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4: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品成本控制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材料价格的控制
一般来说,材料价格主要体现在采购阶段,由于该阶段的材料价格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当一些影响因素无法进行人为控制的时候,企业就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改变采购方法的方式来降低材料价格。企业联合采购是目前在中小企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采购方法,这种采购方式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价格,节约采购环节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采购风险。但是,由于联合采购是新兴的一种采购模式,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采购前期的信息整体工作量大,有可能会导致部分信息技术外泄等。
1.2材料消耗量的控制
在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消耗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材料净用量和额外损耗。材料消耗量的控制也应该从以上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根据产品制作的实际需求,本着客观、不浪费的原则,对材料的消耗定额进行合理制定。其次,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制度中应该包括每月、每季度、年度的材料使用量、各类材料的领用制度以及材料的节约使用制度等,以此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使用成本。最后,要积极推进材料的回收利用。在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很多材料都可以实现回收利用,比如说油等。如果能将这些材料重复利用,那么必然会大大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2.人工成本的控制
2.1定岗定员管理
科学的定岗定员管理是降低人工成本的主要手段,机电产品制造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生产任务的实际情况,对岗位数量和职能进行充分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岗位所需的人员和数量进行合理设置,最大限度的将员工的工作潜力挖掘出来,将人力资源做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升和劳动成本的有效控制。
2.2工时定额管理
工时的定额管理也是人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成本控制人员在对工时额定管理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的任务情况和人员设置情况来实施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发现企业生产中的弊端,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解决,以此来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
2.3预测预警制度
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是企业对制造成本控制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研究,分析企业人工成本费用,与行业中平均人工成本进行比对,使得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劳动分配率、人均工资等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的人工成本范围内。根据同行业人工成本水平,制定公司自己的控制界限,对于超出界限的及时发出预警,形成良性人工成本管控制度。
3.节约能源成本
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制造行业发展的飞速发展,对各类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科学合理的对能源进行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也成为了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能源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时候,为了对能源的使用情况是否规范进一步了解,管理人员应该对产品制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能源成本进行核算,并将核算结果与标准能源成本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能源的使用是否规范,一旦核算结果与标准能源成本相差较大,那么就应该采取措施对作业进行核查,找出浪费的环节和可以节约的环节,对其进行制度约束,实现能源成本的节约。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节能能源成本的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作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作业会计(Activity-BasedAccounting),最早提出的时间是20世纪30--40年代。最初作业成本会计是作为一种正确分配制造费用、准确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提出来的,其理论核心是企业各种作业消耗企业资源,而企业产品则消耗各种作业。作业成本核算系统(Activity-BasedCostingSystem)简称ABC系统,是成本管理会计的热门话题之一,是管理会计针对传统成本核算系统中产品成本被扭曲,以至于导致错误的管理和决策而做出的相应反应。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作业成本计算法在先进制造企业的成功应用,ABC开发的结果逐渐偏离了解决成本扭曲的本意,人们发现ABC给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于是,利用ABC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生产管理等的作业成本管理理论及实务纷纷涌现。以作业为中心进行核算、控制。分析和管理,是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特征。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建立作业中心
首先,应该认识和了解企业实际存在的各种本来意义上的作业。这些作业的确定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布局和程序、分析企业的有关流程图等。具体作业的划分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条件可粗可细,比如小型企业可将整个购进过程作为一项作业,而大型企业则可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请购申请、评估报价、签订合同等多项作业。作业划分越细,越有利于成本管理,核算结果越准确,但核算过程也越复杂。
在确认了企业的作业后,要进一步分析成本动因,进而组成一系列作业中心。所谓成本动因又称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决定成本发生的哪些作业,可作为分配成本的标准。作业中心是成本归集和分配的基本单位,它可由一项作业或一组作业所组成。其组成应根据重要性原则和相关性原则。
在京瓷公司的实践中,“变形虫”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作业中心,它是工厂、车间中形成的最小基层组织,也就是最小的生产单位,相当于一个生产小组。比如说某个车间的一道工序,至少需要10个人来干,就由这10个人组成1个小组,这就形成了一个变形虫。
变形虫有几个原则,一个是相对于一个工作量,以最少的必要人数来组成;再一个就是单纯化,把一个工程尽量分成一个个最单纯的工序,然后针对于每一个工序,形成一个变形虫。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大小、组合可以随时地变化。比如说一道工序的工作量今天增多了,变形虫的人数就随之而增加,到明天工作量减少了,变形虫也随之缩小。而如果产品的种类、工序发生了变化,变形虫就随之而重新去排列组合。也就是说,随时根据生产的需要,伸缩自在,变化自如。所以这种生产小组,就叫做“变形虫”。
在京瓷,基层单位中没有固定的组织,只有一个个随时变化的变形虫。当然也就没有班长、组长一类的固定职位。每个变形虫的负责人,就由对这个变形虫所承担的工作最为熟练,最有技术的职工来担任。而变形虫的组合变了,负责人也就换了。
京瓷公司“变形虫”组织的建立要点有:第一,作为能够独立核算的单位,该部门应该理清收入和经费;第二,作为独立事业应有足够的完整性;第三,必须是能够贯彻执行公司目标的最小单位。这样一种变形虫的经营方式,既有效率,又好管理。其大小随着工作量不断变化,就避免了工作量减少时容易发生的“窝工”、人员浪费。而每一个变形虫的规模尽量缩小,又是承担最为单纯化的工作,所以负责人也便于管理,而生产中的各种漏洞、问题,也就可以随时地发现、纠正。
(二)以作业中心作为责任中心,建立责任成本核算体系
规划好作业中心之后,便可以作业中心为基础进行各项成本的归集。建立ABC系统的程序一般是先根据成本驱动因素建立作业中心,然后,将成本费用分类汇集于不同的作业中心,在将各作业中心汇集起来的费用分配到成本中心的各种产品上去。
利用上述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成本控制,还必须建立以作业为中心的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在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中,汇集各类不同水平作业的作业中心便可作为责任成本中心。这样,就把成本责任与应完成某种作业的作业中心相结合,并与服务、管理等部门紧密结合,有效地根据各部门的责任作业控制成本和进行分析与考核。在实践中,还经常可以设置内部银行制度,各作业中心(责任中心)之间以内部转移价格转移产品,核算各中心“利润”。
变形虫经营方式的最大特色和妙处,就在于将作业系统与责任成本核算体系相结合,以作业中心——变形虫作为责任中心。每一个变形虫,是一个独立“核算”单位。也就是说,以变形虫为单位进行独立的“成本”和“利润”核算。
作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变形虫并不是简单地从上一个工序接手多少半成品,而是按单价(即内部转移价格)来计算作为这个变形虫成本的一部分。然后,再加上这个变形虫在完成本工序的加工任务中所需耗费的材料、能源、人工等费用,就成为这个变形虫的“总成本”。于是,在它把自己所完成的半成品交给下一个工序的时候,也就不是单纯的“转交”,而是“卖”,按照内部转移价格计算,形成变形虫的“产品销售额”。而从其产品销售额中减去其总成本,就形成了这个变形虫的“利润”。
(三)建立业绩考评体系
为进行经济责任完成情况的考核,应建立业绩考评体系。传统的考核计量指标均以货币形式出现,是很不完善的。在新体系中,考核计量指标要结合企业管理需要引入多种非货币形式的考核指标,以便与作业成本控制的推行有机配合。
在京瓷公司的实践中,看一个变形虫成绩的标准,不是看它“完成了多少生产任务”,而是可以直接着它“赚”了多少钱,获取了多少利润。每天只要整个工序在运转,这种变形虫之间的“买”、“卖”在进行,每个变形虫的成本和利润就一目了然。每个变形虫的成绩,最终就落实到每一个人每小时创造的利润,也就是“用每人每小时的附加价值”来加以衡量。这样一来,每一个变形虫,变形虫中的每一个成员,就不是单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就了事,而必须每日每时都得考虑怎样去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怎样提高每人每小时的产值。于是,在变形虫中,为了压低成本,一支铅笔一个螺丝钉都要成为节约的对象。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许多人工作时连厕所都尽量少上,走起路来都是一溜小跑。成本意识、经济利益的意识,就这样渗透到了公司的每一个基层单位,渗透到了每一个职工心中。
也就是说,变形虫经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内部各个生产小组之间进行的一种“劳动竞赛”。
这种竞赛带来了一种荣誉。每一个变形虫的“利润额”,也就是每人每小时所创造的附加价值的多少,都要换算成一定的点数,每个月在公司内公布出来,看看谁的点数高,谁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大。
二、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京瓷公司通过变形虫经营方式,使每一个职工在其工作中,都能随时而又的的确确地感受到自己的每一份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所做的贡献,同时也使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可见实施作业成本控制,对于成本管理和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成本计算的精确化和科学化
众所周知,作业成本法被提出的初衷是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础,将间接费用分类汇集于各个作业中心,以计算出更合理的产品成本。这种方法从一开始就具有公认的精确性和科学性的性质。
(二)有利于分清各作业中心的责任
通过划分作业中心,分类汇集各种成本费用,各作业中心的成绩可以一目了然。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计算各作业中心的利润或建立预算计划体系,来对各作业中心的成绩进行考评,明确分清各作业中心的责任。
(三)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
以作业中心为责任中心,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记录、计算、积累有关责任成本的核算,充分体现了成本控制的要求。同时也将成本意识贯彻于每一个职员的工作中,使节约成本、杜绝浪费化为每一个职员自觉的行动。
(四)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作业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成本制度与作业管理的结合,形成了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企业管理中,它是最全面、最系统而且综合性最完善的管理手段。在这种制度下,各个责任(作业)层次的经营目标是整个企业经营目标的体现。因此,在各个基层组织不断取得最佳经营成果的同时,推进了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五)有利于把企业全面经济核算引向深入
论文摘要:公路项目作为政府公共基础项目,成本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最后提出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公路建设项目成本,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1.引言
公路建设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成本控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各个项目参与方之间职责关系问题、勘测设计问题、偷工减料问题、新技术和新材料带来的问题、项目资源的配置问题、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地质条件问题、材料供应问题、合同管理问题、项目融资问题、工期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会导致成本超支。
公路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涉及到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它是企业全面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项目的盈亏与成本控制的好坏息息相关。因此抓好成本控制的管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良好的成本控制对整个公路建设项目来说意义重大。
2.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成本控制的含义一般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广义的成本控制,一是狭义的成本控制。广义的成本控制是从企业利润长期稳定增长出发,对成本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综合性控制。它不仅是在既定的经营条件下,通过对实际成本的事中、事后控制达到成本目标,而且在成本形成前的设计开发阶段、预测计划阶段就进行成本的事前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是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和成本管理中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等环节相配合,形成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控制职能在成本管理中处于特殊地位,它体现了成本管理的目标,并且是实现目标最直接的手段。成本控制贯穿于成本管理的其他职能之中,成本管理的其他职能都围绕着成本控制进行。因此,从广义来看,成本的预测、计划带有事前成本控制性质,成本分析和考核带有事后控制性质,这样,广义的成本控制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即成本预侧、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
2.1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指以科学方法预计正常工作效率下产品生产所应有的成本。通过标准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定期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显示成本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原则,就重大差异项目分析差异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控制成本达到成本抑减的目的。目前大多数公路公司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就是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标准成本制度通常分三步骤进行:首先是标准成本的制定。公路公司一般以同行业先进水平或历史成本的平均值为依据,结合自身营运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提出不正常因素,并考虑未来变动趋势等来制定标准成本;其次是对差异的计算和分析。通过对核算后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比较,找出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对差异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终落实到责任单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
2.2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根据成本形态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只将相关时期内用于生产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变动成本法源于管理人员对成本实施管理时,销售增加的同时,利润却较少这一现象的关注和分析。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学中核算成本的基本方法。它是根据成本习性的特点核算成本。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而把其作为期间费用来处理。变动成本法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规划和控制开辟了新途径,体现了许多优越性,但并非十全十美。
2.3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该计算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由于作业消耗了资源、产出消耗了作业,因此,资源应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而形成作业成本,作业成本应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产出,即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采用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提高了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具有传统成本核算不具备的两大特点:一是在成本分配方法上引入了成本动因概念,将传统的单数量分配基准改为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相结合的多元分配基准,增强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二是它强调成本的全程战略管理,将成本控制视野延伸到市场需求和设计阶段,注重优化作业链和增加顾客价值,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层次。
2.4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质量、性能和用户所能接受的价格及企业所能接受的目标利润确定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控制就是根据目标成本对成本活动进行控制,使实际成本符合目标成本的要求,并不断降低成本。目标成本法是以设计阶段为中心,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以综合降低成本为目的而实行的成本管理方法。
2.5责任成本法
责任成本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责任层次分解项目全面的预算内容,称为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划清了项目成本的各种经济责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记录、定期做出业绩报告,是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责任成本管理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并对他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责任中心按其控制区域和责任范围的大小,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在项目组织里,项目管理部、工程队、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项目经济部中的有关部门,如财务、技术、材料等也是一个成本(费用)中心。根据责任中心的划分,确定不同层次的“责任预算”,从而确定其责任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责任成本法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控制技术,它的思想是分权管理、系统论、控制论与运筹学和数理经济的有机结合。它以人为本,以效益为目的,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以作业单元消耗资源为对象,并拓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数位管理理念,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倍增效应,从而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2.6偏差控制法
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偏差控制法,是在制定出计划成本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成本方法找出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和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与变化发展趋势,进而采取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利偏差而实现目标成本的一种方法。在项目成本控制中,进行成本控制的偏差可分为三种:第一是实际偏差,即项目的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第二是计划偏差,即项目的计划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第三是目标偏差,即项目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2.7挣得值分析法
对公路施工的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预先制订的管理计划和控制基准,在实施工作中进行定期地比较分析,然后调整相应的计划反馈到实施计划中去。有效地进行项目成本和进度控制的关键是监控实际成本及进度的状况,及时、定期地与控制基准相比照,并结合其他可能的改变,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修正或更新项目计划,预测出项目完成时成本是否超出预算、进度会提前或落后。可见,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要素是质量、进度和成本。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寻找进度和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确保对成本、进度进行有效地控制。挣得值分析法是工程项目成本、进度综合度量和监控的有效方法。
3.基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方法
3.1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工程投标阶段。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文件,结合建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成本预测,提出投标决策意见;中标以后,应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同时以“标书”为依据确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并下达给经理部。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认真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制定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公司下达的成本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联系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节约计划,在优化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并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作为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落实下去,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
第三,在间接费用预算的编制及落实方面。根据项目建设时间的长短和参加建设人数的多少,编制间接费用预算,并对上述预算进行明细分解,以项目经济部有关部门(或业务人员)责任成本的形式落实下去,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证提供依据。
3.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包括实际工程量的验收和工作内容、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其次,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资料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第三,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一般的成本差异要在充分注意不利差异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有利差异产生的原因,以防对后续作业成本产生不利影响或因低劣而造成返工损夫;对于盈利比例异常的现象,则要重视,并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以纠正。
第四,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也就是利用原有会计核算的资料,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对比,由责任部门或责任者自行分析成本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自行采取措施纠正差异,为全面实行责任创造条件。
第五,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为顺利施工提供物资保证。如遇拖期或质量不符合时,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索赔;对缺芝履约能力的单位,要采取断然措施,立即中止合同,并另行找可靠的合作单位,以免影响施工,造成经济损失。
最后,定期检查各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一般为每月一次)。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应会同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纠正差异;如因责、权、利不到位而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情况,应针对责、权、利不到位的原因,调整有关各方的关系,落实责、权、利相组合的原则,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3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首先,精心安排,干净利落地完成工程竣工扫尾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工作一到竣工扫尾阶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调到其它在建工程,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机械、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在建阶段取得的效益逐步流失。因此,一定要精心安排(因为扫尾阶段工作面小,人多了反而会造成浪费),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
其次,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在验收以前,要准备好验收所需要的各种书面资料(包括竣工图)送甲方备查;对验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见,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内容认真处理,如果涉及费用,应请甲方签证,列入工程结算。
第三,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一般来说:工程结算造价一原施工图士预算增减额。但在施工过程中,有些按实结算的经济业务,是由财务部门直接交付的,项目预算不掌握资料,往往在工程结算时遗漏。因此,在办理工程结算以前,要求项目预算员和成本核算员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核对。
最后,在工程保修期间,应由项目经理指定保修工作者,保修责任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保修计划(包括费用计划),以此作为控制保修费用的依据。
4.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是个系统工程,应该在不影响质量、工期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工程实际建设工程中具有借鉴意义,可以有效的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018?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腾飞,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铝产品作为重要的基础消费品被大量使用。作为铝产品的上游产业,氧化铝行业得以迎来黄金时期而发展迅速,1990年我国氧化铝总产值仅有146万吨,而到2011年我国氧化铝年产量已达到3 881万吨,跻身为世界范围内的氧化铝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在全球铝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行业高速的发展并没有解决氧化铝产业长期存在的铝土矿资源分配不均、成本控制不利、产业结构不匹配、控制机制不健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多重复杂问题,相反,在国际政治格局的动荡加剧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后经济危机环境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环境事故频发、行业产能过剩等矛盾日益尖锐,氧化铝产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行业风险,行业内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危机。因此,对氧化铝行业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管理,使氧化铝行业更好的发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近来钢铁行业所出现的价格下跌、需求疲软、贷款困难等经济疲软和经济转型所导致的痛苦调整就是前车之鉴①。
氧化铝行业风险,是指在氧化铝行业发展过程中,行业发展衡量指标的实际状况与正常状况出现较大偏离,行业发展出现阻滞甚至衰退,从而导致氧化铝企业倒闭、从业人员失业并影响下游行业发展等状况发生的可能性。
关于风险管理的分析技术与方法,从最早的“觉”风险(Perceived Risk)模型[1]到J.P.Morgon提出的VaR(Value at Risk)模型[2],再到其后学者提出的各种衍化模型,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包括情景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理论期、决策树、组合投资理论、净现值法、效用理论、蒙特卡罗法、故障树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多目标决策法等在内的20多种方法[3]。由麻省理工学院JayW. Forrester教授提出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站在系统思想的角度,将复杂问题视为有边界的系统而展开分析,在研究复杂系统性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4]。系统动力学在研究处理复杂的系统问题时,通过建立SD基本模型,并深入分析和反复仿真调试,不断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研究,对于研究高度非线性、高阶次、多变量、多重反馈的复杂系统具有突破性意义。这一研究方法为人们模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复杂系统的行为和未来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复杂系统的风险管理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如徐娟等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物流外包风险的度量问题[5];李志红、和金
收稿日期:2012?09?24;修回日期:2012?12?30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2011M50099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JJ5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B381)
作者简介:成琼文(1972?),男,湖南湘乡人,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色金属行业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生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6];刘东亮等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飞行结冰后的风险评估问题[7];李存斌等借助系统动力学研究了电网建设项目进度风险的评估与管理问题[8]。
本文拟借鉴系统论思想,深入分析氧化铝行业风险构成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氧化铝行业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索氧化铝行业风险产生、运行以及有效监管调控的机理,为氧化铝行业有效管理行业风险和政府合理制定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二、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的概念与
特征分析
与任何一个生产型行业相似的是,氧化铝行业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的所有环节。氧化铝行业的上游行业是原材料——铝土矿的开采行业,因而面临着铝土矿资源数量、价格以及品质的风险;氧化铝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压缩成本和扩大销售两方面的压力,也就是说在成本方面和产品销售方面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同时,由于氧化铝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近年来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氧化铝企业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则很可能招致大量罚款,甚至如果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则将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如2010年紫金矿业“921溃坝事故”,最终以紫金矿业副总裁免职、赔付2.45亿理赔金额而告终,因此同样作为高污染行业的氧化铝行业也面临着一定的环境风险。详细而言,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一)资源风险系统
氧化铝行业的资源风险,是指由于铝土矿资源存储有限、矿石品质分布差异等原因,导致实际进入氧化铝行业的铝土矿石资源数量不足、品质不达标,进而导致氧化铝生产行业内的原料供给不足、行业发展受阻的风险。
资源风险主要考虑的是行业原料铝矿石的供应变化影响下的我国氧化铝行业风险的变化。其的主要衡量值为“资源风险系数”,即在一定时期内行业采购的铝矿石的价、质、量对资源风险的影响程度,影响因子主要为进入行业的矿石量、矿石品质系数、矿石价格。原料的优劣对行业生产十分重要,价廉质优的原料可以为行业赢得较大的利润空间,缓解行业应对其他成本上升的压力,增强行业的定价议价权。进入行业的矿石量分为国内供应和国外供应,分别受进口量和开采量影响;矿石品位的高低和单位矿石产量、工艺设备要求紧密相关,高品质矿不仅单位产出多对工艺要求也较低,可以为行业降低制造成本,提升盈利空间。矿石的品质主要有铝硅比和矿石类型决定,延伸出矿石品质系数加以衡量,其中铝硅比越高矿石品位越高,目前矿石类型主要有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三水铝石,矿石处理的难以程度成递减趋势;矿石价格为行业平均采购价格,受国内采购价格和国外进口价格影响,其权重按照购买量来衡量。目前,我国氧化铝行业面临国内供应不足、国外购买受限、海外收购受阻等诸多不利局面,资源风险较高,氧化铝行业资源子系统可分析我国氧化铝行业每年的资源风险情况并为未来的预测和提供参考。图1是资源风险子系统图。
图1 氧化铝行业资源风险子系统
(二)环境风险系统
氧化铝行业的环境风险,是指氧化铝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对环境保护的缺乏甚至缺失导致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引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社会和谐稳定遭到破坏、氧化铝行业发展支持力度减弱、行业发展受阻等状况发生的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考虑的是在行业环境保护情况变化影响下的我国氧化铝行业风险变化。其主要衡量值为“行业原始污染量”和“行业污染治理量”,前者为环境风险流入量,后者为环境风险流出量,二者差值决定环境风险大小。在许多诸如氧化铝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境保护是一个永恒问题。在环境侵害事件频发的当下,环境风险已俨然成为“两高”行业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排污及伴随着治污,在生产工艺不断优化和治污技术不断成熟的前提下,环境风险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违规生产、私排乱排等现象屡见不鲜,加之氧化铝行业本身污染物的难以全部处理和回收②,该行业的环境风险一直居高不下。行业原始污染量主要受生产工艺和行业产能的影响。行业污染治理量除了受三废处理技术的影响之外,行业产能同样可以施加影响。行业污染治理的效果还会受到环保政策的干预,政府规制的加强会迫使行业改善治污设备,提高治污技术水平,这样不仅会减少三
废的生产排放还有助于提高污染物处理量。图2 是环境风险子系统图。
图2 氧化铝行业环境风险子系统
(三)成本风险系统
氧化铝行业的成本风险,是指行业内企业组织生产、管理的成本持续升高,进而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行业发展能力下降的风险。
成本风险主要考虑的是在行业各项支出变化影响下的我国氧化铝行业风险变化。其主要衡量值为“成本风险系数”,即在一定时期内的行业总投入对成本风险的影响程度,影响因子主要为原料成本、管理成本、税收成本、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作为利润的重要影响因素,成本的高低对行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具有较低的成本可以为行业整体赢得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可以使得行业在应对成本提升时有缓冲余地,为行业的发展争取机会。而目前,氧化铝行业的成本回旋余地正在被逐步压缩,随着主要原材料价格的逐年增加和人口红利优势的减弱,我国氧化铝行业正在承受着很大的成本压力,尤其在经济不景气,供大于需的低迷市场中我国氧化铝行业将面临极大的成本风险。图3是成本风险子系统图。
图3 氧化铝行业成本风险子系统
(四)销售风险系统
氧化铝行业的销售风险,是指由于全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供过于求、产品销售受阻滞,同时产品价格受产销比影响而不断下降等状况发生的风险。
销售风险主要考虑的是行业销售情况变化影响下的我国氧化铝行业风险的变化。其的主要衡量值为销售风险系数,由“产销比”和“行业利润率”决定,即行业一定时期内的销量占产量比重和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销售的好坏决定了行业回笼资金的能力。在行业大量投入之后,销售为行业实现盈利提供了可能。即使行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但是销路不畅、存货挤压,行业仍可能不盈利甚至亏损。所以,行业销售风险影响了行业整体风险。根据经济学原理,产销比由产量和销售决定,行业利润率由销售额和产品成本决定。其中,产量受生产工艺、原料供应和相关政策影响,销量主要有铝产品需求引致,而价格则受成本和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图4是销售风险子系统图。
图4 氧化铝行业销售风险子系统
三、氧化铝行业风险的系统动力学
模型
(一)模型边界
系统动力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系统的科学,它基于系统论,吸收了控制论、信息论和决策论的精髓,采用模拟技术,以结构-功能模拟为突出特点,从系统的微观结构入手建模,进而模拟与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它认为系统的行为主要是由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选择系统边界是关系到系统动力学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正确划定系统边界的基本原则,是力图把那些与建模目的密切相关的量都划入界限内,并保证系统边界是封闭的。由于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氧化铝行业风险管理问题,所研究的系统边界就是氧化铝行业风险所覆盖的边界。根据上文对氧化铝行业风险总体结构的分析,重点确定资源、环境、成本和销售4个子系统为相关研究因素,进而研究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这就是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的边界。
(二)模型假设
由于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的复杂性,简化成4个子系统后的创新模型,不能完全代表氧化铝行业的风险状况,而只是它的某些方面,甚至单就某一个风险子系统而言,其分析和计算也是较为抽象化和理想化的。这样就存在一些假设条件,帮助我们讨论主要问题,暂时忽略次要因素,氧化铝行业风险评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假设包括:① 氧化铝行业风险的产生、发展与运行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行为过程;② 虽然氧化铝行业受政府调控较为严格,但是出于研究抽象化的考虑,本文不考虑政府政策的重大变革以及非正常情况和不可抗力所导致的氧化铝行业及其风险的突变③;③ 铝土矿石的类型和铝硅比(A/S)这两个指标可以代替铝土矿的品质;④ 论文研究坚持“抓主要矛盾、舍次要矛盾”的原则,例如,在原材料成本中,由于铝土矿作为最核心的原材料,其占到了氧化铝所有生产原材料的80%左右,故本文就仅以铝土矿的成本代替原材料的成本,其他类似的简化在文中多处有体现。
(三)因果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元素组成的。在系统动力学方法中,元素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可以概括为因果关系。正是这种因果关系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因此,系统的建立主要由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所确定。同时,系统也是影响因子之间复杂关系的直观展现。我国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包含资源、销售、成本和环境4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特点,系统之间又彼此联系。因此,根据我国氧化铝行业风险的总体结构,本文建立了因果反馈模型图(见图5)。
(四)系统动力学模型
基于以上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对子系统的讨论,建立了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见图6)。
(五)氧化铝行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从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构成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有助于进行动态分析。上述氧化铝行业资源风险子系统指标、环境风险子系统指标、成本风险子系统指标和销售风险子系统指标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共同构成包含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氧化铝行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此综合反映氧化铝行业风险的产生、运行过程状况,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五、结语与展望
本文根据氧化铝行业风险的概念及特征,将氧化铝行业风险评估与预测问题置于系统论视角予以研究。将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划分为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成本子系统以及销售子系统4个子系统,构建出了氧化铝行业风险评估的因果关系图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在氧化铝产业边界内部和一定的假设条
图5 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
图6 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表1 氧化铝行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氧化铝行业风险 资源风险 进入行业的矿石量 国内开采量
进口量
矿石品质系数 矿石类型值
A/S
矿石价格 国内矿石价格
进口价格
环境风险 行业实际排污量 行业原始污染量
行业污染治理量
成本风险 单位产量的成本 原料成本
管理成本
税收成本
财务成本
劳动力成本
设备成本
销售风险 产销比 行业氧化铝产品产出量
行业氧化铝产品销售量
行业利润率 行业氧化铝产品销售平均价格
行业氧化铝产品销售量
行业氧化铝产品单位成本
行业氧化铝产品产出量
件下,4个子系统内部及其之间的深层次关系。通过对建立的因果关系模型和流程图进行分析,我们得出氧化铝行业风险自身是一个存在多重反馈与循环交叉的、复杂的运行系统,是资源、环境、成本和销售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依据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的各要素之间关系,本文从资源风险、环境风险、成本风险和销售风险4个角度构造出了包含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突出体现了氧化铝行业风险的特征,不仅为准确、系统、全面、合理地评价氧化铝行业风险产生、发展以及运行过程提供了参考,而且为产业风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氧化铝企业和政府各部门应当从多个层面加强对该行业的正确引导,降低行业的风险,使得氧化铝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国民经济基础战略性产业的作用。后续的研究应当着眼于系统内部关系的定量化处理,建立模拟仿真平台,为氧化铝行业风险管理控制策略的科学制定提供依据。
鸣谢:
中南大学彭志宏教授对此文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专此致谢!
注释:
引自2012年9月5日《金融时报(中文版)》,原文《中国钢铁业面临痛苦调整》,作者何丽。
我国是氧化铝生产大国,2009年生产氧化铝2378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0%,产生的赤泥近3000万吨。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累积堆存量达到2亿吨。随着我国氧化铝产量的逐年增长,赤泥的年产生量还将不断增加,预计到2015年,赤泥累计堆存量将达到3.5亿吨(数据来源:工信部和科技部2010年8月10日的《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这并不是将政府的调控政策排除在模型之外,相反政府对行业的调控以及调控政策对行业风险的影响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此假设意在说明如“911事件”的重大政治经济突变并不纳入模型的范围。
参考文献:
Raymond L. Horton. The structure of perceived risk: Some further progress [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76, 4(4): 494?506.
Jorion P Morgon. Value at Risk [M]. New York: McGraw-Hill, 2001.
金建平. 城市燃气企业风险管理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Forrester J W. Industrial Dynamics [M]. New York: MIT Press and Wiley & Sons, Inc, 1961.
徐娟, 刘志学, 洪亮. 物流外包风险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08(8):17?19.
李志红, 和金生.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仿真研究[J]. 软科学, 2010, 24(10): 102?105.
刘东亮, 徐浩军, 李嘉林, 等. 飞行结冰后复杂系统动力学仿真与风险评估[J]. 系统仿真学报, 2011, 4(23): 643?647.
李存斌, 陆龚曙, , 等. 电网建设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 华东电力, 2012, 2(40): 178?181.
顾松青. 我国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D].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
田红娜, 毕克新, 夏冰, 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运行过程评价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3): 112?118.
System Dynamic Model for Risk Evaluation of Aluminum Industry
CHENG Qiongwen, WANG Hao, SONG 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