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族教育论文

民族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3:4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民族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民族教育论文

篇1

一、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断裂现象分析

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断裂现象并不是自然、经济、文化中的某一类资源能够为教育活动制造不延续性,而是指以上三类生态资源与教育活动之间没有确立一种联动共生的关系,由此为少数民族教育带来了发展障碍。首先,根据对少数民族教育的自然生态关联性分析,应认识到自然地理条件作为原初性的“随境式”教育环境对学习者的支配,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自然生态范式的断裂指向少数民族地区自生性共生教育的失落”,即教育空间与教育形态的分离。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学校教育活动都是基础教育形态的变种,如回族学校教育形态即是由田间教育、回坊教育、经堂教育一步步演变而来的。在回族古代田野教育过渡到现当代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变化的不仅仅是形态,还有空间。由于少数民族生态教育空间向社群教育空间的变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教育形态创造大过一切,主要表现为对汉族教育形态的模仿,例如实施科研网拓展工程;进行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资源开发战略等等。工具性知识教育极大压缩了价值性知识教育的生存空间,在促使少数民族神学思维解体的同时放弃了生态环境对教育受众的自主化行为塑造,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其次,在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经济发展的生态关联性中,我们区分了经济类型与生计方式的不同影响机制,由于决定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框架的经济类型具有较长历史时期的稳定性,因此探讨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经济类型的关联性必须以整块历史时期为参照系,不符合当下教育活动的改进需要,因此我们倾向于从生计方式入手考察少数民族教育中知识控制与社会劳动分工的脱节。我国民族教育学家林耀华先生曾指出,如果将少数民族家庭的社会劳动看作一种教育,“那么它必然是一种自然的、直观的、奠基性的教育”,将其与统一性的、体系化的、课题化的当代教育模式接轨决不能照搬汉族学校教育惯常的“知识控制”手段。“知识控制”是指学校教育将社会生产中的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流经济主张进行理论化,通过学校教育增强其知识价值的普适性,这里面几乎不涉及少数民族纺织、酿酒、栽培等传统经济知识,或者仅仅是将它们停留在认知层面,对于如何进行传统经济资源的改造利用使其成为社会共有资源往往被教育忽略了。再次,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是作为“历时态”还是“共时态”存在于教育活动之中的区别,仅就结果而言,前者(历时态)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社会大众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危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生态链的断裂等同,其中的误区在于人们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濒危是教育自身的传承机制出了问题,实质上却不然。英国著名生态学家、教育学家埃里克阿什比曾说,传统文化的社会沿袭依赖教育的传播与借用,但对传统文化的主体接纳却不是简单的教育接触能够解决。我们可以发现当代德育教育的“礼”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大多进行了变形,不再纯粹是孔孟儒家学说中的交际礼仪,而是用来强化少数民族个体或部落的“集体协作能力”。因此看起来是教育在选择文化,其实是文化在选择教育,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文化生态的断裂现象表面上是学校教育忽略了民族文化传承,实质上却是文化教育与接受主体的衔接出现了障碍。

二、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链接途径

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生态链接是通过修复少数民族教育与自然、经济、文化之间的联动关系,维系少数民族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首先,少数民族自然生态教育空间向社群教育空间的演变促使工具性知识大大压缩了价值性知识的比例,削弱了生态环境对教育受众的自主化行为塑造。因此,重建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与自然生态的链接需要“从共生的角度解决教育空间与教育形态的分离”。尽管随着时展,少数民族自然崇拜让位于科技、工具理性毋庸置疑,但塑造两者的对立并不利于少数民族价值性知识的合理组织,须知在我国五四时期最为崇尚西学的年代也没有完全以科学知识代替“四书五经”,而是将它们置入“释典礼”、“成人礼”、“开学礼”等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行为礼仪规范及治学精神。因此我国少数民族维持学校工具性知识教育与价值性知识教育的平衡需要在对现代教育思潮的适应中融入“民族教育”关于自然审美的、意识形态的或人文意蕴等方面的价值尺度,例如塔塔尔族的学位授予仪式是在田野上举行的,要求学生亲自杀猪、犁地来作为学生生涯的结束,此类自然仪式体例即是对少数民族自然生态教育空间的保留,促使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受教育者应该承担的个体责任,工具性知识与价值性知识得以衔接。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经济生态链接同样要求学校教育提升少数民族传统经济资源的价值普适性,而不是仅仅将它们作为认知性成果给予呈现。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中的知识控制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传统劳动技术的史料性介绍,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应用性需要。对此,“任何少数民族都创造、发明过自己的科学”,例如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傣族的水利灌溉“分水器”,这些曾经在少数民族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过的传统科学技术怎么才能摆脱“历史文献”整理的范畴,使其与当代自然科学教育、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充分结合呢。笔者认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本身便具有文科与理科的综合,例如云南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如果纳西族传统城镇设计、哈尼族的传统梯田技术没有融合在少数民族旅游景点之中,那么少数民族旅游经济便失去了独有的魅力,因此少数民族教育活动完全可以通过综合性课程设置“促使历史经济遗迹与当下社会发展的经济价值保持一致”,而不是将它们隔离划分,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担负起对传统经济技术的保护、传承与开发责任。少数民族教育活动的文化生态链接也是如此,需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建立“共时态”的联动机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的文化“位育”理论认为,文化起到了将生物人与社会人结合的作用,学校教育培养的即是社会人,文化与教育的“共时态”关系旨在“致中和”,人无法放弃对自身生命的关注,“文化”辅助教育活动协调人性与社会性的冲突,笔者提倡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生态链接采用“多种族文化教育”策略而非“多元文化教育”策略。当代教育所提倡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个模糊概念,虽然它具备文化统整、降低偏见、平等团结等开放性教育框架,但其提供给少数民族学生的价值判断却并不明确。以纳西族多元文化教育为例,纳西族学校教育通过增能校园文化来打造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公民身份,从而实现文化兼容的教育目标。然而文化生态链接并不是对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多元文化教育策略是“舍一体而倡多元”,此种教育主张抑制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动机,暗含着传统民族文化生态断裂的危险。因此,笔者提倡以“多种族文化教育”取代“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文化的兼容并蓄,而是直面“教育如何解决传统文化取舍与现代文化迎拒的矛盾问题”。多种族文化教育是区别了民族性的文化教育,在尊重不同文明的同时也尊重文化价值判断的主体对象,使得学生文化吸收具备自身民族性的“主体立场”,提升学生主动选择文化生活的可能性而不是无止境地进行泛文化输入,更容易被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

作者:龙雪津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

篇2

2.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单一带来的被动局面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经济欠佳的后发展状态。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大多地处偏僻落后的地域环境。尤其民族地区的儿童少年很难获取应该的学习资料、信息,他们大多知识量少,视野狭窄。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的小孩在入学初期一般都不太通晓汉语普通话。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聚集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教师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只好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进行授课。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已经可以使用“双语”进行教学。不过,对于本来就存在“文化隔阂”的少数民族儿童少年来说,要他们完全掌握“老师的语言”已经非常困难,但他们还是被要求跟全国同龄的中小学生一样都要学习英语,以及学校所开设的规定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教学的各门功课;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跟全国同龄的中小学生一样,都要使用“同一张标准化考试试卷”……简之,跟一般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障碍性客观上是多了几层,而语言思维的障碍恐怕就是其中一关。在全球化、现代化已席卷每一个角落的当下时代,少数民族学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尽可能地接触和学习更多的现代技术文化知识,尤其要适应和通过现行的各种考试和选拨(而这些考试与选拨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多少有不公平的地方——是起点上的不公平)。因此,很多就读于基础教育或者中等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只能忍痛割爱,选择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随之对本民族的文化也就弃如敝屣。在应试教育标准单一的考核评价“指挥棒”下,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正在面临民族文化根性彻底丢失的危险,他们有可能要迅速蜕变成现代社会里缺乏民族精神定性的“无根人”;而这样的人,要么是缺乏自信,要么是狂妄自大,身心难以得到健康发展。

二、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路径探讨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总结民族教育经验与教训,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大力推进民族教育和谐、健康发展,这是历史的潮流所向,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值得深入探索。

(一)继续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留住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这是突破当下民族教育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精神,尤其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句话语的重要精神,始终把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教育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其中,要留住优秀的教师和吸引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安心长期甚至终身从事民族教育,国家必须对民族地区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确实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制定相关的监督保障机制,确实落实和完善民族地区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保证教师们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而要留住学生资源,特别是留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对于民族地区学生的各种扶持政策,做到“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3],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学校的差距,办好民族地区民族学校,重新赢得学生家长们对民族教育的信任。

(二)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球化时代,真正的民族教育应该既要强调“民族性”,又要强调“现代性”,必须做到两者的高度统一。但,目前的民族教育似乎还无法完全担当起这样的重任,症结所在无疑与目前还在执行的过于单一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关。尤其针对民族教育而言,只有深入改革现行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变单一的考核评价为多元的考核评价;积极探索、试行适当减少全国统一规定的考试科目,增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知识考核;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行选择考试科目,等等。简之,从实际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出发,不断完善民族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民族教育的时代困境才有望得到突破。

篇3

2.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创造出新的教育环境,改变了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的教与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传统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场地(教室),从孔子(前551—前479)和孟子(前372—前289)时期就开始创办和应用,“一人之上,众弟之下”。在孟子故乡山东邹县的陈列馆里,看到孟子授课之堂,一间教室里,多个长条桌、长条凳排放整齐,与现在的教室保持一致,并无太大变化。课桌、椅、黑板、讲台构成了传授知识的场地。所以,传统教学环境(教室)的最大功能是“容纳”,最大弊端是“封闭”。一所学校,只要有能容纳下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室和完备的教室条件,就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对于传统的教学环境而言,信息的封闭又是它的最大弊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不去。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环境、条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出去,也不允许出去。教育信息化只用了10年时间,打破了“围城”现象,虽然教与学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信息技术把封闭的民族地域与外界联合在一起,把封闭的教学环境与外界联系在一起,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得到与现实世界比较贴近的体验。

3.教学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教学资源由两大资源成份构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相关人员,非人力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多种教学媒体(如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网络环境等)。这两大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资源(非人力资源)除了黑板、粉笔、教科书和各种教学仪器、挂图、教具外,再无其他资源。这些资源虽然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学活动,但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有限,不能更大地发挥其支持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和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产生的作用,起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海底世界(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处在草原深处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见过海,他们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信息化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看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海底世界,从而他们得到的知识便是直观的、完整的、正确的,而不是模糊的、错误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只有老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老师不在,唯一的传播源失去,教学活动就可能中断。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改变了资源的获取形式,将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变成了一个学生面对无数个老师和专家。学生坐在电脑前,可以访问许多老师,随时随地获取他想要的知识信息。这种改变,经过了漫长的年代,现在终于实现了。

4.教与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与学方式与方法,决定着获取知识信息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条件再好,技术再先进,没有很好的实施方法与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不仅决定着质量,而且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教育信息化由于改变了教学环境构成、资源条件以及知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通道,因此教与学的方法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用多媒体资源去深化教学内容,如何用网络环境去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何使用虚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从学会到会学。这些问题都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教与学方法与方式改变同教学效果改变的关系。有一年,笔者一行三人赴美国布隆斯堡大学考察。该校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让我们校长为学生上一节对话课,通过对话了解中国的文化。课堂内容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学生向我们问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十几位同学提出了如农民得到了什么实惠,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第二段是学生让我们品尝他们亲手烹饪的中国菜。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在我们到达前十天,老师就布置了这个作业。同学们上网下载了中国菜谱,亲手进行操作学习,可以说明网络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们获取新知识的方式。第二个例子是在2013年1月北京的一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学术会议上,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下有一所小学,姐弟两人,弟弟淘气,学习不好,在分班时爸爸为弟弟报名上计算机班,姐姐上了传统班。半年后发生了变化,弟弟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姐姐,弟弟还向姐姐讲述了许多通过电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像这一类实例在中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有很多。

二、用完善与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民族教育应用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需要根据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断创新应用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民族教育教学的资源,才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克服几个不足,增强几个理念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实施十多年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经过了多个阶段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如在经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计算机教室的安装、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创设,以及校园网、“校校通”等硬件环境建设之后,使学校不同层次地具备了信息化教学条件。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先后参加了如计算机操作、信息资源设计研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硬件、软件、潜件(人力资源)条件上都基本具备,但却存在着使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佳、使用人次不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拥有,轻应用。将教育信息工程看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关注设备的拥有和数量的多少,在教学中的应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低。(2)重发展,轻效益。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太考虑国家投入的成本效益。(3)重建设,轻效果。不考虑学校自身的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但使用效率低,使用效果差。(4)重使用,轻管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高,教学应用效果也好,但管理水平差,维护条件弱,设备损坏率高,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有限。(5)重新的,轻旧的。注重新设备的使用,有新的就不用旧的,有白板就不用黑板等。这五重五轻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到教育信息化、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2.关注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任何信息的交流都要靠不同形态的符号语言来完成。民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要靠各种民族信息化资源来完成。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汉、维+汉、蒙+汉等双语教学形式。学生使用民族文字教材,教师用民族语言授课,同时加学一门汉语文课。在新疆有些学校,除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用汉语授课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民族母语授课。在藏族地区,除了开设汉语文课外,还开设藏语文课。凡是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和使用汉语授课的课程,应该开发、引进、下载汉语课程的信息化资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依靠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可通过新型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他们对汉语的学习。(2)双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使用的文字教材大都是区域性的统编教材。如藏语教材,是由教育部设在青海省的藏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一编写出版,提供给、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中小学使用。多年来编审委员会只负责文字教材编写,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基本没有。在信息化开展十多年的今天,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即国家、地方和学校相结合,加快与双语教学配套的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使少数民族学生像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3)校本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许多教育专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克服国家统编课程的诸多弊端,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边远农牧区,通过对多元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可以帮助边远农牧区学生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民俗民情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5]校本课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应该得到重视。虽然校本课程受到不同地域、学校的影响,差别很大,不可能形成统编性教材,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由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如电教馆)、学校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发建设,也可以采用几个学校协作开发的形式完成。

篇4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及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特点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对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大学生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特殊形式。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要提高教育管理实效,首先要分析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基本特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边远贫困的农村或山区,基础教育落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进入城市来到大学校园,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到陌生,一时难以适应,人际交往也往往局限于本民族的小圈子;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基础差,需要全额缴纳的高学费使学生感到生活压力很大;自认为预科生不如本科生,与本科学生难以融合,对“预科生”这个代号带来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甚至会影响日后的本科生活;许多高校所开设的预科生课程以及使用的教材仍然是高中的教材,使预科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厌学。以上这些特点都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心理,给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加大了难度。

三、营造良好心理健康环境,提高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实效的途径探索

(一)以情感为纽带,营造和谐关爱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却客观存在着并能够被主观体验到,如果学校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建立关爱、和谐的关系,那么所有师生都会在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校风校貌中受益,从而愉快的工作和学习,教育管理工作自然事半功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管理效果的基础。缺乏积极的情感的沟通,甚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会导致他们丧失激情和信心,他们比一般的本科学生更加需要关爱,虽然学习成绩较落后,但他们其中不乏能歌善舞才华横溢的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需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注入更多的积极的情感,并关注的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帮助他们敞开心扉,才能更好地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潜力,帮助他们变弱势为优势,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本科的学习生活。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工作实效。让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预科学生和谐友爱的相处,是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不同民族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宿舍,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学会与其他民族的同学和谐共处、互爱互助;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不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对于宿舍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及时予以化解;组织各种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同学的团结友爱。

(二)以激励为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从填鸭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加之课程内容“热剩饭”,部分自制力较差的预科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有的学生认为反正预科一年后肯定会上本科,所以学不学都无所谓,这种散漫的学习态度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个人的,而是会传染给其他的同学和下一届的预科学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消极心理的影响,首先,需要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测评,并对成绩优异、文体突出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干部、共青团员进行表彰,并以两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作为选择本科专业的唯一依据;其次,优化预科课程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去选听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此外,有必要执行班级集体自习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习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

篇5

二、湖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新变化,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一些问题,如专业学科定位界限模糊、课程设置不太合理、英语师范教学特色逐渐淡化。通过对该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分析后,发现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语言文学课所占学时最多。(王银全,2013:2)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堪称“学院派”或“经典派”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导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绝对不应该占据主流。英语教育专业所设课程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教学理论传授,缺乏英语教学法、学习策略和语言测试等专门以教师职业技能为主的培训课程,学生无法构建系统的语言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在没有学习英语教学理论的情况下就参加教育实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湖北民族地区英语教育专业必须要根据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本校该专业就业情况(绝大部分毕业生是该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中坚力量),确定合理的教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为恩施州及周边城市培养出高素质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英语新课程标准》把培养中小学生的兴趣、信心、策略和习惯放在首位,一改以往英语教学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马首是瞻的做法,从本质上改变了以知识为本的英语教育观,充分彰显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讲求策略、“授之以渔”的终身学习的科学育人思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英语专业教学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交、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从外语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具有双重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即师范素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英语语言知识的创新型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广的文化知识、懂教学理论、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从事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四、调整专业方向定位与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设想

湖北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构建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就业需求,以人为本,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课程应包括通识教育、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三部分,实践课程应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就湖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育专业来说,课程构建还要充分地体现民族地区的地域性、师范性,加强语言基础,熟悉教学特点,突出培养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师资教育教学特色。课程设置适当以职业培训为导向,与英语教育教学相结合保证英语教育专业方向的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力求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英语专业类基础课程是他们成为合格的基础教育英语师资的前提条件。湖北民族地区高校本专业可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办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对课程学时比例或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语音不过关。学科专业课程以视听说为主线,修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借助网络媒体技术,适当提供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并且在大一、大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二)通识文化课程在开设的已有课程中,思想政治类课程所占比例略大,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体生活方面的课程比例小。语言教学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音乐与美学知识,还要兼顾文化知识的传播,充分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可开设文学、历史、哲学、音乐、艺术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如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经典名著赏析、中国通史、社会发展概论等。

(三)教育学科课程教育类课程最能体现师范教育的特色。从目前我院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传统的三门课程已经跟不上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将此三门课程与当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突出英语教育专业的特点。必须适当增设教育类课程的种类,让学生了解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规律及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心理表现。将英语与教育两个学科整合,选择性开设“英语教学策略”、“外语教学流派”、“中小学英语课程设计”、“语言测试与评估”等。根据需要开设“英文书法与简笔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等教育技能课程。增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工程类课程,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未来英语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四)教育技能课程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未来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和课件制作技术等既是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对未来中小学教师的直接要求。开设这些课程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篇6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英语学习目标巧妙地结合教学挂图和单词卡片,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记牢了所学的单词,这样以直观生动的教具为游戏载体,将学生从抽象的单词引入到实际的课堂内容中来,寓教于乐,知识也能够轻松掌握。

(二)利用多媒体等工具

对于信息技术严重闭塞的民族地区来说,学习英语的途径只有课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给学生提供接触和了解英语的机会。我在上《Farm》这节课时,将课本情境制成课件,让学生仿佛进入农场,并且将各种动物的英语单词利用超链接,当小动物一出现就发出该动物的英语单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利用录音机播放儿童歌曲,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巩固练习,利用课件创设教学场景等,总之,在民族地区,为了这些渴求知识的孩子,能更多、更好地创造他们学习的动力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三)会创设情境和场景

语言的学习具有模仿性,需要反复操练。英语学科更是需要教师要通过巧妙设计游戏活动,将反复操练融合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交际的具体场景中,让学生在具体的说、唱、跳、演的操练中轻松学习英语,在生活中体验参与和应用英语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学习故事课文的时候,我就努力提供头饰、道具等东西,鼓励学生表演。在学习TurnleftTurnright这一课时,我就带着学生表演了“过马路”的一个小场景,让他们扮演各种角色,在场景中学会了本课的内容。

二、游戏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游戏活动的创设应注意与本课语言目标紧密结合

游戏活动只是形式,而语言目标才是内容。因此形式不可大于内容,如果只有花架子,而不注重时效性,那就失去了游戏本身的意义。例如:在学习表示方向的词时,我采用“eastwestsouthnorth”这个游戏,让学生跟着音乐动起来,拍着手指示四个方向,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并在玩的过程中记住方位词。

(二)游戏活动前,应做到指令明确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活动的控制;游戏活动后,对游戏中的语言目标进行强化,归纳总结。如,我在教情态动词can时,就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游戏前,出示明确的游戏说明: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六人),所有人边拍手边随节奏做动作,其中一人说“Icanswim,Youcandraw”,第二个说“Hecanread,Shecansing”,以此类推,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三)游戏的设计要考虑班额问题并考虑学生的参与度

在设计游戏时,有些游戏不适合大班额;有些游戏学生参与度低,这些都会使游戏低效化。如,有些教师把传统游戏“击鼓传花”放在了课堂游戏中,随着音乐传花,传到的学生说单词。这样的游戏显然不适合班额大的教学班级,而且传花的过程中一大部分没传到的学生无事可做,课堂参与度不高,也不能达到语言目标的训练。可做如下改编:(1)确定语言目标——学会运用句型MayIborrowyour_?--Sure,hereyouare.(2)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听音乐,传目标语言中出现的学习用品。如果传递的是尺子,学生B必须说“MayIborrowyourruler?”学生A说“Sure,hereyouare”,然后学生A将尺子传给学生B。以此类推,分两个竖排进行。音乐停,看哪个小组传得远,说得快。这样,在传递的过程中,学生看着直观的道具,会想办法用英语去表达,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设法记住借东西的句型。

(四)游戏的设计应该难易适中,符合所教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游戏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不但要能吸引学生,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体验成功。如,在教三年级学生学习字母时,我们教师应循序渐进,每天教4—6个,而且可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来操练。如,在认读阶段,可发给各组不同的字母卡片,教师念出字母“Aa”,拿到字母“Aa”的组要全体起立并举起字母,而其他组的学生要大声读出教师所念的字母。做错的组要“受罚”——用肢体做出A的形状。教师在念字母的过程中,要故意看着别的字母的组来念字母“Aa”,使每个组都被教师关注,增加游戏的紧张感,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强化字母认读能力,在游戏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篇7

1.教师来源单一,动手能力差

职业学校教师来源应该多样化、多渠道,但是,被调查的职业学校教师来源渠道主要为三个:小部分来自企业、行业等生产一线,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其次是从小学、普通中学、高中调入。在抽样调查的专任教师中,只有4.9%的人来自企业,7.3%来自事业单位,来自普通中学的就占17.1%。其中,在被调查的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时长近乎于零。教师来源单一。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教师主要来自学校,从学校到学校的上岗方式使得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能力,动手能力差,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容易陷入普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俗套中,最终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2.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不健全

造成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专业培训缺失。根据调查问卷,在关于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从事中职工作以前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有14.3%几乎一点也不了解中职教育,只有43%了解一点和47.6%表示比较了解。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缺乏了解,表明需要对这些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然而在新教师入职引导中,接受的培训形式比较单一且效率不高,主要为集中培训(66.7%)、专题讲座(76.2%)、师徒制(14.3%)。另外,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中有4.8%的人认为中职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类型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师只参加过县、校级的课程培训,而国家级培训所占比例较小,如表4:形式单一的培训也直接影响了教师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获得高级证书的只占4.8%,获得中级证书的为57.1%,38.1%的教师获得了初级证书,显然无法适应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据了解,培训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源于广东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限制,无法安排大多数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3.“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调

“双师型”教师缺乏是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普遍的问题。从调查数据来看,数量上,乳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连南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分别为24.1%、39%;职称上,两所学校有20.6%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的只占44.1%,中级以上的35.2%;学历上,在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本科学历占多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不到1%,约13%的只有专科及以下学历;从教师类型结构来看,文化基础课教师占38.8%,专业课教师占58.5%,而实训指导教师只有2.7%。造成“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调、实训技能缺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广东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育主管部门未能提供教师很好的培训机会,使得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来自于经费的限制,无以支持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以及外出访学;三是时间的不足,广东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生师比过高,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班级、学生管理等超负荷工作,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及自我提升。

(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少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与市场变化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能力,才能跟上新形势的步伐。中青年骨干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主力之一,需要职业学校对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培养和培训。然而,现实情况下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条件不利于教师发展,学校提供的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过少,导致教师见识不广,眼界不宽,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部分老教师甚至从未有过外出学习的经验,缺乏现代化职教理念。从年龄结构上看,被调查的教师中40岁以上的教师占了68%,40岁以下占32%左右,平均年龄45岁,平均教龄也都有23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不到20%,在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40岁以下的占总数的38%,40-50的占了54%,仍以年龄较大的教师为主。

二、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对策

(一)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1.确立科学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属名称,是区别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的特有名词,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未统一定论。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具有教师职称和职业资格证的教师;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由于定义的标准不一,每个学校的实际操作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甚至同一所学校内的也会出现争议,导致现实中的“双师型”与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有很大区别。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系统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在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也就说理想的“双师型”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师,同时具备会教理论与会指导学生实践的“双会”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制定应该要求教师同时拥有包括相应教育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和所任教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即“教师+职业资格”。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证与资格证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结合,更重要的是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融会贯通。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而言,还要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的有效再现与进行传统技艺技能的传授等方面,才能培养出既能适应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技艺的人才。

2.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

尽管制定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但是由于在具体操作上考核要求的放宽、放低,加上很大程度上考核与培训不分家,导致目前很多教师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却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严格规范资格证书的考核环节,确保职教教师“双证”的有效性。“双证”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基本条件,但是,“双证”不等于“双会”,要在持有“双证”的基础上,在认定的时候要加强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考核。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点。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离不开本民族地区企业、行业参与,因此,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民族地区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保障,也是“双师型”教师考核认定的主要参照。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引领“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带动相关劳动部门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依照“双师型”教师考核认定标准,由各领域的专家考核认定,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或者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作为考核项目,加上“双证”资格要求,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认定。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方式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向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开放的培养体系。

3.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构建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管理机制,使“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考核、评定等各方面都能找到合理的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为了激发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对获得“双师”资格的热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评定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奖金和培训等相连,成绩突出的作为全校示范以带动全体教师自觉地投入到拓展本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能力的学习中。合理的评价体系与适度的激励机制对条件落后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是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发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多渠道培养民族地区职教师资

1.通过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

通过专门的职业院校和其他大学特别是工科学院师范专业来联合培养职教师资。一是加强高等院校与民族职业学校的沟通,通过与东部发达地区对口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专业培训等形式为广东民族地区培养职教师资,如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广东省重点的职业师资培训中心,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培养的“双证书”毕业生,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合作办学,推进教师进修和选派优秀教师赴当地任教等对口支援工作,还可以根据对口支援地区和专业教学实际,培养相应的师资,推进广东民族地区职教师资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二是依托职业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开办不同专业的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养班。此类院校可以根据最自身的特长,面向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和社会招生学生,按照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学校专业设置特点、计划招生比例开办不同专业的职教师资培养班,并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担任教师,不仅解决当地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一并解决了当地学生上学、就业问题。同时,开办职教师资培养班的职业院校要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以及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和学科带头人标准,确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质量。

2.以校企合作促进职教师资培养

职业教育涉及的专业和种类之多,如果仅靠专门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育机构是无法满足各类职业学校对教师的需求的。无论是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还是从职业教育培养特色来看,职业学校教师只有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感悟、学习,才能获得最优最具实际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将学校与企业联接,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学校通过派选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保证专业教师与工厂、企业、行业之间保持专业对口业务往来的渠道顺畅,实现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对口实践的常规化和制度化。职教教师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技术进步情况,从而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广东民族地区有自己的地方经济特色,如特色农业、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民族旅游资源等,依托这些产业建立对口的师资培训基地,使得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民族产业知识与技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

(三)建立健全的经费承担机制和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

1.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

缺乏职教师资培训经费是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学校、政府、社会和教师个人四位一体的培训经费承担机制。国家在政策上对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一定的倾斜,设立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训专项用款,并且对专项用款进行跟踪,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地方政府则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学校,学校通过特色办学引进企业资金以及号召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以承担一定的师资培训经费,而教师个人按照相应培训等级适度承担一定的经费,经费承担机制可以有效的分担了职教师资培训经费不足的压力,扩大教师培训范围。

2.拓宽教师培训领域

建立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使得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一是鼓励教师学习进修,尤其是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现有学历,要求在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提升学历,使学校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制定教职工继续教育、在职攻读硕(博)士研究生以及教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选派到知名高校及企业进修学习等奖励,全面提升职教师资整体质量。二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实践技能的培训。包括提供教师到外地参加技能培训的机会以及选派专业教师到本地区企业、工厂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而且每年要选派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结束后由专业人员进行鉴定,鉴定通过则给予适当奖励,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培训。三是加强本民族地区文化及传统技能的培训。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与技能的有效载体之一,通过对本民族教师甚至不是本民族的教师却从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技能的培训,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和技艺技能。

(四)严格实行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

1.重视职教教师来源多样化

认真执行中职学校教师准入制度,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师来源多样化、多渠道的原则,既可以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学生来担任教师,也可以直接到企业中聘请具有较强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人员充当教师,这样使得专任教师符合既有规定的学历又有相关工作经历的资格条件,严格控制职校教师入口,确保民族地区职教教师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严格把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中职学校教师资格的定期认证和考试办法,及时发现认定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在操作的时候要严格依据认定程序,促使教师资格认证工作日趋规范化与制度化。

2.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激励、成长机制

一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通过提高职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企业人才到民族职业学校任教;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一些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改善现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二是聘请专业的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专业技能的兼职教师。三是积极鼓励教师晋升职称。制定职称评聘办法,并在津贴、进修、住房分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进而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四是动员教师开展产学研的工作,积极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参与技术的开发和服务。鼓励教师借助产学研平台,广泛开展科技研发,围绕市场行业企业需求,积极为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服务,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篇8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创作了很多的民族音乐,使得中华民族音乐成为了世界上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广义上说只要是中国人创造的、符合我国的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民族音乐,包含面非常广泛。我国的民族音乐分为传统音乐、按照传统音乐模式创作出的音乐。传统音乐有氛围民族民间、宫廷、宗教、文人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又可以分为民歌、戏曲、民族器乐、曲艺、歌舞音乐。按传统模式创作的音乐则是按传统音乐模式进行创作、改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后的音乐。

二、高师民族音乐教育在视唱练耳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现状介绍

(一)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现状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系统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基础课程,出现了重西轻中的现状,学生也形成了接受符合西洋大小调体系的一切音乐,其它的则不接受。这造成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排斥、不重视。不仅如此,现在的视唱练耳教材也大都根据西方十九世纪的音乐理论来进行学习,并不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古琴、打击乐等的技术及演奏技巧的教学。即使出现民族化的设想,也只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中国的曲调作为“调味品”,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风格,使得他们缺乏对民族音乐相关知识、技能的认知,无法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热情也就无从谈起,更别提传承与发扬中国民族音乐。但近几年,中国音乐界意识到了这种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单声部的视唱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民族音乐,但在多声部的视唱教材中80%的曲例仍选自西方音乐,整本教材到处可见欧洲作曲家的名字。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如民歌等却很少。事实上,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民族音乐的占比,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发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音乐、提高音乐感知、表达能力,实现传授专业音乐知识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所以必须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视唱练耳教育在教学模式方面的现状

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中,高等师范院校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重视听觉的训练,这是可取的,但却局限于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不仅如此,让汉族同学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同学使用同样的教材,对于多声部的视唱练耳教学则统一采取西方音乐训练模式,这其实会让学生无法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而且在我国,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没有因地制宜,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不能适应民族音乐体系的教学。举例来说,在唱名的选择问题上,高师一般采取“固定调唱名法”,但这种教学有利有弊,而且对于学习民乐民歌的学生而言弊大于利,因为他们的大脑里是“首调”,这就要求他们在脑海里不断地转变,就导致他们经常混淆音名。而且我国高师忽略了对首调的教学,我国民族音乐恰好又是民族调式非常丰富,首调唱名是符合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我国民族音乐风格多样,所以教学模式如果无法适应民族音乐的特点,就会出现我们被西方化的耳朵扭曲了中华民族音乐的特色。伴随着世界范围的发扬民族文化,我们必须让高师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适应中华民族音乐,对唱名的选择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结合民族音乐特色进行训练,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的音乐教育。所以视唱练耳教育必须改革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三、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高师视唱练耳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方向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音乐,尤其是传统音乐,源于生活,平淡且真挚,西方音乐则是激情澎湃的感情流露,二者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艺术的发展是植根于厚重的传统文化上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能够与舞蹈、戏剧、绘画等相联系,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能够塑造人格。我们在进行视唱练耳教育时,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艺术要立足于国内,在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教育改革,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

(二)完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

在音乐基础理论方面,首先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西方音乐为主的现状,可以引入中国音乐概论、音乐历史、中国记谱法;在乐器演奏技术方面,引入中国的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等演奏技法的介绍;在音乐风格的分析方面,各个地域的民族音乐在唱法、乐器演奏上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

(三)增加多声部视唱教材中民歌比例

教材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来源,民歌作为在中国传承千年的一种民族音乐,在多声部教材中加大民歌比例,可以培养学生拥有“中国化音乐耳朵”。而且民族音乐对首调的运用很频繁,民族音乐旋律优美你、朗朗上口,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所以要加大民族音乐比例,并寻找适合多声部民族音乐视唱的有效训练途径,推动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精神层面也得到提升。

(四)提高高师音乐老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教学理念

高师的音乐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增强自身民族文化知识水平。提升自身水平的方法包括与其他学校的互动交流,以学习他人的先进理念;进行研修,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相关课题活动,深入研究热点、难点,用学到的科学理论知道自己,并付之实践。然后在教学时,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知识传授,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位,将课堂的单纯技能培训设计为能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新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四、结语

在视唱练耳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是它作为基础课程应该承担的责任,这项任务耗时长而繁重,需要我们不断地共同努力,进行改革,将这门课程变为弘扬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场所。

作者:阮中秋 单位: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桑素萍,冯凯欣.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音乐时空,2016,05:145-146.

[2]廖小芒.民族音乐教育语境下的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改革[J].音乐时空,2014,18:169-170.

[3]张艺峰.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历史叙事与对策研究[J].音乐探索,2014,01:134-137.

篇9

1.理解和信任学生,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

情感因素是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占大多数的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上有成就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羡慕,对学习起了促进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队”的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抑制。抑制反过来又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以致恶性循环,于是两极分化日趋明显。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正确利用情感因素,以促进英语教学。有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学习习惯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英语学习成绩也较差。要想把这些“学困生”从“学困”中解脱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他们常常要有大量的情感投入,而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老师爱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就拿本班的一个瑶族学生来说,刚进入中学时,英语成绩很不理想,而且还有逃避学习的倾向,常常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而不上早读课,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我没有在班上批评他,而是在课后反复与他谈心,首先是对他的一些行为表示宽容和理解,然后鼓励他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帮他找出英语学习上所存在的实际困难,并加以帮助和指导。慢慢地,他不再逃避英语学习,有了困难和问题也愿意主动和我交流,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我深切体会到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一时跟不上表示理解,必须给予密切关注,同时还要有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在教学中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他们,而是与他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满腔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共同参与,给他们以极大的信任和理解,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

2.用爱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

创造成功是促使学生形成稳定而持久的积极学习情感的有效途径。“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上感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多种手段,以满腔热情为学生积极创造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为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创造表现自我、体验或功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每一个模块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分组学习,我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不管学习的时间多么紧张,我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利用表演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他们的精心准备和精彩表演经常会令我吃惊。学生表现出很大的潜力,我对学生每次的表演都感到满足。我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行,每一次表演,都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愉快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注。在这种愉快的情绪影响下,学生就会不断走向成功。

3.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在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当热情,具有同情心,采用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建立信赖、理解的情感人际关系。课堂气氛应融洽,不宜过于拘谨、死板或严肃。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错误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多使用积极反馈。经常在交流过程中或大庭广众下“有错必纠”,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怕出错误的紧张感,增加焦虑感。实际上,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错误很多都是过滤性的,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会自己改正,所以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少给消极的反馈。

4.搞活课堂气氛,永远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篇10

据此解释可知,一个族群可以定义为维持一个习得文化传统的群体,族群的延续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族群特殊性的重要特征首先就是族群文化的特质。既然“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于少数“族群”的特殊性,而“族群”的特殊性又主要凝结在族群文化,因此可以说,“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源于“族群文化”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教育改革”思考的重心就聚焦在“民族教育”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少数“族群”赋予的文化使命。“民族教育改革”的任务也就是尽量消除制约“民族教育”文化功能发挥的因素,使得“民族教育”在促进“族群文化”发展方面发挥功能。具体来说,“民族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以下的问题:教育与民族文化符号,教育与民族文学,教育与民俗,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禁忌,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与民族心理,教育与民族性格,教育与民族身份与认同,教育与民族意识或精神,等等。这些在“族群文化”层面的问题应该是“民族教育改革”需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决定“民族教育”特殊性的核心问题。除“族群”及其拥有的文化特质外,“地域”是影响“民族教育”特殊性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这是与我国少数族群的分布特点紧密相关的。由于历史和生产方式等原因,我国少数族群主要分布在重要的边疆地区和边远地区,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内地以及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另外,这些地区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族群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种“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地域特征成为影响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突出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必须考虑的出发点。“民族地区”的地域特征一方面制约了“民族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特殊任务。“民族教育”必须从民族地区特征出发,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服务。

因此,“民族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摒除一切脱离民族地区特点的思想、制度等因素,使得民族教育能够培养出促进本地区发展的民族人才,使民族教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正能量。具体来说,“民族教育改革”主要关注以下问题:教育与民族经济,教育与民族地区人才,教育与流动儿童,教育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教育与民族地区公民政治素养,妇女与少数民族教育,教育与人口因素,等等。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族教育改革要突出“民族”因素。“民族”因素应涵盖少数“族群”和民族“地域”或地区因素。少数族群的文化特质以及少数族群生活的特殊地域是从根本上决定民族教育异于其他教育的关键点,是影响民族教育改革推进的问题点,更是民族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民族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民族自觉”的程度。所谓“民族自觉”,就是“民族教育”对自身特殊性的一种觉知和认识。“民族自觉”的程度也就是一种对“民族教育”特殊性即民族教育改革“从哪里出发”这一问题的认知程度。

二、民族教育应基于叠合认同协调自身改革与主流及现代改革的关系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中国整体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改革过程,这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始终面临着如何协调自身改革与“主流”改革的关系问题。同时,民族教育改革还面临着在中国教育整体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自身传统与“现代”关系的问题。因此,在诸多影响民族教育改革方向的因素中,“主流”与“现代”应该是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民族教育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始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所谓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主要指中国教育改革的主导性意志、整体性行动以及主要趋势。具体来说,也即指在中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指导性思想、观念和理论,在集体共识下形成的一种整体性改革行动,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走向。

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形成了一种裹挟性的、霸权式的力量,推动着中国教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变革。相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民族教育改革则处于“支流”的地位。这种“支流”的地位一方面表明了民族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改革“主流”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国教育改革“主流”对民族教育改革的影响。这就要求民族教育改革要在自身改革与“主流”改革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民族教育改革不可以完全忽略自身的民族特点而全面地融入主流。因为“族群的需求是不同且多元的,主流文化所主导的单一认同,不能满足族群的多元需求,结果会造成族群间彼此矛盾、紧张、冲突的产生”。文化领域如此,教育改革也是如此。“主流”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上抑或行动上都毫无例外地会忽略民族教育改革存在的特点,这容易导致民族教育改革误入歧途。但是,民族教育改革同时也不可以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于自身的改革设计。因为但凡改革必然有其共同性的理念,也会遭遇到普遍性的问题与障碍。中国教育整体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中国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如何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因为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体”,而非一个“非此即彼”的两极化。如一位学者说的,“诚然,这种新与旧的作风的混合,现代与传统观念的重叠,或者正是转型期社会的一个突出的性质”。

正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使得民族教育改革始终都要思索如何在延续和发扬传统中实现民族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传统”,是指在历史的变迁中,民族教育积淀下来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价值系统等。传统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和群体性。因此可以说,民族教育的传统性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民族教育的内涵。与传统不同,我们认为民族教育的“现代”是指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性。“现代”同样也应该成为民族教育与时俱进的核心特征,且在今天已然成为民族教育改革不可阻挡的洪流。如此看来,在“传统”与“现代”关系上,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批判的精神。一方面,着力思考民族教育传统的时代性问题;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现代”概念的误解对民族教育传统扬弃的影响。民族教育传统因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故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即对环境变化回应的迟缓。因此,民族教育的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需要不断地自我检视来回应时代的诉求。这样民族教育的传统因素才能成为构成“现代”民族教育的核心要素。另外,“现代”一词具有浓重的感彩,似乎“现代”一定比“传统”好。事实上,“这种附有价值色彩的‘现代’观念常与‘盲目的崇新主义’结合不分,可是,经验告诉我们新的不一定比旧的好。同时,即使新的样样比旧的好,新的也未必一定来临。因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必一直是向‘前’演化的”。

这也就意味着对待民族教育的“传统”,我们不能认为“传统”与“落后”“愚昧”同义而一味地摒弃;同样我们也不能抱守成规,让“民族中心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作祟,排斥或主动放弃先进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而在对待民族教育的“现代”时,更要审慎地甄别批判,在加快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反思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后果”;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价值。总之,在对待“主流”和“现代”的问题上,民族教育的改革不应只固守一端,而应寻找“叠合认同”(叠合认同原指学者杨凤岗在研究美国华人基督徒的社会认同时发现,美国华人基督徒既不是放弃族群认同被动地接受同化,也不是拒绝融合而简单地固守其族群认同,而是同时圆润地建构和重构美国人认同、华人认同和宗教认同,将这三种认同叠合在一起,而又不丧失任一认同的独具特征,从而成就其叠合认同)。也即民族教育改革应该在自身的“支流”与整体改革的“主流”,在民族教育自身的“传统”与教育“现代”之间寻求叠合处、共识点,力图在民族教育自身的传统与主流和现代之间寻求一种恰切的平衡。这应该是民族教育改革始终追求的一种“理想类型”。

三、民族教育应从其他领域的改革和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寻求借鉴

“民族教育改革”作为民族地区社会综合改革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改革必然牵扯着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历史经验证明,教育改革从来不可能实现“一枝独秀”,总是或依赖、或促进、或同步于社会整体改革。因此,如何协调自身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这是关乎民族教育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另外,在我国整体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民族教育在改革局面的复杂性、改革任务的艰巨性、改革领域的广泛性等方面都已非比寻常。但是无论面对怎样的复杂情景,民族教育改革都不应忽略的就是自身的改革历史。因为今天的民族教育之所以如此,不仅取决于今天社会的发展,它还是历史改革发展到今天的结果。基于此,民族教育在深入推进改革的浪潮中始终应该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与自身改革的历史中寻求借鉴。民族教育改革与其他社会改革同处于一个改革的场域。虽然每一领域的改革都有其特定的问题,特殊的关节点,特别的改革措施,但是处在同一社会场域中的各领域改革之间并不是“领域割据”的,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彼此影响和相互干预。

所以从改革的意义来看,民族教育改革不只为了解决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还在于其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从改革的问题源来看,民族教育本身的问题是与民族问题、地区发展问题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民族教育问题主要是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如此看来,民族教育改革就不能仅仅囿于自身领域,还需要从其他社会领域中去“顺藤摸瓜”找出问题的根源。从改革的支持力量来看,民族教育改革已经逐步进入“攻坚期”,仅仅依靠教育自身的力量,已经不能使问题顺利地得以解决。“对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说,由于其面广量大,且涉及价值论争、利益博弈、体制改造、机制转换等诸多深层次错综复杂的问题,因而所需要的就不只是某项社会支持,也不只是某些社会支持”,而需要给予“完整的社会支持”。因此,民族教育改革在协调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时,虽然应该凝神静气理出自身领域的问题,突出自身领域改革的特点,但同时还应该放宽眼界,拓展领域,积极地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中寻求推动自我改革的支撑力量,借鉴推进改革的成功经验,还应该与其他领域挖掘改革中相互牵连的共同问题,突破改革中阻碍彼此的共同障碍,更应该超越领域的切割来思考“自我”改革的全局意义,探索改革行动中能够相互配合的恰切路径。民族教育改革除了不能忽略对其他领域改革的关注,还不能忽略对自身改革历史的反思。同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一样,民族教育改革从来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而是一次接续一次的行动。这也就意味着民族教育改革本身已经形成了历史,即改革的历史。这也就对今天民族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如何协调改革的“今天”与改革的“历史”。

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今天制约民族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但是民族教育今天的状况及存有的问题,除了与当下的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也与历史上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联。历史学家蒂利认为,社会演变的过程是取决于路径的。也就是说,民族教育今天的状况及存有的问题是沿着历史上的“改革”以及形成的路径发展的结果。“今天”的改革也是针对“历史”改革造就的现实而进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有必要系统梳理改革的“历史”。在改革的“历史”中追寻今天民族教育存有问题的历史原因,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寻找出路;在改革的“历史”中剖析民族教育历史上改革的成败得失,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积累经验;在改革的“历史”中整理民族教育改革的脉络,把握民族教育改革历史进程,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准确定位;在改革的“历史”中透视民族教育内外复杂的利益关系,为今天民族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当然,改革的“历史”的确对“今天”的改革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但这绝不意味着民族教育“今天”的改革必须背上“历史”改革的包袱。因为从根本上讲,“今天”的改革就是对“历史”改革遗留的问题寻求解决的一次行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改革”就是对“历史”改革的再改革。因此,民族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改革“历史的垃圾箱中”不断翻找,同时又不能掉进箱子中。

篇11

前言

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包括海内外华人期盼已久的体育盛事,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期盼的盛事。我们应以开放的意识和胸襟,和全世界人民一道,共襄盛举,办好本届奥运会。历史已经告诉世界:中华民族是重友谊、讲和谐的民族,更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北京奥运圣火在世界传递,受到了世界上热爱和平人们的热烈欢迎时。却在某些国家出现借****集团分裂国家、策划组织烧暴力事件进行干扰和攻击。有人心怀叵测故意制造事端,试图把北京奥运会当作向中国政府施压的政治筹码。中国人民出于热爱祖国的诚挚感情,对干涉我国内政的行径表达了强烈的愤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表现出空前广泛的爱国热情。

爱国热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当理性的因素注入爱国热情之中,爱国的热情非但不会冷却反而会由浅入深地走向思考、比较、判断,从而提升为一种理性的力量。把炽热的情感转化为理性的认识高度,既能够化解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也能充分凝聚和展现内在爱国力量。这种建立在民族自信、自尊和自豪基础上的,空前广泛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更加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爱国情感的理性力量。

一、多措并举,不断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途径

(一)利用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承担着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责任。应坚持用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教导大学生,用优秀历史文化教育学生,要进步挖掘课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结合实际宣传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讲授改革开放三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要为学生设置新奇、解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活跃大学生学习氛围,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领悟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博大思想,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培育大学生博大的民族精神。

(二)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民族精神

高校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让学生作为校园文化活动主导者,辅导老师从讲台走下来,从“中心位置”“退居二线”,放手让学生组织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以民族精神教育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三)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弘扬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重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积极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环节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北京奥运为契机,组织大学生通过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图片展、奥运知识读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社区、乡镇、农村,面向基层群众大力开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奥运理念和奥运精神的宣传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祥云圣火”的传递活动,使其感受民族精神的宏大;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奥运、心系奥运、喜迎奥运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青年参与奥运、奉献奥运、服务奥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充分让学生接触社会、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大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另外,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还知识于人民,更加深和巩固了所学知识,本身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

(四)建立与时代脉搏合拍,凸显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开辟网上民族精神教育新阵地,奏响网络爱国主旋律。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主席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建设主题教育网站,正是高校积极占领网络思想舆论阵地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校主题教育网站,在网上积极的真实信息,进行广泛讨论,从而达到掌握网上教育主动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宣传舆论氛围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热衷于网络,善于从网络中获取信息,而目前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要重视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建设力度,要建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特色网站,把民族文化传统、艺术作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和历史文物等制成数字化产品,实现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此外,还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文明公约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获取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

二、贴近实际,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

(一)大学生要传承民族精神,正确地、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的人才,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他们心怀远大理想,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祖国的强大繁荣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弘扬民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促进派,做时代的先锋。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它又是一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直接促进了在中国的开展,五四伟大的爱国精神直接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在共同抵御外辱、救亡图存的时代,大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抗日进入新,通过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复兴的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他们心怀远大理想,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弘扬民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促进派,做时代的先锋。

当代青年大学生要传承五四精神,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稳定和发展、繁荣和富强作贡献。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共青团组织应当组织好、引导好广大青年学生,正确地、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

(二)大学生应通过努力学习汇聚成对繁荣祖国、振兴中华的贡献

祥云火炬传递,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爱国热情,无论是看到海外华人租用飞机悬挂爱国标语的画面,还是看到人们举着的欢迎圣火传递的五星红旗,还有针对敌对势力的攻击,网友们群情激愤的声讨和谴责,这股强大的中国力量鼓舞人心,为国增辉,也给了敌对势力强有力的回击,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不可欺、不可辱。爱国需要激情,但是更要理性,因为单靠一味地愤怒和抵制无法有效回击敌对势力的攻击,弄不好还会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趁火打劫、弄出点乱子,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影响我们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北京奥运会,我们要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养。

我们要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正常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运行秩序,必须有一个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我们搞建设、谋发展、办好奥运会的重要条件。因此大学生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奥运为契机,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