作的实习。除平时注重能力训练外,还应集中安排时间去省、市(地)县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单位和广告公司进行实习,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后迅速是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快出成果。我院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许多专业课的教学中含有实践性的环节,像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课程,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有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要求教师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中升华,在实践中提高。某些操作性和技术性的课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还远远不够,还应开设相应的专业实验室,诸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中的非线性编辑,新闻摄影中的照相机、摄像机的维护和使用等,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课时,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在实践性教学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习。我院实习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的学生的专业社会调查,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三年级学生的专业实习,四年纪的学生的毕业实习。由于这些实践性内容都直接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其实施是完全有制度保障的,收效也十分明显。同时,我院还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期自行到各个媒体、企事业和广告公司实习。
三 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
首先,在师资建设、培养和管理上,我院逐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组织教师在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采取各种方式获得业界工作经验。目前新闻、广告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很少有老师真正涉足于新闻、广告业而具备实际操作的经验,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从事教学的。教学方法也是从书本理论到书本理论,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也无多少实践经验,实践的课程过少,也非常单一。而新闻和广告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读者、客户、鲜活的市场,必须具有丰富的实操能力和客户经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具备一支掌握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院送出多位老师参加高校和行业举办的短期培训,多位老师取得了全国广告学人才、新闻学专项能力培训的结业证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院专业教学师资结构中的短腿问题。
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教学设备固然重要,但设备不足问题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加大经济投入解决,而教师队伍的解决却需要实施中长期的建设战略。目前,我院新闻传播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大量从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中挑选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则希望直接从业界适当引进高层次精英人才或者自己培养现有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因为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业人员的加盟可以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所讲授的专业课程之中,起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作用。在学校支持下,我院今年聘任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为特聘教授,并准备继续在这方面加强,定期组织专家、学者、业界资深人士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
关键词: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改革
新闻传播类专业包括广告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都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学习了基础理论之后,需要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是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对实习环节实施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确立实习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实习可以分为认识实习、实务实习、岗位实习、毕业实习等四个类别。认识实习目的在于从总体上了解行业动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实务实习目的在于了解传播流程,熟悉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把握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律。岗位实习通常时间较长,是指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特长安排到相应岗位上,并真正参与岗位工作,如策划、制作、创意、编辑等,培养学生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验证理论的能力,掌握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毕业实习是围绕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展的一系列调研、分析、归纳、总结工作,目的在于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收集资料,奠定基础。
二、完善实习教学内容
1.合理安排实习任务。
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因此,根据实习目标合理安排实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在任务下达中,指导教师应充分考虑实习目标,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工作量的饱满性。如认识实习要求学生完成调研报告,实务实习要求学生完成单项作品,岗位实习要求学生完成综合性作业,并要求学生完成实结和实习手册。
2.及时更新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应随着行业发展及行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行业变化与需求。一般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参加行业实践、参与学术研讨及用人单位调研等方式了解行业需求。如在传播过程中常用的设计、制作软件的使用和印刷,出版技术的更新,编辑技术的完善等,都应在实习环节给学生做最新的介绍和培训。通过完成实习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最新传播思路和传播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改革实习教学方法与手段
1.改进实习教学方法。
实习环节与理论教学一样,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成为整个实习过程的主体,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采用模拟教学法,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模拟传播过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方案的论证、比稿、样片制作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进而提高实习质量。模拟教学法需要教师从过程的设计、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并在最后阶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
2.改革实习教学手段。
实习环节的教学开展通常先进行集中的理论讲授,然后学生根据实习任务开展工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最后对学生完成的实习作品进行总结和点评。集中理论讲授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回顾、下发实习任务、强调实习要求,这一环节将对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起指导性作用。而实习作品点评将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习成果进行全面总结,通过作品展示、展览的方式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取长补短。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讲授和点评的效果受限,多媒体技术既能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友好平等的交互方式。因此,在理论讲授和作品点评环节,依靠多媒体辅助手段则更为直观、清晰和贴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实,类似的消息已经不止一次地被报道过。2013年,就有媒体过北京某高三女学生欲报考新闻学专业,记者当场劝阻称压力大,工作不定时,女生入行要慎重的消息。
与记者劝考生莫报新闻传播学专业等正规媒体报道的消息相呼应的,还有很多调侃嘲弄新闻传播学专业和新闻传播职业的“段子”类“小道消息”。如网上传的一首题为《2014新闻专业招生简章》打油诗这样写道:“刚高考完毕,送给有志于新闻学专业的莘莘学子:理科毁一生,文科穷三代;你若学新闻,脑子被烧坏;值班干通宵,终生满街跑;记姐尚未嫁,记妹色早衰;学长已谢顶,学弟天然呆;神州殴记多,总有你的菜;没有金钟罩,跆拳须黑带;面对大砍刀,还得少林派。终年无假期,手机须常开;突发急先锋,现场冲前排;新闻不归路,微笑等你来。”
没有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的人,可能无法体验学生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和职业选择上的“脆弱”。这样的“脆弱”一半来自于即将面临的沉重的就业压力,一半则来自于学生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加之对未来职业的迷惘。不仅高考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显得无所适从,就是已经录取到大学里的大学生,也同样会对自己已经选择的专业产生犹豫和怀疑。
我所在的省份和学校公开允许学生在大学期间自由选择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虽然转到有些“热门”的专业会存在一些竞争,但是,那些执着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也正因为学校允许学生大学期间转专业,我所了解的一些新闻传播类学生从大一到大三都在纠结自己是否应该读新闻传播类专业。想转换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要转到外语类专业,有的要转到经管类专业,有的要转到艺术类专业,还有的学生对机械设计感兴趣,也有的要去学习饰品设计……当然,从各种各样专业转来学新闻传播学的也大有人在。从我所在的学校来看,总体上,怀着做新闻传播工作的梦想转到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远大于转出的学生。
我认为,所谓专业和职业选择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没有任何一个专业或职业,包括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和职业,是适合所有人,是永远“热门”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专业、职业,实现自己梦想的权利,只要他的选择是慎重的,是适合自己或是自己喜欢的,我们都应鼓励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也是从一个与新闻传播毫不相干的专业慢慢通过自考、考研、考博,直至做博士后,转行到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从职业选择来看,也是经历了企业、媒体、机关工作,再到现在学校教学工作的转换。但是,除了最初的企业工作经历与新闻传播专业无关,后来一直从事的是新闻传播类实践和教学研究工作。我并不后悔自己的专业和职业选择,而且认为新闻传播实践和教学研究工作是一项很有意义,我也很感兴趣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媒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媒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各高校也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全国400多高校设置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等新闻传播类专业近600个,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高校的快速扩招及传统媒体需求的减缓,新闻传播类毕业生正面临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另一方面,企业在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题地位突显。,随着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大多数企业设置企业文化专职部门,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策划、企业内刊、网站建设等等,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作出适度调整。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要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按照企业设置岗位的职能及岗位技能要求,突出职教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及动手能力,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二、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传播学
正确区分传播与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教育部现在的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是两个“新闻学、传播学”;三级学科只有新闻学下列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广告学”,传播学下未列有分支专业。在信息化社会中,一切领域都迫切需要信息和传播的专才。为此,培养大批信息和传播的“通才”,就成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高职层次新闻传播教育应偏向本文由收集整理传播学。随着新闻主媒介对新闻传播人才要求的提高以及企业、社区、社团等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的增大,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按照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技能要求,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途径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偏向传播学方向,按照企业岗位技能模块和技能要求,设置品牌策划、信息传播、cis系统等课程,并结合职业院校特色,侧重于岗位实操及技能培养。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加大企业岗位实践力度,把课堂搬进企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聘请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参与到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中来,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
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应贴近社会大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传播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涵盖了新闻出版、报刊杂志、广播影视、广告印刷、网络传播等各类文化产业。
信息传播是任何企业、社团组织维持正常运转、建构单位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信息传播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特别是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深入推动,综合信息的准确、快速、全面传播在公司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得日益突出,企业纷纷设立专职岗位甚至专职部门,负责企业信息、传播,对综合信息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调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是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高职院校新闻播传类专业设置应坚持“大传播”为方向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专业的设置与划分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体现三个原则:职业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适应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宽窄并存”;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不同院校对同一名称的专业设置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这三个原则,从宏观上给各个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教育部2004年10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新闻传播专业类归在“艺术设计传媒类”,其中,新闻传播类设置的专业有10个。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
67 艺术设计传媒大类
6703 广播影视类
670301 广播电视技术
670302 摄影摄像技术
670303 音像技术
670304 影视多媒体技术
670305 影视动画
670306 影视广告
670307 主持与播音
670308 新闻采编与制作
670309 电视节目制作
670310 电视制片管理
从以上10个专业可以看出,侧重传播学方向,侧重技术、技能的培养,符号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
参考2008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涵盖面集中在新闻出版、网络传播、广播影视、广告等行业,数码音像、印刷及会展行业则相对薄弱;新闻传播类专业名单呈增加趋势,2008年14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2个,2009年有15个,2010年有2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有7个,2011年有35个,其中新增设的专业(*标注)有4个。
2011年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新闻传播类专业和新增设的专业(*标注)如下。
90117 广告媒体开发
590123 网络数字媒体
590155 网络营销
590222 数字媒体技术
610408 电子出版技术
610409 版面编辑与校对
610410 出版信息管理
610411 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
610413 数字印刷技术
610414 数字出版
610415 数字媒体设备管理*
620307 商务信息管理
620406 广告经营与管理
640107 会展策划与管理
640109 旅游传媒*
650209 电子政务
660151 文化艺术管理
660153 文化创意与策划*
670116 广告与会展
670137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670311 新闻与传播
670312 信息传播与策划
670313 传媒策划与管理
670314 现代传播
670315 影视灯光艺术
670316 网络新闻与编辑
6703017 舞台影视技术
670318 数字传媒艺术
670320 影视编导*
670330 电视摄像
670331 摄影
670332 作曲技术
670334 录音技术与艺术
670335 媒体营销技术
第一,提升层次,发展研究生教育。
在河南省,虽然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较多,达到了44所,占全省高校的比例为39.6%,招生数量也较大,达到了7000多人。但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办学层次比较低,高等新闻教育主要集中于专科层次,研究生教育是薄弱环节。
研究生教育滞后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据《河南日报》报道,目前河南省在校研究生总人数仅占全国的1.62%,河南省硕本比不足1∶20,低于全国1∶10左右的平均水平①。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不例外,目前全省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可以招收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而且只能招收硕士研究生不能招收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2007年招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62人,河南大学每年大约招收70名硕士研究生,全省每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招生人数还不到150人,河南省每年要招收普通本科生1479人,艺术类本科生1700余人,共招收新闻传播类本科生3000余人,即河南省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硕本比也不足1∶2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研究生教育滞后,会给河南省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事业带来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校难以培养更高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新世纪的新闻传播媒体不仅需要普通的新闻采编播人才,而且需要既通晓新闻规律,又会经营管理的媒介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背景的毕业生,而且需要既有新闻传播学知识又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繁荣,各个新闻媒体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就业门槛,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招聘的文科类专业学生要求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且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在30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岁以下。另外,研究生教育是高校教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可以决定科研能力的强弱。正是主要基于这两点原因,河南省必须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发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目前,河南省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从2007年起,省政府拟列专款用于资助新增单位和省内继续学科的申报。郑州大学准备拿出2600万元用于拟申报学位点建设;河南大学也拿出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博士点的培育。②
第二,加强调研,促进专业发展。
目前,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不均,而是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平衡,一些学校在申办专业的时候根本不作市场调研,也不考虑自己的师资力量,只要某一个专业能够招来学生,能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就申办那个专业,这就造成了个别专业偏多偏滥,而一些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却无人问津。比如广告学专业2007年在河南省有28个学校共招收2334人,虽然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多,但是近1万名的在校生,每年2000多人的毕业生,这个规模相对来说还是太大了。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人员对河南省新闻传播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进行科学、深入的调查,在审批专业点的时候要参照调查结果合理审批和设置新闻类专业点。在审批前要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认真的核实调查。2000年9月,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向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厅)各有关高校下发了《新闻学类专业基本教学条件的通知》,就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4个专业在师资、教学方案、教材、图书资料、专业试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等6个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审批前应该依据这些条件开展调查研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一律不予审批。
高等院校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该根据市场导向,平衡专业发展,高等院校申办新专业的时候,不仅要看短期效益,还要着眼于长远效益,不能光看重是否能够招来学生,更要看毕业生能否就业,这样一个专业才能办得长远。如果一个高校“短平快”的专业过多,办上四五年就更换专业,那么势必会影响教师研究方向的持久,影响到学科的发展,最后影响到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增加投入,提高师资水平。
目前,虽然河南省新闻传播类专业较多,规模较大,但是实力都不强,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一些学校缺少相应的仪器设备,比如开办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该有摄像实验室、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应该配备有ENG系统、EFP系统等,但是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具备这些条件,老师授课还停留在粉笔、黑板的阶段。另外,专业教师数量较少,师资水平偏低,不能适应和满足河南高等新闻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新闻传播学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学科,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网络传播等专业更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要加大资金投人,建立各类实验室,增添录音、摄像器材,使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掌握采访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为办好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00多万元购买了摄像机、编辑机等设备,建立了录音与摄像实验室、音频与视频编辑实验室、播音实验室和图片摄影实验室,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提供了良好条件。
高等院校光有硬件设备是不行的,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一支业务强、专业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后就经常阐述自己“所谓大学者,并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且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使清华大学迅速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学府。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要想在全国占据一席之地,也要广延博揽,吸引人才。要特别重视对新闻媒体中优秀人才的吸引。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早期的新闻学教育中,很多教育机构是由报社出资兴办的,甚至有些教育机构直接办在报社里面,比如早期的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现在,很多学校都聘请业界的精英人士到高校任教或者担任领导,比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聘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担任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赵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过《经济日报》总编辑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聘请了曾经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的邵华泽担任院长,在高校中任教的业界精英更是不可胜数。业界精英进入高校任教可以把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传递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新闻实践变成鲜活的素材讲授给学生,还可以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许多帮助。目前,河南省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中具备媒体从业经历的老师并不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些新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中,甚至一些资深院校也缺少这样的老师。
具备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无法到高校工作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一些高校片面强调高学历,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其实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传播学来讲,这种要求并不科学,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既要学习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这样的课程,还要学习新闻的采、写、编、播、评等术理课程,如果一个教师根本没有媒体工作的实践,那么对于这些术理课程的讲授就会捉襟见肘,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院校的领导应该认识到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特殊性,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这样河南省的新闻高等教育才真正能够做大做强,成为全省新闻事业的有力支撑。(此文系河南省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研究之二)
注 释:
在新闻学语境里,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一般而言,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五个方面。所谓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指事实因在地理上或心理上与接受者十分接近,自然地能够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1] 具体而言,地理的接近一般指事实发生地点与接受者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接受者十分容易在生活上受到影响,因此对其更加重视。而心理的接近,则一般指发生的事实比较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使相关类型的人群比较容易产生兴趣。这种基于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共鸣既可能来自于性别、年龄,也可能来自于职业、种族,抑或人生经历和政治信仰等等。换句话来说,新闻接近性的核心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事件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关系,其内涵,既可以是事实产生或发生的空间与新闻传播指向空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事实本身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与人们利益的关联程度,还可以是新闻事实与人们在心理上、情感上的距离关系[2]。在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中,接近性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运用得当,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除了新闻学,在社会学、文化学,甚至旅游管理学等诸多研究领域中,同样也牵涉到接近性的问题。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接近性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可泛指一切接近现象。如年龄上的接近、性别上的接近、文化程度上的接近兴趣爱好上的接近等等。
对于很多社会心理学家而言,人际间的接近性是极富吸引力的研究课题。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GM安德列耶娃著有《社会心理学》一书。在这部社会心理学著作中,安德烈耶娃花费了一章的篇幅,从口头交际、非口头交际、动觉学、时空组合等多个角度,论述了人们的接近的行为。她最终的结论是:人们所有的接近性行为,对于信息译码的最佳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泰勒等人调查也表明,尤其是在人们具有相似的态度和目标时,接近性能够对人际吸引起作用。从物理距离上来讲,居住距离越近,个体之间越容易发生接触,从而影响到了交往利益和成本的平衡[4]。另一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在其经典著述《社会心理学》中也有相似的发现: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接近性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源。[5]在他看来,虽然接近也有可能引发个体之间的猜疑和敌意,因为相当大比例的攻击和谋杀都发生在彼此居住很近的人们中间,但相比较而言,个体之间越是接近,越容易使彼此产生喜欢。
与此同时,一些旅游学研究学者也发现,游客在心理接受上也普遍存在着受接近性影响的现象,旅游目的地与游客在某些方面越接近,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受便越积极,越正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接近性,对潜在游客的自我一致性感知、目的地态度和旅游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6]。游客自身的文化修养如果与目的地的文化素质越贴近,就越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就越容易对该旅游目的地产生更好的印象,更高的评价,更积极的态度,以及到该目的地旅游的更强烈意愿。
接近性现象同样存在于人类的教育和学习活动中。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MN季亚琴科在其著作《高校教育心理学》中,提出接近性其实就是教育过程中群体和集体心理泛化的表现,本质指的教师和学生之间 心境、意见、自觉性、友谊、团结的水平和同情、厌恶等种种相互关系[7]。更加通俗地来说,接近性教学法其实指的就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选择上,注意与学生的心理、情感,所学专业以及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行业的社会性质等相吻合或接近,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共鸣,增强教学感染力。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学教学中的接近性运用
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采、编、播、摄等专业技能,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外,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相应地,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大多都思维活跃,关心时事,对身边的社会变化比较留心。这一点,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接近性原则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新闻价值理论中的接近性,主要有地理上和心理上两个方面的考量,对于地方高校中占主体地位的本地学生而言,心理上的接近性往往与地理上的接近性密切相关。日常教学实践中,最具可操作性的,也是地域上的接近性。
1.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采用当地经典新闻案例
案例教学是高校教育中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教学方法,日常授课中,也不乏需要大量的案例。新闻传播学的培养目标,便是为新闻与传播事业培养决策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其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学术,离开大学从事工作之后,应该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和所在的工作环境,面临各种复杂情况也能果断地正确采取对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甚至是加强案例教学,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越发显得尤其必要[8]。当然,在案例的选择上,除了那些具有国际或全国意义上的重大性、显著性经典案例外,也要充分考虑地方院校所在省、市或地区较为典型和代表性的新闻案例。地方院校学生多以本地学生为主,其对当地的新闻时事当然更为关注,选用当地新闻案例辅助宗教学,更接地气,更合实际,可以充分利用地域的接近性。
2.实践教学的安排上,积极引导学生多做与当地实际密切相关的选题
地方院校隶属各地,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世俗风情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新闻传播、文化出版等企事业单位,也主要以服务当地为主要宗旨,其产品内容主要反映当地实际。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实践性强,有关采、编、播、摄等各种实践课的选题安排,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跟当地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多做有关当地实际的选题设计。此类选题,因为多为本地话题,或者与学生所在的家庭利益相关,或者能够激发学生的价值共振,或者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接近性教学法的优势。
3.在校企合作的层面上,积极吸纳地方新闻工作战线的专家作为校外师资来源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特点,要求包括地方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一定不能闭门办学,必须本着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原则,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同当地新闻宣传部门或文化出版机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相对于地方院校自身师资长期局限于象牙塔内,理论水平虽然有足够保障,但实践经验普遍比较欠缺的特点,本地新闻宣传部门或文化传播企事业单位的一线专家或工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长期培养出来的过人政治敏感。可以以开设讲座,举办经验交流会,甚至聘请为专业课教师的方式,将他们请上讲台,充分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接近性优势,最大便利地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传授实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Mistakes of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in Domestic Colleges
WU Xiaoling
(College of Arts and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1)
Abstract The lack of positioning awareness, the educational ideas of journalism followed,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follow suit so that neith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and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and effective segmentation,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d not achieve the necessar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segment.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and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and cross professional overlap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in a certain degree of homogeneity tend to weaken the independence of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and academic valu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xacerbate the news media specialty employment market saturation, resulting in wast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在国内的高等教育中,传播学专业是一个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的专业。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新闻传播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明确了传播学专业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199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新闻传播学列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后增设传播学、媒体创意等专业,逐渐明确了传播学专业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在迄今为止的十余年间,传播学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专业定位不清、课程体系陈旧、教材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不配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
所谓定位,就是确认某一事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特位置或形象。定位这一概念在市场营销领域使用频率较高。市场定位的根本目标是寻找不同于竞争者的优势特征并进一步确立这种优势特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通常要包括目标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两个方面,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
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定位虽然不能简单套用市场定位的做法,但其基本理念具有启发性。诸如:只要有竞争就应该有定位,定位是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确立不同于竞争者的优势是定位的一般做法;定位需要随竞争者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对照目前国内高校传播学专业的办学情况,能够更清晰地发现将市场定位的基本理念引入传播学专业建设的必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传播学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出现了一定的饱和度,传播学专业和新闻学等相关专业、传播学专业内部形成了一定竞争;与此同时,传播格局和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高校如果要将传播学专业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就必须对变化中的传播格局、其他相同和相关专业、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跟踪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自己的专业定位。这对于传播学专业领域的跟随者显得更为迫切。
传播学专业的快速发展为其奠定了规模基础,但质的提升却是一个更为紧迫的任务。反观目前国内高校的办学情况,发现部分高校的传播学专业定位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
其一,在传播学与相关专业之间,未厘清传播学专业和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等专业的关系,用办新闻学或大众传播学的思路来办传播学,导致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过度交叉重合,或将传播学简化成大众传播学,未实现传播学专业和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的有效区隔。
在国内,新闻学比传播学起步早得多,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一定的社会认同,师资力量较丰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传播学专业的开办和发展提供经验和人才支持,但客观上也可能使传播学专业过多地沿袭新闻学专业的办学思路,加上国内学术界对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各持己见,从而导致传播学专业的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传播学而言,传播学与新闻学边界的模糊不清,核心理念与学术立场的模棱两可,使当前中国的传播学教育尚处于思考与探索阶段,未能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①
不少高校院系在设计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之初会将传播学专业视作新闻学专业的“扩展版”,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采、写、编、评和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的部分主干课加上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便构成了传播学专业的专业课。在这种情况下,传播学专业似乎成了以新闻学为核心而涵盖面更广的大众传播学,而本来在传播学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等课程反而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在课程体系中要么没有体现,要么仅有一两门概论课一带而过,从而导致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过度交叉重合。“目前中国绝大多数新闻与传播学院都开设了传播学的相关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等等。但总体而言,新闻学与传播学在课程设置与教育理念上并无太大区别。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本质差异也未能在各阶段的教育中得以体现。在本科教育阶段,传播学课程数量较少,大多作为实务类课程的补充,以概论性课程为主。”②
其二,在传播学专业内部,部分高校的传播学专业未实现与其他高校传播传播学专业的必要区隔,存在同质化的现象。
查阅各高校关于传播学专业的描述,会发现其中不少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如:面向现代化,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备传播学、新闻学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广告、公关传播的复合型人才。看起来都对,但在这样大同小异的官样描述中,我们看不到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明确的教学目标。
定位意识的缺乏、定位策略的失误,导致传播学专业与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的过度交叉重合和各高校传播学专业之间的同质化倾向,其不良后果已经开始逐渐显现。第一,作为后起之秀的传播学专业没有实现与新闻学等相关专业的有效区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传播学专业的独立性和学科价值,不利于传播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引发对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的质疑。“教学上从一开始招生到四年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直至毕业去向,几乎与新闻学专业没什么两样,导致师生与用人单位一片困惑,越来越多的人士甚至质疑:照这种路子走下去,本科生阶段还有必要设置传播学专业吗?”③第二,加剧了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饱和度,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在传播学专业开办之前,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已日趋饱和。如果其后开办的传播学专业是对新闻学专业的简单重复或扩展,难免使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的时候仍然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大众传播领域中,而对本来有较大需求的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领域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传播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的低水平竞争,加剧就业市场的饱和度。
与国内传播学专业根植于报学―新闻学的发展背景不同,国外传播学专业则较多地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中吸收营养,从创立之初就与新闻学专业有较清晰的分野,并在各自的领域中拓展空间、形成核心竞争力。比如美国,其“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④美国的经验对于国内后起的的传播学专业建设颇有启发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为2009年西南交通大学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理工科背景的传播学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石义彬.关于中国传播学教育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8.2:52.
不同学校在传播学具体的方向设置上各有侧重,如中央民族大学侧重民族文化传播,中国农业大学侧重农村传播等。
在就业方面,大部分同学就职于报社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出版社的编辑与策划部门或者广告公司,也有大量学子选择考研。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是名副其实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一些学校的该专业设为新闻学的一个方向,也有一些学校在艺术学院甚至软件学院里招生。
该专业开设大众传播学、远程教育与网络、摄影技术、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电子技术、视音频设备新技术、非线性编辑、艺术基础(美术、音乐)、计算机基础、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3DMAX动画制作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具备计算机应用、网络设计、网页制作、编程等计算机知识基础,掌握电视电声系统音视频技术知识,同时具备使用、管理和维护现代电子设备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能独立编制电视节目。
由于是新兴专业且学生实践能力强,这个专业毕业生非常抢手,就业面广。中国传媒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发展势头较好,但策划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就是培养既懂媒体传播规律,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人才。所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社、杂志社、音像电子出版社、新闻单位、教育推广公司、网校等远程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等都活跃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一)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从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的新闻系算起,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了60年的历程。从“”刚结束时只有三五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到2013年中国有390多所高校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短短35年的时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几乎是从零基础发展到了一个遍地开花的程度,这样快速的发展说明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即使是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不景气的当前,根据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形势调查报告显示,新闻传播学类就业工作对口度高,起薪高,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明显,五年后收入高,综合满意度高。就业率达到了93.26%,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7位。同时也说明,目前高校培养出的高层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体系逐渐完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规模扩张更大、办学层次更丰富、学科外延继续扩大。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化状态,出现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为代表的传统名牌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院系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新闻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为代表的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师范、体育、财经、理工类等专业院校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民办大学创办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模式。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呈现出体系、层次较为全面的办学状态。
二、强化新闻传播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需求有增无减
社会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首先各类媒介和出版机构对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目前,我国媒介仍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对于专业人才数量需求仍在增加。同时,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他们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以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为例,目前的从业人员超过75万,并以每年4%的需求量迅速增长。而新兴媒体从业人员更是大量需求,如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已达300多万。其次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宣传、公关类人才的需求,他们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提出了理论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要求。再次是新闻传播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通过短期培训转过来的,因此急需此类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水平人才。
(二)目前新闻传播教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1.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培养新闻传播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力军,全日制教育这种形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全面,专业素质较高。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人才培养周期长,少则两年(专科),多则七年(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二是进入门坎较高;三是数量较少,目前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在校生为23万,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学生。
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目前来说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点,师资力量的好坏会影响到高校教育的好坏,在新闻传播教育中,随着新闻传播的持续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师资状况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拓展,导致了师资力量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过来。然而,这些老师既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也没有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的经历,只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复制”给学生,这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知识教学理论偏离了实践。
3.课程设置没有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理论与文化课程较多,譬如,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传播学概论、中外传播学史等。这些课程虽然都是新闻传播学的课程,但课程的设置都是理论知识,相对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一直给学生灌输着死板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现在新闻媒体对引进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对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希望懂新闻业务,又要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然而现在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是注重在记者和编辑这方面,这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上所需要的,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且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真正提
升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加强继续教育则是完善当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相对于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1.培养对象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系统的理论学习效率更高。新闻传播教育要以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换而言之,就是说新闻传播教育应以实践为重。然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实践能力是培养环节中最弱的一环。对于继续教育的对象,即参加新闻媒介的专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些人员都已经在社会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于专业的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要强于在校大学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数有着较高的学历、技术职称和对事业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新闻行业所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较为敏感,且又孜孜以求,目标明确。
2.继续教育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培养对象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使本科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等学校的教育内容笼统而广泛,没有较强的针对性。而继续教育的内容是将许多学科或技术分解或综合成若干个小单元来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内容不再是纸上谈兵,往往会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以及教育对象的实际经验,使得理论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更加深入全面。已经从事于新闻传播的媒体人对自己今后是专攻于新闻媒体工作加强自己的技术专业水平还是想要从事于媒介管理的方向,这些“媒体人”对于自己今后的方向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朝着自己的专业目标而努力,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初次接触这个专业,对于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都没有明确,对于课堂、课本之外的知识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只是被动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3.继续教育周期短,方式灵活多样,能够快速达到培养的目的。继续教育的学制以短期为主,短周期的学制给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继续教育对象的职称经历,专业素质层次不同,他们有不同的需要,继续教育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像普通大学教育那么“死板”,媒体人员在继续教育中,通过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汲取精华,取长补短,使自身的才能得到了升华。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自己的目标都非常的明确,所以在通过高水平的讲授课程和短时期的培训中,参与者很快的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继续教育这种短周期的培训效率高,见效快。
(二)全面加强继续教育,全方位提高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
1.政府要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实现学历补偿、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毕竟时间较短,全日制教育体制尚不健全,继续教育更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只有一些老牌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依托新闻学院开展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新闻传播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研究把握此类人才继续教育的科学规律,明确目标任务,根据社会发展调整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满足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元化需求。要进一步强化统筹,积极调动高校、广电、报社、培训机构等各方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统筹好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重点做好短期业务培训和高层次专业硕士的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培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利用好互联网、各种网络通讯软件等平台,扩大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类人才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30-02
新闻学研究在国外已拥有独立的学术地位,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新闻学研究还在初始阶段,所以学术界对新闻学及其学科褒贬不一,新闻学的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由于观念的问题,使新闻学理论发展陷入不利状态,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我国新闻学科发展的基本现况
1980年是新闻学值得纪念的日子,上海的复旦大学,率先开设了传播学课程。至1983年,全国共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机构14家。经过12年的努力,1992年全国新闻学类院校达52所,其中新闻学类专业共开设77个。据国家教委数据表明,至1996年底,全国共有新闻类本科专业院校55所,专业点增至88个。自1995年起至1999年,在88个专业点的基础上又增加58个。此后,以国家高校扩招政策为契机,新闻学专业逐渐走向昌盛。据1999年统计表明,全国新闻学类专业院校达60多所,专业点增至140多个。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批准设立传播学本科专业。此后5年,专业点增至335个。2005年至2006年,新增专业点202个。
2009年,全国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院校300多家,专业点达到新高,为881个。按专业划分,其中广告学323个,新闻学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编辑出版学共有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为4个。以上数据为国家备案的院校,不包括民办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新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始于1977年,设有新闻学硕士点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等。自1985年起,人大和复旦开设博士点。1997年传播学的硕士点也开始授课,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也随后成立。此后几年,进入新闻传播学类学习的研究生越来越多。2005年,全国有权设立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的单位15家,至2008年,增至45所大学,具有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大学为12所。
如今,全国现有的传播学硕士点已达60所之多。共有新闻学硕士点60个、传播学硕士点63个;拥有新闻学博士点10个、传播学博士点9个。笔者专注于中国传媒大学,1998年,始建1个硕士点,2004年,硕士点为8个,博士点为7个,而2007年,硕士点增至14个,博士点为9个。从招生人数分析。数据表明,全国从事新闻传播类专业学习的大学生,1992年,人数近1.7万,2005年,飞跃为12万多人,当前,已超过16万人之多。分析发现,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招收研究生1,346人,是十年前的18倍,而新闻传播学类研究生,是十年前11倍。
2当前我国新闻学科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都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期,这给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1宽松的媒体环境为新闻学科发展创作条件
所谓新闻,是政治的附属物,换而言之,也可以说新闻传播是民主的一种表现。新闻传播离不开民主政治,二者缺一不可。新闻传播,是民主精神的体现,新闻自由,是一个政党民主的延伸和拓展;新闻传播是领导者的代言,是其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敢于为民主自由发言的媒体。新闻传播体现民主是其职能所在,也是其应有的品质,新闻传播本质是传播民主,弘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是新闻传播的价值所在。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的共同心愿,国家的政治民主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需求,和谐的民主政治氛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随着党和政府对民主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新闻工作环境越来越宽松,行政干预越来越少,媒体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新闻传播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舆论监督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宽松的政治环境是新闻传播的沃土。“信息公开”、“社会民主”、“舆论监督”是国家民主的进一步体现。信息公开,赋予了群众的知情权和交流权;社会民主,是一个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权利,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2.2报刊新闻活动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随着的召开,全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迈入了新台阶,这给新闻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新闻业的规模不仅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得到了提高。而且新闻思想与理念,以及报道的方式方法,甚至是管理制度方面都在不断改革中得到了提高。使新闻传播事业越来越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具有理论高度,在获得丰厚的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围绕都市报为中心的主要媒体与时展接轨,并关注社会、以市民为出发点,注重读者感受;对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细致的策划;重视社会对媒体报道的反馈,在把握新闻导向的情况下,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机遇促进报业飞速发展。此外,广播电视行业借助市场发展的大好形势,根据受众各自的需求,进行客户归类,并有针对性地策划出受大家满意的节目,同时进行频道与栏目类型的划分。并策划出经典节目或者经典栏目,获得关注与利益。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业表现出其强大的创造力,这些经验是一种珍贵的积累,已经成为新闻学珍贵的养料,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有着深远意义。
2.3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新闻学科建设搭建理论架构
众所周知,宽松、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是研究成果的发祥地,也是其发展的平台。新闻学的发展,需要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政治环境。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环境呈现新的风姿,随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新闻学也步上了大舞台,博采众家之长,吸纳国外的先进理念,在完善中求发展,成效显著。
3 我国新闻学科建设导入生态教育理论的必要性
3.1“新闻无学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肃清
在新闻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新闻无学论的观点是一大阻碍,束缚了其发展进程。部分人将新闻学与政治学同等看待,部分人错误地将其归为文学,部分人觉得新闻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形成学科的必要……众说纷纭,但大多都觉得新闻学是没有什么知识含金量的,不可能像别的科学一样独立进行研究与学习。即使相关学者不断努力,为其争取到国家认可的学科地位,但,新闻无学论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依然不能正确认识新闻学的意义与价值,这一点真让人匪夷所思。
3.2飞速发展的传播学给新闻学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这几年,传播学的发展态势迅猛,这无疑带给传统新闻学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首先,主要是传播学中较为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共同性,应用较为广泛,在社会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与关注度。相比之下,新闻学一直专注于本职学科,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其次,研究传播学的精英越来越多,并且硕果累累,使学术界认同的同时,也被社会关注。不少学者去欧美和其他地去进行了深造学习,并在相关的新闻院校成为了主力,甚至是骨干,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传播学的声势不断扩大,尽显其光芒的同时,也给新闻带来不小的冲击。
3.3传统新闻学在理论创新方面难有突破
新闻学的探索之路发展至今,是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形成的,然而在突破与创新方面似乎很有局限。而且,新闻学这一学科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极具政治性的,政策方面的束缚较多,从理论方面进行创新是不容易的。所以,新闻学的探索之路明显放慢了步调,甚至是在原地踏步。导致部分研究新闻的学者选择转行,重新选择研究传播学。也有人不得不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双学科研究者,还有部分人期望通过对两种学科交叉性的研究,寻找到理论方面的新破突。多种情况的出现让新闻学的研究队伍不断缩水,而研究单位也在逐步减少,对于新闻学来说,这无疑都是不良趋势。
综上所述,制约新闻学发展步伐的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使人们忽略了新闻学的意义与价值,甚至有人指出,新闻学应该归为传播学,或者变更为新闻传播学的新学科。笔者认为,新闻学暂时遇到一些发展难题,但绝不能否定这一学科的理论深度与科学内涵,从它自身的发展轨迹与理论积累。如果相关学者能够对其加以重视,并不断深入探索,拥有坚定的信念,新闻学必将会得到新的飞越的发展,并且形成与时代相协调的,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相一致的新闻学,更为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必将会被确立。
4生态教育理论指导下我国新闻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的途径
4.1重视新闻实践,丰富新闻学科建设的内容
新闻学的根本是联系实际。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以及新闻方法论等课题的基础,都建构在实际的基础上。新闻工作,要有敏锐的视角,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所以新闻学科的建设,要与新闻实践紧密联系。从新闻发展史分析,新闻学术界、新闻实务界,以及新闻教育界,处在一个平面,是一种补充、互为合作的关系,因此诞生了很多新闻学家,同时还是新闻教育家,多项学术成果的交融,促使新闻实践经验,与新闻学理论融为一体。理论、实践、服务三点一线,付诸于新闻工作中,这也是新闻工作的大趋势,和时代要求。
4.2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为新闻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
分析新闻学科受到批评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范畴,以及核心体系学科体系的缺失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晚,发展慢,理论和概念不够清晰,有学者称其有“拿来主义”倾向,这个缺陷始于近代中国的新闻学术研究中,这与当时的社会有直接关系,政治功用也是当时新闻界的一个特征,新闻学研究多侧重于实践领域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少之又少,这也是新闻学理论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解决学科的制度化问题是当务之急,每一个学科都有共同点和差异,在社会现实研究中,内容相近的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所以说,要以学科理论为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学科也日新月异,新闻工作者可以迅捷的得到第一手消息,无论概念建构,或者站在方法强化角度,都可以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或交流。
4.3创新新闻写作文体,紧密联系群众实际
生态新闻是时下的新闻热点,是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一项大事,所以在生态新闻的处理上,要立足分析性、思辨性于一体,语言凝练,通俗易懂,具有一种导向作用,题材可以分为:短消息、专访、群众来信、连续报道、评论、照片等,形式可以多样,诸如组织专题、图片、专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助于增加生态新闻的凝聚力,能迅速提升生态环保的热度,以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新闻照片要有代表性、个性,达到一目了然的宜传效果。新闻传媒的目的是引起公众注意,求得群众的反馈,所以,在进行生态新闻的报道时,要力求形式多样,比如:报纸宣传、电视新闻、固定栏目、连续报道等,还可以与群众互动,就生态问题展开讨论,扩大生态的影响,以及生态问题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作性。
5结论
生态新闻是新闻百花园里的奇葩,在祖国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必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总之,新闻学科是个需要与时俱进的学科,既要顺应新时代需求,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民族发展的新举措。构建新闻学理论体系,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贡献,是每一名新闻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新闻编辑学应用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2]冯.当前高校新闻教育现状及其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3]赵振宇.试论新闻学博士生的专业动手能力[J].国际新闻界,2006(4).
[4]陈华明,赵欣.论新闻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势如破竹,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877个,平均每年增加108个①,其中我国中东部13个省市158家独立学院中,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校为58家,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半数以上独立学院的新闻类学生招生规模与母体大学相当②。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④。
新闻传播学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学科,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不但课程要有理论高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有用的技能,无论是从培养人才还是从就业质量来看,实习已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组织新闻实习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这是各新闻院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建立起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实习模式,是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单位必须重视的课题。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多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上述问题,普遍忽视了实习单位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影响。本文从学生及实习单位两方面分析影响新闻专业实习效果的因素,探讨比较合理的实习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形式,共设计出两套自编问卷。问卷A调查实习者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发放对象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大三、大四本科生,共发出问卷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问卷B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效果的评价及影响,由学生交与其实习单位填写,共发出问卷105份,有效问卷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调查的单位中大多为包括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传媒类公司在内的直接从事传媒业务的单位。本文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三.研究发现
1.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知
88%的受访者认为在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专业实习确有必要,有一半的受访者对专业实习对顺利就业的保证作用持保留意见,这与目前就业形势的激烈性与复杂行有关。在调查对象中,参加过实习的占76%,24%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专业实习,他们反映“自己想去实习,但没有找到相应的实习机会”,“学校没有提供相应的实习基地”。
2.实习者对实习单位性质的选择
同学们选择的实习单位主要是电视台,其次是电台,然后是报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或广告公司,还有部分同学到非媒体部门实习,如培训机构、销售公司,中小学等,到杂志社和影视制作公司实习的人寥寥无几。
3.实习地点
在学校所在城市外实习的同学略多于在学校所在城市内实习的同学,大多数同学选择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实习,在中小城市实习的同学不多。
4.联系实习的途径
学生实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同学、朋友或家人托关系联系单位,其次是自己主动上门与媒体洽谈或者公开应聘,通过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的仅占少数。实习单位挑选实习生的主要渠道是单位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推荐介绍,其次是与部分高校建立实习项目选择实习生,然后是在各高校进行公开的面试选拔。
5.实习质量及影响因素
绝大多数实习单位对独立学院学生在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与人交往的能力、专业技能、业务水平、团队合作能力及个人品德上给出了“非常好”或“比较好”的评价。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是独立学院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18.2%的单位给出了“一般”的评价。
在同学们看来,实习单位的业务水平、综合实力以及实习单位老师的指导程度是影响实习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管理考核力度以及学院对实习活动的重视程度,而实习单位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并不重要。就学院老师的指导程度对实习质量的影响而言,38%的受访者认为重要,33%认为一般。
6.实习条件
在参加过实习的同学中,67.1%没有得到过自己学校学院老师的指导,21.1%平均一周能够得到自己学校学院老师1次指导,另有10.5%的同学表示老师指导少于一周1次。同学们认为,所在学校及学院为实习所做的工作集中在与校内媒体联系,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和与校外各类媒体、公司协定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而在将校外媒体、公司等引入校内,组建校内实习基地方面所做工作甚少。而就校内现有的实习实验条件及设备而言,大约六成的调查者认为“一般”或“不好”。
在与校外单位组建校内实习基地上,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如有机会就会参加,参加的最重要原因是在学校内实习比较方便、安全、花费小,而多数实习单位也表达了与高校合作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的意愿,“可以有效利用学校资源、节约成本”是他们最看重的方面,不愿意建立校内实习基地的单位认为,“学校与本单位距离较远,办事比较繁琐”以及“在高校内投入大量资金,可能回报较少”是他们顾虑的因素。
四.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