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3: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校本教材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小学语文科教学论(也称教学法)教材数量极多,良莠不齐,特别是教材内容值得反思与探讨。笔者把新课程改革以后编写的教学论教材称为新教材。这里择取比较典型的影响较大的两部新教材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教材内容的合适性作出评价。这两部教材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分别是由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和江平主编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以下简称倪本和江本)。这两部教材在逻辑框架的设置、“研究领域”的关注点和话语体系诸方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导致了教材内容不同程度的差异。
一、逻辑框架:对话与建构
倪本教材的逻辑框架,主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它教材化。其基本思想是:以对话的姿态,“交换一种理念,重建一种关系”。江本的逻辑框架是,基于以往的理论和经验并结合新课标和新课程实践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并将它教材化。其价值是:以知识建构为取向,满足“教师系统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一般教学工作的需要”,比较注重实用。正因为这样, 江本与倪本教材章节内容的安排有显著的差异。
1.即使章节标题相同或相似,但内容也相差较大。
由表1可见,江本在论述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时的视点在“技术”(方法)上,重点阐述的是哪些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语文教学整合。倪本聚焦于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重点阐述: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②插入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实现一些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实施的条件和基础;③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等。在更宽泛的视野里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和意义、方法与价值。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论述,倪本的视点在“教师的素养”上,围绕理念转变、角色转换、能力提升来展开内容;江本的视点在教师角色和教师专业发展上,两者在表述也有差异。
2.有的课程内容,在章节的布局上有差异而且论述的侧重点和分量也不同。
比如,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江本分两节来论述,倪本分两章进行论述。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江本放在一章里分五节来论述,倪本独立设章分五章进行论述。这是因为教材核心概念的差异而使逻辑框架有所不同。江本是围绕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来结构教材体系的,试图将“课程”地位和意义突出来。倪本的核心概念是“新课程教学”,所以“课程”意义是分散在许多章节里面的,只有在“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一章里比较显眼。正因为这样,在专章或专节介绍小学语文教材时,倪本限定在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专章分别介绍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及教学案例,以突出“新课程教学”概念的内涵。江本专节介绍“小学语文课程教材”,讨论了“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发展”、“国外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编写原则”、“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使用”等问题。虽也有对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介绍,但只是“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发展”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安排显然是根据江本教材自身的逻辑框架来设定的。
3.章节内容的取舍也有所不同
倪本在章的内容设置上比江本多了两项内容,一是绪论“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语文教学的转型”,二是“校本课程与小学语文教学”;少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小学语文学习特点”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三是“小学语文教育研究”。显然,这些作为章节内容的取舍,也与教材不同的逻辑起点有关。
由于以上原因,江本和倪本的教材内容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前者比较适合准教师的学习,后者适合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或培训。因为倪本教材的基本思想就是“交换一种理念,重建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在职教师通过倪本教材的学习,对传统的教学理念需有一个“颠覆与重建”的阵痛过程,并最终确立新课程教学理念,建立起一种崭新的教学关系。而准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论的学习,虽然也要树立起新课程教学理念,掌握新课程教学的方法,但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最终走上“继承与创新”的路子。
二、“研究领域”:继承与创新
“研究领域”这里指小学语文科教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及诸多的研究课题。对“研究领域”中内容的取舍实质上是课程内容的取舍,一旦选取“研究领域” 中的某些课题,这些课题便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所以,“研究领域”的内容取舍,具体规定了教材内容是什么。
1.“阅读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
显然,江本“阅读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侧重于“实用性”,其中“阅读教学理论的关注点”和“阅读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管是谈理论或述经验都是以满足“实际操作”需要为出发点的。而倪本侧重于倡导一种新的理念,其中“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中提及的“感受阅读乐趣”、“丰富阅读活动”、“注重阅读体验”、“学会多种读法”、“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经验概括,这种概括主要是在肯定并推介“一种新的理念”。其中,倪本“阅读教学评价”中论述了“语文课标中对阅读评价的规定”和“评价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在强调新课程理念。所以,倪本试图超越一种视野,扩展某种理论边界。这种愿望和努力,在“作文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2.“作文教学”部分的内容体系
表3中列出的“研究的领域”7个方面,江本和倪本在内容上几乎不重合。江本关注的是教师急需掌握的基本的习作教学理论和经验,而倪本在指出了“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后,选择了“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以及“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这两部分内容加以论述。这样结构内容,编者试图为“当前习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在编者看来,“当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尽管存在上述多方面的问题,但根源是一个,就是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1] 所以,“课程标准的写作取向”和“国外小学作文”的理论与经验,以及理论上比较成熟的三种“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的。
倪本,放在历史与现实的背景和基础上,放在学术视野里来审视、论述选定的内容,如“档案袋学习的评价”。对问题的讨论及相关性理论的梳理比较清晰。
江本,淡去了一些理论背景,剪除学术的缠绕,直接面对问题(话题或课题)加以阐述,所以对问题“是什么”的论述比较清晰。
三、话语体系:规范与重建
“话语不同于言语,相反,它指语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限定下的群体表现形式。它是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却又暗中支配人们言语、思想行为的潜在逻辑。”[2]简言之,由于概念(术语)选用和意义表达风格的不同话语体系也就不同。话语体系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者接受教学内容时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学术思想和方法。下面例举四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江本与倪本在话语体系上的差异。
1.“课程性质”部分的内容及其表述
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教学史上的若干问题之一,是教学论学科内容应当涵盖的要素。所以历来的语文科教学论(教学法)都会关注和重视对它的讨论和阐释。江本的阐释是从“对‘语文’的辨析”开始的,即以“‘语文’的辨析”作为阐释“课程性质”的逻辑起点。这是沿袭了以往阐释“课程性质”的表述方法,即从语文自身来考察这门课程的性质。然后阐述了“语文课程的阶段性”和“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两部分内容。在阐释了“对‘语文’的辨析”后论述“语文课程的阶段性”,最合理的解释是,试图明确“课程性质”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取向,即小学侧重于语言文字教学,初中侧重于语言文章教学,高中侧重于语言文学教学。可能编者考虑到以前的语文教材编写上也有这种倾向的事实。“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这部分内容分点论述了“学科性质的认识”、“学科性质的思考”、“学科性质的关系”,以此来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什么的问题。显然,编者的意图是试图更加具体地明确“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倪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阐述,风格上与江本有较大的差异,即“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百年历程概貌式的考察”,以展示性质的演变过程,理解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概念的内涵。选取的内容为:“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工具性与思想性的震荡式交替”(1978~1990);“课程取向‘人文性’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及含义”。从这样的角度阐述“课程性质”,学理清晰,立足点稳定,避免了一些枝枝节节的问题纠缠。
2.“语文档案袋评价”表达意义的风格
倪本,分两段来论述“语文档案袋评价”的内容。首先,将其置于“质性课程评价”之中,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来讨论其内涵和构成。其中的概念、术语直接源于国外文献,所以是基于国外文献的话语体系。这样表达,站在学理的高度,理论背景清晰。其次,作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思想来讨论,重点解释档案袋评价的方式。这是以“质性课程评价”理论为学理基础来解读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的概念即“语文学习档案袋资料”。如果说前一点是学术研究的表述,那么后一点便是教学文件的解读,这种“解读”指向新课程教学现实。
江本,“语文档案袋评价”称为“小学语文学习档案袋”,置于“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之中,以知识认识体系即“档案袋的内涵”、“档案袋的构成”、“档案袋的特点”、“档案袋评价的具体操作”来展开论述,淡去了理论背景,突出了关于“档案袋评价”的知识。这种表达往往需要将已有的文献包括国外的文献进行整合并认作是“普遍真理”,即非一家之言。
3.“课程评价”概念的整合与切分
表4中,“课程与教学评价”,倪本用“课程评价”这个概念概述,江本用“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三个概念概述。倪本的“课程评价”表述与“课程性质”的表述在风格上是一致的。江本的表述有利于操作,但内容上难以避免重复。
4.案例素材与理论素材的处理
案例素材的取舍上江本选用了比较具体完整的案例。它起到的作用是,增强感性内容,平衡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提供直接的课程教学经验。而且,这些案例在教材中往往被作为阐述理论的印证材料,教材在论述中对案例前后钩连,充分演绎,增加了感性色彩。
倪本的亮点在于学理的光辉。虽然也有一些短小案例穿插其中,但几乎都是概述性的,服从于理论论述的需要。
四、教材内容选择与阐述的建议
语文教学论学科的教学任务重在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包括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情感等,具体应注重:一是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增强学生教学设计与评价以及问题研究的思维能力;二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把所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用于指导和改善自己教学与研究的行为。
显然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任务,不仅要靠教材的作用还要发挥教学的作用,但教材必须体现:在论述系统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套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关于“课程性质”,倪本教材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百年历程进行了概貌式的考察,展示性质的演变过程,理解课程性质的定位表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文性”概念的内涵。这个表述过程不单是要科学地揭示“人文性”概念的内涵,而且蕴涵着一定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如果忽略这一点,那么学生可能获得了知识而丢弃了“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势必降低学生素养的培养。
1.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
教材内容的选择可以围绕“用‘什么’来培养起学生的教学素养”的问题来思考和把握。
从现成的教材看,不管依据什么样的逻辑框架组织起来的教材,其内容都没有超越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研究领域”。但是进入教材的内容未必都是合适的,未必都能对培养学生的教学素养起到作用。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至今尚未看到过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但是,反思以往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经验,语文教学论教材内容的选择恐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利于教学经验的传承与创新
任何教学创新都是基于传统教学经验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而且,就学习者而言首先需要的是经验建构,没有一定数量的经验作为基础,创新是难以进行的。所以对待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正确的态度应该:①要反思,②要学习。江本教材比较注重教学经验的介绍和阐述,试图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每一门学科都不应该忽视对学习者思维方式的影响。如上所说,语文教学论教材不仅是传授一套系统的教学知识,还要对学习者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起到影响。所以,对教材内容选择和组织,还必须考虑到教材要有利于改进和完善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3)有利于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
就教学而言,教师专业化集中表现为教学专业化,包括:掌握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知识的运用;为维护前途而进行超越专业的自我提高;在基本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正规教育等。就目前的情形看,教师专业化在教学专业化层面上可以落实到以下两个方面:
1)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专业化的目标是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这种以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取向应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事实上,在教学层面上教师(包括准教师)不习惯用专业知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比如,针对一些研讨课的评课,很多教师都是随便讲几句。这“随便讲几句”往往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即缺乏理论和学术规范。所以,教材内容要提供这方面的“技术含量”。
2)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成为研究者”中的“研究”的特征是反思、探讨和总结,以此实现观念更新,知识创新。倪本教材在这方面提供了范式,有许多借鉴的经验。
(4)突出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反映新的研究成果。
新课程改革中,吸收了诸如“语感”、“对话教学”、“档案袋学习”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对引领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是教学论教材“当然”内容。但是,新的研究成果非常多,所以还要做筛选的工作。有的教学论教材在对新的研究成果的选用上不够谨慎,结果是多而烂,排挤了传统的优秀的研究成果。
2.建立和规范语文教学论的话语体系
所谓建立和规范语文教学论话语体系,就是强调教材内容的“合适表达”。这里强调一点,即采用中西融合的、通俗易懂的话语。教师不是专门的理论研究者,教材若大量使用新概念或外来的术语,就会增加学习者的心理困惑,降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所以即使要引用国外的相关理论来拓宽理论边界,提高理论的“硬度”,也不能毫无节制的。这里以概念为例,比较一下倪本和江本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的话语差异。
表5中倪本,A类概念13个;B类概念43个。江本,A 类概念11个;B类概念30个。显然,A 类概念差别不大;B类概念差异很大,而且倪本的B类概念理论色彩更浓,即理论的边界更宽,并大多需要作具体的解释。江本的B类概念基本上是传统的话语。事实上,这两类概念组成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基本的教材内容。虽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既定内容,但由于两个版本在阐述时所使用的话语(术语)不尽相同,教材内容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诚然,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没有固定的形式,只要达意即可,但是某种形式(话语)一旦进入教材就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知识建构主要是依赖于同化和顺应两个机制来完成的。生硬搬用一些外来术语或者用以阐述对象的概念大多需要重新阐释,那么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总是处于顺应状态,是非常费劲而且往往不受学习者的欢迎。虽然顺应对于重构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好处,但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足够好的接受能力,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从转型时期的教育理论研究和传播来看,中西融合的通俗易懂的话语体系比较适合当今教材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为200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等教育本科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研究》(浙教科规办[SC150])成果之一。〗
20世纪60年代,英、美两国兴起“新课程运动”。以此为开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逐步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90年代初,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想传入我国台湾与香港。进入90年代中期,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理念逐步引起了我国大陆少数课程研究学者的关注。
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万方数据库的模糊检索,截止到2016年5月31号,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关键词能够检索到10000余篇研究文章,硕博论文2000余篇。以“校本教材开发”为关键词能够模糊检索到1900余篇期刊文章,600余篇硕博论文。以“音乐校本教材”为关键词能搜索到的的相关文献仅70余篇期刊文章,硕博论文3篇。由此可见,虽然国内音乐校本教材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校本课程以及校本教材开发与建设工作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就“新课程运动”以来国内外传统音乐校本教材开发研究文献做详细梳理及阐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校本教材开发始于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的“校本课程运动”[1]。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早由菲吕马克和麦克莱伦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2]。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日本、美、英等国家有所发展,很多国家鼓励各地区、各学校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3]。国内外很多学者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合并在一起进行研究,而针对校本教材,没有完整独立的研究,故相关少数民族音乐校本教材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
(一)校本教材研究
世界上多数国家并没有像我国一样实行统一的教材制度,而是由各个学校甚至是教师自行选择、选编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校本教材[4]。例如:经历了“新课程运动”挫折后的美国教育采取分权制,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所属的学校董事会负责学校教科书的选购以及教学策略的决定,政府不能干预各州的教育事务。教师作为课程实施者,有着诸多选择、改编教材的机会[5]。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只能通过立法、调研、协调等手段对教育施加影响。出版商有权自己编写教材,学校有权选择教材,教师有权增删教材内容。美国的音乐教材具有既注重本土化和民族性,又十分尊重多元文化的特点[6]。而英国一直都有尊重教师专业自的传统,自“新课程运动”后采用学校普遍享有课程决策权和教材选择权,教师可主动参与课程开发,选择或改变教材,也可以决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英国采用的是教材自由制度,即教材的出版发行是完全自由的,学校和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编教材,教育部也没有指定教材开发编写的固定或审定的法规。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颁行以来,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的考试标准,就成为了全国统一课程教科书的编写依据[7]。
(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国外传统音乐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向:
1.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政策
该研究方向的文章仅仅将视野停留在教育政策文本本身,关注的内容由少数民族音乐生存状态到课程实践不等,在理解层面都能深入探究教育政策与教学现状的矛盾与问题。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Neryl 和 David (2008)特教授在《澳大利亚当代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8]一文中探讨了澳大利亚传统音乐在澳大利亚学校课程中的生存状态。文章指出,澳大利亚的学校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或艺术)的学习是匮乏的。文章通过对各州音乐教育政策的实例分析提出了在学校课程中加入更多澳大利亚本土音乐教学的愿景。
较早意识到利用政策的实施来深化传统文化环境的是香港教育学院的Yip和Scott(2010)博士,她在论文《保护本土传统音乐:一个在音乐教育的政策和实践两难的局面》[9]提出:在香港,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化的城市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而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传统音乐环境逐渐被恶化,传统音乐有消亡的危险。论文通过香港传统音乐生存现状的分析,提出音乐教育实践政策的漏洞和困境,最后提出一系列政策性的建议。如:允许教学实践的创新,支持学生在传统音乐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等。这些建议对香港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研究者Han 和 Leung(2015)对不同地区传统音乐在音乐课程中地位进行比较研究,还有研究者提出传播平台和模式的改良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一种有效途径等等[10]。总体来说,该研究方向的文章不仅没有关注到音乐政策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也鲜有文章关注政策对于传统音乐教材的影响与作用。仅有的研究难以概括整个文化多样性影响音乐教育政策的全部内容。
2.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
芬兰西贝柳斯学院的Heidi(2000)教授论文《不断发展的实践:本土音乐教材的新视野》关注的是芬兰的本土音乐教材的生存状态[11],以及教材在互联网教育上(尤其是音乐教育上)的应用。文章批判性地回顾了本土音乐教材的发展,并探讨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潜力与局限性。然而,该研究并无特别涉及教材文本的部分,资源仍十分有限。文章分析了对本土音乐教材对于芬兰音乐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系列基本情况,对未来的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日本的Ritsuko (2009)博士在《“音景”的“肌理”:日本音乐课程的重新审视》[12]一文中提出,日本普通音乐教育中的教材只是简单的将传统和民间视为某种音乐流派,很少有人考虑为什么要用“传统”或“民间”这样的词汇对音乐加以界定。
此外,有研究者关注于传统音乐教材的设计中如何更好体现语言包容性的问题;更有研究者集中关注于传统音乐教材编写中认知偏好的适应性策略,以及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态度的实证性研究[13]。但是该方向的研究没有涉及到教材编写的具体设计和实践问题,对于教材运用到实际音乐课堂和教学中的反馈情况也鲜有提及。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无疑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编写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将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3.少数民族音乐实践研究
国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研究主要关注教学风格、模式、实践三个角度。研究者提出的观点有较强的针对性,一些建议和理念视角独特新颖、引领研究前沿。
Wang(2006)的研究认为:民族音乐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应是多元的和功能性的世界音乐。这是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培养音乐教师的需要和责任所共同决定的,其本质是要将它与西方音乐语法的不同规律分离开来,进行自身语言智力结构、文化结构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的制约,进行自己较独立的系统建构[14]。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在近现代音乐教育历史上就有以柯达伊(Kodály Zoltan,1882-1967)、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和卡巴列夫斯基(Db.kbalefuskuu,1904-1987)为代表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他们各自所创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始终与其国家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密切相关,他们的音乐教材不仅在本国学校音乐教育中广泛使用,还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音乐教育学者、教师们作为参考教材。
柯达伊曾说“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够很好的继承传统的话,我们祖先的文化不久就将会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动永存的,我们正是为此而工作[1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心灵纯净如水,只有真正的艺术、经得起推敲的音乐才能够拿来教给孩子们[16]”。“如果我们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的话,我们就只能用民族的音调培养他们学会音乐的读写[17]”。柯达伊把音乐的感受变成身体的律动,音乐的音律变成节奏、变成了力量。他在教学手段和内容上突出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音乐教学中民歌的演唱,以歌唱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他重视学校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
奥尔夫曾在“奥尔夫音乐学院”成立典礼上的演讲中说过:我所有的观念,关于一种原本性教育观念,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18]。而只是一个把古老的精华继续传递下去的人。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是,把“原始的”、“基础的”、“初级的”、“自然的”、“元素性的”的贯穿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通过肢体的活动让人们感受音乐元素,并常常把音乐训练与民族音乐教学联系在一起。
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以“三根支柱”――歌曲、舞蹈、器乐为主要教育形式,以民族音乐为主要教育内容,树立音乐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达到学生能通过学校俄罗斯传统乐曲而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了解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目的。大纲规定:一至三年级主要以民族音乐内容为主,以“熟悉民间风俗、家乡民歌传统旋律;了解俄罗斯传统乐器、民间歌曲及传统音乐表现形式”[19]为教学目标实施民族音乐教学。
综上所述,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音乐政策与教材研究及传统音乐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研究整体上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效结合,但从整个宏观背景下校本教材的研究情况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研究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教材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视野仍需要进一步扩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教材仍然是基础教育的核心环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者在研究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关注到了校本教材的开发,从教科书的“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发展到目前的“多纲多本”来看,校本教材研究在适应着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也在推进课程改革。综合目前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对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
(一)校本教材研究
目前,国内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校本教材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编制、策略等方面。如蔡伟等(2006)在《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中提出,校本教材与统编教材应该相互借鉴补充,各具特色,并在融合中扬长避短、尽显其能,校本教材的编写目标应该是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发展,编写内容应看重科学性和求趣味性取得平衡[20]。刘学(2012)在《从“以何为本”到“何以为本”―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中对少数民族校本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解决方法:1.适应社会发展状况;2.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3.充分体现学校特色;4.要促进学生的终极发展。就校本教材的资源问题。孙娇(2011)在硕士论文《校本教材应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中,分析校本教材的应用现状,指出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出导致这些困境的原因;通过调查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提出校本教材使用的原则。凌美凤(2010)等学者认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21]。
从已有研究视角来看,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方音乐校本教材资源建设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逐步得到重视。如:英(2007)的《苗侗民族山歌走进校本教材》和刘小兰(2009)的《民歌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及教学范式》两篇文章中都是将地方民歌融入到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实践中,寻找民歌中育人的文化内涵,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爱国爱乡情感的目的。吕志明(2011)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可行性分析》中也提到,在我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校园的必要性。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校本教材资源研究中,鱼彬的硕士论文《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在西宁市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对青海西宁市本土音乐资源开发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问题分析,根据现状为青海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发应用本土音乐教材给出了相应的途径措施与建议。博雅杰、杨丽容(2010)《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探究》,博雅杰、张波、尹爱青(2012)《影响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夏敏(2012)《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实施》《新疆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对策之我见》等文章,在研究方法及观点上都主要集中在理论综述、讨论分析等方面。缺乏对具体的开发策略、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个案研究的描述。
(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学者们认识到学校教育在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传统音乐教育研究领域。1994年《音乐研究》第二期刊登了《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两篇文章,拉开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理论研究的序幕。1996年《音乐研究》第四期刊登的《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了“传承民族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的观点。1999年,在呼和浩特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谢嘉幸教授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赵宋光教授提出“扎根办学”的呼声得到倡导。2001年11月在南宁召开的“全国21世纪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深入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问题。随着各种学术会议对民族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学校教育传承[22]。如由谢嘉幸、杨立梅负责的国家“九五”课题“学校教育艺术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项目,先后调查了“福建泉州中小学南音比赛”、“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开办蒙古长调大专班”、“贵州省榕江县的多声部侗族大歌进课堂”等各地乡土教材的开发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活动;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学音乐组开发的《湘西民族音乐》校本教材,教材内容由当地主体民族土家族的歌、舞、乐三个单元组成;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戏剧音乐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由河南豫剧的演唱与演奏组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开发的《微型音乐剧实践与音乐剧鉴赏》音乐校本教材,内容由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组成;厦门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刘瑛老师主持开发的《闽南民间音乐校本音乐课程》,结合闽南民间音乐特点设计编写了《闽南民间音乐》校本教材等。
我国多民族的独特自然环境、社会风俗、语言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民族音乐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传承危机。近年来,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得到了国内音乐教育专家们的关注。如王耀华(1997)在《福建南音继承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中梳理了福建南音的发展历史,并对继承这一传统音乐文化提出了建设性的启示;孙丽伟(2000)《福建南音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了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与策略;杨殿斛(2003)《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中就我们如何把握好基础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如何把当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引入基础教育课堂和高等院校殿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泽梅(2008)在《客家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之策略研究》中对客家传统乐种、剧种-汉乐、汉剧的历史发展及生存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客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方案;伍国栋在《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中指出:“中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本土化进程和民族音乐的青少年传承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23];岳圣东等(2014)在《自贡市部分中小学开展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对四川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状况进行调研、探讨,分析了当下省内学校基础教育阶段中音乐课堂开设四川传统音乐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意见与建议。国内更有不少硕博论文也在关注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问题。如张亚利(2008)在《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对郑州十所中学豫剧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和总结了豫剧教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提出可行的建议;乐康(2008)在《南京本土音乐在初中音乐课程中实践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为例》一文中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这两种音乐形式设计了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课案进行课堂实地教学,通过多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参与、实践、创编音乐活动,并邀请老艺人进课堂表演等形式来进行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从小受到本土音乐的熏陶,培养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此同时,跟踪、调查、测量以探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音乐成就的变化,从而提出可行性建议;石莹(2015)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以西安五所初中调查为例》中分析了目前西安民族音乐教育在中学开展现状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在学校传统音乐教育案例方面,目前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要数福建南音进校园活动。从1990年开始,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联合发文,正式将福建南音列为学生课堂的教学内容[24]。市政府还推出一系列的奖励措施,每年举办中小学南音演唱比赛,获奖者可作为音乐特长加分。市教育局、文化局成立南音教材编撰委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南音演唱的难易程度,编撰和修订中小学南音教材[25]。2009年9月,“福建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泉州文化的标志[26]。
综上可见,目前很多国家的学者都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融合在一起,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较早的一些国家,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更加深入。但整体而言,国内外关于校本教材研究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仍缺乏独立完整的研究体系。
管建华先生曾说:“乡土音乐体现了民族灵魂的本质,每个民族、国家都将立足于自身的音乐文化的历史与世界交流,并面向未来[27]”。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音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地方民族音乐课程资源,使其能够与学校音乐课程结合使用,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发展服务,将是新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使命。
注释: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2]庞健:《初中弹性教学管理实践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2年。
[3]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8] Neryl,J, & David, D. (2008). Commission for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Mass Media. Bologna: [1]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2008.
[9]Yip,L.C,&Scott,G.J. (2010). Music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Culture and Technology[C].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0] Han,R.C,& Leung,B.W.(2015). 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1]Heidi,P.(2000).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programs in Finnish mus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J],196.
[12]Ritsuko,K.(2009). New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Warabe-uta” in the Japanese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Journal of Artistic and Creative Education, 2, 166-174.
[13]Han,R.C.,& Leung,B.W.(2015).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4]Wang,J.C.(2006).Multicultural and popular music content in an American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196 out of 224.
[15]甄琦:《齐齐哈尔市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6]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7]石莹:《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8]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9]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0]彭岚:《湖南省初中英语校本教材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1]凌美凤:《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第12期。
[22]张亚利:《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对郑州十所中学豫剧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
[23]伍国栋:《当代中学音乐教育的守土职责-关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教育理念及其认知讨论》,《中国音乐教育》,2012年第11期。
[24]刘婷婷:《论福建南音的传承》,《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8期。
1 校本教材的含义
校本教材指由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材,是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教材,是以学校为主体,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的教材,以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讲义、活页材料等)、电子文本等方式呈现。
2 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校本教材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大批优质教材。但是随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的全面推动,以“章节体”形式编写的传统教材内容与新课程体系缺乏配套,因此高职校本教材应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开发与编写,以满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地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而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他要能在未来的岗位上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突破传统教材的知识理论结构,重点突出高职教材的实践性、实用性。高职校本教材是指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充分考虑本校的传统及相关行业特色,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并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和研究的适合该校专业教学的教学材料。高职校本教材体现出明显的本校专业特色,有效弥补国家及地方统编教材的不足,同时在高职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校方与企业用人单位进行紧密联系,培养出大批企业所急需的技术人才,真正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由此可见高职校本教材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职教材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校本教材的编写思路
工作过程导向模式是指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页制作》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为例,简要介绍一下编写思路:首先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技术专家组成的校本教材开发小组;其次通过行业专家和学生在企业实习,反馈捕捉市场信息,同时开展市场调查,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再次,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转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从而确定教学内容;最后进行教材的开发。
网页制作课程采用项目式实践教学,通过结合行业最新动态,精心设计5个实践项目来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任务。同时将学习任务分为基础任务、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基础任务是满足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学习其他任务的基础,难度较低,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能力;提高任务是满足完成当前行业中本专业岗位各项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拓展,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专业岗位群的各项工作,是每个学生必修的内容;拓展任务对现有专业知识的拓宽、专业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较快地适应职业、工作岗位能力的新要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是学生选修的内容。该教材在编写时打破传统格局,更注重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将任务分解,可以照顾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特点,同时也体现高职校本教材的实践性与实用性。
4 结束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校本教材,目前尚处在开发的初期,要使教材反映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紧跟企业先进技术,同时体现本校的特色,校企合作是关键。开发者只有与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充分合作,以本地区企业生产为依托,任务来源于企业,才能开发出真正体现工作过程的教材,才能扎实推进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校本教材则是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不同教育教学环境和学科特点的学生实际而开发的,对于针对学生不同的具体情况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以“高职院校”及“校本教材”作为题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近10年来只有9篇相关的论文,其中大多数论文主要涉及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以及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策略、思路或模式,只有两篇论文涉及到了针对性较强的基于学生参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应用,对校本教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与学习者个人需求分析)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极其匮乏,从而导致了校本教材,尤其是更注重应用性目的,更强调实用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在理论框架方面的欠缺,以及最后的校本教材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系列结果。
一、校本教材需求分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West(1994)指出:需求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务实并注重实效的活动,建立在与地方(本地)情境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需求分析开始应用于教材的选择。Bosher&Smalkoski(2002)在谈到需求分析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时也指出:需求分析既对目前的情境进行分析,也对将来希望达到的情境进行分析。可以说,所有的校本教材都应该加强编写者基于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与学习者个人需求分析)的理论学习,通过需求分析来加强校本教材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这应该是提高校本教材质量的根本保证与基本前提。因此,笔者认为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有以下优势:
(一)针对性与系统性
校本教材的编制与开发成功与否,教材内容的选择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教材编制者可以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析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必需的专项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与学习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教学过程的讨论,以便于得到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的信息,促进校本教材的开发。
(二)全程性与全面性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教材编制者、用人企业、任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积极配合,全面、主动参与,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教材编制者从教材内容范围的确定到素材的搜集、加工,从试用教材的编辑、完善到最后版本的应用与考核整个流程中都时刻注意与企业、学生双方的需求保持一致,真正实现“以需求为本”、“因材施教”等宗旨与原则。
(三)合作性与互动性
需求分析其实是一个任课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集体之间的合作、学校资源与校外行业资源的合作以及教材编制者与以上各方的合作贯穿始终的过程,并将因此主导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教学的流程、教学评估的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基本需求分析的教材开发又是开放的,它随时接纳更多、更新的教学内容,允许、鼓励不同的教法与学法,拓展评价空间,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此进行相关教材内容的调整,以达到校本教材效果的优化。
二、“因材施教”原则下校本教材需求分析的原则
从理论角度来看,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而个人需求主要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与他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Benesch(1996)强调:需求分析对于社会政治问题以及此类问题对课程设置的影响缺少关注。因此,基于社会需求分析及个人需求分析角度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的基本内涵应为:
(1)高等职业学校的师生和企业员工是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主体,他们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进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2)企业参与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是由高职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企业的参与可以保证教材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和贴近社会用人需求。
因此我们可确定,需求分析的基本内容与过程也就是通过调查社会需求、学生个人需求的各种方法,如政策研究、座谈、问卷调查和预测等,来最后确保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质量与水平,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推进“因材施教”理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以及通过更贴近学生实际与需求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促进他们的潜能开发,从而更好地实现我校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预期目标,以及推进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因材施教”原则下校本教材需求分析的策略与流程
(一)需求分析的人员结构与资料准备
1.教材编制者主要负责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的指导理论的研究与准备工作以及实证研究的执行工作,策划需要分析中的政策研究,座谈、问卷调查和预测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并进行评估与总结。另一方面,教材编制者也作为担任相关学院课程教学的基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的教师,提供并收集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当中教师部分的反馈,以及课堂师生互动的情况等教学方面信息,为更好地把握需求分析的内容效度提供参考。
2.相关学院主要负责落实企业与本学院学生的需求分析的座谈、问卷调查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将反馈结果提供给教材编制者进行研究、评估及总结。
3.就业指导办主要负责提供历年来企业对相关学院毕业生在其单位的就业表现、对课程设置及教材设计的反馈与建议以及对未来就业者的相关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原始记录,以供教材编制者进行参考,并最后确定需要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程序
研究程序(步骤)主要指研究的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与总结阶段,本研究的三个阶段具体可体现为: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落实需求分析的具体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需求分析的内容与结果进行总结与评估,形成英语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的相关思路与策略。
为了最大化地实现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效度,本研究特地选取了企业角度、学生角度以及任课教师角度三个视角进行对现有教材的调查、分析与评估,以及对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了解与分析。这些信息对“因材施教”原则下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制与开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具体程序如下图所示:
四、“因材施教”原则下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应关注的重点
(一)校本教材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根据束定芳教授(2004)所指出的:外语教材为外语学习者提供符合外语学习规律的语言素材和学习方法。因此,高职院校的外语校本教材应定位为:在“因材施教”原则下,根据需求分析的具体结果,结合高职院校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指导原则,顺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二)校本教材的重要功能
Cunnisworth(1995)对教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功能作了以下概括:
(1)讲授材料的一种资源;(2)学习者实践和实际互动活动的一种资源;(3)学习者在语法、词汇和语音等方面的参考书;(4)课堂语言活动的灵感来源;(5)(反映既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大纲;(6)用于自我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资源;(7)为自信心有待加强、缺乏经验的教师提供支持。
从实际来看,应确定高职英语校本教材不但具有以上重要功能,而且还要与需求分析的结果相结合,体现具体学校专业特色、学生特色与教学特色,真正实现在校本教材的编制与开发中需求分析的价值。
(三)校本教材的基本内容及材料的选用
在选用校本教材材料的时候,应提倡一种大教材观,即把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与其他教学材料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狭义教材的功能的同时,使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地接触其他语言材料,满足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在“因材施教”原则下的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更应该结合企业与学生的具体需求,以此来选择更全面、更深入、更贴近学生具体学习的情况、更具有专业特色、更体现学校教学原则与完结的教材内容,特别是要配套相应的教师用书,帮助教师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校本教材的内涵与精髓,了解其所具备的专业特色与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教材;同时,还应配套相应的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此为延伸,结合职业的要求和特点,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统一性与系统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校本教材的试用与评估
教材的评估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要看它是否与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吻合。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本等方面。以下原则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1)教材应该与企业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与明确需求吻合,与具有专业特色与职业特点的英语课程的目的和目标吻合。(2)教材应该顺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高职高专的校本建设中。(3)教材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需求,应该对其学习的过程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也应该促进教师对行业背景、企业需求、职业特色等方面的认识,在教学中自觉渗透专业与职业方面的知识。(4)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体现了基础性、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因此,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校本教材的模块样本要广泛征求企业、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过程,不断地进行动态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与修订,在最后教材编写完成后,还应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论证、由专业人士进行统稿、润色,反复修订,由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在全校使用。
五、结 语
“因材施教”原则作为外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整个外语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此原则下的英语校本教材编制与开发必须与教材使用的环境、教材适用对象的具体学习情况,如英语水平、学习观念、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相适应。
教材编写者在教材编写与开发的相关理论框架下,可进行需求分析,思考教材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及重要功能、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教材的基本内容及材料的选用、教材评估等方面的原则与策略,并不断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与教材评估后的调整,从而编写出一本科学、有效、系统性及针对性较强的英语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 Benesch.,S.Needs Analysis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AP:An Example of a Critical Approach.TESOL Quarterly,1996,30(4):723-738.
[2] Bosher.S.,& K.Smalkoski.From needs analysis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designing a course in health-care communication for immigrant students in the U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2(21):59-79.
[3] Cunnisworth,A.Choosing Your Textbook.New Zealand:Macmillan Heinemann,1995.
[4] West.,R.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Language Teaching,1994,27(1):1-19.
[5] 陈丽云.高职院校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制[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27):80-82.
[6] 刘平娥,罗建远.高职高专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8(26):59-60.
[7]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校本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统编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突出不足是在文体选择、例文选取、写作实践设置、单元模式构建方面缺乏专业针对性。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其校本教材的编写应从本院校实际出发,立足本院校开设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并适应本院校的教学改革需要。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132-01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是高职院校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有许多重要的工作要做,如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等等,其中校本教材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好的校本教材可以渗透一个院校与办学特色相契合的校本文化,可以促进一个院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体现一个院校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一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 高职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当前以“应用文写作”命名的,以高职高专师生为适用对象的教材数量不少,其中不乏由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编撰,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此类教材内容翔实、理论精当、选文规范,但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众多,统编教材在满足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在汲取统编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开发研究适合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
1.1 基于岗位能力的需要:统编教材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内容设置上不能够同时满足不同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一本教材往往既有针对理工科专业的科技文体写作,又有针对财经类专业的财经类文体写作,这样的教材难以适应地方产业或行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更难以满足不同专业院校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尤其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各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得到了有力保障,但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学苗质量下滑的问题,鉴于这种情况,各院校都在教学改革方面下了很大力度。尤其是对于应用文写作这样一门传统的理论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共识。而当前的教材还在沿袭理论讲授-写作练习的老路,已经很难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1.3 基于教材实用性的需要:教材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依据。教材的编订应该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另外教材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根据不同院校的生源基础情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编纂适合自身情况的校本教材才能更好与相邻课程进行衔接,构建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
1.4 基于资源优化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解决目前的应用写作教材普遍存在的文体选择及例文示范与专业相脱节的问题,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自行印发讲义、习题等教学材料或课堂多媒体演示的方式予以补充。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统编教材专业性不强方面的不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因素,零散的教学资料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把握,更谈不上课后的针对性复习。
2 高职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依据
国家教育部2006年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应紧密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并以之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当正确把握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的关系,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应用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与教材的具体编写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校本教材建设还应当体现出一个院校的办学特色及教学改革思路,既体现教材紧贴行业实际的针对性、先进性,又体现教材的特色性,实用性。
3 高职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开发策略
3.1 教材内容的确定,要基于本院校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在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文作为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日益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涵盖内容驳杂,文体多样,写作的难易程度差异性大,专业性要求不等,既有各个行业日常工作所需的共通文体,又有不同行业适用的“特需”文体,因此根据本院校所开设专业在应用写作方面的岗位能力需求选定教材内容是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环节。
在教材的编写之初编写者应当通过到相关企业走访、与行业专家座谈、甚至深入企业实践等方式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以掌握教材适用对象今后就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再经过深入剖析研究从各项岗位能力需求中析出与应用文写作相关联的能力需求,并以此为依据选定基本的教学内容;最后还应依据应用文写作这一科目的教学规律对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成为科学的教学体系。
3.2 教材例文的选取,要以贴近专业,新颖、规范、短小为原则:对于应用文写作学习者来说,通过对例文的分析体会写作格式及方法,通过对例文的品读培养语感,通过对例文的借鉴提高写作水平,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要过程,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材的编写中要对例文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
首先例文的选取要尽量贴近专业。贴近专业的例文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易于接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应用文的确是今后工作中上传下达不可或缺的工具,进而对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并逐渐地产生学习兴趣。另外,贴近专业进行选文,使教学活动安排更为有的放矢,也是校本教材相比较统编教材的优势所在。
其次例文选取要做到新颖、规范。统编应用文写作教材比较突出的一个弊病即是例文陈旧,甚至很多教材选用的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越发难以理解当时写这些文章是在何种情境之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编写者应当关注时代和专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深入企业或通过相关网站查找,积累新颖的例文。同时还应严格把关,甚至亲自动笔修改,以确保选文的规范性。
再次例文选取要以短小为原则。级别过高或体量过长的文章不适合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品读及仿写,难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尽量选取级别低、体量小的文章作为教学例文。
3.3 写作实践的设置,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中写作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所完成的应用文的质量是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但写作又是需要大量运用创造性思维的高强度脑力活动,学生往往耽于懒惰,不肯用脑。这就需要教材的编纂者在写作实践的设置上多费心思,使之能够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载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在写作情境的设置上要与本院校所开设专业相结合,以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任务驱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用任务完成的成就感来鼓舞学生。其次,写作实践的难易程度要与本院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强调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因为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而过于降低练习的难度,让学生感觉缺乏挑战性,也不能制订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的写作标准,以免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另外,写作实践的形式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文章写作,病文改错、例文仿写、口头作文甚至到相关行业企业搜集例文进行赏析都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方式。
3.4 单元模式的构建,要与本院校的教学改革相适应: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传统基本素质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以说是一门讲授和练习的进行都比较艰难的科目。为了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不同院校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课程改革的共识是在教学中以职业工作流程为线索,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以职场情境导入,通过任务驱动和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格式并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的改革对校本教材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注意与本院校的教学改革相适应,在单元模式的建构上应当突出教学适用性,运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例文赏析、理论归纳、综合实践等模块构建每一单元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使教材真正成为有益于课堂教学组织,有效配合教学方法运用,方便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的教学信息载体。
参考文献
[1] 覃碧卿.高职文化素质课校本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 高永贵 罗先凤.基于评估体系的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研究[J].网络财富,2008,(4)
时下,农村校本教研仍然是“涛声依旧”,茫然无措,不知该研些什么?笔者认为应从研究自己的行为,解决自己的问题人手:
1、抓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不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为此,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
2、抓集体备课
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段同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明确各课时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
3、抓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其操作程序大致为:⑴、选择课题。应以问题为中心,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把教学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⑵、围绕课题搜集材料,选择、整理材料。⑶、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⑷、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今后进一步进行探讨。
4、抓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听课、执教教师谈教学设想与意图以及教后反思。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5、抓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备课”。教后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
6、抓总结提炼
抓总结提炼对教师升华认识很有好处。要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把教学过程成功的案例记录下来,并用新理论加以剖析与同事共享;把教学过程经验总结出来、教学成果撰写成论文形式呈现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切磋交流,从而不断从实验过程中总结出经验,并用它去指导平时教学实践,以提升自己业务水平。
二、怎么研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应做好“三个结合”,即教研与教学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教研与师训相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1.开展讨论与交流,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开展教育科研的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澄清部分教师在校本教研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伴随着研究的性质。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是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创新。为此我们要立足于平时每一节课教学与研究,把“教学”当作“研究”,勤写教后随笔与反思,大胆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就是校本教研。
2.广泛学习与宣传,形成校本教研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本教研的氛围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保证。校本教研的氛围主要指观念氛围,我们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的理论,邀请教育科研专家以及市进修校老师到校进行教育科研方面的讲座与指导。引导教师树立三个观念:⑴、明确教研与课改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教研须先行”的观念。⑵、明确教研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树立“向教研要质量”的观念。⑶、明确教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研的主力军”的观念。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能树立“教研先导”,“向教研要质量”的思想观念,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之中。转贴于
3.加强领导与管理,构建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
一、职业院校忽视写作能力的原因
从隋唐科举时代开始,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就强调“文经武纬”。几千年来,这种传统一直延续着。所谓的“文经”,就是书面表达的能力;所谓的“武纬”,即生产、服务、管理的技能。但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出现了与现实(市场)对人才需要的脱节和误读,表现为仅仅只培养了具有“武纬”的学生,而忽视对“文经”——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职业技术院校中,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一)写作课程教学的缺失
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而出现的,属于新兴学校。缺少像本、专科院校那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人文学科教学缺少开创型的师资,写作课程也不例外,由此出现了只注重生产实践能力培养的偏向。
(二)教材的缺失
目前中职院校缺少具有针对性的写作教材,各学校大多以现成的教材,诸如《应用文写作教程》、《公文写作精要》、《实用秘书学》、《基础写作教程》等进行教学,而忽视了和专业的紧密结合。如数控专业和模具专业,都只教授说明文的写法,议论文的几大构成部分,记叙文的六要素等等,教学内容笼统,学生也缺少学的兴趣。
(三)观念的缺失
社会上对于写作人才的认识不足。各类中职学校应该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用型”、“技能型”被狭隘地理解为操作车床、设计模具、机械制图等生产实践操作。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认识并改造世界以及人类自身的通用工具和专项事业,也没有意识到写作是一个最能集中表达专业学习实绩,对学习成效进行集中考核的鉴定方法;没有意识到写作是对于生产实践经验成果进行书面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中职院校的写作教学是比较薄弱的,亟待加强。我们要认识到写作课程教学影响和制约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革新中职人才理念,我们可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和文学社团建设,可以扭转写作教学的不利因素;通过校本写作教程及配套设施开发,我们可以为写作人才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二、开发校本教材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开发校本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对现有写作教材的比较研究,对中职写作教材建设的调研,以及对我校实际情况的分析,中职学校存在着校本写作教程开发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一)现有教师科研队伍担纲
以湖南有色金属工业技工学校为例。基础教研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写作教研室,现有教研室主任1名,专职教师4名,校内兼职教师3名,教师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其中教研室主任赵元清高级讲师,长期从事师范写作教学,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教学经验,已有《乡村常用应用文教程》、《教育应用文写作》、《小小作文例话》等教材在省内外试用、推广。如果现有师资能更新理念,则完全具有开发和编写此教程的能力。
(二)引入学生推动教材的开发
利用学校已有的文学创作团队,挖掘学生中的写作人才,使之投入到教材编写的工作中来。由此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拉近教程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教程的实用价值。
(三)期盼务实创新
目前各类写作教程良莠不齐,体例单调,模式刻板;缺少针对中职教学的教程。开发的教程贵在吸收已有的写作教程成功做法,但关键在于锐意创新。由于职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不设置专门的实践课,而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行,互为补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活动,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信息,巩固理论知识。
(四)立足专业和实训的编写原则,对路适销
将课程理论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寻找各专业的不同点,凸现行业性和专业性。及时吸收新专业对写作的新需求。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指导下,中职写作教程与配套设施开发工作迫在眉睫,功在当代,意义长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79-01
教材是学习音乐知识的重要载体,笔者所处的地区统一使用苏少版教材,由于不同地区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统一的教材容易出现适用性问题,开发校本教材能促进学校结合本地人文环境和文化传统,使具有本土特色和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得以开发。教师如何精心拓展开发渠道,掀起音乐流行风,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呢?
一、以教材为载体,不断促进学科向深层次发展
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材,它的编写方向既体现本地特色,又要与全国通用的音乐教材接轨。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教师要结合现行教材,从横向和纵向去挖掘,让校本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教材。同时,教师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教学时,发现教材上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内容,在开发时要让校本教材成为音乐教材的补充和拓展,使学生利用校本教材能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如苏少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国龙吟》,教材安排了“龙的传人”“我是中国人”“竖笛练习”“金蛇狂舞”“红旗颂”“音乐沙龙”等,在教学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对这一单元的音乐很感兴趣,特别是当教师结合音乐主题创设情境,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他们对中华民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初中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期,基于此类题材是校本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像《龙的传人》演唱的版本就有多个,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可以考虑将这些版本收录其中,通过欣赏、演唱不同版本的《龙的传人》,感受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同《我是中国人》类似的音乐曲目也是比较多的,如《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中国人》等,开发校本教材时收集爱国歌曲曲目,并以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喜爱程度,然后设计成专题,促使学生学唱爱国歌曲,传承民族文化。
二、积极利用各类渠道,不断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渠道
音乐派系多、流传广,互联网存在海量资源,拥有海量的音乐作品和影像资料。校本课程是集文字、图文和影音为一体的,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教师要不断拓展各类渠道,但在收集资料时,教师要系统地编排目录,并根据目录收集资料,加工资料,最终做成一本可操作性强的校本教材。
如流行音乐是初中生课余时间经常接触的音乐元素,但在研究苏少版音乐教材时,我们发现教材内容相对有限。在开发时,教师可以以流行音乐为一个主题,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和课后经常接触的流行音乐,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目录的修订和调整。接下来,学校发动学生和教师的力量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收集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二次加工。传统意义上的校本教材是静态的图文资料,在信息技术时代,校本教材要突破传统的纸质媒体,将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相结合,让音乐“动”起来。可以说,如果校本教材紧扣学生和教师实际,是师生共同制作的,校本教材的生命力就会很旺盛,并会在推广过程中得到师生的进一步修订。
三、以本地音乐为特色,让校本课程资源更接地气
由于目前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是统一编排的,编者在编写时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地区的特色音乐,学生在课余生活又经常会接触到本地的音乐元素,这些音乐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要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资源,精心收集身边的特色音乐,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收集本地音乐素材,既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又能让校本课程更接地气,更多元。
如民歌是初中音乐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渠道,在开发校本教材时,教师要立足南通市的实际,以“南通地方的民间传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身边的音乐资源,利用学校图书馆,当地音乐博物馆、民族音乐传承艺人等资源了解南通民歌。像海门民歌,教师以海门民歌的历史与特色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挖掘:(1)海门民歌的历史渊源。了解它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随口即兴哼唱出来的,曲调比较淳朴自然。(2)海门民歌的分类和特色。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并介绍它们的区别与特色。(3)民歌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借此激发学生对本地民歌的喜爱。校本教材作为最接地气的教材,一定要精心挖掘本地的优秀音乐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本地音乐,传承本地音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编排,图文并茂将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对本地音乐有进一步的了解。
总之,校本教材更贴近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更接地气,它能促进学生学习音乐、表现音乐、爱上音乐。想让校本教材开发得更好,需要教师结合现行教材,深入研究音乐课堂上学生喜爱的音乐元素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教材向横向和纵向发展,并挖掘本地的优秀音乐素材融入其中,从而借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地方音乐课程资源校本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93年,一直以来,学校秉承“塑造健康人格,培养科学精神”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科技教育和教育科研之路。2011年春季,被确定为福建省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试点项目学校。
一、未雨绸缪——做好教育改革的准备
教育改革,是事关全省的一件教育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把它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1.确定项目名称。作为省教育厅直接确定的试点项目学校,如何确定项目名称,学校领导经过反复斟酌,一致认为,改革试点项目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因此,我们把项目名称确定为“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
2.制定工作机制。学校成立项目工作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试点项目推进工作的管理和校本教材的审定工作;组建项目工作团队,主要负责试点项目推进工作的实施以及校本教材《创新与实践》的编写工作。同时我们还制定试点项目工作配套制度及机制,并对照落实。
3.做好舆论宣传。发动全体教师行动起来,为做好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出谋献策。学校设立试点项目工作专用公共邮箱、试点项目工作网站、QQ群,为教师们创设平台。2011年6月28日,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举行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启动仪式,泉州市教育局网站、《安溪教育》、安溪县广电局对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的试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4.加大资金投入。为做好改革试点项目工作,学校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50多万用于建设两间标准化科学实验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并添置大量科学仪器。除了做好硬件上的投入,学校还注重营造校园科学教育氛围,创设校园科学教育环境,让学生在科学教育环境的熏陶下爱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5.优化师资配置。要做好试点项目工作,需要具备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为解决师资配置问题,除通过公开招考的两名初中物理教师外,学校还从现有教师中挑选3位年轻教师优先配足配强科学师资队伍。同时,安排行政领导兼任科学课及《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的教学。
6.调整课程设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就要保证科学课及校本课程《创新与实践》的教学时间。为解决教学时间问题,我们从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6课时及科学课3课时中各调出1课时来上校本课程《创新与实践》,这样,每周上两节《科学》课程和两节《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
二、紧扣重点——把握教育改革的命脉
做好教育改革的准备之后,就要分析工作重点,然后围绕重点全方位开展工作。
1.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
一是邀请省、市、县教科所与教研室专家到学校指导教育改革的相关工作;二是请本校省、市学科带头人为教师们开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讲座;三是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改革理论及新课标、观看教学录像课、分析典型案例;四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学校,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及各级研讨会;五是通过开展现场课标知识解读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现场撰写教学设计、学科素养、评课等各种业务技能比赛,以赛代训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还开通教育阅读网并征订一些书籍、杂志,供教师们学习。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在开发《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项目上,抽选骨干教师组建项目组,项目组先后召开19次会议,讨论教材的编写及修订工作。
①编写校本教材:我们利用两个时间段组织试点项目工作团队编写校本教材初稿,2011年暑假两个月着手编写三至六年级上册,2011年秋季编写三至六年级下册。在编写教材时,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校本教材的内容体系的主要依据是《小学科学》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及创新大赛项目,做到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二是把每册的内容分为四个板块:调查与探索、观察与实验、设计与制作、创新与发明。三是编写时主要体现地方性、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突出可操作性。
②修订校本教材:2012年春季及暑假,我们组织项目工作团队针对《创新与实践》初稿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在修订的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就地取材。校本教材要体现地方特色,我们就尽量采用安溪的相关材料,如六年级上册第2课“闽南文化调查”,就引导学生阅读《安溪县志》《安溪民间文学集成》,观看泉州电视台4套闽南语频道等。二是同伴互助。充分发挥学校各科骨干教师的作用,群策群力,通力协作,达成共识。例如:有些内容需要提供实物图片就请美术组教师配合,拍摄照片或画出草图,再由信息技术组教师扫描插入图片;在文字推敲方面,请语文组骨干教师进行修改完善。三是亲近学生。在修改校本教材时我们选用我校学生自己的作品编入书中,如:六年级下册第11课“如何撰写项目简介”,我们把六年(7)班钱璐同学参加省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农村乘车大小便问题的调查及对策——以安溪至龙涓乡的线路为例”作为范例。这样的修改,教材源于学生,用于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探索教学模式。教师们充满热情、绞尽脑汁把《创新与实践》校本教材编出来了,如何上好这套教材,大家感到束手无策,在教师们眼中,它是“三无产品”,即无教参、无教案、无经验。为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做到:一是召集执教教师,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执教教师反馈上课中存在的困惑,讨论解决办法,达成共识。二是我们要求每位科学专职教师各针对一个板块认真编写一至两课时的详案,供执教教师参考。三是每学期都开展《创新与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就如何把握教材、实施教学进行探讨,同时针对校本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④讲究评价方式。有效的评价能很好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能激励学生更投入地进行学习。评价《创新与实践》这门课程,如果采用简单的纸笔测试,很难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我们的做法:一是知识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笔试的形式;二是实验、设计与制作方面的采用让学生现场动手做;三是调查及创新与发明部分主要采用开展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每个班级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采用一至两个方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很乐意接受,效果较好。
3.加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
做好改革试点项目工作,最终受益的是学生,所以说学生是改革的主体。我们不仅要让教师们参与到改革工作中来,更要让学生们参与其中。为达到这个目的,我校开展一系列活动:①召开学生动员大会。②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③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如:科学课上让学生们动手做实验;课外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植物,带学生们到养殖场观察动物,撰写观察日记;开展小种植、小养殖活动;每学期开展读一本科技书、看一部科幻影视作品活动;定期开展科技小制作、撰写科技小论文、画科幻画等比赛;④经常开展全校性大型科普活动,如科普黑板报、科学想象画、科普征文、专题讲座、主题队会和科普夏令营等多种活动,并与社区联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⑤组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切切实实参与其中。
三、形成特色——品尝教育改革的硕果
通过前一阶段的摸索、实践,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已初步形成科技教育特色。
1.教育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几年来,科技教育已成为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学校参加泉州市航空航模比赛连续三年获一等奖;参加泉州市第七、八、九届科技创新大赛获一、二、三等奖十多人次;参加省电子拼装比赛获团体第一名;参加省电子模拟探雷赛获团体总分二等奖;代表福建省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杯模拟探雷赛获男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女子团体总分第三名;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生科技创意大赛,荣获小学组团体金奖,还获得纸箱车大竞速小学组第一名,10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个人总分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创新型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37-2
1 关注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要素之一,它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必不可少的依据、手段和媒介,是学生习得语文基础知识、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凭借,这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体现,这些特性必须从语文教材中体现出来。我校学生生源素质差,但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的幼师人才,这也决定了语文校本教材必须注重基础性,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掌握未来工作中需要的基本的语文能力。因此,幼师语文校本教材在基础知识方面应符合《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否则,编出来的教材无疑对学生具有不适宜性。
但注重了基础训练的校本教材还不能说就是一本好教材。语文既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传承文化。语文教材要以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进行编写,所以,好的语文校本教材应该将基础训练和人文培养完美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大量的毕业生反馈告诉我们,现今的学生缺乏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缺失。殊不闻,一起起幼儿老师虐童事件?女幼师对幼儿狂扇耳光、将幼儿揪耳朵拎起、针扎幼儿、将幼儿遗忘至校车内致死,这一例例事件无不让我们闻之惊心!这充分暴露了当今幼师毕业生缺乏较高的人文素养的弊端,因此,我们的语文校本教材还必须兼具人文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幼师语文教材的内容还应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她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任务。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不仅能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彩,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和人类文化的营养精华,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育专家顾明远也曾说道:“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只有把工具论和文化论结合起来,在教会学生使用汉字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因此,幼师语文校本教材在开发时不光要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还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让学生能得到幼儿园及社会的好评,让幼儿身上触目惊心的悲剧不再上演。
2 关注时代性与实用性
顾黄初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是借助四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织起全部的教学内容的,这四个系统分别为选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和导学系统。这四个系统的合理编组,便形成一套教科书的基本结构”。 而这其中,选文系统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校本教材在选文上要认真甄选,仔细审核,既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也要有能反映教材的时代性与实用性的现当代优秀作品。
首先,拿经典名文来说。古往今来,经典名文,数不胜数,而经典也素有定论,多为名家名篇,诚然,我们要注重选文的典范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经典全部适合当今的学生。比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这些文章背景复杂,远离当代现实,对于文史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颇大,已然不适合我校这样起点较低的学生了。因此,我们的校本教材要具有现代意识,要能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要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当前的先进文化。
其次,我们选文一定要结合幼师的专业特点,突出实用性,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学前教育也是师范教育,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文能力,如倾听理解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诵读演讲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习得都离不开语文学科的学习,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些能力的需要,要利用选文教学既让学生掌握母语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让学生逐步掌握拥有这些能力,为未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这样,结合我校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编制出的教材才是最适合的教材。
3 关注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
职业教育是应用型教育,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必须重视其就业导向性,兼顾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充分发挥语文为幼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功能,重视学生未来职业的需求和能力,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学习状态,考虑学生个体语文学习时的认知、心理等多方面需求。
幼师语文校本教材要关注社会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加深,社会对幼师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三至六岁的儿童,他们由于年龄幼小,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需要教师用心呵护,这就对幼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师在工作中要更多地运用其爱心、细心、责任心去照顾、帮助、指导每一个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游戏,体验成长的乐趣。社会对幼师人才的高标准要求使得我们在编制语文校本教材时要从内容上体现出社会的这一需求,要通过选文及语文活动的设计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丰厚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的教材可以设计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等相关内容,使学生从心理上做好储备,为成为合格幼师打下坚实基础。
4 关注知识性与专业能力培养
语文校本教材的内容,不仅要体现知识性、人文性与趣味性,还要体现专业培养能力。
首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材应该重视知识性,而知识性对于校本教材来说则要以实用性为导向。不管我们的培养目标如何,我们都必须要承认教材的基本知识的承载功能。编进语文教材的语文知识要具备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如同人体的骨骼足以支撑起全套教材。因为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之上的,学生只有在对基本知识的扎实掌握的基础上,各种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才能将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达到社会的要求,成为可以胜任未来工作的一员。因此,作为编制者,在处理知识点时有必要将基础知识连贯化、系统化,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消化吸收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语文综合能力。
其次,要突出人文性和趣味性。广阔的生活大舞台就是语文校本教材的最好素材。因而,教材编制者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心灵,注入生活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倡导生活化学习,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最有乐趣的文本和材料,设计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新鲜、活泼、具有创新思想又紧密地联系未来职业的学习活动,唤起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再次,要重点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多年来,我校使用的语文教材虽然也体现出了对幼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但已远远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幼师人才的需求。因此,教材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强化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表达能力、诵读能力等的训练。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师毕业生在制订教学计划、撰写教案、进行文字表达时觉得有困难,不会和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方法欠缺。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抓不住重点,不会设计关键的提问,工作总结、教育论文更是难上加难。
5 关注地方民族特色
我区是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77%。我校作为宁夏首府银川的一所重要的幼师人才的培养基地,多年来一直设有专门的民族班,招收的都是回族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都成为当地民族幼儿园的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她们也苦恼地发现,民族幼儿园似乎就只能在饮食及风俗习惯上凸显民族特色,别的方面只能是有心无力,她们都倾向于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能增加一些关于回族特色的知识和文化,以便今后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因此,在幼师语文校本教材中体现我区回族民族特色是一个现实需求。
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使教材能够适应学校情况,适合学生发展,那么开发出来的教材才会是好教材,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参 考 文 献
国家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政策规定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目前,教育改革的大潮正有力地推动着课程的改革。普通中学的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我校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开发校本课程。
一、把握校本教材建设的一个核心
即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可以说,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校本教材的灵魂和生命。在任何一个教育系统中,课程都是居于核心位置――教师为落实课程而教,学生为掌握课程而学,领导为优化课程而管理,社会为促进课程而评价。
1.体现社会适应性。中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它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开办和办好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学校应该开发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及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必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发展。
2.提高学生基本能力。中职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帮助学生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为之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这些雄厚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的基础牢了,将来的发展才有后动力。我们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打造人格健全、素质一流的中职学生,在21世纪信息时代,他们才能够在竞争的洪流中站稳脚跟。
3.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备从事上述职业必需的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中职毕业生有了一技之长,有了一书多证,那么,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够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成为技术骨干,成为企业、行业中的精英。
4.体现创新精神。校本课程开发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亦即能够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掌握必要的基本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应用技术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电子专业着重实际技能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技术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二、我校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
基本过程为:教师自发进行专业课兴趣小组实践课外活动课程化(每天下午第三、四节课)确定校本教材整体结构提炼能体现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确定校本教材的项目指导校本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它是在科任教师自发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学校管理者组织进行的校本教材规划与开发。
我校有教师自发进行专业课兴趣小组实践,每天下午第三、四节课,课外活动形成课程化。电子专业组建了电子装接工、维修电工、电子CAD等专业兴趣创新小组,举办了专业部教师和学生的各类技能竞赛。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师生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学校形成了以点带面的技能训练氛围。
在专业课兴趣小组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校本教材整体结构,提炼能体现行业特点专业技能,确定校本教材的项目,指导校本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比如在中职第一学期开设的《电子基本技能与训练》校本教材中,设计校本教材的项目有三项:项目一为元器件的识别检测;项目二为基本焊接技术;项目三为安装一个小的功
放电路、稳压电源、简单的调频收音机电路等。
三、我校兼顾校本教材价值的三种取向
1.学校想做什么。校本教材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达到用人企业的要求。我校电子类专业的建设,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专业建设应拓展该专业建设发展的口径,改变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工人的目标作为专业定位,引进电子类行(企)业的生产、维修标准,再按照示范专业的标准,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一线实践提供条件。而要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提升专业的知名度,这就要求我们校本教材的开发适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开发出既适合行业要求,又符合学校办学方向的校本教材。
2.学生喜欢什么。校本教材要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应通过调研来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调研的项目应包括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喜欢的理由和希望达到的技能目标等。为此,我们在学生、家长中开展问卷调查,让学生知道我们开发校本项目的目的、方法、途径等,学生对我们专业课程有那些方面的要求,并据此统一形成书面的报告,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参考依据。
3.学校能做什么。即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在具体的校本教材开发中既不能顾此失彼,又不可平分秋色,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突出其中一个方面同时兼顾到其他方面。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切相关力量的共同参与沟通协作形成合力,这个合力应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种力量的集合体。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有行业的专家、资深的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专业骨干教师等参加。领导小组整合教学资源,根据调研报告,确定学生在每一阶段应该要达到的理论及技能水平,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全面的项目课程开发的方案。
四、避免校本教材被过度“文本化”
我校教师通过编写教师指导用书,或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义和活页式的学习材料,使课程内容在实践中生成。同时,重视改进校本教材的教学方式。校本教材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和专题讲座外,还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创造、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公益活动、观摩考察、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形式。每周三上午四节课,电子电工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对学生在学习学校校本活页材料或其它形式的校本教材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反馈和利用集体的智慧去分析探讨。另外,本专业组教师也经常就教学中的某一案例进行分析,互相交流心得,以便及时改进。
五、注意建立校本教材的学生评价制度
一个好的评价应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学科的特点,遵循知识和能力相统一原则来拟定。例如《电工基本技能与训练》考核,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动往返的小车控制电路,从电路原理图到安装接线图,然后将安装接线、调试,可以突出过程性的检查,列出各部分的分值,条目清楚;《电子基本技能与训练》考试,可以让学生安装一个小的功放电路,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包含: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路故障的排除等,分别所占整个考核的百分比。这样,不但考核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操作中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团结、协作、创新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陈振源.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小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5,(5):97-98.
[4]毛君芬.中职电子技术活动课的构建[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期刊网,2006.10.
[5]谢迎春.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中的研究与实践[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期刊网,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