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5:5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校毕业生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
由于高校大量扩招,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当下的“大众”教育,大学生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而且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教育模式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成效并不是太明显。大多数企业又希望来应聘的学生能够掌握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能够遵守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认真、踏实地工作,具有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等等[2]。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且多数学生很难在应聘单位长期坚持下去,这造成了求职与招聘的供需矛盾。综观学生自身与社会需求,分析目前大学生职业素质状况如下:
(一)职业观念不强一份《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研问卷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没有研究过要找的行业是什么样子,有近三成学生不清楚目标公司的用人标准,有五成学生没有考虑过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念不强,还是停留在分数最重的“学生时代”,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差较远,很难在毕业时与社会无缝对接。
(二)职业定位不明确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定位时,最大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他们给自己定的目标通常较高,国家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单位等都受到他们的青睐;就业地点也都乐于选择沿海城市和大中型城市,而边疆地区却很少有人关注;就业条件也要求高工资、高效益、高福利[3];就业环境要求独立的办公室等等。他们似乎给自己画了一幅美好的宏伟蓝图,将自己的职业设计地完美无瑕。但是当他们真正走上求职道路时,往往屡屡受挫,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相差太大,导致对自己的将来渐渐丧失信心。
(三)职业心理素质不高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并不高。现在不少高校和家长都建议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这导致很多学生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无奈之举,在工作不久后就会另谋他就或者频频跳槽,这往往给用人单位一种缺乏信誉的感觉;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素质很强,到了用人单位以后,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并不把单位的老员工看在眼里,狂妄自大,觉得自己能够在单位里有所作为,但是在经受过一些挫折以后往往萎靡不振,对自己的能力又过度怀疑;还有些学生“先己后人”的观念较深,缺乏集体荣誉感和敬业精神,只是将单位作为自己积累经验和资本的平台等,这些都凸显了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不够成熟。
(四)社会实践活动较少虽然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教———授”教育模式为主,开放性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和完善,学生们也习惯了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学校在衡量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多取决于他们的考试成绩,并没有考虑让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只要考试通过,或者考得高分获取奖学金是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的短期目标。但是考试成绩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的专业技能、责任心、团队意识等职业素质,通过普通的考试是无法体现的,这些都需要从社会实践中慢慢地磨练,但是往往这种机会少之又少。
三、大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一)加强规划指导,提升职业理念以前的观念认为,就业找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大四时该做的事情,包括学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也都是到学生四年级的时候才开始,这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和高等学校教育的要求。因此,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的时候开始,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职业规划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二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准确职业定位;三年级就要针对二年级的职业定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四年级也是步入职场较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入职前的培训。这四个阶段都有其必要性,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公共关系学能够促使毕业生树立双赢意识在现代社会竞争中,绝大多数竞争都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能够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我们通过公共关系的培训,能够促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和就业之后不断地树立双赢思维,努力地通过把蛋糕做大和合理分配蛋糕来实现竞争各方的双赢。在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需要树立双赢意识,明白自己的能力和企业的要求,在使自己的能力与企业要求向吻合的过程中,也要选择能够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企业。只有如此,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够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更好地为企业效力,同时,在符合自己发展要求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双赢。而非在择业的过程中选择高薪,但不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企业,给双方都带来损失。
(三)公共关系学能够培养毕业生诚信的品质公共关系课程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诚信品质教育,并进行必要的培训,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能够坚持诚信的原则,抱着坦诚的心态寻找工作,避免影响自身的择业和最终的就业。随着现代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开始注重自己给招聘企业的留下的印象,因而在招聘过程中通过阐明自己获得的荣誉,以及担任过的职务来引起招聘企业的重视,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但有很多人自己本身没有获得过那么多的荣誉,没有担任过社团干部,却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而在自己简历和面试的过程中添加了这些东西,给招聘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公共关系课程的建立能够有效地杜绝这种行为,通过公共关系课程的培训,我们能够让学生明白诚信是最重要的东西,不诚信迟早会被拆穿,让同学们在择业的过程中秉承诚信的理念,以自己的真实能力获得公司的青睐。
二、公共关系学能够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
(一)公共关系学能够提高毕业生的礼仪素质礼仪培训是公共关系课程中重要的内容,它包含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如何不卑不亢、人际交往中应该如何应对各种场合等方面。通过进行人际关系中的礼仪培训,高校毕业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为人处世知识,在面对择业的过程中能够以周备的礼仪获得招聘公司的青睐,从而获得面试的成功。
(二)公共关系学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之间公共交往行为的学科,是在对人类活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规律进行的总结,是一门社会科学。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公共关系的培训,能够使其掌握人类活动的规律,从而对其在工作中处理各种关系进行指导,使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都能够为工作目的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效果。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公共关系培训的目的还在于,在各类型公司关系和利益复杂化的环境下每个个体都能够,实现公司的不断发展。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极为宝贵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珍贵的人力资本,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才能把蕴藏在毕业生中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两次专门提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他要求“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如此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第一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已经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劳动力市场是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独立而有很大特殊性的市场,其特点在于人员素质较高,市场范围更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长迅速,招生人数的增加必然造成毕业生人数增多。
199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101万人,2003年达到212万人,短短4年时间里面增加了110%,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由于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扩招后首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有了明显增长,2003年的就业率为83%,比2002年增加60万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毕业生人数仍将继续增加,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达338万人。按照目前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当年不能就业的毕业生数,2004年为76万人,2005年将超过90万人。无论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都必须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认真研究,通过完善和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就业市场管理能力,努力构建高效、有序、和谐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就业率不断提高。
一、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就业市场效率
经济学认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就社会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因此,我们首先要考虑效率(efficiency)这个关键的概念,考虑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社会需要。
1.1就业市场中的效率。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刚刚实现大众化、全社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人口比例仅3.6%的状况下,高校毕业生作为一种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说还是极为稀缺的。正是由于毕业生资源的这种稀缺性,我们必须考虑就业市场中的效率。假设一个用人单位需要满足特定要求的毕业生,满足需要的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该用人单位条件一致,并且双方达成了就业协议,这种交易是双方互惠的,如果就业市场能够促进这样的交易形成,我们就认为产生了经济意义上的帕累托(pareto)效率,即有效率的状态。
但是,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目前并不是充分有效率的。一方面有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不少毕业生毕业后就不了业。即所谓的“有的地方没人去”、“有的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并存。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毕业生就业市场未实现效率。
1.2影响就业市场效率的原因。市场无效率,经济学中概括为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也称市场失效。出现市场失灵,既有就业市场外部的原因,也有就业市场自身的原因。
1.2.1就业市场外部原因造成的就业市场失灵。
首先,我们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时间还短,就业市场还有许多发育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就业制度改革早在上世纪9O年代就开始进行“双向选择”的市场改革,但是至今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某些方面仍残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就业市场的发育还不发达。如有些高校对毕业生到某些地区就业仍有计划指标限制,某些地区接收毕业生也需要进人指标等。再如目前人事管理、户籍制度等仍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部分非国有经济成分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受到限制。
其次,某些就业市场外部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市场失灵,如高校培养方向、专业设置等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造成就业市场失灵。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导向。目前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矛盾。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整和规划,办学盲目性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有些高校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或者知识面过窄等等,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的“产品”——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造成资源浪费。高等学校应切实改变原来独立于社会和市场的状况,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收集就业市场信息,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进行培养。
总的来说,由毕业生就业市场外部原因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配合,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转变人才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方法,进行配套制度改革等等,这方面的讨论和文献也比较多。从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来说,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需要更多地关注由就业市场自身某些特性所造成的就业市场失灵。
1.2.2就业市场自身特性所造成的就业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市场有效率是有一定条件的,有效市场的假定包含了充分信息、足够竞争、及时的调整和适度的交易成本等必要条件,一旦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就可能会出现失灵的现象。
维持市场效率的前提之一是交易双方都拥有完全的信息,市场信号可以无代价地传递。具体到就业市场中来说就是要求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供需信息都比较充分,在这个平台上,才能通过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现实的市场往往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运作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具有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等等复杂性,实现充分信息更加困难。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充分。
市场之所以成为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通过竞争使供求变量及时有效地得到调整。许多毕业生的竞争意识不强、择业期望值不能及时调整等,影响了就业市场的效率,也影响了自身顺利就业。
市场中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索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和执行成本。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搜索成本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搜索适合自己就业的岗位和人员所付出的成本,如制作和发送《就业推荐表》、就业需求信息、参加招聘会以及为此放弃的机会成本等等的时间和经济上的付出都属于搜索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工作待遇、发展机会等等进行谈判所付出的成本,如面试等;执行成本则包括双方签约以及违约后的处理等等时间和经济上的投入。为了找一个称心的工作,毕业生在交易成本上投入的代价非常可观。如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制作数十份精美的推荐表四处散发,有的还拍摄写真照片提供给用人单位;不少高校毕业班的学生在校时间很少,到处参加招聘会,甚至全国各地奔走等等。时间和经济上的投入都非常高,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1.3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消除市场自身特点造成的无效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来说,在培育就业市场的同时,要下功夫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这些自身特点进行研究,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克服市场失灵。
1.3.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考虑一切工作都要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就业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挖掘自身潜力,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1.3.2重视和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信息化。
充分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的缺失和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信息的不对称还是造成就业市场中欺骗、违约等失德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要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建设。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上,以信息化为手段,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建立毕业生就业大市场,改变原来进入不同就业市场之间成本高,信息搜寻层级多、交易环节繁杂的局面。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分别将目前同地、同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合并,形成区域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适当的时候建成全国性的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大市场。有效地改变以前多级、多类就业市场共存的局面,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1.3.3重视和加强毕业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期望值,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
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重视和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毕业生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恰当评价自身,树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毕业生就业部门还要通过毕业生教育工作,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突破旧的就业观念的束缚,培养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在社会环境上建立促进毕业生创业的制度,为毕业生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制度保证、政策优惠和信息咨询服务,力求尽快完善人才创业制度,使创业机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完善就业市场管理,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除了要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就业市场的管理,营造一个公正、有序的就业市场环境。
2.1加强就业市场的管理是维持公平就业秩序的需要。
虽然就业市场具有多种优势,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市场中。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就业市场中的失德(moralhazard)现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本文就以失德现象为例,来分析和研究维持公平就业秩序的措施方法。
失德(moralhazard),也称败德,或道德风险。本文所讨论的失德现象,是指市场主体——毕业生或者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采取种种方式,不诚实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情况,或者不讲信用等。比如毕业生在向用人单位自荐时提供虚假成绩、伪造证书,签约后不履行协议;又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不真实地向学生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待遇、发展前景等,夸大其词,或者隐瞒不提,也有的单位不履行协议。不以诚信原则进入就业市场的现象不是个别现象,据了解,在就业市场中,只讲成绩的情况比较普遍,弄虚作假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有时甚至形成一种“造假”的风气。这些情况的出现,扰乱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时会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互相不信任,使市场职能扭曲,不利于毕业生顺利择业和用人单位顺利选材,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为了使就业市场维持正常、公平的就业秩序,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
2.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就业市场管理。
为了有效地解决就业市场中失德问题,我们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失德现象进行分析。
2.2.1失德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首先从一个简单的模型人手,来考虑毕业生的情况。假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只录取素质高的毕业生。有毕业生A和B,基本情况相同,属于中等情况,即在择业中不占很大优势。面对用人单位,他们都有两个选择:欺骗或者诚实(在这里,诚实是指实事求是地反映个人情况;欺骗是指弄虚作假,伪装成高素质学生)。A如果选择欺骗,B选择诚实,A会被单位录取B不会,因为从表面来看A的素质优于B;反之若B选择欺骗,A选择诚实,B会被单位录取A不会;如果两人都选择诚实,都不会被录取;都选择欺骗,都被录取。假定录取给毕业生带来的效用是3,不录取是0。这种情况下A和B的博弈矩阵如图一,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A的效用,第二个数字表示B的效用。这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3,3)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不论A选择欺骗还是诚实,B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欺骗,因为效用3大于效用0,即录取比不录取好,同样,不论B如何选择,A最好的办法也是选择欺骗。所以,结果是A、B都选择欺骗,没有人选择诚实。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毕业生选择欺骗不是个别现象,因为欺骗是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类似的,将毕业生A和B换成用人单位A和B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最佳选择:假定市场是完全静态信,毕业生完全相信用人单位,那么用人单位选择欺骗可以吸引到素质更高的毕业生。
2.2.2失德现象的危害。为了说明失德现象的危害,我们再构造一个博弈矩阵(见图二),A和B进行博弈。A选择是否相信B,B选择是否守信。假设A信任的价值是l,若A相信B,则B再选择是否守信,若守信,可以创造出l的价值,双方平分,各得到0.5,若B不守信,A的信任损失,A得到一l,B得到l。若A不相信B,双方都得到收益0。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就是A的策略空间是(相信,不相信),B的策略空间是(守信,不守信),若A相信,B守信,双方的支付为(0.5,0.5);若A相信,B不守信,双方的支付是(一l,1);若A不相信,双方的支付均为(0,0)。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双方的最好选择:当A信任B时,由于l大于0.5,B的最优选择是不守信,但是A预见到B会不守信,于是A的最优选择是不相信,所以这个矩阵的纳什均衡是(不相信,不守信)。我们假设图中A是用人单位,B是毕业生(A、B位置互换的情况类似),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毕业生出于自身的考虑理性选择了不守信,用人单位预见到这种情况,会不再相信毕业生,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不录用毕业生,或者在录用以前对毕业生进行相对严格的考察,如对毕业生进行考试、查看毕业生档案材料等等,都是由这样的原因所导致的。
2.2.3失德现象的消除。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管理,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可以解决失德现象,我们再用博弈矩阵来说明。如果B承诺守信,并且这种承诺是可以强制执行的,情况就会有变化,如图三,A相信,B守信时的情况不变;如果A选择了相信,B违约,那么A得到损失补偿费,假设补偿费为A相信,B守信时的水平即0.5,这样无论B怎样行动,A若相信B都可以得到回报,若不相信B则不会得到回报,因此A会选择相信。再来看B的情况,在A相信B时,B若守信,可得到0.的回报,若违约,必须支付赔偿金,B得到一0.5单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守信是B最佳的选择。
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或者毕业生为了使对方相信自己,往往会做出一些承诺,如对自己陈述诚实性、履约可靠性的保证等等,就是博弈开始以前的承诺。为了使承诺更可置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还可以设计一些制度措施,如给毕业生只发放一份就业协议书,签订以后无法再跟其他单位签约签订协议后一旦发现违约,违约方应当支付违约金等,这样的规定就是根据以上原理,为了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正常的秩序而制定的。
2.3有序就业市场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放弃了对就业市场的管理,没有担负起维持就业市场公平秩序的职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就会缺乏信任,其必然结果就是交易活动减少和交易数量的下降,宏观来看就是就业率的降低,这无疑会导致就业市场失灵的情况出现,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和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另一方面,如果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制度,使就业市场秩序正常而公平,市场主体双方会增加信任,从而促进交易活动的繁荣和交易数量的增加,合作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总的产出,宏观上看就是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人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利用。
三、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与管理工作,构建和谐高效的就业市场
3.1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时,应当首先以提高就业市场效率为导向,但是要防止一个倾向,即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特征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就业率的提高,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只要学生能够找到单位,无论他是通过弄虚作假,还是一再违约都放任不理的倾向,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学校和毕业生声誉的败坏甚至彻底损失,就业市场陷入无序状态,毕业生会发现在就业市场上择业越来越困难。因此,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就业市场效率,同时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秩序,使毕业生的择业空间越来越开阔。
3.2加强管理要遵循效率原则。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但是在加强就业管理时不能一味追求严格,过分苛刻反而会破坏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工作中,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时应该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如当签约后违约的情况出现时,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和约束。从合同法的原则来看,一般的赔偿方式有预期损失赔偿和强制履约,处理思路有两种,一种通过经济赔偿来处理,一种是强制协议执行。由于人力资源的价值是很难衡量的,毕业生到了用人单位到底可能创造多少价值,很难计算,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个人发展的价值也是难以衡量,所以预期损失赔偿在这里总有不完全的地方,最公正的处理应当是强制履约,即不同意双方违约。但是实际上在就业市场中违约现象并没有这样处理,原因就在于要考虑效率优先的原则。一般来说,毕业生或者用人单位违约的原因是找到了更好的选择,毕业生违约可能是找到了更好的用人单位,以后的发展更大,创造的价值可能更多;用人单位违约可能是因为找到了更适合的毕业生,创造的价值更大。与强制履约的结果相比较,会增加社会总的产出。同样的例子,对于违约之后的赔偿问题,如果签约双方没有特殊的约定,一般会以一个特定的数额进行处理,即违约方向其他方交纳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而不去详细计算违约受害人的预期损失、机会成本和信任损失,原因也在于这样无法衡量,计算成本较高,考虑效率原则,采取定额赔偿的方式进行。
进人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进人快速增长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供给充沛、经济发展的动态不均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毕业生的择业观等因素都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然而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高校毕业生择业遇到的诸多问题加以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内涵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美国三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学理论,为此他们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市场的一方无法观测和监督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抑或观测和监督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所处的不对称状态。该理论主要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是如何运转、失灵或消失的,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货市场”理论与人们的“逆向选择”行为。
“次货市场”出现的关键原因是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时,产品的卖方市场比买方市场拥有更多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众多卖者加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众多参差不齐的企业所生产的品质不同的商品充满市场,买方又无法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来判断产品的优劣,最终优等产品被劣质产品挤出市场,形成产品价格质量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是指当市场交易的一方缺乏完善的信息,无法观测到产品或服务的类型和质量,或者当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测到另一方的行为,而这种观测不到的行为又会直接影响到交易的结果,一方出于利己和机会主义的动机而作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败德行为”。
在就业双向选择制度下,高校、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都从最大可能维护个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拘私行为,导致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难以最优化。
二、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不对称及效应
信息不对称使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充满了风险。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之间长期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其实,信息不对称贯穿于大学生求职前准备与求职进程等大学生涯的全过程。
1.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信息及未来就业信息掌握和判断的不足,容易形成不完善的预期,造成报考风险。甚至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考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使其个体难以充分得到发展。同时,在招生时高校只通过网络录取,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缺乏了解,无法知道学生是否合适本专业的学习与成长。进校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面对众多学生难以进行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指导,无法准确掌握学生的信息。
2.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高校应当在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设置招生与专业,合理安排课程与知识结构,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接轨。然而市场经济的瞬息变化、大学生的培养周期,使高校很难及时地获得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数量等的信息;同样,用人单位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专业的设置,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合乎他们的要求,也没有能够通过效的途径向学校传递这些信息,这也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3.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状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信息如岗位、人数等,由于公布渠道不同,毕业生未能及时获得。用人单位因为招聘时间仓促并不能知道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这就会造成招聘录用的决策失误,从而引发招聘的风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用人单位良芳不齐,经常会有以招聘为由欺骗毕业生;或为了吸引毕业生,也将单位情况进行包装,制作虚假的宣传海报,许以丰厚的待遇,最终双方以不愉快结束。
4.大学生就业中信息不对称的效应
信息不对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信息不对称会产生的各种效应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交易过程中,信息经常处于不对称状态。任何一方对信息的隐瞒、虚构都会造成另一方的损失。当双方都意识到了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时,就会出现“逆向选择”或“败德行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逆向选择”主要表现在: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和能力一般或很差的毕业生,其能力各不相同。在签订就业协议前求职者知道自己的能力信息,而用人单位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一些毕业生通过“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用人单位在不能掌握学生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会作出错误决策。对次优的毕业生录用必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排除在外,即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现象,“次的”毕业生最终把“好的”毕业生排挤出了市场。通常情况下,应聘者所愿接受的最低工资应充分体现毕业生的能力和才华,能力越高者其要求的工资待遇的预期底限越高,否则将不愿屈身受雇;相反,低能力毕业生趋之若鹜。假如企业在目前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中产生“物美价廉”的招聘原则,降低工资的后果会引发更多的“优秀生”退出求职者队伍,形成愈演愈烈的逆向选择,导致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闲置与浪费。然而,当用人单位被虚假信息蒙蔽后痛定思痛,则可能提高招聘的条件。虽然能使求职的毕业生能力上升,但它所支付的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就成了它挑选高能力毕业生的额外成本,从而就会减少招聘人数。如果全体用人单位都采取提高工资这一措施,就会造成社会工资水平的不断抬升,从而最终引致整个社会对毕业生吸纳能力的下降,进而促使本已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境况雪上加霜。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信息不对称还突出表现为败德行为。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风险,是指信息占优势一方为自身利益而隐瞒相关信息,对另外一方造成损失的行为。目前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有效监督惩罚机制的情况下,交易双方在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策时,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如有些单位为利用招聘会来推销企业形象而夸大招聘名额,甚至只“招”不“聘”;或挖掘大学生中潜在的培训市场,以招聘为诱饵进行岗前有偿培训,其不良影响却是:无形中损伤了大学生就业的信心,浪费了社会资源,又挥霍了应聘学生的精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少数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结果促使用人单位对其产生过高期望,当真实表现与高端期望形成强烈对比时,由此而引发的“高分低能”的心理暗示将促使企业进一步抬高雇佣槛,从而对其他毕业生的应聘产生不利影响。还有一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有“保底签约”的情况,等再找到了更满意的工作时就无情毁约,导致用人单位的损失。精通博弈的用人单位为应对无故跳槽的出现,只与毕业生签订临时协议而非正规的劳动就业合同。这类单位在协议中设定实习期,而在期满后以各种借口单方终止协议,拒绝把受聘者转为正式职工。这些道德风险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
三、对策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信息传递的失真和非零成本造成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根本办法就是有效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因此,我们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市场机制,从“软”、“硬”层面为解决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
1.高校科学规划专业设置,适时进行战略调整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进而推动人才结构的调整,因此,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基地应具有战略眼光,科学制定学校发展长期规划,并根据外界客观条件与自身主观条件的变化对学校专业、门类方向进行适时的调整。笔者认为,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专业调研与市场调研相结合。即充分在调研国内外相同类型学校专业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结合考察人才市场在各领域中的需求状况、历史变化、成长阶段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本校专业特色、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
2.加强大学生就业公共信息化平台建设,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企业与毕业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传递的途径。从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到毕业生之间夹杂诸多环节,使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受到各种主观影响而失真。因此,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应加大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的力度,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就业网将企业的岗位需求同毕业生个人信息直接挂钩,减少了中间环节信息载体的主观影响。我们可以借鉴香港联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模式,构建省市高校毕业生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快捷、安全地向毕业生提供大量有效的就业信息,向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毕业生信息,向就业工作人员提供便捷强大的信息管理手段,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学校可从就业网信息中判断出未来几年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类型,进而设定相关专业。
3、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的前提下,就业市场中校园市场的步伐也随之扩大,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实习基地数量逐步增加,而各高校为本校毕业生就业而建立的各种就业实习基地更为广泛。这些相关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相应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经验,也是为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二)公益市场
公益市场一般指的是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就业市场,政府部门通过主办这种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单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择业的机会,同时也能更好的落实国家和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公益市场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公益市场一般分为省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主办的相关就业市场和其他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主办的就业市场。另外,教育部、人事部门等相关部委也会参与公益市场的主办工作。
(三)社会市场
社会市场是指通过包含省市县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在内的社会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它们建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各种类型人才就业需求的非公益性就业市场。不仅如此,社会市场还包含其他形式的就业,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公务员和教师等的考核,进入军队,毕业生自发寻找就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就业招聘信息实现就业都属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市场。社会市场的就业途径形式多样化,也有其相应优势,在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校园、公益和社会市场都属于有形市场,而现在网络市场是一种新的逐步发展开来的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这也是无形市场的主要模式。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如此,网络市场对于毕业生就业而言是其他就业市场的依托,而且其他就业市场形式也离不开网络市场的相关内容。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主要特点
(一)校园市场具有主体性、针对性和高效性,同时也要注意到校园就业市场的局限性
对于毕业生而言,校园市场是其就业的主要平台,通过校园市场,无论是毕业生的就业还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校园市场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为集中直接的途径。同时,校园市场是高校自身主办的,它的就业招聘和双选活动能够针对本校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方向,在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更有效率,在毕业生的就业中有着重要地位。此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通过校园市场招聘人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岗位需要等来决定招聘内容,对于招聘更为方便高效,节省了招聘所需。而毕业生的就业应聘也会方便直接,也能节省其就业成本,校园市场对于双方而言都是高效的。当然,毕业生就业的校园市场也有它的局限性,校园市场的就业局限于本校的市场范围,对于专业性太强的高校来说,因为它的就业招聘和信息等都是在本校的的主要专业之间开展活动,不利于毕业生多方向就业和开阔毕业生就业范围。而且因为高校和企业单位之间会有合作,很多时候毕业生的就业集中在这些固定在该校开展就业招聘和双选活动的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而言,也是一种限制。
(二)公益市场
1.政府支持。
国务院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每年都会专门召开会议和发出文件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由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支持,各省、市(县)级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省、市(县)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提供了大范围、高层次的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寻找工作。
2.示范指导。
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的公益性、示范性作用,除了提供就业服务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外,还应在宏观上示范、指导校园市场、网络市场及社会市场的人才招聘工作。
(三)社会市场
1.范围广泛,持续性强。
社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参与众多的重要市场模式,这种市场的特点是广泛的就业范围、就业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
2.面向社会,竞争激烈。
各省、市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社会人才服务等机构在毕业生就业高峰期及之后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给高校毕业生,不过这些市场都是面向全社会开放,使高校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环境,而且大部分用人单位招人时要求应聘人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也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3.适应市场,长期辅助。由于社会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多变的形式,所以能够满足社会多变的需求,并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从旁协助其余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认识自己的就业方向,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竞争环境。
(四)网络市场
1.及时便捷、覆盖面广。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单位、机构和个人认可和通过网上招聘、网上求职等网络服务寻求人才和工作,目前网络招聘会、网上考核、远程面试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良好,网络市场的特点是效率和质量都较高。
2.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网络市场的效率较高,但也存在信息安全和真实性等隐患,要加强安全保密及资质认定工作,将审核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既保护供求双方利益不被侵犯的同时创造出信息共享、互惠互利、安全可靠的网络就业环境。
三、努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供求平衡机制
政府应结合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营造自组有序的高校毕业生供求关系。虽然毕业生的供需也受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某种调控作用影响,但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甚至发生一些不好的情况。决不能任由高校毕业生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调节和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首先是信息调控。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市场信息服务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由于国内各行业间人才资源分布情况严重失衡,为了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必须将目前行业间的相互封闭情况加以改变,分享人才信息,所以我国一定要尽早建立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向社会各界定期公布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就业市场效率提高。然后是行政调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以一定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避免了市场存在的盲目性以及局限性,适当控制毕业生的流量流向和流速,使其供求达到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结构,并进行中长期人才规划,以人才预测的结果为基础对学校、专业门类、层次结构、招生规模进行安排,将社会总供求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二)尊重知识与人,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没有统一的模型,因而问题就被复杂化了,所以教育成本,直接经济效益,当地工资水平,间接经济效益等等因素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内,然后对基本价格进行估算,以此为基础,再因实际情况调整。
(三)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之下的规范市场
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规定为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开展文明合理的竞争,促使社会生产力和谐发展。有关部门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拟定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并以此来规范就业市场,将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进行全国统一规定。加强监管毕业生就业市场,避免不正当竞争以及欺诈行为的出现,维护市场秩序,维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
(四)鼓励先进
建立以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行的激励机制,保护个人利益。首先参与激励,就是如同浪花与大海一样将个人并入到组织当中,与组织融为一体,以组织的利益为目标,作为一个主人翁为组织的事业奉献自己。此机制能够激发个人的责任感与危机感,使工作效率和个体意志得到提升,自我价值随之得到升华。其次是工作激励,促使人们以增加工作量的形式把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最后是环境激励,即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之中逐渐改变生存环境进而优化环境。
关键词: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特征日趋明显,大学毕业生这种高等教育的特殊“产品”已成为人才市场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目前的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已是比较规范、成形、完善的市场,以普通高师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市场营销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就业工作,无论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还是整个高等教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普通高师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身负三重压力。首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压力。由于“产品”定位不准确,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已不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实现“市场销售”,给学校的“扩大再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竣的挑战;其次是产业结构调整及高校扩招的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很多专业需求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迅速突破供需平衡而进入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导致就业市场开发和毕业生行销异常艰难;再次是高校间行业竞争的压力,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特征使兄弟高师院校成为了竞争对手,他们不得不直面兄弟院校的竞争而采取相应的策略。普通高师院校应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作为重要课题,遵循市场规律,在产品策略、目标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毕业生行销战术方面,研究并采取适合本校的市场营销策略,以期扩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人业匹配,推动学校的发展。
一、产品策略
产品是营销活动的中间媒体,通过它才能使供需双方实现交换的目标。产品策略是其它市场营销策略的基础,是市场营销诸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制定科学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策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交换目标。毕业生是高校培养造就出来的就业市场上的特殊产品,要达到充分就业,实现产品销售最大化的目标,高师院校必须依据师范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高校的办学实力以及学生的质量,科学务实地进行产品定位,并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品牌。
1.毕业生产品定位准确。毕业生产品定位是指高校根据就业市场上高校间的竞争状况,针对市场对毕业生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确定其自身市场空间的定位,并全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产品。就业市场产品定位的实质就是高校依据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学校办学实力以及学生素质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实施毕业生培养模式。它渗透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指导等各环节工作之中,直接决定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高校产品定位准确与否,决定着其毕业生的市场占有率和就业工作的成败。普通高师院校要做到产品定位准确,可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避强定位。产品模式尽量不与强势对手产品相重合,避免与强大对手直接竞争市场的产品定位方式,这是实力稍逊的竞争者惯常采取的产品定位方法。就当前的本科师范生就业市场而言,可细分为高等教育、出国学习、考取研究生、基础教育等市场。大部分普通高师院校应将核心产品定位于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市场,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兼顾其它领域市场需求。因为高师院校之中,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和部分发展较快的高师院校办学实力雄厚、学生素质较高、市场占有层面较宽,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流入高教、留学生、研究生市场,作为普通高师院校将毕业生定位于为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第二,迎头定位。与就业市场上居主导地位或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确定相近或相同的产品模式,这是一种与竞争对手针锋相对的定位方式。选择迎头定位的高师院校凭借高速发展的势头、较强的办学实力、优越的办学条件,使毕业生有较广的就业空间、较强的竞争能力。采取这种定位方式,部分高师院校便可与部属师大争夺市场,许多后劲较足的高师院校可与传统强势学校在某一市场领域一比高低。迎头定位不但使毕业生在重合市场中抢占一定份额,更为学校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进而拉动整个就业市场。第三,重新定位。根据就业市场情况和学校办学实力,对销路差的毕业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和选择。就业市场需求千变万化,毕业生培养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普通高师院校要善于利用规模小、转向快的优势,随时根据市场变化重新选择产品模式,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如,普通高师院校若能根据目前就业市场中职教、小教、特教的较大需求,及时进行教学改革、调整教育目标,就会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抢占十分有利的地位。
2.品牌策略的实施。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了一倍,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跨越,与之相适应的是人才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的变化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的直接体现就是高校间竞争由过去间接的规模竞争转为现今直接的品牌竞争。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营销是市场营销的最高阶段,是差异性营销的典型应用,是通过发挥品牌的识别、衡量、控制市场、促销、增值等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占有市场的目的。在当前的感性消费时代,商品及其营销必须具有与众不同的优良品质,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才能体现出用户的消费价值。尽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各校学生的差异性日益缩小,但如果高师院校加强教育教学,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职业基本技能,特别是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从教技能这一核心竞争力,同时强化自身的就业市场服务,加强舆论的宣传力度,使毕业生体现出“你无我有,你有我强”的特点,就会在高师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得到积极的社会影响,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如东北某省属师范大学就是以“学生专业思想牢固、从教能力强、普通话标准,学校就业市场服务到位”为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基础教育市场占得了先机。
二、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
市场策略包含市场开发策略和行业竞争策略,它是从用户的需求特点和行业市场分析两方面获取信息后,各高校采取的市场开发和行业市场竞争的方式和方法。
1.市场开发策略。大学毕业生市场开发,通常指毕业生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的选择或争夺。普通高师院校常用的市场开发策略有以下三种:第一,冷点入市。在就业市场开发中,学校选择冷点市场作为市场开发工作的突破口。《老子》认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普通高师院校在重点市场开发上应审时度势,避实就虚,寻找未满足和难以满足的市场需求,尽量选择远离与强势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冷点入市。在地域和用人单位选择上,应避开重点师范大学关注的大城市和热点地区,转为选择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域,形成自己的市场。第二,弱点入市。指高校选择弱点市场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对于发展后劲足、质量好、学生特色突出的高校,可根据市场特点,同时依托优秀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强有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及推荐手段与较强的对手竞争,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针锋相对,在面对面的竞争中获胜。如东北的普通高师院校的生源多来自本地区,在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和教师的外在条件(如身高、形象等)方面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它的高师院校甚至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望尘莫及的,而用人单位恰恰对此最为关注和欣赏。因此,学校应注重开发利用这种优势,瞄准对手的弱点,市场竞争则胜券在握。第三,盲点入市。指高校在就业市场争夺中选择由于某些对手自身缺陷因素而留下来的市场空间作为市场开发的突破口。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高校,可灵活机动,穷则思变,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在细分的大市场中寻找盲点和间隙,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使被动的局面有所转机。强势高校的市场开发往往重视城市中心而忽略城郊,重视重点学校而忽视普通学校,重视高校、中学教育市场开发而忽视职教、特教、小学教育市场开发……而这些恰好都可为普通高师院校市场开发所利用。
2.行业竞争战略。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师范生就业市场不仅仅是供需双方的舞台,更是高师院校彼此间没有硝烟的战场,行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取何种竞争战略是高师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中,若想抢得“商机”,可采取以下几种竞争战略。第一,联盟。市场竞争中无法战胜对手时,与其共同开发或争夺市场,共享打开或占领市场所带来的利益。普通高师院校在就业市场中既被六所部属师范大学所“压迫”,又有百余所兄弟院校与之“挤抢”,“挤压”状态下独自开发和争夺市场难度较大,可采取与竞争对手结盟的方式,联手营造大的就业市场,市场蛋糕越大,每个成员得到的利益份额就越多。“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协作体”就是这一策略实际应用的典型范例。东北27所高师院校,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为原则,以充分发挥东北区域规模优势,建设以东北高师院校联合洽谈会为标志的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品牌市场为目标,“合纵联横”,形成了全国最具影响的师范生就业市场。目前该市场运行良好,成员得到了相应的利益。第二,跟随。弱势院校利用与强势学校毗邻的地域、相似的培养模式、相近的学生类型的特点,通过跟随强势的近邻院校,在强势学校所影响和占有的市场中赢得部分利益份额。东北地区较好的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在东北师范大学占领的就业市场中获得利益;西北地区的高师院校可尝试在陕西师范大学占领的市场中有所作为;华北地区高师院校应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市场中有所斩获。第三,跟进。指强势竞争者对弱势竞争者开发的市场迅速介入,一举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各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对比营销,使竞争结果有利于本方。此策略方法看似市场的“大鱼吃小鱼”策略,实则增加了快鱼吃慢鱼的成份,是强势学校在弱势高校打开的市场尚未筑成市场防御堡垒之时,将开放性的市场据为己有,并赢得一定时间的垄断。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孙子•虚实篇》)。这种策略以获取对方信息快、反应行动快为前提。第四,集中一点。竞争者集中优势力量,在短期内针对某一代表性和具有影响力的市场采取行动,占领市场,从而达到效果扩散,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高师院校开发市场时,可选取某一地域内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城镇或单位,选派优秀毕业生,积极运作,以优秀的毕业生和一流的就业市场服务,打败其他竞争者,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形成区域需求市场。第五,渗透。弱势竞争者利用强势竞争者的市场和产品边缘重合,逐步扩大重合市场占有空间的营销策略就是渗透营销。毕业生就业市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具体方法:一是采取“特洛伊木马”战法(源自古希腊《荷马史诗》),使市场占有逐步由边缘向中心进行渗入和挤压,最后打入或占领中心市场;二是精品打入,指面对一些新的尚未开发的就业市场,着力推荐优秀毕业生,树立学校的品牌,通过优秀毕业生的突出表现,推动该地区的市场需求。第六,拉销。以市场需求推动市场营销的战略,它是与推销相对的一种营销方式。鉴于用户对推销有防御排斥心理,因此,拉销战略可以使用户由被动的接受服务与推销转为由用户主动购买产品和接受服务。此战略中,高校应把握好两点:一是高校必须重视用广告效应激发用人单位选聘意愿,形成思维定势,主动索求毕业生,以此加大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二是必须疏通营销渠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施区域性营销制度,以人(或机构)在人事、地域情况了解、沟通等方面的优势拉动市场,并逐渐形成非强制性的垄断市场。
三、促销战术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逐步改变传统市场营销理念,高校在就业市场的争夺战中也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和变化,在完全竞争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推行个性化的营销战术,在这场战争中,高校能否运用行之有效的营销战术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就业市场就成为关键的环节。
1.区隔式营销。通过细分市场,针对需求者的不同要求而进行的专向化营销。师范生就业市场中的区隔式营销应用很广,毕业生的文化营销,就是根据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采取的区隔式营销。大连是审美文化发达的城市,向该地区需求单位推荐外在形象(如身高、外貌、气质)等较好的师范毕业生容易取得成功;华北地区民风质朴,各用人单位青睐朴实无华的毕业生;上海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外语特长的学生将在该地区招聘中占有先机。区隔式营销还表现在高校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单位采取不同的推荐形式,按层次高低可依次采取橱窗模特式(拔尖人才展示)、精品屋式(“群英会”展示)、超市式(大众化市场)的不同方式。这些推荐方法因人而定,各具特色,充分利用了人才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原理,大大提高学生的签约率。
2.广域营销。所谓广域营销是指扩大营销范围,争取游离用户和被动用户的方法。就业市场的广域营销主要采取随机营销和网络营销。如学校组成多个就业小组到全国各地的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扩大学校的影响,争取和吸引用户;学生通过自荐、亲友引荐等多种方式寻求市场;学校和学生可借助网络的时空拓展性、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在学校网上推荐优秀毕业生。学生上网求职,这是一个便捷、廉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就业途径。
3.连带营销。指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毕业生采取“捆绑式”搭配的方法推荐给用人单位。现实可行的方法有三个:一是将脱销专业的毕业生与滞销专业的毕业生相搭配推荐给用人单位;二是将优秀毕业生与普通毕业生搭配推荐给用人单位;三是将具有某种特殊关系的学生(如恋爱关系)一同推荐给用人单位。
4.情感促销。以善待、关注、信任、帮助用户的行动换得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赖和对毕业生选用的忠诚的促销方法。“攻城,攻心为上”,师范生就业工作不仅要以质服人,更要以情感人。高校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情感上的沟通,拉近与用人单位的情感距离,使用人单位产生晕轮效应和马太效应,使高校在市场争夺中获利。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广泛运用,比如,对用人单位选聘代表的热情接待;注重与用人单位间的日常工作交流和往来;新年、教师节的信函问候;高校向所在地域用人单位推荐学生时所打出的“老乡牌”等等。
5.互动营销。由面向广域市场需要的单向大众化生产转变成有用户直接参与的共同制造产品的营销方式。这种方式适应了需求分化的潮流,产品能够极大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供需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高技术的信息条件下,互动营销方式会越来越普遍应用于高校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也会从被动地适应市场需要转向用人单位与学校双方联手共同创造市场。师范生就业市场的互动营销可采取如下方式进行:第一,请需求单位的基础教育专家入大学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渗透教育理念、介绍教育形势,指出教育发展趋势,以此使学生明确基础教育市场对他们的要求,增强学生努力的方向性。每所高校如能邀请各专业的基础教育名师作为客座教师,无疑会对学生的培养及其就业具有较大帮助。第二,建立就业基地。利用业务上的伙伴关系,由需求单位利用学生假日、实习等对学生进行直接的阶段性培养,有助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增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增加毕业生需求量,从而成为学校稳定的用人单位。第三,建立毕业生工作情况信息沟通与反馈系统,不断从用人单位获得毕业生评价反馈信息,以此为鉴,不断调整大学教学目标。该方式有助于促进供需双方的了解,有助于供需双方的长期合作。第四,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按需求单位要求定向培养学生。切实做到依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制”,创造专业品牌,创造多个稳定的就业市场。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市场,也是一个遵循市场规律的特殊市场,毕业生市场营销已经作用并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就业工作策略、就业市场开发策略、行业竞争策略。高校应树立全新的就业工作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就业市场营销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就业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毕业生人业匹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学校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宇球.谋略库[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6.
〔2〕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郑晓明.就业工作谋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0(6).
〔4〕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二、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德国一直以来进行着“双元制”教育,“双元制”教育以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4]。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都把吸纳大学毕业生实习、实践、就业,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工作。企业、高校、政府结成联盟,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是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非常重要的特点。为了发挥政府在就业联盟中的优势,德国劳工局在高校附近专门设有高校服务组,形成了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同时德国劳工局还负责开设职业咨询课,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相关培训。德国高校设有就业市场学院和就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培训,并与政府和企业保持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促使各方形成共同联盟,通过发挥各方优势,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三、澳大利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澳大利亚在经济危机后发现,唯有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也证明了通过这种需求促进措施的方法,解决了就业岗位问题。在澳大利亚的就业服务体系中,政府会对选择一些特定专业和毕业后从事特定工作的毕业生,以及接收这些毕业生的企业给予补贴,提供市场激励,鼓励大学生在特定岗位就业。澳政府设立了求职中心,免费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澳政府通过覆盖全国的求职中心和就业信息网,提供就业信息、人才介绍、企业简介、机构培训等信息,是高校毕业生自助就业服务的主要手段。
四、国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对于我国高校的启示
(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校情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改革创新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其中,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在创造性实践中解决困难和问题又是关键中的重点。我国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工作起步较晚,要组织人员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并且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需要,按照学校和专业的特点和特色,进行不同方式的就业服务。要加强就业指导,深入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引导毕业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积极主动就业创业,突出就业指导个性化,使就业指导更加贴近学生,更加管用有效。要加强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校园市场主渠道作用,确保招聘活动场次和岗位数量进一步增长。
(二)建立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服务队伍各个国家高校非常重视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从业人员都拥有较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服务队伍是高校就业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着,这支队伍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就业工作的好坏。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服务队伍初具规模,人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职就业的工作人员,一种是兼职人员,会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学科背景复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不仅要加强就业服务队伍的数量,更要加强质量,通过专业培训、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等途径,使其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社会学、职业指导理论等知识,学会咨询方法和技巧,增强解决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就业服务队伍还应走进市场,了解市场,要求较强的分析和研判能力,对于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职业发展要有敏锐的观察和预测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全程化就业服务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和全面内容安排,就业服务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高校就业服务不仅是面对毕业生,还要面对广大的其他年级的学生。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大学四年,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职业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进行系统、科学和规范的就业教育。大一年级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借助测试工具,稳定其专业思想,发现其职业兴趣和倾向,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大三年级,指导学生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其职业素质。重点解决“学什么”、“做什么”的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见习就业等方式有目的培养、锻炼、提升职业技能,逐步具备职业目标所需的基本素质;大四年级,主要任务是进行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掌握国家和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规定办法,明确自己在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5]。加强就业观念和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到“先就业,再择业,敢创业”;对于毕业时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学校也应掌握情况,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于毕业时已经找上工作的学生,要做好追踪工作,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反馈学生工作情况。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就将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强化其人才培养意识,严格其人才培养标准,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其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学习和参考德国的双师型师资建设经验,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专业教师人才。以德国为例,德国的职业院校享誉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其职业院校中,其兼职教师数量要远远高于专职教师,很多教师都来自企业,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指那些具备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性职业教师,他们大多具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能够准确地掌握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特点,业务素质过硬。
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级人才队伍建设时,可以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采取“内引外培,专兼合用”的办法,一是积极引进企业的专业人才来校担任教师,并负责实训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二是选派一批优秀的骨干级教学人员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全程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活动,以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了培养更多的双师型素质的教师,由培训部组织,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科研人员到该院培训教师,经学校和企业考核合格后获得“内训师”的资格证,这些“内训师”们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双师型”的紧缺,是“双师型”教师的必要补充;三是聘请企业的技能大师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短时期内可能引不进来,引进多了对学校也不经济、更不划算。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做兼职教师,并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任务。
3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共同体”
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校所学内容与企业所需人才要掌握的技能知识不对口,直观地讲,就是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脱节,近几年以来,学校通过举办各种招聘形式促进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工作也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毕业生就业问题仍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大量的毕业生人才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企业用人标准的差距,也是高校就业指导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找工作难,企业招不上人”的局面。就业指导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有效应对这种局面。
2高校就业指导缺少完善的体系
在就业指导高校中,老师主要是和我们将一些在面试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知识叫我们一些零散的知识。没有对学生进行完好的包装。所以在现在的就业指导高校中,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培养机构,让学员能够在这个学校中真正地成长,真正学到东西。不管是什么企业还是机构都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系统,还有在这个体系中也要有一些针对性,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比如说有的人在表达方面有点欠缺,则可以对这个同学进行这个方面的培训。所以说一个好的培训机构不仅可以让学员学习到东西,还可以让他们节省时间,用这个时间可以学习到更多好的知识。
3指导老师的责任问题
在一个高校就业指导问题中,指导老师对于学生是有这重要的作用的,所以一个老师的素质水准问题对于一个学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就业指导高校中会存在指导老师不负责任,使得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有的指导老师,本来规定要在那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到时间了,他反而不来了,可就是起晚了,害怕且不好意思,就随便找个借口说有事不能来了,这样的老师对于学生是不负责的,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有的老师在上课时间打电话,如果是着急的事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就是闲聊,使得上课时间也耽误了,这样可能就会使得学员的学习时间就白白地浪费掉了。虽然现在这种情况时很少有的,但是偶尔也是会有一个的,所以就业培训的高校中有时候还是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使得在学习中的很多学生不但没有学到知识,还浪费了他们宝贵的时间,这使得学生在进入就业培训学校时总是胆颤惊心的,这就会影响到就业指导学校地发展。
4解决高校就业指导问题的方法
4.1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要想做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应该建立有一个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首先要建立校级的就业指导中心,对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全局把握,统筹兼顾,并制定长远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并对院级及其他下属机构称帝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充分来了解就业企业和单位的需要,进行进一步调配。其次建立院及指导中心,而院级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生,特别是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学生可利用的自己学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进行就业选择,当将具体情况了解完毕背后,将数据情况上报给校级就业指导中心。
4.2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四年一贯制与连续性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只局限于大四毕业班的学生,而是要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具有连续性,从学生刚一进校门开始,就要培养他们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职业的意识。对于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目前就业情况和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大三年级学生要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毕业班学生要进行职业道德以及择业观的教育,熟悉了解国家大的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就业正确定位。
4.3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应该与企业之间保持长期地合作关系,保证培养适合企业和人才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用人条件;及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进行发展,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保证高校学生的就业率,同时确保学生学到相关有用的专业化和技能知识[1]。
4.4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才能够建立完善的培养的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大部分学员的体系。还有对于每一个学员来说都要有针对性,不然的话只是对于全部人进行讲解是不合理的。由于每一个人的情况时不一样的,在高校就业指导方案中要对于学员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实在不行的话,一个老师可以带十几个,但是也要对于他们每个人进行谈话,了解它们的情况,然后进行辅导[2]。除此之外,我们对于每一个学员来说都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缺点来进行培训,而且在这个方案中尽量可以列出在培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想好解决的方案。这样我们在进行对学员的培训中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所以要想制定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先要了解学员的各种情况,才能制定一个完善的培训方案。
4.5加强指导老师的培养我们常说一个老师的好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然而对于就业指导这样的学校来说,这个也是很重要的。虽然这个老师指导我们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是他们对于我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在高校要对于就业指导老师要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要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因为学生要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指导老师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所以一个老师的教养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所以高校在招聘指导老师的时候要严格要求,在招聘到的指导老师要进行素质的培训,并且和他们讲解一下他们的重要性,他们的言行可能就会给学生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所以要求要注意他的言行,必须要按照老师的规章来进行。除此之外,对于他们的责任心要进行培养,作为老师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什么时候想来就什么时候来,这样可能对于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还有我们学校要对于老师进行监督,只要在老师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对学生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那么监督的人员就要负责把这件事告诉那个老师,让他进行改正,只有监督好老师的行为,才可以真正地让学生学会东西,这样也是对于学生一种负责的表现[3]。
二、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伦理人格
做事先做人。这句话,对于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而言,是朴实而深刻的。那么对于当下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而言,应如何解决因时代众多的原因促成的人格问题呢?教育学上有一句话: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构成这种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础素养是由两方面人格构成的,一是伦理人格,就是从伦理学上讲一个完整人的人格的表现;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人格,即由专业积累加之于哲学教育之后而生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基础能力。二者的关系是伦理人格完善的程度决定着学术观点的典型性与深刻性。没有完善的伦理人格必然会导致毕业论文观点的偏颇与狭窄,这一点对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而言,表现是非常突出的。高师院校的本科生毕业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其必须要在伦理人格与学术人格上平衡发展。“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没有相对完善的伦理人格,很难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也很难把握课程内容与学生素养转化的机制问题。这样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上就很难有所突破与创新。地方高师院校与部属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也是有差别的。由于管理者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与保守,地方高师院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根本就没有形成科学的保障体系,因此必须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所突破,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以完善本科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为本科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学术人格创造基础条件。根据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以《易经》、《论语》与《道德经》为课程内容进行学生儒道人格的构建,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易经》是群经之始,其中满含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智慧,是典型的生活经验的提练与升华。只要将其还原于生活,再用生活实践其思想逻辑,那么其蕴含的智慧价值自然会被大学生所接受而渐渐显现。哲学是大智慧,是高度概括与凝聚而成的,有利于对课程逻辑认知和教育教学策略的权衡与使用。《论语》是东方的《圣经》。如果在东方找到一本能与西方的《圣经》相媲美的书,那就只能是《论语》了。只有如此关注人的精神品格教育的圣贤之精神,重新融入我们的心灵世界,才能完善我们大学生的伦理人格。《论语》在北大清华等高校都成为了热门的通识课,在浙江成为了中学教育的必选课,而在一般的地方高师院校中还没有成为课程设置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这同样也是个问题。入世的思想一定要有,出世的思想也决不能无啊!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己任,不可谓重乎?死而后矣,不可谓远乎”。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儒家思想太累了。屈原没有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举重若轻的“无为而无不为”之思想,所以最后选择了汩罗江。陶渊明、李白、坡等因为有了道家思想的智慧而成就了生命的另一种精彩。没有道家的“自然、真实与自由”,其人生自然会变得枯燥与乏味。用逻辑推想一下,把《论语》、《道德经》设置为全校的通识课,把《易经》设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选择专门从事典籍研究或者对典籍研究有兴趣有建树的老师进行教学,每周两学时,长此以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生的伦理人格的构建自然地融会在一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亦是必然。这是一个很多价值观念都被任意解构的时代。经过时间与实践的验证,我们都清楚的认识到,类似的解构大都是粗糙与荒谬的。正是因为那种浅薄的解构太多,根本无法完成新的建构,才令当下的大学生面对现实时显得茫然而不知所措。传统文化课程能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人格问题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完善当下地方高师学生的伦理人格既能高效率地解决地方高师院校学生的人格问题,又符合我们民族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规律。
三、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以便生成学生的学术人格
怎么教会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速度与进度呢?优秀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整合学生所积累的思想与智慧的过程,更是优化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强化形成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特征的一个过程。如果课堂教学过程只一味地灌输势必会抑制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若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教学策略为指导,解决好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用讲而让学生自己学,什么内容要进行合作学习,什么内容要进行探索与研究,什么问题不仅要懂而且还要能讲明白等相关的问题,那么无疑会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天然的敏感,从而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的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而这方面的能力的挖掘与成长恰恰是学生发现论文选题,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所必备的人格素养。高师院校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是以教育教学为主的,其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思想的接受者。他们要成为创造性的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是要全方位地开启学生心智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说,理论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生成必须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充分呈现。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什么样的学生。教学过程只有量化到这种程度,才利于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的,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人格的生成与成长。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研究后形成的成果,一般都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创新性[3],同时也具备相对较好的研究基础。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本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热点、学科前沿知识与前沿技术,从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研究获得较高的起点。例如,有的教师承担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这些教师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经费,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指导学生撰写了较高水平的学术于核心期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写作能力。
3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题
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绝大多数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4]。当前社会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5,6]。作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取有社会价值的课题,实现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基于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用人要求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大力增加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越发显得重要。纵观近五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也确实在这方面加大了比例。例如,针对当地特色经济桑蚕种养的需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桑树病虫害调查及预防、桑蚕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课题研究;针对当地政府为解决喀斯特地貌的农民生境问题而提倡的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的方针,有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开展了核桃组培苗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一举措,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4根据就业意向选题
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给出选题方向,这一点也是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关键出发点。有的同学在选择专业就读的时候,就已经对某一就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于本科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这一需求,我们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增设了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需求的毕业论文选题,根据学生毕业后所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如技术操作、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对学生提前进行针对性的行业培训和科研思维培养,通过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针对毕业后有意向从事食品发酵行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开设了“甘蔗糖蜜发酵产谷胱甘肽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工艺优化”、“黑蒜加工过程中各种有效成分变化”等相关选题;针对酿酒行业的学生需求开设了“酒曲中优势菌种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研究分析”、“酒曲中酵母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酒曲中霉菌的筛选及糖化霉能力的测定”等选题,通过相关的研究让同学们提前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技术核心与工业流程,使之能较快胜任毕业后的企业工作。
5根据考研方向选题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本着毕业后能从事一份跟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就读本科院校的,但其中也不乏想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上也在优先考虑范围,根据经验,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导师,都不会乐意去招一个没有一点动手能力没有一点研究基础与经验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招进来指导困难,很难有突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录取率,在学生自身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尽量为学生开设跟其考研方向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加强他们在动手能力及科研方面的素养。例如针对考研方向为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有“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及“家蚕肠道组织RNA提取方法比较及RT-PCR检验”等选题;针对考研方向为生态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则有“重金属耐受菌株的筛选及其潜在生物修复功能研究”、“喀斯特地貌下几种不同经济作物种植区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及“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通过这些论文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前期基础,提高了研究生复试的通过概率。
6根据兴趣爱好及专长自主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动力的出发点。研究者一旦对某个事物发生了兴趣,它就会被该事物深深的吸引。因此,兴趣也是毕业论文选题的不可忽视因素。这一类选题相对选择范围较宽泛,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选题方式是先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专业的文献,看看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对这些问题产生过怎样的感触和想法,然后根据阅读文献的感想与教师多次沟通确认可行后再撰写开题报告开始论文实验研究。因为是带着问题与兴趣进行探讨研究,这样的选题学生往往完成得较好。因选题范围宽泛,在此不一一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