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空间结构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7: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空间结构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空间结构论文

篇1

一、引言

随着城市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星级饭店的空间分布成为城市空间变化的一大特征。20世纪60—70年代,国外游憩地理学家就开始注意到游憩设施的空间布局问题,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开始注意到旅游供应(包括服务设施)的地理结构问题。但是从相关文献来看,目前从空间的角度研究旅游宾馆酒店的论著大都着眼于国内外旅游较发达的城市,如伦敦、多伦多、北京、上海、南京等,至今没有学者对河南旅游饭店的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河南省的旅游饭店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二、郑州市星级酒店发展背景

郑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业发展条件:①区位条件优越。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会,京广、徐兰两大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在此交会,京珠、连霍两大高速公路也在此交会,是中国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是中西部地区通向海外的一个主要通道和出口,也是东部和中部地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一个主要连接点。②旅游资源丰富。郑州是我国第一座有城垣和规划的城市,早在3600多年前,商汤就在这里建都,成为我国现已考证的最早的都城,,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旅游区点100多处。郑州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和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已跻身中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③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郑州素有“绿城”的美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共绿地8.7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郑州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产业,见表1,州市旅游业发展条件优越且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特征

截至2009年底,郑州市域范围内共有旅游星级酒店125座,其中五星级5座、四星级21座、三星级64座、二星级35座、没有一星级饭店。从酒店星级为标准进行划分,郑州市区内旅游星级酒店具有明显的梭形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从空间形态来看,郑州市的星级酒店主要呈现出如下的特征:

1.市区集中指数较高,分布异常不均衡

这里笔者采用集中指数对郑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度量。集中指数是衡量一种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程度的指标,用以对比两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其意义在于:数值越高表明该项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越集中,数值越低说明该项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布越分散。对于任何一种经济活动而言,集中指数都介于50一100之间,当地理要素或一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达到均匀极限时,其集中指数为50,反之为100。此处计算公式可描述为:C=(1一h/H)×100%……………(h=hl+h2+……+hn)

式中c为集中指数,H为郑州星级酒店数目总数,hi为各区县地区的星级酒店数,n按下述原则确定:将星级酒店数量在各个区县地域上的分布,按多寡顺序排列,设为h1、h2……hn,星级酒店在郑州市的总数量为H,当hl+h2+……+hn=l/2H时,n即为所求。此时1/2H的意义为:占郑州地区半数星级酒店时的总区县数目。H值较大时,C值较小,表示星级酒店的地域集中程度较低,区域分布较为均衡;H值较小时,C值较大,表示星级酒店集中程度较高,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集中指数50以下为布局相当分散,50~60为相对分散,61~69为相对集中,70~80为相当集中,80以上为高度集中。

将表带入公式C=(1一h/H)×100%……………(h=hl+h2+……+hn)得到,2009年郑州市星级酒店的集中指数C=98.4%,布局非常集中,各区县星级酒店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图)金水区成为星级酒店的集聚城区,占全市星级酒店总数的49%。

2.与各区的商业级别高度关联

饭店作为商业用地的一部分,发展好坏直接与商业的繁荣程度息息相关。郑州市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坐落在金水区内,这里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大型百货商场和大量的娱乐设施、金融机构等,酒店星级普遍较高;二七区是郑州市的老商业区,是次中心之一,但商业集聚程度远低于金水区,酒店星级以中低级为主;中原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集中了大量的政府机关和少数商业设施,区内有1座五星级酒店,1座四星级酒店。可见,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区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酒店的等级结构。

3.与地价级别成正相关,向地价级别较高区域集中

对城市游憩设施而言,墨菲等研究证明了饭店、旅馆和娱乐业等具备在地价峰值区(thePeakLandValueIntersection,简称PLVI)布局的经济能力。这个结论对星级酒店整体是实用的。但具体而言,酒店等级、接待服务能力和效益水平不同,对地价高低的敏感程度不一。一般情况下,服务等级高的酒店更愿意布局在地价高的地段。

郑州市星级酒店随着星级的提高,分布在高地价区的酒店数目逐渐增多。在郑州市的一级地价区,集中了五星级酒店的80%,四星级酒店的38%,三星级酒店的59%,二星级酒店的37%,酒店总数的50%。这反映出高地价区对星级酒店的集聚效应。

4.向城市主要干道集中,随环线圈层向外递减

交通便利程度是决定星级饭店选址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失去交通线路的依托,饭店便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郑州市125座星级酒店分布在66条街道,金水路、花园路、中原路、红专路、经三路、丰产路等均为郑州市区主干道,道路两侧的星级饭店相对集中,占郑州市区星级酒店总数的42%,而次干道则成了低星级饭店分布的主要地带。

2009年底,郑州市区内环线以内拥有星级饭店60座,占郑州市星级饭店总数的48%;二环线以内拥有饭店26座,占总数的21%,三环线则只有11座,占总数的9%,四环线仅有4座,其余零星的分布在四环线以外。

5.景区对星级酒店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明显

当暂住地附近的旅游点到住地距离可以保证旅游者能在一天内完成到该点的旅游时,旅游者也会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若一天内完不成游览时,旅游者倾向于住在风景区内。受大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的影响,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往往选择该旅游区的中心城市或较高级别的风景区或附近暂住。登封是郑州市旅游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有全国首批5A级风景区嵩山少林景区,中岳庙、嵩阳书院、法王寺等云集在此,当地的佛禅文化、武术民俗、素斋饮食等有机融合,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城市游憩商业区。旅游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间一样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效应。这种集聚不仅表现为旅游者人数的绝对增加,而且通常表现为旅游吸引物的分布、星级宾馆和餐饮业的分布、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分布。为了最大化的吸引游客投宿,满足各种消费需求,四星、三星、两星级酒店在登封均有分布,并呈现出贴近旅游吸引物的趋势。

四、结论

郑州市星级酒店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集中指数高达98.4%。城市内部商业中心区的等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酒店的等级结构,商业中心区越繁华,星级酒店的数量越多、级别越高。星级较高的酒店具备在地价峰值区布局的经济能力,向地价级别较高区域集中。并且呈现出向城市主干道集中,随环线圈层向外递减的现状。在城市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景区对星级酒店产生的影响,使星级酒店向景区集聚,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县级市登封就是典型。而金水区是郑州市商业最发达、一级地价最多的区域,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已成为郑州市星级酒店的集聚区。

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服务设施区位研究意义也愈来愈显得重要。根据郑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到2011年,郑州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将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50亿元。这个目标考量了郑州市的接待能力。就郑州市星级宾馆的现状,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因此,要把郑州打造成为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在投资建设星级酒店时,不但要结合郑州市的总体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分布特征,仔细衡量利弊,否则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捷周寅康等:旅游地理结构与旅游地持续发展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地学专辑),1996(5):45-49

[2]钟玉锋张明举孙钰霞:宜宾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8—62

[3]宁越敏: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J]地理学报,1984(2):163—172

[4]R.E.Murphy.Thecentralbusinessdistrict:astudyinurbangeography[M].ongman,1972

[5]胡志毅,张兆干.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2(1):107

篇2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2](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3](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4](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5](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6](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7](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8](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理论进行了研究。Miossec[9](1976)和Gormsen[10](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and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问题。

在前苏联,地理学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普列奥布拉曾斯基等[14],1982)。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1.2研究意义

英国学者Mitchell.L.S[16](1985)在《旅游地理学:综述与展望》中,就已经预测了美国、加拿大两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会逐步代替描述性研究(转自李山,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研究,1999)。日本学者石井英也[17](1988)在《空间时代观光旅游地理学的课题》一文中也提到,日本传统观光旅游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实践意义上讲,研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在探索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关系,其结果不仅可以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预测以及定位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其他景区的“旅游标准化”建设、新景区开发的市场定位提供参考标准,为我国旅游业步入正轨化、规范化,为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以及理论上的保障;从理论上讲,本文虽属应用研究,但通过一定标准的样本群,定量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问题,可以弥补我国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为以后的旅游地理学空间结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

另外,本研究对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以后将要制定的关于旅游城市的评优标准、各种旅游示范区的评定标准,提供了由实践检验获得的论证和建议。

2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空间结构分析

2.1国家4A级旅游区(点)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地图上直观的了解某个模型的分布状况,是聚集的,均匀的或随机的,但这几种情况常常会同时呈现出来。“一个能较为准确并客观地确定布点格局情况的方法就是最近邻分析法”[18]。

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宏观上呈点状分布,因此可以根据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进行测定。最邻近距离是表示点状事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测出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取这些距离的平均值r,即表示邻近程度的平均最邻近距离(简称最邻近距离)。当区域中的点状分布为随机型(Poisson分布型)时,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可用公式表示为:

r[,E]=1/2(n/A)[1/2]=1/2D[1/2](1)其中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区域面积,n为点数,D为点密度。在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凝聚分布三种点状分布类型中,均匀分布的最邻近距离最大,随机分布次之,凝聚分布最小。

最邻近点指数R定义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

R=r[,1]/r[,E]=2(D[,r1])[1/2](2)

当R为1时,说明点状分布为随机型;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均匀分布;当R<1时,点状要素趋于凝聚分布。

表14A级景区在分区中的集中分布与均匀分布对比表

Tab.1TheContrastofthecentralizationdistributionandequalitydistributionwith4Atourareasineightzones

附图

根据公式(1),计算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理想随机分布的最邻近距离(中国领土面积按960万平方公里计)。r[,E]=1/2(n/A)[1/2]=1/2(187/9,600,000)[1/2]≈113(公里)

根据计算机测量,得到各4A级旅游区(点)与其最邻近的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实际最邻近直线距离值(i=1-137)(位于同一个城市及城市郊区的4A级旅游区(点)归视为1,得到实际计算点数为137个),由公式(2)求取平均最邻近距离为74.29公里,小于113公里。

因此,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分布属于凝聚型。

2.2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区域空间分布类型的测定

基尼系数(Gini)可以用于刻划空间要素的分布,也可以对两个空间要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是地理学中用来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理论上,基民系数介于0和1之间,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

现将4A级景区在全国八个地理分区分布的个数,进行基尼系数分析,从而判断其在全国大的地理分区中分布均匀情况。

八个地理分区分别是东北区(东北三省)、华北区(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华中区(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华南区(南部沿海三省一区)、西南区(西南三省)、青藏区(青海、)、蒙甘宁区(北部内陆两区一省)、新疆区。

H=-∑P[,i]logP[,i]=1.7801

(P=0.0107,0.0428,…,0.2888)

H[,m]=logN=2.0794(N=8)

G[,ini]=H/H[,m]=0.8561

C=1-G[,ini]=0.1439

所以,基尼系数(G)是0.8561,分布均匀度(C)为0.1439。结果表明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地理分区中呈集中分布,且分布的均匀度很低。

3中国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客源市场的空间关系

3.1与客源市场的不均衡指数和地理联系率

用不均衡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可以反映旅游区(点)分布(作为旅游目的地)与人口(作为客源市场)分布之间的均衡、配合程度。根据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合作,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国内旅游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中,城镇居民出游人数为3.29亿人次,出游花费为678.56元/人次;农民国内旅游人次数为4.15亿人次,出游人均花费226.50元/人次。虽然从总值上看,农民旅游的人次多于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出游人次率为104.37%,农民出游率为43.99%,我国的国内旅游仍然可以看作以城镇居民为主。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仍把城镇作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

现将《中国城市年鉴》[20](2000)中667个城市的分省统计非农业人口数,分别设为P[,1],P[,2],…,P[,31],相对应各省中的4A级旅游区(点)的个数为N[,1],N[,2],…,N[,31],将分省人口数和旅游区(点)的个数换算成百分比,即:

P‘[,i]=P[,i]/∑P[,i]×100%(3)

N‘[,i]=N[,i]/∑N[,i]×100%(4)P‘[,i]为第i个省非农业人口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百分比,N‘[,i]为第i个省内国家4A级旅游区(点)数占187家旅游区(点)的百分比。根据不均衡指数定义:

I[,d]=1/100∑│N‘[,i]-P‘[,i]│(n=31)(5)

得到不均衡指数为0.4426。理论上,不均衡指数介于0到2之间,不均衡指数越大,表示旅游区(点)分布的不均衡性越大,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地域上分布的配合程度越低。

根据地理联系率定义:

G=100-1/2∑│N‘[,i]-P‘[,i]│(n=31)(6)

得到地理联系率为77.87。理论上地理联系率介于0-100之间,它与不均衡指数相反,越大则均衡度越高。

以上一组数据表明,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非农业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配合较高,反映了4A级旅游区(点)与客源市场(城市)之间的相距程度呈较高水平。

3.2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间的“廊道”分析

3.2.1分析方法

旅游者的出游或发生空间位移,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李山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结构的研究中指出,这种制约因素“…从力学的角度可简单表述为客源地‘推力’(旅游者的‘出游力’)、目的地的‘拉力’(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阻力’(可达性)。

廊道(Corridor)是景观生态学中用来解释景观结构模式的基本要素之一(景观结构模式包括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这种模式为比较、判别空间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关系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19]。该语言对于城乡规划师在规划设计、空间结构以及模型分析方法中是可以共通使用的。本研究中,主要应用该原理定量的研究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数目、空间关系。城市作为旅游区(点)的主要客源地,是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在此,客源地(O=Origin)主要指城市,目的地(D=Destination)是国家4A级旅游区(点)。从宏观角度看,城市和各个旅游区(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而它们之间的交通要素可以抽角为线。城市作为对旅游活动的活化“激素”,可以视为“斑块”,国家4A级旅游区(点)作为城市旅游的活化对象,可视为“基质”,而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交通就是“斑块”与“基质”之间的“廊道”。通过定量计算“廊道”的长度,可以从中发现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中等城市之间的距离关系,从而得到这些旅游区(点)在中等城市的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廊道”具有多种形式,如铁路、公路、航线、水路等。本研究中将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的交通距离,作为度量其空间结构的尺度,其中的交通方式主要以铁路、公路为主,有个别旅游区(点)使用水路(如重庆奉节、丰都、巫山小三峡等),计算时由海里折合为公里数。计算方法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示意图

Fig.1Thesketchmapofthedistancecalculationbetweennational4Atourareasandthecitiesover200thousandspopulation

国家4A级旅游区(点)A和距其最邻近的各种规模的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C之间的距离为S[,1]+S[,2]。

我国的城市划分标准是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20-50万是“中等城市”,50-200万的为“大城市”,2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该标准中的城市人口是指行政区范围的人口,包括了城市中、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和非农人口。本研究中,针对国内主要出游客源为非农业人口,以及为了问题的简化,选择了302个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0)统计,1999年我国非农业人口在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西安共1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24个,50万人口以上的有49个,20万人口以上的有216个。

3.2.2分析结果

在187家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本身位于2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城市的4A级旅游区(点)共有83个。具体分布如表2。

表2位于不同等级城市中的4A级旅游区(点)的个数

Tab.2Thenumbersofthenational4Atourareaslocatedindifferentcitygrades

城市规模(非农

业人口:万人)20-5050-100100-200200以上

4A级旅游区

(点)的个数16161536

根据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的出游空间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其中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21]。因此可以认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客源市场约80%集中在距景点500公里以内的地区范围内。在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有9家(云南的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度假区、中科院林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物馆、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林芝巴松措旅游区、甘肃的嘉峪关文物景区,青海的格尔木昆仑旅游区)在500公里范围内没有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因此,在本次统计中没有将其计算在内。

表3131个旅游区(点)与其周边最近邻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城市之间的平均交通距离

Tab.3Thecomparisonofaveragetrafficdistancebetween131tourareasanddifferentsizeofcitiesover200thousandspopulation

城市规模(非农业

人口:万人)20-5050-100100-200200以上

平均交通距离

(公里)115.95350.73389.92447.89

4结论

从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2]可以看到,由于本次评级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促进全国各旅游区(点)的质量、管理水平,评价标准相应的就多为旅游区(点)建设的“硬件”条件评比,比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有:“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并要求参考“游客意见评价体系”。“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综合管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八个评价项目。“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资源要素价值与景观市场价值两大评价项目。因此,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旅游区(点)由于依附于城市或位于城市周边,“硬件”条件较好,而获得了4A称号。一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够便捷、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在此次评价中落选。对此,从以上的各项定量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应证:

首先,通过空间分布类型和均衡度分析,国家4A级旅游区(点)在全国范围、全国地理分区范围两种尺度的分布测量中都呈不均匀分布(凝聚分布);和全国667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分布配合度很好,表明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与城市之间在地域上的分布关系联系紧密;

其次,在分析各旅游区(点)与最邻近的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的距离过程中发现,距离国家4A级旅游区(点)最近的城市规模有大有小(见表3),虽然总的趋势是规模越大的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越大,但规模在50-100万人口的城市与规模在100-200万人口的城市与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有相似性,与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差距也不大。与20-50万的城市距离明显低于50万以上的,因此,从另一方面说,由于20-50万非农人口的城市数量多,分布密集,它们与各旅游区(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得到了大大的缩短;

另外,根据各个旅游区(点)在全国的分布状况看,每个省的首批4A级旅游区(点)或者以该省的主要交通(铁路交通或公路交通)干道为轴线呈线状分布(如江苏、陕西、贵州等),或者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成组团形分布(如浙江、四川、广东、、新疆等)。这也说明城市会对旅游区(点)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的高低造成影响;各个旅游区(点)的交通便捷程度是该次评价的重要标准。从总体上讲,在187家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中,就有83家位于中等以上的城市中(见表2),比例占到了44.38%,已经说明了这次的质量评定标准的参考指数有一定的特殊规律性。可以推断,依赖或靠近于城市的旅游区(点),由于在交通、卫生、管理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先天”优势,其服务、环境质量以及管理水平更易达标。因此,在本次评价结果中,有很多都是现代的城市人文景观旅游区(点)。也不难推断,很多没有入选的著名景区比如自然资源更为丰富、国内外比较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在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等“硬件”标准上尚有较大欠缺,国家4A级旅游区(点)的评价对这些旅游区(点)的“硬件”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关于批准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并颁发证书和标牌的决定[J].旅游调研,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2001,(1):54.

[2]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3]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357-364.

篇3

(二)物流业省域空间集聚度测度方法关于地区产业集聚的度量方法较多,常用的有区位熵、集中系数、空间基尼系数和产业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空间基尼系数是衡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之一,适合行业集聚的宏观分析,由PaulKrugman提出,当时用于测算美国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10]区位熵(LocationQuotient)又称专门化率,是典型的区域产业集聚的中观分析工具。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本文拟计算物流业空间基尼系数以判断物流业全省分布的均衡状况及年际变化趋势。其中,G为行业空间基尼系数,Si为i市物流业从业人数占全省该行业从业人数的比重,Xi为该市从业人数占全省总从业人数的比重。空间基尼系数的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大,表示该行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越高。另外本文还选择区位熵系数来测度河南省各市物流业专业化程度。也就是通过测算各市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与全省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的比值来度量各市的物流集聚水平。区位熵是衡量产业专业化的重要指标,可充分比较不同城市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确定该城市物流产业集聚状况在全省所处的位置。其中,ei为i市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e为i市的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Ei为全省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E为全省所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区位熵系数LQ越大表明物流产业在该市集聚程度越高,说明该地区物流产业高度集中,专业化水平具有优势。

(三)河南省各市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1.空间基尼系数分析根据空间基尼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物流业空间基尼系数呈“U”型变化态势,即在宏观层面上河南省物流业集聚程度在2010年降到低点后又逐渐回升。根据经验数据①判断河南省物流业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地区不均衡现象明显。2.物流业区位熵分析根据区位熵计算公式,计算得到河南省18个省辖市物流产业集聚度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总体上看,2008—2012年,各市物流业的区位熵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各市物流业集聚水平极不均衡,差异悬殊。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四市物流产业集聚度高,拥有明显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尤其是郑州市,2008年集聚系数达到5.155,是最小值鹤壁市(0.184)的28倍。而鹤壁、濮阳、周口、驻马店四市的区位熵的5年平均值始终在0.5以下,物流专业化程度非常之低,构成另外一个极端。其次,各市物流业集聚水平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专业化差距在逐渐缩小趋稳,但2012年又明显拉大。区位熵中位数不断提高趋稳后又开始下降,而离散系数持续下降后又开始提升。在这种波动性的变化中,郑州的物流专业化优势是先降后升并一直维持在极端高位,开封、洛阳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焦作、平顶山、三门峡、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鹤壁等市的区位熵在波动中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焦作市甚至从没有专业化优势变为具有较强的专业化优势。

二、河南省物流业集聚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

(一)物流业区位熵与若干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为了探究各市物流业集聚度差异的深层原因,从统计年鉴中查阅(或计算)出下列指标值:2012年的各市GDP、三次产业增加值及百分比、三一产业比①、人均GDP、物流业从业人员数及人均薪酬等,以15市②数据为样本计算相关系数,代表性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物流业区位熵与三一产业比高度线性相关,与人均GDP中度线性相关,与GDP、二产百分比、物流业人均薪酬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物流业从业人数与GDP高度线性相关,与二产百分比呈中度负相关,而与三一产业比、人均GDP、物流业人均薪酬无显著相关关系;区位熵与物流业从业人数无关。

(二)区位熵与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的回归分析以2012年河南省15市物流业区位熵为因变量,以上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指标为自变量,鉴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的考虑,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逐步回归,所得回归模型中仅有三一产业比一个变量,R2达到0.647,即三一产业比变动对各市物流业区位熵差异的解释力超过60%。回归方程如下:物流业区位熵=0.252+0.204×三一产业比t=4.881,P值=0.000回归系数0.204(见表4),三一产业比每增加一个单位,物流业区位熵就将上升0.204个单位。

(三)基于物流业区位熵与产业结构的各地市聚类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物流业区位熵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系,以2012年物流业区位熵、三一产业比、二产百分比为变量,进行系统聚类,类间距离的定义方法选择Ward方法,点间距离的定义方法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分类结果见表5。进而,比较各组均值并进行方差分析。从表6可以看出:第一类别的四个市(洛阳、平顶山、焦作、三门峡)物流业区位熵平均值达到1.02,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三一产业比则高达3.36,二产百分比也达到了64%;第二类的6个市(安阳、鹤壁、新乡、濮阳、许昌、漯河)平均物流业区位熵0.6,三一产业比2.0,二产百分比64.29%,第三类别的5个市(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区位熵0.52,三一产业比仅有1.26,二产百分比只有45.86%。纵向比较则发现,物流业区位熵与三一产业比变动方向一致,而区位熵与二产百分比之间则存在非线性关系,二产百分比高物流业区位熵不一定就高,二产百分比低区位熵一定就低。可以肯定的是三一产业比、二产百分比均低的地市物流业区位熵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值,而这五个地市(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恰恰是河南省工业基础最为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市。表7是对三类别指标值的方差分析,P值(Sig.)均为0.000,指标值在三类别之间差异显著,物流业区位熵与三一产业比、二产百分比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由此,可以认为以物流从业人口为指标度量的物流业集聚程度与地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着方向一致性,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背后是从业人口的跨产业、跨地市的流动。回顾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增加缓慢,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增长较快,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则迅速增加,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不断加强,从业人员从产业结构高级化较低(即三一产业比较低)的地市流向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的地市,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甚至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物流业集聚程度相应提高。

(四)关于郑州、开封、济源三市物流业区位熵与产业结构的补充分析在上述分析中郑州、开封、济源三市的物流业区位熵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未被提及,依据相关数据整理出表8。如果按照聚类统计量中三一产业比、二产百分比进行划分,郑州应归入第一类地市,开封应属第三类,济源勉强列入第一类,但二产百分比极高,与第一类地市的相似性并不强。将三一产业比、二产百分比代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三市2012年的物流业区位熵分别为3.505、0.581和1.143。郑州市物流业区位熵预测值低于实际值,但偏离不是很大,这一方面说明郑州市作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物流总部经济和极化效应表现明显,另外也说明了三一产业比与物流业区位熵之间线性关系存在的客观性。开封市产业结构与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农业大市相近,但物流业区位熵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偏离较远,可能是因为郑汴一体化、物流业从业人员薪酬差异大导致郑州物流业资源外溢所致,即高秀丽等[11]所说的“物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近三年开封市物流业区位熵持续快速下降也说明开封市物流业专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并不稳固,正在向三一产业比所决定的方向回归。济源市经济总量小,缺乏独立的经济体系,产业结构特殊,物流业区位熵变动剧烈,物流资源要素在与近邻焦作市之间的易流动性或许有助于解释这种现象。

篇4

1.2混凝土工程控制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应首先从原材料上把关,从根源上杜绝因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后续一系列建筑结构施工工作不达标。确保所有原材料在进入施工场地前的验收工作,在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保证正确的配置比列,使混凝土整体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浇筑的连续性,浇筑完成之后做好养护工作,并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深度及间距,确保振捣的密实性。

1.3模板工程控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模板进行严格的清理检查工作,避免因小失大,确保模板解封密实,杜绝漏浆现象的发生,尤其要注意的是模板上预留孔及预埋件的清理及不可遗漏。在模板支设过程中,落实支撑工作,对配板进行规范设计,保证各个水管电管按规定布位,安装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模板变形。

2结构施工质量水平对建筑安全性能的影响

作为建筑工程基础的建筑材料,漆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这里所说的建筑材料质量不仅仅是指材料完整性及抗压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大小是否合乎具体的建筑要求。特别是对现代建筑来说,一旦建筑材料尺寸不合乎要求,比如模具尺寸问题及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后续各项目部分的顺利开展,极容易是整个建筑结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钢筋的使用渗透在现代各项建筑工程之中,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钢筋的使用有着莫大关系,由于钢筋使用偷工减料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已有先例:汶川地震中人们发现很多倒塌建筑的钢筋只有筷子般粗细,根本达不到建筑所须的安全要求。其次是钢筋构件的受力问题,主筋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受力平衡,也是整个结构支撑面传导的基础。对钢筋在承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严把钢筋质量使用标准关,保证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建筑结构的外在环境及内在质量对结构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比如高寒地区,混凝土的冷凝时间会随之延长,强度当然也随之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除了混凝土工程,潮湿地区的钢筋构件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影响,最终对建筑结构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规范图纸设计作为建筑结构施工的依据,施工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首先应建立在对建筑结构工程的深入研究与分析之上,其次注意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后的严格专业审核,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建筑结构工程实际需要。第三,严格筛选图纸设计人员,保证设计队伍的高水平素质及强烈责任意识,做好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人员保障工作。

3.2使用先进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作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队伍的建设方面,聘请专业技术素质较高的施工人才对其他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摒弃陈旧的不符合现在科学的施工方法,确保各项施工细节准确到位,保证施工技术含量。

3.3施工现场控制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业技术监督人员,确保各项施工工艺的准确性。现场的控制还应包括现在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工作,保证施工材料达到施工规定要求,做好施工项目的临时抽检工作,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施工质量。

3.4施工验收工作建筑结构施工完毕后,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验收工作,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无条件责令立即整改,并对返工后的工程进行二次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应做好建筑工程的追踪审查工作,避免已检测合格的建筑工程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前期验收没有检测出的问题。

篇5

1.1采空区地面变形特征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该拟建地块一开采最小深度130m,各煤层采厚0.65~0.85m,开采时间为20世纪70—90年代,因此该拟建场地采空区具有采深大、采厚小,且停采时间久的特点。根据采空区地面变形的一般规律可知,各煤层采空区在采深较大、采深采厚比大于30地段,在变形活跃期内产生的地面变主要为连续变形,不会出现冒落、裂缝、台阶等急剧变形特征,该类地面变形对地面构筑物的危害程度较小。

1.2地表移动所处阶段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该拟建地块一煤层最大采深165m,采空区塌陷引起的地表移动时间约1.4a,而采空区停采时间为2001年,停采时间距今已12a以上,属“老采空区”,因此根据煤矿开采时间评价,拟建场地采空区地面变形阶段已经进入衰退阶段,上覆岩层的应力状态已经趋于相对平衡状态,塌陷变形已经相对稳定。

1.3采空区剩余空隙体积估算根据该地块各煤层采空区的分布及叠加情况,煤层厚M=2.30m,煤层采出率K=75%,采空区剩余空隙率V=0.15,故采空区剩余空隙换算等量的最大采厚值h=M×K×V=242(mm)。

1.4残余变形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该拟建场地采空区为老采空区,当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或遭受地震活动等影响时,老采空区将发生“活化”作用,地面将再次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地基的稳定。不管是何种原因引起的老采空区“活化”,均通过地面变形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老采空区活化变形量的总和应与老采空区残余变形总量相近。如果能够预测出老采空区残余变形总量,并将其与现行相关规范所规定的有关限值进行对比,即可对拟建场地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本次地表残余变形的估算方法采用概率积分法,地表残余倾斜值最大为2.8mm/m,残余水平变形最大为1.3mm/m,残余曲率最大为0.16mm/m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5.5.5条中的相关规定,拟建场地残余变形值均小于规范规定的限值。据此评价,拟建场地地面残余变形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较小。

1.5采深采厚比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根据该拟建地块下伏各采空区采深及累积采厚计算场地内采深采厚比为57,远大于30,表明各采空区在变形期内产生的地面变形主要为连续变形,不会出现冒落、裂缝、台阶等急剧变形特征,该类地面变形对地面构筑物的危害程度较小。

1.6老采空区“活化”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综上所述,引起老采空区“活化”的主要因素主要为地震活动的影响。该拟建地块设计地震基本烈度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史料记载,该拟建地块地震活动强度微弱,历史上未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遭受区外地震活动影响频繁,在较高烈度地震影响下,采动区上方原已相对稳定的岩体将有可能变得不稳定,从而可能使老采空区产生活化变形,影响地基稳定性。老采空区是否发生“活化”及其破坏程度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及地震烈度等有关。老采空区“活化”将引发采空区新的地面变形,新地面变形量的大小与地面残余变形量有关,同时会加剧地面残余变形量的释放,对该拟建块地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采空区抗变形措施

拟建地块地基稳定性为相对稳定场地,基本适宜工程建设。在相对稳定场地内进行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但应对相对稳定场地内的建筑物采取基础和上部结构的抗变形措施。拟建地块在设计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抗变形措施。

2.1总图方案调整首先对建筑总图方案进行调整,以避免拟建建筑物跨越相对稳定场地和稳定场地,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同时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体形、平面力求简单,高差不宜过大。严格控制建筑物长高比,以增加其整体刚度。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层数。优化结构方案,使得结构平面、竖向布置规则,减少平面凹进尺寸,尽量避免楼板局部不连续,避免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对于跨越相对稳定场地和稳定场地的住宅楼,通过设置沉降缝的措施以减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

2.2加强基础及上部结构刚度多层住宅楼均采取了抗变形能力较强的柱下条形基础;以该地块住宅1#楼为例,条形基础梁的截面为350mm×500mm~350mm×900mm,基础翼缘宽度横向为1000mm,纵向为1200mm,翼缘根部厚度为350mm,条形基础端部均伸出轴线外1000mm,采用C35混凝土浇筑。该工程条形基础梁截面较正常场地上建筑物的条形基础梁取值大,梁高取1/6跨度,以增强基础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为了尽可能减轻上部建筑物的自重,该工程内外隔墙均采用密度较轻的烧结空心砖,并且基础埋深尽量浅埋,以减少建筑物的荷载影响深度。同时根据勘察报告中提供的岩土资料,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了计算控制。

2.3对地震力进行放大拟建地块建筑按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8条要求[3],“抗震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拟建场地的建筑物结构计算时地震力放大1.2倍;此处取值1.2倍是综合结构安全以及控制投资成本考虑的。

2.4沉降观测对拟建场地及建筑物自建设施工开始至运营期间,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变形(沉降)观测单位进行变形(沉降)观测。变形(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及观测要求是:建设场地及建筑物变形(沉降)观测应包含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期内和使用期间。建筑物施工期内的观测次数和间隔时间,应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底层框架柱脱模后开始观测,每加高1层观测1次,主体封顶后1个月观测1次,竣工时总观测次数不得小于5次。建筑物竣工后,根据建筑物施工期内沉降变形情况追踪观测,依据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制定,直到基本稳定为止。

篇6

1 节点处梁瑞部钢筋过密

因结构计算的要求,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部的钢筋过密,绑扎钢筋和振捣混凝土困难,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1 钢筋间距太小,不符合构造要求,甚至多根钢筋并排放置,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

1.2 节点核芯处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振捣困难,易在核芯区形成蜂窝和孔洞

1.3 梁上部负弯矩钢筋较密,易在梁上部形成通常裂缝。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4 对梁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 mm和1.5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最小净距不小于 25mm和 d。当钢筋为两排设计时,上下两排钢筋应避免交错;

1.5 根据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剪力主要依靠箍箭和混凝土承担,一般不设负弯起钢筋,这样也可减少节点和梁瑞部位的钢筋数量;

1.6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受力钢筋尽量均匀布置,保证钢筋间距满足构造要求,尤其是在多肢箍的梁中,一定要先确定主筋的位置,在根据主筋的正确位置来确定箍筋的几何尺寸。

2 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

由于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及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受力后将会导致接头处拉开,使构件产生裂缝,严重的会使结构失稳。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2.1 钢筋接头形式必须严格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2 轴心受拉和偏。已受拉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

2.3 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 22mm的1级钢筋,以及直径大于25 mm的ⅱ、皿级钢筋的接头,均宜采用焊接;

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 32mm时,应采用焊接;

2.4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当采用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4.1 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二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

2.4.2 框架底层往、剪力墙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接头,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应采用焊接接头,对三级抗震等级宜采用焊接接头。

2.5 按要求控制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5.1 无论是焊接或绑扎接头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应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2.5.2 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瑞、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2.5.3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在同一构件中要相互错开。

2.6 按规定控制钢筋接头的长度;

2.7 按规定控制箍筋的间距,

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接头长度范围内:

2.7.1 当搭接钢筋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大于5 d,且不大于 100mm。

2.7.2 当搭接钢筋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大于10d,且不大于 200mm。

3 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各种钢筋和预埋件、管道之间的交叉关系,造成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产生下列病害:

3.1 不必要的加厚楼板,造成材料浪费;

3.2 楼板超厚,结构的实际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结构的地基等方面造成隐患;

3.3 提高楼面标高,造成上部构件的尺寸或位置偏差,工业建筑造成设备安装困难。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3.3.1 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

3.3.2 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

3.3.3 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4 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现浇框架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现浇框架结构中,因结构设计的要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常采取不同的强度等级。从构件的结构重要性和受力特征来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弊多利少,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4.1 一个浇筑平面内出现三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而且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常会出现低强度低等级的板浇筑了高强度的混凝土,而高强度等级的梁或节点处浇筑了低强度的混凝土,造成质量隐患;

4.2 经常会造成一块楼板上四周设置施工缝、梁端部设置施工缝等不正确的施工工艺,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造成质量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控措施:

4.3 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统一的强度等级,以简化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但要多用一些施工材料;

4.4 柱采用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梁和板采用另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在节点处采取特殊措施,比如用钢筋网分割等办法,以保证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致。在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节点处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振捣。

5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误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并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规定的不明确或设计、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5.1 梁或柱中,只注意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忽略了箍筋的保护层厚度,造成箍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5.2 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的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

5.3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子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差别,不进行专门处理,施工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都按正常环境条件处理,造成地下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二是地下部分按基础的环境条件处理,地上部分按正常环境处理,由于地下部分的保护层比地上部分的保护层厚度大,结果造成钢筋出地面后外撑,地下部分柱子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形成安全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5.3.1 正确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接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首先根据规范要求确定梁柱内箍筋的保护层厚度,即确定箍筋的正确位置,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可采用a+d1(a为箍筋保护层最小厚度,d1为箍筋钢筋直径),并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厚度,以此确定主筋的正确位置;交叉部位钢筋的正确位置,可按上述办法确定;根据各种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相关构件的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配筋计算,在施工图中标出相关构件中钢筋的正确位置。

5.3.2 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分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子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子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篇7

【摘要】混凝土是非均匀材质所合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其所表现出的物理力学特性往往是与其材料自身构成有直接关系。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计算混凝土温度以及其收缩的应力时,常常选择的是当量温差、弹性模量、极限伸值以及松弛系数等指标加以参考。

【关键词】凝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理论

混凝土的收缩过程主要包括温度的收缩过程、碳化的收缩过程以及干燥的收缩过程。其中,温度收缩过程主要是指混凝土温度变化所产生的收缩,其值为 T。碳化收缩的过程主要是混凝土的水泥石中氢氧化钙(Ca(OH)2)与空气当中二氧化碳(CO2)所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钙,并且其也同时反应生成了一定的水,这时又有水分不断地发生蒸发致使混凝土出现了收缩现象。所谓干燥收缩就是指混凝土水泥发生的水化过程(通常混凝土中的水大约在其20%左右),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与温湿度的变化或者外荷载上的因素是没有关系的,通常将此称作为“自生变形”。一般情况自生变形的值范围为 2.5-3.5 x 10-5。其中 80%左右的水分在不断地蒸发后引起混凝土体积发生收缩,一般情况下值的范围大约在 3.24x 10-4。碳化收缩与自生变形”上的收缩在值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为了计算过程中的简化,并能保证计算上的相当准确,我们的做法是仅取温降收缩以及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所造成的结构收缩这两项。目前,我们通过文献以及实践研究已经知道,对于混凝土结构收缩产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与外在的诸多条件都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资料中的是在标准的状态下所获得最终的收缩值,表达式中的 表示的是经验的系数,一般是取 0.1; 所代表的是浇筑混凝土之后,到计算时所用的天数;考虑各种非标准状态下修正的系数。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其水分的蒸发会引起一定性的收缩,这种收缩现象的过程多是由外至内逐渐形成。往往因温度变化的不均匀原因也造成了收缩的变形不均匀出现。同时,在混凝土结构中也将发生应力的变化,最终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出现。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温度应力的计算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收缩等相关因素。并且,为了我们能方便加以进行计算工作,可把收缩的变形值进行转换,一般是换算成“收缩当量温差”,也就是收缩引起的变形等同于同样的变形温度差代表的是任意龄期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差(℃); 所代表的是混凝土线性的膨胀系数研究中,我们发现混凝土在浇筑初期,其结构处于升温的阶段中,形态是可塑的,气逆弹性的模量也非常小。同时,变形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温度的应力非常小,基本上是完全可以忽略。但,经过数次的浇筑,其混凝土上的弹性模量是随着浇筑时间的流逝而快速地变大。此时,往往由于混凝土的变形变化所引起了温度应力的随其弹性模量变大而显著上升现象。鉴于此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其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加以计算。目前,借鉴与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混凝土的结构弹性模量的计算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极限的拉抻值往往决定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高低。从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资料内容来看,其混凝土的极限拉抻值表现出的是离散性上很大,其往往会受诸多的因素所影响。因此,在考虑改善建筑物中的混凝土非均质性,以及我们要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而言,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工程来讲都必须进行综合性的因素考虑。数据显示,在混凝土极限拉伸值上与配筋有着较大的关系,这一问题也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证明。也就是说合理配筋能够可以极大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性质。目前,国内外在配筋后的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不仅会发生弹性的变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流逝出现徐变,也就是所谓的非弹性变形。我们知道发生徐变是有利于增强混凝土在极限变形上的能力的。原因就在于计算混凝土的过程时,也就是计算混凝土的抗裂性,我们必须要将松弛这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考虑到我计算的过程进去。实践证明,在加荷的过程中,混凝土的龄期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松弛程度,一般而言是龄期越早、徐变所引起混凝土的松弛程度也将越大。除此之外,我们还烦心在同样的应力作用时间上,其长短都会导致其发生不同的变化,有时时间上越长松弛的也就越大。对于温度应力的计算上时,一般所使用的混凝土松弛系数用 s(t)加以表示:即由徐变导致的温度应力松弛程度。 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其出现表面裂缝的产生,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差加以实现有效的控制。通常,我要计算的内容主要由绝热温度、内部实际温度和表面温度等。所以,我们可以说实际的建筑项目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是一种以不稳定的状态存在,其先是从低到高,之后再由高到低的不断地变化着。而当外界的各种影响温度的因素消失之后,混凝土结构内温度将基本恒定。混凝土结构的周边媒介种类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这就给我们进行精确地计算带来一定的麻烦,我们在不同的龄期对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实际温度计算也将因此而变得繁琐。这里的 代表的是龄期在 t 时混凝土的内部实际温度(℃) 通常,我们在计算地基板以及长墙的约束应力时往往是假定地基的刚,如果假定的地基属于无限刚性,那么结构尺寸上将不影响混凝土的温度收缩所表现出的最大控制应力。推导长条形混凝土的结构物在地基上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矮墙、薄板,

一般说来是混凝土的墙高与板厚、长度之间的比为小于等于 0.2 的情况时,往往认为其是均匀受力的,也就是说该工程的实际浇筑过程中可以将其误差加以忽略。如果 H/L>0.2,则不能使用该假设条件,也就是受力上不能均匀,其产生的误差也较大。而高墙所承受的最大约束应力是在约束的边上,当离开的约束边的方向是向上的,那么其应力将会迅速地降低。实践证明,约束的作用仅仅会影响到约束边的附近小范围的区域。在半无限长的墙体边缘上,其干扰区间的基本范围在 0.38 至 0.46L。当然,为了我们能方便的加以计算,会把 0.4L 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拉应力在低至零时的影响范围。把问题尽量简化,将高度不均匀且承受应力不均匀的墙体,按等效作用理论,统一承受均匀应力的墙体所代替,替代者是受均匀应力值。计算时取不均匀受力值中最大值作为标准值。这样,均匀应力的墙体高度必将是低于真实的墙体。相反,如果我们的假定不是真实的,那么地基所采用的就是非刚性的假定。从墙式的结构上、现浇的底板裂缝的调查分析结果上来看,裂缝的分布存在着规律和结构尺寸相关联性。相关混凝土的力学理论中给我所提供了假定,地基的接触面同混凝土的结构在剪应力和水平变位的成线性比例,通常是用以下的数学公式加以表达: 主要的内容是阐述混凝土结构问题收缩裂缝的控制理论,具体上从4 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是对混凝土在物理上所具有的力学特征加以了剖析,该部分涉及到了收缩的温度差、模量问题、伸缩值问题以及拉伸值问题等;其次介绍了裂缝温度、收缩应力、宽度等计算的公式;考虑水平应力边界条件的温度应力计算公式以及裂缝间距,推广已有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理论。同时,本章也运用了控制理论对(B)地铁名典 C1 栋住宅(C)地铁名典 D2 栋住宅的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篇8

一、节点处梁瑞部钢筋过密

在对框剪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进行适当的处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框架结构节点处理不当,使得框架结构节点出端部钢筋过密,这不仅加大了工程施工难度,还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使得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2、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过密,加大了混凝土振捣的难度,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的梁断面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以确保梁柱上部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密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2在对梁架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般不用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负弯起钢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施工的成本,还能减少阶段和梁端的钢筋数量,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3在对钢筋绑扎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对结构的主筋进行确定,并且通过箍筋对其主筋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主筋的位置对多个支筋进行合理的安设,从而使得钢筋之间的间距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二、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

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对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导致受力钢筋的接头处被拉开,致使框架结构的构件发生断裂,有时甚至会出现框架结构失稳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1、在对钢筋接头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2、对受力构件中的接头处,采用焊接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避免在受力过程长出现位移,影响整个框架结构的质量。

3 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选取,从而对钢筋的质量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检查无误以后,在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

4、在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标准,对钢筋的接头连接的方法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施工人员都是采用焊接接头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处理,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5、在工程施工中,对钢筋接头位置的控制也很重要。因此在钢筋接头设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对钢筋接头进行连接,所采用钢筋的直径不能小于10mm,而且不能处于建筑结构构件的最大弯曲处;第二,不宜将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密集的范围当中;第三,尽量将同一构件中存在的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交错设置。

三、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各种钢筋和预埋件、管道之间的交叉关系,造成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产生下列病害:

1 不必要的加厚楼板,造成材料浪费;

2 楼板超厚,结构的实际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结构的地基等方面造成隐患;

3 提高楼面标高,造成上部构件的尺寸或位置偏差,工业建筑造成设备安装困难。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

2 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

3 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四、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现浇框架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现浇框架结构中,因结构设计的要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常采取不同的强度等级。从构件的结构重要性和受力特征来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弊多利少,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 一个浇筑平面内出现三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而且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常会出现低强度低等级的板浇筑了高强度的混凝土,而高强度等级的梁或节点处浇筑了低强度的混凝土,造成质量隐患;

2 经常会造成一块楼板上四周设置施工缝、梁端部设置施工缝等不正确的施工工艺,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造成质量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控措施:

3 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统一的强度等级,以简化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但要多用一些施工材料;

五、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误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并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规定的不明确或设计、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梁或柱中,只注意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忽略了箍筋的保护层厚度,造成箍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2 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的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

3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子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差别,不进行专门处理,施工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都按正常环境条件处理,造成地下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二是地下部分按基础的环境条件处理,地上部分按正常环境处理,由于地下部分的保护层比地上部分的保护层厚度大,结果造成钢筋出地面后外撑,地下部分柱子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形成安全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正确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接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2 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分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子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子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六、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不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和国家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完毕以后对其质量进行复查,以确保其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篇9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篇10

Abstract: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concept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 cit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uainan Ci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uaina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process, put forward transition of Huainan city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oal mine city ideal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is more compact, center, network of city spatial structure,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summary of transition period Huaina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easures.

Key words:coal city;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city space structure;evolution process; Huainan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煤矿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煤矿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的一种,也是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主体类型,其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因当地煤矿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煤矿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

煤矿城市往往产业结构过度重型化,二次产业的结构单一,第三产业的明显不足,以及依矿而建的一城多镇、多组团的空间格局。煤矿城市单一的以资源为导向的产业结构注定是不可持续的,面临着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必定带来城市在空间结构的响应。这就要求煤矿城市在研究产业发展转型的基础上来重新架构城市发展空间。

2. 淮南城市产业发展轨迹和空间结构演进过程

2.1淮南市产业发展轨迹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是安徽省人口规模第二大的城市,煤矿资源丰富,己探明储量达153.6亿吨,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以煤炭、电力为主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重点建设的13个亿吨煤炭基地之一

由表-1可以看出淮南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三次产业的比重一直维持在“二、三、一”的格局,工业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农业自1994年开始比重持续下滑,表明城市化进程有加速趋势;服务业比重的大趋势为缓慢提升。

表-11978~2008年淮南市三次产业结构

淮南市是一座因煤矿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在其发展初期,煤矿资源的开发和初级加工占整个经济很高的比重,其中第二产业占GDP中均长期处在50%以上比重,在2009年更是达到了66.2%,可见在淮南市三次产业结构中,严重倚重于第二产业尤其是煤炭矿及相关的重工业。而淮南市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才占29%,可见淮南市的服务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2 淮南城市空间形结构演进过程

淮南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与其他一般城市有着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之处。根据时间序列,淮南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可分为五个阶段。

(1)中心城区点状形成阶段

淮南市是一座随着煤矿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1909年始建大通煤矿,大通集镇形成。1930年淮南矿务局成立后,因大通、九龙岗煤矿建设,城镇仅处于大通、九龙岗一带发展。随着九龙岗建成东西矿井建设,人口逐渐增加,商业和运输业有了发展,大通、九龙岗、田家庵当时号称“淮南三镇”,形成淮南市中心城区的雏形(见图2-1-A)。

(2)中心城区轴向扩展阶段

当煤矿采选业发展已经成形,产业辐射力量开始发生作用,中心城区空间已经不再局限于大通、田家庵渡口两个点。大通、九龙岗合并后逐渐形成连结成片的居住区,而田家庵渡口由于市场销售的需要,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渡口城镇,同时,在两个组团之间的铁路沿线,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相关产业布局点与配套的居民点,铁路沿线经济空间逐渐变宽。由此淮南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初步形成,呈现仿锤形,两个点的经济发展与空间规模相当,不再只以大通区为主要中心城区,而开始呈现出两点并重,轴向向内填充生长 (见图2-1-B)。

(3)蛙跳式空间扩张阶段

解放后,随着八公山等矿藏的发现,为淮南市煤矿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保障。随着谢二、谢三、李嘴孜、毕家岗等矿井先后建设,各矿区居民点逐渐连接发展成为城镇空间,形成今天的八公山区 (见图2-1-C)。

这段时期内,淮南东部主城区煤矿生产较快,而八公山地区煤矿建设起步较晚,致使东、西部城镇组团不对等的发展。又因于淮南市特殊的煤矿资源分布,地下煤炭资源不连续。由此造成了两个城镇组团中间地带的真空状态。

(4)内向聚集与飞地生长并行阶段

从1982年到2000年期间淮南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看出淮南城市空间发展表现为再度集聚发展的特征。田家庵组团规模逐渐扩大,呈现出打破原有分散城市空间结构的趋势;另外淮南八公山、田家庵、谢家集等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道路两侧已逐渐出现沿线建设的态势,呈现出轴向扩展的态势。而1983年潘集的建设投产则标志着淮南城市空间结构开始新的拓展时期,淮南市先后在淮河以北,主城区西北部建成投产了潘集、袁庄、凤台县的新集、顾桥等煤矿,形成新的飞地式拓展空间(见图2-1-D)。

(5) “组团式、多中心”阶段

自2000年以后,淮南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田家庵和洞山两个组团已经联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城市中心区组团,以谢家集,八公山为主的西部城区也逐渐发展壮大,把周边主要的部分也连为一体,形成了西部组团。城市东部依托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得以快速发展,成为淮南市东部组团,随着行政区划调整,淮南市向南发展,在舜耕山以南形成山南新城区,与东部城区组团、西部城区组团形成“三组团、多中心”结构(见图2-1-E)。

3.转型期淮南市空间发展战略分析图2-1淮南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示意图

3.3 淮南市产业发展整体转型发展策略

(1) 调整产业结构,延伸煤炭产业链,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产业转型:从立足煤电产业向“四煤”、“两型”产业转变积极承接长三角和沿海东部转移的工业项目,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通过煤电联产,逐步形成以电力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能源科技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2)依托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做强第三产业,完善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物流业。积极推进教育产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充分利用淮南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旅游价值,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

(3)走“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道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城市化促进产业化二个方面。

3.4淮南市中心城区产业布局

东部城区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大中型制造业及专业批发市场。配合工业和市场建设,发展大众型房地产开发,进一步强化工业服务部门和教育培训服务业。

西部城区的产业布局:凭借劳动力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型制造业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配合旧城改造和西区的南扩计划,大力发展大众型房地产,根据八公山休闲旅游区的发展,将西部城区建设成为旅游服务中心。

山南新区的产业布局:将淮南新区建设成为淮南新型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行政、商务办公、中高档居住、教育产业和文化休闲产业等。

3.3淮南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构思

构筑“三山鼎立、三水环抱、三城互动”的山水园林城市空间结构。三组团之间保留较宽的绿色生态隔离带,各组团间以城市快便捷的速交通系统相互联系。

“三山”分别是东部的上窑山、中部的舜耕山和西部的八公山。“三水”分别是北部的淮河,东部的高塘湖和西部的瓦埠湖。“三城”分别是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和山南新区。

3.4 淮南市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

淮南市作为典型的煤矿城市,其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分散状态导致淮南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作为最先发展起来的大通区和田家庵区,由于人口和产业空间过于集中,旧城改造难度大,随着煤矿资源开采重心的西移和山南新区的建设,跳出老城区发展集聚度较低的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和山南新区就承担起对老城区过于积聚的分流责任。纵观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城市不宜走摊大饼式发展道路。从环境保护与景观角度出发,各城区之间空余的乡村田园景观可以做为城市内部空间的天然绿色隔离带,有利于城市景观的构筑并能缓解城市内部的热导效应,各城区之间通过快速方便的网络化交通相互联系,使各城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客观历史原因淮南市已经形成的多中心、松散型城市空间结构,在次基础上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淮南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模式。

4 转型期淮南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措施

4.1 坚持“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有机生长

坚持“多中心,紧凑型、网络化”空间结构,实现城市的有机生长,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具体而言,可在东部城区组团、西部城区组团和山南新区组团基础上,发展东部滨湖新区组团和南部曹庵组团。东部滨湖新区组团位于新206国道以东、合徐高速连接线以北,功能以客运交通枢纽、商务、居住与休闲度假为主;南部曹庵组团位于南环快速路以南,功能以商贸物流、新型工业和生活居住为主,该组团与山南新区之间需保留绿化隔离带,通过主干路与山南新区组团相连。杨公镇、曹庵镇也成为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由建制镇转化为城市社区。在各城镇逐步建立生活服务中心和商业中心,使之发展成为适宜居住的社区。通过发挥多中心以点带面的作用,最后发展成以“群”的力量带动整个市域的整体协调发展。

4.2 综合利用塌陷区,保留各组团之间的“隔离带”

煤矿资源开采在为淮南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起了因煤矿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煤矿塌陷区。淮南煤矿塌陷区占地面积较大,由于采煤塌陷区及煤层上部都不宜进行建设,因此在淮南城市空间上自然形成了各组团间的“隔离带”。积极实施对塌陷区合理整治,将其改建为休憩公园或人工湖泊,利用城乡交错、山水兼备的自然环境优势,依托环境资源,将淮南建设成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大城市。

4.3 建立快速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

淮南各城镇组团之间存在着运输煤产品的铁路和对外公路,这些铁路中的部分路段由于一些老煤矿区的停产而被停止使用,若能将这些已停止的铁路路段转变为城市轻轨或市郊铁路,一来可以节约建设投资成本;同时,这种运载能力强的快速轨道交通亦可以将城区各组团之间以及周围郊区城镇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轨道交通铁能加强中心城区和市郊城镇之间的联系,引导城市空间有机疏散,使得“分散的离心力”大于“集中的向心力”,因此,在交通方面就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市郊城镇疏散的动力。

4.4 从黑色煤城向“五彩淮南”[ “五彩”指黑、红、蓝、白、绿五种颜色。黑色煤炭的富集地--代表了淮南得天独厚的资源特异;红色火电的输出地--代表了淮南冠誉全国的产业特质;蓝色生命的起源地--代表了淮南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白色豆腐的发源地--代表了淮南源远流长的历史特色;绿色生态的宜居地--代表了淮南充满希望的未来特征。]转变

通过多年不懈努力,淮南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风格独韵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逐渐彰显,煤炭、豆腐、园林,一黑一白一绿,成为淮南三大特色景象,2008年被国家住建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彻底颠覆了外界对淮南煤城的传统认识。转型期间,淮南将不断拓展淮南形象内涵,努力打造新力新势、新貌新局的“黑、白、红、蓝、绿”五彩缤纷新淮南形象。

[参考文献]

[1] 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李荣,王兴平.煤矿城市安徽淮南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考[J],规划师,2005,10

[3] 黄玮,张冠增,聂存明.资源枯竭城市枣庄发展战略分析 2011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4] 罗国华.大同市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5] 刘云刚.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机制及其调控对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2.

篇11

论文关键词: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活动主体

1引言

城市商业随城市的建立而出现,是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是由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载体即商业中心,是商业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体即消费者和商业企业经营者,是城市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由于一般均假设商业企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故只重视消费者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城市商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历史已有几百年,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也比较成熟。其研究领域广泛,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域范围内各商业活动载体——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等级体系、布局规律,以及商业活动主体——消费者空间行为、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文章特指城市内部商业空间结构。

2国外研究理论和方法概述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商贸往来加强,各国各地物产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的简单描述日益增多,给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计量地理、行为地理、时间地理、运筹学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真正科学化,研究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作者将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1城市商业载体的空间结构研究

商业中心作为商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研究注重从商品供给的角度考察商业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商业中心的等级体系和不同商业职能的空间布局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研究成果。

2.1,1地租理论。杜能提出位置级差地租理论最早解释了商业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的原因。1961年,格苇斯(Getis)揭示了总零售量随离开地价最高的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证实了土地地租变动及其与商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加纳研究了商业中心的内部结构,在投标地租曲线上建立了不同商业中心的简明空间。1970年,司格特(P.Scott)用图表表示出租金梯度与商店类型的关系,认为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的生态位,可以确定商业中心的区位。

2,1,2基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ifstaller,193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是现代商业空间理论的基础,为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德国经济学家廖士(Losch,1940)在其《区位经济学》中提出“经济地景模型”,创立了服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对城市市场经济区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化了中心地理论,构造了边界的无差别线模型。后来,墨苏(R.E.Murphy)和万斯(J.E.Vance)以建筑物高度及其商业职能为依据,界定了中央商业区的地域范围。

2,1.3空间分析学派。二战后,地理学界掀起了“数量革命”,复杂的计量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成为可能,空间分析学派随之产生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贝利和加里森首次引入统计学中的回归方法,得出P=AB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数。参数A和B用回归的方法取得,当=I时的P值是门槛人口数。1965年,美国学者贝里(Berry)对芝加哥大都市区商业形态区位分布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都市区商业问结构模型”。1981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引入多变量功能方程(multivariatefunctionalordination),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图表,分析商业区功能性质、区位、易达性、形态、发展规模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密切关系一。

空间分析学派通过大量假设来简化问题,研究方法上由定性描述转为定量数据处理,借鉴统计学、数学分析及数量地理方法解释问题,促进了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科学化。但过分追求技术、逻辑理论系统完美和空间分析的抽象化,使他们的研究脱离了实际的城市商业空间结构。

2.2城市商业主体空间分析

2.2.1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人的作用不切合实际,发现消费者行为对商业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也开始注重从消费者行为方式和社会经济属性的角度来理解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消费者行为差异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贝里和盖瑞逊(1958年)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架构,首次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美国的学者赖斯顿(Rushton)最先从消费者行为观点去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提出行为一空间模型,认为任何一级的中心地的消费者行为均有多样性。1970年,道斯(Dows)提出商业设施认知结构的程序,从商业设施潜在顾客的角度出发来判断大量的有关属性、看法、倾向性、评估变量等因素的重要性;1972年,大卫(Davis)提出了“购物中心层次性系统发展模型”,将消费者行为及其社会经济属性纳入购物中心的层次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中;1982年,英国学者波特(Potter)完全从消费者的知觉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零售区位的分布问题,提出信息场与利用场的区别。

2.2.2消费者空间结构研究——商圈分析。商圈是指特定商业中心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也称商势圈,侧重从商业需求的角度考察消费者空间分布状况。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莱利(WilliamJ.Reilly)首先创立了商圈测定法则——莱利法则,即:两个商业供给地,对于中间一个消费地消费者的吸引力与两个供给地人口成正比,与两个供给地距离平方成反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探讨消费者空间分布法则的研究,派生出康帕斯法则、阿普波姆法则、加萨法则。

随着汽车普及,实际距离已不再有很强影响力,莱利法则及其派生法则在商业网点布置中常与现实不符。美国学者哈夫考虑了更多因素,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

式中:P,为居住在i地区的消费者选择商店聚集区购物的概率,S,为商店聚集区面积,,为从i地区到商店集聚区所需时间,为消费者从居住区到商店聚集区路程中购物障碍要素指标。

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在实践中创立了饱和理论,通过计算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测定特定商圈内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程度。一般来说,位于饱和程度低地区的商店,其成功的概率必然高于高度饱和地区。零售商业市场饱和系数(IRS)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系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用于购买某类商品的费用支出,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商店的营业面积总数。

上述各种模型对于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研究商店顾客来源与分布特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应用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是,影响消费者空间分布的因素众多,除模型中已经考虑的人口、距离等因素外,还受商店本身的竞争实力、所处商业中心的繁华程度、交通流量、竞争商店的位置、所在地城市规划等因素影响。新设商店要做出正确决策,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还必须与商圈实地调查结合起来,进行定性分析。

3国内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逐渐兴起,主流是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杨吾扬教授把中心地理论引入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以北京市为例,把城市商业网点分成3级序列:市级、区级、街区级,用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北京商业服务业空间结构现状,用范力农定理求“铜心”,成功地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试验性研究。高松凡论述了北京城市场的历史发展变迁,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运用中心地理论分析了自元大都以来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结构特点、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宁越敏教授实地调查了上海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首次建立了界定商业中心的一套指标。他选取了商业中心内商店数、商业中心的职能数等5个指标,对上海市61个商业中心进行了聚类分析,划分为3个级别5种类型,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商业中心区位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吴郁文、谢彬等在研究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时应用了这种方法,增加大型综合商场、大饭店、宾馆职能单位数占商业中心职能单位总数的百分比这一指标,用6个指标对广州市30个商业中心类型及等级体系进行聚类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安成谋以兰州市为例,构建消费者购物模式: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个商业中心,销售范围与消费者总开支成正比,与该商业中心规模成正比,与消费者花在购物途中的时间成反比,与这一中心与其他中心的竞争成反比。他划分兰州市3级商业中心区位格局,引入加权平均模型和希尔伯脱模式,分析兰州各市级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度,据此评价商业中心发展潜力。

暖等以商业行业为切入点,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昆明市商业地域结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调整方向_1。阎小培、许学强等以广州市为例分别对其商业中心的区位格局及发展趋势、中心商业区进行了分析。仵宗卿开始深入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内部,探讨其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历程。

4国内研究评析

4.1消费者行为定量研究相对薄弱

整体上,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分析商业网点的规模等级与空间分布。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流通自上而下调拨,加上基础数据库缺失,导致关于消费者行为空间分析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局限于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制约了国内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深入。目前,我国商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使得传统业态的商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而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大量涌人中国,必将对零售业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必然要求研究视角与指导思想作相应调整。

4.2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较少

从发表的论文看:朱枫,宋小冬,马才学等人分析了商业地理定位的构成要素,论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商业选址的技术路线。但总体上国内研究与新方法新手段的结合较少,GIS,GPS,RS等技术引入不足,缺乏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科学模拟。

在研究方法上以静态均衡分析为主。国外相关研究为了构筑模型的需要,简化商业布局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事实上,商业受众多因素交叉影响。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复杂化,静态均衡分析将显得越来越不合理。我们必须注重从动态、综合的角度去看问题,更好地把握商业布局众多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商业空间结构规律。

4.3新型商业业态的影响提出了新课题

随着个性化、柔性化、多样化消费理念的渗透,厂商在迎合消费者喜好的驱动力之下,生产方式已由批量生产、内部资源整合、单独的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定制化生产、外部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式竞争。这一系列的转变已促成流通企业质的转变。商业业态大致遵循着百货商店一杂货店一超市一巨型超市一便利店一专卖店一购物中心一仓储式商场一电子商业的轨迹演进,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商业的空间结构。

20世纪60年代,ShoppingMall随着轿车的普及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70年代,ShoppingMall逐渐被引入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发达地区。近年来在上海、北京、深圳迅速崛起,迫切需求专业知识指导国内商业地产投资机构和商铺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址经营决策,促进商业地产知识的普及。

近年新兴的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通过电子网络方式进行商品交换与行政作业全过程。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无店铺经营,造就了三维的空间市场(marketspace),企业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的局限,摆脱空间距离的束缚,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真正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与零库存,因而虚拟商厦与电子商业对城市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这被视为商业业态的又一次革命。研究网络虚拟购物对传统的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发展过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有重大意义。

4.4商业分布离心化研究有待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