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通识课程论文

通识课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5: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通识课程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通识课程论文

篇1

二、组织专职隶属于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从事一线课程教学

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这学校教育的成败。就高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而言,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并且,由于音乐素质教育至今未收到教育管理者和社会大众的一致认可,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都还处于相对盲目的阶段。我校的音乐公选课主要由音乐学院承担,每个学期都会由音乐学院的教师面向全校的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七至十门的音乐类公选课,并且每学期所授的课程都呈现“断代史”的态势,没有专门的管理者组织专人对这些已经开设的音乐类公选课进行研讨,整合相关课程,让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呈现系统性、延续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加之公选课的限选人数均在120人,实际课堂教学都只能以“大班课”的形式实施;再者,任课教师每学期也不太固定,又没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教学督导工作,因此,虽然每学期选修音乐公选课的人数众多,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一现状不仅学生不满意,任课教师也同样存在诸多抱怨,使得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更多的流于形式。在笔者对“音乐通识教育”所做的调研中,很多担任音乐公选课的一线教师都迫切希望学校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让担任课程的教师可以成为实施学校艺术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专一性地从事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而不是将这一工作作为自己教师工作的一个附带品,而以为其他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而无暇顾及音乐公选课的课程教学探讨。

三、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

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在我校是以音乐公选课的形式存在,在近五年所开设的音乐公选课中,几乎没有一门课程是具有连贯性的,教师在开课前所考虑的更多是自己所学专业能开设什么课程,如何在学时有较大压缩的前提下,压缩所带课程的内入,根本不会考虑学校整个音乐通识教育中各门音乐公选课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学校在审核这些课程时,更多的是将重复性较大的课程予以否决,不会组织专人讨论哪些课程更适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哪些课程才是音乐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哪些课程应成为音乐通识教育的连续性课程和相关性课程。笔者认为,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虽然开展的年限很长,但是组织教师就音乐通识教育的开展所进行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却少之又少,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导致承接音乐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部门也不重视,更导致实际代课老师的不重视,最后还恶性循环到学生也仅是为了学分才选修音乐公选课的恶果。这也是为何我校开设音乐公选课的年限很长,但是音乐通识教育却并不能深入人心的重要所在。要将我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明确音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相关,在设置课程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组织专人就我校的师资情况与学生情况进行摸底,在此基础上,论证音乐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探讨与教学改革。

篇2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指挥课程建设与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概括而言,课程管理包括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三个环节[1]。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管理中存在着课程设计随意化、课程实施形式化、课程评估温柔化等问题。

(一)课程设计随意化

课程设计是课程如何设立和安排的问题,是课程管理的准备阶段。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存在着严重随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通识教育内涵缺乏认识性。通识课被一些领导和管理部门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生学点自然科学知识,让理科生学点人文知识”,这种自上而下整体对通识课内涵认识的不到位,严重导致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及措施的滞后。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根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学校开课主要是依据学校师资情况来设置。比如文科院校多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理工院校多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毫无设置标准和系统性。三是课程资源缺乏,质量不高。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通识课程的开设仅停留在“量”上,而没有“质”的发展,甚至还有部分教师滥竽充数,开设一些不适宜和没有价值的课程。

(二)课程实施的形式化

课程实施是课程如何运行的问题,是实践课程计划的过程。纵观当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的实践,存在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受通识教育条件限制,通识课通常采取大班授课,教学方法也较单一,多数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的方式,极少采取小组讨论、研讨和独立研究等新方式,教学效果不佳。二是教学监管缺失。大多数通识课开设在无人监管的晚间,教师应付了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消磨时间,就弄些好玩却缺乏内涵的内容糊弄学生,甚至整堂课播放视频,这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精力、资源的无端空耗。三是学生不重视。很多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严重误解和轻视,选课盲目、选而不修或修而不认真,混学分的不乏其人,通识课程沦为流于形式的填补课。

(三)课程评价的温柔化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成功的课程评价将所有的教学部门卷入其中,既能刺激教师改进课程,又能刺激学生认真对待课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受益无穷。但实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在通识课程评价中存在着“太温柔”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机构对教师评价的温柔化。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鼓励青年教师开设通识课,至于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不在考虑之中,既无规范的课程开发审议制度,也无严谨的课程评价筛选制度,更无严格的课程管理问责制度,教师“敷衍了事”也毫无影响,这样“温柔”的管理又怎能激励教师去认真对待和改进通识课。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温柔化。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通识课程有统一规范的考核外,大多数选修通识课都由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核方式并自行批阅,学生成绩好坏全凭教师一人决定,主观性强烈,且一般只要参加了最终考核都能通过,造成学生通识课“学分好混”的错觉。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对策

(一)从学校层面的优化

通识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资源的配合,没有自上而下的科学领导通识课程管理将举步维艰。因此,从学校领导层面进行优化是第一步。1.增强通识课程管理意识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出现上述问题其实是意识问题。因此,加强宣传工作使通识教育概念深入人心是首要的。如在开设通识教育最早、最好的哈佛大学,当年负责通识课程的院长在开课之前写了长达24页的《致全校教师的公开信》和35页的《致学生书》,让教师与学生参与到通识课程建设的讨论中,之后又多次召开研讨会,还在学生人手一本的《哈佛大学学生手册》中介绍了通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等,这个经验值得应用技术型高校借鉴,自上而下让师生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得到师生的理解与支持,创造推行通识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2.健全通识课程管理机制机制建设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保障通识课程管理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第一,健全课程审议机制。规定通识课程开设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经资深专家审议,审议通过方可开设。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一门优秀的通识课甚至需要教师投入比专业课更多的精力,因此可酌情减轻通识课教师的基本课时量,并在考核评优中适当地向通识课教师倾斜。第三,建立课程评估机制。对通识课程开课、选课、教学、考核等各环节进行评估,对不达要求的课程予以警示直至停课。第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国内外很多名校都设有通识教育建设专款,应用技术型高校可借鉴此法,在人财物方面对通识教育进行支持。3.打造优秀通识课程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优秀的通识课师资队伍,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提升通识教育质量的必经途径。第一,建立通识课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培训加强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教师通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第二,建立通识课教师准入制度。在遴选教师时,不应只看教师的学历职称,更要看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可组织试讲并对相关教学文件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教师才能开设通识课。第三,加强通识课教师的梯队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不仅要由校内校外的有经验教授开设,更要依靠一线任教的青年教师。学校应为他们提供校内外培训进修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成员。

(二)从教师层面的优化

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直接影响着通识教学质量,也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的第二步。1.树立积极的教学态度态度是处事之源,好的教学态度是好的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2]。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不在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而在于教学态度消极。教学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但教师只有先端正自己的态度(即使无人监督,也能认真对待通识课程),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还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正面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呈现出教学内容倾向于专业课内容和安排过于浅显粗俗化两大趋势,这样的通识课既难以引起学生长久的兴趣,也无法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一定要结合通识理念和课程性质进行精心挑选,避免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粗俗化,并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哪里精讲、哪里泛讲、哪里让学生自主学习都要合理安排。3.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如国内外一些名校的通识课采取了小组讨论、小班教学、助教制、慕课和网络课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实行小班教学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大班教学就不能获得良好效果。“聪明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时通过穿插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如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学习技巧,那么扩展讨论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弥补班级大带来的缺憾,甚至比在小班或中班型班级更具活力、更吸引人。”[3]可见,即使是大班授课,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学生层面的优化

学生既是通识教育的对象,也是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离不开学生层面的考虑。1.加深通识认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是保障通识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据课题组对武汉五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调查发现,有高达59.18%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及目标表示不太清楚或仅了解一点。同时,学生选修通识课的目的不是出于兴趣或是对专业有帮助,还有的是为了凑学分才不得已选修的。在如此求学心态下,通识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无异于天方夜谭。解决这一困境,学生首先要在思想层面加深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来。2.参与课程管理从课程设计、实施到评价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有权利也有能力参与其中。但在几乎所有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管理中,学生除了参与过课程评价外,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似乎与学生没有任何关系,当然,学生本人也未意识到有何不妥。而实际上,学生对通识课管理的参与不足无意中削弱了学生对通识课的热情和认可度,不利于通识课改革的良性发展。因此,要优化通识课程管理,不可忽视和剥夺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机会,让学生适当地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当中。3.学会自主学习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是有限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是无限的。通识课程要达到长期有效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才是关键。就如《学会生存》一文中强调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4]学会自主学习也成为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大学里丰富的教学资源,设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计划、挑选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卫凤娇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课程管理[EB/OL].[2015-11-08]..

篇3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25~27

[2]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学。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7~68.

篇4

二、东西方教学模式的对比

笔者由于长期在纽约理工大学(NYIT-NUPT)从事计算机通信的教学,对东西方的教学之间的不同有深刻的感受。主要差异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教师、环境。学生差异:东方的学生更害羞、更“内敛”,不爱发言,不爱提问题;西方的学生活泼、主动、希望能发言、爱当场提问题。教师差异:西方的教师由于是雇佣制,除非是终身教授,都需要经过学生的综合评估(Evaluation),才能获得每个学期(Semester)的职位,东方的教师大都没有这个问题。环境差异:西方的行政人员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行政人员会主动完成许多冗余的事务,让教师和学生更专注与教学内容本身;东方的行政人员主要是用来完成“管理”功能,教师和学生需要处理的表格和文档比较多,在形式和格式上要求更“严格”。

三、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伴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多煤机技术、实验设备的引入。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授课建设了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理念是“立足课堂,素质培养”。具体分为三大建设模块。

(一)充满人文特色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中最具面对面特色的一部分,“现代通信技术”首先将“生动第一课”作为授课内容,将当前最新的技术以多媒体的方式播放出来,以同学们身边使用的通信产品终端入手,极大提高了同学们对后续课程的兴趣。在日常授课中,鼓励教师“走下讲台,走入学生”,以丰富的语言、特色的表情将知识点演绎。选择具有人文功底的青年教师,将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活中可以比喻的案例。授课内容上也做了较大的删减,比如光纤通信中删去光纤等物理理论,卫星通信中删除多种调制方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信道特性等等,以及3G、4G技术中的扩频、跳频等原理。注重在系统整体应用和应用前景。图1立体化教学培养体系要求课堂设置主题讨论,比如“传感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身体网”,指定学生实现做好主题研究,完成主题讲座(Presentation),不注重技术细节,主要从应用和接口的角度讨论对将来社会的作用,社会的推动。互动性的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当场的即时提问和评点打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的斗志。

(二)以应用验证体验为主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时最能将理论与技术结合起来的,“现代通信技术”将课内实验方案设计为操作性强、体验感高的验证型实验,比如对“SIP交换机的通信”,“基于中间件的呼叫中心平台”,“3G通信过程”,避免的过多技术细节的干扰,给文科基础的经管类学生以感性直接的体会;同时,在实验报告的文档撰写上,引入“华为公司”的文档规范格式,强调文案处理的标准化。为将来大部分可能从事通信行业项目助理的同学打好严谨细致的行为习惯。

(三)以网络课堂视频的在线式教学

手机网络时代无法避免,在无法劝阻经管专业学生少用不用手机上网之后。课程组将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做成主题视频,并配置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对于一些脱课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弥补缺课的损失,对应要求上进的同学,将知识点的精要可以巩固提高。实时在线的网络课堂提供了论坛,完成在线答疑(学生和教师都可以代为回答),模拟测试题,一些无法用实际设备操作的技术通过制作的Flash课件展示给同学。从实践结果看出,网络课堂的点击量通常在授课人数的6~10倍左右。由此,以课堂、实验、网络课堂三大主体的立体化教学建设中,“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实践取的较好的效果,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从内心不再排斥这个“专业”课,督导组和专家旁听也得到了很好的响应。

篇5

0引言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语音、视频、数据融为1体,这项技术在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气象部门将这种技术加以改进,推广至全国各个气象部门,中国气象局召开视频会议,省、市、县气象局既可通过PCVSAT卫星多媒体广播系统接收语音和视频,也可以通过建立在宽带网基础上的视频会议系统进行接收;省气象局召开视频会议,市、县气象局通过建立在2Mbps的SDH数字专网上的万事通视频会议系统接收会议;每天省局和市局进行天气会商,参会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言,并发送相关天气图供参会人员参考。

1系统简介

1。1覆盖范围

视频会议系统在各级气象部门中日益普及,应用范围和深度也逐步提高。可视化远程会议所涉及的范围,可以说遍布华夏大地。由国家气象局发起,各个省、市、县的气象人员都可以参加。也可以由各个省气象局自行组织,参会人员为市、县气象局的有关人员。也可以由各个市气象局组织,与县气象局的人员开会。

1。2传输线路

目前所使用的通讯线路有两种:宽带网和卫星通讯网。国家气象局和省气象局之间通过6Mbps的SDH数字专网进行通讯,省气象局和市气象局、市气象局和县气象局都通过2Mbps的SDH数字专网进行通讯。卫星通讯网包括卫星数据网、卫星话音网和PCVSAT单向数据广播系统,在此我们使用其中的PCVSAT卫星多媒体广播系统。该系统采用PC插卡式卫星数据接收机作为终端设备,将PC机变成了VSAT终端,从而实现了VSAT通信系统面向网络和多媒体的无缝联接。

1。3系统功能

可视化远程会商系统的数据和图像传送功能是传统会议不可取代的。它结合了电话会议和网络会议的方便快捷,实现了网络语音和视频相互交流,不但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该系统同时结合了网络会议系统所需要的全部功能,使可视化远程会商管理方便、文件传送便捷。

参加会议的各个会场间可进行实时视频、音频交互通讯。由主持会议的会场决定发言会场,发言会场在发言时,所有参见会议的会场都可以看到发言会场所发送的视频,可以听到发言会场的音频信息。每个会场在本端既可以看到两个画面,即本地会场画面和远端会场画面,也可以只看1个画面,在本地会场画面和远端会场画面之间进行切换。

可视化远程会商系统还可以传输数据,会议过程中发言会场可以发送Word、Excel、Powerpoint、图形图像等电子文档,任何1个分会场都可以接收到。该系统还具有资源共享功能,将局域网上的文件发送出去或下载到本地。

2应用情况

随着中国气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视频会议系统在气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远程会议外,在远程可视天气会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各级预报员之间可以进行充分、及时的交流,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有了提高。2。1天气会商

每天早上9:20省气象台和市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省气象台的主班主持会议,呼叫所有参会人员,参会人员听到呼叫进行应答,确保参会人员到齐后,首先发送有关天气会商的资料,包括天气趋势图、卫星云图和word文件等,然后结合天气图介绍天气趋势,最后得出预报结论。省气象台的主班发言完毕后,由各个市气象台的主班轮流发言,说出自己的预报理由并得出预报结论。最后由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进行总结发言,有不同意见的进行订正,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每逢复杂天气过程,随时可以进行会商,1旦确定为灾害性天气,及时告知广大群众及有关领导和新闻单位,尽量减少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损失。如4月1日预报出当天晚上至次日白天气温下降8℃左右,4月2日晚上至4月3日白天气温继续下降10℃左右,有霜冻。预报员及时将这1预报结论告知有关领导和新闻单位,广大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了灾害性天气所带来的各种损失。

2。2视频会议

气象部门召开“2007年全国气象业务汛前检查电视电话会议”,由国家气象局主持会议,会议覆盖范围涉及各省(区)、市、县气象局,会议覆盖范围广,参加人员多,各省(区)、市、县气象局的参会人员坐在各自的会议室,就可以看到、听到会议实况,使会议内容及时、准确传达给相关人员。

省财政厅利用气象局现有设备、线路、系统召开“山西省‘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视频会议”,财政厅相关领导、省农口部门财务处负责同志、各市县财政局分管领导参加会议。省财政厅有关参会人员在省气象局会议室,市财政局的参会人员在市气象局的会议室,县财政局的参会人员在县气象局的会议室,所有参会人员就近开会,省去旅途劳顿,节省时间,节约开资,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该系统还可以进行教育培训,坐在自己的会议室里可以听到老师讲课,可以看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与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得到更新。

3系统维护

召开视频会议过程中,出现画面马赛克现象,声音卡可、回音大、啸叫等现象,现将处理过程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共同分享。

音频输入处进行设置:打开万视通(WST)视频会议系统客户端程序,出现登录对话框,将该对话框关闭,点击系统的“设置”菜单,选择“系统设置”,在“发送设置”中选中“启用静音检测(噪音过滤)”,对噪音进行过滤。在“接收设置”中不要选中“自动打开所有用户接收窗口”,默认情况下,自动打开六个用户接收窗口,打开用户窗口过多,传输的数据量加大,影响音频和视频效果,使声音断续、卡可,画面出现马赛克现象,动画起来。“输入音量”中选择麦克风,点击“高级”,进入“麦克风的高级控制”,在“其他控制”中取消“1MicBoost(1)”,即取消对麦克风的加强功能,消除回音。

画面马赛克现象:可以将传输画面的采样大小设置小1些,使得传输画面的字节流减少,通讯线路中的传输量减少,解除画面马赛克现象。同时声音效果也会好些。

声音卡可:将采样频率设置小1些,由5帧/秒改为2帧/秒,可以解决声音卡可想象。出现啸叫有可能是地线接触不好,回音大1般情况是喇叭与麦克风距离过近,或麦克风质量差1些。

篇6

二、教学手段要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

通信技术课程单从学生就业方面来看,是一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践性课程。在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动手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如: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WCDMA的理解,把WCDMA移动通信系统与奥尔斯公司的物联网实验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过借助实际的通信设备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例如:带着学生与中兴通讯公司进行包括TD-SCDMA的软硬件配置、B328配置以及运行差错等在内的实践教学,以此来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不脱节。

三、实践教学形式多样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通信技术大赛、项目开发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可以利用中兴通讯设备与相邻的高校开展移动通信TD-SCDMAS实践技能的比赛,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与多个企业签订实习的合同,让学生提前到实际工作中去历练,实践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篇7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现代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合理控制生态环境污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交通系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综合考虑土地使用、城市规划和其他许多社会经济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口的膨胀和不断恶化的环境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形势下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从而获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是交通运输管理者们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的战略意图,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城市交通系统建设落实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意图上来。目前,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的脱节,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城市交通状况拥挤不堪、管理混乱、污染严重,很大程度上桎梏了经济的成长,并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我国一些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现象,许多大城市正进入高速扩展的阶段,亟待寻求适当的战略以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的覆辙。构建绿色交通不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的良策。

一、制定交通发展策略,为城市交通提供必要的管制和调控

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与挑战交通系统的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主体规划的框架之下,交通系统发展的基本目标应以建立整合、高效、经济的道路交通网络,并使之持续满足国家、人民的需要。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利用现有交通资源和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如今中国的大中城市,随着人流量、车辆的骤增,交通堵塞、拥挤现象愈来愈严重,而城市的的地理条件也决定了不可能通过扩充面积来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那就只有通过充分发挥现有土地与交通资源的潜力,合理控制交通需求的增长,才有可能用有限的资源保证道路交通战略基本目标的实现。基于这种思考,交通发展策略应主要考虑以下两点:

1.整合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以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建立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包括普通道路、城市快速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等。

2.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与使用私人汽车相比,公共交通系统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调节都市发展,因此,成为现代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选择。通过交通需求管理限制私人汽车和中心商业区道路资源的使用,促使出行人选择公共交通系统,从而达到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实现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的有效整合

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人和货物商品在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运输,这就使得交通规划必然是城市规划、土地使用与交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就利用土地使用规定城市地区功能从而有计划地引导未来的运输是保证交通系统持续发展和快捷高效的基本措施。土地按照宏观功能应划分为以下五类:工业用地、空白用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中心商业区。除了利用土地使用政策,还要通过整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来管理交通需求。从研究角度看,使用统一的数学模型整合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更值得探究的方向。近年来,这些整合模型的数学建构、求解算法乃至仿真计算都在美国和欧洲的学术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中国由于有数量众多的城市正在高速发展,在研究这一课题方面具备天然的试验方面的优势。

三、建立快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

所谓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在未来追求自身需要的能力。因此,建立一个快捷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现代城市看,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应包括城市捷运系统、城市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出租汽车系统四部分。城市捷运系统主要承担连接主要地区间频繁交通干线上的大部分客流,保证整个交通系统宏观运行的效率和稳定;城市轻轨系统主要用于连接捷运站与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从而实现真正的门对门交通;公共汽车系统主要承担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的近距离交通;出租汽车系统主要填补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间的空白。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高。虽然公共汽车系统的运行不如轻轨系统稳定可靠,但数量庞大的公共汽车运具和星罗棋布的车站仍然可以保障系统的整体效率。

四、控制交通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必然刺激人们对私人汽车的消费愿望,利用一系列的政府行为和政策手段调控交通需求和实现平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静态的车辆配额系统与动态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两种主要方式对交通需求进行管制。车辆配额系统是通过限制车辆年增率和增加机车拥有人的负担,有效控制长期范围内车辆数量的增加,促使人们选择公交系统。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是通过对用户实施电子收费来降低高峰时段交通拥挤。通过额外的收费,它使用户在不必要的时候避免进入控制区域以降低交通成本,从而达到减缓阻塞的目的。总而言之,车辆配额系统增加用户购车的固定成本,道路收费系统则增加使用车辆和道路的动态成本。通过两者的结合,有效地进行了对交通需求长期和短期、静态和动态的调控,有力保证了以公交系统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战略的实施。

篇8

二、苏北地区城市群系统功能优化

1.优化苏北城市群的几何形状

苏南地区的发展演化过程表明城市群存在产生雏形、发展演化、繁荣稳定的过程。苏北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有利资源,发展大型中心城市、中型城市,以增加支点城市数量,使得大、中、小三级城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以点带面的圆环形布局,优化苏北城镇群的几何结构。

2.大力发展苏北地区小城镇

苏南地区发展优势在于小城镇星罗棋布,工业高度发达。苏北地区致命短板是小城镇极不发达,缺乏手工业作坊和商业传统,人们创新意识淡薄,县域经济很不发达。小城镇吸纳劳动的能力较弱,对大中城市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调整城市群的产业区域结构。在布局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时,应该有计划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到苏北小城镇,使城市建设的重心逐步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转移,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一方面可以使中小城镇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人口向中小城镇流动,使得城市群的结构趋于合理。

3.设立苏北城市群建设统一规划结构

针对本省城市群设立统一规划机构,出台城镇建设长期规划。把苏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缩小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落差,实现城市群的均衡发展。建议对由本省相关部门统一规划苏北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为小城镇培养人才,加强咨询和指导,促进科技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科技创新能促进苏北城市群系统功能的优化

1.整合、利用顶点城市科技资源,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顶点城市指的是在该城市群内具有相当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能够辐射整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城市具有创新、聚集和扩散的功能。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指出条件优越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地点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产生极化效应,形成增长极。增长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当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增长极会产生向周围的扩散作用,带动周围区域增长。江苏城市群发展,可借鉴顶点城市理论,在苏北地区建设几个顶点城市,并做好规划充分利用顶点城市的科技资源,带动周边城镇经济发展。

2.推进科技人才建设,构建苏北科技创新体系

增长极的形成具有条件性,城市群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企业家群体创新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本省进一步推进科技人才建设,以城市科技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以苏北地区企业多元化经营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资本及现有科研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新产业科研人才的培养,进而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在区域内实现技术转移,推动科研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拓宽吸纳创新人才渠道,优化城市群人文环境,创新人才聚集机制,提高人才吸引能力。

篇9

二、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的原则

(一)以符合社会的需求为依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当社会的需求与受教育者发展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等也应该随之而变化,同时还应该及时更新项目课程的设计形式。

(二)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

学以致用,学才会有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项目课程改革必须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同时,也应该针对企业职业道德的新标准适时地更新学习内容。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并将其覆盖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程序、环节上,落实到课程的实际学习中,以实现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以企业实际项目、任务为框架

项目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其具有自身独特的逻辑与结构,这也是在进行项目课程改革时所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项目课程应该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相关性为逻辑基础,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结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课改的时候,必须对相关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充分分析,真正做到根据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体系、结构来确定课程设置的体系与结构,划分课程门类、排列课程顺序,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转变。

(四)以企业标准生产流程为基础项目课程

以企业标准的生产流程为基础,除了考虑课程开发的逻辑关系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在教学设施建设时,职业环境对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支撑作用,从而营造具有真实工作情境的教学环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在实施项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将工作过程特点与教学过程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组织教学,并突出“任务中心”与“情境中心”两项内容。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的课程设计

进行项目课程改革是为了实现专业课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课程整体设计与之相对应。那么,如何在协同创新视角下进行高职项目课程改革的课程设计?笔者以为,可从以下两个大的方向去把握。

(一)宏观层面的设计

首先,要实现一项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先从整体、专业的培养方案入手,进行课程大类设计。因为先前的课程设计存在培养目标不具体、工作任务不清晰、职业能力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所以要对其进行改革、革新,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为工作体系课程结构。如,可以按照基本技能课、通用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等进行课程的重新设置,其中基本技能课与通用技能课可以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的具体要求,将之前的文化基础课,即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整合,使这两个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文化基础课与职业工作目标相分离的状况。而对于技术知识课程,则应该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可以在原有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精简、综合,使学生对其的学习更有效率。由于专业技能课应该与不同的行业、企业进行对接,所以要在原有专业技能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合行业、企业、职业的要求,使之更符合校企双方的评价标准与满意程度。其次,项目课程的宏观设计应该考虑到在专业能力培养方案中增加有关职业能力培养的必需条件,如,教学情境的设计、师资条件以及设备配置条件,从而保障职业能力形成的有效性。最后,课程的宏观设计还应该有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例如,教学环境反馈、教学管理反馈、教学实施反馈、就业信息反馈,以及毕业生在职信息反馈等与教学评价相关的内容,以正确评价教学的质量、效果。

(二)微观层面的设计

其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课程定位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这里指的是企业的生产流程,根据生产流程明确课程定位,就应该首先分析一下工作岗位(群)需求。岗位,即工作岗位,是指企事业单位赋予每个员工的职务、工作任务及其所承担责任的统一体。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分析岗位的社会需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对某一个具体的岗位(群)相应的就业市场进行数据调研、信息分析并取舍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由高职教师、企业(行业)人员共同参与,通过分析社会需求,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完成。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将所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资料、数据与企业人员交换看法,以期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宏观上,了解社会的总体需求、规划;在中观上,了解企业的规模大小、产品状况、设备情况以及工作条件等具体内容;在微观上,了解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员工的能力状况等。通过对工作岗位的“三观”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社会、企业对岗位的需求情况,及其职业能力的要求程度。其二,协同创新视角下,对高职项目课程内容进行项目课程内容设计的确定,是在分析岗位的工作任务基础上完成的,这也是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的重要环节。分析工作任务是生产一线的人员与课程方面的教师对某一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析,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并可以绘制出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课程内容设计正是基于校企、校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并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为的是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阶段性教学目标,并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化学习项目。其三,协同创新视角下,对能力训练项目进行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是通过项目——子项目——任务的方式去确定能力训练项目与任务的名称,拟实现的目标是对前一个目标的分解。相关支撑知识是针对项目所用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最后的结果也要求可展示、可评价。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是一种项目化的案例化方式,其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实际应用的环境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包括项目、任务、案例等,并以学生为主体,还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其四,协同创新视角下,对项目课程教学进程表进行设计,此过程要在工作任务表的基础之上完成,立足于此,将企业具体生产流程中工作任务的模块转化成课程体系。主要是通过专业教师去完成,有时也需要课程专家亲自实施,课程体系的建立就是其成果。其五,协同创新视角下,对项目课程考核方案进行设计,对于项目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来确定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考核可以包括能力考核、知识考核等方面,教师可以采用传统的打分形式进行。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给予合理评价,对其优点加以鼓励,其不足予以纠正。学生也应该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填写一个相应的表格。

篇10

新一轮课程改革,由于影响的是庞大的社会群体,加之刚性的政府行为推动,已经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必将是一场对社会有限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与之配套的是全国教育行政机关、教学研究机构、专家的强势能量导向,各学科的课程改革理念应当说已经渗透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一种课程改革精神正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从教学行为主体定位到教学手段多样化,从互动关系到多元的评价体系,都给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对广大教师而言,这场改革也是教师与学生、与课程资源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人生体验。广大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互动交流,教学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在语文学科中,《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论述,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课堂强调注重学生的体验,因为没有学生自己去读书、感受、理解的过程,任何语文教学行为都是无效的。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中,在感受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功的欢愉中,在对待语文这一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学科教育之中,教师应当多一些反思和自省。我们必须考虑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语文到底是什么?向无定论,但是相当专家学者都强调语文教育有以下几个层面:①语言文字,主要是语言的实践和运用;②语言文学,这是比较高的形态,关注学生的精神、态度;③语言文化,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还是几种说法的综合,都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是一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语文教育不同于其他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带有深深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烙印。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纽带,语文是我们生存生活的一种方式,是根植于我们血液之中的一种民族基因。而文化始终通过语文潜移默化维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礼仪社交、文化教育价值等诸多方面。可是,现在一些学者认为要贯彻《标准》,就必须破除旧的传统理念;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保守落后,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非常危险的。传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并不矛盾,对现代教育有着基础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传统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今天新课程理念就失去参照和基础,“忘记历史,就注定要犯历史的错误”,这是有教训的。而且,基础教育改革也不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必然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做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和现在常说的“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何轻视忽视语文教育传统这一中华民族母体文化传统、割裂历史传统与现实的血脉联系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彰显优秀教育传统,重视民族文化自觉性的回归。而《标准》的三维目标无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影响。

1.关于知识与能力。从总体上说,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绝大部分教师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足,而将学生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突破。确实,在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传统语文教育这一块出现了“繁、难、偏、旧”的局面,老师实施的是“题海战术”,有的是“头悬梁,锥刺骨”的精神,搞的是“口舌生疮”、“皓首穷经”的苦学。而且在训练的内容上,传统语文重读重写而轻视听说,甚至以“沉默是金”、“口讷不能言”为美德,强调灌输,这些当然已经和现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巨大影响意义。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一就是“知识与能力”,反观我们的课堂,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评议,整个课堂氛围浓烈,这的确有利于弥补传统语文教育死气沉沉的不足,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大部分课堂学生没有写字、没有练习,呈现出虚浮的热闹。试想:学生基本功没有了,还谈得上什么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指出:这些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的课堂很“虚”。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加大对学生书写指导,写字习惯的培养。现在学生识字效率低,学生字也普遍不好,在家也没有练字习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再不指导练习,结果就无法想像了。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有一套训练认字识字方法,应该将基础知识重新放到应有的地位,否则能力就失去了基础。可喜的是,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育重现“书声琅琅”,比以往更加重视写字,要求“以读为本,以读为根”。而且从国家发行的教材来看,仍有许多我们祖先遗留的精华,比如在小学就增加了文言文,在课文后面就增加了“我会认”、“我会写”等项目,反映了新课程对语文优秀传统的吸收,这不能不是说一种自觉的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2.关于过程与方法。在“过程与方法”这一块,可以说这是新课程在提法上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最大特色。传统教育强调结果、轻视过程,教学方法单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多媒体调动学生兴趣,不能不说这比传统的语文教育进步了些。但是,对照《标准》,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传统语文教育继承了更多,或者就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因此,我们更加关注如何将这些优秀的教育传统渗透于现在的课堂。

(1)《标准》具有浓厚的关注全体思想,关注全体学生,而传统教育中早有“有教无类”思想。我们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着重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于个性发展。传统教育中的“因教施教”早已成为教师学生耳熟能详的词语了。古代私塾中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将班级授课制和培优补差结合,怎样组织课外活动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理念下要进一步大力倡导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评价。

(3)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每一位教师进行民主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才有良好教学的氛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提倡“不耻下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传统的思想可以说对后代特别是现在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传统教育中“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一定要民主,师生要“对话”,特别是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共生共创,师生互相促进,双向成才。

(4)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次课程改革,凸显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在课堂出现了“虚、假、杂、闹、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对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吸纳不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一定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和注意老师的引导。这也是与语文教育优秀的传统一脉相承的。①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一原则就是启发原则。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将语文课上得充满感情,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加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真正将学生调动起来。②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在新课程理念下,必须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认知规律,强调“反复学习”,强调知识再现。③重视文本,挖掘课程资源,扩大阅读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学手段多了起来,多媒体教学摆到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文本却被置于一旁,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一些专家教师为此进行了呼吁。《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相比《标准》出台前,这已经是提高了要求。尽管如此,与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量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传统语文教育强调“博闻强识”,朱熹强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也必须遵守从“积累”到“感悟”的学习规律。人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上积累起来的,如果斥之以“死记硬背”而加以指责甚至彻底抛弃,既是对传统的不尊重,也是对《标准》的误读。在新理念下,要将各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注重思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④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知识获得方式、师生作用关系、知识结构水平、学生年龄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发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对获得知识的体验和获得知识过程中能力的形成,但是由于接受性学习的高效性以及发现性学习存在对学生基础的要求比较高的局限性,注定了教师要将二者整合,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过去和现在都奉行的思想。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标准》精神和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相比,二者是统一的。

(1)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将思想道德放在首位,无论是《三字经》、《名贤集》还是《弟子规》等,相当多内容都是进行思想道德说教的。当然,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教育典籍更是如此,其核心是“仁”的思想,他提出“君子务本,本立而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而《标准》对人的发展要求不正是从这一思想出发吗?可以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中,道德的基础是相同的,但可惜的是,在现在的课堂中,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根据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感染渗透。因此,《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个不可少目标,对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传承,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2)重视教学情感磨砺志气作用。“情志作用”是非智力因素,传统语文教育对此是非常重视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也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说,说明兴趣和情感是推动学习的巨大动力。所以,《标准》特别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特别是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很多,加之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很苦的劳动,如果教师经常将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尚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头悬梁,锥刺骨”(《孟子》)等身处逆境而奋发图强的故事用来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以“知识改变命运,”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志向,以各种课程资源中的人文精神,融合新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加上教师的言传身教,一定可以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当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赚大钱、娶美女、做官是传统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性的表现,而且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授知识方法过于机械,传授手段过于陈旧,容易让人封闭保守、墨守成规而变得迂腐,这的确是与现在社会发展对人的多方面素质的要求是不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传统语文教育无论是道德文化传承上还是教育思想上的巨大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今天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要求其实就是语文教育传统的另一说法或者是与传统交融后衍生新的意义。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不能对传统语文教育理念全盘否定,还要时时刻刻将传统中优秀的思想和做法发扬。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新课程与语文教育传统的交融点并加以吸收和发扬,这样就会实现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的自觉性回归。

参考文献:

[1]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篇11

一、引言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制员对飞行员下达指令,使飞机之间保持足够的间隔以防止飞机之间以及飞机与障碍物之间发生相撞,维护并加快空中交通的有序流动。其责任重大、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对此项工作的承担者――空中交通管制员有着较高的能力要求,既要掌握各种管制规定,又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快速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此在交通运输专业空中交通管制方向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教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也必须要着重对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目前所使用的理论课教材内容均以国际民航组织以及我国民航的空管规则、规定为主,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教学方法机械、单一的现象,往往导致不能很好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对空中飞行态势的清晰认识,直接影响学生对空管规则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从事空管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因此,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引入空管理论课程中将会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概述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来源于汪秉彝和吕传汉两位教授提出的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其概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熟悉的或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种数学教学旨在逐渐建立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逐渐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质疑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空中交通管制概论课程“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1.“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建立

空中交通管制概论类课程与数学课程虽然有很大差异,但在一些内容的讲授方法上有着本质上的相似,因为内容多涉及三维空间及时间维度,因此建立情境辅以教学将是最为有效的讲授方法之一。如飞行间隔部分,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不仅要求学习要掌握规定的间隔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这些间隔去解决飞机之间的冲突,因此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飞机诸元(位置、高度、航迹、速度),预判是否存在飞行冲突,如有冲突,则根据规定的间隔标准,进行计算,找到解决冲突的调配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保障飞行安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按照课本中的理论内容讲解,而不将其放置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是很难理解间隔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应用的,造成理论与实际严重脱钩,因此,需要教师设定相应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借鉴“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与空中交通管制概论类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在空中交通管制概论类课程中需要学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具有关联性、延展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该模式为串联并循环模式,即在设定好基本情境后会逐级变化,问题逐级提出并解决,这样可以将一个综合问题进行分解,体现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也更加注重强调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好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问题的脉络更加清晰、有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空中交通管制概论课程中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举例

飞行间隔标准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目的是使学生熟记民航所规定的各种间隔标准,并且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是对各种间隔标准进行逐一讲授,并分别配以案例辅助学生理解。使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案例如下:

初始情境:程序管制下,两架分别进、离场飞机分别从两导航台相对飞行,两机分别过两台时间相同,高度分别为3900米和600米,目标高度分别为900米和3600米,两机同为波音737型飞机,该型飞机两导航台之间飞行时间为8分钟。

提出问题1:两机如按既定目标高度的要求分别进行下降和爬升,是否存在飞行冲突?如存在冲突,是何冲突?

解决问题1:如按既定目标高度,两机过台后分别下降与爬升,存在相对冲突,冲突为两机穿越对方高度层时水平间隔不够,甚至可能会相撞。

提出问题2:对于此冲突,运用所学间隔,管制员应如何解决?

解决问题2:常规解决方法:计算两机相遇时刻和相遇位置点,依次建立垂直间隔,相遇过后再互相穿越。

补充情境1:能见度不好,两机报告无法看到对方。

提出问题3:将如何解决?

解决问题3:可以用DME间隔方法解决冲突。

补充情境2:两机为不同机型,分别过导航台时间不同

提出问题4:将如何解决?

解决问题4:采用相同方法解决,但机型不同,飞行速度不同,且过导航台时间不同,根据计算得出的相遇时刻和相遇位置点,管制员下达的高度指令有所不同。

补充情境3:程序管制环境改为雷达管制环境。

提出问题5: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

解决问题5:侧向间隔,雷达引导

在此案例中,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情境-问题”模式将孤立的垂直间隔、纵向间隔和侧向间隔对比学习和应用,使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不同的间隔来解决相同的问题,锻炼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

在此教学模式下,先由教师创设初始情境,触发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对初始情境进行改变或补充,形成新的情境,用情境串起各个问题,使各个知识点不再孤立,形成层次分明、架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四、空中交通管制概论课程“情境-问题”教学模式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要发生转换。在此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其所发挥的作用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情境,并根据情况对情境加以改变或补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教学引导作用更加突出。

(2)“情境”要具有“问题”导向性。“情境-问题”模式中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刺激性的背景信息和数据信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引发其认知冲突,诱发其质疑、猜想和探究的思维意识,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空中交通管制概论课程,“情境”的创设是否具有问题导向性主要有四个关键要素,即所选取的情境是否与当时所讲授知识相紧密联系、情境内容的呈现是否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蕴藏在情境中的信息能否触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情境是否具有可延展性。

(3)教学引导中要把握“方向”。“情境”是学生“问题”生成的一个平台,但能否使学生的“问题提出”成为一个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过程,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教学引导中的“方向”把握主要是指在“情境-问题”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处理好“问题提出”、“问题解决”和教学目标这三者的关系上,任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能远离教学目标,否则将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1,(4):9-14.

[2]吕传汉,汪秉彝.再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2,(4):72-76.

[3]杨孝斌,吕传汉,汪秉彝.三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3,(4):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