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农业教育论文

农业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5:0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业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农业教育论文

篇1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篇2

孝悌是先秦儒家文化中的主要内核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先秦儒家既主张亲爱父母,又提倡尊敬兄长。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孔子还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敬父母不能仅仅停留在“养”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和气恭敬,否则,和家里喂养的狗和马没有什么区别。“养”是赡养父母的外在表现,而“敬”是子女让父母得以安乐、欢愉,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源自内心的感恩。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曰:“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他认为亲爱父母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还认为,“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也就是为人子女如果不能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为人,不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为子。

(二)提倡忠恕———感恩社会、精忠报国

先秦儒家感恩文化移“孝”为“忠”,把“孝”由家庭推广及整个社会,集“忠孝”于一体。孔子提出:“夫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种使感恩父母之孝推及至感恩君主之“忠”,其精神实质是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这种主张家国同构,其目的是使“孝”成为维护民族关系与国家的伦理纽带。另一方面,先秦儒家感恩文化强调“恕”。先秦儒家认为,人作为一个类的存在,应当具有类的意识,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以广博的胸襟对待他人,使其与自己共同发展。

(三)倡导仁爱———感恩他人、居仁博爱

“仁爱”是先秦儒家实施感恩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以追求“仁”道为己任,教育弟子树立“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理想人格。在孔子看来,人之有仁心者,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从“亲亲之爱”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也认为,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他强调“仁,人心也”。仁的实质是一种饱含着同情怜悯“恻隐之心”的爱,亲爱父母便是仁,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四)顺天应物———感恩自然、施恩万物

先秦儒家提倡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内在本质是强调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恩情怀。人若要对自然心存感恩,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来行动。孔子主张“不时不食”、“取物以时”,如果不遵照时令,即便是砍一棵树,杀一只野兽,都是不孝,并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提出了“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人应该与天下万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否则就是不人道。孟子也把“恩足以及禽兽”,把“仁心”推扩到万物,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推及到自然万物,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二、先秦儒家感恩文化对农业高职感恩教育的启示

(一)借鉴先秦儒家的“孝悌”思想,教育学生孝报亲恩

调查发现,尽管大部分学生对父母心怀感恩之心,也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付出,当被问及“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时,大约13%的学生只知道父亲的生日,有15%的学生只记得母亲生日,但是父母生日都不记得的学生仍然占14%的比例。通过“在父母生日时表达过祝福的”调查发现,有29.5%学生表示偶尔会,可还有17%的学生表示从来都不会向父母表达祝福。这说明部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还没能上升为实际的施恩、报恩行动。可见,继承和发扬先秦儒家感恩文化中孝敬父母、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优良传统美德,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农业高职教育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又具有教育本质的共性,也应是“成人”教育。作为一所农业高职院校,要汲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孝敬父母这一传统伦理精华,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感恩型的人。对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更要着重人文精神的养成,将人文与科学相联系。要实现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就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农业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设立“感恩节”,围绕“感恩教育”主题,开展“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征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心,最终使其成为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职业人。

(二)继承先秦儒家的“忠恕”思想,教育学生效忠祖国、回报社会

先秦儒家把感恩父母之孝推及至感恩君主之“忠”,把孝推及至整个社会,把孝道转为治国之道,使君臣如父子,进而使感恩意识渗透进政治生活领域,其内在本质是在社会公德上倡导每个个体要效忠祖国。鉴于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为感恩心与责任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感恩之心。大学生作为感恩的主体,要主动关心国家发展,对社会存有感恩之心。然而,据调查发现,48.7%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还有13.4%的同学认为没有时间去关心。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时,37.6%的学生都选择不愿意去。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58.2%的学生不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这些充分表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当前感恩教育中极为重要。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教育大学生感恩社会、效忠祖国,要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引导大学生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到国家建设的一线,到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锻炼,成为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三)弘扬先秦儒家的“仁爱”思想,教育学生“泛爱众”

倡导先秦儒家感恩文化,能使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团结一致,心向故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个人,维系人与人关系之间的情愫之一便是感恩情怀。可是,据调查数据分析,13.9%的同学对别人提供的帮助不会主动言谢。当被问及“同学遇到困难时”,48.9%的同学认为“别人帮,才去帮”,12.6%的同学表示不会去帮助。为此,弘扬先秦儒家“仁爱”思想,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博爱思想,而这种思想的形成要经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感体验。农业高职院校要利用节假日、周末、寒暑假时间,组织大学生去医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让大学生从服务社会活动中体验到,做人不仅应该爱自己的亲人,还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促使其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四)汲取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养料,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先秦儒家感恩文化不仅是维系我国传统家———国———天下的伦理关系及其社会活动的纽带,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桥梁。先秦儒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演进。可是,通过调查发现,表示不会去爱护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生占28.5%的比例,有17.5%的学生认为只要农业生产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好坏无关紧要。为此,汲取先秦儒家感恩自然万物的思想养料,对于当代大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在自然中,自然为人立法,人必须遵循社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是自然实体,更是社会实体。人的自然实体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离不开社会,感恩意识的形成正是长期社会实践沉积的产物。感恩自然的品质的形成过程是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过程。如果人不经历社会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无法完成向施恩和报恩的转变。因此,农业高职院校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走向社会,通过大学生亲身实践,才能把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恩认知转化为个人行动的向导。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除了以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集约生产与清洁生产等新技术“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之外,还要帮助农民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环境,让大学生从服务社会活动中体验对自然的感恩、实践对生命的感恩,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德,促进其人生观的完善。

篇3

荷兰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主要体现在国家有着成片的农场,如经营温室蔬菜的农场多达4400个,经营花卉的农场大约有1100个[5]。荷兰现代农业的集约化主要表现在高生产力水平、高效益的农业结构和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上。荷兰现代农业的市场化主要表现在市场与每个农户相关联,围绕农产品加工增值来进出口,建立了高效完善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使得荷兰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更具有的竞争力。

2.高度发达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

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即荷兰著名的“OVO三位一体”体系,指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系统三者协同发展,这三者已经成为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3个支柱。荷兰政府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都十分的重视,与其相关事项均由农业部统一负责。“OVO三位一体”体系以农民为核心、以实际为依据,通过研究获得知识,通过教育传播知识,再通过推广将所得知识转变成实际应用的技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要,荷兰政府从1996年开始对农业知识创新体系进行了改革,将传统农业知识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的费用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转变为公共和私人资金结合共同承担,以此分散创新带来的风险。

3.互利互惠的农业组织合作模式

在荷兰,农民为了在竞争中生存,自发地组织起一种最为适合的、经济的农户组织———农业合作社。这个组织具备完善的立法,不受政府的干预,其主要形式有:①采购合作社。农民通过采购合作社订购种子、肥料等,这些合作社占有肥料供应的61%。②信用合作社。荷兰共有935个信用合作社,3000余家分支架构,90%的农民贷款都由这些信用社提供。③销售合作社。其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拍卖市场,荷兰大约有41个水果蔬菜拍卖市场、12个鲜花拍卖市场,分别拍卖荷兰85%的蔬菜、水果和95%的鲜花。④服务合作社。其由不同的机构提供保险、仓储、救济、管理和辅导等服务[6]。这些农业组织合作模式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4.完善的农业人才科技培训与教育体系

依据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荷兰的农业人才科技培训与教育体系已经十分完善,该体系是由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和高等农业职业教育3个教育层次构成。除此之外,还有农业成人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等。荷兰特别重视对农业人才的培训与教育,因此拥有世界一流的农民,他们普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一部分还有硕士和博士学历,所以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十分强大。

二、荷兰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特点

荷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农业大国的地位,这主要得益于荷兰政府对农业教育,特别是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视。荷兰的农业教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一个有效的、层次清晰、门类齐全的涉及从初级到大学程度的完整体系。其中,高等农业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荷兰的高等教育因其优质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而闻名世界,它实行的是双轨制教育,学生可以选择研究型大学和应用科技型大学。另外,还有一种是国际教育学院,主要针对留学生就读。目前,荷兰共有18所政府资助的研究型大学、42所政府资助的应用科技型大学。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模式是“二元结构”模式,由12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与5所地方农学院构成[7]。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内唯一的一所由单纯设置农科专业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农业大学———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主要由瓦赫宁根大学、9个研究所组成,它拥有一支数量庞大且科研能力极强的高级农业人才队伍,主要有5个学科团队,可以说是国内乃至整个欧洲的一流农业院校。瓦赫宁根大学共开设20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专业和7类博士研究生院所,本科学制是3年、硕士学制是2年、博士学制是4年[8]。学校的专业课程的设置立足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准,所设专业覆盖面广,可以满足农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学校还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不仅为学生提供校内的实习平台,也提供校外的实习机会。目前,荷兰大多数农业科研机构都聚集在瓦赫宁根大学周围,这一区域已成为荷兰农业科技研究和教育中心。同时,瓦赫宁根大学还承担着为世界各地设计不同的温室系统任务,为世界各地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瓦赫宁根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考察、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突显以下特色与特点。

1.高校专业设置面宽,课程设置合理荷兰高

校的专业设置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因此高校对本科生的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的通才教育,第二学年再开始专业教育和大量的选修课程。专业设置可以说涉及了方方面面,如农业机械化、系统与控制工程、园艺经济与创新以及基因与育种等,由于专业覆盖面比较广,荷兰高校设置的课程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是有所侧重。至于哪门课程有所偏重,则取决于社会需求。各个高校可以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而随时调整课程和专业,有一定的自,这就使得所设的课程紧跟社会形势,在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多种技术,十分合理。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方式很灵活,但是为了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更重视实践性教学。荷兰的高校基本上所有的专业课程的学生实践环节都占有很大比例,甚至占到课程的40%。学校为学生设置一年的实习期,学生都要在校内及校外的实习基地实习,有的还要去国外实习。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最后阶段必须到农村或公司参加生产实践,参与完成某一课题才算完成学校实践要求,这样才能获得专业证书和毕业文凭。这种实践性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掌握国内外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应用。

3.教学与科研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勇于开拓创新

由于荷兰高校具有高度的自,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以及科研课题等都以实际需求为调整依据,积极调整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同时,为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同需求,荷兰高等农业院校还主动为农民提供各项短期的教育培训,并根据农民的特殊需求进行特色教育培训。另外,荷兰的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其选题也与农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推动荷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荷兰除了拥有完善健全的农业知识网络外,还勇于开拓创新,如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农业教育培训基金会、创新与实践培训中心等机构,十分注意整合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荷兰高等农业教育在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

篇4

然而,“化学非农夫所能解,机器非农家所能办”[4]。所以只有政府出面,兴办农学教育,培养农学人才,才能掌握并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张之洞进而感慨道:农民的愚比惰更可怕,“昔者农患惰,今者农患拙,惰则人有遗力,所遗者一二,拙则地有遗利,所遗者七八。”[7]所以今日中国“欲图本富,首在修农政;欲修农政,比先修农学”。

二、张之洞兴办农业教育的主张与实践

张之洞认为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最终改变“农者不学”的局面。其主张有:第一政府要重视,设立专门的农业管理机构和专门主管农业的官员。张之洞要求在京设立农政大臣,地方各省设立农务局,州县设立劝农局,这些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具体负责“督课农务之事”,并且这些各级官员有相应的权利,中央给他们颁有“印信”[4],同时中央根据他们农政的业绩进行奖惩,“以昭示国家敦本重农之意”[4]。第二政府要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引导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张之洞主张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科技的优越性,使农民从心理上消除对西方先进科技的隔膜感和排拒感,“要在切实劝导,使民间晓然于机器之妙用,实能兴利,决不至或夺其利”,一旦农民知机器之大用,“自能闻风仿效”[8]。张之洞进一步指出:“各省先将农学诸书,广为译刻,分发通省州县,由省城农务总局,将农书所载各法,本省所宜何物,一一择要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张之洞又特别注意发挥地方绅士的榜样作用,要求各地绅士“依法试种”,根据种植收成情况,年终按照要求上报,说明本地“何种相宜,何法已能仿行,何项收成最旺”。第三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大力兴办农业教育,大力兴办农务学堂。为造就一批通晓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的人才,张之洞先后亲自和倡导创办了一批农务学堂,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省官立蚕业学堂、湖北农业教员讲习所、汉阳府官立中等农务学堂等。

令人钦佩的是,张之洞在办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办学管理措施,主要有:(1)学校定位准确,不搞“千校一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对劳动主体能力、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树立“骏马能厉险,耕田不如牛”的差异化人才观。为此张之洞把农务学堂分成三种类型:初等农务学堂“以教授农业最浅近之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培养的毕业生“能从事简易农业”生产的人才[9];中等农务学堂“以授农业所必需之知识艺能,”培养的毕业生“将来首先从事农业为宗旨”[9];高等农务学堂“以授高等农业学艺”为主要内容,培养的毕业生“将来能经理公私农务产业,并可充任各农业学堂的教员、管理员”[9]。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不同,招收对象不同,学制时间不同,授课内容不同。(2)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不搞“高分低能”。传统教育使广大学子埋头“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不经实际。所以张之洞在办理农务学堂时,强调“经世致用”。一方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提高和改进的要求,也有“实习课程”的必修规定和实习工具、实习场所广泛配备的落实。张之洞特别强调,高等农务学堂必须建设“肥料制造场、各种实验室、农具室”,“农科大学当置农场、苗圃、果园……使得练习实业”,并且要求设“置家畜病院,使实究兽医学术。”[10]这些实践教学措施更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3)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式办学。张之洞主张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先进农学技术,他建议官府予以奖励,“学生有愿赴日本农务学堂学习,学成领有凭照者,视其学业等差,分别奖给官职,赴欧洲美洲农务学堂者,路远日久,给奖较优,自备资斧者又加优焉,令其充当各省农务局办事人员。”[11]同时张之洞根据中国农务学堂缺乏专业师资情况,主张聘请外国教师,并对外籍教师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4)重学生品行养成,促德智体全面发展。张之洞在办学过程中,招收学生的前提条件是“品行端谨,体质强健”者。[9]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他要求“各学堂尤重考核学生的品行”[10],以儒家提倡的正直、气节、人品和德行作为培养目标,以儒家的仁、义、忠、孝作为衡量学生品行的标尺,以开设“修身”、地理、历史等课程作为育人手段,使学生“不流于匪僻,不习于放纵”[9]。当然,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教师,张之洞为在农务学堂选拔师资时,第一就是考核教师的品行,他要求“膺师范之任者,必当敦品养德,循礼奉法,言动威仪足为楷模”[9]。第二就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日常管理,“不得兼任其他事务,并兼营私利之事业”,并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以确定教师的任职年限。

篇5

2.现代远程教育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想选择终身学习倡导的是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出的学习时间就是人一生的时间,贯穿于人生每个阶段,它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模式,没有年龄、地域、时间的限制,真正的实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学习策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习目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前提和基石。现代远程教育独有的特征,是构建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理想选择。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多种媒体课程载体为手段,形成了受众社会化、共享教育资源、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可提供多维的实时与非实时学习支持服务等特点,不仅有利于农民开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也有利于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远程学习技能的提高,更好地适应各种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最佳选择。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束缚的现代远程教育,融合了原本相互隔离、相互分割的各级各类传统教育资源,使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实现有效沟通,让广大农民群众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实现建立农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目标。

二、现代远程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1.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承担着生产、生活等家庭重负,学习时间有限。特别是青壮年农民肩负着家庭致富和子女教育的重任,农村妇女和老人也承担了繁重的家庭劳务,参加学习时间少,困难大。然而,面对科技的发展和知识更新的加快,学习知识与个人家庭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求得个人发展、融入城市生活,甚至是对子女教育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民又容易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以追求科技进步带来的显著效益。现代新型农民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劳动、学习,再劳动再学习,不断交替的循环的。新型农民身上的多重角色压力,使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因而追求实用性和个性化成为他们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农民学习的实用性表现为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学以致用的心情迫切,他们希望所学知识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能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发展有实实在在的帮助,特别注重学用结合,希望所学知识,不仅具有新颖性,更要具有实用性;农民追求个性化学习,是因为他们要自行安排生产劳动时间,没有统一的作息制度,劳动场所分散,学习时间不易集中,所以农民希望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农民能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家庭实际情况和自身的需求选择学习方法,确定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安排学习,甚至于学习的效果,对自己是否有帮助,都可以由农民自己来评价。另外,农民希望开展个性化学习、学有所用的同时而不增加他们更多的学习费用和经济负担。

2.现代远程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得新型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运用优质的网上资源去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的素质,适应社会和职业的新挑战。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利用农闲或空闲时间安排学习,闲时多学,忙时少学或不学,使农民免除因脱产学习耽误生产、影响家庭收入的后顾之忧;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让新型农民在家就能看到(听到)优秀专家、学者的授课,享受到过去只有在学校才能获得的知识的好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为新型农民提供所需的新知识、先进生产技术,还可提供其他市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引导新型农民就业和创业,更快地适应城市生活。随着有支持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教与学的实时、非实时互动沟通的实现,新型农民在家也能跟专家、学者进行个性化沟通交流,实实在在地为农业转移人口学习知识、提高素养提供服务。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特点能极大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任何想学的知识内容,随着远程教育不断发展,促使新型农民“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将变成现实。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开展农业转移人口远程教育培训奠定了基础

现代远程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之可以走进村寨,零距离地接触农村居民,为开展农业转移人口远程教育培训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村村通工程”的推进,以及科技部开通的“中国星火计划网”,农业部开通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工程的落实,我国农村信息网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完善,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网络状况大为改观,为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农村地区有充分有利的条件,大力发展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将全国优秀的、适合农村居民的各种优质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地区的村村寨寨,输送到农村居民身边,以便他们能随时随地接受文化教育和先进技术教育,开展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从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全面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四、现代远程教育为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束缚,融合了各类教育机构的优势,整合了各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农业转移人口文化素质提高提供了最有力、最全面的智力支持。人口学家指出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内容,文盲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是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开展教育培训,降低文盲率、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手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革新了传统教育,融合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多向交互于一体的新颖有效方式,将最新的知识、技能、信息、理念及时地传到城镇化农村的各个角落,使农业转移人口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知识时代日新月异的各种信息,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业转移人口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现代远程教育开放的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化的学习模式,为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宽松的、自我导向性的学习培训,降低文盲率、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现代远程教育能有效地发挥用于农业转移人口教育培训的资源效能

篇6

2、在第二课堂中渗透农业教育

农业教育不仅在课内有机渗透,而且要发挥课外活动这个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学到课内学不到的一些实践本领与基本知识技能。我们建立了几个专题调查小组,如:选种调查小组、栽培调查小组、杂草控制小组、病虫害防治小组、无公害调查小组等。通过进店调查和访问农艺师,实地考查等多种途径,让学生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如在考查选种方法时,要求学生了解选种要求。学生回馈如下信息:要求种子颗粒饱满,无昆虫叮咬、当年新发种子等。例如,历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形成如下报告:(l)持续几年的秸杆禁烧避免了空气污染,但也使一些病虫害有了滋生之地,致使连年病虫害逞上升趋势。(2)近几年很多地块没有进行深耕细作,只是耙了二至三遍,造成耕作层过浅,小麦的根不能深扎,抗病力明显降低。(3)冬季到来年春季天气过于干旱,使土壤中的厌氧菌大量繁殖,毁坏小麦根系。(4)多数农民重视虫害,轻视病害。每年春季农民都要打2一3次杀虫剂,却没打过一次杀菌剂。而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等病害,一旦发现症状就错过了防治时期。又如,病虫害防治小组通过调查和访问,将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做了简单归纳,以黑板报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l)深耕细作。一定要深耕,增加耕作层的深度,以便小麦根系发达,增强抗病力。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深耕,也可以撒施土壤调理剂,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耕作层增加。(2)适时浇水。由于秸秆还田,土壤蓬松,过f透气,不能保墒,根系无法得到充足的水分,致使根系不旺。适时浇水可以弥补不足。(3)专业拌种。不能只图便宜,要使用专业拌种剂,特别要选用有针对性的拌种剂,才能起到防治目的。(4)一喷三防。春季喷撒农药时,除了杀虫剂,还应加人杀菌剂、营养剂和生长调节剂,综合防治,防患与未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也锻炼了毅力,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同时这也成了课堂最有效的补充,让学生热爱农业,热爱生物学,为将来从事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篇7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引进、开发和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篇8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篇9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信息以多样化、非线性的形式加以呈现,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知识结构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人类思维方法组织教学信息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要和学习能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传统教育结构是线性化的,因此,它根本无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获得知识信息,而且无法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学习。②在认知过程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熟练掌握运用,不利于于阶梯式发展过程的形成。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将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运用知识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中。

1.2可个性化自主学习,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有互动教学环节,但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被动地互动教学,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呈现多元化,既有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课堂互动,又有课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跨越时空的互动,也有同学之间的无限制的自由交流;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和机器之间的人机互动,这些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有这些显然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完成的。

1.3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发展,丰富了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声、文、图像和动画集于一体,能够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将复杂的物体通过动画及虚拟现实技术变得简单易懂;能够超越现实空间和时间,生动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能够将现实世界难以完成试验、操作过程等在虚拟的世界里得到很好的实现,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占有的时间不断扩大,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

2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由于现在的学生年龄小,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实践,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根本无法学生理解及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但由于受到时间、地域及季节的限制,农业生产机械化化的实践教学受到诸多的限制,有一些实践教学根本无法完成或只是部分完成,这些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1学生的重视的程度不够,与教师互动性不强

实践教学虽然是教学的一部分,能够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许多同学对实践课没有兴趣,认识程度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由于生产单位条件比较苦,部分学生怕苦怕累,致使实习无法完成;教师在进行实践课讲解时,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与老师进行互动,从不主动提出问题,课下与老师之间更是基本零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

2.2学校实践教学的硬件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编制不同的作业机组来满足不同机器的作业工艺,如耕地、整地、播种、田间作业工艺和收获等。这需要很多与本地域农业生产相关的动力机和作业机,并且要求学生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会熟练运用和操作这些机械。但由于学校的经费限制,不可能全部购买这些农业机器用于实践教学,虽然学生也参加过春播实习、秋收实习,但这些实习只是参观实习,学生也没有动手的机会,无法增加对这些内容的感性认识。

2.3由于季节性限制,实习生产单位不愿意提供实习地点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无论是春播还是秋收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势必影响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因此许多生产单位都不愿意接纳前来实习的学生,有的生产单位碍于情面,虽然同意学生实习,但由于现在农业生产单位的农业机械都属于私人所有,怕影响生产和出现安全事故,不让学生实际操作这些机械,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3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及设想

3.1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涉及音频技术、图形与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视频技术、多媒体著作工具以及多媒体软件开发技术等。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实践的内容以动画、视频或者其他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要求学生课下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去获得所讲授部分的多媒体内容,并要求学生将所找到的相关多媒体的内容用QQ或E-mail发给教师,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以互联网为中心,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

互动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能够使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下互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课堂讲授的内容和预习新知识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课下互动可以采取给老师打电话方式,也可以采取一些联系工具(如QQ、E-mail和微信等)同老师联系。对于经常与教师主动互动的学生,也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

3.3以3D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中心,建立虚拟农机实验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在现实世界比较困难完成和不能完成的试验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得以完成。虚拟农机实验室主要包括农机配备虚拟实验室、农机作业虚拟实验室。虚拟农机实验室里的动力机和作业机都是根据实际的农机通过3D建模建立起来的模型,模型具有的功能与真实的机器具有的功能一样。机器类型既有传统的机器,也有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多的现代化机器。在农机配备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输入相关的参数就能够自动从虚拟动力机库和作业机库设计出几种机组的配备方案,最后根据实际需要再确定出机组。在虚拟农机作业实验室,学生坐在虚拟操作台上,对农业作业机组进行操作,就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如耕地作业是采用内翻法还是外翻法,学生根据选择进行确定,然后根据选择的行走方式,学生就像亲自驾驶真实的农机一样,在田间耕作,当行走路线发生错误时,电脑会发出提醒;当耕作完成后,电脑会根据你操作的好坏,给出一个成绩,并自动记录到该学生的记录下。教师根据每次操作的成绩作为给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学生将耕地、整地、播种、田间作业工艺方法和收获的方法等在虚拟农机实验室操作熟练之后,再到实习单位去现场实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没有条件到现场实习的院校,通过虚拟农机实验室的训练,也基本能够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且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

篇10

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培养信息农民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民是主要的建设者,同时他们也是农业发展的实践者。在培养新型农民的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最重要的手段。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增强农业专业化都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能只是简单的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和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从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加强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适应经济结构转变的需要,对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中,农村劳动力占了大部分。所以要想大力发展我国的二三产业就需要让我国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2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问题

2.1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不够我国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少,我国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总体上就比较少,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方面的资金就更少。最近几年虽然我国财政对农民的培训教育有一些专门的培训工程和教育项目支持,但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投入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稳定的资金来作为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不稳定性,培训项目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这样培训的效果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整合教育资源比较困难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很多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整合各种资源,但是培训资源比较分散、资源的协调性不强以及社会培训资源的整合缺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教育资源整合比较困难,这样就对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正常开展造成影响。

2.3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互衔接不好虽然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技能素质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提高,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技工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很多企业都比较缺乏技术工人,但是很多农民在经过培训之后并不能有效满足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2.4在输入和输出方面出现培训脱节的情况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都存在输入和输出脱节的情况,很多输出地政府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民并不是在当地就业服务,所以就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资,而另外输入地的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农村劳动力并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3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措施

3.1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应该要稳步的增加,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向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倾斜。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也非常强,所以政府部门也应该要从资金上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如果只是简单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肯定不够,所以就需要借助企业、社会以及农民的力量来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最终就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体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我国政府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但是管理体制却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改善,各级政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需要更加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放线,要以社会和就业的实际需求和前提,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还应该要对自身的管理能力进行不断加强,对培训的理念和办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在确定办学思路和方向的时候应该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对课程和专业进行合理的设置,学校的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比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3.3政府各部门的资源要综合利用这样才能有效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开展的合力。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综合利用各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要对体制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各类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培训资源等进行综合利用。另外还要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使用,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工作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近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整体滑坡,这其中有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但长期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办学形式单一,办学效益不高,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一些农村职业院校为寻求新的发展,采取了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来改变目前的困境。在全新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了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三大转变,切实加强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校企、校乡、校县、校会、校站所、校校、中外7种全新的联合办学模式,办出了特色和水平。

一、校企联合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创造办学条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由双方共同确定:企业负责承担部分办学经费,并负责向学校提供部分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学校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通过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和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校企联合,企业为学校注入经济活力,提供就业岗位,而学校为企业带来知识和人力资源,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比翼双飞,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生命力的源泉。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一是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实习条件,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二是创造了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之路,三是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教学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直接面向企业,面对社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校乡联合

校乡联合办学模式是以一乡、一镇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为基点,将办学的重心下移,直接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这种办学采取灵活学制,农闲进行理论教学,农忙开展生产实习,“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学习和生产两不误”,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科技致富带头人。依托县农职学校专业优势,在县乡、村、户之间形成辐射网络,构建起信息传播、科技培训、生产示范、项目推广的立体交叉服务网络体系。坚持以县、乡农村职成学校为基地,以科技实用项目为内容,以农村初中毕业生和农民为对象,以科技示范户为骨干,从而达到学一技之长,帮一户脱贫,带一村致富;培养一批能人、形成一个农民服务组织、推广一个科技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目的。开办不同的培训班,如农业技术培训、农村管理干部培训、劳动力转移技术培训等,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及人力资源的优化提供服务。安徽省泾县高级职业中学,从1996年起,与泾县太园、云岭等乡镇实行联合办学,派专业课教师下到各行政村任科技副村长,实施“111工程”,做到一个教师扶持10个农户,带动100个农户共同致富。学校根据乡镇经济规划,提出“一村一品、一片一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总体要求,学校给每位挂职教师分任务。教师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送科技下乡。学校立足本地办学,服务经济建设,知名度大了,口碑好了,为学校招生、就业及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校县联合

校县联合模式是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院校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合作。根据县里对人才的需求,职校与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培训或学历教育。贵州省道真职业高中与县交通局、人民武装部、县委组织部、县劳动局、烟草公司等单位联合办学,面向在职于部、农民、复员军人、下岗职工进行教育和培训,先后培训学员一万余名,提高了人员素质,为复员军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有利保证。新疆昌吉畜牧学院就是由大型畜牧龙头企业的董事长任理事长、州畜牧局长任院长、学校参股的新体制实体。昌吉畜牧学院的建立是办学体制的一次创新,它构建了一个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教、多方受益、互惠多赢的平台。它第一次把政府、行业、企业与高校紧密结合了起来,让政府、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十一家龙头企业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实现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愿望,使“订单教育”变成了现实。企业在联合办学中有了发言权,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企业对人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得到了充分体现。对学生而言,通过订单办学这种全新模式,一脚跨进校门,就等于另一只脚跨进了企业,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加明确了,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如今,学院先后与昌吉市、福海县等签订了全方位合作协议,为“科教兴县”、“人才兴县”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四、校会联合

校会联合是指学校、专业协会、农户互动的办学模式。即由职业学校牵头,以专业教师和毕业生为主体,组织专业协会,再通过专业协会把农户组织起来,参加科技培训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这样,就把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紧密地置于专业协会和农户的互动之中,使职业教育直接有效地为农服务。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地由农职学校牵头组建成的农村各类专业协会遍布各乡镇。例如,宁安兰岗职成学校的西瓜协会、讷河职成学校的马铃薯协会,已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当地农民也因此脱贫致富。

五、校站、所联合

农村职成学校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横联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水利站、农机站、畜牧站等为农服务站点,上挂专业科研院所,共同研究科技项目的开发和实用技术推广,使产学研结合起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动力。这种范式有效地解决了科研院所的实验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问题,也使职业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孵化科研项目过程中,找到了自身为农服务的位置。黑龙江省采用校站、所联合模式,2003年开展推广种植业科研成果120项,畜牧业科研成果105项。

六、校校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