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心理学理论论文

心理学理论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4:5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心理学理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心理学理论论文

篇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篇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

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

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篇3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3]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4]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5]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

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四)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没有工资,学校不包食宿,学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校心理学专业实习学校多为本地学校。但由于本地学校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属于主课,课时少,学生并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要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预计拓展的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课时量有保障,上课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其次,该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询基础设施;第三,该校有学生或青年教师宿舍,能给实习生提供住宿。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既要确立师范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制订有助于师范类本科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辅助策略。这样双管齐下,对于提升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就业率有切实帮助,也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能独当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淑梅 崔继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S].2013.

[2]董开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5(08).

篇4

箱崎总一更为关注的是个体如何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走出孤独,而在当代社会,人同组织的关系日益密切,现代人大多数时间是在各种组织中度过的,孤独作为影响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组织的管理者的重视。

一、孤独心理学理论

所谓的孤独,是由人与人的往来体会中产生出来的,也是我们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当人认为自己是孤独时,那就是她处于想和他人接触、交往的状态中。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从本质上讲,人有拒绝孤独的渴望。

1.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

研究者先将被试者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研究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者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者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

结果显示:高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62.5%,无所谓的占28.1%。低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33%,无所谓的占60%。试验告诉我们,在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与别人人呆在一起以降低紧张感。

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时会导致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2.亲和力倾向源于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来俱有的一种本能。

沙赫特还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5名自愿做实验者分别隔离在不同的5间屋子里,在提供住宿相同的情况下,使其与外界隔绝。结果坚持时间最短的仅有20分钟,而坚持时间最长的是8天8夜。被隔离者都感到孤独,难受,心理紧张。这种紧张缘于对亲和力的需要。

亲和力倾向来自人类的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比较喜好合群,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孤独,会使他们恐惧;离群,会使他们产生紧张心理,长久的隔离,更会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异,成为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现毛病。出于这种本能,人类之间相互亲近,其目的也是为了共同生存下去。

1958年F.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态度改变降低因与他人不一致而导致的紧张。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

二、孤独的产生

1.个体因素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个体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经历不同,个体对环境所产生的紧张感明显不同。

2.物理环境因素

沙赫特试验告诉我们,封闭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沙赫特总结了有关报告,指出: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在一段时间内,由孤独所产生的痛苦增加了,但不久就开始下降,长时间的孤独,个体就进入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冷漠状态,这时个体没有情感,对环境不作任何反映。

3.社会环境因素

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人际沟通存在问题,自然会产生产生孤独的颓丧情绪。也有不少员工由于自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格格不入,也会导致孤独感。

三、孤独心理学对管理行为的启示

孤独感不仅是个体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会复制、蔓延,特别是组织面临重大的危机时,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孤独的管理,避免使员工产生孤独感。

1.通过建设、发展组织文化,建立共同愿景,塑造共同的心理认同愿景可以降低人的孤独感,苏武牧羊,气节不改,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可以克服孤独带来的恐惧。组织可以通过设立共同愿景,减少由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孤独,让组织产生产生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越大,这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就越高,企业也就越有活力。

2.重视社会技术系统,尽量满足员工社会交往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社会人”假设理论指出: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如果工作设计必须兼顾技术性与社会性,技术性任务的实施总要受到组织文化、员工价值观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只是针对技术性因素设计工作,难于达到提高绩效的预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英国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发现,煤矿原来采用短避法采煤,即手工采煤。采煤工6各人组成一个班,一般都是资源结合,班组内非常团结。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的技术改革主要是该短避法维长避法,即采用传送带采煤。

结果就不得不改变原来小组集体工作的办法而进行明确的个人分工。单个矿工再不同的作业面上独立工作。这样分工细了,技术比较简单,效率按理说应该提高,但是,技术的改革反而造成了出勤率下降,士气低落,生产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改革取消了工作小组,工单独呆在封闭的矿道内采煤,导致了矿工孤独感的产生。企业是在竞争社会中结成的一个团体,员工们有共同的生存需求,8小时都在一起,可是,工序和机器隔断了人们的情感联长久的重复劳动会使人觉得厌倦和孤独。

管理者一旦发现这种厌倦和孤独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进行工作的重新设计,加强员工的交流。

3.根据员工性格合理搭配员工组成,组织高效工作团队叔本华提出,社会让他最难忍受的,就是必须和不值得成为朋友的人成为朋友。

这种苦痛在人们日益组织化的今天更为突出,许多的员工的自我意识被深深压抑或隐藏的同时会不断加强,甚至会切断与他人的联系、比较。这时孤独是唯一允许完整自我的时间和环境,因为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小的,所以雨果在《笑面人》中说过一句话:孤独是文明所允许的野蛮人的缩影。

组织中的员工各自有自己个性,性格过度张扬的员工性格容易使性格过度内敛的员工产生孤独感——“快乐都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员工的消极,影响效率。管理者在合理配置团队组成时除了要考虑个性、能力的配比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对孤独感的引导因素。

4.借助员工帮助计划,加强心理辅导,防止员工的心理孤独症的产生心理孤独症常见于婴幼儿,但如果成年员工的自我意识长期得不到伸张,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会害怕表露出自己的意识而引来更多的批评,渐渐地会以他人的意识来模糊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孤独症。超级秘书网

员工情绪管理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高效员工的活力会感染整个企业,改善公司整体的表现。在国外一些大企业中,管理的心理学化已普遍实施。。截至199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EPA)。

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在激发员工正面工作情绪,克服员工孤独感方向多做更多努力,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心理辅导和咨询将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潜在效益。许多企业的EPA还流于形式,在心理辅导与咨询方面还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我国的员工心理辅导与咨询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日]箱崎总一著李耀辉译:孤独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社,1988:8

[2]郭永玉:交往、成就: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的心理学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篇5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篇6

摘要: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大学生的生活、恋爱、学习以及择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多重压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和人生挫折,如果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控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周遍人群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怀,进而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出现各种不测的问题和严重后果。如今,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问题介入对象的重灾群体,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情感教育拓展训练,打造大学生强健的身心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日渐成为现实高等教育的一个主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教育

微时代以来,特别是微信的开通,学生有了更多的网络阅读的机会,而不再局限于在学校接受知识的传授,同时在课堂上也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教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者,更是传授学生社会道德的先行者,特别是现今的网络社会,诸多教育方法和手段都是面向主体学生,并且是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既定需求对学生进行群体教育,以便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兼顾个别学生身心发展,调和个体的差异和满足情感需求,现阶段,在我国在高等教育中,依然还是以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着力点,而对大学生能否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否适应社会和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另外,旧有的体制造成的评价标准往往体现在考试分数及其能力的高低上,就是说所有的学习理念都服务于文化知识的提升,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势必会对学生形成较为枯燥的教育氛围,或者说将会不可避免地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必然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网络高速公路的开通,负面的公共舆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较大,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加剧造成大学生的独立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不足使大学生追求的人生目标趋于功利性,变得更为实际,对社会主流大众文化和人文氛围表现出相对淡漠的态度,所有这些消极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其日后走向。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15年公布的关于大学生心理调查数据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17.37%,有某种单一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44.9%,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持续上升,大学时期是人生最为美好阶段,大学时光总是给人带来无比的留恋和无尽的人生回忆,大学期间的个性心理也日间趋于成熟,与此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上情感较为丰富,情绪多变化,人格相对不够稳定的时期。

对调查结果做横向质性分析,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化严重,遇事易兴奋,易暴怒,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放松大学生的焦躁情绪,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便会使大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大学生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过渡,青春期极易产生兴奋冲动,遇事缺乏周全的思考,常常会有情绪失控行为。二是习惯性抑郁。大学阶段通常会感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使得自身心理压力超负荷,比如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常常会使他们感受到外界压力而在学生内心产生抑郁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厌恶、痛苦、自卑,郁郁寡欢,觉得生活苦闷。三是嫉妒心强。高中阶段的佼佼者,自进入大学以后,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才俊们之后,自己的失宠状态使自己陷于孤立,可能产生嫉妒的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心态,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变得尖酸刻薄。四是易焦虑。焦虑想必是每个大学生经常会有的情绪体验,如考前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结果过于担忧,生活中无法适当与人正确沟通,与同学相处产生误解和摩擦等都会使得他们产生心理焦虑,身处群英聚集的大学校园里,如果过于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偏颇心态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同样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五是冷漠孤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对大学的期望值过高,会使得大学生感到落空,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日间变得冷漠,得过且过,感情淡薄,外加大学生普遍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朋,对外界环境的陌生感,对家庭和父母的深深依恋,也同样会使他们感到孤寂,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通过适当的心理拓展训练才能有效地解决。

目前,美国高校在大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一挡节目叫《生存者》,于200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受欢迎电视节目,节目通过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情节设计以及高超的拍摄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借鉴,而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拓展训练来说,实为一部好教材,对我国各校正在开展的入学新生军训加入拓展训练项目的编排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告别虚弱,而且精神层面的健康也同样重要,所以健康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和道德评价体系健康。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紧迫任务。

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和紧张的高考,其社会适应能力显然会比其他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逊色一些,好的一面是进入大学之后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都试图去努力地做大胆尝试,较为自信地解决实际问题,再加入学心理教育的介入,都会使新生在新环境下尽快适应新环境,充满自信地迎接人生新的阶段,然而,有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偏差一些,原因就是能够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较为理想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相对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成长经历往往也不尽相同,同时又普遍都是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特立独行的个性比较强,规范自己独立生活的自律性较差,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缺乏担当精神,自我约束上表现不佳,没有危机意识,对未来的人生走向缺少规划而且选择不够明确,在遇到困难时随即表现出的就是不知所措,有时会选择逃避现实。心理咨询网络平台的开通,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依赖心理健康资源,网络信息的内容涉及面广,丰富和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通过网络可以使各个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空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新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样的信息呈现手段,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心理变化情景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社会,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去网上冲浪,可以使有心理疾病者通过网络平台毫无顾忌地倾诉,以达到心灵沟通和心理平衡,同时,网络社会又在某种程度上说存在着真实性,在虚拟空间里的人们反而更容易倾情流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洞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剖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从多维度思考,比如家庭教育是否缺失、学校教育是否健全、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性格成因等因素做综合分析,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往往承担着最基本的教化功能,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环境是个敏感而又重要的因素,如父母的知识和阅历、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住房面积等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家庭的和谐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完整培育,诸多家庭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信息高速公路未开通之前,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尊重了孩子的主体行为选择,并且鼓励和积极地去引导其思想的正确表达,并且耐心地听其倾诉,而且求同又忍异,以此方式为媒介将会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开放的沟通桥梁,着往往使孩子们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有效地抑制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他们向健康化轨道发展。相反,如果父母教养方式是以娇纵子女的手段去溺爱,这往往和子女的沟通经常告别使用处罚和拒绝等手段去无条件满足,这只会给子女在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思想侵蚀,而且较少得到家长的关注,大多家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提升上,这更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陷入不健全境地,扰乱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历练并且直接影响其日后的人生走向,笔者在韩国留学读博期间,以自己在国外的亲身经历对中韩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横向比较分析,韩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的经历基本都有,而国内的孩子上大学之前的勤工俭学经历基本很少,甚至说是没有。

参考文献

篇7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篇8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形式多样

营造“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师生群体在共同的研究实践中形成的,从心理学方面看,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从“刺激-反映”理论得到解释,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学术论坛的形式是初级论坛中级论坛和高级论坛相结合。初级论坛在导师和学科教研小组的研讨指导后发展为中级论坛,以高级论坛带动初级论坛。论坛结束后研究生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成学术论文投稿发表。

3.勤抓落实

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用一体”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我院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实践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期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为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从学期初开始酝酿并制定了学术论坛实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所有同学的报告严格要求。所有报告同学均提前将报告主题上交,同时要求报告所用课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内导师和工作站实践导师修改、审核。每次报告均要求报告学生导师参加,同学必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帮助报告同学修改,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一学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所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研究生科研创新与社会教学实践得到有效衔接。

4.营造平台

力争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院建立校内学术研讨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能给研究生提供舞台和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让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学术论坛创造了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研究生凝练研究内容,也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研究生能在学术论坛这一舞台上激情高昂,尽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论坛也增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科研兴趣”为导向

自主创建“勤学善研”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活动有效开展需要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参与学术论坛的同学是本次成果展示的听众,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参与者也是拟评委,能为报告人指出缺陷,让报告人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参与人也提高了学术观点的凝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双方都达到良性互动。在学术论坛组织过程中,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同学提高学术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要求,以“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同学,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论坛形式。论坛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单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研究课题,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讲解的形式引导所有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形式二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主线,确定一些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各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互相提问、质疑和答疑,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年会的同学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分享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论坛形式,促进了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本学期还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邀请外校专家开展高级论坛15次,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导师开展学术讲座29人次,邀请本校教学名师讲座开展中级论坛10人次。第一,成功邀请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讲学。成功邀请到外校讲座的知名专家,如台湾辅仁大学林梅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李太平教授、“磁湖学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泽元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来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第二,定期邀请全校优秀教师做科研辅导。我院优秀教师长期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辅导,如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邓李梅教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优秀指导老师向光富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第三,长期邀请研究生工作站优秀实践导师作报告。如成功邀请到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冯世飙做“德雅载物,春风化雨”报告、副校长涂国民做“怀揣教育梦想,争做四有教师”报告,黄石市广场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满红莲做“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优秀教师汪细强做“发挥专业能力,让学有所用———课程研究开发为例”报告,黄石三中的高级教师肖燕鹏做“中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报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同时,还创建了勤学善研的好氛围。

(三)以“学习积累”为主体

贯彻坚持“求真务实”全过程“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积极倡导研究生平时多读书、多学习专业理论,多积累知识。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做好学问,在积累中提高创新能力。功在平时贵积累,精心准备多展示。在学术论坛时间中,我院研究生在选定方向和研究课题后,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学术观点。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准备,多积累多参与学术论坛演讲比赛,力争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况。如本学期13级教育学研究生开展的学术论坛有教师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学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方向的汤雅黎同学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田一君同学做“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邵智博同学做“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与反思”研究报告,李维华同学做“语言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报告,刘海阁同学做“全纳教育视域下”培优辅差“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报告,夏炽同学做“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术论坛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活动,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在发现中学习探索中进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研一学生,即使是观摩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术意识的敏锐度。其次,跟踪研究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参加学术论坛活动中,查阅和搜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可以丰富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迸发创新思想。这些都能为科研写作打好基础。再次,博采众家之长,强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术论坛,可以锻炼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另外,通过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积极争取“优质高效”保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离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坚持走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纳入我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本年度教育学研究生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以13级参加学术论坛的41名教育学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为例,2014年度已发表的省级学术论文45篇,每人次年均发表量达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体教育学研究生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我们邀请到教育学海内外资深教授博导为教育学研究生做高级论坛讲座,加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热情,对研究生开展初级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很多学生领略到专家学者的风范,意识到要以做学问为快乐,更加发奋潜心钻研。如13级王泓荔同学发表EI论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炽同学发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刘路同学在《教学管理》发表“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汤雅黎同学发表“信息时代家园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孙逊同学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农村幼儿教师成就动机与继续进修意愿的关系研究”,龚书静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张欣宇同学发表“PSD: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马媛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等学术论文。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着眼于长远,使教育完全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服务。通过学术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学术上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篇9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技术诞生,人类步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时代,亦即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伦理学也正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门应用伦理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学界、情报学界、哲学界和伦理学界等开始注意到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思考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信息伦理学的第一阶段即计算机伦理学。学界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看作是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戴博拉•约翰逊在《计算机伦理学》中指出:“计算机伦理学旨在帮助学生和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职业,作出更恰当的道德选择,总之,是能使他们采取更恰当的职业态度。”他还强调计算机伦理学讨论的问题应当与道德规范相联系,以便指导实践。韦克特和爱德尼在《计算机与信息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人们面对计算机应用与信息处理的特定场所和情境,必须要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恰当的道德选择,他们倡言:“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职业人员,不仅应当是自我领域的专家,而且也应当使自己的工作适应人类文明的一般规则,具有这方面的道德自律能力与渴望。”学界还指出计算机伦理学应注重研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引起的现实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设计、信息技术产品的销售、服务和应用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发展到网络时代,也就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等融合的时代。信息伦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网络伦理学阶段。学界对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又进入新的阶段。李伦认为,网络伦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网络伦理学是以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为己任;广义网络伦理学则不仅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也研究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网络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另有学者认为,“网络伦理学就是研究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活动的道德引导以及调节网络工作者相互之间、网络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学科。”史云峰认为,“网络伦理是探讨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进入21世纪后,信息伦理学“扬弃”了计算机伦理学和网络伦理学而达到全新阶段。吕耀怀认为,“信息伦理学是研究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的学科。”沙忠勇认为,“信息伦理学就是研究信息活动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原则、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总和的学科。”谢先江和王华英认为,“研究规范人类信息行为的信息伦理观的学科被称为信息伦理学。”学者们对信息伦理学的初步界定为信息伦理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信息伦理学的发展。但从上述信息伦理学的界定中可以发现,学者们多强调信息规范和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虽然有与信息伦理学相契合的地方,但并没有完整把握信息伦理学的内涵。首先,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显然有失偏颇,以职业伦理的一个狭小层面来解读伦理学本身,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把信息伦理学界定为“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同样没有揭示出信息伦理学的真正内涵。信息伦理学不只是研究信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有更多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以这种方式解读应用伦理学容易公式化,并因此而消解应用伦理学本身,如传媒伦理学就是研究传媒活动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再次,把信息伦理学解读为“研究信息活动者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原则的学问”也有失偏颇,就信息伦理学的本质而言,它更多的是指对一种高远价值的追求,信息活动的伦理或道德规范只不过是对这种价值追求的工具和手段而已。

2信息伦理学界定的理论进路

要恰当地对信息伦理学进行界定,必须对伦理的特性及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有深入了解。首先,伦理的特性。西方的“伦理”(ethics)源于希腊文“ethos”原意指居留地、住所,后来意义演绎为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个人的品性、气质。西方伦理文化认为,伦理学以研究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与目的,而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既以外在的风俗、习惯为依据,又受个人的品性、气质的影响。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的善恶价值主观表现是内在的品性、气质,客观表现是外在的风俗、习惯。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伦,从人,仑声,辈也”,意指“人伦”;“理”本义为“治玉”,意指“事物内部物理、秩序”。伦理二字合用,原指事物之伦类条理,用于人则指为人之理,意含“为人之道,教人致善”。所以,从辞源上看,中西方的“伦理”都有人伦规范和人之品性等方面内容。传统的德性论认为,伦理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如何依据至善要求而规范行为。也就是说,伦理学的任务在于规定人生至善以及达于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包尔生就认为伦理学具有双重职能,一是决定人生目的或至善,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或手段,并且前者比后者要来得重要些。近代伦理学的终极至善观念逐渐消退,行为的原则性和规范性得以突出,规范伦理学得以发展。现代社会里,由于价值多元化以及人们对这种价值多元化的道德认同,伦理学已经逐渐被解读为促进社会成员理性地自我指导或决定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也就是说,现代伦理学不再把至善的终极关怀作为重点,而更多的是关注达到这种至善的方式或手段,即行为的原则和规范。这就使伦理学作为一种价值学的整体内涵被割裂,而成为单纯研究人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学说。当代伦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人们试图找回曾经存在的,为人们一致认同并共同执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终极善,克服现代伦理学的单面性而重返古典美德伦理传统。麦金太尔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所以,信息伦理学的理解和界定不能仅局限于信息活动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还必须基于对一种普遍的、终极的善的认同,探讨人类信息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的善和价值。其次,信息伦理学理解和界定的理论进路。

理解和界定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路一般可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进行探究。元伦理学的“元”就是基础的、原初的意思。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的意思。元伦理学首先研究的是关于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或概念的道德语言分析,确证其基本意义。如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正义与非正义等。其次,是关于道德判断的确证。元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是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亦即道德推理或价值推理的逻辑,也就是人们对“道德的价值”或“应该”的认识。元伦理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价值”或“应该”的来源及其确证,即“价值”或“应该”与“事实”或“是”的关系问题,其根本对象和目的是解决“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问题,通过对“应该如何与事实如何”的关系探究而达成对“应该”或“道德”的确证。弗兰克纳认为元伦理学具体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伦理学术语。如“正当”、“不正当”、“善”、“恶”等的意义或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使用了以上或类似术语的那些判断的本性、意义或功能是什么?运用这样的术语和判断的规则是什么?二是此类术语的道德用法与非道德用法以及道德判断与其他规范的区别如何?与“非道德”相对照的“道德”的意义是什么?三是有关术语或概念如“行为”“、良心”“、自由意志”“、意图”“、许诺”、“动机”、“责任”等的分析或意义是什么?四是伦理的和价值的判断能够被证明、合理化或显示其正确性吗?如果能够,那究竟是怎样的和在什么意义上的?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元素,缺少对信息活动中“善”与“恶”、“公正”与“不公正”等元伦理探讨,这需要以普遍的伦理价值体系为指向来建构信息伦理学的价值体系。

规范伦理学不再回答“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定义及推理标准,而是提出论证“善”、“恶”、“正当”、“不正当”等的实质性标准。也就是说,规范伦理学以道德、规范、行为为研究中心,研究制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道德行为的普遍原则和规范要与人们普遍追求的终极善或价值相一致。规范伦理学要在信息社会或信息活动领域中,根据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或终极善,分析信息活动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并论证其道德价值的合理性或合法性。从规范伦理学维度看,当前信息伦理学研究存在一个预设的前提,即人们的信息活动应该是道德的,但这一预设前提及其合理性人们却很少去探究。所以,研究信息伦理学的大多学者集中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制定,而忽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合法性及现实合理性的研究,缺少元伦理学的“元”的成分。应用伦理学是元伦理学理论和规范伦理学体系在实际道德生活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实践探究,伦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元”价值的探究和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确证之上,还必须探讨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实现问题即现实性问题。彼彻姆认为,应用伦理学就是用规范方法,即站在一定的道德立场上对道德信仰或道德哲学的研究。也就是说,应用伦理学是一般规范伦理学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具体领域的道德问题中的应用。彼得•辛格也指出,应用伦理学就是把规范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道德问题。当前信息伦理学的应用研究代表首推美国经验实证主义。这种实证主义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从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等出发考察信息活动领域中的道德问题。这种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信息伦理学的这种实证研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许多研究者在进行实证调查与研究时,首先有意无意地预设现在的信息活动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公正的、合理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进行下去,确保信息活动有序进行,而没有对这种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本身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提出质疑。事实上信息伦理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恰恰就在于对信息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进行探究,寻求解决信息中的道德问题的出路。

篇10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机制原因的伦理考虑

会计在现实中往往在某种力量比如来自公司的领导,政府官员等的支配下处理公司的业务活动事,伴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国审计准则的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包括世界各国对会计行为的规范的一切努力,主要是为规范那种来自不同场合的某种力量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这样一来就迫使那种来自不同场合的支配力量理解和尊重会计人员的工作,如此一来会计人员既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那种支配力量的需要同时也维护自身的诚信守信的伦理精神原则。中国包括世界范围内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绝对不能轻率地归咎于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精神的缺失,实际上会计人士根本就不愿意做有失客观公允的账。因为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中往往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①之中。会计诚信的实现,有待于会计存在形式和会计人士的人格独立,一旦不独立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将没办法避免,相融相生的和谐关系必将被打破。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中,人们通常会忽视独立性,如此一来将直接影响到现行会计机制改革。假设会计人员缺乏独立性,那么会计人员将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呢。黑格尔曾说过,奴隶依附于奴隶主没有自由,所以奴隶仅仅服从自己主人的义务而毫无自身权利可言。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丧失了独立性,它就变成了惟命是从的奴隶。

篇11

现代成功的企业中,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要结合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两方面内容。在企业建立之初,发给员工的薪资,是给予其较高的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这种方式与销售员的薪资有些相像,工作初期工资很低,但若是完成销售单就能获得较高的提成。在企业成长期,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企业发展,抓住机遇,获取更多的利益。短期激励能够促使员工更好的发现机遇,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能够通过长期激励来保持,所以,较高的基本工资能够将人才留住,以短期激励的方式使人才突出自身优势。

2.薪酬福利的设计

企业要尽量使薪酬福利合理,并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实现双赢,所以要建立一套完整、公平、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并能合理反映出各职位的价值。

(1)基本原则

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合法性、保密性、经济性是薪酬福利体系设计应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其中公平性原则包括内、外部公平,即表示无论在企业内还是企业外,都要使员工感觉到自身所做出的贡献与得到的薪酬相匹配;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视保密性原则,这是由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造成的;企业的竞争性和激励性能够通过促使员工薪酬达到相应效果,但是这种方式也会使企业负担增加,人力成本也有所提高,所以,相关人员在运用有限资金时,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

(2)薪酬结构的设计

薪酬结构式一种工资的等级结构制,薪资的制定是根据员工在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劳动环境元素来判断的,这种薪资能够体现员工在企业中的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制度,工资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二、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企业人员配置比较合理,并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现代企业中的员工,主要是销售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分析,销售人员主要运用地固定基本薪资和高佣金的形式。通过薪酬福利设计形式和心理学理论,该企业工作人员的薪资结构具有多样化的特定,并体现了心理学理论的作用。

1.员工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

能够体现薪酬福利结构的优势,促使员工形成主人翁责任感,从心理上转化对工作的认识,从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能够主动承担起岗位需要的要求和职责,使员工的竞争意识得到激发。同岗位的员工通过相互竞争,不同岗位的员工通过协调和配合共同促进企业发展,员工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2.员工更加了解自身工作

现代企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每一个岗位在这条产业链中都具有独特的机制,通过心理学理论的作用,能够让员工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有价值,并且对企业是一种促进作用。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处理这种情况,使其充分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可以通过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对自身工作价值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然后更加积极的投入工作。

3.推动企业改革企业需要创新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所以企业要对员工进行激励,让其拥有创新的思想,还要了解到工作的实际意义。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在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中,提供自身素质和能力,并对自身能力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感受到企业对自身的信任,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企业的内部改革,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可能存在一定错误观念,没有认真思考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一些无成本的激励方式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例如,企业应从人本管理中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心理学理论分析员工期望,并实现已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为工作增添一些乐趣,对人性化管理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