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绩效审计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不规范行为仍然存在,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阴阳合同、肢解单位工程、造价一次包死的中标工程,结算时砍一刀等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着建筑市场秩序,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力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建筑用钢材、水泥、铜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企业工程成本,尤其是对造价一次包死的项目影响更大。一些改制后的施工企业在管理上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粗放型管理的影响还较深;还有一些企业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手段较落后、施工技术层次较低。
以上这些因素直接造成建筑企业存在合同管理、投资、融资、垫资、拖欠工程款、施工等多方面的风险,而内部审计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很多大型施工企业都设置了审计机构,以更好地为管理服务。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刚起步,还不是很成熟:(1)内审工作在管理和经营领域深入不够,多数停留在差错防弊的一般水平或层面上,使审计成果利用价值不大。(2)在审计方式上,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并非是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审计手段单一,使内部审计监督缺乏有效性;审计程序简单,取证不到位加大了审计风险。(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欠缺,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管理层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
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效益评价、决策服务、间接管理等多方面职能,当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经济效益审计,。
一、实施内部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现阶段,许多大型民营和国有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的组织管理模式,从低到高依次为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分公司,总承包公司。集团公司为利润中心,工程公司为成本费用中心,项目经理部为责任成本中心,机制上按责权利效统一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其基本考核模式为:项目经理部、分公司实行集体风险抵押承包,即“包实基数,确保上交、超额奖励、亏损受罚”。经理部实行“项目总承包合同书”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分公司按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工期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项目经理和分公司经理作为承包代表人、重奖重罚。其奖罚标准同整体承包效益和个人业绩挂钩。
为了使责任制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实行效益审计、成本跟踪核实、项目解体终审、责任制自评、互评和纵向、横向交错考核等办法,力求承包合理、成果真实、考核严明、奖罚兑现。
工程项目的内部效益审计就是施工企业内部通过制定适应项目管理目标审计方案,对其所属工程项目实施的、以促进工程项目部完善内部管理,帮助项目负责人更好地履行经营受托责任,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防范经营分险为目的的一种全面的效益审计形式。它是施工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目标随着项目不同阶段而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合同对整个项目投资的效益性;合同执行中的变更管理,审计项目单位是否掌握和运用索赔技术。
2.评价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审计项目单位在施工项目成本的预测、计划、动态控制、核算和分析是否真实、完整和有效。
3.评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4.评价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审计和评价项目单位预算计划、物料管理、财务系统的信息使用效果。
二、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可以把内部效益审计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投标(事前)、施工中(事中)和竣工后(事后)的经济效益审计。
1.项目投标决策内部效益审计。主要包括:参与标前评审,评价承接项目的可行性;参与预算分割制定,评价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标底编制的合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规避投标风险。在实务中,审计部门对其单独立项审计情形并不多见。
2.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重点关注内容为:(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即包括实体工程量和实际消耗量的大小,主要是验证其提供资料的真实程度。(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量等情况。(3)对影响造价的材料价格签证等有无按施工合同要求办理。(4)审计工程质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5)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转移现象。(6)通过审计,提出合理索赔的可能性,根据同期施工日志,对索赔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索赔证据。(7)在建设项目结算阶段,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的事项,如材料市场信息价格的变化、补充合同、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竣工后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竣工后内部效益审计通常是在中介机构出具《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后,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对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总体审核和综合评价。在这个阶段,内部效益审计侧重点是影响最终绩效激励兑现的量化指标的审核,如项目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确认;项目外债情况及真实性确认,同时对项目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项目后评价。
在各个阶段,对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特别是对利润等绩效需考核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并依据效绩考核办法,出具内部效益审计定量指标评价报告;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安全、现场管理等进行控制的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出具内部控制评审意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进行产值分析、利润分析、风险分析,出具项目中期控制预警报告,以达到过程控制,目标管理。
三、内部效益审计的具体审计步骤
内部效益审计实施过程就是实现项目审计目的的过程,其实施主体是总公司层级的内部审计部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分包工程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审计,需要工程技术、经营计划、物资及审计部门本身等多部门参与。内部效益审计过程一般为:下达审计通知书,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交换审计意见等。
工程项目审计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审计目的对方案的要求,在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时,要按照《内部审计程序规范》和《内部审计制度》,制定符合具体审计目标的适当的审计程序。
以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为例,其主要审计程序的设计是在确定成本费用为重要效益指标审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查证分析表单,引导内部效益审计方向,并使现场审计取证表单成为内部效益审计报告的主要组成内容。
1.总体审计方案中量化绩效指标的审计。以系列查证分析表单为线索,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以成本费用为重要审计内容,在工程结算收入较为确定的情况下,主要以分析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为重点,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人、财、物的供应,机具的配置等等进行分析。
2.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表单举例。以《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表》为例,审计表格的设计是为了最终反映审计成果,通过履行相应的审计程序,对审计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确认。在大量存在分包工程的情况下,重点加强对分包工程的审计监督,对人工、材料、机械等结算价格的审查,是内部效益审计重点关注内容和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通过选择或制定审计所需管理表单,在审计相关数据基础上,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3.分包工程成本。一是抽查分包工程款拨付单,检查拨付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分包工程拨款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是否正确及时入账。二是抽查分包工程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确及时入账。再以《消耗主要材料差价分析表》为例,材料费一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以上,因此对主要材料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工程预算与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双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分别由价格和数量引起的偏差幅度。在价格审查上,可以通过查证材料购买合同及发票,询问对方单位及对比市场信息价等具体的审计程序,来发现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在数量分析上,主要审核材料进出库的内部控制、材料使用有无浪费、材料采购数量有无超预算、材料采购计划合理性。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除了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外,还应深入到影响项目业绩及经营风险的每一个环节。在查证被审项目的收支基础上,对财务管理数据加以分析对比、评价其是否节约,是否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促进项目部改善经营管理。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中有关安全、项目质量、项目进度等管理控制重点的审计,主要通过实施过程控制测试实现。重点是关键控制程序和关键控制目标的测试,其中审计表单的设计应与各项管理目标一致。
特别需要提出,目前企业在垫资及甲方拖欠工程款方面风险最大,因此将建设过程中的索赔事项作为内部效益审计的关注内容,并制定具体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取证工作,是内部效益审计出现的一个新的内容。
四、内部效益审计报告
二、装载率水平
查核某企业外销CIF贸易模式下海运主要航线20尺货柜(以下简称“20GP”)装载率发现,2012年度20GP平均装载率为20.03吨/箱,2013年1月至9月平均装载率为19.55吨/箱,装载率呈下降趋势,未达到最优化的配柜(见表2)。内部绩效审计部门分析,产、运、销协调,在满足客户需求前提下,提升集装箱装载率,以期降低运输成本。若近洋航线2013年1月至9月20GP平均装载率提升至同期平均装载率20.03吨/箱,以2013年1月至9月20GP平均运费910美元/箱,预估可节降运费约105万美元。
三、零担运输的控制
经查核,某企业2013年3月通过对公路运输长短途7条线路招投标,其中南方回程、北方回程、两湖片区和苏皖地区等4片区采用阶梯定价。以北方回程线中北京片区为例,2013年3月1日新运价,单次运单35吨以上的执行价格为226.6元/吨;单次运单0-10吨(不含)的执行价格为339.9元/吨;10(含)-25吨的执行价格为294.6元/吨;25(含)-35吨(不含)的执行价格为260.6元/吨。其中,单次运单0-10吨(不含)与单次运单35吨以上的执行价格价差为113.3元/吨。实行阶梯定价、装配合理性和销货交期就会造成企业零担运输,从而增加企业运输成本(见表3)。内部绩效审计部门分析,2013年3月至9月实行阶梯定价的4片区零担运输次数为515次,运量为10,406吨,额外增加汽运费用约412,065元,其中工厂承担约为318,678元,占额外增加费用的77%,客户承担为93,387元,占额外增加费用的23%。如果能进一步合理安排运量,减少零担运输,将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四、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
某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包括两种配送,其中B2B模式由企业自己的储运物流干线运至各电商客户,B2C模式由该企业与物流公司签订物流运输合同发送至终端客户。B模式由4家承运商负责配送,按照配送地区、货物重量确定运输单价,物流公司计费方式包括首重金额、续重单价。
企业发展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资金,资金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情况。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精确性,有助于找到财务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信息失真现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正确决策。
2.会计审计工作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审计工作是对企业资金管理状况实施的审核,通过有效的审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企业领导者明确企业建设实际,从而根据审计数据做出准确的决策,减少浪费,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3.会计审计工作影响企业的整体实力会计审计工作是经济监管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弥补企业财务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随着企业形式的不断丰富以及企业经济行为的多样化发展,其经济活动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加强审计效率能够从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入手,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会计审计工作精确性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企业的会计审计工作对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它对企业经济管理以及资金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简单阐述一下,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会计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提高企业职工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精确性,就要完善企业全体职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具体而言,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职工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好教育。企业领导者更是要积极了解审计工作的情况,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让企业所有人员对审计行为和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发挥全体员工的功效。
2.拓宽会计审计工作的工作范围
由于企业工作内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项的多样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需要管理的项目愈加多样,以往的会计审计工作不够全面,审计内容不健全。对此,企业审计部门一定要不断扩宽审计工作的内容,完善监管环节,细化审计的各个方面,从而细化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3.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单独的审计部门众所周知,审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约束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手段。为了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企业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建立单独的会计审计部门,不能将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分开进行,形成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完善设备建设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审计设施,发挥科学审计。
4.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审计职工是提高企业审计精确性,减少资金浪费的基础。企业一定要做好员工选拔工作,选取具有较好审计能力的职工进入企业,制定完善的审计工作体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监管。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做好会计审计人员道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岗位的热爱之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某企业内销主要通过水运、汽运、铁运三种方式。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同时存在3种运输方式,水运、铁运、汽运的地区:北京、天津。对于存在多种运输方式的地区,最不经济的运输方式依然占有一定比例,造成运输成本增加,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成本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分析,如该企业能完善作业流程,物流部门、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合理安排生产、销售与物流交期,将2013年1月至9月最不经济的汽运量占全部北京片区运量的13%、天津片区的18%,全部转化为水运,预计约有164万元的成本节降空间。
(二)装载率水平
查核某企业外销CIF贸易模式下海运主要航线20尺货柜(以下简称“20GP”)装载率发现,2012年度20GP平均装载率为20.03吨/箱,2013年1月至9月平均装载率为19.55吨/箱,装载率呈下降趋势,未达到最优化的配柜。内部审计部门分析,产、运、销协调,在满足客户需求前提下,提升集装箱装载率,以期降低运输成本。若近洋航线2013年1月至9月20GP平均装载率提升至同期平均装载率20.03吨/箱,以2013年1月至9月20GP平均运费910美元/箱,预估可节降运费约105万美元。
(三)零担运输的控制
经查核,某企业2013年3月通过对公路运输长短途7条线路招投标,其中南方回程、北方回程、两湖片区和苏皖地区等4片区采用阶梯定价。以北方回程线中北京片区为例,2013年3月1日新运价,单次运单35吨以上的执行价格为226.6元/吨;单次运单0-10吨(不含)的执行价格为339.9元/吨;10(含)-25吨的执行价格为294.6元/吨;25(含)-35吨(不含)的执行价格为260.6元/吨。其中,单次运单0-10吨(不含)与单次运单35吨以上的执行价格价差为113.3元/吨。实行阶梯定价、装配合理性和销货交期就会造成企业零担运输,从而增加企业运输成本。内部审计部门分析,2013年3月至9月实行阶梯定价的4片区零担运输次数为515次,运量为10,406吨,额外增加汽运费用约412,065元,其中工厂承担约为318,678元,占额外增加费用的77%,客户承担为93,387元,占额外增加费用的23%。如果能进一步合理安排运量,减少零担运输,将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四)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
某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包括两种配送,其中B2B模式由企业自己的储运物流干线运至各电商客户,B2C模式由该企业与物流公司签订物流运输合同发送至终端客户。B模式由4家承运商负责配送,按照配送地区、货物重量确定运输单价,物流公司计费方式包括首重金额、续重单价。内部审计部门分析,该企业未进行物流公司的招投标作业,仅对产品重量为5KG的运费做了单价比价程序。审计人员通过制作快递公司最优选择表,发现该电商产品的单位重量主要集中在3-4KG之间,针对各配送区域各承运商的计价方式,按照整箱销售进行测算,江浙沪地区运输重量小于8KG,快递公司3运费最优,重量大于12KG,快递公司1最优。外省一区、二区、快递公司3运费最优。
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我国国有企业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多重价值目标。在多重价值目标的影响下,国有企业产品使用价值、劳动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的实现程度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种情况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收到影响,具体表现为生产技术、产品制造成本、产品生产时间等方面将会受到影响,波动程度较高,相应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绩效结构将会复杂化。如此一来,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的落实及绩效判断难度将会增加。
1.2国有企业承担企业特定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责,对其绩效审计有一定难度
处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国有企业,所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各项工作主要是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的,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社会良好发展。可以说,承担政府特定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责的国有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与政府或社会牵连很大,对国有企业进行绩效审计工作,其牵扯的范围较广,这大大增加了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的难度。
1.3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水平达不到要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的今天,我国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审计,先以财务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后以财务责任为基础的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在此种情况下,财务审计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较专业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在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高质高效的完成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但事实上却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大多数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深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要求,促使审计人员不能够有效的审计国有企业财务,致使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2深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有效对策
对于深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存在诸多难点的情况下,加强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深化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工作?
2.1对国有企业布局予以调整
合理的国有企业布局,不仅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国有企业价值目标取向的基础,而且是审计机关客观评价国有企业绩效的前提。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依旧保持以往的经营状态,国有企业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承担政府的经济和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综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布局予以合理的调整和规划,促使其具有现代时代的特点,国家审计机关将可以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得到真实、有效的绩效审计结果,真实的反应国有企业实际情况,为国有企业做出正确的决定创造条件。
2.2完善国有企业绩效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国有企业绩效指标也是解决国有企业绩效审计深化难的有效措施。对于完善国有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具体措施是,根据当前国有企业绩效整体情况,确定与国有企业绩效相关的各个方面,从而确定评价国有企业绩效的指标。而对于绩效指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当前我国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要求,从而确定规范的国有企业绩效指标,对国有企业绩效予以科学、合理的审计。
张岷胜(2010)对企业销售收款循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企业从获取销售机会点开始,通过合同谈判签订、组织销售与发货等环节,实现收回贷款并完成合同的一系列业务。陆珏(2012)指出企业在进行销售收款循环错弊审计的过程中,应对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与沟通、监控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审计,从而降低错弊事件发生的概率。常灿(2012)将销售收款循环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客户项目机会的发掘到合同的执行、从销售订单的建立到销售收入的确认、从开发票收款到项目关闭。
1.2有关企业销售收款循环错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戚少云(2013)以XYZ公司销售收款循环舞弊案例作为背景,分析了企业销售收款循环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内部环境控制不力、风险识别评估不得当、没有执行不相容岗位和职务分离控制、没有加强对销售收入款项的控制等。石光(2010)则以青岛H集团为例,分析了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归纳为:销售返利计算不准确、统购分销政策执行不到位、优惠促销政策执行不合理、销售退回制度执行不力。上述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在进行销售收款循环错弊审计活动的一般性反映。
1.3有关企业销售收款循环错弊审计优化对策的研究
赵成良(2010)认为:企业只有加强销售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才能够避免错弊问题的发生。同时,合理的销售收款内部控制对企业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维护资产安全完整性等方面,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扈军(2013)则探究了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流程与要点,指出:企业内部在进行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时,应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包括了解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现状、测试内部审计的执行情况、审查有关凭证上内部核查的标记等;而实质性测试则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测试、营业费用实质性测试、应收款项实质性测试等。他认为上述测试环节是降低销售收款循环错弊事件发生的主要策略。吴晓芸(2013)给出了房地产企业销售收款循环审计的优化建议,例如:对财务活动中风险较大的环节进行内部控制、分离不相容的职务、严格执行授权批准制度。
按照内部审计之父索耶的定义,小微企业内部审计指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和内部管控进行客观、独立评价,以确认小微企业是否遵循公认的原则和程序,是否合乎管理规定和操作标准,资源利用是否高效经济,组织目标是否有效实现。内部审计的参照遵循依据有: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审计水平观测点则是信息真实、合法、合规、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内部审计旨在是通过对小微企业资产负债、成本收益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从而有利于小微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小微企业资本金少、组织规模小,业务范围窄,随时面对风险多变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市场环境迫使小微企业必须着手改善管理,将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置于企业核心地位,管控风险、约束越轨、预防失范行为。小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凭借审计行业的信息管理与分析软件工具,依托专业的技术和方法,经过全过程内部审计,能够预测风险并及时预警,评价风险并改进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治理风险,使得小微企业从容应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从而保证其稳健应对“两高两难两门”:成本高、税负高;用工难、融资难;玻璃门、弹簧门。
二、小微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处于弱势地位。
小微企业规模小,成本缩减、投入受限,所以组织机构精简、人员配备简单,少有专业内审机构与内审人员。管理者主要精力集中于日常生产与销售等常规事务,故其认识上存在偏差与短视,片面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的非增值环节,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未能认识到内部审计在改善管理、风险控制、参与价值创造方面的积极作用。其实内部审计通过增加组织价值,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微企业预设的组织目标,进而实现自身成长。而现实中小微企业内部审计要么全无设置、要么形同虚设。小微企业内部组织设计中没有赋予内审机构对同级财务部门、管理部门的监督权,在其业务管理流程中也未深度嵌入内部审计监督的制度设计。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客观性。
独立即为“审计机构无阻碍地决定工作范围和无阻碍地完成工作的能力”,独立是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和绩效的重要要求,独立程度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综合职能的作用范围和实施效果。遵守独立性有助于达到客观性,审计机构独立是为了保证审计结果客观,独立是手段,客观是最终目标。内部审计部门提出的改进经营管理与流程控制的分析与建议是客观的,才能有助于现实组织目标,提升小微企业附加价值。小微企业的特殊组织结构与运作体制决定了其决策、管理、执行与监督高度融合,四位一体边界模糊,难以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既导致内部审计活动、审计人员失去独立性,又导致审计结论丧失客观性。实践中专业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难以充分应用,大大减损了审理效果和效率,最终导致从查错防弊到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服务高层决策的内部审计目标都无从实现。
(三)企业内控机制薄弱,会计审计基础差。
小微企业极易从主观上简单化的进行成本—效益核算,千方百计减少人力物力投入,牺牲必要的“安全性、保障性”投入,导致财务管理基础薄弱;同时没有依照现代企业制度投入资源建设内控机制,内部监控管理也随之失去依凭、流于形式。
据不完全统计,三成以上小微企业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等基本制度没有落实;没有执行不相容业务分离原则。会计制度执行非常不严格、不规范,会计操作随意性强、出入较大,很难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会计基础工作及其薄弱,甚至个别小微企业至今从未建立明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与制度。
此外内部审计长期受忽视,决策管理层认识存在严重偏差,内部审计部门往往附属于财务部门,既没有独立性,有没有权威性,导致内控机制软弱无力,低能无用。
(四)业者水平与素质普遍不高。
一般的现代中大型企业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因此传统的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降低成本而设计的。但是小微企业业主往往集投资者、经营者于一身,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企业运行模式势必给内部审计带来负面影响。大部分小微企业业主专业水平不高、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对审计理念和方法缺乏基本的理解和重视,又喜集权揽权,又致使其动辄越权行事,处处干预,监审不分,使得内部审计地位不显,作用不彰。
此外,由于小微企业的职业前景、薪酬待遇、劳保水平等方面社会认可程度低,其对优秀审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中大型企业。实践中小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既系统又不扎实,基本的业务能力尚付阙如,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囿于能力,很难发现深层次问题。
三、改善小微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观念,重塑内部审计的核心地位。
小微企业内部审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小微企业的投资人、管理人应重新发现内部审计对小微企业的贡献,尽管此种贡献往往是无形的、长期的且不可精确测量。在高度竞争且成本“过敏”的市场环境下,小微企业负责人应重塑内部审计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检查、鉴证、评价职能,努力创造良好的内审
计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内审工作方式逐步标准化,实现独立性与客观性。
小微企业应学习行业服务机构如咨询管理公司走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道路,,建立标准化内部审计体系,在企业内部开展综合审计业务,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工具部署,适时利用IT工具、审计软件对财务报告和合规性审计进行自动分析,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风险分析与识别。
在此基础上,小微企业坚持内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决定审计范围、开展工作及形成结论、汇报成果时不受干涉,这是独立性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提出以下原则以确保客观性:(1)禁止内部审计师参与任何有可能影响其出具公允的评估结论的活动或关系;(2)防止内部审计师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或假定会影响其职业判断的东西;(3)向内部审计师披露全部重要事实,确保审查不被歪曲。
(三)扩大内审风险管理职能,提升人员素质。
小微企业虽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面对内外部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企业风险暴露、风险敞口仍大量存在。大中型企业惯有的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等现象在小微企业同样存在,财务信息不足、审计标准贯彻失败是其自身固有的风险积累点,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政策调整、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外部不可预知、不可克服的风险,迫切需要小微企业建立内部审计系统,扩大风险管理职能,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来评估风险、改进风险治理。
小微企业成长性强,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应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全面,既能宏观掌控全局,又能微观剖析细节,因此内部审计成为准经理培养的重要步骤,审计师、风险官最有可能成为准经理的候选人。小微企业应通过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机制培养职业经理人,增强[lunwen.1KEJIAN. com 第一论文 网]内部审计职位吸引力并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培养。
(四)改进内审组织方式与手段。
促进内部审计职能组织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转变。小微企业内部审计集中化有助于标准化的审计流程执行简单易行,同时有利于企业审计资源调度更加有效,也增加了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及方便小微企业负责人对内审的直接管控。
推进内部审计外部化。随着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在小微企业内部部署所有需要的审计技术及资源变得既不可行又不经济,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从外部购买内部审计服务,服务仍在企业内部进行,同时并未完全放权给外部服务机构。内部审计外部化在降低成本、保持企业的合理规模、使得领导者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质量控制与专业保障方面独具优势,从根本上可以提升组织价值、实现组织目标。
(五)内审向管理导向转型,最终增加企业价值。
小微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局限于财务会计审查,应该扩展到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将重心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内部管理、决策上来。内审人员要实现角色转换,从传统的合规监控角色转向管理角色、服务角色。管理审计业务应成为未来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促进内审重点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通过流程审查和系统分析来增强小微企业效率,确保对流程再造和结构的战略性塑造,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型。
内部审计角色定位于提供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旨在增加价值并改进企业的经营。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积极参与价值创造活动,尽管内部审计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往往是间接的,但其关注的焦点跃升至组织整体的层次,能从价值链整合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合作,这就实质扩展了内部审计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内部审计[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陈丹萍.我国内部审计管理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2007,(06).
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涉及到查阅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报表,监督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并对内部控制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如果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够,难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与专业性,不仅不利于企业内部审计财务监督、咨询服务等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会造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处处掣肘,难以真正得出准确、可靠的审计结果。
1.2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覆盖范围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要想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须确保整个内部审计工作涵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控制管理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方面以及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管理措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1.3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开展的基础,如果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投入不足,将会造成内部审计工作涵盖不全,质量不高,不利于内部审计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财经法律法规、财会管理理论以及内部审计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也是关系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2.1完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应该适当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如在企业董事会下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专职负责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健全完善内部审计立项制度、审计人员委派制度、审计计划编制、审计取证管理、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复核以及审计人员考核奖惩制度等,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内部牵制约束制度的合理性、内部信息交流沟通渠道、预算执行等各方面进行完善的内部审计。此外,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施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内部审计师队伍的建设,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以及专业的胜任能力,除了对内部审计理论以及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培训以外,还应该根据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金融业务、统计学等方面开展相应的专业教育培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2.2创新非现场内部审计等新的工作方式
由于企业经常存在着跨区域经营的问题,而且企业经营业务内容多、种类繁杂,如果仅仅是依靠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手段,不仅需要投入的精力与成本巨大,而且效率不高,因此,企业应该逐步结合现阶段集团化分散经营的新趋势,实施非现场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云审计计算平台开展审计,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及时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在非现场审计工作的开展上,首先,企业应该开发建设远程内部审计系统,将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数据在形成阶段即及时捕捉至数据库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其次,应该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形成审计风险点库,对于关键数据以及关键指标智能化的审计监控,真正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从事后审计转移至事前以及始终审计,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中涵盖各个部门与各个环节的审计链条,完善内部审计体系。
一、对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1.复杂性。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多样化以及规模大小不一,其内部审计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可能导致审计工作内容比较复杂,范围较广。
2.内向性和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
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及控制,从而调整管理内部经济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只属于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3.广泛性。中小企业内部审计既包括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也包括现代的经济效益审计。既可进行事后审计,又可进行事前审计;基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监督的需要,其审计工作可以控制并影响整个企业的职能部门发展。
4.针对性和及时性。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相对较小的特点,内部审计机构能够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及时、有效地了解并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能够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由于中小企业
规模相对来说不大,企业管理者负责企业内部的H常事务,其
主观性较强,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主要由企业管理者来提出并决策。所以,不同的企业,审计工作的深入程度不同,有的企业甚至忽视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必须性,形同虚设,没有将内部审计工作真正深入到企业管理中去,阻碍企业发展。
2.内部审计定位不明确,独立性差。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独立性的大小决定了审计职能发挥作用范围和效果。中小企业的特殊经营模式决定了其内部审计,其机构设置及其他事项安排都由企业管理者来决定,这就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方向和重点,而普通的企业员工往往受制于他们的管制,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降低了审计效果和效率。
3.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通过有效的
事前工作,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而中小企业里的审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审计学习和研究,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难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不受重视,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信心,很难将工作做好,也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4.审计范围窄,审计手段落后。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还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即对企业资产、成本费
用、损益的真实性的审计查证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
步完善,企业的规模、经营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如何适应现
代化经济的发展,如何防范经营和投资风险,如何降低企业生
产成本等成为企业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企业能否立足于同行业前列的关键所在。所以,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投资决策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等方向发展。
三、完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1.明确企业内部审计性质,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要确
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切实、有效地完成,并通过此项工作加强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管理,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就必须合理配置审计机构,明确机构内各项职责的分配制度,制度规范化,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就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设置而言,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以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存在业务指导关系。这样,内部审计机构相关的业务情况直接报告给审计委员会,行政上的事务直接汇报给经理层。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内部没有设置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就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或股东会)报告,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及作用。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审查,审计的对象针对的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等资料。但是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大多采用会计电算化方式进行财务管理,账面资料上的错误弊端会越来越少,审计工作就会显得不容易入手。所以,审计人员就必须将工作重心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移到企业内部管理、决策上来,不能局限于财务领域的审查,而是要扩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也应该相应转换工作角色,从以前的监督、检查工作角色向协助和服务的上作角色转变,这样有利于企业内部职能工作的相互协调配合,也可以促进各部门沟通交流,有利于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拓宽其职能空间。
3.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企业内部审计方式大
一、引言
环境绩效审计是环境审计的一种类型,作为环境审计发展的主要方向,环境绩效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王恩山(2005)认为受托经济责任在环境领域的扩展推动环境绩效审计的形成,因而环境绩效审计的本质对象就是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社会公众是所有受托环境绩效责任的终极委托人,而企业是环境绩效责任的承担者之一。尤其对能引起环境污染的企业来说,进行专门的环境投资,改善生产的环境绩效,避免对公共环境产生污染,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为了保证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需要进行环境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就是评价这些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此类环境绩效审计一般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来执行,也可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机构来执行。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设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合理、可行、可比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环境绩效审计成功的关键。时毅(2008)将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引入到环境绩效审计中,构建了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共计19项,从财务、公众、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全面评价公共环境项目的绩效,使绩效审计的结果更全面、更合理地反映所审项目的真实绩效。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使得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开始从以往的股东中心论转向利益相关者角度,但是其指标体系中,除了股东、顾客、员工外,缺乏从管理者、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指标。由此可以看到,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仍然反映股东价值最大化思想,没有达到与其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陈红艳,2005)。环境污染事项会对广大利益相关者很大的影响,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事项影响的广泛性,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重视环境绩效审计所提供的信息。要想对环境绩效进行全面、完整的审计和评价,需要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遗漏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全面、真实的评价环境审计绩效。因此,笔者选择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环境绩效审计中的利益相关者
要想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研究环境绩效审计评价问题,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环境绩效审计涉及到哪些利益相关者。弗里曼(1984)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影响组织目标达成的个体和群体应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受组织目标达成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体和群体也应看作利益相关者。从这个定义可以推出环境绩效审计中的利益相关者:一是影响组织环境绩效目标实现的群体,如股东、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另一方面则是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群体,如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
各利益相关者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关心的问题是不同的。股东主要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关心他们所投用于环境保护方面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所投资金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益,能否保持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管理层的环境绩效审计的直接目标可以总结为企业环境成本的最小化和环境收益最大化。最小的环境成本,最大的企业利润应该是企业的管理层一直以来追求的直接目标,而要想实现此目标就需要管理者改进环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政府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掌握环境保护的整体情况,减小环境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民和国家的损失,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员工进行环境绩效审计最主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社区居民关心环境绩效审计主要是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企业的环境保护活动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企业生产活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否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贺敬燕(2009)认为虽然每一环境利益相关者团体在环境绩效审计中关注的问题不同,但他们的终极目标却是一致的,既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是指企业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各个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一种最优状态,无论再如何的进行治理都无法达到更好的状态,这种最优的状态称为利益相关者环境最优状态。在这种最优的状态下,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环境利益都是最大的,称为“利益相关者环境利益最大化”。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前文已经提及,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顾客、供应商、员工、政府和社区等。本文借鉴陈红艳(2005)的做法,根据涉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设计了五个维度:资金维度、管理维度、供应链维度、学习维度和社会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指标,初步构建了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资金维度是从股东和债权人角度考虑的,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而这些财务指标在计算时都应考虑环境事项的影响,如在衡量盈利能力时,重点关注与环境有关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在衡量资产运营能力时,应重点关注与环境事项有关的资产如污水处理设备等运营效果和效率。这四个战略目标都是股东所关心的,而债权人所关心的主要是偿债能力,即环境问题导致的预计负债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管理维度是从管理者角度考虑的。主要的评价指标有项目使用率、设备利用率、一次产出达标率、运行管理情况、行政管理费用比。这些指标都反映了管理者的环境管理绩效水平,如一次产出达标率,它等于一次产出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量与符合环保标准的生产量之比,表示在所有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中,不需要多次检验和返工,一次产出就符合环保标准的比例是多少(时毅,2008)。
供应链维度涉及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从供应商角度主要考虑供应商所提供原材料是否符合环保标准,从源头保证最终产品的绿色、安全,从顾客角度要考虑提供给顾客的最终产品是不是满足环保质量要求、顾客满意度等。
学习维度从员工角度考虑,员工包括生产运作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了提高环境业绩,必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生产运作员工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产活动中保证遵守相关的环境标准,在过程上保证产品的环境质量。技术人员提高技术创新,尤其是新型环保产品、设备和生产技术的设计和开发。同时应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员工工作环境满意度等。
社会维度从环境社会责任来考虑,主要考察在履行社会环境责任、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增加就业情况、安全事故损失率、生产达标率、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环境影响、环境投诉数等。一般来说,社会维度的指标和资金维度指标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比如,项目的生产达标率越高,说明产品质量高,产品的收入越多,反映到资金维度指标上投资收益率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大。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越好,说明资源利用的效率较高,则单位生产量运行成本越低。项目安全事故损失率低,说明产品安全性高,对经济损失小,反映到资金维度指标上就是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
表1 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维度 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评价指标
资金维度 股东、债权人 考虑了环境事项影响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增长能力和偿债能力
管理维度 管理者 项目使用率、设备利用率、一次产出达标率、运行管理情况、行政管理费用比
供应链维度 顾客、供应商 原材料环保达标程度、产品环保程度、顾客满意度
学习维度 员工 员工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工作环境满意度
社会维度 政府、社区 生产达标率、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安全事故损失率、环境影响、投诉数、增加就业情况
四、结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是对环境绩效审计的又一次改进。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构建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不完善。将所有关键的利益相关者都加以考虑并进行监测,从而降低了环境风险,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当然,不同环境绩效审计对象的性质、行业不同,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会有很大的不同,因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对象所处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及时地加以改进,以提高评价体系的适应性。本文仅是对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初步探索,指标体系的构建尚不完善,相关指标也需细化,同时每个指标权重的分配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期望以后可以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吕常影.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陈红艳.试论以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2).
[3]陈立勇,曾德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绩效与社会责任[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4]袁广达.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利用的关系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2).
[5]刘呈庆,田建国.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初步分析[J].山东经济,2009(4).
[6]时毅.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
[7]王恩山.环境绩效审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5.
[8]贺敬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要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
[9]迟忠芹.公共环境项目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
[10]丁艳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一、军队绩效审计的特点
军队目前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以真实性和合法性为主的财务审计,主要考虑的是财务业绩指标,而忽略了包括军事性、时效性、统一性等军队特有的非财务业绩指标。其标准远远不能适应军队绩效审计的要求,必须进行标准创新。
二、平衡计分卡的特点与应用
平衡计分卡提供了将各种财务业绩指标和非财务业绩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一般性框架,并假定通过一系列主要的和次要的关系将这些分类有机地联系起来。虽然目前国内对平衡计分卡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中,但笔者认为,这种不仅仅重视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也适合于政府、军队这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三、建立军队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建立军队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应当根据军队绩效特点,赋予平衡计分卡在军队方面的绩效指标,这样才能使平衡计分卡在该领域发挥其作用。综合各方面因素,借鉴“公共部门平衡计分卡模型”中的绩效维度,选择“显性业绩维度”、“职能贡献维度”、“绩效管理维度”和“创新学习维度”四个绩效维度建立我军财务管理绩效评估平衡计分卡模型。显性业绩维度是指财务部门在财经秩序上达到规范执行、经费管理上达到收支综合平衡、保障效益高,做到这些就会得到上级财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显性业绩维度受职能贡献维度的支撑军事论文,只有严格执行经费预算,才能保证经费收支平衡;只有合理把握经费投向投量,才能保证经费保障效益,达到显性业绩维度的要求;而要达到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合理把握经费投向投量这些职能贡献维度要求,就必须在绩效管理上严肃财经纪律、控制经费支出;而在达到绩效管理维度上的要求的基础是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要达到创新学习维度的要求;财务人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科学理财的能力,也即表现为显性业绩的提升,显性业绩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之后,部门职能又将面临新的形势,为保证绩效管理的继续发展,又必须进行新一轮的创新与学习。至此,形成一个绩效维度发展循环链:创新学习--绩效管理--职能贡献--显性业绩--创新学习,这些维度可以依次推动发展,共同实现评估体系上升的循环。
四、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军队绩效审计标准
修正和整合平衡计分卡的指标摘要,位于平衡计分卡的最顶层;战略依然是平衡计分卡的核心;顾客维度得到提升置于最高级。
(一)、顾客维度
1、顾客维度主要衡量指标
军费是国家用于军事方面的经费,主要用于军事建设及武器装配研发及制造和战争的经费;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是军队完成职能任务,确保国家安全的基础,是落实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完成作战任务的财力保证。军费的顾客是国家,军费使用过程中,最为直接且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莫过于军费花没花到点子上,有没有最大限度的形成战斗力。所以最重要的指标应该是军队的战斗力,但这个指标不能完全被量化,只能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评价。顾客维度衡量指标主要是军事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以及形成的战斗力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和环境效益指标,他们是军队绩效审计评价的核心。从现行绩效审计3ES角度看,主要是效果性指标,这与军队绩效审计目标“提高效益”是相吻合的,与军队的公共性、公益性是相一致的。
2、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1)质量评价指标包括:工程质量合格品率、工程质量优良品率等论文格式。工程质量的检验应严格按照规定,划分为各个单项工程验收。工程质量合格(优良)频率就是合格(优良)单项工程占全部单项工程的比重,其评价标准参照同类工程。优良品率和合格品率越高军事论文,则说明工程质量越好。因此,审计人员应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调查了解相关资料,综合评价工程质量。
(2)进度评价指标包括:项目计划工期率、项目完工率、达到项目设计能力所需要的时间等。项目计划工期率反映了公共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如果比例大于100%,则说明实际工期比计划工期延长,表明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需要查明造成工期拖延的因;反之,则说明实际工期比计划工期提前,表明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具有较的效率。达到项目设计能力所需要的时间是指建设项目建成投产至实际达到目标设计规定生产能力为止的日历时间,集中反映了基本建设过程活动形成综合生产能力的时间因素和管理质量。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设计能力的时间越短,该项目投资的效益就越大。
(3)战斗力评价指标包括:装备质量特性、装备数量与规模、人与装备的有效结合、训练与演练、综合保障、装备信息管理、高端武器使用掌握人数比率、高学历从军人员比例、技术兵种占军队全体人数的比例等。
(4)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军队免费为地方提供服务占总服务次数的比例、军队从地方采购与总采购物资的比率、军办工厂接收地方人员就业的比率等包含社会适应性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社会经济指标等。对于其社会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无论是在名称、定义、内容,还是在方法、指标体系上都存在较大差别。在评价中,通用评价指标少,专用指标多,定量指标少,定性指标多。
(5)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包括:自然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等。
(二)、财务维度
1、财务维度主要衡量指标
财务维度衡量指标主要是预算编制、资金到位、资金使用、成本控制、资金使用效益等指标,该部分指标是军队绩效审计的基础,也是传统财务审计的核心。从现行绩效审计3Es角度看,包括了合法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各类指标,这与现行绩效审计比较重视财务指标的原因有关,现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该部分指标往往占整个评价指标总量的70%以上,过于依赖财务指标;而在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比较不到30%,几乎调了个个军事论文,这与军队的非赢利性相吻合,也间接反映了该指标体系的“平衡性”和“系统性”。
2、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1)资金筹集和使用评价指标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利用率、资金有效率等。资金到位率反映了军队资金筹集的效率,数值越大,表明效率就越高;资金利用率反映了军队实际运用资金的效率,数值越大,则表明军队工程实际利用资金的效率就越高。通过以上三个指标,完整地反映出一个项目从批复到实施,以至最终的运行结果,客观地反映军队项目的资金运行效率,分析影响项目效益的人为因素,审查项目资金在划转过程中有无被财政、主管部门层层挤占挪用、有无贪污、私分等违纪违规问题,为直观、定量地分析项目效益情况奠定基础。
(2)军队工程造价评价指标包括:军队工程成本降低率、军队工程返工损失率等。军队工程成本降低率反映了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距情况,负数则表明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节约了资金,工程建设经济性较好。反之,则说明工程成本管理控制较差。军队工程项目不合格时,必须返工,由此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投资效果。军队工程返工损失率越大,则说明投资效果越差,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指标包括:投资产值率、投资效果系数、投资利润率、新增固定资产效率等。因军队工程的公益性,决定了其经济上的低回报性,该部分指标可根据军队工程的具体情况取舍。投资产值率用以说明军队工程项目投资所创造的产值。投资效果系数用以说明军队工程对单位投资额能增加的国民收入。投资利润率是指军队工程项目在生产期内,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投资总额的比率,它是考查项目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它要与同行业的平均投资利润率指标进行比较,高于平均利润率军事论文,则说明军队工程投资实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投资利润率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了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新增固定资产效率反映的是新增的固定资产带来的营业收入的增加,该比率越大,则说明投资效率越好。对计算出来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可行性研究报告、行业基准水平进行比较,通过计算变化率来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如果投资绩效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可行性研究时的水平,则军队工程投资效益较好。
(三)、业务流程维度
1、业务流程维度衡量指标
业务流程指标主要反映军队工程建设程序的执行情况、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全部是定性指标论文格式。从现行绩效审计3Es角度看,该部分指标主要是合法合规性指标,合法合规性审计是绩效审计的前提。因此该部分的衡量指标比重相对较大,这与我国军队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相关的,这也是现行绩效审计往往容易忽视的地方。
2、主要评价指标分析
该部分指标全部是定性指标,主要有两方面指标,一是项目单位执行军队工程建设程序方面的指标,该部分指标审计时可以参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招投标法、建筑法等,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法律方面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工程方面知识;另一方面是项目管理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该部分指标审计时可以由项目单位提供,审计判断其执行情况。
(四)、学习与成长维度
全球化、信息化正改变军队与社会的传统关系模式,迫切要求实现军队管理创新。军队管理创新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军队将自己塑造成学习型军队,保持与外部行政生态环境在物质、人员、信息、文化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回应,使之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对变化的管理能力,实现政府自我革新和自我发展。军队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着项目的成败,是否善于学习,是否能在实践中成长军事论文,有利于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从现行绩效审计3Es角度看,学习与成长衡量指标主要是效率性指标,这也说明了人员的素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效率,该部分往往也是我们现行绩效审计容易忽视的地方。
(五)、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军队工程绩效审计平衡计分卡框架体系中的四个指标的关系、性质及其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顾客维度是军队工程绩效核心内容的体现,是指标体系的核心,该维度得到提升置于最高级。财务维度是财务性质的指标,是传统财务审计的核心,也是现代绩效审计的基础,是衡量军队工程绩效水平最基本的指标。这两类指标都属于外部指标,直接体现为军队工程和绩效审计使命与发展战略实现的程度。业务流程是从管理内部运行的角度来评估军队绩效,属于内部指标。学习与成长是从军队自身学习、变革与发展等潜在因素出发,预测军队绩效水平的一种指标。他们两者通过直接制约顾客维度与财务维度来影响军队工程和绩效审计的使命与发展战略的完成。顾客维度指标和财务维度指标是目的指标,业务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是手段指标,手段指标服从于目的指标。
五、评价结果分析及使用
利用这些评价结果,既可以对军队整体绩效进行审计评估,也可以分析出评估结果不理想的主要是财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的原因,若是非财务指标的原因,又是哪一方面的指标导致的整体绩效评估结果不理想。按照“木桶原理”,整体的水平是由最差的方面的水平所决定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很容易找出军队绩效中最薄弱的环节,而在前期进行分项评价的时候,已经对各方面绩效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以参照这些建议进行整改以提高军队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1]四总部.《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05.
[2].《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2002.
[3]牛婷.平衡计分卡在军队绩效审计中的应用.军事经济研究,2006.
[4]刘长青孙拥政王晓平.浅议如何提高军队审计质量.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监督,2009.
[5]欧阳程.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新变化及应对.军事经济研究,2009.
[6]俞远.平衡记分卡对构建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启示.军事经济学院.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
[7]NAO of UK Value for Money Handbook------Aguide for Building Quality into VFM Examinations[EB/0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