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职业教学论文

职业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6:5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职业教学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职业教学论文

篇1

素质教育是教育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同时它也是职业教育在发展中的一个终极目标。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采用的教材以及给较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但是在师资和设备上都无法很好的保证其质量和水平,其无法很好的和现代的先进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教师的实际能力也不是很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接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为社会职业环境等综合性的原因,很多职业院校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哦培养上,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通常都被学校忽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体现出的是非常被动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也不是非常的明显。

1.3专业设置不完善,办学特色性不大

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中职学校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毕业生在各岗位竞争力强,但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中职学校满足于以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就,缺乏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感,未能全面考虑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重复专业过多,没有形成自身真正的特色专业。

2.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的途径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兴趣是促使一个学生积极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在实际的学习中就可以激发自身学习的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实践当中的。

2.2注重教师素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是要建设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也是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的环节,它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对学校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实现学习的同时也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应用,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效果。其次是在室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中等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体现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和技能。

2.3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学生的教学目标,而此目标的设定,不仅是要符合学生情况,也要符合老师的教学要求,这样不仅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符合学生自身状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的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实习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奋斗。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可通过讲座、报告会等方式,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生活体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2.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

很多中职学校由于资金缺乏,经费仅够维持日常教学,无法购置更高级的实践教学设备,所以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更无法让学生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很多专业由于学校的购买力有限,学生只能看教师进行演示操作,很少能真正接触到设备。所以,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多向各个实习基地输送自己学校的毕业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就能通过实习实践,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中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置一些价格相对便宜的模拟培训材料,做仿真操作。目前,已有很多中职学校建立了仿真实验室,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工作实践,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5制定符合社会形势的办学方针

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学方针是一个影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一个学校究竟何去何从,向何种方向发展,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找到理想工作,都是中职学校应首先解决和关注的问题,否则在当代市场机制下,中职学校很难生存和发展。但是,很多中职学校在办学宗旨和方向上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中职学校满足于过去的成就,未能进行改革创新,使学校在管理和发展上严重滞后;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深化改革,对人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国家发展需要,随时调整办学方针,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和国家发展的办学宗旨和方针,使学生更有社会竞争力。

篇2

教学目标的错位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简单化甚至教学模式的填鸭化。无论是考证辅导班式的教学还是《经济法》纯理论教学,都停滞在讲授理论和加强课堂与课后练习的传统教育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万方等学术期刊网上就这一主题专门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显示,虽然有个别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经济法》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但结果无外乎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图表法[1]、案例教学法或双向提问式教学法[2]等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些学校倒是对传统教学模式作了一定的反思,引入了网络手段,可是却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只把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浏览学习、下载资料。在这些网络教学中,网络的教学特征,教学功能,教学互动等优势都没有完全体现发挥出来。[3]因此,都没有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一般。

教学理念的陈旧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笔者关于这一问题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表示,《经济法》课程给他们的印象就是上课学习、下课背书、考前做题,非常地传统,也非常地无趣。传统的填鸭式与题海式的传授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获得的《经济法》知识难以巩固,教学中的前学后忘成为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本就一般的情况下,这种后果更加明显。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为了帮助学生应付考试,如果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是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我们应该去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4]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教育信息化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理论依据构建。

笔者认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信息化建设指引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最终形式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这么认为的依据是著名的“情境认知理论”。《经济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法》教学的要求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的特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教师创设的情境要与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和科研活动的情境相吻合。这样,使学生有可能在似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概念工具的应用以及问题解决,形成科学家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共同体的文化。[5]而要在课堂上去模拟与《经济法》相关的、真实的社会情境、生活情境相似的教学情境,唯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实现。因此,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应该实现以下几方面创新:(1)教学目标上,应该以实现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为目标,立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非提升考试通过率。(2)教学内容上,应该建立在教材基础上,能够为网络所共享的教学课件、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试题库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脱离教材。(3)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在注意情境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网络教学策略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具体的知识点要尽量采用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6](4)在考试设计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考试,实现随机题库制与无纸化考试相结合,减轻教师阅卷负担,减少阅卷出错率,同时节约学校的经费资源。

2.教学目标设计。

传统的《经济法》课堂教学仅仅以顺利完成期末考试或提升考证通过率为目标,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信息化建设正好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设计的创新,真正实现素质与技能教育。笔者以为,高职《经济法》教育应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避免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和能力分离、教学和考证分离,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一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而网络化教学则可以完成这一任务。笔者认为,《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情景模拟预设,然后通过网络手段实现机———机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设的模拟情景去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情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3.课堂教学创新。

《经济法》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关键在于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这一举措必须要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契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符合学生考证与就业的需要,从而摸索出一套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经济法》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教学内容创新。可以考虑在保证《经济法》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使用教学案例,只不过教学案例要与情景模拟法相结合,在案例设计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代入感,在合适的案例中可以考虑由学生来扮演案例的主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同身受,提升教学效果。第二,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要大量地使用案例分析法与情景模拟法,《经济法》教学过程非常适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而这也正是引入网络化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唯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方可实现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电子元素将教学案例形象的在计算机上表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深刻地理解知识适用的条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手段创新。网络化教学离不开电子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共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好《经济法》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教学课件、动画软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将其上传到机房或校园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

篇3

(一)职业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中学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职业中学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二)职业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心理惧怕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害怕读单词、课文是他们共同的表现,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腾云驾雾一般,不知所云。面对单词不知如何读,老师领读时,只是和尚念经一样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自己却迷迷糊糊、不知所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最怕听写单词。不敢问老师任何问题,怕老师问及其他的问题,不懂装懂。

(三)心理压力造成职业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

由于对学习英语的惧怕,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枯燥、繁多的单词、语法、时态变化和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信心。继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四)口语差造成职业中学生对自己学好英语失去信心

英语教学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可实际中口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薄弱的环节,音标基础差,不敢读单词,怕出错。不会读单词,造成记忆单词困难,听写困难、背、读课文困难、理解课文困难,跟讲课进度一点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感觉,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五)传统被动式的灌输英语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老师一味的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老师累的气喘嘘嘘,学生听的迷迷糊糊,在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的程序化,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老师主动的灌,学生被动的听,学习成了一种使命,上课成了完成任务,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程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老师讲,学生听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对英语这门,主要靠对话交流的课程失去了交流的环境,变成了一滩死水,听、说、读、写不能有效的结合,枯燥的环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防治对策

(一)调查摸底,从基本开始,夯实英语音标、语法基础知识

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进入职业中英语的第一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根据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计划的进行音标、基本语法知识的补课,在补课的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让学生夯实音标、语法基础,使学生敢读、敢说,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形成有效的鼓励机制,树立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使学生在对英语学习上产生积极的心理响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行趣味英语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实行趣味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有效途径,趣味教学就是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在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的内容,使枯燥地英语学习变的生动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实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理想、信念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中。职业中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错误的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导致对于英语的学习的放松,甚至于放弃。”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看不懂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工艺参数的指示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更无法谈起操作设备、改进工艺、提高质量,也就无法干好工作。再如生活中大多数家庭电器的说明都使用英语,读不懂说明又何谈正确使用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更是树立学生要学好英语的需要。

(四)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树立学生敢说、能说的信心

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通过活动达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去,从而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

(五)实行教育心理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教育心理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配合老师的讲解,合上老师讲课的节拍,跟上老师授课的进度,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向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争取最大的学习效率。

(六)运用现代化图文并茂的声、相教学设施,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老师授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更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声、相教学设施,做到直观、趣味,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仅做到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有趣味的理性讲解,从而改变了一程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枯燥无味的环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束语

篇4

通过“快乐数学”的教学改革,深刻挖掘数学与专业的联系,开发数学案例,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课堂内外数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并乐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的应用到专业课中。

2.推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面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响应国家教学改革的号召,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化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快乐数学”无疑是理念转化为行动的桥梁。同时,“快乐数学”教学改革无疑给全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设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平台。

二、“快乐数学”的研究内容

1.在“能力本位教育”指导思想下,深度挖掘数控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探索其职业能力所应具有的数学素养,确立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遴选教学内容。

2.在数控专业试点“快乐数学”的教学,针对数学内容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

3.开展对比试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课程改革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为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快乐数学”的实践研究

1.以数控专业为例,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快乐的情境,开展快乐的数学活动,安排快乐的数学练习,进行快乐的实践,开发出一套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快乐数学教学体系,并发表部分专题论文。

篇5

2006年的9月,我参加了天津市教委组织的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赴加拿大的进修学习。经过这次出国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拓宽了思维面,使我对西方国家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中西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体验。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专门技能、非凡技能的劳动者或企业短缺人才,并为他们提供技能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加拿大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为我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指导和启示。

二、加拿大职业培训的教学特征

在加拿大以进行英语语言强化培训和计算机专业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培训课程教学方法特征突出。

1.英语语言培训的教学特征

(1)教学形式新奇,采用圆桌分组的教学形式,教师随时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易于师生互动,同时也便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以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喜好,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利用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地多提出新问题和个人见解,然后和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实用。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培训内容,教学内容涉及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摘要:参观用语、基本对话交流等,信息量适度,易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英语的基本会话。

(3)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教师有独到之处。教师利用做游戏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很轻易把握所学的知识;另外教师采用的教具简单而实用,利用情景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参和度很高。例如,在英语语言培训课程上,上午学习日常生活用语,下午就到有关的相关的地方去进行实践学习。

(4)进行英语培训的过程中没有固定教材,天天学习一个知识模块,教师会发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是教师精心为培训专门设计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新,最后用活页夹加到一起,累加成册形成英语培训教材。

2.计算机职业培训的教学特征

(1)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教学实例接近生活和实际工作需要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加拿大学院的教师根据我们学员学习的特征进行案例教学,所采用教学案例很实用,接近我们的生活和实际工作,为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2)课堂作业采用大作业的项目形式

教师为了提高我们学习的创新能力,以大作业形式让我们完成他们所提出基本练习要求,学员做好大作业后,要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3)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为我们进行专业培训的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很强的职业技能,例如,网络平安教师,曾任教前公司的网络管理部门经理,有极为丰富的网络平安管理经验,另外他所展示计算机网络教学课件打破了传统的PowePoint课件模式,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讲解网络传输的原理,把讲解枯燥的原理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的动画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喜好;多媒体教师在HBI学院任教时,自己设计开发网站,做专业摄影师,另外他还是一位冰球教练,同时也是冰球队的经纪管理人。数字技术教师是一位专业的音乐制作人,有丰富的数字音乐制作经验。他们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也向我们传授了丰富的职业经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三、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

在进修期间,还对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进行了考察。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中学后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类型有摘要:授予文凭和证书的社区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职)教育;非学历的职业培训和预备性练习;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形式多样摘要:有二年制或三年制的专科、四年制本科(和大学联办)和一年制探究生专业证书班等。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是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和意识,老师讲课并不面面俱到,提倡学生自学和思索。老师有时会选择一个project(项目),让学生自学后提交书面报告或根据项目内容完成相关内容操作,这样学生就会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件和资料,提交书面报告;或者自己通过自学后完成项目操作任务提交操作成果,否则只能得到0分的成绩。另外,在许多教学场合,教室和操作车间连在一起,学生在教室中自学,碰到实际新问题可以随时到操作车间进行练习,并有教师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和他人合作协调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根据老师提出的新问题,大家商量策略、分头预备,最后在班上宣讲和表演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加拿大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把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在安大略省宾顿市FletchersMeadow高中,还推行一项名为Co-op的实践教育项目,其教学实践目的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Co-op,全称为CooperativeEducation,是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和的一种教育项目。高中学生11年级或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高三年级),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学校部分的学习任务,并通过用人单位面试,学生进入公司工作,用人单位也非常欢迎这些学生到公司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学生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负责这个项目的教师也要随时跟踪学生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学生的工作、学习进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学生要回到学校接着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直到高中毕业,学生不但熟练地把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很强的职业技能,丰富的职业经验。为进一步地学习工作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篇6

电子技能课程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实验,通过实验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作为任课教师,要牢牢抓住实验的重要性特点,设计实验内容,有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实验观念。中职阶段,学生第一次实现从纯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很多学生存在观念上的不习惯,对实验理解肤浅,认为实验无用,作为教师,要有效利用实验的趣味性和教学高效性的优点,向学生传达实验观念。其次,实验要由易到难。在应试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做题要由易到难,作为实验内容的设计者,我们也应该灌输此项观念,任何事做到循序渐进,才能逐渐完善。除此之外,实验中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篇7

2.职业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

近三年以来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是非常多的,其中就有教学模式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研究和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我们通过对体育教学模式在相对具体的体育项目教学实践研究,从而形成了一批较为稳定可靠的体育教学模式。我们把这一模式称之为职业体育教学模式。而职业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一个非常广的概念,仔细划分的话,我们选择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一是发现学校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快乐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知识;三是小群体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四是自主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培养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等等;五是合作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3.现阶段职业体育教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职业体育教学模式的种类繁多,研究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专家和学者很多,而且对教学模式的内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由于相互之间概念的差异,使得专家和学者之间对体育教学模式的认识上出现了一定的误差。此外,对目前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研究方形,使得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的未知情况。

3.2体育教学模式单一

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满足不了课堂的需要的,在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在一堂体育课上都是运用的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可是在一堂体育课中是有多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单一的教学只能够传达一种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指导思想,所以说在体育课堂中只是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是不够的,只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才能够达到想要的教学目的。

4.职业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

4.1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基本出发点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不只是教学时知识、技能,更主要的方面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培养之前还是需要体育教师认清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和特征。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只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一个关键的开始,掌握一项体育技术对以后学生进入社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此外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并且要在体育教学的模式当中体现出来,比如说能力培养模式就是在逐渐的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4.2改变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

篇8

1.1.1急救知识的理论与技能考核每年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急救知识理论与技能培训结束后进行外科急救知识理论考试和急救技能考核,以了解培训学员对所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

1.1.2问卷调查对所有参加外科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学员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学习效果调查,主要内容是对新的教学模式满意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安排合理性、创作急救模拟情景演练对临床急救操作能力培养和外科急救综合能力有无帮助等。

1.2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三基理论考试试卷均出自北京南琼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南琼考试系统》,临床急救技能考核标准均采用《医院临床技能考核细则》。研究组三基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外科急救理论与技能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表37份,回收37份,回收率100%。调查表明:学员充分肯定了外科急救模拟情景演练在急救技能培训和外科急救综合能力培训方面的作用,认为利用外科急救模拟情景演练教学,能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94.56%学员认为创作急救模拟情景演练培训对提高自身的急救技能操作、综合判断与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3讨论

随着高等医学院校的增加和扩招,我国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限于教学条件,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与实践水平有所下降;同时,国家的相关医疗法规更加完善,且更加人性化、伦理化,注重了患者权益的维护,使得在患者身上进行医学实践技能操作的困难愈加凸现。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生,其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存在严重脱节。美国对住院医师培训已经实施了近90年,都十分重视医学生毕业后的临床技能和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的培养,培训效果得到医学界广泛的认可。在我国,因各地医疗卫生状况发展不平衡,住院医师培养方式和内容参差不齐,特别是象我院这样的基层医疗单位都是以岗招人,住院医师过早定岗就位,缺少系统的专业轮转、理论培训和临床技能训练。

篇9

道德是立身之本,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赢得他人充分的信任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企业更注重员工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企业培养“准员工”的职业学校必须在德育教学中对中职生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教育,这也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为此,引导中职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形成优秀的品质。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远大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定位。

(二)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体现

在每一个具体职业和岗位中,任何行业都有本行业的规范。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必须对社会承担职责,遵守职业道德,敬业、勤业,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讲究职业信誉,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谋求事业发展,勤奋开拓、求实创新,这是新时代对作为准“职业人”的中职生的职业道德要求。通过德育教学的引导使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摈弃毕业后只顾眼前经济利益、盲目追求高薪岗位而频繁“跳槽”的浮躁短视行为,养成爱岗敬业、注重技术积淀和职业发展的从业观,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无论将来从事任何职业,只要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份付出才有一份回报,由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自我价值。

(三)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单靠个人力量无法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只有依靠团队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最终完成复杂的任务。因此,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已成为现代劳动者融入社会的必备素养,也是众多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团结产生力量,团队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素养。通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实训练习等集体活动中着力培养中职生的协同合作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角色,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在共同完成工作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增强合作的迫切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

对于中职的德育教学,从日常学习生活中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点点滴滴做起,配合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渗透并逐步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具有如下意义:

(一)是实现中职教育目标的要求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素质不仅体现在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愿意尽心为社会和企业承担责任的职业素养,只有全面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才能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从近年来对中职学生思想现状的调查发现,中职生中存在着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纪律松弛,责任心不强,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只图索取不愿付出等不良品质,这些不良习性势必对其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职业素养不高的中职生,必将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实现德育课程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明确责任和事业发展的方向,确立自己的成才奋斗目标,打好坚实的职业素质基础。

(二)是整合和优化教育资源的需要

开展中职学生德育课程和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相关课程培训、感悟活动项目和实践训练平台等,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让德育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能更深入地了解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让专业教师能理解和梳理出职业技能活动中职业素养与德育教学的内容和关联,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设施条件有效地展开职业素养教育,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双向贯通,有利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各种教学方式和教育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使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

(三)是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树立正确就业和创业理念的需要中职生在校期间,通过德育教学从日常生活中纠正不良习惯开始,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在与专业相关的实践训练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培养其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在企业考察及校外实训基地的教育活动,使之能充分了解企业管理规范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等等,让德育教学和职业素养教育相互渗透,有利于帮助中职学生顺利实现由“职校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同时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早期形成正确的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理念,鼓励学生成为高素质的蓝领人才。

三、职业素养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实现形式

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配合德育教学渗透展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同时拓展整合企业、家长等社会资源,以学生为本位,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况下,将其全面覆盖于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职业素养教育包括职业素质的教育和职业技能的训练两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主要通过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展开,其中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素养等的培养应该是德育教学的内容,但两者是无法分割开来而应渗透配合进行的,而且它是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为基础的。职业素养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主要可通过如下形式来实现:

(一)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的德育课程教学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哲学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由此理解并明确:道德素质的思想与行为要求是生活、学习和工作行为规范的根本,更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基础。这是在中职学生入学后前几学期由德育课程教师为主导来实现的。

(二)专业实践课程中职业技能训练及其渗透的德育教育

在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通过技能训练获取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以提升职业能力素质为主,同时对专业实训课中的动手实训行为按职业素养的要求进行规范,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逐步培养热爱本质工作的职业情感。这是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导并需要德育教学教师共同参与来实现的。

(三)在校日常生活管理及群体活动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除了在课堂和实训场地进行渗透,最重要的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主要包括:①班级管理中进行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如从班级日常管理(考勤、学习、卫生、仪容仪表、参加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的班级内部月评表彰活动。②学校定期开展的各种工作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如寝室文明评比活动,让学生在寝室这个小集体里学会沟通、合作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再如对学校的卫生分区包干及评比活动,交由学生自主完成检查、考评工作,既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又锻炼了工作组织与协调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其积极面对人生的良好心态。③自主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团队融入意识的教育。如社团活动、班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活动、学生干部培训等,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团队人员关系、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是团队的一员,做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找准自己的定位,接纳自己,也学着接纳别人。

(四)基于职业素养教育平台的职业素养训练的培训教学

借助校外专业的职业素养培训机构,组织校内老师开发适合职校特点的职业素养课程。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展开以适应新环境为主题的“行动”,培养其做人做事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针对二年级学生展开以憧憬职场工作为主题的“思动”,用思考引领行动,培养他们贴近职场中的思维应用能力;针对三年级学生以面向职场为主题的“对接”,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培养其针对别人的需求调整自己行动策略的自我调适能力。

篇10

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首先就应该分析学情,即了解学生的音乐知识基础及其思维水平,这主要是由于:第一,学生的音乐基础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如声乐课课程强度对歌曲节奏的特殊处理,有过相关知识的学生接受起来明显比无相关知识的学生更为快速简单;第二,音乐思维作为一种精密细腻的思维状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时首先就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思维水平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音乐知识能力较强,特别是对流行时尚更会有着独特的理解。作为教师更要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音乐特长,有意识地让其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体验带给他们的。

(二)把握目标,瞄准教学的耙心

教师在了解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学情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可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主要应把握两点:第一,教师可通过课前备课逐渐掌握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明确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声乐课是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干课程。在声乐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的内在魅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发声的基础练习时,教师在讲解歌唱的发声原理时,学生在学习声乐课之初,难以找到呼吸和共鸣相结合来歌唱的感觉。如果教师单纯的按照字面意思教授学生,学生如果未经一定时间的练习,是很难找到这种感觉的。此时教师应该运用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如让学生拿起作业本卷成喇叭状,然后用嘴对其大喊,让其体会发声原理,然后让学生将这种体验和感受运用到歌唱上,对促进其理解和掌握歌唱的发声的作用较为显著。第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以及音乐知识接受能力,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体验性,因此,制定目标时,要突出这一点,让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得到愉悦,都能有所收获,以往音乐教学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便在于未能紧紧围绕着学生心理来进行,错误的选择了音乐教学的范本或者切入形式,如能以兴趣为基本点,主动去了解学生想要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哪些提升,然后逐一尝试满足这些心理需求,那么中职音乐教学的效果则能够得到升华。

(三)情感体验,理解音乐的内涵

创设情境是体验式教学法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音乐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生活展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和音乐渲染情境等。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结合每节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从而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为例,教师运用音乐特定的节奏和旋律营造出特定的音乐氛围,并将学生带入其中,如学生在学习《高水流水古筝曲》时,教师可以运用电脑创设春秋时期的社会氛围,并介绍钟子期和伯牙的友情和经历,让学生在感受高水流水这一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音乐魅力的同时,理解友情的高洁和可贵,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名曲的魅力,如果班上有学生会古筝,这时更可以让学生现场“秀”一把。体验式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造有意义的认知情境,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在此过程中注入“情”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例如,在学习贝多芬名曲《命运》时,学生在学习这一中世纪钢琴名曲的同时,透过音乐感受贝多芬一生的沉浮,体会其和命运进行抗争的勇气,将自身命运和音乐中所传达出来的感情结合起来,深化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体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风华正茂的年纪,情感细腻丰富,在音乐教育中增强其情感体验对促进其课程学习和心里健康发展均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光阴的故事》这首歌曲时,可以在课堂上增设讨论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歌曲背后蕴含的故事,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放映电影《中国合伙人》,通过电影和歌曲,深化学生对国家时展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时光易逝,更应该珍惜年轻的时光,做一番事业,这对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和事业观的树立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设计活动,创设体验的氛围

设计活动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中职学生的心里特点和个性特征,结合其职业发展需要,激发其对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设计如“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我是歌星”等活动,让学生有参与的激情。同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有意识地结合所学专业,选择合适的歌曲,让学生去欣赏。如教师在给数控专业学生上音乐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咱们工人有力量》之类的革命歌曲,引燃其对生命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设计活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开展活动:第一,通过联想和想象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技巧;第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并能投入精力去学习的活动,而说起参与性强的音乐教学活动,几乎都伴随着表现性质,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表现自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独唱、合唱、演奏与评价,更多的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既能满足学习想要表现自我的心理,也可以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篇11

二、职校教学管理策略拙见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