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6:2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理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 研制背景
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目前山东省正在遭受500年一遇的大旱环境保护论文,不能水浇的麦苗
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枯萎。为了生存,有人往返远方艰难背水,为了生存,有人向地下执着地掘进,……就让你我从眼前的节水开始吧。千万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颗水滴!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开始面临能源短缺的严峻考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加油站经常人满为患,车主苦等几个小时仍加不上油的例子经常见诸报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的拉闸限电措施每每使人们不得不沉浸在滚滚热浪之中;煤、电、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为此,我们设计了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节约能源,节省水源。
2 设计方案
本方案包括地下水节能汲取和废水循环利用两个部分、系统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水节能汲取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示意图
2.1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
地下水节能汲取装置主要有潜水泵、变频器、控制器、管网中的压力传感器、止回阀等组成。系统根据管网中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变频器改变潜水泵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流量,保持管网中水压的恒定。
2.2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改变传统的废水直接进入下水道模式,增设废水接收装置,废水接收装置设计成两个出水口,将洗澡、洗手、洗菜、洗衣服等的污染较轻用水储存,利用这些废水冲刷厕所等。而污染较重或者不适宜再利用的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直接进入下水道。
3 理论设计计算
水泵是按工频运行设计的环境保护论文,同步转速为,其中磁极对数P在厂家制造出来时已经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改变频率f来改变转速n。通过变频技术来改变补水泵的流量。水泵的特点是其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其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1)
(2)
(3)
式中n0为基准(额定)转速;n为运行转速;Q0为n0时的流量;H0为n0时的扬程;H为n时的扬程;P0为n0时的功率;P为n时的功率。
但是对于实际的泵负载,通常存在一个与高低差有关的实际扬程,在进行变频调速运行时必须注意。
(1)使用变频器以后,水泵电机工作电流从30A下降到15―25A,电机温升明显下降,同时减少了机械磨损,维修量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2)保护功能可靠,可实现循环变频电机软启动,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功能,工作稳定可靠,大大延长了水泵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安全生产。
(3)节能效果明显,节能效益可观。以一台10KW 的电机为例,一年可节电2.5万Kwh,节省电费(以0.6元/Kwh计)可达1.5万元。
(4)按照每人每月生活用水3立方米,其中50%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计算,每人每年可以节约用水18立方米,数以亿计的城市人口可以节约的水资源将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
4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管网上装设压力传感器随时检测压力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送入汲水系统与给定压力比较、处理。当管网中用水量大环境保护论文,管网压力降低时,水压信号传给控制器,变频器立即将频率提高,潜水泵电机转速加快,水泵流量增大,管网中压力随即升高;用水量较小时电机低速运转,水泵流量较小;当管网中没有用水时或者用水量很小,管网中水的压力没有变换或者变化较小时,变频电机停止运转。也就是说本系统能根据管网中用水量的大小,变频电机自动调节转速高低,控制水泵流量大小,以节约电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4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geography environment edu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are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mote high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ources intuitive, sharing and fast that the field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can widely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eaching aided design; the second i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monstration and visual 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the third is to exp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to promote inquiry learning.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education; high school geography
0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学校教育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明确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时间与空间的表达优势,丰富地理环境教育的内容,改变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拓宽学生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从而真正做到“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
1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出现,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极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能够结合所教内容,综合地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虚拟性和便捷性四大特点。①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环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一是有利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师应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设计出具有基础性和时代感的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课程。二是有利于改变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或动态模拟环境问题典型案例的现实情景,寓教于景、于情、于乐,便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以及动手操作,形成对环境正确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价值观。②三是有利于学生拓展地理环境教育的信息与知识面,借助信息技术模拟现实环境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整理、分析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呈现技能。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解释能力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决策能力。③
2高中地理环境教育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要求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④同时,《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在亲身参与中增进交流与理解,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意识。⑤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去开发地理环境教育的信息资源,设计出具有一定教学价值,适合学生学习发展,面向学生的“教学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1)新目标要求信息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学习型”资源。“学习型”资源指利用信息技术选择并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型的教学资源。新目标要求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借助信息技术,突出以学生的认知、感知和体验的学习资源,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问题导向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既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提高学生“学”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使他们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目标要求信息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资源。“主题单元型”资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按主题分类法,以单元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各类教学资源。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三部分,其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单一呈现的方式。以“主题单元型”方式对于有关环境的知识信息进行深度发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系统地学习,真正地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方法和策略。
(3)新目标要求信息资源的形式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智能化知识管理”型资源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作为管理手段,优化资源的获得、储存和传播过程。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具有新型环境发展观的公民的使命。⑥因此,要求学生和教师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时,能够准确、有效、迅速地对其进行筛选与加工。“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基于资源管理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地去探究问题,丰富已有的信息资源。
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3.1应用于课程资源开发,辅助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促使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⑦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将新的环境现象、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经验补充到环境教育教学中,让信息技术作为开发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新助手”。
首先,信息技术的集成性特点符合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放性原则。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在互联网各类信息资源平台上搜索图像、视频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搜集各种有关环境的新闻热点,突出环境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不同空间内的课程资源。利用网络搜集城市、农村、国内以及国外有关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比较与分析、探讨与辨析、选择与设计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其次,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符合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原则。一般来说,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特效”资源。⑧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因此,在开发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课程资源时,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的广泛选择和主动控制的优势,认真搜索并分析与环境教育课程目标有关的课程资源,并且掌握其性质及特点,保证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性和环境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3.2应用于课堂教学演示,直观呈现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感知地理环境,进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其中信息技术是教师在课堂演示中最好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的体验,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升为意识、责任和观念。基于此,下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的逼真程度和信息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来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直观演示应用。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逼真程度高的特点,提高环境教育的感官教学。充分利用其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的功能,将抽象、单调、刻板的文字形象,变成直观、具体、生动的以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为主的多媒体形式。例如,生活在内陆的学生对于海洋没有直观性的认识,无法了解海洋污染的严重危害。教师可以通过搜集有关石油泄漏的图片,人们打捞泄漏石油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图像的展示,认识到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巨大影响,从而对石油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有关环境方面的数据统计图表。图表对于数据的统计更为直观,也更易于学生观察与分析。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图表直观地展示统计信息的时间性、数量性等属性方面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感受环境演变的过程和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危害。
3.3应用于拓展第二课堂,促进探究学习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应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走进文本,体验环境问题,并在体验中生成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中就扮演着“拓展者”的角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性的特点拓展第二课堂。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环境问题能力的场所,利信息技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模拟现实情景,打破时间、空间和经费的限制。例如,探究“城市垃圾污染和防治”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网络城市垃圾回收站”的模拟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网络城市垃圾回收站”是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和问题分散在各个虚拟的城市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对同一个城市垃圾的分类、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讨论。最后集合学生对每个城市垃圾问题的分析结果,合作完成城市垃圾回收的学习任务。这种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情境的探索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行为规律。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便捷性的特点为拓展第二课堂提供新的学习方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和认知特点来选择信息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让学生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观点与理解渗透到环保作品的加工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满足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对现有的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知识与新信息、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认知冲突,重构正确的知识与能力。
4结语
新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求突出学生在地理环境教育课堂中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内在动力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搜索整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注释
① 邹冰.多媒体教学在环境教育领域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1(7):347-348.
② 尹玉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生环境意识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8:6.
③ 段玉山.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4.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S].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3.2
二、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途经
1.培养科学环境观。
从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问题是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中学的各门学科中,地理学科非常直接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因此,做好环境教育就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袤的空间和活动场所,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为此,必须向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作斗争。防范和制止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采富弃贫、滥采滥用,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且自觉主动地去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努力促成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以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制约的。让学生在正确认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做到有目的的学习,才能对地理知识有更好的把握和了解,才会使地理教学生动化和形象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带动课堂教学,用生活的环境再现地理。如用空气质量大幅度下降为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们在讨论研究的同时联系实际环境。这样切入实际的案例是学生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能融入到真实环境中来。另外,通过这样的问题研究,会让学生对其相关的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因而能更好的把握和学习。这样,可以使得环境引起学生学习地理,学生学习地理又能用于环境。经过学生的思考,还能对相关的环境问题提出一些有见解和可实行的解决措施。
3.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平时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请环保专家到学校作环境科学的专题讲座,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组织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和以环保内容为主的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寒暑假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同时组织学生写好环保小论文,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和处理现状调查”,通过这次活动深切地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更让学生认识到了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本身。
三、结合环境变化,调整地理教学策略
1.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时期,环境所收到的破坏程度显得较小。
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类贪婪地对自然环境索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使环境被污染,生态失衡。导致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温升高、海洋污染和土地沙化等现象产生。通过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对生活环境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提出疑问,进而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使其渴望能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使其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基于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分析出通过地理教师挖掘环保因素,渗透环保知识;组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抓住教育时机,合理设置问题三种教学策略,来实现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最后分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保护教育;环保意识
根据素质教育和实施和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地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地理教师需要为学生渗透环保和节约资源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担,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挖掘环保因素,渗透环保知识
对于高中的地理教材,其环境保护资料都是隐性存在其中。因此,需要地理教师全面了解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充分的挖掘环保因素,并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1]。同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根据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学习情况,拟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围绕环境保护为目标,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深入的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确保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湘教版《海洋与人类》教学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掌握人类现阶段对海洋空间的利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比如:8万吨塑料垃圾,在美国加利福利尼亚和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水域堆积,形成大太平洋垃圾带,数以万计的塑料微粒,被浮游生物摄入,通过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传到,最终在导致很多海洋动物的死亡,在其肚里发现大量的垃圾,甚至一些进入到人类的身体里。从而,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垃圾的危害,以及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方式,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威胁,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组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就让学生关注环境的问题,能够参与到解决之中,树立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组织课外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首先,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环境的保护宣传,让环境保护进入到每一个家庭之中,鼓舞全社会的人共同保护环境[2]。其次,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展开环境保护行动,比如学生可以捡垃圾,并将垃圾正确分类;或者检查学校内所有水龙头是否关闭;以及到超市进行宣传,尽量不使用塑料袋等等。
比如,地理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小区中发放环境保护的宣传材料,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同时,当学生看到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可以给予其一个环节保护的宣传单,让人们意识自身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另外,地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变废为宝的作业,让学生将身边的一些废纸、废纸盒等材料,制作成一个实用的物品。从而,通过学生身心力行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发扬环境的保护美德。
三、抓住教育时机,合理设置问题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所以,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寻找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地理知识,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逐渐加强学生对环境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动机,能够从自身做起,不断改正以往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逐渐成正确的环保观念[3]。从而,学生开始以身作则,实施光盘行动;在超市中不购买塑料袋;对日常垃圾合理分类,将可回收垃圾进行收回再利用,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完成对环境的保护任务。
例如在湘教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能够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因此,地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危害环境的现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比如:环境污染包括几种形式?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那三个大问题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列出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将教学内容与环境保护充分的融合,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同时,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习惯,从而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投身到环境污染防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对环境的保护任务,让未来的世界更加干净美好。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防治对策论文
摘要: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较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大气环境的保护,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问题日益严峻,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大气环境保护。本文在全面了解大气污染危害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并对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1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是常见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待达到一定时间后,危害人体健康,或产生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大气被污染后,因污染物质来源、性质、浓度等存有差别,或污染地区所处地理环境等不同,均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引发支气管疾病等。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于工农业而言,大气污染危害严重,甚至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损失。于工业危害来讲,大气污染物中的大气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或腐蚀工业材料、设备等。
3)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为产生大量颗粒物,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减少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辐射量。
2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甚至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并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威胁。所以,必须重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1)大气污染监管不足。大气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数量少等因素,导致现实环境监管中,极易产生监管漏洞,以至于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此外,由于监管不足,导致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仍很严重。
2)废气排放量大。现阶段我国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各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生产废气,其排放量约占整个大气污染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是最严重的污染源头。针对工矿区而言其排放点相对比较集中,有害气体成分浓度较高,是环境工程大气治理的重点。此外,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私家车、货运车等各种大中小型车辆穿梭在城市中,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使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提升,但车辆排出的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却少有人关注,现在人们在出行时很少会选择步行,目前每年出现的雾霾天气很大原因都是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造成的。
3)研究资金投入不够。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大气污染治理,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高投入、见效慢的项目,若研究资金不到位,很难达到精准治污的目标。目前,总体来讲,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支出规模小、预算执行进度慢、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后期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3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防治对策
1)提高监测与控制大气污染力度。对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而言,开展的治理工作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我国环保单位应肩负好自身职责,应进一步提高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认知,更新传统治理理念,在思想层面上重视环保工作。就现存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有关部分应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处理与治理,严格分析大气污染具体情况与有关数据,加强和其他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提高治理举措的综合性。在开展工作时应严格控制与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及时排查其中的超标污染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2)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对于主要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产业,优化其生产方式、控制气体排放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城区都需要加强工业管理,因地制宜的开展合理有效措施,找出污染源、制定解决污染方案,控制好污染物的持续排放,并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做到循环再利用,节约了资源,也消减了对大气的污染程度。相关部门还要及时派出人员对各个工业企业进行排查和检验,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做好大气数据的汇整工作,实施科学布局,对大气污染做好预防,制定好及时的解决措施,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功效。
除了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还需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将工业运转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做到调整并取缔,将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生产环节做到有效控制和管制,或是换取生产方式,将环保放到首位,增加环保力度,增强设备支出。当下,工业产业需要紧跟时展需求,调整发展路线,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将产业结构做到从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变,促工业生产与大气环境保护方针的融合。此外,还需要加强工业企业间的宣传工作,将保护大气环境作为发展方向,提升相关企业领导的意识高度。
3)增加设备更新资金投入。在环境工程中要想更好地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一方面相关人员应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对治理大气污染计划与方案加以完善,以此加大投入大气污染工作治理力度,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减少工业生产与企业中,因为设备落伍而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从技术方面提高大气环境保护能力。我国有关部门与单位应该将环境保护政策严格落实,针对违反该方面条例的单位与行为需要予以应有的惩罚,防止加剧污染环境程度。不仅大气污染会限制地区经济发展,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若大气环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理,则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提高治理意识并加大资金投入,在提高环境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控制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想要控制大气污染排放,做好大气污染工作,就需要从污染源头抓起,减少和杜绝污染源头继续向空中排放污染物,这是解决大气污染必须做到的工作。污染源头类型多样,可能是灰尘,也可能是汽车尾气,还可能是家庭油烟,还有不可忽略的工业气体,相关部门要抓好各行各业的发展细节,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好各种气体的排放,切实加强市区、城区、农村的污染源管控,积极排查不达标的企业、产业,查封或处罚不按照相关规定办事的企业单位,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产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16-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重要知识领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着眼点,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环境教育中具有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地理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科优势,在地理教学中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课教学应是环境教育最好的保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地理有关,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构建了环境教育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环境保护”在高中地理的课程计划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环境保护”作为选修课程七个模块之一被列入选修课程计划,“环境保护”已成为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部分。
二 整合处理地理教材的环境知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教材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使学生对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整个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选修课程七个模块之一的“环境保护”各章节的标题已非常切合主题,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注意收集相关材料,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处。
在讲授《高中必修2》第五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由于人类的压力和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探究式提问、探究式讨论等手段,达到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目的,使师生、生生互动,以导向性信息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
三 精心设计地理教学的课堂互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应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境,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
四 开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教育,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对环境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探究性、交往性的实践。其活动形式主要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近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地理教师可以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纪念活动,如环保专题讲座、环保志愿者行动、撰写小论文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被唤醒,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环保活动之中,并在小范围内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真正地提高了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环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
中学教学中的各门学科,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都是缺一不可的。要充分发展地理学科的教育作用,更好地达成地理学科教育目标,求得最佳教学效果,需要有效提高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是一个双边的互动活动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既要改进教,又要调动和引导学。
1 学生兴趣偏向于旅游地学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引起活动,兴趣使个性积极化,符合兴趣的工作容易实现并大有效果。因此,地理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良好教学过程的开端,也是有效促进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地理教师通过课内课外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指向和兴趣分布,因势利导,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调查表明:中学生对课本中最感兴趣最喜欢的内容是旅游,占62.4%,其次为风土人情、海洋、天文等;课外读物最爱看的书也是旅游方面的书,占34.6%;最爱看的影视片为《人与自然》、《再说长江》、《探索・发现》等。由此可见,中学生爱好探奇揽胜,有兴趣于旅游观光。反之,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气候、生态与自然带这些地理学科教学重点内容则兴趣不足。
中学地理是一门基础课.中学地理教育在文化、经济、国防建设上及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巨大的作用。特别在文化建设(育人)中的作用,是别的学科不能也无法代替的: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弘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梢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文化观、人地观、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等,树立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都主要需由地理教学来完成。此外,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还规定,要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上这些都是旅游地学学科领域涉及的内容。
2 地理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旅游地学知识
《中国地理》中的旅游地学内容主要有:地球形状、经纬和位置,时区日界线与旅游航行、五带景观、地图与方向、广阔领土与景观差异、民族、地形景观、气候景观、河流景观与河流文化;中国各分区中也有大量有关旅游地学内容的介绍和风景成因分析。以“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为例,课本介绍的旅游地学内容有:黄土高原景观和窑洞、华山、泰山、西安旅游区、洛阳主要旅游点、开封和北京的主要旅游内容等。
《世界地理》中的旅游地理内容主要有:气候类型及其风景特征、世界人种民族及各大洲各国的旅游地学内容。以亚洲为例,主要有:日本富士山、温泉、樱花,柬埔寨吴哥窟,仰光大金塔,泰国曼谷佛塔,新加坡城市风光,印度泰姬陵及印度风情等。
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按系统地理学体系编写,讲述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地壳、生物圈和自然带,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资源和能源、农业生产和粮食、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人口和城市、环境保护问题。高中地理以初中地理的学习为基础,其中也包含和涉及到许多旅游地学知识内容。
地理教材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课本、地图册、填充图册中的插图、插画、图片、插页照片及封面封底图中也都附有大量与旅游地学、风景名胜的内容,绝大多数图片、插图、照片本身就是旅游风光图画。
中学地理教学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三方面。其中乡土地理教学与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内容多与旅游地学紧密相关,或可通过与旅游地学有关的内容来进行。如可组织学生对本地旅游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写出旅游小论文、绘出旅游图等。很多地理实践考察活动都可以旅游地学内容为线索贯穿,伸发开去。
可见,中学地理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旅游地学内容。
3 利用旅游地学知识引导学习地理学科知识
事实上,旅游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具有广泛性。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繁华城市、宁静乡村、著名的工艺品、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纯朴的风土人情等。按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前者指大自然造化出来的各种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景观和自然现象及过程。后者指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古今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显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成就、艺术结晶和科学技术成果。因此人文景观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风情风貌与民族特色的集中反映,既包含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的精神与物质财富,也包括当今人类社会的各个侧面。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度假、疗养、娱乐、休息、猎奇、探险、考察研究等,并达到求美、求乐、求知、求新、求购及休闲、健身等目的.因此旅游的内容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具体的旅游区点当然是各有侧重的,有的则是综合性的)。
由此可见,旅游地学的内容也应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前述中学生兴趣调查表明,中学生的旅游需求还主要处于“观光旅游”这一基本层次上.风土人情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海洋、天文、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气候、生态与自然带这些内容中有很多本身也是旅游的对象,如雄伟壮观的桥梁等交通设施、气势磅礴的水电大坝,宜人的气候、气象气候风光、洁净清新的环境,典型的生态和自然带景观等.而其他很多内容则又是与旅游地学密切相关或密切结合的,如旅游与交通、气象气候的关系,成都平原的富饶与都江堰的作用之间的关系等。
兴趣是学习的纽带,是开展科技教育的基石。学生只有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实施科技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学地理教育也应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适度的强化科学思维方法以及使用科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如此,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初中地理教学《板块运动》一节中,教师在讲解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这一知识时,教师及时让学生分析日本、印度尼西亚容易发生地震的原因,发生地震时怎样避震等方法,不仅丰富了地理教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初中地理教材中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蕴含着独到的科学方法,展示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是科技教育的好素材。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二、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
地理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如高中地理教材必修I主要就是介绍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其别强调了人类天地观的演变、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对气象灾害的防御,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类似的内容还有很多:如环境保护中酸雨防治的根本途径就是改进能源技术、发展洁净的新能源,白色垃圾的回收处理技术等,交通运输的发展等等,这些教材内容里面都包含着大量的科技教育内容,作为地理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科技教育因素,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捕捉契机,并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及时完成科技教育的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科技观。
三、整合信息技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学科是一门兼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知识的时空跨度大,而教学环境的空间很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在课堂上再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有联系的、动态的、音响的、有画面的、可远观的、可近看的、可聆听、可感知的地理事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能更好地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而是把学习过程延伸到了课外;能为学生提供理解、探索地理知识的平台,将地理知识生活化,情境化,能创设逼真的地理学习情境,这样不仅课堂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分析掌握,也可以促进学生直觉思维,拓宽学生思维。因此地理教师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地理学习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整合,抽象的知识、复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示了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学生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理解了知识,唤醒了学生对科技的求知欲,学生的科技意识也得到了启迪与开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除了课堂渗透科技意识外,课外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科技教育的一个主要渠道。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很多内容:包括绘图、查图、天气、气候环境监测;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源材料、地理图表;另外还可以围绕地理学科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活动;也可以将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开展各种主题系列性科技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媒体获取科技知识。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旅游卫视频道,每天都要播放与地理有关的科技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大学生科技信息含量,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五、指导学生积极撰写地理科技小论文
(一)选择合适的课题
1.短小性
“小”,一是指课题选择的角度小,二是指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三是指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相对来说也比较“短小”。题目不宜太大,更不宜选用一些华丽或空洞的题目。范围大小应结合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选材过大,就不易抓住重点,论证也就困难。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所决定的。
2.探究性
地理小课题研究,其实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活动,是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育中的迁移与应用。在课题研究小组中,同学们按照共同讨论确定的行动计划,自己去观察、去调查、去实验、去发现、去搜集资料、分析讨论、去完成课题报告,整个活动过程中贯穿并洋溢着探究精神。探究性成了课题研究的鲜明特性。
3.实践性
课题的研究是在自然而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要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对家乡的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两个代表性的案例,从自然人文等方面,说出形成的原因、解决方法等等。
4.生活性
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关系时,才是有效的。因此,选题一定要培养学生从自身的真实的生活世界入手,做生活的有心人,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如发现同学们爱玩电子游戏,就可以调查“电子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见到了人们乱穿马路就引发“居民安全意识”的思考。
5.可操作性
课题研究是由学生去实践、完成的,因此,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课题,课题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浅显易懂,这使课题组的同学非常具有成就感,从而更进一步激励学生深入研究。如一些涉及人身安全或高端的课题就不适合学生去操作了。
6.重视扩展性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学习空间之大,学习内容之广,使学校教师的指导难以满足其需要。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地理课程资源。广大家长中蕴藏着宝贵的知识财富,家庭、社区、许多场所,是学生获取研究资料的源泉,各行各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舞台,是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在帮助学生选择课题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以上的因素,因为这样可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二)地理科技论文的撰写
地理科技小论文一般是建立在观察地理、地质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以科学规范而又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撰写好地理科技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四方面组成:
1.研究概况
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由来和设想,简要说明研究的目标、研究的计划与实施的过程。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与课题组的主要活动。
2.研究成果
介绍课题研究取得的各种成果,包括各种观察、实验与调查数据,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
3.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是科技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理论升华的结晶,每一点结论的文字简要准确,既以事实作论据,又以理论作解说。
4.存在问题
反思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与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科技意识,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科技知识。实践证明,经常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的渗透,学生的科技意识就会增强。当然,科技教育是中学生地理教学中长期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必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技教育,使科技教育由宣传型向实验型、参与型转变,使学生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一、把环境观教育渗透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
我们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而地理环境中的各个地理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人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要维护好这种整体性。但是本文由收集整理我们人类要发展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在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影响环境,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必将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始终,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们地理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着重阐述了宇宙、大气、海洋、陆地四大环境的性质、特点、分布、运动规律及其相互的关系。实际上这一部分知识为我们奠定了环境教育的基础。必修二被称为人文地理,人类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生产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环境,而它们的合理发展蕴含着丰富的人地和谐的思想。而必修三的区域地理的若干案例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说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素材。讲到对流层时要强调“逆温”现象及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向学生讲述“玛纳斯河谷烟雾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在讲到全球气候变暖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在此基础上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再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废气的肆意排放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讲到水资源时可以其时空分布特点及水循环的周期性来启迪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要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在讲到“工农业的区位选择”时要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讨论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讲到交通运输的区位选择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其合理的布局实际上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讲城市化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其可能对大气、水运动产生的不良影响:比如说城市热岛、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内涝的多发等。另外在地理教学中与环境直接相关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比如说在讲到滑坡和泥石流时,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较难区分,此时就可以发挥多媒体能反映直观及动态的优势,利用其动态变化过程直观地反映出两者的区别及联系、产生的原因、治理的具体措施等。
二、通过各种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可由学校领导牵头,地理老师负责成立环保社团组织,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其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利用节假日进行环境观测、野外考察、郊游等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心,投身环保
行动。在这个基础上,由这些核心成员带动,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带动大家一起参加环保。比如说为了唤醒学生的节水意识,可在学校的每个水池、卫生间、食堂等醒目地点张贴一些温馨提示,在水池旁可张贴:“请节约用水并及时关好水龙头,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局部地区‘洪涝’灾害”。为倡导学生拒绝白色污染,开展自制购物袋、禁止带一次性饭盒进校园等活动;可利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校报、广播站等各种媒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举办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摄影、漫画、环保资料、剪报、论文、诗歌朗诵等展览和比赛活动;举行环保主题班会,环境专题讲座等,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另外还可利用适当的时间观看环保影片,如《可可西里》《2012》《后天》等,让学生通过影片受到震撼。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环保的实际行动。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学生喜欢教师,才会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笃信不疑,潜心研习。可见,学生对教师所建立的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教学课程的情绪。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注重情感的注入,就是为塑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奠定基础。地理教师只有强化情感教育研究,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计划,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高中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极高,恰当的语言就可以将起内心的情感激发起来。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经验可以明确,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地理教育掌握语言艺术,以避免引发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而影响到学习质量。
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感教育教学情境,以情感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从心动到行动地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带着积极的情绪学习,学生对于所接受的地理知识就能够深入理解,且主观上更具有探索意识,从而获得知识的延展。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地理知识复杂且抽象,由于学生思维有限而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难以深入,由此而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教师以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以从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兴趣与地理教学内容相结合,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对学生的思想以引导。
一些地理知识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地理教师可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引入教学主题。当学生被故事内容所深深地吸引后,就会对于相关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此时,地理教师就将话题导入到教学内容中来。这种教学内容导入的方式更为顺理成章,而且使得高中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更具有思维连续性。比如,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可以学生们所熟悉的新疆地理环境为例。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采用课件播放新疆地理环境图片的形式,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刺激。当学生看到新疆是一片绿洲,紧接着又出现荒漠景象的时候,学生们就会产生疑惑:同是新疆区域,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绿洲,有的地方已经变成荒漠了呢?学生的质疑引发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此时,地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到课堂教学主题中。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由此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当学生对某个事物产生情感之后,就会形成深刻的印象,长时间地保持在头脑中。当处于某个课堂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起来后,这些留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就会被活化为思维内容。地理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就要对于学生所涉足的知识面有所了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建立起衔接。对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开始,将课堂的主导让位给学生,给学生知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产生自信心理,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讲中国地理时,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展示出来。但是中国人口众多,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被占用了,加之工业经济的影响而导致部分地区污染严重,使得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地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改善中国目前的环境,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应用水平。运用直观的图片展示开展地理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化,且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关联,由此而激发学生对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热情。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就要注意教学态度要亲切,教学行为要符合学生要求,以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地理,热爱学习地理。教师乐教,就必然给学生以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由此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对于地理知识形成感知,乐于探索地理奥秘。地理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情绪,灵活地调整教学计划,力求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用爱心去感染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就要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对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教师的教学热情必然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起来,随着情感体验的增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建立沟通,教师更有机会对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基于此而找准切入点。教师可以运用评价式语言影响学生、激励学生,促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为地理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教育的重点课程。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涉猎多,所涉及的知识庞杂。采用情感教育方式,通过建立师生和谐关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地理教材内容挖掘情感因素,并不断地丰富情感体验,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英.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8)
[2]高秀东.以情感人,提高效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0(18)
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历史文化知识的原因
历史与地理历来就密不可分,学习地理必须了解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其视角之一是“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因此,地理学本身就包含对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的研究。而且,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入历史学上的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内容能增强趣味性和提高实效性。
首先,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均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二者内容互有交叉渗透、互为影响因素,这成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论依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球表面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因素。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它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教学中通过融入历史时期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地理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对地理环境施加程度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当今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反常等更是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融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和环境保护的必要与急迫。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基础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兼顾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增进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思维意识;同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情感。地理教学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地理知识和现象,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如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如在讲到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历史上我国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恒星的名字,还记录了行星的运动情况;讲到哈雷慧星时,就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哈雷慧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趣味盅然,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入历史文华知识
1、运用历史方法,从时间动态角度理解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从其教学内容来看不仅包含有地理知识,还体现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从历史的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会使内容更加全面和立体。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的科学,而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球表层现在是什么样子,还要让他们知道地球环境的历史演变,从历史地理解来地理事物和现象。如讲述我国的黄土高原的历史资料,从划分历史阶段来看,可以了解到黄土高原的巨变是自然与人为两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从时间的演变角度看,自然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正是全新世中期,全球进入“气候最适宜时期”。当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0℃~30℃,年平均降水量也比现在要高。当时这一地区河流径流量比今天丰沛,泥沙含量微少,湖泊也较多,所以总的看来生态环境还颇优越。到了距今3000年前后,即我国历史上商末与西周初之际,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冷,出现了一次新的小冰期,地质史上由全新中期进入晚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带与植被带相应南移,其新出现的格局大体上一直保持至今,可见自然原因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如今面貌的主要原因。人为方面,主要是因为自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地区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牧业由萌生到逐步发展。自隋唐时期起,晋陕宁明长城一线以南滥垦滥伐之风始未曾止息。该线以北部分,经理了唐与北宋时期第二次垦伐后,曾一度缓和下来。但清中后出现的第三次放垦浪潮,却一直延续到近代。这直接导致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地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的日渐加剧。通过这样对黄土高原历史的纵向分析,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破坏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为正确认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作铺垫。
2、结合历史文化知识,来加深印象
众多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能更确切生动地表述地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印象。例如“洋流”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较小,他们缺乏感官上的体验,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我们可以结合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了依靠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对人类的影响,这样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当前,人类生活、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国土整治、经济开发、旅游等几乎每种行为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地理课程内容许多是关于人口、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方面的知识。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理教育的组织线索之一,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目标。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修订的中小学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就正式列入环境教育内容。1992年和1996年国家教委分别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对这两个阶段环境教育的实施作出了更明确的说明。两者均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进行环境教育,但不单独设课,主要采取“渗透”形式。在上述各学科中,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关系颇为密切,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
一、深挖教材,找准环境教育的渗入点
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较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找准教材知识传授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既要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只有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用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去驾驭教材,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环境教育二者完美的统一。
初一的世界地理部分,在介绍到世界各种自然资源的时候,均可以增加有关其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危害及相应对策等内容,适当地与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不能肆意地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滥伐森林、滥垦草原,也不能急功近利掠夺式地开发各种自然资源,否则,必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在世界分区学习中,可以增加某些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正反题材,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如:讲西部非洲由于不合适的放牧、开垦,导致草原遭破坏,土地沙漠化;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例子,“雾都”伦敦现重见“天日”、德国的“绿色鲁尔”、日本的“储树银行”等,但发达国家又把环境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事例等。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再次强调目前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教师可以借此巩固、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初二中国地理学习中,由于已有一定的环境知识基础,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具体深入地认识祖国环境的状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介绍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时,可通过古今对比来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例如:森林植被在我国的古今对比,现今森林的严重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介绍水资源破坏严重地区,如: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对沿河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等。
二、适时适度联系环境时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教师要及时了解观察研究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这些现象,既巩固知识又使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世界变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例如,席卷世界的SARS、刘海洋泼熊事件,2003年西北地区的蝗灾现象,每年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等现实社会中环境事件比比皆是,只要教师及时捕捉,供学生分析,他们的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感就会与日俱增。
三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对比法
运用诗词歌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教育离不开情感,地理教师要充满感情地把描写山川河流的优美诗句引入课堂,创设一种美的氛围,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如:在学习东部丘陵知识时,教师与学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览众山小……”。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庐山、泰山的特点,而且获得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对庐山、泰山的向往热爱之情。又如:学习青藏高原时,用《青藏高原》歌曲导入,把学生带入山川相连、神秘莫测的世界屋脊的想象空间。学习内蒙古高原时,让学生齐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美丽广阔的大草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会在这些优美的诗句中放飞想象的翅膀,尽情陶醉在祖国美好河山的怀抱。但是人类活动却破坏了这种美好的景象。例如,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开垦,过度放牧,茫茫草原变黄沙,片片绿洲无影踪,播放《梦开始的地方》:“能不能把碧绿还给大地,能不能把蔚蓝还给海洋,能不能把透明还给天空,梦开市的地方一切还给自然……”形成强烈对比,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感情油然而生。
2.危机感法
通过分析有关地理数据,绘制地理图表,使有关问题更直观、更突出,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地理课堂中,有些地理问题,可通过阅读、绘制地理图表来解决,这样能为我们发现环境问题或解决环境问题带来许多方便之处。如讲解“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从其覆盖面积、储量、水循环方面上看,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当我们把地球上的各种水体按所占的比例用扇形统计图绘制后,再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其实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微乎其微的,又加上人类肆意污染水、浪费水,导致全球水危机,可再生的水资源最终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地球水枯竭。地球上的水资源除了储量有限外,在地球上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通过计算各地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再结合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概况,就可以发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不乐观,华北地区缺水相当严重,可以这样比喻:如果全世界平均每人拥有一桶水,那么中国平均每人只有一盆水,而中国的华北地区平均每人只有一杯水。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进而积极关注水资源问题,讨论缺水的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懂得要节约用水,不污染水,采用跨流域调水等方法来解决缺水问题。学生思维活跃,再联系实际生活,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如洗手时水龙头开小,涂肥皂时关上水龙头,洗完水后把水龙头关紧,节省用水量,又将洗手水积在水盆里冲厕所,重复用水。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并把这样的好方法加以推广。
3.故事延伸法
漫画故事,给学生想象空间,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大自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会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人们所作的这一切,例如在学习土地资源的时候,通过“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等漫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这些行为都破坏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认识到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又如在教学“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时,可向学生展示一幅新漫画:在浩瀚无际的南太平洋小岛上,几个海洋岛国的首脑正在讨论海水将要淹没小岛,国民该撤向何方,并一致认为西方大国应负有主要责任,这时,头顶上是白浪滔天,海面上许多海鸥在焦急地乱飞,不远处的大陆上某西方大国元首怒斥:“凭什么要我们承担责任!”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这幅漫画所表达的寓意。然后告诉学生,科学家预测,未来百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5―6摄氏度,海平面将升高15―95厘米,地球上的干旱地区更加干燥,其后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鉴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全球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环境灾害愈演愈烈,科学家们呼喊“狼来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迫切了解具体环境问题的愿望和强烈的环境危机感。
4.身临其境法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单凭口头讲述或学生讨论达不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或在他们心中产生震撼,那么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如把有关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播一些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多媒体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及感受,从而将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解决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方法。如在讲解自然灾害时,可播放“长江特大洪涝灾害”、“北京沙尘暴”等一些录像,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破坏环境所导致的恶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形成灾害的根本原因,明白人类滥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当灾害发生时,它给人类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惨痛的。然后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呼吁大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班级里倡导节约用纸,积极回收废纸,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植树造林”。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再结合实际,达到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教学效果。
5.交流评比法
在地理课堂中,可结合某些环保专题,组织学生撰写环保小论文、绘制漫画,开展交流、评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气象日、水日等,都是世界组织或国家指定或联合国确认的,其目的是保护我们良好的生存条件,呼吁人们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当我们把《地球上的水》、《天气与气候》、《自然资源》等一些单元或课题结束后,可结合某些纪念日的主题,组织学生积极撰写小论文或绘制漫画、拍摄身边环境的有关照片等,在课上进行交流、探讨。如“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生命之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绿色家园”等,通过讨论、交流、评比,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保持环保行为的自觉性。
当前,环境教育的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所以,我们要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巧用环境话题引入教学,激发环保意识;善用反面教训警示学生,培养环保责任感;常用正面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环境观;惯用环保行动强化学生,提高环保素养。总而言之,在地理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式,增强环境教育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