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3: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护士防护意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消费客户的行为习惯,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最主要的客户终端,其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每天接触手机互联网媒体的时间是5.8小时,而且随着大批90后和00后的成长,其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占据的比例达40%,而传统的电视、报纸计算机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渠道方式的比例正在逐渐的缩小,这种趋势的发展使得房地产营销不得不重点关注移动互动互联网。
1.2移动互联网有效的推进了全民营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搭建的全民营销的平台,打通了开发商、营销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壁垒,极大的推进了全民营销的进程。特别是例如微信等自媒体工具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对于现代电商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房地产行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的广泛性和全民性开展营销,可以有效的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优化房地产营销,促进其发展。
1.3移动互联网成本低、传播速度快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有效的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互联网,其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随着移动电商的发展,微信营销等移动端的营销方式的日益普及,房地产行业的也可以说是全面的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于房地产营销也有着深刻的变化。
1.4移动互联网还有利于提高客户的推广度
客户的推广度是评价营销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的客户推广,增加了客户之间的粘性,提高了客户的成交基础。随着微信、微博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在营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宣传一些优惠促销的方式,吸引意向客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转播,推荐给更多的客户,提高了项目的价值的传播,提升了关注度,营销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2.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展房地产营销的实施要点
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房地产营销的必要性,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一些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房地产营销的实施要点,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2.1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移动互联网营销平台
从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移动终端可以说已经逐渐成为未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渠道,因此,房地产企业搭建完善自身的移动终端营销平台是其必然的选择,也是实现移动互联网营销首先要做的,通过移动微博、微信的公众账号的开通,或者自主开发APP,结合大力宣传自身微博、微信以及APP的二维码,通过提高下载率,提升关注度,推广企业的知名度来开展营销。
2.2设计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
搭建好宣传平台之后自然就是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的宣传内容,这一过程既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进行设计,另一方面,也需要了解当前消费者对于房地产商品的喜好等设计宣传内容。另外,对于客户与营销方的沟通,要以方便及时为主要前提,通过实时互动进一步的加强对于购房者的购房动力。在设定信息推送以及互动游戏时,需要以吸引客户浏览为前提,提高客户的到访体验,增加成交率。
2.3做好线下与线上的配合
虽然移动互联网可以有效的提高房地产营销的效果,但是毕竟营销的成功都需要线下来做最后完成,这就需要不仅完善线上的各项营销工作,还需要对线下营销进行一定的调整,做好现场的体验活动,确保在展示区和样板间的体验感受要高于线上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另外还有就是做好接待活动和服务水平,这一环节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出现负面的信息,那么线上的宣传有时甚至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现阶段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要将临边列入到安全技术措施中,并要对于一些重点的临边防护工艺应用到实处,以便于其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如:建筑工程施工时,准备阶段技术人员与木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要求其在梁底横杆两边各伸出50cm左右的长度,以便于安装工程具体实施阶段能够铺设脚手板及栏杆,并且在临边工艺具体应用中要求其梁边脚手板应控制在2块左右,并且禁止安装施工人员施工阶段在梁上行走,对于柱四周必须要铺设1块脚手板和2根栏杆,要求架子工在安装施工阶段要做好安全带的系带等防护措施。施工层架子外侧在临边防护过程中要铺设安全网,避免安装工程施工阶段的材料坠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产生威胁,施工层架子上要铺满脚手板并每四步设置一道双层安全网,对于施工层内侧与结构距离大于30cm的区域应使用安全网封严。对于坑边的安装施工准备阶段要采用红、白相间且高度为1.2m的两道栏杆进行围护,并且要利用铁丝网将两道栏杆兜严,铁丝网在布置过程中要压在12cm的二层红砖下并使用水泥砂浆对其进行固定,坑外侧在临边防护工艺应用过程中要做好防水坡来避免材料或地表水不会进入到坑内。最后,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在针对1.5m左右孔洞安装施工阶段应预埋钢筋网片,对于1.5m以上的孔洞则要在其四周设置高度为1.2m的两道栏杆并使用安全网封严。
1.2第二类临边防护新工艺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对于建筑安装工程中的第二类临边防护来说已经应用了多种新工艺,其主要体现在井字架采用单独分项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于卸料平台的临边防护新工艺有灵活性较高的半自动门,而卸料平台外侧一般会采用钢管防护栏的方法作为其临边防护工艺,安装施工单位一般会分别设置两道高度为50cm和100cm的栏杆,并且在栏杆设置过程中要挂设密目网对其进行封闭处理。卸料平台与外用电梯都要分别设置自动安全门,以便于施工材料或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护,对于材料运输道、临街通道等部位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单独分项的安全技术措施。
1.3第三类临边防护新工艺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建筑安装工程对于楼梯边的临边防护主要依靠土建施工设置的防护栏杆,这是因为楼梯在浇筑成型后要采用直径为48mm钢管作为其栏杆的材料,两道栏杆的高度一般需要控制在50cm和100cm处,如果针对一些楼梯井较大的部位则安装施工单位应加设一道安全网。本文认为对于高层建筑安装工程来说其电梯井口的安全隐患问题最为严重,所以在安装工程中一般会采用安全防护门作为其临边防护,施工单位选用直径为16mm钢筋根据电梯井口面积来焊制成高度为1.2m左右的防护门,每层电梯井口处应按照防护门底边距楼面30cm左右高度进行设置,并且要在设置好的安全防护门区域内设置明显标识,同时也要在电梯井内每2层铺设一层木板,这对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阶段对于直径在20~50cm左右的洞口,一般采用悬挂钢筋网或盖板等临边防护措施,对于直径在50~150cm左右的预留洞口会采用预留钢筋网作为临边防护措施,对于直径在150cm以上的洞口则需要在其四周设置直径为48mm的钢管安全防护栏杆。
2、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在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主要是由装配式电梯井口防护、装配式楼层临边防护以及装配式楼梯临边防护等结构组成,本文认为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多优势,其不仅可以避免建筑安装工程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使整个施工现场更加美观,同时其具有临边防护设置简便、回收率高以及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操作性高。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的整体结构在安装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螺栓锚进行固定,使整个临边防护工艺在具体实施中具有安装简便、安装快捷的特点,安装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安装楼层的施工进度来进行分别设置。(2)安全性高。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在具体应用中的高强螺栓锚具有强度高等特点,而其所采用的定型式挡板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标准的优势,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传统钢管扣件式围护搭建难度高、防护不到位的弊端,所以对于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来说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3)美观性好。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中的每个围护单元的形状都保持高度统一,并且安装施工单位并不需要设置密目网,所以对于整个施工现场来说具有较高的完整性。(4)可回收性高。由于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的所有构件都是采取螺栓连接的形式进行组装,所以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在安装工程结束后,施工人员只需要拆除固定螺栓,便可以实现对整个工具式临边防护体系的拆除回收。
民间文学艺术在英文中被表述为“folklore”,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W.G.Thoms在1846年使用的。②后来民间文学艺术被渐渐用于描述“民族知识”和“民族传统文化”这两种表达方式之下所涵盖的全部内容。时至今日,民间文学艺术主要是指由某一地域内的族群或者个体所创作的,体现了该地域范围内成员的共同的文化传统,并由族群内成员口耳相传,不断发展演变着的各种有创造性的文学艺术成果。③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5000年的文明史造就了我国绚烂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有许多分类,例如民间山歌、民间剪纸艺术、民间诗词、民间舞蹈、民俗庆典仪式等。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承载了民族的特殊记忆,是各地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一般来看,民间文学艺术具有以下特征:
(一)创作主体兼具群体与个体
从民间文学艺术的总量来看,许多文学艺术表达形式都是由历代先贤倾注大量心血创作出来,并由后人根据个体的智力劳动不断加工创作,而发展成为今天所见的样子。在这期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由集体劳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之后再由个体进行艺术加工,逐渐流传。例如,流传于四川巴中市辖区内的“巴山背二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由那些长途背运东西的背二哥在背运途中众人自发哼唱,互相唱和而成的劳动歌曲。此外还有青海甘肃地区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一些民俗庆典等,它们最初都属于集体创作。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为,最初是个体创作,此后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经由众人不断加工改造,进而以不断演变。例如剪纸艺术。
(二)创作时间具有持续性
我国作为文明古国,造就了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而且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不断发展演变。某些民间文学艺术从创作流传,经历历代补充完善到现在已逾千年。仅以民间故事来看,“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等经典民间故事产生自两汉、魏晋,到现在仍然在普通民众中耳熟能详。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显著的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
(三)创作过程呈活态性
民间文学艺术扎根于民间土壤之中,从创作过程来看具有强烈的活态性。“活态”是指民间文学艺术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已经塑造成单一的、固定式的存在,而是存在于民众的使用和流传中,不是固定化的,而是具有强烈的可塑性。许多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历经千年,有相当多的能人贤士在其间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对其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民间文学艺术离不开人的创作和塑造。活态性也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最显著特性。
二、知识产权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互动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对怎样保护民间文学艺术都存有相当多的争议。厘清这些争议,有助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缘起
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问题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全球化议题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市场经济的浪潮开始席卷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来自西方的强势经济和文化的冲击使得本来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逐渐丧失了在经济和文化中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从文化安全角度来讲,发展中国家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掀起了保护自身文化安全、反抗文化霸权主义的运动。从利益获取角度讲,全球化背景下对信息资源掌控的多少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大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使国家和社会承认其价值,也就是维护了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背后的潜在利益。从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极不平衡。由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发达国家凭借现行知识产权制度中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空白,利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无偿获取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而转化为其本国文艺创作、文化创新的智力资源,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利益。而民间文艺源流地的人们却没有获得丝毫回馈。这是严重的不正义。
鉴于此,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首先由非洲发展中国家牵头,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议题,至今成果丰富。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讨论成立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为将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推向更高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我国在推进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过程中,针对著作权制度是否适用于保护民间文艺也曾产生过巨大的立法争论,但是最终我国《著作权法》(1991)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⑥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尽管民间文学艺术的具体保护办法至今仍未出台,但著作权法(2010)修订时仍旧保留了这一条款。
(二)知识产权制度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正义性
近代知识产权体系是随着近代人权理论扩张、主体权利意识觉醒和工业化革命的创新推动而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宗旨在于激励创新,通过赋予权利人一定时期的专有权利让权利人获得与其投入的智力劳动相匹配的利益,以达到激励创新的目的。但是就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著作权制度看,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较为显著的群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导致用现行著作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时产生了权利主体不确定、权利保护客体不确定、保护时间受期限限制等矛盾,与著作权法相冲突。有学者指出,当代知识产权哲学与民间文学艺术相冲突是十分明显的,具体包括:功利论与民间文学艺术集体性的冲突;劳动论与民间文学艺术共创性的矛盾;洛克先决条件与民间文学艺术属于公有领域的解读;人格论与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人格的矛盾;社会规划论与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封建主义的冲突。⑦从某些方面讲这些质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并不能得出对民间文学艺术只能适用公法保护的结论。理论作用于实践需要时间的考验。从知识产权的发展态势来看,通过知识产权法,尤其是著作权法体系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是具有正义性的。
(三)正正义义理理论论的的原原初初和和演演变变
正义一词从产生之初便与法及法律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崇高的价值理念。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开始,思想家们就不断对正义理念进行阐释。柏拉图认为,法是正义和公正的体现。亚里士多德最先对正义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分配正义”和“平均正义”的正义两分法。分配正义强调每个人各得其所。即正义意味着与某种标准相称的分配比例。平均正义则是指对任何人都同样的对待,平均分配权利。两者的区别在于,分配正义强调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平均正义强调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⑧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正义体现在使每个人承认那是他应该得到的东西。英国的霍布斯奉行权利主义正义观,他认为正义在于者手中,合法的掌权者将一些事情规定为正义的便指挥人们去做;把另外的一些事情作为不正义的从而禁止人们去做。美国法学家庞德认为,正义意味着一种体制,意味着对关系的调整和对每个人行为的安排,在这种体制下每个人都能生活的更美好。于是正义便是满足人类享有某些东西或实现各种主张的手段。美国当代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又提出了“社会正义论”思想。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不管它有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和修正;同样,某种法律或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益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⑨因此,正义是衡量法律善恶最基本的标准。
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领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诸如计算机软件、数据库信息、植物新品种等已经被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领域。同时,权利的多样化也在逐渐呈现,仅在著作权领域就产生了播放权、出租权、网络传播权等新型权利,这些权利均逐渐被纳入了各国著作权法的范畴。尤其是西方国家常常突破传统知识产权理论,将其扩张化以保护创新投入,这时就更具有特别涵义。可以这么认为,知识产权体系,尤其是著作权法体系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
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告知我们,现阶段的知识产权制度已不仅仅是在保护创新,同时也在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与社会公共领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无论知识产权制度怎样变革,它都会在社会公众与知识产权权利人中间一如既往地充当调和剂,最大限度地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两种利益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仅从著作权法领域看,权利保护期、法定许可、合理使用制度就扮演着抑制著作权人的权利界限、维护社会公众合法使用作品的角色。当然从现今众多的民间文学艺术被无偿使用的情形看,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民间文学艺术利用过程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并合理分配基于各种利用方式产生的收益,防止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歪曲和滥用。
基于此,正是由于私权领域内的法律缺位导致利益关系分配不公,才出现了目前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困境。私法如若不对这些利益关系加以关注是极为不正义的。民间文学艺术由于承载了传统文化在流传过程中多姿多彩的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中具备巨大的商业价值。许多民间文学艺术项目稍加开发便可创造出巨大的利润。⑩从反面角度讲,如果不对民间文学艺术加以保护,那么其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失传。一方面,对于这些民间文学艺术所代表的族群来说,失去的是与民间文学艺术产生伊始便具有的精神利益和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被商业开发利用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公众来说这些民间文学艺术的消失则会让后代人永远丧失欣赏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机会。因此只有将民间文学艺术所涵盖之地族群的这种私权利益进行合理的保护,才能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动力,社会公众也才能够进一步获得分享众多民间文学艺术的机会。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6条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法保护也从立法角度确认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族群法定权益的必要性。
法律具有局限性。“法律一经制定,便落后于社会”。诚然,知识产权制度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不是没有矛盾的地方。就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著作权制度看,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导致用现行著作权制度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时产生了权利主体不确定、权利保护客体不确定、保护时间受期限限制等矛盾,与现行著作权法相冲突。因此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法律的与时俱进便是十分必要的。要在已被广泛接受的知识产权框架内充分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就必须重新塑造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框架,打破已有的利益平衡关系。重塑绝不是现有制度而重来,对知识产权现有体系重来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在知识产权法体系内,重塑的本质是根据现有的著作权体系适度修正某些条文或创设新的权利形式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分类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必然选择
在讨论选取何种保护方式的时候不应该有片面性,即在讨论的过程中只看到一种方式的优点而摒弃另外的保护方式。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实际出发,应该对民间文学艺术采取分类保护,即“私法保护为主体,公法保护为先导,非政府组织保护为重点,公民保护为基点”的保护方式。
(一)私法保护为主体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私法保护是必要的。
法律调整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以法的形式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施加影响,以期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的活动。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进行的基本分类。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以及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
公法基本上是调整有关公权力配置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现代社会政府职能扩大的趋势下,政府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调控社会关系,促使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传统意义上“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时代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政府管控一切已经变得不再现实,必然要向“小政府、大社会”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应该由私法调控的领域,公法就应该保持适当的克制,保持距离,不过多干预。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议题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无孔不入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我国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也过多地丢失了自身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采私法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在这一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一直进行着不懈努力,以协调各国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立法。目前持知识产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立场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分化出了两种保护路径:一是特别版权保护模式。持这种主张的学者认为,应该根据知识产权与时俱进的品质突破传统著作权法的框架,以将改进后的版权法适用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另一种是特别权利保护模式。目前有学者指出,应采用“改进的综合保护模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并提出应在立法时创设民间文学艺术权。
我们认为,在私法的范畴提出这种保护模式是积极并可行的。民间文学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属于民族记忆的宝贵财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开发必然会产生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如果私法不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确认,任由随意使用,那么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时间内,民间文学艺术一定会走向无序,走向衰落甚至消亡。
因此,私法的保护是正义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民间文学艺术又不同于传统的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对于不具有作品形态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怎样保护,在法律层面是没有立法尝试的。如果设立一个民间文学艺术权,实际上是将一些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相关权利先抽象出一个“总权利”。在立法层面先肯定它,以摆脱目前国内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相关纠纷案例中权利缺位的困境。然后可以根据这个“总权利”,再进行相应的立法配套措施。因此,私法保护应该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主体。
(二)公法保护
为先导之所以说公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因为公法的特殊性。公法基本上是调整公权力关系的法律总和。针对我国文化保护的实际,如若缺少公法的公权性、强制保障性,文化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会更多。要以公法保护为先导,有以下考量:
第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抢救性工作直至最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选,无一不是政府在其中起主导推动作用。同时从目前的保护工作进程来看,涉及的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条例》以及各地方政府颁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立法文件性质上大多以行政法规的条文为主,属于公法范畴。这些法律法规在维护和促进民间文学艺术的存续和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的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传承人正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与物质文化遗产显著的实体性有着根本的不同,即没有传承人,前辈辛勤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没有延续下去的桥梁。因此“传承”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基本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认定是对其进行保护的前提。在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框架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暂行条例》等,均对传承人的认定、传承人的奖惩以及传承人的责任,有较为清晰的规定。这些仍然属于公法范畴。
第三,近年来有相当多的作品是根据民间文学艺术改编而成的,属于民间文学艺术衍生品。西部歌王王洛宾、刀郎等人的歌曲作品就是典型代表。围绕他们的歌曲作品引发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所有权的争议颇大。这些作品如果取得现行著作权的保护,那么在保护期限过后必然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公共财产。这一时期必然要由政府主导,规制公有领域作品的保护,由于这些民间文学艺术衍生品与原民间文学艺术的关系,也需要公法介入。同时对于一些通过歪曲使用、恶意诋毁、剽窃等不道德方式利用民间文学艺术的行为,用行政法规进行惩处也是必要的。因此,继续采用公法保护有以下优点:一是我国文化传统上政府影响力较为强大,能够快速对社会公众进行行为引导和政策指引。这是我们传统的特色,更是一种宝贵历史经验。二是政府在抢救性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时较之非政府组织能够更快地调动优势资源展开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战争、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发生时显现得尤其重要。三是政府可以更快地推动国家立法机构开展必要的立法活动,从法律层面保证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工作能够有序推进。四是政府可以适时调整文化保护政策,对文化宣传、文化教育进行制度安排。
(三)非政府组织保护为重点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在中文语境中,非政府组织其实与我们常说的民间组织是等同的概念。一般认为,与追求特定利益且具有强烈排他性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是,非政府组织从事的是社会公益事业,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非政府组织相对于政府机构有以下特点:(1)不以盈利为目的。(2)成员来自民间,以维护社会公益为目标。(3)大多数成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志愿从事该组织的活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9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法第37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这为非政府组织参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要特别指出,在现今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过程中,由于私权的缺失,导致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处于极为“畸形”的状态。原本私权应该积极介入的地带,缺失私权转而由公权力代替。而由政府机构代替民族群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有相当大的弊端:其一,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均有明定的法律职责。省、市(县)、乡政府主要是领导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发展。各级文化主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落实文化政策、开展文化保护活动等。他们不可能专职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全部工作。其二,政府用于文化保护和建设均有专项资金,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保护资金有明显增加,但从保护工作的需要来看仍然是有限的。其三,因为其中的利益纠葛,政府机构代替族群进行保护容易导致官方与各地族群关系的紧张。而这些保护职能可以由非政府组织去完成。西南大学2009届法学硕士王庆曾撰文建议,应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监理人,统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管育鹰博士建议,对那些传统上或地理上可以明确界定的保有某一民间文艺表现形式的族群,其权利可以由社区自己行使,即通过建立代表性机构管理民间文艺相关权利。同时,管育鹰博士指出,法律上应进行开放性的规定,允许民间自发成立相关机构,管理成员的民间文艺权利。这些观点都为非政府组织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此呼吁,应该进一步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
(四)公民保护为基点
遵循适地适树原则,总结推广防护林造林的先进技术经验,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是当前林业生产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
1.统一规划
1.1制定规划要把握的原则
防护体系的营造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充分体现科学性、综合性、示范性和实效性。从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北安实验区的自然优势,建立最佳经济效益的农、林、牧的合理结构,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逐步走向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道路。在林业内部要以立地类型划分和适地适树为依据,科学地配置林种,相应地选择适生树种,加强植被建设,建立一个由带片网、乔灌草、防经用,长中短及林工商、土水林、名特优相结合的新型的立体林业格局,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和社会效益大的目的,尽快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1.2如何制定造林规划
(1)收集资料收集试验区的地形图(1/10000)和行政图,了解自然状况(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状况(乡、村、人口、劳力、土地、耕地、农机具、牲畜、农作物品种及其产量、人均口粮,收入等)。
(2)踏查勾绘利用1/10000地形图进行现场勾绘,凡不同类型植被的、面积大于15亩的区域划为另一小班。
(3)小班登记对于所勾绘小班的土壤、植被、坡向、坡度、地形部位进行现场登记,对难利用地估出其所占百分数。
(4)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价对于每个小班,分别进行各地类统计,统计出各地类(农、林、牧)的面积用比例,根据当地情况估评其合理性。
(5)小班设计按适地适树原则设计各林种、树种及其面积,根据土壤、坡度、坡面完整与否设计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及造林方式,造林规格、苗木规格等,并计算出各小班用苗(种)量,用工量等。
整地方式有反坡梯田、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沟、大中小坑穴等形式,由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沟坡坡度较大,坡面较小,一般都采用水平阶整地,在有些坡度很大,坡面太小(破碎坡)情况下采用鱼鳞坑“品”字形整地,在塬面及沟边中一般采用坑穴整地方式。对于阔叶树种一般采用中坑穴,针叶树种一般为小坑穴,经济林树种采用大坑穴。
(6)规划的汇总根据各小班设计,分林种、树种统计其面积,分别统计乔、灌、草的面积,统计农、林、牧的面积,针叶树与阔叶树的面积,总用工量。各树种的用苗(种)量,总用苗(种)量,拟定各年度造林任务。
2.造林技术分析
2.1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
苗根是苗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掘苗时保持苗根完整和湿润,是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基础,一般树种须根较多,失水较快,特别是针叶树失水更快。据测定,侧柏苗在日晒3h后,根系含水率降低21.70%,茎杆降低14.10%,叶子降低5.20%。因此,保护根系是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1)认真假植对于所有苗木在造林前都应进行开沟假植,埋好土,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并经常浇水,保持苗根湿润。
(2)外调苗木的包扎运输对于外调苗木,为防止路途远失水过多,采取包扎运输,阔叶树要用篷布盖严运输,针叶树要沾浆,包扎。
(3)浸泡处理就是将苗木成捆置于水中或其它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保持本身水分平衡,增加造林成活率。
(4)随起随栽随起随栽,可以缩短造林时间,减少阳光直晒,散失水分。
2.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期春季是多数树种造林的最好季节
但由于气温差异,各树种生物特性的差异,各树种本身所需最适温、湿度的差异,因而各树种在造林时间的早晚程度上也有差异。
2.3把好栽植技术关
造林要提高质量,栽植是最重要的环节。栽植时要使苗根舒展,栽端踩实,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防止上紧下松。松类栽植时还要注意不能损坏顶芽。
(1)掌握好苗龄一般常规造林,大多数树种以2a生苗木为佳。1a生苗木质化不好,抗逆性差,成活低。3a生以上苗损苗多,风化,老化严重,树冠大,苗木摆动多,失水多,易引起生理干旱而死。
(2)深栽实砸主要使苗木根系能充分的与土壤接触,利用吸收深层土壤水分。据统计,经过现场专门培训的村民由于技术熟练,栽植的树比一般村民栽植的成活率高20%~32%。
(3)成丛栽植对于难成活的、幼年怕晒的树种如侧柏等每穴2~3个成丛栽植,可以相互遮荫,形成适于成活的小气候,增强抗抵力和竞争力,提高成活率。
2.4作好苗木的处理
(1)截杆造林对于失水快、萌芽力强的树种等进行截杆造林,可以减少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
(2)修剪枝叶对于枝叶茂密,大树冠,已展叶的树种,进行疏枝打梢,可以提高成活率。
2.5插杆(扦插)造林
对于一些易发芽的树种如旱柳,垂柳等在水湿地、河边中进行插杆造林,即将高1.50~2m、地径2~5cm的柳杆直接)插入土中,插入深度约50cm。
2.6加强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管理,不仅可以巩固造林成果,而且可以提高林木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据调查,经过松土锄草的3a生刺槐幼树生长量比未经锄草,松土的幼树高生长提高58.50%,胸径提高105.10%。
总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环节很多,无论从苗木培育,栽植前苗木准备,还是苗木栽植,栽植后苗木管理等各环节,看似独立,实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环节上的任何疏忽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从“苗”做起,在适地适树搞好规划的基础上,抓好每个环节,提高造林质量,这样才可建设好北安防护林体系工程。
【参考文献】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我们在教授与学习中应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渗透有关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西方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不仅用在亲属之间,在非亲属之间也经常使用。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际的工程中我们称对方“UncleGreen”“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别扭。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教师”这一词语。在中国的校园中,我们在称呼教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叫“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词语当成是一种称呼,还把它当成一种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师叫成“TeacherGreen”,显然是不正确的。对方听完后.也会感觉非常别扭。在英语中,可以称呼对方“Miss.,Mrs.,Mr.”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对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况下,称对方为“Ms.”是最保险的。
(二)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三)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问题,譬如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问题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年龄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同样,对于中国人常用的寒暄用语:“去哪啊?”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窥探.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避免。
(五)感谢和答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问,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hT 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提供帮助、服务或食物的时候,中国人即使内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谢谢.不用了。别麻烦了。”这其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而外国人接受时会直接说“Yes,please.”拒绝时会直接说:“N0,thanks.”这其中体现了外国的人直接和坦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如: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在老鼠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二)创设运用英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运用英语思维,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背诵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挑选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小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背诵,接着教师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学生是不需要先把问题和答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回答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复杂的训练活动。如:编排话剧、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更能有效训练英语思维,运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交际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院护士216名,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1.6岁。科室分布:儿科27名,内科32名,急诊科27名,换药室2名,妇科15名,产房12名,手术室24名,ICU 13名,外科29名,中医科11名,供应室6名,神经外科15名,其他3名。工作年限:1~3年67名,3~5年48名,5~10年41名,10~15年39名,15年以上21名。
1.2 方法 采用《中美护士针刺伤相关研究对比分析》问卷内容设计调查表,被调查者多项或单项选择,不记名形式填写调查表,共发放调查问卷216份,收回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96.75%。
1.3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针刺伤发生率调查结果 发生针刺伤147例,发生率70.3%。其中1~3年61例,占41.5%;3~5年40例,占27.2%;5~10年29例,占19.7%;10~15年11例,占7.5%;15年以上6例,占4%。见表1.
3 讨论
3.1护士针刺伤发生现状 本调查显示我院护士针刺伤发生率极高,占调查人数的70.3%。多发生于低年资护士,参加工作时间1~3年的发生针刺伤61例,占41.5%。防护意识薄弱,抽血或注射不戴手套的37例,占25.1%。具体受伤环节以回套针帽多见,回套针帽时发生39例,占26.5%。这与刘杰等[2]研究相符。自我防护意识淡漠。
3.2 锐器伤防护相关情况 本调查显示,发生过针刺伤的护士在受伤前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41.4%,我国是HBV的高发区,而且HIV又处于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环境,锐器伤造成的血源传播性疾病的危害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3]。护士发生针刺伤后,在上报方面知之甚少,并且上报后也得不到相关的服务。
3.3 护理工作中的防护措施
3.3.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提高护士的自我防防护水平需要护士不断学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操作中手忙脚乱,减少意外损伤;掌握专业知识和流行病学知识,有助于护士主动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掌握针刺伤的处理措施及报告制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3.2 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4]。穿刺、注射、抽血时戴手套,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改掉回套针帽及拔出针头等不良习惯。
3.3.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针刺伤的发生频率呈正相关[5]。医院各病区科室根据实际工作量,给与相应的编制,科学排班。针刺伤后,尽量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后包扎伤口。并按“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做好登记、报告、评估暴露级别、进行血清学检查和追踪检查,必要时应用安全有效地生物制剂,以避免或减轻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随访并存档。
参考文献:
[1] 刘立. 最新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职业暴露与防护实用指南. 北京: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6, 993.
[2] 刘杰,张素香.护士针刺伤调查情况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2,313医院医学论文专刊.71.
ZHANG Li-hua,LI Ting-ting,Chen zhi-lan. The firt affiliated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for the staffs work in infusion clinic. Make it more effective to manage the precaution for the nurses who work in infusion clinic.Methods Though the way of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rick in nursing of infusion, formulate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to ensure the medical safty.Results Improved the occupational risk management knowledge of the clinic nurses, and staffs comply with those management. Occupational risk was controlled by many kinds of management measures.Conclusion Managing special departments individually are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ccupational risk in nursing of infusion.
【Key words】 Occupational risk; Management; Medical safety
护士职业风险是指护士接触存在于工作场所与职业相伴的有害因素而可能发生的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或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静脉输液护士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既可能发生与患者相关的风险事件,也可能发生与自身健康相关的风险事件,为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行为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操作规程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和保护[1]。与静脉输液护士最相关的职业风险是发生职业性血液性传染疾病和因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门诊输液室因患者多,输液量大,与住院患者相比在输液环境管理、患者管理以及护理行为管理上都存在较大的难点。为此,作者针对门诊轮渡职业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职业风险感染途径[2]
1.1 职业暴露 静脉治疗护士在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而导致其发生的主要途径是皮肤黏膜发生血液暴露和针刺伤两大类,其中以针刺伤为主,占了80%。研究证实,20多种致病因子可通过血液传播,目前已确定的血液传染疾病有乙肝、丙肝、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梅毒、疟疾等。其中尤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最为突出,对护士危害最大[1]。
1.2 环境污染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开放的治疗环境,人员聚集,流动性大,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尘埃、飞沫等微粒,影响着输液室的空气质量,而白天连续十多小时接待与处置患者,无法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洁和空气消毒。输液室病种复杂,治疗药物品种繁多,每天产生大量可能存在播散病源菌的医疗废物,包括患者的呕吐物、血液、分泌物、饮食、饮水包装和其他废弃物,这些环境污染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1.3 自身因素 对职业风险防护重视不够。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极易造成手卫生不合格,有研究表明,手卫生已经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护士工作又要求极高的责任心,同时疲劳、精神紧张、心情不畅 、身体不适及女性生理特性(月经期、孕期、哺乳期)等,这些工作习惯、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均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职业风险的发生。
2 职业风险管理措施
2.1 职业防护教育
2.1.1 职业暴露 主要是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的知识来达到减少护士暴露于污染血液的机会。标准预防是美国CDC制定的预防职业性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指导,按此指导,护士应把所有患者的体液及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在可能暴露于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3]。
2.1.2 环境维护 除指导护理人员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还要利用电视、录像、宣传册等各种媒体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宣传,使他们了解医疗废物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随地吐痰、丢弃垃圾等不良习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良影响,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维护门诊输液环境的清洁卫生。
2.1.3 自身保护 做好静脉输液护士职业风险防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与技能,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静脉治疗护士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行为规范,提高手卫生合格率。
2.2 有效的防护措施
2.2.1 职业暴露
2.2.1.1 通过提高护理产品的安全性来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如使用无针头产品和具有保护性装置的产品,以及个人保护性产品和锐器收集箱的使用。
2.2.1.2 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减少操作创伤 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整理用过的针头与注射器以及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等行为导致了护士46%左右针刺伤的发生,因此严格落实关于“医疗废物实行分类收集,使用后的医疗废物,无需做消毒,毁型处理。直接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针头、刀片等锐器放入符合规定的锐器收集箱”,这一规定,从理论上可减少近一半针刺伤的发生。
2.2.1.3 建立和完善预防护士职业性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制度 如护士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报告和反馈制度,预防血源性疾病的安全操作手册,员工入职前体检制度,乙肝疫苗接种制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2.2.2 环境污染
2.2.2.1 减少药物性污染 用全密闭式软袋输液替代半密闭式瓶装输液,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药物的挥发。护士在配制药物的过程中应戴好手套、口罩,穿好防护服,对配液过程中造成的遗洒、溅出及时擦拭,静脉穿刺排气时应把药液排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防止药液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收。
2.2.2.2 减少空气污染 自然通风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在春秋季室内外温差小,气流速度慢,室内持续开窗。冬末春初呼吸道疾病高发,室内外温差大,气流速度快,可定时开窗均能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内空气中的菌落数。无法长久开窗通风时采用分区处理,在输液患者比较少的时段使用轮流开窗及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1]。
2.2.3 提高自身素质 除增加营养、工间操锻炼与常规体检外,增加户外运动机会,如我院最近组织优秀护士和护理骨干参加野外拓展训练不仅锻炼了体质,也在树立护理人员的自信、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输液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管理抓起,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评价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修订和规范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实行重点督查、个性化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得以顺利落实[4]。改善医疗操作与服务的客观环境,增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知识,切实落实各项操作程序与防护措施,从主观与客观上尽可能的获得积极有效的防护。
参 考 文 献
[1]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医院的锐气伤害是指工作中被针头、手术器械、玻璃制品、医疗仪器设备、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锐利物品刺伤和割伤而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的意外事件。手术室人员的锐器伤可导致血源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潜在风险并造成工作人员不同的心理压力。发生锐器伤时,只需0. 04 ml带有HI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E。有调查显示,全国有80%的护士曾受过针刺伤,抽查100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其中缝针刺伤95 %、刀剪刺伤24 %、注射或整理器械时等刺伤78%。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提高防护意识、加强管理、减少锐器伤及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笔者分析了近年来手术室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以及采取必要的控制策略,减少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1手术室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1.1手术室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比较高,同时手术治疗过程中与锐利器械接触比较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机会也比较多,一旦发生锐器伤极易感染血源性疾病,除了这类疾病的阴影之外,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还面临着心理疾病的困扰。尤其是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传染的锐器伤或划伤,多数受伤者都会产生中度或重度的焦虑及悲伤情绪,而对患者的不确定性也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加重了感染的概率。
1.2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认识不足①与工作繁忙、紧张有关:针头刺伤是手术室常见的锐器伤,常见于缝针传递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尤其是低年资工作人员,防范意识不强,更易发生锐器伤。②不良习惯导致的锐器伤:部分工作人员将经常性使用的锐器随意放置,如剪刀、刀片等或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缝针等,导致的锐器伤,并可导致感染病原微生物。③锐利废弃物不按规范处理:如各种针管、刀片、输液器的头皮针、静脉留置针未按规定处理,导致自身或他人伤害。
1.3缺乏专业培训缺少专业技术知识以及锐器伤后的紧急处理知识是导致护理人员受伤受感染的一大原因。这一问题在新进手术室人员和实习护士中比较突出。
1.4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手术器械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由于器械长期频繁使用,其弹性降低。如持针器的弹性降低后,在缝合过程中,缝针极易发生转向,从而刺伤手术操作者等情况也是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1.5锐器伤后是否引起感染其与缝针、刀片、剪刀等锐器的种类及医务人员是否有防护措施和患者血液中的病毒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接触急性期或晚期患者危险性倍增。
2手术室锐器伤的预防
2. 1加强职业安全意识医院感染部门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加强职业安全和防护知识,加强宣教如标准预防、医院感染现状、引起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如何正确合理使用防护用品,正确了解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改变不良的个人操作习惯,牢固树立职业安全理念。尤其是对新进的手术室人员科室必须进行上岗前的科内专业性培训,告知他们工作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必要的岗前安全教育。让他们在进人手术室前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预防锐器伤的概念,树立标准预防意识。
2. 2加强防护措施手术室工作人员是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和仪器都应视为有传染性,科室应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保护措施。凡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物的各项操作,在操作前必须戴手套。戴医用乳胶手套是手术室工作人员最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一种阻挡、封闭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乳胶手套尽管不能避免针头造成的机械损伤,但可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洗器械时要戴手套、袖套、防水围裙及防护眼镜等做好防护。
2. 2. 1按规范操作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是导致临床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手术室必须制定预防锐器伤的护理操作标准。包括统一器械台的摆放位置;各种锐器如刀片、剪刀等应放在固定的位置;防止用裸手册安瓶,应戴防护手套或纱布进行操作,注意安PCL的玻璃硬度,用力要均匀适当,以防刺伤;禁止将针、手术刀等锐器物徒手传递;在给患儿等不合作患者静脉穿刺时,应取得其他同事的帮助,预防患儿突发动作而发生锐器伤。
3手术室锐器伤处理
3. 1及时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锐器伤后现场急救处理非常重要,一旦发生锐器伤后,应持镇静,要积极正确处理。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对伤口旁进行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禁止对伤口的局部按压。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边冲边挤),然后用胺尔碘消毒,并包扎伤口。
(一)优化服务理念
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优化服务措施
1、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为方便患者就医,要求护理人员提前十五分钟上岗,方便了患者就医,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2、认真做好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护士及时协调和妥善处理特况。
3、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对有需要帮助的病人,想方设法提供方便,坚决做到零投诉。
4、认真做好门诊的室内、外环境卫生,积极为患者营造干净、舒适的就诊环境。
5、为患者提供亲情服务,加强与病人沟通,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病人,要尽力满足特殊需求;对于因不可抗拒力原因错过预约时间的病人,提供绿色通道,务求让每一名病人都能感受到骨科门诊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加强护理管理建设
(一)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紧急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加强对休假、轮休人员管理,试行轮休备班模式,即轮休人员肩负勤务备班职责,可作为补充医护力量应付突况。
2、落实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评,鼓励在岗人员进修,保障在职进修人员学习时间,不断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
3、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二)护理质量管理
1、依据院部体系文件与《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规范护理行为,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患者与医护人员满意度高。护理人员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掌握率达到100%。
2、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3、执行查对制度,能遵照医嘱正确提供护理服务,及时观察、了解患者反应。
4、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护理人员按照使用制度与操作规程熟练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等常用仪器和抢救设备。对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处理预案及措施。
(三)护理安全管理
1、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患者姓名、病人号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诊疗、操作。
2、对于顾客临床护理常见突况及并发症,要制定护理操作及处理规范,以制度保障安全,杜绝医疗事故。
3、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掌握率达到100%。
(四)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1、加强专科建设,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定期组织专科理论、操作考核,提高护士处理问题能力。
2、鼓励及带领护士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掌握医护领域前沿信息,学习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3、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不同年资、
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自我增值,从而整体提高骨科整体业务水平。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67-01
1手术室护士锐器致伤情况
1.1 手术室护士锐器致伤主要种类 手术室中导致受伤的锐器主要有缝合针,手术刀片,剪,各种穿刺针,手术钳,安剖玻璃片等受伤方式。手术室护士产锐器致伤的主要时间为手术中。产生主要原因为手术中要求护士必须节奏快,步调和主治医生完全一致,不能有半秒差错,而且手术中操作时间有时过于漫长,从而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时因疲乏而分心,致使受伤的几率加大。
2 锐器致伤产生的相关因素
2.1 工作环境及护理工作量 繁忙的工作环境及超强度的护理工作量极易导致锐器伤。手术室连台大手术及复杂手术中、多个危重病人抢救护理等,心情急躁或紧张时、工作较忙及抢救病人较紧急时发生锐器伤的频率较高,较大的手术,锐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这提示工作负荷过重及工作紧张可能也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1]。
2.2 护龄 工作1年或不到一年的发生锐器上述占总数的21.9%~35.0%,说明锐器伤与护龄有关。与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不规范,防护意识不够等有关。
2.3 与锐器相关的操作环节 护理工作繁忙而复杂,每次治疗与护理操作环节较多,本次调查中不及时正确处理锐器,处置用后的锐器是造成手术室护士锐器致伤的一个中要环节,其次是传递锐器时,配合医生操作时,接触不适当放置的锐器物,静脉加药时等。手术室护士对锐器的准备,使用,传递,处理等各个环节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当,均有发生锐器致伤的可能,手术室护士在传递手术刀片,缝合针等锐器是操作不规范,术中和医生配合不熟练,医生将用后的刀片,缝合针的锐器随意放置,用后的针头随意乱扔,无人管理,徒手折安掊,取刀片,徒手对各类穿刺针进行毁形,整理锐器时不注意防护,工作忙乱是仓促处理锐器,锐器的清洗及处理未分类进行等诸多环节,均可导致手术室护士的锐器伤。
2.4 缺乏标准预防知识 标准预防是由美国CDC颁布的一项预防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指导,在这个概念下,病人的血液体液都被视为传染源,护士对标准预防内容缺乏依从性事发生针刺伤的一个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2] :39.7%的护士对标准防护不很熟悉,甚至从未听过;高达69.9%的护士在注射.输液操作时不戴手套[3] ,认为操作不便,没有必要,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医院没有要求戴手套的占37.6%[2]。这一结果暴露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造成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对增加。
3自我防护情况
3.1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达60%.有资料显示被污染针头刺伤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几率为6%~30%,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几率为1.8%,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几率为0.3%,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病毒的感染几率[4]。为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手术室护士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
3.2 手的保护 调查中发现,手术室护士锐器致伤的主要部位是手。手术室护士用手接触被血液污染的器械,针头等锐器时,如静脉穿刺抽血,输液,处理针头时均未戴手套,可见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有待提高。
3.3 自我防护意识和知识缺乏 一部分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知识知之其少,防护行为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上的原因很复杂,如手术过程中被手术刀,缝针,穿刺针刺伤皮肤,掰安掊时划破手指,抽药后刺伤手指等,且受心理压力,职业紧张,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对危害因素的理解和防护问题只有50%的正确率,而防护知识的来源有58%来自书本,38%来自经验,只有4%来自社会宣教[5] 。
4 应对措施
4.1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 加强手术室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使其熟练操作程序,规范操作行为。对手术室护士操作技能定期进行考核。使其做到术中配合熟练,用物八方合理,传递锐器操作规范,对各项锐器的使用做到熟练,安全。
4.2 掌握不同锐器的使用哪个方法 1)不用手将锐器传来递去,手术中传递手术刀,缝针等锐器可用合适的容器(如弯盘)盛装传递;2)在给已确诊或可以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病原进行静脉穿刺和注射时应戴手套;3)不能将用过的锐器随意放置或无人管理;4)对用过的锐器应尽快处置;清洗锐器应分类进行;5)把注射器与针头的处理作为一个单独的处理步骤;6)应分类放置用后的锐器和其他垃圾,不能将使用过的锐器扔进医疗垃圾袋内;7)折安掊时,用纱布包裹后折断或用折安掊起折断,避免用手接触;8)取刀片时不要用手,最好用设当的器械协助。
4.3 建立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使用安全医疗器具 如锐利器具的安全处理,所有污染器具的严格消毒,正确的洗手,口罩,乳胶手套,隔离衣等防护设施的使用,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等。现在国际上提出使用安全医疗器具可以阻止锐器伤害的放生,被用来降低使用锐器时所造成针头扎伤或其他锐器伤的危险[6]。
4.4 锐器致伤后的处理
4.4.1 发生锐器致伤后应按正确的方法处理[7]立即挤压伤口,使伤口处血液流出,然后用流水清冲伤口,最后用碘酊消毒后密闭敷料包裹伤口。若有疑似感染病毒,则须处理伤口后报告相关部门责任人,填写“锐器伤后登记表”,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感染科。
4.4.2 后期处理 ①误伤者2d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②感染HBV的针刺伤者,应在24h内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③对于感染HCV的受伤者,目前尚无有效的补救预防措施,只能加强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④确认感染HIV阳性,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在医师指导下运用抗病毒制剂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将感染率从0.30%降至0.06%,暴露后6w,12w,6个月,12个月定期检定HIV抗体[8]。
4.4.3 锐器致伤预防性治疗方案 1)对乙型肝炎感染患者(指未接种过疫苗者,接种过疫苗但对疫苗无反应者或抗体效价已降至很低时)受到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锐器上后可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或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有效率可达75%[8];2)艾滋病暴露的预防心治疗,对于受到艾滋病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后,应在伤后几小时内立即使用齐多夫定(叠氮胸苷),氮它并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3)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的预防性治疗,目前无有效的事后预防措施,只能强调局部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 小结
针刺锐器伤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情况,也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害。因此,在工作中无论面对的病人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护士均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临潜在的危险,在护理操作中注意没一个细节,加强防护,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有锐器损伤所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把职业风险降到最低。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锐器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晓丽。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况调查与对策 [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8):730―731.
[2] 毛秀英,吴欣娟,于丽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
[3] 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7):525-527.
[4] 陆连方,孙慧娟,杨过真。针刺伤所致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病的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506.
[5] 李玉芝,手术室护士职业有害因素及防护,国外医学护理学期,2005,5(24);237-238.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45-02
绩效考核是护理管理者评价下属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个人优缺点及所设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执行之成效,进而实施预防和矫正措施,促使工作人员持续改进的一种工作方法[1],具有科学化、人性化等优点。由于国内传染病医院目前面临越来越多临床应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和综合性医院一样承担着大量急、危、重症患者院内救治工作,传染病医院的护理工作的职责范围日益拓宽。以往我院护理管理采用传统目标管理,考评方式主观性强,缺乏人性化而影响目标的实现,已不能满足现代传染病医院护理管理需求。2007年以来,我院引用绩效考核于护理管理的质量控制过程,有力地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护理团队的良性发展,最终得到双赢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院内选择10个病区,病区纳入标准:30张床位以上,护理人员13人以上,护士长管理年限2年以上,并具大专以上学历。10个病区中,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绩效考核组(I组)和目标考核组(Ⅱ组)。护理人员共140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4名,大专及以下116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38名,护士80名。两组的床位使用率、护理人员数、学历层次、护士长管理水平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绩效考核实施方法
首先确定考核目标、标准及考核方式[2]。建立院科两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考核小组,院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考核小组)由主管院长、护理部全体成员、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护士长组成,护理部组织认真学习制订考核项目及标准,每季召开一次会议,对上季度护理质量进行讲评并及时修订考核标准,提合理化建议。科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考核小组)由护士长、责任组长和主管护师以上成员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及时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改进[3]。I组护士长组织成员结合本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重点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再组织本科护士认真学习本科室考核项目及标准。
护理部同时对I组护士长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绩效考核目标、各项护理质量考评标准、各级护理人员建立工作绩效的目标值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面谈和书面交流的方式。针对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面谈,同时进行绩效考核方法改进辅导。Ⅱ组仍采用传统目标管理的要求、标准和考核方法。
1.2.2 评价指标
院科两级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考核小组采用单盲法每月进行1次日常护理质量考评小结;护理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方式进行质量考评。考核内容参考沈世琴等[4]采用德尔斐方法制定了初中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价量表,同时根据本院传染病医院的专科特点及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定相应考核细则及标准。
考评内容:个人品质25分,包括护理优质服务10分、工作满意度(包括病人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5分、业务学习出勤率5分、劳动纪律3分、人际沟通能力2分;工作质量30分,包括“三基”水平10分、护理质量10分、专科护理2.5分、科研论文2.5分、带教能力2.5分、兼职工作履行情况2.5分等;业务能力20分,病情观察、处理及抢救配合的能力10分、突发公共卫生及临件应急能力10分;消毒隔离防护知识25分,包括消毒剂知识的掌握5分、标准预防知识[5]20分。共计100分。
标准预防知识参考Mehrdad A[6] 、王红红[7]、李小英[8]等编制的标准预防知识问卷和咨询专家的意见修订而成,内容包括标准预防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行为要求等,共20个条目,进行“是”、“否”、“不知道”选择,对计作1分,否和不知道记作0分,满分为20分。
其中不易量化的项目,包括护理优质服务、人际沟通能力、带教能力、兼职工作履行情况、护理质量、病情观察、处理及抢救配合的能力、突发公共卫生及临件应急能力等,科级质控委员会随时依据每个护士的实际表现、完成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结合医生和患者的评价情况及院质控委员会的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评分,年终总结换算。
考核计分方法:考核成绩由标准分和附加分组成,标准分100分。根据考核项目的重要程度赋分值实行倒扣分法,如缺勤1次扣1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仪表规范项不合格扣1分;患者点名批评扣2分;“三基”水平1次不达标扣2分;基础护理l处不合格扣1分;专科常规护理1次不到位扣1~2分等。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得分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
2007年8月~2008年8月,对两组护士全年护理质量综合考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I组护士的个人品质、业务能力、工作质量、消毒隔离防护知识四方面的得分均高于Ⅱ组(P
3 讨论
3.1 绩效考核方法进一步加强了传染病医院护士的防护观念,更加有力保障了护士的身体健康
标准预防的内容是: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需隔离[5];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调查结果发现,Ⅱ组采用传统目标管理的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过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防护行为做得不够,对于预料要接触患液或体液时仍有部分人不戴手套,对标准预防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行为要求认识模糊;经过针对考核结果进行绩效考核面谈,同时进行绩效考核方法改进辅导后,I组得分境况显著改善,无论是个人品质、能力业务、工作质量、消毒隔离防护知识,总体得分情况绩效考核组(I组)比目标考核组(Ⅱ组)要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对护士个人品质、业务能力、工作质量、消毒隔离防护知识的评估量化,避免主观性,更具人性化,促进目标的实现[9-12]。
3.2 绩效考核更具人性化、实用性
绩效考核组护士的个人品质、业务能力得分均高于目标考核组,绩效考核工作质量更是稳步提升,学习氛围大大提高,增强了自我效能感,将学习和科研论文纳入个人考核指标后,护士的学习意识都得到了不断地增强,很多人都自觉参加大专、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业务学习出勤率大大提高。在科室内形成了比学习、比成绩、比规范、科室争创品牌的良好氛围,有力地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业务能力和工作质量数据说话具有可比性,使护理人员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13-15]。针对问题,及时反馈、修订、完善、调整项目考核表,根据科室的具体护理内容实施目标管理, 进而实施预防和矫正措施,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减轻了护士的抵触情绪,从而激起护士的工作热情,自觉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剑,白云,郑蓓莉.目标导向的绩效考评[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153.
[2]陈芳.绩效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118.
[3]白洪敏,张佩超,贾汝福.以百分制量化的护理质量考核[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34.
[4]沈世琴,朱京慈,罗文川.初中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价量表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70-71.
[5]张彦.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和体会[J]. 护理杂志,2003,20(8):72-73.
[6]Mehrdad A,Mary LM,Marysia M.Knowledge,attitude,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standard precautions of surgeons and physicians in university-affiliatedhospitals of Shiraz,Iran[J].International J Infec Diseases,2006,1(1):285-291.
[7]王红红.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8]李小英,王绿环.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5,20(3):63-65.
[9]刘杰. 护士长管理有效方式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02.
[10]封贤艳,王德玲.医院推行绩效工资考核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67.
[11]刘胜文.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92-193.
[12]李蜜.破解医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难题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