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6: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处理工艺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实验结果及分析
2.1试样的铸态组织图1为18Cr23MoVRE铸钢试样组织的扫描图片。由图1可知,18Cr23MoVRE铸钢试样的铸态组织由珠光体和少量片状马氏体+碳化物组成,晶粒粗大,碳化物呈块状、团球状和连续网状沿晶界分布。这主要是因为结晶过程中,先结晶的晶粒内合金元素含量较低,富裕的合金元素被推至结晶前沿,导致这些合金元素在结晶前沿富集,当这些合金元素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在晶粒间形成碳化物,并沿晶界连续分布,如图1(a)所示。当18Cr23MoVRE铸钢经950℃淬火+300℃回火处理后,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见图1(b),碳化物以短杆状、块状和状沿晶界断续分布,马氏体基体得到细化,网状碳化物分布得到明显改善。随淬火温度的提高,颗粒状碳化物增多,基体晶粒粗化,细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上,见图1(c)。当淬火温度达到1050℃时,马氏体基体和碳化物明显粗化,晶内细颗粒状碳化物增多,见图1(d)。因为在热处理温度下,晶界碳化物不断扩散进入基体晶粒内部,晶界碳化物减少,碳化物网被打破,淬火时这些溶入基体的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被过饱和固溶于马氏体基体内,回火过程中,溶入马氏体内的合金元素以细颗粒碳化物的形式弥散均匀析出在基体上,改善了钢中碳化物的分布,热处理温度提高,热处理后钢的晶粒越粗大。可见,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钢的组织和碳化物分布。
2.2试验钢的力学性能18Cr23MoVRE耐磨铸钢试样经不同温度淬火+300℃回火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铸态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值最小,为HRC44,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提高。当淬火温度升高至1000℃时,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升至最高,达到HRC58.5,继续提高淬火温度至1050℃时,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略有下降,为HRC58。可见,适当提高淬火温度,对18Cr23MoVRE耐磨铸钢硬度的改善有益,但淬火温度不宜过高。淬火之所以能提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硬度,主要是因为提高淬火温度,有更多的碳原子及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淬火后马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的过饱和度增加,加剧了马氏体晶格畸变,固溶强化作用增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硬度。从图2还可以看出,淬火温度对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铸态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为4.6J,相对较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逐渐升高,当淬火温度达到1000℃时,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达到了5.8J;再升高淬火温度,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有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铸态18Cr23MoVRE耐磨铸钢组织是不均匀的,存在成分偏析,那些高碳高合金微区韧性往往较差,在热处理过程中,高碳高合金微区的元素在高温下向低碳低合金微区扩散,钢的成分、组织和韧性得到改善。当淬火温度较高时,由于晶粒长大使钢的组织粗大,脆性增加。因此,适当的热处理可提高18Cr23MoVRE耐磨铸钢的性能,以1000℃淬火+300℃回火最佳。
1.2试验方案制定不同热处理工艺,对14Cr1MoR+S32154试板进行热处理试验,并检验理化性能和显微组织,试验方案见表3。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试验结果理化性能检测结果见表4.
2.2结果分析
2.2.1理化性能1)爆炸复合板依靠炸药爆轰产生的冲击力完成基覆板的冶金接合,完成爆炸焊接的同时,复合板也产生了冲击硬化和内应力,表4中6号试样为爆炸复合态的力学性能,与原始基板相比,其力学性能表现为强度高,屈强比高,断后伸长率低。2)1、2号试样经历了相变温度以上的高温热处理,基板性能与原始状态相比有较大差别,强度降低,冲击吸收功减少,断后伸长率增加。1号试样经历了高温正火+720℃回火热处理,基层获得较好的强度和塑韧度配合,综合力学性能较好;2号试样的热处理为800℃退火,与1号试样相比,强度和塑性差别不大,但冲击韧度大幅度降低,对覆层弯曲和晶间腐蚀检验均不合格。800℃下长时间停留对覆层S31254产生了不利影响,析出了脆性相。3)3、4、5号试样的热处理为相变温度以下的低温热处理,旨在消除爆炸冲击硬化,恢复性能,尽量减少对覆层S31254析出相的影响。从表4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低温退火可以消除爆炸加工硬化现象,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基层14Cr1MoR强度逐渐降低,塑性变好,冲击吸收功无明显变化。同时覆层的外弯试验和晶间腐蚀试验结果均合格,可见低温热处理未对覆层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2.2.2显微组织分析1)基覆材的原始状态显微组织如图1所示,基层为贝氏体组织,覆层组织为孪晶奥氏体+少量碳化物。2)1号试样经正火+回火后复合板基覆层的显微组织如图2所示,热处理后基层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覆层组织为等奥氏体+碳化物,由于加热温度低,奥氏体为等轴晶粒[4];2号试样800℃退火后的金相组织如图3所示,热处理后基层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覆层组织为孪晶奥氏体+碳化物。与2号试样相比,1号试样基层组织更为均匀,更接近原始组织,故力学性能较好,但由于加热温度高,覆层组织与原始状态相比变化较大。与原始状态相比,2号试样覆层晶界和晶内产生了大量析出物,导致力学性能恶化和耐蚀性降低。3)由于3、4、5号试样的热处理为相变温度以下的退火处理,基层未发生相变,因此主要对覆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金相照片(见图4)显示,3号和4号试样的金相组织与原始状态最为接近,为孪晶奥氏体+少量碳化物,5号试样在晶内和晶界析出相明显增多。
2耐延迟断裂性能分析
图2为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30MnSi钢的延迟断裂性能。可以看出,回火温度为390℃时,试样的延迟断裂时间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虽然试样的力学性能都能满足要求,但耐延迟断裂性能差异较大,也就是说淬火温度对PC钢的耐延迟断裂性能影响较大[2]。当淬火温度为870℃时,由于低温下淬火材料的回火温度较低,使材料的韧性变低,耐延迟断裂性也较低,所以导致延迟断裂的时间变短为30h。当淬火温度为950℃时,试样的耐延迟断裂性能达到了FIP实验的要求。当回火温度为430℃时,淬火温度为910℃和990℃时断裂的时间都增加且与在950℃淬火时相同。当回火温度为390℃时,淬火温度为910℃和990℃时其耐延迟断裂性能远不如950℃淬火时的性能。这说明,耐延迟断裂性能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且获得较好的延迟断裂性能的淬火温度的范围变大[4]。当在较低的温度下回火时,试样的耐延迟断裂性能不能满足FIP实验的要求。而在高温下回火时,则可以满足FIP实验的要求。所以,当PC钢的强度满足要求时,适当的提高回火温度可增加材料的耐延迟性能。
图3为不同淬火温度下试样的微观组织。可以看出,当淬火温度为950℃时,所得组织是细小且均匀的回火屈氏体。淬火温度为990℃时,组织是较粗大的回火屈氏体。淬火温度升高到1030℃时,组织较粗化且板条之间的距离变大,但其延迟断裂性能的差别并不是晶粒尺寸所影响的。实际上,当奥氏体的温度升高时,钢中合金元素的分布位置会发生变化。因为材料中Mn的含量比较高,Mn对延迟断裂较敏感[3]。这些都导致了当奥氏体化温度大于950℃时,温度越高材料的耐延迟断裂性能越差。
图4为不同回火温度下30MnSiPC钢的TEM形貌。可以看出,回火温度为390℃时,可以清晰的看到马氏体板条界,并在界面上可观察到析出的薄片状碳化物。该碳化物为收集氢的陷阱,如果这种碳化物连续的分布在马氏体的边界,则进入到钢中的氢会富集在晶界处,导致晶界脆化,从而使延迟断裂变得敏感。当回火温度从390℃升高到430℃后,析出的渗碳体会聚集粗化,并变为清晰地条状的渗碳体。细小的碳化物会弥散的分布,从而较小应力集中,使界面能降低,断裂时间变长,从而使其耐延迟断裂性能增加[5]。当回火温度升高到470℃时,渗碳体会球化。当回火温度继续升高时,较小的碳化物颗粒会逐渐溶解,大的颗粒会长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细粒的碳化物会逐渐聚集并粗化,会出现更加粗大的渗碳体和铁素体颗粒,其强度和硬度都较低。
1.2试验原理有机炸药不同晶型之间虽分子结构式相同,但存在空间异构体,可以利用红外光照射物质后,不同结构的基团或官能团产生不同的吸收峰来确定物的结构,不同晶型的空间异构体,其红外吸收特征峰存在个体差异;采用烘箱模拟退火及回火过程热效应处理炸药试样及导爆索,对炸药及索内炸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红外吸收峰结构变化情况与保温试验温度、时间的关系,制定热处理工艺。
1.3试验方案设计结合HMX转晶温度(158℃),及银质导爆索常规去应力和软化温度(160~175℃),在此温度对聚奥炸药进行短时间保温,或在低于此温度附近选择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间研究其结构变化情况。设计选择4步方案进行分析并采集红外光谱图。即:1)175℃,保温时间≤5h;2)160℃,保温时间≤8h;3)150℃,保温时间≤25h;4)130℃,保温时间≤26h。对于4个方案,首先分析原态炸药在不同的方案的红外光谱图,比较分析其与β-HMX及α-HMX晶型的相关度,以制定初步热处理条件。然后依据初步热处理条件制定的方案,模拟拉索热处理过程,选择银导爆索在进行退火处理之前和退火处理之后两步方案,进行模拟试验及红外光谱测试,对比分析其与β-HMX标准红外图谱的相关度,研究不同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与相关度的关系,确定最终的退火回火热处理参数条件。通过试验研究,选择既满足金属银导爆索拉伸性能及导爆索拉制安全性,又保持晶型不发生转变的适宜参数条件,确定热处理工艺。
2结果与讨论
2.1炸药试验结果与讨论
2.1.1聚奥炸药175℃模拟保温试验将聚奥炸药加热至175℃,保温3、4、5h,采集红外光谱图,如图1。HMX的4种晶型中,能稳定存在的为α、β、γ型,β型是作为含能材料使用要求的晶型,高于转晶温度时,其会转换成不稳定的δ型,δ型在室温下放置后会有部分转变为α型,影响产品的性能,β及α2种晶型奥克托今炸药的标准红外光谱图见图2。在红外光谱中,以β-HMX标样图谱为参比,建立快速比较方法,利用软件快速比较计算出试样图谱相对于标样图谱吸收峰的相似程度,得到相关度数据。经过对图1中3张图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75℃保温3~5h过程中,其红外吸收峰与β-HMX及α-HMX相比差异较大,与常规β-HMX相关度由最初的98.90%降为50.77%。表明聚奥炸药在175℃保温3h以上即发生晶型变化。
2.1.2聚奥炸药160℃模拟保温试验将聚奥炸药加热至160℃,保温4~8h,得到保温4、5、6、7、8h5张红外光谱图(叠加),如图3。经过图谱快速比较方法,结果表明:在160℃保温4~8h过程中,其红外吸收峰与β-HMX及α-HMX相比差异较大,与β-HMX相关度由最初的98.90%降为22.64%,表明聚奥炸药在160℃保温4h以上即发生晶型变化。
2.1.3聚奥炸药150℃模拟保温试验将聚奥炸药加热至150℃,保温22h,每2h选取一份试样,之后继续保温3h,每1h选取一份样 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共采集14张红外光谱图进行比较,如图4、图5。图4中,自上而下依次为150℃保温时间2、4、6、8、10、12、14h的红外光谱比较图;图5依次为16、18、20、22、23、24、25h的红外光谱比较图,分析14个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其结构为β-HMX,比较分析150℃保温不同时间图谱与β-HMX红外图谱相关度,结果表明:在2h至23h,相关度为97.15%以上;保温至24h,相关度下降为91.82%,聚奥炸药在150℃保温23h以上晶型发生变化。
2.1.4聚奥炸药130℃模拟保温试验将聚奥炸药加热至130℃,保温18h,每3h取一份,继续保温8h,每2h取一份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比较采集的10张图谱,10个红外光谱吸收峰相近,分析结构为β-HMX结构,130℃保温不同时间图谱与β-HMX红外图谱相关度数据见表1。表1中,聚奥炸药与β-HMX红外图谱相关度在3h至24h为97.21%以上;继续保温至26h,相关度略有下降,为93.75%,表明聚奥炸药在130℃保温25h以上晶型才有轻微变化。
2.2银导爆索试验结果与讨论炸药装索后,在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热积累、炸药装填密实且隔离空气等情况;以上因素可能会影响导爆索内炸药局部温度高于散装炸药,因此结合装填炸药模拟试验结果,避免拉索过程热积累,保证生产有一定裕度,初步确定退火温度控制在130℃。进行银导爆索模拟试验。
2.2.1未退火银导爆索模拟保温试验生产中需将银导爆索从10.0mm拉至1.6mm,依据试验确定的初步退火温度,将炸药装入银导爆管,在不退火的条件(即室温)下,拉至规定值。为研究索内保温的热积累效应对炸药的影响,对拉好的导爆索进行130℃保温试验,并解剖不同保温时间下导爆索内炸药,进行红外光谱分析,与β-HMX、α-HMX比较,相关度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知,银导爆索在130℃条件下,保温时间在11h内可保证产品中炸药晶型基本不发生转变。不退火拉索试验中,不仅费力、易拉断,而且拉制的银导爆索壁厚不均匀。因此,需对银导爆索进行高温软化处理(即退火与回火),恒定温度130℃,进行不同时间的工艺摸底试验。
2.2.2已退火银导爆索模拟保温试验对导爆索在130℃进行退火1.5h后,模拟回火保温不同时间(3~7h),采集红外谱图,比较退火银导爆索保温3、5、6、7h的红外光谱图。分析图6,已退火导爆索保温3~7h,红外光谱吸收峰显示为β-HMX结构,比较其图谱与β-HMX红外图谱相关度,结果显示与β-HMX相关度均在96%以上,未发生晶型转变。结果表明,某装填聚奥炸药的银导爆索在130℃下,累计保温7h以内,其内装聚奥炸药未发生晶型转变,拉索安全且不易断裂。以此制定了热处理工艺。银导爆索由10.0mm拉至6.0mm室温即可进行;从6.0mm拉至1.6mm需软化处理。由于退火软化后银导爆索持续拉制过程耗时较长,产生散热而使温度下降,使后期拉制较为费力。因此为保证生产中易于拉索,采用130℃间断性的退火软化,然后于此温度回火保温,重复多次,拉至规定值,总体累计时间小于7h。依此进行生产工艺试验,综合两结果,最终确定了热处理工艺条件为:某银导爆索由10.0mm拉至6.0mm,室温放置1h,拉至5.0mm,按130℃、1h退火,拉至4.4mm、3.5mm、2.5mm,各按130℃、0.5h退火,拉至1.6mm,按130℃、1.5h退火。
1.2激光热处理技术激光热处理技术主要是利用激光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由于激光穿透力强,因此可以实现其他热处理方式达不到的效果,使金属材料表面硬度增强,性能提高。使用电脑控制激光热处理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实现热处理自动化。
1.3真空热处理技术真空热处理技术利用真空作为金属材料热处理的环境,可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和环保效果。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真空热处理技术还在不断研究和更新,力求在无氧环境的基础上填充惰性气体作为热处理环境,使热处理效率更高。
1.4超硬涂层技术超硬涂层技术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硬度,使其更加耐用,提高性能,是目前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热处理技术之一。随着现代金属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超硬涂层技术采用电脑进行实时监控,方便该技术更好地应用。
1.5振动时效处理技术振动时效处理技术依靠振动原理稳定金属材料性能,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材料变形。振动时效处理技术采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监控,既可以减少生产时间,提高效率,还能够降低成本,节能减耗,克服了传统热处理技术的不足。
2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技术展望
随着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许多热处理技术。其中,可控气氛热处理就是较为成熟的热处理技术之一。可控气氛,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控制和保护的气氛,是一种保护金属材料的气体介质。可控气氛可以有效保护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使热处理过程更为完善。对于钢制工件而言,可控气氛热处理极为适合,可以给钢材料提供更为妥善的保护。这是因为钢在热处理高温中很容易被氧化,表面破坏较为严重,但可控气氛热处理却能够避免钢被氧化。对于其他金属材料而言,可控气氛热处理同样适用,在尺寸上可以调控,使操作更加灵活。目前,可控气氛热处理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未来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和技术需更加普及,才会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保温1h后,取出模具和阀片放到工作台上,快速拧紧螺栓,再放到炉子中保温0.5h。根据阀片的变形程度、金相组织和硬度值,最后确定最优热处理参数。为了检测阀片的变形量和变形角度,将淬火和回火后的变形件垂直于桌面放置,如图4所示。刻度尺水平放置于桌面并与弹簧片成90°角,用相机拍摄,利用Photoshop软件在A面上做一条水平的直线,再通过B点和变形量最大的C点做两条平行于A面的直线,测量B点和C点的水平距离以及A面与B面的角度。测量热处理后阀片的硬度,制备金相试样,采用硝酸酒精侵蚀并观察组织。
2实验结果
根据拧入螺丝的扣数调整预紧力的大小,拧入越多,施加的预紧力越大。通过调整第一阶段回火后拧入螺丝的扣数来研究预紧力对阀片变形校正程度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不同预紧力下回火件效果图1号:一扣螺丝2号:二扣螺丝3号:三扣螺丝阀片装夹模具时,拧紧程度对淬火变形有一定的影响。拧紧一扣螺丝,阀片变形量为0.35mm。拧紧二扣螺丝,变形量为0.3mm。拧紧三扣螺丝时,变形量为0.25mm。可见在第二阶段回火前拧入螺丝时,随着螺丝拧紧程度的增加,阀片的变形量变小。
调整模具厚度为5mm和10mm,研究模具厚度对回火校正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测量A面和B面的角度发现,380℃回火时,模具厚度对变形角度影响不大。当回火温度为400℃时,模具越厚,变形角度越小,但不管模具厚度是5mm还是10mm,A面和B面的角度均小于0.5°,说明两平面基本平行。测量阀片整个表面的变形量,结果发现,模具越厚,A面的变形量越小,但两个厚度的模具校正后,阀片变形量均小于0.5mm,基本保持平整。为了防止模具因高温变形,选择模具的厚度为10mm。回火温度为380℃、400℃、430℃时阀片的金相组织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三种回火温度下,组织均为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回火索氏体的量增加,回火屈氏体的量降低。测量不同回火温度下阀片的变形角度和显微硬度,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回火温度升高,阀片的变形角度降低。回火温度为400℃时阀片的变形角度也符合要求。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阀片的显微硬度逐渐降低。离合器要求弹簧阀片的HRC在48-53之间。从提高模具寿命和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选择回火温度为400℃,该温度下回火能满足阀片的弹性和硬度要求。
2力学性能
表4为不同回火温度下试件的力学性能测试。可以看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SA738Gr.B钢的屈服强度逐渐降低,630℃回火处理后要比690℃回火处理后高出98MPa。同样,抗拉强度也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抗冲击性能方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冲击性能有所变化,但是变化幅度不大,在690℃下回火试样的冲击韧度较高。综上所述,SA738Gr.B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是920℃淬火,保温30min,之后在630℃下回火,保温60min。
3实验结果的工业化应用
根据实验室得出的实验结果,在首钢应用该热处理方案对SA738Gr.B钢进行工业化热处理。热处理完成后随机抽取钢板分别截取表面、1/4断面、心部断面进行金相观察,金相组织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经回火处理后,钢板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各断面组织没有差异,表面组织更为细密。与实验结果基本相同。表5为试样的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4处和1/2处的室温横向拉伸性能变化不大,同实验室结果相比,在1/4的力学性能较吻合,因此经工业热处理后的钢板具有了良好的力学性能,能更好的满足核电站建设用钢的标准。图4为工业热处理后钢板的低温抗冲击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即使温度降至-80℃,钢板仍然有150J左右的冲击吸收能。而在-20℃至-40℃,冲击吸收能保持在280J左右。可见,经工业热处理后的SA738Gr.B钢具有优良的低温抗冲击性能。
一、使用外加剂提高有关效益
混凝土中掺加有关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和早强剂,可使混凝土的7天强度提高1倍以上,降低泌水率,提高减水率,并在标养28天后抗压强度比可达到150%以上,这样在配制高强或超高强度混凝土就易于实现。在混凝土掺加有关外加剂提高强度同时,改善了其和易性和泌水性,调节含气量,提高耐腐蚀性,减弱碱-集料反应,提高钢筋抗锈能力,提高粘结力,这不但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并节省了建筑材料,节约水泥或替代特种水泥。而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可调节凝结时间、改善可泵送性,延缓了砼凝结时间和硬化时间,可满足不同工程,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在混凝土中选用外加剂时,要同时考虑水泥的品种和其他成分的特性,并根据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减水剂,选用时既要考虑经济性,又要注意减水剂的质量稳定性。如遇到水泥和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试验排除有关因素,选择适当的减水剂类型,分析水泥有关质量问题,确定合适掺量,砼配合比影响等。在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需注意品种之间的相容性及对砼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和应用,克服了工程中存在的“强度低、自重大、脆性高”等弱点,并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大大缩短了工期,推动了流态混凝土技术及泵送浇注新工艺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
二、实现混凝土施工中的低用水量的技术途径
混凝土工作性特性是流动性和其强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水胶比)。我国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混凝土用水量的取值是依据混凝土坍落度和石子最大粒径确定的。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用水量仍以满足其工作性为条件,按规范所列经验数据选用。往往用水量的多少,对控制砼强度的高低是有直接影响因素。有时在未使用有关外加剂时候,使用一定用水量时虽然满足了和易性(即坍落度要求),但是其强度往往上不去,甚至达不到设计强度,这是因为水灰比大了,并且水泥的用量又要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以就无法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配合比;而砼在较低塌落度时候,强度是比较容易提高的,但其和易性是不行的。所以,为了既保证和易性又要保证强度的不降低甚至提高,就必须使用有关外加剂。许多流动性混凝土利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减少水泥用量,不仅达到同样的混凝土标号,节约了水泥15%~25%,而且使流动性混凝土施工省力、工效提高、造价低,大大满足了现代化施工要求和特种工程需要。
三、需掌握外加剂的掺量
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并且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即使同一种型号外加剂,不同的用途都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而且不能单凭厂家推荐用量来确定掺量,还需要通过试验试拌来确定。如果在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如对有引气、缓凝作用的减水剂,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如对于粉剂和水剂又有不同掺量要求,粉剂掺量需少点,因其浓度更高,不宜大量掺入。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小,失去高效能作用,而掺量过大(>1.5%),则会由于泌水而影响质量。氯离子的限制是有要求的,过量会引起钢筋锈蚀等等来控制外加剂的掺量。总之,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在掺加减水剂之前,需通过试验取得用途不同的适量掺量,有关试验可根据国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有关行业标准对所掺的外加剂量的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收缩性等进行试验。
外加剂需采用适宜的掺加方法。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如减水剂掺加方法大体分为先掺法(在拌合水之前掺入)、同掺法(与拌合水同时掺入)、滞水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于水2~3min加入)、后掺法(在拌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才按1次或几次加入到具有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再经2次或多次搅拌)。不同的掺加方法将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不同品种的减水剂,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其掺加方法也不一样。影响外加剂掺加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等,均宜通过试拌确定。
四、新型外加剂中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该品种减水剂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品种,具有“流状”的结构特点,有带有游离的羧酸阴离子团的主链和聚氧乙烯基侧链组成,用改变单体的种类,比例和反应条件可生产出各种不同性能和特性的高性能减水剂。而由分子设计引入不同功能团可生产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其具有更高的减水率、更好塌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主要技术特征:
4.1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低,减水率高聚数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的0.80%-1.25%,减水率可达(20-35)%,与粉煤灰配合使用,使得水胶比较低,适应配制中、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
4.2混凝土流动性大,坍落度损失小由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所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80mm)经时损失小,一小时基本无坍落度损失,二小时经时损失小于15%,弥补了常用萘系高效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易泌水等方面的缺陷,与粉煤灰配合使用,减水剂的小掺量即可获得优异的流动性,适应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工艺要求,特别对于泵送混凝土不易发生堵管现象。
4.3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良好工程实践中,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配制泵送混凝土,同时掺有大量的粉煤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入后,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较好,无明显泌水离析、阻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现象产生,并因其高减水率,适应与粉煤灰配合使用,减小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又使混凝土可泵性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时,水泥用量增加,减水剂用量随着少量增加,水胶比下降,混凝土强度提高;不同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减水剂用量随着胶凝材料用量增加而少量增加,水胶比下降,混凝土的强度随之提高,但混凝士和易性总体保持稳定,坍落度可达(180-240)mm。
1污水处理厂对乡镇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厂对城镇生活污水采取的是分级处理方式。一级处理是对污水进行最基本的初步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等比较普遍的方式除去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以及胶状物质,并初步调节生活污水的pH值,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一级初步处理仍然达不到国家污水的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后续的二级处理。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对城镇污水进行二级处理,目的是除去生活污水中溶解有机物,还可以将一级处理中过滤干净的悬浮颗粒和胶状物一并分解除去。城镇生活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基本可以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但为了使污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和处理,降低污水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与破坏,需要进行城镇生活污水的三级处理。三级处理是对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的再净化,该过程会发生一些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反应,最终达到除去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机物、不容易进行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氮磷化合物、病原体以及其他类物质。城镇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三级处理后就可以达到工业用水的基本要求,如果处理过程比较严格,就会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理想状况下亦可当作生活用水供城镇居民使用。
2我国主要的乡镇污水处理工艺
2.1淹没式生物膜工艺
目前,淹没式生物膜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淹没式生物膜工艺中的生物载体主要是由具备弹性的生物环填料、球形悬浮状填料以及软性填料组成,曝气池中生物的存在状态有两种,分别是悬浮状态和固定状态,选用该种工艺进行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进行后续的再次沉淀,目的是进行固液分离。该工艺的主要优点:(1)生物种类和生物量较多,对污水的处理能力较强,处理效果也较好;(2)对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工艺性能比较稳定,不易被破坏;(3)成本费用较低,操作简便,易于运行。综上所述,淹没式生物膜工艺具有低耗能、高效率、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最佳选择。
2.2氧化塘处理工艺
氧化塘处理工艺也是当前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是利用水中天然存在的各种藻类植物和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发生一系列的需氧、厌氧生物反应的天然或人工建造的池塘。该工艺是通过天然的生物净化作用达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目的。该处理工艺的优点:氧化塘的修建是在现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成本低,而且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生植物和生物的养殖,从而实现处理后城镇生活污水的再利用。不足之处: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较低、占据较大的空间面积,更严重的是该工艺的设计和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使水资源滋生大量的蚊虫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生物。
3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重点
3.1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尚不发达,我们现在的主要资金还是运用到了经济发展方面,在污水排放量一天天增加的同时,我们的污水处理技术却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提高,尽管政府已把部分资金投入到污水处理技术方面,但是还相差甚远,先进的设备成本过高,迫使许多政府机构放弃投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争取更大的支持、加大污水处理的投资,但也不能仅靠扩大投资来增加更多的污水处理,我们需要利用有限的投资提高污水处理的规模及标准,研究开发低成本、低投资、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和新设备,这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
3.2大力发展污泥处理技术
在我们处理城市污水的同时,势必会产生许多的污泥,且污泥中含有的污染物浓度更高,所以处理好污泥也是我们处理污水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可是怎样才能处理好污泥,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国的有关环保部门规定,因污泥量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处理就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污泥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因城市污水产生的污泥含水率极高,所以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也特别多,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污泥的产生,可是我们可以让污泥量减少:一是我们可以从源头去减少污泥量的排放,这样在污泥处理中也会减少费用;二是对处理污泥量的力度提高,但是第二种方法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样会使成本更高,所以我们都会选择简单、节省成本的第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去开发更为有效的技术,以解决污泥处理的问题。
4结语
我国乡镇污水的处理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重视,才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可以使用的水资源也会越来越匮乏,而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水平非常有限,我们需要进一步去开发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我们的社会经济才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发展。
作者:马三贵 单位:河南恒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在炼厂一般都采用利用油、水的比重差进行油水分离的隔油池。其中比重小于1的油品上浮至水面而得到回收;比重大于1的其他机械杂质沉于池底。所以,隔油池同时又是沉淀池,但主要起除油作用。
(2)浮选。
浮选就是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使污水中的乳化油粘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浮升至水面。一般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向污水中投加少量浮选剂。由于炼厂的生产污水中本身含有某些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酸盐、环烷酸盐、磺酸盐等,故不需另外加入浮选剂,也能获得较好的浮选效果。所以,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都广泛地用它来处理炼厂的含油污水。
(3)絮凝。
对于颗粒直径小于10-5m的油粒,一般称之为乳化油。这种乳化油由于其表面吸附有水分子,此水层使油粒不能相互聚合。另外,因油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由于静电排斥作用也妨碍油粒间的相互聚合而在水中呈稳定的悬浮状态。这两种因素构成了乳化油在水中的稳定状态。再者,油粒间由于水分子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促使油粒相互碰撞聚合而变成较大的油粒,以及由于范德华力所产生的油粒间相互吸引力,促使它们相互聚合,以上所有这些因素就构成了油粒的不稳定因素。为了使具有这种特性的油粒凝聚,就应消除其稳定因素。絮凝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油粒稳定因素之一——静电排斥力发生电中和作用的现象来进行絮凝。仅用双电层原理来解释絮凝原理尚有许多现象不能说明,因此絮凝作用还应考虑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对油粒的吸附、包围圈带等各种现象的综合作用。
(4)过滤。
含油污水中油粒和悬浮物质在通过滤层时被截留在滤层中间,一般污水中的悬浮物质的粒度同砂层中的空隙相比要小得多,这种微小的颗粒在砂层中被截留下来的现象,许多学者试用下列作用来解释: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化学吸附作用、物理吸附作用、附着作用及絮凝形成作用,这些作用中,到底哪一种对过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至今还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肯定的说法。
2含硫、氨、酚污水处理工艺
炼厂在渣油焦化、催化裂化、加氢精制等二次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量的过程凝缩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硫化物、氨和酚类,一般称为含硫污水。它的排量不大,但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炼厂排水系统,则将严重地破坏隔油池操作流程,影响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1)水蒸汽汽提法。
水蒸气汽提法就是把水蒸汽吹进水中,当污水的蒸汽压超过外界压力时,污水就开始沸腾,这样就加速了液相转入气相的过程;另一方面当水蒸气以气泡形态穿过水层时,水和气泡表面之间就形成了自由表面,这时液体就不断地向气泡内蒸发扩散。当气泡上升到液面时就开始破裂而放出其中的挥发性物质,所以数量较多的水蒸气汽提扩大了水的蒸发面,强化了过程的进行。工业污水中的挥发性溶解物质如硫化氢、氨、挥发性酚等都可以用蒸汽蒸馏的方法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2)含酚污水的处理。
酚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有机溶剂如苯、轻油等。水和有机溶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利用酚在这两种液体中的溶解度不相同(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水大),把某种有机溶剂如苯加入酚水中,经过充分混合后,酚就会逐渐溶于苯中,再利用水和苯的比重差进行分离。因此可以利用此原理从污水中把酚提取出来。但为了获得较高的脱酚效率,需要采用对酚的分配系数高又与水互不相溶、不易乳化、损耗小、价格低廉、来源容易的有机溶剂作萃取剂。
3生物氧化法
利用大自然存在着大量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来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运行费用比用化学氧化法低廉。这种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作生物氧化法。由于它能有效地除去污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所以一般炼厂都采用它作为净化低浓度含酚污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4深度处理
炼厂污水经过隔油、浮选(一级处理)和生化处理(二级处理)等构筑物净化后,水质仍然达不到国家制定的排入地面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了防止恶化环境,消除其对水体、水生生物和人畜的危害,对某些地处水源上游和没有大量水源可作稀释水的炼厂来说,就必须对排出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亦称三级处理或抛光处理)。深度处理方法很多,但一般都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处理成本过高,而未被生产上广泛采用,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目前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看,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对彻底净化炼厂污水,使其达到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方面颇有价值。
(1)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属于物理吸附。其原理是由于活性炭是松散多孔性结构的物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一般可达1000m2/g。在它的表面粒子上存在着剩余的吸引力而引起对污水中杂质的吸附。近几年来国内外利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炼厂一级或二级出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合起来,可得到以下的主要试验结果:①用活性炭吸附法净化炼厂污水生化需氧量可脱除80%,出水中酚含量<0.02mg/L;②使水产生臭味的有机污染物,较其他有机污染物更容易脱除,在净化过程中它们首先被吸附掉;③在使用活性炭吸附前,污水应经过预处理,使固体悬浮物小于60mg/L,油含量达到20mg/L以下,这样可以减轻活性炭的负担,延长操作时间,减少再生频率,降低再生费用;④每公斤活性炭可吸附0.3~0.5kg以化学耗氧量衡量的有机物,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可用烘焙法再生,再生损失约为5%~10%;⑤活性炭的粒径对吸附速度影响较大,一般水处理活性炭采用8~30目较合适。
(2)臭氧氧化法。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所以在西欧各国被广泛用于给水处理的杀菌、脱色和除臭处理。目前国内外已开始大规模地研究把臭氧氧化用于工业污水的最终处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其他处理工艺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采油废水处理工艺外,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技术。文献[1-2]指出,越来越多的膜分离技术开始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技术。膜法处理可以根据废水中油粒子的大小,合理地确定膜截留分子量。文献[3-4]指出,生物吸附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具有高效、廉价的潜在优势。所谓生物吸附法就是利用某些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来去除水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方法。
在实际热处理中,较多的是采用连续冷却热处理。为了对在连续冷却条件下过冷奥氏体的转变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将铸铁的冷却曲线绘制到C曲线上。如图4所示,当冷却速度为V1时,冷却曲线与C曲线有b1和a1两个交点,分别表示珠光体转变结束和开始。将冷却速度提高到V2,转变温度降低,转变开始和结束时间都缩短。如果将冷却速度提高到临界冷却速度V''''c以上,则冷却曲线与转变终了线不相交,这说明一部分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而其余部分被过冷到Ms点以下转变为马氏体。虽然应用C曲线可以定性地分析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但是由于连续冷却时奥氏体转变的孕育期与等温转变有所不同,上述分析在数值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在分析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时比较多的是采用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图5是共析成分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为便于对比,图中还画出了C曲线。与其C曲线相比,连续冷却时转变开始时间和开始温度降低。图中CC''''线为转变中止线,表示冷却曲线与此线相交时转变并未完成,但奥氏体分解停止,剩余部分被冷却到更低的温度下转变为马氏体。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如奥氏体化温度、化学成分、加热速度。因此,实际铸铁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与图5有比较大的出入。图6是一种球墨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冷却曲线下面的数据为硬度(HV10)。
铸铁的正火处理主要是为了增强其强度和耐磨性,主要用于灰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下面重点探讨灰铸铁、球墨铸铁的正火处理。(1)灰口铸铁的正火工艺灰口铸铁在提高加热温度后,可使奥氏体碳含量增加,从而使冷却后珠光体量增加,具体的加热温度根据灰口铸铁共晶渗碳体量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共晶渗碳体较多时,温度为900~950℃;当较少时,温度为850~900℃。保温时间一般为1~3小时。保温后采用冷却,这样可以使珠光体含量增加,冷却方式可采用喷雾冷却、风冷或空气冷却。(2)球墨铸铁的正火处理球墨铸铁的正火处理主要分四种:高温奥氏体化正火和两阶段正火所得到的基体组织都为少量铁素体(牛眼状)和少量铁素体;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和高温不保温正火所得到的基体组织都为铁素体(破碎状)和珠光体。这四种球墨铸铁正火处理的目的和处理规范,如图7所示。
淬火是为了提高铸件的各种性能,如提高其耐磨性、硬度等。而回火是为了降低淬火中产生的应力,是一种后处理方法。(1)抗磨白口铸铁的淬火及回火工艺以不同牌号的抗磨白口铸铁为例。KmT-BCr2Mo1Cu1抗磨白口铸铁,转化退火工艺为:940~960℃保温1~6h,缓冷至760~780℃保温4~6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淬火工艺:960~1000℃保温1~6h,出炉空冷;回火工艺为:200~300℃保温4~6h,出炉空冷;KmTBCr15Mo2-DT抗磨白口铸铁,转化退火工艺:920~960℃保温1~8h,缓冷至700~750℃保温4~8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淬火工艺:920~1000℃保温2~6h,出炉空冷,回火工艺:200~300℃保温2~8h,出炉空冷;KmT-BCr20Mo2Cu1抗磨白口铸铁,转化退火工艺:920~960℃保温1~8h,缓冷至700~750℃保温4~10h,缓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淬火工艺:960~1020℃保温2~6h,出炉空冷,回火工艺:200~300℃保温2~8h,出炉空冷。(2)球墨铸铁的淬火及回火工艺球墨铸铁的淬火分为部分及完全奥氏体化后淬火两种。部分奥氏体化后淬火:加热到共析转变温度范围内(即加热时共析转变的上、下限之间),在淬火后为马氏体和少量分散分布的铁素体,再回火。270~350HB,aK20~40J/cm2;完全奥氏体化后淬火:一般加热到Ac1(加热时共析转变温度)上限以上30~50℃,普通球墨铸铁850~880℃,淬火后为马氏体组织,再回火。HRC>50,aK10~20J/cm2。球墨铸铁的回火分为以下三种:低温回火(140~250℃):马氏体逐渐分解,析出碳化物微粒,形成含碳量比淬火马氏体少的回火马氏体。最终组织为球墨、残余奥氏体和细针状回火马氏体;中温回火(350~500℃):马氏体分解终了,形成一种混合组织,又称屈氏体,为细小弥散渗碳体质点和铁素体的混合物;高温回火(500~600℃,一般550~600℃):马氏体析出的渗碳体显著地聚集长大,称为索氏体或回火索氏体。(3)等温淬火等温淬火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潜力,使其具有较高的韧性、硬度、塑性和强度。等温淬火在白口铸铁生产过程中,可用于多种铸件的热处理,如衬板、犁铧、抛丸机叶片等。白口铸铁等温淬火的工艺:先将其在900℃奥氏体化,然后在等温转变温度下等温1~1.5小时后空冷。等温淬火在灰铸铁、蠕墨铸铁及球墨铸铁生产过程中主要是来获得残余奥氏体基体组织和贝氏体。要掌握好等温淬火时间,时间过短会使转化的贝氏体不足;时间过长会对材料的韧性产生影响。灰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是将铸铁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保温后进行等温淬火。等温淬火温度要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确定,提高奥氏体化温度,有利于形成上贝氏体组织,增加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
总而言之,在改变基体组织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理论知识和相关工艺,控制好正火、淬火和回火才能够有效增强基体组织的强度和耐磨性,提高铸件的各种性能(耐磨性、硬度等)。由此可知,改变基体组织热处理是铸铁热处理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作者:王群陈志坚房应荣工作单位:科美(杭州)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