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声乐教育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声乐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追求人类最永恒的价值
声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声乐,学生们能够感悟到古代圣贤的价值追求,而这种感悟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融入到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在信息时代,尽管学生能够非常容易获取一些讯息,但是能够震撼到人们心灵的讯息又过于难得,甚至一瞬即逝,过后让人不再回想。而声乐传递给人的讯息是跨越时代的精神感悟,它能够让学生体悟到“美”的存在[3]。
(二)声乐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声乐教育并不强调实用性,这也让它有了非功利性和非物质性的特点,在声乐教育中,学生只需要全身心去享受,无需有太大的压力,通过声乐教育,学生的精神人格和文化品味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在诸多的表演形式上,如重唱、合唱、齐唱等都需要学生进行协调配合,因此,声乐表演更是一门高度团结协作的艺术表现。声乐教育让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集体当中,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声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声乐艺术讲究身心合一,技巧的形成要通过正确地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器官来实现,这本身对学生的体能和心态就是一种锻炼和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声乐学习过程也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运动强调的是由心来控制,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同时,这种运动还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例如动感节奏的训练,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畅的影响,这种控制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4]。此外,声乐教育的价值内涵对锻炼学生的艺术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声乐要通过人们各种复杂的情绪来演绎,反过来又能够调动人们的各种情绪,使人不自觉就与声乐融为一体,所以让学生经常接触优秀的声乐作品对他们的人格塑造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引入原生态音乐对高校声乐教育的意义
高校声乐教育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传承保护而言,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原生态音乐的起源地多在偏远的民族聚居地,很多地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却没有文字,因而,生长在民间的原生态音乐凭借口口相传的形式广为流传。现今的原生态音乐正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在社会中愈加被重视,对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继承传扬传统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所在。高校声乐教育所培养的是专业的音乐人才,对于原生态音乐的积极融入,可以成为高等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背景和科研优势,依靠专业的教育环境和条件,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同时,更是培养多元型音乐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声乐教育将原生态音乐引入其中,用原生态的方法和视角对音乐艺术进行理解和分析,用声乐的艺术视野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体证,可以使高校声乐与原生态音乐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沟通,二者相互推进,相得益彰。再者原生态音乐历史文化丰厚,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历史、民族、社会、宗教等相关学科的文化内容。因此,原生态文化的引入对于现代的高校声乐教育将发挥重大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声乐教育的学科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音乐素养,为高校声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增添了新的元素,使高等声乐教育更加丰富和多元,培养的人才相对素质较高,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1.1业务基础和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歌唱技能技巧,有较强的演唱实践能力,才能够在教学中正确地进行示范,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唱实践能力是教师开展声乐教学的基础,特别是当文化元素渗透其中时,更是对教师业务水平的考验。
1.2审美能力。将文化渗透到声乐教学当中实际上是教师对于声乐的二度加工。例如:在演唱《歌唱祖国》时,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文化教育,如果单单只进行声乐技巧和知识的辅导很难让学生感情饱满地诠释这首歌曲,这时对于教师的审美能力就提出了要求,能否带领学生感受到歌曲中爱国思想的文化内涵,是对教师审美能力的考验。
1.3深厚的文化底蕴。既然是要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声乐教学当中,就要求了教师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演唱《但原人长久》这类文化气息浓厚的歌曲时,教师如果适时地给予文化深度的教育,会对学生诠释歌曲有较大帮助,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
2、对于教学内容的要求
2.1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声乐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从唱法上来看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以及近些年出现的原生态唱法,声乐所涉及的内容页非常广泛,因此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是在声乐教育中渗透文化的必然要求。
2.2教学理论的充实。曲谱教学是目前声乐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对于教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较为有利,但对于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则相对不足,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如:中外音乐史知识、音乐美学、声乐史论、声乐名作赏析、歌剧鉴赏、中国民间音乐及其它有关文献资料等,都是充实中渗透文化的体现。
二、在声乐教育中渗透文化元素的工作
声乐教育中渗透文化元素体现的是音乐教育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相比于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文化学习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更为深刻的意义,在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民族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声乐演唱中有民族唱法,民族歌曲所体现的是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对于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声乐教育中加以学习是声乐教育中非常值得开展的工作,回顾民族声乐的发展可以看出,民族声乐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声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例如: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乡曲》(故事片《海外赤子》中的插曲)、《鼓浪屿之波》、《那就是我》等等;另一类是表现恋乡之情的歌曲。这类歌曲侧重于表现人们对故乡的强烈依恋和热爱,如《故乡是北京》、《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前门情思大碗茶》等等。
2、多元化的文化渗透。在文化多元的时代中,将各国优秀的文化渗透在声乐教育当中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声乐学习,地理、历史、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使各国、各民族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各自的文化,例如:在西洋美声唱法上,意大利声乐学派对中国的声乐学派影响较大,中国声乐学派在基本唱法和审美标准上,同样源出意大利,只是演唱中国作品并将汉字作为歌唱语言。
3、文化渗透在声乐教育中的意义。在如今的声乐演唱中,往往会出现演唱技巧好,但文化底蕴不足的现象,有人说声乐是一种文化,不是技术,每个声乐演唱者都因自己不同的文化内涵而有不同的声乐演唱气质,然而个性鲜明的艺术演唱风格在如今已不多见,千人一面的演唱风格让人觉得这些歌手相似的声音和特点更像是生产流水线所带来批量产品,这也是文化底蕴缺失所导致的现象,所以以理论文本,以理论化为依据的文化渗透对于声乐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普通高校开设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意义
(一)声乐是大众最喜欢、最易掌握和普及的艺术
声乐是人类诞生最早的艺术,千百年来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门最受大众喜欢、最能直接抒情、最容易掌握和普及的艺术。现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无论专业舞台还是业余场所,无论何时(从古至今)何地(厂歌、军歌、校歌、山歌、渔歌、儿歌)都能感受到声乐的魅力。和其他种类相比,乐器(声带)人人都有,随身携带,更容易为大家喜欢和接受。所以,“声乐艺术是上帝赐予人类情感生活与文化世界达到相互沟通最通俗、最直接、最独到新颖的一座桥梁”[2]。
(二)根据学生兴趣开设的公共声乐教育,更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公共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3]。公共声乐教育是公共音乐教育的一个分支,和大学开设的其他纷繁芜杂的公选课相比,声乐无疑最具普及性。很多学生选课完全是为了修学分,导致上课没有积极性。公共声乐课程则不同,对学生学习而言,很少有不喜欢唱歌的人,而且中国素质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都开设了相应的唱歌课。对于课程而言,声乐可以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手段,也可以是一种宣泄抚平心绪的手段,轻松娱乐的上课方式给学生更多的感觉不是上课,而是放松和享受。所以在大学期间,完全可以以声乐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其他公选课相比,声乐公选课更容易提高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三)声乐演唱与欣赏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更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
“声乐欣赏是人类最早感知音乐作品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先于器乐作品欣赏”[4]。音乐欣赏活动作为人类听觉审美的需要,在欣赏活动中与纯音乐的欣赏有很大的不同。声乐欣赏的主要方式是感性体验,首先,欣赏者可以根据歌词的描绘间接感知音乐形象,在欣赏过程中,听觉的感性认知可以直接激起欣赏者的情感。此外,声乐欣赏活动所唤起的审美体验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欣赏者无需做欣赏前的研究准备工作,便可直接感知和理解作品内容。而纯音乐欣赏需要通过辨别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的基本要素,合成主题、旋律、乐段、乐章等音乐结构,最后合成一首完整的乐曲。这类欣赏需要有背景和理性研究才能获得审美感受。作为欣赏主体的高校学生,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以感性体验为主的声乐欣赏。
(四)声乐艺术中的语言艺术对大学生的教化作用
声乐是一门由声音、语言、旋律、器乐、形体多部分构成的综合性艺术。歌曲中的歌词往往是词作者喜怒哀乐情感由衷的抒发,真情实感自然的流露,是对现实生活深刻的体验。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中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出吟咏,而形于歌诗矣。”所以声乐的语言艺术即歌词不仅仅可以获取生活知识,还能解释某种观念,也可以讲述故事,宣传思想。歌词所描述的内容一般皆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比如由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此作品深刻地反应了“九一八”之后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是作者深感国破家亡的苦难和耻辱后激起的极大愤慨。马克作词作曲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因为作者看到了当家做主的工人们的豪迈气概和冲天的干劲后由衷的抒发。“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了样!”几十年过去了,这首歌曲仍然铭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学习声乐而学习中国的历史。
(五)声乐艺术更能直接表现和激感
声乐首先是一门情感艺术,其初衷是“表情”而不是正确发声,是用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再现生活的艺术形式。因为有歌词为依托,声乐在表情上更胜一筹,“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任何艺术都是通过不同的表情手段来达到感人目的的,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自然也取决于声乐的情感表现”[5]。所以说到底声乐是表达感情的。“歌咏言的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子艺术仅仅是依靠声音的律动,它是不依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火焰”[6]。“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节奏......引起各种激情”[7]。音乐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深刻地渗透人们的感情、体验和情绪之中,超过其他任何种类的艺术。比如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其雄浑悲壮的旋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之魂,体会到胸怀的博大,气势的非凡以及理想的崇高。声乐艺术也是一门表演艺术,所以又有较强的参与性与推广性。开设大学公共声乐课,不仅可以帮助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更好地演唱和欣赏声乐作品,还能帮助他们接触、了解声乐文化,以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力、理解力。普通音乐欣赏课是学生被动感受音乐的过程,而声乐演唱则是主动学习,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
(六)声乐艺术有助于调节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声乐演唱和欣赏可以使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审美体验,以此调节人们的情绪及情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声乐可以调节情绪和体力,最好的佐证是原始的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原始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协调劳动,还能表现当时内心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劳动号子也能充分证明这点。历史上有诸多关于声乐消除疲劳和振奋精神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管仲随同齐桓公出征,遇到高山峻岭阻挡行走非常艰难,战士们疲惫不堪。于是管仲编写了气势磅礴的《上山歌》、《下山歌》,战士们你唱我和,一下加快了速度,翻山野岭如履平地。齐桓公问其原因,管仲答道:“凡人为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身。”可见人的力量是可以从歌声中获得的[3]。
三、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内容
(一)教学目标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歌唱艺术更广泛更普及,通过演唱和欣赏一些声乐作品,了解相关的声乐文化知识,普遍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对象
公共声乐教育课程的教育对象为普通高校所有非音乐专业的学生。
(三)教材的编制与课程的设置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内容和依据,是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材料。于学生而言,声乐教材是具体的学习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于教师而言,声乐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依托,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可见,声乐教材的编制非常重要。其内容的选择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在了解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等因素之后组织专家学者精心编写。教材的选编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主,所有的教材可以分为精唱、泛唱、赏析三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难易程度。可在所有声乐艺术中选择相应的内容,比如《传统民间歌曲》、《地方性民间音乐》(系列)、《各地戏曲艺术》(系列)、《中国艺术歌曲》、《中国革命群众歌曲》、《中国某一时期的歌曲》(系列)、《中国民歌的演唱与欣赏》、《中国经典歌剧片段的欣赏与演唱》《西方艺术歌曲的欣赏与演唱》、《外国歌剧的欣赏与演唱》、《某种风格歌曲欣赏与演唱》(流行)、《简谱入门》、《五线谱入门》等等。公共声乐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必须以提高高校学生音乐素质为目的,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该选择学生熟悉、喜爱又适合学习的作品为主,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精神内涵,达到音乐教育的最高审美效果。课程设置还必须符合非音乐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符合高校学生的智力、心理、情感等方面特点。课程内容不能专业化,分清高校非音乐类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基础、特长、爱好、教学目的的不同,所以教学内容应有区别,因为理论性、技巧性、专业性太强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声乐演唱与声乐欣赏两个部分,可以根据上课情况自由选择。(1)科学发声。学习科学的发声状态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演唱能力,而是了解科学的发声原理,有助于学生学会保护嗓子,学会尊重自己的发声器官。还可以摈弃一些不好的歌唱习惯,让学生学会自然优美、更为持久的歌唱。(2)名曲赏析。古今中外让人神往的名曲实在太多,要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各个时期风格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作曲家、歌唱家作曲和演唱等特点。(3)经典歌曲精唱与泛唱。在诸多声乐作品中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对歌词、音准、节奏、风格有大致的了解。另外,在适合自己嗓音条件下精细演唱几首经典名段,从歌曲的创作背景入手,心理上完全理解该作品,然后从声音变化设计、内心情感体验各个方面实现该作品,最终成为自己的保留曲目。(4)表演环节。歌曲都有自己的情感走向,选择合适的作品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声乐表演的魅力。如一些电影歌曲和歌剧因为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更像是说故事,不过是用唱的方式。课堂中可以根据剧中人物特点选择学生扮演、演唱,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歌唱兴趣。(5)歌曲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每一首歌曲都是作曲家呕心沥血之作,中间包含了大量的情感内容和故事情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演唱时更易走入歌曲的规定情感之中,体会到歌曲情感的来源,感受歌曲的魅力。(6)识谱:根据学生需求,可选择简谱和五线谱。学习识谱是为了让学生更理性地学习音准、节奏与歌词的关系。(7)演唱形式:根据上课的内容选择独唱、齐唱、重唱、对唱、小合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普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所以上课还是以集体教学形式为主,小组和个别教学形式为辅;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主,个别学生的提高为辅。
(五)课外教学计划与内容
1.讲座与学分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拓宽视野,可定期举办声乐类的学术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是课外知识的延伸,以满足那些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的需要,也可以邀请声乐名家将学术性、思想性较强的艺术内容通过明白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感悟声乐艺术真谛,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实践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可以把讲座和学分挂钩,即明确标识听多少讲座可以折算多少学分。2.网络平台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高校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校园网声乐课程系统,让学生在上课之余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学习、欣赏。校园广播站和宣传栏也可以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音乐生活,比如经常播放各种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或者经典音乐,介绍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内容,营造良好的音乐文化氛围。3.积极发展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独唱和合唱有很大不同,合唱团不仅仅是学习声乐的地方,它还是一种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象征。4.开展各种声乐活动,加强校园艺术环境建设学校应该尽可能多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比如校园歌手大赛等。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实践机会,还能让学生在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氛围中,逐渐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拓宽学生的兴趣范围。
二、声乐教育哼鸣训练的独特手段
在进行声乐教育中,哼鸣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训练方法,练习演唱者在练习哼鸣时往往会把嘴唇闭上,人们目前对于哼鸣的口形训练还存在很多的争议,但是若是进行闭口训练哼鸣,必然会使演唱者无法看出口腔状态,也就难以发现舌头后缩等毛病,无法进行更正。因此本文建议在哼鸣训练时开口训练,直观的观察到演唱者的口腔状态,避免出现发音毛病,也能尽最大程度减小口腔的不和谐,提高训练效果。从另一方面来说,哼鸣的开口训练使训练更接近于演唱形式,是演唱者的自我感觉与平时的歌唱感觉相同,提高了歌唱者的训练感受,尽最大速度建立演唱者鼻腔口咽腔的协调作用。在哼鸣时的气息运用,在实际的哼鸣教育中,很多学生在哼鸣时,并不能正确掌握气息的支持,普遍感觉哼鸣存在很大的难度,若是坚持长时间的练习甚至产生雅娟心里。有关教育认为哼鸣其实就是一种检验气声的镜子,若是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必然会导致在哼鸣时发生喉头紧缩现象,导致哼鸣发音存在困难。另外对哼鸣训练发生有重大影响的还包括脱离气息的哼鸣,歌唱者在哼鸣时一旦发生脱离气息现象,必然会导致气息贯穿到整个发生通道,不仅仅影响胸腔共鸣,还会使得色彩以及声带受到严重影响,使演唱者完全失去胸腔共鸣,这主要是因为严查这的气息调用不正确,导致哼鸣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在进行哼鸣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口鼻共用,避免出现气息僵硬的现象。只有坚持正确的气息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哼鸣效果,具体而言要先气息下沉,使后腰部位保持明显的吸气感觉,气息平稳运动来发出哼鸣并注意保持横膈膜支持状态,在进行哼鸣运动时一定要注意气息的均匀运动,不能出现时强时弱现象,还需要注意到气息的流动性,使哼鸣充满弹性。随着练习哼鸣使得吸气,歌唱者像平时歌唱时的口型一样,不可出现横向张口现象。在哼鸣训练时,为使演唱者的口型和腔体不僵化,演唱者应注意到口性的调整,在发声音型练习的第一个音处,抬起软腭,下沉喉头在打开咽腔后在进行哼鸣训练。随着哼鸣训练时间的增加,应随着中音的上行,慢慢轻合口形,在哼鸣到最高点时,应慢慢闭合嘴唇,随着中音下行的练习,再慢慢张开口形。再练习音阶为“多”“来”时的哼鸣时,口形张开,在练习“咪”“发”时的哼鸣时,口形逐渐发生变化,向过渡音口型变化,音阶“索”的练习嘴唇需轻轻闭合,到练习下行“发”“咪”时口形在慢慢张开等,这个口型变化的过程可以避免演唱者的哼鸣训练出现脸部僵硬状况。演唱者再练习上行的最高处时,嘴唇轻敲合拢能够使得演唱者更好的体会到声音带来的颜面震动,在整个训练中,口型逐渐变化的过程中,咽喉腔被逐渐充分打开,稳定喉头,使演唱者的发声不受到口型变化的影响,在哼鸣训练的发声中,声音的色彩要注意同意,不能随着口型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哼鸣训练时还需要注意到哼鸣音响色彩的调整,目前声乐学者对哼鸣色彩的变化,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本文认为哼鸣虽然不断强调鼻腔的积极性,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指鼻音,造成哼鸣训练出现鼻音过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演唱者缺乏对哼鸣色彩的正确认识,音色的差别来源于物体振动的不同分量关系,因此在哼鸣训练时要想获得美好的音色,就必须注意到发生出口的焦点位置,哼鸣发声的出口主要是上颚窦的部位,在训练中应尽量避免过多使用鼻音。最后在哼鸣训练时还需要注意到整体的调整,应重视每一个部位的训练,建立歌唱整体的平衡,时刻检查局部发音额合理性。
2.树立科学的目标
结合众多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过程,就怎样展现新时代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优秀素质培养,很大程度上的感受就是:幼师教学安排上的首要解决问题即学生声乐技巧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明确与定位。现在学生的幼师教学是未来幼儿学习的对象,让他们熟悉了解一定的声乐技巧知识并不为了培养以后的艺术家,这只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多掌握一门艺术的知识,为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现阶段幼师的声乐教学模式很突出特点即为教学目的双向性。双向性的意思是老师作为学生,学生作为学习者,这两者之间都存在学习的关系,老师要求学习声乐教学,学生同样要求学习声乐知识。这也就是幼师的声乐学习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习的特点。如何使学生透彻地掌握声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可靠基础,使歌唱素质的美育使用,在未来幼儿教学中鲜活的体现出来,取决于幼师声乐专业素质教育目标的科学定位。声乐是幼师整体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目标的探索与确定应是以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依托,以期达到基础与速成,技能与素质的平衡与统一。从学科特征来看它的专业素质,涵盖了“专业技艺素质、歌唱教学素质、声乐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围绕这三个方面构建的基础声乐教学,对有效指导幼师声乐教学的深层改革十分必要。
3.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即依靠学生个体的不同点,实现个体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进而深入推进所有学生的综合教学。分层教学的工作目的是努力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大化实现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结合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让其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成果。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分层教学符合人在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的实际,只有承认个体间的差异,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二、多样性声乐教学的“四个层次”
20世纪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倡导是人类文化史的一次重要观念转变,并视“文化多样性”为族群平等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批评文化中心主义的偏见,以文化价值相对的观念来看待多样的“他者”文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界定的、以保护弱势文化的为初衷之一的“文化多样性”有所不同,马秋华倡导“多样性”声乐教学在哲学层面是与声乐教学的普遍性相互对应。它既有着尊重世界不同声乐演唱技术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声乐教学的语境下又有着丰富内涵和教学方法为支撑。
1.多种声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体现
声乐作品蕴含的多种情感需要通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声乐技巧进行表达。在马秋华的声乐教学实践中,一直采用以作品的风格来决定科学方法的运用,同样的一首作品可以唱出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动,作品内容不同则更要体现出不同的情感。教学中她一直强调为感动而歌,为情感而唱,幸福地歌唱。她要求学生在演唱每一首作品之前,做好案头准备工作,细心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时代背景、民族语言、词曲家的意图等。她主张声乐教育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音乐修养与文化艺术修养合二为一的人才上,提出只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达到演唱不同作品时情感内涵的准确把握。声乐的学习不仅是技巧的学习,也是文化修养的提高过程,学生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多听音乐会、多阅读、多听课,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真正做到在演唱时唱情感、唱修养、唱个性。
2.多种演唱方法及其“跨界”
中国声乐的大学科下有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不同形式的歌唱。由于三种形式的演唱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为了顺应时代脉动,培养出为大众喜闻热见的声乐演员,马秋华积极探索跨界的歌唱理念和方法,力图让美声走下神坛,贴近百姓,通俗则变得科学,倡导美声时尚化、美声民族化、民族通俗化、民族美声化等等。“美通”(美声通俗化)唱法即是在美声的基础上加入流行音乐演唱技巧,将古典因素与时尚元素融为一体,美声的声音控制与高音的技巧加入流行歌曲的气声,打破了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对立的局面,获得情感细腻、贴近大众的美妙声音,增加歌曲的表现力,如她的学生王莉,现为空政文工团女高音歌唱演员,她在美声唱法的训练中加入了时尚的元素,逐渐形成大气、婉约的演唱风格,成功演绎《蓝色爱情海》《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民通”(民歌通俗化)即是民族唱法加上通俗元素的演唱,强调地方民族性与通俗演唱的融合,彝族姑娘阿鲁阿卓演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充分展现了现代音乐元素所融入的彝族音乐血液。她在掌握好科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自身固有的民族基因,合理地与通俗融合,形成带有浓郁民族色彩和时尚风格的演唱艺术;“美民”(美声民族化),这种带有美声色彩的民族唱法,将中国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机结合起来。跨界演唱中尤其要注重平衡统一的声音状态,声音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时都要进行真假声的转换,亦即混声的调整和支点的运用,通过支点运用调整声音的明暗虚实。为了帮助学生做到声音的平衡与支点的合理运用,她常以“圆规画圆圈”原理做比拟:圆规心是歌唱的着力点,为了避免喉咙紧张,一般都把声音的支点想象为游离于喉咙的位置,圆规心站稳的情况下,圆圈可大可小,到了高音,圆圈要划大,也就是共鸣腔打开得更大一些,这时候唱的是“利息”而不是唱“本钱”,“利息”是共鸣腔,“本钱”是嗓子;到了低声区的时候圆圈画小一点,加强真声的比例,声音则不容易散。马秋华教授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探索,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民族、美声中配上通俗的时尚元素,将三种演唱形式融会贯通,进行跨界的创新实践,体现声乐教学的多样性精髓所在。
3.多样化声乐培养定位
马秋华常说“不怕大家都唱同一个作品,就怕大家都唱成同一个样”,因此,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应该有多样化培养定位。对于这点,马秋华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有准确的定位,定位准确与否,决定其今后声乐事业发展的成败。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因生理机能不同而在音色、音域上存在的差异,甚至每个学生的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性格都要考虑在内,教师要突出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这在声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其次,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各自条件的不同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具体的教学措施而言,马秋华曾因为王莉爱好通俗歌曲和现代舞的特点,根据她的嗓音条件给她定位为时尚化的美声,王莉因一曲《蓝色爱情海》获得第十一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专业组美声唱法金奖,她能用流行唱法唱音乐剧,也能用民族唱法唱《江姐》,被誉为中国的第五代江姐。获得青歌赛通俗唱法第一名的姚贝娜,此前在中国音乐学院学习民族声乐,也是因为她非常喜欢流行音乐,才改为通俗演唱。
我国的民间声乐主要是通过多年的口头传承而流传下来的,在传承过程中加入我国人民自身的再创造形成了今天的民间声乐体系。我国民间声乐重视“口传心授”,通过口头传授获得技巧、音调、音色等基础知识,然后依靠内心的领悟能力去体会音乐的所表达的意境。因此,就形成了我国民间声乐独有的记谱形式。比如古琴谱、减字谱以及公式谱。民间声乐需要群众自发地在生活中进行传承和沿袭,但是现在的人普遍缺乏的就是自主意识,所以其传承在今天仍然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与学校古板的教育模式相比,自发地进行民间声乐的传承是较为妥善的,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并发扬区域文化。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民间声乐其实是民族自身状况的具体表现,代表着民族的特点与文化特色,所以说,它的传承对国家的各项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二)民间声乐传承的现状
传统民间声乐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以及人类的智慧下逐渐形成的,具有不同于其他音乐体系的独特魅力。不同时期的民间声乐能够具体反映当时的时代特色,民风民情等细节也会在其中得以体现。我国的民间声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推动了文化发展的整体进程。但是在今天音乐文化形式多样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民间声乐正在走下坡路,给我国的文化传承带来了难题,也是现代人们要解决的难题。文化想要谋求全面发展,就要进行创新。在民间声乐的传承上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用保护的姿态让其发展,相反,要保护与放手相结合,任其合理地自由创新。
二、民间声乐传承与现代声乐教育相结合发展
(一)树立正确观念
目前社会呈多元化发展,各种文化在不断地交流中进行融合与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间声乐的教学也要呈现多元化的理解与传授。在进行声乐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融合他国的先进声乐教育方法,让学生在了解了本国音乐内容的同时,了解更多外来的优秀音乐文化,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声乐体系和其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传授者以及学生掌握好度,对于外来音乐文化要抱着学习借鉴的心态,决不能对其进行抄袭或是模仿,这样就失去了现代声乐教育的意义。
民间声乐在高校的教育中没有被重视,学生们对这一传统文化没有更深地认识,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传统文化的流失。所以高校要将民间声乐的教育纳入教程,对学生全面普及。首先,对当地民间声乐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将其应用到现有的声乐教育中,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限制,民间声乐教材还不完善,针对这一点,高校应聘请专业的音乐人士编写教材,将优秀的内容全部编入书中。新型的现代声乐教育教学,通过规范的教育课程的讲解与指导,使学生们对我国的民间教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求知欲,主动学习,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德国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德语艺术歌曲虽然不及咏叹调那些歌曲,篇幅庞大,情感对比强烈,但是德语艺术歌曲有着对歌唱者艺术修养更高的要求,歌唱者不仅仅是要理解作曲家的作品,更需要透彻地理解诗人创作的这首诗词的情感,只有首先在这两点上对作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开启这个艺术歌曲准确的演绎。在技术层面,首先需要关注到的是气息,呼吸需要做到流畅、平稳,一句句的连贯性循环呼吸。其次,声音的通道要求统一,这样声音才会和谐、通畅。再次,德国艺术歌曲具有很强的名族音乐的风格特征,所以在音色的运用上面,不要需要过分夸张浑厚的音色,而是需要明亮、清晰的音色,音量上需要准确的把握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营造出德语一首歌曲的意境。在情感处理上,首先,演唱者需要把握好整首歌曲的基调,对于曲谱的各种表情符号需要一一详读,从而表现出每一首歌曲的特点。不论是演唱抒情的还是伤感的歌曲,都应当恰如其分地做到感情的抒发,符合作品的风格,切勿使用过分的夸张、或平淡冷漠的表达。
三、德国艺术歌曲的语言发音特点
完整的演绎一首艺术歌曲,还需要把握住一个灵魂———语言。相对于法语、意大利语等其它语言,德语在发音吐字上面则难度稍大一些,主要表现在元音的组合、辅音的清晰上面,以下笔者就从这两个方面谈谈德语的语言特点。首先,元音。德语的元音一共有16个单元音和7种复合元音,除了传统的元音字母外,还有3个特殊的变元音字母:a、o、ü,这三个变元音也是德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标志。发好这几个关键的变元音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a,a是在a这个字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发音的时候,舌尖要抵下牙齿,舌尖微微向上抬起,双唇向两边自然张开。根据不同的单词的组合,字母a的发音也分为短元音[ε]和长元音[ε:],除了发音长短时值不同以外,长元音[ε:]在发音时的开口度要比短元音[ε]稍微大一点,有点靠近发音素[a]的感觉。其次是o这个变元音,它是在o的基础上形成,也有长短音之分,音标分别为[Φ:]和[oe]。发长元音[Φ:]时,舌头的位置同长音[e:],口型类似长音[o:],双唇稍圆,发音效果介于长音[y:]和长音[o:]之间。发短元音[oe]时舌位同短音[ε],双唇拢住成圆形,做发短音[]的口型,[oe]也叫做[ε]的唇化音,在听觉效果上介于短音[y:]和[]之间。最后就是ü,这个变元音是在字母u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发音类似汉语“煜”字,发音中的元音(ü),这个变元音的发音也分为长元音[y:]和短元音[y],长元音[y:]是[i:]的唇化音,发音时舌位与发音素[i:]相同,舌尖要抵下牙齿,舌头微微向上抬起;短元音[y]的发音与长元音大体相似,只是有音值的长短不同而已。最后,元音的发音还应该注意保持元音的纯正饱满,清晰区分长短元音的区别,切记拖长,导致长短元音区分不清楚。德语歌曲中,辅音的发音也是一个重中之重,单辅音的发音需要做到清晰,而复合辅音则要求第一个发得稍轻,突出第二个音,辅音的发音需要做到快速、清晰,声断气不断。德语的节奏感比较强,它的重音一般都在第一个音节上,只有把握好了重音才能把握好德语的语气,这样听上去才地道、纯正。
灿烂的俄罗斯文化从彼得大帝时期开始逐步走向辉煌,随着国家的崛起,民族艺术也随之生发,特别是在文学、绘画、音乐、芭蕾舞等方面,都得到了彻底的发展。到了19世纪俄罗斯艺术已经进入入全盛时期。俄罗斯音乐道路是在借鉴英法德意宫廷音乐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本国民间音乐的特点,艺术家更把芬兰、波兰、格鲁吉亚、西班牙等音乐学习的模式融入教学当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歌唱艺术也得到全面发展。俄罗斯声乐教学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特别是在高等声乐教育之内,教学目标鲜明,建构了独特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尽管历尽波折,但是最终俄罗斯声乐教育还是在发展中存活下来。
一、沙俄时期。在沙俄时期出现了俄国乐坛的奠基人米哈伊尔•格林卡,他生活在19世纪,在教学上开创了独特的教学思路。米哈伊尔•格林卡早年游学意大利,回国后产生了写歌剧的想法。这让他在声乐教学里产生了很多自己的发声理念。尽管他热衷于作曲,而且成绩斐然。他的歌剧《伊凡•苏萨宁》首演成功后,其声乐手段立即影响了俄罗斯声乐教学领域。格林卡第一部歌剧的成功,使得俄罗斯音乐教学艺术也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时期,在俄罗斯音乐教学上重视年轻歌手的内外开发。追求处于自然状态中的进行训练,歌者要有舒适感,不强迫声音、情绪常态化,进而影响呼吸的常态化,俄罗斯的音乐家认为歌者必须在歌唱中获得自由,要有就像日常生活一样的情绪。在这个基础上,古典俄罗斯音乐教学基本没有发生更大的改变,被作为高教音乐发展时期基本的声乐教学理念保留下来。
二、苏联时期。苏联有一大批著名的歌剧演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费•伊•夏里亚宾,他是俄国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著名曲目有《伏尔加船夫曲》,由于原因种种,他在1922年出国后,永远没有返回祖国。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抒情男高音歌唱家谢•雅•列美舍夫也是为苏联观众所喜爱的歌剧演员。他在发声领域影响了苏联一代音乐者。纳•安•奥布霍娃是一位女中音歌唱家,她和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瓦•弗•巴尔索娃都是当时最为有影响力的、最著名的女歌唱家,在后期还产生了伊•康•阿尔希波娃。她们都成为前苏联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歌唱艺术家。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废待兴,红色艺术家们都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在艺术科研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甚至影响着中国和东欧一些国家的音乐教育,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被世人所瞩目。在发声教学领域追求发音的自然性、柔韧性、音调饱和性、准确性、张力性、舒缓的发音、力求音质的纯净。他们把这个视为基础素质。在教育环节中对于任何一个学生又会因材施教,拒绝大数据教学给个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便,在追求整体发展时,不排斥个性培养,在不同时期的教学时段里,会制定不同的高校教学内容。苏联的声乐教育家们认为,在声乐教学发展中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发声和技巧的和谐,技巧必须利于发声,而不会产生相悖的结果,强调技巧的实际性,同时也是完美的自然结合。在走入规范教学之后,首先是进行简单声练习,这是掌握任何声乐方法的基本理念。音乐教育家都应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发音,让学生熟悉自己的发声习惯和规律,使自己的发音拥有最好的音色,精神饱满,情感丰富。音乐教育家认为歌唱里没有抽象的发声,任何发声都应具有人的思想,其中包含着起码的艺术内涵。我们会在高校声乐课上经常听到“活泼可爱的”“柔韧的”“热烈的”“颤动的”发声,美妙的钢琴和歌词。清楚地认识到发声是生命的象征,一切音调都赋予生命的张力——这就是产生于俄罗斯高校音乐教育的声乐教育原理,同时也是俄罗斯舞台表演的传统。
三、苏联解体后。上个世纪90年代,强大的苏联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走向解体,在复杂的经济社会里,很多领域走向萧条和暗淡,艺术家的思想也进入彷徨时期。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便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特别是叶利钦执政的后期和进入普京时代,在自由经济主导体制下,艺术家也开始追求彻底的个性化教育,基本不再接受任何意识形态的左右。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发挥自己在艺术教育的新思维。歌唱家卡普松从苏联解体到当下的俄罗斯歌唱艺术领域,男女老少对他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成为解体后的俄罗斯音乐界代表性人物。他的发声理念也直接影响部分音乐学院的学生和老师。重视作品的积累,教师素养显得非常重要。重视舞台实践,反对与实际生活脱离。在教学中要掌握自己的声部教学。老师和学生都要具备一双不是普通人所拥有的耳朵。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在文化课的要求上,甚至要掌握西方四个国家的语言,其中更包括艺术史学和音乐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格涅辛音乐学院,声乐的学制为五年。从三年级开始,声乐课每周都要上两次。非常重视中声区和换声区的练习,对于作品的选择,老师不妨碍学生的个性,一定按照自己的好恶,在学校约定的范围内进行择取。每个学生要熟悉四部经典歌剧。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纵观俄罗斯声乐教学的发展历程,可见其高校学生的声乐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加完善,更加进步。
作者:张婷婷韩彦婷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我国声乐教育事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复制西方的教育模式。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均需要一个消化过程和吸取过程。不管是西洋化模式与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歌唱艺术之间的相互矛盾,还是两者之间的相互适应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对此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那么必然无法形成科学的宏观教育指导思想,从而也就无法使教育方法应有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由于持续不断的本土和西洋之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这种中西文化对立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声乐教育失去了生气与活力,显得非常单一。
(2)声乐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从本质上来看,文化的民族性其实是一种和睦相处而不随便附和的共同发展。因此,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面,声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对"民族性"深入理解。针对西洋声乐艺术,声乐教育既不能搞"关门主义",也不能搞成殖民文化。而针对本民族的歌唱艺术,声乐教育既不能搞"",也不能搞"沙文主义"。声乐教育发展应该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声乐教育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2基于自然主义构建出科学的声乐教育新境界
(1)始终将民族歌唱艺术作为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基础
所谓"自然的教育"就是教育的落脚点和切入点都在于教育和培养人才。从宏观上来看,在民族声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自然主义教育原则,始终将民族歌唱艺术作为民族声乐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整理、研究和探索民族歌唱艺术实践中的基本规律,然后,将其作为重要参考,积极主动地将其运用到声乐教育实践当中去,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将来自不同地域、民族和歌唱方式中的已经形成规律性和共性的东西广泛地吸取进来,并加以充分利用,不仅能够使我国民族歌唱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能够使我国民族歌唱艺术迈向更高的台阶。
(2)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充分融入到声乐教育的实践中
从声乐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的实践过程上来看,在民族声乐教育过程中具体应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更加需要严格遵循"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才能够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充分融入到声乐教育的实践中。歌唱艺术的方法和技巧并不是人为臆造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并且蕴藏在民族歌唱艺术的自然实践过程当中。从本质上来看,我们所说的歌唱艺术方法和技巧其实是在艺术实践过程当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规律和共性。民族声乐教育体系的建立正是通过在声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让受教育者认真领悟、充分掌握和有效应用这些方法规律和自然共性才得以实现的。在实际开展声乐教育的过程当中,民族声乐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均应该来自于自然,充分保证在自然中逐渐形成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
(3)教育活动必须遵循
自然规律和适应被教育者的天性我们所说的"教育的自然"就是指所有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出"自然人"。可以说,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都属于一种"人为的教育"。从知识论角度来看,教育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充分适应被教育者的天性,也就是说,教育不仅需要与"事物教育"的普遍规律相符合,同时,还应该充分适应被教育者的实际特点和实际条件,充分满足各方面因素的相关要求。如果无法做到这些,那么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时的主导思想,乃至行为方式上都必然会与声乐教育的共性规律背道而驰。换而言之,在声乐教育实践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不能够脱离自然规律和受教育者的天性这两个方面的自然特点。比如,让陕西的农民放弃本土的"秦腔"而改唱意大利歌剧,让唱"信天游"的阿宝放弃陕北民歌而去学习美声,无疑这两者都是行不通的。