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7: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幼师教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引言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包括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而近现代的比较优势论强调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重点是扶持新兴的幼稚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把比较优势看成是动态的、变动的,更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
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
(一)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则在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等。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个说明不仅绝对优势而且比较优势也能成为贸易源泉的人,是19世纪早期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的假设条件下,用几个数字为例简要阐述了这一原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的基础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稟赋。要素是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稟赋则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产品或行业的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于它们生产的成本比例能否与该国结构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则越是缺乏比较优势。
总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或要素稟赋丰裕而在某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主要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与别国取长补短,提高本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则可以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全世界的福利水平。
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实践上的缺陷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有完美的逻辑体系,但理论本身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有限。二战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不是遵循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3.比较优势法则是一个静态的理论。
无论是李嘉图提出的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禀赋理论,二者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均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从而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特征。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生产技术可能会进步,或者要素禀赋的积累会改变,那么原有的优势和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显然忽视了这些可能的变化。
在实践上,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时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为在按照静态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低,其比较优势产品一般是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选择这样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则很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即将本国经济锁定在低技术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中,结果只能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不仅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盘剥,并且被置于世界经济二等公民的地位,同时还面临产业竞争力无法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目前,被广泛的接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的动态比较优势是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去培育的,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加速这一进程。典型的解释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雁行模式”理论-日本为领头雁,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雁行模式形成东亚区域内产业循环和连锁变化的机制,使东亚各国或地区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转换,带动经济的依次起飞和持续发展。以及后来的外贸优势转移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均说明了一国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转变,会随着一国要素禀赋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变化。就政策而言,动态比较优势观点表明:一国有可能通过适当的产业和贸易政策来改变其天然具有的比较优势,即比较优势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专业生产某种产品,它可以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内生地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和绝对优势。如在一个原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比较优势的国家来说,其比较优势并非只能固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通过扶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可以实现本国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从而改变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因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一国应该着眼于未来有选择地去扶植和培育战略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树立新的比较优势,以保证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四、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贸易格局下的发展和延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被动适应”的主张,强调一国应利用要素稟赋结构等天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种“积极改变”的主张,强调一国从适应比较优势向创造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学习积累等经济活动来培育本国新的比较优势,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实践中我们也要看到,虽然遵循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较为理想的产业政策选择,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脱离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去进行。尤其是在目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飞速发展、世界生产资源有效整合的背景下,这为不同要素稟赋的国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现阶段发挥静态比较优势,才能积累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然后通过将资金和技术用于培育未来战略产业,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成功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参考文献:
[1]胡昭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M],2006,(3).
一、引言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包括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而近现代的比较优势论强调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重点是扶持新兴的幼稚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把比较优势看成是动态的、变动的,更贴近国际贸易的现实。
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
(一)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是与绝对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的绝对成本的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的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那么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例如巴西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咖啡和香蕉,美国则能以较低成本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因而,巴西在咖啡和香蕉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美国则在生产飞机和紧密机床上具有绝对优势。于是,各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等。
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作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比较优势原理的中心命题是:一个国家即便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不仅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有可能通过交换增加福利,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同样可以通过贸易增加福利。
(二)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个说明不仅绝对优势而且比较优势也能成为贸易源泉的人,是19世纪早期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的假设条件下,用几个数字为例简要阐述了这一原理。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在考虑多种要素作用的基础上,重新表述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要素稟赋。要素是对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如自然资源、知识资本、物质资本、土地、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稟赋则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产品或行业的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取决于它们生产的成本比例能否与该国结构相一致。越是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则越是缺乏比较优势。
总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国家由于生产技术先进或要素稟赋丰裕而在某些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主要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与别国取长补短,提高本国的国民福利水平。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则可以促进世界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全世界的福利水平。
三、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一)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实践上的缺陷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虽然有完美的逻辑体系,但理论本身存在如下缺陷: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了挑战。2.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有限。二战后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都不是遵循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发展起来的。3.比较优势法则是一个静态的理论。
无论是李嘉图提出的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禀赋理论,二者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均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从而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特征。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的生产技术可能会进步,或者要素禀赋的积累会改变,那么原有的优势和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能相应地改变。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显然忽视了这些可能的变化。
在实践上,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在指导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时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为在按照静态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水平低,其比较优势产品一般是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果选择这样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则很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即将本国经济锁定在低技术的专业化生产模式中,结果只能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不仅受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盘剥,并且被置于世界经济二等公民的地位,同时还面临产业竞争力无法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目前,被广泛的接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基于未来发展战略的动态比较优势是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去培育的,或者政府的产业政策可以加速这一进程。典型的解释东亚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雁行模式”理论-日本为领头雁,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则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雁行模式形成东亚区域内产业循环和连锁变化的机制,使东亚各国或地区产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转换,带动经济的依次起飞和持续发展。以及后来的外贸优势转移学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均说明了一国比较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会随着世界经济形势转变,会随着一国要素禀赋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发生变化。就政策而言,动态比较优势观点表明:一国有可能通过适当的产业和贸易政策来改变其天然具有的比较优势,即比较优势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的。“内生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选择专业生产某种产品,它可以在外生比较优势不存在时,内生地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和绝对优势。如在一个原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比较优势的国家来说,其比较优势并非只能固定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通过扶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可以实现本国比较优势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从而改变本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因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一国应该着眼于未来有选择地去扶植和培育战略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树立新的比较优势,以保证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四、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现代贸易格局下的发展和延续。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一种“被动适应”的主张,强调一国应利用要素稟赋结构等天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种“积极改变”的主张,强调一国从适应比较优势向创造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学习积累等经济活动来培育本国新的比较优势,在更高级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实践中我们也要看到,虽然遵循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较为理想的产业政策选择,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脱离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去进行。尤其是在目前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飞速发展、世界生产资源有效整合的背景下,这为不同要素稟赋的国家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契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现阶段发挥静态比较优势,才能积累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然后通过将资金和技术用于培育未来战略产业,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成功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
参考文献:
[1]胡昭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M],2006,(3).
二、如何塑造良好的“师德”
1.用老师的“关爱”去打动孩子。老师的关爱,可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幼儿老师必须把相信和期盼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把对孩子的关爱投入到整个幼儿教育之中,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们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决不能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种问题,成为教师蔑视、嘲讽的对象。
2.用规范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
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是要以身作则。只有对自己有了严格的要求,才能体现出自身对于事业、对于孩子的关爱。我国幼儿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做孩子们的榜样,才会使孩子们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从而受到孩子们的认可与敬佩。
2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
鉴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教育实践时要区别于成人和中小学生,幼儿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还应会合理运用运动人体学科基础知识、幼儿体育教育方法、原则、幼儿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方法,科学指导幼儿进行体适能的锻炼,从而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科学的协调发展。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统计见表2。表2中统计显示:30.7%以上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达到了解水平,加上基本了解的人数比例超过73%,说明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这主要得益于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都对幼儿心理学进行的系统的学习。66.1%的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方法、原则等基本原理不太了解,79.7%的教师对人体运动学科基础知识不太了解,55.2%的教师对动作技术原理和技术分析不太了解,都高于了解者和基本了解所占比例之和,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幼儿教师主要是毕业于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方法、原则,更没有系统学习人体运动科学知识;第二是幼儿教师在入职前后的培训中对体育教学方法、原则和人体运动科学不够重视,没有将这类理论知识纳入到职前或职后培训中;这些都充分说明幼儿教师掌握这三门知识的情况较差。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掌握的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相当贫乏。这些理论知识的缺乏,可能造成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不好幼儿的负荷量和强度,直接造成项目选择和运动时间等出现偏差,使幼儿体适能得不到全面科学发展,甚至对幼儿造成伤害,违背幼儿体育教育的初衷。
3幼儿教师体育教育业务能力情况
幼儿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只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有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使两者相互结合,综合把握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因此幼儿教师还应具备动作示范、讲解、创编体育游戏、制定体活动计划、有效的组织引导课堂、创编幼儿操和创新教学等能力,使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调查情况见表3。表3中统计显示:有12%的教师认为制定体育活动计划能力“好”,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指幼儿教师在把握幼儿体适能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在一个时期进行身体练习方法,并能有效提高幼儿体适能水平的计划;10.9%的组织领导能力“好”,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指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幼儿注意力方面的综合体现;16.7%的讲解能力“好”;讲解是幼儿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做法和要求及指导幼儿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而认为这三个方面能力“较好”的分别是46.4%、44.3%、35.9%;两者相加超过了50%;说明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勉强可以,但还不能满足体育教育活动实践需要。有54%~80%幼儿教师认为,在动作示范能力、创新教学能力、创编幼儿操和体育游戏方面是“一般”和“差”,动作示范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有力保证;体育游戏是幼儿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游戏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注意力保持;因此,54%—80%的调查结果说明受测幼儿教师在创编和动作示范方面的掌握和学习还很不够,而这三个方面却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灵魂所在,充分制约着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在提高体育教学灵魂要素上多下功夫,促进幼儿体适能的健康和谐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都渴望老师的表扬、同伴的接纳,而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即使是“坏孩子”也有优点。每个班中总有个别孩子让老师头疼不已,我们班的阿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集体活动时不认真听讲,总是去影响其他的孩子。区域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会好好收拾材料,他却把材料弄得乱七八糟;午饭后,孩子们都会玩一些安静的游戏,他却在教室里到处跑,刚提醒过,一转身又在跑了;在阅读图书时,孩子们会轻声交流自己的想法,他却从不看书,拉着旁边的孩子大声说话;操作活动时,所有的操作活动都不能认真地完成。然而一次户外活动过后,孩子们排队回到班级,有个椅子倒在走廊中间,所有人都选择绕过椅子,只有阿凯轻轻地将椅子扶起来放到了一旁。小小的举动说明了阿凯愿意做好事,能为他人考虑、帮助他人。之后的几天,阿凯就成为了我们班的“品德小先生”,成为小先生以后的阿凯也更愿意帮助他人,连平时的顽皮捣蛋也少了很多。选择某一位“小先生”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该孩子的性格、特点,真正的去了解、理解他们,只要教师能换个角度看“坏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小先生”。
(二)不搞专职“小先生”
为了更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以轮流或自荐的方式选择“小先生”。先生的方向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幼儿的特点来定性。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就一定能成为小先生,尝试让孩子自己说出同伴的优点,学习好的可以是学习认真的模范先生、跳舞好的可以是文体先生、人际关系处理得当的可以成为友好先生……总之给先生的定性要宽泛,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内心情感与道德培养。
二、小先生的指导
(一)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要让孩子做好小先生,首先要信任他们。行知先生说过“‘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做小先生!’社会上不懂事的人拾异口同声的这样说。但这是毫无根据的侮辱。”教师要尊重幼儿,给幼儿充分的空间来自由发展个性,相信幼儿的能力,也使他们产生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我们要信任孩子,但信任不代表放任,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学龄前儿童,他们在处事做事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性,需要我们在一旁观察协助,当事情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时,我们则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给孩子空间去自己处理。
(二)做个谦虚的“小先生”
子寒是我们班里比较聪明的女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也能很好的跟其他幼儿相处,因为各方面能力强,比较懂事,我常常让她当常规小老师,当别的小朋友说话的时候,她会学着老师的样子让小朋友安静;当别的小朋友坐的不好的时候,她会以身示范坐神气,然后引导别的孩子也坐神气;当小朋友在争抢书的时候,子寒还会很严肃地说:“我数三下,马上都放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二!……”俨然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小老师模样。能成为小先生的孩子必定在某一方面强于其他幼儿,过渡的表扬也会让孩子有骄傲感,我们在指导小先生的同时不能忘记教他们做一名谦虚的小先生。
(三)知道什么教什么
有人认为教人读书写字的才能被称为老师、先生。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的幼儿教育注重的是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不是过早地小学化倾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他的优点也各不相同,有什么优点、特长就可以教别人什么,这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就比如,昨天哪个孩子看了新闻,了解了时事,那他就可以在班级讲一讲,那一刻他就成了班里的新闻小先生;哪个孩子他运动很好,平衡和灵活性强,那他就可以是班里的体育小先生。知道什么就教什么,不知道也绝对不能装懂去教,孩子本身的知识是有限的,小先生自身也不能落下学习,时刻都需要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小先生给我的大智慧
(一)“小先生制”让我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孩子不可避免的具有知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弱、独立性不强等特点。因此,当“小先生”在施教时需要成人在旁及时关注并给予指导,及时了解每一位“小先生”的教育效果,防止负面模仿。其实孩子在做小先生时同时也在模仿自己的老师,为人师表,我们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的成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小先生”教会了我很多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推广使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正确的教育观是我们教好新教材的基矗传统观念认为,人的素质主要是知识素质,教师把学科知识作为一堆现成的成果来教,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接受、记忆、再现这些知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开发人们的智力,以及当前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形势,使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改变。在此情况下诞生的新教材有新的内容与新的结构。义务教育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要求为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大面积提高的“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它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注入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是初中化学诸多版本中最好的,它有如下特点和优势。
1.拓宽了知识面,降低了难度,精简了许多次要的概念,降低了习题难度,缩小了计算范围,注意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等的联系,注重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教育内容编排科学合理,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知识结构间的合理结合,有利于使学习循序渐进,生动活泼。
3.教材各章篇幅较短,重点易于突出,易总结复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
5.教材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易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重视实验教学,趣味性强。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7.教材印制精良。教材每页都留有空白,易于学生记笔记和写学习心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何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可以分为三种程度:第一是掌握信息,第二是具有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第三是善于创造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半只能达到第一、第二程度,要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眼、耳、脑、手、口的全身心活动,才能使学生处于探索求知的状态,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性的发展。义务教育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花更多精力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设计研究途径,树立假说,诱导推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结论。这样的讲授方法有望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科学形成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成果。
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智力技能。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实验及实验的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发现、了解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原理,试探着用一些基本操作和初学的实验技能去做新的组合,去探究解决简单问题,初步了解一些研究自然的方法。
习题的处理上,避免题海战术,因为从题海中求得好成绩也未必是能力素质的反映。
基本题型是有阶段性、局限性的,而知识的应用、思维的发展是无限的,充分利用教学中的一切因素,注意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思维,才是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根本途径。总之,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用好新教材,教好新教材,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关键。
二、结合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1.提倡以实验为主的“引导发现法”或“边讲边实验法”进行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一般编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之中,是以鲜明的实验事实引入揭示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内容,课堂上一般以实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意识,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以探究问题为学习动力,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分析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从而发现、形成概念。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由教师演示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分组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的实验事实导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从微观去分析化学反应,揭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这样,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自然形成,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学习内动力大,对理论问题认识清楚。再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做白磷燃烧的实验前,首先对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当铜片上的白磷开始燃烧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结论。教师还可以进行强化巩固概念,如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也可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白磷溶解在CS2中并用其浸泡的滤纸、甘油滴在KMnO4晶体上着火等。这种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对比,概括形成概念。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实践中认识概念,理解概念,从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确信理论概念的正确。
2.提倡采用“边讲边实验法”及“对比迁移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新教材重视实验教学,全书安排84个演示实验、10个学生实验及9个选做实验。还有一些家庭小实验,并改进了一些实验,这些实验在大多数学校都有条件能使学生亲自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这种方法是教师在传授某种物质的性质时都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实物,教师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并要求观察时认真细致,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有条件的要在演示实验后,再让学生亲自做一遍实验。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物质变化的事实,掌握物质的性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做好C,S,P和Fe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的关键。当教师演示实验后,可让学生把学生实验“氧气的性质”放在课堂上做,以增强感性认识。当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可用“对比迁移法”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例如,在第五章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新知识的时候,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迁移衍生发展到新知识。
3.提倡用“讲练结合法”进行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的教学。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和化学计算是初中的难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难点的分散。因此对这些难点的教学适宜采用分散教学,宜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勤练的“讲练结合法”,这种教学法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有教师的精讲,也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勤练,并强调教师要把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的内容分散到平时的教学中,对这些知识进行有计划地复习、巩固,不断强化记忆。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精讲,提出练习任务,说明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经常地让学生写每一个元素符号或化学方程式时要会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现象。在化学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讲明练习的方法并作出必要的示范,由学生独立练习,教师进行分别辅导,练习之后学生相互交流或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最后教师要在检查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纠正和讲解。另外化学计算的练习还要目的明确,题目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技能逐步完善。
1.终身教育理念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他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使每个人在个性的各方面——身体的、智力的、情感的、社会交往的方面,总之,在创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禀赋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单纯的传授各学科领域的知识,而是努力提高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好坚实的个性与人格基础。
2“.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本”是指幼儿教师的保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要以儿童为中心,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都要以儿童为落脚点,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1924年,各国签订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强调儿童的身心必须得到正常发展,标志着幼儿教育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合作的开端。1959年颁布《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各国儿童应当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世界各国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基本权利,重视儿童教育。“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表明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其身心发展特征及生活状态又与成年人不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只有在“理解儿童、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前提下,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合作”的教育理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合作”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因素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教育要开放、要合作已成为各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共识。“合作”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要发展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幼儿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的特征,只有先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合作品质的人,才能培育出乐于与人合作的孩子。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与人合作”已经成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合格的基本要素之一。
4“.全纳教育”的理念
“全纳教育”的概念是在1994年举行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上提出来的。全纳教育提出了五大原则:“(1)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2)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3)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和学习的广泛差异;(4)学校要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5)学校要接纳所有儿童,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理念并不意味着为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因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要了解个体特征,因材施教。
二、现代教育理念
融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策略
首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应重视幼儿教师的专业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养成。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但幼儿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和学习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终身教育理念应使幼儿教师认识到他们入职前的教育水平对他们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在制定幼儿专业标准中,应对幼儿教师所需具备的学习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包括能够不断地参与合作与学习;善于利用各种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学习能力的清晰界定对于促使幼儿教师终身学习可起到导向性作用。
其次,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应促使幼儿教师树立“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与理解儿童,热爱幼教事业。当前,各地一些幼儿教师虐童的个案虽是少数,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个别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时明确界定幼儿教师需具备的基本能力,给予教师可操作性的指引,而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泛泛概括。专业标准中应规定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知道影响儿童发展和学习的多重因素;幼儿教师能够在家庭、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儿童,知道儿童在健康、安全和营养方面的需求,并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利用儿童发展的知识为儿童创设健康、尊重、支持性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能够设计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物理环境;能够提供适宜儿童理解力的学习材料和资源;能够设立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学习目标;能够使用多种发展适宜性的教学方法;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儿童对教学的反应,能够与每个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和进行支持性的互动,使每个儿童都能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能够为儿童创设安全、友好、文化适宜和组织有序的学习环境,能够对每一个儿童进行负责任的评估,促进每个儿童的积极发展。
(1)教育活动目标。教师应思考本次教育活动目标的选择与设置是否具有科学性和适宜性,通过活动的组织相应活动目标是否已经达成,自己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促进了目标的达成,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应该如何改进等。
(2)教育活动准备。教育活动准备应包括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和物质材料的准备两个方面,教师应思考幼儿活动前的知识经验基础方面的准备是否充分,本次教育活动内容是否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是幼儿现阶段发展需要的、能够掌握却没有掌握的相关内容;物质材料的准备是教育活动顺利完成的保障,是实现教育活动目标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反思时也应思考自己所组织教育活动的物质材料准备方面是否充分,有哪些有待完善的地方等。
(3)教育活动过程。教师可以思考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各个具体环节的设计是否有效促进了活动目标的达成,在各具体环节中教师分别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是否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及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等。
(4)教育活动延伸。很多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都精心设计,并在组织实施中付出了很大精力,但对活动延伸部分往往是一带而过或根本不用心去考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反思时应思考教育活动延伸部分的设计与实施是否科学,是否有效地巩固并提升了本次教育活动的效果,延伸设计部分有哪些需改进与完善之处等。
2幼儿方面
(1)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应思考幼儿对所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否感兴趣,本次活动能够或不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在调动幼儿兴趣方面教师做了哪些努力,有什么可取与不足之处以及在后续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如何改进等。
(2)幼儿的发展。本次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发展的,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方面教师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可取与不足之处以及在后续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应如何改进等。
二实现反思途径多元化
1幼儿园方面
(1)积极引进专家,引领教师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实践经验的理性化提升过程,是促进实践经验转化为实践理论的有效手段。广大幼儿教师具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而理论积淀相对薄弱,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在进行有效反思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则会影响反思的质量。鉴于此,幼儿园应积极联系相关教育专家,为教师有效反思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2)培养本园反思骨干,指导教师反思。教育专家的指导对幼儿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专家指导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然而园外专家的指导对大部分幼儿园来说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幼儿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本园的教学反思骨干来指导教师进行反思。
(3)开展反思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合作反思。调查中97%的教师通过自我反思的途径进行反思,而同事讨论仅占42%,这与幼儿园的反思制度不无关系。为促进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的合作,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反思教研活动,指导教师就所遇到的反思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与研究,共同学习,提升反思质量。
2幼儿教师方面
(1)借助专家力量,提升反思质量。园外专家的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反思的理论水平与高度,当然前提是幼儿教师自身要具有学习的进取心与动力。园外专家的指导是难能可贵的,一旦幼儿园给教师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抓住机会,积极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反思思路,提升反思质量。
(2)合作互助,提高反思水平。教师之间就教学反思开展有效合作,能够促进教师取长补短,相互讨论与学习,提升教学反思水平。作为教师要敞开心扉,就反思问题开展共同研究与讨论,不仅要充分利用幼儿园提供的反思教研活动机会,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可以对遇到的反思问题进行讨论,合作互助,提高反思实效。
一、引言
光学中,人们经常面对物与像这两个基本物理概念。物和像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的物点和像点构成的集合,对于一定的光学器件,物点和像点是一一对应的。由物体发出的入射光束射到光学器件上(如平面镜或透镜),经过反射或折射形成出射光束,出射光束形成像点。真实性是旅游者渴望得到、并积极追求的一种经历,这种经历被认为是反映真实的、不掺假的目的地的日常生活,或者能够让旅游者接触这种生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于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以及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旅游者总在努力寻找真实性却经常失败,原因归根于旅游并不总是能够让旅游者找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形成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为此,本文借助了物与像的光学原理,从旅游者视角构建了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的讨论。文中分析了旅游者在寻找真实的旅游经历时,如何将真实作为一种感觉,借助于旅游活动形成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使旅游主体凝视的客体具有更强的真实感,进而实现旅游者真实的自我。
二、物与像的概念界定
物与像是光学成像过程中的基本概念,也是讨论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的基础,其概念界定应首先通过光线和光束来进行。光线是表示光传播途径的有向几何线,它是光传播的方向,也是光能量的传播方向。光束是具有一定关系的光线的集合,即光波波阵面的法线的集合。
成像过程是由物发出的光束,射向成像系统,经成像系统出射,相交而形成像,即通过光束在成像系统前后形态的转变而实现的。物是入射光束的交汇点。其中,发散的入射光束的顶点,称实物;汇聚的入射光束的顶点,称虚物。光学成像过程中的物可以是一个实际存在的物,也可以是前一个系统出射光束的交汇点,即光束的交汇点,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物。
光学成像过程中的物与旅游活动中的物(这里主要指旅游客体)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旅游活动中的成像过程也既可以是实物,此时该物发出的是发散光束;又可以是虚物,如舞台真实情形,真实的旅游客体(实物)以虚构的摹本而被复制到舞台上表演。在这种情况下,对旅游客体的模仿或模拟变得如此真实,即使舞台表演完全是假的(虚物),旅游者可能还是在追求一种真实性,即一种替换的、由旅游活动激发的真实性。
像是出射光束的交汇点。其中,实像是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实际汇聚于一点的像;虚像是自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发散,而其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一点的像。也就是说,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汇聚在一起而成的像,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汇聚在一起而成像的。虚像是虚的,但人视网膜上的像是实在的。当人眼去看实像时,需要在汇聚光束汇聚成一点,又发散之后去看,这样人眼是将这个汇聚点当成物点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所以,人眼的观察不是区分实像和虚像的方法。
正如人眼可直接看到实像和虚像一样,旅游中真实的旅游客体本身(实物)不仅会产生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实像),还会引起旅游认知主体的猜疑(虚像)。当产生虚像时,旅游者感受不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会对原本真实的旅游客体产生怀疑,从而把真实视为非真实。
三、旅游中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分析
(一)旅游真实性的理论研究。真实一词最早用在博物馆,用来说明博物馆里的一切展品是否真实,其价值是否与某个价格相符合。后来这一词被引用到旅游业中,认为旅游的产生就是由于寻求真实性的某种欲望促使人们去经历旅游目的地的真实。
在旅游真实性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角度讨论了旅游真实性。在这几种真实性概念中,客观主义者与建构主义者坚持客体的真实性,后现代主义者则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客体真实性的概念,认为仿真比原物更加真实,已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超真实境界。
1、客观主义的真实性。客观主义认为真实存在于其他地方,存在于其他文化中。因此,人们总是幻想他者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要摆脱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不真实,就只有到别的地方、别的时段去寻找真实性。Boorstin认为:今天的旅游已丢失了往日的艺术,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处于隔离状态,轻信地欣赏着假事件而不管周围的真实世界。旅游者既没有获得真实性的能力,也没有追求真实性的愿望。MacCannell也认为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就是因为厌倦了日常生活中一成不变的非真实感受,需要到其他地方去寻求真实。ErvingGoffman提出舞台真实这一说法,认为旅游行为就是演员间的表演,为了保证前台表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必须保证后台的封闭性和神秘感。舞台表演具有一定象征性的真实性价值,旅游经历大多数属于旅游场合中的舞台真实经历。
2、建构主义的真实性。建构主义认为真实性不再是旅游客体的内在特性,而是客体所表达的一系列社会建构的符号或象征。旅游客体被旅游者体验为真实时,并不是因为它们内在上就那样,而是因为它们被当作了真实性的符号或象征。因此,真实性不是旅游活动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内在禀性,而是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被时代和外界赋予新的内容,真实性只能是相对而言,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
3、后现代主义的超真实。baudrillard认为后现代抹杀了真与假的界线,模拟变得如此真实,是一种超真实的真,已达到一种超真实境界。仿真和虚像是其思想中的两个主要概念。仿真不是一种实在的真,而是一种虚真,是对真实的模仿或模拟。虚像是非真实的景象,是以复制品、虚构的摹本而成的像。仿真和虚像比真实本身更为真实。Cohen认为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旅游者已不是很关心真实性,追求的是享受、娱乐、表层美,是不真实。
(二)基于旅游者视角下的旅游真实性。马坎耐认为,大多数旅游者渴望一种对生活的真实感,通过旅游就能满足这种需求,还能摆脱现代工业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疏离感”。然而,由于旅游者个体差异的不同,旅游中的真实性不可避免的带有主观色彩。众所周知,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经历以及不同审美能力的旅游者对旅游过程中所领略的民族或地方文化的真实性内涵是因人而异的。根据旅游动机、旅游心理、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受教育程度及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其他个人因素,旅游者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史密斯将旅游者分为五类:民族型旅游者、文化型旅游者、历史型旅游者、环境型旅游者、娱乐型旅游者;科恩也将旅游者分为五类:现实型旅游者、实践型旅游者、经验型旅游者、娱乐型旅游者、转移型旅游者。
由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不同,对真实性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认知结构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对旅游真实性的认知,往往会引起旅游主体对客观存在的认知客体的成像过程的差异。如对于同一个旅游客体,不同的旅游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旅游者视角下的真实性应更加关注:客体的真实性会怎样影响旅游主体认知,怎样才能通过彼此转换促成真实旅游主体认知的形成,使旅游主体凝视的客体具有更强的真实感。
(三)物与像的真实性模型分析
1、构建真实性模型框架。在从旅游者视角构建的物与像真实性模型框架中,以横轴表示旅游主体认知(像),纵轴表示旅游客体(物)。两轴正方向表示实像和实物,负方向表示虚像和虚物。(图1)从图中可看出,第一象限是旅游者对真实旅游客体(实物)所形成的真实主体认知(实像),满足了旅游者寻求真实性的心理欲望,是大多数旅游者所追寻的。第二象限指旅游客体本身(实物)是真实的,然而,由于舞台化特点的普遍和舞台化趋势的加剧,使得旅游者感受不到旅游客体的真实性,对原本真实的客体产生怀疑,从而把真实视为非真实(虚像)。第三象限则表现为旅游客体本身(虚物)是假的,是将人造景观或虚拟的旅游客体提供给旅游者,是诱导旅游者的情形,因此引起了旅游主体的猜疑(虚像)。第四象限是舞台真实情形,即真实的旅游客体被复制到舞台上表演,通过表演使得旅游者无法分辨出旅游客体的舞台化本质,把客观存在的表演内容(虚物)认知为真实的(实像),将其视为真实的情形加以接受。
由模型可以看出:处于横轴上方的第一、二象限均是真实的旅游客体(实物),但分别产生了真实的旅游主体认知(实像)和旅游主体认知猜疑(虚像);第二、三象限中,无论是真实的旅游客体(实物)还是虚拟的旅游客体(虚物),均产生了旅游主体认知猜疑(虚像);第三、四象限是不真实的旅游客体(虚物)分别呈现出主体认知猜疑(虚像)和真实主体认知(实像)的情形;第一、四象限中,无论是真实旅游客体(实物)还是舞台真实情形(虚物)均产生了真实主体认知(实像)。
2、真实性模型的相对性及其转换。根据科恩的观点,真实性并不等于原始,而是可以转变的、创造的。因此,真实性是相对的、商榷的、由环境决定的,即真实性具有相对性。首先,从时间上看,对于真实性的认知是建立在当代人的解释和理解的基础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产生继发的真实性。其次,从空间上看,由于各个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真实性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最后,从旅游者看,真实性程度还取决于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认知水平及其对真实性的要求和态度。因此,在研究旅游真实性时,真实性的相对性决定了不仅要关注于旅游主体认知上的真实与否,而且更应该了解哪些相对性因素能够促使旅游者把旅游客体认知为真实的。
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是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和谐舒适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将国家大事与自身联系起来,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应加强,了解学生学习政治的难点,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由于政治考试是中考所必需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历年的考试题,为学生考试做有针对性的准备,在理论讲解时,应增加有关政治考试的经验,应注意到答题要点以及答题的规范性,从而提升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设施下,教师只能通过板书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掌握重要的理论要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主动的,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于政治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而这些内容不仅没有包含在教材中,而且还是考试重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网络上的内容以视频方式讲解,例如,有关“中国梦”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将有关“中国梦”的相关内容打印出来,让学生提前了解“中国梦”的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同时,还能通过视频加深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而且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
3.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有效施教
教学评价机制即分析政治教学的效果,我国很多中学在这方面管理都不够完善,缺乏对政治教学的评价机制,部分中学采取的是预估机制,但是与行政管理相联系,缺少对学生角色的关注。因此学校应该完善对任课教师政治教学的评价机制,例如,对教师的出勤状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主要通过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操作,构建出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为政治教学进行评分。另外,学校的评价机制也可以从课堂的气氛,师生之间的感情等指标进行相关评价,从而完善政治教学的评价机制。
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里接她的孩子,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这星期不给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
无独有偶。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说完,掏出几张人民币重重的摔在课桌上。
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作为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你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中有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并不断充实、更新;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有“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资优先。
调查表明,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见解,但有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厅或是各自的卧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家长要积极创设条件,添置书籍,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
第四、家长要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悲剧后,在无数次的从孩子脸上读出压抑、自卑后,我们渐渐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信任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放弃权力和优越感;也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促进孩子主动发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
每个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会性。家庭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有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五、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成绩的优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赖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聪明才智和学习能力的强弱,即我们称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实践中是否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及良好的个性,即我们称之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们都很重视,但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兴趣与自信的培养,则很容易被忽视。
中国家长下班回家,见到孩子会问:“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则会说:“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从诸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因为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扼杀,而是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