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7: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矿山机械设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概述
1.1情感化设计的含义
根据本文总结,得出情感化设计的大概含义。本文认为情感化设计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其改变了传统的器械设计过程中只关注产品实用性的特点,将着眼点放于产品外形特征对于使用者的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通过对产品外观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对器械进行更加有效的使用。
1.2对实现矿山机械情感化的作用的研究
本文认为,实现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于矿山作业者工作效率的影响。前文也有所提及,矿山作业相较于其他的工作来说其工作量是较为巨大的,因此,在矿山工作者工作时易产生疲劳的情绪,对工作提不起精神。而这时情感化设计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对颜色、外形等方面的改造,使得矿山工作者在进行机械使用时更具有精力。第二个影响即是对于安全性的影响。结合以往的对于矿山安全事故的报道可以得知,矿山作业的安全性虽然在近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警示不够且操作者疲乏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情感化设计可以通过机械外形的刺激使得使用者具有警觉,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矿山机械情感化的实际应用
1、机械色彩应当保持明亮。在矿山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其外形对人产生最直接的冲击作用的就是机械的色彩。本文认为,在进行矿山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情感化设计的特点,其色彩应当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是从对使用者精神和视觉神经的刺激方面出发。据实验表明,深沉灰暗的色彩更容易使人出现疲乏的现象,而明亮的色彩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因此,在进行矿山机械设计的时候,应当采用红、橙等明亮的颜色。但是,颜色整体应当趋于简单,不应当制造色彩斑斓的外形,尤其是仪表盘的应当尽量简单,以防使用者因为眼花缭乱而产生操作失误的现象。另一个方面是对于安全警示方面的作用。其实为了刺激人的视觉而选择的明亮色彩同时也具有个人提供警示的作用,但是本文认为,除了整体的颜色之外,为了机械操作的安全,机械上的关注部位应当用重点色彩进行标记,使得机械的使用者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减少事故的发生。2、机械外形应当稳重可靠。除了矿山机械的色彩之外,其外形同样能给使用者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在我们传统的认知当中,普遍认为棱角分明的结构较之弯弯曲曲的结构更加具有安全感。而矿山机械由于其作业地点的特殊性以及其工作人员心理的特殊性,对其外表的稳重程度的要求比其他机械更高。因此,根据对矿山机械使用者情感的分析得出,其希望在较为不稳定工作环境中寻找一个稳定的依靠,因此,矿山机械的设计应当较多地利用直角和直线,以突出其稳定感。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而言,棱角分明的机械虽然看起来稳固可靠,但是也给人一种重机械的压抑感,影响矿山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因此,在进行矿山机械设计的时候,应当做到在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的基础上融入较为柔和的线条,减缓重型机械给人心理带来的压抑感和严肃感。3、机械的操作应当具有规整性。至于矿山机械操作的规整性,可能是一个较为难于理解的概念。本文想突出的是,在矿山机械的操作过程中,其作用的效果应当具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在运用挖煤机器的时候,挖煤机器挖出的煤最好是具有统一的大小和形状,这样的机械工作,不仅可以使得工作者心理因为煤块的整齐而感到舒心而且可以生出一种对这种机械操作的成就感。因此,要想实现矿山机械的情感化设计不仅需要对其外形进行改造,使其的作业方式变得更规整也是对增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之一。
总的来说,要想实现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的成功应用,就应把握住矿山工作则在工作的时候与其他工作者心理的不同,再通过研究,将能对其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元素融入到矿山机械的设计中去,以实现更安全高效的矿山工作。
作者:孔德博 张莉婷 单位:1.五矿邯邢矿业邯郸地质勘查有限公司 2.五矿邯邢矿业邯郸中冶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卜繁刚.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53-54.
[2]张艳明.关于现代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5,(28):45.
[3]宋昊妍.论现代设计方法在矿山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机电技术,2015,(04):158-160.
[4]徐淼,任家骏.矿山机械情感化设计研究与应用[J].矿山机械,2015,(05):1-4.
2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标准、设备质量、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设备维修中、轻保养等方面存在问题。
2.1矿山机械设备的安全标准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目前,矿山机械设备种类丰富,达数百种之多。但是现行的安全标准仅包含了一部分矿山机械设备,离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还差一大截,可见矿山机修设备的安全标准不完善。此外,部分设备管理人员因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只重视企业生产量的提高,把安全标准抛在脑后,对机械设备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从而导致安全质量标准下浮,为矿山作业埋下了事故隐患。
2.2矿山机械设备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矿山机械设备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例如,在偏远乡镇中还依然使用着年代久远的老矿,这些老矿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再加上当地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不到位,矿井采矿条件简陋、采矿方法老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新矿、大型矿的机械设备主要也还是国产,只有部分在使用国外引进的机械设备和开采技术。
2.3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矿山生产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工作性质危险、工作任务繁重,很难引进高素质机械专业人才。因此,许多企业招聘的设备管理人员的文化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有些操作人员甚至没有接受正规培训就上岗作业,这样的结果就导致违规操作,造成机械设备安全事故。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矿山机械伤亡事故80%以上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
2.4机械设备重维修、轻保养
由于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因此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维修、轻保养的现象。在日常的设备的检查、保养中,一些操作人员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养设备,致使机械设备带病工作,最终小隐患变成大故障,这样既导致了设备修理成本的增加,又造成了设备使用寿命的降低。
3完善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路径
3.1完善矿山机械安全标准,加大执行力度
首先,我国矿山机械行业的标准化工作者应参照国际机械安全标准,再结合我国矿山机械设备的基本情况,积极完善安全标准,使新安全标准能覆盖绝大多数矿山机械产品,满足矿山机械产品的安全要求。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使矿山企业在生产作业上严格执行安全规定标准。
3.2整改矿山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淘汰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老矿,建造一批安全性高、采矿条件适宜、设备先进的新矿、大型矿。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机械设备和科学的采矿技术,提高整个矿山机械的运行效率。
3.2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安全管理质量好坏。矿山企业应该根据不同水平的操作人员制定不同的内容,定期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使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减少矿山作业中的不规范行为,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矿山企业有序生产和经济效率提供有效保障。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02-02
0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使命在于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均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列为重大改革项目,以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把我校列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卓越计划”的核心便是对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2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最先在采矿专业成立了采矿卓越班。从基础课教学的角度考虑,怎样配合卓越计划来开展课程教学,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采矿卓越班的学生状况
采矿卓越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班级没有女生,因此班级学习气氛比较浓厚,班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学生对机械有很大的兴趣,并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很强的实践性,是介绍机械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课程,主要以组成机器的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为研究对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通用零件和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掌握重要机械参数的测定以及运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和创新设计能力。
3 针对采矿卓越班的教学改革
3.1 合理设置授课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因而结合采矿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在授课内容方面尽可能贴近专业背景即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实例的选取、典型机械设备在行业中的应用,到相关实践环节的安排,都尽可能贴近采矿专业背景;学时的安排上应该压缩太专业的理论学时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学时。如在讲解各种常用机构如齿轮时,结合采矿专业的特点重点讲解其组成、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对理论性较强的公式等内容则只强调公式中个参数的选取,意义即可,不必过多讲解公式的推导;在引入案例时侧重于与采矿专业相关的设备,如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带式输送机等,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对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2 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黑板教学、实物和图像等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课程教学内容条理化、简明化和形象化,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用的或常见的实物案例和录像增加学生的理解,如在讲解运动副时可通过教室内的风扇,门的合页,校园内的运动器材等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了解转动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尽量达到化繁为简和化难为易的目的,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机械零部件在矿山设备中的应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各地矿山、井下、矿山机械厂,煤机厂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拍摄了大量的矿山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齿轮、轴、轴承、带、带轮、链条、链轮和箱体等)相片,并录制了真实的相关机器的作业视频画面,把搜集到的大量资料整理后插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内容。同时,也为提高课程的讲授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3.3 课后作业与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
课后作业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但如果作业的内容仅限于抽象的公式推导和数据分析,学生势必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完成课后作业,而不会进行深入思考与观察,因此学生不仅对课后作业的兴趣不高,而且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为此课程组编撰了一系列与生活及工程实际相关的习题,包括钟公交车车门开闭机构运动见图的绘制,汽车变速箱钟齿轮机构的各档传动比计算,螺旋式千斤顶的自锁条件等,此类结合生活实用装置与生产实际的题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课后训练作用。
3.4 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使在课程讲授中采用多媒体动画和实验等多种方式,但学生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片或视频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针对机械中的典型零部件如齿轮、轴和轴承等,通过课堂讲授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其特点,组成及工作原理,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它们真实的、具体的工作过程与实际应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现实设备,一方面,让学生置身与计算机还原出的虚拟设备中,可以解剖开整个设备,并从各个角度了解、掌握其内部结构及各个组成零部件的机构特点,弥补了相片或视频的不足,从而让一些抽象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加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相关的虚拟设计,建立资源库,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素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应用能力。
3.5 增加创新设计大赛
结合课程特点与专业特色,针对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在班级设置创新设计大赛,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应用或实际小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自学机器或机械方面的小发明、新型传动、机器人等知识,并在学生的创新设计作品中选出优秀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大赛,并相应在平时成绩中给予适当加分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6 微信助学
卓越班虽然是小班上课,但也是1名教师面对30名学生,而且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仅凭课堂的交流时间,教师并不能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并获得解答。
通过微信,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把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上传到微信互动平台以供学生课下反复学习,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和回答问题,并对于个别不自信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私聊方式获得教师的解惑;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程度,并且因此不是面对面交流,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随性,更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师生互动变得容易,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7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6-0057-02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National Quality Curriculum to Achiev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XU Geni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quality by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the high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re carried out from curriculum, teaching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and textbook building to other aspects combining with “metal structu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a landmark achievement is made.
Key words metal structu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ory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太原科技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以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为主导,自1965年成立起重运输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专业以来,将金属结构课程定为机械类专业方向必修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起重机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物流工程、安全工程)。在校、院和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课程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门课程已经成为学校水平高、影响大、覆盖宽、教师和学生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稳定、教学效果好的课程之一。金属结构课程建设以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注重理论研究,强调工程概念,加强实践环节,激发创新意识,重视能力培养”教改思路;经过多年探索和建设,发挥该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创建、发展过程中的优势,突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材建设等几方面改革实践,已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2009年金属结构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金属结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扩展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金属结构课程体系改革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建立以现代机械结构有关的理论及方法为基础,侧重学生工程素质、综合应用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这一新体系,注重加强与拓宽基础、加强工程背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协调和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通过“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分析(设计)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新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各教学环节有机衔接和整体优化,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2 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改革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知识灌输传授方法,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多种形式,注意教学互动与交流,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具体做法:加强课程联动环节——将专业基础课中的基本模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规律与专业课中的典型机型的典型构件、典型工况的典型载荷、典型模型的典型分析及典型步骤联动对应,打通课程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地解决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课堂互动环节——提问、回答、讨论、报告——解决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课程内外结合环节——问题、例题、习题、解题——解决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
坚持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 以工程问题为背景,将行业标准、规范、案例分析融入相关教学内容中进行讲授,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
坚持课程教学与专业、科研有机结合 金属结构课程覆盖的专业和方向宽泛。教学过程中,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和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将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方向后续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并有机联合。对于起重机械、工程机械专业方向的学生,强化机械系统中的动力学部分以及零部件疲劳强度计算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系统中动力学及零部件疲劳强度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特种设备安全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的学生,除了讲解金属结构的基础知识以外,注重讲解一些现代设计理论、零部件维修性能等,使学生能够将现代设计理论和本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如将通过可靠性设计以确定设备寿命和维修周期,保证设备安全性等有关知识溶入教学中。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该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该课程的作用,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将课堂知识真正落到实处,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与金属结构课程相关实验室属机械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属结构课程相关实验室建设紧密跟踪行业和制造业的发展,适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如自主设计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验系统(设备):机械传动、力学行为、调度管理试验系统及大型结构疲劳综合实验台等。实验系统(设备)集结构、光电、机械、控制、仿真、调度、管理于一体,体现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系统集成;可开设虚实结合的设计创新性实验项目,实现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目标。
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国家示范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以综合、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分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分层次”是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型、分析与综合型、创新与设计型),不同层次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放式”是将实验项目、内容、时间面向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和空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了由验证性实验向设计实验、单一性实验向综合实验及具有工程背景实验的转变。
合理设置相关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逐步形成独有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特色,将教学、工程和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支撑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如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桥式起重机主梁疲劳设计与实验研究”的成果列入本科生的“金属结构疲劳实验”内容。
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在课程设计中着重解决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开展创新设计活动,调动学生设计思维。充分利用创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虚拟仿真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中面向工程实际的实用软件,使学生能将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应用于设计中,实现了课程设计与工程实际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并作为本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将所学的基本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4 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课程负责人为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在国内本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课程教学团队由7位教师和1位专职实验师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7位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学历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行培养导师制、听课制度和学位提升制,保证持续稳定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和学术水平。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获山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获省部科技进步奖3项,在本领域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行业知名度。
5 《金属结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特色优势显著,起步最早,历史悠久,注重传承,不断创新。国内第一部教材是学校老专家徐克晋教授主编的《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1962版,奠定了我国金属结构课程的基础。之后陆续主编再版《金属结构》1982版、1993版,1987年获机械工业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8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97年由徐格宁教授主编《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设计》,精练了前续教材内容,突出了实用性,在全国本领域高校、研究所、生产企业使用了12年,有上百家企业和部分国家重点工程(如三峡工程的1200吨桥式起重机、西气东输工程的DG70吊管机、SD8高驱动架推土机研制)以及本学科领域的学者、论文、教材所引用。2006年,《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设计》的第2版更名为《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2009年,徐格宁教授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装备金属结构设计》,既传承老教材的精华,又吸纳多年科研成果及主持修订的最新国家标准(2008年出版)的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科研成果和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
6 结束语
通过课程建设,全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但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格宁,陆凤仪,孙大刚,等.创建地方高校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2):1-3.
[2]徐格宁.构建地方高校实验教学大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1-3.
[3] National grape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Development report of grape industry technology in 2011》[R]. 2012.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2011年度葡萄产业技术发展报告》[R]. 2012.
[4] http://pellenc.fr/en/harvesting.aspx
[5] http://pellenc.fr/en/pruning.aspx
[6] http:///patents/EP2182792A1?cl=en
[7] http://fmrgroup.co.nz/products/spraying/spraypro-r-series
[8] http://brocku.ca/ccovi/research/research-updates/wind-machines
[9] http://infonews.co.nz/news.cfm?id=31719
[10] LAN Feng, SU Zi-hao, LI Zi-ming, XIE Shu.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fruit harvesting machine[J].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10(11): 249-252.
蓝峰, 苏子昊, 黎子明, 谢舒. 果园采摘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 2010(11): 249-252
[11] MENG Xiang-jin, SHEN Cong-ju, TANG Zhi-hui, JIA Shou-xing, ZHENG Xuan, ZHOU Yan, LIU Wei.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orchard machinery and equipment[J].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12(1): 238-241.
孟祥金, 沈从举, 汤智辉, 贾首星, 郑炫, 周艳, 刘威. 果园作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J]. 农机化研究, 2012(1): 238-241.
[12] WANG Wei-zu, LU Hua-zhong,YANG Zhou, LI Jun, LU En-li,WANG Wei-x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mechanization status of Litchi and Longan Orchards[J].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12(3): 237-241.
王慰祖, 陆华忠, 杨洲, 李君, 吕恩利, 王卫星. 荔枝龙眼园机械化现状调查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2(3): 237-241.
[13] LIU Jun-feng,YANG Xin,FENG Xiao-jing, LI Jian-ping, LIU Hong-jie, QIAN Ji.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apple planting and management mechanization technologies in China[C]//Memory of 30th anniversary of CSAE and the conference proceeding of symposium of CSAE2009. Taigu: Pomology institute,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09.
刘俊峰, 杨欣, 冯晓静, 李建平, 刘洪杰, 钱稷. 我国苹果栽培与管理机械化技术现状与发展[C]//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山西太谷: 山西省果树研究所, 2009.
[14] CAO Long-sheng, FENG Jian-xi, REN Xiao-jun. Orchard mechanization: The urgent hope of modern fruit growers[N]. Shaanxi Daily, 2006,3,29, 003 edition.
曹陇生, 冯建喜, 任晓军. 果园机械化: 现代果农的迫切希望[N]. 陕西日报, 2006年3月29日, 第003版
[15] WANG Bin-bin, LI Ji-hong. Surve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Xinjiang forest and fruit industry and the demand of orchard mechanical product[J]. Xinjiang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2008(1): 47 -49.
王彬彬, 李继红. 新疆林果业发展与果园机械产品需求的调研分析[J]. 新疆农机化, 2008(1): 47-49.
[16] FANG Ou-peng.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of fruit bagging machinery[D]. Hangzhou: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2011.
方沤鹏. 水果套袋机械的关键技术研究[D].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 2011.
[17] LIU Pei, CHEN Jun. Fruit tree-based reconstruction of laser scanning system[J].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 2011(5): 199 -206.
刘沛, 陈军. 基于激光扫描的果树树形重构系统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1(5): 199-206.
[18] GONG Shao-jun,SONG Jian-li.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circulating spray machine of tunnel style[J]. 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is, 2007(3): 55-58.
宫少俊, 宋坚利. 隧道式循环喷雾机发展研究[J]. 北京农业科技论文, 2007(3): 55-58.
[19] WANG Wan-zhang, HONG Tian-sheng, LI Jie, ZHANG Fu-gui, LU Yong-chao. Review of the pesticide precision orchard spraying technologie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4, 20(6): 98-101.
王万章, 洪添胜, 李捷, 张富贵, 陆永超. 果树农药精确喷雾技术[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20(6): 98-101.
[20] ZHAO Sheng-mao, ZHENG Jia-qiang. Tree crown recognition and precision toward-target pesticide applic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3,19(6): 150-153.
赵茂程, 郑加强. 树形识别与精确对靶施药的模拟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3,19(6): 150-153.
[21] WANG Gui-en. Mechanism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copying spray in fruit trees[D]. Guangzhou: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3.
王贵恩. 果树仿形喷雾机理及其关键技术[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2003.
[22] YANG Shu-ming, WANG Yong-feng. Fengxiang generalizes orchard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project to help fruit growers increase income[N]. Shaanxi daily, 2006,5,23,001 edition
杨曙明, 王永锋. 凤翔推广果园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助农增收[N]. 陕西日报, 2006年5月23日, 第001版.
[23] YANG Jie. Collision of views takes the pulse of mechanization of hills and mountain[N]. 2011,10,17, 007 edition
课程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 [1 ],而且是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最佳途径 [2 ]。然而,目前针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实践的研究并不多,大多集中在毕业设计改革上。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教学环节之一,在整个实践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又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和铺垫。因此,课程设计要具有综合性强和接近工程实际的特点,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实现符合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因此,课程设计工程化改革已势在必行,使其具有综合性强和接近工程实际的特点。
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3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工科院校创建以培养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更加强化了学生的服务企业的工程意识及工程素质 [4 ]。
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在实践中凝炼出“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简称“三大”)教育理念,其中,“大德育”是先导,体现做人的素质,“大工程”是背景,体现社会需求,“大实践”是核心,体现做事的能力 [5,6 ]。
“三大”教育理念要在课程设计中加以落实,使卓越工程师培养与课程设计更好地结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课程设计要面向社会需求,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确保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把学生能力培养贯穿到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
三、课程设计依托校企合作
目前多数学校都在一定规模进行校企合作,且多集中在毕业设计阶段。在近几年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的机械专业基础知识还比较扎实,但工程素质较差,对性能指标的要求、成本控制等没有概念,仅仅局限于要求功能的实现,这是不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的。
我校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本科院校,立足“大矿业”特色,根据专业特色加强与煤矿企业的联系,与黑龙江省四大矿业集团都建立了多方位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与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制定课程设计规范和要求时,聘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拟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设计文件规范。
选择和适当简化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程设计,开发出一系列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课程设计题目,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接轨,要求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确定设计方案。
四、系统化的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采取小组分工形式,组内成员分别调研后讨论,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再由组长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进行局部计算和结构设计等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工作都是相互关联的,这样达到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工作作风。
对于矿山机械课程设计,分为提升运输机械设计、采掘机械设计和矿井通风机械设计三部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设计。例如进行矿井提升设备选型时,要求学生对当前矿井所用的提升设备进行调查,吸取实践经验以改进设计工作。做设计要有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到当前,也要考虑到长远。对于主提升设备,一般对第一水平要留有20%左右的富余能力。另外在选型设计时往往要提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再如顺槽带式输送机的选型设计,首先应清楚顺槽运输多为几台带式输送机搭接运输,所以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即按要求的输送能力并考虑各台设备之间搭接转载运输时结构及尺寸上的要求,合理地确定每台带式输送机的形式及铺设长度。原则是设备投资及运转费用最少,即最经济同时也要便于管理。井下电机车运输选型设计,应考虑运输量、采煤方法,装煤点集中、贮煤量大和运距较长时,应选用较大吨位的机车,否则选用小吨位机车。另外还考虑运输人员、材料和线路维修等业务配备小吨位机车。本课程设计包括选型计算和绘图两部分,学生可按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绘图部分,如提升机房布置图、机房布置形式及带式输送机装置图可参考相关手册选用,并结合调研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设计及计算步骤力争完整、清晰、简洁,图纸绘制符合制图标准及相关要求。
对于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考虑学时及设计工作量,将典型液压系统的设计分解为总体设计和典型的液压元件的选型和设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内成员协作完成整个课程设计内容。其中液压缸是液压传动中的典型的应用最广泛的元件,因此每组内都要求有液压缸的设计计算和绘图。液压缸是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它与主机及主机的工作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同的机型和工作机构对液压缸则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因此在设计液压缸之前,首先应了解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值、速度、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等作为设计原始依据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前充分到企业和生产实际中了解和分析总结。
五、课程设计改革实践效果
经过对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两届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改革试点,发现多数同学能够按照指导教师要求深入企业,详细调研,全面分析,确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计算内容完整,图纸绘制规范。这期间,企业教师的指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将设计经验无私地告诉学生,使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学生由循序渐进地完成一个系统设计,掌握了系统设计思路,大大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贺,孙月华,赵存友等. 机械设计专业创新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171~173.
[2]刘波粒,刘泽军. 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3]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