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特殊学生教育论文

特殊学生教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6: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特殊学生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特殊学生教育论文

篇1

1.聋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普通小学生相比

聋哑小学生的内心很脆弱,他们的心灵很容易被摧毁,因此,聋哑小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聋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对于聋哑小学生来说,真正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给予了有利的帮助。为了了解聋哑小学生心理与行为,在其发展方面的特点,在国内,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

2.聋哑小学生的行为特点

对于聋哑小学生,较高倾向在“精神质”方面,原因可能是:“内心比较孤独,很少关注别人的行为,不能很好适应外部的环境生活,反应比较迟缓、麻木,与他人相处不随和,而是喜欢挑事、闹情绪,爱做有危险的事。对于男生,大多数是内向的性格,即在人格上,很内向,喜欢安静、不喜欢集体活动,对一般人没有感情很冷淡,喜欢平淡的生活方式。而对于神经质聋哑小学生,其情绪、反应表现的是:缓慢、轻微,即使在高级动下,感情、情绪很快得到平稳、安静,所以,他们通常表现的是稳重、性情温和、自我平和。

3.调查研究对于其他研究人员

有新的发现。由于聋哑小学生,存在听觉、生理的缺陷,不能与外界正常的人进行感情的传递,因此,其认知水平的发展也比较慢。又由于聋哑青少年,没有办法体会声音的强弱,所以,找不到相关事物,代替其情感的变化,更不能很好地感知“事、物、情”的内在意义,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更不用说,在学习语言方面,尤为困难,即很难使知觉与语言保持一致,在注意力方面,不能集中比较分散,不明白口头的指导和命令。总之,他们的感知和思维,没有统一起来,在感知活动上,没有思维和语言的配合。因此,他们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的经验,不能利用间接的经验。对于感性知识变得“贫乏、肤浅、零乱”;被当前的情、境约束了,这样就表现出:“思维的僵顿、固执状态,迟钝的思维”。所以,根据聋哑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聋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关注特教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课堂教育开始,提高其心理的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明确其心理素质,培养其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把握心理素质开始培养,这能够提高德育的实及效果,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培养聋哑小学生的在政治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质量,下面从工作的实践中,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二、加强德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

1.认真学习、转变思想我们把德育工作

放在学校教育的第一位,除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外;还要学习教育方针、教育理论;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即重点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依据其特点和规律,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去培养学生,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2.开展教育活动,渗透心理素质

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生知道和掌握一些道德、观念,再根据其心理的需求,来引导、激发起兴趣,激起他们的感情,使得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从而摆脱坏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正常发展。3.实行共同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好还是坏,学校教育是一方面,需要严格要求;而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教育、要求一致。因此,我们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各种渠道的力量,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一致,虽然,在学校的教育是主要的,但儿童隐形的学校是家庭的环境,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三、挖掘思想品德课中心理素质因素

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他们看的很重要,他们要什么,家长给什么,他们要怎样,家长就怎样,加上,在家庭生活环境中,没有伙伴,养成了一种“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坏习惯,这样一来,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助长了自己的固执,不考虑别人,不喜欢集体的心态,在入学时,对学校的所有,都感到不熟悉,不喜欢在学校过集体的生活,而不喜欢集体的心态,养成了他们孤立的性格,在社会上,与他人不能很好相处,从而,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发展。所有,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合群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教育,这就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健康的氛围,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篇2

二、聋生舞蹈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培养聋生的自信心,培养聋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1.勤鼓励,多肯定,培养聋生自信心。聋生的胆子小,缺乏自信心,他们总觉得自己有很大的缺陷,所以对于聋生的舞蹈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老师多给予鼓励,在舞蹈教学中使用激励手段,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尤其是一些本身对舞蹈就有抵触的小男孩儿,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要及时的鼓励,让他们慢慢的从老师的鼓励中走出自身的阴影,最终爱上舞蹈。2.自我展示,享受自信心。曾经有一位名人说过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感受过劳动或者学习带给他的快乐,没有品尝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那么这个孩子是非常不幸的!这句话说的就是只有孩子感受过这件事成功后的喜悦,那么他才能够爱上这件事,愿意去做这件事。聋生学习舞蹈同样有这个道理。聋生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上有很大的差异,理解与感悟能力欠缺,老师只有一步步的去教授舞蹈动作,他们一步步的去学习,才能够熟练的掌握动作,但就是这小步的成功,就能够带给他们喜悦,成为他们舞蹈学习的一个转折点。

(二)实施多样化的舞蹈教学,增强聋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1.舞蹈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聋生的舞蹈教学大致分为这几个部分:基本功练习、组合舞蹈、儿童舞蹈、集体舞蹈以及民族舞蹈,这几种舞蹈虽然各有特色,但是要是真正学习起来,对于本来就性格内敛、有听力缺陷的聋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由于聋生自身听力的制约,他们没有办法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学习,只能够通过视觉来感受每一个舞蹈动作,动作学习的困难让他们感觉舞蹈课越来越枯燥,慢慢对舞蹈失去了兴趣。对于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经常性的变换课堂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动作入手,将他们喜欢的动作融入到要学习的舞蹈课程之中。举个例子:我们知道男孩子一般对舞蹈的兴趣较小,由于男孩子的肢体协调性和女孩相比较差,所以在舞蹈课堂上,男孩子总是提不起兴趣,也不积极配合。但是男孩子大多比较喜欢侧手翻,经常会在操场里翻来翻去,因此老师就把这个动作融入到了《我是小小兵》这个课程中,老师还临时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一上课就带上小军帽先来了几个侧手翻,孩子们一看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都争先恐后想上来展示,老师找了几个平时不太积极地男孩子展示动作,没想到他们动作做得特别棒!在孩子们的愉快情绪中,老师适时地提出要学习的内容,孩子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舞蹈动作,让孩子们真正的从“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舞蹈教学思维方式要多样化。在舞蹈的学习中,尽量多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说:在蒙古舞的教学中,我们先展示给聋生几个蒙古舞蹈动作,然后可以让孩子们看一看有关蒙古人生活的录像,让他们通过蒙古人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特点联想到一些蒙古舞的动作,如:老鹰飞、挤牛奶等等。这样的教学,我们既能够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又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3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1-0056-05

一、问题的提出

“隐性知识”由英国学者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指从实践和经验中领悟得来的,无法用语言表述,难以被学习、模仿和记忆的知识[1]。虽然教师的隐性知识及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在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培养中,隐性知识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运用。现有师范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不足,就在于忽略了大量具有缄默性、情景性、个体性、实践性等特点的隐性教育知识的存在,将师范教育视为一种系统化显性教育知识的外显传递、掌握和应用过程。

职教类师范生是师范生中的特殊和重要群体。基于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特点,职教师范生不仅需要具备普通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教育经验。因此,对于职教预备师资的师范生来说,隐性知识有其独特特点和地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当前,职业学校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高速发展期,对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的研究,既契合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对知识管理的新需求,也有助于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升职教师范生培养质量。因此,本研究拟从隐性知识管理流程的角度,结合职教师范生的成长环境,系统考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并着重分析其障碍点,以期为提高职教师范生的知识管理意识和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二、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参考索妤[2]编制的教师隐性知识管理调查问卷和张瑶[3]编制的高校师范生个人知识管理调查问卷,并进行精炼与改编。从知识管理流程角度,将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分为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创新等五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上均设置3个题目。问卷共15个题目,每个题目均描述一个教育隐性知识管理的日常表现或态度,如“我喜欢通过与同学交流获取教学经验”,请师范生判断该描述与自身现状的符合程度。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定法,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计1~5分,分数越高代表职教师范生的隐性知识管理能力越强。

研究选取全国八所独立设置、专门培养职教师范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进行调查。受调查师范生共467人,年龄在17~26岁。其中,男生164人,女生303人,一至四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28、120、124和95人。

(一)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获取现状

在隐性知识获取上,设置的3个项目分别考察师范生对隐性知识获取的态度和获取途径。表1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获取上的表现差异。

由表1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对隐性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平均得分为3.91,表明对隐性知识价值比较肯定;在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上,学生得分为2.6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与同学交流获取经验上得分3.73,表明该途径采用较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获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上,一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四年级(t=2.862,p

(二)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存储现状

在隐性知识存储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存储方式和途径。表2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存储上的表现差异。

由表2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在采取有效方式存储隐性知识方面作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平均分为3.55分;在参加教育讲座并做笔记方面,学生得分为2.8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团队合作中积累隐性知识上得分为3.78,表明该途径使用较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存储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5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二年级(t=2.487,p

(三)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分享现状

在隐性知识分享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分享方式与影响因素。表3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分享上的表现差异。

从表3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隐性知识分享的意愿较强,平均分为4.00;在影响隐性知识分享的因素上,学生比较赞同学习满意度和同学信任度会影响分享程度,平均分分别为3.78和4.02。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分享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7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二、四年级(t=2.365,p

(四)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运用现状

在隐性知识运用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对隐性知识运用的态度。表4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运用上的表现差异。

表4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均在4分左右,表明整体来说,学生对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情况评价较高。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运用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0上,一、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四年级(t=2.650,p

(五)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创新现状

在隐性知识创新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创新的表现与影响因素。表5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创新上的表现差异。

从表5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隐性知识创新在创作教育论文上表现中等,得分为3.07。在影响隐性知识创新因素上,学生比较赞同和谐人际关系或学校激励机制会影响隐性知识创新,平均分分别为4.23和3.82。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创新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3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一、二年级(t=2.214,p

整体来看,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师范生充分肯定了教育隐性知识的价值。在有关隐性知识意义的题目上,职教师范生均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平均分为3.98分。在当前师范生的培养中,大多只重视教育显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传授,忽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提炼。本调查显示了隐性知识在对于师范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也建议各类职业师范院校,应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对隐性知识的意识,并着力培养其积累、提炼与分享隐性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二是不同年级师范生的表现存在差异。在隐性知识意义和人际沟通相关的项目上,低年级学生的评价高于高年级。低年级学生可能出于热情和感性,更多地肯定隐性知识的价值,也积极评价合作性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意义。在隐性知识的理论学习和积累上,高年级学生给出更高评价。这显示出高年级学生更加理性和务实,在以理论学习和深入思考为主要途径的理论提升中表现出更大优势。三是人际关系是影响教育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项目均得到了学生更积极的肯定。师范生隐性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分享往往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模仿、实践体验等人际互动活动实现的,良好的人际沟通不仅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活动平台,也创设了积极、愉悦的心理氛围。因此,学校应多为师范生创设相互交流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的活动机会,促进隐性知识在团队中的有效交流和共享。

三、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分析与对策

从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角度来看,隐性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创新等五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本调查显示,师范生在上述环节中的表现有优有劣,整体来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与理论学习和专业思考相关的维度上,师范生的得分普遍较低。因此,下面专门对本研究中学生平均得分在3分以下及3分左右的项目进行分析。这些项目也反映出学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障碍点。

(一)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2“我研究过教学名师生活史或专业成长史”属于隐性知识获取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2.66,是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一。对教学名师生活史和成长史的研究,历来被认为是隐性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拥有自身特殊的成长背景、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教育方法,其生活史是教育隐性知识建构的基本素材。吴文胜指出,研究教师生活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发职业成长的承诺与动力,推动个人对发展新方向与策略的探寻,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教师专业信念及方法的形成,了解教师个性我、社会我和专业我,促进自我超越[4]。

从教学名师生活、成长史研究的年级差异来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说明高年级师范生经过师范教育后,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有所增强。教师应结合师范课程教育,向学生传递对教师名师生活和成长史研究的意义,并传授相关的研究策略。如吴文胜提出,生活史思考的五个维度包括:梳理人生阅历、回顾成长经历、认知关键事件、反思价值取向、重塑专业自我。而刘京京和申国昌则倡导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构建教师生活史的研究结构[5]。横向方面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生活等内容,纵向方面则包括教师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历程。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应倡导师范生多阅读教育名家的传记类书籍,主动研究教学名师的生活史或专业成长史,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这种研究有助于师范生对自身职业成长历程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师范生深刻理解和完整认知真实、生动的教育历程,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价值感和责任意识。

(二)参加专家讲座并做笔记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5“我经常参加专家教育讲座并做笔记”属于隐性知识存储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2.86,反映出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剧。师范生也必须与时俱进,随时准备好扩展和更新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知识型、学习型教师打下坚实基础,而专家教育讲座则是帮助师范生拓展教育眼界、增长前沿知识的重要途径。周晓霞,陈虹漩认为,经过精心准备的各类讲座能够介绍各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及发展态势,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信息储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6]。专家教育讲座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教育视野,促进教育隐性经验的生成。而在讲座中做笔记则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记笔记时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下讲座内容,而是需要依据讲座的类型、内容、特点和自身需求,主动对讲座中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积极建构。

从参加教育讲座和做笔记的年级差异来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在校时间更多,相应能够获得更多参加教育讲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由于高年级学生体验了教育讲座的收获,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去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根据周晓霞等的研究,当前高校讲座的不足表现在:讲座质量参差不齐;讲座计划性和导向不强;讲座“上座率”高低不均衡;讲座宣传不到位;讲座面临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冲击和“90后”新生代的挑战等[7]。为使师范生通过听专业教育讲座和做笔记促进隐性知识的生成,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讲座;优化讲座质量以达到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统一;加强对教育讲座的宣传力度;培育浓厚的教育讲座文化等。在为师范生提供数量多、质量优的专家教育讲座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科学地记笔记,鼓励学生多写“体会式”和“反思性”笔记。

(三)创作教育论文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13“我能运用隐性知识创作有价值的教育论文”属于隐性知识创新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3.07,是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三。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对隐性知识的独立反思和理论钻研层面,而教育论文创作的不足正是这个方面的体现。学生虽然有很多实践活动机会去感受和体验隐性知识,但在对这些知识的进一步抽象、提炼和表达上还存在欠缺。按照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的观点,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基于隐性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组织、融合和提升,进而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间包含了隐性与显性知识之间交替转换的“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社会化”等四个阶段[8]。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上升到理论层面是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阶段,教育论文创作可视为这个阶段的外部表现。而本调查显示,这正是师范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褚远辉和辉进宇指出,教育论文的内容是记载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于交流教育科研成果、建构新的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9]。因此,论文的撰写必须建立在自身的实际教育活动以及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研究之上,既反映出学生的教育实践经历,也体现出他们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思考。从创作教育论文的年级差异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一方面,高年级师范生经历了师范教育和教学实践环节,对教育活动有更多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育理论知识上较低年级学生也更为丰富。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大多接受了学术论文写作的相关训练,更擅长于教育论文的创作和撰写。撰写教育论文,有助于师范生透过教育现象分析教育本质和规律,进而生成更有价值和创新性的新一轮教育隐性知识。借鉴桂建生的观点,建议师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教育论文的创作,以促进对隐性知识的深层次获取。其一是对教育实践和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和把握;其二是加强对教育本质和内在规律的深刻分析和认识;其三是有意识地运用相关教育原理或理论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10]。

总之,职教教师的特殊性和专业化发展对知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隐性知识的有效生成、积累和构建,可以促进职教师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和完善教育知识体系。对上述三个项目所反映出障碍点的分析表明,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的理论积累、钻研和提升上主动性不高,行为频次较低。相对而言,师范生更愿意在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获取、分享和运用隐性知识。而在研究成长史、听讲座、写论文等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独立完成、潜心钻研的学习途径上,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师范生则明显表现出不足。因此在隐性知识管理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以“静”的方式去学习,着力提升在体验之余的独立思索,行动之后的自我反思,实践之上的理论积累。

参 考 文 献

[1]Michael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2.

[2]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张瑶.高校师范生个人知识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吴文胜.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来自生活史的思考[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4):48-51.

[5]刘京京,申国昌.学校教育生活史:教育历史的形象再现[J].教育学术月刊,2013(8):21-24.

[6]周晓霞,陈虹漩.校园讲座与大字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434.

[7]童姣姣,王雨露.信息化挑战下高校讲座的境遇与出路[J].高校辅导员,2013(8):55-57.

篇4

一、课题名称

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

二、课题界定

在武夷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他们很难主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来,常常表现为缺少兴趣,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性情冲动,不良行为的体现等等。就康复效果而言,也是收效甚微,如何帮助中重度智障儿童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何使康复教育效果最大化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头病。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周仁来说:“刷新是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中央执行成分,主要功能是监控输入信息,用与当前任务相关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不断对记忆中的内容进行修正。通过训练工作记忆提高流体智力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研究希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激发起孩子们对参与到特殊教育康复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特殊教育康复质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结合本校特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我校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工作呈现多样化,不断的通过工作记忆来刷新功能的训练,以帮助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在普通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多,并取得丰硕成果,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在特殊教育方面论证不足,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近年来特教逐步被更加重视,医教结合将是主流,智力潜能开发不容忽视。

四、课题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周仁来表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工作记忆的功能,探索人类认知活动和认知神经的可塑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教育领域,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也可以为儿童智力开发,特殊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说:“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可以为特殊儿童(如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为工作记忆缺陷个体(如认知老化个体)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有效的训练工具;对于人类认知活动与大脑神经可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我们将结合前沿理论知识经验和已有的技术能力进行实践研究,以便更好的帮助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提高流体智力,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帮助学生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言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3)、帮助学生进行行为缺陷的矫正。

(4)、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5)、通过此项研究,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与特殊教育对象感情的交流。

(二)、研究的内容:

(1)、融合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生活适应课程。

(2)、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3)、在教育康复课程中,有效的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行为的矫正

六、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比较法和分析法。为 “融合信息技术后,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进行研究。

(1)、借助医院测试证明和我校心理、智力测试筛查测试仪器为课题研究收集第一手参考数据,为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个案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找出优劣,进而改进、完善特殊教育康复活动。

(3)、比较法:是通过对本课题活动开展的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研究者对研究现象的认知。

(4)、分析法: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行为问题的原因或结果进行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9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申报、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12月)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医学证明资料及进行相关筛查测试工作,确定实验对象。

第三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具体步骤如下:

(1)、(20XX年1月—20XX年3月)为课题组试验、求证阶段。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导向进行实践。

(2)、(20XX年4月—20XX年2月)为课题完善、推广阶段。组织中期评估,撰写中期评估报告,并根据中期评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结题阶段。学科课题组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整理,做好结题工作。

七、研究队伍

本课题研究队伍由新丰小学3位教师组成,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主持人:何煦儿(武夷山市新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参加人员:陈珉(新丰小学副校长)、梅霞莉(武夷山市新丰小学财务)

具体分工:何煦儿操作实施,陈珉信息技术指导,梅霞莉收集整理资料

八、预期成果

篇5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中学文言文教学究竟要把握在什么样的位向上?对这个问题,必须提出明确的界释和可操作的要求。因为这是关涉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我们先看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界述。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拨乱反正的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1986年教学大纲规定:“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92年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此外,1986年和1990年的大纲,都在“阅读能力”部分列出各年级阅读文言文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层分明的不同要求。不过,1990年前的四个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作为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共同取向,只是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提法与前四个大纲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1990年前的大纲没有差别。

    那么语文界的先辈们为文言文教学又提出过什么要求呢?这里,我们不妨听听吕叔湘先生的话:“教学文言文的目的,……有四种提法:一、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和典故;二、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为了写好白话文。”(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在评议一、四两种的提法颇有不妥之处后,全然肯定“应该认真考虑的是二、三两种提法。”至此,我们综合教学大纲的界定和语文前辈的论述,同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确切取向是:学习必备的文言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努力接受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初步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全面提高青少年文化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如何实现为文言文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呢?这要靠教学全程的切实有效的操作来实现它。吕老先生说:“接受文化遗产非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不可,也就非有基本训练不可。”(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把是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作为能否“接受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而能否具有“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则全靠“非有基本训练不可。”这就是说,“基本训练”是培养“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必由之径,而“自由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形成,则是“基本训练”的必然结果,它们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文言文教学正应从这里起步,在教学中,着力不懈地抓实抓好下面几项基本训练。

            抠紧字词认读

    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文言文字词的构成,除与现代文相同的常用字词外,教学中最应重视的是:通假字、古今异读字词、古今相异字词、古代专用字词、冷僻字词。这五类字词,是学生自由阅读文言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必须首先解决它们。当然,阅读文言文,要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这是无疑的。但是,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仍要按古字音认读,如“可汗”(ke han)、单于(chan yu)等,都要指导学生准确认读,切不可读错。其次,要精确认准字形。辨认字形,注意力要放在通假字、象形字、形声字上,尤其要重视形声字的认读。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字形结构,准确把握字意。再次,要准确理解字词义,这是抠紧字词认读的目的。吕叔湘先生指出:“难字固然要注意,常见的字更需要注意。常见的字大多数都不止一个意义,而这些字又常常有时代限制不但不能用现代的字义去理解古书,并且同是古义也不能用后起的字义去理解时代在前的文字,特别要留意的是与习见的意义相近而又不同的意义。”(注:引自《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汇编,开明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吕先生的话为我们理解文言文指明两个要点:一是要注重大量存在着的一字多义的理解,二是要特别留意古书字义的时代变化,切不可用今义解古义。这一点正是现今文言文教学必须加强的薄弱环节。

            学会句意转换

篇6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

音乐教育调查报告是作者就某种音乐教育现象,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的实践过程,在收集并分析大量音乐教育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规律性认识而形成的研究报告。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音乐教育调查报告可以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和预测性调查,其中描述性调查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目的,是最常见的一种调查类型。根据调查对象的数量,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与范围,可以分为概况调查和专题调查。在音乐教育研究中,专题调查是比较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

一、音乐教育调查材料的收集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以精心设计的书面调查项目或问题,向被调查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它是音乐教育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信息面宽、效率高和便于进行定量分析等特点。问卷法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封闭式问卷是在列出调查项目的同时,提供若干供选择的答案,主要用于被调查对象预期反应较难准确把握的场合;开放式问卷只提出问题,不列出答案,主要适用于广泛了解及深入调查的场合,其特点是具有弹性,收集的信息丰富、生动,易收到非预期的又具有价值的信息。在教学中,问卷调查法常常用于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情况,教师音乐教学和科研、进修的各种情况,学生音乐学习以及对音乐教学的意见与要求,等等。

问卷的设计应包括题目、导语或说明、问题、结语和被调查人信息几个部分。一般来说,问卷的题目就是研究的课题,在问卷上标明课题可以让调查对象明确调查者的意图,如“中学生音乐学习心理调查”、“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调查”等。导语和说明部分是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以及填写问卷的方法等,为了获得调查对象的支持与合作,最好采用书信形式,用语应诚恳、亲切、简明。问题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部分,是作者根据想要获得的材料而设计的问答题。结语主要是对调查对象的致谢语,有时也可省略。

2.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是通过访问谈话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灵活、简便、易行,缺点是用时较多,而访谈者能否有效调控访谈情境、与被访者进行良好沟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访谈效果。

访谈调查的步骤主要包括:拟订访谈方案(访谈目的、对象、顺序、问题等),约见访谈对象(事先书信或电话联系被访者,约定访谈内容和时间、地点等),实施访谈调查(从适宜话题切入,注意言辞的亲和性和可接受性,耐心听取被访者的谈话,并做好记录)。访谈结束后应对被访者表示谢意,努力留下良好印象,以备需要时再次进行补充访谈。除此之外,也可利用一些特殊的机会即兴进行访谈调查,比如在会议上听取了某方面音乐教育专题后,随即与报告人、发言者进行询问、交流式访谈;或在观摩了某堂音乐课后,马上和授课教师、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现场对话、互动式访谈,都可能了解到访谈者需要的信息,从而获得第一手调查材料。

3.会议调查法

会议调查法是通过会议座谈的形式向被调查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获得的信息和材料也比较可靠。不足之处是由于多人同时参与,如果会议调控不力,容易偏离主题,影响调查质量。

运用会议的方式进行调查,其要点是:会前需准备好调查提纲,并提前发给参会人员;调查会人数要适宜,太多不利于充分发言;邀请的参会者应是对调查内容比较熟悉的人;会议由调查者亲自主持,态度应诚恳、热情,并善于调控会议,做好记录。

二、音乐教育调查材料的分析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用语言描述的形式揭示被调查对象特征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目的是对调查对象做概念、性质和程度上的界定与说明。定性分析法具有关注事物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而且灵活性较强的特点。

在音乐教育调查信息和材料的处理中,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更能体现学科特征及属性,因此,该方法被大量的使用。但分析者应该注意把握好分析的尺度,尽量淡化主观色彩,把描述建立在调查信息和材料的客观基础上。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指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式反映被调查对象特征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点是对调查对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并判断出它的价值;关注被调查对象的可测性:分析过程具有严格而规范的程序,往往借助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因此效率较高,客观性强。

一般。定量分析过程遵循着这样几个步骤:第一,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第二,描述数据分布的形态和特征;第三,检验和鉴别分析的结果;第四,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

在音乐教育调查信息的处理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因此,不要在运用一种方法时贬低和排斥另一种方法。其实,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并不能截然分开,分析时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

撰写音乐教育调查报告是在收集和分析音乐教育调查材料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文本的过程。一般,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可包括下列三个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包括调查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方法等。首先,要阐述调查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一研究想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应交代调查的对象有哪些,调查的内容和问题是什么,以及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与手段。例如《高中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调查报告》的前言:“在高中课改中,音乐鉴赏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效率,已成为高中音乐教师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统计学等基本原理,在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并在省内几所重点中学联合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以找出影响学生音乐鉴赏学习效率的相关因素,提出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学习效率的建议。”此外,也可先说明调查研究的缘起,然后再分别阐述调查目的、对象、内容 及方法。

2.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这是整个调查报告的重点部分,一般由三项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统计内容与方法说明,即调查了哪些内容和采用了什么方法。二是调查数据的整理,这是整个调查报告的核心,例如《高中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的调查报告》中,围绕“影响音乐鉴赏学习效率的若干因素”这个调查主题,分项列出“学校音乐氛围”、“学习者个性”、“学习者兴趣”、“学习者习惯”、“学习者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因素对音乐鉴赏学习效率影响的调查数据,并分别运用表格和文字加以呈示和描述。三是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这是在调查数据整理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方法或结合定性方法作出具体分析的部分。在数据的基础上作出有效地分析,关系到调查报告的质量,影响着调查报告的结论。

3.调查结论与建议

这一部分是依据调查数据的分析,来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与提炼,最后形成调查结论和提出建议。撰写调查结论与建议应注意运用音乐教育理论联系音乐教学实践的原则,要建立在有理有据基础之上,特别是对局部和细节的分析越具体,提炼越细致,效果就越好。具体写法上一般是先写结论,后写建议,这种方法写起来比较清晰,有条理;但也可将二者综合在·起来写,比如分别提出若干项建议,而以数据分析的结论作为建议的理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建议(可以作为小标题)得到了强化和突出。

音乐教育实验报告

音乐教育实验报告,是作者为了检验某种音乐教育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操作实践活动后,在获得并分析大量音乐教育数据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验证性的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较之其他教育科研方法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可以避免研究过程中的许多局限性,更易获得科学的结论,因此经常被研究者所采用。

一、音乐教育实验的理论假说

音乐教育实验研究首先要确立课题的理论假说,因为理论假说是建构音乐教育措施与音乐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是一种假定性解释,这是音乐教育实验的一个基本前提。音乐教育的理论假说应包括该假说要解决的音乐教育问题和支撑该假说的主要理论,以及该假说能够解释的相关音乐教育事实。例如《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的理论假说:“‘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是以欣赏为主导、唱歌和演奏乐器并重、音乐常识与基本技能训练贯穿其中的音乐教学新体系。其理论基础体现为音乐教育目的及音乐教育手段两个方面:从目的来看,基础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一种音乐教育,培养更好、更深的欣赏力,是普通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对于完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从手段的角度来说,‘欣赏’是在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学习动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进行音乐教育最有力的手段,所以,‘音乐教育必须建立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它是音乐教育的中心”’理论假说的产生既可从音乐教育实践的观察、感受、积累中获得,也可从音乐教育理论出发,通过思辨的方式,推理、演绎得出。总之,它是实验者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作出的符合逻辑的推断与假想。

二、音乐教育实验的实施要点

一般说来,音乐教育实验的实施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具有周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目的、任务、范围、对象、时间、步骤、测量方法等等,要深思熟虑,多方研讨和修正。2.选择明确的实验形式和方法,包括单组、等组和循环等形式,应反复推敲和比较,确定最合适的方式。3.确定适宜的实验对象,这一点至关重要,对象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比如不能选择具有特殊音乐才能的儿童去代表一般情况,不应使各实验组教师的基本条件(专业素质、教学经验及责任心等)过于悬殊。如果选用成绩最好的学生编成实验班,由最有经验的教师任教,加上给以最好的物质条件,那么这种实验的结果就没有代表性,不能代表全体,无推广价值。4.善于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全部条件,以便观察实验因子所产生的作用。5.对自变量的操作、控制过程要详尽地记录,对因变量的观测要事先确定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原始数据的检测要准确、无误、可靠,反复核对结论。6.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找出实验实施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把现象分析上升到本质分析,形成理论性结论。

值得实验者注意的是,实验手段的科学与规范是课题成功的重要保证。有了优化的实验课题而缺乏科学规范的实验手段,实验也不会卓有成效,科学结论就不易得出。此外,慎重地处理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价实验结论,努力保持实验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都是一个好的音乐教育实验所应具备的。

三、音乐教育实验报告的写作

音乐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必须具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该项实验研究所确立的理论假说,二是该项实验研究实施对象、方法、过程、结果的有效数据和全部记录。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上述两个条件,才能构成这种实证性的音乐教育论文的写作。一般,音乐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下列几个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主要阐述实验课题的缘起,介绍有关背景情况,以及实验目的、意义、对象等。写法上应简明扼要,例如:“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其目的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就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许多教改经验和模式都是‘技能型’的,带有较明显的专业教育痕迹,而真正美育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尚未被充分认识,缺少一条较好的改革途径。为此,探索音乐审美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音乐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与最佳方法,就成为‘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实验研究’的方向和旨归。”

2.概念界定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课题概念的内涵进行说明和界定,具体阐释实验的理论假说。例如《以欣赏为中心的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课题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以欣赏为中心”?怎样理解“欣赏性”原则?实验者都要给以具体的解释和阐述。

3.实验方法和过程

这一部分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阐述某项音乐教育实验的具体过程和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对象的选择条件、方法与数量,实验分组的原则、类型,实验因子的描述,自变量的调控,以及对无关变量的处理等。这部分内容是对某项音乐教育理论假说的实证部分,应尽可能写得详细、具体和充分。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把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检测后用图表的方式加以体现并做相关说明,同时辅以能代表实验结果、能体现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典型实例,以表达该项实验获得的结果。

5.结论与问题

这是实验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把实验现象上升到本质认识,从而得出关于某种音乐教育假说的科学理论;二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或解答音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指出实验本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写作实证性音乐教育论文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教育论文作为音乐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形式,其写作方法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这就是说,不同类型的音乐教育论文写作应该建立在不同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

篇7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是教的过程中,把握主体(教师)的客体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用智慧的教学方法施教,使知识变枯燥为生动;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呈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用到位的语言文字表达,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何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来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性,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用准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教育论文,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活力在于课堂,学生学习的活力在于生活”,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使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定位到位,有的放矢,不做无用之功,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目标定位1,能对生活化的素材归纳和演绎获取新知识。如学习DNA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例举如下材料供学生学习,要求学生用相关知识解释,并进行创新。

材料一:DNA指纹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刑侦人员将从案发现场得到的血液、头发样品中提取出来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进行比较,就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证据。

材料二:最近有许多商家隆重推出一种被称为“核黄素”的保健品,据说其主要成分是从一些生物细胞中提取的核酸,并吹嘘其有健脑作用和能够为人提供丰富的营养。核酸真的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吗?

材料三:美国911事件死难者身份确定。科学家将对每具尸体的细胞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检查。由于很多尸体已经被分成了数块,据专家估计此次将被检查的碎片数有可能达到百万以上。所有的细胞核样本将被送到美国盐湖城的基因研究中心进行分析,他们的工作是要对死者的身份加以辨认,而线粒体DNA则将被送到马里兰州罗克威尔的细胞研究室去,他们的任务是要查出死者属于哪个家族。据称研究后得出的分析数据将与所有遇难家属提供的资料和样本进行核对,这将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DNA分析鉴定行动。

材料四: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癌症等都与基因有关。依据已经破译的基因序列和功能,找出这些基因并针对相应的病变区位进行药物筛选,甚至基于已有的基因知识来设计新药,就能“有的放矢”地修补或替换这些病变的基因,从而根治顽症。基因药物将成为21世纪医药中的耀眼明星。基因研究不仅能够为筛选和研制新药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利用基因进行检测、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了可能。比如,有同样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的人,由于具有不同基因序列,对同一种病的易感性就大不一样。明显的例子有,同为吸烟人群,有人就易患肺癌教育论文,有人则不然。医生会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序列给予因人而异的指导,使其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最大可能地预防疾病。

目标定位2,学生能把知识回归于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如平时布置学生作业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和考试而做题。例如学生在学习糖类、脂质、蛋白质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等等。再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小实验,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既能达到验证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功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如要求学生在家中腌制咸菜和萝卜条,制作腐乳、果酒和果醋,检测家庭中常用食品的成分等。利用学生寒暑假期、周末在家的时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家庭作业。比如,、泡菜的制作、制作小生态瓶等;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温度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等。还可以走上社会调查居住附近有无遗传病患者(如白化病、先天愚型等),并分析其家族系谱图找出遗传方式;调查附近的商店中有哪些转基因食品;农村学生可以调查蔬菜大棚是否经常通风并思考原因;外出旅游时可以调查当地景区的生态系统结构、物种丰富度、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身边有无生态入侵现象等等。通过生活中观察、验证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会很好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为素质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这些生活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生活课堂,即关注学生的主体和活生生的经验与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知识技?艿慕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Φ淖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用智慧的教学方法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在教必修2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我讲到,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进是分离的,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孟德尔应用假说-演绎法,事实上孟德尔所检验的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即从假说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个别现象或事件的推论。当我讲到“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教育论文,实际上检验的是演绎的‘推论’,是一个特例,孟德尔用实验验证这个特例,从而验证了规律”,学生仍然不理解。怎么办呢?这时我采用了生活化的知识进行解释。地球是椭圆的还是方形的呢?假说一,地球是方形的;假说二地球是椭圆的。如果地球是方形的,则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应当是看到整个船身的;如果地球是椭圆的,则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是应当先看到桅杆,而后慢慢地才看到整个船身。“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情况”是依据假说演绎推理出来的一个特例,即推论,用亲身体验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的实际情况来验证这个特例(推论),若亲身体验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是整个完整的船身,则大海是方形的;若亲身体验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时,是应当先看到桅杆,而后慢慢地才看到整个船身,则大海是椭圆形的。这时我给学生说,孟德尔的测交实验就相当于“在大海航行时,看到远方的船只情况”是个假说基础上的一个特例,只验证了这个特例,则假说自然就被证明了。

智慧的教学方法,其作用就如同催化剂一样,有效的教学必然是采用恰当教学方法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中智慧程度越高,带来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因为智慧的教学方法往往产生于生活实践中。

三、用优化的教学媒体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在生活知识的内容上,体现选择性原则,更能带来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在讲解共同进化的知识时,我选择了生活化的一些媒体知识。

生活化的媒体知识1有趣的巢寄生杜鹃。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 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 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巢寄生行为表现在:宿主的选择,大杜鹃在繁殖期寻找与孵化期和育雏期相似、雏鸟食性基本相同、卵形与颜色易仿的宿主,多为雀形目鸟类。寄生时间上,大杜鹃多在宿主开始孵卵之前,乘宿主离巢外出时快速寄生产卵。巢寄生的协同进化,表现在宿主卵的形态特征上。寄生者的卵在颜色、大小、卵斑等许多方面与宿主相似,但存有不显差异。同时宿主对卵的分辨模糊也是一个方面。对宿主繁殖影晌,大杜鹃常表现在产卵前把宿主一枚卵移走,或全部推出巢外,迫使宿主重新产卵。而一旦巢寄生的雏鸟孵出,它有将义亲的雏鸟推出巢外的习性,从而独享 义亲抚育,这样对宿主繁殖成功率将降低。编者注:杜鹃又称布谷鸟,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生活化的媒体知识2 蜂鸟。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蜂鸟是许多种植物的传粉者,蜂鸟的喙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直型。第一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布广泛且产蜜量高;第二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中采蜜教育论文,这一类花分泌的花蜜一般较少,而且它们也经常吸引许多传粉的昆虫。尽管长喙蜂鸟也可以取食短筒花中的蜜,但它们一般更偏爱长筒花,而且在短筒花附近,它们往往受到其它短喙鸟类的驱赶。蜂鸟飞行速度快,可以长距离地飞来飞去取食那些不能被短喙蜂鸟利用的花蜜。蜂鸟是典型的通过一次飞行造访不同种类的花来提高摄入的能量,而不是只依赖一种植物的传粉动物。因此,对于种群数量小的植物来说,选择压力可能促使植物产生较多花蜜吸引蜂鸟。有趣的是,依靠蜂鸟传粉的植物几乎分泌同等数量的花蜜,这也许是因为蜂鸟不屑于光顾那些产蜜量不高的花。有些依赖蜂鸟传粉的花可能与蜂鸟密切地协同进化。笔者在亚马逊热带雨林考察时曾好奇地观察长尾蜂鸟(Phaethornis superciliosus)取食一种风梨科植物的花蜜,这种植物花筒的形状似乎刚好能容纳进细长的蜂鸟喙;除蜂鸟外,似乎没有任何其它动物前来采食花蜜。

通过这些生活化媒体的呈现,学生对共同进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共同进化理解深刻到位①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②促进物种的共同适应③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四、用到位的语言文字创建生活化生物课堂

如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后,学生提出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分裂间期图像大大多于细胞分裂期图像。我以“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来解释。这样解释虽有一部分同学明白了,但总有一些学生还是实现不了从抽象到形象之间的过渡。看来要通过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才能奏效了。我打比方道:同学们在操场上自由蹦跳,由于同学们累了,蹦起活动的时间变短了,停留在地面的休息时间变长了。此时我带着照相机来到操场,对准同学的活动场面,拍了一张照片。此时我问同学,在这张照片中是停在空中的人数多,还是停在操场地面上的人数多。大家恍然大悟:大多数停留在地面休息的同学好比间期的细胞,少数在空中跃起的同学好比分裂期的细胞。对于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停留在地面的时间长,停留在空中的时间短,在拍照的一刹那,被摄入停在地面场景的机会就多于停在空中的。照相的一刹那,就如同根尖的分生组织细胞被固定的一刹那。生活中的场景与细胞分裂的场景如此相似,真可谓实例不同,其理相通。

又如我在执教高中人教版新教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中,我提问“秋季开放的原因?”一位学生回答“是由于日照短、气温凉造成的。”面对学生的回答既有正确的成分,又有不正确的内容,我不是只作“对与错”的评判者,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者,掌握方法的引导者,学习情绪的鼓励者。

此时我表扬学生考虑问题的客观态度:“在秋季开放教育论文,你依据当时日照短了,气温凉了,来思考、推测是理性的。”这样评价,教师就成了学生学习情绪的维护者、鼓励者,而不是压抑者。

接着我继续与学生对话:“有句科学名言是这样说的——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有这样的一个实例,大家知道否?有人想在夏天让开放,于是找来不透光的铁桶,给做短日照处理,终于在夏天开放了。同学们依据此实例再做推测,会得出什么结论”。于是学生依据夏天并不冷凉,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秋季开放的原因关键在于日照短。此时的我利用生活化的知识材料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者,引导者。

篇8

 

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一、与时俱进,转变

1、树立正确的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教学是培养人的具体教育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不但需要

2 、树立多维的教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灌输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以传授静止的知识为特征,把育人渠道仅限于校内、课堂上、书本中,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新的教学观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教

二、开展实践探索,优

1、调动主体性,培养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体

2、强化实践性,培养学生

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就是给学生本源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两个世界——生活

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克服时空的限制,真正达到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目的。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

3、强调个性化,开发

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教育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智能得到更好地发

三、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

1、以“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也将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1)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2)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学生需要或渴望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要有以下条件:(1)有吸引力的主题;

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

2、以活动为中心的同

所谓“以活动为中心的同时学习”是指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进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其结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活动——发展”模式。“活动”属于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是课堂中可以以一种活动贯穿始终,也可以几种活动有机组合。活动的形式可以有

四、改革评价机制,增强

1、改革学生的评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分为课业知识掌握效果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课业知识掌握效果是学生掌握的内容,它容易用各种测验、考试的办法进行评价。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是学生智能思维、

2、改革教师的评

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表现。师德的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勤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能是指教师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

3、强化实施考评

实施考评制,即通过课程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测、学生自己命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4、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全面素质的测评素质教育论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形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素质发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道德品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多种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质、行为习惯、身体、心理、观念、态度、特长、兴趣、社会交往等方面免费论文下载。以概括性、实质性的、贴切的词语进行描述性评价,使考试的区分功能得到淡化,以减少学生、教师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报告单制度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评定。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轻松、欢快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实际工作水平及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包括管理学生能力、思想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教改和科研能力。绩指工作实效,学科教师指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差、学生素质的培养及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和论著发表情况。

行为习惯等素质发展效果能力。由于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这些能力很难用一纸试卷加以检测,因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思维过程,对这种过程的评价就十分重要。

素质教育实效

模拟式、实践式、表演式、创作式、探讨式等等。二是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努力追求一举多得的成效。该模式的教学形式是立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情绪、形式,活动的内容都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生活,发展的不仅是传统的学习才能,还有表现才能,沟通才能,创造才能等等。

时学习

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大目标。

(2)可分解的任务;(3)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4)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5)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额外帮助;(3)以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4)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为主的合作学习

的课堂教学模式

挥,使每个人更具特色。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提供各种智能展示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智能展示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全挖掘潜能。

学生潜能

研究,学会了分析与综合,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等三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真正将所学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

世界与学习世界统一于学习过程之中,还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

的多种能力

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我教育能力

化教学过程

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工作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多维网络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学观

各方面的高级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

才观

教育观念

篇9

中师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因故由镇完小调到了乡下中小学任教,使他远离音乐课堂达三年之久。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自学歌曲创作,并陆续在省级音乐刊物发表和在电台录播了几首歌曲作品,于是,他对音乐教育又多了一份眷恋。他经常这样告诫学生:“不与人比较,那叫消极,那就没有进步的动力;但比较并不意味着与人相争,与人争,往往争的是虚荣,争的是一口气,争的是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因为属于自己的利益用不着去争,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地位则是争不来的。”正是由于他对音乐教育充满了爱,对生活充满了正能量,他从音乐教育中获得了无比的快乐,体会到了音乐教育带给他的生命价值。

在《守望音乐教育》一书的附录中,郭声健教授对《艺术教育论》有过专门的解读。郭声健教授作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个专攻艺术教育学方向的教育学博士,较早涉足了艺术教育规律的探索和研究。《艺术教育论》这本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出版的博士论文,提出了“中小学艺术教育为审美教育而存在”、“艺术教学三原则:参与、融合和愉悦”等观点。这些理论的提出,得到了论文答辩会专家的充分肯定:“从若干时间来的理论徘徊中,拔群而出,富有创见,堪称精彩之笔”;“论文逻辑严谨,观点具有新意,结论正确,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艺术教育论》出版后,被确定为“园丁工程”中小学艺术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和部分省市音乐教师的必读教材。

艺术教育规律的掌握、教学原则的提出,是他多年扎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从事音乐教育研究、虚心向一线音乐教师学习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经验是教育规律掌握的基础和前提,反过来,教育规律可以指导个体实践。郭声健教授着眼于音乐教育中个体实践的每个细节,从细微处入手,从音乐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鼓励教教学“用心”、“入情”,鼓励“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老师、学生的能动性,发挥音乐课程中“享受音乐”的特殊作用,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充分地享受艺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他的理念和指导,让许多一线老师受益,也得到了音乐教育理论界的好评。

篇10

 

1 引言

《汽车设计》是车辆(汽车)工程专业或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汽车及其各总成的结构和性能,合理选择结构方案及有关参数,并学到一些汽车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和总体设计的一般方法,为从事汽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汽车设计》课程因为涉及内容广泛、概念众多、公式量大,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1]。目前我校汽车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生对于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度不够,知识难以接受理解。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滞后,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教学方法改革

2.1多媒体演示教学

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入到汽车设计理论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图文并茂;它既能通过图形的讲解去理解结构的设计原理,又能通过文字对内容的归纳进行理论教学[2]。②信息量大、满足教学要求;枯燥的理论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通过课件可以引入很多实际设计中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③三维动画能清楚反映总成部件的相互运动情况,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手动变速器的设计教育论文,由于涉及众多齿轮的设计公式,教师很难讲授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吃力。通过计算机课件,把变速器的设计过程通过动画直观展示,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感官认识,对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顺利完成了难点教学,也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的奥妙和技术的强大动力。④通过课件的声、图、文字、动画有机的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2.2 CAD/ CAE/ VPT等先进设计方法引入汽车设计教学中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几何模型的设计从二维转向三维。在实现CAD/ CAE/ CAM 一体化的过程中,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全部实现无纸化,因此在汽车设计的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将现代的设计手段、设计方法引入到汽车设计教学中[3-4]。

在汽车设计的教学中,对于传统部件的设计,可以采用CAD的设计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使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汽车总成部件的设计。如图1所示,左图为变速器设计中所用设计公式的计算小软件,通过课程教学中的演示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设计的步骤,根据计算后的结果引入CAD设计软件,最终形成右图所示的三维总成件,整个变速器的设计清楚可见,同时又通过先进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现代汽车设计的相关方法论文格式范文。目前,机械CAD软件可以实现从概念设计、三维零部件建模到装配分析等各功能的设计。

图1 变速器设计实例

CAE设计方法的引入是汽车设计教学中又一个形象的方法。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样机的制作、实验和性能评价过程中会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仿真,这样无疑可以减少样机或试制品的制作次数。在三维模型组装完毕后,可将模型转化到仿真软件上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真实环境进行三维动态和碰撞等的分析,可以发现部件运动以后的问题,还可将关键部件或部位放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计的薄弱环节,避免设计缺陷。CAE设计方法引入汽车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可以使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学习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学生。如图2所示,为转向节设计的CAE受力分析结果图,通过改组图片对比学生可以容易明白转向节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三种特殊工况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a)车轮越过不平路面工况(b)紧急制动工况(c)侧滑工况

图2转向节设计实例

虚拟样机技术(VPT)就是在建筑第一台物理样机之前,设计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字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以图形方式显示该系统在真实工程条件下的各种特性,从而修改并得到最优化设计方案的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利用虚拟环境在可视化方面的优势以及可交互式探索虚拟物体的功能教育论文,对产品进行几何、功能、制造等许多方面交互的建模与分析。它在CAD模型的基础上,把虚拟技术与仿真方法相结合,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图3为引入VPT技术形成的车桥差速器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运动仿真可以清楚地分析出部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

图3VPT设计实例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汽车设计理论的直接了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水平。

2.3 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汽车设计教学工作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方法[5]。汽车设计课程因为所涉及实际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立相关小的项目。项目教学法便于用在汽车某个总成或部件的设计项目上,如转向器的设计、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性能计算、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等。通过项目教学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按照新的教学改革思路,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对于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测评已经连续2年获得优秀等级,达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永健.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增刊):80 - 82.

[2]田国红,卫邵元,李刚.汽车构造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21-122.

[3]段红杰,于善武.面向三维CAD/CAM技术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125-127

[4]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2):45-49.

篇11

摘要:當前,影视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补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影视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关于影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