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6: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

篇1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宣传力度和促销手段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很多人都觉得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高风险、低消费、不好管理的群体。旅游相关部门没有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探讨也没有收集到非常准确的旅游消费信息。在面对在校大学生旅游群体的安全与健康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一般选择的是最保守的态度,不积极鼓励学生外出旅游学习,在这方面抑制了在校大学生的出游需求,又使得旅游业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在这个旅游市场中在校大学生群体没有获得足够的推动和重视,使得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陷进了不好的发展状态。

2.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制约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是出于一个弱势群体的地位,有很多合法权益都没办法得到保障。比如“吃、住、行”的安全问题、经济消费的服务质量等问题都得不到保障[1]。

3.很多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

在新闻媒体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因为旅途中出现的各种意外而引发的悲剧[2]。在大学生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旅游这一块儿,没有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从而间接导致学生旅途中死亡的概率。

4.旅游业在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和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

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花费太多是在旅游交通和旅游景点方面,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在校大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开支太高,从而会减少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时间和次数[3]。大学生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存在着相当高的期望,但是因为旅游企业在资金和人力上存在着严重缺失,所以针对大学生旅游的产品相对就比较少。大学生群体是个比较先进、充满活力和个性化的人群,而因为旅游产品没有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从而吸引大学生旅游的目光就比较少[4]。而在旅游信息的获得上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宣传所占的比重都很小,这表明旅游企业在对旅游景点、景区的宣传工作上存在很大问题。这说明,政府及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不够重视、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保障性严重缺失、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正确教导不够完善以及旅游项目的价格开发管理上的不足,这些都是制约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为了更好更快的拓展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旅游市场,从相关部门支持、新产品的开发、旅游安全常识教育、定价和营销策略、费用解决方式等地方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1.增加强化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看到大力发展在校大学生外出旅游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支持:①政府应该从制度及政策层面来推动支持旅游相关企业积极主动的加入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②政府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旅游的优惠力度;③政府应该联合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适量的健康出游;④政府应该主动与旅馆、餐饮、景区景点等互相商量调节,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住宿、饮食和门票应该适当的降低费用;⑤政府应该出资修筑在校大学生关于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⑥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群体旅游市场的法规建设。

2.旅游企业应该尽量努力的开发设计有针对性的旅游新产品

①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多种有特点、多元化的新产品;②旅游企业应该推出大学生群体旅游专线,尽量开发适用于大学生群体喜爱的新产品;③旅游企业应该根据旅游产品组合的重点,开拓“机动灵活”的新产品;④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从之前的特征研究中能够了解到在校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很多有别于其他旅游群体的特征,然而在整个旅游市场中这个新群体没有占据应该具有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发这个旅游市场,应该注重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旅行社。这样才能提升出游的质量,使之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高校有必要增加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出游的安全常识教育

①高校应定期举行不同形式的基础旅游常识和安全教育;②高校应支持鼓励由在校大学生自己组建的旅游协会等社团的开展,正确引导和鼓励在校大学生旅游的自我管理;③高校应针对大学生旅游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应急机制;④高校应充分意识到适当旅游对大学生知识、身心、锻炼和精神上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大学生在旅游中进行规划并执行等活动既锻炼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同时也能使大学生更好的认知社会,培养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各大高校应该正确指导支持和鼓舞在校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将旅游作为在校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4.旅游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的新方式

①旅游定价策略:其一,针对大学生旅游的定价应采取低价策略,以薄利多销为原则[5];其二,旅游产品明码标价;其三,根据不同的时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其四,根据不同的空间制定不同的价格。因为受到家庭经济因素的限制,在校大学生群体对价位非常在意。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外出旅游人数会随着价位的涨幅而增加减少。唯有定价的合理,才可能导致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形成在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旅游市场。②旅游营销策略:其一,增加对旅游业的形象进行传播,创建大学生旅游品牌[6],让在校大学生更好的关心支持现在的旅游业市场;其二,建立高校旅游网络,进行网络营销对于开发在校大学生旅游市场是一个非常积极健康的手段。经过前面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在校大学生群体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来源多是网络。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相关部门在景点景区宣传和旅行社宣传这两方面必须改进,在营销策略和手段上得以改善。

5.大学生旅游费用的解决方式

经过前面对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消费来源、外出旅游的购物、外出旅游的饮食和外出旅游天数等问题的分析中可知,家庭经济条件是约束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最主要原因。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除了家庭、高校等外界因素的支持以外,还要依靠在校大学生凭借自己的方式使费用这一关键因素得到缓解。关于解决的方式有:①鼓舞有出游意愿的在校大学生自己打工兼职赚取外出旅游费用。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劳动赚取的钱来实现自己外出旅游增长知识面,来实践自我人生价值。没有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丢失开阔视野的机会。并且我觉得自己劳动赚的钱花起来也是比其他方式获取的费用更让人开心的;②鼓励各大高校旅游专业的师生积极加入到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激发行列中,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经济型的旅游产品。学校自己制作的经济型旅游对于旅游本专业的师生是一个实践挑战,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外出旅游的低消费穷游起到一个正面鼓舞的作用;③鼓励经济型的旅游方式。外出旅游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在经济型的出游方式方面,旅游费用就是大幅度的降低,所以有必要鼓励经济型出游方式。比如一些学生组织一起脚踏车出游、徒步出游等方式。

作者:张冰 单位:河南省黄河迎宾馆

参考文献:

[1]常睿.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谢晖,保继刚.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55-59.

[3]佟静,洪帅.浅谈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矛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50-51.

篇2

题目:浅析视觉营销在服装卖场中的作用

姓名:

学号:XX03030331

指导教师:

班级:服设

所在院系:设计与艺术学院

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内容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系统的运用。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1.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2.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

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4.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1.现有资料和信息不足;

2.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3.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

大纲

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abstract

asweallknow,peoplefeelthe83%ofexternalinformationthroughvisualcommunicationtothepeople'smind.inotherwords,sothatvisualaccesstoinformationoutsideofthemostimportantandthemostimportantchannel.modernmarketingknowledgetellsusthatthevisualmarketingisessentialtopreparemarketingofoneofthemeansofmarketing.

thepurposeofthispaperfromtheclothingstoreclothingvisualperspectiveontheroleandimpactofmarketing.

关键词视觉营销;视觉冲击创造价值;无声的销售员

keywordsvisualmerchandising;visualimpactcreatevalue;silentsalesman

正文:

1引言服装视觉营销概论

1.1服装视觉营销的概念

1.2服装视觉营销的范畴

2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具体应用

2.1服装店铺的整体色彩应用技巧

2.2服装卖场的陈列设计

2.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3视觉营销的一些实例分析

3.1zara店铺的空间设计与陈列形态

3.2森马

3.3jackjones

4视觉营销迎来了春天

4.1视觉陈列专家韩阳与《卖场陈列设计》

5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6结束语

7致谢

前期的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实习及设计条件准备情况

搜集关于服装视觉营销和陈列设计等的相关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1]马赛.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2]毛春义.服装展示.湖北美术出版社,XX

[3]杜异,傅祎.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设计,岭南美术出版社,XX

[4]王春杰.世界展览新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XX

[5]赖涛.服装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韩阳.卖场陈列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XX

[7]许亮.展示设计.湖南美术出版社,XX

[8]陆华祥等.最新展馆展台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XX

毕业计主要工作的进度安排

1-4周搜集,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毕业实习.

5-6周毕业作品服装效果图的设计、毕业作品结构图

7-8周毕业作品服装制作

9-10周服装效果图、结构图及文字说明

11-14周论文大纲及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的撰写

15周论文的目录、缩写稿、中英文摘要、致谢

16周服装动态展示设计

17周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

毕业设计每周指导时间、地点安排及毕业设计纪律要求

每周指导时间:

每周一、周四下午在逸夫楼四楼,不早退;不迟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考核

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

指导教师200年月日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三亚学院本科在校大学生。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1.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的认知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普遍有强烈的出游愿望,但对旅游消费认知度并不高,而且往往受时间、经济能力限制,而且旅游往往比较盲目或随意,缺乏计划性。

研究结果显示,独立院校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知水平较低,仅有34.2%的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要性、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19.5%的学生虽意识到作用但并未完全认识其重要性。从中看出,大学生普遍注重文化课程学习,对旅游活动没有太多关注。42.3%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度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旅游消费没有确切的概念,普遍认为大学生旅游消费就是四处旅玩。这个比例接近调查对象的一半,客观地反应了独立院校大学生对旅游消费认知的不足。面对旅游消费发展趋势,大学生旅游消费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部分教师或学生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完全没有一定的认识,4.0%的学生、教师、家长仅注重于课程教学,对旅游消费没有概念。

2.对旅游消费的熟知度不高

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最佳时间、景点、优惠等,学生并没有充分的熟悉,熟悉和较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作用的师生不足31%,真正熟悉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人数仅占19.1%,与教育标准的要求相差较远。60%对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熟悉程度为一般,其中多数为教师。这反应了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价值的意识薄弱,并不熟悉现行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相关内容。8.6%的调查对象,对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价值完全不熟悉,这意味着学生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大学生旅游消费环境中,未能体会到大学生旅游消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

3.出游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

一般旅行可分院短途旅行或长途旅行,短途旅行主要指省内市县的旅行,长途旅行泛指国内跨省或者出国旅行。在校大学生受课业影响,进行长途旅行主要集中在寒暑假;短途旅行则可以集中在周末或者五一或十一法定节假日。调查显示,选择寒暑假旅行的占40%,选择在周末旅行的占10%,选择不经常旅游的占50%。

4.从众心理突出,更愿意结伴而行

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追求潮流和时尚的青年群体,大学生对旅游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多,且同龄学生之间对旅游消费的认知观一致,均热衷于时尚旅游消费,“志同道合”是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共性点。例如,调查显示,75%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结伴旅游,与同学、朋友之间以集体旅游的方式参与互动,比如闺蜜游毕业游等,体现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结伴行为。

5.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45%的学生在旅游消费中投入成本较少,除了日常生活费之外,很少投入部分钱用于旅游消费。大学生旅游消费来源中,70.0%的学生是源自于家庭父母支出,仅有10%是凭借个人兼职、勤工俭学等赚取旅游费用。有10.%的学生,对旅游消费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强,这不仅会限制了其参与旅游消费的积极性,也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旅游消费水平的提升。

6.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特点因年级、性别、地区等因素而各异

研究发现,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家庭情况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偏好、动机等情况上也不同。

(1)年级因素: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旅游消费认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三年级学生的旅游消费消费评估指数要比一年级学生的高出0.1915;教师指导方面的评估,三年级学生平均值比一年级学生高出0.1868;此两项标准对比有 明显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对于消费行为的认知水平的差距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判断。年级越高,大学生对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认识水平越高;年级越低,因学习经验方面的认知较少,往往参与旅游消费活动越少。

(2)性别因素:消费行为在大学生旅游消费工作中与男、女性别方面的差异不大。这说明了男、女学生产生大学生旅游消费,与自我价值评价缺失没有直接或间接性的关联,或者此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小。本次回收的382份问卷中,男女占据比例基本均衡,男53%,女47%,无论是男女大学生,在当前的校园学习及生活中均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并且影响了学生个人的旅游行为活动。

(3)地区因素: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消费行为的自我评价也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农村地区学生的消费行为方面评估的差异性显著,农村地区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对大学生而言,地域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干扰,往往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旅游消费意识的形成。本次问卷中,40份有效问卷来自于r村的学生,其普遍存在着受管意识薄弱、旅游消费水平低、旅游活动无秩序等,整体的大学生旅游消费状态明显差于城市里的学生。

(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独立院校大学生对于出游的愿望强烈的,但受经济等条件影响,旅游出行计划并未按时实施。出游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寒暑假,时间充裕又自由,一小部分人会选择法定假日、周末、其他课余时间。而且大学生经济不够独立,所以旅游消费水平不高。出游喜欢结伴而行,可以增加安全感,也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不同专业、性别、年级和家庭情况的学生之间也有不同,大多会按照经济能力以及专业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来定旅行消费计划。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数量众多,其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他们喜欢冒险、个性、挑战、创新等特点与其他群体不同,所以大学生市场亟待更好地开发,而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就需要旅游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认真了解他们,分析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按照他们的兴趣开发相关旅游产品,达到双赢。

(二)建议

1.旅游部门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为了扶持旅游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扩大旅游项目的资金支持,为旅游行业经济建设提供多元化保障。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旅游消M群体,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因此,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有限,因此,旅游物价部门可适当降低大学生景点门票费用,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来旅游消费,如评学生票可以打折等,团购优惠等,吸引更多大学生旅游消费者。

2.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旅游项目

优质完善的旅游服务及质量,是吸引旅游消费者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好的服务质量,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学生旅游消费者,他们背后有更多潜在的顾客。此外,旅游景点应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在景点设置,游玩项目开发等方面,要贴合大学生旅游消费者的自身特点。

3.高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高校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加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旅游消费观念,高校应结合当地乃至国内外旅游资源的优势,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旅游消费活动,以此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做到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比如说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我大好河山情怀。此外,还可以通过旅游,进行公益性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传播正能量。高校鼓励学生参与旅游消费应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为前提,并做到量力而为,切不可盲目消费。

参考文献:

[1]杜炜.旅游消费行为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6-39.

[2]孙晓.大学生旅游行为及其市场细分研究―以河南高校为例[硕士毕业论文],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2009年.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旅游行为 保定市

一、引言

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专家预测此次改革由于缩短了五一长假,势必减少旅游业经济收益。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大学生旅游市场对于旅游企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除了国家的法定假日五一、十一、清明、端午、中秋,以及周末之外,还有寒暑假,大致有176天左右,此外大学课程安排相对分散,并非每天都有课;此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下乡、考察、实习、调研等活动在高校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些专业,如艺术类、建筑类等更为强调实践,而且大学四年级课业负担较少,撰写论文也需要实地调研。可见大学生参与旅游的机会越来越多;最后大学生好奇心强、思想活跃,出游愿望强烈,而且往往是出游规模大、易于组织、要求较低,可以其弥补消费程度低的不足。由此可见大学生市场应成为今后旅游企业重点关注的市场之一。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笔者于2006年10月到12月对位于保定市的11所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学院、保定金融学院、软件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长城学院、保定职工医学院、河北科技工程学校、保定工艺美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节假日旅游行为进行了随机调查。

调查地点选择在各高校中的教室、宿舍、食堂等人流较多的地方,问卷问题涉及基本情况、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时间、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渠道、旅游费用来源、旅游满意度、重复游览情况、旅游消费构成、旅游交往等共计32个问题,利用SPSS FOR WINDOWS 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此次共发出800份问卷,收回758份,回收率为94.75%;有效问卷728份,占回收问卷的96.04%,其中男生352份,占48.4%,女生376份,占51.6%;大一学生占23.4%,大二学生占27.7%,大三学生占38.6%,大四学生占9.6%,研究生占0.7%;其中生源地为城镇的调查对象占总人数的51.6%;43.3%的有一个兄弟姐妹,28.3%的为独生子女,21.4%的有两个兄弟姐妹,三个以及以上的占7.0%。

三、旅游行为基本特征分析

1.大学生旅游方式分析

大学生每月的消费主要在301元~500元左右,占有效问卷总数的43.7%,;对大学生节假日旅游普遍持赞同的态度,占到了50.3%,反对的仅占2.9%,认为得具体分析的占46.8%;大学生出游时间主要选择在暑假、周末、十一、五一,所占有效问卷比重分别是39.1%、18.0%、15.7和15.2%;大学生出游的旅游动机主要是调节心情(32.1%)、学习运动(21.2%)、历史文化(13.1%)等;大学生年出游频率为1次和2次的共达到了77.1%,3次~4次的占11.1%,5次以上的占2.9%;在出游方式方面大学生更多选择与同学、朋友结伴前往(42.7%)和与家庭亲戚前往(21.3%),此外独自前往的也占到了13.3%,再就是与男/女朋友前往(8.4%)、参加旅行社(7.6%)、学校组织(6.0%)以及其他(0.7%)。

2.大学生旅游要素分析

大学生出游首选的交通工具是火车(49.7%)和汽车(40%),另外选择私家车的占6.7%,选飞机的占3.0%,步行或自行车的才占0.5%;旅游期间大学生选择的住宿地主要是朋友/同学/亲戚家(42.7%)和家庭旅馆(39.4%),此外选择星级宾馆的占9.2%,选帐篷野营的占4.3%,选车上的占1.5%,其他的占2.9%;大学生出游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其中2~3天的占42.0%,4~5天的占23.8%,1天的占14.7%),6~7天的占12.5%,8~10天的占2.6%,10天以上的占4.4%;30.5%大学生旅行时选择去一般饭馆就餐,21.6%的则自带,另外选择品尝当地小吃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为30.4,而去高级餐厅(3.2%)、旅游地随机购买(11.0%)以及野营烧烤(2.9%)的人数较少,另外选其他的占0.5%);大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42.3%)来获得旅游信息,再就是电视和互联网,所占比重分别是23.4%和12.8%,通过校园内的宣传资料、报纸、旅行社,以及电台等其他渠道的只占21.5%;表示偶尔会与旅游途中邂逅的游客交往的大学生占42.4%,表示有时会的占33.2%,表示从不和经常的差不多,分别是12.2%和12.1%。

3.大学生对景点基本态度分析

有55.6%的大学生选择去自然风光类的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旅游地也是大学生经常选择的,占26.0%;大学生所选目的地距离较近,在本省的占到了50.7%,邻省的占到了21.7%,最少的是邻国和中远途出境游,仅占1.5%,此外由于年龄的特殊性,本市的景点也往往不是大学生的首选,仅占11.5%;大学生普遍反映影响其出游的是资金(49.7%)和时间(28.2%);大学生偶尔会重复游览景点的比重是47.3%,有时会的比重是22.0%,表示从不重复游览的是26.5%,经常会的仅占4.3%;大学生旅游过程中希望能尽可能游玩更多类型的景点,比重占到了34.1%,看地方民俗和吃地方小吃的比重也占到了18.5%,只冲单一景点的只占6.6%;认为旅游中最不满意的大学生占44.4%,另外害怕当地人宰客和担心旅游服务质量的大学生也各占到了11.3%和10.0%。

4.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分析

篇5

一、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环境中,一切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只有真正了解消费群体,挖掘其消费心理和消费特点,才能开发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设计出有效的市场营销计划与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占据优势地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但其消费行为仍遵循普遍的消费行为规律。消费者理论是消费者选择行为的依据。在该理论框架下,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消费者出于理性的考虑,消费行为转化为在预算约束下谋求效用最大化(也可以说是追求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权衡与选择。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它是对商品功能的一种主观评价。而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当某种物品的消费成本既定时,消费者从消费活动中获得的效用越大,或者是消费者对消费的效用评价既定,而消费成本较低时,消费欲望较强。消费需求取决于消费成本和所得效用的对比,即边际效用原理。要提高大学生消费者的效用,一方面要增加其享受服务的效用,一方面要减少其使用的不便利因素。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企业要使产品拥有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度,就要分析大学生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其偏好,并善于把握消费发展趋势。提高服务质量和层次,减少消费不便利因素,开发新的服务领域,也有助于产品的营销。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探究

1.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大学生是商家的重要消费客户,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除了具有一般消费者群体市场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1)消费观念鲜明、时尚。大学生处于成长的青年时期,富于创造性和挑战性,对新鲜事物充满敏感与好奇。

(2)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用于交往、娱乐、旅游和健身等方面的费用有较快的增长,并在构成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消费支出水平高。当前,在校大学生有较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大学生每月的支出额400元~500元的占35.5%,处于第一位,支出额为500元~600元的占28.9%,这两部分占的比例高达64.4%。600元以上、300元以下分别占12%、6.2%。

(4)消费的个性和从众性并存。大学生希望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风格。

(5)消费的冲动性和情绪化。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志趣爱好、性格气质还未完全定型,重感情易冲动,客观环境、流行趋势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比较突出。在其消费行为中,容易受情绪左右,失去应有的判断力。喜欢尝试新品牌,受促销的影响较大。购买前,缺乏明确购买目标;购物时,被商品的新奇所吸引,缺乏必要的考虑和比较就冲动购买,随意性较强。

2.大学生消费发展趋势

(1)教育培训消费异军突起,将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消费的一大亮点。由于高校的扩招,就业竞争加剧,大量的毕业生被推向人才市场。为了自身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培训。

(2)休闲娱乐消费呈多样化特点。当代大学生追求多元化的价值目标,并受时尚前沿的影响,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 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旺盛的需求。他们追求新颖、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日渐成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主流方式。进入新世纪, 大学生的这种需求更为强烈, 并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 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3)电子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随着我国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对信息的索取,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为了保持与时代的同步性,大学生对信息的消费将大大增长。可以预见,电子产品市场必将随着信息化的潮流而不断发展。而大学生会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4)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心理日趋明显。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尤其是在现今社会,时尚和新潮所代表的是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广告昭示蛊惑下的消费意识,媒体、明星的示范效应,以及大型商场陈列的美轮美奂的商品的吸引,也促使“时尚和新潮”消费越来越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在消费市场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不但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易于接受新的消费理念。大学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有利于商家更好的开拓大学生市场。

参考文献:

篇6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445万人次,同比增长9.77%;接待国内游客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7.16%;旅游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20.38%,“三大指标”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6.7、9.7个百分点,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智慧旅游成为当下企业和旅游者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便捷的网络设备及时了解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旅游经济等信息,合理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各大旅游网站的出现为方便旅游者外出旅游、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针对安徽大学生的旅游网站仍然是一个空缺。我们对大学生旅游网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掌握更多的旅游信息,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为网站的建设提供参考,网站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为其提供更经济实惠、高效快捷,更具有人性化的服务。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研究现状

通过CNKI检索发现,搜集硕博论文、期刊等127篇(2006-2015),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调查了解大学生旅游需求(杜江等,2006),提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对策(宋佳捷等,2015),总结得出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张杰、李竹等,2007年)。

(二)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大学生旅游动机和消费方式的调查(杜继淑、郑惠等,2010年),以及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的研究(张小红等,2009年),得出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吴俊珂等,2011年)。

(三)对“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的”研究,分析现有的较知名的旅游网站的发展现状(陈益锋等,2006年),以及对各网站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吕萌、孙紫君等,2010年),总结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的经验(余菜花等,2011年)。

综合来看,大学生旅游网站数量偏少、总体质量偏低,相关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市场调查层面上,很少涉及深层次的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规划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研究。

三、安徽省大学生旅游网站可行性分析

(一)大学生的外出旅游动机

大学生在校期间拥有较多的休闲时间,除了有法定的节假日外,还有传统的寒暑假,大约有172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此外,教育部门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时间。因此,大学生有非常充裕的时间旅游,并且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多数学生更愿意与朋友、室友以小团体的形式结伴到著名景点去旅游,以此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促进彼此的感情;还有不少学生为了今后踏入社会,走上岗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因此他们怀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外出游,或者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外出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对安徽省各大高校进行调查,约80%的大学生对旅游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网站的可行性提供了客源基础。

(二)大学生外出旅游的方式

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自助游的方式旅游,跟团游所占比例较少,其中自助游分为完全自助游和不完全自助游。完全自助游是不需要旅行社参与,所有行程、票务、食宿都需要自行安排;不完全自助游是借助旅行社或一些专业的旅游预定组织或者旅游网站进行订住宿、交通票和门票,其他的则自行安排。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大多是自行安排旅游中的事项,会通过旅游网站和其他旅游组织等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旅游信息,对旅游网站的依赖程度比较大。

(三)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及频率

调查研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识别大学生网站在大学生旅游活动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消费者对信息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对旅游目的地信息更是看重。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是上网查询、朋友同学推荐、电视报纸、旅行社传单和其他途径,其中网络在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中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旅游网站在获取旅游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浏览旅游网站时更多侧重于景点景区信息,住宿酒店信息和票务信息,因此旅游网站提供的信息应当更加注重这部分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多样性,满足大学生各类需求,以此来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其次是查阅最新的旅游攻略和输入时间、价格等内容寻找商品,可以看出人们再浏览旅游网站偏向于用最方便、实惠的途径获取相关产品和旅游信息,所以在网站中要及时更新各类旅游攻略,不断丰富旅游线路等产品,使大学生找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在旅游网站的建设上,我们要考虑顾客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花最少的钱获取到想要的信息资讯。

四、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旅游网站竞争激烈,存在被取代风险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旅游网站在运行,去哪儿网、携程网、同程网等旅游网站发展比较成熟,拥有广阔的市场以及稳定的客源。根据2013年1月艾瑞监测数据,去哪儿网以7474 万月访问人次高居旅行类网站榜首,移动客户端“去哪儿旅行”更拥有超过3400万的激活用户量。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者,想要建立一个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网站将会困难重重。不仅如此,如果建立的大学生旅游网站不能突出自身的特色,就极易被这类旅游门户型网站所取代。

(二)网站缺少人性化服务

大学生旅游网站建立的是为了给大学生出游提供便利,大学生能通过我们的网站及时获取旅游信息,购买产品,进行预订等。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化服务还存在困难,我们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让顾客从登录我们的网站到享受服务这一个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舒适便捷。这不仅要求大学生旅游网站对当代大学生需求要牢牢把握,同时还能够满足大学生自己目前意识不到的需求。俗话说众口难调,当代的大学生充满活力,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性格,想要满足这样一群人的需求,需要更加细致周全的服务。

(三)网站盈利周期长,维护耗资巨大

大学生旅游网站网站盈利周期长,网站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对网站进行宣传,其中包括广告,商家免费入住,客户免费体验等,不管哪一种宣传方式,见效都需要一定时间,也有可能没有效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盈利周期。从网站建立起,要进行网站的维护,内容的更新调整等,所需费用高昂,尤其在网站盈利能力有限的时候,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大学生旅游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完善网站的人性化设计

我们将依据大学生群体的独特需求来完善我们的网站,专门为大学生群体服务。在如今各大旅游网站的良好发展的态势下,我们提供的业务应当更加细致,更加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减少和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全面收集、提炼和整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更好的为大学生提供详细、准确、全面的旅游信息服务。不断发掘新功能、改革创新,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大学生旅游网站的个性化特点。积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研发,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出最新的旅游攻略;同时,加强在线解决问题的力度,促进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为消费者排忧解难,展现大学生旅游网站的人性化。目前,研学旅游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而学校方面也积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入生活,游与学相结合,我们将专门为各大高校设计专门的旅游路线及服务,使得我们的网站长远的发展。

(二)及时更新网站的旅游信息

我们网站在初期建设中将设立论坛天地,进入我们网站页面的游客都可以在里面谈论自己的想法,为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促进我们改善网站,完善服务。

我们将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及时更新各类旅游资讯,积极欢迎游客在此平台上提出发表各类创意以及想法,我们将根据提出的创意的可实际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提供精美小礼品,并对于那些经常在网站分享信息的顾客给予更高级别的奖励。利用大学生群体来开发、完善新的产品市场,这样既促进了网站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网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声誉。

篇7

摘要:本文通过对章丘大学城1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出发,分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之处,进而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现状 引导对策

为了客观、全面地探讨章丘大学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共发放了1300份“大学生消费问题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209份(男生41.1%,女生58.9%),有效率为96.8%。其中,有37.7%学生来自于农村,大城市的学生占15.5%,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占23.5%,来自乡镇的学生占23.9%。

一、 章丘大学城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

数据表明,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他们的父母。有61.6%学生的消费支出完全来源其父母,还有25.1%学生来源父母与课余打工,只有13.4%的学生是靠贷款与勤工俭学。

1、伙食费、学习用品支出

大学城大学生每月伙食费支出集中在300-1000元范围内;其中,每月伙食消费支出在300-500元的占40.1%, 500-1000元的占30.3%。低于300元与高于1000元所占比重均较少,分别仅有14.9%和14.6%。

图1显示,学习用品费用支出方面,学生购买学习用品费用支出相对较少。其中用于购买书籍的费用支出最大,占46%;其次是购买文具、购买练习本与纸张、复印与打印费用分别占18%、27%、9%。

2手机、上网与交通费用支出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手机费为20-50元的最多,占46.1%, 50-80元的学生所占比重位居第二,为24.9%。在上网支出方面,有52.5%的大学生每月网费支出超过20元,其中,每月21-40元的学生最多,占43.2%。有47.5%的学生每月网费少于20元。

在交通费用方面,有31.1%的大学生每月交通费用不到20元,每月20-40元的学生占29.4%,40-60元的学生占25.7%,而每月支出超过60元的学生不到14%。

3购买衣着、化妆品费用支出

从学生购买衣服的价格情况看,大学城中大学生购买的衣服以中低档为主。在购买化妆品支出方面,有61.3%的学生每月购买化妆品的支出不超过30元,其中,有26.5%学生每月的费用还不到10元;每月超过30元的学生仅占38.6%。

4外出聚餐、娱乐与旅游支出

很多学生有外出聚餐的习惯,其中,每月外出聚餐支出51-100元的学生最多,占30.2%,其次是支出100-150元的占27.1%,不到50元的学生占26.8%。在娱乐支出方面,大学生每月娱乐支出少于20元的占30.1%;支出在21-40元的最多,占36%;每月超过40元的也占相当比重,为33.9%。

大学生外出旅游现象越来越普遍,每学期旅游支出不到100只元的学生仅占25.1%,超过300元的高达43.8%。这说明,旅游消费已经被很多的大学生接受。

5培训费支出

随着“考研热”、“报考公务员热”与“考证热”等不断升温,考试名目繁多。只有28.3%的学生每学期培训费支出少于200元,有26.7%的学生支出在201元至400元之间,而超过400元的学生高达45%。这说明,为增强就业竞争力,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进行高额投资。

二、 大学城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城餐饮业问题

有55.4%学生认为大学城中餐饮店数量很多或较多。但是,有85%的学生认为,大学城中餐饮店没有特色,经营饭菜单一,而且还有58%的学生认为大学城中餐饮店不卫生。

(二)大学城服装店与书店问题

有41%的学生认为大学城服装店较少,没有价格适中,质量好,品味高的衣店群。有高达70%的学生认为,大学城中的名牌店很少,许多服装的性价比较低。书店方面,有55.5%的学生认为大学城里书店规模较小,而且书种类很少,特别缺少考研、考证、娱乐与考公务员类方面的书籍;此外,一些学生还反映书店文化气息不够浓厚,影响了学生来书店的积极性。

(三)大学城礼品与化妆店问题

有62%的学生认为大学城礼品店数量已有相当规模。但是,有高达82%的学生认为,大学城中礼品店所卖产品性价比不理想。主要是档次低,而价格较高。一些学生喜欢在重大节日给朋友或老师送鲜花,但是,大学城缺少价位适中的鲜花店。与礼品店的情况相似,只有56%的学生认为大学城有很多或有一些化妆品店。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大学城化妆品店出售商品性价比不太满意。所以,他们更愿意从网上购买。

(四)大学城娱乐场所问题

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大学城娱乐场所的数量不太满意的,认为可供他们游玩的地方环境很乱、很杂。在电影院方面,有高达77.7%学生认为大学城的电影院数量很少,不但场地设置不合理,而且电影院太小,且没有文化氛围。认为大学城缺少健身场所,特别是缺少一个各种娱乐活动融为一体的大型健身、交际、休闲与娱乐中心。

(五)大学城培训机构问题

尽管有66.9%学生认为大学城的培训机构有很多或有一些培训机构,但是,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培训机构不正规,很多没有资质,而且收费很高。

三、改善章丘大学城商业环境的建议

章丘大学城是大学生聚居的地方,聚集着十多万人的消费人群,其中蕴含的商业潜力是巨大的。为挖掘大学城的商业机遇,我们针对章丘大学城商业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二)改善大学城餐饮业状况

改变大学城内餐馆的饭菜雷同状况,应该多建一些适合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卫生、价廉、充满文化与情感氛围的特色小餐厅、大排档与酒吧等。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大学城中许多餐馆经营者进行专门的卫生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卫生检查,以确保大学生用餐安全。

(三)改善大学城的购物环境

突破原有商业网点较为分散的缺陷,构建若干个商业购物中心,方便消费者购物。可将商业购物中心划分为服装店、鞋帽店、化妆品店、礼品店与书店等区域。每个区域都在种类、质量、品牌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改变大学城中原有商铺经营商品雷同的缺陷。

(四)改善大学城娱乐、休闲环境

在大学城附近建立一个广场,供大学生与居民休闲用。同时,建议在高校集中地方建立若干个大型娱乐中心,并对娱乐场所的设备进行升级与更新,以吸引大学生等群体消费。

(五)充实大学城培训机构的服务

充实大学城内的“考研”、“考证”与“考公务员”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机构经营者的行为,提高培训服务质量。积极支持企业与大学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蓝翔模式”的培训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以服务和带动章丘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参考文献

[1] 廉海明, 高立威. 大学生消费及其营销策略论析[J]. 中国商贸,2010, (14) :17-18.

[2] 张玉荣.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09, (21).

[3] 袁勇志. 当代大学生行为学[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篇8

青岛市行业协会发展现状与作用发挥探讨

关于发展高端旅游产业的思考——以青岛市为例

高职院校师资培育机制探究

高职科研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实证研究——以临沂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意义与障碍探析——兼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践探

浅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嵌入式”校外教学基地建设

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及培养

高职院校新生入职教育创新实践——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

旅游类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化模式刍议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研究

汉英句式叠浪效应及其翻译策略

商业案例教学法在《Flas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棋类教学促进中学生德育的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附中为例

浅析儿童绘画与潜意识心理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认识基础和课程目标选择

中印软件外包的对比

科技期刊手机传播的发展设想

论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图书馆服务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创建及其影响

新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学院举行60周年校庆典礼

我院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高职组特等奖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青岛当代国际陶艺展”作品选登(之四)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庆贺60周年华诞剪影

“实境耦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青岛市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讨

青岛市创意产业园业态现状与优化对策

青岛市发展邮轮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效能分析——以青岛莱西市东庄头村老年协会为例

高职大学生创业认知与创业需求的调查分析

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双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软件专业

高职旅游类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模式的探索——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探究

中加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

关于德国教育的思考

我院与10所中西部院校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实践教学委员会物流专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召开

我院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五项合作意向正式签约

又一批加拿大学生圆满结束在我院的学习

新克服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启示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应遵循精神领域内在规律的探讨

高职院校旅游日语(酒店)专业的实境教学设计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探析

浅析《现代》杂志的跨语际实践及其借鉴意义

翻译的主体与主体间性

行政公文写作教学中的存疑思考

从“问题”入手,推进历史课教学改革

浅谈信息技术课在中学新课改中的特殊作用

我院隆重举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总结表彰大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来我院调研

篇9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其消费行为对家庭、学校、企业、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内容、特点,研究其趋势,对指导大学生进行理性消费,提高企业营销的针对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内容的特点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几个方面。

1.基本生活消费

由于学校所在的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一,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在静态上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

2.学习消费

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因学校所处的地域、类别、专业等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1)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

(2)考证消费。近年“考证热”在高校悄然兴起,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出国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等,名目繁多,相应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不少大学生甘心对考证进行高额投资,以增加职场竞争中的筹码。

(3)电脑消费。好多大学生以宿舍为单位,采取集体所有,分担成本的方式购买电脑;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宽裕的大学生自己拥有电脑。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沟通方式也多了起来。QQ、MSN、BOLOGE因其互动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交流经验、增长知识的新途径。同时,计算机网络已覆盖了许多大学生的宿舍,在宿舍上网业已成为时尚,大学生的网络消费也成为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3.休闲及娱乐消费

(1)休闲消费。大学生闲暇生活中,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上网、自习自修、读消遣杂志、读文学作品、书法、音乐、绘画等,这些活动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诸如参加课题研究,文体活动、义务劳动、听名师讲座等需要集体参与的交往性活动,却较少参加。

(2)娱乐消费。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相当可观。进迪厅,打台球,遛旱冰,去练歌房,开PARTY等。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3)时尚信息消费。大学生中手机的普及率较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大学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大学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

(4)旅游消费。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热衷于出外旅游者也不在少数。

4.人际交往消费

(1)人情消费。同学过生日、当选大学生干部、入党,得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请客者档次越高,赴宴者的随礼也就越高。人情风的蔓延,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精神压力。

(2)恋爱消费。而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抠”出来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根据我院两年来对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05级06级学生一年的消费总额有明显增加趋势,05级学生在校一年的消费总额在6000元~9000元之间,06级学生升为7000元~13000元。

二、大学生消费方式的特点

大学生消费内容表明,他们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1.讲究实用性:从相关统计数据中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是知识、事业和健康,其次是友谊、爱情、家庭和金钱,而后才是理想、权力、地位和名誉。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大学生对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较高,而对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较低。

2.崇尚个性化: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当代新青年表现出的时尚化和风格化,表明青年大学生心理的成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反映出当前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例如,手机、银行卡、电脑、MP3等物品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必备之物,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自己独有的消费现象和观念。

3.追求前卫性: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追求品牌,崇尚权威;二是追求新颖、时尚;三是理性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对于品牌商品,青年大学生不太注重的产品的功能,而是追求品牌商品的文化价值,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所代表的“质量”、“价格”以及“文化”的权威性,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更趋理性化,如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买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要查阅价格、性能等有关资料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4.差异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较高的学费和其他教育费用,对年收入人均才数百元的农村家庭、下岗职工家庭,尽管国家充分给予考虑和支持仍然不堪重负,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心理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巨大压力,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社会上的高消费现象已波及高等院校,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倡导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他们的虚荣心态和炫耀行为造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导致校园平均消费水平水涨船高,同校特别是同专业、同班、同宿舍同学间消费水平的明显反差。三、大学生的消费趋势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发展: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而传统的吃穿住用行等物质消费或生存型消费正逐步向有营养讲质量方面发展。

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开展给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也将日益增大。

3.健康、健身消费增加,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也在逐步上升,健康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体育健身消费在校园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大学生对各种美容与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

4.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在校大学生渴望理解,喜欢交友,用于请客吃饭的费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岁~30间岁,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他们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四、几点启示

1.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提倡健康理性的消费,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2.营销企业应把握大学生注重个性、时尚性、模仿性的消费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运用不同的销售方式,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获得最大的利益;同时也要肩负起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篇10

“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诚信程度近年来备受质疑。惠济贫困学子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步履艰难让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鲜见一斑。2007年8月,扬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达到17%,违约金额高达112万,工行总部停止与扬州市6所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大学生诚信缺失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一个严峻地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指其经济失信行为,还包括在生活、学习中违反道德或犯有严重过错的行为。高校一直在教育学生要做到“明礼诚信”,但触目所及的诚信缺失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学习方面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考试替考、夹带、偷看等作弊在高校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作弊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作弊人数不断增加,形成特殊的小群体;二是出现了以赚钱为目的的“职业”,有组织、有分工、全程服务;三是作弊者的心态变得比较坦然,“麻木不仁”,孕育出畸形的作弊亚文化;四是作弊手段推陈出新,作弊工具现代化,运用手机、隐形耳麦等先进通讯工具传递答案等。

2、学术抄袭。有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不是认真查阅资料、仔细钻研,而是找别人的论文采取“浆糊加剪刀”、“鼠标加键盘”的方法,拼凑出来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学生就直接把别人的论文,换成自己的名字当作作业,出现很多雷同的论文,毫无创新性。论文写作本来是训练科学思维能力,掌握分析、解决问题方法,巩固所学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此种“创作”法使其意义尽失。

(二)经济活动方面诚信缺失

1、毕业后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以来,为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解决了在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来源,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将其“遗忘”得干干净净。2007年8月8日,福建省教育厅首次在网站上公布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涉及福建省16所高校共121人。大学生的贷款积极,还款拖沓,将一个非常好的惠济万千学子的工程推到尴尬的境地,甚至影响了学弟学妹的助学贷款。

2、恶意欠费。部分大学生向父母要了学费不交,用来买电脑、谈恋爱、旅游、炒股、甚至赌博,能拖就拖,能欠就欠,使学校苦不堪言。手机等欠费后长期不交,更有甚者在手机卡尚存几元钱时拨打一个长时间的长途电话,然后扔掉旧卡更换新卡,恶意逃欠;信用卡透支后,不到催缴从不还账。

(三)求职就业的诚信缺失

1、求职简历的“注水”。一般来说,求职简历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道关卡。不少大学生为了竞争好的工作岗位,通过夸大或造假履历来充实自己“实力”。在一些招聘会上甚至出现同一所学校同一届有数位学生会主席的荒诞事情。

2、轻诺寡信,随意毁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协议,以合同形式确定双方相互选择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饥不择食”地与招聘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当发现条件较好的招聘单位时,就撕毁已有协议,另择高枝。使招聘单位的用人计划落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四)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带来了许多危害。从个人角度来说,没有养成诚信品质,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从他人角度来讲,损害其他学生的正当权益;从学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有损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形象和信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一)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

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四)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五)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六)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

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有其相应的根源,对这些原因的深度透析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有效防范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方法和对策。诚信在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坚守诚信是每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更是大学生的言行准则。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扬城6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被叫停[EB/OL].省略/news/2007-08/07/content_887204.htm,2007-08-07.

2、晁霞.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12).

3、福建公布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学生名单[EB/OL].省略/10026/10032/2007/8/9/10396893.shtml,2007-11-20.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ampus Culture Consumer Research Based on Operator Perspective

ZHANG Diyang, HAN Yulu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ollege of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cquire knowledge, develop skills, and improve quality, special stage reserve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 college students for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knowledg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onsumption. It is the special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decided to become a major part of the culture of college life consumer spending. Based on the operator perspective, through rational thinking on the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of consumption that campus culture market investors get good returns if you want, need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4P), prominent branding concept (CI), full of contemporary operating means (4I).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 consumer; system; brand; marketing

现阶段已有许多国内学者针对文化消费和大学生文化消费展开了研究,张慧光在《文化消费如何带来新增长》①中提到,拉动文化消费的途径有丰富文化产品、培养消费群体、搭建供销平台、完善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领域和配套消费政策六条,但这几条都过于着眼于宏观,无法实践于相对较小的校园市场;杨子在《当代大学生文化研究》②中指出,高校文化消费具有参与性、自主性、灵活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虽然他的观点存在一定局限,但我在我的研究中以这五个特征为基本框架,进行发散思维,并进行理论分析;茶利强等人的《80、90后大学生消费观研究现状》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特点,为本文创新校园经营手段提供了思路;李望平、④张干群⑤等人对文化消费的观点给本研究提供了积极有效地参考借鉴作用。

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前提,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检索、非参与观察及案例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校园文化消费市场运营思路不清晰,校园文化品牌个性不突出和运营方式落后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1 科学的营销思路是保证文化消费持续进行的有效手段

构成大学生文化消费对象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种类越来越多,既包括摄影、阅读图书、饮食、看电影等,也包括学习、聊天、游戏、通讯、交际等,还包括旅游、恋爱、购物等。除了基本生活消费保证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外,学习、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消费都可归纳于精神文化消费的范畴内,可以说文化消费参与到了大学生生活的绝大部分活动内容中,在这里将引入营销学4P理论⑥作为商业活动的基本营销思路:

(1)商品选择(Product):在千门百类的文化商品中挑选出合适的商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校园消费环境和消费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投资、创业之前应做好充分的校园市场调研工作,选择出最合适、最具有发展空间的商品来进行销售。(2)价格制定(Price):学生作为经济半独立的消费群体,很大程度的消费能力取决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不能简单按照校外经营方式来简单对待,应通过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迎合消费能力有高有低的学生群体。(3)销售渠道(Place):在学校中,日用品或者电子商品需要一个稳定的铺面,餐饮需要外卖服务来打开销路,小饰品小零食等小商品只需要一个小地摊,而书籍、二手商品交易最好需要网络服务的支持。选择出正确的销售渠道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使经营变得高效流畅。(4)宣传推广(Promotion):强调对顾客的主动出击,校园文化商品既要建立自己别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又要积极进行广告宣传,让更多的学生知道自己的商品,比如入寝宣传、发放传单等等;在推广之余,还应组合上促销活动增加与顾客的互动交流,电视广告、商品打折等等都是有效的促销手段,不仅能赢得顾客好感,还能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利用CI原理打造校园文化消费个性品牌

大学生消费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商品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既有高雅与低俗之分,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别,既能供人娱乐消遣愉悦身心也能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也可使人储备知识能量发展多方面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在这里,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消费的层次性强的特征来引入CI原理⑦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利用品牌效益来拓展校园市场:

(1)视觉识别系统(VI):商品的视觉识别设计是最外在、最直接、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在生产销售时,注意让自己售卖的文化商品的特征、种类、用途各方面在顾客面前一目了然,同时,针对高端消费层次人群,还应对商品进行精致且个性的包装,使商品容易在同类别产品中脱颖而出,显得与众不同。(2)行为识别系统(BI):经营方式要有所创新,销售方式要与众不同,比较鲜明的代表有书店的“图书漂流”活动,学生经营的“诚信摊位”等等,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者可以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使品牌富有活力和朝气。(3)理念识别系统(MI):要树立特色品牌观念,使商家在此基础上抓住消费者的心,通过质量、数量、宣传、服务等措施,树立文化商品、商家和品牌的良好形象。具体的措施包括提出服务宗旨,宣传口号等等,使品牌拥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3 迎合当今文化消费需求的运营方式探索

内心丰富、思想活跃、敢于冒险、易于接受新事物都是是当代大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而这些心理特征反映在校园文化消费方面,就是热烈地追求时尚与新颖,任何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都使他们新奇渴望,大胆追求,力图表现时代引领时尚潮流。可以看出,时代感强烈的校园文化消费持续“发烧”的现象将在未来许多年内不会改变。本研究引入“4I原则”⑧来提高文化商品的创意空间和销售空间。

(1)趣味原则(Interesting):兴趣能够刺激消费需求,我们在经营过程中,要保证文化商品的持续更新,要对时尚、潮流有敏锐的嗅觉,更要有灵敏的反映,及时把握住校园文化市场的动向,让商品能够始终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保持产品的新鲜感,保证在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2)利益原则(Interests):适当的让步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在销售过程中以退为进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折扣、赠送礼品、返利等措施都有助于赢得消费者的好感。(3)互动原则(Interaction):消费往往是一个单向性的选择过程,主动权掌握在顾客手中,增加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顾客主动消费的可能性,因此在销售过程中要注意与顾客发生互动,比如微博营销、活动抽奖等等都是互动性很强的销售方式,拉近顾客和商家的距离,培养出能够长期消费的回头客。(4)个性原则(Individuality):个性即差异,使关注者通过与其他同类商家比较之后感受到的我们商品的特色,是我们运营的最终目的。如何使商品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总的说来,个性的彰显是以上各个阶段工作的有机结合,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统筹管理后总的反映出来的最终表现形式。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小米营销”,在经营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有机的借鉴参考。

本研究以当今大学生的消费特征为基础,基于运营者视角,对校园文化消费市场的经营和开拓提出了几点建议。总结得出,首先强调要对资源进行整合选择及优化配置,接着对商品个性品牌的打造提出了要求,再对文化商品要具有“时代感”的基本特征进行论述,以达到最后“人无我有,人有我有,人优我新”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 张慧光.文化娱乐消费如何带来新增长[N].光明日报,2013-9-17.

② 杨子.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③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80、90后大学生消费观研究现状[J].科教导刊,2012(10):115-118.

④ 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⑤ 张干群.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