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6: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印刷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对于知识的发现、研究、传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市场发育和社会需要也对大学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等学校的国际化特征是他从中世纪创建初始就具有的特性,并且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人才资金的国际流动,表现出新的形式,具有崭新的内容。这种高校国际化的发展有利于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中心地位,有利于高校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思想观念的变更。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能起到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作用。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开始快速发展积极践行扩大规模、优化结构 、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发展方针,加强对国际交流学生的研究意义重大。[1]
西安理工大学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友好合作历史开始于1985年,1999年签署了共同培养中德留学生计划的协议。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专业创建于1974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印刷工程本科专业,1993年取得国内首家印刷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Hochschule der Medien Stuttgart)是世界著名的印刷媒体领域高校,其与印刷相关的历史可追溯到1853年。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在顺应时展需要的情况下,开始了中德两国双学历学生培养工作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已经从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慢慢过渡到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教育是现行教育培养机制中的最高环节,它重点在于培养人才的科学研究才能,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由于研究生具有培养周期时间短,与国民经济发展结合容易,匹配性强的特点,成为发展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研究生的数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是随着这种补偿性数量的增加凸显出教育质量的问题,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已经不是发展的重点,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系统质量刻不容缓的问题。
中德双学历硕士培养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它的培养质量先天存在一些问题: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接受同一文化背景的教育,或者同一文化背景的学生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教育,不管是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差异。②授课教师很多是使用母语进行讲授专业知识,课程对学生入学时的外语能力有较高要求。③留学生在学习上和管理上都处于边缘化状态,很难进入学校主流学习状态中。[2]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留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一般都相对集中,集中学习、就餐、休闲,与中国师生的交流接触只在上课时有短时间接触,更多数时间都封闭在个人或同国籍学生圈子里。④中外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差异比较大。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和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经过多年的合作总结摸索出一套完善的选拔制度。通过层层筛选选择出外语水平比较高,并且专业课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相互选派,并且在出国留学前由具有留学经验的老师专门进行辅导,有助于解决语言问题。同时两校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课程学习,均会安排社会、文化的了解,如在中方安排有汉语和专业汉语的课堂内容讲解,同时有全国印刷会议的参加等活动,从而整体提高留学生的学业、学识、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西安理工大学一直进行的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课程和所修的学分,这样也有利于减少中外教育上的差异,也有利于两校互派学生的课程学习中学分的认定。
研究生教育水平最关键的体现在于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只占整个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对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研究能力的要求,学位论文的撰写正是这一能力的体现。目前中德双学历教育中的学位论文的评定采取在本国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在对方国家申请第二学历的学士学位。
目前在国内学位论文评定中主要针对论文中的理论应用价值、论文的创新性、科学态度与写作水平以及社会应用价值方面进行考察从而综合评分。[3]针对于目前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申请中德双学历论文的评定方法采取的工作有:首先通过广泛和导师座谈,通过对全院导师调研,了解导师认为双学历学生目前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的问题,我们分析处理,提出一个监控评价论文质量体系的方法。其次,重点和双学历学生的导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培养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这些学生的期望,通过在初步建立的监控评价论文质量体系的方法上进一步修订,做出专门针对双学历学生的论文评价指标。同时要专门跟参加双学历教育的中方学生和德方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学生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评价论文质量体系的方法。最终通过请一些专家评审双学历学生论文,检验建立的双学历学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是否合适。
通过这样的方法确定的论文评价体系比较适应两校目前的培养现状。但是双学历教育的发展是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还在不断开拓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力求在新的时期发展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双学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宝印,查芳灵.刍议美国海外学历留学生对我国发展学历留学生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4.10.
[2] 殷君.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1 数字技术概述
数字技术主要就是指借助多种信息,例如声、像、图、文等进行信息的加工、传送、还原以及存储。数字技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速度快捷。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速度快,具有实时性的特点,能够满足现代化印刷出版行业的需求[1]。
2)保密性强。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能够对一些重要信息资源进行保密,避免重要信息被窃取等问题的发生。3)效率高。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印刷出版行业中还能够提高整个印刷出版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优化升级,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 数字化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
在数字技术对出版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涉及到对出版媒介的影响、对出版观念的影响、对印刷出版产品的影响、对出版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等等,下面结合具体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数字技术对出版媒介的影响
在传统的印刷出版行业中,印刷出版的媒介主要为纸质,例如报刊、报纸等,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印刷出版媒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出版市场已经全面形成,很多现代化的数字读物相继诞生,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另外一方面也改变了出版文化[2]。具体如下: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建立印刷出版现代化信息系统,提高了印刷出版的效率,将出版媒介进一步扩展,形成了多样化的出版媒介,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出版信息的存储,能够实现大量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2 数字技术对出版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印刷出版观念中,主要是利用实物传播渠道进行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数字技术在印刷出版行业中不断的应用,出版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知识的传播渠道不再局限在实物,而是在印刷出版行业中,以数字化信息为渠道进行传播,如各种互联网渠道、各种移动终端等,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在知识和信息获取方面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对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2.3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品的影响
在数字技术对印刷出版产品的影响方面,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出版产品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在数字技术未出现之前,出版产品的形式较为单一,农业论文主要以图书、报刊的形式出现,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产品、网络出版产品以多形态的形式出现,扩大了出版产品的传播范围以及社会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印刷出版产品在数字技术的影响下会出现更多的形式,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及使用需求,同时对印刷出版社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4]。
2.4 数字技术对出版产品营销方式的影响
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实现了文化及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另外一方面也具有盈利的目的。印刷出版行业结合社会的需求,出版相应的产品,并进行出版产品的营销。在传统的印刷出版产品的营销方面,主要以纸质出版市场为主,通过不断的占领纸质出版市场的份额,获得相应的利润[5]。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与印刷出版行业的有效融合,印刷出版产品的营销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互联网营销、利用数字化广告获利等等,在此种营销模式下,印刷出版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印刷出版行业的优化升级,对整个印刷出版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立足当下,结合目前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将现代化数字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提高整个印刷出版行业的生产效率。
3 结论
实际上,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知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印刷出版主要是作为知识的载体进行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印刷出版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以数字化技术与印刷出版行业的融合最为典型,形成了独特的出版文化,推动了印刷出版行业的优化
升级。
参考文献
[1]董中锋.论出版文化的亚文化[J].出版科学,2016,13(1):154-155.
[2]丁心镜.新形势下出版文化的历史创新与时代担当[J].中国出版,2013,11(15):109-110.
“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教育教学论文,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图1
(3)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外引内培相结合教育教学论文,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学团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通过进修和行业引进能把握专业、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带头人;通过到企业培训,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教学,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完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五个共建”的办学模式,即共建专业、共建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多项功能。
二、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这说明现在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了,人才的需求向符合化发展教育教学论文,这对我们人才培养的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照数字印刷专业目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并依照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如图2。
图2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三、高职数字印刷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围绕以“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排的教材作例,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学习领域,按工作任务展开,以情境为导向组织教学。主要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2)精品课程建设
完善院级精品课程《企业形象设计》资源库;按工作过程导向,把《企业形象设计》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把《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材建设,编印三本教材:《企业形象设计》(高职高专实训教材)、《数字印前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
表1 核心课程体系
项目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
项目一:
广告设计
广告的设计
1.熟悉广告的分类及创意思维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方法
数字印刷印前处理技术
数字印刷产品的加工与机器的操作
数字印刷印后加工技术
广告的制作
1.熟悉广告设计创意的草图表现技法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的电脑制作技法
印前文件的整理
1.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
2.电脑软件的操作
数码印刷与互联网的应用
1.熟悉互联网网上资料的接收
2.掌握互联网网上资料的处理方法
项目二: 包装设计
包装的设计
1.掌握外包装设计基础知识
2.掌握包装设计创意的电脑设计
包装的制作
1.熟悉各种包装纸张类型和特殊材料的运用
2.掌握包装制作的基本结构图
数码印刷机操作
1.熟悉产品性能教育教学论文,掌握工艺流程2.能独自操作印刷机
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
1.印刷设备维护各种技术2.掌握印刷设备各种操作
项目三:VI策划与企业形象设计
VI策划
1.熟悉VI策划的工作流程2.掌握VI策划的文案写作
企业形象的设计
1.熟悉整个设计流程2.掌握企业形象的设计电脑制作
印前拼版
1.掌握数码印刷的印前拼版技术
项目四: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的设计
1.熟悉书籍装帧的设计整体设计流程
2.掌握其电脑设计的操作
书籍装帧的制作
《辞海》中对“人文主义”的解释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古代中国作为礼仪文明之邦,对于“人文”有着独特的理解。《易·贲》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基本上是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等级关系的伦理概念。这时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注重人的文化教养的精神,即按当时社会的标准塑造教养有素的、多才多艺的人。同样的概念在西方社会也存在。在古希腊,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为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而实行全面的文科教育。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黑暗,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上述历史语境下的人文精神之旨趣,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注重人的感性生活追求以及自由运用其理性的权利。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文主义在中国书籍形态演变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中国书籍设计历史就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最好例证。
装潢工艺的产生、自右向左的阅读方式、简牍装被卷轴装取代、卷轴装被册页形式取代等,都表明了人文主义精神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简牍始于周代,至秦汉最为流行,直到东晋末年才被纸取代。中国古代许多著作都是写在简策上的,如《诗经》、《礼记》、《春秋》等,但由于竹木的分量很重,长篇的文字翻阅和携带很不方便,并且时间长了编绳容易折断,易产生脱简和错简的现象,很难复原。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其它用于书写的材料,这样就出现了写在“缣帛”上的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书籍形式——卷轴装。为了方便人们查阅,卷轴装的结构更加明确,分为卷、轴、、带四部分,并且每个结构上都进行充分设计,以满足阅读的不同需求。但卷轴装同样存在不易查阅中间部分的缺点,由此又产生了龙鳞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等,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与现代书籍形态结构几乎没有太大区别的包背装、线装。
从以上可看出,书籍形态的更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需求。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是创新的基础,也是设计之源泉所在。在现代书籍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人是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此为人的设计不是一种片面的行为,而应充分总结前人经验,不能认为书籍设计是一个简单的包装过程,装个封面,美化了事,应充分考虑“为人的设计”,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去创造和满足人的更高需求,创造出消费生态和观念的有序化。人文主义精神在设计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设计、创新,其创造性则更能够给人以启发,进而引导人们赋予生活以不断更新的内容。
成书的手段一般是通过印刷,而纸是印刷的载体之一,但不是惟一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印刷系统被桌面系统所取代,使以前种种不可能印刷出的效果成为可能,印刷方式的发展使得能够印刷的载体更加丰富,在书籍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内容选择纸、布、皮革、海绵、有机玻璃、塑料等。只要是能够运用于不同印刷手段,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所讲授内容的材料都可应用。在现代印刷中,单是纸的种类便十分丰富,要考虑诸多要素选择纸张、确定开本,不同的主题,都有其适合的纸张。
一本书不单单是几十张或几百张印有文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是一个“活体”,并且是一个极富“表情”的“活体”。在这个活体中承载着写书人和做书人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合体”,可如君子之交般的淡然,可如暴风骤雨般的猛烈,可如清泉流淌般的平稳,亦可如浪花拍打岩石般的碰撞。写书人已运用文字将内容、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做书人则要充分运用书籍的要素,构成人们享受这些内容的特有空间。书籍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实现这种交流,就要使读者融入其中,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书籍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走入这个“世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一些行为、动作使阅读成为一种互动,使读者的阅读方式成为主动接受。
在书籍这个“舞台”上,文字、图形、色彩都是其中的角色,它们的不同组合、搭配能够达到各种效果。在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过程中,则要符合人的一般视觉习惯,并设计出与同类书籍不同的视觉流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接受信息的程度,营造该书特有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并在享受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把握。不同种类的书籍,视觉流程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文学类的小说,其视觉流程应具有连贯性,在设计过程中应把握其“单线条”的整体性 ;而信息较多的杂志,其视觉流程可以是多条的,可并列而行、可主次有别、可正反相对。这其中的种种变化,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提高人的阅读效率。另外还需考虑版面的调性变化,通过调性的变化使人的视觉得到调节,达到松弛有度。
《辞海》中对“人文主义”的解释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即“人文科学”;另一方面,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同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教神学体系对立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古代中国作为礼仪文明之邦,对于“人文”有着独特的理解。《易·贲》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基本上是规范家庭、社会、国家各种人际等级关系的伦理概念。这时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注重人的文化教养的精神,即按当时社会的标准塑造教养有素的、多才多艺的人。同样的概念在西方社会也存在。在古希腊,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起,就开始为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而实行全面的文科教育。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的千年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驱散中世纪黑暗,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不仅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上述历史语境下的人文精神之旨趣,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注重人的感性生活追求以及自由运用其理性的权利。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人文主义在中国书籍形态演变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中国书籍设计历史就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最好例证。
装潢工艺的产生、自右向左的阅读方式、简牍装被卷轴装取代、卷轴装被册页形式取代等,都表明了人文主义精神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其中得以充分体现。简牍始于周代,至秦汉最为流行,直到东晋末年才被纸取代。中国古代许多著作都是写在简策上的,如《诗经》、《礼记》、《春秋》等,但由于竹木的分量很重,长篇的文字翻阅和携带很不方便,并且时间长了编绳容易折断,易产生脱简和错简的现象,很难复原。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寻找其它用于书写的材料,这样就出现了写在“缣帛”上的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书籍形式——卷轴装。为了方便人们查阅,卷轴装的结构更加明确,分为卷、轴、、带四部分,并且每个结构上都进行充分设计,以满足阅读的不同需求。但卷轴装同样存在不易查阅中间部分的缺点,由此又产生了龙鳞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等,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与现代书籍形态结构几乎没有太大区别的包背装、线装。
从以上可看出,书籍形态的更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需求。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是创新的基础,也是设计之源泉所在。在现代书籍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人是社会的、自然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因此为人的设计不是一种片面的行为,而应充分总结前人经验,不能认为书籍设计是一个简单的包装过程,装个封面,美化了事,应充分考虑“为人的设计”,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去创造和满足人的更高需求,创造出消费生态和观念的有序化。人文主义精神在设计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设计、创新,其创造性则更能够给人以启发,进而引导人们赋予生活以不断更新的内容。
成书的手段一般是通过印刷,而纸是印刷的载体之一,但不是惟一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印刷系统被桌面系统所取代,使以前种种不可能印刷出的效果成为可能,印刷方式的发展使得能够印刷的载体更加丰富,在书籍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内容选择纸、布、皮革、海绵、有机玻璃、塑料等。只要是能够运用于不同印刷手段,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所讲授内容的材料都可应用。在现代印刷中,单是纸的种类便十分丰富,要考虑诸多要素选择纸张、确定开本,不同的主题,都有其适合的纸张。
一本书不单单是几十张或几百张印有文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是一个“活体”,并且是一个极富“表情”的“活体”。在这个活体中承载着写书人和做书人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合体”,可如君子之交般的淡然,可如暴风骤雨般的猛烈,可如清泉流淌般的平稳,亦可如浪花拍打岩石般的碰撞。写书人已运用文字将内容、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做书人则要充分运用书籍的要素,构成人们享受这些内容的特有空间。书籍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实现这种交流,就要使读者融入其中,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书籍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一些独特的设计,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走入这个“世界”。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一些行为、动作使阅读成为一种互动,使读者的阅读方式成为主动接受。
在书籍这个“舞台”上,文字、图形、色彩都是其中的角色,它们的不同组合、搭配能够达到各种效果。在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过程中,则要符合人的一般视觉习惯,并设计出与同类书籍不同的视觉流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接受信息的程度,营造该书特有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并在享受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把握。不同种类的书籍,视觉流程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文学类的小说,其视觉流程应具有连贯性,在设计过程中应把握其“单线条”的整体性;而信息较多的杂志,其视觉流程可以是多条的,可并列而行、可主次有别、可正反相对。这其中的种种变化,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提高人的阅读效率。另外还需考虑版面的调性变化,通过调性的变化使人的视觉得到调节,达到松弛有度。
Process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Printing
LI Jing
(Yu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uncheng, Shanxi 044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digital products gradually occupy more market shar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inting industry,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under thi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iteracy, stud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eek the opportunity of social practice, the theory of classroom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use.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analysis, hoping to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digital printing;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印刷?g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史,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成为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字化是印刷产业的关键性技术,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数字化成为主流技术的背景下,其教学弊端越发明显,因此应该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
1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硬件教学设施不完善
用于印刷产业运行的设备都是非常专业的大型机器,由于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紧张,不少高校实验室中根本没有为印刷专业的学生购置完善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过度依赖理论教学,负责任的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与印刷产业有关的设备机械图,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满足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感性认识,而不能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与印刷行业有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动手工作能力有着不良影响,使得教育和实践相脱节,这也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诸多不顺的原因之一。
1.2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高等院校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教师在理论领域都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师难以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学生更多的实践经验,只能在理论研究领域为学生解决困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他们自身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高等院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历要求,一般情况下都是聘请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教师,但是这样的人才往往由于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学术研究上而忽视了实践经验积累。另外,由于教师常年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很少有时间到社会中积累实践经验,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导致如今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1.3学校实践氛围不佳
在实践活动组织事项上,不少高校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导致整个校园实践活动氛围不佳。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过度依赖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人基本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有的学生即使能够找到工作,由于自身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对其失去培养兴趣,进而对其所在学校的教育品质产生质疑,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其所在学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可能会失去这个工作机会,对于学校而言可能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声誉,对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教学创新措施
2.1建立全新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图像处理软件、印刷色彩学、印刷材料学、平版印刷原理与工艺、印刷概论、平板晒版原理与工艺、印后加工技术、印刷机械、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广告包装设计以及数字印刷与数字化工作流程等,主要偏向培养掌握印刷图文信息计算机处理理论与技术及现代印刷工艺等综合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从上述培养课程和目标来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是比较偏向理论教学,学生能够切身感受这个行业的机会很少,甚至于在印刷色彩培养上近乎完全是理论传授,所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力。
在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之前,应该事先针对市场印刷企业运行现状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担任制定课程体系的相关人员最好要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才能全面了解本专业在工作岗位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全新的课程体系包括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职业证书要求四大方面,其中素质结构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即要求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要懂得遵纪守法、要具备事业心、进取心以及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即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受强调的工作压力,能够胜任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工作等;文化素质,即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具备基本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职业素养,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职业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知识结构包括培养学生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英语水平能够达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并且要能够达到基本会说会听的水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应用,并要通过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以及以上考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字化印刷技术运用中的基本技能水平;要求学生掌握图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对整个印刷流程非常熟悉;要求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能够自主创新和书写相关论文等。能力结构包括要求学生具有基本色彩图形处理能力、文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等;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技术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印刷工艺方案设计和创新能力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检验印刷材料质量以及印刷品质量的检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印刷市场营销能力等。在职业证书要求上,主要是针对电子图像处理工和制版工,两者都需要持证上岗。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校制定全新课程体系的原委,要让学生重视自身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加大知识结构调整力度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知识结构是由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是专业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的知识模块,从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和前景来看,应该针对学生在印刷色彩、设计以及操作水平上进行大力调整,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生产实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另外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不断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数字化印刷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指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最大优势。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学校应该多安排和组织实践课程,比如说与企业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企业给本院校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目前一般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2.4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校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目前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订单式、实训式、基地式,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学习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激发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途径,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发展问题,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5加强师资建设
法国远东学院(école francaise d'Extrême-Orient)成立于1900年,其前身为法国在越南的考古研究中心。学术上受法国金石与美文学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领导,行政上隶属于国民部。总部现座落于巴黎吉美博物馆和人类学博物馆之间,附设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分部则遍布京都、东京、河内、金边、曼谷、万象、雅加达、汉城、蒲那等亚洲各地,在我国的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台北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均设有派出机构,并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设有常驻代表。在法国汉学研究机构中,远东学院以其悠久并在亚洲扎根而引人瞩目。几乎所有著名汉学家都在远东学院工作过,或与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专职研究人员(membres)并不多,仅32人,但会萃了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建筑学、语言学、学等各领域的精兵强将,因而能量极大,每年出版大量丛书和期刊:《法国远东学院丛刊》(已出近两百种)、《考古论丛》(已出20卷)、《印度支那著作与文献》(已出18卷)《专题研究》、《法宝义林》、《法国远东学院学报》(已出87卷)、《亚洲》(已出55卷)以及《远东亚洲丛刊》等等。
《远东亚洲丛刊》(Cahiers d'Extrême-Asie)是法国远东学院京都分部的法文、双语刊物。1985年创刊,第一任主编索安(Anna Seidel)女士是一位道教史专家。它是一种年刊,但有时两年合出一卷,譬如我们要介绍的11卷就是如此。每卷篇幅约三、四百页,刊出十余篇论文,印数为1000册。编委会成员以远东学院研究人员为主,也邀请一些院外的法国学者。刊物特色为东亚宗教史、社会史和文化史,尤其注重从人类学角度考察宗教现象的研究成果。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刊已经成为国际汉学界的极具特色的领首刊物,影响力绝不低于已有百年传统的《法国远东学院学报》。
翻开卷首,是本卷特邀主编戴仁(Jean-Pierre Drège)用法文和英文撰写的《致读者》。戴仁是法国当代汉学界的主将。他是苏远鸣(Michel Soymié)的弟子,法国远东学院的资深研究者。八十年代后,他进入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1989年被任命为“中国图书与铭文史”研究导师,并曾担任敦煌写本研究组的主任、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所长。从1998年起出任法国远东学院院长。戴仁以利用敦煌文献研究“书籍考古学”而著称,与已故的日本著名敦煌学家藤枝晃一样,在敦煌文献的物质形态研究领域卓有建树。戴仁的研究涉及到了中国古代书籍的具体制作的所有细节,并试图阐述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纸张的纤维、装帧、文字分析、印刷术、写本和刻本的断代与辨伪、图书馆学、书籍的插图及其与行文的关系、书籍的发行流通、书籍商品化的过程及其文化和社会意义等等。其代表作为《中国写本的藏书》(参看荣新江书评,《九州学刊》第六卷第四期,收入《鸣沙集》),另著有相关论文数十篇,还出版过几部有关丝绸之路的著作,其中一部已被翻译中文。此外,他还主编过多部敦煌学和书籍史、印刷史的论文集。
戴仁在这篇卷首语中指出,一百年前王圆籙的意外发现,产生了惊人的后果,那就是促使我们对有关中古时代中国原有知识的一切领域进行彻底重估,这一重估已体现在了的汗牛充栋的论著中。接着,他简略地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法国出版的几部重要的敦煌学论文集。然后分别用寥寥数语但却画龙点睛般地对本专辑所发表的每篇论文作了评介。
苏远鸣《敦煌画中的供养人》
苏远鸣和谢和耐一样,是师出“法国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汉学大师戴密微”(见谢和耐同题文章,《法国当代中国学》,戴仁主编,耿昇译,中华书局,1998年,119-133页)的得意门生,是当下法国敦煌学界的元老级人物。他也是法国远东学院的资深研究者,曾任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中国中古及近代史学与文献学”研究导师达二十余年之久。他是《敦煌学论文集》第1、2、3卷的主编,并主持了《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希和敦煌汉文写本目录》第3、4、5卷和两卷本的《法国国立吉美艺术博物馆藏伯希和收集品》这两个大项目的编撰工作。除了对敦煌文书的释读、编目、字体演变和断代以及敦煌绘画深有研究之外,苏远鸣还致力于中国道教和佛教互动关系的研究,如佛教疑伪经和道教文献的比较研究,佛教仪式与道教仪轨之间的对比分析等,开辟出许多新的学术领地。他的学术兴趣甚广,还涉猎宗教地理研究、中国解梦书研究、河西宝卷和明清小说的类型学研究等等。
苏远鸣六十年代即开始运用图像学和敦煌写本研究结合的范式探讨地藏菩萨诸弟子,敦煌壁画中的瑞像图,明王和金刚,壁画和纸画、绢画、幡幢上的题记等。因此本文可看作他系列研究的新尝试。他使用了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的275窟、西魏时期的285窟以及数十幅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斯坦因收集品和法国国立吉美艺术博物馆的伯希和收集品中的纸画和绢画,从八个方面考察了敦煌石窟中的供养人像:1、资助绘制壁画的目的;2、家族世系;3、新婚夫妇;4、香炉;5、僧尼;6、亡人;7、服饰和头饰;8、画匠。苏远鸣认为之所以要绘制这些壁画,是为了敬献给亡灵,而不是生者为了祈求保佑。
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像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像经变图、佛传、本生故事图、瑞像图、生产生活图那样丰富,但由于它在考证石窟修造年代和河西史实方面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因此很早就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王国维先生早在1919年所作的《于阗公主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跋》(《观堂集林》卷二十,中华书局,1959年重印本,999-1001页)是这一领域的开创性论著。八十年代,国内出过一本有用的资料集——《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敦煌研究院编,文物出版社,1986年),附收了万庚育的《珍贵的历史资料——莫高窟供养人画像题记》(179-193页)、贺世哲的《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造年代》(194-236页)两篇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关友惠《敦煌壁画中的供养人画像》(《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段文杰《供养人画像与石窟》(《敦煌研究》,1995年第3期)等,但大多比较简略,而且讨论的对象仅限于壁画中的供养人像。因此正如戴仁所言,这一课题虽然不是很新鲜,但本文的研究非常“系统而清晰”(本书《卷首语》)。
虽然在西方,机械代替了手工,照相机的诞生也渐渐消解了刻版的制图方式,然而当时图像的生产方式依然是以制版印刷为主。照相机是一个再现机制,而版画图像生产是具有诗性的,它是对再现机制修正后的一个呈现,修正了文字语言(文学)对于形象的图像基底。也就是说,版画的制作方式是跟人发生了关系了的。我们讨论形象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我们看到的实物它本身是怎么样的,它本身的存在。第二,通过我们去观察它,在我们的意识观念生成之后它变成了什么。第三,通过文字去描述这个形象,再转换成图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像。语言和文字跟这个实体它本身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我们和这个实体之间,有所谓的识别中介,(比如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说石头,他的脑子里会产生一个石头的形象,或者是产生石头这两个字。这个字和石头和形象已经被转换掉了。转换成了什么,转换成了描述。这种描述要通过语言来产生,而语言产生的又是信息,这种信息又重新回到了文字和图像。这个过程比我们去模仿一个事物,更复杂,所牵连的过程更多。模仿一个事物是一个行动的过程,而去传播一个信息是一个制版的过程,这个信息必须具有目的的准确性才能起到作为信息的价值。所以作为制图是通过这所有的体系建立起来的制图逻辑。
这个制图过程本身是一个创作过程,它本身并不是说如何去再现一个实体,而更多的是有目的的信息生产作为有形象的制图。比如说,我们曾经制造的报纸,它是用制版的方式,有图像也有文字,但它的图像往往是被文字这种文学性所牵制的。然而,图像学在研究到今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逃离出这种图像对文字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修正,让这种制图图像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真正的通过意识机制直接再现的语言识别过程。比如在新兴木刻的时候,人们创作图像,更多的是再现图像本身的价值(图像信息和立场),而不是通过文字和文学的方式成为文学的附庸,这个时候图像更直接的识别价值大于这种文字被转换过的语言修饰,这种转换本身又具有语言性。就是说,为什么到了新兴木刻之后,版画被纳入艺术创作的范畴,可以来传达主体的意图和信息,这个时候的版画,它跟印刷的关系就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而人们的识别主体又已经在这个机制里面形成了本身的认知机制。这种本身的图像生产不会具有障碍性,包括后来虽然说技术逻辑到了新兴木刻之后停滞,它不再因为印刷而去生成版画的这种媒介机制,而更多的是作为主体欲望去生成的图像生产。由此,这种信息沦为了审美的一个体系当中去了。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今天的图像生产又有了更直接的工具和技术,新的制图方式已经产生(比如,电视机,网络,手机,以及其他信息媒体),让这一门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传播与媒介的技术生产失去了它的媒介价值而被机械所代替了。今天我们在生产一个图像的时候,也许就是动一动鼠标弄一弄照相机,这么一个问题。
二、识别心理
作为版画的创作领域,已经停留在一个非时间线性的逻辑里面。而曾经的这种制版方式和识别方式,又在今天的共知系统当中完成了一套图像识别逻辑,这套逻辑从本体在今天无法从形象上去再现它,而更多的它本身是一个抽象识别的精神概念。这个就跟人的生存观念和精神观念与形象的识别机制有关系。这种识别机制在信息与传播,及文字语言时期已经形成,所以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图像与制图方式,在我们的精神机制里面已经无法分离并且根深蒂固。就如精神分析在讨论一个人的意识形成,是跟他的生存维度发生很大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的关系,一个人生存在某一个固定的地形维度里面,那么就会生成这种地形维度所产生的信息所形成的观念和文化意识,也就形成了所谓信息和认知图像的方式。所以在图像维度讨论今天我们的共知识别逻辑,作为精神观念以及认知方式,也是有意义的。作为这种共识逻辑当中传播意义,并不是在媒介机制上发展的,而是跟它的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生存状态有关的。版画这种图像和制图机制,在传播中也形成了它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也形成了今天我们的识别方式。
三、结语
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它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是增长知识,获取信息,愉悦身心的重要途径。文字出现前,记忆是当时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腊文字出现后,苏格拉底认为,这会造成人们依赖文字传播而使对历史的记忆萎缩。正是文字,特别是印刷术以后的文字阅读,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文本阅读是阅读的开端,也是阅读的传统。
一、统一文字与阅读:阅读史的开端
文字是文明古国的重要象征,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对于推动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具有重要贡献。历史上有三种古老文字:甲骨文、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其中甲骨文流行在夏商时期的中国。甲骨文是现存最古的文字,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凶吉应验也刻上去,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仍在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到商朝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阅读活动初现端倪,但阅读还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障碍。秦统一中国以后,采取书同文的政策,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通令全国使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发动的,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重大的变革。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先秦文字经过这次整理之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型,尽管秦朝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差别极大,彼此仍能进行交流。这对推行法令、传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文字的统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都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这与秦朝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为我国阅读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阅读史从此正式开始。
二、图书制作方式与阅读:阅读传统的形成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 ·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纸的出现,推动了图书的快速增加,《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先秦至隋末一千多年的图书已有49467卷。大量的图书带动了阅读活动普及化的进程。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书籍的流通还主要依靠传抄,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费时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和流传,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172860卷。[1] 但相对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言,图书文献还略显稀少,尤其是贫苦的书生,读书十分不易。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由此可见一斑。尽管书籍稀缺,但读书人仍孜孜不倦地阅读,人们读书全然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渴望,每觅一书,读之辄如痴如醉,甚至废寝忘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二十三)记载了古人的读书精神:仲尼绝韦灭漆、朱穆坠冠、隗禧采稆诵书、左思门庭着纸、董仲舒目不窥园、郎茂刘恕谯周皇浦谧等寝食不思,更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等千古流传的故事。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追求精神的愉悦,可谓“悦读”。《尚书精义》:“盖学问以事为实用,不为虚设,譬如人读书非徒为利禄。”这种超脱的读书精神,是我国传统阅读的精髓之所在。[2]
三、载体的变迁与阅读:阅读传统的革命
不同的文本形式是与不同的阅读实践相联系的。中国作为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国家,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有数千年的书籍编辑和出版史,经历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演变。出版传播与复制技术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复制技术的改进过程为线索,出版传播可分为手工出版传播、机械出版传播和数字出版传播等阶段。手工出版传播又包括手工抄写和手工印刷两种方式。中国在古代主要处于手工出版传播阶段,在近代进入了机械出版传播阶段,在当代则进入了数字出版传播阶段。出版传播的每一个阶段、载体的每一次变革都会给人们的阅读习惯带来改变。北宋时期的苏轼就对雕版印刷物的普及对阅读的冲击现象发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感慨。电子计算机将纸质文本变成电子文本,不仅改变了文本的“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使文本有了“接通其他文本的可能。网络系统对传统文本既有的线性特征产生了更强烈的冲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正实现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转变。
“超文本”的概念源于美国计算机专家范尼瓦·布什,他于1945年7月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因为我们可以思考》一文,提出了一种名为“联合检索”的搜索方法,让使用者可以通过联机系统与他人共享资料并获得查询回应。1965年,美国学者泰德·纳尔逊创造了“超文本”(hypertext)这个词。超文本设计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特征,使读者能自由选择阅读顺序、灵活组织信息和快速检索所需资料,由此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也带来了阅读的革命。[3] 超文本作为一种载体,有着纸质载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便于书写,修改更是方便;易于保存,复制也简单;便于流通,传输很快捷。多媒体技术又为超文本增添了表现力,集文、图、声音、动画为一体,使阅读样式灵活多样,能更强烈地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人们阅读的积极性。。可以说,“超文本”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中国数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阅读传统,并使之发生重大变革,标志着阅读传统的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好勤 中国目录学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2] 彭斐章,费巍. 阅读的时代性与个性.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2) 9-15
现代广告作为当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形象化的趋势尤为明显,成为当代广告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中,众多的产品已经大大的超过了社会大众的需要,为了推销过剩的“人造物”,只有利用“形象”的魔力来撑大消费者的胃口,以便创造更多的商业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形象的魔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的广告世界是一个完全视听化的世界,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形象世界,广告形象的煽情无时不在,我们正生活在被广告形象包围的世界当中。
广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播手段的革新,广告设计的空间正由二维向着三维扩展,现代广告运动正以“广告策划为生命,广告创意为灵魂,广告文化为躯体”的大趋势迈进。广告活动伴随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因此广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中外社会发展的轨迹、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所以各国广告的发展史也具有不同的特色,但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形态: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洞穴壁画不仅是为了记录而创作的。也兼有“公告”的效果。原始人岩画中的动物形象,造型简练,富于标志化,是最早用于视觉传达的图形。人类早期文字——象形文字,是最早的图形符号。文字的应用使传达方式走向发达。距今约10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大分工已经出现,比如这一时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便出现了农业,制陶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生产的分工,出现了新兴产业——制酒业。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的形成,产品交换逐渐形成,黄帝时代出现了货币交换形式。奴隶社会,商品进一步发展,城市和集市开始出现。在早期的商业活动中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据记载古代地中海地区曾有繁荣的商业贸易活动,雅典人曾在大街小巷以顺口流的形式叫卖化装品。所有这些古老的广告形式都是利用听觉和视觉扩大商品宣传,招徕顾客。
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原始形式的广告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丰富的繁荣程度,幌子,招牌,旗帜,门匾,电堂等都是沿用于各朝代的广告形式。明代中期以后,随着木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广告也出现于商业广告之中。印刷述的发明为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到北宋毕发明活字印刷术,先有刻印的佛经、佛像,后来又有印刷用的历书、文算、医书、书籍。随着印刷品的产生,文字、插图和版面设计的雏形也就出现了。
中国最早的招贴出现于11世纪(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的广告),是功能和形式完备的真正意义上的广告。广告媒介大众化时期,近代广告——以印刷报刊为主要载体,1450年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一新的科学技术在广告传媒上的应用使人类的广告活动由“原始状态”的准广告行为挺进到印刷广告的新时代。论文毕业论文
广告媒介的大众化时期是随着现代形式的广告媒介——报纸的出现而到来的。西方的第一份印刷报纸是160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发刊的,这一年里,这份报纸载有一份书籍广告。杂志也陆续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杂志是创刊于1731年的英国杂志《绅士杂志》,同一时期的1706年,在德国也出现了印刷招贴广告的形式。
报纸在我国的问世也比较早,唐代初期便诞生了最早的报纸《邸报》。宋代《邸报》开始定期发行,明朝使用活字排版,清朝被改为京报。但这份报纸只在宫廷和官僚中流传,不允许刊登广告。首开中文刊物刊登广告之先河是1853年由英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遐迩贯珍》中文杂志。到了1922年我国的中外文报纸达1000多种。报刊广告的发展使广告传媒介迅速走向大众化。“广告经纪人”最早出现于英国,但广告经纪人组织最早创建却最早始于美国。当时,广告经纪人全权为客户购买版面。现代广告时期的重要标志:电子广告问世,媒体多样化。
进入20世纪以后,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明创造,使现代广告进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时代,由于行销市场的激烈的竞争,世界广告必将向着电子化、现代化、艺术化、网络化的方向迈进。
美国人认为在信息社会,新的权利的来源不仅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1945年美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标志着信息时代的起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又首创了彩色电视机,使电视广告又获重大突破。而后,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形成了网络,使得广告业如鱼得水。当代广告信息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的信息量,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20世纪90年代,除了传统的四大广告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仍然在传播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外,电子广告、激光广告、飞船广告、卫星广告外,网络广告已经在当代社会上亮相。
广告一词在现代生活的使用率及高,几乎尽人皆知。所谓广告从汉语上理解就是广而告之,就是把某一项信息向公众广泛传达。具体的说:“广告”是一种由某个特定的出资人发起的,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非个人化的有偿沟通方式,其目的是说服或影响某类受众。
广告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称边缘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跨越了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和信息学等领域。所以,从不同的学科的属性来看它,具有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意义。历史环境、地域差异、经济条件及传统文化观念等不同,各国在广告设计方面必然要形成各自的特色。德国招贴作为世界招贴的重要学派之一,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如德国包豪斯的主要教授纳基的组合照片形式的招贴设计,强调功能性和构成主义风格,应用象征意义的手法,使人产生新的联想。
美国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头号广告大国的地位,并以纽约为中心,其招贴也是世界招贴的重要学派之一。美国人较少的传统束缚,其招贴设计注重商业功利性,讲求实际,追求功能第一的原则。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广告不以商业为目的,而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得形式出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世界广告招贴的重要流派之一。法国平面广告设计则较注重优雅和自由的表达,设计语言的探索从属于美术范畴的探索,有时则注重古典主义,人文注意的表达。英国在二战后,开创一种合理主义图形设计风格,其创作注重哲理的分析,他们认为一切为人的需要服务,风格是次要的。英国的设计形式的表现具有国际影响力。总的看来欧洲的招贴比较注重人情味和文化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全球广告对话时代的到来,平面广告正超越国家的界限,各国的平面广告设计师正在取长补短,比如,20世纪50年代占优势的招贴四大学派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国家属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的随心所欲的自由设计对欧洲的影响,欧洲的纯粹的几何构成及有人情味的设计文化已经渗透到五洲诸国。而亚洲特有的东方色彩,构图也被美国设计师所接受。
试想一下,如果广告设计遭禁,或者一夜间突然消失。没有了书写的文字,没有了报纸,没有了杂志,没有了互联网,没有了科学可以谈论,没有了设计的过程与要素——结构与组织,语汇与图像,差异性,那我们只有靠口语来接受所有信息,我们将进入一个无知、偏见、迷信而人生极其短暂的千年。广告设计绝不是琐碎无用的多余之物,它的运用与目标对现代世界即文明社会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董春晓.现代设计[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一、夯实基础
网络上的文字是文学吗?一直以来,网络文学面对的最大的批评就来自这里。如果网络文学研究者不能令人信服地论证这一点,那么网络文学研究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从网络文字中发现“文学性”,进而塑造与传统文学平等对话的网络文学。
二、视域转换
金惠敏教授在《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中将当代媒介扩张的现实称为“媒介现实”,认为“新媒介造成的是趋零距离、图像增值和球域互动的全球化”[1],然后讨论这样的语境下“文学的当前危机”。这不仅是讨论传统文学问题的极有价值的思路,更是我们考察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
网络文学是全球化、数字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说它必然,是因为文学本身对承载媒体的开放性。但是,它不仅如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文学产品利用网络手段传播,作家通过网络工具写作,似乎只是写作和传播换了一个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网络作为工具具有改变人精神世界的力量。这种改变,和四百年前印刷术改变中世纪时代人的精神世界一样巨大。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曾这么评价印刷术:“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来自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一样。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这就是我希望说明清楚的”[2]。后来的事实确实如他所预见的那样。但今天的情况是,不是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而是包含电视的广义的网络。今天就是一个印刷术退却的时代,以各种网络为代表的当代媒介以远超波兹曼写作时代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及世界中的我们。但有一点他说的对,随着媒介的改变,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其中就包括文学的趣味。但当这个潮流势不可挡地汹涌而来,我们所应做的不是哀叹旧的审美形式的消逝,而是创造出新的审美形式。
三、研究心态
当早期的纯文学在网络出现之后,由于其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当然不可避免的有了资本的觊觎。最近几年,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网络作家创作在题材、叙事、风格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模仿,使很多老读者哀叹网络文学江河日下。创新性的缺失正使得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渐趋淡化,极大的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整体审美趣味。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不应一味攻击网络文学作品的非审美化、低俗的趣味,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如何为网络文学输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突破技术条件的限制,令传统作家进入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创作。不仅是将这些传统作家的作品放置在网络,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制造传统文本经验丰富的作家提高网络创作的技术水平,进而创造出真正的互动式、多媒体化网络作品。
第二、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网络作家,让他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学创作具有的创新性和审美性,提高现有网络文学作品的审美趣味。
四、科学方法
就文学批评而言,目前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绝大部分文学批评者视网络文学作品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小道”,与正统的文学作品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文学批评活动很少指向网络作品。甚至可以说,当代文学批评家们对网络文学作品有一种潜意识的轻视甚至敌视。第二个问题是文学批评者的批评活动绝大部分指向的已经出版、经过印刷商筛选过的所谓“网络文学作品”,他们对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视而不见。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网络作品泥沙俱下,批评家坚守自己的审美原则;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自身。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研究者确立平等和体验的研究方式。
所谓平等的研究,是针对第一个问题而言,指提高网络文学的批评地位。因为就目前主流的“网络文学”概念而言(即从将网络文学视为网络原创文学的意义而言),网络文学作品从作品数
量及受众数量来看都远超传统印刷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批评活动如果脱离了这个时代最主流的、最生动鲜活的文学实践,是没有未来的。未来的文学理论应该以网络文学为重要的理论来源,未来的文学批评活动应更加重视真正网络化的网络文学作品,改变批评的失语状态,更好地引导网络文学活动。
所谓体验的研究,是针对第二个问题而言,就是指批评者真正进入到网络文学创作和阅读过程中。通过在线的方式来对网络文学经典作品进行阅读,体会网络传播带来的网络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这样才不至于使用纸质传统文学的原则来批评网络文学,真正发现网络文学的审美内涵。
总之,网络文学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媒介现实”的视域下,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确立平等和体验的研究方式,推动网络文学研究健康发展。
注释:
[1]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参考文献:
[1]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