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3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产教融合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2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思路
2.1准确定位:培养中、高端物流管理技术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物流管理行业也从比较初级的阶段发展到了现在具备了相当的资源和技术的阶段。相应地,物流管理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原来需求比较初级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在需要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也应在定位上做相应的调整,即培养中、高端物流管理技能和管理人才。
2.2思想统一:从根本上做到学校与产业、行业合一
由于校企各自出发点和所处立场不一样,在高职人才培养上的思想表现形式不一样:首先是学校方面,学校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持续而系统的工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学生品德修养与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并重。其次是企业方面。企业强调“实用性”,强调企业发展必须紧跟市场步伐,关注学生能否马上胜任工作,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职业操守。当我们拨开表象、探求内在的时候发现校企的出发点和宗旨是不抵触的:都是以社会伦理、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学生、企业、社会综合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结合之路,校企协同推进“系统性”与“实用性”这一系统工程。
2.3步调协调:做好产教融合的对接与参与工作
产教融合一是职业院校要“对接”地方主要产业与行业。二是行业企业要“参与”职业教育。
①学校“对接”主要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考量。
宏观方面指的是学校办学、办专业应深度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中观方面指的是院系专业群应对接地方产业群(链)。微观方面指的是应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等为依据实施专业建设。下面主要从学院、系部和教研室等几个方面给出产教融合的具体建议。
第一个方面是学院要实现产教融合,首先,学院要了解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情况。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海陆兼备,在港口、航海贸易方面占据优势地位,2013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人民币。物流产业被纳入十大振兴国家产业之一。蓬勃发展的产业加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近几年浙江省国际物流发展迅猛,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既需要大量的仓储配送、采购、运输调度等方面的人才,更急需大量掌握国际物流与货运、经济学、进出口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其次,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放到学校即是好的师资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产教融合就需要合适的师资,这需要学院层面给予制度方面的支持:请兼职教师与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是真正在企业或行业从事物流领域相关工作达到一定高度、且能把自己工作中所见、所闻、所感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也十分愿意为了培养职业人而付出努力的相关人士。一般来说,能来且愿意来学校的兼职教师不多,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工作,学校可以在待遇、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教师挂职锻炼是指学校教师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上担当实在的职务,通常半年或一年作为一个周期的挂职,教师才有可能达到自己了解行业和产业,从而带动专业发展。现在,浙江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实行这项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制度支持和考核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还有一个办法可以来解决兼职教师和教师挂职锻炼的问题:通过创办校内企业的模式。比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尝试就是很好的例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这对学生来说,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拉近了和工作岗位的距离。
第二个方面是系部和教研室。系部或分院主要应该从行业与产业对接过程中的主动出击、主导订单培养、提供顶岗习、寒暑期打工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实打实的帮助。比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对这部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主动与杭州市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物流及相关单位或部门对接,这些单位或部门有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物流协会、杭州通创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等。系部在与这些单位对接时用心聆听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行业商讨人才培养方案、推敲顶岗实习模式与时段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绩: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直好评。教研室则主要在具体岗位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上做好一切对接工作。物流管理课程应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逻辑性去开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做到教学过程规律与工作过程规律的结合,学生心理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的呼应和协调。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浙江省特殊的沿海的区位优势,应该有步骤地在原来课程体系基础上整合一些电商仓配、跨境电商与物流等适应浙江特色的课程。经济是不断发展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应该随着区域经济的变动而有所调整,当然,调整的前提是以行业规范、技术标准、职业资格等为标准。第三个方面是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分为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类。对教师的评价应该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反馈等多个能反映教师教学能力与效果的几方面进行,从而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特长、兴趣爱好等多维度进行,构建立体评价系统,这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专业建设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办学模式单一,缺乏内部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许多院校目前仍仅仅是一个人才培养机构,没有自己的实体产业,这使其办学资金来源单一,只能靠学费滚动发展;另外,没有形成多元化经营的产教集团,也没能形成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无法实现产教集团内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直接输送到本集团的实体企业,进而也无法实现无缝对接。
(二)工商管理专业品牌意识的欠缺
1.品牌形象的可识别度不高
从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来看,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者的可识别度均不高。特别是行为识别(B)I直接与产教融合相关,识别度不高直接原因在于产教融合领域工商管理专业的行为识别(B)I没有做好。
2.品牌定位不明确
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的原因是品牌定位模糊,社会只知道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每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均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象,或者不能说出一所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另一所的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与职业工作过程脱钩
1.课程体系中的低仿真率与低时间配比
一方面,仿真效率的低下,仿真体验的缺失。许多高职院校为重点建设工商管理专业而大力兴建商务实训中心,但其仍然是从书本到软件、从教室到教室的改变,仍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体验。另一方面,产教时间分配比例不合理。简单统计学生在学校课堂和在职业岗位上的时间比例,高职学生大学三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在了课堂,而用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屈指可数,这是一个亟待扭转的局面。
2.没能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
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以书本为重的教育现状没有改变。教师无法跳出学生培养中的书本模式,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构成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教授、研究员等高职称者大多为50后,他们是刚刚从公立高校退休后被聘请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对于60、70后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中坚力量的教师还没到退休年龄,仍留教于公立高校;而低层次的富有改革创新意识的80后讲师、助教虽一直就职于高职院校,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既无话语权也无决策权,这就导致了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沿袭了以前的围绕课程进行的方式。另一方面,唯教材论思维挥之不去。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教材虽然经历了章节式、模块式、任务导向式等改革,但真正对应到工作过程中时,没有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也无法实现产教无缝对接,而在工作过程中需由企业一方另行开发培训教材。这两方面的现状导致评价学生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这对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没有帮助。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脱钩,最终也折射出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偏离高职教育宗旨的。
二、分析与原因探究
(一)产教融合中的职业院校发展与专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面临的环境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增加,但威胁的增加速度大于机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优势在减少、劣势在增加、威胁在扩大,只有机会对其发展较为有利。因此,高职院校发展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危机与风险最大。于是,对于高职院校根据波特战略原理应当选择ST发展战略,即进一步扩大优势同时不断攻克威胁。具体表现为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突出强化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多元化经营打造产教集团,大力发展自有实体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当选择WO战略,如表1所示,即应着力攻克劣势及时抓住机会,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根本紧抓国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契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对接需求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对接中,参与各方有着深度的、潜在的需求。只有将各方的需求明晰,并进一步促成各方利益需求的相交,才能整合其力量推进产教融合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1.高职院校“以产养教,以教促产”需求的分析
高职教育要做好,高职院校自身先要职业化,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产教融合在国家层面是为了使产业和职业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融合,进而促进社会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院校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在高职院校层面,对于个体的职业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主动出击,积极构建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那么其在未来职业教育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将急剧下降。高职院校创收的需求。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资金欠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是导致其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面对分流整合、淘汰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高职院校的发展宗旨逐渐地由单一的人才培养变为“育人+生存”,在做好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收,多元化经营自办企业“以产养教”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本科的做法基本雷同,最终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与公立高校本科毕业生处于同一水平,同时高职生的知识储备不如公立高校的学生。进而,在就业市场上面对大企业、知名企业、国企、跨国企业,公立高校毕业生“公立本科”和“名校”的光环背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被歧视+低竞争力”的双重障碍面前,大多被排挤和分流到小、微、弱、差的企业当中。面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与公立高校展开正面竞争不如直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小微企业培养管理者和创业者。而且,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厌学而又头脑灵活、对自主创业兴趣更浓。创业教育不仅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更是此专业打造专业新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
3.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体验与企业对熟练工的需求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在真实的职业体验中获得的,职业体验是获得职业能力的桥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情景,以及以实操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企业需要“顶用”、“好用”、“马上用”的熟练员工,这一需求有两个途径可以满足,其一是招聘跳槽来本企业的员工;其二是接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后者更具有可塑性和工作活力,企业对产教融合中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青睐。
4.企业的潜在需求
企业在发展中,面对转型升级或者在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系统时往往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再培训,许多企业自建培训部门,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面对产教深度对接,为了节省开支企业有较强的动力将这一业务外包给职业院校。另外,企业可以反过来将高职院校作为自己的产品销售市场,许多高职院校都已成为万人大学,存在巨大消费潜力。企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产品推广、促销策划等都需要来自高职院校权威的指导,而且可以完全外包给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去做。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供给是一种被动等待的供给,也是外在力量主宰的供给,高职院校本身不拥有自和决策权,因而目前的高职院校面对产教融合的困境无能为力。这也暗示着未来高职院校亟需自己开发内在的或自有的产教融合平台,自己掌握推进产教融合的主动权。依据现实状况,剔除其他次要因素近似地画出校企产教融合供需关系图即图1、2,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专业创业需求、学生职业体验需求、企业对熟练工以及员工再培训的需求都很旺盛,但满足这些需求的供给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几乎不变的水平,表现为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要减小供给曲线的斜率,使其与需求曲线的变动同步且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要向右上方移动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使整个产教融合市场向上发展。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体系成本—收益分析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比例分析
对学生用课程评价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完全以课程成绩评价学生却是错误的。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和就业,进一步便是与之对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因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核心指标。如广东工商职业学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商管理专业总学时2444,但专业实践学时只有384,实践与理论比约为9∶50,因而导致对学生的考核也遵循这一比例,这也是该校目前正在改革的重点。
2.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时间成本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并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能力的链接。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管理与商务知识为“叶子”,计划、组织、人事、营销、财务、控制等能力为“主干”,这种结构是现实工作岗位和过程的写照。因而,也映射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改革同样要符合现实管理工作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结构关系。从职业倒逼的角度看,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事的是一般基层的管理岗位,其对知识的广博性、深邃性要求不高,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只是职业岗位“够用”为度。从长期观察与分析发现,工商管理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比约为4∶6,那么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知识与能力的时间分配比例上也应当服从4∶6,如果这一比例越大,则学生付出的时间成本就越高,且对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收益也越不利。学生、家长和教师苦苦纠结于学生的考核模式。这三个利益相关者深陷于传统的考核方式而不能自拔。根本上源于其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误解误读,没有厘清职业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用获得知识的多寡对学生的成败进行评价,是包括家长、社会、学校长期无法释怀的传统,上述评价体系花费了大量的教育成本却收益甚少,21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已成为大势,如今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应当转向学生如何将知识变为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商务工作的能力,这才是对该专业学生评价的正确方向。
三、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推进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在工作过程中深度对接:
(一)构建高职院校自身职业化发展的平台
集团化办学,打造产教融合的内部平台。首先,以企业化的理念推动自身发展和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当采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成立产教集团发展教育的同时也发展实体经济产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思路,用其他产业的收入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其次,采用“引进来”战略,将企业引进至学校内部创建校内产业园、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办公以及部分生产场地,使企业行政总部设立于校园之中,这样在物理上拉近了校企融合的距离。高职院校既保障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也使产教融合的主动权和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将工商管理专业打造为“中小微企业家的摇篮”
1.个性化订制创业型工商管理专业
以“创业+就业”的模式,为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平台。首先,建立创业孵化中心打造创业型专业。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目前已经建立自己的创业孵化中心,不仅为本校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提供优越条件,而且将校外企业项目引进来孵化并推动运行。其次,打造电商创业平台,目前该校已建立了电商创业实战平台,提供158个实战席位,采用以实战业绩淘汰制来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也成功申办为“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
2.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形象
在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的指导下,以行为识别(B)I为核心,以理念识别(M)I和视觉识别(V)I为两翼,树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新形象,加大宣传力度。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视为未来中小微企业主来培养,鼓励并支持其创业,以企业家精神、素质、能力为内容培育学生,在整个专业中形成创业文化。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主题发言认为,学养渊深而极具诗情的哲人萧先生得益于“中西文化交融的多棱镜”之近代蜀学的滋养,又自继承了“深人旧学”、拥抱新知、“心态开放、相容并包、哲诗并重、仁智双彰”近代蜀学之精神,并以重识中华文明作为蜀学研究的重心,通过对近代蜀中大家蒙文通、刘咸圻、唐君毅进行评介和表彰,认为近代蜀学具有中西文化相资互补之属性,其特色在于:传统学术的根底厚实,特别是深通经史之学,而又堂庑宽广、心态开放、相容并包、不囿成法。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作了《略述萧父先生的蜀学研究一一兼谈推进蜀学研究之我见》的主题发言:通过对萧先生的蜀学论着及其学术贡献的集中梳理和高度评价,进而建议在资料上“广搜深掘”、在研究上“择原甄微”,并呼吁建立“蜀学研讨会”制度和大力培养蜀学专业性人才,以期绍继萧先生等前贤弘志,大力繁荣巴蜀文化和蜀学研究。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许苏民教授感悟于萧老《吹沙二集》中关于“真与美”之关系问题,指出哲学认识是“由真入美”之途径与“由美人真”之结果两者的辩证统一。并指出萧先生“关于哲理、诗心与史感之统一的论述,既为后学指点了研究哲学史须将逻辑分析、历史分析、审美观照三者相结合的门径”,又启迪我们如何从中国哲学史研究走向重建现性:“由真入美”、人乎其内,通过审视人类理性的发展历程产生历史情感;进而,“由美入真”、出乎其外,从这种历史情感出发,“漫汗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由此走向新哲学之创造。
二、关于蜀学与巴蜀文化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祁和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在《巴蜀文化时间与空间“维度”讨论》一文中,通过对古人文献、古城遗迹、先秦时蜀王序列、传说中蜀国史料等四个类别的史料分析,指出巴蜀文化历史时间起点略晚于五帝之首黄帝;在与巴蜀政区相比较的基础上,认为巴蜀文化区的空间范围是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地区而风俗略同的稳定的地域共同体,而其核心地域大体以龙门山一一大凉山为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粟品孝副教授以“研究重视程度和具体成绩”为切人点,对近现代蜀学的发展演变进程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认为其大致可分为草创和初步发展、缓慢发展、蔚然兴起三个阶段,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蜀学研究在风气倡导、平台构建、影响扩大、成果取得诸多方面不断推进,使之已然成为了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舒大刚教授在大会发言中首先分析了兼有巴蜀文明载体和巴蜀文化主体的双重含义之巴蜀文献的重要价值,同时对《蜀中著作记》、《嘉庆四川通志》、《拟四川艺文志》,特别是嘉庆《四川通志•经籍志》着录文献详加分类统计,强调了编纂《巴蜀文献要览》的必要性;他还就本书中“载体”性、“主体”性与“本体”性巴蜀文献分类选录标准和“‘文献概论’、‘类聚群分’与‘专书提要’相结合”的编纂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四川大学哲学系贾顺先教授认为,古代四川学人“既吸取又创造”,在与中原主流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蜀文化的独特风貌,然而,近代多数四川学人并不墨守理学,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互补中成就了蜀文化中西融合的特点。
三、蜀学与中国哲学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默教授认为谯周是蜀汉时期学术界最为广博精深的学者,对谯周及其师秦宓古史之学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谯周关于古史的论述虽未突破三皇五帝的框架,但其独具慧眼在于以我国原始社会之三大发明(“钻燧出火”、“结绳为网以渔”、“神农作耒耜”)为据“以定三皇之序”(燧人“为三皇之首”),并认为“谯周《古史考》与古代君位之传承炎帝之上记以‘姓’,炎帝以下记以‘世’,实为我国原始社会组织由部落而酋邦演进程序之实录”;崔述所言三皇五帝中三五为约数之说,谯周之师秦宓早已论述但未能流传后世。蒙先生还认为,学习古文经的谯周一改以神秘主义释“德”之法,仅“谓之‘水德’、‘木德’、‘金德’,止为各国氏不同文化习俗之表述,而不包含他义”。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蔡方鹿在《刘沅对理学的批判与继承发展》一文中指出:刘沅以求圣人中正之道作为判断是非、取舍事物的标准,对理学之名、理学道统论、理学心性论、理学知行观及其流弊提出了批判,同时又一定程度地认同和肯定理学的价值观和经学观,对理学本体论加以吸取和借鉴,表明在客观上刘沅对理学有所继承、改造和发展,使其学术具有了新的时代特色,而在蜀学史乃至清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詹石窗教授对刘咸忻先生的道学研究作了探讨,总结刘咸道学研究的成果在于精辟概括了道教的文化传统和全面梳理了道教的历史脉络与道派传承,并指出刘咸忻秉承巴蜀朴实的学风,其道学研究呈现出“说理透彻、启人心扉”和“考证翔实、独具匠心”两大特点,还高度评价了刘成“考察渊源流派”和“整理经典文献”在中华道学研究史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欧阳祯人主张将刘沅、章学诚、五四时期风起云涌的三大理论来源作为研究刘成先生子学思想之依托,认为刘咸圻在讨论诸子学时十分注重材料的“考校”、文本的“专究”,进而以综合比较之“通论”将“中观之说”和诸子学研究提升到哲学的境界;刘咸忻独到之处在于:以“整合老孔,立足中观,平和中正、任天圆道、天人相续相连的哲学思想”来评判先秦诸子发展源流和响应五四时期思想的偏执,并对诸子各家各派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研究也作了探讨。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刘俊哲将唐君毅的道德思想概括为是“对现代人类的善性追寻”,认为唐先生所言的“内部之自己”乃内在的、真实至善、本质性之心,是其道德寻求的形上之基础,并由此而论述:对于人的道德价值,本质在于“自己超越实现自己”;对于人生的真正目的,基于本体之心的自主自定而“做你该做的”。还就“自的自己支配自己”之理想化道德生活、“自地‘求不陷溺’”之道德理想主义信仰和“以用达体”之道德实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