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4: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国建筑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天人合一”的哲学定理是中国建筑哲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对我国建筑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和”这一观念一直指导着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和形制。传统的古代师徒制度将建筑工匠们的经验以及技术口口相传,加之灵活使用和思维的拓展,古代设计、规划与施工等营造活动则显得更为丰富多变,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智慧形态。如战国时代的《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叙述了有关城市建设的完整规划思想;在建筑规划的选址、布局、规划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水土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如“辨方正位”、“相土尝水”等理论的流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独立建筑中,我国特有木架结构将建筑本身的结构相互“锁住”。使整个框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并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独有结构特性,达到“墙倒屋不塌”的建筑水平,可谓独树一帜。在整体的建筑中,中国建筑多以组合而有序的排列为多数,讲究各个独立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廊柱等结构联系起来;而在建筑色彩、建筑方位以及建筑形式及空间等结构方式中,也常常杂糅“天干”、“地支”、“八卦”、“五行”、“阴阳”等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充分显示出华夏子民对整体构思的重视,而并不是注重条分缕析的思维特点,将人与自然、建筑等构成有机的和谐整体。难怪李约瑟在游览和研究清代皇陵后由衷地赞叹道:“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深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会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
二、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历史建筑美学之和谐
中国建筑的和谐美,同时体现在建筑形制的和谐上。儒家学派的思维特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浸透于生活中的每个领域,也必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与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尤其体现在宫殿、坛庙、陵寝等皇室建筑形态之中,这也变相地表明中国古代建筑用自己的“身躯”与“血液”写下了当时帝王社会的“政治伦理学”,并通过建筑形式的尺度、均衡、对称等形式美学原则以及色彩、线条、体块等手段将本是抽象的伦理道德符号的演绎,变为具象化的“礼乐和鸣”。
(一)“中正无邪”的布局构造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对称形体的构成体现了尊严和重要的特性。从结构与功能上区分,大致分为正堂区、休寝区、苑囿区三个功能区域。根据传统儒家哲学“中庸之道”的价值观,在建筑领域里也能看到强烈的“尚中”情结,表现了我国建筑领域的设计者们清醒的世界理性精神,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统理念之一。集中体现在中轴对称的运用和强化以及中心对称的以攒尖式屋顶来强调的建筑形式。正如《乐记•乐论篇》所言:“中正无邪礼之质也”[4]。在周代时期,中国院落空间布局已经呈现出对称的建筑形态,重要的建筑空间处于中轴线或中心点上。这种以方正的院落空间为基础,于其中营造各式对称秩序园林建筑形态的方法,已然成为城市、宫殿、坛庙、庭院建筑布局的主要模式。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设计以前后中轴线为主干,而左右交轴线则往往被忽略。西方著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那曾从人的视觉角度说明对称对人的心理机制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对称所以投合我们的心意,是由于认识和节奏的吸引力。当眼睛浏览一个建筑物的正面,每隔相等的距离就发现引人注目的东西之时,一种期望,像预料一个难免的音符或者一个必需的字眼那样,便油然涌上心头”[5]。
(二)“高大为贵”的审美态势
中国传统建筑中,功用不同的建筑具有不同的体量。在王权建筑中,常常通过巨大的体量感来突出王权的尊贵和震慑力。所以建筑物本身的体量感便成为华夏传统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和谐美的重要品质。只有通过强大的体量感,才能彰显王权的秩序性和人与当时社会的礼制的“和”。作为古建筑中重要类型的宫殿、都城、陵寝等建筑形式多是通过“高大为贵”的艺术手法来体现建筑本身的恢弘气势。《周易•彖传》说:“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者,阳刚、威壮、雄大、壮美之谓也。就是传统建筑“高大为贵”之观念的深刻反映。建筑的尚“大”之风,在建筑史上一直保持着一脉相承态势。如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前殿阿房,东西四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这一描述将阿房宫的体量之大、气势之恢弘、面积之广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再如唐都长安,据考古工作者的初步实测,唐长安都城的外郭城东西宽9 500米,南北长8 470米,周长35.5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其总面积达到84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10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万里长城的建造无疑是中国建筑的卓越表现,它蜿蜒盘旋的身姿如同飞舞磅礴的巨龙,盘卧在中华大地上,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月的时空交错中舞动着,向人们传颂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故事。
(三)打破绝对对称的“均衡之美”与“礼乐韵律”之美的呈现
传统建筑中的均衡之美是与中轴线或中心点建筑形式相关的建筑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的又一基本美学特征。“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特质是均齐,而这个特质在其建筑与诗中尤为显著。中国的这两种艺术的美可说是均齐底美———即中国式的美”[2]12。均衡感从建筑形象上来讲,具有安慰、灵境、坦然、持重之感。但是,建筑布局的整体效益还受制于很多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等,如具体的场地、交通、地形、山势等因素。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我国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他们往往通过多变的艺术处理形式,将建筑在绝对对称形式被打破的情况下使设计依旧保持良好的均衡性,使建筑仍然具有良好的均衡审美效果。如我国著名传统帝王建筑十三陵,其中长陵是整个陵区的中心,本在神道的设计中用纵深笔直的道路铺设才能合于中轴观念,但由于神道两侧远山布局体量变化所致,便将神道走向做了偏东北方向的艺术处理,使神道在略有弯曲的基础上靠近东部形态较小的山峦,远离西部形态较大的山峦,这样便在视觉上使人感到更符合均衡之美的建筑构图。“礼乐韵律”之美是中国建筑美学中的重要语汇,是塑造意境美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大自然中,韵律美随处可见,起伏的山峦、荡漾的波纹、绵绵的细雨都是韵律美的体现。而建筑艺术中的韵律美则是通过相同或相似的构件装饰等按照一定规律规则排列成的。整齐的韵律美将建筑的外在或内部在布局或形态上获得完美统一,进而达到和谐的境界。“韵律是使任何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比方说,一些散乱的点,我们要想记住它,虽说不是不可能,那也是相当困难的,因为这些点所仅有的效果,是混乱或单调,别无其他。如果把同样数量的点分成组,这样一来,整体效果就是可以认识的一种重复了,这些系列马上就变得有了连贯性,我们说它已经图案化了。眼睛常常会本能地把自己的感受归类成为一个有韵律的系统,所以在看星星时,人们常常趋向于把那些距离大致相等、光辉大致相当的星星看成一体,从而建立起一种星座图案,一种美学上的满足就会应运而生。”[6]在传统建筑布局中,中国建筑韵律是通过建筑群落以横向铺排布局而在平面上展开的。如故宫的部分房屋设计,用统一的柱子等距离排放,柱后窗门样式相同或相近,每隔一段距离便是一间屋室。屋室多为左右对称,或是在柱边放置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台基。有序不乱的固定模式定期重复,宛如音乐的不同声符的和谐交织,既显示出了王权的壮观景象,又不失庄严中的韵律感与节拍感,在心理上使人得到统一排序的震撼效果。
三、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的和谐之美
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意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也必然对中国建筑哲学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其所表现的美学意义依附于“礼”的特点十分明显。而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学派———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建筑美学中为儒家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对中国建筑艺术也具有深远的美学意义。在哲学范式中,儒家与道家学派都讲求“天人合一”。但究其侧重点,却各有不同。如果说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思想与情理统一的审美理想被宫殿、陵寝、庙宇所呈现,那么道家的心物相通、追求自然和谐的审美之道便在我国古典园林景观中淋漓地体现了出来,更在文人士大夫中获得了自由的升华。在古典园林中,建筑是被赋予其中的,构成园林所必要的条件就是建筑。山水中的亭台楼阁,小河边的拱桥轻跨,百花中庭院点饰的美学意境随处可见,它们都是园林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园林的每个角落都闪烁着建筑美的光辉。道家将“无为”作为“天人合一”的道法,人只要以“无为”的态度回归自然,便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强调自然与返朴归真的情怀,也正是这种情怀奠定了中国建筑美学的深厚的哲学基础。园林是人们亲近自然,从“内”向“外”的重要媒介,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之所。它把建筑变相地运用于现实的自然环境,是建筑向室外空间的有机延伸和拓展。中国园林美学讲求意境之美,意境之美是中国园林建筑的灵魂。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和谐为美的审美意境,意境为中国园林美学之灵魂,是中国园林追求的对美的事物的审美的创造,其和谐是由多元化和不同差异杂糅而成的优美。在园中,只要角度稍作变化,就能将庭院的景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进入“人动景变”的情景中去,产生一种虚实相生、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也是中国园林艺术追求的审美意境,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将无限的景致囊收其中。在传统园林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造园者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空间组织调整,圆满地解决了“无限于有限之中”的矛盾,将美的感受不断丰富完善,创造出园林艺术的意境之美。在传统园林中,造园者以景观为物质基础,以“天人之际”为表现形式,以“心与境契”为理想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创造出了无穷的以“和”为美的审美意境。
通常情况下,当施工图纸确定后,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再发生变动,施工方根据图纸进行施工即可。不过,由于施工图纸设计方面的问题,以及建设单位一些追加项目,可能会造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功能、结构上的改变,从而造成工程量的增减现象。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较好的控制,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甚至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因工程变更造成造价失控,最终使项目建设无法完成的现象。
1.2自然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招投标过程中,往往对自然因素都有充分的考虑,包括如气候变化、地质结构、气象因素等等,从而确定了整个工程进度安排和造价。但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情况可能会与事先勘测数据有一定差异,如不可预见的风、雪、雨、冻天气,突发性台风、地震、洪水灾害等,甚至会出现地质结构与勘测结果出现差异的现象。这些自然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过程的中断,出现增加工程量和施工难度的现象,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化。
1.3社会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社会因素也是可能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的因素,如暴力事件、社会动乱、政策变动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虽然我国政局稳定,但近两年偶有暴力事件和群众事件发生,同时建筑工程涉及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这些因素作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最终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动,甚至给建设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4施工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合同约定来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不过在招投标时所确定的施工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可能会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当施工方案存在缺漏时,将会极大的增加工程造价。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如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运用选进的施工设备等,则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合理的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2施工过程造价管理策略
2.1加强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审核
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和造价有着直接影响,虽然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制定,但建设方应当对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在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中,应当具有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应措施,如基础施工阶段土方机械的合理选用、基坑开挖土石方的处理、基坑围护方案设置,再如组织设计中劳动力、机具、临时设施的设置安排等等。只有在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中进行科学的计算、精心的对比和合理的安排,使时间和空间上都科学合理,才能更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而影响工程造价。
2.2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权利、责任、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法律上具有最高优先地位的合法文件,是处理纠纷履行义务获得权利的基本依据。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根据合同条款来规范执行,明确落实双方权利与义务,能从根本上避免合同方面带来的造价管理风险,有效的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时刻检查合同履行情况。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合同相关条款,及时解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合同为依据严格进行造价控制,使施工阶段的造价在合同条款的限制下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还应当注意自身的履约情况,全面按照合同履行自身的义务,避免合同索赔发生。同时,建设单位还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分析可能存在的造价管理风险因素,合理规避造价管理风险,采用相应措施来防范不可预见的造价风险。对于施工单位履约不完全情况,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反索赔,以减少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2.3控制工程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工程量变化、技术变更等现象,工程变更必然会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一些施工企业甚至在工程变更中大展手脚获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建设单位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查看工程实施情况,了解工程实施具体状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对于必须的工程变更,要充分计算变更对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影响,从功能、经济、美观、技术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是否确实需要变更,以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变更支出。其中,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更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并做好完整记录,保留相关材料,认真工程变更的实际发生。
2.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较长、实际情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如果不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极容易给工程造价带来巨大影响,造成造价失控现象。建设单位应当采用相应的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管理,并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保留好各类施工材料,以作为工程结算时的基本依据,避免一些不合理的索赔现象。尤其是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图纸以外的工程内容,更应当重点管理,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方面,建设单位应当对材料设备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广泛掌握材料设备市场行情,从质量、服务、价格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对造价的影响,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5处理好款项支付和索赔工作
在施工阶段,涉及大量款项支付和索赔工作,包括如进度款、材料设备费用支付、现场签证索赔等等。款项支付和索赔工作如果开展不好,将有可能引起大量纠纷,并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对于进度款项的支付,建设单位应当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符合合同条款。进度款的支付,应当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对项目数量和质量进行审核认可后,方可根据合同条款规定拨付进度款,对于不合格的工程不予付款,同时要根据合同规定进行反索赔。在施工阶段的索赔与反索赔工作极为普遍,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当做好现场签证和合同执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索赔;另一方面还要全面掌控做好反索赔工作。同时,建设单位在处理索赔问题时,还要注意索赔工作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避免因索赔工作造成工程造价的偏移。
中图分类号:V55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现在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本着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下高层建筑就应运而生。但是,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起重机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起重机在使用中又会频发事故。根据施工人员的研究,要想很好的预防建筑塔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在找到问题的存在基础后再实施合理、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的产生,以下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和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建筑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塔式起重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在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设计的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上会使用那些比较节省的,但是在完工对塔机检测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些塔机的设计的刚度就无法满足国家的需求,导致塔机可靠度的下降。同时在设计中对于变幅机构其采用的是涡轮蜗杆装置靠自锁制动;限位装置采用三维于一体的;钢丝绳过渡轮滑中所需的直径比较小;没有考虑不同的使用地区对塔机的影响。设计者在这些方面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造成了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使用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电机停电、限位装置使用时间短、滑轮频繁更换等方面的问题,在影响塔式起重机使用质量的同时还严重的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1.2加工制造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常常发现塔式起重机严重存在着使用不久焊接缝合母材就会开裂的情况,同时变幅机构没有设置变小车短绳的保护装置、塔式起重机在平衡重合压重不符合设计的规定、焊接塔身的管件和箱型的结构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使用防水隔板和排水孔、电器的保护装置以及防丝绳跳槽的装置不齐全和不可靠的现象,在对卷扬机的需求上其配套的厂家也不固定。这种种方面的原因,就使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出现机身缝隙断裂、小车短轴后出现变幅小车堕落事故、起重机整个机身倾覆事故、塔机的管件合箱体的结构出现内部锈蚀,在冬季会冻涨破裂的情况、机身中的钢丝绳在动载荷的作用下所导致的钢丝绳脱槽的情况,同时电器保护装置不齐全合卷扬机配套厂家不固定的情况也导致了设计参数不稳定和出现零位保护装置以及断错相保护装置的情况。这些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造成了问题,为塔式起重机在后期建筑施工的使用中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1]。
1.3安装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
塔式起重机在安全的过程中对于高强度的螺栓会采用弹簧来进行防松,这对于预紧力较小的情况还可以适应,但是如果预紧力较大就会将弹簧垫压碎,在联接中就会失效。一般情况在对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现塔机的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会出现机构老化、限位装置不齐全、钢结构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但是建筑企业在处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下,不会按照塔机的使用年限来更新换代,如此塔机就超过了自身的使用年限这样就导致了后期使用过程中塔机线路老化和基础不可靠的情况,从而留下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2]。另一方面由于工作人员疏于对塔机的检查,在塔机的一些零件脱落后就无法及时的发现,这就导致了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由于节省维修成本会请一些私人来维修以及拆装,而不是拿到生产厂家来进行维修和拆装,这样就导致了塔式起重器在以后的使用中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当然,操作的不当合限位器的失灵也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发生。
建筑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一个部门企业只有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稳定实施。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很多的起重以及其他的设备来完成工作,那么施工单位就要建立一套有关机械安全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在这个管理制度中需要具备一个有包括起重机机械设备在内的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同时还需要具备起重机操作司机、指挥作业人员、维修人员等,对于起重的每个环节都要由一定的人员来控制,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要落实人员的责任,实施奖罚分明的政策[3]。
2.2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教育工作
现在国家对于起重机操作人员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也要求起重机操作人员在上岗时需要持有一定的上岗从业证明。国家对在这方面的重视就是为了减少建筑施工中的起重机操作中的安全隐患。那么施工单位就要严格的按照这些规定来实施,对于新招的人员要持证上岗,已经招入的人员在没有上岗证的技术上要进行技术培训。在提高操作人员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在安全知识上的教育。
2.3加强塔式起重机的安拆管理,完善检测、验收制度
塔式起重机安装或拆除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当对安装或拆卸塔机的完好性进行检查。作业时,应当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当设置统一指挥人员和专职监护的人员。各工序应当定岗、定人、定责。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拆装工艺进行安拆,安装完后,安装人员应当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转,安装单位应当委托具有建筑机械检验、检测资格的机构承担机械检验检测,合格后,由项目部通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部门、监理、安装单位到场,对设备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联合验收一个月内必须到安全站履行备案登记手续。验收标准依据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2.4加强对施工人员在使用过程上的管理
塔式起重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和很多环节都有挂钩,那么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在具有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就需要严格的执行塔式起重机的操作流程,做到技术的交底,对于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塔式起重机要严格的控制其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使用中所用到的安全保护装置要齐全,注重对塔式起重机在日常工作中的保养和维修,做好螺栓的紧固工作合防风的措施,正确的处理设备的相邻作业以及对塔式起重机使用年限的评估,加强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前、安装中、安装后、使用前以及使用后各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对于这些工作,设备的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保证每个环节的稳定,最大化的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
2.5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的力度
对于每个行业来讲,其在实施工作的运行状态中都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监察,再次要求下,安全管理部门就需要根据国家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相关法规加强对建筑施工单位在起重机械上的安全监察。在这个方面,行政安全管理部门要对机械的制造厂家的制造资格、从事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的企业,做好安全监察的工作以及在安装维修资格上的安全质量认证。对于新安装和需要大型维修的起重机要把好安全技术上的检验关,对于没有经过合格的检查被不合格国家标准的起重机要严肃的处理,不予适用,同时面对起重机在施工中所出现的伤亡事故,行政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严肃的处理,整顿好真个建筑行业在起重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建筑塔式起重机在施工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所进行的分析从中发现了,塔式起重机主要在在设计环节、加工制造和安装这三个环节存在着问题。这样在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源头后才能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只有在建筑的过程中正确的使用起重机才能有效的发挥其它的职能和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范俊祥.塔式起重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2]陆纪法,马溢坚.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分析及其预防[J].起重运输机械.2010.(03):56.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存在多面性的,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建筑业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所以要对建筑施工的过程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使施工人员始终处于安全下,这样施工单位也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这一提前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建筑的顺利施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对此,我国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在其推动下,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都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值得欣慰的。但不可否认在施工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重视建筑的施工,在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下,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 建筑设备落后,安全责任意识欠缺
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屡见不鲜。有的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开支,没有及时地更换一些陈旧的设备,更有甚者有的经常使用的设备没有进行必要的维修和维护,有的设备大大超过的服役年龄却还在使用,这样就很自然地存在安全问题了。
有的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并不重视,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有的只是当上级来检查了才做做样子。排水系统没有安装,建筑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废弃不用的东西也都没有妥善安放,这样就导致了道路的不通畅。有的施工现场没有重视防火,对于一些必要的灭火器材没有配置完整。有的施工现场没有作为安全警示的标语,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而言之,没有安全意识,很多该有的都没有,即使有,也都是敷衍了事,形式化的东西比较多。
2.2 监管管理不到位
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因素中,监督管理不到位是其中比较重要之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更多的会重视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施工就可以,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的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管人员往往都是兼职的,所以监督管理工作也就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监管部门没有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看出,法律的约束力没有得到发挥。
2.3 安全制度不完善,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很多的建筑安全事故之所以能够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施工单位的安全制度不完善。每一次出现的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从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而也总是出了事故后才来进行追责,这也显示出我国法律的不完善。
很多施工人员都来自农村,素质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大多没有进行过严格的安全培训,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施工单位没有与他们签订相关的合同。他们的工作大都也是临时的,长期的很少,所以安全责任意识几乎没有。
3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的解决措施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切实的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人员来管理和控制施工,这样有益于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除。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安排到个人,一旦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给予公开,有利于将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要想解决施工人员素质的问题,施工单位首先就要进行安全教育上的培训,要掌握起码的安全知识,还要了解施工标准和基本的设备操作,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安全上的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停止施工,还要上报给相关的负责人,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另外施工单位在聘用人员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考核,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上岗,还要尽心必要的安全责任教育,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就要切实的负起应有的责任。进行了上述的工作后,就能够大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 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预测
大量实践证明,预防工作做好了可以大幅度降低施工问题的出现频率。施工中要及时地排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才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人员佩戴一些防护用具。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将各方的关系都协调好,提稿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
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安全事故都是当事故发生后才想办法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事情得到解决,但损失已经造成,不仅如此,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与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不相适应,如今应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将施工可以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这样就能防祸于未然,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能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3.3 加大资金投入
建筑工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之前应该对比多家的建筑材料,根据实际建筑的标准和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不能因为节省资金就选择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在现场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型的建筑材料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对于这些我们不了解的材料应该谨慎选择,不能只听推销者的言论,更加应该从实际中进行检验,确保质量达标之后才能投人工程使用。对建筑工程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应该从建设一些安全措施做起,人员的安全是首位的,一些安全保护工具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其人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这也是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基础。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深刻了解到建筑施工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整个建筑工程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造成的后果也是极为恶劣的,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地及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使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从而才能建设出一个又一个的建筑精品工程,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必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宇.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措施[J].门窗,2014(03).
[2]崔超,刘军虎.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建筑电气安装也逐渐向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人们在追求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建筑电气的安装也提出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电气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是随之而引发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这其中有设计图纸方面的原因,也有选购材料和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当然电气施工人员在安装各阶段中专业知识的缺少和责任心的欠缺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详细的分析这类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并且找到可行的方案来处理这些问题,才能达到保证施工质量和保障用户用电安全的目的。
1建筑电气安装常见问题
总结当前现代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规定;电线管预埋和敷设不符合规定;导线接、连线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规定;配电箱的配线、安装不符合规定;开关、插座盒和面板方面的问题;灯具、吊扇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要求;电话、电视系统的敷线、面板接线不符合规定等等。出现这类问题也主要由以下一个方面的原因。
2.设计图纸表意不明问题和相应措施
在整个的建筑工程中,每一步都会根据设计师的图纸一步一步进行,图纸是施工、安装阶段的前提和依据,电气安装也毫无例外。电气工程系统设备先进、管线繁锁,图纸设计者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亦或是漏洞,这些错误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都会被放大,更多的时候,设计者不够专业或是对现场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都会造成这种问题。再者就是图纸设计者在图纸的表述中的偏差,现场的安装工作人员不能通过其简略描述而正确安装,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对于电气安装人员,必须详细消化图纸,对工程中的系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现场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3 材料质量问题和相应措施
材料是建筑电气安装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影响安装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高品质的安装材料既可以节省资源和能源,又可以保证舒适、安全。例如,导线电阻率大、熔点低、性能差、绝缘差、温度系数较大;电缆耐压、耐温偏低、绝缘和抗腐蚀性差;开关、插座导电值与铭牌值有出入;塑料产品硬度和强度低、耐温、耐压低、安全性能差;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够强,接触不好,易磨损等等,都属于常见的材料问题。但是,由于材料设备的采购受多方面的限制,比如工程造价、材料属性、施工难度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在选择的过程中需各方面权衡,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最优。
4 电线管预埋和敷设出现问题和措施
1、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排水分部工程在建筑产品的质量投诉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虽然这些质量问题没有直接发生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可是许多问题的产生与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量较小,主要工程就是预留和预埋,因为施工量较小的原因,承包方从领导至项目负责人对此普遍不够重视,甚至有些项目部在此阶段根本不配备基本的给排水专业人员。因此,出现大量的预留洞位置不准,预留套管位置不准,甚至出现漏留洞口、漏埋套管等问题,给工程留下了严重的质量缺陷和事故隐患。这些问题出现后,在管道及设备安装时,随意到楼板、剪力墙上凿洞,造成建筑主体结构面目全非,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降低了卫生间楼板等结构的承载能力。有些承包方因预留错误,在不能凿打梁柱时勉强使用原来的预留洞,勉强安装,致建筑外观留下永远的遗憾,有的还留下漏水的隐患。实际上,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整个给排水分部工程的质量,而且影响到住宅整体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保证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的质量。
二、应对措施
1、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发展历程日趋规范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控制基础。
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成为给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2、技术控制
(1)针对地漏水封的设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此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笔者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地免。笔者认为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为好。
(3)管道噪音问题。
①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产生啸叫和振动,这主要由高速水流动力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所致。综合防治措施有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挠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但注意减压阀本身也有噪音,要经反复调试,使噪音减至最小。
②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试验资料表明,DN100管当流量为2.7L/s时铸铁管噪音值为46.5dB,PVC―U管噪音值为58dB,故在要求安静的高档房间(睡房除外),宜选用柔性连接铸铁管。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PSP管,隔音效果好,价格略贵,也可选用。
3、管理控制
(1)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资金。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弄清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2)抓好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控制程序贯彻ISO9000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程序。①明确建筑企业各级安全管理的方式及控制的重点,保证对安全生产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件及相应的落实措施。②认真的搞好施工前的安全控制工作,包括承发包施工合同条款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与安全目标的制订,对施工现场勘察和施工队伍营地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安全防护措施的审批,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③建立并保持施工生产过程中控制安全生产的安装,生产过程的程序,使施工现场布置规范,为安装生产设备与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行为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安全防护措施、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变化进行控制,并对其运行能力进行鉴定,以防止事故隐患的发生、发展。④建立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的事故上报、调查和结案的管理程序。
(3)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
(4)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①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②总监和总监代表要督促专业工程师、监理员认真执行质量安全巡视检查制度,质量控制部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大型巡查活动,要求专业工程师每天至少有6O%以上的工作时问用于现场巡查,发现和纠正承包商的错误做法,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要责令及时纠正,以免殃及工程质量。
③若发现承包方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现场上岗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等,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落实。同时由于环境也对质量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1、房屋渗漏的原因分析
1.1屋面
1.1.1山墙和女儿墙泛水部位的渗漏应在屋面对应室内的渗水位置查看,很容易找到山墙、女儿墙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连接泛水部位的裂缝。该裂缝与屋面平行,其渗水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材料方面。由于这2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砖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二者相差将近一倍),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砖砌体和混凝土的变形值不同,而在其连接部位就产生裂缝。但在处理渗漏时,常常发现施工并没按要求进行。比如。在山墙、女儿墙连接处的防水层没有做成圆弧形,有的防水层在连接处没有做到位,有的填嵌不严密不牢固,形成裂缝渗水的多发部位。
1.1.2屋面天沟和檐沟和落水口的渗漏在现场察看时,经常发现屋而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太小,有的甚至有倒坡现象,有的落水口高于沟面,这就使屋面天沟、檐沟排水不畅或积水,因而产生渗水。另外,施工时落水口的短管没有紧贴基层,落水口没有采用密封材料封口,做防水层时又增设附加层,这些都会造成渗水。
1.1.3变形缝的渗漏最常见发生渗水的是采用铁皮顶盖的变形缝,原因是有的镀锌铁皮顶盖未能按流水方向搭接或接口未加焊,也有少数变形缝渗水是防水层卷材未断开被拉裂,有的是变形缝未加干铺卷材封盖或加了而未达到规定要求,有的是未做附加层等原因而产生渗水。
1.1.4穿过屋面管道的渗漏穿过屋面管道的渗水经常出现在卫生间排气管、保温层排气管和厨卫间的排烟道。也有的是基层还没处理好就做防水层及其他构造层,造成构造层与管壁连接处发生裂缝,形成雨水渗漏通道
1.1.5屋面板渗漏屋面板渗水原因查找较为困难,往往是在维修时挖开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屋面板渗漏有由于结构裂缝、结构体不密实、防水材料失效等原因所造成。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原因是由于屋面防水层与保温层关系没有处理好而产生。
1.2洗手间洗手间渗水主要是施工与材料的原因,或卫生器具排水口与排水管连接的质量问题造成的。
如:大小便器、地漏下水管、上水开关、水龙头等,排水立管未预埋防水套管,‘毛坯’洗手间在装修时钻洞损坏暗埋管,使用的塑料或铝塑复合管质量差等。
1.3外墙外墙贴砖。特别是在空心砖外墙贴砖而忽略底层抹灰,或外墙铝合金窗与墙接口处出现渗水。
2、防治措施
从上述渗漏的现象及其原因分析的情况看,渗漏涉及到材料、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所以要防治,必须是全过程的综合防治。
2.1屋面渗漏的防治
2.1.1加强屋面构造层施工质量管理屋面构造施工时必须按工序分层分项进行检查和验收,做好检查验收的记录并整理归档。要改变以往靠班组自检的做法,在分项验收中应有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参加验收并签证。
2.1.2山墙和女儿墙渗漏对于山墙、女儿墙部位的渗漏,建议设计在结构上加强屋面与山墙、女儿墙的拉结增加拉结钢筋。
2.1.3天沟和檐沟及变形缝等渗漏渗漏原因虽各有不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如坡度太小,收口处不密实而产生渗水。所以建议在天沟、檐沟、变形缝的施工时适当增大其坡度(>2%),在做防水层时都应增设附加层,并采用密封材料嵌填收口处。
2.1.4屋面穿管漏水除了按要求做出圆弧和高台外,也应先进行放水检查,再做防水层,注意做好泛水。
综上所述,对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来说,防止渗漏,主要应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应密实。其次,施工过程中应防止出现施工缝。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应共同进行1次漏水检查,如发现渗漏水,必须查清位置,处理合格并签证后,才能进行屋面抹面和防水层施工,以便形成一道结构防水层。
2.2洗手间管道和地面渗漏的防治首先要把好备品、备件关。即在施工中加强检查样品。为防止地漏管道和大便器渗漏水,下水管穿过楼板的封堵,应作为一道工序检查签证,合格后才允许进行地面施工。对于蹲式下卧安装的大便器,除检查下水管封堵外。尚需通过试水,检查结构是否漏水。一定要在结构和封管处不出现渗漏水时,才允许安装蹲式大便器,这样即使大便器破碎或接口处渗水,也不至于渗入楼下
关键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1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不足
在施工管理当中,安全生产始终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对职工身心健康、安全以及效益的保障,所以说,安全意识是把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做好的关键所在。但是,就目前而言,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没有对我国的相关安全生产以及建筑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因此,不能够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认识,从而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以及实施工作当中,没有能够把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上,进而造成了很多施工事故的产生。
(二)施工管理比较弱
在施工管理中比较弱,主要就是体现在施工的面比较宽、施工的流变性比较大、施工当中存在诸多的不可预见因素、施工中资源需求的种类比较烦多和复杂、施工中所涉及到的经济、技术、法律以及人际等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多。所以,这就使得施工管理当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的难度以及复杂程度都大大增大了,但是施工人员通常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工,往往会由于质量管理的质量规范以及专业技术指导的欠缺而使得施工事故时有发生。
(三)建设单位管理十分混乱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它是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其门槛比较低,从而,各种没有管理经验以及没有相关技术和资金的中小企业也纷纷涌入到建筑市场当中,这就为行内企业造成了很高的竞争压力。另外,受到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建筑工程单位都没有市场竞争主体资格,不是没有对法人主体进行明确,就是工程项目管理严重不规范,这些现象在招投标过程当别严重,这是因为,招投标人资格审核这一阶段,通常都会由于监督力度的不足,使得人为干扰十分严重,进而在招投标过程当中招标人明招暗定的现象十分严重。
(四)工程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于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来讲,主要就是通过委托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来实施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这一监督方式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国内建筑开工项目的过于繁多和工程质量监督单位数量有限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监理工作的力度受到严重的制约;另外,建筑工程的行政监督方式给关联注意以及行败提供了足够的滋生控件;很多建筑监督单位往往会政企不分,私自设立一些官办实体,而这些官办实体主要是把营利作为目的的,一些建筑监督单位会通过行政部门的监管资质来成立相应的监理公司,或者是成立一些属于官办行之范畴的实验室,进而来强制建筑项目的检测工作必须在这里来实行等等,这些现象都为建筑质量管理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 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要以人为中心,全面把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来使施工人员明白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另外,要结合不同工程的不同特点,在具体的用人方面,要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以及管理水平等等方面来进行总合且全面的考虑,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控制,明确施工管理体制,明确各个岗位的主要职责和权利,尽可能的做到领出必行,从而来确保施工任务的按时完成。
(二)创新技术
建筑施工企业要向创新技术,就必须要把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以及新的设备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要想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并把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提升到最高的水平,离不开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管理模式的保证创新技术最为施工管理当中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是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进行保证的关键所在,也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能够使得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始终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对于相关的市政管理部门来讲,要制定出促进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管理办法,来使企业的引入新技术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适当的给予新型建筑企业相关的补贴,从而来使企业把更多的资源都转移至技术创新之上。
(三)创新组织机构
在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也就是施工单位通常考虑到的都只是自身的利益,却把其运作与建筑市场和消费者利益之间的联系给忽略了,从而给质量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对于监理单位来讲,往往会同时进行着很多个项目的工程施工监理,从而使得各个工程项目和施工主体之间的利益管理得不到很好的协调等等。所以,企业必须要纵观整个过程,从市场跟踪、招投标竞争、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社会效益的获取以及经济效益的获得全过程为出发点,纵观全程,来把施工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以及施工主体进行延伸,建立起完善且健全的项目建立组织机构,从而来保证对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有效监督。
(四)创新体制
企业要想创新体制,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作为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在进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指定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确保产权的清晰,并建立起新的产权关系,在自己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时候,要通过股东的方式来予以实现,并负担起相应的责任。这一方法实际上是把企业和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通过相应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监理,来对项目部能够采用边界比较清晰的法人财产来承担相关的法人责任进行保证。
(五)做好建筑工程的交工验收管理
对于建筑后期施工管理当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建筑工程的交工验收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后期施工工期十分紧张、工种和工序十分繁多、投入的劳动力多、材料的规格以及品种等等繁多、各个工种交叉比较多以及专业性比较强等等这些问题,使得后期施工管理成为了对整个项目质量进行保证的关键,也还是项目能否按期完成的重要保障。所以,可以从技术、管理、组织以及经济等等这些方面来进行考虑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建立起一个组织力强、权威性高以及效率高的领导机构,在具体的验收的时候,要按照批准的计划任务书以及相关的文件、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所签订的合同、施工图纸等等的规定来严格进行,完工之后及时汇报给相关的建设单位,并及时做好交工工作。
3 结语
总之,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建筑施工管理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所在,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源泉,一个成功的建筑项目的完成,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各个专业保质保量并如期的把本部门的任务完成,更需要各个专业之间加强配合并共同努力。如果一个企业只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但是在管理工作上却是十分薄弱,在制度上也不够健全和完善,那么这一企业肯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打败。
所以,对于建筑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来讲,一定要能够站立在市场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上,来对待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施工质量予以重视,能够用科学且合理的管理方法来实行建筑施工管理,来实行施工监督,通过把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技术引入进来来使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得到不断地强化,进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颖,马瑞强.简述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9年52期
[2]黎平.浅谈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编制[J].甘肃科技,2007年08期
[摘 要]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开放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 如何发挥镇纪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文化概念的解析 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软实力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探析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 作用及方向 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 彰显文化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浅谈档案利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及其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中的意义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作者简介:邓雪英(1975―),女,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艺创作,创作的小品《租儿子过年》等获省三等奖,辅导的小品《老爹进城》获省二等奖。现任新兴县文化馆任文艺创作员。
前言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通常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造价低,材料来源丰富,能浇注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可组成多种结构体系,并可节省钢材,耐久性、耐火性好,承载能力也不低,经过合理设计,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它的主要缺点是构件断面大,自重大,费模费工。而钢材强度高,韧性大,易于加工。高层钢结构具有结构断面小,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的优点。钢结构构件可在工厂加工,能缩短现场施工工期,施工方便。但是高层钢结构用钢量大,造价很高,而且耐火性能不好,需要用大量防火涂料,增加了工期和造价。在发达国家,大多数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在我国,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也有采用钢结构的高层建筑。由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所以更为合理的结构是同时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组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两种材料互相取长补短,取得经济合理、技术性能优良的效果。现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与同行商榷。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
1. 1高度问题
按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相关规定,综合考虑经济与适用的原则,给出了各种常见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详见表1。这个高度是在我国目前建筑科研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下,较为稳妥的,也是与目前整个土木工程规范体系相协调的。可实际上,已有许多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度超过了这个限制,如:采用组合结构体系的金茂大厦,高达420.15m(建筑高度);采用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中信广场,也高达322m(建筑高度)。对于超高限建筑物,应当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因为在地震力作用下,超高限建筑物的变形破坏性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许多影响因素将发生质变,即有些参数本身超出了现有规范的适宜范围,如安全指标、延性要求、材料性能、荷载取值、力学模型选取等。
表1 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楼的最大适用高度(m)
1.2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
在地震多发区,采用何种建筑材料或结构体系较为合理是工程技术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我国150m以上的建筑,采用了三种主要结构体系:框一筒、筒中筒和框架一支撑。这些也是其他国家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主要结构体系。但国外在地震区,多是以钢结构为主,而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占了90%。如此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在国内外都还没有经受较大地震作用的考验。混合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内筒往往要承受80%以上的地震作用剪力,有的高达90%以上。由于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为主,变形控制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位移限值为基准。但因其弯曲变形的侧移较大,靠刚度很小的钢框架协同工作减小侧移,不仅增大了钢结构的负担,而且效果不大,有时不得不加大混凝土筒的刚度或设置伸臂结构,形成加强层才能满足规范侧移限值。此外,在结构体系或柱距变化时,需要设置结构转换层。加强层和转换层都在本层形成大刚度而导致结构刚度突变,常常会使与加强层或转换层相邻的柱构件剪力突然加大,且加强层伸臂构件或转换层构件与外框架柱连接处很难实现强柱弱梁。此在需要设置加强层及转换层时,要慎重选择其结构模式,尽量降低其本身刚度,以减少不利影响。
在高层建筑中,根据现在我国建筑钢材的类型、品种和钢结构的加工制造能力,建议尽可能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超过一定高度后,为减小风振,钢骨(钢管)混凝土通常作为首选。采用格构式的型钢时,震害严重,采用实腹式的热轧型钢或焊接工字钢的,则震害要减少许多。
1.3轴压比与短柱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往往为了控制柱的轴压比而使柱的截面很大,而柱的纵向钢筋却为构造配筋。即使采用高强混凝土,柱断面尺寸也不能明显减小。限制柱的轴压比是为了使柱子处于大偏压状态,防止受拉钢筋未达屈服而混凝土被压碎。柱的塑性变形能力小,则结构的延性就差,当遭遇地震时,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少,结构容易被破坏。但是在结构中若能保证强柱弱梁设计,且梁具有良好延性,则柱子进入屈服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此时可放松轴压比限值。另外,许多高层建筑底几层柱的长细比虽然小于4,但并不一定是短柱。因为确定是不是短柱的参数是柱的剪跨比,只有剪跨比小于2的柱才是短柱。有专家学者提出现行抗震规范应采用较高轴压比。但是即使能调整轴压比限值,柱断面并不能由于略微增大轴压比限值而显著减小。因此在抗震的超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1.4在某些烈度区采用较低的抗震措施与构造措施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度己不能适应国情的需要,认为我国“取用了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结构设计安全度”并主张“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度水平应该大幅度提高”。此外,对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抗震设计原则,在新形势下也有重新审核的必要。我国现行抗震设防标准比较低,当取50年为分析年限时,小震烈度对应的被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为年中震烈度对应的被超越的概率为重现期为475年,大震对应的超越的概率为2%左右,重现期为2000年左右,同时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度的对应关系。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建筑电气安装也逐渐向数字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人们在追求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对建筑电气的安装也提出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电气系统的技术和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但是随之而引发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这其中有设计图纸方面的原因,也有选购材料和安装过程中的问题,当然电气施工人员在安装各阶段中专业知识的缺少和责任心的欠缺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详细的分析这类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并且找到可行的方案来处理这些问题,才能达到保证施工质量和保障用户用电安全的目的。
1建筑电气安装常见问题
总结当前现代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规定;电线管预埋和敷设不符合规定;导线接、连线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规定;配电箱的配线、安装不符合规定;开关、插座盒和面板方面的问题;灯具、吊扇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电缆、母线安装不符合要求;电话、电视系统的敷线、面板接线不符合规定等等。出现这类问题也主要由以下一个方面的原因。
2.设计图纸表意不明问题和相应措施
在整个的建筑工程中,每一步都会根据设计师的图纸一步一步进行,图纸是施工、安装阶段的前提和依据,电气安装也毫无例外。电气工程系统设备先进、管线繁锁,图纸设计者在设计中难免会出现错误亦或是漏洞,这些错误在电气安装过程中都会被放大,更多的时候,设计者不够专业或是对现场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都会造成这种问题。再者就是图纸设计者在图纸的表述中的偏差,现场的安装工作人员不能通过其简略描述而正确安装,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对于电气安装人员,必须详细消化图纸,对工程中的系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现场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3 材料质量问题和相应措施
材料是建筑电气安装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影响安装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高品质的安装材料既可以节省资源和能源,又可以保证舒适、安全。例如,导线电阻率大、熔点低、性能差、绝缘差、温度系数较大;电缆耐压、耐温偏低、绝缘和抗腐蚀性差;开关、插座导电值与铭牌值有出入;塑料产品硬度和强度低、耐温、耐压低、安全性能差;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够强,接触不好,易磨损等等,都属于常见的材料问题。但是,由于材料设备的采购受多方面的限制,比如工程造价、材料属性、施工难度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在选择的过程中需各方面权衡,达到质量和效益的最优。
4 电线管预埋和敷设出现问题和措施
工程中电线管道错综复杂,所涉及的管道数目也有成千上万根,在电线管敷设工序上,施工企业对线路安装质量不够重视,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常“重主体、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施工现场未配备专职电气质检员,管理失控,并且施工人员缺少专业技术训练,甚至无证上岗,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就盲目施工,以上这些问题很容易引发故障。这种故障一旦出现解决就很麻烦,通常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电线管预埋和敷设过程中要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规范行事。不能出现电线死结、凹痕、多层重叠等现象;在电线管和配电装置相连接时应考虑管口和箱体的固定,管线不应露出太长,不能出现管口不平、管线长短层次不齐等现象;预埋电线管时不应因为方便而仅用钳夹打结弯管口,而是用正规的塞头处理管口薄壁管不应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不应代替镀锌管。电线管预埋和敷设中的问题大都为细节问题,但往往可以从这些细节上看到工程的质量,细节上的漏洞和疏忽很可能就会为以后的安全埋下隐患,所以应足够重视这个方面的问题。 5接线盒、配电箱的安装问题和措施
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是电气安装中的三个重点设备,配电箱作为电气安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电气部分的质量。配电箱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配电箱体没有垂直,导致面板边缘没有和壁面紧贴,故影响其性能发挥;镶嵌在柱子里的盒体、箱体以及混泥土墙面歪斜不正,很影响整体感观。在配电箱预埋的时候,需算好尺寸和位置,不应出现因配电箱坐标、标高不准确而导致其凹入墙面或移位、变形等问题,其次,回路尽量做到编号完整、布线整齐等效果,要根据一次施工到位的要求执行,要达到牢固稳定、美观的效果。并且在安装完成后,要仔细的检查绝缘是否完好,零线、地线是否有交接,检查完毕再送电。最后,配电箱内的杂物应及时清洁,并及时的采取防腐措施。
6防雷、接地的安装问题和措施
现代建筑在安装过程中都会采取防雷措施,避雷带的采用可以有效的阻止建筑物遭受雷电侵害。但在避雷带的安装中也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避雷带定位不合理,采用的材料不合理;引下线和避雷带截面处理不合理;焊接质量差;屋外高金属体和防雷装置的连接不可靠;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变形缝无补偿装置,接地电阻大等。在安装避雷装置的过程中,应按照避雷带的设计要求进行,不能以小换大,以次充好,这样只会为安全埋下隐患;避雷角的定位应合理,应按照规范安装;焊缝的处理应达到平整、无气泡、无杂质等要求;避雷带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必须设置补偿器等装置。
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涉及多方多面,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为了杜绝近几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频发事故,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从各方面严把质量关,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保证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的电能。
总结
本文再现了建筑电气安装中常见的几种问题,指出了其问题所在,并且逐一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为建筑电气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