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6: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成为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新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传统的几何课程,内容差不多都是计算和演绎证明,到了初中后,几乎成了一门纯粹的关于证明的学问。表面上看是遵循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传统要求,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被无情地扼杀,数学应有的人文功能、应用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尤其是错过了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最佳时期。事实上,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的形态呈现的,作为设计者要先从自己的想象出发画出设计图,然后根据设计图做出实物模型,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至最终完善成型。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的思维不断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的过程,空间观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所以,明确空间观念的意义、认识空间观念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对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学习内容的原因。
按照《标准》描述的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具体要求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在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较多,亲身体验较多,因此在充分挖掘图形的现实模型,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之外,还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为此在学习之初,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而以后,则应鼓励学生先想象,再动手。
例如,在开展正方体表面展开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正方体,再想象它的展开图,并把脑子里所想的图形画出来,然后再来进行动手操作,这样能充分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二、推理能力的培养
标准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就是我们熟知的三段论,而合情推理则是指借助归纳、类比、统计等手段得出结论。在初中阶段它是我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我们第二次教学几何知识是在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这一章除了在探索图形性质、画图、拼摆图形、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外,还要了解一些关于图形的概念,如:直线、射线、线段、角、角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和相关的一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换算以及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关系等等。其实这些内容小学里就已经学过,这里只是要求学生在小学学过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
在初一第二学期第二章有关“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教学中,我明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因为这是老教材中的内容,往往会把老教材中的要求带过来,重视概念、图形的性质及判定,而忽视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过程。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直观、形象化的数学模型,几何是不可替代的,由图形带来的直觉,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对空间与图形性质的探索和推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推理的能力。
平行线、相交线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它们又构成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与垂直的有关知识,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这一章教学中,通过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来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以丰富数学活动。在第五章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和掌握它的基本性质对学生以后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中,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现实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丰富的例子力求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测量、拼图、折纸和设计图案等,给了学生充分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的发挥提供很好的机会。但我们在应用课本情境时,也要有一定的选择和变动。
三、应用意识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关于应用意识的刻画,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用数学的角度,运用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3、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如:在第七节“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的教学中,我并没有直接利用那位老人讲述的故事,而是带去了一个被压过的易拉罐,几根细钢丝和一团线。我说我很想知道那个易拉罐上两个点A、B之间的距离(两个不能用刻度尺量出,又不凹在里面的点)让学生想办法。本来我以为这个问题可让学生好好地思考、争论一番的,可你不得不相信现在小孩子的聪明,经过几次设计方案的被否定,很快有同学从我带去的材料上想到了利用全等来测距离。他们用刻度尺找出两根钢丝的中点,再用线把它们的中点固定在一起,把一边的两个端点分别放在A、B两个点上,让另一个同学量出另两个端点的距离就可以了。当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时,他很爽快地回答:因为现在我们学的是全等三角形,所以我就想利用全等三角形来解决这个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当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表达不清晰、不准确时,往往是思维还不够清晰,想不好自然说不好。当然,有时即使想好了也说不好,这是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或语言的障碍。方法一般包括:1.阶梯分解。很多时候,学生因智力水平或努力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思维活动受限,力不从心,我们教师就要在此时助他们一臂之力。学习“爬行类”的内容后,我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鳖与青蛙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都能生存,但它们为什么不属于同类生物?”不少学生一时还真回答不上来。这时我们可以进行阶梯分解:设计几个阶梯性的小问题。比如,它们的呼吸方式一样吗?它们的皮肤相同吗?它们的生殖、发育一样吗?如此引导,学生便顺着老师设置的阶梯一步步展开思维探究,从而由表及里探寻到问题的本质,并在解决疑难问题时构建良好的认知体系。2.旁敲侧击。我们不直接给学生说怎么思考,而是间接暗示、迂回诱导、旁敲侧击。就像旅游路上的标志牌,在峰回路转处指引方向,让人有一种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惊喜。这样的旁敲侧击,可以引领学生从旧知中探寻孕育出新知,在思考时进行相似或相关联想,从而灵感突发,茅塞顿开。3.开门见山。对于很多问题,学生心里清楚就是不会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候,我们教师不妨直截了当,一语中的,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题用语,帮助学生越过语言障碍。4.发散引导。以某一学习内容为中心,由点到面引发与之相关的诸多内容。就像太阳放射出万道光芒。这种点拨能够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的头脑更灵活,视野更广阔。5.聚集点拨。这种点拨的思维方向是由面到点,与发散引导刚好相反。学习“生物进化的规律”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异同,发现并总结出生物的进化规律,“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体态点拨的方法及运用
教师的体态也是一种教学语言,虽然不是直接的语言交流,但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身姿等肢体语言的交流作用和教学效果绝不亚于语言交流,运用体态点拨,往往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1.肢体演示。教师借助手、臂、腰、腿、脚等肢体动作,可以形象生动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添学习的乐趣。学习“蚯蚓运动”时,为加深学生对蚯蚓的环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刚毛作用的理解,我们不妨用右手手掌手臂代表蚯蚓的身体,左手表示蚯蚓的环肌、纵肌的交替舒缩以及刚毛,左右手配合做伸缩运动,同时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这样,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体态语言,教学效果倍增。2.目光点拨。这种方法老师们用得也很多。就是教师通过目光给学生传递教师的愿望、态度和情感等。比如,抽查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先给他信任的目光,学生就会信心满满;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把握时会很紧张,我们对他投去鼓励的目光,就等于给他加了油、鼓了劲、壮了胆;学生如果回答得很好,在结束时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学生会美滋滋地高兴好几天。3.表情调控。面部表情是教师内在思想感情的“晴雨表”,好教师应该表情丰富。我们不妨借助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课堂调控,把一些复杂、微妙、深刻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起到让学生心领神会而不需言传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思维方向不对头,我们可以用迷惑的表情进行暗示,学生会敏锐发现并及时调整,从而走出解答误区。点拨是一门教学艺术,尤其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在学生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点拨释疑,往往能引领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各人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就要求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
2.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提出了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3.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音、字、词、句、句群”进行有效连接。对于第三个基本理念的解读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合作体现为一个“互动性”。现在部分学校推行的“小组教学”就是“合作”的一个体现。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对于第四个基本理念的解读重在“活力”。这就要求教师拓宽语文学习的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二、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的记忆更为牢固。“生本教学”所遵循的方法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符合新课标中的自主学习原则。在《海燕》的课堂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第一步,学生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把问题进行小组汇总后在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定出初步的解答方案。第二步,把“象征”的定义告诉学生,让学生利用图书室、多媒体等手段查阅《海燕》的作者信息和写作背景。然后,学生把所提问题重新放到小组中进行第二次讨论,制定出新的答案。以上这些都要求学生在课下完成。第三步,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制定的答案进行筛选,然后补充所遗漏的问题。这种教学思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功能、内容、目标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改变着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的实拖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新课程的功能和目标出发,分析研究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影响,无疑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求知、开发智力无疑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
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改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l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回顾上世纪教育的发展历程,思考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发展的重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发展到以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
我们的基础教育,关注最多的是知识,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其实,在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存在狭窄化的问题,即把基础知识具体理解为学好学校开设的主要科目。并且局限于要考试的内容。同时,强调教育教学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评比标准的满足。如:把学科教学的价值定在考试成绩的提高;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对准评比条目;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参赛得奖;把教学质量等同于升学率等。教师紧紧围绕“考”、“评”、“查”、“赛”的具体要求转,尽管教师按要求工作得非常辛苦,其结果却渐渐丢失了中小学教育更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奠基性价值。这虽然主要是由我们过去的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社会的价值追求造成的,但与教师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不无关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新课程功能与目标的指导下,改变知识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了依据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教材或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因而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传授新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教学新意义的建构。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新知识,同时要激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把教师传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共有知识与自己的个体经验相结合,形成具有学生个体特征的个人知识。即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创设学生学习、消化、建构知识的教学情境,实现学生对来自于教师方面的社会共有知识的个性化的、创生性的占有。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实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未来的课堂知识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教材;二是来自于不同教师对教材独特的理解与运用;三是来自于具体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在此教育观念的引领下,教师既是新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还需要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同时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首先,在教育观念方面,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己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新课程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深对知识实践性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新课程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以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学习方法是“深层法”,它以理解思想和探询意义为目的。学生对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兴趣并希望在学习中得到乐趣。他们把学习任务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对论点和论据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找出规律以及潜在的原理;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他们关注的是所学知识的意义、要旨和相互联系。另一种学习方法是“表层法”,这种方法是学生把学习看做来自外界的一种强制性,因而试图去应付这些要求。他们的学习动机具有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想花尽量少的工夫来完成学习任务。他们尽可能准确地去复制基本知识,为考试而不是为理解而死记硬背。虽然他们学习也十分专注,但忽视了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策略。
学生运用哪种方法掌握知识,虽然从试卷上基础知识类题项的答案中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同,必然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不同,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具有显著差异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职电子教学中,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而学生却表现得无精打采,在课堂上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这严重违背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准则,并且教师不懂得从实际出发,没有运用有效且可行的教学方法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这将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组织一些小活动,忽视学生都有着一颗爱玩的心理。如果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小活动或做一些小游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唯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课程设计不完善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电子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起来给学生传授新的电子技术知识,这会使学生记住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忘记了实践知识,若不然就是记住了实践知识,而忘记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而导致相关知识脱节,并且部分专业知识与现实严重脱轨,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所需要的不相符合,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职电子教学中解决对策
1.在电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科学以及合理的课程设计,还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
在电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活动来进行教学,但不要脱离教材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踊跃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还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内容。
2.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对于电子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当制订出完善的针对教师电子教学的培养策略,规定每个月安排教师在校外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时候要对教师进行不定时的电子教学能力测试,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丰富。在培训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去到一些企业中了解现在社会对于专业方向的需求,以此来面向专业化教学,让学生时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和就业筹码,为学生的就业方向奠定基础。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数学知识不是独立于学生之外的“外来物”而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使他们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学生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约,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
二、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改后,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这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三、课外提倡合作式学习
通过第一次月考,将学生的测验成绩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每个级别学生均直接请教于其高一级别的学生,A级别的可直接请教于老师。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比如在分组时把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对学生说,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每次小测后,把各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成绩上升的进行表扬,对进步小的组分析共同找出进步小的原因。
“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技术“顾问”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指导者只是比学习者基础稍好一些,现在让他(她)自己做小老师去教别人,他(她)就会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这样给指导者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她)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练习中更努力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教来促进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课中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优生的培养。
四、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
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后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更科学、全面、客观,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比如对模块的综合评价成绩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心在于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而教学的主阵地在于课堂,课堂的根本在于效益,而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及归宿点就在于此,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
一、新课程下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教学活动,示范和引导学生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它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为主要表现形式。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忙于问题的讨论,活动材料的整理,教师也忙得焦头烂额,但其效果却并不明显。只要我们静下来思考就不难发现有不少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给人的感觉是随意性大,教学面广,肤浅局限性突出,活动仅仅停留在追求表面热闹非凡,其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其本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它的目的意义不大,因此,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大胆舍弃繁杂庸俗的教学活动,大胆提倡富有示范性和指导性并重的教学活动。
(三)营造民主的氛围,活跃课堂教学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创设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应该时刻调整心情,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学生大多怕老师,对老师存在胆怯的心理,因而不敢大胆发言,畅所欲言。因此,老师注意说话方式,把话语说得亲切些,和蔼些,富有感染力,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和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要途径。优秀的教师上课,总是认真讲授准确无误,方法灵活多样,重点突出。在各教学环节都安排恰当的前提下,课堂讲授的成败,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即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说,教师语言的艺术,要体现出下面三个特点:
(一)教师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通过教师讲授来学习领会知识。教师的语言,只有能为学生接受,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讲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二)教师语言的节奏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它能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单调刺激,减少学生的疲劳,使教学气氛和谐轻松。
(三)教师语言的幽默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就是运用各种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与表情,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求知的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实践表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凡是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三、新时期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学科在课程特性上出现了异化、变质现象,具体表现在以内几个方面上。
(一)课堂教学内容上
小学语文课堂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这较多出现在教学常识性课文时。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新理念,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专挑“科技含量高,网上资料多”的课文让学生研读,但在设计研读专题时,既不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小学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
(二)课堂教学的形式上
有的小学语文课堂热热闹闹、唱歌跳舞,学生的活动形式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教学变成了艺术教学。诚然绘画、唱歌、表演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更轻松、更活泼,可以带给学生欢乐,使语文学习更快乐;增强课堂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开阔视野,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更能体现大语文观。但艺术究竟该在什么时机走进语文课堂,学科之间究竟以什么方式整合,都应以小学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一线教师,面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瞻前顾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郸学步也不好。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才能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减少在左右摇摆中的机械追随与模仿,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一、走出高效课堂教学误区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是更新观念
教师应吃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研究新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有用的数学,人人可以学好这些有用的数学”的“大众数学”,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型”人才.二是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以考试为突破口,以试题为导向,注重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使教学内容层次清晰,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数学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规范书写、自觉检验、订正错误的优良学习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课内思考、课后复习等.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四是强调数学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最后是重视能力的培训,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还要强调学生个性培养,鼓励学生自由发展,如使用分层次个体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强调自学,注重因材施教,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数学概念、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具有典型性的、数量适当的具体材料,并要给学生的概括活动提供适当的台阶,做好恰当的铺垫,以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并归纳出抽象结论.理解概念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对于概念概括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真正建立在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给学生以独立探索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
二、总结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数学的思想方法,懂得削枝强干,对内容所蕴涵的思想方法加以挖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发展,使他们终身受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动态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也可以将纸上的操作活动转化为脑中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过程的乐趣,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在教学中,从简单的操作情形出发,认真比较、发现规律,通过联想、类比进行的简单应用,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周洋单位:江苏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
当前,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正面临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是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品质有所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因为受我国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观念上存在许多弊端,新课程、新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固有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新课程呼唤小学语文中的新观念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一定的弊端:第一,只重视教师的表演,只关注学生的整齐,一切顺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教学,维护着严格的课堂秩序。第二,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按照一定的语文课本走向进行传授,这样使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学生难以融会贯通。第三,忽视课堂学生的情感活动,只顾关注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意识。第四,越过过程与方法,重视结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大量地灌输前人的结论,学生机械地记住,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
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只有将素质教育理论、个性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理论这些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的理论基础实施到传统教学中,才能摒除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小学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1.语文学科综合化
所谓语文学科综合化,是一种由语文学习的过程转变为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之成为一种能力的过程,它是一种要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活动与书本知识的紧密结合还有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整体发展”的过程。作为各种综合方式相运用的过程,我们应当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打好基础,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不囿于教材,多方面了解语文知识,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自主的乐观心态与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灵活与创新。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非个体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团队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与互学习。在这种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纵观全局,有时也是一个好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控制时间、有效参与、积极合作,正确指导、引导合作学习的多样化等工作。
3.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新课程观念的主要部分,新课程强调,师生之间应当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识与思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只有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
4.语文课程生活化
语文课程生活化就是将一定的教学活动置于现有的生活大背景之中,促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生活主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获得更加不易忘却的知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我们应实施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中学习与应用语文知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思考与感悟。
语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追求高水平的教育,教师要不断向新课程、新观念靠拢。只有教师切实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才能使学生对语文有更好的理解与应用,达到一个较好的语文水平。
1、学科理论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2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及任务是: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的选择多样性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应该是有目的、多方面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而进行的。在以往课程教学中,老师多的是采用传授法。此方法虽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能按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循序渐进地教学;能使学生简捷有效地掌握知识。但是,通过比较,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是有缺陷的: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容易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它着重于传授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把科学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来背诵和应付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讲得多而学生活动、操作少,容易出现教学的满堂灌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尤其是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然而,从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来说,掌握科学知识过程应该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应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个过程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能有效地改变仅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1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主体的主动探索和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取知识、科学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标是要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和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会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极大地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2.2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生活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网络教学和生活实践是学生最喜欢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化学老师要从兴趣体验中去教学,从而让学生学会领会和探索。此外还要把生活中的化学原理与课本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出我们的社会需要和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