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话销售论文

电话销售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3: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话销售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话销售论文

篇1

销售实习工作总结1在这段时间里,实习充实了我的学习 生活,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体验的知识。通过实习,我感触颇多,得到许多 新的认识,对许多问题多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回想起这六个月的生活,一个人在 新的环境里,应付新的人际关系,本来就是挺辛苦的事,再加上工作的繁忙和紧 张的生活节奏,这六个月来真可以用艰辛来形容了。还好这一切我都挺了过来, 相反这些困难让我更加的了解自己、坚定信心,也让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以后我就是社会上的一份子了,责任也将越来越重。 基本情况:生产实习 实习目的:通过生产实习了解造纸工业和企业生产营销情况,在这个基础上 把所学的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 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例如:

一、谈判需要技巧,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每个店,每一个店主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用正确的谈判方式。贴底围时,有的店主同意贴在店内,随便贴,有的店主绝不让贴,而多数店主态度不明,犹豫不决,对这些情况,谈判时说话的侧重点不同。对同意贴的不用太费力解释,对不同意的可选择折衷的方法,少贴或贴在店主指定住置,对犹豫的店主则应多讲底围的好处及贴了以后的好处。

二、要善于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有很多种方法,而最终只会有一种方法被我们采纳使用,而寻找出最有效,最适合的方法至关重要。比如,贴底围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登着梯子贴,但“梯子作业”有诸多弊端:扛梯子太费力气,店内空间狭小,用梯子很不方便......而我们采用“竹竿作业”,不但节省了力气,也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实际操作中也简便易行,而且贴出的效果很好。

三、选择好工具,事情就做好了一半。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竹竿贴底围,想要贴出好的效果,最先要做的就是对竹竿的加工。竹竿的长度、粗细、硬度,竹竿顶部绑粘的硬纸的平整度、稳定程度、是否坚挺,都影响着贴出底围的效果。如果工具选择的好,操作规范,那么贴底围的效果一定很好。

四、底围不仅是对顾客的广告宣传,更是对店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选择贴底围的位置很重要。要顾客一眼看到不如让店主时时看到。顾客看到只会当作一个广告宣传,不会过多在意,而店主在自己的店里总是看到,就会影响他的思维,无形中被灌输了我们的产品形象,使其在日常?经营中,会在不经意间想到我们的产品,乐意卖我们的产品。

销售实习工作总结2我于__进入市场部,并于__x被任命市场部主管,和公司一起度过了两年的岁月,现在我将这期间的工作做个汇报,恳请大家对我的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我市场部主要是以电话业务为主、网络为辅助开展工作。前期就是通过我们打出去的每一个电话,来寻找意向客户。

为建立信任的关系,与每个客户进行交流、沟通。让其从心底感觉到我们无论何时都是在为他们服务,是以帮助他们为主,本着“我们能做到的就一定去做,我们能协调的尽量去做”的原则来开展工作。

这样,在业务工作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不仅满足他们的需求,得到我们应得的利益。而且通过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赢得他们的信任。取得下次合作的机会。

就 像春节前后,我部门员工将工作衔接的非常好,丝毫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就能做到处在某个特殊阶段就能做好这一阶段的事情,不管是客户追踪还是服务,依然能 够坚持用心、用品质去做。20____年的工作及任务已经确定。所有的计划都已经落实,严格按照计划之内的事情去做这是必然的。相信即便是在以后的过程中遇到 问题,我们也会选择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方式来解决。

20____年,在懵懂中走过来。我自己也是深感压力重重,无所适从。但是我遇到了好的领导和一个属于我的团队。他们的帮助和包容是我个人现阶段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在参加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对于做人和做事的理解中收获最多的一年。

过去的已经过去。每一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开始。

在 今年的工作中,以“勤于业务,专于专业”为中心,我和我组成员要做到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无论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营销策略方面,采取多样化形式,多找 书籍,多看,多学。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让大家把学到的理论与客户交流相结合,多用在实践上,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让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然后相 辅相成,让团队的力量在业绩的体现中发挥最大作用。为团队的合作和发展补充新鲜的血液和能量。同时在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业绩的过程中。

以“带出优秀的团队”为己任,要站在前年、去年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之上。创今年业绩的同时,让每个人的能力、素质都有提升,都要锻炼出自己独立、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将来无论是做什么,都能做到让领导放心、满意。

走进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生存?不论做什么。拥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最主要。学做人,学做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做事,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这份工作,那就要尽心尽力地做好。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责任。

通 过这两年的工作,我感同身受。我看到了公司所发生的变化。也感觉到了公司必然要向前发展的一种决心。我相信:“公司的战略是清晰的,定位是准确的,决策是 正确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带领市场一部全体员工随着公司的发展适时的调整自己,及时正确的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为公司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尽我 们个人的微薄之力。

回首过去,我们热情洋溢;展望未来,我们斗志昂扬。新的一年,新的祝福,新的期待:今天,市场一部因为在此工作而骄傲;明天,市场一部会让公司因为我们的工作而自豪!

销售实习工作总结3来我们公司也有一段时间了,在__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经验和不足,以供__年改正。

首先,要感谢张总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翻译公司——是我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行业,它对于我来说,是陌生又新鲜的,是在憧憬之余还感觉到神圣的地方。我对它的理解是:高不可攀,远不可及。只有学识渊博,语言精通的人才能呆的地方。

刚开始的到来,让我感到太突然,自己一下子倒是接受不了,在刘姐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才慢慢适应。公司是刚成立的新公司,文员也不可能只是做文员的工作。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具有挑战性的。还记得当同事已经打了好多通电话之后,我才敢打自己的第一通电话,当时拿电话的手都是颤抖的,心里竟然还在祈祷不要有人接电话。可是并不如我所愿,那边接起了电话,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了:开始想好的那些话语都跑到了乌邦国。我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结束的那次电话,到现在想想,那时真的是很傻的。

电话销售也可能是所有销售里最难,最具有挑战性的了;我又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对于别人的拒绝总是很让我伤自尊。但是自己要是想迈过这个门槛,就必须要丢掉面子,面子虽然是自己的,但是别人给的。所以就想办法叫别人给自己面子,给自己业务了。说实话当时我是把自己看成被“逼”上梁山的好汉,每天都在打电话,打好多的电话让自己遭受拒绝,学会承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的确是“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有意合作者(但是最近没有翻译业务)。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想自己电话打得也不少,可是联系业务的很少,几乎没有。认真想想好像也不能说是自己的失误太大。人们原本就对电话销售很是反感,听到就挂:或者是很礼貌性的记个电话(真记没记谁也不知道)。打电话即丢面子,被拒绝,又让自己心理承受太多。于是我又在寻找别的思路——网络。我们经常在网上,何不用网络联系呢?都能让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中放松一下,聊上几句闲话,就很有可能聊出一些客户。这样,因为是网友,感觉很亲近,不会拒绝你,至少都会考虑到你。经常在线,联系着又很方便,不用打电话,不用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讲价还价,显得自己很小气似的。讲价还价是一门艺术,不能没有耐性。现在很多人爱还价,即便是价位很合理,处于习惯也会还价。无论双方谁说了一个价钱都想是让对方直接接受,电话会叫人没有什么缓冲的时间;而网络就不一样了,有缓冲的时间,又能用很轻松的语气说话,让人很容易接受;即便是自己说话有所失误,在网络上容易解释,也容易叫对方接受,可是电话就不一样了,电话上人们往往喜欢得理不饶人。

于是我就改变了策略,在网络上找起了客户。你还真的别说,在网络上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即使没有外语方面需要的,也会帮你介绍一些客户。交流着也轻松多了,说话也方便,就像是和很熟的网友说话似的,人们都不介意。我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事实证明也是很有效果的,至少与电话销售相比较。

销售实习工作总结4当我走出学校大门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进入了独立自主,追求梦想的时候了,我面前的路很长,我知道从踏上这条路开始,我奋斗的人生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前面的路有许多我不知道的情况,激动、求知、恐惧、迷茫,这些心情占距着我的心,但是我坚信自己会走好这条路的,哪怕前期会摔倒,我也会毫不畏惧。而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______公司做的电话销售工作,这是我人生中赚的第一桶金,我不会忘记这个过程的。

在当今的时代,电话作为一种快捷、方便、经济的通讯工具,在咨询和购物方面已日益得到普及。现代生活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电话销售应此而生。电话销售是指通过电话推销产品和宣传公司业务。电话销售要求销售员具有良好的讲话技巧、清晰的表达能力和一定的产品知识。电话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经济的现代化通讯工具,正日益得到普及,现代生活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电话销售作为一种新时尚正走进千家万户。

一、电话销售工作介绍

我所在的公司主要做的是农产品资讯信息服务的,这家公司规模比较大,有一百多人,应该算是一家中型以上的公司了,公司主要由两个部门组成,电话营销部:大约有一百人了,主要进行销售工作。技术部:主要做信息服务,如:掌握国内各大粮油期贷市场的价格信息,国外各地大豆、粮油的市场价格变动,国内各地市场价格信息等。而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连系客户,让他办理我们网站的会员,一年费用是7000元,我们可以给他提供全国各地的粮、油、棉花等农产品的价格报价和市场行情分析。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我们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农产品企业,拨打电话联系负责人,向他推销我们的服务,并且给他提供一个免费的用户账号,并让他试用一个星期。如果客户满意的话,双方就进行合作,他出钱办理会员。

二、具体工作情况

在公司,采取小组工作的形式,每个组有差不多十个人,设一个组长,每个人都分配了工作任务,每个月都有硬性归定要完成多少指标,并按10%进行提成奖励。当我们这些新来的员工被分配到各个小组以后,组长会发给我们一份客户电话表,这份电话表是由小组负责电话查询的工作人员在网上搜集到的,然后,组长还会给我们一份对话单,主要写了如何与客户沟通交流的对话示例,如:我们先问,“请问,您这是____公司吗”。对方回答是的话,我们会介绍自己:“您好,我们是北京____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是给您提供粮油咨询信息服务的”。对方有可能会继续与我们通话,或直接拒绝,这份对话单上都做了说明,让我们这些新人进行参考。

每天我们的工作都是,按照网上搜索的电话单,挨个拜访,打电话,平均每天差不多有100多个电话,电话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我们的产品服务,希望客户能办理我们的会员,并给他们一个试用期为七天的账号,请对方试用我们的产品服务,如果客户满意的话,在进行下一步的会员办理业务。虽然活不难,可是在实际工作,却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首先,进行信息采集的同事在网上找了很多企业的电话,但这其中,有的电话是打不通的,或者是空号,这种情况很多。其次,就是对方客服人员接电话,可能她们经常接这样的电话吧,所以总是想法设法的敷衍你,把你打发掉,比如:他们说领导没上班,或者经理出差了,当我说要找别的负责人时,她会说所有负责人都出差了,总之,就是想尽快的把你打发掉。最后,就是对方的负责人态度比较恶劣,我想,应该是经常接这样的销售电话,可是也不能用这种不好的态度对待我们呀,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少的,因为大部份经理负责人还是很有素质的,他们会比较友好的拒绝你,或者暂时先试用你的服务。

我的组长经常对我说:“每天要尽可能多打电话,这样潜在的意愿客户就能被发掘出来,就会有收益了”。同时,她还让我把那些对产品感兴趣的用户名字单独列出来,然后隔两天在给对方回电话,进行沟通,这样会好一点。因为电话销售这个工作,有点像守株待兔,或者通俗的说就是碰死耗子,我们除了要有良好的口才与沟通能力外,自身的运气成份也很重要,因为有可能对方就急需你的产品服务,可就是找不到,这个时候,你一个电话打过去了,对方会十分兴奋的和你合作,并且把钱给你汇过来,而对那些感兴趣的客户进行反复沟通,他极有可能就心动了,并且最终决定和你合作,当然,电话销售工作对于女孩子来说优势很大,因为女孩子可能更善于和人沟通,由其是男老板,对方及时不做,也会很耐心的和你聊几分钟,说不定在这几分钟里,机会就来了。同时,当我们打的电话数量越多,潜在的机会也就越多,因为在社会上,有了一种产品,肯定就会有需要的人,只不过,你要把消息告诉他,这样他才会决定是否购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

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电话销售工作后,我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打电话的效率不高,不能按期完成要打的电话目标,还有就是,有时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对方不是空号,就是直接拒绝你,要是碰上一个态度比较恶劣的人,可能还没说上一句话,就被对方给骂回来了,那个时候我的心情会是非常糟糕的,情绪也很低落,这样的情况,很多同事都碰到过。

后来,我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每天在打电话前,会先列出一个计划表,比如,今天打多少电话,上午打多少,下午打多少,都详细的列出来,这样在心里很清楚今天要干多少活了,其次,每打十个电话后,我都要停下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如果碰上情绪低落的时候,会尽量激励自己,这样才能继续以激昂的心情进行工作。

四、工作心得

每天来到公司后,我们都要从组长手里拿最新的电话单,在全天打超过100个电话,有时候会突然觉的好无聊,因为感觉电话单上的东西,很有点虚无缥缈的感觉,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客户会与你合作,而这个时期也是最难渡过的时期,组长对我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只有拼明的工作,才能在公司生存下来,并且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益,是啊,我想了想,组长说的很对,于是我就重新鼓舞起斗志来了,和客户聊天、唠家常,总之让客户对你有一种认同感,放心感,安全感,只有这样他才能相信你不是骗子,不是坏人,你只是一个和他合作的生意伙伴,一个值的信赖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出单,为公司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收入。

通过一段时期的电话销售工作,我的口才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和陌生人聊天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和人沟通上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我会好好努力下去的。

销售实习工作总结5毕业在即,实习工作也快接近尾声,为了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说明,特将此段时间的销售实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习目的:

1、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提高分析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自己必要的社会工作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环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确定合适的毕业论文课题。

二、实习内容:

在超市和苏宁电器各连锁店做电脑的促销工作,因为我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推销与讲解计算机相关知识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做起来也会有一定的兴趣!

由于是刚开始接触,所以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每天根据需要到各个苏宁电器城或者是超市去做销售。我们的大概流程是这样的,以两天为一单位,我们在工作前一天都要到指定地点进行培训,然后分配明天大家的销售地点,然后工作两天,第三天再来接受培训,并上交销售情况报表,再进行销售地点的分配,依此类推。

在销售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人,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态度来对待我们,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还要搞好和同事与上级的关系,要自己自动自觉的去做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也结交了许多朋友,可谓是乐在其中!

但是我个人认为对我挑战最大的就是,记住每款机子的价格,都要打几折,打折后的价钱,还有就是,假如一款机子是17寸显示器,我若是换成19寸的,差价应该是多少,还要记住每款机子的货存量。我觉得要背下来这些东西是最痛苦的!不然就要去专门记这些的一个小本本上挨个的查!很麻烦!

三、实习体会和收获:

在短短几个星期的实习中,确实让自己成长了许多。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遇到了一些困难,也看到了自己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开始认为临促不是一个太难的职业,但是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创业之路做准备。

篇2

一、基本案情

2009年初,北京联动信网公司(以下简称“联动信网公司”)、北京宇皓天通公司(以下简称“宇皓天通公司”)、刘某三方达成协议准备成立“北京悦时代商贸公司”(以下简称悦时代商贸公司)。2009年3月,刘某以联动信网公司“电话销售”的名义招聘了吴某。吴某在联动信网公司工作三天后,被派到正在筹建中的“悦时代商贸公司”,负责新公司筹备期间办公设备管理、接待来访等相关筹建工作。三方口头约定,筹备期间吴某的工资由刘某先行垫付,待新公司成立后再将用工费用补给刘某,但吴某与联动信网公司、“悦时代商贸公司”均未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2009年6月14日,吴某利用保管办公室内财物的便利,将该公司佳能牌5960型打印机一台(经鉴定价值人民币15840元)、IBM牌X3450型服务器一部、组装电脑多台等物品(因被害人无法提供上述物品的具体型号,物价鉴定部门无法作价)擅自出售,获利人民币2000元。

二、意见分歧

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罪,有观点认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有的观点认为构成侵占罪。认定吴某构成何罪的关键在于吴某的身份地位是什么。虽然最初是以联动信网公司的名义招聘吴某,但联动信网公司、宇皓天通公司、刘某三方均认可吴某系“悦时代商贸公司”的员工,负责于公司筹建期间从事办公设备管理、接待来访等公司筹备相关事宜。但“悦时代商贸公司”至今未正式成立。吴某的身份地位影响着其行为的定性。另外,“设立中公司”发起人实际履行出资的财物应属于“设立中公司”所有还是仍属于出资的发起人所有,也是影响本案定性的关键,笔者在下文中分别予以阐述。

(一)吴某的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第一种观点认为,吴某系联动信网公司的员工,且“悦时代商贸公司”尚未注册成立,不具备“单位”的合法形式,其招工行为只能认定为发起人的行为。行为人吴某是以联动信网公司“电话销售”的名义招聘,也确实在联动信网公司做了电话销售工作,虽后来一直在“悦时代商贸公司”负责筹备期间的相关工作,但新公司至今仍未成立,其行为效力不具有可追溯性。吴某应认定为联动信网公司作为发起人派遣到新公司工作的员工,其劳动关系仍然在联动信网公司。“悦时代商贸公司”办公室内的财物是联动信网公司和宇皓天通公司出资的。“悦时代商贸公司”至今仍未成立,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发起人出资的财物仍应归属该发起人所有。“悦时代商贸公司”办公场地是由联动信网公司提供的,虽然办公室内有一部分物品是由宇皓天通公司提供,但作为出资财物,任何一个发起人都对其负有相应的保管义务。因此,吴某作为联动信网公司的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合法管有的财物,数额较大,拒不归还,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第二种观点认为,吴某系“悦时代商贸公司”筹建处的员工,“悦时代商贸公司”属于“设立中公司”,其在筹备期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吴某在“悦时代商贸公司”办公地点负责筹备工作,其工资由“悦时代商贸公司”支付(由刘某先行垫付),吴某虽未与“悦时代商贸公司”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但三方发起人均认可吴某的身份地位,吴某与“悦时代商贸公司”已形成实质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因此,吴某应认定为“悦时代商贸公司”筹建处的员工。“设立中公司”具有一定独立性,发起人实际履行出资的财物已经安置在新公司中,并进行了安装调试,按照公司法相关理论,理应独立于发起人自己的财产,归属“设立中公司”所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尚未注册成立公司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筹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公司登记注册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准备设立的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上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应当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这个批复,筹建中公司员工挪用本公司资金,比照公司正式成立后员工挪用公司资金定性。”根据此司法解释的精神,挪用资金罪相比较职务侵占罪是重罪,举重以明轻,为保护设立中公司的相关利益,设立中公司的员工侵占筹建期间的公司财产,也应当比照成立后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产定性。因此,本案应当认定吴某具有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综上,吴某作为筹建中的“悦时代商贸公司”的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巨大,拒不归还,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二)吴某的行为应认定为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这里的“公司”、“企业”、“其他单位”都必须是具有合法形式的单位。本案中,“悦时代商贸公司”尚未注册成立,不属于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单位尚未存在,吴某当然不具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

虽然吴某最初是以联动信网公司“电话销售”的名义招聘到公司的,但其与联动信网公司亦未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没有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因此行为人吴某也无法被认定为联动信网公司的工作人员。

《关于挪用尚未注册成立公司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不应当适用于本案当中,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罪名,这种类推解释是法律所禁止的。

综上,吴某不具备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资格。

《刑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的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

吴某在筹建中的“悦时代商贸公司”,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值班、看管、打扫及接待,并对其所在办公室内办公设备负有保管义务。本案中,吴某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私自出售,将所得钱款非法占为己有,且在得知被害人一方报案后,逃往山西大同,主观上有拒绝归还的故意,涉案物品经鉴定价值在15840元,已达到侵占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吴某的行为符合侵占罪的犯罪构成,应当以侵占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70条第3款的规定,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应由被害人自行到法院提起诉讼,司法机关不能主动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篇3

求职 职位: 电话销售/销售代表/汽车销售/经纪人: 工作经验/年: 6 专业职称: 工作类型: 均可 就职时间: 一个星期 期望薪资: 2000--3500 求职 地区: 广东省,广州,天河区

工作履历 巨力电子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2004-10-01 ~ 2006-07-01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所属行业: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担任职位: 品管员 工作描述: 负责半成品进出材料的质管与检验 离职原因:

教育 简历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第二外语: 无 国语水平: 良好

简历 自我评价

求职 自我介绍 参考

积极进取,善于沟通,具有强烈的上进心,愿接受工作压力,不畏难。动手能力强,能够独立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做事认真仔细,有耐心不畏难。

•;本人热爱生活,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擅长文艺活动,有丰富的舞台经验,爱好舞蹈,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良好成绩;•;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并迅速地适应新的环境。

我是一个对理想有着执着追求的人。为人热情,活泼,大方,认真好学,聪明精干,以人为镜,身体力行,基础扎实,热爱销售,希望能凭借我的实力加盟贵公司,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司人员。希望企业给我一点阳光,我就能给您一片灿烂

本人两年的行政文员工作经验,熟悉办公室工作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通过了大学 英语 四级考试,良好的 英语 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有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并有一些维护公司网站的经验。

Ø;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注重团队合作;Ø;性格开朗乐观,适应能力强,能够承受压力与挑战;Ø;求知欲高,思维细致,语言严谨,沟通交流能力极强;

熟练撑握DREAMWEAVER MX2004、PHOTOSHOP7.0、会声会影等软件。有独立制作网页及网页更新与维护的经验。熟悉办公自动化软件、SQL数据库软件;善于与人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英语 翻译 能力强;

专业课成绩优良;实验室操作能力较好,中国农科院工作负则日常检测工作。在校期间-06.7 取得优秀毕业论文。2006年二月考得“高级化学检验工”职业资格认证;热爱和化学相关的一切事业,希望可以学以致用,发挥个人能力,能给未来 单位做出贡献。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塌实、办事效率高、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及实践工作经验,熟悉办公自动化和财务软件的应用,具有熟练的财务和办公管理方面的职业技能,能独立建账,熟悉工、商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增值税发票的填开及申报纳税等相关工作.

1、八年以上实际驾龄,有六年以上给领导开车的的实际经验,持B本; 2、熟悉北京路况,驾驶技术熟练,遵守交通规则,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 3、为人诚实、正直、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具有严格守纪的精神; 熟练驾驶各种机动车辆。

有5年工作经验,个性活泼开朗,喜欢舞蹈,绘画,音乐等,有文艺方面特长.熟悉办公软件的操作,并能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亲和力强,擅与人沟通,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力求上进,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有自信,喜欢竞争,综合素质优秀,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4年的数学学习使我拥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自信我多次获得各项荣誉称号。还多次担任过学生干部,拥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对亲和力和强制力的较好理解让我在沟通方面游刃有余

篇4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和空间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各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推进CI建设,加强促销宣传,努力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也由银行本位到产品本位再到客户本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而,对银行来说,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价值,区分出盈利性客户和风险性客户,进而通过提供差异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维系现有的盈利性客户;以及如何进一步从满足客户需要,转向培育客户需求,挖掘更多的盈利性客户。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的重要内容。这时,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一对一”营销(onetoonemarketing)是鼓励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识别、追踪、记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地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客户需求。其目标是同一时间向同一个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各种、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市场调查等多种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一柜通服务,而不是将一种产品推销给更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来开展一对一营销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客户保持互动,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有如下实现形式:

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没有理想的客户资料就不可能实现“一对一营销”。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客户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于准备“一对一营销”的商业银行来讲,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优质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库”,并与“客户库”中的每一位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客户的生涯价值。商业银行通过CRM的实施,可以整合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体系,优化市场价值链条。

CRM是一种企业客户战略、一种经营哲学。为实施客户战略,企业需要借助于CRM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客户制定相应的销售、营销和服务策略,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客户资源的价值最大化。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客户关系的互动引导,识别、保留和发展价值客户,达到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商业银行实施了CRM后,将会拥有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样当银行在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时,就会首先看到客户的资料,以及历史业务记录,从而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想客户之所想,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将柜面、网络、电话、自助银行设备等各种营销渠道与服务手段进行充分的、深层次的整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性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可辨认出谁具有最高价值并可能转到别家银行的客户;谁是本身价值不大有可能对银行造成潜在的风险的客户。

二、强化市场细分,促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根据ParetoPrinciple法则,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另据一项研究表明,15%的客户为银行贡献了85%的利润。保留老客户,获取新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一对一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达成客户与银行双赢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对传统业务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地位,对业务领域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我国各商业银行仍然只把目光盯在与其直接客户的关系上面。而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利益影响的其它各种主体的关系则缺乏明确的分析、重视并采取全面的关系协调和促进政策。因此,开展一对一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促进与与各客户利益关系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1.与优质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谐紧密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终生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主体的共赢格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小企业中不乏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而它们将是未来相当时间里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小型的商业银行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拓展对其服务的形式和途径。

2.与证券、保险、基金、电信、能源等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如商业银行北京市通信公司与联手协办的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银联、电信、银行和服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资源,可统一接入各种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业务,统一提供客户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方便持卡人缴纳各种费用,便于更多的服务商利用多银行支持环境发展业务,扩大各成员银行银行卡的受理范围和渠道,降低各参与方业务成本。

3.银行同业之间建立竞合互动的良性关系,实现服务网络等资源的共享

三、推行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的执行和控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它不仅意味着每个面对顾客的营销人员要对时刻保持态度热情、反应灵敏,更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它要求能识别、追踪、记录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能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其需求。所以推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客户经理制的施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理念由围绕产品向围绕市场与客户的转变;经营策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

客户经理制是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代表银行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维护和服务,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客户有了问题只需要找客户经理一个人,由后者负责了解情况,协调行内关系,并负责解决。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独身定做的服务。大力挖掘优质新客户、提高业务市场占有率只是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责。而不断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对现有客户的维护服务则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要通过连带促销、交叉式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把握好商机,客户经理还应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向客户宣传金融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本行经营的业务项目、金融产品等,为客户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同时注重分析研究市场,加强对客户的研究,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切实防范风险。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经营情况及客户意见、行业动态、同业竞争对手情报等各类信息情报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业务的发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类服务对象,针对不问需求,提供特定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等级,不断调整服务措施。

另外,客户经理应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品种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客户经理可发挥“教练”职能,向客户灌输最新金融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客户主动建议和推荐适用的产品,让客户分享银行的金融创新成果,激发和引导客户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银行和客户间的业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其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综合性的一站式(one-point-contact)金融服务,并不断地加深双方合作,为客户和银行同时创造价值。银行客户经理只有成为客户的朋友、理财专家,才能打动客户,让其选择该银行。

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善于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特别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可着重进行下列产品的创新:在负债业务方面,可开设贴现储蓄、复利储蓄、累进利率储蓄、联立定期储蓄、定活一本通、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基金型账户等;在资产业务方面,可开办度假旅游贷款、学资贷款、汽车按揭贷款、可转换贷款、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信用证券化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开办融资、代收账款、收买应收账款、融资租赁、贷款承诺等业务,尤其要依托电子化网络和银行卡等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代收付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研究建立个人账户等;另外,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争取券商资金清算、上市企业开户银行、收款银行、股民保证金存款等业务,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存款,大力开拓针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性零售业务。

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发展现状》,《中国金融》,2003年第四期

篇5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登陆,客户选择银行的自由和空间越来越大,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各商业银行纷纷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推进CI建设,加强促销宣传,努力塑造和提升品牌形象。国内商业银行的营销观念也由银行本位到产品本位再到客户本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通过识别不同的消费者群,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塑造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而,对银行来说,如何更加准确地评估客户价值,区分出盈利性客户和风险性客户,进而通过提供差异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维系现有的盈利性客户;以及如何进一步从满足客户需要,转向培育客户需求,挖掘更多的盈利性客户。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优势,实现盈利的重要内容。这时,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营销应运而生。为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一对一”营销(onetoonemarketing)是鼓励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识别、追踪、记录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地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客户需求。其目标是同一时间向同一个客户推销更多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信贷、结算、各种、信息咨询、项目开发、市场调查等多种服务相结合的一揽子、一柜通服务,而不是将一种产品推销给更多的客户。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作有的放矢,集中有限的资源从最有价值的客户那里获得最大的效益。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来开展一对一营销呢?一般来说,首先要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客户保持互动,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每个客户的需要。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开展一对一营销有如下实现形式:

一、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

没有理想的客户资料就不可能实现“一对一营销”。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客户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对于准备“一对一营销”的商业银行来讲,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价值的优质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库”,并与“客户库”中的每一位客户建立良好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客户的生涯价值。商业银行通过CRM的实施,可以整合自身拥有的金融资源体系,优化市场价值链条。

CRM是一种企业客户战略、一种经营哲学。为实施客户战略,企业需要借助于CRM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相应的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充分地把握客户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细分客户制定相应的销售、营销和服务策略,从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客户资源的价值最大化。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最重要的企业资源,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和深入的客户分析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实现客户的终生价值。CRM也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它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了一个业务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功能包括客户管理、联系人管理、时间管理、潜在客户管理、销售管理、电话销售、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客户关系的互动引导,识别、保留和发展价值客户,达到商业银行盈利最大化的目的。商业银行实施了CRM后,将会拥有统一的客户信息平台,这样当银行在处理每一个客户的业务时,就会首先看到客户的资料,以及历史业务记录,从而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想客户之所想,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将柜面、网络、电话、自助银行设备等各种营销渠道与服务手段进行充分的、深层次的整合,对市场进一步细分,通过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人性化产品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银行可辨认出谁具有最高价值并可能转到别家银行的客户;谁是本身价值不大有可能对银行造成潜在的风险的客户。

二、强化市场细分,促进对优质客户的服务

根据ParetoPrinciple法则,企业的80%利润来自20%的忠诚顾客。另据一项研究表明,15%的客户为银行贡献了85%的利润。保留老客户,获取新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一对一营销”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的战略关系,达成客户与银行双赢的局面。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形成的对传统业务的领导地位和垄断地位,对业务领域缺乏相应的市场细分,我国各商业银行仍然只把目光盯在与其直接客户的关系上面。而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利益影响的其它各种主体的关系则缺乏明确的分析、重视并采取全面的关系协调和促进政策。因此,开展一对一营销要求商业银行促进与与各客户利益关系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

1.与优质企业和高端个人客户建立和谐紧密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创造终生价值,从而实现市场主体的共赢格局。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中小企业中不乏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科技含量高的优秀企业,而它们将是未来相当时间里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将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一些小型的商业银行可以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拓展对其服务的形式和途径。

2.与证券、保险、基金、电信、能源等行业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共享客户资源。如商业银行北京市通信公司与联手协办的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银联、电信、银行和服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资源,可统一接入各种银行卡电话支付缴费业务,统一提供客户服务支持,最大限度地方便持卡人缴纳各种费用,便于更多的服务商利用多银行支持环境发展业务,扩大各成员银行银行卡的受理范围和渠道,降低各参与方业务成本。

3.银行同业之间建立竞合互动的良性关系,实现服务网络等资源的共享

三、推行客户经理制

商业银行的“一对一营销”的执行和控制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它不仅意味着每个面对顾客的营销人员要对时刻保持态度热情、反应灵敏,更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它要求能识别、追踪、记录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最终能提供个体化的产品或服务,并运用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合去满足其需求。所以推行客户经理制,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客户经理制的施行,促使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理念由围绕产品向围绕市场与客户的转变;经营策略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

客户经理制是一种竞争优质客户、推销银行产品和服务、增加盈利的业务体制。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代表银行营销产品、为客户提供维护和服务,是全权代表银行与客户联系的”大使”。客户有了问题只需要找客户经理一个人,由后者负责了解情况,协调行内关系,并负责解决。其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独身定做的服务。大力挖掘优质新客户、提高业务市场占有率只是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责。而不断加强现有客户关系、对现有客户的维护服务则是客户经理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要通过连带促销、交叉式销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并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把握好商机,客户经理还应积极开展公关活动,充分利用银行网络优势,向客户宣传金融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本行经营的业务项目、金融产品等,为客户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及理财服务。同时注重分析研究市场,加强对客户的研究,主动掌握客户的思想动态、经营行为等,切实防范风险。及时准确地收集客户经营情况及客户意见、行业动态、同业竞争对手情报等各类信息情报资料,上报给有关部门,以便采取应对措施,促进业务的发展。将客户划分为若干类服务对象,针对不问需求,提供特定服务。并且根据客户的实际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客户等级,不断调整服务措施。

另外,客户经理应抓住各种机会,积极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银行的产品和业务品种很多,客户对银行的新产品和新业务的了解非常有限,客户经理可发挥“教练”职能,向客户灌输最新金融知识,有针对性地向客户主动建议和推荐适用的产品,让客户分享银行的金融创新成果,激发和引导客户对新型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推动银行和客户间的业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总之,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代表,其工作的全部内容就是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主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系列化、综合性的一站式(one-point-contact)金融服务,并不断地加深双方合作,为客户和银行同时创造价值。银行客户经理只有成为客户的朋友、理财专家,才能打动客户,让其选择该银行。

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一对一营销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善于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个性需求,及时推出新的服务品种,特别要关注资金的流向,捕捉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可着重进行下列产品的创新:在负债业务方面,可开设贴现储蓄、复利储蓄、累进利率储蓄、联立定期储蓄、定活一本通、本外币一本通存款、基金型账户等;在资产业务方面,可开办度假旅游贷款、学资贷款、汽车按揭贷款、可转换贷款、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信用证券化等;在中间业务方面,可开办融资、代收账款、收买应收账款、融资租赁、贷款承诺等业务,尤其要依托电子化网络和银行卡等高科技手段,大力发展代收付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以及研究建立个人账户等;另外,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争取券商资金清算、上市企业开户银行、收款银行、股民保证金存款等业务,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存款,大力开拓针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性零售业务。

参考文献:

[1]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发展现状》,《中国金融》,2003年第四期

篇6

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条件下有关营销管理的两大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是把客户作为一种企业资源,侧重于客户与企业联系、接触及其关系的管理。网络营销作为企业整体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虽然存在着共同的功能性模块,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对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及其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网络营销模式。

一、CRM——企业新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战略

当前社会,对客户和客户关系的管理不仅仅是服务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是其他行业在激烈市场上竞技的法宝,客户关系管理即CRM的作用日益凸显。CRM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管理机制和企业经营战略。客户被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之中,正在促成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形成。它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从而确保了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

积极主动地寻求、加强和管理客户关系被认为是可以形成或能够带来更大利润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机制。开发、获得和保留客户关系必须成为全球化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在很多情形下,高质量的客户关系是企业唯一重要的竞争优势。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考察,CRM源于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系统上。客户关系管理涉及到三个基本的商业流程,即营销自动化、销售过程自动化和客户服务,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相关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达到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高客户利润贡献度的目的。CRM的本质和核心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客户互动沟通及定制化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创造价值。

正在流行的很多新的营销概念,如一对一营销、数据库营销等,实际上都可以纳入CRM营销的范畴。营销的一对一和个性化的特性是CRM的重要要素,CRM始终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发展特色,为企业量身定做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一个出众的CRM源于其很好地整合了同客户相关的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定位客户,保留给员工很大的空间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二是关于客户关系的信息,包括同客户相关数据的质量和为了在整个公司共享数据的系统的质量;三是朝着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目标,通过动机、规则、组织结构来构造企业联盟。

CRM意味着将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与客户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集成在同一个系统里,让所有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人员或渠道(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以及网站)都能够得到必要的授权,可以实时地输入、共享、查询、处理和更新这些资料。对过去十分随意的前台工作(市场营销、销售与服务)导入流程管理的概念,让每一类客户的需求都触发一连串规范的内部流程,使其得到快速而妥善的处理,并且通过规范的流程,让服务同一个客户的营销、销售、服务与管理人员能够紧密协作,从而大幅度增加销售业绩、提高客户满意度。

实施CRM,如何对待企业的客户将成为一切的根本。实施CRM,必须与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使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保证从上到下的主管、员工都能将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施CRM,公司的上层不但要明白、清楚地认识CRM,还要将它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必须说服营销人员改变过去的工作习惯,也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调整或优化。

二、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的交集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之上、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信息收集到开展以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通过信息的交互式流动,在虚拟市场中实现交易。

网络营销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一种迄今最为先进、直接的传输通路,用户与商家之间可藉以建立一种最直接的关系。一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营销,它必须适应该空间的开放、自由、交互等特征,并解决怎样在这个空前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并满足有需求的“网络新人类”。认识到网络营销的这两层意思,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这也是商家在网络时代确保不败的前提。

狭义地讲,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借助营销、销售、服务即客户与企业主要的接触点所产生的活动及其关系的管理。随着全球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社会变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工具。在这个基础上网络营销便逐渐发挥着其强大的作用,成为现代企业走入新世纪的营销策略。网络营销以其特有的便捷、经济、高速与交互等优势而迅猛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与客户接触的主要通道。

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都集合了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包括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等。CRM下的企业营销涉及多种渠道,如电话销售、电视营销、直接邮寄、E-mail和Web等方式,而E-mail和Web正好也是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都强调互动、定制化、一对一和个性化营销,更重要的是两者都强调建立和维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这实际上是在全球信息化和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下营销理念的发展。

当人们进入网络经济时代,所谓大众营销的战略已经没落,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直接营销、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等营销概念都在这个“互动年代”重新改写规则。为客户提供个性定制化的“一对一营销”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掌握客户信息、积累企业智慧、建立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以“一对一营销”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也正成为领导全球经济潮流的力量。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Amazon,还是传统企业UPS、宝洁、雅芳,都以巨资引入客户关系管理,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一对一营销策略,锁定客户忠诚度并提高利润,从而为整个经济环境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三、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网络营销模式

由于客户信息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对其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对客户信息尤其是网络客户信息的使用较为混乱,没有统一的方法和高效的管理策略。CRM建立在多个营销战役交叉的基础上,在客户与企业联系的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的主要领域,能够对客户的活动及其信息做出及时、统一的反应,并能通过这些接触加深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市场营销迅速从传统的营销方式转向Web和E-mail等,这些基于Web的营销活动给潜在客户更好的客户体验。网络营销的繁荣使网络逐渐成为客户与企业联系的主渠道,为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网络营销与CRM的有机整合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只有网络营销策略与CRM的业务模型同步,才能确保客户体验的一致性,

否则相互独立的两种系统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产生互不协调的结果,从而使客户感到失望。

在全面竞争的时代,客户可以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产品在进入同质化竞争以后,迫使网络营销也开始朝着以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营销的方向发展,要求企业维护与上游、下游的“交流”及其关系,实施“客户关系营销”。

电话、传真、E-mail、Web这些相互独立的客户交互接触点常常给客户一个关于企业的不完整的印象。这种脱节的运作不仅使客户不满意,也会影响到企业对现有客户资料的把握。由于不完整的客户背景资料,互不相关的客户接触点妨碍了企业获得客户带来的最大利益。“客户关系营销”解决方案能否在提供标准报告的同时又提供既定量又定性的即时分析,对及时、准确的商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营销中,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将客户资源、销售、市场、客服、决策集成为一体,将原本疏于管理、各自为战的销售、市场、售前和售后服务与业务统筹起来,既能规范营销行为,了解新、老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资源的整体价值,也可以跟踪订单,帮助企业有序地监控订单的执行过程,同时也有助于避免销售隔阂,帮助企业调整营销策略。一个精彩的“客户关系营销”系统应该是客户和企业双赢的情形,最终用户可以获得增值服务,企业也因为准确、全面、及时、统一的客户信息和决策而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英键: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志刚: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在我国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几大传统媒体中,期刊以近万种的数量而引人关注,同时又因其广告收入与媒体经营总收入之比少到不成比例而地位尴尬。特别是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发展较慢,许多办刊人对如何经营广告并不内行,却又敏感地意识到广告对杂志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状况足以影响到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广告经营模式仍未形成,严重制约了这类期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文化综合类期刊摆脱困境,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模式原理已经成为期刊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期刊商业时代的来临,使广告成为期刊管理者们主要的经营内容,从各类期刊的广告份额分析,一本杂志有没有广告并不在于其发行量的大与小,而在于向广告赢利模式转变的力度。实现这一转变,需针对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

一、准确广告销售定位

期刊所有的营销都应该围绕目标和市场导向。期刊广告经营的定义基于期刊卖什么或提供什么服务,期刊当前的广告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读者可以进一步帮助期刊明确广告经营的定义。文化综合类期刊最致命的弱点是同质化,因此,要重视对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消费水平、阅读习惯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而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刊物定位、编辑思路,并以满足读者和广告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刊物发行和广告的营销战略,弥补和修正文化综合类期刊先出产品再找市场带来的经营能力先天不足。周全的营销战略是期刊做正确的事情的保证,缜密的营销计划使期刊正确的做好这些事情。

二、确立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成为《知音》《家庭》这样的百万大刊的梦想,更看重期刊的发行量。而从期刊生存对发行收入的倚重程度和对广告收入的倚重程度看,依赖发行收入的杂志生存能力似乎应该更强。做出这一分析源于发行量来自读者对杂志内容的认可度,杂志的内容属于杂志社内部控制因素。杂志的广告收入来自广告商,属外部因素。尽管读者阅读兴趣和广告商的购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并影响期刊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但是,从杂志读者具有的“连续购买”的特点来看,其行为的可控程度比广告商要有规律得多。这样的分析结果期刊经营模式似乎还是应该以发行为主。其实不然,在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市场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下,百万大刊再度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都已不复存在,受众碎片化、期刊小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当期刊的目标不再是全国市场,而是某一区域时,其所有的战略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定价大多在4~7元,可以试算一下,发行量达到多少才可以赢利或达到收支平衡,当期刊发行收入不足以弥补期刊运营支出时,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特别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体制终将被打破,一旦完成改制,行业系统内发行完全失灵,发行收入微薄,广告经营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危机将使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文化综合类期刊要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三、培养高素质的广告经营队伍

一般来说,靠发行生存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远低于靠广告生存的时尚财经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因而文化综合类期刊提升广告经营水准的核心是再造和培训其广告营销队伍。

“拉广告”“卖版面”是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中最常见的低水平营销手段,与期刊广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有很大关系。系统培训形成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的。在我国,广告人作为一种职业不过30年,一个刊社只出版一本期刊极为普遍,小而散的格局形成了很多刊社没有专门的广告经营部门,广告从业人员与刊社的关系是拉来广告领提成的松散型合作,期刊对杂志广告经营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期刊产业发达国家的期刊行业组织,或者期刊出版公司那样的程度。在国外,对广告从业员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划分很细致、针对性很强。例如,广告销售课程包括:广告谈判技巧、怎样建立广告客户关系、怎样对广告商进行销售、杂志广告如何网络销售、杂志广告电话销售技巧、杂志广告版面之外的销售以及杂志广告销售信函及电子邮件写作。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培训很受广告从业者的欢迎。

有效的期刊广告营销有赖于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业人员,优秀的高素质的广告经营人才对于期刊可谓千金难求,在分众化越来越明显,广告商越来越挑剔的时代,文化综合类期刊急需拥有很高专业素质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广告销售人员。广告销售人员不仅要对杂志的定位、所占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优劣一清二楚,对广告投放市场及各类别的广告主的行业情况也要相当熟悉,并且掌握详尽的相关市场调查数据,知道如何利用各种市场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在与杂志相关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对杂志的广告销售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分析,在面对广告商或广告商的时候,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主动而有效地销售;不仅懂得广告销售,而且对杂志编辑也相当内行,有向广告主和广告商积极游说杂志的优势,有促使读者对杂志广告的接受和认同度高的广告技巧。

四、丰富广告营销手段

当广告成为文化综合类期刊赢利的重要手段时,怎样经营广告成为期刊经营的核心问题。要改变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营销手段单一而稚嫩,仍然是“等客上门”“卖版面”的被动型广告销售局面,广告营销过程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销手段也需更加丰富。

1.策划广告表现形式。文化综合类期刊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封底、封二、封三、插页、冠名等区别并不大,难以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求。因此,策划更为丰富的广告形式,是与竞争对手区隔的关键。如根据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开发特殊形式的广告,封面拉页、异型、目录广告、立体广告、光盘广告等,根据不同的产品安排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版面,选取不同的形式,让版面灵动起来,使每一个空白都有产出。例如:笔者所在的杂志社在2009年分别做了两期创意独特的广告,其中一期是以一幅高清晰的植物迷叠香图片为封面,内文辅以迷叠香的栽培种植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植物的相关植物学知识,如科属,原产地,以及药用价值等,封面附送了犹如袋冲茶大小的一包迷叠香种子。这种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方式,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在无形中接受了广告的影响。在另外一期杂志上,我们介绍了麻制品,在当期的刊物设计了一个麻绳的蝴蝶结,十字形系在杂志的外面。这两期杂志因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新奇,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期刊广告应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如开展征集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封面人物、特别支持单位。期刊社也可选择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产品和项目,以广告版面形式入股,和广告商直接合资合作,实现双赢互利。

2.开展专题事件营销。利用杂志的资讯便捷的功能,开展多种活动。如结合广告客户产品的特点与销售目标,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营销活动,开发新的读者或目标受众。联手企业开展公益活动,提升了杂志和企业的知名度,也增加了各自的美誉度。如笔者所在杂志社从2003年起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春蕾桥”爱心资助活动,7年里被资助的贫困学童达7千多人次,在每一批善款悉数捐至被资助学生手中之后,我们在杂志上辟出专版详细公示捐款时间和金额,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现已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企业因此成为杂志社的理事单位,个人捐助者则成为杂志的忠实读者。

五、向强势媒体借势

篇8

 

 在我国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几大传统媒体中,期刊以近万种的数量而引人关注,同时又因其广告收入与媒体经营总收入之比少到不成比例而地位尴尬。特别是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发展较慢,许多办刊人对如何经营广告并不内行,却又敏感地意识到广告对杂志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状况足以影响到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广告经营模式仍未形成,严重制约了这类期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文化综合类期刊摆脱困境,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模式原理已经成为期刊经营中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期刊商业时代的来临,使广告成为期刊管理者们主要的经营内容,从各类期刊的广告份额分析,一本杂志有没有广告并不在于其发行量的大与小,而在于向广告赢利模式转变的力度。实现这一转变,需针对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调整。 

 一、准确广告销售定位 

 期刊所有的营销都应该围绕目标和市场导向。期刊广告经营的定义基于期刊卖什么或提供什么服务,期刊当前的广告客户基础和正在服务的目标读者可以进一步帮助期刊明确广告经营的定义。文化综合类期刊最致命的弱点是同质化,因此,要重视对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消费水平、阅读习惯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而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刊物定位、编辑思路,并以满足读者和广告商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刊物发行和广告的营销战略,弥补和修正文化综合类期刊先出产品再找市场带来的经营能力先天不足。周全的营销战略是期刊做正确的事情的保证,缜密的营销计划使期刊正确的做好这些事情。 

 二、确立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成为《知音》《家庭》这样的百万大刊的梦想,更看重期刊的发行量。而从期刊生存对发行收入的倚重程度和对广告收入的倚重程度看,依赖发行收入的杂志生存能力似乎应该更强。做出这一分析源于发行量来自读者对杂志内容的认可度,杂志的内容属于杂志社内部控制因素。杂志的广告收入来自广告商,属外部因素。尽管读者阅读兴趣和广告商的购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并影响期刊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但是,从杂志读者具有的“连续购买”的特点来看,其行为的可控程度比广告商要有规律得多。这样的分析结果期刊经营模式似乎还是应该以发行为主。其实不然,在期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市场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下,百万大刊再度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都已不复存在,受众碎片化、期刊小众化已经成为必然。当期刊的目标不再是全国市场,而是某一区域时,其所有的战略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和实施。我国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定价大多在4~7元,可以试算一下,发行量达到多少才可以赢利或达到收支平衡,当期刊发行收入不足以弥补期刊运营支出时,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自然就浮出了水面。 

 特别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体制终将被打破,一旦完成改制,行业系统内发行完全失灵,发行收入微薄,广告经营模式尚未建立起来,危机将使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面临灭顶之灾。因此,文化综合类期刊要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 

 三、培养高素质的广告经营队伍 

 一般来说,靠发行生存的文化综合类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远低于靠广告生存的时尚财经期刊的广告营销队伍的素质。因而文化综合类期刊提升广告经营水准的核心是再造和培训其广告营销队伍。 

 “拉广告”“卖版面”是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经营中最常见的低水平营销手段,与期刊广告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有很大关系。系统培训形成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任何一个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的。在我国,广告人作为一种职业不过30年,一个刊社只出版一本期刊极为普遍,小而散的格局形成了很多刊社没有专门的广告经营部门,广告从业人员与刊社的关系是拉来广告领提成的松散型合作,期刊对杂志广告经营人才培训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期刊产业发达国家的期刊行业组织,或者期刊出版公司那样的程度。在国外,对广告从业员的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划分很细致、针对性很强。例如,广告销售课程包括:广告谈判技巧、怎样建立广告客户关系、怎样对广告商进行销售、杂志广告如何网络销售、杂志广告电话销售技巧、杂志广告版面之外的销售以及杂志广告销售信函及电子邮件写作。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培训很受广告从业者的欢迎。 

 有效的期刊广告营销有赖于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业人员,优秀的高素质的广告经营人才对于期刊可谓千金难求,在分众化越来越明显,广告商越来越挑剔的时代,文化综合类期刊急需拥有很高专业素质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广告销售人员。广告销售人员不仅要对杂志的定位、所占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优劣一清二楚,对广告投放市场及各类别的广告主的行业情况也要相当熟悉,并且掌握详尽的相关市场调查数据,知道如何利用各种市场调查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在与杂志相关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对杂志的广告销售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和分析,在面对广告商或广告商的时候,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主动而有效地销售;不仅懂得广告销售,而且对杂志编辑也相当内行,有向广告主和广告商积极游说杂志的优势,有促使读者对杂志广告的接受和认同度高的广告技巧。 

 四、丰富广告营销手段 

 当广告成为文化综合类期刊赢利的重要手段时,怎样经营广告成为期刊经营的核心问题。要改变大多数文化综合类期刊广告营销手段单一而稚嫩,仍然是“等客上门”“卖版面”的被动型广告销售局面,广告营销过程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销手段也需更加丰富。 

 1.策划广告表现形式。文化综合类期刊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封底、封二、封三、插页、冠名等区别并不大,难以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求。因此,策划更为丰富的广告形式,是与竞争对手区隔的关键。如根据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开发特殊形式的广告,封面拉页、异型、目录广告、立体广告、光盘广告等,根据不同的产品安排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版面,选取不同的形式,让版面灵动起来,使每一个空白都有产出。例如:笔者所在的杂志社在2009年分别做了两期创意独特的广告,其中一期是以一幅高清晰的植物迷叠香图片为封面,内文辅以迷叠香的栽培种植方法,并介绍了这种植物的相关植物学知识,如科属,原产地,以及药用价值等,封面附送了犹如袋冲茶大小的一包迷叠香种子。这种知识性、趣味性兼备的方式,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在无形中接受了广告的影响。在另外一期杂志上,我们介绍了麻制品,在当期的刊物设计了一个麻绳的蝴蝶结,十字形系在杂志的外面。这两期杂志因为表现形式的独特新奇,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期刊广告应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如开展征集战略合作伙伴,推出封面人物、特别支持单位。期刊社也可选择有良好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产品和项目,以广告版面形式入股,和广告商直接合资合作,实现双赢互利。 

 2.开展专题事件营销。利用杂志的资讯便捷的功能,开展多种活动。如结合广告客户产品的特点与销售目标,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营销活动,开发新的读者或目标受众。联手企业开展公益活动,提升了杂志和企业的知名度,也增加了各自的美誉度。如笔者所在杂志社从2003年起与企业共同开展了“春蕾桥”爱心资助活动,7年里被资助的贫困学童达7千多人次,在每一批善款悉数捐至被资助学生手中之后,我们在杂志上辟出专版详细公示捐款时间和金额,赢得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现已形成品牌效应。很多企业因此成为杂志社的理事单位,个人捐助者则成为杂志的忠实读者。 

 五、向强势媒体借势 

篇9

采访路的上,在北京工商大学校园里,又一次验证了朱志忠教授的观点。问道学生,众口一词:“校园里的名师,保险圈的名人,风趣幽默,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但是他很严格,对教学和学生要求很高。他的研究生不好考,竞争太激烈。”

“说得没错,我对自己弟子的要求较高,这是为了专业的长期发展。”王绪瑾直言,选弟子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德、才、貌一个都不能少。

“保险行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加上我希望培养的人才是在保险行业能够有所作为的人才,所以定了三个条件:第一是德,品质要好,基本要求是以善为人;第二是才,专业基础过硬,包括笔头能力和口头能力两方面;第三是貌,强调气质,长相是父母给的,气质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让王绪瑾由衷宽慰的是,毕业进入保险界的弟子就业较好、多居重要岗位,口碑业绩都不错,在海内外大学做研究的也是喜讯频传、成果不断。

说到教书,王绪瑾最初并不想教书,大学毕业时,校长和书记认为他学习认真、成绩好,让他当大学老师,北京商学院属于商业部直属的院校,要分给他们一个可靠的老师。

说实在的,大学毕业,谁都想到商业部去工作,但那个时代讲服从组织分配,王绪瑾也就无可奈何地干上了这一行。他是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慢慢地也就找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了。从1983年开始,经过多年努力,他与同事一道,于1994年在北京工商大学创办了保险专业,2003年增设了保险精算学方向,并使该专业成学校专业亮点之一。

学者的观点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他认为专业的发展是众多保险学界与业界同行支持、学生与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许多事情他放手给得力的两个副主任,两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不负众望给保险系带来一片活力。最近一例即是2007年底,由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和教务处主办、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社承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台湾)赞助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保险模拟法庭大赛”。来自北大、人民大学、中央财大、对外经贸大、南开、复旦、武大、上海财大、中山大学等全国10所保险名校的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北京工商大学代表队获得亚军,该校代表队胡虹获得最佳辩手奖。

“这帮孩子素质好,能吃苦,有潜力。”学者经常称自己的学生为孩子,尽管欣赏爱护有加,仍严格要求他们。在他眼里,年轻人聪明、有潜力,但也需要引导。

2007年底,王绪瑾教授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平安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论文颁奖活动,让他高兴的是系里五位学生的论文在全国50多所参赛高校的110多篇参选学术文章中脱颖而出,占总获奖数30篇的六分之一,在2006年该系保险专业学生获奖6篇,也是占总获奖数37篇的六分之一,连续四年来,该系学生每年都获奖。这个活动一大特点是对论文质量要求严,论文要求具有较强的学术含金量。该系研究生2007年获奖的论文均曾在《保险研究》上发表。

研究成果较多对一个教授来说也是价值的体现。这算不上什么成果!王绪瑾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做学问不应该是简单地为了发多少论文、出多少书,而是要论证有价值的学术观点,也就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观点,若干年后大家看来还是值得读的文章,但要做到这点太难了。这取决于自身的理论水平、研究方法,还有保险市场的实践。

寻找中国保险市场理想模式

垄断竞争型是中国保险业的理想模式

《保险家》:最近学界一个讨论的热点是您提的关于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问题,你认为中国保险市场模式是一个什么模式?

王绪瑾教授(以下简称“王”):在封闭经济环境条件,寡头垄断型模式是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理想选择,它既能够促进竞争又能够保障市场的稳定;而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保险市场的理想模式将是垄断竞争型模式。

《保险家》:有最危险的可能选择?王:在我国目前而言,那就是自由竞争型危险模式,因为它也可能带来中国保险市场的不稳定,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保险家》:中国保险市场的理想模式将是垄断竞争型模式,您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王: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选择是基于以下依据:

第一,保险公司自身特点需要一定的垄断。由于保险公司是风险管理企业,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才能在其它小型保险公司破产时有大型保险公司接管,从而使被保险人得到保险保障。1997年到2002年日本8家寿险公司破产,被大型保险公司接管,就是较好的先例。

第二,规模经济产生一定程度的垄断。由于一定经济规模可以降低费用率,因此,由于规模经济的要求,促使保险公司向一定的规模化经营。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需要打造保险“航空母舰”。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保险公司之间的国际竞争,各国为了提高本国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在产业组织上将会注重打造民族保险业的“航空母舰”。

第四,入世承诺。中国的保险入世承诺中,只对申请设立外资保险机构的条件做出了规定,而加入时营业许可的发放不设经济需求测试或执照数量限制。这就决定了将会有大量的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

第五,中国国情。据统计,2006年,财产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广东,市场份额为第一位占13%,其次为江苏占7.98%;人身保险最为发达的为广东,为9.96%,其次为江苏9.25%和北京7.92%。保险业落后的5省区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仅仅为1.72%, 不及中部地区一个中等省的份额。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达,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因而政府一方面加快东部发展,另一方面扶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开发保源。

《保险家》:如何实现这个模式,有何建议?

王:主要是一些宏观政策建议。

第一,加速保险市场主体的培育。尤其是加速保险中介市场主体的培育,发挥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在市场上的传导作用;完善再保险市场主体,构架以再保险集团为主的、多主体的再保险市场体系。

第二,打造保险航空母舰。国有保险公司进一步进行深化股份制改造;对原有的股份公司应当逐步增资扩股,并且逐步引入民营资本,以提高其偿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股份制企业制度下逐步打造民族保险业的保险“航空母舰”以提高保险业抗风险的能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保险法律法规,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一方面,建立以《保险法》为核心的配套法律和法规;另一方面,结合本国国情,进一步修订《保险法》。

第四,实现保险监管职能和方式转变。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险监管职能转变在于发挥监管部门应当发挥的职能,并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在监管方式方面,应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建立组织机构和监管制度。

第五,完善行业自律和企业内控制度。行业自律的目的在于使保险公司的市场行为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国保险行业的利益。要让中国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真正成为中国保险行业利益的代表。

第六,要进行保险营销渠道的创新,充分发挥保险中介的作用。一方面,推进有关保险公司产品的交叉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允许利用中介展业降低成本,同时设立理赔服务部控制风险,扶持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

创新是主题

《保险家》:您刚才提到完善保险法律,意味着法律修订?

王:是的。

《保险家》:具体说《保险法》应该在哪些条目上进行完善?

王:保险业法待研究的问题中,可概括为保险业法和保险合同法,两方面都需要修改。从保险业法看,主要为保险组织形式和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从保险组织形式看,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保险需求的多层次性,各种保险组织形式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目前中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及其他组织形式。而在国外,相互保险公司和保险合作社也是保险组织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相互保险公司,在1999年全球500强中的53家保险公司中,占有21家;在2000年全球500强中的49家保险公司中,占有17家,这是因为相互保险公司有投保人与保险人利益一致性的重要优势。因此,中国的保险组织形式应当有:股份有限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保险合作社,以及其他保险组织。从资金运用监管看,应当放松投资方式、控制投资比例。

从保险合同法的修订看,在不可抗辩条款、受益人条款等均有待完善。

当然,也有金融一体化问题。目前在中国存在银行保险,有银行保险业务,也有控股公司,也存在购并,但金融控股公司法尚未颁布,适应银保融通的金融控股公司法亟待制定和颁布。

《保险家》:说到组织形式的创新,有观点认为大量的保险中介组织生存已经困难,还有必要提保险组织多样化?

王:组织形式创新是需要的,应该多样化。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保险需求的多样性;保险组织功能的差异性;同时,有利于构架中国垄断竞争型保险市场模式。一方面具有大量的公司存在,利于促进竞争;另一方面少数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高,利于保证保险市场的稳定,从而,使被保险人得到保险保障。为此,应当打造中国的“保险航空母舰”,通过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改革、股份公司的增资扩股,以及一定程度的购并来实现。

保险组织如何创新?要多元化。由于已经入世,为了保护民族保险业,应当适当发展一些相互保险公司,在有些地区或行业,发展保险合作社,如农村、渔船业。同时,国有独资公司,将面临逐步股份化,以提高其融资能力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形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国有独资公司、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自保公司为补充的多样保险组织。优秀的中介忙着跑马圈地以期上市,大量的中介为生存而战,这里涉及的是保险服务创新的问题。

《保险家》:保险服务创新有哪些内容?

王:保险服务创新方向是服务的综合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是,银行、证券、保险融为一体经营,跨业经营在所难免。短期内,从银行窗口销售保险商品,对保险业只是多了一个代为促销的机构,但长期而言,保险及银行的结合,已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保险业应有所准备。

银保业务的融通目前在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银行已经保险业务,但规模较小,主要是人身保险业务。在近期内还会扩大,主要是保险业务。目前在国外银行保险在寿险业务比例在逐年提高,从1994年到2004年,法国从55%上升到62.5%,英国从12%上升到17.2%;意大利从12%上升到59.1%;德国从8%上升到23.5%;西班牙从21%上升到73.7%。

逐步与国际接轨也是必然,一方面保险消费者消费需求的综合化,要求我国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套餐”或“保险超市”,甚至“金融超市”;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仅要在承保方便、及时理赔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好基本服务,而且要在承保后和理赔中提供附加服务。

《保险家》:保险营销渠道的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

王:要充分发挥保险中介的作用。

一方面,推进有关保险公司产品的交叉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允许利用中介展业降低成本,同时设立理赔服务部控制风险,扶持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具体讲,在目前条件下,展业要创新,即网络销售、电话销售、柜台销售和陌生拜访相结合;保险公司直接展业与保险人展业、保险经纪人展业相结合,并以保险人和保险经纪人展业为主。

目前中国电脑和网络发展非常迅速,相应地,网络在保险业的运用也将较为广泛,主要表现在公司的管理和销售方面。国民保险意识和网络的发展状况,网络销售近期发展将较为缓慢。现在网络销售主要应用在人寿保险和部分财产保险中的简易险种;然而,从长期来看,网上交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监管路径

《保险家》:保险投资是现代保险业存在与发展的关键,保险投资监管如何与时俱进?

王:保险投资监管的方向是,放松投资方式,控制投资比例。在立法上,放松投资方式的同时,控制投资比例。从法律监管的角度看,在放松投资方式规定的同时,如允许投资于有价证券、不动产、抵押贷款、银行存款等,同时应规定投资比例。前者是为了提高保险投资的盈利能力;后者则为控制投资风险提供了条件。保险业的稳健发展,一方面要求保险投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另一方面要求保险投资的盈利性。显然,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法律应当为保险投资监管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在注重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规定了投资比例。如美国纽约州、日本、德国、我国台湾等均有这方面的规定。这些法律规定不仅涉及了风险比较大的投资方式所占总投资的比例,而且规定了某一投资方式投资与有关每一筹资主体的比例。

当然,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立法是需要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愈大,表明保险公司可自由运用的资金愈多,则保险投资方式上可选择盈利性大、风险高的方式。由于保险监管的核心在于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所以,对保险投资监管的核心在于提高其偿付能力。

《保险家》:刚才谈到了对保险公司的风险问题,如何看待?

王:自从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环境所限,如内控制度不十分完善、人才储备的紧缺以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变化等,都可能增加保险公司的风险,从而使保险公司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需要严控保险公司的风险。但这都是发展中的风险,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将会逐步解决。

《保险家》: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的对策有何建议?

王: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从两个基本途径入手,一是保险公司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二是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风险的预防与监管。保险公司自身进行风险管理的对策,第一,加快人才培养、加大技术开发与引进力度;第二,加快自身组织机构建设、强化内部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第三,树立科学的市场经营理念。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只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才能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及时地了解、监控,才能及时地发现保险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的风险管控。

篇10

[DOI]10.13939/ki.zgsc.2016.40.153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借鉴国内各高校小学期实践的基础上从2014年6月底开始也积极进行学期制改革的探索,将小学期纳入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以弥补传统的两学期制教学的不足,并在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习目标与岗位任务目标对接,让职业环境进课堂,工作流程进课堂,让学生走进业务环境、走进社会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经过前期的调查和了解,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从学生认知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3个方面设计小学期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以基本训练为基础、综合设计为提高、实践应用为目的的“1条主线,3个层次,6个模块”的贯穿整个大学的渐进式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

1.1 认知技能训练

针对大一学生以培养兴趣、了解行业为主开展专业认知实践,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主要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树立专业自信。

(1)通过商业考察增强对营销行业的认知和了解。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大连现在正处于购物中心以及综合体商业配套项目的快速发展期,随着高铁的开通,东港的崛起,带动了周围的经济,一个又一个新的大连商圈渐渐形成,注入了新的活力,促成了现在9大商圈的繁荣景象。我们通过考察香炉礁商圈的大型仓储式超市以及青泥洼桥商圈的大型商场初步了解零售行业及配套产业,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为后面的理论学习积累一定的感性认知,进而打好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例如通过参观麦德龙和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了解仓储式超市在会籍制度、选址、卖场环境、商品和服务等方面与普通超市的区别。通过参观考察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青泥洼桥商圈,让学生综合比较麦凯乐商场、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大连商场等不同类型的购物中心,了解不同类型的商场各自的目标人群定位及经营特色。参观过程中学生对行业有了初步的印象和了解,了解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学生在参观这些商业企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往届的师兄师姐,也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考察结束后,各团队进行认真总结,通过上台展示互相交流实践成果。

(2)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营销实战大赛提高学生的销售认知能力。我们小学期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娃哈哈杯”营销实践大赛,大赛包含策划方案(促销策划、POP等宣传设计、拍摄微电影等)及销售实战两个环节。参赛团队前期通过组队完成策划方案的撰写,学生按照团队制订的策划方案,进行营销实战比拼。大赛以营销知识为基础,以实际销售为手段,让学生把营销理论知识完全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销售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积累实战经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也可以与娃哈哈集团大连分公司市场部达成协议利用暑期进行实习,丰富社会实践经历。

1.2 专业技能训练

大二学生小学期实践之前,已经完成了零售营销、连锁营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专项考察、技能提升为重点开展大二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1)通过实地考察国美家电和奥林匹克电子城让学生们对促销活动的流程有深刻了解。零售市场专项考察是为了了解企业促销活动的标准工作流程,以国美家电和电子城两个大型的卖场促销活动和校园促销活动为例,让学生现场亲身体验企业促销活动的策划与执行,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评价两个卖场的促销活动,为后续参与策划校内超市的促销活动奠定基础。

(2)通过与校内超市合作让学生全方位熟悉连锁超市运作机制。我们安排大二学生到校园超市上岗实习,学生和超市正式员工一样排班上岗,统一听从店长调度,校园超市为学生提供采购、仓管、销售、促销、理货、录入、保管七个职位,超市为小学期实习的学生实行轮岗制度,从而全方位地熟悉连锁超市管理流程,后期学生在校内超市开展商品促销活动,同学们对现场进行合理的布置,有的在展台前扮装成卡通人送发宣传彩页,有的策划有奖竞猜活动,有的利用微信摇一摇免费送礼。

1.3 综合技能训练

针对大三学生主要是依托实践小学期课程,充分利用省级、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发挥企业的专业优势、实践优势和服务优势,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注重校企产教融合,同时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创业典型来校举办优质校友座谈会,邀请知名企业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1)通过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使学生能尽早适应岗位和职业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与北京资海科技有限公司、金慧融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为大三学生进行校内培训和实战演练,给学生们进行企业产品知识介绍,使学生们全面了解到企业产品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们进行电话销售的话术训练,充分锻炼学生们在面对虚拟客户时的应变能力。后期公司给学生提供客户资料,学生根据资料进行自主电话营销,充分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专业知识的实战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进行产品介绍,并且获取企业的联系方式,为公司储存客户资源,便于开发潜在客户。通过企业培训,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企业导师入校全程参与指导与培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同时也使得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市场营销专业设置、专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通过举办校内跳蚤市场给学生提供体验商业经营的实践平台。针对大三学生的校园跳蚤市场已经举办三届,跳蚤市场共分12个展位,从组织管理、展位布置、商品销售、宣传策划到后勤管理都是在营销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展销“商品”既有各类教辅书、工具书等书籍杂志,也有衣帽鞋类、镜子、闹钟等生活杂物,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与沟通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商业经营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强化职业能力的机会。

2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保障

实践证明,两学期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课程结构单一、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学期节奏慢、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够等,而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建设,市场营销专业从改革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考核方式、检查与评价方法等出发建设小学期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2.1 加强教师实践培训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和素质

大力推进教师实践培训活动,教师们深入企业销售一线,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和发展方向,使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均得到补充和完善,使教师在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此外,组织教师参加市场调研项目和营销咨询服务,以保证本专业教学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了解企业的营销实践动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这些措施使专业教师不再封闭于学校内、课堂内单纯教书,而是深入社会实践,真正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

2.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市场营销专业大力完善和修订每个学期培养内容,实现长学期理论和短学期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就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和学习。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制定适合的传授式、启发式、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创新考试形式和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采用有利于评价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考试方式。例如将小学期的考核分模块进行考核,对实习报告、企业实践等都分别设置相应的考核方式,加强过程控制。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是实践教学的主线,以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提升”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

2.3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支持保障小学期的实施效果

小学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既有理论要求,又有实践要求,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调抓住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入实际、接触社会、参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体验学习的过程。学校的后勤和行政部门做好相应的支持和配套工作,做好小学期教学及各项活动的准备、组织与实施,例如教务处主页开辟“小学期专栏”,集中公布职能部门和学院关于小学期的各种信息,如教学安排、课程表、考试日程表、国内外交流、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等,以便师生合理选择参与小学期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质量办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与监督,制定规范的实训教学规章制度并加强这些制度和规章的实施,从而为小学期教职工的津贴、学生外出实训的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院系作为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执行者,更多是具体的管理,包括制定小学期课程内容、联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制定成绩评定标准、督查实践过程效果、做好小学期总结等工作。在多方面共同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小学期制的预期目标。

2.4 完善小学期的检查和综合评价促进小学期的科学发展

为全面了解小学期实践教学质量,客观地查找出小学期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好地促进小学期的实践教学建设,充分发挥小学期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各二级教学单位小学期实践课程设计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加强全校师生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的重视,进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对小学期的教学状况会进行综合评价。小学期的评价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组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明确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统一的评价标准,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处理。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问题,确认原因,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促进各学院、专业、教师明确改进方向,推动实践教学创新改革。

评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单位自评阶段: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对本部门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由各单位负责人组织实施,自评结果与支撑材料提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学校评价阶段:根据评价内容、指标以及各教学单位提交的自评材料,对小学期实践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由教务处、高教研究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合作实施,评价结果提交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评价报告完成阶段: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综合各教学单位自评情况和学校评价情况,完成小学期综合评价报告。随着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普遍推开,其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教师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因此科学的检查评价将更有利于小学期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升小学期实践教学的平台和层次。

3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已经得到了全面应用和深入推广,每年通过小学期实践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大一学生提升了专业兴趣,了解行业,树立专业信心,为继续从事本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大二学生进一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实践技能。大三学生对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贮备了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小学期制”的实施受到了营销专业学生的欢迎,其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各种教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实践环节,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利用小学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用人需求,把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理论教学的时候,传授的内容会更贴合实践。随着小学期实践教学进行到第三年,学生逐渐理解了小学期的意义,学生的小学期总结中大多数认为小学期的实践教学安排对于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很有好处。

3.1 小学期有利于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小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在正常学期增加教学周所能起到的有限作用。小学期的独立教学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教育基地等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缓解教学资源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践教学时间,有利于保证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2 小学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增设小学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还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职业技能竞赛等,这些活动的参与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施小学期的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收获了很多其他课堂所无法代替的能力,如文献查阅、分析问题、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演讲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以提升,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校企合作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的选择起到了引导作用。

3.3 小学期的竞赛成果有效进行了转化

依托实践小学期课程,举办了包括市场营销大赛、创业大赛等系列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参赛学生人数每学期达200人左右,竞赛成果通过申报大创项目、参加各级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等进行成果转化,部分创业项目进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创展孵化园等基地进行孵化。

4 结论与思考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试点以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实践教学又迈出了新的实质性一步,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骄人成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走到了行业一线,获取了行业认知和社会经验,使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开阔了专业视野,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及明确定位。但是小学期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现实问题,如小学期实践教学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而校外实践基地希望有三个月时间,这样不会产生业务刚上手就要走人的情况。另外,暑期学生社会实践相对集中,实践基地接收能力有限,同一专业学生人数过多也影响实践小学期教学的质量。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改革必将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市场营销专业将不断探索小学期制改革发展的新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郝俊生,方莉,赵永祥.以“三学期制”的实施为契机,构建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篇11

中图分类号:F840.66文献标识码:A

1中国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1.1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改善,国内农产品产量始终保持着世界前位。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农业、外部能源的投入,将现代科学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热潮,也推动了国内特色生态农业系统的建立,各区域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进行产业化生产,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

尽管如此,但在我国种植业仍旧是农业的主体,而种植业又最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便造成了国内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强依赖性。即便是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完全取缔,也依旧难以打破“靠天吃饭”的束缚,再加上农业生产易受到动植物生长周期的制约以及农业生产对市场信号的反应滞后性。其竞争力明显偏弱于其它产业。而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也决定了对农业进行合理保护是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1.2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必要性

自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从1979年的1117.60亿元一直到如今的51497.37亿元,在35a中上涨了40多倍(如图1所示),对GDP的贡献率高达4.9%。因此,无论从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方面还是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来看,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亦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甚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如今国际分工越来越细的市场环境下,更加凸显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继就业压力、经济增长“三高一低”等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原因之一[1]。诸如产业化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较低、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以及农业生产的高不确定性等等,这些因素无疑都给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增添了阻力。再加上面对着来自自然环境、产品市场、生产技术等诸多风险因素的制约。因此,客观上亟需加强对其风险的管理是农业发展过程中最迫切的选择。

图11979~2013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情况图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的通行做法,同时亦是我国现阶段扶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就目前我国国情而言,区域间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教育文化程度等差异的普遍存在,就使得我国在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的同时,更需要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区域特性以及各地农业保险实行的基础情况都考虑进来,以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差异化选择来解决我国区域间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问题[2]。

2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全国农业保险总体情况分析

在经历了20a的保险业停办的经验教训,国内保险业从1980年开始便进入了一个全面恢复和发展的时期,此时海外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务也相继逐步开始拓展。随着1993年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保险法的颁布实行,我国保险业整体再次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从保费收入增长速度、保险保障服务领域还是从分散社会风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其中农业保险业务的成长更是国内保险系统重建过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1.1保费收入增长迅速

据统计从1985~2012年间,在这不到30a的时间里,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农业保险承保量基本上是呈每年递增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自2007年以来,保费收入累计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达到85%,而仅就2013年1a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就已达到306.7亿元,占这一年财产险保费收入6481.16亿元的4.73%。而相较于呈下降趋势的赔付率,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风险管理在分散风险方面起到一定的效果。

2.1.2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增多

截止到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覆盖的险种已经比较广泛了,从最初了种养两业,再到现在的渔业保险、经济作物保险、农机具保险以及森林保险等等,农业保险服务的领域在不断的增加[3]。加之,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国内农业生产、维护城乡和谐等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发展农险保险、扩大农业险种的覆盖面和承保范围也是近期国内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势。同时,例如像继续推进牧区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农房保险以及农村综合保险等涉农保险也将会成为提升国内农业保险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4]。

2.1.3有效分散农业风险

为了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的局面,国务院从1982年开始恢复了国内中断23a的农业保险业务,因此1982年既是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恢复的一年,也是对农业产业风险管理、分散转折的一年。在1982~1993年这10a里,国内农业保险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保费收入骤增,在分散风险方面也卓有成效[5]。尤其从近几年国内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与农业保险承保品种的覆盖范围上来看尤为明显。例如像广东省、河南省保险公司在2012年,汇聚同质风险的数量、承保金额都有所上升,保险保费收入增长均在120%以上,而且承保覆盖区域也不断扩大,像山东省2012年农业保险开办地区也由初期的55个县(市)扩大到现在的100个县以上,充分发挥了对区域农业风险的集合分散功能。

2.2中国农业保险亟需直面的问题

虽然从2007年国内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262.1亿元,而且在农业保险投入方面逐年递增,年均增长45.8%。同时,在其它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尽管如此,但我国农业依旧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纵观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赔付率过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性,是我国农险发展过程中仍亟需正视的三大基本问题。

2.2.1赔付率过高

由于农业生产高风险性的特点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尤其相对于第2、第3产业来说,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较多,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1982~2004年,全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共80.98亿元,而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高达87.24%;再到2008~2012年,全国的农业保险费收入累计达到了600亿元,但与此相对应的高赔款支出仍居高不下,累计至2012年底共有400亿元。在保费收入增加的同时,也承受着过高的赔付率[6]。

2.2.2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上,农民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险产品的数量。从这一点上来看,致使一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有很多,而就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程度来看,偏低的农民收入水平与农业保险的强外部性以及农业补贴政策的低效,无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动因。

2.2.2.1就目前来看,国内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大致可以分为4个维度:依靠传统农业生产,(其中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畜养殖收入),基本工资(即打工收入)、个体经营、其他收入(含政府补贴)。实际上,从上述其主要收入来源上来看,国内农民收入来源已经初步实现多元化,就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指标来看,已达到1990年总收入11倍[7]。尽管如此,但由于在3次产业中,农业生产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农村资源的长期匮乏。因此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依然很低,截止到2012年,其平均每人纯收入仅7916元。这与过高的农业保险保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2.2.2就国内农业保险发展的情况上来看,1985~1994年是国内农险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的10a,而在之后的1995~1999年保费收入增长速度开始放缓,甚至还出现了回落,直到2000年以后,国内农险的保费收入又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见,总体来看,国内农业保险是经历了一段波动式的发展过程。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动因是由于其具有强外部性。农业保险的强外部性是源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它便具有这种明显的利益外溢的特征。即经营农业保险的主体和农户投保的行为均可以使其他人和社会获得收益,而受益者却并非完全承担全部的花费或代价。也正是由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长期无法对等,农险市场慢慢出现价格歪曲,农民投保的个人预期收益下降,导致其对农险的需求也随之减少,而此时如果农业保险生产经营者提供足量的保险,则保险企业必然要承担亏损,结果又将导致供给不足。

2.2.2.3国家为农险提供保险补贴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各国政府对本国农业保险普遍实行的扶持方式[8]。因此,从最初2004年的仅在试点地区实行,为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到2006年的,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再到已经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列为财政预算科目,通过这10a农业保险补贴历程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国已经逐渐将农业保险补贴作为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9]。

但随着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范围、补贴品种的不断扩大,而相应取得的效果去依旧不佳。这要归因于,依靠加大财政补贴的方式是很难刺激农户的自愿参保行为,而且还会加强农业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结果造成,财政补贴实行初期,虽然可以在短期增加农户的参保率,扩大保费收入,但从长期上来看,却无法持续维持保费收入增长,反而会出现下滑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国家加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补贴,从保费收入水平上看,亦是逐年增长,但按全国2.3亿农户计算,农户人均投保费仍不足150元。

2.2.3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差异性大

农业保险是一项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业务。因此各地各级政府对当地农业保险给予了大力扶持,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近2a的保险市场的区域格局上来看,东部地区依旧是国内保险业发展的主力军,该地区实现的保费收入可以占到全国保费收入的58%作用,而中部地区的8个区域保险市场和西部地区的12个保险市场所实现的保险收入仅能占到全国份额的23%和19%。而且到了2012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不断增长,共实现原保险费8955亿元,同比上升0.47%,在农业保险发展方面也不乏亮点,以广东省为例仅2012年1a农业保险保费增长了130.9%。而中、西部农业市场增速却放缓,在农业保险运行模式上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以湖北省为例,整体来看农业保险规模较小,险种也主要是集中在耕牛保险、养鱼保险、烟草种植、蔬菜种植等险种。保险责任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方面。虽然国家从2008年开始,正式启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引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险公司自办等相互配合的经营模式,但由于贯彻“微利”原则,依旧很难改变全省农业保险承保范围狭窄的问题。这同时也体现出了国内各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程度的差异性[10]。

3区域性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依赖

就世界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来看,各国均有适合自己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都各不相同。那么,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各异、各区域间生产力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特殊性所致,因此,在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区域间农业生产的技术差异和资源特色来为不同区域的农业保险确定差异化发展路线是我国必然的选择。

3.1区域补贴标准的差异化决策

农业风险的多样性是我国实行区域农业保险的必要条件,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社会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无论是哪种风险因素都存在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然而就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来看,国内农业补贴主要集中在一些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吉林、四川、江苏等重点的经济区域。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断地加深,农业保险补贴覆盖面也不断的扩大,但依然没有走出补贴范围狭窄,补贴方式单一的局面。

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来自体制外、国内和国际的风险因素广泛聚类,再加上农业风险的强关联性,所以仅将单一、各类诸如旱灾、冰雹等险种纳入到保障体系中,在短期内是很难彻底改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所遇到的潜在风险。因此,根据目前农业保险补贴的范围过于狭窄的特点,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自然禀赋的劣势、自然环境特征、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当地农民收入情况来决定补贴的范围和补贴的比例。

3.2区域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差异化设计

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区域化设计构想目的在于体现国内各区域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上。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农业保险发展程度上来看,明显呈现出东部与东北地区相对发达,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现象。再加上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人均收入水平都各不相同,因此,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也必须存在差异性,需要根据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不同的发展困境来选择其各自的发展重心与经营模式。

具体来说,由于中西部地区人均参保率比较低,所以其区域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扩大农民参保率和农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上,同时通过“以险养险”的方式,扩大该区域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业务中的比例。在厘定保险费上,要充分考虑该区域消费层次与结构,根据可保风险的风险程度和损失率来设计本区域保险费率。而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程度与经济水平较好的东部和东北部区域,由于人均投保率已较高,所以应将发展重心放在提高“偿付能力”上。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东部和东北部区域应该提高商业性的保险比例。同时在销售模式上,也应通过借助保险人与经纪公司等中介的力量,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加大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新型销售方式的比重,依靠不断深化农业保险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来扩大和稳定农业保险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为农户提供更多、更能满足该区域农民需求的风险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解淑贞.安丘市农业保险发展对策分析[D][硕士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2]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王承.中国沿海地区农业保险政策研究[D][博士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陈敏.浅析完善云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J].时代金融,2013(08):71-72.

[5]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曲哲.农险立法提速[J].农经,2012(05):50-53.

[7]高彦彬.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