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5: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语文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传统属对教学对怎样进行语法教学的启示
那么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应该怎样进行属对教学,怎样通过属对教学对学生进行语法修辞知识方面的指导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思考。首先,是否应该将属对设计为独立的教学板块?早在宋代,属对已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了,并编有相应的教材如《对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今日的教学基本上是以阅读、写作为中心的五大板块的教学模式,教材的编写也多遵照这种方式进行单元的编排。属对教学应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这五大板块的学习中都有所涉及。但分散在五大板块之中进行教学可能会部分教师忽视属对的教学或仅仅将其作为课外延伸或是形式化的点缀,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语法修辞知识学习的作用。特别是在初中学段是可以在属对方面进行多一些系统深入学习的阶段,教师若是能在教学中有意识有重点地进行属对教学,将是对学生语法知识乃至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此外,教材的编写也会起到一个提醒作用,将属对中的一些语法知识巧妙地编入教材,更是对属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其次,怎样通过属对教学对语法知识进行学习?传统的属对教学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根据张志公先生的论述,进行属对训练时依次进行“一字对”、“二字对”、“多字对”的练习,从少到多,从明确词性到掌握句法规律再到掌握各种格式的变化,这种从字到词再到句的练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从流行较广的属对教材《笠翁对韵》中可以发现书中按三十个平声韵编排,每组韵都从一字对开始依次字数增加,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那么在现代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属对教学。由于针对语法学习的属对教学面对的是初中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基础,在明确语法修辞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属对的创作指导。属对教学可以渗透在古诗文的之中,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中的对偶、对仗句进行属对方面的教学。此外,可以也进行一些属对教材的学习,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在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练习。
①阅读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可是随着中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课外知识面显得极其重要。中考阅读理解考试的文章均来自课外,可以说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课形同虚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也缺乏严格要求;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往往也是点到为止,语文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步骤、有选择的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十分的狭窄,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②阅读教学方式的呆板性,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问题的设定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一问一答呆板的“牵牛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明晰化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预设了教学效果的生成。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段(7-9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12项具体的阅读目标要求,其中第四条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第七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火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的今天,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更加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更能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2.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人性化
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人文性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成果。近20年来的阅读模式总体上发生了三次大的发展变化:“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训练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示范—训练模式”“以语感为中心的感悟—积累模式”这些语文阅读方式的变化逐步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这些教学方式的演变越来越体现人性化。尤其是在当今现代科技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学技艺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带来了新气象、新理念。在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下,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我的各种感官,主动积极的加入阅读学习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2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工具以黑板和粉笔为主,教学过程中枯燥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较,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听觉与视觉有机结合起来,新型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应准确定位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这就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学生们的感觉器官与思维器官充分调动起来,真正的进入到作者描述的那种场景中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加强学生们的记忆力。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采用教学设备活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只能依靠教师的语言和表情来传递这些信息,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但无法真正的理解。尤其是碰到教师无法表达的内容时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经典的课文,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教师只能通过语言和文字为学生们简单的介绍,而现代教育技术却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幻灯片、录音、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信息收集到一起,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和眼界,这样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
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的听、说、读、写的形象转变为色彩、声音及形象等要素,这样能让学生从简单的教育模式中脱离出来,能更好的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开拓其思维。
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创新型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而现代教育模式由于其自身符合时代的产物,在教学中被普遍应用。传统模式下,教师是主体,通过黑板和粉笔加上课本,用教师的语言和表情来解读课本内容,而现代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增加了教学课程中的互动性,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学生走进课本,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以下问题
3.1现代教育技术不是万能的,要避免滥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象。新事物的诞生都有其双面性,现代教育好的一方面是能通过现代设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现代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度,因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遵循此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让学生没有消化的过程,只能蜻蜓点水,沉醉于表面现象,而不能真正的理解课本内容,把握好度,适当的调整学生的状态和教学的难易程度,速度和数量,使学生准确无误的学到并理解透彻。
3.2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语文课堂容量大的优点。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是正确的,但是同时要利用好多媒体,要充分体现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虽然看上去是面面俱到了,但是学生们会分不清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只需理解的内容。
3.3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勿走形式。现代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将在未来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可能脱离教学规律而存在,所有的教育手段都是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存在的,过度的依赖技术性的手段会使教育出现模式化,比较容易出现死板,单纯的为达到所谓的现代教育称呼而过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而忽略教学效果,单纯的走形式主义,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传统知识论的核心是规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知识的解释是: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了解,其中可靠的成分就是知识。依据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知识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生活常识是对某些事实的判断和描述。科学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事物的知识。科学知识也有经验的和理论的两种不同水平。科学知识是全人类认识的结晶,又是人类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的精神条件。知识与无知相对立。从无知到有知识,知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不断运动,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基本过程。知识的发展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化和扩展。这种处在辩证运动中的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可逆性和加速度增长的特点。”定义涉及到知识的来源、形式、发展规律等等。从传统知识论框架看,这个定义是比较完备的。从知识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传统知识论的核心是规律,无论是“对某些事实的判断和描述”还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说明”,其目的都在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定性。人们的认识过程是对真理的无限趋近,反映在知识上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化和扩展”。所以,规律是人们认识活动的目的与核心,知识则是对客观规律的不同形式的揭示和描述,表现为认识活动的结果。
知识的核心是客观规律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通过对概念的探讨,最早确立起“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的本质的把握”这一根本观点。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苏格拉底最早在知识和规律之间划上了等号,规律由此成为认识的对象和知识的内容。柏拉图则把世界划分为理念的世界和现实和世界,认为知识是对理念的把握,所以知识是永恒的,意见则是变动不居的。巴门尼德明确区分了意见和真理,认为“意见”是个别的,随时间、地点、个人而变迁,“知识”则是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知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把握;二是存在是知识的对象,所以,知识就是对规律的把握和揭示,否则便称不上是知识,这是传统知识观的根本观点,近代认识论就是对这一知识观的继承和发展,只不过在这个方向上人们的思考更进了一步,思考的重心已不再是“知识是什么”,而是“知识是如何可能的”,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
以规律作为知识核心的思想来源于对存在的预设,从这个预设出发,人们就必须解答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问题。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知识观的第二个基本假设,即存在是知识的对象,这个知识的对象在近代被称为实体,实体是完全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实体的设定产生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即如何保证主体的知识与客体规律一致的问题,为了消弥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唯理论者从人的理性出发,经验论者则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提出和证明了知识的来源及可能性。培根是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人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笛卡尔作为唯理论的始作者则提出真的知识只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们的“纯粹理智”,他以“我思故我在”为前提推演出整个知识大厦,并最后求助于上帝来保证心灵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一致和统一。但是,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不可能正确解答知识的来源和可能性问题,二者在休谟和莱布尼茨那里分别走到了自己逻辑和历史的终点。休谟声称“至于由感官所发生的那些印象,据我看来,它们的最终原因是人类理性所完全不能解释的。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地断定,那些印象是直接由对象发生的,还是被心灵的创造能力所产生,还是由我们的造物主那里得来的”。(注:休谟.人性论[M]:101.)休谟的“温和的怀疑论”事实上已经异常雄辩地揭示出了经验论所蕴含的内在矛盾,即“经验重复一万遍还是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否定了关于实体的设定。莱布尼茨则指出,并非全部知识都来源于“纯粹理智”,只有数学、逻辑和形而上学等科学知识是建立在我们的天赋观念和理智直观的基础上,而自然科学是我们依据充足理由律所建立的事实科学,前者是必然真理,后者只是或然真理,在这里莱布尼茨事实上也否定了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可能性。传统知识论的预设所蕴含的内在矛盾在康德那里最后得到了总爆发,为了解决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康德提出用“先天认识形式”来统一“感性杂多”,他说“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因此“只有当它们联合起来才有知识”,他试图用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折衷的办法来解决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但最终的结论却是“物自体不可知”,实体依然存在于人的认识之外,难以进入作为主体的人的视野。
与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强调要从实践的、人的维度考察知识,他说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解释世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立场,也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4.)而改造世界强调的则是人的主体的参与,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也就是人的能动的实践。从实践主体尺度出发,抽象的实体消退了,代之而出的是“人的世界”、“对象世界”、“人化自然”,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实体观,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或者说“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8、169.)对实体的否定使传统知识论丧失了它的本体论依据,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规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得许多人间的建筑师也感到自叹弗如,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72.)
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可以归结出:(1)现实世界是“为我的”,也就是“人化的”,这种为我性表现为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的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2)人优胜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能够在头脑中以表象的方式,也就是观念的方式虚拟现实,这种虚拟可能来自模仿,也可能来自思维自由的构造,但无论如何,“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3)以观念方式对现实的虚拟形成了规律,它决定着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在马克思的视域中,所谓的“规律”已不是传统理解的对世界的“镜式的映照”,而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对象在表象及观念中的“表述和构成”,由此知识的核心不是努力去无限地趋近客观存在,相反,世界随着我对对象“表述和构成方式”的变化而无限生成,所以知识论的核心不应当是解释和揭示客观规律,争论于知识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问题,而应当从主体出发,从实践的人出发,以规则作为知识论考察的核心,重在说明人类的知识规则是如何演化的,人的世界是如何伴随着知识规则的演化而不断生成的,以及探讨和揭示出最关乎当代人生存的当代知识规则。
任何一个时代只能提出和解决自己时代提出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也不例外,他虽然已经洞察到了知识论应当面临的转向,但很多时候他还是在传统意义上使用规律这个概念,这是因为在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虚拟只是在观念上存在着,它还没有成为现实。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的,实际接触到的总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从认识与现实是否符合的角度考虑问题,把知识进步单纯看作是量的积累和对现实的无限趋近。“人体解剖是认识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马克思),历史低级阶段发生的事情必须要到历史发展的高级阶段才能得到认识,知识论的核心应当转向知识规则这一点只有在虚拟成为现实以后,也就是赛博空间出现以后才真正得以彰显。
现代知识论的核心:规则
《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曾经戏言“倘若我们要颁发‘最佳矛盾奖’,那么‘虚拟现实’一词一定榜上有名。”所谓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是指“由计算机对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者环境进行的模拟,而你可以与之进行交互并且在其中进行探索”(注:个人计算机及因特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65.)虚拟现实的基础设施是计算机,基本元素是比特(比特是信息的最小单位,或者简单的可以把它想成"0"或"1"),各种软件语言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是技术保障,电脑网络和其他通讯手段是基本的通讯设备。虚拟现实所存在的空间又被称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就是电脑——网络空间。人们通常理解的虚拟现实是对数字化的表述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尼葛洛庞帝曾把与虚拟现实相对现实世界称为原子世界,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官所直接感知到的事物和过程,把虚拟现实称为比特构成的世界。
虚拟现实的根本特点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真”于“假”的二元对立,达到了“真”与“假”的现实的统一。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真与假作为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看待,但这种统一仅仅是思维中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个事物或过程的判断要么是真,要么是假,要么是部分真部分假,绝对不可能出现亦真亦假的情况。而虚拟现实则超越了这种对立,在虚拟现实中,真的又是假的,假的又是真的。你说它是真的,是因为虚拟现实中的客体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并不像人们主观精神中虚构的客体那样是人们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的,相反,它不仅可以被作为个体的人感知,还可以被他人同时地和真切地感受到,“感受如同在真实世界中一般。你不仅可以在其中活动、移物、转弯、攀梯、玩乐器等等,且更有甚者,所有动作均可随时定格”。(注:金枝.虚拟生存[J].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9.)在虚拟现实中,作为主体的人还可以和虚拟客体发生交互作用,这表明虚拟现实同样是现实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虚拟现实又是假的,这是因为无论虚拟客体多么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能给你带来多么真实和真切的感受,它始终是虚拟的,虚拟的苹果看上去再逼真,“吃”起来再有“味”,还是不能为现实的你解渴充饥。虚拟现实这种亦真亦假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从前从现实性出发考虑问题的方式必须实现一个倒转,因为虚拟现实诚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从规律的角度去认识它,无论怎样无限趋近,你还是不可能掌握它,尽管虚拟现实必须借助于现实中的机器设备,从根本上说,它完全来自人类的创造。虚拟现实是由对事物与关系的数字化表述和构成方式,加上计算机的前所未有的高速运算实现的。人类的知识相对于虚拟现实具有历史和逻辑上的在先性,这一点与从现实性出发的人们传统的对知识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从规律出发,着重探讨知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的传统知识论,必须要转向从规则出发,着重探讨人们对对象的“表述和构成方式”的知识论,探讨随着人类实践方式的转换,知识规则是如何演化的,以及各个时代知识规则的特点。也就是说,在知识论中核心的因素和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的规则,是规则的变迁启动了世界的形态,使得世界的现实性不断展开,并最终在现实中达到了“实体”与“虚体”的辩证统一。
从规则的角度理解知识,世界就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东西,它摆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认识去无限地趋近客观真理,也就是发现和掌握它的客观规律。相反,它是未完成的,是“对象世界”、“人化自然”,是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不断展现出自己现实性的无限丰富内涵的世界,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而开启人类世界的钥匙是知识规则,伴随着知识规则的每一个新的进步,世界向人类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内容,这种内容的增加不仅有量的积累,更有质的突变,例如行为化知识规则和经验化知识规则使人类的知识只能局限于以地球为中心的常规、低速、中观运动领域,而形式化演绎规则则能使人的认识突破感官的局限,扩展到微观、宏观、超宏观乃至宇宙大尺度领域,数字化知识规则更是使人类超越了“实体”世界,进入到“虚拟”时空中恣意遨游。在世界的不断展开与绵延中,人类确立和确证着“改变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在世界的无限展开中,人的主体性也在不断地增长,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在规则下归于无形。
虚拟事实上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世界各个民族大多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种代码,一种符号,当人们用语言符号指称,或者说规则一种事物或关系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思维中,在观念中把它虚拟出来了,只是这种虚拟还只停留在观念的领域,只能为个体感知。他人通过语言交流可以了解和体会,但是无法直接感知到,也就是说,此时的虚拟还具有不可通约性。随着人类交往的发展,在各个民族、区域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乃至法律、制度,也就是虚拟的行为规则,这时虚拟进入了现实世界,成为现实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虚拟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可通约的。现代人所理解的虚拟是数字化知识规则的产物,它指向的是现实中“不可能的可能”及“可能的不可能”。同时这种“可能”与“不可能”还能被人们真实地视、听、乃至触摸,也就是真实而真切地感受到。此时的虚拟不仅是现实的,可通约的,而且是超越现实的。正是现代的虚拟现实的出现使得知识规则性的一面强烈地凸现出来,并且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看待问题的方式。
知识规则是指人们对事物或关系的表述或构成方式,其含义有三:(1)规则是一种中介系统,思维借助这个中介来表达万物,从而在思维中构成万物,它相当于波普所讲的“世界3”;(2)规则是一种表述系统,其表述的实质是以间断性来表达连续性,把运动的东西静止化,否则思维就不能表述客观事物,就不可能有知识;(3)规则又是一种建构系统,是通过符号代码,以逻辑形式对思维对象的能动的建构,它包含着主体的能动的自由创造。规律本身无所谓自由,它只是人们通往自由王国的桥梁,而规则的本质特性就在于它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来自它的间接性和中介性,知识之所以可能,思维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就在于人能够摆脱现实具体事物的纠缠,通过符号和逻辑方式自由地在思维空间中进行推演,在观念上表述和构成对象。
以规则作为知识论核心的思想不完全是新的,但只有在虚拟现实成为现实以后它才集中地、强烈地显露出来,这又一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实践反思法,即“人体解剖是认识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两个著名的悖论:“飞矢不动”和“阿基里斯赶不上乌龟”。芝诺是这样论证的:飞矢在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距离中的每一个点,在每一个点上飞矢必然是静止的、不动的,所以飞矢不动。与此类似,阿基里斯在追赶龟的过程中,他每前进一步,乌龟同时也在往前爬,于是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以无穷小,但他永远赶不上乌龟。如果单从逻辑上分析,芝诺的论证是对的,但它显然与现实不符。事实上芝诺悖论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揭示了知识表述与现实存在的矛盾,这个问题只有到黑格尔那里才第一次得到了合理的解答。
黑格尔极其天才地指出了芝诺悖论的实质在于“从来造成困难的总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实际上联结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分割开来考察”。(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290.)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指出思维认识现实的特殊道路在于对具体存在的不断扬弃,“这样,那作为支配机械和化学过程的力量的主观目的,在这些过程里让客观事物彼此互相消耗,互相扬弃,而它却超脱其自身与它们之外,但同时又保存其自身于它们之内。这就是理性的狡黠。”黑格尔在这里有把主观精神绝对化、神秘化的趋向,但他确实揭示出了一般科学或知识的形成过程就在于思维必须通过把现实存在支离破碎的方式才能保持它们的完整性,也就是说知识形成遵循的不是由物到人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述和建构事物,有自己特殊的规则,这个规则的演化方向是不断抽象化、符号化、概念化和简单化。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通过抽象思辨的方式揭示了知识规则的演化规律。
2南城县农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
2.1南城县农业的地位
南城县是农业大县。南城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示范县、农村能源建设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全省第一个“吨粮田”县,江西省果业十强县之一。现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27家市龙头企业。应该说,南城县农业在省内还是有一定的位置。
2.2南城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短缺。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面积大、资金少,仅靠财政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农田、林网、路、渠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较慢,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等融资比较困难,资金不足仍是南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2.2.2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缺少产业支撑,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农产品加工能力不配套,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农业品牌化经营滞后,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叫得响的产品不多“,南丰蜜桔”只是南丰县的品牌“,南城淮山”和“麻姑鲜枣”还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农产品精品少、档次低、品质差,市场培育后劲不足。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现代特色优势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2.2.3农业劳动者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由于从事第一产业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大、比较利益低,许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逐步脱离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而且农业劳动人口流失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发展在加快。农业技术服务意识不高,加上近年来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削弱,导致农民技术培训组织难,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2.2.4土地流转防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30多年前,在土地上的改革带来了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了劳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过于分散的土地耕作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得不到运用和推广。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又诱导农业劳动力向工厂、城市和第三产业转移。新一代的农民是一个断层,1970年以后出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是最后一棒,80后、90后已经不是中国农业的主力军。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可能要重新界定其身份了,新一代农民会出现在成功人士、大学生、企业家和创业者中间。但是,新一代农业是需要土地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
3现代农业的发展
3.1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重点发展
水稻、蜜桔、鲜枣、水产、蛋鸡等是南城县优势农产品。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农民就业新渠道,是实现十八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大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3.2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要协同发展
南城县生态环境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和旅游市场。改善农业结构,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资源优势。应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麻姑鲜枣、蜜桔、麻姑茶菜等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3.3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要创新发展
与传统的生产农业比较,旅游农业是具有多功能农业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
4对策建议
4.1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不是身份的象征,更应该是职业的定位。培育新型农民不是简单的技术灌输,要着力开发新一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后继人才。要着力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建设。要外请农技专家,内靠本地农民“土教授”,利用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尽快使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二、现代教育应客观辩证地看待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塑造、培养人文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倡导人文精神者都把目光投向人文(社会)科学,而对自然科学则持漠视,甚至反对的态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传统文科教育将塑造人文精神作为抵御现代社会种种弊端的有效途径,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塑造人文精神的方法;提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心灵,课程的主体部分应是优秀的文化遗产,用古典名著去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自由艺术教育便成为塑造人文精神的主要方法。认为,人文学科包含了有关宇宙的观念及正确的思维方法,论述了人类永恒的道德问题,体现着人类永恒原则和内容,富有理智训练价值。实际上,传统文科教育畸重人文学科,贬低自然学科的观点是不足取的。其实,在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上,人文(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地位是相同的,只不过各自的角度有别罢了。
从对象上看,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及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它不仅富有社会属性,也包含人文要素,同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自然科学中也包含人文要素。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实践和创造主体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会以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蔽的方式渗透并存在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和创造主体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等在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中的存在方式与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不一样的话,区别就在于人文要素在前者中主要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和发挥影响力的,它对人的影响是间接的;在后者中主要是以显性形式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这就是说,无论在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中,学习主体都有可能撷取人文要素。所以,要塑造人文精神,就应努力使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补、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互补、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互补。
三、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体察涵泳”之功,即培养学生灵敏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能力。
隐含在知识中的人文要素,应当切己体察、虚心涵泳。在这一点上,文化教育学派的观点是值得注意的。文化教育学派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格外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认为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是:
(1)使学习主体积极摄取文化价值。要获得人文精神,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把社会文化的客观价值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内心世界,形成与健全人格相融的生命。
(2)培养具有体验价值的能力的主体。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应借助于摄取文化价值,获得深刻而全面的人生体验。文化教育学派的思辨性、虚玄性和对人文科学的偏爱自不必言,但它与“体察涵泳”的相近性使其观点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笔者认为,人类的精神文化遗产主要是以理性化、逻辑化的外显形式表达出来的,而隐蔽在其后的则是人类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理想等。由于它们必须附着于一定的知识、习俗、民族心理特征等载体上,学习主体要把握它们,就必须通过这些载体,用心去捕捉、感悟和体验其中的人文要素。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习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灵性的精神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汲取其中的人文价值才是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目的所在。这就是说,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不能简单地从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去阐释,它与某一门具体的学科间没有必然、直接的联系。只有以人作为学习、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去捕捉、感悟、体验各种事物中所包含的与个人生活和实践有关的要素才是关键所在。要使年轻一代具有“体察涵泳”之功,就应培养他们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必然形成学习主体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这样,个体与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才有“接轨”的可能。
在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不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或者可以说,即使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把学校体育作为一个重点来看待。学校体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二是学校体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是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体育并不占据太多时间,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在学校的整个发展规划中以及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素都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比如学校体育场地的不足、资金的短缺、体育器材管理的不善、体育教师人才的缺乏等。[2]24-27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列出一组数字:全国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教师全额总数为67万人,中西部地区缺额为50万人。体育教学器材装备也普遍不足,体育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分别为:小学体育50%;初中体育66%。[3]我国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一方面在宣传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在各种教育与应试教育出现矛盾时,我们都毫无争议地选择了保护应试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更不被社会、家庭和学校所重视,我们甚至会认为只有学校体育与考试成绩有直接关联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重视学校体育,才会认为学校体育也有它的重要性。政府、社会和学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政府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决策者,只有决策者的政策向学校体育倾斜,实施者才会向学校体育给予支持;社会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个监督者和促进者,社会上形成了重视体育的良好风气,由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学校体育同样会得到重视;学校是学校体育的实施者,学校从根本上改变对学校体育的不重视态度,学校体育才会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1.2竞技体育的功利性和现行体制制约其发展
竞技体育是以战胜对手、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的。如果我们一味看重胜利的结果,势必会让参赛者产生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理,为了胜利而违反职业道德。如现代的一些竞技体育竞赛,已完全失去了原本比赛的本质。比赛最初的本意是让参赛者享受比赛的过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性,而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导致竞技体育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从而使竞技体育变质。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也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以政府为指导,以获取国际重大比赛优异成绩(特别是奥运会比赛优异成绩)为目标,以纵向管理为主,各省市之间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的,它们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势必会造成各省市之间独立发展、优势资源浪费,重点项目冲突等问题,阻碍了各省市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导致了各省市“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据统计,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1996年有约30万人,1999年有约15万人,减少了约15万人(约50%);竞技体育的一线、三线运动员相对减少,而二线运动员相对较多,一、二、三线运动员的配置处于失衡状态。
1.3社会体育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
社会体育既有别于以比赛为目的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又不同于面对学生的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是贯穿于每一个个体的一生,占据着每个人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的一种体育参与方式。同时,由于社会体育的参与者极其广泛,参加的人又力求保持经常性,所以参与社会体育的人所耗用的社会总时间是现今世界上任何文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5]即使社会体育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有其重要独特的地位,但由于其发展的历程较短,出现的时间较晚,现阶段还没有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其发展,正处于一种摸索前进的阶段。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社会体育的需求,平均约4000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京、津、沪等经济领先城市拥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相对较高。依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所提供的数字,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占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的18.1%,而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仅占总数的13.87%,占所比例最高的是高中非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高达36.1%[6],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程度偏低,严重缺乏高学历及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2优先发展学校体育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摆脱困境,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必须在培养各类体育人才方面加大力度,从而给现代体育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现代体育的优势发展。学校体育是我国现代体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从根本上转变现代体育的观念、实现我国现代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2.1转变现代体育发展观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的优先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导致了我国学校教育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脱节,这是我国各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同样阻碍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人们关于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单纯的强身健体,开展的主要方式是学校体育课;另一种则是通过学校体育和德育、智育等相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操作层面,学校体育也像德育、美育一样得不到重视,在重视考试成绩的前提下被人们遗忘在一边。而今,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民竞争,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构建学校体育与其他体育教育和谐发展的模式。只有通过优先发展学校体育,才能使我们的这种想法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学校体育的优先发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转变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从根本上了解学校体育。
2.2学校体育优先发展可以促进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
各类体育人才的缺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所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我国在建国以后对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过两次大的调整,培养了不同时期的合格人才。[7]而学校体育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是着眼于社会当下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既能满足社会对竞技人才的需求,又能提升对社会体育发展的指导水平,进而推动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体育的优先发展,首先确保学校体育本职的完成;培养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不仅满足参加竞技体育比赛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升比赛的规格,体现竞技体育人才的高素质;学校体育培养出的具有科学理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的能量。因此,学校体育的优先发展可以促进现代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和谐共存。
3学校体育如何优先发展
3.1转变观念,使学校体育向生活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我国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现代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要适应社会化的发展,适应个体的发展。[8]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要具有时代性,遵循每个个体发展的需求,把单调枯燥的技术转变成丰富多彩的主体性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结合个体的特性,实现全面教育的功能。进一步讲,优先发展学校体育必须要推进全面的体育教育,实现其教育人的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价值。
3.2加大高校的培养力度,达到社会对现代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专业体育人才的缺乏,进而导致人们对现代体育认识的片面性,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势必会寸步维艰。如何才能培养出专业的学校体育人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大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相关体育专业的设置,加大高校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达到社会对现代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在重视高校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关注和解决我国现代体育内部所表现出的问题。现代体育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外在力量的推动,同时也要依靠自身的内在动力。就目前而言,我国现代体育存在的内部问题主要是现代体育专业在设置上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专业方向单一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考虑的是从宏观上调整现代体育专业设置的区域地点,在中西部地区可以适当增加数量,根据具体情况扩大规模[9];其次考虑从纵向上不断深化、拓展,细化现代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使其在人才结构上相对合理,在层次上可以涉及到各个方面。只有真正做到以上两个方面,现代体育的发展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需要。
(二)体育教学设备设施缺乏小学体育教育要想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就必须有一定的体育教学设备实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小学由于不重视等原因,体育教学设备设施严重缺乏,其中农村小学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很多的小学为了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新建了一些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但新建的体育设备设施却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特点,例如:新建的篮球场是成人篮球场,小学生走进篮球场只能望篮兴叹。
(三)体育老师素质有待提高在我国很多的小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由于学校不重视、学校经费有限等,使得很多小学缺乏一支教学过硬、人员充足的体育老师队伍。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体育老师缺乏。很多小学往往更加重视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老师的招聘,体育老师却寥寥无几,在农村小学体育老师更是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二是体育老师素质不高。体育教育并不是只是教孩子玩玩乐乐、蹦蹦跳跳,而是需要通过一些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来帮助孩子爱上体育,进而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小学体育老师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二、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宣传先进教育思想,树立正确体育教育理念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要想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首先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理念。具体而言:一是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育,不再是认为体育教育可有可无,而是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把体育成绩作为考核孩子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二是加强体育教育宣传。大力宣传体育教育思想,有助于帮助学校、家长以及孩子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体育教育真正成为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三是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学校要想使体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此,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与沟通,一方面得到家长对体育教育的支持,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家长的建议,如何使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1.1革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事业在高职院校实践中的最终发展方向,由于高校传统体育教育理念是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产生,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会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产生极大限制,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则意味着不断创新,无论是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均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网络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打破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其主要体现在基于网络技术的体育教育教学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来对学校体育锻炼进行指导,而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进行体育知识的远程学习,本文认为该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单一的体育教育模式,同时也对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创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与意义。
1.2革新高校体育教育内容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在设置过程中没有充分渗透生命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等理念,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该类体育教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其实践要求,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而成的体育教育教学内容是十分完善的教育学习资料,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来说不仅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不断变革,同时也证明了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充分考虑了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本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创新教育技术方式,其势必会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改革产生巨大的冲击,并在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各院校、各专业特点来对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优化与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生命教育理念与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于整个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
1.3革新高校体育教育方式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天气、硬件设施以及课时安排等都会对其产生极大影响,所以该种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方式以室内理论课与室外活动课为主,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场所内学生很难在教师的教导下掌握体育教育内涵,这也是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育教学成效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甚至在该种教育方式下大学生对体育教育产生了厌烦感。本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普及彻底打破了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单一的局面,其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来实现多样化的授课模式,并且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学习,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其课堂形式,同时也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多种现代化的体育教育方式。
2.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技术改革的必要性
2.1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本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其主要是为了促进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来彻底改变现在过于单一的授课模式,并且可以帮助一些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及时掌握世界先进的比赛等,例如,部分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电视观看NBA比赛来了解一些现役球员的技术特点。但是由于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实践中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再加上部分高校领导认为体育课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需要配备现代教育设备,最终造成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现代教育装备,教师也没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最终导致当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这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在体育教育中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2.2体育教育现代化水平低
现阶段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在新时期要求各大院校要将教育现代化作为主要目标,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与否、发展状况决定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这也决定了当代大学生能否通过现代化体育教育来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是由于各大院校在体育教育发展方面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一味的认为只要通过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便可以推动本校体育教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实现现代化建设,但在事实上,各大院校对于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育两者关系认识的错误,导致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创新实践,这也决定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现代化水平依旧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层次。
2.3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本文认为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由于其长期受到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影响,再加上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需要在运动场上进行这个特点的限制,所以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阶段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与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打破上述因素的限制。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而成的现代教育技术需要使用者要通过再教育,充分掌握这些先进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与先进知识,而体育教师随着年龄老化其知识结构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层次,所以对于该类体育教师来说其难以具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素质,再加上各大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缺乏研究与创新,导致我国当前大部分院校的体育教师队伍难以满足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要求,而创新能力不足是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一大弊端。
3.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技术改革的策略
3.1加大资源的投入
本文认为现代各大高校体育教育现代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源投入力度的薄弱,导致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体系中的应用无法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融合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应用成效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求高校要通过不断加大资源的投入来实现现代教育设备的更新,基于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状况及当代大学生实际需求来推动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具体应用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过渡,而只有高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基础才能推动现代体育教育技术的协调发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利用资源共享、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互联网教育技术等,可以加强师生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沟通与联系,所以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到当代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从而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技术的最终发展方向。
3.2加大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本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最终执行者,其个人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等都会对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技术改革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改革成效,所以本文提出各大高校在发展中要结合体育师资队伍现状来加强其建设水平。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创新的急迫性,并要在先进知识体系的支撑下准确判断出当前体育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在广泛汲取国内外相关领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来推动其改革,而体育教师将承担现代高校体育教育技术改革主导者这一角色。
二. 教学媒体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体育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运用现代化教育设施。虽然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中开设了多媒体课程,但是其利用层级偏低,没有从实质上提高体育院校的教学能力。不仅如此,体育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改变教育现状的重要性,许多体育院校只是在形式上实行现代教育技术,并没有从本质上进行革新。
(二)体育院校的教学条件还需不断改进
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偏低,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体育院校的发展需要。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讲解比较复杂的体育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空间性与立体性。
(三)当前体育院校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在体育院校管理方面存在重要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管理质量偏低。现代教育技术仅仅融入课堂是远远不够,还应当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始终,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件制作,利用科学技术设施将课件制作得系统化、直接化。
二、解决体育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问题的对应措施
(一)体育院校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体育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设施。体育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改变教育现状的重要性,体育院校要摒弃在形式上实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从本质上进行革新。不断提高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课堂上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体育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体育院校的教学条件还需不断改进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程度,从本质上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有的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体育院校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以及体育院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以及设备。体育教师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讲解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三)体育院校要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不断解决体育院校管理方面存在重要问题,从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管理质量。现代教育技术仅仅融入课堂是远远不够,还应当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始终,提高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