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22:43: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个人心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心理现象。
1 基本概念
嫉妒(Jealousy)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通常是人)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Mathes,1985)。这种关系的丧失,如果不涉及其伙伴与第三者建立类似关系时,个体就不会产生嫉妒。最为常见的嫉妒现象往往出现在恋情关系中,但其它类型的关系中也会有嫉妒发生。总的来说,嫉妒常常涉及一种三角关系,三角关系的一边代表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嫉妒者和伙伴;另一边代表着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边代表着嫉妒者对第三者的态度。
英文中的嫉妒和妒忌(Envy)常常让人混用,对于嫉妒的研究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明确了嫉妒与妒忌的区别。嫉妒必须发生在人际关系情景中,嫉妒这个术语涉及到第三者,即便是这个第三者也许只是存在于嫉妒者的想象之中。而妒忌发生在一个人缺乏另一个人所拥有的高人一等的能力、成就或者某件物品时的情绪体验,妒忌者既羡慕别人,又希望别人也和自己一样缺乏那些东西。它发生在这种缺乏存在于自我定义的范畴之内,它会增强自我的不满足感。
2 理论趋向
在国际嫉妒研究方面,近几十年来,围绕着嫉妒的发生机理,发展和影响因素,内部心理反应及外部行为表现规律,调节和治疗,形成了一些理论。概括起来,能够代表现代嫉妒研究和应用主流的理论有六种:1、心理动力学理论;2、系统学理论;3、社会生物学理论;4、社会心理学理论;5、行为理论;6、认知--现象学理论。这六种理论彼此间存在启示性和互补性,也存在分歧甚至矛盾。论文大全。
嫉妒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组成部分,他把成人的嫉妒看作是童年创伤经验的复现,由于每个人都会在童年经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这些经验沉积为潜意识,并在适当的情境下有深层潜意识向意识表层过渡。由于童年的焦虑和恐惧人皆有之,所以嫉妒是普遍的、不可避免的。系统学理论研究嫉妒的整体关系,认为嫉妒是一个比个体更高级的关系系统问题,个体只是整体关系的一部分。它不问“为什么”(嫉妒者为什么嫉妒),而问“什么?”(是什么引发嫉妒?)通过提出理论模式和具体意见,扰乱或中断引起嫉妒问题的破坏性关系,建立积极的关系。社会生物学理论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它的理论基础有两个:嫉妒进化论:嫉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性本能反应,人和动物都有嫉妒行为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性别差异演化论:随着男性和女性进化层次的上升,他(她)们在生理上和行为上的差异日渐明显,因此两性在表达嫉妒的方式上显示出差异。嫉妒差异的根源除了性别进化因素之外,还有影响群体和个体的社会进程及生存条件。社会心理学理论以社会文化为基础,论证不同文化中的人有不同的嫉妒反应方式,意在证明嫉妒与其生活的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规范有关。行为理论认为嫉妒是后天的习得行为,并把可观察的嫉妒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重点。论文大全。行为学家认为,嫉妒常常是不恰当的学习结果,嫉妒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应该从当前的环境中去寻找。认知--现象学理论是在嫉妒现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者是最古老、最普遍、最流行的嫉妒研究方法。它注重对嫉妒现象及其危害的描述和鞭挞。嫉妒的认知--现象学理论是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中心论点是强调对嫉妒事件的认知评估,即刺激―评估―反应模式。拉扎罗斯(Lazarus)“情绪的认知--现象学理论”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中国台湾哲学家陈康德“嫉妒分析”一文,也堪称是嫉妒的认知―现象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这六种主要的嫉妒理论在理论趋向上的分歧,我们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用更加综合的观点去寻找各个理论对嫉妒心理及行为的实际研究与治疗过程中的契合点,使其更具实际意义。论文大全。
3 嫉妒评估
嫉妒曾一度被认为是羞耻的情绪反应,往往和脆弱、狭隘联系在一起,由此就导致了嫉妒研究的一个难处,被试因此对嫉妒存有防御,否认自己存在嫉妒心理,即使明确感到自己确实存在这种心理感受,考虑到社会文化赞许性,也容易掩盖其嫉妒感受,所以对于嫉妒的评定存在困难。
现在在美国和西欧研究并广泛使用的嫉妒评估量表有七种,它们分别是Mathes人际嫉妒量表、Bringle自我报告量表、Bringle投射嫉妒量表、Hupka爱情嫉妒量表、White习惯性和关系嫉妒量表、Rosmarin人际嫉妒反应量表、Bunnk嫉妒量表。Bryson定义嫉妒行为范畴的研究;Hupka界定激起嫉妒的文化情境的研究;Bunnk特定文化背景中的嫉妒因素研究均采用这些量表作为研究工具。Bryson在嫉妒反应风格的研究中,证明了这些量表具有较高的效标关联效度。White指出,采用效标测量,可以得到嫉妒的一般结构。Bryson在五个不同文化的国家中使用White习惯性和关系嫉妒文卷和Mathes人际嫉妒量表,证明嫉妒有明显的跨文化反应一致性,可看作是效度的验证。Mathes检验了7种量表的信度,证明其信度指标符合测量要求。在中国,王晓钧对这7种嫉妒评估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研究,其结论为:这7种嫉妒量表具有较高的分班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能够满足中国被试者的使用要求;量表内容重复性较大,适用范围限于爱情及关系嫉妒,并不适合评估其他嫉妒类型。
近年来,在嫉妒心理的研究中,更多地使用了嫉妒感受伴随的各种情绪进行主观量化评定。
4 其他相关研究
在嫉妒的相关研究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有嫉妒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在这一研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格是否对嫉妒产生影响以及哪些人格因素对嫉妒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表现产生实质影响?近20年来,国际同类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3种观点:第一,认为人格对嫉妒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研究者将此类嫉妒称之为特质嫉妒(Trait Jealousy)。Clanton指出:“特质嫉妒不涉及产生的问题,因为它是已定型的,具有烙印特定的个人嫉妒。”他援引Bringle等人的研究作为证据,Bringle等人研究了跨年龄阶段被试者的嫉妒反应,发现在纸笔测验中,不同年龄阶段被试者的反应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相隔两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73。据此他得出结论“特质嫉妒是深层次的、不可克服的嫉妒”。不仅如此,Clanton进一步指出,特质嫉妒与那些稳定的社会人格有关,它是一种用于分析嫉妒性质的透视性概念,应当在更大的范围进行研究。第二,认为人格对嫉妒又影响,但不赞成把人格看作是嫉妒的原因。Bringle指出:“人格只能看作是分析嫉妒的变量之一,而且不是唯一的变量。为了对嫉妒现象提供理性的和有效的分析,未来的经验性和概念性研究需要维持在个人、关系、情境三方面的平衡。”第三,否定人格对嫉妒产生决定性影响。Pines指出,一些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像‘爱嫉妒的人格’这种东西真的存在,而我自己的经验使我相信,给某个人贴上诸如‘爱嫉妒的人格’这样的标签,不仅对他无益,甚至有害。
那么嫉妒与人格的关系究竟如何?在众多人格变量中有没有一些人格维度或人格因素对嫉妒产生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王晓钧通过实证方法系统研究人格是否对嫉妒产生影响以及哪些人格因素对嫉妒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表现产生实质影响。其研究通过对4种嫉妒量表和达5人格量表施测结果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大5人格量表中所包含的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顺同性河沿进行5种人格维度中,只有神经质维度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外向性维度与嫉妒的一致性关系尚不明确;开放性维度、顺同性维度和严谨性维度与嫉妒关系并不密切。在大5人格量表中所包含的30种人格因素中,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4种人格因素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结果表明:在5种人格维度中,神经质人格维度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作用;在30种人格因素中,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4种人格因素是影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的重要因素。
5 结语
对于嫉妒的心理学研究,国外学者认为,一方面需要开展认知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嫉妒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探讨,需要从行为层面、认知层面、社会文化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开展嫉妒的跨文化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嫉妒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种社会情感,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都会涉及到嫉妒的问题,因此,关于嫉妒对于人们身心健康、动机系统的影响,乃至于如何克服嫉妒的负面影响,都是很重要的课题。
6 参考文献
1 史占彪、张建新、李春秋,嫉妒的心理学研究进展,Chinese Journal ofPsychology,2005,13(1)。
2 王晓钧,现代嫉妒理论的分歧与契合研究,心理科学,1999,22。
3 王晓钧,7种嫉妒评估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心理科学,2001,24(5)。
4 王晓钧,嫉妒与人格的关系,心理学报,2002,34(2)。
5 王晓钧,嫉妒研究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分析,心理科学,2000,23(3)。
在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不够用,注意力经济被广泛地关注。信息的广泛传播,公众的注意力已成为接受和筛选各种信息的关键,注意力已成为稀缺资源,具有经济学价值。因此,如何研究注意力的属性和特点,在众多泛滥的信息中赢得人们的注意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影视广告处在当今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不再是影视选择观众,而是观众选择影视。所以,我国影视广告业应重视注意力经济的研究,针对性地做好影视广告的设计。
一、精选语言,恰如其分
影视语言不仅是电视广告的信息传达手段,也是电视广告形象得以形成、体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是电视广告的基础和生命。
影视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要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另外,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按镜头段落为序,运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广告画面,必须时时考虑时间的限制。镜头不能太多,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所要传达的内容;影视广告是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视听结合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因此影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即广告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声画对位”。
如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告作品的“100年润发,重庆奥妮”就是通过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情节,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从而升华了“百年润发”的品位。同样,孔府家酒以其主题曲“千万里,千万里,我回到了家……”和《北京人在纽约》主演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深深打动了的观众。
二、出奇不意,巧妙构思
“科学的广告术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现代广告心理学认为广告活动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所以打动和征服消费者是广告成功的关键。遵循心理学法则,加强广告创意,力求构思巧妙,从而做到出奇不意,是影视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之一。
广告创意是指广告为达到广告目的创造性的主意。广告活动中的“创意”其实质是根据产品的情况、市场情况、目标消费者的情况,来制订广告策略,寻找一个说服目标消费者的理由,并根据这个理由,通过媒介传达产品的信息,来影响目标消费者。因此,广告创意的核心是提出理由,然后说服大众。
香港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则汉堡包的广告:一个小孩胖胖的两条小腿在沙滩上走,留下两行脚印,连续15天,都是同一画面,没任何文字和声音,到了16天仍是这个小孩的两条腿在沙滩上走,所不同的是,每留下一个脚印,便从脚印中跳出一只汉堡包。这则广告,利用悬念,可谓巧妙构思,出奇不意。
三、重点突出,简明易记
从广告心理学中的“过滤器的注意理论”的角度看,影视广告“重点突出”符合消费者的注意习惯和记忆心理。消费者的注意过程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
所以诉求点往往要单一,传达对消费者最有用的信息。如德国的设计家伯哈特为伯拉斯特火柴公司设计的广告,他的第一个方案是一张圓桌上有方格桌布,上面的烟灰缸里有一支点燃的雪茄,还有一盒火柴。伯哈特感到形象太孤单,在背景上画了一些跳舞的女孩,但其后他发现形象太复杂,把女孩们盖了。但一位朋友问是不是为雪茄做的广告时,伯哈特涂掉了雪茄,考虑到台布和烟灰缸太突出,又把它们盖住,只剩下了一对火柴,结果伯哈特的这个广告非常成功。尽量减少广告记忆材料数量也是增强广告记忆的策略。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记忆的材料越少,记住材料就越容易。比如“妈妈,请洗脚!”充分利用广告有限的时间,做到了广告标题、文稿的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在突出产品特性的同时,让人们记住最重要的内容。
四、以情动人,投其所好
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后女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日益普遍。“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女大学生恋爱行为与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其青春的特质、生理的变化、心理的追求、独特的个性特点,都使得越来越多的女生尝试着在大学恋爱,在她们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行为呈现的特点
1.情感性的需求
高校女大学生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从人类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来看,她们在生理方面已经趋于成熟,”加之学校、社会系统教育的引导,她们的心理也日渐成熟,从而对爱情有着正常的向往和需求,另外,个性意识,对爱情体验的渴望与好奇也使得女大学生在思想与情感上充满了对恋爱的向往。
2.积极性的促进
高校中有一些女大学生秉持传统的恋爱观念,倾向于从同学、朋友慢慢相处成恋人,对爱人的要求更多的倾向于为人,是否有上进心,是否有正直、善良的品质,这些女大学生的恋爱往往能带来较好的过程和结果,能在恋爱过程中控制自身的行为,在学习上、工作上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思想上有良好的沟通。
3.盲目性的寻求
一些女大学生进入大学,从高中紧张学习的状态转变到大学自主学习的状态,一开始的不适应让人无所适从,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在空闲、无聊的大学生活中,在还没有树立大学目标和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开始盲目的寻求情感的慰籍,遇到对自己有好感的或对自己好的男生,不能理智分析自身的情感需求,就选择接受,这类女大学生一般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生活过于随意,甚至对男女恋爱中行为的把控能力也比较弱。
4.幻想性的体验
高校的女大学生大多是“90后”,正值青春的年华,对爱情充满幻想与渴望,偶像剧的追逐让她们多了很多对爱情的向往,于是,在大学里,一些女大学生就开始带着幻想体验爱情,在她们看来,恋爱是浪漫、美好的体验,是纯粹无暇、无忧无虑的美好过程,但当她们处在恋爱中,就会发现两人的思想、性格、兴趣及观念不同会产生各种矛盾,就难免会发生冲突和不快,最终导致争吵或分手。只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的恋爱让一些女大学生只注重精神慰籍而缺乏爱情责任意识。
5.冲动性的崇拜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群体生活中,个体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即个人的认知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迫于所处群体的无形压力,而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高校的女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似,当看到周边的同学或朋友都开始恋爱时,心底无意识的从众心理与相同命题的渴望驱使着她们崇拜的冲动,于是,一些女大学生因为想恋爱所以恋爱,步入恋爱的圈子。
6.利益性的追求
因为成长环境和思想观念所致,一些女大学生对恋爱进行了功利化的塑造,把恋爱当作某一目标的跳板,她们认为有力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自己未来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可以通过攀附高枝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功利性的恋爱追求缺失了真善美的爱,也让女大学生缺失了提升自我的思考与动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在恋爱中如何达到目的的伪装与应付中。
二、高校女大学生恋爱中出现的问题
在高校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中呈现出了诸多的特点,身处象牙塔中的女大学生恋爱行为普遍比较正常,但也有一部分女生在恋爱思想与行为上存在一些问题。
1.过度沉迷影响学业
有些女大学生崇尚恋爱至上的理念,将恋爱视为肯定自我的一切,享受恋爱过程中的情感交流与慰籍,希望课余时间都能和对方在一起,过度沉迷于恋爱中不能自拔,整日思忖着如何浪漫,一旦遇到分手的打击,很有可能一蹶不振,从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2.恋爱受挫导致失常
在恋爱过程中,有部分女大学生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较弱,一旦发生争执,不能很好的调适自己的状态,导致情绪低落,反复无常,从而影响其正常的大学生活,有一些女大学生不能忍受对方提出分手的决定,情绪异常激动导致失常行为的发生,如自残、自杀、酗酒等,如2010年10月某高校在一女生因感情受挫跳湖自杀。心理学专家陶云曾说:“据目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很多,而大学生因为感情问题而轻生的占了75%。”
3.恋爱导致交往缺失
过于注重与男友的相处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忽视与同班同学、同性朋友的相处,在人际交往方面欠缺主动性,久而久之,就缺少了周边的朋友,当恋爱不在或者不再恋爱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朋友可以倾诉和分担,导致失落情绪的叠加和蔓延。
4.功利观念导致分歧
功利化是有些女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将恋爱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阶梯,通过不断的讨好和迎合获取对方的心意,这种恋爱往往让女大学生丧失个性,一味求全,甚至伪装自己,在没有自我的恋爱中,迟早会出现问题,如若对方发现她对自己的好仅仅是出于利益所求,那往往这段感情会无疾而终。
5.行为大胆形象受损
有一些女大学生大胆开放,和男友相处不分场合,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一些亲热举止,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女生而言,这种形象的否定就等同于对她整个为人的否定,更不用谈在学校的个人发展了。
6.两性生活影响身心
开放型恋爱观让现如今的女大学生追求个性,享受被人关爱和关爱别人的直接表达,一些女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处理两性问题,对于对方的需求不能拒绝,觉得有性的恋爱才是有爱的爱情,于是,一些女大学生过早的偷吃禁果,在不知道一些生理卫生知识和防护知识的情况下,出现怀孕、流产、妇科炎症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身体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三、思考有效引导的教育对策
1.加强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引导
高校应对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宣传媒体、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等手段,在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女大学生利用大学时光吸纳知识、增长才干,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倡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恋爱,提倡慎重的选择,提升责任的意识,摆正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女大学生自尊自爱,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不良影响。
2.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的校园活动
高校应着力开展以女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各项校园活动,通过活动丰富女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女大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展大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学业生涯学习培训,帮助女大学生明确未来努力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上。如一些高校开展的女生节,会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女生的小贴士、风采展、服务资讯等,有效的提升了女生的被关注度,提高了女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和自爱意识。
3.开展女大学生的系列礼仪教育
高校应注重女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升,可以开展中外礼仪文化等有独特文化底蕴的知识学习,开阔女大学生的视野,注重言行举止的文明。通过系列礼仪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恋爱观,时刻注重女生良好形象的塑造,得体的行为、应有的德行会教会女大学生适时而为。
4.加强女大学生的青春知识教育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4]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研究组成员经历了当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动荡,对历史与革命、文艺与人生有着独特的体悟,这使得他们的见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
心理分析批评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模式,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能被广泛运用,在于东方文化重直觉、重体验、重灵性的精神活动与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畅广元等着的《神秘黑箱的窥视》是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重要成果,该书以贾平凹、路遥、实、邹志安、李天芳五作家为研究对象探微创作的神秘黑箱,论文有: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探析》、费秉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分析》、李继凯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肖云儒的《路遥的意识世界》、李凌泽的《乡土之爱与现实忧患的变奏———实小说创作论》、孙豹隐的《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陈瑞琳的《野火?荒原———对邹志安创造的“爱情世界”的思考》、陈孝英的《邹志安,一个又不安分的灵魂———与邹志安陈瑞琳对话》、屈雅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李天芳论》、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韩鲁华的《贾平凹、路遥创作心态比较》、畅广元的《〈白鹿原〉与社会审美心理》、李继凯、李春燕的《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等论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获;专着有费斌勋的《贾平凹论》、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和阎庆生的《鲁迅创作心理论》;屈雅君、李继凯编的理论研究专着《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收获,此书系统分析了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八类批评模式,开篇首章对心理批评进行研究,对陕西及全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美学历史批评②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将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在艺术与历史分析的相互渗透中剖析文学作品。“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标准和批评原则。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基本上是在美学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中进行,50、60年代强调文学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0年代兼及文学与美学的关系,90年代美学历史批评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诸多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评体系中,实现美学与历史的双向渗透,使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方面王仲生的实研究成果喜人:《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与民族共反思———评实80年代后期创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嘉轩:文学史空缺的成功填补》、《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实的〈白鹿原〉》。王仲生“历史的观点”突破对历史的静态认识,关注到历史纠结处的关联性,把人与社会、环境、文化焊接一体,置于社会结构演变的流程中。他这样评述实的历史观:“人,人的命运,始终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们不再是历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历史结论的形象性注释,他们是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这反映了实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王仲生在研读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有机汲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成果,承认历史与人的平等关系和对话原则:“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也不是任主观意识摆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一种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5]
此外,李星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交———读实中篇小说〈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周燕芬的《贾平凹与30年中国文学的构成》等文,也是美学历史批评结出的硕果。神话原型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出现较晚的批评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组原型批评文章载于《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1982年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也有译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7年叶舒宪选编的《神话一原型批评》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神话原型批评才激发起人们自觉运用的热情。其实,叶舒宪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1期发表《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运用原型批评的系列成果,专着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与李继凯合着)、《诗经的文化阐释》、《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叶舒宪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学术空白,季红真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型批评对于人类精神之谜的解密极有意义:叶舒宪把原始思维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维纳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中,揭示集体无意识层面上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拿到一把打开现代人和前人心灵沟通的钥匙。[6]叶舒宪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范畴,对陕西文学尚未涉猎,但对整体慢半拍的陕西文学研究而言,陕西神话原型批评由于叶舒宪等陕西师范大学学人③的践行,在全国文学批评中一时独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9-03
一、心育工程的实施现状需要“龙头”高中率先探索
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所谓“心育工程”,是指学校管理者通过引领心理学研修、心理辅导、心理素质训练活动,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师生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影响的系列化的教育实践。从特征上看,心育工程是规模大、水平高、惠及面广的系统化的心育实践。
我国心理学意义上的心育理论起源于1994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心理学教授肖汉仕出版的专著《青少年心理指导》,经过20年的实践摸索与理论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心育理论已经趋于成熟。
理论的成熟并不代表实践的完善。在教育转型的新形势下,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新问题、新动向的情况下,心育实践在一些区域的具体工作还要进一步扎实推进,在一些领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比如,咨询室设施建设问题、心理教师专业化问题、岗位设置与编制问题、心育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何去何从的问题,等等。其中,最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普及率不高和科学化水平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制约我国中小学心育普及与发展的主要瓶颈。“龙头”高中率先探索心育工程,将会对引领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因此,“龙头”高中要增强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自身使命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大规模地、系统化地推进心育工程,把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作为当下实现高位发展的高标。
二、心育工程是“龙头”高中结合自身特点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严格地讲,“龙头”高中的概念定位不够严谨,但是,它在教育实践中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一类实体。笔者所指的“龙头”高中,是指舆论公认的,在区域发展中通过自身的率先、高位、特色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稳固而持久的区域辐射力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校。
多年来,“龙头”高中由于自身优势、社会期待、已有业绩等方面的因素,始终执着于高位发展的共同追求,都试图为自身高位发展寻求“特色”。有的从特色项目出发展示自身的优势;有的打造主题校园文化,凝练校本教育哲学;也有的从提升教师群体的学历着手,建设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所有这些途径,都有效促进了各高中的高位发展,提升了它们在所在区域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自身的“龙头”地位,也展示了一大批办学者的卓越智慧,催生了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过人理论智慧的教育家队伍。但是,在教育进一步转型的形势下,“龙头”高中应该为高位发展寻求新源泉,进一步在学校的内涵提升上多做文章,不断为自身寻求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就是实现自身高位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
三、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符合很多“龙头”高中目前的客观实际
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有利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优化,拓展教师研修领域,为专业成长提供新路径,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有益于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区的精神文明。总之,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有利于把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发展统筹起来。
1.利在教师
“龙头”高中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倾向极为普遍,表现为教育者原有人格解体、身心疲惫、绩效低下。研究表明,教师从教达到一定年数,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有:教师不能及时应对工作压力,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婚姻家庭关系出现重大变故;师生交往中诱发严重家校矛盾;在收入分配与评优晋级中遭遇挫折;等等。事实表明,“龙头”高中的教师担负的工作更繁重,工作压力更大,更容易受到各种滋生职业倦怠的主客观因素的困扰。因此,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有利于在“龙头”高中的教师群体中普及心理知识,帮助教师及时走出倦怠,维护他们的健康权益,助推教育品质的高位提升。
2.利在学校
近年来,各“龙头”高中都曾不同程度地追求高学历的教师群体,把提高学历层次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重要突破。现在,再次放眼江苏全省乃至全国大多数发达地区,我们发现高学历的教师群体已经不再成为“龙头”学校区别于一般高中的标志,各大高中,包括乡镇高中,几乎都有一批高学历的教师群体。所以,就目前形势而言,追求高学历只是“龙头”学校获得高位发展、特色发展的一般条件。推动“龙头”高中高位发展,需要学校领导更新观念,及时转变教师发展方式,从追求“专业知识”向追求“技术知识”转变,从追求“教育学知识”向追求“心理学知识”转变。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不仅是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要求,而且是转变学校管理方式的要求,它有利于在技术上实现“以心育心”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更高定位与追求。
3.利在学生
目前,“龙头”高中校的学生常常因为学业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而出现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令人堪忧,有的学生已经因为心理问题给自己、家庭或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拿苏北某县来说,2013年高考前先后有2名高三学生不堪重负而上吊和坠楼,其中原因固然很多,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时间和空间,是任何生命存在的基本维度。学生的生命维度受到侵扰,要么会产生紧张感,要么会觉得不堪重负。有的学校把时间控制得很紧张,管理事项过多,学生活动空间狭窄。当生命长久得不到自由呼吸的时候,灵魂受到压抑,精神就会倦怠,健康心理也会悄悄耗散殆尽,在反复的折磨与强化中,一种让师长倍感惊讶的怪异心理就会形成。不健康而又反科学的校园管理方式是青少年各种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在《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的新时代,校园生活中的那些反教育的旧做法、旧传统,已经到了该彻底摒弃的时候。因此,“龙头”高中校必须尽快觉醒,从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着手,尽快对在校学生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育工程的实施涉及“龙头”高中教育实践的各层面
作为“龙头”高中在内涵上实现高位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一种创新路径,心育工程是一项触及灵魂、挑动神经的开拓性事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必须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通过严格的心理学测试方可走上工作岗位,任课教师也要分期分批地参与心理学培训,可行的途径有在职继续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心理学测试,学校通过奖惩措施促成各科教师参与心理学继续教育,使“龙头”高中在职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普遍超出一般高中任课教师的水平。
2.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援助计划
通过专业人员对学校的诊断、建议和对教师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教师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教师在学校的工作绩效,具体地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减少或消除容易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包括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二是正确处理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即缓解和疏导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的症状;三是改变个体自身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3.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首先,要在数量上有增长,使专业教师在数量上摆脱“一校一人”的单兵作战局面,尤其是大规模办学的“龙头”高中,可以尝试“一年级一人”的岗位设置标准,或者是每500个学生设置一名专业心理教师。这样,多人组成的心理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学科教研组,有利于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要在质量上实现大的提升,争取引进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拥有自主科研成果的心理教师,打造一个实力雄厚、能力卓越、科研成果丰富,对学校高位发展贡献率高的专业教师团队。
4.在学科教研中增加心理学应用研究
组织教师主持或参与心理学范畴的专业成长研究,拓展教师研究领域,申报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市重点课题,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扎实研究,使之成为精品课题,提升心理学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的贡献率。班主任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在科研中承担学生个案研究,或者撰写心理学专业论文。
5.心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学校德育工作重心定位在“心育”上,努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让心理疏导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成为价值引导的新途径。
6.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充足的高级心理咨询中心
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帮助学生发掘潜能,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疏导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恶性事件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要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坚持干预个体与覆盖全体相结合。要在比较常见的基础型、标准化的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心检阅览区、潜能开发区、社团生涯区、中控督导区、情绪疏导区、艺术放松区等区域,各区域一律单独建室,总面积不少于300平米。其中容纳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配置主要有:健康检测系统、素质训练系统、艺术心理辅导箱、团体心理辅导箱、多元智能训练设备、沙盘游戏成套设备、心理学专用仪器、仿真宣泄人、涂鸦墙、放松椅、宣泄球、放松音乐光盘、哈哈镜、心理剧舞台、心理学专业用书、心理学电影、心理学挂图等。
五、实施心育工程要在把握系统性的基础上做好广泛的协调与动员工作
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调研基础上的积极助推,需要校长审时度势,果断策划,作好顶层设计与精细部署,需要学校教职工凝聚共识,广泛参与。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调研基础上的积极助推
在实施心育工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深入学校,督促学校挖掘自身的心育资源,努力把心育工程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规范,杜绝一哄而上,要积极引导、因校制宜,让一些有心育资源优势的学校先行一步,真正为“龙头”高中的心育工程保驾护航。教育主管部门要制订细致的实施方案,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推进心育工程的实施。比如,联络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增加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人员编制,制订《心理咨询室建设实施方案》《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与培训方案》《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等,努力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落实。
2.校长审时度势地作好顶层设计与精细部署
校长要做校园精神王国的主人,当好心育工程的总设计师。校长要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要求,设置一些精品项目,推进心育工程的系统实施。具体地说,校长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周全考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学校教职工凝聚共识,广泛参与
在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结构中,除了传统的社会历史学批评外,还有深受社会历史批评学影响又独具理论视角和批评方法的其他批评模式,如印象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历史美学批评、地域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文化诗学批评等,形成了陕西文学批评多种模式并存、风格纷呈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模式,根本改变了陕西文学批评单调的文学地图,文学批评逐渐走向多维发展的空间。印象主义批评模式最初来自法国,批评者重视对批评对象的主观感受以及由此生发的对作品意旨的理解和发挥。笔耕文学研究组不少人驾轻就熟印象主义批评模式,他们的文章标题就以“有感”、“印象”、“漫谈”命名,行文不断出现“感到”、“似乎”、“恐怕”、“使你”等字眼,如肖云儒的《贺抒玉小说印象》、王愚的《贾平凹创作漫谈》。文本中批评者的阅读感受与印象随处可见,王愚这样评价贾平凹:“读贾平凹的作品,会使你情不自禁地去这丛山环绕、流水淙淙的山区,热爱山区生活中正在成长中的新一代,而这种热爱常常会激发你对我们整个生活、整个人民的深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这也就是贾平凹的贡献。”[4]王愚将个人的感受和情感浇注于批评对象,其批评散发出生命的激情和才情。笔耕文学研究组成员经历了当代革命史上的曲折动荡,对历史与革命、文艺与人生有着独特的体悟,这使得他们的见解富有深度、直抵事物本源。
心理分析批评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模式,它在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能被广泛运用,在于东方文化重直觉、重体验、重灵性的精神活动与西方心理分析因素的契合。1993年畅广元等著的《神秘黑箱的窥视》是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重要成果,该书以贾平凹、路遥、实、邹志安、李天芳五作家为研究对象探微创作的神秘黑箱,论文有: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探析》、费秉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分析》、李继凯的《矛盾交叉:路遥文化心理的复杂构成》、肖云儒的《路遥的意识世界》、李凌泽的《乡土之爱与现实忧患的变奏———实小说创作论》、孙豹隐的《谋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陈瑞琳的《野火荒原———对邹志安创造的“爱情世界”的思考》、陈孝英的《邹志安,一个又不安分的灵魂———与邹志安陈瑞琳对话》、屈雅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李天芳论》、李星的《道德、理性、文化和人》。另外,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韩鲁华的《贾平凹、路遥创作心态比较》、畅广元的《〈白鹿原〉与社会审美心理》、李继凯、李春燕的《新时期30年西安小说作家创作心态管窥》等论文也是心理分析的收获;专著有费斌勋的《贾平凹论》、李继凯的《新文学的心理分析》和阎庆生的《鲁迅创作心理论》;屈雅君、李继凯编的理论研究专著《新时期文学批评模式研究》是90年代陕西文学批评重要的理论收获,此书系统分析了影响新时期文学的八类批评模式,开篇首章对心理批评进行研究,对陕西及全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美学历史批评②作为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将美学方法和历史方法结合起来,在艺术与历史分析的相互渗透中剖析文学作品。“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是文艺理论的文学价值标准和批评原则。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基本上是在美学历史批评的方法体系中进行,50、60年代强调文学与社会、时代环境的关系,80年代兼及文学与美学的关系,90年代美学历史批评将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诸多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其批评体系中,实现美学与历史的双向渗透,使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方面王仲生的实研究成果喜人:《从与农民共反思走向与民族共反思———评实80年代后期创作》、《白鹿原:民族秘史的叩询和构筑》、《白嘉轩:文学史空缺的成功填补》、《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实的〈白鹿原〉》。王仲生“历史的观点”突破对历史的静态认识,关注到历史纠结处的关联性,把人与社会、环境、文化焊接一体,置于社会结构演变的流程中。他这样评述实的历史观:“人,人的命运,始终居于白鹿原的中心位置,他们不再是历史事件中的工具性存在,历史结论的形象性注释,他们是活生生的历史存在和血肉生命。这反映了实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王仲生在研读文艺理论的基础上,有机汲取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成果,承认历史与人的平等关系和对话原则:“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客体,也不是任主观意识摆布的玩偶,它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一种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5]
此外,李星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交———读实中篇小说〈四妹子〉》、《走向〈白鹿原〉》、李震的《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周燕芬的《贾平凹与30年中国文学的构成》等文,也是美学历史批评结出的硕果。神话原型批评是新时期文学批评中出现较晚的批评形式,早在1962年就有一组原型批评文章载于《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1982年荣格的《心理学与文学》也有译介,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1987年叶舒宪选编的《神话一原型批评》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神话原型批评才激发起人们自觉运用的热情。其实,叶舒宪1986年在《民间文学论坛》第1期发表《英雄与太阳:〈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原型结构与象征思维》,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此后推出了运用原型批评的系列成果,专著有《探索非理性的世界》、《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太阳女神的沉浮———日本文学中的女性原型》(与李继凯合著)、《诗经的文化阐释》、《高唐神女与维纳斯》等。叶舒宪的研究成果填补了神话原型批评的学术空白,季红真给以充分肯定,认为原型批评对于人类精神之谜的解密极有意义:叶舒宪把原始思维即非理性的象征思维纳入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中,揭示集体无意识层面上文学原型的置换变形,拿到一把打开现代人和前人心灵沟通的钥匙。[6]叶舒宪的批评研究集中在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范畴,对陕西文学尚未涉猎,但对整体慢半拍的陕西文学研究而言,陕西神话原型批评由于叶舒宪等陕西师范大学学人③的践行,在全国文学批评中一时独领。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19-2
一、世界女性之性研究历程
在人类发展史前时期和历史早期(大约公元前7000至公元599年),人们获得现代性知识和性别角色知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各种宗教均由象征着造物能力的女神们领导。之后不久,“通过强迫接受和最终接纳男神为尊的宗教,女性被看成了低人一等的动物,凭神的力量让她们生儿育女,取悦男性。”整个中世纪女性的性形象被分为两个极端:一是崇高的宗教献身者圣母玛利亚,一是伊甸园中罪恶的女人夏娃。这两个对立形象的隐喻是――女人不应拥有性,这既是当时的社会对女性的性的价值判断,也是社会约束女性的性的规范戒律。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在1792年的《女权辩护》中断言,“性满足对于女性和男性同等重要,婚前性生活和婚外性活动都不是可耻的”。但一方面,“想结婚的女性把她的保持得像她的束腰那么紧”;另一方面,那时业却很繁荣。现代性学奠基人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在188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中说,“如果妇女的精神发育是正常的并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将是很低的。如果不是这样,整个世界将变成妓院,婚姻和家庭将不复存在。”女性拥有性的合法性仍然没有得到承认。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霭理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开表达了对性的肯定态度,并在其著作《性心理学》中承认了女性的存在及性快乐对于男女两性的同等重要性。接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性学三论》中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女性心理发展,在专著《爱情心理学》中,他以精神分析学原理解释了原始人类为何设置婚前的“处女禁忌”,这一传统又如何削弱了女人对男人的威胁并使女人愈加屈从于男人。
20世纪20年代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开始反驳弗洛伊德关于嫉妒和女性发展的学说,指出“弗洛伊德的家长式观点削弱了女性自主并降低了她们的身份”,这对于“重新构建妇女在最深层的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性格认同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妇女,在争取男女平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胜利。1976年,美国性学专家雪儿・海蒂完成了《海蒂报告:全美女性研究》一书,它以大量直白、未加修饰的原始记录展现美国女性的性体验和性问题,一经便迅速获得了千万销量。海蒂成为性学领域第一位描述女性经验的女性研究者,她的报告使当时的社会看见了女性在性体验中的真实感受,一种与过去男性性研究者迥然不同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很多女性读者通过了解其他女性坦率的性表白而获得了心理支持”。
二、中国女性之性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性学界关注女性之性的研究相对有限。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特定女性群体的性观念、性心理与。李银河研究员于1998年出版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是该领域的代表作,该著展现了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中国女性情感世界与性生活各方面的真实图景――除了本身的基本事实之外,还包括了性压抑、性无知、性学习、反感、性观念、女性性权利等影响了数代中国女性的重要问题。也有不少学者针对女学生进行研究:吴纬纶等人在针对台湾女大学生进行研究;李丹等人对重庆贫困地区初中女生做了调查。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处于少数地位的女性群体进行的研究,对象包括少数族裔女性、女性性工作者与女性同性恋者群体。
二是中国女性的性话语与性权利。英国Westminster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艾华女士于1997年出版的《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该著指出尽管从80年代开始,“性问题讨论的整个环境都改变了”,主流的性话语依然把女性作为“维护性道德的一般标准和家庭秩序的主要力量”,“对女性婚前的贞洁的期待并没有在占主要地位的性话语中消失”。她还指出,在对侵犯女性基本的生存权力、对女性的性暴力、拐卖妇女结婚和等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性是产生性别等级的场所的观点得到了一定的传播。潘绥铭、黄盈盈教授则提出了女性的性屈从地位正在改变、女性的性革命正在发生的观点,即女性摆脱了唯生殖目的的性身份、女性拥有了主动追求性的权利、女性的“性自主”正在增强以及女性在性表现和身体表达方面的革命。然而,该观点同时认为,在社会性别问题上,女性的性权利仍然被置于“阴阳协调”的框架之内而非作为独立的个体快乐来考虑,“男性仍然占据着社会的中心位置”。
三是性创伤研究。性创伤在当代中国,尤其是大陆性学研究中是一个不太受关注的话题,涉及创伤问题的研究大多从社会性别、法律与权利的角度探讨性骚扰与性暴力,研究涉及的受害方主要是包括已婚妇女、女学生与女性性工作者在内的女性。柯倩婷在对中国高校约会案例进行调查。台湾桃园县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出版的专号《害、性骚扰》则反对主流女性主义“固定化女性受害位置、制造阶级年龄种族的压迫效应”的性别本质论,主张“积极串联性别、阶级、年龄、种族以及公民政治”以实现害问题上的性解放,为思考与面对性创伤问题提供了中外最新的研究思路。然而,针对性创伤的探讨至今仍然集中于因性骚扰或性暴力导致的创伤。
三、女性之性研究的伟大成就与发展空间
在女权主义运动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针对女性之性的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在于:首先,肯定了女性之性的存在并给予其合法性。从中世纪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形象的两个极端到现代社会对女性性存在的普遍肯定,尽管公开表达对大部分女性而言仍然难以实现,女性已经赢得了男权社会对自身性存在的承认甚至重视;其次,将女性的性与生殖分离,使女性获得了更加广泛的性权利。再次,全面探索了女性之性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最后,以女性性存在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为在世界范围内辟除女阴损毁与忌讳、减少对女性的性犯罪、消除对女性的性歧视提供了积极的支持,极大地促进着女性性权利的保证、性认知的完善与性地位的提升。
然而,就笔者所掌握的既有文献而言,女性之性研究,尤其是国内的这方面研究还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空间:
第一,在研究方向上,对女性性心理的关注应多于对其性技术的关注。强调客观存在的传统女性性学研究与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时尚杂志经常向女性灌输这样的假设:想在性中获得快乐的途径只有两个,要么挖空心思取悦自己的丈夫,要么理直气壮享受的快乐。潘绥铭教授曾在《在旋飞的社会中学会选择》中讨论了社会传媒对男性性满足感的负面影响,同理,女性同样是此类流行信息轰炸的受害者,从广告传媒的罩杯崇拜到教人“计算你的女朋友值多少钱”的网络原创帖,越来越多的女性像男性担心障碍一样对自己的身体缺乏信心。
第二,在理论发展上,应增加对两性性互动,即男性的性与女性的性之间关系的探讨。早在波伏娃写作《第二性》时,就已提出了性生活中双方“博弈”的说法,这一视角应当能够为女性之性乃至性存在本身的理论研究提供崭新的方法与视野。
第三,在方法论方面,对主体感受的关注应当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关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际性学界提出了与以生殖或为中心不同的“性感受中心论”,强调双方全面配合的能力与个体在中的感受。胡鸿保为《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所作的序中提到,性研究应当强调“主体的构建”,尤其应当注重“女性作为个体的经验”。而潘绥铭教授则曾经坦承,在当今中国的身体研究或性研究中,“不但还根本没有主体的声音,甚至研究者还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
第四,针对女性性创伤问题,应关注不同维度与层次下的女性性创伤。性创伤领域的探讨至今仍然集中于因性骚扰或性暴力而导致的创伤。事实上,在中国当代女性的性成长历程中,还存在着比骚扰或暴力更多的、能够导致性创伤的社会因素,以褒扬情爱而贬斥的纯情文化与处女膜崇拜为代表的传统保守性观念所导致的认知偏差与观念压力以及性权利意识淡漠的性文化与社会性别身份固化所强化的女性性屈从地位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C・金赛.金赛性学报告[M].海南: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7.
[2]霭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3]艾华.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M].施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4]德博拉.G.费尔德.女人的一个世纪:从选举权到避孕药[M].姚燕瑾,徐欣,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5]何春蕤.害、性骚扰之性解放[M].桃园: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2006.
[6]黄盈盈.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李丹,任一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重庆贫困地区初中女生性观念调查研究――以重庆石柱县”[M].中国性研究,2007.
[8]李江宁.“性宽容时代中国年轻女性保守的性观念”[D].人民大学论文手稿,2006.
[9]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情感与性[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
[10]李银河.李银河自选集:性、爱情、婚姻及其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
[11]美国波士顿妇女健康写作集体.美国妇女自我保健经典――我们的身体 我们自己[M].知识出版社,1998.
[12]潘绥铭,黄盈盈.性,研究ing[M].高雄:万有出版社,2009.
[13]潘绥铭,黄盈盈.小姐:劳动的权力[M].香港:香港大道出版社,2005.
[14]潘绥铭,杨蕊.十年:全国大学生的追踪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琼・C・克莱斯勒,卡拉・高尔顿,帕特丽夏・D・罗泽.女性心理学(第三版)[M].汤震宇,杨茜,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6]荣维毅,宋美娅.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中国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7]沙莎.“一项基于主体经验感受的研究:中国当代年轻女性早期性创伤及其社会因素”[M].人文国际第3辑,2011.
[18]谭晓玉.“中国大陆中小学师源害的现状与成因”,[M].中国性研究第2辑,2007.
[19]唐灿.“性骚扰在中国的存在――169名女性的个例研究”[M].妇女研究论丛,1995.
[20]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女性心理[A].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大学生的外国文学积累基本来自高中阶段的语文课。虽然语文教材中收入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但数量较少且并非高考的重点内容。于是各种语文技能训练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外国文学作品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学生本应对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现实却变成了仅仅是教师对作品情节、主题、人物、特色等所考知识点的机械介绍或讲解。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重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的良好愿望也在实际的外国文学教学中消失殆尽。
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也不容乐观。无论是高中的语文老师,还是大学的外国文学课程老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学史、文艺理论、现代哲学、心理学、乃至美学等基础,自身就很难读懂外国文学作品,更谈不上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况且,大多数老师对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现当代作品阅读甚少,恐怕所知也仅限于高考范围内的作品。
换言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外国文学教育无论“教”与“学”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普遍陈旧,教学观念相对落后,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淡薄,文学基础相当薄弱,历来的学习方式需要改进。我们主张从“教”入手,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多元化理解,提高他们的感受力、领悟力。
二、策略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此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
关于学习的含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同学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贯穿于资料收集、假设验证、成效评价等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完成协作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环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要对事物性质、规律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最终长期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个体的认知结构。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意义的能力。
关于学习的方法,教师是指导,学习者才是中心,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认知作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辅助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努力发现,主动搜集资料、积极提出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建立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并认真思考。因为,这种“联系”与“思考”正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能将之与协作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的话,则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同样,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恰当的情境、组织协作学习,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错误,引导学习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总之,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基于上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首创精神、实现知识外化和自我反馈;第二,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即整个学习群体共享知识的意义建构;第四,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使学习者能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第五,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第六,强调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
(2)教学改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我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提出三种教学方法:研究学习法、比较阅读法、迁移阅读法,以期对学生的外国文学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说,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学习专题,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外国文学内容庞大,流派众多,风格多样,名篇荟萃,导致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我们的做法是,给学生列出一些专题,例如爱情、生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样的话题,让他们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查找资料、分析总结,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小组汇报。这样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
[中图分类号]I10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0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18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创新预研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动态研究”(SY201212)阶段性成果;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影视资源在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13XJ-1503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杜文静(1992—),女,黑龙江勃利人。学生,研究方向:东方文学研究。
居斯塔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主要描写了出生在法国外省但接受过修道院教育的农家女爱玛,从纯真走向堕落直至毁灭的命运悲剧。她首先被情场老手罗多尔夫玩弄,后被浪荡的莱昂抛弃,最后债台高筑,服毒自杀,家破人亡。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不顾代价的追求,来探讨其背后的始作俑者——原欲,从而分析出爱玛命运悲剧的深层原因。
一、原欲理念的起源及发展
原欲理念在西方由来已久,并在西方文学的长河中占有主流地位。本节将首先探究原欲理念在古希腊、古希伯来地区的源头,然后挖掘其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蜿蜒和发展。为后文分析爱玛身上的所体现的原欲做铺垫。
(一)古希腊神话中的“原欲主义”
在古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了人类生命中最为放荡不羁的自我原欲。他唤起了信徒的自然本性,展示了人的最初状态,使其达到癫狂状态。而这种强烈的对人生命本性的呼唤使得古希腊人展示了自身价值,同时也获得了“由求而得”所达到的满足和。但在希腊原始的酒神祭祀与庆典中,饮酒与死亡总是形影相随。这正暗合了爱玛放纵原欲所导致的悲剧,也暗示了作品的悲剧结局。
不过,在古希腊神话中,原欲和理性是需要和谐统一的。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同样重要。阿波罗象征这世间的规矩和理性,是一切活动准则的元神。二人的和谐统一才使人间不失光彩又秩序井然。“希腊思想始终固守节制的理念,它从不把任何事物推向极端,无论神性还是理性,因为它不否认任何东西,既不否定神性,也不否定理性。希腊思想顾及万事万物,以光明来平衡黑暗。”这一理念准确的从思想上分析了希腊人推崇原欲和理性和谐统一的原因。
(二)古希伯来中的“原欲理念”
古希伯来中的“原欲理念”则体现为原罪。在基督教中对人类的原欲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人的原欲本身就是一种罪。而“原罪”是基督教中的核心理念和对人本性最初的认识。在传统的解释中,这种“原罪”理论源自于《圣经》中关于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
由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基督教原罪理论中,偷食禁果被认为是人类原欲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所以说原欲最初是由食欲,或可以说是物欲开始的。其次,当亚当和夏娃吃了智慧果之后,他们首先感到的是羞耻,这便是初现端倪。这便是原欲理念在基督教中的体现,可以说,在基督教中被认为是原罪的原欲解释并强调了人本质之堕落和人性之邪恶。
(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原欲理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三个人格结构是: 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可以说是人生来就有的原始本能,受“快乐原则”的支配;自我属于意识范畴, 可以说是理性和原欲的融合,正是由此社会才不会大乱,享受相对自由,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由理想和良心组成, 顾名思义是超乎于自我,反映社会伦理道德, 用以控制本我, 以免危害社会。人类的社会文明和文化是以压抑和抗拒人自身的本我为基础的。
论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两大基本命题和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它贯穿于弗氏理论的中心。力比多(),或可以说是原欲,是他分析人的本性的主要角度。他曾用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做例子,来阐释“俄狄浦斯情节”,即恋母情结。可算是对古希腊原欲理念的发展。
综上所述,可得出:对于女性的悲剧究其根本是其原欲的无限膨胀,导致人性的爆炸,生命的毁灭,灵与肉的分离,性与爱的脱节,外在与内在的失衡。在此情况下是绝对不会幸福的,这也为爱玛的堕落找到了依据。由此可见,人有欲望是人之本性,但是想要逾越鸿沟,去获得绝对的自由,那么换来的就是毁灭。所以说,只有用超我约制自我,才能得到相对长远的幸福。
二、原欲理念在爱玛身上的体现
福楼拜笔下的爱玛让我们又爱又恨,是一个既令我们愤懑又让我们惋惜的悲剧女人,可以说,她所表现和遭遇的在每个读者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思想上的虚荣
与夏尔结婚时,爱玛希望自己的婚礼在半夜举行,点火炬。爱玛刚搬到永维镇,在餐桌上与莱昂谈论文学时,爱玛曾说:“我就讨厌近似现实生活的那种平平庸庸的人物、温吞水一样的感情。”这都可以看出爱玛对浪漫的渴求和对上层奢华社会的渴望。
爱玛一直想生个儿子,而想生儿子的原因却是感觉自己活得窝窝囊囊,希望出一口气。爱玛认为,“女人的意志,就像用细带子系在帽子上的面纱,风一吹就飘来飘去;时时都有欲望在引诱她,时时都有礼俗在限制她。”当时的社会现状向我们表明,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以她的儿子为荣,以她的丈夫为荣,以她的家族为荣,没有她自己。这也体现了宿命论在爱玛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二)行为上的放纵
爱玛所需要的爱情是“把生活搅得动荡不宁,把意志落叶般的卷走,把整个心儿刮进无底的深渊”,可当她认识到了“与婚姻一样会腻”的时候,她却不肯撒开这块她命中的求生板。她拼命的给莱昂写情书,希望这一次的枯燥会在下一次得到补偿。但她认识不到,这就是生活!
爱玛对物欲和的追求可以说是执着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计代价的。
首先是物欲。爱玛不顾自己的经济实力买了很多贵族用品。在与罗多尔夫的约会中,她花大价钱买来了镀金的马鞭送给情人。与莱昂约会时,为了保持爱情的质量,不同意换到便宜的旅店。
然后是。当爱玛对平庸无能的丈夫失望,又对生了女儿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后,她便开始寻找新的精神慰藉。对于罗多尔夫的勾引,她以为尝到了爱情,却不想这爱情却是苦涩的。在卢昂遇到莱昂时,刚开始是矜持,接着故作娇羞,后来竟达到了癫狂状态。
最后,物质享受和精神支柱的倒塌导致了爱玛的崩溃,像雪花一样的账单,罗多尔夫的抛弃,莱昂的离开……一切的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最终选择了用死亡使自己得到解脱。
爱玛可以说是一个自我原欲的典型代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她的影子。通过对爱玛思想及其行动的剖析,让我们更加了解爱玛,更加了解她的悲剧。
三、爱玛命运悲剧的原因——原欲与理性的失衡
爱玛的悲剧不仅仅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个人命运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然而爱玛的悲剧不仅是源于表面上令她失望的既平庸又无能的丈夫,或是生了女儿后的一事无成,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一)爱玛命运悲剧的原因
第一,侵害人性的宗教教育(以乌尔苏拉会修道院为代表)。
小说中这样写道:“音乐课上所唱的抒情歌曲…… 格调低下,音调轻浮,使爱玛窥见了诱人而又变幻莫测的感情世界……她微微颤抖,吹开画上的绢纸,绢纸半折着掀起来,轻轻落在对面的一页上。画上是一个披短斗篷的小伙子,在阳台栏杆后面,紧紧搂着一个身穿白袍、腰间挂钱袋的少女。”
这样的贵族式修道院教育腐蚀了爱玛纯真的心灵,使她对浮华的上流社会浮想联翩,种下了原欲的种子。
第二,糜烂的贵族社会风气(以昂戴维里耶侯爵为代表)。
侯爵豪华的古堡向爱玛展示了资产阶级的奢华;贵妇传情的方式使爱玛感到惊奇;席间一个十恶不赦的老头竟让爱玛肃然起敬,只因为他是“在王后娘娘床上睡过觉”的人。
在这里,爱玛见到了从来没见过的石榴,吃到了从没吃过的菠萝蜜,就连白糖也使得她觉得比别处的更白更细。后来,爱玛给她的女儿取名叫白尔特,只因为她依稀记得在宴会上听到过这个名字。而且,在这里有她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子爵。爱玛想象中的上流社会与她接触到的现实中的贵族宴会碰撞出了刺眼的火花。
第三,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的花天酒地 (以罗多尔夫为代表)。
小说中“农业展览会”一章中,让人印象极其深刻的就是那位为农庄服务五十四年的老妇人。可笑的是她的终身奖是价值二十五法郎的奖章,而那些大地主得到的却是六七十法郎,可悲的是她竟然要拿她的终身奖做弥撒。强烈的反差不仅使我们唏嘘,更让我们对当时不公平的社会极其愤慨。
而在这个农业展览会上,罗多尔夫正在进行着自己的阴谋——将爱玛弄到手。宣讲与勾引穿插在一起,使人感觉到滑稽可笑,笑的不仅是形式,更是它后面所隐藏的腐朽和堕落。
第四,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
爱玛出生在乡村,在修道院接受教育。生活在道斯特和永维镇,但经常订阅时尚杂志和潮流小说。以至于,她的身体在偏僻的小镇,而精神和意志早已飞到了巴黎。内外的不和谐,精神上的失落和无望是爱玛悲剧命运的本因。
爱玛正是在这种不可调和的都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中走向堕落的。爱玛的悲剧令我们惋惜,更令我们深思!
(二)爱玛身上原欲与理性的对抗
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在爱玛身上原欲和理性也进行过激烈地抗争,只可惜到最后原欲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在爱玛刚接触莱昂时,她知道要克制自己,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她将自己的孩子接回家,悉心照料,对丈夫体贴入微。将对莱昂的感情压制在心底。刚开始与罗多尔夫时,收到了父亲的来信。爱玛决定好好爱自己的家人,包括他的丈夫。她希望夏尔能够进行一次成功的畸形足手术,这样就可以名利双收,她没有比这个时候更爱自己的丈夫了。可是平庸无能的夏尔让爱玛彻底的失望了,她为了宣泄自己的种种不满情绪又投入了罗多尔夫的怀抱。从此,走向了堕落。
爱玛把爱情当作她救命的稻草。可是,她不懂,“爱是要有所依附的”,毫无资本的爱玛根本不可能跻身于她所渴望的上流社会。
四、结语
在福楼拜给余法的信中写道:“可怜的是我们的灵魂里面,一丝纯洁的阳光,一天平静的时光,一片蔚蓝的天空,也得不到。”是啊,爱玛在自己纯洁的天空中渲染着浓重的色彩,有爱情的玫瑰红,有金币的耀眼黄,有古堡的青翠绿,有浪漫的执着紫,但她不知道五颜六色的欲望将她纯洁的蓝天变得一团糟,最后只能以死亡黑而结尾。
从原欲的角度,我们看到了爱玛对本能欲望执着追求的合理性,但正是由于对自身欲望的放纵导致了她的命运悲剧。爱玛求爱情不得,求理想不得,求父慈子孝不得,而最后只能走向自己欲望的黑洞。与其说她的悲剧是自甘堕落,不如说是源于她原欲和理性的失衡。但这绝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道德品质造成的,而是整个资产阶级葬送了她,是当时的黑暗社会湮没了她,所以说这场悲剧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离婚率呈上升的趋势[1]。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婚姻质量、感情需求、爱情期望随之发生变化,给婚姻的稳定带来冲击。根据民政部的《2015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仅2015年全年有363.7万对夫妻离婚。因此在家庭离异环境下成长的子女,其教育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性问题。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作为特殊的群体,不仅不能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获得“双份”的爱,反而受到家庭破裂的影响,很容易在心理、行为上产生偏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且研究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并产生一定的成果。目前,欧美国家对离异单亲家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两大方面,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国内对于离异单亲家庭的研究起步较晚,更侧重于对离婚后果的分析[2]。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探讨我国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以期从新的角度破解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难题。
一、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背景
1.研究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还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家庭是人成长的起点,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导师。改革开放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离婚率快速增长,离异单亲家庭日益增多,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数量日益庞大。因此“如何教育离异单亲家庭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已然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2.什么是教育生态学?基本观点有哪些?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这一科学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来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目前,教育生态学研究主要有两个趋向:一种是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另一种是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
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两者以协同进步的关系存在。因此,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研究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需从教育的生态环境分析入手,本文将从外部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生理心理环境)两方面剖析生态环境因子对离异单亲家庭教育的影响。
1.外部生态环境。
(1)自然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包括地理空间及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此外,人类生活中还有大量“人类化的自然”,如人工种养的动植物、采掘的标本等。自然环境是人们的认识对象、改造对象和审美对象。一方面,自然环境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拓宽人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人的身心状态。自然生态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对人的多方面影响而作用于教育的。对于离异单亲家庭子女而言,家庭环境或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导致其心理骤然失衡,造成多方面影响。从心理上看,离异多会造成孩子出现一种“被父母抛弃”的不安全感,这种“被抛弃”的不安全感让他们难以再从外界环境获得安全感;从经济条件上看,离异多会造成家庭经济现状变差,父母可用于孩子学习、观察外界自然环境的金钱和时间变少。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离异单亲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远远小于正常家庭。
(2)社会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社会环境又称结构环境。一般来说,这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等。家庭作为个人生活的中心,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中,对人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因素的几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模仿家长的行为,对其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正面或反面的作用;家长的态度能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内部人员的关系及管教方式等因子都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对于离异单亲家庭子女而言,家庭环境生态因子的稳定被打破,影响是多方面的(心理方面、行为方面和学业成绩方面)。部分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变差,父母性别角色缺失、家庭关系失调等因素都将对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造成巨大的影响。
(3)规范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规范环境又称精神环境或价值环境,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气质与观念。规范环境大致可包括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社会风气、民族传统和习俗、法制、管理、民主、宗教等。与传统文化相背离、社会舆论的负面导向、社会制度的不健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离异家庭时常被歧视。这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压力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2.内部生态环境。
(1)生理、心理环境与离异单亲家庭教育
人的生理发展是实施教育的一种环境和基础发展。关注人的生理状况及其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的生理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体育。体育教育和活动的重要目的是促进人身体健康发展。在离异单亲家庭中,父母性别角色的缺失等因素时常导致家长对子女体育教育的忽视。
心理素质与心态是教育生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在环境条件。它建立在人的生理发展基础上,是外部各种环境条件的反应,与教育相互关系更为直接、密切。心理素质把控:①智慧、智力与智能;②群性、群育与群化;③德性、道德行为与自制力;④情绪与性格等。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身上普遍存在一些不良表现,如自卑、孤独、迷茫、逆反、攻击等。从人的心理环境因素入手,分析构成不良影响的原因,有助于解决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
三、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生态治理
1.优化教育供给,转变教育观念,弱化离异单亲家庭教育中的限制因子的影响。
1840年J.李比希(Justus Liebig)发现: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到它所大量需要的营养元素的限制,反而受到那些只是微量需要的原料的限制。由此他提出,当一株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降低到该种植物最小需要量以下的时候,这种营养物质就会限制该种植物的生长。这被称为李比希最小量定律。在这之后,泰勒(Taylor)将这个定律扩展到营养之外的温度和时间等生态因子。1954年,奥登(Odum)发展了限制因子的概念,即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1965年,赖特(Knight)指出:当生态因素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耐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综上所述,在众多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度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张的因素,都叫限制因子。推导到教育生态学中,可以将限制因子理解为:接近或超过学生的学习耐度范围、影响人的发展的因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因为人的发展的特殊性,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在不同的时期,生态圈的状态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步步调整。因此,寻找和弱化当前阶段限制因子的影响显得极为重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r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到:人的需要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从最底层到最顶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般认为,只有实现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追求。但在不同时期,人的需求也不一样。一个人可能会在同一时期产生多种需求,但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需求占据主导。因此,抓准当前阶段的人的需要和需求,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供给,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中弱化限制因子的影响,才能使离异单亲家庭教育处于动态平衡中。
2.建立开放型教育系统,避免离异单亲家庭教育走向“花盆效应”中。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被称为局部生境效应。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限制性;其次,它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适宜生长的空间,人工控制湿度和温度。在一定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好。但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在离异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容易出现极端。通常情况下,单亲的家长会有一种负疚感,总想为子女对付出一些以补偿由于家庭缺憾而给孩子造成的某种损失或伤害。许多家长会对子女百般照顾,养成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性。这种“花盆效应”会削弱教育生态个体(或群体)的生存能力,泯灭抗争精神,造成逆来顺受,对个体(或群体)的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在离异单亲家庭教育中应家长与学校、老师一同努力,为孩子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育系统,警惕“花盆效应”的发生。
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一朝一夕而成。对已经出现教育问题的离异单亲家庭,应积极地“生态治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要适当调节对子女的期望水平、加强亲子间沟通,在学习、思想、生活、人际交往、习惯等方面关心孩子等;对还没有出现问题的家庭,应予以警惕,以恰当的方式引导、教导孩子,维护好各生态因子间的平衡,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