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6:2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发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发展

篇1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新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篇2

前言

一直以来,法国文化对于欧洲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法国文化启蒙运动促使其迅速跻身于欧洲文化重要位置。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法国文化也开始向世界展示自我独特之处。通过对法国文化现代化特征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感受法国文化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法国文化是一个笼统概念,其中渗透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就教育而言,法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使用法语交流的人数超过1亿人。法国受教育程度较高,政府给予了教育极大的关注,在财政方面有所A向,使得法国人均教育水平均在高中以上,国内文化氛围十分良好。法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将艺术、教育与社会意识整合到一起。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法国文化更加完善和强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法国文化积极适应现代化做出改变,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一、民族因素显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日渐增强。从文学层面来看,法国很多大文豪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给世界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如大作家雨果、巴尔扎克等等[1]。而就音乐来看,法国音乐体系非常完善,拥有众多流派,并融合了先进的技术,形成鲜明的法兰西特色,植根于世界人民内心当中。法国文化依旧保持着深深的民族性。法国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波折的历史,法国文化受到国家兴亡的影响也随之发生了巨变。如路易十四统治期间,法国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法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王权的感召下,国民对精神文化的要求得到了极大提升,促进了文学、建筑等多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成就了一个文化的辉煌时代。当代社会下,法国政府依旧重视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文化交流中,以本国文化为交流点,向其他国家展示自己的魅力。如“中法文化年”“中法文化之春”时,法国政府向我国展示了民族特色与文化发展成果,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政治因素渗透

回顾历史,法国政治变动频繁,政权多次更迭,但这并未影响文化生命力的生长。法国为了适应世界变化加强对文化的管理,与美国自由化管理方式不同,法国采用国家干预管理方式,将文化视为国家象征予以管理。通过政府权力,法国加强对国家文化事业的管控。尤其是经过了一战、二战以后,专门设置了文化部,专门发展国家文化工作,文化产业如时尚产业等在战后迅速兴起。自此之后,即便是总统更替,也不会影响到政府对文化的控制,可见文化于法国而言非常重要。法国政府对于文化的管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延续,且公众也能够受益其中,还促使法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通过国家干预避免其他国家文化入侵,民族文化发展更加具有生机。

三、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

法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令人瞩目,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历史文物古迹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习俗等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开发与创新,不断完善产业政策,顺应时代要求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法国文化的竞争力与世界影响力。法国强劲的旅游业和时尚奢侈品产业正是依托文化传承加以时代创新,发展成为法国的名片。

文化传承与创新也为法国经济、科技及哲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如随着中法文化年互办成功,深化国家之间合作,一些以法国文化为背景的经济体迅速发展,且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支持。如从教育领域来看,法国文化吸引了大批留学生到法国深造和学习,为文化的传播与各项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3]。这一切都成为了当代法国的发展的驱动力。

四、向外拓展明显

法国文化传播能力、速度极快,如对法兰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继承与发扬,远远超过其政府自身。现如今,法国文化传播的核心从于文学、哲学及艺术[2]扩展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到了新的世纪,法国思想仍然保持着活跃的状态,新一代思想家的出现,为法国思想转型注入了更多活力。法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极大体现在生活中总和人们的潜意识上。例如在中国,各种具有法国特色的新词汇:香颂、香槟、雪纺等,法式面包店和法国服装设和风尚潮流乃至城市建筑风格都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这些统统彰显了法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国在文化输出战略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卓有成效的成果。在文化传播中,面对不同的国家,采取的宣传时间及力度也有所差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法国十分重视教育在文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设立法国高等教育署、法语联盟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并宣传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才,大大提升法国文化的凝聚性。从总体上来看,法国主要是强国交流,与发展中国家,向不发达国家传播。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法国举办了多次文化活动,且涉及范围较广,内容繁多,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与我的国文化交流中,碰撞出很多火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精神世界。

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法国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深的影响,并成为世界文化大国,更多的是得益于法国政府的指导,通过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培养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使得全民都非常重视法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法国对民族文化予以改善,充分融合他国文化中的精华,进一步丰富法国文化体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我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大国,在发展自身文化时,要加强对法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如从人民需求考虑,明确民族根源发展特色文化,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同时要将文化中的民族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更加注重文化自信的培养,突出文化特色,给世界人民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本国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在对文化作如上三种划分之后,我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实施六大战略。

一、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1.两个效益原则。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及其意识形态性特质,决定了文化发展不能只讲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社会效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可对文化层面、文化行业、文化品种进行分类,实行分级管理,对意识形态性不强的娱乐产业放开,对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导。

2.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在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及民族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与经济整合过程中,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序有利有节制地开发文化资源,树立生态文化、生态哲学思想,不能搞“文化”,一哄而起,重文化形式、表层现象而轻文化内涵、轻文化品质、轻文化精神,如果使文化仅仅成为一种点缀和摆设,必将最终损害文化,成为空洞和虚假的伪文化。

3.突出特色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命题。什么是中国特色文化?儒学、道学、佛学、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等,都属中国文化的范畴,但我以为根本的是在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不能平均用力、四平八稳地发展,而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这里的市场不仅指国内文化市场,也包括世界文化市场。一方面,我们要研究现有文化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更要研究文化消费心理趋势,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培养、引导、提升文化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民族意识、思想道德意识。我强调市场导向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块讲的,对文化事业很难以市场导向来要求,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5.系统开发原则。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甚至渗透融合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是异彩纷呈、多样形态的,必须在宏观视野、系统整合中研究文化形态、文化样式、文化符号、文化意味、文化价值,研究文化精神的关联性、互动性、整体性、系统性,绝不能孤立地狭隘地开发某一文化形态,造成文化短视和文化扁平化。各文化产业之间、文化事业之间、文化产业与信息业之间、加工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整合联动,才能形成文化强势,而且也只有产业联动、系统开发,才可能在交叉渗透、相互关联中催生新的产业品种、新的产业链,使文化的创造力、知识力、想像力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几个方面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战略与战术的辩证研究与谋略。我以为,在全球化的广阔现实背景和数千年历史文明的深厚传统观照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的就是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整体跃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宏观系统地探寻:

1.优先发展战略。这是相对其他产业来说。我们对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认识曾比较模糊,一直觉得文化是虚的、软的,经济才是实的、硬的,没有把文化及文化产业纳入市场经济思维视野,文化发展就相对滞后,文化产业近几年才起步,而发达国家却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研发体系。因此,我们在国民经济产业群中应确立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文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跃升发展战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虽然逐年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的根本途径就是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资源在世界各国最为丰富,中国人的智慧力、想像力、创造力与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如果我们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就能跃升飞腾,超越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一下走在世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前列,这一点是其他产业包括制造、加工、汽车、冶金、机械、矿业、食品等传统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然战略选择。

3.优势发展战略。这是“突出特色原则”的战略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比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中国多民族文化多地域文化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列出一张分门别类的比较清单,作出理性的判断。只有通过反复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不同、自己的优势所在,才能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优势上。共性的、一般的、平庸的文化缓行发展,个性的、特殊的、优长的文化大力推进。同时,应考虑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中,文化的优劣势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是可以转化的,一时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将来的劣势,暂时的劣势也可能变成明天的优势。如何因势利导,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哲学命题和实践课题。

篇4

在对文化作如上三种划分之后,我认为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实施六大战略。

一、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遵循的原则

1.两个效益原则。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及其意识形态性特质,决定了文化发展不能只讲经济利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社会效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必须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可对文化层面、文化行业、文化品种进行分类,实行分级管理,对意识形态性不强的娱乐产业放开,对思想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加以有效管理和引导。

2.可持续发展原则。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在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及民族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与经济整合过程中,都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序有利有节制地开发文化资源,树立生态文化、生态哲学思想,不能搞“文化”,一哄而起,重文化形式、表层现象而轻文化内涵、轻文化品质、轻文化精神,如果使文化仅仅成为一种点缀和摆设,必将最终损害文化,成为空洞和虚假的伪文化。

3.突出特色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本命题。什么是中国特色文化?儒学、道学、佛学、多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革命文化等,都属中国文化的范畴,但我以为根本的是在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不能平均用力、四平八稳地发展,而应在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寻找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包括地域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特色、旅游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体育竞技特色等。只有突出特色,才能有所突破,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市场导向原则。文化产业无疑要以市场需求和导向为原则,这里的市场不仅指国内文化市场,也包括世界文化市场。一方面,我们要研究现有文化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更要研究文化消费心理趋势,研究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走势,研究在文化产品中如何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文化精神,研发新的文化产品,培养、引导、提升文化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民族意识、思想道德意识。我强调市场导向是针对文化产业这一块讲的,对文化事业很难以市场导向来要求,这是需要加以区别的。

5.系统开发原则。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甚至渗透融合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文化内涵是异彩纷呈、多样形态的,必须在宏观视野、系统整合中研究文化形态、文化样式、文化符号、文化意味、文化价值,研究文化精神的关联性、互动性、整体性、系统性,绝不能孤立地狭隘地开发某一文化形态,造成文化短视和文化扁平化。各文化产业之间、文化事业之间、文化产业与信息业之间、加工业服务业等众多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整合联动,才能形成文化强势,而且也只有产业联动、系统开发,才可能在交叉渗透、相互关联中催生新的产业品种、新的产业链,使文化的创造力、知识力、想像力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几个方面

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战略与战术的辩证研究与谋略。我以为,在全球化的广阔现实背景和数千年历史文明的深厚传统观照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的就是推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整体跃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宏观系统地探寻:

1.优先发展战略。这是相对其他产业来说。我们对文化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认识曾比较模糊,一直觉得文化是虚的、软的,经济才是实的、硬的,没有把文化及文化产业纳入市场经济思维视野,文化发展就相对滞后,文化产业近几年才起步,而发达国家却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研发体系。因此,我们在国民经济产业群中应确立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制定相

应的政策法规,确保文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跃升发展战略。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虽然逐年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尽快缩短这种差距的根本途径就是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资源在世界各国最为丰富,中国人的智慧力、想像力、创造力与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如果我们加快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就能跃升飞腾,超越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一下走在世界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前列,这一点是其他产业包括制造、加工、汽车、冶金、机械、矿业、食品等传统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然战略选择。

3.优势发展战略。这是“突出特色原则”的战略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相比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中国多民族文化多地域文化的比较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列出一张分门别类的比较清单,作出理性的判断。只有通过反复比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不同、自己的优势所在,才能把功夫和精力用在优势上。共性的、一般的、平庸的文化缓行发展,个性的、特殊的、优长的文化大力推进。同时,应考虑文化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中,文化的优劣势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是可以转化的,一时的优势可能会变成将来的劣势,暂时的劣势也可能变成明天的优势。如何因势利导,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哲学命题和实践课题。

4.精品带动战略。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文化发展、文化追求、文化价值的最高水准。因此,要通过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带动国家整个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化发展要形成金字塔式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精品、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分层次地针对不同受众,沿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推进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

篇5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篇6

出版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子”。出版从诞生那一天起,无论是古代出版还是现代出版,就与学校和教育密不可分,至今如此。对于文化而言,教育是手段和过程,文化则是教育的结果。

1 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宗旨是培养人性

这一点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可以找到其根据和根源。苏美尔人留下的楔形文字原始文献表明,其学校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性。这一教育思想被后世所继承。

2 人性的本质特征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性的东西,也是人类一个群体和一个个人区别于其他群体和个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人类的根本符号是文化。文化构成了识别个人、识别民族的符号标志。人没有了,精神可以永存;文化没有了,民族不复存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最本质的特征。

3 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价值观

“文”字应该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是人所特有的{其二,它所表达的是向善、向美的东西。“化”字可以理解为两个人对面而立相互比照,互相以对方为镜子,来学习和吸收对方好的东西。所以“文”和“化”加在一起,就是用美好的东西来感化人和教化人。西方的“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友善、和谐共处的关系。无论汉字中“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英文中“文化”(culture)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高度地上升为一种抽象的价值观。

文化发展出版当先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是出版的大发展大繁荣,出版业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必然起到先锋作用,这是由出版业的特性和规律决定的。

1 出版把握着文化产业内容的源头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构成了文化产业一切产品形式的核心价值。图书出版几乎是所有文化产品形式中最初始化的形态。

2 出版: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中国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去行万里路,即通过参与社会和生产活动获得教益,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产生自己的力量。所以说,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并行的。

发展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树立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书的内容是为其所传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服务的,其所传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是核心。这不仅是出版产业的规律,还成为整个文化产业的规律。出版导向要符合出版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离不开出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出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3 “走出去”的真正内涵在于让思想“走出去”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让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在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让中国的学术在世界上赢得应有的尊严和享有应有的一席之地。

内容价值最大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内容在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内容就是市场

强调内容为王,就是强调市场为王。内容是出版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内容的思想性最终体现为价值观,所以内容是为价值观服务的,或者说是价值观的载体。

2 内容创新是延续生命的法宝

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时代精神,哪怕是“历史资料”也不要忘记其现实或时代价值。如果说内容是我们的生命线,内容创新就是延续生命的法宝。

篇7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

群众文化既是整个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而作为社会文化,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与高度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的,也是一种全面、可持续性的和谐。对于群众文化而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和谐,只有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才能造就和谐社会。

一、群众文化的重要作用

1、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和谐精神的构建为基础和先导。我们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要防止两个视角的偏颇:一是只着眼于现实的具体操作,用日常的具体目标代替战略思想,缺少大视野;二是只着眼于道义文化理解,用单一的愿望代替现实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思考,容易走向空洞与随意。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角度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更要关注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与和谐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首先就是精神和谐与文化和谐。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群众文化发展是与专业文化的互补结合。在形式多样化发展的专业化演出活动以及各类专业演艺群体逐步成熟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引导非专业化的群众文化是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一定程度上对群众文化的积累可以滋生出大量精彩的专业文化形式;其次,专业文化的成熟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最后,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在人才的共享上也起到了互补的功效。对于任何的文化形式来说,人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为专业文化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二者在人才资源上达到了共享与互补。

3、群众文化建设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群众文化建设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通过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人们的生态道德、完善生态文化建设设施和培养生态文化队伍实现的。首先,可以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其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水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完全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生态道德教育,包括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规范教育和生态道德索质教育等方面。群众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群众的道德修养,特别是提高生态道德水准。在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中使人拥有保护自然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知识与道德习惯,自觉养成遵循保护生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众文化建设的特点,使它更容易把群众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统一到生态建设中来,把生态发展目标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群众文化发展的途径

1、群众文化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资源。与任何其他文化形式一样,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丰富的人力资源,人才的推动直接影响到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与质量。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各类高水准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也摆在了突出位置。各个地区纷纷采用从外面引进优秀人才与地区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来提高群众文化人才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培训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搭建社区文化艺术人才交流平台。建立社区文化指导人才数据库的模式形成社区文化指导员的选拔、培训、派送和日常管理服务平台。只有拥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才能使得群众文化的发展更具生命力、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具多样化、艺术吸引力才能更加显著。

2、树立“服务”的理念,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群众文化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政府主导,为社会、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群众文化工作的公益性事业的特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牢固地树立“服务”的理念。做群众文化工作,就是作为群众为社会服务的工作,应当把保障群众享受文化的基本权利,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第一位的任务。

3、广泛普及,务实提高整体水平的基础。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它的整体水平不仅体现在质的高度,而且体现在量的广度。一个地区,如果仅是少数人偶尔搞搞活动,那么,纵然技艺出类拔萃,活动惊世骇俗,也不能表示这一地区的群众文化整体水平很高,局部不等于全部,个别不代表整体。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群众文化的普及程度,也是其整体水平的具体体现。通俗易懂的艺术,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是群众文化普及的重要内容,虽在某些人眼中难登大雅之堂,却在普及的内涵中蕴藏着提高的萌芽。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促进着“下里巴人”的升华,众多特色文化的艳丽香花。无不植于广泛普及的根。

篇8

1 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体制从2003年6月起开始试点,从2005年起,安徽在机务政策优势又无资本优势的情况下,根据中央精神主动自主试点。安徽文化体质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安徽文化现象”。

1.1 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集约化、规模化的新阶段

目前,安徽全省已有300多家文化典韦实现了资源整合,400多家精英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已经组建起大文化集团,包括出版、发行、演艺和广电等,安徽出版团双双入选,在出版发行类企业入选数量上,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省广东省并列首位。

1.2 文化领域投资主体已经形成多元化的局面

在财政资金投入不减少的情况下,安徽已经形成了通过文化项目招商引资,资本市场融资,银企对接以及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等多种融资方式。2003年,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出台,文化产业作为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10年,550多个项目进入“861”行动计划文化产业项目库,投资总额超过1800亿元。2010年6月,作为一个独立板块,文化产业第5次亮相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签约项目工国际82个,总投资215.13亿元,协议引进资金超过200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14.29%、36.9%和41.67%,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安徽印刷企业中96%是民营企业,民营演艺团体1600多个。由深圳华强集团游资兴起的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已经成为我国第四代动漫主题公园新标志,也是安徽文化产业的标志性符号。

1.3 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已经进入迅猛发展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经建成文化产业园区8个,完成投资41.7亿元,入区企业126个,年销售收入25.2亿元;在建文化产业园区27个,总投资2755亿元,入区企业136个,年销售收入186.2亿元;拟建文化产业园区30个,总投资245.5亿元,有19个企业预约入区。

总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安徽经济新引擎。在龙头文化企业的带动下,安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经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高于安徽省GDP增幅,文化产业增加值截止2010年8月上旬已经超过360个亿。

2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融文化与经济为一体,在国民经济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世界各国都把文化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在美国、英国、日本以及韩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早已是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晚,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全国各省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政策和规划,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安徽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产业的潜力巨大。但与国内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比,安徽文化产业存在总体规模小、高端文化产品稀少、创新能力低、文化产业市场不成熟及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缺乏等劣势。

3 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3.1 历史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1)以安徽省特有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辅之以研究开发和挖掘整理,不断丰富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与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文化旅游业、文物博览业和特色民俗文化三个主要的文化行业。

(2)以旅游业为基础,形成旅游业带动博物业和民俗文化业的产业化。

(3)面向市场,以文化旅游业、文物博览业和民俗文化业的联合,发展安徽省资源型文化产业。构建安徽文化特色旅游内容和特色旅游线路,引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流向。

3.2 创意型文化发展策略

(1)安徽的创意型文化产业要以知识创造为基础。结合安徽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已有的文化知识型人才为背景,形成以文艺创作、文学研究、艺术创作和创意理念互动的知识基础。

(2)构建以文化企业为安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和中心,以企业、创作队伍和营销公司的市场联系为手段,以文化产业市场导向为目标,一体化联合发展的安徽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

(3)大力加强安徽省文化营销公司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塑造或扶持几家有实力的文化传播公司,把安徽创意型文化产业推向省内省外市场。

(4)安徽省政府要为创意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培训具有一定技能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大力提倡创意型文化产业公司的文化价值体系;最后要努力宣传,提高社会对创意型文化产业的认可程度。

3.3 制造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1)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淘汰落后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加强与国外、国内其他省份的文化企业的合作。一是要利用国内外文化企业的资金、技术,二是要学习一些发展好的文化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

(3)产品在高精尖的基础上,要国内、国外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塑造安徽文化企业的品牌效应。

(4)制造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紧密结合安徽地方特色,做到与众不同,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永章.中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选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篇9

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根脉

由世代农民创造、传承的农村传统乡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农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虽然因历史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村文化在自身内容和呈现形式上都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凝结在农村文化之中的深层内核和文化根基却源远流长。传统乡土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是一个地区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某种程度上,若失去了乡土文化就等于断了农村的“根”,也会断掉一个民族的“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产生的原始基础主要是农村,是人类所依附的土地。但在当今,铺天盖地的快餐式外来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掩盖了传统厚重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置身于这样的境况之中: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直接危及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根脉。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依附于土地、生长于农村的丰富乡土文化资源日渐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农村文化建设无所依从,出现了许多“盲点”。要拯救和保护传统乡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吸收、融合各种文化资源积淀而成的乡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间艺术,还是手工技艺,都是当地劳动群众在长期实践中过滤出来的,其中承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包含着历代劳动群众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对自身理解的经验积累。我们应该像拯救濒临消失的物种一样来拯救已经处濒危状态的乡土文化。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视野,统筹谋划、科学部署,对重要项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艺,建立科学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系统发掘和整理乡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将现存的各种乡土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实物、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对民间艺人、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要做为“活文物”进行发展性保护,通过培养乡土文化传人、培育民间习俗来刺激乡土文化的内生,回归乡土文化的本体。要发展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早在1957年就号召,要“移风易俗,改造国家”[5](P606)。传统乡土文化做为一种农耕文明的自然生长,在承载着历史和传统、包含着现代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比如传统礼俗中的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缛琐碎的细节、形式则早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行为规范,是应该摈弃的。所以对历经岁月磨砺而留存下来的传统礼俗、民风民俗、历史文化,应进行辩证的否定,进行合理的扬弃,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各级政府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华,为其注入能够相互融合的现代元素,使传统乡土文化不断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传承发展、不断发扬光大的轨道。要努力实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结合。传统乡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明确知道自身之优劣长短,不断剔除旧有的痼疾,以开放包容的气度,主动接纳现代文明的引领和养分,追随时代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将先进文化植入乡土文化的沃土,使传统文化不断实现向现代化的转换,使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础。这里的关键是找到先进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有效结合的链接点,让先进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渗入大地一样,浸润农民的日常生活,让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乡土文化的内核,并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这尤其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纳入到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引领、推动和发展之中,使其与乡风民俗相对接,与当地文化特色、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相对接,为广大农民接受核心价值理念找到历史依托、奠定实践基础。同时,要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农民能理解、乐接受的“核心价值观”话语系统,力求与农民的心态、判断和兴趣相接近,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增强老百姓的认同感。充分利用乡土文化人才,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大舞台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响主旋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途径,挖掘蕴藏在农村的特色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的内生增长。

盘活民间文化组织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双休日的实行,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特别是近年出现的乡村旅游让许多人度过了轻松而有趣的周末。乡村旅游的出现为城里人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不过也出现了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如卫生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形式单一雷同等。要想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就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如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加强宣传等。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

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篇11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笔者认为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复写传统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优秀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传统,优秀传统是创新的结晶,创新是传统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传统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传统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作为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揩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具有波、磔之美,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

流行书风该如何认识啊?笔者认为流行是传承和创新结合、推进社会文明的结果,流行书风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技法上都是深受社会欢迎的书法艺术极至之法,流行则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会合的“贝多芬交响曲”。历史上流行书风是因其释放了书写的效率,拓展了美的视野,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能千年流行。根据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去创新与发展是书法文化的生命。流行书风是适应社会生活需要而为社会广泛接受和喜爱的创新书体书风,脱离社会需要虽标新立异,矫揉造作、即使名噪一时,但终归不能“万紫千红总是春”。书法艺术流行数千年无一不与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结下深厚的根源,格调高古的甲骨文取代结绳记事适应人类蒙昧向文明的起步,小篆适应中华一统的文化文明的需要,是中华大地迈出了书同文的坚实脚步,隶书、草书都顺应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书写便利解放生产力的需要,“草书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其后产生于汉代的草书,西汉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章》,东汉章帝甚喜爱,因而名“章”草,章草传承了隶书的笔画形迹,仍有波磔,字字独立不连,实际上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杜度、催瑗便是东汉章帝时代闻名的章草书法家,汉末张芝传承章草又进一步“草化”,将上下字的笔势牵连相通对偏旁作了许多省略和假借,而创今草。张旭,怀素将书法艺术的创造性“心灵之音”得到神灵极至的发挥。通观古今流行书风无一不是传统与创新相交融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