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7: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篇1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篇2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1. 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创新论文)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2. 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篇3

马克思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之所以把先进文化称之为和谐文化,表现在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全人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均衡分配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并存而共荣。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用一元化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文化是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文化现代性的一根“红线”。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曾经有所谓“世纪末的悲哀?笼罩着现代人的心灵,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判对人性的异化,把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作为主旨,建构真、善、美之统一的人类精神境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是对人的“单面性”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性的主体,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人以主体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创造、享受、内化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公众话语”,来真正得以实现。人就是通过生活世界,自觉选择实践环节来实现人的需要和满足,从而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随着实证科学的泛化与技术统治的深入,人们的追求集中在对物的占有与消费上,“物”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人越来越被程序化了。因此,人的期望以及某种意识被深深地解构了,人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种“物是人非”的境遇中,人就变得“无能为力”和“力所不及”了。道德沦丧、文化艺术商品化、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化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导致人们表现出对处境的担忧、对前途的彷徨,特别是对丧失未来可能性的顾虑、焦灼。所以,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探寻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纵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还要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形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东西方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的差异所决定的。翻开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方的河流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在河边及附近居住的原始人类,不能随动物的迁徙而奔走,一年要面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开创了钻木取火,以及神农氏的谷物等植物的种植技术,从而出现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生活模式。由此靠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方式,自然就成为了东方人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为此出现了东方古代科学的盛行与发展,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感性基础。而西方的地貌大多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在一条河流上会同时跨越一年四季的气候与温度。古人类可以在不远离河流的地方进行狩猎,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而且动物的迁徙也不会远离河流,所以,古人类就会随着动物的迁徙而发展成为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如何精准地捕获猎物成了他们思考与创造的契机。因此,严谨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思维自然就发展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根脉,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最终决定了西方的理性基础。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东西方的差异也自然在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走向融合。

三、从“儒学”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谈文化现代性,就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寻人类的精神出路,追究人生的动力与意义的来源。而中国的儒学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以及包合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中国百年思想史来看

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与当今的“现代性”观念是不相吻合的。中国试图以迅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历代仁人志士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我完善的折衷方案遭到否定。在文化启蒙运动中,竭力强调中国的儒学文化不能解决日益具有全球色彩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科技问题,因为儒学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几乎没有科技的一席之地,而科技正好是侵略与反抗的“工具”,所以人们对儒家的治国方略抱着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中国人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放弃了自己一向赖以立身行世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并没有就此获得成功,反而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不同方式的侵略,这也正是主体价值丧失的结果。

(二)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进程来看

中国儒学文化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曾一度被批判,中国到底是向传统文化寻根,还是转向西方?因为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之行列,就是因为中国儒学文化“有问题”,直到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史论》一书的出版,让人们在理性思考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也直接影响了2O世纪8O年代中国大陆的思想启蒙运动,

(三)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独立性越强,人与人的依赖性也越强,因此决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他人于不顾。人类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精神危机,当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上的缺失感反倒日益严重。这正是价值理性匮乏的集中表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支撑,让人们心灵上得到充实,让人们时刻感到自己是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分子,是家庭成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学会尊重生命。

四.从韦伯的“祛魅”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篇4

涉外商贸谈判中跨文化沟通,是国内企业谈判者难以把握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涉外谈判中的文化沟通,如何避免谈判中的误解……,是国内许多涉外谈判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论文从谈判中常见的中外商务谈判的文化冲突分析出发,结合东西方思维方式、商业习惯、社交禁忌与法律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涉外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商务活动开展必须依跨文化沟通来实现。跨文化沟通往往会受到不同的文化差异因素的阻碍。这些文化差异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法律规范、风俗习惯等因素。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沟通,应采取适当的沟通途径,克服文化差异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解和融合。

三、选题的学术前史

跨文化沟通是跨国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层次及文化差异在跨国经营中对跨文化管理和谈判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基础有着重要影响。肩负跨文化沟通任务的跨国管理者们应该认识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协同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沟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

四、选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问题的重要意义。

2、商务谈判中的文化语言文化差异。

3、商务谈判人员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难点: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备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计划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资料,10月整理资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将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进行论述。既对跨文化交流学进行论述,又结合涉外秘书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学的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商务谈判的具体工作中去。

六、论文纲要

目录

第一章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关于跨文化交流学

第一节内容

第二节文化交流学研究的目的

第三节跨文化交流学的基础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四节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第三章商务谈判人员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语言修养

第一节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差异

第四章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七、参考文献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⑶王兴孙,陈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编著:潘雪辉、滑本忠、刘肖云、张季芸,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由三方面的专家共同认为在国际商务沟通方面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学号:

篇5

    一、构建文化教育素材库

    索材生成分课前预设和课堂中生成两种,下面列举几种素材生成的方法:

    1.开发教材的文化教育价值

    初中英语的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话题来编排各个单元的。一般来讲,一个中心话题,一个单元。每个话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西方的文化。学生往往按中国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去套,结果语用不得体。教师要有一定的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知晓度。这样在学生即将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处理。让学生能跨越这些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阐释课文的内容,教师还要猜测课文内容引申的意义。由点联系到面,介绍英语的文化背景,尽量完整的把每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2、收集有文化教育价值的好文章,好故事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我们平常所用的一些练习)来拓展教材,延仲教材意义。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钊对不同素材认真备课,按照不同要求进行有机的文化渗透,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文化补充拓展,使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

    3、从教师的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蕴藏的人情习俗教育价值

    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人情习俗。

    教师在平常多留意日常生活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展示课文内容的同时,适时适量的穿插相应的文化习俗。通过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接受语言知识训练的同时也能慢慢了解一此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培养世界意识。

    4、挖掘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日子的文化教育价值

    课堂是一个模拟的舞台,学生要把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中表演出来,将来才能带着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走向社会,投人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教师要懂得把文化带进课堂,尽可能多的介绍西方文化。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这个模拟的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参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我们教师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充分利用这此材料,深挖其人情习俗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增加学生对东西方人情习俗的理解。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策略

    1,备课设计巧妙,做到“四维”融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依据,而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师在备课阶段设定的。在备课阶段,我们绝大多数英语老师在进行课时教学设计(备课)的时候,往往只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方法这三个维度去进行设计,却往往忽略了文化教学目标。因此,在备课时候,我们应该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并巧妙地融人我们备课的教案之中。要充分体现英汉语言文化之问的明显差异,力争集悬念、新意于一体,做到“四维”融合。

    2、创设文化氛围,做好又寸比分析

    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结合各单元的语言功能项目,在课堂内通过放录像、显示具有文化标志的图片或实物,创设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

    进行英汉文化的对比分析是培养学生英汉文化融合意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汉英两种不同文化中交际规则及言语行为习惯的语用对比分析,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与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结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1  "Good morning”的“介绍、问候”等语言功能项目,我告诉学生如何跟英语国家人士互致问候,向学生介绍英美等西方国家人士见面的礼节:多数讲英语的人初次见面时要说I'm glad to meet you.以识你很高兴。)分手时,他们会说It's nice meeting you.或Nice tomeet you.(能认识你很高兴。)

    3,重视第二课堂,用好互联网络

篇6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 , 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篇7

【Abstract】Aiming at the differences btweem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inking mann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mad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curve and beeline, resolution and integer, middlebrow and deflec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each parties even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oriental; occidental; thinking manner; difference; comparison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予以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2]。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 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由于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仅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就是说,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在注重整体性的优势上,多训练解析性或分析性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会占有双重优势。

3 东方人偏模糊,西方人偏精确

美国的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试验者要求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水下景物的录像,让他们说出看到了什么。他发现,美国人的眼光直接奔向那些最亮的在水中运动最快的物体,例如,三条游来游去的鲑鱼;而中国人更有可能说他们看到了一条溪流,看到水是蔚蓝色的,水底有岩石,然后才提到水里有鱼。研究发现,中国人从这个试验中掌握的背景和前景物体的信息量是美国人的两倍。这个研究发现,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似乎更善于集中注意力,也更具有分析性[4]。心理学家解释: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生活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

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但是没有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在近代受到了精确性的否定。因而直到现代,中国思维虽然吸收了西方思维的精确性,但是模糊性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种思维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全面把握事物,通观全局,但是所得到的认识不深刻,不能对某一方面做更仔细、更精确的认识或研究,对事物之间的界限不能分得很清楚。相比之下,西方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数学和逻辑,因而具有精确性的性质。精确性是西方近代思维的一大特征,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因而促使了数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虽然思维对象是模糊的,但是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却是相当精确的,这就导致了精确思维的习惯。近代以来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更精确活动的严格性、明确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相比于东方农耕文化重视生活背景与人际关系而言,西方工业社会更多表现为对于时间与效率的把握。这种差异造成了两种社会截然不同的民族种族个性与发展模式[5]。

然而,西方人也发现复杂的世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现象和事实,如在程度、关系等方面,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具有精确的结论,反映在思维中就产生了模糊性,由此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学科。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6]。

4 东方人喜中庸,西方人喜偏激

“中庸”来自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指处理事情要不偏不倚,后来引申为平庸、妥协、保守。“中庸”内容十分广泛,它是人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的自身内在规律,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诸方面,对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中庸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基本上还是过大于功,障碍了历史发展。所以对于“中庸”之道,鲁迅是极力反对的:“惰性,……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鲁迅是最不中庸的人,他一贯的旗帜鲜明就是对“中庸”的抗拒,把“中庸”当作中国人的惰性。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激烈的批判立场,鲁迅在反对“中庸”的道路上已经走向了偏激。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维,一种思维、观点总是先全盘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一鸣惊人,在争论中再逐渐纠正自己的偏激之处,最后被人们接受,成为流行的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如存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等,莫不如此。他们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往往好走极端且有意言过其实,尤其喜好只“击”一点不及其余。待理论建立起来后,再来进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学派,新行为主义,如此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东西是没有市场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个是非曲直,绝不含糊。在国际关系中也如此,经常使用偏激语言或偏激行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为典型事例)。

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对于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但缺陷是求全求稳,善于调和,缺乏创新精神。

如何解决中庸与偏激的关系?可以打个比方:比方一棵大树,根虽偏,却从大地吸取营养与水分。树梢虽偏,却能不断生长。中庸之干,可抗风雨。中与偏紧密配合,保证大树屹立天地而不倒。我们不仅能做到为人处世的中庸,也能够保持激进的思想,中庸与偏激运用得宜,这样的思想,是不是光比中庸要进步呢?而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新华, 任军莉. 试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 江西社会科学, 2002年第9期

[2] [美] David G. Myers. 社会心理学[M]. 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 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46-253

[3] 徐晓丹. 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融合趋向[J]. 理论探讨, 2005年第3期

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跨文化教育研究和教学现状分析

跨文化教育研究面临的挑战。跨文化交际学源于美国,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迅速发展。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由外语教育界的学者引入以来,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由传播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全面参与的新阶段。由于起步较晚,我国跨文化研究和教学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一,理论研究有待加强。近十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步重视,但从论文的题目和内容来看,一般性讨论较多,主要涉及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比较多,而对于概念和理论的探讨较少。其二,跨文化交际信心有待建立。各院校的语言文学学科都在就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主张知识传授和素质培养并重,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加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从调查来看,学生的交际参与度较强,而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方面表现较弱,因而影响到交际信心的建立。

跨文化教育现状分析。首先,从跨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看,跨文化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外语教学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上由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尽管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但是具体的“跨文化能力”包含什么,也就是说“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等一些跨文化教育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中所运用的东西方文化价值比较法,文化背景知识等介绍仅把异质文化作为一个需要认知的对象,通常是一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在交往中把被理解者(对话伙伴)作为完全客观化的认知对象,忽视其作为一个拥有其自身源泉的另一活生生主体的认知过程,结果难以做到“对话”的交流而影响交际的愉悦感。其次,文化有其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兼容。在交流中如何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在跨文化教育中应如何体现这部分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最后,我国外语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往往是“单车道”,即只考虑了中国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这一点成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但没有注意到本文化的向外传输,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不够,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和不对等。

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

文化概念及其特点。在文化研究领域,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了研究。例如,Barnouw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定义“文化”概念为“内涵相对稳定的一种模式,通过代代相传而习得”;Hofstede从文化的特质定义文化为“一组或一类人区别于另一组或另一类人的集体思维编程”;他们认为:因为价值观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即被确立,个体价值观同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一起对个人的行为习惯产生长久的影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能够“产生非制度化约束力的社会传承信息。因此,Kroeber认为文化是“价值模式,思想和其他意义的符号系统等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人类行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文化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约束力,除了其相对的稳定性,独特性外,它还有在传承中习得的特点。文化有先天固有的传承特点,但又不因其固有而一成不变,这些特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做过定义,虽然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总结的定义中概括了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能力。在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法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特别是关于沟通技巧方面的传授,目的是更有效地交流和交换信息。但日趋“多元”的国际化环境培育了对异质文化更深的同情和兴趣,这种沟通内涵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沟通,还包括与他人世界观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活动的交流。

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教育理论介绍。虽然教育理论受到不同教育背景的影响,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不失为帮助我们进行探索的有效途径。其中,在涉猎到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德国当代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教授关于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值得深思,特别是关于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他认为人类的模仿能力充当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传统的模仿与图像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借鉴武尔夫的模仿理论以及实践性知识的理论,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边介绍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实践

模仿理论及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模仿能力与身体成长过程紧密相连。武尔夫对模仿过程在教育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模仿过程可以使个人对视觉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其内化到自身的内部映像和想象之中。不仅如此,他认为模仿是个体走出自我,与世界结为一体,从而将外部世界转为内部世界,并且在使个体与外界相关联的过程中,形成人类理解的必要前提。

模仿对于个体和跨文化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产生问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重视如何调动知识的转化。外语学习者碰到的交流困难,除了由于不熟悉异国的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背景外,重要的是缺乏对异质文化的切身感受,缺乏习得的模仿体验过程。毫无疑问,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模仿过程缺失,又没有更好的体验过程可以取代,所学的便会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能完成内化。历史文化人类学的模仿理论阐述了通过模仿过程可以帮助完成外部世界和内部知识的衔接和转化。在模仿的过程中,内心的感悟会被调动出来,从而经历和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角色”之间“对话”,不仅如此,在遵从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在模仿中完成创造模仿,使教育更趋向于人的完善的目标进行。因此,武尔夫提到的模仿不同于简单的表现、复制、模拟和再现,不是一对一的仿制,而是一种基于模仿者或者学习者自身特点,对于被模仿者或者模仿事物的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

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如何应用模仿的理论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外部图像和内部映像产生联系,最后生成新知识是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会经常通过模仿活动去感知客观世界,建立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在模仿鸭子爸爸和妈妈带着小鸭子游泳的活动过程中,领会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和语言特色,从而创造性地发挥角色内涵。

同样,学习者通过感受和体会,创造性的模仿,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程度。在借助于模仿的理念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一些场景、片段的模仿,角色扮演,仪式举行等手段来增加对异质文化的深入了解。比如一些文化价值观可以从异文化中找到线索,也可从本民族文化中找到依据,但又不尽相同。重新用审慎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会感悟到许多,对于完善自我认识十分有益。

所以,模仿过程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跨文化学习中需要模仿,模仿是连接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身心成长的基础,其本质是人类整体或者个体的自我超越,也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借鉴实践性知识理论进行教学。武尔夫发现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那么,外部世界的经验是如何通过模仿来习得,并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呢?我们知道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并且将其整合,使它可以和他的内部世界同时存在,反之亦然。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知识的整合与转化过程,这使得对“内部世界的自我”缺乏沟通和展示机会,失去了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可能。把非常感性的文化交流,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更谈不上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

可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学活动将模仿学习降低为仿学习,试图采取复制的方式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自然而然就降低、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性知识也难以形成。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也就失去了创造的过程和作用。好像一只鸟,失去了翅膀,便不会有空中飞行的身影。另一方面,仿学习的过程违背了知识认知、转化和再生的过程,跨文化认知过程中的外部世界的经验没有通过内部知识完成内化,实践性知识便无法形成,因此跨文化意识难以建立并付诸行动。所以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前提是外部世界以映像形式通过模仿的途径内化到人的内心世界之中。这点在跨文化教学中不可忽视,也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基础。

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文化觉醒。当“内部世界自我”缺乏与外部沟通和展示时,知识就停留在图像的阶段,有“感”无“悟”,失去了内化,也就不能最终形成实践性知识。正如文化有其传承特点,武尔夫指出模仿过程在文化和社会的维系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传承中被“习得”的特点需要一个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还不足以将知识充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因为缺少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的过程,没有经过与自身经验进行活动的融合过程。长期缺乏生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就会对文化的差异不敏感,也会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使得跨文化接触的机会和交往的深度受到限制,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愉悦感和信心的建立。例如,为了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在涉及到“守时”概念时,请同学扮演东西方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处理迟到,早到或者因故缺席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仅对东西方“时间”概念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时对东西方对“时间”概念的精确度把握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举一反三,对于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活动有了新的感知。

进行“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针对我国目前跨文化教学中的“单车道”教学现象,以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为依据,提出“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这里的“双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只注意了向其传授知识,忽略实现调动其原有知识进行由内向外,有外向内的“双向”转化。另一方面,只注意西方文化的传入,忽略本文化的传输。表现为把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化作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却忽视本文化的传输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等,有悖于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规律。造成这种现象与我国打开国门接受外来文化的传承习惯有关,但是随着国际化合作的深入与发展,不仅须知彼,还需要知己,需要建立文化方面的自信。

“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模仿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内化需要与原有的感悟进行对接,需要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才可能创生新的思想和事物。跨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本文化的素材,便会难以生成知识内化,产生实践性知识。

“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在“对话”基础上。通常人们更习惯于把外来文化变形或者妥协为我们可以理解的一种“集体思维编程”模式,否则很难被输入我们的大脑而被理解。而在现实中更渴望对话而不是比较,更希望知道他人是谁,而不是我能接受或理解的他人是谁。

其二,要寻找到沟通的“媒介”。在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形式相似的等价物,是一个向深处挖掘的过程”。潘尼卡提出“挖到出现一种同质的泥土或者相似的问题……,就是相信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文化得以多元化的并存。”武尔夫描述道:“在与其它文化相互接触中,人们可以对不同文化产生更好的理解;它已不再像一个孤立的岛屿上的居民与另一孤立岛屿上的居民之间的接触,不同文化似乎已融入我们文化世界中……”

如何建设性的构建“媒介”呢?经过实践,我们试图在知识结构方面进行了构建。首先,借鉴西方跨文化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本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差异的原因,了解东西方社会构成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通过学习Hofstede关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的四个维度理论,分析东西方社会价值观以及在不同国家价值观的表现特点和强弱程度;通过学习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分析社会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了解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各自优势。例如,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影响深远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反向思考文章化和异文化差异的现象和产生原因,准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探讨产生分歧的缘由。

最后,从语言学习和人文实践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了解。可以通过暑期实践、和在校留学生的交流,大学生服务中心等活动,了解在中国学习的外籍学生和工作人员所发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跨文化工作氛围中采取妥当行为,促进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篇9

一 、引言

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atherine’s brother married John’s sister.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atherine’s brother 究竟是比Katherine 大呢还是小(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小的叫弟弟,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舅表和姨表,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人民生活困苦,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od. ”,二是“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出了家长耶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 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10

⒈网购背景

网购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1998年3月6日下午3:30,国内第一笔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交易成功。3月18日,世纪互联和中国银行在京正式宣布了这条消息。事隔不久,满载价值166万元的COMPAQ电脑的货柜车,从西安的陕西华星公司运抵北京海星凯卓计算机公司,这是在中国商品交易中心的网络上生成的中国第一份电子商务合同。由此开始,因特网电子商务在中国从概念走入应用。

1999年底,正是互联网来临的时候,国内诞生了300多家从事B2C的网络公司。2000年,这些网络公司增加到了700家。但随着纳指的下挫,到2001年人们还有印象的只剩下三四家。随后网络购物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寒冬时期”。SARS开辟了中国网上购物的新纪元。面对非典的袭击,多数人被困在屋内,而要想不出门就买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只能依赖网络,许多防范意识很强的人也试着网上购物。至此,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网上订货、送货上门”的方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接受网上购物。

2006年开始,中国的网购市场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了前几年当当、卓越、淘宝等一批网站的培育,网民数量比2001年时增长了十几倍,很多人都有了网上购物的体验,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交易可信度、物流配送和支付等方面的瓶颈也正被逐步打破。

2007年是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C2C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都分别实现了125.2%和92.3%快速增长。

网络购物年均增长50%,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在2009年实际接近1000亿。考虑影响未来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因素,总体而言利好因素更多,影响也更大,因此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

⒉网购趋势

中国网络购物的发展趋势

中国地域广阔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是被一家垄断,都会有几家进行竞争,通过市场细分和良性竞争实现不断完善和发展。当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购物的不断成熟时,网络购物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种是走低价格路线,像超市一样,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另一种是销售高档消费商品。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生活必需品消费价格越来越低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会不断提高,而网络购物也会为这部分需求提供服务。因此,网络购物将会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拥有各自的客户群体,并且都可能会做得很好。论文参考,网购动因。论文参考,网购动因。

虽然目前已经有网络商家开始盈利,但是真正达到规模盈利,还需要一段时间。从经营模式上来说,网络购物会出现两种形式:一种是从传统经营模式加入到网络经营模式中来,通过网络的力量不断扩大自己品牌的知名度,给更多的人提品信息服务并销售产品,获取利润。另一种则是网络商家通过网络商店做出自己的品牌后,通过一些传统方式进行网下交易,从而弥补目前国内网民有限,顾客群体相对较小的缺陷。论文参考,网购动因。无论哪种形式,中国的网络购物都会发展成为从传统到网络,或是从网络到传统,最终统一于网络与传统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发展到最后,网络购物将不会是在商品品种和价格上的竞争,而应该是在服务上。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将是网络购物商家取胜的法宝。

⒊网购动因

网购在中国的普及率为26.2%,而在美国高达67.8%,在韩国为57.3%,网购规模的成倍增长(2008 年比2007 年增长128.5%,2009 年上半年同比2008 上半年增长94.8%)。

3.1 思维方式

人同源,却有不同的表现,人和人之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形成了文化文明的差异, 由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物化后形成的一系列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反映到网购上则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例如西方人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觉得这东西比较实用时,就会毫不犹豫的拍下。而中国人则会左挑右选,最后也不一定买,我们注重的是挂眼科和精神上的享受。

3.2 信用观念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缺失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没有形成透明度高、信息传递畅通的信息环境。二是成本收益失衡,缺乏有效的信用激励约束,守信者得不到应有鼓励,失信者得不到必要惩罚,在客观上形成对失信的纵容。

经过近150年的发展,欧美等西方“征信国家”现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信用管理法律框架体系。这些法律,支撑和保障着信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我国作为信用建设的后发国家,理应学习借鉴欧美等西方“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信用立法,完善信用执法,努力实现信用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在西方“征信国家”,信用交易十分普遍,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的消费者,都有很强的信用意识。这些国家信用意识的普遍确立,一方面得益于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则与这些国家行之有效的大众化的信用教育息息相关。论文参考,网购动因。彻底解决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问题,必须借鉴“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信用观念的普及化。如大学教育应开设信用管理专业或课程,信用管理协会或信用管理公司应积极开展在职人员的信用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广大劳动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信用观念。

在西方国家,信用管理模式各具特色,但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民间机构,并充分发挥这些民间机构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却是所有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论文参考,网购动因。鉴此,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也应坚持正确的取向。欧美等国的先进经验表明,实施信用管理社会化,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同时也有利于防止产生政府信用对个人、企业信用的挤出效应。

不良信用行为无记录,商业信誉不能通过显示系统及时地显示和表达出来,这是导致目前我国信用缺失的重要根源之一。培育社会信用,应当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商业信誉的显示表达系统,形成真正能够奖优罚劣的社会机制。因此,我国也应借鉴欧美等国有关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的做法,在先行立法的基础上,为每个自然人和每户企业配置一个根本无法伪造的社会安全号码和商业代码,确保政府部门、银行与企业客户都可以通过其中的一个号码在网络上查询公民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当一个自然人或企业的信用不良时,其记录上会有所显示,并依规定对失信的自然人或企业实行信用制裁。这种信用记录的公开化操作,使得公民和企业的资信状况总是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查询。很显然,这对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交易效率,有效防范不良信用行为的发生是极其有益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主体对信用交易和信息查询提出了快捷便利的更高要求。采用电子化手段管理社会信用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高速便利的信用信息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征信国家”的通常做法。从欧美国家信用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始向用户提供在线服务,消费者的信用报告已经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无疑也应积极采用电子化手段,并实行最大限度的联网。

3.3消费观念

我们说消费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受到现实社会中实体的影响,如果没有相应实体的支撑,这种消费观念的不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那么它终将不能存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比较是说:有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刚结婚就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买房、买车,过着有房有车的幸福生活,等到她七老八十了,钱也还清了。而中国老太太不同,她拼命的赚钱、攒钱,等到有能力买房买车的时候,她的生命也走到尽头了。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这则故事可能是商家为了鼓励人们消费而特意做的比较,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看似一则单一的消费观念的比较,其实在很多方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美老太太之所以有不同的消费观念,是因为她们受到各自所存身的社会的影响,是因为她们受到各自文化的熏陶,我们先说美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这种消费观念要想存在,它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得到社会的支持:

① 完善的信贷制度的存在

而信贷机构的存在来自于频繁的商业贸易的刺激。西方人是典型的海洋型性格,具有开拓性和冒险精神。为了方便频繁的商业贸易,信贷机构应运而生,而信贷机构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② 信仰的个人化

信贷机构能够运行,最根本的保障就是放出去的贷款能够顺利地收回,除了用法律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外,就是用个人的诚信做保障,而值得庆幸的是:宗教改革后,西方在全社会范围了完成了信仰的个人化,在整个基督教世界里建立起诚信。

③ 国民对政府的定位

西方人认为国家是在社会公意的基础上,按照契约建立起来的,人们把公共权力暂时给与政府,政府要对国民负责。所以政府有责任使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要想方设法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政府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对国民的人生从摇篮到坟墓进行了全程的福利支持。所以西方人不用担心防老,不用担心老了没人养,老了生活没着落,他们不用攒钱,有钱就消费,这样促进了货币的有效流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而良好的经济又促进社会福利预算的提高,进一步增加国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而中国不同,中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消费观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中国人是典型的大陆---海岸型人格,有这种性格的人主静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自己的钱庄,但那大多是富人的专场,没有在社会普及,所以你会发现中国人很少有借钱消费的习惯。另外,中国人讲究“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强调完全通过个人的奋斗来实现人生的理想,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他们认为通过别人帮助实现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

② 传统的伦理道德缺乏有力的约束

儒家文化是个典型的伦理性文化,在历史上,儒家为了约束人民,它对个人制定了广泛而又细致的约束。但它始终未能实现信仰的个人化,伦理道德对个人的约束的一个特点是:它注重宏大的、集体的约束,它强调个人的责任,忽略个人的价值,为了对个人进行有效的限制,它往往把个人和家庭联系起来,使个人经常背负对家人负责,对别人负责的包袱。对人为什么要诚信这样的问题,儒家可能会说:诚信会给你带来个人荣誉,但个人的荣誉对个人的约束是很无力的,它的实现需要个人有很高的自省性和自觉性,它把对个人诚信的约束没有交给上帝,而是交给了人本身。我们说人的修养有高有低,当一些缺乏自觉性的人通过不讲诚信而获得现实的利益时,对那些讲诚信而得不到好处的人就会具有鼓励性,鼓励人们不去讲诚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诚信缺失问题更为严重,信贷机构不会把钱借给那些没有背景的人,这也就出现了借钱难的问题。

③ 中国是一个血缘、宗法观念很重的社会

他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活得潇洒,他强调自己对这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责任,他时刻为家庭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他不能只为自己考虑,他要尽自己的努力,为子孙的生活作打算。所以,他们不只为自己而活着,更要为儿女而活着,他们怕自己百年之后,儿女会为生活受苦,所以他们在世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儿女赚够资本。同时,这种观念也受到他们对国家的认识。论文参考,网购动因。在传统观念中,国家是个人的,国家对个人有无限的支配权利,只强调个人对国家负责,而没有从国家那里得到好处的想法,所以他们要养儿防老,为了防止不肖子孙的出现,他们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赚足钱,他们拼命攒钱,就只老年的安定生活。

当然,每一个集体习俗或观念的形成,都是在社会文化长期的影响下而沉淀下来的,每一种稳定行为的背后都可以看出文化的背影。东西方人民受到不同文化场的磁化,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消费习惯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cnnic.net.cn/.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7).

[2]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8).

篇11

1跨文化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

语言是社会成员的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需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2个方面。这里的文化知识主要是指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由于各民族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因而产生和发展了根深蒂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如果我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不甚了解,那么我们在与使用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尴尬局面,甚至会造成误会,产生矛盾。

以“dog”为例,在语义上与英语中的“狗”没有区别,但2种文化中“狗”的意义就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有一部分是贬义的,比如“走狗”、“哈巴狗”、“落水狗”等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实可靠,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me,lovemydos(爱屋及乌),aluckydos(幸运儿)。再如“蓝色”一词在汉语中象征着美好,如“蔚蓝的天空”“湛蓝的大海”等等,而在英语中蓝色常表示“不快”,如:inabluemood,havingtheblues(情绪低沉、忧郁、沮丧、烦闷),inablueday(倒霉的星期五)另外,“blue”又可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高贵,如:Heisarealblue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

2跨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目前,学校还没有开设国外文化背景方面的专门课程。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跨文化教学呢?下面介绍几种跨文化教学方法。

2.1充分利用新教材,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新教材图文并茂,内涵丰富,涉及多方面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另外有些插图和注释也提供了这类资料。我们根据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的理解性”原

则,采用建构主义提倡的“搭脚手架”方式,从背景知识、英语语言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手,留心观察、挖掘并加以补充。我们在讲课文内容时应有意识地对一些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基本含义外,着重介绍它们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如“breakfast”的词义是“早餐”,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对西方人来说其内涵是牛奶、咖啡、面包,而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稀饭、馒头、油条之类。此外,“breakfast”本身是由“break”和“fast”构成的。“break”在英语中是“打破”的意思。

“fast”是“禁食”的意思。所以西方人把“打破禁食”的第一餐称为“早餐”,这就是文化背景知识。通过这些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2向学生介绍有关英语背景知识的课外阅读,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这样的书籍很多,但要有选择地去读,找一些符合大中专学生水平,与大中专英语联系比较密切的书籍,如(英美概况)中文版等。

2.3通过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加强文化教学

英语学习者常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来安排英语的句子结构。这种学习方法一旦形成习惯将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对比教学法,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4采用土体教学。创设英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