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6:2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1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2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群交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3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成绩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的研究

节日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一直很关注,争议也很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注该问题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陈久金.卢莲蓉主编的《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另一部是高国藩著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同时关于各个具体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在另外27部专著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关于该方面的论文有207篇。

上述研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节日期间都有哪些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以及节日期间的传统食品和服饰等内容。关于节日的来源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一部分在先秦时期既已形成,一部分滥觞于先秦时期,形成于秦汉及其以降。传统节日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节日与历法的制定其中包括如节气,干支日等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节日与官方或民间的祭祀.巫社集会有紧密联系;再次,传统节日的产生与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节日还源于先民的原始崇拜,如: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宗崇拜。

(二)传统节日特点的研究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绵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节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也有其鲜明的,独具一格的内外特征。对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特征加以系统全面的把握,是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些学者对此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涉及这方面的论著有: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徐万邦的《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赵东玉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版),康新民著《民间节日文化价值初探》(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二集,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68篇。

通过对以上文章和论著的概括总结,得出中国传统节日有以下特征: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综合性,传承性,变异性,实用性。

(三)对传统节日功能的研究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渐深入,许多外国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相继传入,它们固然使人们的生活日趋多元化,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应多加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同。但目前,专门论述节日的书和文章中,大多停留在对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比较系统论述和研究节日的著作有: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张诗亚主编的“西南研究书系”中黄泽写于1991年的《西南民族节日文化》;高占祥主编《论节日文化》;杨琳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32篇。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功能的主要观点有:传统节日有文化传承的作用,能促进天人和谐,点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能灌输传承先人的道德遗产,促进统治者”以德治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节日还具有教育功能。近年来,节日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赵东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中提出,传统节日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首先,他认为我们能从传统节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人文教育资源,如:和谐对称,淑世情怀,乐观自信,民族认同等:另外,他认为传统教育文化是一种有效的素质教育模式,它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灌输更潜移默化,内容更丰富多样,摆脱了以前那种硬性呆板的灌输方式。还有一位作者廖冬梅在她的《节日沉浮问》中也深入研究了节日的教育功能,她认为传统节日教育人们学会调节人与自然,神,他人以及个人和自身的关系。

(四)传统节日体现的文化精神的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和谐的精神纽带.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专著有: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陈伯海著《中国文化之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10篇。

二.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节日有关的几个领域如:人类学,神话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虽然各自都有谈及节日的文章,但大都是在论述其他问题的同时顺便提到,而专门论述的书和文章都不多.即使有,也大部分停留在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不够。

由于对传统节日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使目前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知识大多停留在肤浅的据说,相传的层次上,其中还包含了不少错误,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中秋节是在我国古代秋分祭月习俗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有些人却说成是从韩国引进的,造成混乱.《中华民族大图集》第七部《世风》第七十六章《吉日佳节》中介绍中秋月饼时说:“宋代的月饼种类繁多,有:金银炙焦牡丹饼,束箍荷叶饼,梅花饼,饼,芙蓉饼等”。但据考察,宋代还没有中秋月饼,这里列举的都是普通糕饼,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月饼。另一方面,有些节日习俗很早就有了,世人却以为出现较晚。如:节日期间送贺卡的做法有人以为是舶来品,是1843年从英国流行开来的,殊不知我国至晚在宋代就流行于世了。

参考文献

[1]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廖冬梅《节日沉浮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迅速发展,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短信与微信的节日问候与祝福也日益流行,“微祝福”成为人们各大节日期间最亲睐的一种问候方式。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快捷的众多信息,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优势,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点对点、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优势其实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手机所带来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发展迅猛,这种“编成式”的短信样式在人与人之间重复来回发送,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掩盖了传统节日本应具有的人文气息,节日问候蜕变成“手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联系”,冷漠得没有一丝人情味,“除了为通讯业务制造收入之外,渐渐失去了人际传播的初衷”[1]。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忽然间成了接地气热门歌曲,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认为群发的短信没有诚意,不愿意回复的心声。从邮寄贺卡拜年到群发短信拜年,而如今这都已经过时了,微博微信送祝福,在朋友圈中晒“光盘”年夜饭,在朋友圈中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2014年最“潮”的过年方式,新浪微话题“舌尖上的春节”也吸引了2万多网友参与,很多年轻人利用微博微信过了一个温馨的节俭年。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2]。在“微时代”里,人们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方式,代替传统言语和书信拜年、祝福。在微博上参与春晚讨论,发微博@远方的亲人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拍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晒年夜饭,甚至在微信里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抢红包,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确实让百姓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当新鲜好玩的现代技术与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传统祝福方式相结合,“微时代”里的传统节日焕发出了现代光彩。因此,在“微时代”中,如何使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符合现代潮流,呈现现代意义而更受年青一代关注,唤起其着力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强化和拓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05年,国务院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日,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的举措让传统节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3]而大众传媒一方面呈现的是节日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节日生活及其变迁的镜像呈现,还影响受众对节日的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方式。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再到手机短信,传统节日祝福方式不断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跟随科技的创新不断变化。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微博微信趁势普及,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改变提供了契机。

第一,“微时代”以技术的创新使传统节日出现亮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运转,休息时间和假期大大缩水。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假期成为年轻人舒展身心的有效时间,然而,与传统节日相切合的传统习俗,例如踏青爬山、龙舟竞渡等户外活动已无法获得平时“身心疲惫”的年轻人的青睐,人们更愿意宅居在家,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微博、微信以手机和网络为载体,打破了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发送祝福,参与庆祝活动。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微型化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参与意识的淡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对于众多的80后、90后来说,虚拟化的节日参与形式更加具有参与感与积极性。“微时代”下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文化亮点,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加关注传统节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2015年举例,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粉丝量高达400多万。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微话题,获得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微话题“春晚”阅读量达25亿,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2800万。同时,腾讯公司也数据,2015年春晚的微信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在2015年春晚的观众中,15~24岁的年轻观众达到14.93%,比2014年增长8.6%,可谓是五年来最年轻的春晚。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微信微博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主动参与到新型的节日庆典中,传统节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第二,“微时代”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大部分源于辛勤的劳动人民,其中流淌着的淳朴本质亘古不变。春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传统春节期间,人们贴年画和对联,合家团聚,祭祀祖先并期待来年的丰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城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的住宅,传统节日的文化呈现也不断消失,年画、挂历、门神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呈现物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不断淡出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消逝,极具中国特色的祭祀模式、装饰方式、娱乐活动等文化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范围。如今的春节,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象征合家团聚的年夜饭已经被各大酒店明码标价,用于“压岁”和“压祟”的红包由薄变厚,甚至变成了一张张数额庞大的银行卡,这样的春节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春劫”。同时,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新闻也屡见报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不断异化,人们陷入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误区。“微时代”所宣扬的“节俭”理念把人们从奢靡之风的误区里拉出来。

2014年兴起的“光盘”行动延续到了春节,除夕当晚,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开展“晒光盘”活动,晒出年夜饭“光盘”照片,以前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大鱼大肉型的年夜饭照片现在已变得有些“另类”,晒晒年夜饭餐桌上的清粥小菜成为“主流”。同时,微信也推出了抢红包的活动,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红包抢红包,数额不大,却让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微时代”里这些贴近民意的小成本庆祝方式使得“节俭”的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微时代”以祝福手段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将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娱乐文化呈现出了超乎寻常、跨越国界的显著性,其中传统节日的娱乐化尤甚。进入“微时代”,微博的“热门话题”以及微信的“红包”这些新兴的手段都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

2014年春节,腾讯首次推出微信红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了482万人次,平均每分钟2.5万人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到2015年春节,微信更是与央视春晚合作,春晚播放的几个小时里,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晚22:34摇一摇互动达到8.1亿次每分钟。2015年春节,除了备受瞩目的微信红包之外,微信上的明星拜年、贺卡拜年、拜年小视频等其余八个庆祝方式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其中,微信红包自诞生起其承担的使命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是一种全民娱乐活动。2015年推出的“拼手气红包”,不仅继承了我国春节传统的红包文化,又加入了游戏效果,这样的创新达到了传统现金红包没有的娱乐功能。同时,微信红包也突破了传统红包的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微信,就能给远方的亲人发送一个满载心意的小红包,及时送上节日祝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心情

第四,“微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递方式出现变迁。哈贝马斯(Habermas)曾提出“公共领域”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5]。将此理论运用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将传统节日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个人言论转化成“微时代”中的公共议题空间,因此可以说正是微博创造了一个自由而轻松的“公共领域”,参与人数盛况空前,这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无法产生的巨大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宽,正月初五微信朋友圈里的“迎财神”活动就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中,移动式便携媒体的创举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线上到线下的信息互动方式,即通常所说的“O2O”模式。这种模式将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扩散式互动与受众在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结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更多新的节日表达方式。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微时代”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更需要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这与我国大众媒介对其的传播缺位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的大众媒介为迎合受众兴趣极力呈现西方价值体系下的生活方式,在热炒西方节日的同时,无形中消解淡化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由传播媒介有选择性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6]。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其实并不是对现实环境进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介对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提示给人们的拟态环境。当人们根据这一拟态环境来实施具体行为时,大众传播媒介开始显示其超越教育和宗教的作用,成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主要手段[7]。“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的普及成为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的传播载体,它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视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现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阵地。同时,微博、微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相融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传递给受众的是科技的冷漠感。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人文精神,为科技的过度扩张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微时代”里,以往不受欢迎的传统习俗披着现代化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野。传统节日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庆祝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亮点,人们逐渐从注重传统节日的外在商业文化回归到了传统节日本身。“微时代”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古老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更加鲜活灵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8]。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介要注入多元化模式来整合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新型媒介文化来促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顺应媒体新形势,延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乔雪阳.试论“短信工业时代”的节日传播效果[EB/OL]. http:///.2006-02-25.

[2] 萧放.传统节日文化与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8(18).

[3]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2).

[4] 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5).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5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国内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国外节日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泛滥中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人,时尚的西方节日成为他们的首选,据在校园里的初步了解,很多同学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并不多,中国年轻一代逐渐习惯西方文化却慢慢忽视和遗忘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课题组,在校团委信息中心、中国节协会帮助下,于2009年10月随机对全校550名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进行了综合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参加意愿和方式、对传统节日发展现状的了解、对传统节日推广传承的看法以及西方节日受欢迎的原因,共涉及了六个调查系列,16个题目,50个选项。共发出550份,收回535份,可用问卷500份。其中,文科生填答146份,理科生填答354份;男生359人,女生141人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现状

1.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只有42%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有意义,说得出一些节日的内涵;21%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谈不出节日习俗,甚至说不上几个节日名称;37%的学生对传统节日当作常识了解,但对节日本身的意义已经失去评判。另外,32%的团委、学生会举办此类活动,但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不到10%。

2.大学生地域差异影响传统节日认知度差异。出生在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次生性的节日文化,如妇女节、青年节等随着革命运动产生的节日;出生在西部省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原生性的节日文化,土生土长的地区性节日氛围比全国普遍性的节日更加浓厚;出生在城市的学生,其思想紧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对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节日较为漠视;出生于农村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大部分的传统劳作业,对传统节日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

3.大学生思想西化的程度急剧加深。好莱坞大片的强势输入,情人节的浪漫入侵,每每西方节日将临,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吹捧,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趋之若鹜。对中国传统节日则反映平平,除了中秋节会互赠月饼,再无其他深意和方式。调查显示:72 %的大学生喜欢洋节日,是出于娱乐和心情放松的需求,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过多的价值深意而又缺乏现实感,让人过得很累。

二、传统节日衰落成因分析

1.对待传统节日的极端行为仍然存在。出于消防安全和防止噪音污染的需要,很多大中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小城市和城镇限放烟花爆竹。江西某市有午夜0点乔迁新居的传统,由于半夜三更燃放烟花爆竹扰民,近日,市政府出台新规禁放。类似这种做法,虽保证了社会治安稳定,传统节日礼仪和风俗传承出现断层,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也仅存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遥远的传说。

2.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以前反映最大的就是政府没有为传统节日安排休假制度,没有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时间上的保证。现在几大传统节日有了休假安排,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社会习惯。

3.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我国传统节日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吃”字上面,其它内容已被遗忘。这次调查显示:关于端午节,只知道吃粽子而不知纪念屈原的占了被调查者的45%;关于中秋节,只知道要吃月饼而不知合家团圆意义的占了被调查者的30%。

4.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缺乏。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这就使其很难进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学校教材上很少介绍传统民俗、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直接导致青年一代对传统节日缺乏必要的认知。

三、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启示反思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淡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近几年来引起学界、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多方人士的高度关注,纷纷为如何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应该从大众教育、符号表达和参与模式三个方面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

1.重视大众教育。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能说出3至7个传统节日,不少人竟然把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政治性节日归列其中,97%的学生不知道下元节是什么节日。传统节日源于群众生产生活而发展于群众生产生活,人民群众是中国传统节日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承载者,必须要在大众中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肩负这一责任的首先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阶段都应该有传统节日民俗必修或选修课程,只有进入国民学习生涯才能系统地认知传统节日。与教育相配合的是,家庭、社会在传统节日传承的实践,将学校教育的知识与家庭美食、社会活动的实体形式结合起来。就大学生而言,学校在鼓励学生参与和观赏活动的同时,也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对传统节日进行辩论和思考。各类组织、社团可以给学生组织一些讨论会、故事会、征文比赛等主题明确轻松活动。

2.重视符号化表达。外来节日强烈冲击中国的传统节日,原因固然很多,符号标识的作用必不可少。西方节日的精神信仰和意义追求依赖符号形式来表达,如圣诞节之圣诞老人,情人节之玫瑰花。比较而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不许燃放爆竹,元宵没有如昼花灯,端午缺少龙舟竞渡,中秋少有齐家赏月。我们的情感传递、信仰表达都通过符号来完成,如过年吃饺子――“平平安安”,元宵吃汤圆――“团团圆圆”等。只有文化符号得以保留,文化内涵才得到显现和支撑,否则中国传统节日精神将在失去物质骨肉下变得虚无飘渺。

3.重视参与方式转换。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业社会,以及基于与此相应的血缘关系。现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思想开放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客观上造成血缘、地缘、业缘相互分离,一家人分居两地,工作地点远离住处,业务关系由亲属转向同行。除了每年春节前夕有大规模的返乡人潮回家团聚,其他节日已经没有如此场景,即使回家方便时间足够。

在物质利益追逐中,人们不会为过节浪费机会成本,只好用吃来代替节日活动。大节大吃,小节小吃,吃成了不牺牲其他利益而又愉快过节的有效表达,在吃的参与方式下,延续传统节日要靠商业推动,各地传统节日饮食的推出,几乎都与商界运作有关。

参考文献

[1]冉昆玉,董金权.传统节日文化生存发展策略.青海民族研究.2009(4)

[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3]刘魁立,萧放,张勃,刘晓峰,周星.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颜勇,雷秀武.贵州民族文化传统节日综论.贵州民族研究.2007(6)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6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可在当代大学生中反响并不怎么强烈,反而对“圣诞节”很感兴趣,学生过“圣诞节”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对于春节已经没有感情,甚至已经完全麻木,没感觉。文化在国家与民族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民族要生存,国家要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建设与弘扬。因此,不论是从国家、民族的发展还是从大学生的教育而言,都不能不谈文化,而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所以,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和认识问题,就集中反映了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许多方面,也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可以从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传统节日在大学生中缺失的原因

1. 文化的发展多元化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经济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文化交融也是越来越复杂。在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的同时,外国文化中的糟粕也趁机而入,并且在中国的文化领域扮演着一定得角色,中国的文化变得不那么单纯、那么单一,而是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糅合了多元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向现代文化转型,出现了“一边倒、一刀切”现象,“洋文化”以其新奇、多样的面孔正在占领着中国的文化市场,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年轻人追求“个性解放、标新立异、时代潮流”,“春节”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不那么重要,而“圣诞节”正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大学生对“春节”和“圣诞节”的节日内涵已经曲解,在节庆期间衣、食、住、行等生活观念、方式上的改变,直接反映了中国民众正经历一场世界观的巨大转变,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所致。

2. 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一些国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大冲击。外来节日如圣诞节等也随之进入我国现代都市生活,其新颖的物质形态,包括饮食、礼品、靓装等所形成的较传统节日更为特别的繁华世界,都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特别是电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网络上一些文化糟粕的影响。

3. 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够

当代大学生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学阶段正处于思想转型期,是非分辨能力还不到位,以至于成为“洋文化”入侵的俘虏。“80后效应”再加上这个张扬的时代背景,他们选择圣诞节而不是春节就不难理解。从深层次来讲,还是由于当今大学生的文化底蕴不够。在当今文化的多元碰撞中和全球化得过程中,多种文化的出现使大学生无所取舍,陷入了选择的误区。

4. 学校教育的缺失

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育,家长、学校、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的课程中很少有关于传统教育的,缺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培育。

二、挽救大学生中传统节日失落的对策

1.对传统节日进行正确的引导

(1) 引导对文化多元以及过节多元化的正确认识。前提是必须保证本民族的文化不能丧失。文化多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无论怎样多元化、无论怎样融合,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都必须保卫好,不能丢。在面对“洋节”问题上,应该是不提倡也不反对,发掘其优点,把其优点和我国的传统节日结合起来,使我国传统节日更具新颖性。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真正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意义,并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2) 倡导文明健康的过节气氛和过节方式。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缺失与现在的时代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人们都在追求高科技、新事物,而对旧的东西没有多少留恋。大学生的思想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一切向前看,注重创新。目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于是人们便把节日当作难得的休息时间,吃喝玩乐、外出旅游,抛弃了传统节日的原始意义,久而久之,过节的气氛也就淡化,过节的方式也有所改变。因此,在过节时应该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改变节日的表现方式,使之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能吸引广大人民,使之从中受益。

2. 加强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太少。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把语文课、历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大学生从思想上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内涵和精华所在。并注重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明的精华,珍爱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型期,在这一阶段加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把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发掘其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任重道远。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7

参考文献:

[1]吴友富,张梅芳.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7(3).

[2]倪大听.美国的节日文化[J].世界文化,1998(3).

[3]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AnthonyFA.Thebookoftheyear:abriefhistoryofourseasonalholidays[M].USA: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5]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附1:中西节日文化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克礼.文化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0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4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4]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1

[5]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

[6]《圣经·创世纪》1:29-30

[7]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

[8]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222691.html

附2:节日文化:中西比较及其启示

[1]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8.

[2]郭贵丽,张丽玉.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8月,第32卷第8期,P156.

[3]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1卷第3期,P77.

[4]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1,P63.

[5]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47.

[6]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2008年10月,P34-36.

[7]赵东玉.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P196.

[8]赵凤玲.比较文化视域下的节日文化论略[J].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总第5期,P177.

[9]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DB/OL].

http://gmw.cn/content/2005-03/09/content_192467.htm

[10]张承平,万伟珊.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17卷第4期,P69.

附3:中西传统节日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宋科.浅议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J].海外英语.2011(02)

[2]罗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的影响[J].琼州学院学报.2010(04)

[3]赵爱华.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8

传播仪式观与传统节日的文化契合

仪式性契合。美国新闻学会会长詹姆斯・W・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外,提供了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另一种视角。相对于“传播传递观”穿越空间距离的“发送―接收”的共时性线性模式,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在“共同的场域”内,受众经由集体参与共同体验情感的历时性模式。而存活于民众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正是借由仪式、祭祀神灵或祖先的仪式以及民俗活动仪式,将过往、现在与将来联结在一起,赋予时间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两者在仪式性以及通过仪式产生维系方面有深度的契合。

仪式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传播仪式观研究,不是把传播过程视为相互间的信息发送或获取,而是将其视为参加一次神圣的弥撒仪式。在参加这个仪式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关注是否学到了什么新的东西,而是注重在规则化的仪式程序中使特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描述和强化”。①

自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定为法定节日后,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民俗、节庆活动的传播,就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而其中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能否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命题能否获得圆满答案,重点在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以何种理论为指导,以何种方式实践。传统节日与传播仪式观在仪式性上的契合决定了其传播必定以仪式观为重要理论指导。

文化及其传承的契合。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血脉。虽然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与“”的劫难,但传统依然稳固地存在于民间。“‘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这是中国的思想正宗……它不是国家至上,不是种族至上,而是文化至上”。②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传统并未逝去。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时间的洗礼,留存下来的具有生命力、最具共同记忆的部分,是整个民族精神展演的仪式和典礼。其中蕴涵的民俗文化、儒家伦理、佛道文化、神话传说等文化因子,是联系古今、联结不同地域民众情感的纽带,关系到中华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

某种意义上,传统节日既是节日的传播,也是传播的节日。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遗存每年都在传统节日的“时空场域”内,以民众的群体传播得到承继与创新。仪式的本质源于宗教仪轨,仪式的宗教色彩赋予了传统节日传播的“神圣性”。这种神圣性是人类文化最为深刻的内涵,也是处于信仰真空的多数当代国人最为缺乏的精神财富。若从传播学角度讲,传统节日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媒介,仪式、庆典、民俗活动都是民族内心深处共同信仰传播的载体。

文化传承功能是传播学的四大功能理论之一,而凯瑞的“仪式观”则从“非功能”角度揭示和强调了传播本身就是文化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做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的核心在于讯息在地理上的拓展(以控制为目的),那么传播的仪式观的核心则是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③凯瑞所言的“共享文化”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而言,即清明节的“孝悌文化”与“祭祖文化”,端午节“高洁的士子文化”,盂兰盆节的“佛教文化”,中秋节的“儒家家庭伦理文化”,重阳节的“敬老文化”等。

联结功能的契合。“传播是‘最奇妙的’,因为它是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它产生社会联结,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它都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并使相互共处的生活有了可能”。④和谐的社会来源于个体、家庭、家族、群体牢固的联结与维系。“正是在这个多视角研究的意义上,传播被看做是‘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是‘共同信仰的表征’;是‘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是‘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⑤而传统节日正是以盛大的“文化仪式与庆典”实现“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屈原、曹娥、介子推、牛郎与织女等人物及其所承载的儒家忠义、百善孝先、忠贞爱情、佛教悲孝等精神,都会以“祭礼”的形式超越地域,渗透于民众的血液中,成为内在的文化联结。问题在于,当前传统庆典活动的萎缩与变异严重地削弱了传统节日的联结功能。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民间诗会、雄黄祭酒、制作佩戴香囊等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只剩下被商业包装的“粽子节”了。相比之下,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保存要完整得多。“祭青海神活动约在一千年前就已存在,祭海见诸史料则始于清代。清朝规定每年秋季行祭海神之典,会盟蒙藏各族,届时,青海湖畔人马聚集,各蒙藏王公、千户、百户集于此,祭礼过后,举行声势浩大的赛马、摔跤、射箭、舞蹈活动,现在海南地区每年在青海湖都要举行祭海赛马会。藏族地区则集中在祭‘俄博’等节日里进行赛牦牛等。”⑥青海土族每年都举办的历时数月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民族庆典“纳顿节”,是当地土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长达一个月的节日祭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江陵端午祭源于中国的端午节,后与韩国文化结合,衍变成独具风格的祭祀文化。江陵端午祭包括大关岭山神祭、国师城隍祭、前夜奉安祭和朝奠祭。祭祀过程伴随着众多的文艺表演和民俗游戏,如酿造神酒、官奴假面舞、鹤山奥道戴歌谣以及其他民俗活动,包括用菖蒲水洗头,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在大树下荡秋千,壮士角力比赛、拔河以及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每年,长达一月的节庆活动从农历四月初五的酿制神酒、端午巫堂表演开始,是江陵人民以“共同信仰”相互联结的“仪式纽带”。而韩国媒体每年都将镜头对准现场,以现场直播和现场参与等丰富的传播形式介入其中,使其中有价值的文化符号得以复制、生产与传播。而当下中国传统节日联结功能的弱化,一方面源于文化保存力不强,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因为大众传媒集体缺席“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复原与再生产”。

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传递观下的线性传播

传播重提供信息,淡化文化意义。“信息传播论”的盛行带来的是传播过程中意义与文化的消解。“现代媒介只提供信息,不生产意义”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中国大众传媒的普遍化图景。折射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上,必然呈现出“信息重于文化”、“知识重于信息”之现状。凯瑞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和意义交织成的系统,而传播过程则是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或使用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⑦对于传统节日,传播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符号被创造、理解并应用、改变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以塑造、完善受众的文化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为目的。

而现实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多数较商业化,单调而短时。如除夕之夜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像一个被商业层层包裹的,全民感官狂欢的大杂烩,既少与“除夕”文化相关,又难以生产出“神圣的意义”;清明节传播则只剩下“扫墓”,其植树、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丰富的民俗活动湮没无闻,一起湮没无闻的还有清明节“慎终追远、祭祖迎春”的文化内涵;中秋节的传播一例是“举杯邀明月”的中秋晚会加场诗会,单调而轻浅;盂兰盆节被误传误读为“鬼节”,其佛教“行善祛恶、悲智双运”的义理遭到异化……

“欧美的‘现代文化悲剧’在于印刷业和电子媒介具有将时间和空间降格为商业主义和扩张主义服务的内在倾向”。⑧欧美的“现代文化悲剧”何尝不是中国现代文化的悲剧

传统节日传播背后普遍的商业意图对以“仪式”构建“信仰共同体”的节日功能造成了严重戕害。“文化产业”概念的堂皇赋予了节日文化传播商业化的合法性,媒体创造的是一种情绪宣泄式的狂欢,追逐的是“收视率”、“发行量”带来的广告收入,遗弃的是对先祖、神灵、自然、生命发自内心的宗教性的虔敬。“中国人的节日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为基础的。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是所谓的‘狂欢’,而是农耕加人伦……许多节日无不是基于农时或岁时的需要;而在其发展中,逐渐被赋予了尊敬尊长、追念先祖、巩固伦常、维系道德等众多内容。节日活动使人伦家族理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社会秩序稳定和谐、普及巩固”。⑨

线性传播而非参与式的场域传播。“有学者将节日及其仪式视为一个‘文化场域’――一种民间文化样式所无法剥离的环境、场所,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仪式及其参与人群的行为和规程。”⑩传播的传递观显著的特点是“线性传播”与空间虚拟性,缺乏的是“仪式观”所倡导的“参与、互动以及创造”,难以提供将受众吸引到一起的“仪式化场域”。观照目前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只是一种“传递观”的传播,更多的是文化信息与知识的线性传播。确切来讲,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等仪式与民俗活动并没有因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而完全恢复,没能还原出传统节日的仪式化和庆典化功能,也就不能让受众参与到传统节日的庆典与仪式中,从而完成中华民族文化观的强化或重塑。如“端午节”的传播只剩下吃粽子和电视里龙舟比赛的画面。尘封已久的多样民俗依旧被尘封。

“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按照凯瑞的观点,存在于“传递观”中的社会是一个“线性的社会”。而传统节日的“传递观”传播造成的结果是“活态民俗消逝流变严重……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日趋市井娱乐化、平庸化。”

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应以传播仪式观为指导,积极策划,主要采用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传统节日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是社会大众的文化。人们不仅需要在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节目中进行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还需要在参与中完成‘文化体验’,意识到自己是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主人,体验到一种人生的满足。”、文化部联合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见》,要求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认真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其目的即在于使传统节日成为民族的“文化黏结剂”,通过“一种盛大的仪式与庆典传播”唤醒民族的文化记忆或生产出新的意义渗入人民的生活中。

作为社会动员的工具,大众传媒无疑负有“传统节庆活动的组织者”之责。而真正能将受众动员到“民俗仪式与庆典”中,以实现传播仪式观所揭示的传播的文化意义与价值,大众媒介必须积极策划,对保存完整的民俗活动,借助现场直播、现场参与和现场报道的方式予以强化。如春节对北京庙会民俗活动的直播报道、对陕西黄帝公祭活动的直播报道;端午节对汨罗江赛龙舟、祭祀屈原的直播报道等;对于已经散佚的民俗活动,媒介应组织民俗专家,积极策划介入,进行传播报道。如关于清明的传播可策划“山西介山清明秋千会”,“公祭介子推”等活动,并现场直播、现场报道,使之固定下来,成为清明节民俗的一部分被传承下去。惟有如此,传播才能更好地表现仪式并成为仪式的一部分。

当前的传统节日传播多采用“电视晚会”的形式,辅以节日历史渊源与风俗的介绍。而如上所述,电视晚会是一种平面化的线性传播形式,更多培养的是在家的看客,削弱的是受众通过互动对节日文化内涵传播的直接感受,不能实现共同参与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即使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策划的中秋诗会,虽然相对增加了一些文化内涵,可从传播形式和内容看,仍是应景之作。多数电视观众“观过即忘,与我何干”,遑论传统文化符号在民众中的还原、更新与生产了;节日风俗、历史等知识传播有一定价值(如2006年春节,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于1月28日~2月23日,制作播出了七集纪录片《我们的节日》,每集90分钟,分别传播介绍春节、元宵、端午、清明等6个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等),但这些知识如果缺少了受众的群体体验,就很难内化为指导行为的观念。

大众媒介只有现场介入到传统节日中去,才能“通过从中国现代民间、民族艺术和史前艺术直面中国人的存在和人生真理,建构中国人自己的‘精神现象学’”。

群体传播、连续传播的重要性。无论何种仪式,都存在于群体活动中,具体实在。而大众传播具有必然的“虚拟性”。故此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应运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类型,不能仅依赖大众媒介。中国地域文化差异很大,一些传统节日的地方文化色彩浓厚,节日渊源不一。以“端午节”为例,湖南省和湖北省祭祀屈原、江苏苏州祭祀伍子胥、浙江上虞祭祀曹娥,针对这种情况,由当地政府策划群体性传播活动就尤为必要,且“文化效果”要好很多。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期间,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骑马、射箭和摔跤比赛,是内蒙古民族人民相互交流的狂欢节。虽然电视等媒介关注较少,但“那达慕”依然保存了下来并发展壮大,其原因即在于卓有成效的群体传播。

此外,持续性传播利于将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民众行动的动力。而现在的传播时间短、节奏快。节日来时热闹一天,过后马上停止传播,形式上走马观花,缺少连续性;内容上,多是没有节日文化特质的歌舞,相对肤浅平庸,起不到“吸引受众参与到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中之作用,难以唤醒共同的民族记忆与民族情感。韩国江陵端午祭之所以能保留并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达一个月的民俗活动与媒体连续不断的传播报道。

中国传统节日从除夕开始,几乎每月都有。如此多的文化资源,奠定了媒体连续传播的基础。当然前提是丰富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能得以恢复。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盂兰盆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腊八节、小年等。从文化传播策划角度,可以按月策划系列报道,农历一月传播报道春节、元宵节;二月以西方情人节为由头,传播七夕文化;三月传播清明节;五月传播端午节;六月传播天贶节;七月传播七夕节和盂兰盆节;八月传播中秋节;九月传播重阳节;十月传播祭祖节;十二月传播腊八节、小年和除夕。连续性地介入传播,不仅能还原传统节日文化符号,而且能创造出新的文化符号。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凯瑞的话再次提醒我们,传统节日能否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共享信仰的表征”,关键是传播以什么样的理念与方式参与其中。

注释:

①⑤⑦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当代传播》,2010(3)。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③④⑧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⑥于得江、逯克胜:《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传统体育文化研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3)。

⑨刘锡诚:《要慎重对待传统节日》,《中国文化报》,2010年3月12日。

⑩邢婧:《中国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保护和传承》,《理论界》,2010(4)。

王:《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传承发展――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传统节日为例》,《浙江学刊》,2010(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in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Research Group of "Promoting Festival Culture"

(Ministry of Cultur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020)[WT5”,5BZ]

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次国家法定假日调整,将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不仅对于传承和弘扬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次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传承与弘扬,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与态势,产生新的经验与问题,需要采用科学谨严的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及时了解现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性意见。基于上述背景、需求和目的,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特别设立了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0JG002),于2010年6月底正式立项。

《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现实经济与社会的正常运行等重大社会、文化问题,社会影响面相当广泛,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该课题得到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具体担任子课题调研写作任务的课题组成员主要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同时邀请国内部分重点高校、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参加。课题还聘请著名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者刘魁立、祁庆富为学术顾问。该课题所取得的最主要的调研成果,是按主题划分的10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尽可能广泛地涉及到当下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如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与参与情况,“洋节”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如何借鉴国外传承弘扬传统节日的有益经验,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情况等,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真实反映其现状,力求作出合乎实际的概括与判断,并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

一、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首个子课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负责人:王文章、李荣启)指出,弘扬传统节日,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深入挖掘、准确阐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广大民众了解传统节日的源流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使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厚重多彩,主要体现在:

1.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和谐的产物。以自然节气的规律性变化为依托的中国传统节日,充分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节律,顺应自然时序,感悟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追求和升华“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宛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

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它们交互作用、彼此依托,构成中国节庆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3.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蕴涵着中华传统美德。如热爱生命、追求健康的人本精神;敬祖孝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弘扬正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贵和尚美、团结和睦的心理追求等。

4.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融入历代人的日常生活,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促进着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

在当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城镇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节日的载体与形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课题总负责人提议下,课题组与中国文化报社于2011年初在京召开“节日符号与仪式:弘扬传统节日”高层次专家学者专题学术研讨会,对此作了集中探讨。《专家学者关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负责人:李心峰)即是有关此次研讨会讨论情况的综述概括;《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李荣启)等子课题,对此问题作了专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应密切关注传统节日的象征符号与礼仪、仪式的传承与变迁,将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与这些精神文化内涵呈现出来的节日符号、仪式的外在形式、物化载体这内外两个方面视为一个整体予以通盘考虑。

2.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既要重视对其各种传统符号与仪式的正确认知与传承,也要提倡各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节日符号与仪式的现代转换与新的创造,以适应时代需要。

3.应充分认识中国各个重要传统节日都有其丰富复杂的文化元素和象征符号体系,也有其复杂的礼仪与仪式,绝不是简单化地用某一种象征符号所能代表的。但这并不妨碍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节日代表性符号、仪式的标识设计大赛、评选、之类的节日文化活动,来营造节日气氛,丰富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这种节日符号、仪式的标识,可以不限于一种、两种,而是可以由多种或多组组合构成。

4.关于节日的载体与形式,今天,我们应密切关注在新的历史阶段、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丰富多彩、形形的传统节日新载体、新形式。这些传统节日的新载体、新形式,既不失传统节日精神文化的文脉,又植根于当代人的现代生活土壤,与现代人的传播媒介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相协调,它的发生并为人们所接受,有其必然性,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引导,合理开发、应用。

三、关注青少年群体,培育文化自觉

青少年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传承群体之一,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前景。为此,本课题在《青少年节日文化认知和参与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刘永明)及《青年学生接受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当代现状与对策报告》(负责人:耿波)两个子课题中,着重围绕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前者以全国从小学到大学14个教育机构共654名学生为对象,后者以北京市8所大学、中学共592名学生为对象,作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

1.我国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良好态势,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

2.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程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我国青少年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但在价值和情感上,还是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

3.我国青少年对节日内容加以丰富和充实的要求远大于创造所谓的“新节日”(如一些网络媒体提议或讨论的所谓“光棍节”“男生节”“女生节”等)。

4.青少年对政府弘扬节日文化、重视节日文化内涵的重建或创新,普遍持支持、理解和乐观态度。

5.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或多民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教育力度稍显不足。

6.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有吸引力。

7.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这个载体进行主题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性意见:

1.政府,尤其是文化和教育部门要有意识地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育他们的文化自觉。

2.对于青少年的传统节日教育,首先应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力避填鸭式的空洞、被动的知识灌输;其次,应提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创建家庭与学校双轮驱动的传统节日教育体制。

3.应努力建立和完善传统节日教育与科研体系,构建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和大学本科的完整传统节日教育体系,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阶段教学需求的传统节日教材,努力形成包括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内的传统节日科研体制,把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突出的代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正确对待“洋节”现象,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

在近年来有关传统节日的讨论中,一个广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是所谓“洋节”对于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外国传统节日的问题。为此,本课题设立了《“洋节”现状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负责人:耿波)、《借鉴国外传统节日精华的调研及建议》(负责人:宋建林)两个子课题。所谓“洋节”,是社会舆论对近现代以来输入我国的外来节日的俗称。调研认为:

1.前几年媒介报道和社会舆论夸大了人们对“洋节”的期待,人们对“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差异不大。

2.当下人们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冲突的看法日趋理性,人们更多是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参与“洋节”。

3.某些社会人群热衷于过“洋节”,主要源于商家和媒体炒作宣传这些外在因素的导向;人们对“洋节”传播的媒介满意度不高。

4.参与“洋节”成为人们加强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政府在“洋节”现象中不应缺席,但应谨慎介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搁置节日文化中西有别的思维,引导中西节日从各自文化本位向节日公共文化转变;

2.改变扬“中”抑“洋”的节日施政方略,中西统筹,创制中西互补的中国特色节日体系;

3.搭建中西节日文化交流平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

4.改变对“洋节”产业知而不问的施政思路,尝试引导商业竞争活力进入“洋节”发展。

世界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仅重视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注重传统节日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创造了可观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生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民众广泛参与、重视欢乐体验;

――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

――节庆活动创新、品牌意识明确;

――政府转变职能、民办节日为主;

――市场运作模式、广泛筹集资金。

国外传统节日的成功经验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国的节日文化体系:

1.应当在保持和巩固传统节日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从国外节日文化成果中汲取营养,并有机融合、补充到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中,形成以传统节日和现代政治性节日为主体,地方节日、外来节日和新型节会和谐发展的节日文化体系。

2.同时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众主体的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政府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主导作用,积极组织城乡节日活动,丰富人民节日生活,但节庆活动应以民办为主,发挥非营利性民间组织、企业、社区、村庄的主体作用,尽量减少官办色彩,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让民众从传统节日中获得最大欢乐体验。

五、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其中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在55个少数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且大部分民族都拥有多种节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及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的一些节日已经被批准为部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彰显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的重要表征。做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应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专门设立子课题《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负责人:李松),做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

1.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少数民族节日在整体上得到了延续和弘扬,成为我国国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少数民族面对全球化、现代化、都市化的冲击,缺乏文字记录、传承人口少、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少数民族节日消失的速度更快、异化的程度更大。

从国家节日文化建设的大局和长远目标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在观念校正、立场转换、制度设计、政策调整和具体政策实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1.在观念意识上,应提倡珍视多元文化价值;

2.在立场选择上,应变政府操办为政府服务和引导;

3.在制度设计上,应努力建构和完善包括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内的国家节日体系;

4.在政策安排上,应坚决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统筹假日安排;

5.在政策执行上,应格外重视保护和传承节日资源,激发民众热情。

总之,在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节日,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1.将节日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作为服务基层、促进社会稳定、构建民族和谐的重要工作,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性日常工作。应做到只要有人民群众过节,就应该让人们感受到政府的服务性作为。节日服务内容要具体实在,结合政府部门其他帮工作,抓住节日的有力时机统筹协调,在各个方面为民服务。

2.加强民族节日文化研究,特别是与节日密切相关的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逐渐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多元节日文化体系。坚持文化尊重原则,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认同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作为政府服务的主要前提性条件,逐渐改变地方政府将促进旅游、开发节日经济价值和提高地方知名度作为主要利益诉求等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和禁止功利性、命令性、随意性的“打造”节日文化“工程”。

六、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

台湾地区作为我国的有机组成部分,1945年摆脱日本整整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面临政权的统治,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受到政治化改造;1987年“解严”之后,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既有深刻教训,也有成功经验,可资大陆参考借鉴。为此,本课题设立《关于台湾传统节日传承与变迁的考察报告(1945-2010)》(负责人:张士闪)。我们认为,作为祖国有机组成部分但与大陆情况存在显著区别的特殊地区,我们应密切关注我国港澳台地区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情况,真实了解、深入研究这些地区在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方面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以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节日文化建设的有益参照。

七、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海外传播情况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为此,我们选择在海外影响最为广泛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传播的典型和代表,设立子课题《中国春节在海外调研报告》(负责人:景俊美)进行了初步调研。子课题理性而全面地从“春节在海外的现状聚焦”“春节在海外的原因透析”和“春节在海外的对策建言”几方面入手,重点总结春节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分析春节在海外传播的原因,试图得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调研认为: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10

2006年,“七夕”与春节、中秋、端午一并人选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人重新发掘了自己的“情人节”,一批社会人士对之投入了极大的关注热情。这表明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拉开序幕,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应该用西方狂欢节那样的热情来重温我国传统的民俗节假日了。

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七夕文化节。2011年的七夕是公历的8月6日,而现在通过媒体所闻就已经得知有湖北郧西县、浙江舟山桃花岛、广东东莞市都在纷纷准备自己的七夕节日。而东莞市更是在今年6月开放了七夕文化公园。

与此同时,专家学者策划着以七夕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项目。各地卫视在七夕当天多有相关节目准备。而网络社区也发起了对传统文化境遇现状新一轮的讨论。一些城市则悄然兴起了七夕相亲等社区活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例11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其在高校的现状

传统节日即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重大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显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的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程度,笔者对郑州市北大学城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师范学院、中州大学等几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在校大学生。就针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认知进行了调查。主要询问了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看法以及态度,并针对西方节日在大学生心中的想法和态度也做了问卷调查。

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了解状况及掌握程度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比较浅显,其掌握程度大都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对于春节、中秋节及端午节等重要节日中,大多印象停留在“吃”的节日,比如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觉得传统节日过的相对单一,吸引力不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上则基本肯定。相比较而言,西方节日比较受大学生的追捧和欢迎,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节日,认为比较新鲜,娱乐性比较强。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任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让当代大学生肩负起参与祖国建设的历史重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当前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仁爱之心和感恩之心,存在道德缺失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对于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思想,“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质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并且需要拥有的品质。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精神。

当代部分大学生存在怕苦、怕累,独立自主性差的现象,学生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心理使得他们的意志力和自强精神正在渐渐消失,而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志不强者不达”的自强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并逐渐培养自强自立的品质。

三、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的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重点都围绕着选修第二专业、参加各种等级考试、课外培训等,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渐渐被他们忽视。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也只是一概而过,并没有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的领会。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将现代的教学与传统的讲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生动的课堂氛围中受到教育,真正把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2.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