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1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交通英语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注入传统中国文化的措施
1.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不仅要将原有的方式和套路全部抛弃掉,还应该从核心思想到内容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将传统中国文化中经史子集的经典之作加入到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制上,以我国古老文明为教材编写的背景,进行灵活多变的内容设计和编写,使其成为披着英语外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
要想了解体育教育的协同效应,我们首先应当熟悉“协同”这一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理论物理教授赫尔曼哈肯教授在对激光进行研究时,概括出了这样一个理论观点:不同系统中的子系统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其在宏观结构上的质变行为,即由旧结构突变为新结构的机理却是类似或相同的,它们都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律。这就是协同理论的雏形。协同效应是协同学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其含义是指在复杂的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协同行为所带来的能量或者作用将远超子系统自身所带来的能量和作用,通过协同行为,从而使整个系统趋于统一和联合。这个原理的意思,其实就是指系统具有整体的规律性和有序性,这种特性是由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所共同影响和产生的,这种协同的效应适用于任何一种复杂的整体系统。
(二)体育教育的协同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身具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在这种教育体制的结构的影响下,除了其本身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知识与训练方式之外,还存在着与德育、美育、智育这些教育因素的契合点,在进行体育教育时,不应当将其完全的割裂开来,应充分发挥其相互所具有的协同关系,通过使体育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与其他诸如德育、美育、智育等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使体育教育乃至整个的素质教育都能被带动起来,更加完善的、快速的发展。
二、体育教育协同效应的内容
(一)体育与德育的协同效应
德育主要重视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进行优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点,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德育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其关乎未来学生的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但想做好德育,并非一定要拘泥于思想品德的专门教育,与体育进行协同作用,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两者本身就是联系密切的,是可以相互促进和发展的。体育是德育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人体是承载一切知识、技能、观念、社会意识的基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作为思想和道德的载体,可以说,德育的前提,是以体育为物质基础的。同时,体育本身在教育过程中,也无时无刻地进行德育的渗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体育有助于学生坚忍不拔意志的形成,体育高强度的训练和对人体潜能的激发,都需要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对困难加以克服,只有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努力,才能最终完成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挥洒自如。第二,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我们都知道,体育本身具有竞争性,在一些体育赛事中,除了高超的体育技艺和健康的身体外,一个积极进取、求胜心切的态度也是必要的,但又因体育能力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只有扎扎实实地训练,稳定心态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也有助于学生务实、不急功近利的良好品质的养成。第三,体育是一个集体化特别明显的教学科目,其很多体育项目都是需要集体的合作和团队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的,这有利于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观念的形成,能使其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且通过对其他人的比较,还能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另外,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学生又能使其组织性和纪律性得到提升,从而间接的与集体队友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体育与美育的协同效应
所谓美育,是指人们通过对事物美的感知,从而使自身的审美观得到正确地树立,然后激发人们在生活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创造的欲望,是一种以重在培养人们心灵的情感教育。体育和美育都是素质教育下两大重要的子系统,二者相互区别,却又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二者通过协调行为,能够大大地提高各自以及整体素质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体育有助于优美体型的形成。在体育教育中,利用正确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加以坚持,是能够很完美的塑造出一个健美、匀称的体型的,人体的健康的肤色、坚实的骨骼、流畅的线条以及强健的肌肉都是人体的美感的体现,这让人在拥有健康的身体的同时,还能使自身得到“美化”。这也正是“健美”一词的含义,因“健”而“美”,才是真正的人体美。体育本身所带来的竞赛技巧和运动员的体育能力,都能为自身和观赏者带来美的视觉体验。我们刚刚提到,美育着重于对人们审美观的树立,其实这也是体育的一种教育目的。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观赏性,人们通过对体育运动的观赏,能够从中获取充足的审美体验,很多体育项目都有这样的作用,比如篮球,其华丽的运球技巧、精准的投篮、激烈的对抗、让人热血沸腾的扣篮以及观众高声的欢呼,都透着一种让人不忍割舍的独特魅力;体操比赛中,则带给观众一种婀娜、柔和、灵巧、妩媚的美等等,这些运动都是美的实体表现,无不带给人们视觉的享受和审美的盛宴,是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三)体育与智育的协同效应
智力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的一种能力。所谓智育,也就是对于人们智力的培养和教育。简单说明,智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记忆、想象、分析、推理等思想行为的综合表现。我们都知道,大脑是人们意识思维的载体,同样也是智力的物质承担者,一个人的智力发达与否,也与这个大脑的主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息息相关。相关的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脑细胞的成长和发育,并且使其富有活力,从而能够更加机敏的、准确地对机体进行协调和指挥,使得工作和学习更加的有效率。可见,体育对于人体智力的影响是巨大的,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身体能够有助于智力的发育,同样,智力对体育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体育知识能够使运动员的训练效率和竞技能力得到提升,所以说,二者是紧密相连,互相作用的。这种相互关系,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大脑的生长发育。相关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大脑相应中枢的发育,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得到改善,从而使神经的灵活性和均衡性以及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得到综合的提升。其次,体育有助于人体疲劳的恢复。目前,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无时不困扰着人们,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往往使得人们疲劳不堪,通常来讲,持续的工作和学习超过两个小时,大脑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以至于学习工作任务不能充分的完成。有研究表示,如果在大脑过度负荷,并且感觉疲劳时,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所以说,体育运动对日常的工作生活还是十分有利的。
三、完善体育教育协同效应的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制度制定
制度的制定和推广,是体育教育协同效应发展的前提和依据。首先,教育者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尝试,总结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使体育能够与其他教育形式完美契合,然后以制度形式加以落实。其次,设立专门监督评估机制,对体育教育协同效应中产生的负效应加以规避。通过定期的评估监督协同效应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保体育的协同效应的正效应得到最优化。
(二)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同程度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据我所知,多数数学老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2..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几个要件:
一、师生互动,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应该说,通过各种学习,尤其是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许多教师都逐步地树立起了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问题当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情况仍然存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是先知先觉,很容易在学生面前就有一种优越感。年龄比学生大,见识比学生多,认识比学生深刻,有时就很难倾听学生那些还不那么成熟、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尤其是遇到一些不那么驯服听话的孩子,师道的尊严就很难不表现出来。因此,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是比较难于做到的。
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纲要提出的师生互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其理由就在于此。
二、师生互动,还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举个例子,在初中几何中,讲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教师的“导学”可以从实验入手,实际操作或演示就可很快得出结论:圆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此扇形的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这种演示“导学”既直观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在上述老师提示后,学生自己阅读,找出本节的重点,新知点和难点,先自己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攻克疑难问题。这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老师做了演示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有了“导学”的认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就相当明确,“自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运用旧知识进行求证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得以进一步锻炼的过程。所以,改变课堂教学的“传递式”课型,还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阵地是师生双边活动得以体现,师生互动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
总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导致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实现这种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课改,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学要求等许多方面,都为我们教师这种角色转变,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其实不转变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课改实验中,尽快完成这种转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三、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3.引导学生发现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再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解不等式4(1+x)<x+13
解:去括号,得
4+4x<x+13
移项,得
4x-x<13-4
合并同类项,得
3x<9
不等式两边都除3,得x<3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古人常说,功夫在诗外。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术功底,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地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巧,我们必须在备课的时候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如果我们把学术功底、教学技巧和师生互动三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完美的,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四、师生互动,还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有人把理解称为交往沟通的“生态条件”,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难以持久。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新课程实施中,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可以这么说,增进相互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丰富、发展交往双方情感因素的过程。
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糸。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切磋、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五、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要求师生间有尽可能充分的交往活动。目前,中学教学班的班额还普遍偏大(一般50多60人,有的甚至达70多人),要实现充分交往活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在现实条件下,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一般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课型:
1、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
2、以讨论法为主的课型;
3、以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型。
第2、3两种课型所形成的交流方式比较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许多课都采用了这两种课型。这两种课型极有利于形成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与这两种课型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有更多的优越性。根据实践经验,这种小组以4——6人为宜,全班不超过10个小组。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召集工作及充当小组发言人。这种组织形式首先使小组内生、生交流互动比较充分。其次,因为人人都要当组长,所以对组内同学的意见、其他组同学的发言也都能注意地倾听。由于代表组内同学发言,主人公的意识也更强一些。每个组与老师的交流、对话也比较充分,较好地弥补了大班额条件下,师生、生生交往的不便,为互动创设较好的条件,是目前条件下有利于师生积极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文献参考:
吴兴长,《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心理学讲座》
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儿童进行活动的主要动力。儿童的兴趣总是和一些积极、肯定的情绪相联系,它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可以降低儿童意志努力的程度,使其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一定活动内容上,并能唤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的欲望。有了兴趣,儿童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而缺乏兴趣的教学,尤其是单纯理智的学习,需要儿童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单一的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兴奋性程度高、意志力薄弱、注意力易分散、转移的儿童来讲无疑困难重重。此外,由于理智性的学习缺乏一定的情景和趣味,儿童始终处在羞怯、惧怕说错的情绪状态之中,影响儿童丰富的想象,不能充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使儿童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幼儿期、童年期的儿童更多地需要借助于外在兴趣来唤起事物内在的、深刻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手段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语言教学中应主要以语言本身的兴趣为主。各种游戏、全身性的反应活动、直观教具、录音、录相都是为了引起儿童对语言本身的兴趣,通过种种方式帮助儿童理解,加深记忆。
为了唤起儿童的语言兴趣,往往又要依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力求通过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想象,强化儿童对语言的记忆。同时我们看到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还会形成儿童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以及活泼的个性。
快乐活动性原则的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具有群体性、生活性,并依不同的身份、角色而变化。不同的群体,语言的特征不尽相同。儿童的语言必然带有童年期的特征,比如以单音节词为主,善长于韵律儿歌,歌曲。此外,由于儿童的生活是准成人化的,因此更多地喜欢富有幻想的儿童故事以及拟人化的动物故事。童年期的儿童还非常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所以利用儿童对角色游戏、角色语言最有兴趣这一特点来组织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
综上,快乐活动性原则,是儿童英语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法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快乐活动性原则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儿童期英语教学内容应当是儿童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儿童经常接触的,易接受的生活常识、故事、歌曲等。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我们认为要将以上内容传授给儿童,还须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快乐活动性原则,才能使儿童主动接受,变儿童外在的语言兴趣为内在的兴趣。
(一)歌曲、韵律儿歌法
根据儿童对歌曲、韵律儿歌、舞蹈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它们的优越性来带动儿童,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教授字母时,有ABC字母歌;教数字时有韵律儿歌One,Two,Three,Four;教颜色有与之相配合的歌曲Red,YellowBlueandGren的小诗WhatIsRed?教星期、月份有DaysofAWeek、TwelveMonths等等。还可利用歌曲教授日常用语。例如GoodMorningToYou,Helo.HappyNewYear.WhatsYourName.LetUsSingTogether或利用歌曲教授句型。如在教授“正在进行时”,我们可运用歌曲AreYouSleping?TheBusIsWaiting来引导与帮助儿童掌握并理解这一时态。如果再配上与歌曲内容相符合的动作,边唱边跳,效果会更好。
(二)游戏法
运用游戏进行教学,是激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复习动物名称时,我们可采用猜谜的方式,即根据一些动物的特征编成易懂易记的儿歌,根据它来猜是什么样的动物。如“鼻子象勾子,耳朵象扇子,大腿象柱子,尾巴象辫子”(elephant)。还可根据学生所听到的一些动物的叫声进行复习。如果教师在课下准备一些动物头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做《我是谁》的游戏,即教师戴上某一种动物的头饰问“WhoamI?”学生回答“Youare….”如果教师能结合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游戏的生动性和竞争性,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既调节了学习的节奏,又锻炼了儿童的语言能力,在愉快协调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这种自觉参与实践的活动,对儿童英语教学尤为有效。
(三)情景法
1、直观教具
在教Whatsthis?Its….Thisis….Thats….Isthis…?Isthat….Arethese…?Arethose…?Theseare….thoseare…时,运用直观教具,例如实物、图片、简笔画等,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在最短的的时间内获取知识。
2、用图片叙述故事
在教学中依据所学内容配备一些有趣,易懂的短故事,对培养儿童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趣味性很有帮助。即根据故事内容画成图片,让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复述故事,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扮演角色
儿童好动、好奇、又能大胆在使用语言,因此扮演角色是创设情景、锻炼儿童听说能力的极好方法。如果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再制做一些简单的道具,配上动听的音乐,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会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打电话、生日晚会、买水果、在动物园里、在百货商店、吃午饭、看医生、去学校、下课后等。
(四)全身动作反应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斯·阿谢尔潜心研究20年而提出的“全身动作反应法”非常适合儿童英语学习。所谓“全身动作反应法”即:教师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性语言项目,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指令性语言作出动作上的反应。这种方法在开始阶段不一定要求学生在听完之后立即做出口头反应,允许学生有一段沉默期,只作出动作上的反应。这时学生的身体动作是表示理解的手段。这样,学生逐渐模仿教师的指令,由单词到词组再逐渐过渡到全句。学生大部分语言活动中以理解语言为主,这样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小,反而会说得轻松、准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达到全身反应法的目的。
1、教师清楚明了发出语言指令,并配以动作辅助说明,不要求学生立即模仿教师动作,只要静听,试着理解教师的意图。
2、教师发出语言指令,让学生做出动作反应,逐渐理解所授内容。
二突出服务专业教育的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上选择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中训练研究生的朗读与准确翻译原文的能力,从矫正专业词汇的发音、纠正翻译中的错误着手,通过大量的科技论文分析来让研究生扩大专业词汇量,提高听、说、读、译的能力,达到提高准确理解与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与参考文献的实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与时俱进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料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规范化和时间性,相关教学资料直接取自国际知名大学的信息与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部分内容和科技论文,参考教材如下。1)RahatAliKhanLangah.(2012)PerformanceAnalysisofCooperativeCommunicationProtocols: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inWirelessNetwork.Pub:LAPLAMBERTAcademicPublishing.(部分内容节选)2)B.P.Lathi.(2010)ModernDigitalandAnalogCommunication(4thEditio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内容节选)3)DaleWheat.(2012)BuildingYourOwnElectronicsLab:AGuidetoSettingUpYourOwnGadgetWorkshop.Pub:ApressL.P..(部分内容节选)4)Chi-TsongChen.(2012)LinearSystemTheoryandDesig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内容节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现有6人,教师队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海外经历,所有成员均从事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科研与教学),课堂教学分为6讲(每讲含4学时),研究生专题讲座(6学时),共计30学时。其内容与安排:1)科技文献翻译理论与方法;2)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系统专题;3)现代通信技术前沿专题;4)计算机通信网络前沿专题;5)英语科技文献写作基础知识;6)英语科技精读及案例分析;7)研究生专题讲解,结合专业方向,按照presention的方式做出英文的PPT,并利用投影仪在课堂上作3~5分钟的英文演讲,并相互提问。面向应用的专业英语教学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必需的技能,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英语科技论文的精读和写作,它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英语科技论文的精读和写作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英语科技文献的框架结构。以具体SCI检索英语论文为例,分析英语科技论文的结构,从而引出论文的一般结构IMRaD形式(Introduction,MaterialsandMethods,Results,andDiscussion);通过课题讨论的形式,组织研讨IMRaD结构的逻辑性分别与问题(why、what、how)之间是如何相互体现的?2)研讨如何丰富论文框架中的内容?以剑桥大学爱席比教授提出的“概念图”为手段,以论文题目为向导,自我思考和回答论文的创新点,根据IMRaD的结构确定基本的段落主题,提出各种组织论文的方法,探讨如何准备好所需的支撑材料(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3)研讨具体的写作技巧讲解,包含题目、摘要、引言和结果等部分如何写作,如叙述有关现象或普遍事实多使用现在时,引言中是否有足够的篇幅对论点和问题进行说明,来表示它们的重要性。
三研究生唱主角的课堂翻转变
研究生只是作为被动的受教育客体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促成改变。1)在每讲当中,就是大约讲授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其余时间留给有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作专题报告,并且参考文献必须来自于IEEE的SCI检索论文(学校已购IEEE数据库)。这无形当中要求研究生将课后的功课做足,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借签国际会议形式,研究生事先粘贴论文海报,使研究生之间提前熟悉报告内容,每个研究生做3~5分钟的presentation,即研究报告进展,报告后进入提问环节。在模拟国际会议期间,要求全程英语交流,该部分成绩计入总成绩。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定义
在如今的教育改革狂潮下,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盲目地改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以及它和传统意义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有何不同。英语,对于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这个意义下的教师发展是指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其经验和知识也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进步也让其能够在专业上获得突破。国内外的教学界对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的界定有所不同,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优秀外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框架,其中就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他在相关领域上理念的成长和英语教师需要发展英语教学理论,以及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运用要有比较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英语通识下教师的发展是指通过相关的比较专业的培训或教师的发展来适应具有人文性意识的英语教学,这种大跨度的转变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适应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定义框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但是,其实用性我们还得通过实践来证明。我们知道,母语的本土性是第二语言无论如何都不能比的,而国内在英语教育方面的改革不具有一个时代性的特征,广义上的英语通识教育显然超出了一般英语教师的实际能力。所以,我们提出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在教师平衡相关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识教育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自主化,通识教育发展是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出在通识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由老师的知识框架、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教学三个方面构成,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一起为通识教育服务。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具体内容
1.教师的知识框架。
英语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的拓展度是教学的基础,没有了这个最为基本的东西,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也就沦为了空谈。知识结构主要是指英语学科的学科知识。通识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了学科知识和英文方面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可以细化为以下三个方面:英语学科知识、人文通识知识和人文性的相关逻辑知识。其中,英语学科知识比较清晰,就是扎实的英语基础和熟练的表达能力;人文通识知识就是指对人文、哲学方面的了解,是一种研究人的意识观念以及行为和对事物辨证看待等的一个总称;人文性的相关逻辑就涉及到了分析、判断以及评判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几乎全都是注重语言本身的语法、单词的拼写等比较单一的方面,忽视了很多人文化的东西。在通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就要求我们注重文学、社会等人文性的方面。而要把这些方面很巧妙地插入到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英语教师具有很扎实的知识框架以及对人文情怀有很深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英语课本。
2.教师的创新能力。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脱离单一的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通识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从An-derson的认知能力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创新能力的两方面内容。该认知能力模型包括6个层级,从下至上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思辨能力就好似这个模型中最后那个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英文思辨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英语教师只有经过严谨的思维分析,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分析之后,才能在相关方面形成具有一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才能在紧扣课程主题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理解、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地做好这些基本步骤后,才能让教师的创新能力有个质的飞越,学生们也可以很轻松地学到课本中的知识,让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枯燥,相反更加具有趣味性。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涉及很多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人们这么多关注的原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引导学生们发展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3.教师的自主能力。
相关学者将教师自主能力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自和控制权以及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主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力,这里的个性化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给定的教材、工具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理解所制定出来的一个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自己的讲解来达到一个最为高效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自主教学就更能体现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包括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框架的补充等。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为教师在自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时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教学,不用拘泥于以前的条条框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时设计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相应的修改,大学英语教材也包含了很多内容,这就为教师的自主教学提供了便利,让教师可以有很大的空间来进行自主教学。这也非常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第二,教师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教学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途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备课与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讨论借鉴都是提高教师教学的最好也是最便利的方法。这些过程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自主能力也是教师创新的前提,这和前文提到的Anderson的认知能力模型理论不谋而合。所以,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通识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从前面对定义和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发展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教师的自主发展、基于学校本身层面下的发展和基于国家层面上的发展。
1.教师的自主发展。
通识教育要求教师能够转变意识,从单一的课堂转化为全方位的课堂,增加更多的人文性和创新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教师通过平常的教学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增长自己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然后逐步来个性化我们的课堂。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懂得反思与研究、学习并构建等。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也存在很多定期的教师培训,但这些培训往往是以课本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调,所以教师的自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基于学校本身层面上的发展。
由于我国高校众多,所以,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有不同。根据学校所开设专业的不同,教师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宏观上,教师自身的发展可以引起学校决策和规划的改变。有的高校会对具有通识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以保证通识教育能正常、有效地展开;微观上的教师发展形式有很多,比较成功的方式当属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团队的教师发展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增加教师间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从而展开讨论,共同成长。基于学校本身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要求。
3.基于国家层面上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以,外语通识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教师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国家层面的规划相当于教育的纲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家给定的英语教师通识发展方向结合相关教材进行自主发展。针对国家层面上的教师发展,我们建议对英语教师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让通识教育理念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在我国的高校中发展开来。
教师认同的形成是教师自我意象实现的过程,记录着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它的形成是一个持续地对自身积累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进行分析、解释、实践和再解释的过程。教师认同形成过程中,教师会基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系统对外在的规范不断进行调整,逐渐树立自我意象,形成个人化的认同。同时,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教师认同的形成也至关重要。在形成教师认同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和对话,广泛接触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地反思,对自己既有的认同进行检视,不断修正或重构自己的认同。具体来说,教师意象将会对教师教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决定着其教学生涯能否成功。正面、积极的教师意象会指导教师采用积极的实践原则,而积极的实践原则能够修正运动规则,使教学更有趣。本次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对一名具有10年教龄的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过程进行跟踪研究。案例:该教师本科毕业于当地一所师范院校,其在当年学校教师招考中成绩并不十分理想,在面试中险些被淘汰。通过对她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她自己很清楚当时在应聘考试中成绩不佳,也知道能找到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因此,在任教之初就已暗下决心要争一口气,不断提升自己,证明自己是一位称职的好教师。在这一教师意象暗示之下,她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学习,工作满两年后,被北京一所知名院校外国语学院录取,成为她所在中学第一位考上统招研究生的教师。三年后,她以优异成绩毕业返校任教。在重返教学岗位之后,该教师认真教学,积极尝试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两年前,她开始尝试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任务型教学,经过精心设计教学,反复实践,不断反思,她所尝试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基本实现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初始目标,并围绕此项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在做好教学探究的同时,该教师平时注意关注英语教学科研发展动态,虚心向本校学术带头人请教如何做科研。在跟随项目负责人完成两项省教育厅项目后,她独立成功申请了教育厅英语教学改革青年项目,并已成功结题。该教师已成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并于2014年成功晋级为高级教师。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该教师职业生涯的起步并不顺利,也许正是这种不顺利的起步,造就了她个人教师认同和个人信念的形成,帮助其树立了认同目标,即要向大家证明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这种个人信念和意象决定着该教师今后的学习行为和教学实践。在该教师任教之初,学校对教师学历还没有硬性要求,当时很多同龄同期入校的教师也没有继续求学的愿望。该教师却已意识到提高自身学历和提高知识水平的重要性,于是积极接受了研究生教育。这样的学习行为既是主动学习的体验,又是一个教师积极意象的形成过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为该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和信念的支持。回校任教后,该教师主动研究教学,努力做好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她通过录制课堂教学录像、录音、写教学日志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并采用修正实践原则不断推动教学的良性发展。这一过程中,其教师认同也在不断修正、形成和完善。
(二)教师认同理论的追溯
传统教师教育十分重视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技术的能力,将教师教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师教育研究开始关注教师信念和教师认同等相关问题,强调教师个体主观能动性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安排、教学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发挥,提出教师自身内在信念、自我意象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我国在教师认同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学者认为,教师认同是教师的自我概念或意象,这些自我概念或意象强烈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方式以及他们对于教育改革的态度。教师认同在支配教师教学行动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导正教师认同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1]教师认同是教师自身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反思,不断问自己“我是谁”“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等问题。之后,教师会将自己置身于教学环境中,通过不断地与环境互动,逐步在内部生成对自己身为教师的信念和意象,并在该意象指引下,实现自我意象并体现自身价值。弗雷德(FredA.J.Kortha-gen)通过一个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1]描述了教师认同的各个环节。从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外界对人的影响或者人的改变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其中,可直接观察到的是环境和行为;其次是能力;接下来是信念、认同;最核心的层次是使命。在这个模型里,内层和外层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外层的环境和行为比较容易改变,而内层的改变则较为困难。但是根本性的教师改变则依赖于内层的信念、认同和使命层面的改变。
二、教师认同的策略构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应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营造运用英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知、理解并运用英语语言,在学习中体验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锻炼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被引入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这一过程也是教师认同发生的过程,教师教学理念逐渐更新,积极的教师意象初步形成,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度和职业自豪感也不断增强。《英语课程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新一轮中学英语教改的发展,对中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知识、能力和观念三个层面上实现自发和自觉的转变以满足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急需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完成语言基础知识的输入过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中学英语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的一些策略。
(一)为培植教师认同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1.学校层面的支持作为教育管理部门的学校层面应认真思考英语教学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教师要以“师德为先,以教学为任、以科研为基础”,为未来教师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和外部环境支持。首先,坚持“师德建设为先”。在引导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从内在层面肯定英语教师在学校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教师树立信心,并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环境支持。例如,在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英语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而不是随着高考“指挥棒”的转向将英语课程和英语教师边缘化。其次,坚持“以教学为任,以科研为基础”。在科研和教师发展方面学校要为中学英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教学、重升学,轻科研、轻反思”的现象。“升学率”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教师业绩的主要标准之一。在这一思想驱动下,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而辛苦工作,却很少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反思、撰写科研论文、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学校管理层面应为英语教师提供较为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和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才会逐渐树立积极的意象和信念,并将之转化为提升自我、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最终推动教师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2.团队力量的支持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集体的协作和团队成员的共同贡献。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整个教学团队的支持,教师在团队中分工合作、互通有无,彼此间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和相互依赖,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孤立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不仅耗时而且低效。因此,应倡导教师积极组建教学科研团队,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科研活动。当前,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与教材出版单位合作,通过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论坛以及相关教学技能培训等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科研发展空间,拓宽了教学研究渠道,最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热情。同时,学校应提倡教师间开展教学交流,讲座已不再只是专家的特权,只要教师有想法、有愿望,就要为他们搭建教学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成为教学大讲坛的主讲者,他们也同时吸引着志同道合的教师走到一起形成课题组。课堂上除了师生的有效互动,还能看到课题组成员的认真观摩。课后师生共同观看课堂教学录像,以进行教学和学习反思,这为教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种积极的教学环境正在教师团队内部逐渐形成,这种积极的社会互动也在无形中不断导正着教师认同。
(二)触发教师对已有的认同进行深刻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直以来教学反思都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经验、师生关系和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及时反思,以此来不断发现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于其职业的认同和教师角色的认同逐渐形成。当然,教师认同形成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认同基于教师自主地反思自身,通过不断发展、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其信念,形成新的意象、态度和假设,发展出新的认同。教师认同是教师改变的基础,真正的教师改变通常伴随着教师认同的改变。教师教育的基本使命是推动教师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的优质化。很多教师能够主动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教师反思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撰写教学日志、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建立教师档案袋等。通过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地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教师”以及“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以发展出新的教师认同。
专科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内,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教学方法的实施。近些年来,我国开始风行实际法教学,而忽视强调语法知识的传统教学法,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认为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搞好英语教学。
一、教学现状
近几年,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使英语师资紧张,加之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采用单一、固定的教学法是行不通的。为了研究适合专科英语学习的教学法,对3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多向选择),部分问卷内容如下:
1.你学习英语的近期目标是:a.通过各类英语考试;b.提高口语,听力水平;c.提高阅读水平;d.提高写作水平。
2.你学习英语的远期目标是:a.与外国人交流;b.出国;。.找好工作;d.熟练掌握英语。
3.你认为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是:a.个人有强烈的兴趣;b.学习方法得当;。.教师的教学质量;d.能持之以恒。
4.喜欢的教学方法:a.教师讲解为主;b.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辅导;c.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解答;d.师生共同讨论。
5.口头表达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a.词语贫乏;b.害怕拼错;c.平时缺乏训练;d.不够流利。
调查发现,在第一题中有68%的学生选择a,说明大部分学生目前仍有较大的考试压力;在第二题中有89%的学生选择了d,看来学生们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英语学习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三题中有85%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是兴趣和恒心;在第四题中,b选项占65%,而a选项只占21%,可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助的教学模式已得到学生的认可;在第五题中,有70%的学生选择c项,它提醒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从此次问卷可知,学生已经普遍意识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努力尝试各种学习方法,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扩大知识面,增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如何帮助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提高语言技能,还要从教学方法上人手。
二、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语言技能的形成,容易出现“哑巴”英语。因此,近些年我国的外语教学风行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逐渐忽略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事实上,专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够扎实,如果不顾实际地一味追求交际法教学,学生则很难准确理解并进行表达,所谓的交际活动也很难顺利进行下去。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英语教学法在《实用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根据教材编制,把专科英语课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日常交际能力。学生刚人校时英语基础较差,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法来巩固基础知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过渡到交际法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如“语法翻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法”等方法的综合应用,而不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第二阶段为业务英语阶段。它是对第一阶段学习的提高,培养学生对科技、经贸、管理等方面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加强学生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的交际能力。训练方式以对话样例和套用练习为主,采用敢说一说得出~说得流利~说得准确一说得得体的步骤,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对象决定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英语教学没有灵丹妙药,根本不存在能适用于各种教学环境的固定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法和以交际法为代表的新教学法结合起来,才能搞好英语教学。
三、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研究,结合教育心理学,改进专科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用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广告”(Advertising)一课为例。
1.预习检查:通过听写或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背诵单词的情况。
2.课文导人: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内容上。例如:
(1)Whatorledoesadvertisingplayinourlife,
(2)Whathaveyouboughtanythingadvetrised,
(3)Whatbusinessdoyouthinkadvertisingis,
然后教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广告的历史,功能及分类;最后介绍一些英文广告词,比如:
(1)ThingsgobetterwithCoca一Cola.
(2)Whenitrains,itpours.-MortonSalt.
(3)Wonderwheertheyelowwent.-Pepsode.
请学生给出相应的中文广告词。这些活动可以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
3.阅读训练: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划分文章段落,用英语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由老师总结。
4.课文讲解:在词汇方面,主要对efective,ex-pand,erspond等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在语法结构方面,重点复习虚拟语气和特殊的反意疑问句。在内容讲解上,抓住“anintorductiontoad”和
“thehistoryofad”两条主线,再分别进行细分:
(1)a.Advetrisingispatrofourdailylives;
b.Advetrisingisabigbusiness;
c.Thepurposeanddeifnition.
(2)a.Advetrisingisveryold;
b.Thedevelopmentofadvertising.
5.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客户和广告公司的职员。先由客户描述产品,然后公司职员为产品做出宣传计划并设计广告词。请1-3组进行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6.小组讨论:将全班按每组5-8人分组。根据中国在“世界广告大赛”上选送的几十部广告作品竟无一获奖的现象,讨论他们的看法。:
7.双向提问:教师关于课文内容和语言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总结中心思想或复述课文。然后由学生对教学中的不明之处向教师自由提问。
该研究通过对719份有效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发现60%的同学欢迎通识教育的实施;70%的同学希望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77%的同学希望英语课堂丰富授课内容,多讲些国外文化;近75%的同学希望改进教学方式,求新,结合影视等多媒体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等。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提出的通识教育在高职实施的可行性,该研究积极探索改进原有教学设计和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通过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采集新的研究数据,重点关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影响。鉴于研究的需要和方便,课题组成员决定在九江某所高职院校的2011级学生中文科、理科和工科各取一个班共三个班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得到了该校领导的支持,为了便于课题组的观察和掌
握第一手资料,在任课教师安排上特意安排同一个老师的三个平行班,使用同一套教材,在为期两学期的教学中并对三个班共102位学生学习情况做了追踪记录。1.实验过程参加实验的三个班级统一采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修订版)综合教程,主编,许小贞等。课时安排为每周四节,其中每周两节普通教室,两节多媒体教室。任课老师首先对实验的三个班级英语应用能力测试的过级率进行了统计,然后查看了上学期各班的课堂表现记录和期末成绩,并交流了以前上课的教学方法。老师先采用以前的教学方法上完Unit1-Patriotism:先讲单词的用法,再分析句子结构,翻译句子大意,讲解课后习题。观察到学生的课堂反应平平,学生们只是在提问时会非常紧张地、不情愿地站起来配合一下。整个课堂几乎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在学完课文后随机问几位同学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大家都不知所云,并表示考试又不会考。而课堂出勤率低,尤其是理工科,好多人在听说要点名后,才会偷偷在课间跑来上课。
从Unit2-CapitalCities开始,任课教师开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首先老师以CanyoulistsomefamouscitiesinChina?导入,随后安排了课堂讨论page20上的三幅图片:
Doyouknowwhatcitiesthefollowingpicturesshow?Canyousaysomethingaboutthem?刚开始学生不是很乐意表达,后来有人直接问可以用中文吗?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suggestedwords后,有个别同学尝试着简单地表述。随后老师问道Aretheycapitalcities?Whatarethecharacteristicsofthecapitalcities?此时同学们就开始列举一些首都城市的共性。在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简要总结之后,老师指出好多首都其实都有其独特的一面,然后进入课文。让学生自己快速预览课文,找出生词和出现的城市名,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查找生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接下来,老师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课文讲解。讲解过程中,每每遇到文中提及的城市,老师都一一给同学们展示该城市的图片以及简要的人文介绍,还有该城市里有名的风景区。整堂课同学们兴致较高,对于优美的景色不时发出赞叹声,并表示有机会一定要去旅游。对于文中还涉及到的英国大诗人Shelly,老师也对其思想和主要作品做了介绍。对于文中出现的生词,老师则是挑选了几个重点的词汇进行讲解,随后结合课后WorkOutII部分加以巩固掌握。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会时不时地对所讲话题产生兴趣,表现出一定的参与性。尤其是多媒体课堂,同学们更是积极,课后还有同学在讨论到底是哪个城市更适合留学等内容。
针对Unit3-LifeandMoney,老师和学生展开了Whatismostimportantinyourlife?Doyouknowwithwhattheybuymoneyandwhattheybuywithmoney?的讨论。在课文讲解中,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西方人的价值观和传统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还和同学们讨论了当今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劝解同学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珍爱生命、珍惜健康。同时告诉同学们世界主要几种货币不同的符号标识。对此后的几个单元,老师都是结合课文内容做好课前备课,扩充课文中的知识点,扩大同学们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说,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是如何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前首要关注点,以下是笔者就当前英语教育发展形势提出的三点建议策略:
1.英语教育中对教材进行创新
在对英语教材进行编制时,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典籍作为英语教材编制的蓝本,对英语教材进行全新的编制,还可以用英语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是典籍翻译过来,在内容上进行融合。
2.英语教育中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英语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利用英语课堂讨论、课后发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如在课堂上对学生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讨论,课后学生可以收集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资料,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交流,以达到转变原有英语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融合。
3.英语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英语教育过程的始终,以达到二者更好的融合。如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时,将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加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评价标准,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视地位,加大英语教育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达到二者最满意的效果。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