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疗护理论文

医疗护理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3: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疗护理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医疗护理论文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1例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龄42~76岁,平均61.7岁。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胰腺癌,其中行术后化疗者22例。患者行介入治疗1~5次,平均2.8次,共115例次。每次治疗间隔4~8周。

1.2治疗方法及药物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原理是通过载瘤段动脉,局部注入一定剂量的高浓度药物到达肿瘤靶器官,通过增加胰腺肿瘤局部的抗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提高对肿瘤组织的毒性作用,克服肿瘤的耐药性,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局部供血缓和及栓塞剂的使用可造成肿瘤内的低氧环境,增强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坏死[2]。常用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白细胞介素、健择等。

2观察与护理

2.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思想上顾虑重重,尤其是经历了胰体尾切除术后,存在恐惧绝望心理,对介入化疗又了解太少,故对治疗信心不足。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和信息支持,应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以温柔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给予关怀和指导。耐心细致地给其讲解动脉插管介入化疗的优点、操作步骤、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等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对不了解病情者则与家属及医生共同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

2.2术前准备术前做好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等,做碘过敏试验,腹股沟及会备皮,术前12h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内注射安定10mg。

2.3术后观察与护理

2.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T、P、R、BP。发热一般在术后2d出现,多为中度发热,持续1周左右。本组中发热37.5~38.5℃者39例次,38.5℃以上者21例次。发热主要是由于化疗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机体吸收坏死组织所致。护理上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降温。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患者多饮水,出汗时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如持续数天高热,应注意观察,有感染者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2.3.2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患者回病室后平卧,患肢制动24h(应用血管缝合器者制动4h)。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并用1~1.5kg沙袋压迫6h。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如有活动性出血先行压迫止血,然后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医生处理。

2.3.3穿刺部位下肢循环的观察注意观察术侧下肢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皮肤温度、色泽、感觉的变化。如果出现搏动明显减弱、皮温下降、趾端苍白等情况时,首先检查是否由于加压包扎过紧、血流不畅所致,可稍松解包扎压力。其次注意观察有无下肢血管栓塞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皮肤受压,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本组患者无下肢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

2.3.4对胃肠道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由于化疗药物进入循环,导致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对于这些患者应给予耐心的讲解,鼓励患者吃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食物,少食多餐。对恶心、呕吐严重者按医嘱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如给予欧贝4~8mg或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及时清理呕吐物,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环境。

2.3.5腹痛的观察与护理由于栓塞或化疗药物使肿瘤组织缺血、水肿和坏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造成患者紧张和焦虑。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的时间,做好解释工作,教给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本组中腹痛患者经给予对症处理,疼痛均有所减轻。

2.3.6肝、肾功能监测化疗药物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对肝、肾组织的损害,因此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可应用保肝药物如易善复、美能等。大剂量化疗药物并栓塞后,癌细胞崩解,释放大量酸性物质,使得尿酸排出增多,严重时可在肾实质、肾小管、肾盂内结晶沉积,导致尿闭、尿毒症。水化可加速化疗药物从肾脏的排泄,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术后3d内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的入液量在3000ml以上,观察并记录尿量,保证24h尿量在2000ml以上。必要时静脉输液,并按医嘱应用利尿剂、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降低毒性作用,保护肾功能[3]。

3出院指导

3.1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注意休息,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进行有氧活动如快走、散步等。患者化疗后免疫力有所下降,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

3.2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术后1周及下次介入化疗前各复查1次,如结果异常应及时就诊,给予相应处理。

3.3饮食指导合理搭配膳食,选择易消化、清淡、高营养、低脂饮食,少食多餐,保证营养的摄入。

通过对41例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使患者对介入治疗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由于知识缺乏带来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介入化疗法已成为胰腺癌患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所以护理人员需掌握相关知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病痛,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篇2

充分利用医院、社区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创新“三贴近,三合一”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医院、社区深度融合,把学校的课堂延伸到医院和社区。贴近基层,医院社区合一:护理人才培养面向基层卫生服务需求,基于临床和社区两个护理工作岗位,同时满足医院和社区两个护理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贴近岗位,课堂病房合一:按岗位设置课程,在岗位实施教学,做到教学内容、教学地点与岗位实际相一致。贴近能力,学习服务合一:边学边做,边学边用,以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为核心,把专业学习和专业服务有机结合,做到专科护理在病房,健康服务进社区。

2.重构课程体系

原有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面向综合性医院专科护士的岗位需要而设置的,其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等模块,其课程特点是突出临床专科护理教育,这样的课程模块显然不能满足基层“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因此,对原有的课程模块进行整合、重组,增设了社区护理课程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急救护理、社区卫生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课程。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兼顾了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培养的需要,体现了“双岗互通、双线并进”的特点。双岗互通:即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医院和社区两个护理岗位,使护生同时具备医院护理和社区护理两个工作岗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适应社会多岗位和学生多层次就业需求。双线并进:即素质教育全程渗透、岗位能力三阶递进,“双线并进”课程体系的建设体现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与岗位专业能力并重的思想,将素质培养、职业精神和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渗透到学生学习、实践、实习的各个环节。

3.优化教学内容

在重新构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和选择教学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往的护理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基于培养综合性医院专科护士要求安排的,而现在必须兼顾培养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的需要。我们知道,3级、2级综合医院的专科护士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护士,其护理工作任务重心是各有侧重的,如: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3级、2级综合医院的专科护士的护理工作重点是对高血压患者(个体)住院期间进行血压的监测、饮食护理、运动调节、药物治疗等。而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士的护理工作重点是对社区(或乡镇)中的高血压人群(群体)进行血压的监测、群体性的健康教育(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护理等)。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针对高血压的慢性病管理档案)、家庭访视、居家护理等。因此,在讲授高血压时,必须对教学内容教进行优化和拓展,在简要讲解高血压诊断、分级、危险因素、治疗等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高血压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压人群的社区管理等知识,为护生未来在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等多岗位就业奠定基础。

4.加强社区实践

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往护理教育实践教学是基于培养专科护士而设计安排的,其实践教学缺乏社区护理实践相关内容,实践教学场所主要在3级、2级综合医院。在培养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这一背景的要求下,必须改变过去的状况,加强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我们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增加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中,增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见习和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社区护理岗位技能的训练,增加护生接触社区、了解社区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培养和提高护生社区护理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培养学生社区护理工作的情感。我校先后与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社区护理实训基地,以满足护生在基层医疗机构见习和实习的需要。

二、引导护生面向基层就业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就业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不管是学校的指导思想,还是学生及家长的愿望,都希望学生未来能在大城市就业。然而,从我国护理教育的整体状况来看,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其正确的就业定位应当是面向基层。况且,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岗位更需要这样的人才。因此,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引导护生面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业。

1.改变学校宣传口径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在招生宣传、对外交流、媒体报道等宣传口径方面,偏向宣传护生在城市3级医院的就业情况,不愿或回避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现状。这样势必会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一定的错误导向作用,不利于学生未来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学校通过讨论,统一思想,改变过去一味追求学生在大城市就业的观念,进一步确立“立足苏北、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因此,学校在招生宣传、对外交流、媒体报道等宣传方面,改变过去的宣传口径,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

2.加强职业理想教育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理想的教育,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首先,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让学生知道学校的办学定位是“面向基层”,使学生正视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现实,从而使其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有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心理准备。其次,在护生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强化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如邀请在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优秀校友来母校作报告,介绍校友们的成长过程、优秀事迹,使学生认识到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同样大有作为。再如通过开展“立志基层就业,献身护理事业”的主题班会、社区社会实践及“三下乡”等活动,进行职业理想教育,着力培养护生爱岗敬业、奉献慎独的职业精神,激励学生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

三、改革创新招生就业制度

为了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长期扎根基层护理事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护理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实现培养的护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1.开展定向委托培养

前几年,为了有效缓解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缺乏的状况,我省开展了定向免费培养护理人才的工作,我校承担并较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定向委托培养的学生,进校后其专业思想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成绩和实际工作能力等都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如:2010级定向护理班的陈方同学,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在2013年全国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的骄人成绩,毕业时数家三级医院到学校招录她,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新沂市双塘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像陈方同学一样,绝大多数定向培养的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基层的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因此,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积极探索“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护理人才,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此外,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如在人员编制、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促进护生面向基层就业;用人单位也应积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

篇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6例,均为女性;年龄28~67岁,平均47.5岁。住院时间20~50d。均在术前行细针穿刺做细胞学检查或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10~14d开始进行化学治疗。术后恢复较好,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定期化疗。

1.2护理

(1)术前护理:向患者讲解有关该病的基本知识,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应终止妊娠,哺乳者应停止哺乳并给予回奶药物。若患者有失眠症状、精神紧张,可服地西泮[3]。术前常规检查血、尿、便,电解质、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免疫筛查,以及心电图、胸透等,并帮助患者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前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术前1天晚餐食用半流质,如稀饭、牛奶等。(2)术前准备:为使患者适应术后生活需要,应帮助患者练习双手使用筷子和勺,学会用健侧手梳头。术前1天按手术要求范围备皮,减少切口感染机会。让患者做好精神和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3)术后护理:术毕严密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病情连续观察24~48h。注意引流物的性质和量。6h内去枕平卧,清醒后取半卧位。1~3d内上肘取内收位,患侧下垫小枕,保持功能位和舒适,与胸部呈水平位,以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静脉输液或注射时应避开患侧肢体,以免肢体肿胀。一般术后6~10h内禁食、禁水,如无恶心、呕吐,6~10h后可少量饮水,次晨饮水、进食,进高营养、易消化、易吸收食物,可增强体质,以利切口愈合。妥善固定引流管,勿扭曲、打折,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保持持续负压状态,防止倒流造成逆行感染,若有引流不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2d内限制患侧肢体活动,以免腋窝皮瓣的活动而影响切口愈合,术后3~5d开始活动,1~4d行握拳、屈肘运动,主要活动指、腕、肘关节及前臂肌肉,每天上、下午各练1次。术后5~6d(一般在引流管拔除后)行患肘上举运动。术后1周如无切口出血、积液等,除以上活动外,可增加活动量:肩关节环绕;外展内收;摸耳;爬墙。(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前3天观察敷料有无变化,如果渗湿,表示切口出血较多,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敷料,必要时采取对应措施。一般用三角巾包扎固定,5~6d后去掉三角巾,防止患肘早期外展活动,以免牵拉切口。胸带包扎过紧,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切口疼痛,腋下不适等,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调整,防止压迫造成循环障碍所致皮瓣坏死,改善呼吸状况;如果过松也应及时重新包扎,过松不利于防止切口出血及皮下积气(液)。患侧上肢不宜输液,以免引起上肢疼痛、水肿及液体自损伤的淋巴管外漏,影响患侧上肢摆放位置,宜采用对侧上肢或下肢输液。少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体温不超过38.5℃,患者如有持续高热现象,应及时处理,并查找发热原因。(5)化疗相关护理:对术后化疗者,要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让患者简单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反应。化疗时选择较好的静脉,争取一针见血,防止药液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如果药液外渗,可立即停止输液、局部封闭、外渗局部外敷、超短波理疗、外科处理等方法,避免或减轻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永久性组织损伤。发生静脉炎时应重新选择静脉穿刺,局部涂氟轻松软膏。化疗前使用止吐药可预防或减轻胃肠道反应。化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化疗后有36%~71%的患者出现味觉的改变[4],应选择适合口味的食物。化疗导致患者脱发,可以推荐适合患者的假发套佩戴。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暂时停药。(6)健康教育: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绪,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切除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5]。加强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6]。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相关的医学知识,应告知患者术后要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出院后要定期随访、定期化疗,以观察疗效,并及时到医院复诊。

2结果

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提高了治疗效果,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组16例患者,经以上系统护理后,术前准备充分,术后恢复好,未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能树立信心,按时接受化疗。

3讨论

基层医院和省市大医院相比较,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各有其特点,能否做好手术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与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基层医院存在的价值。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心身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满足各种各样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护理需求,就需要护士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关注患者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环境,围绕着人的生命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最具有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实践,作者认为任何医院都可以开展整体护理,而无需特定的硬件设备,关键在于护士必须转变服务观念,有扎实的开展整体护理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整体护理。基层医院只要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手术患者的各项护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是可以保证手术患者顺利康复的,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在基层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参考文献】

1陈孝平主编.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4~440.

2李冬梅,王爱香,史月萍.乳腺癌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家庭护士,2007,59(1):85~86.

3王阳华,黄丽.乳腺癌手术健康教育.中国社区医师,2006,16(8):104.

篇4

1肝肾阴虚型

1.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隐痛,腹胀不适,纳差消瘦,精疲乏力,头晕肢软,耳鸣目眩,五心烦热,低热,盗汗,恶心呕吐,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1.2护理本证以滋阴柔肝、凉血软坚为护理原则

1.2.1生活护理病房宜凉爽,安静,舒适。

1.2.2饮食护理以清淡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以养阴生津,兼以清热。可服枸杞百合粥:以枸札子30g,百合30g,粳米200g水煮成粥。加入冰糖适量,1碗/次,1~2次/d。

1.2.3心理护理本型患者易心烦,应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2肝郁脾虚型

2.1症状表现为右胁胀痛或右胁下肿块,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胸闷反酸,纳呆嗳气,舌淡胖大,苔薄白,脉濡或弦。

2.2护理本证以疏肝理气,益气健脾为护理原则。

2.2.1生活护理力求病房安静舒适,酌情参加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

2.2.2饮食护理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的食品,对纳呆呕逆严重者配合使用陈皮、砂仁、竹茹等开胃之品,煎水代茶饮,有助于增进食欲,培其后天之本。

2.2.3心理护理根据中医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理论,劝导患者避免忧思恼怒,从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宽慰,使肝气条达。

3脾肾阳虚型

3.1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畏寒便溏,纳差,口不渴,右胁积块,胁间隐痛,腹胀如鼓,腹水足肿,目黄,身黄,黄色晦暗,舌淡有齿印,苔自腻,脉濡缓或沉迟。

3.2护理本证以健脾补肾、利水退黄为护理原则

3.2.1生活护理病房宜温暖向阳,多备衣被,防止受寒。

3.2.2饮食护理饮食要量少质高,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可适量食用胡桃、羊肉、山药等。可用山药15g,芡实10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3.2.3心理护理本型患者精神疲乏,应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

4气滞血淤型

4.1症状表现为胁下积块刺痛或胀痛,推之不移,拒按,或胁痛引痛,入夜更甚,倦怠乏力,脘腹胀满,嗳气呕逆,纳呆食少,大便不调,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或沉涩。

4.2护理本证以舒肝理气,活血消积为护理原则。

4.2.1生活护理疼痛甚者卧床休息。

4.2.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忌辣、坚硬、肥苷之品。宜食桃仁粥,即桃仁10g,去皮尖,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粥成后加入冰糖适量。

4.2.3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长,疼痛较重而悲观失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5湿热淤毒型

5.1症状表现为右胁下积块,胁间刺痛,心烦易怒,身目俱黄如橘皮,发热,口干口苦,食少厌油,恶心呕吐,腹部胀满,便结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5.2护理本证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护理原则。

5.2.1生活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保持病房清爽、干燥、通风,及时更换衣服,疼痛时禁用热敷。

篇5

1.1医疗器械的资料不完整

完整的资料是开展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的前提,能给维修人员提供基本的资料保障,是医疗器械维修的依据,如维修手册、技术说明手册以及电子线路图等。不过,现下很多医院存在医疗器械详细资料不完整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生产器械的产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提供更多的资料和技术,影响了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的开展。

1.2维修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国内一些医院,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在维修管理制度上还不完善,缺乏先进的技术,维修管理十分落后。加之一些管理者为了节省投资成本,并不会过多的投资在医疗器械的更新上,一些故障器械修了又修,不仅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还给维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根据我国普遍规定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相关指标显示,医院的医疗器械年修理率至少要在90%上,器械的年平均故障维修时间至少要维持在5天一台[1]。

1.3维修工具和方式滞后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很多医院在医疗器械维修工具和方式还比较落后。特别是一些医院在更新了医疗器械之后,用传统落后的工具来维修高端的器械,是达不到要求的,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2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措施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一些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随着医疗器械的科技化,维修工作也应该逐步实现科技化。因此,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中的应用备受社会关注,下面笔者就结合我院利用互联网在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图1互联网在我院医疗器械维修工作的具体应用

2.1互联网远程诊断功能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

互联网远程诊断功能给医疗器械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便捷性,一旦医疗器械出现故障时,维修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功能,联系到器械的工程师,第一时间与他们商讨解决对策。同时,通过互联网远程诊断功能,还能与医疗器械的厂家进行直接联系,利用远程诊断技术对故障器械进行诊断,购买必要的元件。

2.2计算机技术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

一方面是单片机技术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作用,如单片机可以通过分析仪器产生导联信号,帮助医生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另一方面是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系统的更新,主要是SQL2000数据库平台[2]。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对维修进行合理的监督,共享维修所需要的资料,了解更多器械的信息,进而更好的开展维修工作。

2.3互联网搜索引擎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

搜索引擎是很多行业开展工作的重要渠道,在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目前国内最主要的搜索引擎是百度、360、谷歌等。互联网搜索引擎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初步查找。主要针对一些没有完整资料的医疗器械,可以采用关键字查询法,如我院之前有台没有说明书的器械,出现PH酸度计测量不准故障,笔者就在百度输入“PHs-3C酸度计原理”,了解这台器械的名称、结构等,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2)电子元器件查寻。医疗器械的元器件维修必须清楚其功能和参数,维修人员就可以借助搜索引擎进行查找。3)电路图查找。如在百度的图片搜索中输入“超声波雾化器电路图”,就能找到雾化器电路图的相关资料。

2.4互联网数据库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维修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资料、期刊、文献、专著等。我院同其他医院一样,购买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能直接查找一些具有价值的资料。笔者经常通过数据库下载一些别人的经验之谈,这些资料都是具有专业性和科研性的,而且内容比较完整。

2.5互联网专业网站在医疗器械维修中的应用

网络上有很多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网站,如医疗维修在线()、医疗检验仪器维修网站()等。我院在医疗器械维修工作中很好的利用了这些专业网站的资源和知识,通过借鉴别人的一些经验和维修方法,更好的完成维修工作。笔者经过多年的积累,总结出了几点经验,能够在这些网站中快捷的查找到自己的资料。如想在医疗检验仪器维修网站查找有关生活分析仪的资料,可以在百度输入“生化分析仪site:”,如想在医疗维修在线查找有关呼吸机的资料,可以在百度输入“呼吸机site:”。

篇6

抽取本院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他们的年龄为32-63岁,平均年龄为(43.5±6.3)岁。他们的病程为0.8-13年,平均病程为(5.2±1.3)年。根据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全部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可比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上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

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针对每例患者的具体病情分别进行护理干预。定期随访,掌握患者的饮食、睡眠、用药、体育锻炼、病情变化等情况,并测量他们的各项指标;

(2)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容易发生的并发症、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对他们开展知识讲座,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再针对患者不明白的问题一一解答,发放一些相关健康手册,让他们回家阅读;

(3)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

要有效控制血糖,就要加强饮食控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帮助他们制定饮食计划。主食可以选淀粉类食物,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禁烟酒,不可食用过多糖类食物,还要少进高脂肪的食物。饭后一小时可交代患者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运动可促进糖氧化,让胰岛素敏感度增强,可帮助血糖下降。但在运动时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以每个星期五次为宜,每次半个小时,若感到不适,要立即停止运动;

(4)药物干预,有效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护士要向患者耐心解释规范使用药物的必要性,指导患者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在注射胰岛素时,要掌握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等,注射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并避免注射后发生低血糖。有效的干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皮肤抵抗力下降,最容易发生糖尿病足,一旦皮肤破损,很容易发生感染,伤口难以愈合。因此,要做好足部卫生工作,同时还要注意低血糖并发症发生,告知一旦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方法;(5)心理干预。患者发生糖尿病,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难免产生烦躁不安、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非常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多和他们有效沟通、交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让病情尽快恢复。

2结果

观察组通过干预护理后,较对照组对糖尿病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且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21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对护理干预感到满意,只有1例患者不满意,而对照组只有15例患者感到满意,6例患者不满意。由此可见,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意义。

篇7

1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压疮病例中,25例系院外带入,2例为院内不可避免发生,男16例,女11例,年龄54~93岁。27例压疮病例共发生压疮65处,其临床资料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压疮的多发部位为骶尾部、髋部和臀部,且以Ⅱ、Ⅲ、Ⅳ期为主,尤以Ⅲ期最多。

表127例65处压疮的分布情况(略)

2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及步骤

2.1创面清洗Ⅱ期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Ⅲ、Ⅳ期创面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清除厌氧菌,Ⅳ期创面还应清除周围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清洗。

2.2周围皮肤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压疮创面周围皮肤。

2.3艾条灸法将艾条一端点燃,于压疮部位做雀啄食样动作,使局部感到温热,每日1~2次,每次30min。

2.4物理治疗TDP灯照射,对正压疮部位距离25cm,每日1~2次,每次15~30min。

2.5局部药物治疗(1)中药擦剂:将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为主要成分自制的“黄药水”灭菌后涂擦于压疮创面。(2)片剂粉末:将痢特灵片剂粉末涂于压疮创面。(3)针剂:将庆大霉素针剂涂擦于压疮创面。(4)喷剂:将阿米卡星喷剂喷于压疮创面。(5)软膏:将百多邦软膏涂擦于压疮创面。

以上所列举的局部药物治疗方法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选择或组合。

2.6创面覆盖浅表创面可用溃疡贴覆盖;创面大或深者可选用无菌纱布或纱布垫覆盖,以保持良好的透气性。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溃疡愈合,痂皮脱落;显效:创面干燥无分泌物,溃疡缩小,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大;无效: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2]。治愈时间:从开始用药到完全愈合的天数。

4结果

本组27例65处压疮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后,其结果见表2。表2中除3例(含10处压疮)死亡和2例(含5处压疮)自动出院共15处压疮治疗显效或好转外,其余22例(含1例行皮瓣移植)50处压疮全部治愈。

表227例65处压疮的治疗及护理效果处(略)

5护理措施

5.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睡气垫床,经常更换卧位,鼓励和帮助病人翻身,翻身实质上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每2~3h翻身1次,不得超过4h。

5.2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2]。因此,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折、清洗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避免拖、拽、扯、拉等动作。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

5.3增加病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饮食,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应考虑由静脉补充或管喂饮食,以增强病人全身的抗病能力。

5.4加强压疮的健康宣教,促进病人及家属树立压疮康复的信心27例压疮病人中有2例压疮病人自动出院,说明病人和家属已放弃了治疗护理压疮的机会。因此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压疮发生的原因、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说明压疮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鼓励他们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树立康复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6讨论

文中所列举的一系列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方法,其治疗成本低廉,为病人节约了医疗费用,减轻了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操作方法简便,治疗效果肯定,易于被病人和家属接受,多次得到病人、家属的称赞和感激。

临床接触的压疮多为Ⅱ~Ⅳ期,多有破溃脓液或坏死组织,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感染的创面应彻底控制,以免发生严重的血液感染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因此而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压疮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亏虚、气滞血凝、经络受阻、肌肤失养而渐致坏死溃烂,行气活血、散瘀通络、解毒祛腐生肌乃对症之治则。艾灸可使局部组织血行旺盛、血供充足,减轻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的增生。同时艾灸在局部产生的温热或轻度灼痛刺激,可促使炎症被迅速吸收、创面干燥。另外还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自制的“黄药水”以黄芪、黄连、黄柏等七味中药配制而成,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因此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压疮可达到肿消痛止、脓去疮愈的目的。

压疮多见于病情危急、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病人。因此治疗压疮的同时应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注重全身营养。同时还应及时对压疮的渗出物或坏死组织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改善神经营养状况,局部治疗效果才会更明显[4]。

压疮病人身心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从表1可以看出,院外带入压疮多以Ⅱ~Ⅳ期为主,护理工作繁琐、家属厌倦、对治疗缺乏信心等都会给疾病的转归和护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和问题。因此,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护理工作,它需要全过程的细心观察和周到护理。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同情心,制订周密有效的预防护理和治疗计划,压疮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压疮的治愈率就会极大地提高,疗程就会缩短,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复[3]。

【参考文献】

1张水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61.

篇8

1个人账户的基本知识

(1)个人账户设计的初衷。我国实行个人医疗账户的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在职期间的强制性储蓄达到部分医疗自我保障,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展开来讲,建立个人账户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明确个人在医疗保障中的责任。即个人要为自己的账户缴一部分费用,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或小病费用,用完账户里的钱后由个人自付;二是通过明确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促使个人主动约束不合理的医疗消费。从功能上讲,支付现时医疗费用是个人账户的直接功能,约束医疗行为和积累医疗基金是间接功能。

(2)个人账户的优点。第一,个人账户的选择和建立对平稳地解决公费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缓解了经济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给职工带来的震动。第二,个人账户的建立弥补了共济型医疗保险的缺陷,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更有可持续性。

(3)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个人账户资金来源于两部分:一是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二是用人单位檄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按30%左右划人个人账户,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可以结转和继承。

2个人账户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违背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报告中指出个人账户的设立降低了医疗保险的互济功能。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没有互助互济,不能在群体之间分散医疗风险。现行个人账户制度规定的支付范围很不合理,这不仅会导致当期基金供给减少,统筹压力加大,也不能让个人账户在参保人医疗风险出现时发挥更有效作用。

另外,个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随机性的,不可能先积累后消费;引人积累制并不符合医疗需求规律。“大病统筹,小病自费”的制度设计,违背了“预防为主”的医学规律。另外个人账户支付的只是门诊费用,是小额的医疗费用,这都不是个人医疗费用风险所在。而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是用来防御疾病风险,所以作为基金之一的个人账户是不符合保险原理的。

2.2主管部门监督不力

(1)监督人员不足,手段困难。医保部门的编制,多是在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初确定的,随着参保覆盖面的扩大和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医保部门的工作量在不断加大。而人员却没有增加,因此人手不足是医保部门面对的普遍难

(2)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目前,除了作为主管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没有一个机构和部门对医保中心的业务进行直接监督。就医保中心而言,医保定点机构的选择、日常考核与监管,还有医保定点机构的报销,都是医保中心说了算。这种“自我监督”的运作模式,也使得监督相对缺乏。

2.3个人账户管理成本高,收益小

个人账户的建立需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向参保人发放个人账户卡。参保人持卡就医、购药后,医保经办机构还要通过网络系统向医疗机构结算费用,并在结算过程中对是否合理诊治和用药进行监督和审核。加之小额医疗费用面广量大。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个人账户的管理成本大,收效小也就成了必然。

2.4个人账户的约束功能没有实现

制度设计的初衷是通过个人账户控制医疗消费,但运行中不仅没有达到目的,甚至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参保人员对个人账户认识有误区,认为个人账户的基金归自己所有,是自己的钱,可以随便花,加之个人账户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单位缴费,人们对账户资金的珍惜程度便远远不如对个人手中的现金的珍惜程度了。

2.5个人账户的积累功能没有得到体现

在积累方面,一些地方的管理松弛也使积累功能得不到体现。由于个人账户管理的工作量大,参保人又希望使用个人账户更方便,相当一部分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十分宽松,不仅没有相应的监督、审核,有的甚至完全放开不管,“只管建账、不问去向”。加之部分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卡的作用认识有误,认为卡不是钱,随意借用给他人刷卡购药,或者一人参保全家持卡购药这便加快了个人账户基金的流失。使得个人账户积累的功能受到限制。

3个人账户的出路

个人账户出现了太多的问题,从其设计到其运行操作,都显得象个烂柿子,所以有专家提出要废除个人账户,如中国社科院社会所研究所社保专家郑秉文所认为,取消个人账户是大势所趋。有报道还透露,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个人账户的存废”问题。

那么个人账户应不应该取消呢?笔者认为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当前中国老百姓已把个人账户视为国家给予的一种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取消个人账户,容易引起强烈反应。所以对于个人账户应当采取改进的态度,逐渐淡化其功能和作用。

最先在疗保险制度中引入个人账户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于1984年建立了强制储蓄型个人账户,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和家庭(配偶、子女、父母)的住院医疗费用和一些昂贵的门诊费用。它强调家庭的责任,不注重社会共济。根据对新加坡的个人账户的了解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笔者认为中国的个人账户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引入互济功能

个人账户的设计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互济性,这也是它不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个人账户设计之初就是归定由个人支配的,所以既便在最早使用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新加坡,互济的问题也很难解决,但是新加坡政府作出了一定的措施——调整了个人账户的功能,允许个人自愿从账户中拿出一定额度参加大病统筹或互助医疗保险;同时对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规定了最高限度。

根据我国个人账户的运行情况,调整个人账户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定位个人账户功能,调整个人账户管理方式。是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在个人账户上,政府应控制其规模,适当放松对个人账户管制,允许并鼓励参保单位将个人账户定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保障,将互济引入个人账户使用。

3.2推广健康保险

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目前个人账户变“购物卡”的现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认真研究的是健康人群的个人账户使用问题,使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有专家提出,可以在健康人群中通过推广健康保险来完善个人账户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针对参保人员中患有疾病的人通过保险的方式给予事后经济补偿,是疾病保险,不是兼有预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险。而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已经从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相比之下。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保障方式,因为只有预防抓得好,患病的人才少。如果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能够结合起来,使得那些还没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能够用自己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上,既有利于减轻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也有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而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结合的途径,也使得个人账户找到了发展出路。

3.3建立激励型个人账户

我国,既没有政府保证的基本利率,也没有考虑对患者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额度做出限定。因此,账户持有人存在着提前支取和使用不断贬值的个人积累的强烈动力和充分自由。

所以,要实现个人账户的积累目的,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更重要的是引导。政府在监督其专款专用的同时,要限制提前过度消费和鼓励储蓄动机。

这就要求建立激励型账户。现在有很多职工虽然参保了,但仍对有病时多不愿支付现金,如有可观的个人账户来支付,则能解决很大的问题。所以应当提高个人账户的利率,以吸引更多的职工自觉地积累个人账户里的基金。如此反复则使个人账户的基金越积越多,产生“滚雪球”效应。职工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随之建立。为鼓励积累,在计息方面,应高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利率。

如果能对激励型账户合理的操作,那么便能增强参保职工对个人账户的合理使用的意识,使医疗保险工作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3.4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宣传个人账户的用途

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被规定的过死,应当有管理地放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由个人支配,定向用于与医疗相关的用途。也就是说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或其他医疗费用外,也可以为自己购买保险,用于预防、体检等。另外,许多人虽然建立了个人账户,但是对个人账户的了解还很不足,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宣传个人账户对参保人的益处。使其主动参加,积极有效的使用个人账户,使其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

3.5加强对医保定点医院、药店的管理。改进管理措施

针对医院药店出现的违规现象,许多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镇江的一些做法是比较成功的,可借鉴性很强。具体做法是:

①加强医保行为管理,大力推进社会监督机制成立医保行为督查小组,专门负责医保行为的督查工作。让社会直接参与医疗保险行为的监督,使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的医保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篇9

多参数监护仪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设备,该设备可以监测病人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率、脉率和全温等生理参数。目前,国内普遍使用带有CRT或LCD显示屏有便携式监护仪,该仪器能够进行实时的数据和波形显示,并且操作比较灵活,因此主要用于协助医生诊断和分析病人的病情。然而由于其体积较大、耗电量高(接220V交流电或内置电流),因此不便于病人随身携带,更无法同时对多个病人进行监护。本文设计的无线集散医疗监护系统坷以弥补上述之不足。该系统由于采用三个独立的OEM模块进行生理参数测量,每个模块分别和一个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控制显示模块相连构成独立的装置,因此每个模块的耗电量大为减少,何种也相应减少。病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使用,每个模块上的LCD显示屏可以实现显示测量信号是否正常。所有这些模块都跟上位机进行无线信息交互,PC机可以给每个模块注册一个唯一的序列号,并可以访问每个模块的信息,对该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显示、报擎等,这样就非常方便地实现了许多模块的扩展,即实现对这多个病人的实时监护。

1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该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主要包括PC机和三种独立的模块,即心电模块、血氧模块和血压模块,这三种模块都是由OEM模块和控制显示传输模块组成。心电模块主要用来测量心电、呼吸率、体温等参数;血氧模块主要用来测量血氧饱和脉率等参数;血氧模块主要用来测量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等参数;血压模块用来测量血压参数。软件部分主要是上位机的中央监护软件,包括数据库部分和用户界面。图1是无线集散医疗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

图1中,各OEM模块都和PC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串口通讯来交换信息。各OEM模块采集的数据在PC机上进行处理后被存储。用户可以在中央监护软件界面上选择任意模块查看实时采集来的数据或波形,软件可对数据自动作出分析,发现异常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2各模块功能与特点

2.1控制显示传输模块

控制显示传输模块以Atmega161单片机为核心,外接WGM-12864图形LCD模块、按键和NRF903无线收发模块。其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

Atmega161是Atmel公司生产的一款低功耗CMOSRISC的8位单片机,其具有1MIPS/MHz的性能,16K字节的FLASH,512字节的EEPROM,1K字节的存储器,35个通用I/O口,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三个定时器,内外中断源,两个可编程的UART、SPI口以及三种可以通过软件选择的节电模式。

WGM-12864B模块是单色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点阵数为64×128。其8位数据线与Atmega161的PA口相连,D/I表示数据总线上的信号是点阵数还是控制命令字,R/W表示当前操作是读或写操作,E是使能控制端,RST是复位端,CS1、CS2是左右点阵区选端。PC1、PC2、PB1、PB0为功能选择键,可以和LCD一起形成菜单方式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相应的OEM模块。在工作模式下LCD可以显示从OEM模块获取的相关数据信息。

NRF903模块是无线收发模块。NRF903是NORDIC公司推出的单片无线收/发一体芯片,它采用Bluetooth(蓝牙)核心技术设计,在一个32脚的芯片中包括了三段高频发射、高频接收、PLL合成、I/Q调制、I/Q解调、多频道切换、异步通讯接口等,其编程接口CFG_CLK(配置寄存器时钟)、CFG_DATA(配置寄存器数据)、CS(配置寄存器片选)分别和Atmega161的SPI口PB7(SCK)、PB5(MOSI)、PB4(SS)相连,可对工作频率、通道、输出功率和输出时钟频率等参数进行编程设置。设置CS为高电平,来自单片机的14位控制字,在每个CFG_CLK编程模式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将CFG_DATA端上的逻辑值写入组态寄存器,编程信息被装入,参数设置完成。STBY、PWR_DWN分别和Atmega161的PD6、PD5相连,可以设置为待机或掉电模式。数据接口DATA和Atmega161的一个UART1口相连,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TXEN脚和PD7相连,用来控制数据的收发。

图2

2.2心电OEM模块

心电OEM模块采用北京迈创通元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的BT007七通道心电板。BT007能够自动测量人体的心电波、呼吸波、心率、呼吸等、体温等参数,具有如下特点:同步七通道心电波,四级程控增益,三级滤波方式(诊断方式、监护方式、手术方式),起博脉冲抑制功能,导联脱落报警,心率范围20~250BPM,抗除颤及电刀干扰,阻抗呼吸,呼吸率范围5~99BPM;采用双体温测量,测量范围为0~50℃,显示精度0.1℃,测量精度0.2℃。与用户的通讯接口与UART串口通讯方式,内部有两种通讯协议:同步三通道心电协议与同步七通道心电协议,可以通过跳线选择。同步三通道心电协议的特点为:19200波特率,8位数据,1个起始位,一个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同步七通道心电协议的特点为:28800波特率,8位数据,1个起始位,一个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可以通过MCU向该模块发送控制字,控制心电增益、滤波方式等;心电板向MCU传送的数据,以1个字节数据头加若干字节数据为一组,成组发送,其中数据头为251~254,数字字节为0~250。MCU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分析、显示并实时传送给PC机。

2.3血氧OEM模块

血氧OEM模块采用北京迈创通元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的DIGISAT脉搏血氧模块。该模块通过TTL电平的UART口与MCU进行通讯。它可以提供如下数据:动脉血氧饱和度、脉率、体积扫描图、棒图、信号强度和状态信息。它的通讯协议和BCI通讯协议兼容,数据传送波特率为4800bps,传送格式为:8位数据+奇偶传送波特率为4800bps,传送格式为:8位数据+奇偶校验位+1个停止位。每秒钟向MCU发送60个数据包,每个数据包为5个字节。

2.4血压OEM模块

血压OEM模块采用北京迈创通元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的BTN602无创血压测量模块。该模块也通过TTL电平的UART口与UCM进行通讯。其接收外部命令后,完成相应操作,返回系统状态和相应数据。数据格式为: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奇偶校验位,波特率为4800bps。

图3

3软件系统的设计——中央监护软件

篇10

1 医疗护理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1.1 大意与渎职 入院前急救疏忽大意:①呼救电话接听不详,救护车空跑,延误抢救时间;②出诊不及时,不能及时赶到急救地点,延误抢救时机;③途中观察病情不仔细,使患者失去抢救机会。

在医院内就医过程中,护士未认真履行职责:①不执行查对制度,给患者打错针、发错药;②输血时血型错误,引起溶血反应;③不认真巡视病房,患者病情恶化未及时发现;④值班人员擅自离岗,造成急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死亡等。

以上种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如出现严重后果,构成医疗事故,则当事人须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医护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1.2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当事人对他方权利的侵害而给他方造成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医疗关系范畴内,患者享有的特殊性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安全权、求偿权、受尊重权、获取知识权、选择权、监督权和复印病历的权利,以及保护隐私权。而护理侵权主要表现为侵犯患者的自由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身体权、生命健康权和名誉权等。根据笔者的医疗实践,侵犯患者权利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2.1 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 护士在职业过程中,由于护理不当、技术不精或工作不负责任等原因给患者健康带来损害甚至死亡的差错事故,是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力的侵犯。

1.2.2 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患者有权利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医务人员和治疗护理方案。医务人员也有义务将疾病治疗护理信息告知患者。如果在患者不了解有关情况或不同意某种检查、治疗方案时强行制订护理计划并付诸实施,就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

1.2.3 侵犯患者的隐私权 常常表现为护士在执业时违反保守医秘的原则,违法窥探患者的隐私;或者利用职权非法搜身;擅自公开患者的健康资料,泄漏患者的隐私等。

1.3 药品使用不当所引的法律纠纷 在医疗过程中使用假劣药品,无批准文号,无进口药品证书药品;滥用毒麻药、、非处方药品,利用职权之便为他人提供毒麻药品,造成吸毒、贩毒等,均易引起法律纠纷,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犯罪。

1.4 特殊法律问题 ①患者遗嘱:有的患者临终前,因其家属不在场,或由于护士长期护理患者,获得患者的信任,要求护士做遗嘱见证人时,必须两名护士在场,护士不能干扰遗嘱人意愿(如插嘴、提建议等)。同时要记录遗嘱人当时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特别是精神状态。遗嘱人因感激向护士馈赠遗产时,护士最好谢绝,否则将卷入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中;②安乐死:安乐死并未得到我国法律的承认,所以,护士不能随意执行安乐死,否则很容易引起法律纠纷;③受礼及受贿:患者病愈或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后,出于感激心理,自愿向护理人员馈赠少量纪念性礼品,原则上不属于贿赂范畴;但若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索要并接受其作为酬谢而奉送的巨额钱物,则是违法犯罪行为。

2 医疗护理的法律分析及对策

如前所述,医护工作本质上是服务合同,但有其特殊性。基于医患关系作为特殊的法律关系,对于医护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更高。这样看来,完善医疗护理工作则需要从这两方面关系中同时入手。一方面,医护工作讲究技术,如果学艺不精,技术不过关,即便有一颗爱心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即便技艺精湛,水平非常高,但缺乏职业道德与法律观念,仍然是于事无补。因此,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护理工作的培训与教养。

3.1 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护士在执业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时刻牢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否则容易造成“好心办坏事”的局面。我们一定认识到我们护理工作者背负的责任,一定要小心谨慎、尽职尽责地为患者服务,保证护理安全。

3.2 提高抗风险能力 医疗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在法律上医护人员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的责任时,应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这既是尊重患者的权利也是护士自我保护的需要。

篇11

 

抑郁症多归属于中医学“郁症”范畴,其病机改变以肝气郁滞为主,舒畅气机是治郁的基本大法。采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方加味,治疗抑郁症38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25-62岁,30-45岁占90%,病程4个月至15年,38例中有8例经服西药效果不佳而转用中药治疗,30例为单纯服用中药,所有病例均按CCMD-Ⅲ诊断标准诊断,中医以脏腑辨证为主,进行辨证分型。

1.2治疗方法以口服为主,每日一剂两次分服,每剂药共煎煮两次,每次约200ml,40-60剂为一疗程,38例在治疗前进行抑郁量表(HAMD)测量,均在17分以上,其中17-19分6例,20-25分30例,27分2例,并按常规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肝功等检查。

1.3治疗前及治疗中按中医常规进行四诊,结果舌苔薄白者10例,舌苔白腻18例,白腻略黄苔10例,脉象见弦脉8例,弦滑脉16例,弦数脉8例,弦涩脉6例。

1.4基本方药组成柴胡12g 枳壳12g 川芎12g 白芍12g 当归12g 香附15g 陈皮15g 炙甘草6g

1.5 辨证分型

其中肝郁气滞22例药学论文,肝郁脾虚8例,气滞血瘀8例

2.辨证论治

2.1 肝郁气滞

主症:情绪不稳,时高时低,焦虑不安,头胀,头痛,坐卧不宁,夜不能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易怒心烦,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兼症、胃脘不适,胸胁胀痛,食少纳呆,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痛经或闭经、舌脉、舌红苔白厚腻、或黄苔少津、脉弦或弦数。治法:理气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若女子月经不调者,可配合郁金、益母草;头痛头晕加石决明、磁石、珍珠母。

2.2 肝郁脾虚

主症:情绪抑郁,多愁善感,少寐多梦,食欲下降,神疲乏力,胁肋胀痛,时有太息,腹胀。兼症:胸闷,腹痛,痛泻,便溏,妇女痛经,闭经或月经先后无定期。舌脉:舌质淡红或淡白。脉细或沉细。治法:健脾益气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黄芪12g,党参10g,白术12g,酸枣仁10g,远志10g,大枣6枚。

2.3 气滞血瘀

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少寐多梦,头痛,头晕,身体某部位有发热或麻痛感。兼症:女性伴闭经或月经后期,经色暗紫或有血块。舌脉:舌暗或有瘀点,苔白腻论文开题报告。脉弦涩。治法:理气化瘀。方药:柴胡疏肝散加桃仁15g,红花15g,赤芍15g,丹参15g。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按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1958年制定的标准分级评定疗效,共分四级,即治愈、显效、好转、无效。38例中治愈27例(71%),显效6例(15.7%),好转2例(5.2%),无效3例(7.8%)。

3.2 疗效与辩证分型

其中对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疗效最佳,治愈20例,好转4例。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治愈5例,显效2例,好转1例,气滞血瘀型疗效一般,显效1例,好转2例,无效3例。

4 讨论: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该病目前主要采用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在我国以药物治疗为主。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及其他不良反应,用中药治疗,发挥中药优势,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