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6:3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影视鉴赏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涡轮营销:以快速反应作为竞争工具
涡轮营销是指整个公司像涡轮那样不停地运转,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更快地为消费者提品或服务,争取以快制胜的一种营销方式。涡轮营销又称速度营销。
实施涡轮营销的公司主要在四个环节上压缩时间、提高效率:创新、生产、后勤和零售。
1、创新
在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新产品的创新速度一旦减缓,就可能导致产品开发失败。在美国,麦金西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新产品在预算经费内开发完成,但比计划时间晚了6个月出售,那么在开始的5年内,利润将大约减少33%;而如果产品在计划时间内及时推向市场,即使超出预算经费50%,利润也几乎不受影响。
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公司各部门之间是一种顺序传递的关系,一部门完成了它所有的工作,再交由下一个部门继续开发,其中任何一个部门受到阻碍,都会导致整个产品开发速度减慢。
为了加快产品的创新速度,许多美国公司采取了一种叫作“产品同步开发”(SimultaneousProductDevelopment)的方法。具体作法是:公司从营销、财务、设计、制造和法律等部门(甚至供应商和客户)中抽取一定的人员组成“产品同步开发”小组,这些小组成员将参与新产品从开始开发到开发完毕的全过程。公司的管理者向“产品同步开发”小组描述对所要开发产品的大体构想,如产品的类型和需要具有的一些特点等,但一般不会规定具体的开发计划和特定的一种产品,然后就放手让“产品同步开发”小组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所描述的产品。小组所需要的任何资源和所提的任何要求,公司都会尽量加以满足。“产品同步开发”小组的方式较之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优点在于: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环节的开发人员可向其原所在部门求援,而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同步”地继续进行各自的开发。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公司都采用了“产品同步开发”小组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新产品的开发创新时间。
2、生产
生产环节速度的提高主要依靠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丰田公司过去生产一辆定制汽车需要5个星期,现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只需要3天就可以完成。
3、后勤
公司可以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如实施零库存管理、开发快速供货系统等,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减少运作成本。像佐丹奴等著名的服装制造商都采用了“快速反应系统”,将其原料供应商、生产工厂、销售中心和零售店的信息系统联成网络。通过有效地管理后勤,他们可以使来自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得19《中国流通经济》双月刊2000年第2期ChinaBusiness&MarketNo。2,2000到及时的满足。
在零售环节上实施涡轮营销对于食品、饮料等行业的公司尤为重要,因为能否更快地或在其他竞争对手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如在天气恶劣的日子里或边远的地区),成为衡量他们竞争力、能否赢得长期顾客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美国多米诺比萨饼店是在零售环节上实施涡轮营销的使者。它向顾客保证半小时内送货到家,否则将免费赠送或低价出售比萨饼。为此,公司在货车上安装了烤箱和电话,在通往顾客家的路上就可以将比萨饼烤好,成功地实施涡轮营销使其在美国比萨饼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
变幻莫测的商场中,抢先一秒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宁早勿晚是盈利的前提。我国的企业也不妨在创新、生产、后勤和零售四个环节试着减少时间消耗,提高运作效率,看看涡轮营销的威力。
二、定制营销:卷土重来
早期市场上,许多卖主根据每位顾客的要求设计产品。例如,裁缝为每位特定的顾客量体裁衣,鞋匠根据每个人的脚的具体尺寸做鞋,这可视作定制营销的雏形。在今天,尤其在我国的农村,仍有顾客定制衣服、鞋帽等用品,
但总的说来,为了降低成本,取得规模经济,制造商一般都大批量生产尺寸一致的产品,统一出售。但现代的定制营销正以大规模定制的方式卷土重来,它主要指公司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单独设计某种产品,来满足每位顾客特定的需求。定制营销可看作公司划分细分市场的极端化,即将每个顾客个体看作一个细分市场,因此定制营销在西方被称作“顾客化营销”。
美国有一家叫做SoftwareSportswear的服装店,店内安装了一套由摄影机和计算机组成的系统。对于每位顾客,摄影机先进行拍摄,然后将拍摄结果交由计算机处理,计算机可以计算出顾客的身高、胸围、腰围等数据,接着在屏幕上显示出顾客身着新衣服在正面、侧面、后面等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顾客可以从150多种样衣中选出自已中意的一种。通过网络,有关顾客选中的衣服式样的数据被传送到生产车间,几天后,顾客就可拿到成衣。
定制营销实际上是让顾客参与了完会符合自已需要的产品的制造过程,自助餐厅在我国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顾客对这种方式的偏好。
当今社会倡导个性化,追求个性化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多。定制营销具有无限生机与希望。因此,即使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全面开展大规模定制营销的实力,也应早早做好准备,如先在销售条件方面进行定制营销,让顾客在一系列营销组合中进行选择,如不同的产品特征、付款方式、技术服务、培训计划等。
三、福利营销:让我们共同进步
福利营销指公司出售产品或服务,将收入所得全部或部分捐献给慈善机构,以改善公司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的一种营销方式。
福利营销在最终目的上类似绿色营销,都是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同时追求自身长期利润最大化。通过福利营销,受到资助的慈善事业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可能会受到更多的资助。因此,如果能成功地开展福利营销,可以双赢:收到公司与社会共同进步的效果。
(二)样本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以2011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当期财务总监发生变动的公司选用的是任职期长于半年的财务总监的信息,剔除了在2011年度财务总监任职少于一个月的公司的样本。符合条件的共有1549家公司,其中,部分公司的任职开始时间只给出月份的按照当月一日开始计算任职期限。本文的数据来自于国泰安中上市公司研究数据库以及百度搜索引擎。从表1、表2可以看出,财务总监的持股数量相差较大,有些公司激励财务总监持有本公司股票,还有很多公司财务总监没有持股;报告期财务总监领取的报酬也不均衡,当然这些是与公司自身的规模相联系的;在公司任职时间的长短也有较大差距。财务总监兼任董事的占到样本总数的26.8%,兼任总经理占样本总数的16.7%,兼任总裁的占样本总数的4.8%,兼任董事会秘书的比例为11.1%,这说明在我国财务总监能参与到公司高层的重大决策及政策执行的还只占少数。财务总监兼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比例仅为1.3%,这说明绝大多数财务总监并不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从而能够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在其他单位兼职的占28.2%,这说明在我国有部分财务总监的经验和阅历会很丰富。财务总监的职称为初级会计师及以下的比例是60.7%,会计师的比例占20.8%,高级会计师的比例仅占到18.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我国财务总监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有待提高。
二、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5对上文的假设1和2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下:从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实证研究的回归结果显示,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F值),但是模型的拟合优度及调整后的拟合优度都不高(R-squared),这说明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变异的解释程度不高。这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因素有很多,而财务总监的特征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2.财务总监兼任公司董事、经理、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财务总监自身的持股数量、工作时间对代表公司市场业绩的每股收益及公司经营业绩的总资产报酬率影响不显著。而财务总监兼任公司总裁与前文假设出现了背离,并且其中对于假设1的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还是显著的。在关于假设2的回归中,财务总监兼职及职称对于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财务总监能参与到公司高层重大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只占少数,并且持有公司股票的财务总监很少;另一方面,我国财务总监制度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得出的回归结果不能够很好地支持前文的假设。3.财务总监兼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以及财务总监在报告期内领取薪酬多少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前文的假设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兼任董事会秘书属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对外信息披露和董事会日常事务性工作,这有助于财务总监切实履行其岗位职责。报告期内薪酬是对财务总监提供劳务的补偿,目的是为了给公司绩效带来最大价值,因此,薪酬相对较高会给财务总监带来更大的激励作用,有助于其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4.财务总监在外单位兼职以及自身的职称与代表公司经营市场业绩的每股收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与前文假设一致。兼职有助于人才潜力的发挥和知识的传播,有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兼职对于财务总监来说不仅可以补充自己的知识,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这样使其能够在财务总监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研究结论分析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各种特征因素并没有很好地作用于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出现财务总监的某项特征反作用于公司经营业绩现象,说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总监制度。这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释:
(一)界定财务总监职责在实践中较为困难由于财务总监制度属于财务监督,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经营者实行的产权约束机制,保证股东权利在企业经营中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总监要参与到企业的决策管理中去,这种监督及参与在实践工作中难以合理的把握。
(二)财务总监制度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在我国,财务总监是总会计师的一种转型。财务总监很多时候会与总会计师、会计主管相混淆,这使得财务总监并没有行使其真正意义上的职责。财务总监职责不到位不仅使财务总监难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并且对我国财务总监制度的建立健全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以银行为主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
(一)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个企业集团,必然要有一个足以控制和有效影响其他子公司的核心公司一一母公司。这个母公司通常是主导组建者或者说是组建的牵头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行业结构仍不平衡,目前金融资产中银行业占绝对优势,远非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能比拟。但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凭借专有的经营垄断,却享受着令商业银行心动的高利润率,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并购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力极强。
(二)从发展趋势看,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金融业中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集团化改造和综合经营。对银行而言,通过控股公司的架构,即可保持原来商业银行业务的独立性,又可通过设立其他非银行子公司发展具有潜力的新业务、分离优质资产或用于其他特使目的。国内尚未集团化的银行,都表示集团化是其发展方向。中国银行的高层在不同场合表明,中行的目标就是金融控股,最终实现综合经营。招商局集团董事会主席、招行董事长秦晓也表示,如政策允许将把招商局旗下的保险公司交给招商银行运营,招商银行未来将成为综合经营银行、保险、基金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
(三)监管层目前对我国以控股公司方式发展的金融集团也采取默许、鼓励态度,2004年6月28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公布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对金融控股公司身份作了直接认可。央行的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我国部分有实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风险控制、交叉销售和业务整合能力,其中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也可探索通过跨行业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综合经营。”
二、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监管模式的问题剖析
随着国内金融业综合经营态势的日趋强烈,机构监管中存在的监管漏洞、板块割据、制约创新等缺陷以及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综合来讲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分业监管格局不能覆盖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促使其将一些特别的服务项目或产品置于监管成本最小或监管最宽松的领域,从而产生“监管套利”现象。金融控股公司没有统一的监管法规,存在监管真空。
(二)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监管重点不同可能导致冲突。证监会的目标是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特别强调证券发行人和经纪人充分披露信息,不得有欺诈行为。而银监会注重审慎监管,关注银行系统的安全与稳健经营。保监会维护保险业的稳健经营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关注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由于各个监管机构的目标不同、指标体系不同、操作方式不同,各监管机构的监管结论可能存在较大差别。当对金融控股公司有双重目标要求,又只受某一机构监管时,单个监管者可能不会去承担其他监管者的工作和责任。
(三)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上三家监管部门协调难度大。“三会”及其派出机构是平级的,若金融控股公司发生风险,确定由谁作最后裁决等存在一定现实困难。尽管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但仍会存在沟通不足和信息共享度低等问题,影响监管的有效性。
(四)我国监管当局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关注不够。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者的监管对象只是一个金融机构,而对集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的透明度并不关心。因此,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部门难以将监管对象和控股公司其他成员隔离,而且也难以综合性地审视控股公司的风险。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监管模式的设计
国内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如何监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我国尚不具备实施统一监管模式的条件下,美国伞型监管模式是最有可能解决我国分业监管体制和有限度综合经营矛盾的手段。这种模式一方面通过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业监管体制下形成的机构监管优势,符合我国现有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通过伞型监管者的机制(在我国目前可以考虑有人民银行来充当)实现了各监管者间的协调,通过功能型监管避免了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综合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综合经营的过渡期间,这种模式无疑是一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适合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监管体制。
(一)监管主体、职能及监管体制框架
监管主体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信托投资管理局。
主要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伞型监管者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包括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银监会和信托投资管理局,分别负责对银行和信托投资业务的监管;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负责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同时证监会将投资业务的监管职能移交信托投资管理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信托投资管理局均是功能监管者。
(二)基于伞型监管体系下的监管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机构之间的监管数据的共享建设。在现阶段,可考虑在强化各监管机关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各监管机关间规范化的协调制度和有关负责人定期联席制度。通过有关机关负责人的定期联席会议,解决监管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金融监管资料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2.监管者应从控股公司层次强化对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措施,包括对金融控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和谈话机制,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规格以及控股公司各子公司间的防火墙措施,如业务限制、人员限制和信息限制等。通过这些措施,配合其他功能型监管机构的工作,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
3.督促和鼓励控股公司建立基于自身业务风险管理的内部风险控制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实施自律性质的风险约束。防范经营风险不仅是外部监管对公司的强制要求,也是公司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监管者应积极支持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充分了解这一体系的运作和有效性。
4.监管当局应建立资本金与控股公司运作风险相联系的计算方式,迫使金融控股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综合监管者可以在各功能型监管者对各自监管对象所需要资本金的总量评估基础上确定控股公司应该交纳的资本金。
5.健全金融自律型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金融自律型组织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形式,它可以通过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与监管当局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金融自律组织参与监管,主要负责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会员的管理、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及时与监管当局沟通情况,及时向社会有关监管信息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综合经营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针对我国实际,我国银行业向综合经营逐步发展的现实路径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它具有协同效应、风险分散和业务多元化的优点,并且这种模式也已得到了监管层的确认,适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1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
确定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商务英语学习的五大要素是:英语语言、商务英语、商务知识与操作技能、沟通技能和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实践表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商务英语课程可优化整合为五个模块:语言综合技能模块、商务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商务英语实践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经调查,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商务助理、涉外文秘和商务翻译等。针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后,可设置以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商务英语听说和写作实训、商务英语口笔译实训、外贸函电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国际商务模拟操作等。
1.2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商务英语教学就是要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中培养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及相关业务的操作能力。可以说它既是英语语言教学,又是商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定位,注重培养语言应用技能、商务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从两方面考虑:(1)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验室。包括:语言实验室、翻译实验室等。(2)培养学生商务操作能力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通过外贸单证实训软件、外贸函电实训软件、国际商务谈判软件等,根据工作过程设计实训模块,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商务相关的业务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商务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1.3以双赢为原则的校企深度合作
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优势逐渐消失,必须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这就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产品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无论校内的实训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功能。要求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和企业深度合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指导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岗位实践后,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并促使其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为毕业后迅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1)认知实习。针对具有初步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访问实习单位,对工作性质和简单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2)专业实习。针对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通过实习,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职业素养,为顶岗实习做了充分准备。(3)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技能,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
2职业教育“新常态”下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应用型复合型极强的商务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常出现以下问题:(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企业行业指导性;(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3)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校企合作中缺乏制度保障;(6)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等。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2.1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高职业教育认识
在教育领域中,“重学术,轻技术”的观点比比皆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型人才属于“蓝领族”,社会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应该呼吁全社会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要从“学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同时并不摒弃学历教育,而是此基础上,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积极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重点建构各职业教育间“立交桥”的互通机制。
2.2优化校内实践教学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连贯性,做到商务与语言、商务知识与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校的工作重心和资金投入放在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2.3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校热企凉”“工学”教学模式质量不高、产学结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法规保障、校企合作中缺少政府的监督检查行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纳入到《职业教育法》中。内容包括: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师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引导政府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用途;对具有职业教育资质的企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争取其他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强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保障等。通过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百货商场的经营者都在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笔者认为,问题关键在于现代商场营销的内在矛盾及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仍然以竞争为基准、以销售额为核心目标,尚未真正进入以顾客为基准,以“深度营销”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营销战略研究阶段。为此,要走出中国百货商场的经营困境,必须从实践出发,研究现代商场的深度营销。深度营销最直观的理解就是抓住“深”字做营销。然而,这个“深”字却有丰富的内涵,是新的营销课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深度营销目标: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
深度营销的目标是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它与一般营销目标不同。一般营销是以赢得商场“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追求的是交易,商家通过与顾客的交易获得利润,考虑的是如何使每一笔交易的收益最大化。而深度营销是以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为目标的,追求的是顾客,商家是从与顾客长期、良好的关系中获利的,考虑的是如何维系顾客关系,与顾客有效合作。
我国百货商场的营销实践证明,不同营销目标下的商场营销行为和营销业绩是截然不同的。为了赢得“利润”最大化,商场只考虑从消费者那里多赚钱,商家往往不顾一切地增加销售收入,降低营销成本,甚至为了追逐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在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目标下,商场必须采用深层、精细、有创意的营销策略,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提高商场的品牌声誉,保持顾客的忠诚度;有效与顾客沟通,建立和谐的顾客关系;一句话,就是让消费者对你的商场和品牌心动。显然,只有在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的营销目标下,才能保证百货商场长期而稳定的收益。
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是由4Cs和4Rs理论导入的市场营销理论新观点。企业如何实施有效营销?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营销大师伊·杰·麦卡锡就提出4Ps理论,强调市场营销的四个基本要素通过组合策略,以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适当的分销渠道,加上必要的促销手段,来赢得企业“利润”最大化。4Ps一直被人们奉为营销理论的经典,并以此指导着企业营销实践。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日益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4Ps指导企业营销实践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市场学家劳特朋提出了4Cs理论,即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Communica-tion(沟通)。4Cs理论认为现代营销不能仅把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看作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赢得企业利润的营销手段;而应该站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角度上,注重四个“P”的营销,让每一种营销工具都能够传递和满足消费者的最大利益,赢得顾客心度,这是现代营销的根本。所以,深度营销目标必须以4Cs理论为指导,把营销目标提升为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为此,在当前百货商场营销中,不应先考虑能够提供什么商品,而是先要了解、研究、分析顾客的需要和欲求,根据顾客需求来组织商品销售;不应先急于给商品定价,而是先研究顾客满足需求愿意付出多少成本,即顾客的购买成本;不应先选择销售渠道及其策略,而是先考虑如何为顾客提供最大的购物便利;不应再是商场单向的促销和劝导顾客购买,而是通过与顾客进行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顾客关系。
4Cs理论强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但忽视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竞争导向,还是被动地适应顾客需求,企业需要从更高层次上,以更有效的方式建立和谐的顾客关系,真正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营销专家舒尔兹提出4Rs理论,即Related(关联)、Reflect(反应)、Relation(关系)、Reward(回报)。4Rs理论强调现代营销应该以竞争为导向,通过关联、反应等方式与消费者形成和谐的顾客关系,让关系双方获得最大利益,形成强劲的企业竞争优势。所以,深度营销必须从战略高度,确立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的营销目标。为此,当前百货商场营销应该从抢占市场份额转变为建立和谐的顾客关系,使单纯交易的业务变成对消费者负责的责任,把对营销要素组合的管理提升为注重顾客关系的管理;在回报消费者的同时,使商家也得到回报,带来长期、稳定的营销收益。
深度营销赢力:最大限度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我国百货商场能否实现深度营销的目标,取决于商场营销赢力的铸造。当商场具备了深度营销赢力时,就能赢得顾客“心度”,就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当前,百货商场的深度营销赢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最大限度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迅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迅速。人们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化,购买行为呈现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消费者购买更趋选择性、差别性和自主性。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要求会更高,对服务更为挑剔。商场营销面对的是众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型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心理更趋成熟,使购买决策有可能在更为理性的情况下做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消费观念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突出,人们生活消费更趋于多样化、时尚化、个性化。现代营销面临的是一个高要求、发展型、开放性的消费环境,以往的那种大规模、雷同化、粗放型的营销再也不会赢得消费者青睐。为此,当前百货商场营销应该以深层次、特色化、精细型的深度营销,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迅速变化,这是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的最重要的赢力。
剖析我国零售连锁业之所以能够击败传统百货业的原因,关键在于连锁业充分发挥了其购买便捷和价格低廉的营销赢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生活消费需求。所以,连锁业赢得了顾客心度,打造出强劲的竞争优势。当前,我国百货业虽然已进入了成熟期,但百货商场仍有其优势,能够铸造深度营销赢力。
首先,百货商场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繁华中心仍是现阶段消费者首选的购物地点,其地理优势能够吸引很大的客流量,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百货商场经营面积大、商品丰富、种类齐全,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消费需求。更突出的是现今的百货商场不再是“大路货”的代言人,有着不同于其他业态的目标市场,以自身的商品、品牌、服务、环境特色,凸显出百货商场的营销赢力。具体表现在:
(1)最大限度满足高档消费需求
百货商场以高科技含量与时尚的商品为主,并以豪华的装潢和周到的服务,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高档消费的最大需求,这是其他零售业态所不能及的。
(2)最大限度满足名牌消费需求
百货商场不同于其他零售业态的显著点,在于拥有众多的世界名牌商品,品牌形象可使消费者购物增加一种成功感,名牌商品的优异品质和新颖款式能够使目标消费者对自我价值与生活时尚的追求向往得到最大满足。
(3)最大限度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百货商场的时尚、新潮商品可以使目标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满足;同时,他们还可以享受到商场细致、周到的个性化服务。
可见,百货商场拥有的这种营销赢力是其他零售业态所不具备的。百货商场尽管有其劣势,主要是价格较高、便捷不够,但可以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差别化竞争战略,开展深度营销,铸造商场营销的“适应”赢力。
2、最大限度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百货商场的竞争尤为残酷。残酷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零售新型业态的严峻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型零售业态陆续登入中国,并得以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百货业垄断市场的格局,连锁业主打零售天下。国内近五年连锁业的发展远远超过百货业,2005年连锁业平均增长40%,而百货业却是负增长。以郑州“二七”商圈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以亚细亚商场、郑州百货大楼、商城大厦、华联商厦、天然商厦、国际友谊广场等百货商场为主要业态。而今,商圈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国美”、“八方”、“五星”等家电专卖店为主打业态。二是面对国际商业巨头的“本土化”战略挑战,中国百货商场普遍失去了原来拥有的营销规模、经营成本、销售网点等国内竞争的资源优势,百货商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经营能力过剩。商场营销策略只是停留在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的低水平运作上,这些策略只能一时奏效,不能从根本上保持市场占有份额,有的甚至到了难以保本的惨境,只得淘汰出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百货商场有的昙花一现,有的败走客乡,但也有发展壮大的。为什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有“不落的太阳”?综观这些成功经营的商场,它们无一不是把营销“资源”优势转为“人心”优势,注重对顾客关系的研究,打造商场营销特色,来最大限度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铸造着深度营销的“适应”赢力。如上海徐家汇商圈的百货商场精心策划了有别于竞争对手的营销特色,以“错位经营”为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赢得顾客心度。东方商厦以“礼品世界、礼仪氛围、礼貌服务”享誉上海,太平洋百货以“领导时尚潮流”独领,第六百货商场则以“国优名牌”而闻名,就是在地理位置、商厦规模略逊一筹的汇联商厦也推出了“大众化国优名牌”营销特色。实践证明,百货商场必须拥有这样的营销赢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敢于挑战,突出重围,不断发展壮大。
深度营销策略:“精耕细作”和“打造特色”
据资料统计,我国现涌现的一大批产品精优、风格特具、闻名退尔的百货商场,70%只能勉强维持现状,20%长期亏损,甚至面临倒闭;只有10%的商场经营良好。反思这些商场经营不利或失败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他们都走入这样一个误区,似乎都把商场经营定格在扩大面积、升级装潢上,而商场营销却是千店一面,定位雷同,一味地运用大传播、大促销等营销手段。而10%经营良好的商场,基本上都是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深度营销策略。深度营销策略是立足在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的基点上的,其策略特点充分体现了深度营销的“精度”和“新度”。根据近年笔者对一些现代商场营销实践的关注,具有代表性的深度营销策略有“精耕细作”和“特色打造”,其基本内容略作以下介绍。
1、深度营销的“精耕细作”策略。
“精耕细作”是百货商场深度营销实施的重要策略。“精耕细作”策略体现了立足“深”字做营销的深度营销实质,区别于“大”字做文章的传统商场营销策略。如上海南京路的“新世界”、“中百一店”、“置地广场”等百货商场,都是强调“精耕细作”的纵深营销。商场以4Ps营销组合策略为基础,以4Cs和4Rs理论为指导,通过精益产品、精确定价、便捷购买和精湛促销的深度营销组合策略,来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的。
(1)精益产品
百货商场应该向顾客提供精益产品。深度营销倡导的是精益产品,而非优质产品。所谓精益产品,是指能够恰到好处地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精益产品是性价比最佳的产品,既消灭产品冗余的功能,又不存在产品功能的不足。产品只有达到精益,才能真正做到物美价廉。“精益”可以赋予产品以生命力,能够赢得顾客心度。为此,当今百货商场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和消费脉搏,向顾客提供更多的精益产品。
(2)精确定价
深度营销要求做到精确定价。“精确”在深度营销中有特定的含义,是指产品按顾客“接受”价格进行定价,而不是商家的“指示”价格。因为,顾客“接受”价格比企业“指示”价格更能赢得顾客心度。顾客“接受”价格的确定,首先要精算“顾客让渡价值”,即让顾客感受到购买价值与购买成本的差价。“顾客让渡价值”越大,顾客就会感到心动,就越能接受。为此,产品定价必须从顾客利益出发,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购买价值,尽可能减少顾客的购买成本。其次还需要考虑商场促销和竞争对手价格,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顾客“接受”价格的心理定势。
(3)便利购买
深度营销强调为顾客提供最大便利比单一的销售网点布局更让消费者满意。便利是顾客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的便利指的是购买便利性,包括购买地点、营业时间、现金、支票、信用卡的使用、上门服务等。商场营销要在购买环节上更多地考虑顾客的方便,即通过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让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最大便利。百货商场还应该开展网络营销,使购买变得更为简单、快捷、便利。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来说,这种“便利购买”需求尤为强烈。只有当强烈需求欲望得到满足后,才能赢得顾客心度。
(4)精湛促销
促销一贯是商场营销的优势,但深度营销要求百货商场开展“精湛”的促销,真正赢得顾客心度。精湛促销的最重要活动是借助有效的广告传播,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购买冲动。广告诉求对消费需求的激发越深,对消费者购买影响越大。精湛促销还必须借助售点广告形式,如商场POP、展柜、展台都能起到告知顾客、烘托气氛、造热商场、吸引顾客的作用。精湛的促销能使消费者看到自己喜欢的品牌,在商场里的完美展示,购买的信心会更为强烈。即使是未曾听说这个品牌的消费者,也会将这个对他的视觉产生过冲击的品牌纳入考虑购买的对象。
2、深度营销的”打造特色”策略。
“打造特色”是百货商场深度营销的又一重要策略。打造营销特色是百货商场的经营优势。因为商场购买的过程是顾客消费体验的过程,赋予了消费者购买商品以外的种种利益。让消费者可以在舒适环境中愉悦地选择商品,可以在购买过程中得到细致、周到的情感服务,可以享受消费休闲的感受,可以满足品牌偏好的追求等等。百货商场通过打造营销特色,引领消费时尚、带动消费潮流、创造消费热点的。如上海徐家汇商圈的“东方”、“港汇”、“太平洋”、“六百”等现代商场都是针对自己的目标市场,敢创营销“新度”,重点打造商品特色、服务特色、环境特色和品牌特色,来赢得顾客“心度”最大化。
(1)打造商品特色
深度营销强调以商品特色赢得顾客心度。百货商场应以“新、特、名”为主力商品,充分代表现代消费的时尚性和前瞻性,打造商场的商品特色。需要强调的是,百货商场的“新、特、名”商品一般应占到70%左右,才能形成特色商品的系列化和规模化,为目标消费者提供足够的挑选性。
(2)打造服务特色
商品特色是有形表现的,服务特色则是无形的。而无形的服务特色也会使经营更具魅力。打造服务特色是商场深度营销的显著特点,因为商场服务与超市服务是不同的,超市采用的是顾客自购方式,只有当顾客主动提出服务要求时才给予满足。而商场服务是一种全面、细致的主动服务。商场服务特色犹如一种特殊的“有价”商品,像一块磁铁,赢得顾客心度。服务特色打造要强化顾客购买全过程的服务,推出售前的“导购服务”,售中的“现场服务”,售后的“保证服务”,走出商场的“场外服务”等特色。
(3)打造环境特色
2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的设计方法
根据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结合银行营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商业银行营销体系的设计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银行营销理念制定阶段:主要目的是确定营销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思想,进而上升为企业文化。第二阶段,营销状态分析:主要是对银行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收集所有相关数据,对商业银行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估,包括营销环境评审和SWOT分析两个步骤。第三阶段,营销战略制定阶段:主要是通过市场细分,对各个营销机会进行评估,选择对本行有吸引力、最有利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确定本行及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三个步骤;第四阶段,营销组合策略制定阶段,主要是根据本行的营销战略制定内部营销、传统营销、创新营销三大要素的营销策略,包括内部营销策略的制定、传统营销策略的制定、互动营销策略的制定三个步骤。第五阶段,建立与上述目标相适应高效的营销组织体系,包括营销组织机构的设置及激励机制、管理办法等。
3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措施
3.1树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理念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理念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所谓理念,就是银行坚持的一种信念,它产生一种规范力和推动力。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和目标,因此,理念是银行经营的源泉。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基本理念以为以下几点。(1)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是指银行的各种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始终要追随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市场为导向,是因为市场存在比较经济效益,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位经济主体追逐的主题,银行也不例外,否则就会被同业市场竞争淘汰掉。(2)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上帝,客户是银行利润的来源,客户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扩大客户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完成银行自身的利润目标,最终获得客户和银行的双赢局面,是银行的基本目标。银行应先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努力满足客户的边缘需求,先满足客户的现实需求再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先满足客户的功能需求再满足客户的价格需求。(3)诚信经营理念。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经营问题之一是社会诚信不足,尤其是顾客的诚信资源。商业银行除了要广泛充分挖掘客户的诚信资源,建立起诚信约束外,自己也要树立起诚信理念,以信誉至上面对广大顾客和公众,以坚不可催的高信誉度赢得客户的信赖。商业银行必须充分培育自己的诚信经营理念,在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起诚信的榜样,取信于民,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会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
3.2广泛推行银行品牌战略
明伦曾假借其他目的从银行套取贷款,违规变更用途用于股权投资。此外,明伦入主明星电力后,利用其专权在关联公司间进行频繁的资金拆借,并以明星电力提供的担保,继续向银行套取资金,恶意对外投资造成投资风险2.55亿元、对外违规担保责任1.91亿元、虚假贸易造成资金风险1.48亿元。据四川省证监局调查,仅2003年至2004年,明星康桥和明星商社(两者均为明星电力的子公司)对外拆借资金的发生额就高达9亿多元,但这些行为并没有获得控股公司“明星电力”董事会或经理层的书面批准。明星电力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被违规侵占、挪用的资金高达10多亿元。最终造成明星电力业绩下滑,造成了上市公司资金损失4.76亿元。
二、案例剖析
明伦事件是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完善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市场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其缺少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企业运作上漠视市场游戏规则,最终造成资金的大量外流。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机构应该有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系统,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在此案中主要问题有:
(一)股权结构设定不合理
明伦集团占明星电力28.14%的股份,第二大股东占有7.99%,第三大股东占有7.92%。第一大股东和其余股东持股份额差异较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经理层在更大范围内接受监督和约束,易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或母公司之间存在产权关系不清、管理关系不顺;造成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上长期不分家,关联交易盛行;大股东操纵公司一切事务,无法形成制约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小股东往往无法对控股股东本人形成直接的挑战。在公司股权分散的情况下,众多分散的股东们都不愿意支付监督成本,选择“搭便车”行为,因而很难对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的监督。而对于那些有相对控股股东或其他大股东的股权相对集中的公司,控股股东有积极性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监督。在经理是相对控股股东的人的情况下,其他大股东因持有一定数量的股权,并且通过监督所获得收益往往大于监督成本,因而也具有监督的积极性和动力。
(二)董事会独立性不强、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严重失衡
公司治理结构应强调治理的有效性而不是规范性,作为名义上的现代股份公司,虽然都设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所组成的这种各司其职、互相制衡的组织结构,但从实践情况看,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由于股权高度集中,公众股东过于分散,董事会由大股东操纵,或由内部人控制,形同虚设,再加上公司大部分董事同时也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董事会也就失去了监督管理者的职能。本来自我监督就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再加上执行董事担心自己在公司的职务受到影响,不敢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做法提出批评,使得内部管理者成为公司的主人而控制董事会,甚至决定董事的任免。此外,公司经理班子与董事会高度重合,或者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占优势,经理层得不到严格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导致“内部人控制”的产生和强化。此案中,董事长周益明一人几乎掌握公司的决策大权,明伦集团入主明星电力后,在董事会的换届选举中,明星电力的11名董事会成员中,具有明伦背景的执行董事有4人,和明伦有关联关系的独立董事有4人,明伦集团占据了董事长、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主要职位,财务总监所执行的完全是对周负责制的机制,导致控制权的专横。同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出现决策失误、经营不善等问题,也受不到相应的处罚。股东大会对董事、监事,董事会对经理的工作成果缺少明确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没有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手段。
(三)监督职能弱化、监事会虚设
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股东(股东大会)、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纵向监督和制约;一是监事会、独立董事对董事会、经理人员的横向监督。但真正有效与直接的监督,应该还是来自于股东的监督,而股权结构对于股东监督作用是否发挥及其大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公司监督机制的形成和监督效能的发挥。当公司拥有控股股东时,若公司的经营者非控股股东本人,而是他的人,则该控股股东会有动力监督该人,它可以通过直接任免经理,强化对经营者的监督。而且这种监督,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因为控股股东是法律上公司的所有者,他具有直接罢免经理的权力。但是,在公司拥有控股股东而其他股东均为小股东的同时,公司经营者又是该控股股东本人的情况下,小股东对经理的监督便成为问题。明星电力的股东构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纵然设了6个监事,且有职工监事2名,在此案中监事会几乎没发挥任何作用,董事长直接绕开监事会行使各种权利。此外,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或经理班子的成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决策,监事会没有足够的权利,无法彻底履行其职责。另外,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大多来自公司内部,由于受公司董事会和经理的领导,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在股东利益至上的背景下,监事会的作用往往被人忽视,其地位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四)监管力度不够
从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监管上说,尽管近年来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有缺陷:一是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如《公司法》规定了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却没有规定董事、监事的具体责任。现行的法规对董事、监事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缺乏应有的可操作性和必要的警戒性,致使法人治理结构成员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而地位却没有丝毫动摇。二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不足。对上市公司炒作本公司股票的处罚,不过是罚款、警告,或有关人员被宣布为证券市场禁入者。这样的处罚由于过于宽容,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这其中明伦集团采取了虚构事实、提供虚假收购方案和虚假资产报告等一系列手段:以10万元买来深圳某公司,用8000万元银行贷款进行反复倒账,虚增母公司及7个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3亿元;用11万元买来深圳市一会计师事务所做的2001年、2002年两份虚假的审计报告,内容显示公司总资产27亿元、净资产12亿元。而实际上,2002年尚未完成工商注册的虚构明伦集团中的核心企业明伦光电,其纳税额仅为3145元,纳税最少的一家公司仅为200元,而这些假象居然未被政府和证监会识破。
三、完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思考
明伦事件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和缺陷我们应该引以为鉴,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优化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
(一)优化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要根本解决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问题还得取决于股权结构的根本改观,否则《公司法》关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分权制衡的治理结构安排就显得毫无意义。为了改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以及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应当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具体可为:
1.限制股东过度膨胀的控制权。所利用的基本原理要切实有利于权利的合理分配与相互制衡,即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三级架构应该各行其职、相互制约,决策管理权应当真正归股东大会所有,避免权力在各方之间的不正当转移。为了防止控制权股东对其他参与人权力的侵占,就必须在三级架构的生产方式、权利义务、运作程序方面予以合理化、明确化。
2.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控股股东应当在享有相应权利的同时,承担同等的义务责任。首先,控股股东应当明确其对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负有诚信的义务,控股股东对其所控股的上市公司,应严格依据法律来行使出资人的权利,不得利用资产重组等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其特殊地位谋取额外的利益。其次,民营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应当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依法做出,股东大会不得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及依法展开的生产经营活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权益。而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的提名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最后,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应实行人员、资产、财产分开,机构、业务独立,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3.实行有效的补偿机制。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可见,对股东权益的保护,尤其是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我国在法律方面并不存在有效的控制措施,而仅仅是有权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股东实施自己权利的主要方法是启用法律及管理程序反对经理层、董事会或大股东。当法律体系为小股东提供这种机制,使其有合理依据认定其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提讼,小额投资者的信心才会得到加强。
(二) 改善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强化董事会的责任
为了改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现状,建议采取的措施包括:
1.提高董事会的地位。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渐趋多元化,赋予董事会更多的权力,使董事会成为公司的决策和监控中心,有利于上市公司建立起规范的公司董事结构,也是符合股东的根本利益的。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董事会治理水平的优劣。由此可见,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应处于核心位置。因此,努力加强公司董事会制度建设是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存在严重的“一股独大”的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股股东缺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弱化,实现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的彻底分离,为克服“内部人控制”缺陷创造条件;加强董事会对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在董事会中设立审计、薪酬、提名等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强化对经营层的监控;给予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足够的激励,综合运用职级晋升、在职消费、薪酬、股票期权等多种激励方式,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提高公司运营的透明度,加强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强化信息披露,规范关联交易;加强司务公开,充分发挥职代会和员工的民主监督权力。
2.给予董事会以具体的规定约束。董事会要对全体股东负责,对企业投资方案进行严格审议,再决定是否投资,如果经过董事会的决议导致决策失误,董事会要负决策失误的责任。建立一种董事会与总经理相互制衡的机制,即总经理的地位、荣誉与企业成败密切相关,也与董事长及全体董事的前途、名誉紧密相连,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对选择总经理的成败负责,才感到有压力。
3.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提高独立董事的素质。董事会应当要求关键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仅由独立董事构成,并在必要时自由地聘用独立顾问,确保董事会独立性,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应当对独立董事任职的积极资格进行规定,具体包括资格股、自然人身份、年龄和其他条件的规定,以提高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门槛;此外,建立对独立董事有效的声誉激励机制:①大力培育独立董事的人才队伍,建立竞争性的独立董事人才市场;②建立个人信誉社会评价体系;③建立良好的独立董事市场选择环境;再次,对独立董事给予更多的义务约束,特别是法律约束,以加大独立董事明哲保身、走过场的机会成本。独立董事由于未尽其责,错误地决策或参与错误决策,给公司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该责任以董事会会议记录为准。
(三)完善监事会,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有效运作监事会制度即监督董事,是改善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任务。
1.保障公司监事会有效地行使监督权。监事会有权对公司财务和业务状况进行调查和检查,并有权要求经营者做出有关报告。对执行业务的董事、经理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行为的,监事会有权要求其停止并予以纠正,同时还有义务对此以书面形式向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做出说明,若经股东大会做出决议或个别股东申请,监事会有权代表公司在法定期间内进行诉讼。目前我国的监事会监督属于事后监督,无事中或事前监督权。而我国上市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就有违规现象。因此,应将监事会的监督权延伸至公司设立的整个过程。
2.为了增加监事会的独立性,可参考日本的外部监事制度设立外部监事。由于监督人必须独立于被监督人,因此可以引进外部监事作为强化监事会功能的一个突破口,因为监事会的监督是董事会的外部监督,机构外部人员之间的联系没有机构内的那样紧密,并且在从事具体权力时,以监事会集体的形式进行的监督,能克服一部分监事的偏见。于是,公司中就有了外部监事、中小股东监事、职工监事三种,它们的比例各占1/3为好,保持以上比例是保持独立的一个统计学上的临界点。
3.应当完善我国《公司法》中对监事会的立法规定,颁布补充规定或细则以实施监事会的职权。重视监事会制度的构建,监事会担负着公司内部控制的重任,是与董事会有着同等重要性的机构,应同构建董事会那样,用法律明确界定监事会的相关制度,减少监事制度受董事会控制的不利局面,发挥监事制度的监控作用。如赋予监事会聘请外部会计或者外部监督者的权利;规定监事会成员专业方面的能力资格要求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上的商务往来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商务英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商务英语专业的热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仅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述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商务文化素质的提升,最终导致学生在商务活动中无法有效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甚至无法理解常见的商务英语词汇。为了提升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商务英语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动态实践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商务英语属于语言类学科,但是它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即语言使用场所主要为跨文化的商务环境。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二者存在着辨证关系,首先语言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语言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其次,如果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那么就能蚋加熟练与准确的应用该国家的语言,反之如果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那么就很容易用错语言,有时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商务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商务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商务文化的了解程度。
2.商务文化之间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在商务贸易上的表现也极为明显,首先各国在风俗传统、行为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商务往来的过程中,贸易双方通常对细节较为关注,对同一问题合作双方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如果差异化的思想累积过多,就会对贸易互动的展开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在商务价值观上中西方也有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集体主义,注重对整体利益的维护,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性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在商务谈判中,我国谈判代表一般需要对集体进行交代,最终结果由投票等民主方式决定,而美国、英国等则将决定权全权交给谈判代表;最后是在经验管理方式上,由于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各国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模式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各国的贸易形式、合作方式等不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3.商务英语的教学现状。在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仅注重对学生词汇积累、词汇理解、语言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却忽略了语言环境、语言文化知识的渗透,致使语言与文化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在贸易往来中学生以中式文化习惯或思维与合作方进行交流,那么就很容易导致冲突与误会的发生,影响贸易合作的效果。因此就教学现状来看,加强对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商务英语课程动态实践教学中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方法
动态实践教学即根据学生年级、学期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践培养方案,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商务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计算机基础与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高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翻译、双向口译、商务法、商务金融、电子商务实训等能力。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英语实践、商务实践以及电子商务实践三部分,这三部分实践同步进行,保证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对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当贯穿实践教学的始终。
1.构建全面的商务英语课程动态实践教学模式。
(1)师生互动模式。商务英语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日常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商务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形成良好的课堂实训氛围,在情境表演中,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然后对学生实训中使用的不符合西方商务文化需求的语言予以纠正,加深学生对商务文化的理解,长期的实训能够提高学生的商务文化素养。
(2)人机互动模式。仅凭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实训,学生的能力是无法满足实际的商务需求的,因此不能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实训中,否则很容易出现差错,继而影响企业贸易的顺利展开,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应当通过人机互动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当引进先进的设备与软件,并建设专业化的模拟实训室以及语言实验室。商务贸易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不可能轻易让缺乏经验的学生参与实践,此时人机互动模拟就显得极为关键,计算机具有智能化特征,能够与学生进行商务英语交流,同时软件严格按照实际的商务需求进行设计,因此其语言使用与商务文化相符合。长时间进行人机交流,学生的商务文化素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校企互动模式。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趋势,校企互动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首先,企业具备大量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人才参与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其次,企业可以为教师培训提供实训场所,让教师深入到企业内部进行挂岗锻炼,从而提升教师的能力;再次,企业可以适当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让学生可以深入到商务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商务能力,并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商务文化在贸易交流中的作用;最后,企业可以从院校中挑选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到企业工作,使企业的人才资源得到不断的补充。
2.把握商务英语课程动态实践教学开展的关键点。
(1)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无论是师生互动、人机互动还是校企活动模式,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中的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专用经费。学校可以设置专项科研资金以及实训基金,专门用于动态实践课程的建设,除此之外,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双方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实习资金筹措机制,明确好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学校负责为企业提供人才资源与技术资源,而企业在负责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学生或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训时,企业应当支付一定的报酬。
(2)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学习的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外,还涉及到了众多基础性的课程,为了保证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提升的有效性,学校应当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非专业性课程的课时进行适当的缩减,增加专业性、实用性强的课程的课时,将就业优先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训学习。当课时增加以后,教师除了可以增加实训时间外,还能够将商务文化的学习引入到课堂上,可利用众多课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对商务文化的认知。例如,泉州高职院校就对自身的课程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英语类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调整为1:1,将商务实践类的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调整为了3:2。
(3)加强相应的设施建设。设施建设也是动态实践教学开展的前提与保证,课堂实训中,教师需要用到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在人机模拟实验室中,学生需要利用智能化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进行实训。为了保证各项实训活动能够有效展开,学校应当加强相应的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软件如单证操作模拟系统与进出口操作模拟系统等,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3.动态实践教学中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
(1)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为了保证商务文化内容能够有效的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当积极引进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教师,首先教师自身应当树立商务文化意识,能够根据商务环境的不同改变英语交流方式;其次,教师应当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商务文化的内容有效的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商务文化的魅力;最后教师应当具有调控课堂的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促进学生商务能力、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培训与考核,与企业展开合作的学校还可以让教师参与挂岗锻炼,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参与真实的商务贸易活动,加深对商务文化的感知与领悟,从而更好的对学生予以专业性指导。
(2)在课程中导入商务文化。课堂是学生了解商务文化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当对课堂时间予以有效利用,将商务文化导入到日常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从文化层面上对语言内容进行讲述,以“狗”这个词为例,在中国文化中“狗”通常含贬义,代替坏人、坏事,如狐朋狗友;而在英语文化中常以“dog”一词表示褒义,如lucky dog(幸运儿)等。商务英语与通用英语在使用中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因此需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如“保税区”,普通语境中可将其翻译为“tax free area”,但是在商务往来中,这一词语很容易被误解为“免税区”,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应将其译为“bonded area”。
(3)丰富教学方法及其形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感受商务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商务贸易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设计对话,开展虚拟商务贸易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也可以采用任务学习法或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或阅读教材,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在外商接待环节中,接待者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You’d better have a rest.Since you are old.’为什么会引起外国客户的不满?”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将充分了解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
(4)开展多样的跨文化训练。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也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文化差异分析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在企业实训中,教师应当对学生予以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错误影响贸易活动的顺利展开,在企业实训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参与商务翻译等基础性的工作,在对商务文件翻译时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商务能力与素质。
结语:商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它体现在国际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果在贸易活动中,合作双方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那么就很可能出现文化障碍甚至是冲突,为了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商务英语人才,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对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商务文化的内涵与重要性,使之能够有意识的避免文化冲突。商务英语专业应当不断完善动态实践课程建设,让学生在实训中切实的感受到商务文化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商务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赵迎春.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一、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及课程简介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是BUSINESS ENGLISHCERTIFICATE的缩写))考试自1993年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与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推出,现己推广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等60多个国家。该考试是一项水平考试,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查,特别注重考生运用英语在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该证书在全球商业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作为确认证书持有者英语能力证明的首选证书,也是在所有举办该项考试的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
剑桥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体现商务英语专业未来就业的职业性。结合高职院校双证书的要求,针对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笔者工作的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在两个学期内分别完成剑桥商务英语标准级和中级的教学。商务英语的课程内容以相关考试为指导,在讲授基础内容的同时,结合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的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补充和扩展,学生真实性地体验到未来就业的工作情景,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紧密结合,以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岗位资格证,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商务英语与商务文化的关系
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反映文化。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所指表面上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商务英语涉及的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因为,商务英语的各个环节都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懂国际商务规则、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而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已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三、商务英语中的常见商务文化冲突
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涵盖很广,不仅有日常的交流活动,还有营销、财务、进出口业务、公关、谈判等等,由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情况也很多,例如:一位中国年轻的业务员在机场等候并陪同六十多岁的外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时说,"Youmust be very tired Sir. You’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you are 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Iam NOT old }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年轻人本意是关心和体贴,按照中国的传统美德表示出尊老爱幼,没想到会惹对方生气,自己也深感困惑和尴尬。又如一位中国客人在美国朋友家做客,当主人问:"Would you likesomething to drink?”按照中国的习俗,这位客人客气的说:"That’s OK, I am not thirsty.”主人不再继续坚持,而中国客人就会觉得很奇怪,认为美国客人待客礼数不周。这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在西方社会,“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第一个事例中的老绅士对中国年轻人的尊老毫不领情;西方人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所以第二个事例中的美国主人家不能领会中国客人的含蓄与客套。
四、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其突出特征就是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范畴(ESP),与普通英语教学相比较,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交际需求。商务英语教学是结合国际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培养具有熟练英语交际能力和扎实商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习俗不同,人们的商业价值观、消费心理和经营习惯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商务人员不仅要面临与本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及经济环境,还会遇到诸多商务文化冲突,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于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商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中国的商务英语学习者而言,探马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文化意识程度的高低。
五、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措施
1.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明确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涉外商务人才;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之一。
2.提高商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素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的素质是直接决定文化导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掌握商务基础知识并具备跨文化交际理论与理念以及了解教学法。在课堂上,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交际法或其他教学法的综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商务学习和工作中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商务英语课堂上注重文化的导入。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必须从文化层面上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技能学习中,努力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或素养,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使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1 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认识方面的误区。
很多施工组织者及项目管理人员,只一味地狠抓工程进度、质量及安全,而忽视成本控制及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其结果,项目施工管理层面上与分公司机关预算营销部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对于工程签证,包括人、材、机费用增加签证被忽视。
1.2 企业分公司机关市场营销部门的工程概预算人员,依发包方招投标文件要求进行投标报价,投标中标后,依此签订了工程合同,市场营销部门往往因其他工作忙而忽视了对该中标工程合同的交底工作,尤其是项目施工中风险的防范不明确。导致项目管理部的施工人员对工程造价的计价原则以及进度款的收取,物资部门对什么是“甲供设备、材料”,什么是“乙供设备、材料”认识不清。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以致于在向甲方收取进度款时出现庇漏现象。
1.3 编制工程造价投标的依据不足,企业预算定额没有编制,或者不健全,不完善。目前,工程投标报价大部份以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工程量清单由招标文件中统一给定,而我们最重要的要有自己企业的施工预算定额单价,然后加上利润和税金计算出投标报价总额。现在许多施工企业仅仅依据全国的预算定额或省造价站编制的建筑安装工程单位估价表乘以一定的系数下浮作为企业的定额单价,或者按照定额的工、料、机消耗量乘以相应的市场价,再根据工程类别的综合费率和优惠系数组成清单单价,这种报价组成其实质仍沿用了原来的定额计价模式,不是很科学合理,往往出现报价偏差而没有中标。
1.4 缺乏完善的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管理分工和职责关系尚未确定。
企业分公司机关层面上只负责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概预算,以及工程结算工作,而项目经理部只注重生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造价管理的体系链,这样,往往形成相互孤单奋战的局面,你的,我的。工作分工有,但职责不够明确。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未健立。
1.5 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施工企业应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才能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致无法考核其工作的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
1.6 投标报价时,经营风险估计不足,草率报价了事,盲目报价。特别是全额总价包干合同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通过勘察现场以及考虑施工时的物价价格上涨风险。仅依报价时的材料价格询价报出。这样,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采购时,因材料涨价,致使材料费严重亏损,而甲方因我方与其签订的是总价包干合同,不给材料补差,造成了企业严重亏损。
2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 施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1.1 工程招投标阶段:
首先,应认真选择投标对象,做到能投则投,不利不投,不是所有标都投。在一般的情况下,选择适合本企业施工能力和特点,可以发挥本企业优势的工程,适合当前企业经营需要,并具备投标条件的工程,外部影响因素对本企业有利的工程等,坚决杜绝盲目投标的现象。
其次,应认真做好投标答疑工作。一定要仔细研读招标文件,从中找出问题及疑问,向招标方积极咨询。对于影响造价或概念模糊有异议的,应及时向招标方提出,对于有些可能成为索赔依据的或对造价影响偏差小的,可不提问。
再次,认真做好编标工作。在工程的投标报价阶段,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应根据招投标文件及施工现场的勘察和工程所在地域情况,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设备物资部门作好设备机具计划,人劳部门提供项目用工计划,物质采购部门结合招投标文件所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认真询价并考虑物价涨价风险因素以确定出施工中各种消耗材料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机构驻地距离及需要调遣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计算出机构机具调遣费用,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管理部管理人员数量,交通工具及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预计发生的交工后维保费用和后期管理费用等。与此同时,市场营销部门应认真研读招投标文件,认真核对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工程图纸的工程量,有出入时应作好标记,以便在答疑会上提出增减工程量清单数量。如果发包方不予增减工程量清单数量,那末在报价时及时调整预算单价和总价。接着,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招投标文件确定的工期要求,并按上述各相关职能部门所做的人、材、机消耗量计划,并结合报价时人工单价和材料信息报价。适时更新调整预算定额基价(本企业预算定额),然后,根据本企业的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优惠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应选取的工程类别相应套算综合费率。最后,再加上工程税金和施工企业的预计利润。计算出本标工程的最低投标价格-商务标。
2.1.2 在施工准备期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不但应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与职业健康以及特种设备质保体系的策划,而且更重要的是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策划,包括合同项目范围、工期、经营风险、计价原则、承包方式、材料供应方式的交底,工程节约成本及项目盈利情况的策划。工程造价管理策划会可与质量体系策划会同时进行,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参加。项目策划会,项目隶属公司管理层,可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组织进行。项目隶属于分公司管理层面上的,也可由分管生产的分公司副经理组织进行。同时,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企业管理层下达的预算成本编制项目责任成本计划。具体做法:一是根据图纸和技术资料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的选型,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为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责任成本计划创造条件。二是在对当地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工程项目机械消耗台班定额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详细确定项目劳动定额,材料供应定额,机械运行及消耗定额,再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成本。责任成本计划的编制,为日后施工中作为控制施工费用成本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与此同时,项目经理部的各专业施工员,应依据工程施工图纸,认真编制工程施工的“单线图”,“排版图”。“单线图”与“排版图”的编制可为日后施工中作为施工班组结算劳动定额任务单,向业主申报工作量,收取进度款,以及工程设计更改办理工程签证索赔的依据。同时,也是各专业施工员考证工程进度计划能否实现的有力依据。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要求各专业施工员必须认真编制各自专业施工的工程“单线图”、“排版图”,以作为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的考核依据。
2.1.3 在施工过程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首先,工程成本的控制与分析:人工费控制,依据劳动定额对各施工队、班组实行工资包干制度,按照事先确定的工日单价乘以队、班组已完实物工程量的工日数作为班组工资,多劳多得。材料费的控制,材料费控制分为价和量两个方面。价上要把好材料进货验收关,对用量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的形式,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或者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材料差价,另星的材料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量上实行物资限额领发料制度。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定需要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非生产费用控制,要压缩非生产人员数量,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采取指标控制,费用包干,一支笔审批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管理费的开支。认真进行责任成本核算与分析,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对于盈亏比例出现异常的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找原因。
其次,项目各专业施管人员在工程施工中,应积极及时办理工程签证事宜。包括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程量增加,人工费,材料费,机具台班费的增加,更要注重非我方造成的工期拖延的工期签证。以及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工程索赔事宜。同时,项目经理应根据合同规定以及进度完成情况,及时完整地申报工作量报表,及时向甲方收取工程进度款,从而保证项目用款资金的需要。如果甲方没有及时给付工程进度款,应及时与之办理还款期限的协议,同时,应计算与当时银行的同期利息。
2.1.4 在工程项目的结算阶段:
分公司层面上的市场营销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完整收取各项目专业施工员所有办理工程设计变更的签证单、工程联系单、施工日志,以及材质变更证明和工期顺延的甲方签字文稿资料;并会同项目经理部的专业人员认真核对实际完成工程量与报价工程量清单数量,如果发现有漏办签证,应及时给予补办签证。最后,依据合同所确定的计价原则,变更合同工程造价,足额收取工程结算款。
2.2 实行灵活机动的工程报价策略,防患经营风险
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应严格防患经营风险,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的市场条件下,更要有应对防患风险的能力。具体做法:如果对投标报价资料齐全,工程量清单全,施工图纸设计全,而且工程属于短、频、快的项目,我们在投标报价时,可以总价包干合同的形式报出。反之,如果业主方技术资料参差不齐,而且施工图纸不全,工期长而且工作量大,工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投标报价,应以单价包干合同的形式报出,而不能与其签订总价包干合同。以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包干单价得到的工程造价总价作为日后工程结算的依据。相对来说留有活口和余地,以免因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2.3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数据资料信息库,并应编订企业的预算定额,只有这样,企业在报价时,才能报出本企业实际生产能力水平的工程造价标。
施工企业平常应收集以往同类型,同规模工程的成本数据资料和工程结算资料,以便在日后的工程报价时,可以作为投标报价的参考。其次,也是我们编订企业预算定额的基础数据资料。企业可以会集各专业专家以全国预算定额,省、地市的建筑安装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以及地方适时公布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再结合本企业的技术以及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因素,适时编订更新企业的预算定额,作为投标报价的基础资料。在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企业定额的编订至关重要。
2.4 施工企业应健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应健全,做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有分工,有职责,责任落实到人。从总公司层面上的应由壹名分管经营工作的副总经理主管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下设市场营销部,分公司层面上的,由壹名主管经营工作的副经理牵头抓这项工作,下设市场营销预算科,项目经理部设项目工程预算员岗位。这样从上至下形成了纵线的管理模式。即构成了工程造价管理链。从上到下,环环相扣。
2.5 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奖罚制度
施工企业对于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表现比较好突出的,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在工程项目结算时,能为企业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管理人员应给予重奖。反之,在工程造价的报价、进度款的申报收取和工程结算中出现渎职或出现庇漏,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应给予重罚,甚至应调离工作岗位或下岗。
2.6 应严格实行执业上岗认证制度
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性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理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已经取代原来的毕业论文成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指标,但是商务英语、文秘、电子商务等文科以及商科类专业还一直采用着传统的专业论文写作的形式。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使得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弊端
对高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表明,传统的写作模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很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以及归纳等创新思维能力,难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预期效果。
首先,学生重工作而轻论文写作。论文写作一般都安排在顶岗实习的学期,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期间找工作比写论文更重要。为了能顺利毕业,在关键时候,一些学生从网上截取几篇与自己专业相契合的论文,然后七拼八凑,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论文,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其次,学生在论文的选题方面缺乏自主创新,选题范围狭窄,思路不宽泛。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容易引导学生依照教师个人的专业方向选题撰写论文,而忽略了高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论文内容与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仍没能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
再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科研论文撰写知识了解甚少,同时自身的语言基础、逻辑思维、布局构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论文质量较差。这也给指导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英语论文的写作指导花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
鉴于以上诸多问题,为了让毕业论文写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且能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以及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笔者所在学院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指导进行了多元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多元化的毕业写作和设计模式创新
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原因之一是认为论文写作仅仅是学校的毕业要求,与找工作和提高职业技能没有关系。如何使毕业论文写作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需求紧密结合,成为创新与实践的“瓶颈”。经过研究和讨论,从2010届开始,我院将过去单一的专业论文写作的模式改为了专业论文写作、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商务项目设计和商务翻译及评述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
总结本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情况,发现选择市场调查报告和商务项目设计的学生较少,主要是因为在校期间对这两种形式的写作接触少,缺乏训练。特别是商务项目设计,虽然与工作实践联系密切,但是要求综合能力强,难度大,不是特别适合高职高专学生。而专业或职业研究报告和商务翻译及评述的写作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专业或职业工作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个人的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广泛选择紧密结合岗位并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主题展开设计写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从事秘书工作实习的学生可以就秘书的特点、要求、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以及现阶段仍欠缺的知识或技能等方面撰写个人论文。再如,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学生可以就校内所学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写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为了防止学生将研究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我们要求学生在初稿前提交一个写作实施方案(表格形式),要求务必指出相关的职业岗位或工作职能名称、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着重于某一个方面)以及为解决问题拟定的思路和方案。写作实施方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骤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提供方案样本、论文格式样本等,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该项写作的目的、形式、特点及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写作方案查找资料和相关理论、总结或借鉴经验,通过对相关要点的扩展、例证及归纳,就能写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报告。由于研究内容是针对自己的实习岗位,不会空洞和脱离实际。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完善研究报告,继续为今后的业务工作提供借鉴,一举两得,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届毕业生写出了诸如《艺术陶瓷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前景》、《纺织业外贸跟单员的作用》、《长沙市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及就业方向》、《关于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处理投诉》、《国际商务谈判中英语语言的运用》等与自身实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优秀论文,虽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们认为,这些选题和写作真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
商务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之一。商务资料翻译及方法评述应该属于一种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而这种毕业设计完全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具体做法是:指导教师将8000单词左右的商务英语资料在学生离校实习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翻译完毕,翻译之后还需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困难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完成1000字以上的方法评述。
翻译的英文资料要具有时效性和应用性,主要选自商务英语杂志和国际商务网站。为了保证每位学生所翻译的资料不会雷同,同时,保证学生的翻译有一定的质量,我们原则上要求选择该毕业设计的学生要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又特别安排两名具有翻译资格证的教师专门负责其资料的选用和翻译指导。112名毕业生中有近30名选择了该形式的毕业设计。绝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认真阅读、理解原文,做到了翻译文本基本忠实于原文的意义,同时中文表达通顺、达意。在学生的评述中,也能就常见的翻译问题和技巧做分析和总结。通过答辩,还了解到学生为了完成设计任务,采取了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他们对商务翻译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带来的快乐都有了亲身体验,达到了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目的。
多元化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形式促进了学生将相关专业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综合实践技能,促使学生在真正踏入社会前认真完成了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能力实训。我们就此进行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已经显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多元化的毕业设计形式对指导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也对毕业论文指导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论文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还需相应地加大力度。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力争构建一个适合高职院校语言教育类及商科类专业毕业实践环节的最佳模式,使得毕业论文写作真正成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OL].(2004-04-08).
[2]姜荷梅,杜姗姗.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及改进建议[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3):36-40.
[3]曹兰.设计教学模式探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个案研究[J].科技信息,2007,(32): 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