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4: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

篇1

1 实拍电影和动画电影的比较

电影分为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对于实拍电影来说其受到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往往在色彩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人物的拍摄是由摄像机的连续不间断拍摄完成的剧情表演,场景和色彩的表现大多受限于自然景观环境的影响,实物电影的人物和场景的塑造需要满足一定的事实要求,就是可以发挥但不能超越生活,因此实拍电影在色彩的编排表演上较为固定,发挥空间不大。而动画电影则不一样,它是一个脱离自然景观,以抽象的人物特色去表现故事情节,它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它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的情节随意地发挥,一些特备抽象的、超越生活实际的色彩表现手法往往寓意更深,更能够凸显出人物和剧情的特色,关键还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所欣赏。

2 实拍电影色彩处理的特点分析

在一些实拍电影中,作者为了宣泄一种情感上的表露,往往会突出色彩的渲染,例如,国产的经典抗战电影《地雷战》、《地道战》等,这些影片为了表现当时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大多采用黑白影片,这种色彩的表现形式使得人们能够从主观上融合到当时的苦难环境中去,对于作者的表达意图能够更容易地宣泄出来。此外,还有国际上著名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集中营的战俘和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以及纳粹分子的霸道、非人性行为,整个影片也采用了黑白画面的处理手法,而对于集中营中所出现的一个犹太小女孩,影片的画面将其制作为红色,这一表现则突出了在绝望中透漏出了希望的存在,表明人们在困难绝望的境地也是心向希望。同样的影片还有中国名作《红高粱》。尽管上述一些影片为了强烈地宣泄情感而进行了夸张的色彩处理,但是他们依旧没有脱离现实生活情况的束缚。

3 动画电影色彩特点的分析

对于动画影片,其中的色彩处理大多是超脱于生活的,采用夸张的方法渲染动画人物、场景、周围景观等,这些强烈的景观色彩渲染不仅不会使人们感到不适应,而且还能够使人们感到耳目一新。动画电影的设计一般是作者通过编排故事情节然后对动画人物采用主观的设计思路所设计出来的,通过设计出来的人物造型、一定的色彩表示和渲染以及逐格拍摄的手绘画面最终完成影片制作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画作品一般依托于计算机专业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动画电影人物的设计和绘画,通过电脑模拟展示二维或者三维动画影片人物效果来完成动画影片的制作。尤其是在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动画片的绘画时,其对人物的色彩渲染更加的多样化,色彩种类的选择也更加的多样化。基于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技术,通过不同的色彩处理技术可以对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最大程度的夸张和最小程度的细化。《功夫熊猫》是美国出产的一部以功夫为主题的动画电影,2008年上映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席卷全球,并取得了6.3亿美元的票房记录,这种效果除却宣传力度之外,更多的是对动画影片中动物的色彩处理,可以看出《功夫熊猫》中对各动物色彩的处理十分到位,细至动物里面的每一根毛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色彩绚丽,真实之中透发出夸张,正是这种抽象而细致的动画人物表现手法使得此部影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有经典动画影片《狮子王》中,其色彩表现就十分到位。色彩的描绘不仅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心情和成长状况,对人物的情感渲染、心理变化剧情发展也能够充分地表现出来。影片的人物辛巴和鹏鹏一起生活的场景,由之初橙色的辛巴,红色的鹏鹏到之后紫色的辛巴和绿色的鹏鹏,这一色彩的转变寓意着他们成长的过程和心理转变的过程,初期色彩的表现突显出他们自由欢乐安逸的生活状态,后期的色彩处理表现出影片人物面对生活和敌人的挑战时已经不能够再那么安逸快乐的生活了。

二 动画电影中的色彩作用分析

不管是实拍电影还是动画电影,其色彩处理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引起观众视觉上的平衡。视觉平衡是在电影里色彩在镜头移动情况下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的变化,所要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中国早期较为经典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有一个剧情就是孙悟空和马监军的打斗,两者的衣服色彩都处理为红色,而打斗的场景是蓝白相间的天空,马监军盛气凌人但是结果却是孙悟空获胜,马监军由大到小的色彩面积、由上到下的位置变化处理和孙悟空由小到大的色彩处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这反映出孙悟空的英勇好战与爱憎分明,同时也从反面表现出天神欺压弱小与孙悟空进行了对比,更加地彰显出剧情的编排。又如,在经典的国产动画片《葫芦娃》中,对剧情环境的设置,高峻的山峰、万丈的悬崖这些生活场景的处理更加突显出挖草药老爷爷生活的不易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蛇精和蝎子精洞府的描绘显得华丽异常,通过这种对比从而给观众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落差,为观众期求葫芦娃出现消灭妖精、造福人们打下基础。七个葫芦兄弟颜色各异,突显出不同性格和本领各不相同的葫芦娃,其中色彩的处理为之后不断受到妖精的迫害营造了剧情。而整体色彩的处理也为最后团结一心消灭妖精为民除害做出了色彩上的铺张。

三 动画电影中对色彩情感的使用分析

电影是一种情感宣泄的表现形式,而情感是会随着色彩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电影中对色彩进行合理的处理有助于电影情感的表达。色彩的表达一般来说是色 调的差异性表达,人们情感心理受到的影响多体现在色调上。例如,中国早期经典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在十万天兵天将下界捉拿孙悟空时,在将花果山团团围住的同时画面的色调是由明快变为灰暗,阴影从天而降最后整个荧屏全变为暗色格调,这显示出了天兵天将之多,情势之危机,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先是哪咤三太子与孙悟空对战,在这种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孙悟空依然凭借自己的勇气将天兵天将全数打败,这种通过色调的环境渲染使得孙悟空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观众的心也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从而达到良好的观看目的。

色彩在表现之中除了色调的变化处理还包括色彩间的对比,这种富有层次感的色彩对比使得动画的画面更加的丰富化,动画片的角色更加的生动化。可以说,动画电影的制作离不开色彩的对比。具体来说动画电影的设定离不开主次、大小、多少、冷暖、粗细等色彩对比关系。在动画电影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以对比的眼光去看待动画影片中的角色和场景的色彩。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对比主要是运动画面中色彩平衡及其色彩选择对观众的影响。在影片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剧情甚至同一场景不同的剧情中对色彩的选用也可以使得观众的心理受到不同的影响。在美国著名的动画电影《埃及王子》之中,在王子的逃亡过程就是一组色彩对比十分强烈的色彩分配,这种对比显示出了时间的过度状况。色调由暖色调逐渐向冷色调过度,而更加经典的表现人物性格分裂的剧情场景采用的是暗色调处理手法,即将黑色、蓝色及橙色的补色进行对比。同样的一个角色在不同的色彩状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或正义或邪恶。

四 动画电影中色彩调和表现的探究

色彩对比的效果作用使得不同的场景需要采取不同的色彩方案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角色、不同故事情节、同一个角色不同时期或者不同性格下的表现。在色彩的对比中离不开色彩调和,色彩调和就是在多种色彩下所做的有秩序、和谐及协调的色彩组合,通过这种色彩的组合可以使观看者随着情节的发展色彩的变化产生欢喜、愉快、悲伤的心理感受。在动画电影中色彩调和研究的范围就是在一定的剧情和空间环境下,怎么通过画面的色彩调和来达到观众随剧情发展的心理变化。色彩的调和与色彩的对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对比才有调和。任何一件美的事物其色彩都是和谐统一的。在对比统一中达到和谐的目的这是任何对比矛盾画面的最终结果。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是色彩的表现形式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和谐的统一美,这种目的要求可以通过色调的使用、色彩的对比等手法进行。总之,动画电影研究的关键就是对色彩理论的研究,作为动画影片中最为关键的色彩技术,我们应当在动画角色的设计阶段就应该从美学角度、计算机特效、色彩学、视觉与艺术角度去深思和设计,充分将动画电影中角色对色彩的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色调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上根据动画影片的剧情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诠释。

五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动画电影作为儿童的主要影视作品备受关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动画电影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管是从传统的动画电影还是从现在依靠计算机设计下的动画电影其色彩的设计对动画角色和剧情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珏:《色彩在动画电影中的叙事作用》,《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

[2] 文仕江、吴荣彬、陈默:《浅析国产动画声音的民族性》,《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2010年。

[3] 杨状振:《国产动画片的生产现状及走势分析》,《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2010年。

[4] 徐亚非、岳婧雅:《动画电影中长镜头应用的审美体验》,《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

[5] 李华勇、刘萍、姬洪强:《3D立体技术对动画电影的影响》,《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15期。

篇2

戴望舒大力译介外国诗歌,把从西方学来的诗艺注入自己的新诗创作中,使中国的新诗艺有极大的进步。他倡导新诗要具有“现代性”,他在批评林庚诗歌时尖锐地反对用白话写古意[1]P167-173,但在自己的诗歌中却充斥古典诗词文化的传统,正如李怡所说:“他对林庚等人的‘古意’大加挑剔,而自己的不少作品却照样的古色古香。”[2]无论一个多么伟大的诗人,都摆脱不了自己民族的影响,这正印证了T.S.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观点:“假如我们研究一个诗人,撇开了他的偏见,我们却常常会看出:他的作品,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现他们的不朽的地方。”[3]艾略特上面的话正体现出“互文”的特性,一个伟大的作家或诗人,他创生出来的文本总是有以前的文本遗迹或记忆的影子,每个现在的文本都是对它以前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对此,罗兰巴特有自己的解释:“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4]先前文化的文本和戴望舒新诗文本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发生互文性联系呢?下面分别从化用、用典两种形式研究戴望舒新诗语言与古典文化间的互文性关系。

一、化用

现在学者的论文,如引用了别人的东西就要表明出处,否则就被视为抄袭。热奈特在《隐迹稿本》里写道:“最逐字逐句和最直白的形式,就是传统手法上的引用;直白性和经典性稍逊一筹的形式是抄袭,这是未加申明的借用,但还是逐字逐句的。”[5]引用与抄袭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文中标明出处,然而诗人在写诗时会存在在诗中镶嵌着别人一两句诗而不加标明的情况,像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存在,特别是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因格律形式的要求,更不会在文中标明出处。

引用与抄袭的情况在诗歌的互文中不占主体,更多是以化用的形式存在。化用是在引用与抄袭之间,它的文字既不标明互文本的出处,又不存在整句抄袭,而是在自己的文本中镶嵌几个互文本中的词语,读者只能通过仅有的蛛丝马迹发现现文本与互文本的关系。

戴望舒以《雨巷》一诗而闻名,而《雨巷》中“丁香”的经典意象却是从前人诗句中化用而来的。卞之琳说这是旧诗“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抒意或者稀释。[6]杜甫《江头五咏》之一有:“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的诗句;李商隐《代赠》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浣溪沙》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词句。这三首诗中都出现了“丁香”的意象,可知“丁香”是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丁香本来是做香料之物,在古典诗词中却是柔弱纠结的象征。《雨巷》中的丁香意象就是从前人的这些诗句中生发的,丁香柔弱与纠结的象征含义还在沿袭,但“旧的古典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1]P128。诗人在化用丁香意象时,还对传统意象做出了新的处理。诗人以丁香比喻姑娘,王文彬说:“丁香在这里不仅是喻体,而且同喻本相互整合,形成意象叠加,姑娘的意象中有丁香意象的特点,丁香的意象中有姑娘意象的神态。”[7]P93姑娘染上了愁怨惆怅,丁香又成为诗人惆怅哀怨情绪的一个象征体。与之前三个互文本相比,《雨巷》中的丁香意象在艺术向度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所含的容量大大增加。

如果说“丁香”只是古典诗词一个简单意象的化用的话,那么“无边木叶萧萧下”则是对杜甫诗歌整句的化用。因“无边木叶萧萧下”这一化用的诗句的意境在《秋蝇》中反复出现,我们看看这首诗中某些诗句:

木叶的红色,/叶的黄色,/叶的土灰色,/窗外的下午!……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飘下地,飘上天的木叶旋转着,/色,红色,土灰色的错杂的轮回……什么东西压在轻绡的翅上,/子像木叶一般地轻,……

《秋蝇》这首诗蕴涵丰富的古典意象,诗歌以“木叶”和“苍蝇”两个意象交互呈现,营造空灵幽远的意境,具有一种复古、迷离的美。《秋蝇》中的“木叶”不仅是诗人情感的体现,而且它是与秋蝇的生命融合的。将两个不同生命的离逝紧密联系,木叶与秋蝇两个意象重合,目的在于揭示人生存的痛苦与生命的衰落,以及人自身卑微生命的无力。“对木叶的描写,并非‘具体的表象’,而纯然是主观视觉里的映像。因而这回环式的伴奏就显得更灵动。象征主义手法用到这样的规模,早就不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古已有之的样子了”[8]。杜甫诗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木”是诗人艰难苦恨的苍凉人生的寄托物,同时传达出人在天地之间感受到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秋蝇》与《登高》相比,更凸显出现代人内心对自我生命的关照。

戴望舒受禅学影响很大,在其诗歌中曾化用过王维的诗句。比如《赠克木》:“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看春夏秋冬之不同,/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静默地看着,乐在其中。”这分明是从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中化用而来的。戴诗不仅承袭了意象,在意境上也与其有相通之处,但在思想上戴诗更具有生死宇宙意识。

二、用典

用典(allusion)是作者对某个事件、人物、地点、艺术作品等的间接性的或不经意的采用,它依赖读者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才得以辨识。可以说,用典是一种经济的文学手法,它借作者与读者共有的对历史、文学传统的认识而实现[9]。用典区别于化用,在于用典包含的范围更大,化用只是针对互文本中个别诗句词句而言的,个别诗句或词句如果经常被化用,久之可能就会成为典故。用典往往走向互文本之外更大的文化传统,包括神话故事、英雄传说、历史事件等。用典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新文学以来,文学创作不主张用典。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改良文学应从“八事”入手,其中之一就是“不用典”[10]。但是对于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新文学来说,想摆脱用典几乎是不可能的。戴望舒在诗论中说:“不比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我不反对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1]p128下面我们看看戴望舒新诗语言的用典现象。

戴望舒诗歌有一首《微辞》:“园子里蝶褪了粉蜂褪了黄,/则木叶下的安息是允许的吧”,园子里的蝶乱蜂狂,然而它们也有疲累的时候,需要在“木叶下安息”。蝶和蜂都是传统的恋情喻体,比喻恋人们之间也是一样需要休息的。徐迟在《谈比喻》中说:“戴望舒的‘蝶褪了粉蜂褪了黄’的比喻,写在一首很美丽的诗中,懂的人不多。”[11]因为“蝶褪了粉蜂褪了黄”是用了典故精巧而微妙地表达了他和恋人之间志趣不投,不能心心相印的痛苦。戴望舒诗句中的比喻是从李商隐《柳枝五首(一)》和《闺情》等诗句点化而来的。《柳枝五首(一)》:“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闺情》:“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谓蝶宿花房(花蕊),蜂酿蜜脾(蜂巢),黄蜂与紫蝶,虽同时出现,不是同类之物,比喻男女非同类同心,不可能彼此相思[7]P107。说到戴望舒新诗中的“蝴蝶”这一典故,不得不提到《我思想》这首诗歌: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刘保昌说:“戴望舒诗歌中的经典意象,如铃声、蝴蝶、野草、古树、山、水、云、风等等,也是道家文化系统中的经典意象。”[12]并指出戴望舒曾“非常得意地用16世纪的法文翻译《庄子》”。[13]可见,戴望舒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我思想》中“我思想,故我是蝴蝶……”就是对《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这一典故的承袭。在戴望舒之前就有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的经典化用。《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里的“物化”是指取消了事物之间的差别,万物任其自然,随性而变化,生与死,梦与醒,你与我,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都不能分得清,万物化为齐一。冯友兰说:“在错觉中或者在梦中,一物可以是另一物。‘物化’表明,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14]“我”与“蝴蝶”统一为一体,诗歌借中国经典的寓言,引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

《秋夜思》中更使用了多种典故。诗的第二节有“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息”,这两句诗里就有两个典故。汉代郭究《洞冥记》卷二云:“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博物志》中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李商隐在《锦瑟》中亦化用此典故成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鲛人”这一带有神话色彩的意象被历代的诗人所喜用。“木叶”这一意象则源自屈原的《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代的诗人对“木叶”意象的使用也很频繁,上文已经说到杜甫《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诗句的经典化用,不过新诗中的“木叶”已经从典故变成一个普通而习见的意象。第三节开头诗句“诗人云:心即是琴”。再结合后面的诗句“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为天籁之凭托――/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我们不难发现此中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典故。诗的最后两句:“而断裂的吴丝蜀桐,/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是套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诗句,李诗源出《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诗句中“而断裂的吴丝蜀桐”既与第二节的诗句“心的枯裂之音”相呼应,又暗合俞伯牙摔琴知音不在的典故。

三、结语

戴望舒新诗艺术与古典文化的互文性程度之高,表现在诸多方面,前面是从主要的化用和用典两个方面谈论互文性,当然戴望舒新诗艺术文本与其译诗文本也存在互文性,与同时代的现代作家、诗人的文本之间存在互文性,戴望舒新诗艺术文本间的自我互文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共同构成与戴望舒新诗文本语言间互文性。正如罗兰・巴特所说:“所有文都处于文际关系里;其中在不同的层面、以或多或少可辨识的形式呈现出另外的文;先前的文化之文和周围的文化之文;一切文都是过去的引文的新织品。”[15]

参考文献:

[1]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散文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76-173.

[2]李怡.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1.

[3][美]T.S.艾略特著.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

[4]王瑾.互文性.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

[5][法]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0.

[6]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5.

[7]王文彬.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3.

[8]夏仲翼.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471.

[9]邓军.热奈特互文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32.

[10].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2(5).

[11]徐迟.网思想的小鱼[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324.

[12]刘保昌.戴望舒与道家文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3-47.

篇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国传统图案 

传统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是一切工艺,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如:年画、家具装饰、青铜器具、戏剧脸谱、亭台楼阁和民间剪纸等等)。从历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艺美术,都是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传统图案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判的完美结合,是劳动人民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了独具魅力的视觉形态”①p6,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等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从传统图案的历史渊源来看,“早期的甲骨文字图形符号,彩陶抽象几何纹样图案,青铜时代的器具纹样,汉画装饰艺术,古代的壁画,民间的各种装饰纹样(如青铜器具纹样、戏曲脸谱、亭台楼阁、玩具、年画、剪纸等等)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图形符号等”②p6,形成了气脉贯通,连绵不断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其地域的文化特征来看,由于各地区地理形态和区域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传统图案特征,形成了华夏民族传统图案的资源体系。 

二、传统图案的思想意蕴 

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案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的意蕴。外在的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的美好象征意义来。③p6 

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我国传统图案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 

传统的动物纹样如龙凤、麒麟、狮虎等以其威严的外貌,在佛教中它们是皇室、贵族及寺院等地的守护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之四灵以镇四方,称四方(东西南北)之神。以后为道教所信奉,作“卫护神”,以壮威仪。被儒家所崇尚的竹与梅、兰、菊、松,因有出众的奇姿、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爱,被大家称为“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历史上许多文人乐于为它们赋诗予以赞美。佛家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以后又把柄端改成灵芝形或祥云形,其糟微曲,造型优美,供玩赏用,曾被作为天帝力量的象征。道教的“太极图”概括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图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完美的造型、永恒的哲理,独显魅力!另外由于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创造,又产生了一些内容丰富的符合劳动人民情趣的民间传统图案。它们大多含有吉祥意蕴,符合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追求。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图案的审美艺术法则尽管是老调重谈,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思维来讲,又总是会产生出许多现实意义来。这些传统图案的艺术审美规律,往往时时刻刻地在影响着我们的美术设计,如果我们能运用现代人的思维,对传统图案作进一步细致探究,那肯定会产生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传统图案的审美艺术规律,对于现代美术设计来讲,它无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图案必将会产生愈来愈积极的作用。 

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性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因此它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带有传统意蕴的图形应用到标志设计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备受世界瞩目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可以说是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该标志整体结构是来自中国传统图案中的“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将这一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向,并藉以表达标志主题和表达人民的望。 

深圳市民间名吃饮食文化发展公司,品牌设计以“国花牡丹”为设计基础。牡丹图案作为装饰语言,(下转第60页)(上接第59页)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牡丹纹样(图案),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图案之一,她以富丽饱满的形态和艳丽夺目的色泽,在我国人民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标志设计作为本民族精神象征,她融进了人们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和良好祝愿,意寓繁荣昌盛,渊源流长。

中国联通公司标志是由古代纹样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现代通信的井然有序、迅速畅通和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新标志保持了原有标志的一致性和承接性,但在色彩上引入全新理念,由意寓科技、理性的蓝色转变为满足和提升消费生活为代表的红色突出了公司创新、

活力、时尚的品牌形象。红色和黑色搭配具有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红色双“i”是点睛之笔,既象两个人随时随地的沟通,又在竖式组合中构成了吉祥穗造型,“让一切自由联通”来满足人们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体现了公司的品牌价值。

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设计相结合应用的成功范例之一。该标志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运势融入到图形中,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归纳变化,表达了服务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四、如何发展与创新

以传统艺术中优秀的漆器装饰、陶器装饰、壁画装饰以及民间美术、少数民族装饰艺术中的经典内容作为标志设计的创意原点,是标志设计中常见的方法。传统图案不是一门孤立的造型艺术,由于现代社会超时空观、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加快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思想观念的深入人心,高度发达的现代美术设计思维被广泛地利用。传统图案的借鉴,应基于再创造这一原则,以避免原图形的简单翻版。另外,所借鉴的图形应该是与该标志所表现的意义相适应,避免张冠李戴。传统图案从来就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也不断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面貌。

由以上的成功实例可以看出,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将本土文化自我延伸,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对于设计师应准确的把握传统图案的深刻内涵,并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让古老的艺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得延伸下去。

参考文献:

[1]郭友南[m].《<感受符号中的情感>艺术探索》第96页.2005年第8期.

[2]董锦 徐青青[m].《<浅析史前漩涡纹样的艺术性>书法研究》 第72页.总第51辑.

[3]李东娜[m].《<现代设计中的意境美>艺术探索》2005年第4期 .

[5]王南溟[m].书法向世界开放[j]书法研究.总第51辑.

[6]叶国强[m].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魅力.艺术探索2006年4月第2期.

[7]韦丽娜 于壮[m]《vi设计实例篇》.

注 释:

①郭友南[m].《<感受符号中的情感>艺术探索》第96页.2005年第8期.

篇4

张清华《在世界性与本土经验之间———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与评价纷争问题》[8]认为,世界视野与本土经验、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对立,是造成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纷争的根源。本土经验这一命题应包含几个维度:传统性、地方性或地域性色彩、本土的美学神韵;在实现本土经验表达方面,中国当代小说实际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超越种族和地域限制的人类共同价值的含量,对于本民族文化和本土经验的充分展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孟繁华《文学革命终结之后———近年中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与讲述方式》[9]重点研究了中篇小说创作的本土经验,认为中篇小说代表了这个时代文学的高端成就:浪漫主义文学暗流涌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正在重建,多样化的讲述方式构建了一个没有主潮的文学时代。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文学不可能再产生当年的轰动效果,但对于人类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却不会消失。贺绍俊《从思想碰撞到语言碰撞———以严歌苓、李彦为例谈当代文学的世界性》[10]选取严歌苓、李彦两位华人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异质性文化碰撞对于她们写作的影响,认为尽管同样是处理“红色资源”,严歌苓侧重于思想层面,以一种建立在基督教文化基础上的思维模式来彰显苦难生活中人性的光辉,而不是追问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判断;而李彦更着力于语言层面,摆脱现代汉语的思维局限,用英语思维来处理红色资源,虽在思想层面并未触动国内主流的历史评判,但仍能够突破历史而超越到精神层面。近代以来,在东西方关系中,中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使得其一直在现代与民族、世界与本土这一悖论中艰难地寻找着平衡。而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本土经验的生动呈现,反映了中国文化、文学自信力的增强。但是这份自信万不可走到极端,变成了民族主义。我们认为,世界文学具有一种超民族性,但并不是存在着超民族或是民族应该取消。因为文学作为人学,总有些意蕴是超越了阶级、地域、民族、国家等界限,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共鸣。好的文学总是能够拨动所有人的心弦。文学创作一定要“眼高手低”,既要有远大的追求,不局限于为本民族本时代的人而写作,而是为全世界、未来的读者而写作,此即为“眼高”;又要充分汲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养料,立足于当代社会现实,自觉探索人的内心,捍卫作为人的尊严,保持关注现实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品格,此即为“手低”。从空间维度上处理好现代性与中国性之间的关系,即西方与中国的关系;从时间维度上淡化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边疆文学的研究在本年度得到了强化。如,张柠、行超《当代汉语文学中的“边疆神话”》[11]认为,新时期的“边疆小说”具有自身特殊的叙事模式:朝圣模式、历史叙事和探险叙事,作家笔下的“边疆”已经被神化成了一个类似乌托邦或是香格里拉的符号,作为福地乐土被人所向往。这一方面是现代文明种种弊端的暴露,不断被异化的人只能希冀于遥远的边疆;另一方面是边疆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落后的局面被遮蔽,呈现出来的是边疆纯真朴实的精神、顽强的原始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涉及世界性与本土化关系问题。宋建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2]首先肯定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启动、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等等。而面临的问题我们更是不能忽视的,如遗产资源所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环境和社会生活基础不断恶化、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世造成了文化传承的后继不足、外来文化的强力介入与冲击不断改变着民族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的弱者心态上是双重的,一方面是发达与落后之间的落差,一方面是中心与边缘的对立。而民族问题始终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文学创作向边疆迁移,整体上是有利于少数民族经验的展现。同时我们也应借助“申遗”热,应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视觉文化与文学之关系首先被关注的是视觉文化下文学的命运,对此有截然对立的两种观点。赵勇《影视的收编与小说的末路———兼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生产》[13]对小说的命运持比较悲观的态度,认为小说在视觉文化时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论文通过对中国当代作家及其作品与影视交往历史的回顾,认为80、90年代之交第五代导演与先锋作家的合作是建立在精神气质、叙事模式等方面相似的基础上,是精英文化之间的对话;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文化开始转型,作家与导演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由精英文化转为大众消费文化。标志性事件是六作家为张艺谋电影撰写《武则天》小说剧本。至此作家便频频“触电”,引发视觉思维与影视逻辑对于小说构成的渗透:小说生产方式逆向化,先有剧本后改写成小说;叙事手法剧本化,对话增多,语言运用能力退化;故事通俗化;思想肤浅化。因此,现在小说创作的繁荣只是一个假象,实际上小说的“闲”与“慢”的阅读传统已经被视觉文化所谋杀,而影视化小说用视觉思维和影视逻辑所创作出来的快节奏小说不可能成为文学的救世主,因为其所追求的画面感、节奏感不断满足人们的感官刺激,使小说成为一种消遣,进一步摧毁着小说阅读。所有这些使得小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命运岌岌可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而戴文红和黄发有均认为视觉文化对于文学的确存在着冲击,但是文学并非不堪一击,仍然能够找出突围之路。戴文红认为,突围之路是构筑“可能生活”;其《构筑“可能生活”———视觉文化中经典的接受及其意义》[14]一文认为,电子书只是作为传统书籍的延续,不可能取代传统书籍。而可视化阅读这种动态接受方式才是经典的最大威胁。但可视化阅读通过将经典转为影像或是电视文化讲座的方式,却使经典沦为一种空洞媚俗的浅层阅读,成为戏拟消解政治、刺激感官、商业炒作的“景观制造”。而这也正需要经典的力量予以拯救,为我们构筑“可能生活”,给我们以向上的指引,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黄发有《浅阅读语境中的浅写作》[15]则从接受者角度来分析视觉文化下文学写作的命运。影视图像和网络媒介的盛行导致普遍的浅阅读,特别是作家、批评家对于深度阅读的背叛更是令人痛心疾首。而这种浅阅读又刺激着浅出版的盛行。浅阅读与浅出版之间的恶性循环抑制了文学的创造性。这一切不仅冲击着文学,也制约着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度阅读中重新发现和激活伟大的文学传统。学者们对于视觉文化的态度也所差异。肖伟胜《视觉文化的衍生与艺术史转向》[16]对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溯,认为其作为反对文化精英主义的一种理论工具,是由围绕着文化界定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所兴起的,以一种多中心、对话性与关系化的阐释模式,成为进入互文性对话的多元世界的入口。另一方面与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大众传播时代,视觉形象已成为文化实践的中心”。而视觉文化通过对形象所传达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习俗的揭示,成为文化建构的新领域。邹广胜《谈文学与图像关系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17]则主张语言与图像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应该充分尊重两者的差异和价值。从插图本对绘画叙事与语言叙事的充分融合入手,认为对图像的感受力是与生俱来的,具有语言难以取代的优点,而且受众面更为广泛。潜在于语图之争背后的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冲突。吴琼《视觉机器:一个批判的机器理论》[18]以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机器为对象,指出其产生背景是19世纪开始的视觉转向。这次视觉转向不同于以往之处就在于充当观看中介的是真正的机器,因而将改变原有的观看手段、观看机制、观看主体、权力配置等。视觉机器作为一种批评理论,只有对机器作解构式的批评才可能为观众摆脱机器的配置提供一条路径。作为当代主导性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我们不可能螳臂挡车般予以阻止。视觉文化确实对当下文学创作产生了冲击,就作家而言与影视的结合在带来名利双收的同时,造成作家创作水平的下降;在商业利益面前迷失方向,在市场操纵下文字已经失去了力量。就读者而言,影视图像和网络媒介使得人们不断追求感觉刺激,放弃生命的沉潜与思考,更追求空洞流于表面的东西,不再阅读传统的文学与文化经典。

就文学本身而言,一方面经典被戏拟、大话、重构,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摧毁着经典,另一方面各种迎合读者趣味的畅销书取代了经典,量多而质不高的作品充斥着网络与图书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就没有发展的空间,相反,任何危机的背后都是发展的机遇。因为,文学从根本上说,不是媒介事件和现象,也不是纯粹的物质性商品,而是同我们的生命存在休戚相关的东西。西方文论研究之反思近年来,人们对于西方理论研究从盲目引进介绍到开始进行审慎的反思。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有其思想渊源和产生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有发展也有衰落期,有优势也有弱点。几乎每一波西方理论大潮涌入都会成为中国学术的研究热点。比如说女性主义引进之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出现了很多以此为解读视角的研究。诚然,理论工具的创新对促进术研究新的增长点的出现是有其价值。但是对于每一外来理论没有审慎地考察其源流,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热点有时就像被风吹过的的海平面不时掀起波浪,但是风平浪静之后我们又能在沙滩上找到什么却是一个大问题。所幸,近来的研究早已去掉了刚开始时的激动与焦虑,开始以一种平静审慎的态度来深入研究西方理论。如,章辉《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19]从历史、现实、文学、个人四方面分析了后殖民理论在全球兴起的原因,指出这是数百年来东西方反殖反帝的文化运动和实践的产物。怎样看待文化研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金惠敏认为,文化研究已然进入到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其《走向全球对话主义———超越“文化帝国主义”及其批判者》[20]一文提出,全球化文化研究极不简单认同现代性,也不是后现代性的产物,而是对二者的综合和超越。刘方喜《当代文论的“跨学科性”》[21]从理论的跨学科性来揭示在学科分化弊端凸显的当下文艺学应该怎么做。我们既不曾拥有真正的“跨学科”眼光,只强调文艺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分化,把其他学科视为是恒定不变的,又不曾认识到现代学科在分中有合的状态中总有一种学科的理论范式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没有真正理解“文化研究”背后的社会学范式。文化研究对于跨学科是有借鉴意义的,超越学科分化、遵循社会学范式而具有“去经济化”的特点、“去哲学化”。在当挥文论跨学科优势,必须拓宽文论的研究范围和哲学基础,特别是马克思的“关系哲学”意义重大。盛宁《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22]则认为,文化研究十多年来虽然轰轰烈烈却鲜有真正有分量的成果问世,造成这一困境的首要原因是把本应是批评实践的文化研究误当作是理论与那就来深入研究,只有把对文化研究的理论兴趣转向具体的个案分析,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去挖掘探究和当下文化现状密切相关的问题,避免以政治利害作为评判思想是非的标准,而是在义理层面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新世纪的热点问题之一。乔焕江《日常生活转向与理论的“接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说起》[23]认为,当代文艺学由于对自身结构性的盲视,如过分强调审美造成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大,放弃了价值判断与历史认知,从而丧失了介入现实的能力等,并且未能认识到当代社会文化结构的未定性与复杂性。而正是这双重结构性盲视,使得当代文艺学未能认识到生活世界转向这一理论生产的趋势。段吉方《理论的终结?———“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理论形态及其历史走向》[24]对“理论之后”、“反理论”、“理论的抵抗”等观念的生成语境与论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理论之后”并非意味着理论真正的危机,而是理论在一种新的文化生态中的价值诉求,呼唤着更高层次的理论形态的出现。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新进展2011年古代文论研究成果很多,依然聚焦于古代文论的基本理论和主要问题的探索与推进。限于篇幅,仅选取其中较有特色的研究予以概述。

童庆炳《〈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25]以刘勰《文心雕龙》反复提出的“情”的范畴为讨论对象,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认为刘勰突出提出“情”的问题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他批判“为文而造情”所针对的就是当时作品的空洞之情、虚假之情和艳俗之情,他说“体情之制日疏”,也是具有丰富的现实感的,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至于刘勰对与山水诗、咏物诗和田园诗所体现出来的“情”,即那种社会性较小个体性较强的“情”,也加以肯定。刘勰既肯定那种以《诗经》为传统的情志,也肯定因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的自然情感,既肯定社会的、群体的、理性之“情”,也肯定个体的、自我的、感性之“情”,刘勰在“情”的问题上是在古典与新声中徘徊,反映出他的折中主义思想倾向。第二部分,刘勰对于文学情感问题的贡献在于他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作家心中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主体触物起情后,所产生的情感是如何“移入”作家的心中的?作家在构思或动笔之时,心中的情感又是如何灌注到外物,与外物融合为一?即主体如何把心中的情感“移出”,投射于对象上面?概言之,“情以物兴”是情感从外物移出到作家的内心的过程,“物以情观”则是情感从作家内心移入到对象的过程。从“物以情兴”(“物感”)到“物以情观”(“情观”),是情感的兴起到情感评价的过程,是审美的完整过程,它们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第三部分,讨论中华古文论中情感的表现方式。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注意到“物感”说,而忽略了“情观”论即情感的移出过程。此文对于“物以情观”的再发掘,突破了以往的研究,完整揭示了刘勰的情感表现理论。王文生认为研究《文心雕龙》者都称赞其体系严密完整,但很少有人对《文心雕龙》思想体系的内涵及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文心雕龙>思想体系考辨》[26]一文从《序志》、《原道》、《徵圣》、《宗圣》等篇入手,认为儒家思想在刘勰文学思想体系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刘勰所建立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是用儒家思想来文艺自身特性和规律,用伦理政治价值来取代文学自身价值,刘勰对中国文学思想发展的贡献在于其实事求是、细致精微地对文学传统和现实经验进行总结而形成的文学创作论。在对《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一片赞扬声中,本文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值得《文心雕龙》研究者关注。吴子林《超越“实用”之思———孔子诗学思想之再释与重估》[27]一文对“《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一孔子诗学思想中最系统、最集中、影响也最大的诗学命题作了全新的系统阐释,认为该命题所论为“学诗之法”,并非人们一般理解的诗歌功能论。具言之,诗的兴发感动使个人的主体生命开始觉醒,进而反省社会、他人与自我,从《诗》中“彻悟”或“发现”某些人生的“意义”;在学《诗》过程中,“兴”与“群”构成了互动互补的关系,诗情的兴发感动,使学诗者在共同感受之下相互联结起来,产生对于自己所处社会的归属感、亲和感;“兴”与“观”的学诗阶段不介入到外部的对象世界,到了“群”则认识到了个体存在的有限性,而力求参与、融入到对象世界之中,达到人与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个体的人格由此提升了一层。“怨”是由于达不到“群”的理想境界,而表现为主体与对象世界的疏离、冲突,其真正目的是追求“群”,以根本的消除自己为目标。在“学诗之法”之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意见是《诗》“可以兴”,审美的优先性毋庸置疑。这篇论文颠覆了20世纪以来郭绍虞、刘若愚、李泽厚等学者对孔子诗学思想的论说,提出与其说孔子的诗学思想是“实用理论”,毋宁说是重视人格修养之人生实践的生命诗学,追求理想的人格精神和生命存在的完美境界,是其最高旨趣:这是一种“内在目的”论,而不是“外在目的”论。在培育生命意识,涵养人的情性,协调理性与感性、理想与现实,造就一个充实、整全、和谐的社会等方面,孔子的诗学之思有着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这对于深化我们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具有一定意义。

篇5

一、围绕主题,落实常规,突出特色,加强教研组建设

(一)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研效益

1、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师德建设:开学时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理念和学科素养方面的学习。加强师德教育理论、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学习,在教育教学总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

2、注重经验积累,开展专题讲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本学期围绕今年高考高三两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3、分类别听评课,推进听课效益:以徒弟和师傅为抓手,以备课组长和老师为主体,以教研组长和老师教师为辅助开展了各类听评课活动,有助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4、注重学情,各有侧重:高一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突破学考;高二一轮复习,构建体系培养历史思维品质;高三抓好复习关键,打造高效课堂,整理好高考真题,高效训练,学法指导。

5、参与远程教研,弥补资源短缺。参与自治区高中历史“基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共听了三节优质课和两场专题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先进学校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睿智和新颖,也感受到了老师自身素质对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6、优化资源库,打造共享模式:完善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到资料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突出主题教研,彰显学科特色

1、凝练课堂模式,有效推广示范。在上学期分年级探索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总结提升,通过组内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推广示范。高一:情境导入——情景教学——升华主题——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高二:情境导入——基础回顾——主干梳理——高考热身——课堂小结。高三:情境导入——(单元体系构建)——主干梳理——重难点突破(横向、纵向关联)——强化高考真题——小结归纳。

2、研究新教材,构建新体系:为适应新高考,我们在专业方面最大的活动就是提前熟悉部编版课程体系,构建必修2本、选择性必修课程3本的知识体系,开展部编版教材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组内分享了部编版教材电子版,利用教研活动先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然后对整本书进行了单元知识体系构建,对《中外历史纲要(上)》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

3、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科功能。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活动:2021年5月12日我们组在风雨操场开展“铭记党史 筑梦”历史红色经典演绎大赛。本次活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经典演绎为形式,分为屈辱篇、探索篇、屹立篇、富国篇、强国篇五个篇章来演绎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史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红色文化意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和心灵塑造的作用。

4、借力2.0培训,加快技术融合课堂:督促信息化技能培训和运用,针对重难点或者党史教育进行制作微课,公开课、钉钉课、录播课教师都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鼓励青年教师使用其他类型的技术教学。比如我组青年教师王妮媛在本次经典演绎就充分使用了格式工厂、迅雷下载等手段帮助我们完成视频剪辑、字幕呈现,消音、去水印等多种需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5、收集整理四史,录制党史微课。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优势,收集党史丰富史料,并针对党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

二、注重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

1、注重业务读书,强化做题:组内老师利用线下休息时间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比如鲁庄阅读《大国崛起·欧洲篇》,李建平阅读《中国大历史》,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知识,以年轻教师参加二模和所有教师参加三模为契机,强化高考真题(2018——2019年)和老师做高考真题的能力,高考结束后我们正对今年高考真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文综偏难。

2、针对有效课堂,打造精品课:本组围绕教学模式在组内开展示范课,依托和田地区“智慧云”平台,我组在组内群策群力之下推荐了赵阳和李建平两名教师上了示范课并上传了相关资源。

3、开展“红色活动”,强化育人功能:加强老师红色教育意识,在组内集体学习“学习强国”中的“党史故事”、“红色映象、“文献纪录片”等资源,促进教师红色素材的积累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能力的提升。

4、注重以校为本,提升科研能力: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突破口,加强校本教研力度;依托自治区教学论文大赛,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5、申报了地区级课题,撰写了申报材料。

三、优化课堂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力量,优化备课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落实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2、以模式为突破,开展课例研讨:围绕“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结合《我的模式我的课》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总结出来的课堂模式进行高一教学课例的讨论,不断探索国语授课形势下历史学考课堂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3、注重学习过程,落实笔记作业: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求做好笔记,养成听课就要动笔做记录、做批注的好习惯。教师按要求跟进学生作业批改和讲解。

4、遵循学科特点,注重学法指导:各位老师给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6

一、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母语的影响出现的一种错误的不规范的英语(李文中,1993)。中式英语在英语界被称之为“Chinglish”,它带有明显的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点,同时又是汉语和英语的混合成,但是它“既不是英文又不是中文”(Pinkham,2000)。

因此,尽管中式英语是由中国人发明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中式英语是一种不符合规范英语,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语言,是不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习惯或语法规则,受母语影响较为深刻的一种语言。中式英语很难被英语国家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二、中式英语的成因及表现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用用于进行交际时候,受母语语音、结构、语义或文化干扰和影响而出现的失误。中式英语有很多表现形式,接下来,作者将以中国影视剧的剧名的搞笑翻译为例,分析其中的中式英语的现象。

(1)硬译(rigid translation)

硬译就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直译。在翻译的过程中,人们将看见的中文一个个翻译成相对应的英文,他们没有意识到即使句子的语法是对的,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可能是错的,这样的表达并不能被英语国家的人所接受。

Egl:刘三姐

A Third sister Liu

B Liu sanjie(The Third Sister of the Liu Family)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的传说歌手。她聪慧机敏,歌声动听,有关她的故事和记载很多。电影《刘三姐》就是以她为蓝本创作的。很明显A的翻译是逐字逐句地直译,语法虽不存在问题,但是翻译A所表达的意思是第三个刘姐姐,而片名刘三姐本来指的是刘家的第三个女儿,因此B项的翻译The Third Sister of the Liu Family更复合原本的意思,或者采取音译的方式Liu sanjie也可。

Eg2:花千骨

A Flower thousand bone

BHua qiangu

花千骨,是一部由网络仙侠小说改编成而成的电视剧。花千骨是剧中的女主角的姓名。A的翻译是对照着姓名的汉子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因此最后翻译出来的译名不轮不类,不知所云。B的翻译也采用的是音译法,反倒更准确。

(2)词语的错误使用

找到―个准确的英文单词去表达中文的意思是比较有难度的。译者必须了解中西方文化,因为中西方支化中对待某―事物往往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比如说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可以出现在春节和婚礼上,寓意着吉祥和幸福。可是红色绝对不能出现在西方的婚礼上,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代表鲜血和暴力。

Eg 3:刮痧

A operation

B oriental Treatment

刮痧,是中国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截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出现红色粟状,从而达到活血的作用。很明显,刮痧的意思与A翻译中的operation的意思相差甚远。operation是手术的意思,而刮痧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医学的一种,并不能用operation(手术)来表达刮痧的意思。B翻译中Treatment是治疗的意思,虽然也不能很完全表达刮痧的意思,但是可以让西方观众将其理解为东方的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因此翻译成oriental Treatment,较之A的翻译更恰当。

Eg4:霸王别姬

A Xiang Yu the Conqueror Bids Farewell to his Wife

B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篇7

 

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以及精神活动,本身就是很抽象的东西。学者钱钟书说过:“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新增的《文化生活》模块,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讲解抽象的文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文化生活》和其它它几个模块教材相比,它的图片资料、教学案例更多一些,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要充分用好这一先天资源,优化教材中的案例,充分体现《文化生活》的魅力。

一、教材案例源于新课改的课程理念

这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改中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明确讲到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还没有接触过,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解释。因此,新教材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体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就是案例。

在新教材中,这种案例以启动和引导思维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优化案例,包括事例、数据、现象描述等常识性素材的运用,穿插在课文之间,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规范,我们称之为“活动框”。活动框的内容与课文密切关联、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并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以及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例如教材中的网络文化、青年志愿者、红色之旅、数字图书馆等案例,包含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等各个画面,使学生感受亲切,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同时经过“具体―一般―具体”的多环节转化,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反复作用下,学生识别问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二、必须优化教材案例,才能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思维过程都具有理论升华的意义;而且地域不同,对教材案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有只有优化案例,才能真切展现内容目标的重点,从而极大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再者,教材案例的意义之所以胜于教案、学案,就在于它既有教案、学案的引导功能,又以其经典性、综合性、拓展性充当着承载教学内容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托、实话教学评价的形式。因此,可以说新教材实施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如何优化案例了。

三、优化教材案例的方法

方法一:将支持教学观点的案例上升为讲点

阐述教学观点,有的要倚重相关学科知识来支撑,有的则直接凭借案例素材来支撑,这种案例素材就应该上升为讲点。例如讲授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样的道理,没有必要生硬的从理论上去阐述,完全可以将教材P104“道德典范”案例上升为讲点,贯穿全课,在生动真实的人物故事中引出“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点。

方法二:关注不同案例的相关之处,深度挖掘其意义

教材中大量案例,看似分散在各个框节,其实细细分析,会发现有些案例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能够把握好它们的相关之处,既可以通过学生二度记忆加深印象,同时又可以深度挖掘其意义。例如“两弹一星”这个案例在课本第一课第二框第三目“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P12和第七课第二框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P78的活动框中都出现过,通过反复使用,提练出综合国力、文化、民族精神三者的关系。再如P43“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P4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P53“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创新”,这些案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优化案例,都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把这些看似零散的案例综合在一起,更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辩证思维。

第三种:大胆取舍,贴近学生

有些素材,因其经典性而选入教材,但其未必贴近学生,在常识性方面未必承载本课程的目标设置。这些素材用什么、如何用、用多少,可由教师灵活处置――对于意犹未尽者,可以自行补充;过于陈旧者,可以自行更新。例如,在讲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时,作为广东的教师就认为,“客家迁徙史”的事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于理解,于是就替换了教材中原来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案例。又如,在导入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借用“上海世博会”的视频,而舍弃了教材中原先的素材。

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什么是教材,她是具体知识的载体,更是精神的体现”。希望我们能通过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政治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朱明光著《走出困境的选择: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三大看点》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3期P55

篇8

《女神》中“大我”的双重时代诉求

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块“五色石”——读王学振新著《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

明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宋代翰林学士与契丹(辽)及金的交聘

卢作孚与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北碚现象”

■匜铭文集释及西周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窥探

巴赫金“主体间性”思想解读

规训化的身体:思想根源、社会建构与管制技术

论话语理解的认知基础——意向性

李白与苏轼的创作个性之异

金代遗民文人李俊民生平行迹述考

19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叙述特征及模式的发展转变

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考释

影视领域新词语结构与性能考察分析

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与反思

“教康整合”理念下特殊教育职前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内隐与外显——越南华裔汉字学习缺陷与教学应对策略

人文精神与纪录片文化景观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9级绘画黔东南风景写生部分作品

历史发展的“正-反-合”逻辑——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文武关系及其近代变化

巴蜀“竹枝”的酒香

论抗战时期文化普及读物的出版与新启蒙运动的兴起

建国初期的《西南区禁绝鸦片烟毒治罪暂行条例》评析

朱熹关于封建伦理纲常“形而上学”化思想研究

智德·智能·才性四本——汉魏之际从重智德到尚智能的演变及影响

“致良知”视野下的教育思想

柯勒律治眼中的知识阶层

把欢乐还给儿童——论高洪波儿童诗

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沈从文《边城》解读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

论师范大学学生的素质及其培养

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基于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

论文科研究生教学方式的“道”与“器”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设计

小学—初中聋校听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

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

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区域差距分析

中国古代惩治盗墓行为的礼俗传统和法律制度

清代重庆的商业诉讼及其审理

虔敬与苏格拉底审判的二重性

存在之思:人在世界之中存在——论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

论朱子《尚书》学章句义理之得失

汉代夫妻合葬习俗的思想史解读

《春秋穀梁传》的作者为穀梁子

红色经典文学中的“英雄之死”

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窘困——巴金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解读

现代性、地方经验与人民立场——论文艺思想的历史语境与意识结构

论左翼电影的艺术形式创新

李成山水画树石形式的美学意蕴

也说《中山狼传》与《中山狼》杂剧的作者与寓意

《介之推火封妒妇》性别叙事的两重语调

茨威格文学传记与精神分析学说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文本中的历史张力

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探讨

篇9

语文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的简约式统称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的统称。中国古代的诗词是我们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我们国家历史的缩影,其中蕴含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其经典文化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把诗词教学的诵读作为诵读的基本内容完全是有必要的。

一、强化诗词诵读教学,可以积累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

事物的一切发展都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识储备上的,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切终将都是纸上谈兵。因此,语文教学同样强调知识的积累。大量诵读诗词教学能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文字呢?

在实践中首先是学校的力量。以我校为例:我校把诗词教学融入学生的各个学习角落。课间活动的音乐采取由诗词教学歌曲,并且于此同时也把诗词教学《三字经》作为我校文化墙的一部分,让学生在玩耍的时候时刻都能看见,慢慢读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不知不觉已经学生们已经可以记得很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还会主动一起查字典、问老师。不奢望学生读了就会,读了就懂,但每天读一次,每次收获一点点,时间长了,自然而然收获将会更大了。知识都是在慢慢积累中形成的。

二、强化诗词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

语感――语文教学之本。语感好的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自然会更透彻一点。许多专家都认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语感,刘大槐在《论文偶让》中写到:“(读古人书),烂熟后。我只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而诗词教学中的用词造句往往都是经过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的,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如《提李凝幽居》中的“推”改为“敲”,作者也是反复斟酌过的。而且诗词教学诗句优美,有的讲究对称,有的讲究平仄,有的讲究押韵,读起来有重有轻,有快有慢,有起有伏,而且每首诗词都有各自不同的节奏停顿和不同的蕴义,读起来都是那么的朗朗上口,也因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道作者,不知道诗题,但是看了上句便立刻知道下句。

三、强化诗词诵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诗词教学本身没有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那么直观,但它的形象性是其它一般的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在诗词教学中,具体、生动、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画面就构成了艺术形象。通过诵读诗词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所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可以延伸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诗词的更深一步理解。如:《江南》一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当学生每每读到这首诗时,脑海中就一定可以浮现诗词中所描绘的鱼儿成群的在莲叶间游来游去,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在北的情景,也更容易理解诗词的意思了。

四、强化诗词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诗词教学中有很多经典的词句不仅优美,而且描写的意境也很优雅。无疑的是,多读诗词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写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向我们展示了这么一幅画面:一望无际的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一张接一张,其间探出的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的格外的美丽。多么美丽而富有生命力的风景画啊!在教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闭目想象,然后自由诵读。这样,学生就很自然的体会到了美、欣赏到了美。

五、强化诗词诵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的表达欲望较强,他们心中积累了一定的诗词、警句后,总是想找个机会表达出来,或吐之于口,或倾之于笔。而习作时恰当的引用诗句能增强表达效果,为文章增添色彩,画龙点睛。因此,诵读诗词教学能调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由于当时学生的兴致非常高,有学生还把这些诗词进行归类,发现同为咏春的诗,既可以写花,也可以写树,写花写树又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更激发了学生诗词教学积累的兴趣。诗词教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源于诗人仔细的观察自然、细心的感悟生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相信如果能经常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诵读诗词教学并且联系实际,那么,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强化诗词诵读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我国诗词教学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包含着很多哲理,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博大精深的精神力量。因此,让学生诵读诗词,有助于组早学生高尚的灵魂,犹如春雨般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正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些诗词教学都含有深刻的哲理,读这样的诗词,怎能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呢?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让诗词教学诵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成为像一日三餐一样缺少不了的习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 非文本形态

任何一门理论的学习必然要导向实践,否则就只能是空中花园,不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现代美学原理也是一样.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能运用其中的原理分析古今中外大量的文艺作品,而且对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的人生规划,以及现实社会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现代美学原理是用马克思整体观对美学和文艺学进行探索的尝试,它是通过能作为能动主体的人,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整体把握人类生存事实的完整的科学方法。作为主体的人,绝不是空洞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博士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例子。他既有追求爱情,与葛丽卿结合的感性冲动与愿望,也有追求古典艺术的理性冲动,还有实现社会价值创造,达到永恒的审美创造之冲动。一个健全的人势必要追求从感性冲动再到理性冲动,最后上升到审美创造冲动的全过程,不能只居其一或居其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这一体系所达到的高度又是通过不断否定低层次的冲动来完成的,个体的生命总是指向于共聚物高层次的各种创造,那么就必然要由否定当前不进入到更高境况之中去。浮士德的经历具有必然性,是人性的普遍表征。

如果说,学习现代美学原理仅仅停留在能分析文学作品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必须使我们关注生活,关心自身,完成人生甚至是社会的完美建构。美学必然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者说把美学导向日常生活中去。

这并不是臆想。各种门类的美学,如建筑美学,园林美学,饮食美学……的出现,由此可见,审美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先对这一现象发文评论的当属陶东风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学科反思》,文章称审美活动已经超越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生活中,如广告设计,流行歌曲,街心花园,购物广场……等等,都表现出审美化的倾向或特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赵勇的《再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陶东风先生一文的简短回应》,文章从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语境中生成的理论和社会现象是否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这个角度出发,质疑了命题的普适性。朱国华也发文表示, “日常生活审美化”不是一个普遍的命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并不是中国学者,而是英国的迈克・费瑟斯通,他1988年在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的演讲就是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题,后又有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倡导“全球审美化”,“经济基础审美化”,“物质审美化”,甚至提出“审美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首策略” 。1988年召开的第十四届国际美学会议上弗恩特说道,“审美化正成为当今社会的首要组织原则”,“通过设计,技术以及风格化,美学已渗透到现代性生产世界,商品也具有了文化属性”。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来看,他们所要说明的是生活和技术之间的距离缩小,甚至是界限模糊,审美已经超越纯艺术范围,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陶东风认为,“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完全丧失了。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度假胜地成为新的审美活动的主要场所(即使是精英知识分子也很少到高雅的美术馆,音乐厅去进行审美观赏)”。①如果我们走出去多转转,大概是会同意陶东风的观点的。深圳的市民中心和深圳图书馆,音乐厅坐落在红荔路以南的片区,单单是市民中心建筑群,就给人惬意的感受,它的楼顶是流线性设计,像一片此起彼伏的银色海浪,靠西边一点有一个略尖的穹顶,特别是到了晚上的时候,市民中心建筑群本来也有灯火,围绕在周遭的街灯都亮起来,若是能站在图书馆水墙的阳台上观望,那真是美极了的。市民中心并不仅仅是观赏性的建筑,它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大得多。深圳市博物馆就坐落在东区,这里常年举办各种展览,有文物展,画展,民俗风情展等等不一而足,免费向民众开放。博物馆正门出来是一个广场,高大的热带植物呈环抱状延伸开去,树下有许多环形石礅,和高树相呼应,以供休息之用。西区为通常为各种公共功公益活动提供场地。每周这里都会举行亲子教育活动或是防火防灾知识宣讲,或者是文艺演出等等。当然这里的布置没有一般会场的呆板和严肃,枣红色的落地帘,舞台宽阔大气,简约大方的吸顶灯和装饰灯,洒下来的光线也是柔和,非常体贴人的眼睛。整个观众席设计成五舞台形,坐椅和落地帘的颜色都是庄重的枣红色,也保持一种和谐,地板是颜色较深的简易木纹板。我常常在感叹,这里给人的好感可不会比音乐厅差呢!这些地方都属于公众活动空间,但又不只是提供公共服务那么简单,或者只是一个活动场所。它们本身就具有一种吸引人的物质,一种比较轻松自由的美感。建筑物不是没有生命气息的静态物质,它已经是兼有实用功能和审美效果的有意味的人文设计。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陕西的“新唐风”建筑 ,广州天河城,深圳万象城,还有各地的城市广场等等,不仅是这些,街市上琳琅满目的广告,家电,日用品,甚至是流行歌曲歌词,手机短信等等都在挑起人们美的味觉和视觉。当然有人担心审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是审美泛化的表现,或者说是审美民主化的症状,是审美的“祛魅”“去精英化”,但是这并不能说服所有人都表示认同,自康德提出审美的无功利以来,得到很多人的拥护,反对审美向日常生活倾斜的人则认为这种物质性的审美的美学的堕落。

“任何一门人文科学研究,在我看来都应当对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现象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②而且它不应该是封闭的,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那么,恰恰《现代美学原理》对我们就有这样的要求,原理学得之后要进行研究应用,再走向现实设计,与现实生活结合,能分析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更能够对我们的人生进行美的设计。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必然态势,审美向生活的倾斜,不仅是社会消费文化使然,也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

注释:

① 陶东风 著《精英化――去精英化与文学经典建构机制的转换》.《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第17页

② 陶东风 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趣――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68页

参考文献:

篇11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1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自信是一泓清泉,能滋润一方土地;自信是一盏明灯,能使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我曾经是一个对自己很没有自信的人。上课时,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怕答错;考试时,心里十分慌乱,怕考砸;主持早读时,声音很小,怕被同学疏远……然而,在二年级时,我终于自信起来,发出了自己的光和热。那是一堂语文课,那节课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由于我对自己不自信,胆子很小,所以上课时经常当“观众”,一声不吭,以往的老师也没太在意我。

但二年级的开学初,彻底改变了我。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开始抽查背诵昨天布置的古诗,一向不起眼的我竟被老师注意到了。她让我起来背诵,可我十分忐忑,心都快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了。我低着头,脸像被涂了一层红蜡。老师见我不做声,便和蔼地对我说:“没关系,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会行的。”顿时,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让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有一股力量驱使着我,使我不得不开声背诵起来……放学后,老师找我谈话,对我说:“我向你以前的老师了解了你的性格,他们都说你缺乏自信,可我相信你,你一定会行的,你并不比别人差,你要给自己信心,勇气,才会成功,老师永远都会默默地给予你力量,相信自己,相信老师,你是最棒的。”老师的这一番话,是我非常感动,我心想:我一定要加油,一定要自信。

之后,在上课时,老师的这一番话让我鼓起勇气,重拾信心,大胆举手发言,最后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老师赞许的目光;在考试时,异常轻松,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主持早读时,声音格外响亮,最后获得了更多的友谊……

由此可见,自信是多么重要。如果失去自信,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如果失去自信,就像大树失去了寻找水源的方向;如果失去自信,就像花儿失去了大自然的哺育……给自己一份信心,就是让自己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2浅唱低吟,中华文化化为句句名言,涤荡心灵,增强中国自信。

但当下,韩剧风靡中国,欧美风尚席卷华夏,国人沉醉于纸醉金迷中。在外来文化的侵入,与中华文化的被漠视的现实惨象下,中国的脊梁骨软了,中国的自信心弱了。莫不知,何须外国的浅碧深红,因为中华本来就是第一流。

君不见,汉唐边关,金戈铁马,枕戈待旦,多少壮士为国而战。千里白骨铺,万里热血洒,九天忠魂佑中华,护我国平安。君不见,欧美风潮席卷下,中华文化独悲哀,环寻海内,却无几人传文明,国亦悲哉。

看当年,丝路贯亚欧,引来马可·波罗笔耕不辍,传我中华文明。多少外国来朝我中华,多少书画捧赏于外国帝君手,多少陶瓷陈列于桌餐美宴上——甚是自信。怪不得李清照高吟一调:“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但现状是:提笔确忘頔汉字,张唇谌缺美诗词,学堂遑论状元子,足手不谈武术姿。由此,鲁迅先生才在歇斯底里地呐喊:“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还好,中国已在正视。不信?请看新教材上的大比例的古文名篇,请看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中国声音,请再看“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自信。

风还在吹,雨仍在落,但中国自信不能被吹走,不能被遗落。我们都在风吹雨打中砥砺前行,坚守着中华文化的最低底线,这就是中国自信所以不被完全磨灭的原因。

火还在燃,水依旧流,请点燃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接引中华文化之滚滚洪流。乘千里长风,破万里骇浪,在世界文化云月鏖战中出奇制胜,耀我华夏荣光,增我中国自信!

当今新时代,我们是勇敢无畏的弄潮儿,勇敢于激流勇进创世纪,无畏于踏浪乘风惠万民。中华文化传承之责,毋观他人如何,但在我雄心勃勃少年顶天立地稚肩担,做那中国自信人。

当世界在问,中国为什么还在自信时,我们何不自信答道:“因为中国有我!”

当世界之水汩汩向前涌时,我们在海浪上弄潮,自信地振臂高呼:“数风流国度,还看中国!”

——这,便是中国自信!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3人生中,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你处于人生的黑夜,处于人生的低谷是,也别忘了自己一缕光吧!这一缕希望的光,这一缕自信的光,看似微弱却重如千斤。它是我们生存的动力,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精神支柱,它让我们扬起希望的风帆,笑对人生,驶向未来生活的彼岸。

时间快如闪电,六年的付出在最后那一天必将得到果实,成功?失败?谁也无法预料。恐惧笼罩我们心头,压力、自卑让我们快要崩溃,考试的前一天,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们似乎等待着死亡的宣判,压卷题、阅读、作文自卑得让我无法抬头。夜晚,我怎么也不能入睡,望着漆黑的夜空,心里像打了五味醋一样。望着窗外,忽然看见一缕缕的光给一对母女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看者看者,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在自卑中给自己一缕自信的光吧!它也许会让你我成功,也许将改变你我的一生。

第二天,我不再自卑,昨晚看到的一切让我顿时间醒悟了,我自信地走入考场,又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等待地走了出来。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很开心,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在“黑暗”中给自己一缕光,会让自己有一种精神支柱,也让我战胜了自卑,变得自信,变得坚强,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在遇到挑战时,要勇敢面对,要充满自信,更要笑对人生。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在世界的科学领域中,本应有更多的爱迪生、弗莱明、莱特兄弟、爱因斯坦,在文学中,本应有更多的,更多的泰戈尔、笛福、海伦彭斯,然而,是自卑埋没了一个个人才,是自卑断送了他们美好前途,是自卑让他们永远默默无闻。

因为自卑,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为自卑,就没有挑战自我的决心;因为自卑,就没有勇气追寻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卑就得过且过,放任自流;因为自卑,在事业中不敢出人头地,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光彩。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得说自卑就是自我埋没。自我葬送,自我扼杀!一个人想要写下无悔的青春,要写出人生瑰丽的诗篇,就要摆脱自卑的困扰,给自己一缕自信的光。

朋友们,走出自卑的峡谷,给自己一缕自信的光吧!你,我,他我们大家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强者,生活的强者,我们的人生将因此而闪烁出瑰丽的光彩。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4有一句话曾被无数的人和事例证明过:自信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基石。

在古代,“大将之才,类出天授”一直是主流观点,很少有人认识到自信的作用。可是随着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一群除了自信什么也没有的“杂碎”就使庞大的秦王朝土崩瓦解。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秦国名将王离、章邯率领的数十万军队,居然在军粮仅能维持三天的情况下,率领几万楚军杀向敌营,结果大破秦军,活捉王离。

王勃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面对阎都督暗藏私心的“请求”,竟不推辞,援笔一挥而就,作成《滕王阁序》,不易一字。可见血统、年龄和阅历有时只能用来唬人,自信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关于自信还有个的悲剧,主角是物理学家普朗克。1900年,他提出了光量子理论。本来这是个伟大的发现,但他并未因此而高兴。相反,他却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把本来很和谐的经典物理弄得一团糟,内心不安,诚惶诚恐,甚至企图将能量量子化纳入经典物理的轨道之内。这多像晚年的牛顿。牛顿也曾经对自己的学说产生过怀疑,甚至把“第一推动力”归结为神的作用。费尽心血提出来的理论,经过许多次的修改,能够解释那么多的现象,这是一代甚至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成果。在尚未验证真假的情况下,只是因为信心不足就放弃了,这是历史的倒退,也是科学的遗憾。

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社会制度也公平了许多,人们还需要自信吗?当然需要!一个人,有自信的时候和没自信的时候看上去判若两人。一支球队,一旦有了自信,那么行云流水的进攻,眼花缭乱的配合,都会一一呈现。甚至幸运女神的垂青,也会降临到这支球队。再想想你自己,有没有自信指数超高,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时候?这些事情本来就能做到,只是由于没有自信,造成了这些事情不可完成的假象。

人活在世上,不论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还是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都得有点自信。顺风顺水的时候有自信无可厚非,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有自信就会做到。既然已经付出了的努力,就请你加上的自信,去收获的成功。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5清晨,万籁俱寂,天蒙蒙亮,黑夜正欲隐,破晓的晨光唤醒沉睡的生灵。“这天可真怪,早上天还乌蒙蒙的,可这下午太阳却毒辣的狠。唉,还得在太阳下晒一下午,想想都可怕。”旁边的阿信说道。“没办法,谁让这是体育考试。”我无奈的摇摇头。“别说了,别说了,下面要考跳远了。”

旁边的阿言着急的说。好不容易到了我,我猛身一跳,“一米九。”老师叫道,声音中带着着急、愤怒,甚至嘲笑。待他人跳过后,我又去重跳,这本是几分钟的等待,此刻却如此漫长。风儿在耳边刷刷的吹着,把脑袋吹胀了。本就无花,仅只剩草,草儿似乎摇摆着脑袋谈笑着我那笨拙的动作。又到我了,我耻于去看周围的一切,低着头,看着沙坑中,那些丑陋的沙子似乎在龇牙咧嘴的嘲笑着我,闭起眼睛,奋身一跃,“过。”仅仅是淡淡的回应。

“下面一个项目是扔实心球。”随着老师来到场地,此时心情依旧沉在刚才的伤心中。当我扔出球的一瞬间,脑袋昏昏的。“好极了!”老师兴奋的声音唤醒了我,看着那些黄灿灿的球在阳光下,听着老师兴奋的声音:“差一点就到男生满分了,作为一个女孩子是特别优秀的。”心忽然恍悟了,那些阳光下的球似乎都一闪一闪的发着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